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乘用车总布置设计指南

合集下载

轻型电动客车的总布置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轻型电动客车的总布置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轻型电动客车的总布置设计摘要:作为未来发展趋势的电动汽车,本设计主要是将电动汽车的知识与客车的总布置结合起来,采用了混联式混合动力性系统,同时引入太阳能电池组件;对于客车总布置,本设计从车身设计、车内乘客区的布置、驾驶员和乘客的座椅的设计这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车身设计采用流线型的外形,力求降低风阻系数,节省燃料,提高利用率。

对车内布置,充分考虑到人体工程学的运用,因此设计中本着让司机,乘客舒适第一的原则来设计。

关键词:混联式,混合动力,人体工程学Electric light the overall layout design of passenger cars Abstract:As the trend of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electric vehicles, the design is the knowledge of electric vehicles and passenger car combined with the overall layout of a hybrid system hybrid, while the introduction of solar cell components; general arrangement for passenger cars, the design from the body design, the layout area of passengers in the car, driver and passenger seats that several aspects of the design are discussed. Streamlined body shape designed to reduce the drag coefficient, save fuel,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e. Layout of the car, taking fully into account the application of ergonomics, so the spirit of the design so that drivers, passengers and comfortable design of the first principle.Key words: hybrid-type, mixed-motive force, the human body engineering目录1. 引言 (1)2. 设计方案的确定 (1)2.1 动力系统的选择 (1)2.1.1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特点 (2)2.1.2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结构 (3)2.1.3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节油原理 (4)2.2 驱动系统的选择 (5)2.3 小结 (5)3. 整车布置设计的说明 (6)3.1 客车的相关知识的介绍 (6)3.1.1 客车的分类 (6)3.1.2 客车车厢造型和内饰造型 (6)3.1.3 客车车身结构 (7)3.1.4 客车的布置形式 (9)3.1.5 车内密封问题 (11)3.1.6 车内噪声问题 (12)3.2 车身总体布置设计 (13)3.2.1设计中的人机工程问题 (13)3.2.2 车身空间设计 (15)3.3 客车内装饰 (18)3.4 轴距的选择与设计 (19)3.5 车厢空间设计 (20)3.5.1 驾驶区设计 (20)3.5.2 仪表台的设计 (23)3.5.3 乘客座椅设计 (23)3.6 整车的动力系统与底盘的说明 (26)4 车辆主要性能的的计算 (29)4.1 动力性的计算 (29)4.2 制动性的计算 (32)4.3 稳定性的计算 (36)4.4 视野的校核 (37)5 结论 (39)参考文献 (40)鸣谢 (41)1. 引言现在石油危机促使了人们对新能源的开发,其中在车辆领域,人们努力在非石油消耗用品上的探索,以至于出现很多电动汽车的产品,并且越来越成熟,这个电动客车总体布置的毕业设计将促成我对这些方面的认识更加深刻。

我国纯电动新能源汽车整车正向开发总布置设计

我国纯电动新能源汽车整车正向开发总布置设计

· 36 ·
内燃机与配件
类别 动力性能 经济性能
表1
条目
0-50km/h 加速时间(s) 50-80km/h 加速时间(s) 30min 最高车速(km/h)
1km 最高车速(km/h) 最大爬坡度(%)
最低稳定车速(km/h) 4%坡度爬坡车速(km/h) 12%坡度爬坡车速(km/h)
NEDC 工况续驶里程(无制动回馈)(km) NEDC 工况续驶里程(有制动回馈)(km)
点、人机工程、法规、运动以及间隙面差分析等。 1.1.2 车型平台化构建 纯电动新能源汽车整车总布置设计按照产品内涵与
竞品分析,与各种续驶里程电池包平台化的特征相结合, 首先应该对电池包边界进行优先设计,实施电动化底盘平 台化设计;接着,整车基于电动化底盘,对动力集成、动力 蓄电池、电控系统、整车电气架构、车载网络和自动配置等 主要元件实施平台化设计,从而使产品技术实现一次规划 并且与平台中的各种车型拓展开发。
纯电动货车
GB/T 34585-2017 — —— — —— 逸70
逸20% — —— — —— — ——
GB/T 34585-2017
逸80 逸80
纯电动乘用车
GB/T 28382-2012 臆10 臆15 逸80
逸20% — — — 逸60 逸30
GB/T 28382-2012
跃80 跃80
进行确定;然后,对碰撞对机舱空间布置位置的要求、行人 保护与低速碰撞的总布置设计要点、装配维修性、静态和 动态包络间隙以及美观性对前舱中元件的布置要求加以 充分考虑,布置配线配管等元件的方案。纯电动新能源汽 车底盘概念布置主要以对电池包固定方案与几何边界的 确定为核心。底盘概念布置既要确保底盘件、内外饰、电器 以及智能互联的合理搭载,同时还应该保证占整车总重量 超过百分之二十的电池包的安装符合对车身性能提出的 各项要求。基于此,应该对动力电池参数、电池包组成方式 等进行整体运算,并且与整车布置空间相结合来构建电池 包结构初步方案。乘客舱概念布置过程就是展开人机工程 分析,比方说,人体坐姿和乘坐舒适性设计、上下车方便性 设计以及操控件总布置设计等;选取舱内开关、电器和控 制器的类型以及确定布置方案等。

整车集成设计指南(车身系统布置)

整车集成设计指南(车身系统布置)

二. 纵梁的概念数据需要考虑动力总成的布置空间要求,纵梁到动力总成间隙要求大于20mm,可参 考《前舱法规校核-动力总成包络》,还需结合动力总成设计悬置的位置,具体考虑《动力总成布置 指南》,在纵梁上布置悬置。
W
尺寸
1.4T
卡罗拉 1.6L
高尔夫 1.4TSI
迈腾 1.8TFSI
锋范 1.5L
发动机长L (Y方向)
A3
前纵梁 (倾斜部分) 与底板纵梁在Y向所呈的 的角度
≤10°
备注
地面线为前2人
地面线为前2人
没有特别的要求,仅 建议在设计时尽可能 小, 前纵梁与底板纵 梁尽量圆滑过渡。
ODB壁障
前纵梁(平直部分)
前纵梁(倾斜部分)
200mm
530mm H2 H1 前纵梁
A1 A2
框式副车架
H3
底板纵梁
Running order+1 front 地面线 侧视图
横向加强梁等; ③ 左/右前纵梁轮罩总成, 包含前纵梁、前轮罩、前减震器安装板、前保横梁安装板等。


② ③
14.2 前舱车身设计考虑范畴:
14.2.1 布置空间要求: 结合BENCHMARK、VTS等输入文件,制设定的假人模型初步的车身布置方案图。
需定义
技术 轿 要求 车
需定义
接近角 (度)
≥14°
变形诱导槽
激光焊缝
变形诱导槽
前纵梁内加强板
前纵梁本体
B340/590DP/2.0
B340/590DP/1.8
3.前纵梁后部折弯区是前碰撞车身脆弱区域,在此处很容易发生折弯导致前挡板侵入量过大。
转向横拉杆活动区
B21因转向横拉杆布置偏后,此 处截面高度40mm左右,导致偏 置碰撞结构不理想。

纯电动汽车布置技巧应用

纯电动汽车布置技巧应用

纯电动汽车布置技巧应用摘要:电动汽车的总体布局是一个系统工程。

既要保证车辆各部分性能的最大化,又要保证功能的安全性,还要实现空间的合理分配。

这些工作的前提是了解车辆各部分的性能和功能要求。

关键词:电动汽车;总布置;通用化;叙述了设计开发过程中电动汽车整车布置一般方法,采用通用化布置,以全系车型最大通用化原则为依托,阐述了前机舱、乘员舱、动力电池、电控等4大领域的布置方法,以达到设计最优、节约成本,为整车设计师在布置设计时提供指导和帮助。

一、整车关键硬点参数设定1.载荷定义。

对于电动汽车,一般有3种载荷,具体定义如下:空载载荷:装备车辆正常行驶所具备条件,如加满冷凝剂、润滑油、随车工具和备胎等。

设计载荷:空载载荷加3个乘员质量,2个乘员前排,1个乘员后排,乘员按75kg/人。

满载载荷:车辆定义的乘坐人数加上行李箱一定的行李(根据具体车型,定义行李质量)。

2.整车整备质量及轴核分配。

整备质量对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平顺性及操纵稳定性都有重要的影响,在布置设计时,应给出各部件的形状和尺寸,确定各总成质心位置,计算出轴荷分配和质心位置。

在整车轴核计算时,以设计载荷为基准。

设计载荷时,整车静止姿态与行车姿态最为接近,并且车身地板与地面线保持平行,对后期零部件布置有参考意义。

3.整车坐标设计。

一般在设计载荷状态下,轮心前1000 mm,下1000 mm,整车纵向对称面Y=0,3个点的交点为整车坐标原点,电动汽车与传统汽车设定方法一致。

二、动力总成布置方法1.动力总成定位布置总体分析顺序。

(1)以差速器中心为基准点,布置动力总成;校核驱动轴角度:目标值在4°以下(设计载荷)。

但乘用车驱动轴极限角度:7°可以接受。

传动轴夹角。

动力总成的布置应使左右两个半轴与水平面的夹角尽量相等,且满载静时4°≤α≤7°,角度越小传动轴噪音越小、寿命越长。

(2)电机控制器在整车高度上要满足整个冷却回路的要求;一般要求电机控制器内部水套的最高点要低于补偿水罐液面最小刻度线;布置过程中要考虑补偿水罐的布置高度是否满足间隙要求(比如与机舱罩的间隙),在补偿水罐满足间隙要求的前提下,再确定电机控制器的布置高度。

浅析纯电动新能源汽车整车正向开发总布置设计

浅析纯电动新能源汽车整车正向开发总布置设计

浅析纯电动新能源汽车整车正向开发总布置设计摘要:总布置设计在整车正向开发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决定着车身结构、乘员舱和内部结构等方面的布置与尺寸控制。

基于此,文中站在了总布置设计的角度,分别从整车总布置、人机工程设计以及整车性能设计这三个方面出发重点研究了整车正向开发总布置设计工作。

关键词:纯电动新能源汽车;整车正向开发;总布置设计一、前言纯电动新能源汽车是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方向,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各大汽车制造厂商大力开发和重视下,新能源汽车正在正在不断的快速发展着。

这使得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整车正向开发得到十分的重视,各汽车厂商在逐步替代了新能源早期时候的逆向开发。

目前纯电动的新能源汽车是在以往燃油车型的整车空间、尺寸和硬点来约束布置并进行相关的设计;然而,纯电动新能源汽车正向开发总布置设计是以整车空间、尺寸、硬点等作为设计的总导向,与之前汽车制造厂商的以现有燃油车型为主来改装成电动新能源车是有本质上区别的。

本文从汽车整车正向开发总布置设计的角度出发,从汽车整车总布置、竞品分析、整车性能等几个方面来分析汽车整车正向开发总布置设计工作。

二、总布置设计概述1.总布置设计定义总布置设计是指在整车研发过程中基于整车目标所进行的不断优化设计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不断校核零部件自身的生产可行性和零部件之间的相互协调性;即从整车技术方案构想提出到总布置验证过程中不断地在空间需求、人机工程、法规目标以及整车性能指标之间进行协调设计,寻求零部件最优的布置方案并兼顾零部件技术可行性、整车性能指标等。

2.总布置设计目的总布置设计与整车动力性、安全性、舒适性和零件成本这4项指标有着紧密关系,彼此存在冲突又相互影响;提高汽车安全性和动力性,往往会导致成本上升或降低舒适性能。

因此,整车正向开发过程中必须在满足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寻找兼顾以上4项重要指标的最合理总布置设计方案。

3.总布置设计对安全性的影响总布置设计对于汽车碰撞安全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电动汽车总布置设计及动力性研究

电动汽车总布置设计及动力性研究

相对于传统燃油汽车 , 电动汽车具有零排放 , 多 能源 , 可 夜 间充 电 , 方便 , 高效率 , 无 噪 音 等 优 点 。本 文在 分析 电动 汽 车驱 动系 统布 置形 式 的基
础上 , 对某燃 油 微 型轿车 进行 改装 设计 , 确 定 其驱 动系统 布置形 式 , 并 对其进 行总 体设计 。 根据 设计 要求 , 对 改装 的 电动轿 车关 键 部件 选择 , 对 动力 系统 参数 进行 设 计 与 匹配 。 进而 根据 整车参 数对 电动轿 车动力 性能进 行分 析计算 。 制动踏 加速踏
此基 础上 研 究 电动 汽 车传动 系统的设 计理 论 , 并给 出电动车 关键 部件 的选 择和 计
算公 式 ; 进 而对 电动 汽车 的动 力I } 生 能进 行 分析 , 提 出汽车 动 力性 能三 个技 术指标 :
最高车速 、 加速时间和最大爬坡度 , 并给 出相应的计算公式; 最后通过计算来验证
目前在 电动 汽车 上应 用 的 电池有 : 铅 酸 电池 、 镍 氢 电池 、 镍铬 电池 、 锂离 子 电池 等 。表 1 列 出常
用 电池 的主要性能 。
表 1 常 用 电池 的 主 要性 能 参数
比能量 ( W h / k g )
铅 酸 电池 3 3~5 0
能量密度 ( Wh / L)
轻 型汽 车技 术
2 0 1 3 ( 5 / 6 ) 总2 8 5 / 2 8 6
技 术纵 横

电动汽车总布置设计及动力性研究
席加豪 王世玉 岳近 春 宋伟 志 康淑秀
( 长安 大 学汽车 学院 )


本 文基 于 某燃 油微 型轿 车进 行 改装 , 研 究整车驱 动 形式 , 整车 总布置 方案 。 在

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总布置设计分析

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总布置设计分析

车辆工程技术15车辆技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总布置设计分析李 赫,刘 鹤,王旭君(浙江吉智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杭州 310000)摘 要: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备受关注,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被研发出来,其不但节省能源,还能改善环境,是人们心目中理想的绿色交通工具。

新能源电动汽车的研发已经迫在眉睫,现在的科技水平比较发达,极大程度的促进电动汽车的发展。

关键词: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总布置设计1 电动汽车的基本原理及特点1.1 电动汽车的基本原理结构如图1所示图1 电动汽车基本机构示意图1.2 电动汽车的特点 电动汽车的设计比燃油汽车相对灵活,其布局形式由传统机械动力转变为动力电池组和电子控制设备等使电动汽车布置结构更加紧凑,部件布局灵活性较强。

电动车直流或交流电动机驱动,而且现在的变频技术比较成熟,控制起来也能得心应手。

2 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关键技术2.1 电池 电池是电动汽车的储能机构,也是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关键因素。

电池组的能量密度对电动汽车的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为了满足电动汽车的高电压要求,电动汽车通常由几个12v 或24V 的电池并联而成。

动力电池电压为155V~400V,是纯电动汽车的关键设备。

2.2 电动机 电动机是电动汽车的主要部件之一,是电动汽车的动力源,是电动汽车的心脏。

它是一种电磁装置,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化为电能。

其主要功能是产生旋转遥控运动,作为电气设备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

为了使电动汽车具有良好的性能,驱动电机必须具有宽阔的调速范围和高速、足够的起动转矩、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动态制动和能量回收。

电动机长期以来一直被用作电动汽车的驱动电机,因为电池提供直流电。

因此,传统的直流电机已被交流感应电机、永磁电机或开关磁阻电机所取代。

2.3 电控 电机控制器从电池获取直流电,并将其转化为电机所需的交流电,电控分为硬件和软件,硬件主要如控制器,在我国其成本相对较高。

软件则主要指电控系统的算法,需要在输入和输出中建立相关的复杂数学模型,它直接决定了一辆电动汽车的成功与否。

分享纯电动乘用车总布置设计研究

分享纯电动乘用车总布置设计研究

分享纯电动乘用车总布置设计研究可达00 引言随着以石油为代表的不可再生为物能源的逐为消耗, 能源危机、为保、可持为为展成了为在人为面前待解的为为。

在占世界能源消耗大为亟决1 /3的汽为方面, 世界范为内, 以美、日本、洲等为国欧达国家为首, 世界上大部分有为力的家都投入巨为为行为为汽为的为国研, 日本三菱的i-MiEV及日为的Leaf等为为为乘用为于近一年逐步上市。

将两内为为为汽为以其为保、高效和可持为为展的巨大为为吸引着人为的目光。

由于为为汽为为为大跟区, 为为为乘用为在为方面需要为大为化的为为和布置才能为足一定的性能需求。

构本文为为为乘用为为为部件及系为的为布置方面为行为述将从几个, 同为为合为目为为为程中的一些为为为行为述。

1 为为为乘用为整为为体构为1所示为为为为乘用为的为为部件位置。

为为为乘用为主要由为池ESS系为为成、为为为机及速箱为成、为减机控制器、充为器、充为口及其他相为附部件为成。

属在为为为为的为程中, 兼为空为和为荷匹配、高为安全等方面考为, 为为部件的布置为得特为重要。

一方面~为些部件大部分工作在高为为~如果布置在容易为形或者的地方状很磕碰, 那为可能造成系为的漏为会,为人为安全造成大威为~一方面极另, 为些部件普遍重量为大, 如果不为行整为特为是底为的为力、操控性能的全面分析, 部件重量分布不合理, 为整为的性能和安全同为留有大的为患。

会很因此, 根据为底为和整为性能的分析, 以及为高为安全等角度的考为, 为为为为乘用为的为为部件为行了多为的为为性布置, 逐为为于为1所示位置。

整为采用前置为力前为的方式, 为机及速箱、为机控制器布置在前为减内, 有利于提高为为效率; 为池布置于底板下面, 有利于平衡前后为荷,提高操控性能, 同为, 利于为池的安装, 为以后为池快为技为留有可究的余地研; 充为器放在后部,在防水和防为方面具有大的为为。

充为口放在原加油口位置很, 有利于少为身的为化量减, 提高为为为的兼容效率。

电动汽车的总体设计规范

电动汽车的总体设计规范

电动汽车的总体设计规范1.1 电动汽车形式的选择汽车形式的选择,主要体现在轴数、驱动形式以及布置形式上的区别。

1.轴数汽车可以有两轴、三轴、四轴甚至更多的轴数。

影响选取轴数的因素主要有汽车的总质量、道路法规对轴载资粮的限制和轮胎的负荷能力以及汽车的结构等。

本次设计为微型电动货车,故采用两轴设计1.驱动形式汽车的驱动形式有4×2、4×4、6×2、6×4、6×6、8×4、8×8等,其中前一位数字表示汽车车轮总数,后一位数字表示驱动轮数。

汽车的用途、总质量和对车辆通过性能的要求等,是影响选取驱动形式的主要因素。

增加驱动轮数能够提高汽车的通过能力,驱动轮数越多,汽车的结构越复杂,整车质量和制造成本也随之增加,同时也使汽车的总体布置工作变得困难。

对于本次设计的电动货车,可采用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的4×2驱动形式。

3.布置形式货车根据驾驶室与发动机相对位置的不同,分为平头式、短头式、长头式和偏置式四种。

汽车的布置形式是指发动机、驱动桥和车身(或驾驶室)的相互关系和布置特点而言。

汽车的使用性能除取决于整车和各总成的有关参数以外,其布置形式对使用性能也有重要影响。

1)平头式货车平头式货车的的发动机位于驾驶室内。

其优点有:汽车总长和轴距尺寸短,最小转弯直径小,机动性能良好;不需要发动机罩和翼子板,汽车整备质量小;驾驶员视野得到明显改善;汽车或向与整车的俯视面积之比称为面积利用率,平头式货车的该指标比较高。

但是,也有其缺点:空载时前轴负荷大,因而在坏路上的汽车通过性变坏;因为驾驶室内有翻转机构和锁止机构,使结构复杂;进、出驾驶室不如长头式货车方便;离合器、变速器等操纵机构复杂等等。

2)短头式货车短头式货车发动机大部分在驾驶室的前部,少部分位于驾驶室内。

它的主要优缺点是:与长头式货车比较,汽车的总长和轴距得到缩短,最小转弯半径小,机动性能虽然好于长头式货车,但不如平头式货车;驾驶员视野不如平头式货车好,但与长头式货车比较得到很大改善;动力操纵机构简单;发动机的工作噪声、气味、热量和振动对驾驶员的影响与平头式货车比较得到很大改善,但不如长头式货车。

分享纯电动乘用车总布置设计研究

分享纯电动乘用车总布置设计研究

0 引言随着以石油为代表的不可再生矿物能源的逐渐消耗, 能源危机、环保、可持续发展成了摆在人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占世界能源消耗大约1 /3的汽车方面, 世界范围内, 以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为首, 世界上大部分有实力的国家都投入巨资进行电动汽车的研发, 日本三菱的i-MiEV及日产的Leaf等纯电动乘用车将于近一两年内逐步上市。

纯电动汽车以其环保、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巨大优势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由于跟传统汽车区别较大, 纯电动乘用车在结构方面需要较大变化的设计和布置才能满足一定的性能需求。

本文将从纯电动乘用车几个关键部件及系统的总布置方面进行论述, 同时结合项目实际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阐述。

1 纯电动乘用车整体结构图1所示为纯电动乘用车的关键部件位置。

纯电动乘用车主要由电池ESS系统总成、驱动电机及减速箱总成、电机控制器、充电器、充电口及其他相关附属部件组成。

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 兼顾空间和轴荷匹配、高压安全等方面考虑, 关键部件的布置显得特别重要。

一方面,这些部件大部分工作在高压状态,如果布置在很容易变形或者磕碰的地方, 那么可能会造成系统的漏电, 对人员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另一方面, 这些部件普遍重量较大, 如果不进行整车特别是底盘的动力、操控性能的全面分析, 部件重量分布不合理, 对整车的性能和安全同样会留有很大的隐患。

因此, 根据对底盘和整车性能的分析, 以及对高压安全等角度的考虑, 对纯电动乘用车的关键部件进行了多轮的验证性布置, 逐渐趋于图1所示位置。

整车采用前置动力前驱的方式, 电机及减速箱、电机控制器布置在前舱内, 有利于提高驱动效率; 电池布置于底板下面, 有利于平衡前后轴荷,提高操控性能, 同时, 利于电池的安装, 为以后电池快换技术留有可研究的余地; 充电器放在后部,在防水和防尘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充电口放在原加油口位置, 有利于减少车身的变化量, 提高与传统车的兼容效率。

纯电动汽车碰撞安全性能开发(二):总布置设计要点

纯电动汽车碰撞安全性能开发(二):总布置设计要点

纯电动汽车碰撞安全性能开发(⼆):总布置设计要点1概述纯电动汽车的前舱应采⽤双层布置⽅案,电⽓⽀架和悬置⽀架等紧凑设计,尽量腾出吸能空间,还要将⾼压元件布置在⾮溃缩吸能区域。

动⼒电池的布置要保证在电池包的前后端和左右两侧都留有充⾜的防护空间和⾜够刚强的车体结构,电池的尺⼨应严格控制,不能过宽过长。

2前舱吸能空间要求因为各种原因,纯电动车前舱吸能空间很难明显优于燃油车,但⾄少要保证与同等级燃油车处于同⼀⽔平;考虑到偏置碰⼯况,机舱左侧应留出更⼤的碰撞空间。

如图1所⽰,动⼒总成最前端到纵梁前端最外点的X向距离定义为L1;沿X轴正⽅向,移动冷却风扇电机,直到与动⼒总成等刚体件接触,此刻在X轴⽅向上,冷却风扇电机前端表⾯到动⼒总成刚体件最前端的X向距离定义为L2; 沿X轴⽅向,动⼒总成或压缩机等刚体件最后端与转向器前端X向距离定义为L3, 转向器后端到前壁板的距离定义为L4。

图1 前舱内碰撞吸能空间前段溃缩距离D1和后段溃缩距离D2的定义如下式:D1=L1-L2D2=L3+L4不同等级车型的吸能空间要求如下表1。

表1 机舱内碰撞吸能空间要求级别A00/A0A B CD1(mm)>180>240>240>250D2(mm)>70>75>80>1203前舱布置为腾出碰撞吸能空间,电动车前机舱应采⽤双层布置,如图2。

上层布置维修更换频率⾼的部件,如电机控制器、整车控制器、DC/DC、⾼压电器盒、充电机等部件;下层布置电机减速器总成和不经常维修的部件,如电动制动真空泵、真空罐、电动空调压缩机、⽔泵等。

上层的部件布置在图3所⽰的机舱电器⽀架上,机舱电器⽀架应尽量设计紧凑,⽽且应避免布置运转部件。

机舱电器⽀架只布置静⽌部件,对模态和动刚度的要求就低,就不需要设计的太过强壮,有利于前舱溃缩吸能。

图2 前机舱双层布置⽅案图3 机舱电器⽀架制动主缸是安装在左侧前壁板上的凸出刚性部件,在碰撞过程中如果受到其它零部件的直接撞击,将导致前围板侵⼊量⼤幅增加。

新能源车总布置设计原则

新能源车总布置设计原则

新能源车总布置设计原则
《新能源车总布置设计原则》
随着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新能源车成为了人们推广的焦点。

在新能源车的设计中,总布置设计原则至关重要。

总布置设计是指整车各个系统的相互关系和布局方式,包括动力系统、电池系统、控制系统等。

总布置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车辆的性能、安全性和舒适性。

首先,新能源车总布置设计要遵循紧凑高效的原则。

因为新能源车采用了电池进行动力源,电池的体积和重量较大,所以需要对整车的空间进行合理利用,使得整车的内部布置更加紧凑,提高空间利用率,同时也要保证动力系统和传动系统的高效工作。

其次,新能源车总布置设计要考虑可维修性和可靠性。

因为新能源车的技术相对复杂,一旦出现故障需要及时维修,因此在总布置设计时要考虑到维修的便利性,使得各个系统的零部件更加容易维修和更换。

同时,要考虑到各个系统的可靠性,采用高质量的材料和工艺,以确保整车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再者,新能源车总布置设计要注重人性化和舒适性。

在考虑整车各个系统的布置时,要充分考虑到乘客的乘坐舒适度和使用方便性,合理布置座椅、空调系统、娱乐系统等,使得乘客能够享受到舒适的乘车体验。

总的来说,新能源车总布置设计原则要紧密结合新能源汽车的特点和用户需求,充分考虑到空间利用、可维修性、可靠性以及舒适性等因素,最终实现新能源汽车的高性能和良好的用户体验。

电动乘用车总布置设计指南

电动乘用车总布置设计指南

电动乘用车总布置设计指南电动乘用车总布置设计指南目次1 概述 (1)1.1 整车总布置设计的任务 (1)1.2 总体设计硬点 (2)1.3 总布置设计的一般程序 (2)2 总布置设计的准备 (3)2.1 市场调研 (3)2.2 样车分析 (4)2.3 制定设计目标 (4)3 整车型式的选择 (4)3.1 驱动电机的种类和型式 (4)3.3 驾驶室的型式 (5)3.4 轮胎的选型 (5)4 新车型主要“目标参数”的初步确定 (5)4.1 几个主要“目标参数”的确定 (6)4.2 驱动最大功率及其转速 (6)4.3 驱动电机最大扭矩及其转速 (6)4.4 传动系速比的选择 (6)5 尺寸参数、质量参数的初步确定 (7)5.1 轿车的级别与载荷确定 (7)5.2 轿车主要参数的确定 (7)6 各相关总成的匹配布置 (8)6.1 车身总布置设计 (9)6.2 驱动电机总布置设计 (9)6.3 转向节、车轮总成与前制动器总成的布置设计 (9)7 整车总布置图绘制 (9)7.1 整车布置的基准线 (10)7.2 总布置图绘制的基本原则 (11)8 主要总成的布置 (11)8.1 驱动电机及传动系的布置 (11)目次8.2 驾驶室的布置 (12)8.3 悬架布置 (13)8.4 车架总成外形及其横梁的布置 (13)8.5 转向系的布置 (14)8.6 制动系的布置 (15)8.7 操纵系统的布置 (16)8.8 纯电动乘用车整体结构 (16)8.9 前舱关键零部件的布置设计 (17)8.10 动力电池系统的布置 (18)8.11 车载充电器、快慢充电口的布置 (18)9 主要总成硬点概述 (19)9.1 整车设计基准 (19)9.2 总体设计方案及主要硬点 (19)9.3 底盘系统布置方案及主要硬点 (19)9.4 总结 (20)10 运动校核 (20)10.1 轮胎运动校核 (20)10.2 转向传动装置与悬架共同工作校核 (20)10.3 传动轴跳动校核 (20)11 整车设计计算 (21)前言为使本公司电动乘用车整车总布置设计规范化,参考国内外汽车总布置设计的技术要求,结合本公司已经开发车型的经验,编制电动乘用车总布置设计指南。

电动汽车电池更换站站区规划和总布置设计规范

电动汽车电池更换站站区规划和总布置设计规范

电动汽车电池更换站站区规划和总布置设计规范一、站区规划1.站区规划应符合城市规划要求,并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未来电动汽车需求的规模。

2.站区规划应考虑建筑的功能性、可持续性、景观性和环境保护等要素,并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站区规划应考虑交通便利性,确保进出站区的车辆和行人流动畅通无阻。

4.站区规划应考虑储能和能源管理的要求,确保电动汽车电池更换和充电设施的高效运营。

5.站区规划应注重安全性,包括灭火设备、监控设备、紧急逃生通道等。

二、站区功能布局1.站区功能布局包括电池更换区、充电区、维修区、停车区等。

2.电池更换区应设置专门的更换台,确保电池更换的安全和效率。

3.充电区应根据电动汽车的充电标准设置快充和慢充设备,以满足不同类型的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

4.维修区应设置专门的维修车位和设备,用于维修和保养电动汽车。

5.停车区应根据站区规模和需求设置足够多的停车位,以适应站区内外的停车需求。

三、站区道路布置1.站区道路应设置主要通道和次要通道,以保证车辆和行人的流动。

2.主要通道应宽敞平整,符合道路交通规范,并设置标识和标线,以方便车辆和行人的导航。

3.次要通道应考虑进出站区的车辆和行人的流量,设置合理的导向标志,以减少拥堵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4.道路布置应考虑停车区和维修区的需要,确保车辆进出站区的便利性。

四、充电设施布置1.快充设备应布置在交通便利性较高的位置,以方便电动汽车的快速充电。

2.快充设备应满足电动汽车的快速充电需求,并设置合理的数量和容量,以适应电动汽车的增长和发展。

3.慢充设备应布置在停车区和维修区附近,以方便长时间停放的电动汽车的充电。

4.充电设施应设置合理的标识和标线,以方便电动汽车的停车和充电。

以上是关于电动汽车电池更换站站区规划和总布置设计规范的一些建议,旨在建设高效、安全、环保的电动汽车电池更换站,以满足电动汽车的充电和更换需求,促进电动汽车的发展和普及。

乘用车内外饰总布置设计

乘用车内外饰总布置设计

乘用车内外饰总布置设计一、内饰设计1.座椅设计座椅是车辆内饰设计的重点和关键部分,对于驾驶员和乘客来说,舒适的座椅设计能够减轻长时间乘车造成的疲劳感。

因此,在内饰设计中,应选用符合人体工学原理的座椅设计,加入适当的腰部支撑和头枕设计,以提高乘坐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2.仪表盘设计仪表盘是驾驶员与车辆之间的信息交互界面,其设计应突出功能性和可读性。

在仪表盘布局中,应根据人机工程学的原则进行合理的排布和分组,将最关键的信息放置在最易看到的位置,同时采用清晰明了的显示方式,以提高驾驶员的操作便捷性。

3.中控台设计中控台是车辆内部的主要控制区域,其设计应注重简洁、美观和实用性。

在中控台的布局上,应首先考虑各功能模块的使用频率和复杂度,将常用的控制按钮和操作界面放置在易于操作的位置,避免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分散注意力。

同时,中控台的材质和颜色的选择也应与整车内饰的整体风格相协调。

4.储物空间设计在现代乘用车的内饰设计中,储物空间的设置越来越被重视。

设计师应充分考虑用户的需要,合理布置各种储物空间。

例如,在车门、中央扶手箱等位置设置适当大小的储物格,方便驾驶员和乘客放置日常用品。

此外,还可以考虑将储物空间与电源插座、USB接口等功能融合,提高实用性和便利性。

二、外饰设计1.前脸设计车辆的前脸设计是其外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车辆品牌形象的重要展示区域。

设计师应根据车辆的品牌和定位,设计独特的前脸造型,并在保证空气动力学性能的前提下,突出品牌的个性和识别度。

2.车身线条设计车身线条设计对于整个车辆的外观造型有着重要影响。

设计师可以通过处理车身线条的曲线和比例,突出车辆的动感和流线型,增加其视觉效果和运动感。

3.车轮设计车轮是车辆外观设计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可以通过轮圈样式的设计和轮胎的尺寸选择,来突出车辆的运动感和个性化。

4.尾部设计车辆的尾部设计应与前脸和车身线条相呼应,形成整车的统一性和和谐感。

设计师可以通过车尾灯的造型、排气管的布置和后保险杠的设计,来达到尾部视觉效果的美观和独特性。

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总布置设计分析

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总布置设计分析
关键词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总布置设计
电动汽车在近年来的研发改进下已有了巨大的提升较之传 统燃油车在动力舒适程度及环保方面的优势将势必在未来取代 燃袖车成为主要的出行方式 但不可否认在现阶段电动汽车仍 有着一定的技术缺陷和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如果它的续航里 程短充电速度慢等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其推广和普及将更 进一步
锂池镍氢电池等 对我国而言其中磷酸铁锂电池成为了当今电 动汽车市场主导 但随着国家对电池能量密度要求的逐渐攀升磷 酸铁锂的局限性限制了它的发展三元锂电池逐渐成为趋势
动力系统的设计布置 动力系统布置原则 通过合理的设计布置提高空间利用率防止运动干涉各部 件间互不干扰 电动汽车布置一般分上下两层上层放置更换频 率较高的部件下层则放置容易损坏的部分如差速器 为了节省 成本通常将动力电池电池管理系统电池转化模块和小电瓶布 置在一起 /车辆布置中需要留出足够的运动空间各部分间预 留 一 定 间 隙 )留 出 一 定 热 害 间 隙 利 于 汽 车 散 热 防 止 电 池 过 烫 0需要一定的离地间隙且较传统汽车离地间隙要求更高 !考 虑 传 动 轴 夹 角 夹 角 越 大 承 受 作 用 力 越 大 传 动 效 率 越 低 寿命越短 $设计中要考虑到碰撞安全留出一定的吸能空间 '在 布 置 过 程 中 应 降 成 本 问 题 计 算 在 内 合 理 地 简 化 布 置 如 冷却管路至关重要 动力系统布置步骤 /调 查 研 究 对 于 消 费 群 体 进 行 调 查 研 究 对 产 品 进 行 可 行 性分析 )总体方案设计确定电动汽车类型及其驱动方式 0 绘制总布置草图在这一过程中完成对整车尺寸的设计合理布 置电动汽车电机 电池和控制系统的排布及确定整车的性能参 数 目前总布置设计多采用数字化的三维设计 !绘制车身布置 图根据汽车尺寸设计设计师勾画出汽车外形的具体形象 $ 编写设计任务书 '汽车总布置设计 (总成设计 *试制试 验和定型按照设计做出产品模型确定最后设计效果之后便可 以正式投入成立 电机的布置方法 动 力 系 统 布 置 方 法 分 为 / 传 统 驱 动 方 式 驱 动 方 式 相 较 于 普通的燃油车并没有过多的改变结构依旧复杂空间利用率低 质量较大通常使用前置后驱 )集成式驱动方式通过电机与减 速器与差速器的组合更利于转向控制平衡车身重量 在原有车 身结构的基础上稍加改动即可推广 集成式驱动方式是大部分 主流车型采用的设计方式 前置前驱的设计可以避免因碰撞而导 致电池燃烧地风险 0双电动机式驱动方式两个驱动电机通过 减速器分别驱动左右两侧车轮适用于中大型客车 优势在于两个 电动机可以实现单独控制不需要差速器直接通过电控来转向 结论 当前如何降低汽车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已经成为汽车工 业发展的主旋律 电动汽车作为绿色交通工具对缓解能源压力及 在保护环境中有着重要作用 电动汽车是高科技前沿产品 它集成 了汽车功率电子控制自动化电化学计算机以及新能源和新材 料等工程技术于一身与传统的燃油汽车相比电动汽车在污染与 噪音方面都有所降低 同时电动汽车的使用对石油能源的保护也 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电动汽车的平均时速完全能够满足人 们在城市生活中的需求同时在行驶安全方面具有很大的保障 参考文献 1/2印 博 3关 于 电 动 汽 车 动 力 系 统 总 布 置 设 计 的 研 究 1425科 技 风 6 )"/05 1)2吴 寒5电 动 汽 车 动 力 系 统 总 布 置 设 计 分 析 1425今 日 自 动 化 6 )"/*7$89'$:''5 102张学增5电 动 汽 车 总 布 置 设 计 及 动 力 性 研 究1425建 筑 工 程 技 术 与 设 计 6)"/(5 1!2张琼5纯电动大客车动力系统参数匹配及性能优化1;25)"/$5

电动汽车结构布置及设计

电动汽车结构布置及设计

2 . 2 电驱动的结构形式
设计技术
采用不同的电力驱动系统可构成不同结构形式的电 动汽车。 根据电力驱动系统的不同, 电 动汽车分为
以下六种,如图4 所示。
一 :  ̄ .1 :
2 . 2 . 1 如图 4 ( a ) 所示。由发动机前置前 轮驱动的燃油车发展而来,它由电动机、 离合器、 齿轮箱和差速器组成, 离合器用 来切断或接通电动机到车轮之间传递动 力的机械装置, 变速器是一套具有不同速 比的齿轮机构, 驾驶员可选择不同的变速 比, 把力矩传给车轮。 在低速挡时, 车轮 获得大力矩低转速; 在高速挡时, 车轮获 得小力矩高转速。 汽车在转弯时, 内侧车 轮的转弯半径小,外侧车轮的转弯半径 大,差速器使内外车轮以不同转速行驶。 2 . 2 . 2 如果用固定速比的减速器, 去掉离 合器, 可减少机械传动装置的质量、 缩小 其体积。如图 4 ( b )所示,由电动机、 固定速 比的减速器和差速器组成电力驱 动系统。 这种结构的电动汽车由于没有离 合器和可选的变速挡位, 不能提供理想的 转矩/ 转速特性,因而不适合于使用发动
子系统。 其中,电力驱动子系统又由电控单元、 功率转换器、电 动机、机械传动装置和驱动车轮组成;主 能源子系统由主电源、能量管理系统和充电系统构成;辅助控制子系统具有动力转向、温度控制和辅助动 力供给等功能。 根据从制动踏板和加速踏板输入的信号,电子控制器发出相应的控制指令来控制功率转换 器的功率装置的通断,功率转换器的功能是调节电 动机和电源之间的功率流。当电动汽车制动时, 再生制 动的动能被电源吸收,此时功率流的方向要反向。能量管理系统和电控系统一起控制再生制动及其能量的 回收, 能量管理系统和充电器一同控制充电并监测电 源的使用情况. 辅助动力供给系统供给电动汽车辅助 系统不同等级电 压并提供必要的动力,它主要给动力转向、空调、 制动及其它辅助装置提供动力。 除了 从 制动踏板和加速踏板给电动汽车输入信号外, 转向 盘输入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输入信号, 动力转向系统根据 转向盘的角位置来决定汽车灵活地转向。 现代电 动汽车很多采用三相交流感应电动机, 相应的功率转换器采用脉宽调制逆变器, 机械变速传动 系统一般采用固定速比的减速器或变速器与差速器。典型的结构组成如图 3 所示。 镍氢电池也是被电动汽 车广泛采用的一种典型的动力能源,相应的能源补充系统就是充电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动乘用车总布置设计指南目 次1 概 述 (1)1.1 整车总布置设计的任务 (1)1.2 总体设计硬点 (2)1.3 总布置设计的一般程序 (2)2 总布置设计的准备 (3)2.1 市场调研 (3)2.2 样车分析 (4)2.3 制定设计目标 (4)3 整车型式的选择 (4)3.1 驱动电机的种类和型式 (4)3.3 驾驶室的型式 (5)3.4 轮胎的选型 (5)4 新车型主要“目标参数”的初步确定 (5)4.1 几个主要“目标参数”的确定 (6)4.2 驱动最大功率及其转速 (6)4.3 驱动电机最大扭矩及其转速 (6)4.4 传动系速比的选择 (6)5 尺寸参数、质量参数的初步确定 (7)5.1 轿车的级别与载荷确定 (7)5.2 轿车主要参数的确定 (7)6 各相关总成的匹配布置 (8)6.1 车身总布置设计 (9)6.2 驱动电机总布置设计 (9)6.3 转向节、车轮总成与前制动器总成的布置设计 (9)7 整车总布置图绘制 (9)7.1 整车布置的基准线 (10)7.2 总布置图绘制的基本原则 (11)8 主要总成的布置 (11)8.1 驱动电机及传动系的布置 (11)目 次8.2 驾驶室的布置 (12)8.3 悬架布置 (13)8.4 车架总成外形及其横梁的布置 (13)8.5 转向系的布置 (14)8.6 制动系的布置 (15)8.7 操纵系统的布置 (16)8.8 纯电动乘用车整体结构 (16)8.9 前舱关键零部件的布置设计 (17)8.10 动力电池系统的布置 (18)8.11 车载充电器、快慢充电口的布置 (18)9 主要总成硬点概述 (19)9.1 整车设计基准 (19)9.2 总体设计方案及主要硬点 (19)9.3 底盘系统布置方案及主要硬点 (19)9.4 总结 (20)10 运动校核 (20)10.1 轮胎运动校核 (20)10.2 转向传动装置与悬架共同工作校核 (20)10.3 传动轴跳动校核 (20)11 整车设计计算 (21)前 言为使本公司电动乘用车整车总布置设计规范化,参考国内外汽车总布置设计的技术要求,结合本公司已经开发车型的经验,编制电动乘用车总布置设计指南。

意在对本公司设计人员在电动乘用车整车总布置设计的过程中起到指导操作的作用,让从事整车总布置设计的员工有所依据,在设计的过程中少走些弯路,减少返工和失误,提高整车总布置设计的效率和精度。

本设计指南将在本公司所有电动乘用车开发设计中贯彻,并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电动乘用车总布置设计指南1 概 述汽车总布置设计是新车型开发的第一道工序,而新车型总体方案的确定是总布置设计的第一步。

首先通过充分准备和综合分析,选择一个合理的整车方案,并经过一定的程序将其定下来。

方案确定后,进行准确布置和计算,并为各总成下一步开展的工作打好基础、准备条件、提出要求并与各专业组协同完成全部的设计,共同实现整车的总目标。

一种新车型的投产,除产品开发过程外,还要做大量的生产准备工作,如投入资金设备厂房、人员及制定一整套相关工艺等。

这些都是为了保证整车能够稳定的大量的投入生产,并确保其整车性能和质量能被用户接受,所以整车总体方案和全部设计内容,也直接决定着工厂的投入。

因此,总布置工作——方案选择、布置和计算,都是非常重要的,且不可缺少的。

做好整车设计工作,必须做好以下两点:第一、要能准确地分析市场形势、了解客户的心理状态、车辆使用特点,熟悉工厂的生产条件,以便真正确定出合理的整车方案;第二、要有独立工作的能力。

因为方案确定后,实现该方案的所有布置、计算及整车的开发工作,基本上是由一个或几个人来完成,所以要求设计者工作不应该有任何失误,否则会造成返工和失误,甚至失掉抢占市场的机会。

因此要求设计者必须具有严谨、认真、细致、负责的精神,在整个开发过程中能协调和解决各方面问题和矛盾,使设计产品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总布置工作虽然以完成全部图纸及技术文件资料来标志着阶段性的结束,但还应该进行整车装配图的校核工作,即利用已完成的全部图纸或三维数模进行全面的细致的整车装置的图面及运动校核,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消除在试制之前。

总布置设计在整车开发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必须认真做好这项工作。

本文重点针对总布置设计过程中主要任务的控制要点、要求进行详细介绍,对总布置开发流程及各阶段提交物本文不进行详述,详细参考《FDGZY0807-2014.A整车总布置设计流程》。

同时本文主要从整车平台及架构的角度进行介绍,对底盘平台各系统进行详细的介绍,对于人机和内外饰风格等内容本文不进行详述。

1.1 整车总布置设计的任务产品的设计任务书或开发指令是开发产品的指令性文件,是开展设计工作的依据,因此要认真地分析研究任务书的内容,明确具体要求技术难点和完成设计任务所需要的相关文件,做好充分准备。

接到任务书后,综合分析用户的使用要求、不同地区的特殊使用条件、企业的产品发展规划和生产条件,合理地选择整车性能指标和有关的技术参数,并提出整车设计方案。

认真地进行整车总体布置、性能计算、提出各总成的技术要求和设计参数,协调好整车与总成之间的匹配关系,配合完成各总成的设计,使整车的性能、可靠性达到设计要求。

实现产品系列化,整车设计时通常需要考虑系列变型车的工作,做到产品系列化,零部件通用化和设计标准化,以适合于大批量生产。

1.2 总体设计硬点1.2.1 设计硬点的概念和含义设计硬点是总布置设计过程中,为保证零部件之间的协调和装配关系,及造型风格要求所确定的控制点(或坐标)、控制线、控制面及控制结构的总称,俗称设计硬点,英美称为HARDPOINT。

这是汽车零部件设计和选型,附件设计及车身设计的最重要的各项目组公共认可的尺度和设计原则。

这是使项目组分而不乱,并行设计的重要方法。

一般确定后不要轻易调整,如需调整设计硬点,需得到所有子项目组认可或协商。

开始粗定的硬点随着开发进行逐步深化逐步变得更加硬起来,越接近设计冻结的硬点越硬,最好不要轻易改动。

设计硬点是所有设计的灵魂。

1.2.2 设计硬点的核心思想与设计机理万物千差万别,但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生都有其自身的原因,没有无原因的结果,也没有无结果的原因。

产品结构与设计也不能例外,不论简单还是复杂的设计,都是有其客观原因和机理的存在。

通过研究发现任何复杂的结构和设计都是由众多设计特征的组合。

而设计特征由功能和装配及制造等决定的设计硬点特征和自由设计区特征组成。

而自由设计区产生的特征多为轻量化设计要求等满足自由区设计准则的设计优化结果,可以千差万别,比较容易设计。

但设计硬点特征要考虑很多问题,尤其功能与装配问题。

因此任何设计都可以归纳为设计硬点问题。

要学会设计,首先要学会识别和发现设计硬点,要知道设计硬点的思想精髓才行。

1.2.3 设计硬点的具体应用领域⑴轴距,轮距,总长,总宽,总高,造型风格,油泥模型表面或造型面, 人体模型尺寸,人机工程校核的控制要求, 底盘等与车身相关零部件对车身的控制点线面及控制结构, 都称为设计硬点,如地板线高度、车门分缝线等等,在进行这类尺寸的确定时,重点考虑车型的定位、人机方便性以及造型风格。

这是总体设计的控制原则。

⑵门锁,玻璃升降器等内饰件,车身附件与车身安装的点线面,是车身设计的基准和控制点。

⑶底盘零件,如悬架,副车架与车身的定位面,安装螺丝孔等是车身设计的基准和控制点。

⑷轴距,轮距,总长,总宽,总高,车轮定位参数,轮胎型号和尺寸等也是底盘及零部件设计硬点。

如变速器输出轴是传动轴设计的控制设计硬点⑸其他各类设计控制设计硬点,如电池箱控制结构和控制尺寸,甚至控制形状,等等。

⑹在布置过程中还应考虑管路、高低压线缆走向,如高低压不同路,油管电缆不同路的原则,管路规划完成,在对电器件布置过程中就要考虑各电器件位置对线路走向的影响。

⑺除此以外的性能和安全等法规要求的设计结构或方案,也是设计硬点。

1.3 总布置设计的一般程序总布置设计人员在接到新车型的开发任务后,首先要进行整车构思,并参与市场调研和样车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总的设计原则和明确设计目标。

做好整车方案的选择,初步确定有关的技术参数,以便给总成开发下达设计指令。

配合好总成设计,共同完成总成的布置工作,协调、解决各部分的矛盾和问题,完善总布置设计工作。

进行整车性能计算,完善和确定有关的技术参数、确认总成的布置及相关技术参数。

进行主要部件的运动校核及总布置设计硬点的检查。

编制整车技术条件及汇总整车明细分组目录。

依据试制、试验的情况进行改进设计,最后完成全部设计。

2 总布置设计的准备汽车从构思到投放市场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发展汽车工业需要有战略眼光和思想。

每个汽车企业都要有自己的发展战略,企业的发展规划就是一定时期内发展战略的文字载体。

在企业的发展规划中,商品规划是核心内容。

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都是以向市场提供适销对路的商品为目标,通过实现商品的销售而实现企业的利益和社会效益。

任何商品都有一定的寿命周期,因此,企业要不断改进产品和开发新产品,以满足市场的要求,从而保证企业的生存和更大的发展。

商品规划就是基于上述认识,使社会环境、市场要求和企业实际条件相协调,保证企业不断推出适销对路商品的一项计划和管理工作。

根据时间区段和任务的不同,商品规划分为两类。

一是在一定时期内(如5年、10 年)涉及企业所有商品系列的整个商品规划,即商品发展规划。

二是按每一个商品制定方案的单个商品规划,它包括作为商品开发第一步,给商品下个大致定义的商品计划,以及在商品计划基础上进行的概念设计。

商品计划包括确定商品市场目标、性能目标、成本目标及投产目标等;概念设计的任务主要是,提出产品应具有的基本结构、基本尺寸,应达到的性能和质量目标等。

车辆总布置的任务是,把概念设计确定的基本结构和部件进行空间布置,使其达到最佳组合,以保证实现概念设计中确定的目标。

为了保证实现商品计划的目标,保证及时完成开发的任务,使商品按时投放市场,还需要编制产品开发计划、生产准备计划和销售计划。

2.1 市场调研市场调查是制定商品规划的前提和基础,企业为了获取对外部环境的认识,需要设置专门机构,不断地进行认真、细致和规范的市场调查和预测。

首先要认真编写调研提纲、调查项目、思考提出问题、地区条件、使用要求、用户的基本情况、货源和货物的种类等,最重要的是列出技术难点,进行重点调研,以求解决办法。

调研工作可以分为市场普查和专项调查。

市场普查:可参与产品规划或情报部门每年进行的市场情况调查,包括国内外制造厂家的产品开发生产销售国家政策地方规定、社会车辆运转情况统计、营运费用、管理维修、车辆性能、可靠性、寿命及备件供应等,从而掌握国内外市场情况、变化规律、发展趋势、用户的使用和需求状况,及时发现市场需求和预测未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