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综合实践活动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内发论”的德育观强调,由于任何外在的教育 如果没有德育对象本身的“接受”和内化都不会 真正起作用,因此,德育主要是一个德育对象的 自我“觉解”、“自主建构”的过程。,
5
.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是把未成熟的主 体培养成成熟主体的活动,是把人格养成个体 生活的主体、社会的主体的活动。学生不是一 个被动灌输的知识的容器,而是一个充满希望 的火把。教育要 实现发展创造性、唤醒主体性、 完善人格个性的崭新目标,就必须改变传统的 教育方式和 教育方法,寻求与人的成长机制相 匹配的活动方式,其中包括体验、感悟、交往、 探究、反思、创造等。
1
.
中学生综合实践活动
第二章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基 础
15级新闻传播学院 新闻汉班 高雨洁
2
.
一、教育观的转向 二、课程观的转向 三、教学观的转向
3
一教育观的转向:外铄论 . 内发 论
• 外铄论:认为个体心理发展的实质是环境 影响的结果,环境影响决定个体心理发展 的水平与形式。这种观点又称心理发展的 环境决定论、外塑论或经验论等。
12
.
• 2、教学是以理解为基础的并采用多元方式构建生 活的过程
• 教学是与生活融为一体的社会现象。这种历程是 一种理解采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网络学习等方式学习的过程。从学生学习的过程 和活动方式来看,有查阅资料、共同探讨、参观 访问、角色体验、方案设计、实践操作、交流评 价等。
Leabharlann Baidu 13
9
.
• 2、学生是主体,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创生者 • 教学不只是课程的传递和执行的过程,更是课程
的创生与开的过程这一新的教学观。即教学是师 生富有个性化的共同创造过程。教学不仅是关注 结论,更强调过程,强调关注学生探索发现新知 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学科教学也不仅仅是 要体现和重视学科知识的特点,遵循学科发展的 规律,更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每一位学生, 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 德生活和人格的健全与发展过程。
三、教学观的转向:单向传授
11
.
互动共建
• 1、教学是师生互动的交往活动
• 综合实践活动较典型地体现了教学过程 中师生关系的重塑。在综合实践活动课 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不再是“教”师, 而是“导”师,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 学生选择和确定活动主题,设计和实施 活动过程,总结评价和反思活动的过程 与结果等。所有这些,都不应是教师包
10
.
•3、课程应该是开放的、舒展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存在内在的知识 逻辑和知识体系,它的内容组织不是以 知识的逻辑顺序来组织的,而是以学生 感兴趣的问题为线索组织的,它遵循的 是问题逻辑。在内容的呈现方式上,综 合实践活动突出主题,按活动主题的形 式来展开设计活动内容,它强调学生的 亲历亲为,强调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体 验和感受。
.
谢谢大家!
二、课程观的转向:知识本位
7
.
发展本位
• 知识本位:强调课程应当为学生提供一套试用于 各种情境的基本认知技能,提供一系列未来生活 中具体实用的知识
• 从传统的学科本位、知识本位转向关注每一个学 生发展。具体体现为:课程价值取向从精英教育 转向大众教育,课程目标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 提高,从只关注教师教学转向关注课程实施过程, 课程管理从刚性转向弹性。
8
.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
• 1、以经验为基础进行建构 • 课程的本质是经验,课程不仅包括人类社会几千
年文明积累下来的间接经验(科学知识),而且 还包括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的直接经验以及学生获 取经验的主体实践过程。知识对课程来说是必不 可少的,但知识成为课程是有条件的,只有学生 以某种形式与知识发生了相互作用(学生个体化、 个性化的经验过程),课程才真正存在。
• 外铄论把心理发展看作是外界环境影响的 结果,否认心理发展的内因作用。其根本 错误在于否认心理反映的能动性,是一种 机械主义的发展观。
4
.
• 内发论: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 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是由身心成 熟机制决定的。
• “外铄论”的德育观强调教育者积极主动的、有 目的的教育活动对于培养德育对象之品德的重要 性,也就是强调德育主要是一个外力模塑和“价 值引导”的过程。
5
.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是把未成熟的主 体培养成成熟主体的活动,是把人格养成个体 生活的主体、社会的主体的活动。学生不是一 个被动灌输的知识的容器,而是一个充满希望 的火把。教育要 实现发展创造性、唤醒主体性、 完善人格个性的崭新目标,就必须改变传统的 教育方式和 教育方法,寻求与人的成长机制相 匹配的活动方式,其中包括体验、感悟、交往、 探究、反思、创造等。
1
.
中学生综合实践活动
第二章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基 础
15级新闻传播学院 新闻汉班 高雨洁
2
.
一、教育观的转向 二、课程观的转向 三、教学观的转向
3
一教育观的转向:外铄论 . 内发 论
• 外铄论:认为个体心理发展的实质是环境 影响的结果,环境影响决定个体心理发展 的水平与形式。这种观点又称心理发展的 环境决定论、外塑论或经验论等。
12
.
• 2、教学是以理解为基础的并采用多元方式构建生 活的过程
• 教学是与生活融为一体的社会现象。这种历程是 一种理解采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网络学习等方式学习的过程。从学生学习的过程 和活动方式来看,有查阅资料、共同探讨、参观 访问、角色体验、方案设计、实践操作、交流评 价等。
Leabharlann Baidu 13
9
.
• 2、学生是主体,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创生者 • 教学不只是课程的传递和执行的过程,更是课程
的创生与开的过程这一新的教学观。即教学是师 生富有个性化的共同创造过程。教学不仅是关注 结论,更强调过程,强调关注学生探索发现新知 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学科教学也不仅仅是 要体现和重视学科知识的特点,遵循学科发展的 规律,更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每一位学生, 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 德生活和人格的健全与发展过程。
三、教学观的转向:单向传授
11
.
互动共建
• 1、教学是师生互动的交往活动
• 综合实践活动较典型地体现了教学过程 中师生关系的重塑。在综合实践活动课 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不再是“教”师, 而是“导”师,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 学生选择和确定活动主题,设计和实施 活动过程,总结评价和反思活动的过程 与结果等。所有这些,都不应是教师包
10
.
•3、课程应该是开放的、舒展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存在内在的知识 逻辑和知识体系,它的内容组织不是以 知识的逻辑顺序来组织的,而是以学生 感兴趣的问题为线索组织的,它遵循的 是问题逻辑。在内容的呈现方式上,综 合实践活动突出主题,按活动主题的形 式来展开设计活动内容,它强调学生的 亲历亲为,强调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体 验和感受。
.
谢谢大家!
二、课程观的转向:知识本位
7
.
发展本位
• 知识本位:强调课程应当为学生提供一套试用于 各种情境的基本认知技能,提供一系列未来生活 中具体实用的知识
• 从传统的学科本位、知识本位转向关注每一个学 生发展。具体体现为:课程价值取向从精英教育 转向大众教育,课程目标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 提高,从只关注教师教学转向关注课程实施过程, 课程管理从刚性转向弹性。
8
.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
• 1、以经验为基础进行建构 • 课程的本质是经验,课程不仅包括人类社会几千
年文明积累下来的间接经验(科学知识),而且 还包括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的直接经验以及学生获 取经验的主体实践过程。知识对课程来说是必不 可少的,但知识成为课程是有条件的,只有学生 以某种形式与知识发生了相互作用(学生个体化、 个性化的经验过程),课程才真正存在。
• 外铄论把心理发展看作是外界环境影响的 结果,否认心理发展的内因作用。其根本 错误在于否认心理反映的能动性,是一种 机械主义的发展观。
4
.
• 内发论: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 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是由身心成 熟机制决定的。
• “外铄论”的德育观强调教育者积极主动的、有 目的的教育活动对于培养德育对象之品德的重要 性,也就是强调德育主要是一个外力模塑和“价 值引导”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