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现状

合集下载

我国火电厂烟气脱硫设备使用现状调查报告

我国火电厂烟气脱硫设备使用现状调查报告

我国火电厂烟气脱硫设备使用现状调查报告前言截止2008年底, 我国已投产烟气脱硫机组3. 97亿千瓦, 全国火电厂已投运烟气脱硫机组容量占全国燃煤机组容量的66%,其中90%以上采用石灰石/石灰一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

大量实践证明, 烟气脱硫在机理上、技术上是成熟的, 其主要风险在设备的制造、使用上。

据业内人士介绍, 2005年以前我国所有脱硫设备均依靠国外进口。

当时进口脱硫设备成本每千瓦需要1000元。

一台30万千瓦火电机组的脱硫设备的成本大约3亿元。

随着国内环保设备行业的快速发展, 国内生产的脱硫设备使每千瓦成本造价降至200-300元左右, 仅2006年新增从事脱硫设备的企业就由2005年的100多家猛增到200家, 形成年配套1亿千瓦火电脱硫工程设计、设备制造及总承包能力。

本文由江西金阳钢艺有限公司(专业生产脱硫设备用搪瓷钢)提供。

在巨大的商机面前, 一些资质较差甚至没有资质的企业也纷纷入市生产脱硫设备, 这些设备厂家为获取项目, 不顾质量,恶意降价的后果一是设计、生产、安装的脱硫装置稳定性、可操作性低, 故障率高, 不仅使电厂被迫大幅提高运行成本, 而且降低了脱硫效果, 使企业不能完成节能减排任务, 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二是导致市场混乱, 形成好品质的产品没市场, 劣质产品异常火爆的混乱局面;三是这种局面除了对生产脱硫设备的正规厂商带来不小的冲击,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国内脱硫设备生产企业的自主研发和升级换代。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 推进环保产业健康发展, 制订和完善有关政策、技术规范, 提高烟气脱硫装置运行的可靠性、经济性, 确保实现二氧化硫减排目标,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加快火电厂烟气脱硫产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发改环资[2005]757号), 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在开展火电厂烟气脱硫产业化发展情况登记调查的基础上, 增加主要设备运行使用情况登记调查, 以便进一步摸清有关情况, 有针对性地研究解决问题。

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现状的论文

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现状的论文

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现状的论文摘要:我国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同时我国的燃料组成结构主要以煤炭为主,这样在煤炭的燃烧过程中会有大量的SO2产生并排放到大气中,使大气中所含有的SO2超过标定的标准,所以针对这类污染源,需要做好燃气排放过程中的SO2的脱硫工作,从而改善其对大气的污染程度。

文中针对当前脱硫技术发展及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烟气脱硫技术;发展趋势;应用现状SO2随烟气排入大气会形成酸雨,造成环境污染,破坏生态系统,危害人类健康和建筑物。

煤炭和石油燃烧过程排出的SO2约占世界总SO2排放量的90%,因此采取有效方法脱除燃煤、石油烟气中的SO2是控制SO2污染的主要途径。

虽然国内外为防治SO2污染进行了长期和大量的工作,提出了近200种烟气脱硫方法,但真正实施工业化的也仅10多种。

探求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烟气脱硫技术是现阶段环保领域广泛关注的焦点之一。

1我国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现状目前我国许多工厂在生产工艺流程中都加入了烟气脱硫技术,近年来,许多地方的大气污染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而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工厂中,所使用的烟气脱硫技术也有所不同,目前的发展阶段最为常用的是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干法烟气脱硫技术以及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这三类。

1.1湿法烟气脱硫技术。

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在当今的许多工业生产领域都非常常用,很多工厂有着较为成熟的技术应用基础,并且脱硫效果与脱硫效率非常好,技术工艺相对来说也并不困难。

在脱硫过程中,主要采用液体的吸收剂去除掉二氧化硫气体,液体吸收剂的主要成分为石灰石以及水,脱硫原理为工业生产气体在通过液体吸收剂时,二氧化硫与碳酸钙发生反应,从而形成了硫酸钙以及二氧化碳,达到了脱硫的目的。

通常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的具体工艺可以分为直接使用石灰石脱硫以及间接使用石灰石脱硫两类,根据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具体条件选择合适的脱硫方法。

1.2干法烟气脱硫技术。

相对于湿法脱硫来说,干法烟气脱硫技术具有更加鲜明的特点,在当今的许多工厂中得到了非常广的应用。

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应用分析

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应用分析

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应用分析关键词: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火电厂随着环境污染渐渐成为全球性的生态问题时,我国也开始加大了对环境治理课题的关注和研究,火力发电是我国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发电形式,而煤矿燃烧产生的污染也是非常严重的,天然的煤矿中会含有一定的硫和硝,燃烧过程会将固体的硫和硝形成烟气飞散在大气中,形成对大气有破坏性质的污染。

因此文章将会对我国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情况进行分析,为我国环境友好政策的稳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能源可分为一次性能源和二次能源,其中火电厂燃烧过程中使用的煤炭就在一次能源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而且煤炭在燃烧过程中所产生的的二氧化硫以及其他氮氧化合物都会对环境造成很大负担,因此开展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研究可以为控制我国大气的污染程度做出很大的贡献。

一、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发展情况我国目前大部分火电厂使用的烟气脱硫脱硝技术都是从国外引进来的成熟技术,有先后二十多个环保相关的部门和企业都引进了发达国家的烟气脱硝脱硫技术,而且还有一部分经济能力较强的企业已经开始逐步走向了自主技术研发和创新的改革之路,并且在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研发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和硕果。

据调查发现,我国目前已经有了百分之五十以上的火电企业的设备安装上了具有烟气脱硫脱硝效果的装置,其中使用的主要技术就是石灰石-石膏法的烟气处理技术。

其他相关形式的烟气脱硫脱硝技术还有海水脱硫法、烟气循环流化床法等等,但是不论是从规模上还是从数量上都比较缺乏,由于材料和环境的限制,很多省份和地区的火电厂根本无法用上该类型的烟气脱硫脱硝技术。

因此火电厂企业在选择烟气处理技术的时候一定需要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为环境污染的降低奠定良好的技术基础。

脱硫脱硝技术的研发是一个规模很大而且内容很复杂的项目,其配套设备的种类也比较多,目前除了大型设备中使用的除雾器、烟气挡板以及喷嘴等泵系统之外的设备都可以在国内生产,而中间的产业链化的生产关系也促进了我国在电机和相关产品的开发和腌制,国内新兴的环保产业链正在慢慢建立和发展。

国内外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现状与展望(102)

国内外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现状与展望(102)
烟气脱硫脱硝技术成为治理大气污染的重要手段
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可以有效去除烟气中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减少酸雨和光化学烟雾等环境问题,是治理大气 污染的重要手段之一。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目的
分析国内外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现状,探讨其发展趋势和未来研究方向,为相 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研究意义
通过对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研究,有助于提高空气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 健康,同时推动相关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促进工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技术推广与应用
政策推动
国际交流与借鉴
政府将加大对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推 广力度,通过政策引导和财政支持推 动技术的广泛应用。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国外 先进的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和管理经验, 促进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企业合作与示范工程
企业将加强合作,共同推进烟气脱硫 脱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建设一批示 范工程,为技术的推广提供实践经验。
05
结论
研究成果总结
国内外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已取得显著成果,多种技术路线得到广泛应用,有效降低 了烟气中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含量,减少了大气污染。
国内外研究者针对烟气脱硫脱硝技术进行了大量研究,不断优化技术参数和工艺流 程,提高了脱硫脱硝效率和稳定性。
新型烟气脱硫脱硝技术不断涌现,如活性炭吸附法、电子束处理法等,为烟气治理 提供了更多选择和可能性。
03
国外烟气脱硫脱硝技术 现状
活性炭吸附法
总结词
一种高效、低成本的烟气脱硫脱硝技术
详细描述
活性炭吸附法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吸附烟气中的SO2和 NOx,然后通过催化剂的作用将它们转化为无害的物质。该方 法具有较高的脱硫脱硝效率,且成本较低,适用于大规模的烟 气处理。

烧结烟气脱硫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烧结烟气脱硫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l e g sd s lu iai h oo y a d印 p ia in sa u n d me t n v re e e d s r e fu a e uf rz t n tc n lg n o e l t tt si o si a d o es a w r e ci d,a d c o c s b n
11 湿法 烟气 脱硫 技术 . 湿法 烟气 脱硫技 术绝 大多 数采 用碱 性 浆液或
烧结矿 的产 量也 在迅 猛增 长 ,同时带来 S 放 O排
量 的迅 速增 加 。今 年 是 “ 十一 五 ” 规 划 的 最 后
年 ,为了完成规划 中 S O 排放 总量 比 20 0 5年 减少 1%的任 务 目标 ,必须 加速实施钢铁工业 0
摘 要 烧结生产过程 S : O 的排放量 占钢铁工业总排 放量 的 7 %左右 ,控制 该过程 的 S : 0 0 排
放是钢铁企 业减排 工作的重点。主要介绍 了烧结 烟气脱 硫技 术及其 在 国内外 的应 用现状 ,并 指 出了未来烧结 烟气脱硫技术 的发 展趋 势。 关键词 烧结烟气 s : 脱硫 0
te d v lp n r n sw r i t d o t h e eo me t e d e p n e u . t e o Ke wo d sn ei g f e g s S d s l h r ain y r s i trn u a O2 l eup ui t z o
The a plc to nd de e o m e f snt r n ue p i a n a v l p nto i e i g f i l
g s d s fu i a i n e hno o y a e uf r z to t c lg

烟气脱硫技术的现状分析与应用

烟气脱硫技术的现状分析与应用

烟气脱硫技术的现状分析与应用近年来,环境保护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大气污染是其中一个重要问题。

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研究烟气脱硫技术成为当前环保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从现状分析与应用两个方面探讨烟气脱硫技术的相关发展。

烟气脱硫技术的现状分析目前,烟气脱硫技术主要包括干法脱硫和湿法脱硫两种常用方法。

干法脱硫主要通过烟气与固态吸收剂接触,使二氧化硫与吸收剂反应生成硫化物,以达到脱硫效果。

常用的干法脱硫方法有活性碳吸附法、氧化剂吸附法和物理吸附法等。

然而,干法脱硫方法存在着吸附剂消耗快、脱硫效率低、操作复杂等不足之处。

湿法脱硫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烟气脱硫方法,主要通过将烟气与石灰乳或氨水等吸收剂进行接触,使二氧化硫与吸收剂反应生成硫酸盐或硫代硫酸盐的水溶液,达到脱硫效果。

常见的湿法脱硫方法有石灰石石膏法、石灰乳法和氨法等。

目前,石灰乳法广泛应用于燃煤电厂等大型工业设备中,该方法具有脱硫效率高、操作简单、适应性广等优点。

然而,湿法脱硫方法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石灰乳法需大量消耗石灰石,造成资源浪费;其次,湿法脱硫方法产生大量废水,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此外,湿法脱硫设备庞大,投资高,造成了一定的经济负担。

烟气脱硫技术的应用现状烟气脱硫技术在电力、冶金、化工和环保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在电力行业,燃煤发电是主要的电力供应方式,但也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因此,对烟气进行脱硫处理对于减少二氧化硫排放至关重要。

目前,国内外的燃煤发电厂广泛采用湿法脱硫技术。

在冶金行业,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

采用烟气脱硫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含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在化工行业,如化肥、石油化工等领域,二氧化硫是常见的废气排放物,采用烟气脱硫技术可以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在环保行业,烟气脱硫技术也有广泛的应用。

比如,工业废气处理、污水处理等领域,烟气脱硫技术可有效减少排放的二氧化硫浓度。

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探讨

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探讨

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探讨摘要:根据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现状来看,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的处理是必须要重视起来的重点工作,如果不加以控制的话,不但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健康,还会阻碍到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加大对脱硫脱硝技术的研发力度,要通过各项技术的应用,更好地保证人们的生活,推动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环保;前言火电厂发电主要是依靠燃烧,燃料燃烧的程度不同也会影响到排放烟气的成分和含量。

火电厂排放烟气主要包含的物质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这些排放出来的物质如果不及时有效的处理,就会飘散到空气中,从而给大气环境带来很大的污染,而且还引发酸雨等自然灾害问题的出现。

1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应用1.1火电厂烟气脱硫技术(1)干法脱硫技术。

即通过固态的吸收剂来对二氧化硫进行吸附的技术。

目前我国经常使用的干法脱硫技术主要有:氧化物法和活性炭吸附法。

利用干法脱硫技术能有效地提高脱硫率。

而存在的问题是脱硫以后产生的物质是无法进行回收的,这也是干法脱硫技术的一大弊端。

(2)湿法脱硫技术。

湿法脱硫技术与上述干法脱硫技术正好相反,是采用液体吸收剂来实现脱硫的一种技术。

湿法脱硫技术与干法脱硫技术相比,脱硫效果会更好,脱硫效率可以高达90%甚至以上,是目前火电厂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技术,而且对于湿法脱硫技术来说,还不需要火电厂投入很大的资金成本,在脱硫后的物质也会被应用起来,所以需要重点关注此脱硫技术的应用。

目前火电厂的脱硫技术来说常用的有以下几种:即石灰石-石膏烟气脱硫技术和海水脱硫技术。

其中石灰石-石膏烟气脱硫技术主要是利用石灰石来吸附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不会投入很大的成本,而且脱硫以后所产生的石膏也能循环的使用,所以其经济效果很好。

而海水法烟气脱硫技术主要采用的是酸碱中和原理,即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硫和碱性的气体结合所产生的化学反应。

对于此项技术来说,应用成本也不是很高,操作起来也比较方便,所以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烟气脱硫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烟气脱硫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烟气脱硫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一、烟气脱硫技术概述烟气脱硫技术也称为燃煤烟气脱硫技术,是一种通过化学反应除去烟气中二氧化硫(SO2)的技术,常用于火力发电厂等高污染烟气的处理。

二、烟气脱硫技术的原理烟气脱硫技术的原理为钙基脱硫技术,即利用石灰石或石膏等材料与烟气中的SO2反应生成硫酸钙或二硫酸钙,进而达到降低烟气中SO2含量的目的。

三、烟气脱硫技术的主要方法1.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将石灰浆、喷雾液或者氨水喷入烟气中,与其中的SO2反应,生成硫酸钙或二硫酸钙。

2.干法烟气脱硫技术:将石灰或活性炭喷入烟气中,将SO2吸附在表面,之后经过冲洗等工艺除去SO2。

四、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湿法烟气脱硫技术是烟气脱硫技术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其研究与应用历史悠久,技术成熟。

在火力发电等烟气处理行业中,湿法脱硫技术具有优异的除硫效果和较为稳定的操作特性。

五、干法烟气脱硫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干法烟气脱硫技术相对于湿法脱硫技术具有的优点包括节能、降低除硫成本等,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目前,干法脱硫技术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缺少工业化应用经验和成熟的工艺。

六、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烟气脱硫技术得到了广泛关注,未来的趋势是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和创新,降低除硫成本和提高脱硫效果。

同时,综合利用除硫后的废渣、尾气等资源,也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七、结语烟气脱硫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为环境保护贡献了重要力量,发展绿色经济事业的大趋势下,其地位和作用日益突显。

今后烟气脱硫技术的研究方向将着重在提高技术创新和成熟度、减少成本和减少废气排放等方面发力。

煤炭脱硫技术发展和应用现状

煤炭脱硫技术发展和应用现状

煤炭脱硫技术发展现状煤炭脱硫技术包括:洗选、化学、生物和微波等脱硫方法。

洗选法脱硫最经济,但只能脱无机硫;生物、化学法脱硫不仅能脱无机硫,也能脱除有机硫,但生产成本昂贵,距工业应用尚有较大距离。

洗选脱硫包括采用跳汰、摇床、水介质旋流器、螺旋溜槽和浮选等。

实践证明,上述方法对煤中黄铁矿呈粗粒嵌布(0.5mm以上)的团块的排除是有效的,但对细粒级煤和煤中黄铁矿呈细粒嵌布的高硫难选煤的处理时困难的。

其根源在于煤系黄铁矿的特殊表面性质,导致其具有一定疏水性,与煤分离难度增加。

([] 郑楚光.洁净煤技术[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153.)煤炭脱硫技术总体上分为煤燃烧前脱硫、燃烧中脱硫和燃烧后脱硫三种,其中:(1)燃烧后脱硫技术又称烟气脱硫技术,该技术发达国家研究的比较多。

烟气脱硫的效率较高,脱硫效果较好,但其一次性投资运行费用较高,为电厂的1/3左右。

由于成本高,所以我国目前应用较少。

(2)燃烧中脱硫技术主要指向炉内喷入钙系脱硫剂的煤炭燃烧技术和添加固硫剂的型煤技术。

其中沸腾燃烧固硫方法主要是利用脱硫剂如CaO在床层温度下热解进行固硫反应。

利用该方法脱硫,要达到较高脱硫效果Ca/S的摩尔比必须大于10,因此如何提高脱硫剂的利用率,降低Ca/S比,同时又达到较高的脱硫效果,是沸腾燃烧脱硫的研究课题而流化床燃烧固硫是用于煤炭脱硫的又一种燃烧技术,它能实现炉内固硫和低温燃烧,从而降低SO2的排放量。

燃烧中脱硫普遍存在效率不高,且有易结渣、磨损和堵塞等问题。

(3)燃前脱硫技术主要包括通过洗选减少硫分、灰分,以降低SO2的排放的选煤技术、水煤浆技术、型煤技术和动力煤配煤技术等。

对于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煤的燃前脱硫,尤其是通过选煤来降低煤的含硫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选煤是洁净煤技术的源头技术,既能脱硫又能降灰,同时还可以提高热能利用效率,并且选煤的费用又远远低于燃中和燃后脱硫。

煤的燃前脱硫又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种。

我国烧结烟气脱硫现状及脱硝技术研究

我国烧结烟气脱硫现状及脱硝技术研究

我国烧结烟气脱硫现状及脱硝技术研究随着全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我们人类所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之一。

而其中大气环境又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如今人们还是主要利用煤、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作为燃料,它们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和烟尘颗粒物等,而其中SO2和NOx又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对大气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大气污染造成的自然灾害也在我们的身边频繁發生,酸雨泛滥、气候异常、光化学烟雾等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健康,可以预见,如果随着大气环境的不断恶化,最终会导致地球生态环境和平衡遭到严重破坏,人类以及动植物的生存将会面临严重威胁。

标签:烟气烧结;脱硫技术;脱硝技术一、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现状目前,人们为了减少二氧化硫排放到大气中去,主要采用的控制方法是燃烧一些低硫燃料、对燃料进行前期脱硫、燃料燃烧过程脱硫以及末端尾气处理。

燃烧前脱硫主要是利用一些特定的方法对煤等燃料进行净化,以去除原来燃料中的硫分、灰分等杂质。

燃烧过程中脱硫主要是指当煤等燃料在炉内燃烧时,同时向炉内恰当的位置喷入脱硫剂(常用的有石灰石、熟石灰、生石灰等),脱硫剂在炉内较高温度下受热分解成CaO和MgO等,然后与燃烧过程中产生的SO2和SO3发生反应,生成硫酸盐和亚硫酸盐,最后以灰渣的形式排出,从而达到脱硫的目的。

而目前世界上应用比较成熟的技术主要是燃烧后脱硫,即烟气脱硫技术。

其中,又以一些湿法、干法以及其他典型的方法应用最为广泛。

二、烟气脱硫技术(一)湿法烟气脱硫技术(1)石灰石/石灰法石灰石/石灰法烟气脱硫是采用石灰石或者石灰浆液脱除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方法。

石灰石/石灰法开发比较早,工艺成熟,吸收剂价格便宜而且容易得到,应用比较广泛。

其主要工艺参数为:浆液pH在5.6-7.5之间,浆液固体含量:1.0%-15%,液气比:大于5.3L/m3钙硫比为1.05-1.1之间,碳酸钙粒度90%通过325目,纯度大于90%脱硫率大于90%。

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Ke r s Fu sDe u uiain P l t n S l r ixd ywod : le Ga s l r t ol i u u o ie f z o uo f d
引言
10 ; 7 年已超过 94套,其 中大型脱硫装置过 0套 1 5 9 9 半; 18 年, 到 9 4 日本共安装烟气脱硫装置 18 套 , 53 总 烟 气处 理 能 力 为 1 3×1 7 ,9 4年 美 国烟 气 脱 . 3 0 h 17 硫 装置仅有 l 套 ;99年达 到 6 9 17 3套 , 8 年达到 1 1 9 20 6 套。7 年代技术上成熟 、 0 经济上可行 、 已用于电力 工业的脱硫技术大约有十几种 。 当时世界各国的烟 在 气脱硫中 , 湿法 占 8 %左右 , 5 其中石灰石一石膏法为 3. 其它湿法为 4 . 吸收剂再生法 占 3 %; 6 %, 7 8 %, 3 . 炉 4
Ab t c :F u s D s l fz t n i a s r o e e h oo fc n r l n U u ixd o lt n a d s a t l e Ga e u u ai s o t f n w t c n lg o o tol g S l r d o i e p l i n r fi o y i f uo
脱硫可以有效 削减二氧化硫的排放量 , 控制大气二氧化硫 污染 , 护大气环境质量 。目前炯气脱硫研究的 保
热点是湿法 、 半干法和干法。
关键词 : 烟气脱硫 污染 二氧化硫
De eo me t n p ia in o u sDe u f rz t n v l p n d Ap l t f a c o Fl eGa s l ia i u o
维普资讯

烟气脱硫技术现状及展

烟气脱硫技术现状及展

烟气脱硫技术现状及展烟气脱硫技术是指通过一系列工艺措施将燃煤、燃油、焚烧垃圾等工业产品所产生的烟尘中的二氧化硫(SO2)等硫化物去除,以达到净化大气、保护环境的目的。

烟气脱硫技术的研究与发展,一直是环保领域的热点和重点。

本文将从烟气脱硫技术的现状和发展展望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烟气脱硫技术现状目前,国内烟气脱硫技术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多种成熟的烟气脱硫装备和工艺被广泛应用于电力、钢铁、化工、建材等行业。

主要的烟气脱硫技术包括石灰石烟气脱硫技术、石膏法烟气脱硫技术和氨法烟气脱硫技术。

这些技术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工业界别和污染状况。

1. 石灰石烟气脱硫技术石灰石烟气脱硫技术是利用石灰石制备的吸收剂,通过干法或湿法进行烟气脱硫,形成硫酸钙或硫酸镁等产物,实现二氧化硫的去除。

这种技术工艺简单,成本较低,但存在着对设备耐腐蚀性和处理后废渣处理的问题。

石膏法烟气脱硫技术是在石灰石脱硫的基础上,再将形成的硫酸钙与二氧化硫混合反应生成石膏并进行分离回收利用。

这种技术能够减少废渣量,但同样需要对废渣进行处理,且对循环泵、过滤机等设备要求严格。

氨法烟气脱硫技术利用氨水或氨气与二氧化硫进行反应生成硫化氢,再与空气或氧气氧化生成硫酸,从而实现二氧化硫的脱除。

这种技术能够实现高效脱硫,但需要关注氨气外泄和废水处理等环保问题。

以上三种主要的烟气脱硫技术在中国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在技术革新、设备更新等方面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还有部分新兴的脱硫技术,比如活性炭脱硫技术、氧化钙法等,也在逐步发展和应用之中。

尽管当前烟气脱硫技术已经取得了许多成果,但在环保要求日益严格的情况下,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节能减排、废渣处理和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技术难题。

未来烟气脱硫技术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1. 高效节能技术目前烟气脱硫过程中能耗较高,需要大量的吸收剂和能源。

未来需要优化脱硫工艺,减少吸收剂消耗和能源消耗,实现绿色低碳的脱硫过程。

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现状及分析

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现状及分析

65一、烟气脱硫脱销技术应用现状1.活性焦一体化脱硫脱硝技术这种技术在使用的时候,需要设置两级塔结构,一、二两级分别为脱硫和脱硝塔,前者主要是利用活性焦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其内部的丰富的空隙结构,在有效吸附SO 2的同时,将绝大部分的颗粒物进行去除,这些经过脱硫塔处理的烟气便可进入到脱硝塔中,并在活性焦的催化作用下,使用NH 3将NOx还原成无害的氮气。

该项技术在实际的使用环节中,可以将烟气的流动方向作为基础划分为错流和逆流两种形式。

前者则是烟气在水平进入到一级塔之后,通过横穿移动的活性焦床层完成烟气的脱硫除尘操作,随后这些气体在二级塔的入口和稀释的氨气混合之后,进入到二级塔内进行催化还原脱硝处理,活性焦在吸附SO 2气体达到饱和状态的时候则需要通过加热解析,用于回收浓度较高的SO 2气体制备硫酸。

后者则是在烟气进入到模块移动床吸附塔内之后,位于其内的活性焦依赖重力从脱硝塔顶端降到脱硫塔的底端,烟气以一种自下而上的状态先通过脱硫塔,同样实现脱硫除尘处理,此后进入到脱硝塔内的处理与前者完全一致。

这一技术的实际脱硫和脱硝效率可以分别达到98%和85%。

这种技术虽然实现了副产物的大幅度回收利用目标,并且也做到了同时处理其他污染物,但是成本投入较为巨大,并且能耗较高也很容易带来自燃问题,其制酸废水的处理也是一个巨大痛点。

2.半干法脱硫和中低温SCR脱硝技术组合选择性的催化还原脱硝技术,是指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还原剂可以在280~400℃的范围内,有选择性的将NO、NO 2还原成N 2、H 2O,这一技术简称就是SCR。

而作为SCR技术核心的催化剂,则成为了烟气脱硝技术中的关键。

一般情况下,使用的催化剂体系是钒钛基催化剂,其活性温度的窗口相对较高,使其在脱硝技术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十分良好的效果。

这种烟气脱硫脱硝处理工艺主要是使用半干法脱硫和中温SCR的组合,半干法脱硫和湿法脱硫相比,温度下降方面相对较小,但是需要在脱硝塔之前,设置相应的烟气换热装置和燃用高炉煤气的烟气升温装置,从而保障烟气的温度,可以达到中温催化剂的活性窗口阈值,除此之外,还需要将烟气的回转气使换热器添加在SCR的反应器之后,从而确保脱硝后的烟气余热可以进一步用于脱硝前的烧结烟气的加热,做到有效的回收和利用烟气余热。

烟气脱硫技术现状及展

烟气脱硫技术现状及展

烟气脱硫技术现状及展烟气脱硫技术是指利用化学方法或物理方法去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技术。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烟气脱硫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对烟气脱硫技术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其未来发展。

烟气脱硫技术的现状主要可以从技术原理、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技术原理方面,烟气脱硫技术主要包括干法脱硫和湿法脱硫两种方法。

干法脱硫是指将固体吸收剂喷入烟气中,通过干法吸收硫化物,再进行后续处理得到硫酸盐。

湿法脱硫是指将含有碱性溶液的吸收剂喷洒在烟气中,通过化学反应将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盐。

这两种方法各有优劣,干法脱硫适用于高温大气流量条件下,对吸收剂的选择要求高;湿法脱硫适用于低温小气流量条件下,处理效果稳定。

在应用领域方面,烟气脱硫技术主要应用于燃煤电厂、钢铁厂、石化厂等工业领域。

燃煤电厂是二氧化硫的主要排放源,因此烟气脱硫技术在燃煤电厂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钢铁厂和石化厂等工业领域也是二氧化硫排放的重要来源,因此烟气脱硫技术在这些领域也有较大的市场需求。

在发展趋势方面,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和能源结构的调整,烟气脱硫技术将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政府对环境保护的政策支持将推动烟气脱硫技术的进一步应用。

随着新能源的发展和清洁能源的使用,燃煤电厂的数量和排放量将逐渐减少,这将对烟气脱硫技术的市场需求产生一定影响。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烟气脱硫技术的现状呈现出技术不断进步、应用领域逐渐扩大、发展趋势向着清洁化和高效化方向发展的特点。

在未来的发展中,烟气脱硫技术将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挑战和机遇:随着国家环保法规的不断完善和严格执行,对排放标准的要求将越来越高,这将需要烟气脱硫技术不断创新和提升,以满足市场需求。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清洁能源的推广,燃煤电厂等传统能源行业的发展将面临转型和调整,这将带动烟气脱硫技术在清洁能源行业中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烟气脱硫技术的成本将逐渐降低,这将增加其在中小型企业和新兴产业中的应用。

石油炼化企业烟气脱硫技术研究综述

石油炼化企业烟气脱硫技术研究综述

石油炼化企业烟气脱硫技术研究综述石油炼化企业作为目前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之一,其产生的废气排放一直是环境保护的重点关注对象。

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是其中的主要有害组分之一,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有着严重的危害。

石油炼化企业烟气脱硫技术一直备受关注和重视。

本文将对石油炼化企业烟气脱硫技术进行综述,介绍目前主流的烟气脱硫技术及其优缺点,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烟气脱硫技术简介烟气脱硫技术是指通过一系列工艺手段将燃煤、燃油等燃料中的二氧化硫(SO2)转化成可容易吸收或易于分离的化合物,以减少其排放浓度的技术。

目前主流的烟气脱硫技术主要包括湿法脱硫和干法脱硫两大类。

湿法脱硫技术是利用吸收剂溶液(如石灰石浆液、石灰乳、碱液等)对烟气进行喷淋或浸润的方式,利用物理和化学吸收将二氧化硫吸附、转化为硫酸根离子,并通过沉淀或吸附等方式使其从烟气中剥离出来。

干法脱硫技术主要是指利用气固反应或气液反应的方式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转化为易于分离的化合物,并进行除尘后将化合物和粉尘一并收集处理。

二、湿法脱硫技术1.石灰石法脱硫石灰石法脱硫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之一。

其主要过程是将石灰石(CaCO3)与水混合成石灰石浆液,在吸收塔内与烟气进行接触,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钙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硫化钙。

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CaCO3 + SO2 + 1/2 O2 + H2O → CaSO4·2H2O + CO2此反应生成的硫化钙会析出在吸收塔液体循环系统中形成硫石,随后通过沉淀和其他方式将其分离出来。

石灰石法脱硫技术具有工艺成熟、处理能力大、除硫效率高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石灰石的消耗、废水处理等问题。

2.海水法脱硫此反应生成的硫酸钠会溶解在海水中,形成含硫酸钠的氯化钠溶液,在一系列处理后可将硫酸钠从溶液中结晶出来。

海水法脱硫技术相对于石灰石法脱硫具有更低的成本和更简化的工艺流程,但同时也存在对海水资源的开采和废水处理的问题。

浅谈当前火电厂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概况及其应用

浅谈当前火电厂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概况及其应用
周广 ( 山东华聚能源股份有限责任 公司 山东济宁)
垦团 置
浅i 当 前 火 电 厂 烟 号 脱 硫 技 术 的 发 展 獭 况 及 其 应 用 炎
区 ,石 灰 石 受 热 分 解 为 氧 化 钙 和 二 氧 化 塔 内 完全 得 到 蒸 发 , 因此 ,不 产 生 任 何废 碳 ,氧 化 钙与 烟 气 中 的 二氧 化 硫 反 应生 成 水 。通 过 冷 却 塔 后 的烟 气 流 进 反应 器 ,在 亚 硫 酸 钙 。 由于 反 应 在 气 固 两 相 之 间 进 反 应 器进 口处将 一定 的 氨 气 、 压缩 空 气和 行 ,受 到 传质过 程 的影 响 ,反 应速 度较 慢 , 软 水混 合喷入 ,加 入氨 的量取 决于 SOX 和 吸 收 剂利 用 率 较 低 。 在尾 部 增 湿 活 化 反应 N OX 浓度 ,经过 电子束 照射后 ,sOX 和 比较。 内 ,增湿 水 以 雾 状喷 入 , 与未 反 应 的氧 化 N OX 在 自由基 的作 用下生成 中间物硫酸 和 关键 词 :烟 气脱 硫 ;湿 法脱硫 ; 法脱 钙接触 生成 C ( - 2 而与烟 气中的二氧 硝酸 。然后 硫酸 和 硝 酸 与 共存 的 氨 进 行 中 干 a OI ) 进 / 硫 ; 硝 脱 化 硫 反 应 , 进 而 再 次 脱 除 二 氧 化 硫 。 当 和 反应 ,生 成粉 状 颗 粒 硫 酸铵 和 硝 酸 铵 的 1.前 言 Ca /S为 2. 5及以上时 ,系统脱硫率 可达到 混 合 体 。 我 国的 能 源构 成 以 煤炭 为 主 ,其 消 费 6 % -8 % 。 5 0 反应 所 生 成 的 硫 酸铵 和 硝 酸 铵混 合微 量 占一次 能源 总 消费量的 7 0%左 右 ,这 种 烟 气 脱 硫后 , 由于 增 湿水 的 加 入 烟 气 粒 被 副 成 品集 尘 器 所 分 离和 捕 集 ,经 过 净 局 面 在今 后 相 当长 的 时 间 内 不会 改 变 。 火 温度 下降 ( 只有 55—60℃,一般控 制 出 口 化 的 烟 气 升 压 后 向大 气 排 放 。 电 厂以 煤 作 为 主要 燃料 进 行 发 电 ,煤直 接 烟 气温 度高于露 点 l 一J 成 都 热 电厂 和 日本 荏 原 制 作所 合 作 建 0 ,增 湿水 由子 5℃ 燃烧 释 放 出大 量 s O 2 ,造 成 大 气 环境 污 烟 温 加 热 被迅 速 蒸 发 ,未 反 应 的 吸 收 剂 、 造 了的 电子 束 脱 硫工 艺 装 置 ,该 装 置 的处 染 ,且 随着 装机 容量 的递增 ,S0 2的 排放 反 应 产 物 呈干 燥 态随 烟 气排 出 ,被 除 尘 器 理烟气量为 3 0, 0 m3 0 0 0 N/h,二氧化硫的 量也 在 不 断 增加 。加 强环 境 保 护 工 作是 我 收 集 下 来 。 由于 脱 硫过 程 对 吸 收 剂 的利 用 浓 度为 5 4 mg m3 8 / 1 ,设计 脱硫率为 8 %。 0 国 实 施 可 持 续 发 展 战 略 的 重 要 保 证 。 所 率 很 低 ,脱 硫 副 产 物是 以 不 稳 定 的亚 硫 酸 目前 ,该 工 艺装 置 已投 入 运 行 ,脱 硫 率 达 以 ,加大 火 电厂 s 2的控 制 力度就 显得非 钙 为 主 的脱 硫 灰 ,副 产物 的 综 合利 用受 到 8 O ,脱硝率 达 1 O% ,运 行的稳 定性 及设 0% 常紧 迫 和 必要 。 目前烟 气脱 硫 被 认为 是 控 定的影响 。 备 状 况 均较 佳 。 制 sO 2最行之 有效 的途径 ,按 工艺特 点主 南 京下关 发电厂 2 ×l25M W 机 组全 2. 3、活性焦炭 脱硫脱硝 一体化新技 术 要 分 为 湿 法烟 气 脱 硫 、干 法 烟 气脱 硫 和 半 套 引进 芬兰 I VO 公司的 LI FAC 工艺 技术 , 活 性 焦 炭 脱 硫 脱 硝 一 体 化 新 技 术 干法烟气脱硫 。 锅炉 的含硫量 为 0. % ,设计 脱硫效率 为 ( )是 利 用 活性 焦炭 同 时脱 硫 脱硝 9 2 CSCR 湿 法 脱硫是 采用 液体 吸收 剂洗 涤 SO 75% 。 目前 ,两 台脱硫 试 验装 置 已投入 商 的 一 体 式 处 理 技 术 。 它 的 反 应 处 理 过 程 2 烟气 以脱除 SO 2。常 用方法 为石灰 / 石 灰 业 运 行 ,运 行 的稳 定 性 及 可 靠 性 均 较 高 。 在 吸 收 塔 内 进 行 ,能 够 一 步 处 理 达 到 脱 石 吸 收法 、钠 碱法 、铝 法 、催 化 氧 化还 原 2.2、电子束烟 气 脱硫 工艺 硫 脱 硝 的 处 理 效 果 , 使 用 后 的 活 性 焦 炭 法 等 , 湿 法 烟 气 脱 硫 技 术 以 其 脱 硫 效 率 电 子 束烟 气 脱 硫 工艺 是 日本 荏原 制 作 可 在 解 析 塔 内将 吸附 的 污 染 物 进 行 析 出 , 高 、适 应范 围广 、钙硫 比低 、技术 成熟 、副 所于 1 0年 着手研究 , 1 2年又与 H本 活 性 焦炭 可 再 生 循 环使 用 ,损 耗 小 ,损耗 7 9 7 9 产物 石 膏 可做 商 品 出 售等 优 点 成 为 世界 上 原 子 能 研 究所 合 作 ,确立 的该 技 术 作 为连 的 粉 末 送 回 锅 炉 作 燃 料 继 续 使 用 。 其 中 占统 治 地 位 的烟 气 脱 硫方 法 。但 湿 法烟 气 续 处理 的基 础 。80年 代 由美 国政府 和 E 本 活 性 焦 炭 是 这 一 处 理 过 程 的 关 键 和 重 要 t 脱硫 技 术具 有 投 资 大 、动 力消 耗 大 、 占地 荏 原 制 作所 等 单 位 分担 出资 在 美 国 印第 安 的 因素 ,它 既 作 为优 良的 吸 附 剂 ,又 是 催 面积 大 、 设备 复 杂 、 运行 费 用 和技 术要 求 纳 州 普 列斯 燃 煤 发 电 厂建 立 了 一 套 最大 处 化 剂 与 催 化 剂 载 体 。 脱 硫 是 利 用 活 性 焦 高等缺 点。 理高硫煤 烟气量为 2 O 0 4 O Nm3 h地 电子 束 炭 的 吸 附 特 性 ;除 氮 是 利 用 活 性 焦 炭 作 / 干 法 脱 硫 技 术 与 湿 法 相 比 具 有 投 资 装 置,l 7年 7月完成 ,取得 了较 好效果 , 催 化 剂 ,通过 氨 ,一 氧 化 氮 或二 氧 化 氮 发 9 8 少、 占地面 积小 、运 行 费用 低 、设备 简单 、 其 主要 特 点 :是 一种 干 法 处 理过 程 , 不产 生 催化 还 原 反 应 而 去 除 。 维 修 方便 、烟 气 无需 再 热 等优 点 ,但 存 在 生 废 水废 渣 ,能 同时 脱 硫 脱 硝 ,并可 达 到 活性 焦炭 吸 收 塔 分 为两 部 分 ,烟 气 由 着 钙 硫 比高 、 脱 硫效 率 低 、副 产 物 不 能 商 9 % 以上的 脱硫率和 1 0 0%以上的 脱硝率 ; 下 部 往 上部 升 ,活 性 炭 在重 力作 用 下 从上 品化等缺点 。 系 统 简单 ,操 作 方便 ,过 程 易 于控 制 ;对 部 往 下 部 降 , 与烟 气 进 行逆 流 接 触 。 烟 气 2 .干 法 烟 气脱 硫 技 术 的开 发 与 应用 于 不 同含 硫 量的 烟 气 和 烟 气量 的 变 化 有较 从空 气预 热器中 出来的温度在 ( 1 20一l 0) 6 所 谓 干 法烟 气 脱 硫 ,是 指 脱 硫 的 最终 好地 适 应 性 和 负荷 跟 踪 性 ;副 产 品硫 铵 和 ℃之 间 ,该 温 度 区 域 是 该 工 艺 的 最 佳 温 产物 是 干 态 的 。主 要 有炉 内喷 钙 尾部 增 湿 销 铵 混 合物 可 用 作 化 肥 ;脱硫 成 本 低 于 常 度 ,能 达 到 最 高 的 脱 除 率 。 活化、荷电干式喷射脱硫法 ( S 法 ) C DI 、电 规 方 法 。 几种烟气脱硫技术的综合评价 子 束照射法( EBA) 、脉 冲 电晕法 ( PC P P) 电 子 束 烟 气 脱 以及 活 性 炭 吸 附 法 等 。 硫 工艺 是 一 种 物 理 名称 炉内啧钙增 湿活化 电子柬法 c 2.1炉 内喷 钙加 尾部 增湿 活化 脱硫 工 方 法 和 化 学 方 法 相 法 sR技术 c 艺 结 合的 高新技 术 。 工艺流程简易情况 简单 简单 较复杂 由芬兰 I VO 公司和 TAMPELLA 公司 本 工 艺 的 流 程是 由 工艺技术指标 l硫效率 7 ; { 5 脱硫效率 8 0 脱硫效率 %% 联 合开 发 ,是 在 炉 内喷 钙 的基 础 上 发 展起 排 烟 预 除 尘 、烟 气 嵌硝效率 1 0 脱硝效率 8 。 来 的 。传 统 炉 内喷 钙 工 艺 的脱 硫 效 率 仅为 冷 却 、 氨 的 冲 入 、 技 脱硫副产物 烟尘和钙的混台物, 副 产 品 可 作 氮 产生可出售的副产品,如硫磺、 目前不能年 惘 肥,无废水产生 硫酸;没有固体废物、废水的产 2 %一3 % ,而 Ll AC法 在空气预热 器和 电 子 束 照射 和副 产 米 O 0 F 生 ,没有二次污染 除尘 器 间加 装一 个 活化 反 应 器 ,并 喷水 品 捕 集 工 序 组 成 。 性 能 电耗占总 电量的 0 S . % 0 5- % ., 1 = O 7% .5 增湿 ,促进 脱硫 反 应 ,使 最 终 的 脱 硫效 率 锅 炉 所 排 出 的 烟 指 比例 达到 7 %一 5 0 7 %。L F I AC法比较适合 中、低 气 ,经 过 集 尘 器 的 标 占地恬; f 己 极少 小 极少 硫 煤 ,其 投 资 及运 行 费 用具 有 明 显 优 势 , 粗 滤 处 理 之 后 进 入 技术成熟度 国内

烟气脱硫和硫回收资源化技术应用及发展前景

烟气脱硫和硫回收资源化技术应用及发展前景

烟气脱硫和硫回收资源化技术应用及发展前景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025350摘要:随着我国节能环保政策的推广应用,人们环保意识也不断提升,对工业生产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避免工业生产引起环境污染加重。

烟气脱硫脱硝技术能有效清除烟气中的有害物质,从而有效降低工业废气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从而满足环保部门对工业生产的相关要求,因此近些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

燃煤锅炉烟气脱硫资源化利用中节能减排关键技术,开发利用本地资源低品位软锰矿处理燃煤锅炉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实现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和低品位锰矿的资源化利用,回收资源并实现以废治废。

关键词:燃煤锅炉;烟气脱硫;硫回收随着经济发展,电能使用量逐年增长,作为工业和民生的重要能源,一直是国民经济的发展基础,我国受经济、自然条件等因素影响,煤炭发电仍然是主要发电方式,电力工业消耗煤炭占比超全年消耗一半以上,大量煤炭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硫(SO2),它是公认最严重的大气污染物之一,是造成酸雨的元凶,严重破坏环境,危害人类健康。

随着发展,人们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世界各国都投入巨资对二氧化硫进行治理,我国也注重风能、水能、核能等新能源开发和使用比重,兼顾环境和经济,合理布局国家能源结构。

国家不断升级和规范电厂排放标准,制定燃煤电厂烟气脱硫的综合治理规范,电厂也积极投资脱硫技术改造和更换工艺设备,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技术燃煤电厂仍然是我国现阶段最主要的电力供应,为达到环保要求,降低燃煤电厂排放污染物浓度,提高排放标准,行业需要积极投入人力财力来升级脱硫工艺和设施。

煤炭脱硫方法有很多,根据不同燃烧阶段和标准要求分为很多种类,比如根据阶段分为燃烧前脱硫、燃烧中脱硫和燃烧后脱硫。

煤炭燃烧前除去原煤中部分硫分,减低二氧化碳的生成量,这种具有经济、高效优点,既提高煤炭燃烧效率,又减小煤炭污染。

燃烧前脱硫根据原理分为物理脱硫、化学脱硫和生物脱硫等。

物理脱硫是利用煤炭中有机质和硫铁矿的密度差异进行物理选煤的过程,有跳汰选煤、重介质选煤、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干法选煤、风力选煤、斜槽和摇床选煤、电磁选煤等重力选煤方法;原煤化学脱硫分纯化学法和物理化学法,化学脱硫法有碱法脱硫、热解氢化脱硫、氧化法脱硫和气体脱硫等,物理化学脱硫法指浮选,有泡沫浮选、浮选柱、表层浮选和选择性絮凝等方法。

天然气燃烧的烟气脱硫脱硝技术

天然气燃烧的烟气脱硫脱硝技术

天然气燃烧的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在当前环境保护和空气质量改善的背景下,天然气燃烧的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日益受到关注。

天然气燃烧产生的烟能源烟气中的氮氧化物(NOx)和二氧化硫(SO2)是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危害最大的污染物之一,因此有效地脱除烟气中的NOx和SO2成为了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脱硫、脱硝两个方面介绍天然气燃烧的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情况。

一、天然气燃烧烟气脱硫技术1.湿法脱硫技术湿法脱硫技术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烟气脱硫技术之一,其原理是利用含有碱性氧化剂的溶液与烟气中的SO2进行反应,生成易于去除的硫酸盐。

常用的湿法脱硫工艺包括石膏法、氧化吸收法和氨法等。

(1)石膏法石膏法是一种成熟的湿法脱硫技术,其核心是利用石膏颗粒与烟气中的SO2进行反应,生成硫酸钙,最终生成石膏。

该技术具有投资和操作成本较低的优势,广泛应用于燃煤电厂中,但其对高温烟气中的SO2去除效果有限。

(2)氧化吸收法氧化吸收法是一种高效的湿法脱硫技术,其核心是通过将烟气中的SO2氧化为亚硫酸氢钠,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硫代硫酸钠,并最终沉淀为硫酸钠。

该技术对烟气中的SO2去除效果较好,但操作复杂且投资成本较高。

(3)氨法氨法是一种新兴的湿法脱硫技术,其核心是将氨气引入烟气中,与SO2反应生成亚硫酸氨盐,再通过氧化反应生成硫酸铵。

该技术对烟气中的SO2去除效果较好,且适用于高温和高硫煤气的脱硫,但对运行和维护要求较高。

2.干法脱硫技术干法脱硫技术是一种较为成熟的烟气脱硫技术,其核心是利用固体吸收剂吸附烟气中的SO2,达到脱硫的目的。

常用的干法脱硫工艺包括固体氧化物法、活性炭法和氧化剂法等。

(1)固体氧化物法固体氧化物法是一种常用的干法脱硫技术,其主要原理是将固体吸附剂喷入烟气中,与SO2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易于去除的硫酸盐。

常用的固体吸附剂包括石灰石和活性系煤灰等。

该技术具有较高的脱硫效率和成本效益,但对烟气颗粒物的去除效果较差。

燃煤电厂烟气脱硫现状及其工艺探讨

燃煤电厂烟气脱硫现状及其工艺探讨

燃煤电厂烟气脱硫现状及其工艺探讨燃煤电厂是我国主要的发电方式之一,煤炭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烟气排放,其中二氧化硫是主要的污染物之一。

为了保护环境和改善大气质量,燃煤电厂需要进行烟气脱硫处理。

本文将对燃煤电厂烟气脱硫现状及其工艺进行探讨。

一、烟气脱硫的必要性燃煤电厂排放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这些二氧化硫将直接排放到大气中,造成酸雨等环境问题,严重影响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

为了减少烟气排放对环境的影响,燃煤电厂需要进行烟气脱硫处理。

烟气脱硫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工艺方法,将燃煤电厂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去除,以达到环保排放的要求。

二、烟气脱硫的工艺方式1.石膏法脱硫石膏法脱硫是目前燃煤电厂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脱硫工艺。

该工艺主要是利用石膏和氧化钙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石膏,达到脱硫的目的。

该工艺具有脱硫效率高、废水中的二氧化硫得到充分利用等优点。

但同时也存在石膏产生量大、处理难度大的缺点。

氨法脱硫是利用氨水作为脱硫剂,在脱硫塔中与二氧化硫进行反应生成硫酸铵。

氨法脱硫工艺具有脱硫效率高、废水排放量小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着氨水的腐蚀问题、对设备产生腐蚀和氨气的安全隐患等缺点。

3.碱液法脱硫碱液法脱硫是利用碱液与二氧化硫进行化学反应来实现脱硫的工艺。

碱液法脱硫具有操作简便、成本较低等优点,但其脱硫效率相对较低,对设备的腐蚀性也较强。

三、烟气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烟气脱硫技术也在不断的改进和创新。

目前,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技术主要集中在提高脱硫效率、减少废水排放、减少脱硫副产品的处理难度等方面进行研究。

1.脱硫剂的改进目前,针对石膏法脱硫工艺中石膏产生量大、处理难度大的问题,研究人员正在尝试引入新的脱硫剂。

利用新型吸附剂、氧化剂等来提高脱硫效率,减少副产品的产生。

2.设备的改进为了解决氨法脱硫工艺中氨水的腐蚀问题,研究人员正在研发更耐腐蚀的材料,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也在开发更安全的氨气输送和存储技术,以减少氨气的安全隐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O2 给人类带来最 严重的问题是酸雨, 目前已危及世界各国, 大幅度地削减 SO2 迫 在眉 捷。未 来目 标是: 全球 每年 减少 4000 万 tSO2, 其中北欧 2000 万 t, 北美 1000 万 t, 其余地区 1000 万 t。只有这样, 全球性酸雨 污染才能得以缓解。
SO 2 的控制途径有三个: 燃烧前脱硫、燃 烧中脱硫及燃烧后脱硫即烟气脱硫 ( FGD) , 目前烟气 脱硫被认为是控制 SO 2 最行之有 效的途径。 2 FGD 技术的发展现状
22
环境工程
1997 年 4 月 第 15 卷第 2 期
图 1 各国 SO2 年排放量
图 2 各国烟气脱硫能力
技术以湿式石灰/ 石灰石 ) ) ) 石膏法为主, 占 75% 以上。由于日本资源匮乏, 因此大多采 用回收流程。日本国内所用石膏基本来自烟 气脱硫的回收产物。
正比。目前其脱硫效率可达 80% ~ 85% , 虽 然较湿法低, 但投资及运行费用也较低。具 有较好的经济性, 被誉为 80 年代的 F GD 技 术。 21212 炉内喷钙增湿活化法( L IFAC 法)
此法是芬兰 IVO 公司和 T ampella 公司 联合开发, 是在炉内喷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传统喷钙工艺的脱硫效率仅为 20% ~ 30% , 而 L IFAC 法在空气预热器和除尘器间加装 一个活化反 应器, 并喷水增 湿, 促 进脱硫反 应, 使最终的脱硫效率达到 70% ~ 75% 。此 工艺 1985 年在芬兰建成第一套工业化装置, 短短几年, 就占领 216% 的脱硫市场。
这是 70 年代发展起来的同时脱硫脱硝 技术。被国际上 认为是最 有前途的 新一代
F GD 技术。它主要是利用高能 电子使烟气 中的 SO2、N Ox、H2O 、O2 等分子被激活、电离 甚至裂解、产生大量离子及自由基等活性粒 子, 由于它们的强氧化性, 使 SO2、N Ox 被氧 化, 在注 入氨的情况 下, 生 成硫铵和 硝铵化 肥。根据高能电子的来源可分为电子束照射
晕, 增强 了其活性, 缩短 了反应所 需滞留时 间, 有 效提 高 了 脱 硫 效率。当 Ca/ S = 115 时, 脱硫效率为 60% ~ 70% 。
1997 年 4 月 第 15 卷第 2 期
环境工程
21
CDSI 法的投资及占地仅为传统湿法的 10% 和 27% 。对现有电厂改造尤为适用。 21312 等离子体法
干法的工艺特点是: 反应在无液相介入 的完全干燥的状态下进行, 反应产物亦为干 粉状, 不存在腐蚀、结露等问题。 21311 荷电干式喷射脱硫法( CDSI 法)
此法是美国 ALANCO 环境公司开发研 制的专利技术。第一套装置在美国亚历桑那 州运行。
其核心是: 吸收剂以高速通过高压静电 电晕充电区, 得到强大的静电荷( 负电荷) 后, 被喷射到烟气流中, 扩散形成均匀的悬浊状 态。吸收 剂 粒子 表 面充 分暴 露, 增 加 了与 SO 2 反应 的机会。同时 由于粒 子表现 的电
扩大。 PPCP 法是靠脉冲高压电源在普通反应
器中 形 成 等 离 子 体, 产 生 高 能 电 子 ( 5 ~ 20eV) , 由于它只提高电子温度, 而不提高离 子温度, 能量效率比 EBA 高 2 倍。PPCP 法 设备 简 单、操 作 简 便、投 资 是 EBA 法 的 60% , 因此成为国际上干法脱硫脱硝的研究 前沿。
法和脉冲电晕等离子体法。 2131211 电子束照射法( EBA 法)
70 年代初由日本荏原制作所提出, 并与 日本原子能研 究所共同进行研究。80 年代 在美国印地安纳州建成 24000Nm3/ h 的中试 装置并进行试 验。目前 已在日本、美国、法
国、俄罗斯等建立 20 余套试验装置及示范工 程。我国成都热电厂和波兰 KaWeCyn 电厂 分别在建 300000N m3/ h 和 150000N m3/ h 规 模的示范工程。
Ca/ S 钙的利用率( % ) 脱硫效率( % ) 投资占电厂总投资比例( %) 脱硫费用(元/ tSO2 脱除) 设备占地面积 灰渣状态 烟气再热
> 11 5 11 1 > 90 > 90
13~ 19 900~ 1250
大 湿 需
1~ 3
<2
<2
115 40~ 45
21 0
11 5
35~ 40 40~ 45
EBA 法是靠电子 束加速器产生 高能电 子( 400~ 800keV) , 需要大功率, 长期连续稳 定工作的电子枪, 同时需要防辐射屏蔽, 而且 运行、维护技术要求高。为此出现了脉冲电
晕等离子体法。
2131212 脉冲电晕等离子体法( P PCP 法) 此法 是 1986 年日 本 专 家增 田 闪一 在
此法是美国 JOY 公事和丹麦 NIRO 公 司联合研制出的新工艺。自 1978 年北美安 装了第一套 工业装置 以来, 发展迅猛, 已有 12 个国家采用, 其市场占有率已达 10129% 。 过去 SDA 法只适合中、低硫煤, 现在已研制 出适合高硫煤的流程。
SDA 法关键设备是高速旋转雾化器, 通 过它将吸收剂浆液雾化成细小雾滴与烟气进 行传 质 传 热 反 应。其 转 速 可 达 15000 ~ 20000r/ min。转速与雾化效果及脱硫效率成
THE DEVELOPMENT OF FLUE GAS DESULPHURIZATION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Feng Ling Y ang Jingling Cai Shuzho ng ( Research Institute of M etallurg 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eijing , 100088) ABSTRACT T he paper gener ally illustrates the development of flue g as desulphur ization technology and t he application of desulphurization equipment in the world. T he paper also g ives brief introduction o n domestic flue gas desulphuriz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the usage of impor ted equipment and t echnolog y in the matter. KEY WORDS F lue gas desulphur ization general introduct ion.
L IFAC 法 比较适合中、低硫煤, 其投资 及运行费用具有明显优势, 较具竞争力。国 内专家认为其综合经济性较好, 适合我国国 情, 应大力进行推广研究。
此外, 美国的 ADVACAT E 管道喷射脱 硫工 艺、丹 麦 F LS- miljo a/ s 公司 的 FL S ) GSA 气体悬浊脱硫工艺、奥地利 AE 公司的 DCF B 循环 流化 床脱 硫工 艺也 都属于 半干 法, 在欧美均有工业装置运行。 213 干法脱硫工艺
1997 年 4 月 第 15 卷 第 2 期
环境工程 EN V IRO NM E NTA L ENG IN EERIN G
A pril , 1997 Vol. 15, N o. 2

气 治
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及冶金工业部建筑研究总院环保所 北京 100088)
摘要 综述了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过程、技 术现状 及世界 各国烟气 脱硫装 置的应 用状况, 同时 简 要介绍了我国烟气脱硫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引进技术装置的情况。 关键词 烟气脱硫 综述
80~ 85 70~ 75 60~ 70
8~ 12
3~ 5
2~ 4
750~ 1050 600~ 900 600~ 800


极小



无需
无需
无需
3 FGD 装置的应用情况 烟气脱硫 是目前控 制 SO 2 排 放量最有
效和应用最广的技术。目前, 全世界已有 15 个国家和地区应用了 FGD 装置, 其设备总容 量相当于 2~ 215 亿 kW( 电站装机容量) , 每 年去除 SO21000 万 t 。据统 计, 1992 年全球 安 装 FGD 装 置 646 套, 其 中 美 国 占 55130% 、德国占 2614% 、日本占 816% , 其余 国家占 917% 。
EBA 法的基础上 提出的。由于 它省去昂贵 的电子束加速器, 避免了电子枪寿命短和 X 射线屏蔽等问题, 因此一经提出各国专家竞 相研究。目前日本、意大利、荷兰、美国都在 积极开展研究, 已建成 14000Nm3/ h 的试验 装置, 能耗 12~ 15Wh/ Nm3。我国许多高等 院校及科研单位也纷纷加入研究行列, 进行 了小试研究, 取得了能耗 4Wh/ N m3 的国际 领先研究 成果, 但规模仅 为 12N m3/ h, 尚需
干法 脱硫工艺 还有欧洲 的活性 炭吸附 法, 日本北海道电力公司的 L IL AC 粉煤灰吸 附法也都有工业装置运行。
表 1 列出了几种工艺成熟、应用较广的 方法比较
表 1 几种 FGD 工艺经济性能比 较
工艺 流程
湿式石灰石) 石膏法 SDA 法 L IFAC 法 CDSI 法
适用煤种含硫量(% )
FGD 技术按工艺特点分为湿法、半干法 和干法三大类。按副产物的处置方式又分回 收和抛弃两种流程。 211 湿法脱硫工艺
湿法脱硫工艺应用最多, 占脱硫总装机 容量的 83102% 。而其中占绝对统治地位的 石灰/ 石灰石 ) ) ) 石膏法是目前世界上技术 最成熟, 实用业绩最多, 运行状况最稳定的脱 硫工艺, 脱硫效率在 90% 以上。已有近三十 年的运行经验。副产石膏可回收利用, 亦可 抛弃处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