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 初二下册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强烈推荐)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一、力与运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如果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者方向发生了改变,那么就说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牛顿第一定律指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这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平衡力的条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当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不改变。
相互作用力是指两个物体之间的力,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但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二、压强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压强的定义是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公式为 p = F/S ,其中 p 表示压强,F 表示压力,S 表示受力面积。
增大压强的方法有: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
减小压强的方法有: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
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是: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液体压强的公式为 p =ρgh ,其中ρ 表示液体的密度,h 表示液体的深度。
连通器是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
连通器里装同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是相平的。
大气压强是由于空气受到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而产生的。
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著名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测量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
标准大气压的值约为 1013×10⁵ Pa 。
三、浮力浮力是指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托的力。
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阿基米德原理指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公式为 F 浮= G 排=ρ 液 gV 排。
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梳理
初中物理知识梳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力第一节力1.力是指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一种作用。
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这种作用。
力是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的。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人推车时,是人和车之间发生了力的作用,对于人推车的力,施力物是人,这时人也受到推力,施力物是车。
说明: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由物体间直接(接触)作用,如手提水桶,推土机推土等;另一种是物体之间的间接(不接触)作用,如磁铁对铁针的吸引力。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还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说明: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状态,无论是从静止到运动,还是运动速度大小或者方向发生变化,都可以认为是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第二节力的描述1.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只要有一个要素发生变化,力的作用效果就会改变。
2.力的符号用F表示,力的单位牛顿,单位符号N,这个单位的名称是为了纪念物理学家牛顿而命名的。
3.力可以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这种表示力的方法叫做力的图示。
4.力的示意图:在一般情况下分析物体受力时,常常只在一个作用点画一个长度适当、沿力的方向的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
第三节弹力弹簧测力计第1课时弹力弹簧测力计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恢复原状时产生的力叫弹力,形变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
说明:(1)任何物体都能发生形变,有的形变可以直接观察到,有的形变极其微小,无法直接观察,需通过仪器显示或放大微小形变。
(2)弹力产生的条件:有接触,有弹性形变。
(3)弹力的种类:有拉力,压力,支持力,推力等。
(4)弹力的施力物体:发生形变的物体;受力物体;与发生形变的物体接触的物体。
2.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它利用的原理: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伸长的长度越长。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核心知识点梳理
二、惯性的利用和防范1.利用:跳远前助跑,洗衣机脱水,撞击锤柄使锤头套紧等。
2.防范:安全带,安全气囊,保持车距,乘公交车时拉好手环等。
三、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1.不同点:一对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一对相互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2.相同点:(1)大小相等;(2)方向相反;(3)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第九章压强一、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实例方法实例增大压强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飞镖的尖头很尖、推土机的铲刀、菜刀刀刃很薄、缝衣针做得很细等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压路机碾子的质量很大等减小压强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载重汽车装有很多车轮、铁轨轨道的枕木等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贷车严禁超载、现代建筑中采用空心砖等二、液体压强的影响因素1.根据公式p=ρ液gh,当液体密度ρ液相同时,深度h越深,液体压强越大;2.根据公式p=ρ液gh,当深度h相同时,液体密度ρ液越大,液体压强越大;注:“深度h”是指从液面到该点的竖直方向的距离,如下图所示。
三、连通器及应用举例1.连通器的特点:连通器里装的是相同的液体,当液体不流动时,连通器各部分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等的。
2.生活中常见的连通器举例:水壶的壶嘴与壶身、排水管的U形“反水弯”、锅炉水位计、船闸、地漏、乳牛自动喂水器等。
四、大气压强标准大气压:等于760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即1.013×105Pa。
第十章流体的力现象一、浮力产生的原因浮力是由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产生的。
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二、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即F浮=G排=ρ液gV排。
注意: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与浸没的深度无关。
三、物体的浮沉条件上浮下沉悬浮漂浮沉底F浮>G物F浮<G物F浮=G物F浮=G物F浮+F N=G物实心体ρ液>ρ物ρ液<ρ物ρ液=ρ物ρ液>ρ物ρ液<ρ物处于动态(运动状态不断改变),受非平衡力作用可以停留在液体的任何深度处是“上浮”过程的最终状态是“下沉”过程的最终状态处于静态,受平衡力作用四、浮沉条件的应用1.轮船是利用漂浮的条件F浮=G物来工作的。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复习总结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复习总结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复习总结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的书面材料,它能使我们及时找出错误并改正,因此好好准备一份总结吧。
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呢?以下是店铺整理的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复习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复习总结1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复习总结第七章力一、力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2、力的作用效果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运动快慢或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举例:用力推小车,小车由静止变为运动;守门员接住飞来的足球。
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或者说使物体发生)。
举例:用力压弹簧,弹簧变形;用力拉弓,弓变弯。
3、力的单位:,简称,符号。
托起一个鸡蛋的力大约是。
4、力的三要素是指:、和。
它们都能影响力的。
5、力的表示方法: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注意:图示要取标度)二、弹力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而产生的力叫弹力。
如、、、2、弹力产生的条件:发生,互相3、测量力的工具叫,实验室常用的测力计是。
4、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是:。
5、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a、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和,不能超过它的。
b、使用前指针要;c、被测力的方向要与弹簧轴线方向;三、重力1、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的吸引而受到的力,用字母表示2、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3、重力的作用点叫,质地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
4、重力的方向: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它的质量成。
5、重力计算公式:,(g=)。
g的物理意义:四、摩擦力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间会产生的力,叫滑动摩擦力。
2、方向:,理解时注意: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与物体的运动方向不一定相反,如人在行走时摩擦力与人行走的方向相同,用传输带运送货物时摩擦力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
最新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汇总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第七章力一、力力的描述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6、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
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7、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二、弹力1、弹力①弹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②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形变后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③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弹力产生的重要条件:发生弹性形变;两物体相互接触;生活中的弹力:拉力,支持力,压力,推力;2:弹簧测力计①结构:弹簧、挂钩、指针、刻度、外壳②作用:测量力的大小③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量就越长。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④对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1) 认清量程和分度值;(2)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 使用时力要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注意防止指针、弹簧与秤壳接触。
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5)读数时视线与刻度面垂直说明: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要点总结(教科版)
10、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有关(如果要探究其中一个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要采用)。
压力一定时,,滑动摩擦力就越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滑动摩擦力就越大,注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面积的大小,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即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
11、增大有益摩擦的主要方法有:①;②;③;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有:①;②;4、一切物体都有或性质,叫做物体的惯性。
惯性是一切物体的固有属性,即不论物体是否运动、怎样运动以及是否受力,物体都具有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而与其他因素无关,质量越大,惯性。
利用惯性解释物理现象的方法:①先描述物体处于什么状态;②再描述发生的变化;③由于惯性,所以物体仍要保持原来的状态。
5、叫做平衡状态。
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的合力为。
6、两力平衡的条件是:①同时作用在;②大小;③方向,④作用在;两个平衡力的合力为。
7、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就一定有力的作用;只要物体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就会改变。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第九章压强1、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压力的方向是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的物体,压力并不一定等于重力,只有物体水平放置且无其他力时,压力才等于重力。
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有关,还与有关。
21N/m2。
3、液体内部向___________都有压强;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_____;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液体______的增加而;液体内部的压强还与液体的_____有关,测量液体压强的仪器是_________。
第十章流体中的力现象1、叫流体。
流体不仅对与之接触的的物体有压强,在流体内部也存在压强。
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这个规律叫。
就是根据这个原理设计的。
2、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压力和向下的压力,压力差就是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F 向上—F向下),这就是浮力产生的原因。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1.力的概念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单位是XXX,简称N。
感性认识:用力拿两个鸡蛋大约需要1N的力。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一般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的改变。
如果物体的形状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它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4.力的三要素是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示意图可以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以不表示。
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6.力产生的条件: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7.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亦然。
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同时产生的,没有先后之分。
只有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要同时有两个物体,它们之间才有可能产生相互作用的力,也就是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要同时存在。
二、弹力1.弹力是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
弹力产生的重要条件是发生弹性形变,两物体相互接触。
2.生活中的弹力有拉力、支持力、压力和推力。
3.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包括弹簧、挂钩、指针、刻度和外壳。
它的作用是测量力的大小。
4.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量就越长。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5.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观察量程和分度值,调零,防止弹簧卡壳,使弹簧中心的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一致,使指针和外壳无摩擦,弹簧不要靠在刻度板上,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板面垂直。
三、重力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是一种质量产生的力。
物体的重力大小跟它的质量成正比,跟它离地面的高度成反比。
重力的方向是向下的,是垂直于地面的。
重力是物体运动的基础,它可以使物体下落,也可以使物体保持静止。
重力的单位是XXX,简称N。
八年级物理下教科版知识点归纳
一、电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
1、电的概念:电是在物体中存在的能量,即电子的运动方向和程度,其基本单位是电流。
2、电的分类:根据电源的不同,电可分为直流电和交流电。
3、电的应用:电可以用于供热、照明、动力等,如家用电器的使用、电池的充电、电动汽车的驱动等等。
二、电路基本概念及其运用
1、电路概念:电路是指电子仪器中连接电阻、电容、电源等电子元
件的线路,用于控制电子仪器的电流流动和信号的传递。
2、电路的组成:电路由电源、电阻、电容、电感、开关、指示器、
接插件等电子元件组成。
3、电路的运用:电路可用于电子仪器的设计和控制,如电视机、电
风扇、电子秤、电池充电器等的维修。
三、电势的基本概念及其运用
1、电势的概念:电势指通过电路中电子元件而产生的力,电势的大
小及其方向由其电路中电源所决定。
2、电势的分类:电势可分为电位差和电压。
电位差是指两电源之间
的电势差异,而电压是指电路中电源处的电位差。
3、电势的应用:电势可以用于各类电子设备的设计和安装,如电视机、电风扇、电子秤、电饭锅等家用电器的维修和安装,以及应用电动机、变压器等电子元件的安装。
四、能量转换的基本概念及其运用。
中小学初二物理下教科版本重点学习的知识点重点学习的归纳.doc
初二物理下教科版知识点归纳( 2)、分类:静摩擦摩擦力滑动摩擦动摩擦滚动摩擦1.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力不能脱离物体单独存在;施加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受到力的物体叫受力物体,其中被研究的对象都是受力物体。
(3) 其中f 滑:滑动摩擦力;摩擦系数,与物体本身的粗糙程度有f 滑 = μN μ :2. 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
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关; N:压力(固体在水平面上,压力3. 力学必记的三句话:①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也是受力物体)②=重力)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动←→静、快←→慢、方向改变)③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不( 4)滚动摩擦力的大小也与物体的粗糙程度和所受压力的大小有关;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同一直线上能说改变形变或物体形变发生改变)的外力的大小。
f 不存在,物体相对于4.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它们都可以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注:摩擦力方向的判定:⑴确定研究物体⑵找参照物(施力物体)⑶假设参照物的运动情况⑷ f 与假定的运动情况相反。
5. 力( F):国际单位是牛(顿),符号是 N; 2 个鸡蛋在手上对手的力大约是1N。
15. 摩擦力的应用:6. 力的表示法有 2 种: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⑴理论上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压力、接触面变粗糙、变滚动为滑动。
用一个带有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起点(或终点)⑵理论上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滑、变滑动为滚动(滚动轴承)、使接触面表示力的作用点(同光线一样,这个方法叫理想模型法)彼此分开(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
7. 口诀为:一定点二画线、三定比例四截线、五在末端标尖尖、六是力的大小写尖边。
16. 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
或者注:①力的示意图比力的图示少了画标度的过程。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复习总结
教科版物理⼋年级下册知识点复习总结教科版物理⼋年级下册知识点复习总结第七章⼒⼀、⼒1.定义:⼒是物体对物体的,物体间⼒的作⽤是。
2.⼒的作⽤效果①⼒可以改变物体的;②⼒可以改变物体的 (或者说使物体发⽣ )。
3、⼒的单位:。
4.⼒的三要素是指:、和。
⼆、弹⼒1.定义:物体由于发⽣⽽产⽣的⼒叫弹⼒。
2.弹簧测⼒计的⼯作原理是:。
三、重⼒1.概念:地⾯附近的物体由于的吸引⽽受到的⼒叫重⼒。
2.作⽤点叫,施⼒物体是。
3.重⼒⽅向:。
3.重⼒计算公式: ,(g= 9.8N/kg)。
四、摩擦⼒1.⽅向。
2.摩擦⼒类型:。
3.结论:滑动摩擦⼒的⼤⼩与的⼤⼩和有关,压⼒越⼤,滑动摩擦⼒越,接触⾯越粗糙,滑动摩擦⼒越。
4.应⽤:增⼤摩擦⼒的⽅法:、,减⼩摩擦⼒的⽅法:、、、。
第⼋章⼒与运动⼀、惯性和⽜顿第⼀定律1.⽜顿第⼀定律:(⼜名:定律)(1)定义:⼀切物体在作⽤时,总保持或状态。
(2)说明:a或者说总保持状态,原来的则会做,原来的仍保持。
b⽜顿第⼀定律也说明⼒不是的原因,⽽是的原因。
C维持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不需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需要⼒。
2.惯性: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
惯性⼤⼩只和有关,和其他因素⽆关。
质量越,惯性越,物体的运动状态就越难改变。
⼆、⼆⼒平衡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作⽤时,如果能保持或称为⼆⼒平衡。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到的⼏个⼒称为。
2.⼆⼒平衡条件:。
3.平衡⼒与相互作⽤⼒⽐较:相同点:。
不同点:。
4、物体在不受⼒或受平衡⼒作⽤时,将保持或状态;物体受⾮平衡⼒作⽤时,运动状态将会。
第九章压强⼀、压强:表⽰的物理量。
1、计算公式:其中P代表,F代表,S表⽰。
在国际单位制中,压⼒的单位是,⾯积的单位是,压强的单位是。
或,都可以增⼤压强。
⼆、液体压强1.产⽣的原因:液体由于受到,对容器底部有压强;⼜由于液体具有,对容器侧壁也有压强。
2.液体内部压强规律①液体内部向都有压强;②在同⼀深度,液体向各个⽅向压强;③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④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同⼀深度,密度越⼤,压强。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分章节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下册学问点第七章力一、力力的描绘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力的感性相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变更物体的形态,力可以变更物体的运动状态。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变更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变更〔速度大小的变更〕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变更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假如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6、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需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
②物体间必需有互相作用〔可以不接触〕。
7、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互相的。
两物体互相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二、弹力1、弹力①弹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复原到原来的形态的性质叫弹性。
②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形变后不能复原原来形态的性质叫塑性。
③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及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弹力产生的重要条件:发生弹性形变;两物体互相接触;生活中的弹力:拉力,支持力,压力,推力;2:弹簧测力计①构造:弹簧、挂钩、指针、刻度、外壳②作用:测量力的大小③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量就越长。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④对于弹簧测力计的运用(1) 认清量程和分度值;(2)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假如不是,那么要调零;(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 运用时力要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留意防止指针、弹簧及秤壳接触。
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5)读数时视线及刻度面垂直说明:物理试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干脆视察的,但它变更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更却简单视察,用简单视察的量显示不宜视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
[笔记]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初二)
七、力1.什么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合是N。
1牛顿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力的图示:力可以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
具体的画法是:(1)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2)延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3)若在同一个图中有几个力,则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有时也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标出力的大小。
5.弹力:某些物体在受力发生形变时,要恢复原状,就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施加力,这种力就叫做弹力。
6.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7.弹簧测力计的用法:(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2)认清最小刻度和测量范围;(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测量时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⑸观察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
(6)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8.相互作用的力两个物体之间的一对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9.重力: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10. 重力的计算公式:G=mg,(式中g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 牛顿/千克,在粗略计算时也可取g=10牛顿/千克);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11.重垂线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
12.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13.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是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静摩擦:物体受力但是没有发生运动,此时的摩擦力为静摩擦。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复习总结
3.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
相同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是性质相同得力。
4、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状态 或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将会 改变 ,包括物体由静到动,由动到
二、弹力
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 形变 而产生的力叫弹力。
2.弹力产生的条件:发生弹性形变。
3.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身长和他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三、重力
1.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 地球 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2.作用点叫 重心 ,施力物体是 地球 。
2.惯性: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 惯性 。惯性是一切物体所固有的一种属性,任何物体在任何时候、任何状态下都具有惯性。
二、二力平衡
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作用时,如果能保持 静止 或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称为二力 平衡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到的几个力称为 平衡力 。
2.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复习总结
第七章 力
一、力 1.定义:力是物体对 Nhomakorabea体的 作用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相互的 。
2.力的作用效果
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运动状态 ;
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形状 (或者说使物体发生 形变 )。
3、力的单位:(牛顿)N。
4.力的三要素是指: 大小 、方向和 作用点 。
3.重力方向: 竖直向下 。
3.重力计算公式: G=mg ,(g= 9.8N/kg)。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第一章:力与运动1、力的定义和性质: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2、力的单位是牛顿(N),一个普通的成年人的体重约等于质量是700N。
重力是地球对物体施加的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3、二力平衡:物体在受到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4、摩擦力:摩擦力是两个表面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第二章:压强与浮力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的表面。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2、压强: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其定义为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3、浮力:浮力是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其向上托的力。
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4、浮沉条件:物体的浮沉条件取决于浮力和重力的大小关系。
当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会上浮;当浮力等于重力时,物体会悬浮;当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会下沉。
第三章:光学与声学1、光的传播: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也可以在透明介质中传播。
光沿直线传播,当光线通过介质时,会发生折射、反射和衍射等现象。
2、光的反射:当光线遇到介质分界面时,会有一部分光线改变传播方向,返回原介质中,这就是光的反射。
3、光的折射:当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这就是光的折射。
4、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可以通过气体、液体和固体等介质传播。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温度和密度有关。
5、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是声音的高低,响度是声音的强弱,音色是声音的品质。
第四章:热学与电磁学1、温度与热传递: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热传递是物体之间热量的转移。
热传递的方式有传导、对流和辐射。
2、物体的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称为物体的内能。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下册物理基础知识点归纳1.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力不能脱离物体单独存在;施加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受到力的物体叫受力物体,其中被研究的对象都是受力物体。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
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3.力学必记的三句话:①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也是受力物体)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动←→静、快←→慢、方向改变)③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不能说改变形变或物体形变发生改变)4.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它们都可以影响力的作用效果)5.力(F):国际单位是牛(顿),符号是N;2个鸡蛋在手上对手的力大约是1N。
6.力的表示法有2种: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用一个带有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同光线一样,这个方法叫理想模型法)7.口诀为:一定点二画线、三定比例四截线、五在末端标尖尖、六是力的大小写尖边。
注:①力的示意图比力的图示少了画标度的过程。
可以这样记:示意图就是意思意思,只是表示出大致的意思就可以了,没有图示详细;②在同一个图中,如果有几个力的话要公用一个标度和力的作用点。
(作用点一定在受力物体上,而且一般取中心。
)③线段长度没有半格的,也没有一个格的,也就是说最少2个格,且是格的整数倍。
8.物体在撤去外力后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叫弹性形变。
产生条件或依据:①物体间是否直接;②接触处是否有相互挤压和拉伸。
9.弹力的大小:F=k x 其中F:弹力;k:劲度系数,和物体本身有关;x:形变量,即形变后的长度也原长的差。
即弹力的大小与物体本身额弹性强弱和形变量的大小有关。
形变量越大,弹力越大,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
10.弹力的方向:与受力物体形变方向相反;常见的弹力有压力、拉力和支持力。
11.弹簧测力计又叫弹簧秤,可测重力和拉力。
其使用方法为:①看(量程)②认(分度值和单位)③调(调零,然后拉几下挂钩,避免弹簧被外壳卡住)④测(拉力方向与弹簧轴线方向一致)⑤读(视线与刻度面板垂直)⑥记(+单位)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
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象: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等。
注: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量程。
否则会损坏测力计。
12. 重力(G ):由于地球吸引而产生的力。
地球附近的任何物体都具有重力。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重力的大小G=mg 其中g=9.8N/kg 它表示质量为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垂直于水平面),[而非垂直向下(垂直于受力面)] 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 面是否水平。
重力的作用点→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球心。
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13. 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只要求写出两种生活中可能发生的)① 抛出去的物体不会下落;② 水不会由高处向低处流③ 大气不会产生压强。
14. 摩擦力(f):(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
(2)、分类:(3)f 滑= µN 其中f 滑:滑动摩擦力; µ :摩擦系数,与物体本身的粗糙程度有关; N :压力(固体在水平面上,压力=重力)(4)滚动摩擦力的大小也与物体的粗糙程度和所受压力的大小有关;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同一直线上的外力的大小。
注:摩擦力方向的判定:⑴确定研究物体⑵找参照物(施力物体)⑶假设f 不存在,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运动情况⑷f 与假定的运动情况相反。
15. 摩擦力的应用: ⑴理论上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压力、接触面变粗糙、变滚动为滑动。
⑵理论上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滑、变滑动为滚动(滚动轴承)、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
16. 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
或者说,如果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产生的效果可以用一个力来代替,那么,能够代替摩擦力 静摩擦 动摩擦 滑动摩擦 滚动摩擦那两个力作用效果的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
求两个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这种方法叫等效替代法。
17.合力的大小与分力之间的夹角有关。
夹角越大,合力越小;夹角越小,合力越大。
故力的方向相反(180°)时合力最小,为两个分力之差,合力的方向和较大的力的方向相同;力的方向相同(0°)时合力最大,为两个分力之和,合力的方向和任何一个力的方向相同。
18.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2)因为不受力不存在,所以在实际中即为F合=0,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3)牛一说明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非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19.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注:(1)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2)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m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无关。
(3)惯性不是力,所以不能说惯性力,受到惯性作用,在惯性的作用下。
应该说由于惯性或者具有惯性20.惯性现象的解释步骤:(1)物体原来处于什么状态;(2)在外力的作用下哪一部分改变了运动状态;(3)物体的另一部分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4)最后出现什么现象。
21.平衡状态: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2.二力平衡: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
二力平衡是最简单的平衡。
22.一对相互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的区别:一对相互作用力:异体、共线、等大、反向;一对平衡力:共体、共线、等大、反向关键是受力物体是不是同一个物体23.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
压力的大小:固体放在水平面上,F压=G压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且指向受压物体压力的作用点:在被压物体的表面上(画力的示意图时要注意)下图为重为G的物体在接触面上静止不动时所指出的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24.25.压强(P):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表示的是压力的作用效果。
单位是帕斯卡(Pa),还有百帕(h Pa)、千帕(K Pa)、兆帕(M Pa)。
定义式:P= F压/S受 (P :压强(Pa)F压:压力(N); S受:受力面积(m2) 1 Pa=1 N/ m2这种由定义引出来的公式叫比值定义法;以前还有速度、密度都是这样引出来的。
注:S指受力面积≠表面积≠接触面积26.帕斯卡是个很小的单位,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5Pa 。
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 。
一颗西瓜籽平放在手上,大约为20Pa;物理意义是1平方米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20N。
27.增大压强的方法:①F压→,S受↓可↑P②S受→,F压↑可↑P③同时↑F压、↑S受可↑P。
同理,反过来可以减小压强。
28.液体压强的产生原因:液体具有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29.液体压强:P=ρ液g h (ρ液:液体的密度(kg/m3); h:深度(m)【从液面到所求点的竖直距离】);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
著名的帕斯卡破桶实验充分说明这一点。
30.液体压强的规律:⑴液体对容器底和测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⑵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⑶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⑷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31.计算压力和压强的一般方法:①固体:先算压力,再由P= F压/S受计算压强(固体放在水平面上,F压=G)②液体:先由P=ρ液 g h计算压强,再由F压=P×S受计算压力。
32.特殊情况:①P=ρ固 g h也适用于固体,但要求固体放在水平面上,并且上下一样粗。
②F压=G也适用于液体,但要求液体放在水平面上,并且上下一样粗。
33.液体压力和压强的特点34.35.连通器的定义: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原理:连通器里装一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保持相平;如锅炉水位计。
36.帕斯卡原理: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地被液体想各个方向传递。
如汽车液压千斤顶、汽车液压刹车系统、铲车都是液压技术的应用。
(适用于静止的液体和温度、体积不发生变化的静止气体)液压技术能在无噪音的情况下把力放大,其放大的倍数由活塞面积的倍数决定。
公式为F1/S1=F2/S2,即F2= S2/S1 × F137.固体(能大小不变地)传递压力,液体(能大小不变地)传递压强,所以计算时固体先计算压力,液体先计算压强38.大气压强: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一般有p0表示。
说明:“大气压”与“气压”是有区别的,大气压指直接和空气相连的气体压强,也就是空气压强,而气压指一部分的气体压强;如高压锅内的气压——指部分气体压强。
高压锅外称大气压。
产生原因:因为空气受重力并且具有流动性。
39.两个重要的实验:①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的大气压强的存在②托里拆利实验:不但证明的大气压强的存在,还精确的测出了大气压值:760mm汞柱高,即P0=ρ液 g h =1.01×105Pa(1标准大气压下≈1.0x105Pa)40.大气压的特点: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空气中某点向各个方向的大气压强都相等。
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且大气压的值与地点、天气、季节的变化有关。
一般来说,晴天大气压比阴天高,冬天比夏天高。
41.把具有流动性的液体和气体统称流体。
42.伯努利原理: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体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飞机升力产生的原因:空气对飞机机翼上下表面产生的压力差。
飞机升力产生的过程:机翼形状上下表面不对称(上凸),使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因此在机翼上下表面形成了压强差,从而形成压力差,这样就形成了升力。
43.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叫浮力。
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44.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即浮力。
45.浮力产生的根本原因:液体(气体)具有重力46.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即F浮= G排 =ρ液V排g,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