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C、CO的还原性及气体的干燥与除杂(科粤版上册)
粤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五章燃料复习提纲
第五章燃料复习提纲第一节氢气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极难溶于水。
密度比空气小,是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
2.化学性质:a)可燃性:2H2+O22H2O氢气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并有水珠产生。
b)还原性:H2+CuO Cu+H2O黑色的氧化铜在氢气中加热逐渐变成红色,并有水珠产生。
3.实验室制取氢气⏹反应原理:Zn + H2SO4 = ZnSO4 + H2↑⏹反应物的选择:选用锌粒和稀硫酸。
◆不使用稀盐酸,因为:盐酸易挥发,使制得的氢气中含有氯化氢气体。
◆不用镁是因为反应速度太快,不用铁是因为反应速度太慢。
⏹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发生装置同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可选择排水法收集气体的装置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装置。
⏹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时,不能验满!用排水法收集氢气时,如果集气瓶口出现气泡,说明氢气收集满。
⏹在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可燃性气体的验纯方法: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可燃气体,用大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火焰点燃。
如果气体较纯,气体将会安静地燃烧,并发出“噗”声;如果气体不纯,会发出尖锐爆鸣声。
⏹如果验纯时发现气体不纯,需要再收集再检验时,必须对试管进行处理(用拇指在试管口堵住一会或更换试管),以免发生爆炸。
⏹检验:点燃。
纯净的氢气能够安静地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而不纯的氢气在燃烧时会发出尖锐的爆鸣声。
4.氢气能源的优点:① 以水为原料,来源广泛;② 热值高,放热多;③ 生成物是水,毫无污染;④ 可以再生。
5.目前氢能源存在的问题:制取成本高、贮存和运输困难。
6.氢气被认为是最清洁的燃料。
7.任何可燃气体或可燃的粉尘如果跟空气充分混合,遇火时都有可能发生爆炸。
第2.1节金刚石、石墨和C60一、“碳”和“炭”的区别:“碳”指碳元素,不是具体指某种物质;而“炭”指具体的、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二、金刚石、石墨、C60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三种不同的单质。
所以,在一定条件下,将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新教师如何讲好《H2、CO和C的性质》?关键在于把握这几点知识
新教师如何讲好《H2、CO和C的性质》?关键在于把握这几点知识氢气、一氧化碳和碳是《中考化学》中的三种重要化学物质,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即都具有可燃性,又都具有还原性。
作为年轻教师,如何讲好这一堂课呢?根据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要上好这堂课一定要吃透教材,钻研中考大纲,认真分析往年的中考化学试题。
中考涉及该知识点的题目很多,而且题目都具有一定的难度,考生很容易出现错误。
例如2017年安徽省中考题“下列物质中,既具有可燃性,又具有还原性的气体单质的是()。
A、木炭;B、氢气;C、一氧化碳;D、二氧化碳。
2018年江西省中考题“氢气、碳和一氧化碳是三种化学性质相似的化合物(即可燃性、还原性),它们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图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作为教师一定要对三种物质进行认真分析比较,从中发现它们的相似和不同之处;才可以让学生避免在考试中出现失分。
下面是对氢气、一氧化碳和碳的性质和中考要求,进行详细解析。
1、氢气、一氧化碳和碳三者物理性质的差异,是中考的要点知识虽然氢气、一氧化碳和碳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是它们的组成元素却各不相同,构成物质的微粒也各不相同。
氢气是由氢气分子构成的单质,一氧化碳是由一氧化碳分子构成的化合物,碳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单质。
它们三者的结构各不相同,所以它们的性质也存在很大差异,尤其是物理性质方面差异更大。
氢气是一种气体单质,一氧化碳是一种气体化合物,碳是一种固体单质,它们的物理性质如下图所示。
氢气、一氧化碳和碳的物理性质比较【知识解析】碳的单质因物质内原子的排列不同,有很多不同的碳单质,比如金刚石、石墨、碳60、碳70、碳纳米管等。
碳的不同单质,物理性质也不相同,但是化学性质相同。
2、氢气、一氧化碳和碳都具有可燃性,燃烧现象和方程式是中考重点知识。
虽然氢气、一氧化碳和碳三者组成元素不相同,内部结构也完全不同,但是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即都具体可燃性,是生产和生活中经常用到的燃料。
初中化学科粤版教案上册氢气
初中化学科粤版教案上册氢气
一、课题:氢气的性质与制取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氢气的性质和制取方法;
2. 掌握氢气的制取方法和实验操作技巧;
3. 能够通过实验验证氢气的性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了解氢气的性质;
2. 掌握氢气的制取方法;
3. 实验操作技巧。
四、教学准备:
1. 实验室器材:试管、试管夹、滤纸、水槽等;
2. 实验药品:稀盐酸、锌粉等;
3. 教学资源:PPT、课本等。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介绍氢气的性质和制取方法,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习氢气的性质
详细讲解氢气的性质,包括无色、无味、轻于空气等。
3. 探究氢气的制取方法
介绍氢气的制取方法,主要是利用金属与酸的反应制取氢气。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实验操作,制取氢气。
4. 实验验证氢气的性质
让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氢气的性质,如点燃氢气,测定氢气体积等,验证氢气的性质。
5. 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氢气的重要性及应用领域。
六、作业布置
1. 完成课堂上未完成的实验报告;
2. 阅读相关教材,了解更多关于氢气的知识。
七、课后反思
通过教学实践,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为下节课的教学提供参考。
【教案完】。
九年级化学(粤教版)上册知识点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3、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a)过滤时,应使漏斗下端管口与承接烧杯内壁紧靠,以免滤液飞溅。
(b)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以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4、过滤操作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二低”:(1)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口(2)漏斗内的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三靠”:(1)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烧杯内壁(2)用玻璃棒引流时,玻璃棒下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3)用玻璃棒引流时,烧杯尖嘴紧靠玻璃棒中部5、【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有】:①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②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③滤纸破损6、蒸发注意点:(1)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作用:加快蒸发,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2)当液体接近蒸干(或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水分蒸发掉,以避免固体因受热而迸溅出来。
(3)热的蒸发皿要用坩埚钳夹取,热的蒸发皿如需立即放在实验台上,要垫上石棉网。
7、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的特征: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8、物质的性质(描述性质的语句中常有“能……”“可以……”等字)物理性质:不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
如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可燃性、热稳定性。
9、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C、CO、H2的还原性(讲义及答案)
C、CO、H2的还原性(讲义)➢知识点睛1.还原反应:含氧化合物里的被夺去的反应。
C + 2CuO 2Cu+CO2↑得氧失氧具有作具有作2.还原性物质:C、CO、H2(1)C 的还原性①C 与CuO 反应:②C 与Fe2O3反应:③C 与Fe3O4反应:④C 与CO2反应:(2)CO 的还原性①CO 与CuO 反应:②CO 与Fe2O3反应:③CO 与Fe3O4反应:(3)H2的还原性①H2与CuO 反应:②H2与Fe2O3反应:③H2与Fe3O4反应:【拓展1】具有特征颜色的固体(1)红色固体:Cu、Fe2O3(2)黑色固体:炭粉、铁粉、CuO、Fe3O4【拓展2】常见的三角转化关系(1)碳三角①C+O2 CO2②2C+O2 2CO③2CO+O2 2CO2④C+CO2 2CO(2)钙三角①CaCO3 CaO+CO2↑②CaO+H2O Ca(OH)2③CO2+Ca(OH)2CaCO3↓+H2O3.还原性相关实验(1)木炭还原氧化铜现象:试管中色固体变色,澄清石灰水。
注意事项: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原因是。
(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现象:玻璃管中色固体变色,澄清石灰水,尾气燃烧产生色火焰。
注意事项:①点燃酒精喷灯前先通入一氧化碳,目的是。
②实验结束后熄灭酒精喷灯,继续通一氧化碳至装置冷却,目的是。
③尾气处理的目的是。
➢ 精讲精练1. 用TiO2与Si 共熔制取Ti 的化学方程式为:TiO2+Si SiO2+Ti,反应中表现出还原性的物质是()2. A.TiO2B.Si C.SiO2D.Ti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可转化为金刚石(C):4Na+3CO22Na2CO3+C,反应中的氧化剂为()A.Na B.CO2C.Na2CO3D.C3.C、CO、H2分别与氧化铁反应,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C、CO、H2都具有还原性B.反应条件都是高温C.都有黑色的铁生成D.都属于置换反应4.甲、乙、丙都是初中化学中的重要物质,且均含有组成金刚石的元素,其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经略去)如图所示。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汇总 粤教版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汇总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以实验为基础自然科学。
物理和化学的共同点: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
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一些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3、物理性质——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4、化学性质——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5、绿色粉末碱式碳酸铜加热后,①绿色粉末变成黑色,②管口出现小水滴,③石灰水变浑浊。
Cu2(OH)2CO3—6、我国的某些化学工艺像造纸、制火药、烧瓷器,发明很早,对世界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
(空气)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1/5体积。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后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气。
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78%、氧气为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混合物)为0.94%、二氧化碳为0.03%、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
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4、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SO2、CO、NO2,这些气体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水)1、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泊和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3/4,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2/3。
淡水资源却不充裕,地面淡水量还不到总水量的1%,而且分布很不均匀。
2、水的污染来自于①工厂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②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③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氢气、碳及一氧化碳的还原性(整理)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氢气、碳及一氧化碳的还原性(整理)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氢气、碳及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探究注意:在做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中,出现下列三种异常现象:①事先已检验证明,通入盛CuO 试管中的H2是纯净的,在加热时试管中出现了爆呜声,②在试管中有亮红色物质出现时,试管底部出现破裂现象,③试管中CuO 变红后又渐渐变成黑色。
试从操作和装置等方面分析出现上述现象原因?①②③例题1、将符合如图装置设计意图的序号填入括号中.设计意图:①说明CO具有还原性.②既说明CO具有可燃性,又充分地利用了能源.③说明CO氧化后的产物是CO2.④有效地防止了有剧毒的CO对空气的污染.其中符合的是()2、实验室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步骤如下:①向试管里通氢气②检验氢气纯度③给盛有氧化铜的试管加热④停止加热⑤继续通氢气直到试管冷却.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4.除掉空气中的氧气可采用的方法是()A.使空气通过灼热的焦炭B.使空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C.使空气通过灼热的铜网D.将空气点燃5.要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最好的方法是将混合气体()A.点燃B.通过水 C.通过灼热CuO D.通过澄清石灰水6.有一包由氧化铜和木炭组成的黑色混合物,其质量为10克。
将其置于硬质试管中加热到高温,使它们充分反应,反应结束后测得固定的质量减少了2.2克,则原来混合物中木炭的质量可能是()①0.6克②l.2克③2.2克④2.0克A.①② B.②③ C.③④D.①④7. 有化学反应2M + 3C = 4Fe + 3CO2↑,其中物质M的化学式为,此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的化学式为,还原剂是。
2024年新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 5.1 氢气 (2)
现象与结论 若听到轻微的“噗”声,则表明氢气已纯净; 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则表明氢气不纯
4.检验氢气的纯度
需要重新收集、验纯时,要用拇指按住试管口一会儿, 使管内氢气燃烧的火焰熄灭,再收集氢气、验纯,直至听到轻微 的“噗”声说明收集的氢气已纯净。
典例1
如图表示
宇宙飞船发动机内氢气和氧气
燃烧生成水的微观过程。下列
说法错误的是 ( D )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观粒子
B.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C.氢气在点燃之前必须验纯
D.氢气、氧气都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
[解析] 氢气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氧气具有助燃性,没有可燃 性,不能作燃料,D错误。
氢能源 洁净 高能
优点 可再生、原 料来源广
典例2 氢能源公交车被称为“零排放”汽车,一些城市已经逐步将
氢能源公交车投入运营。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氢能源公交车更加绿色环保 B.氢能源原料易得
C.缺点是热值较低
D.液氢用作发动机的燃料
[解析] 氢能源的热值高,大约是汽油的3倍。故选C。
谢谢 大家
第五单元 燃料与二氧化碳
5.1 氢气
九上化学 KY
1.知道氢气的物理性质。 2.了解氢气的燃烧过程及产物。 3.了解点燃氢气前要检验氢气的纯度的原因以及检验方法。 4.通过对爆炸极限的学习,知道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 5.认识氢气是理想的高能洁净燃料。
颜色、气 通常状况下,氢气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 味、状态
内容 燃烧产物是水,对环境无污染
热值高,大约是汽油的3倍
可以通过水分解得到,原料易得
氢能源 应用
发展前景
内容 火箭、航天飞机、导弹和氢燃料电池汽车等 在国家加快绿色发展、大力支持新能源建设 方针的推动下,我国在氢气制造、贮存、运 输和应用等方面,已取得重大突破,氢能源 在许多领域的应用正在迅速发展。
2024年新科粤版(粤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课件 第五单元 燃烧与二氧化碳 2 碳
2CO
新课讲授
碳 纳 米管
碳纳米管实际上就是石墨烯卷成了筒状,碳纳米管导电性极强,特殊涂 层可以发电。
新课讲授
二、碳燃烧生成什么 1.碳的稳定性:常温下性质稳定
新课讲授
为什么在常温下碳化学性质不活泼?
碳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不易失电子, +6 2 4 也不易得电子。
常温下碳单质具有稳定性
想一想:如果温度升高,碳是否会发生反应呢?
金刚石结构 结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石墨结构
决定 反映
性质
决 定 用途 反映
新课讲授
3.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与杂质形成 (疏松多孔具吸附性)
常见的无定形碳有那些?
焦炭
木炭
活性炭
炭黑
新课讲授
名称
性质
用
途
木 炭 吸附性,可燃性 吸附剂,生活常用燃料,冶金
活性炭 吸附性
防毒口罩的滤毒层,作防毒面具的滤毒 罐,净水器的吸附材料,脱色剂
金刚石 无色透明正八面体状晶体 加工琢磨后有夺目光泽
自然界最硬的物质 无 良好
钻头、切刀、刻刀、装饰品等
石墨 深灰色鳞片状固体
略有金属光泽 最软的矿物质之一
良好 良好 电极、铅笔芯、润滑剂等
新课讲授
思考:金刚石、石墨等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为什么它们 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
金刚石和石墨等碳单质物理 性质差异大的原因:碳原子 的排列方式不同。
②烧杯内壁上有 水雾 出现; ③手触烧杯壁,感觉 发烫 。
注意:
点燃
化学方程式:2H2+O2
2H2O
知识回顾
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 收集——小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 使试管口稍向下倾斜,接近酒精火焰,再移 开拇指点火.若听到轻微的“噗”声则表明 氢气已纯净;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则证明 氢气不纯。
H2、C、CO的还原性及气体的干燥与除杂(科粤版上册)
NaHCO3+HCl=NaCl+H2O+C O2 ↑
稀盐酸
大理石
饱和 浓硫酸 NaHCO3
15.为了检验在氢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混合气体中是否
混入了一氧化碳,用如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
(1)装置A的作用是
是
二氧化碳 (2)装置B中应盛放的试剂是 澄清的石灰水 , 目的是为了验证 是否被除尽 (3)当观察到 B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而D中石灰水变浑 的现象时, 说明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一氧化碳。 △ H 2 +CuO=Cu+H 2O (4)装置C内一定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 △ CO+CuO Cu 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CO2 点燃 (5)装置E的作用是 2CO+O2===2CO ,可能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写出氢气还原氧化铁、四氧化三 铁的化学方程式(条件为“高温”)
3H2+Fe2O3===2Fe+3H2O
4H2+Fe3O4===3Fe+4H2O 结论: 高温 H2+部分金属氧化物→相应金属+H2O
注:氢气还原氧化铜为“加热” 高温
高温
2.碳单质的还原性
木炭还原氧化铜
实验现象:
试管内黑色粉末 变为红色,澄清的石 灰水变浑浊
专题课:H2、C、CO的还
原性及气体的干燥与除杂初探
一. H2、C、CO的还原性
写出H2、C、CO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1.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2H2+O2===2H2O
• 2.木炭在空气中充分燃烧
点燃
C+O2===CO2
• 3.木炭在空气中不充分燃烧 • 4.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
科粤版初三化学上册《洁净的燃料氢气》含解析
科粤版初三化学上册《洁净的燃料氢气》(知识梳理+例题演练)含解析【学习目标】1. 认识氢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氢气的燃烧过程及产物。
2. 明白点燃氢气之前必须验纯;初步学习如何检验氢气的纯度。
3. 认识氢气是理想的高能洁净燃料的缘故。
【要点梳理】要点一、氢气的性质及检验1.物理性质: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最轻的气体)。
2.化学性质:纯洁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热,生成水。
2H2 + O22H2O氢气氧气水3.检验氢气的纯度:(1)验纯的缘故:假如氢气不纯,当空气里混入氢气的体积达到总体积的4.0%-74.2%时,点燃就会发生爆炸,那个范畴叫做氢气的爆炸极限。
因此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2)验纯的方法:如图所示,收集一小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使试管口稍向下倾斜,接近酒精灯火焰,再移开拇指点火。
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则说明氢气不纯,需要再收集检验。
若声音专门小或听到轻微的“噗”声,说明氢气已纯洁。
【要点诠释】1.经检验不纯需要用排空气法再重新收集时,要用拇指按住试管口一会,否则试管内的氢气火焰可能还未熄灭,有可能使气体发生器内不纯的氢气燃烧发生爆炸。
2.点燃任何可燃性气体(如氢气、一氧化碳等)之前都要检验气体的纯度,以防止发生爆炸。
要点二、理想的高能燃料——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氢气完全燃烧时,跟空气中的氧气化合生成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氢气完全燃烧的热值为1.43×105 kJ·kg—1,由此可见,氢气燃烧的热值高,产物是水,因此氢气是难能可贵的既清洁又高能的理想燃料。
【要点诠释】氢气是理想的能源(氢气燃烧放热多,燃烧产物不污染环境)。
当前进展氢能源所面临的要紧问题有:高效、经济的制氢方法;贮存、运输氢气的安全问题等。
【典型例题】类型一、氢气的性质及检验1. 氢气是一种具有广泛用途的物质,下列关于氢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用氢气充灌探空气球是因为相同条件下,氢气的密度最小B.氢气具有可燃性,能够做燃料C.点燃氢气与氧气的混合气体时,一定会发生爆炸D.氢气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最小微粒是氢原子【思路点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依照氢气的性质、构成等分析解答。
科粤版初中化学上册重点知识总结(K12教育文档)
科粤版初中化学上册重点知识总结(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科粤版初中化学上册重点知识总结(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科粤版初中化学上册重点知识总结(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初中化学(上册)知识汇总实验部分一、常用仪器长颈漏斗分液漏斗漏斗酒精灯铁架台烧杯试管量筒胶头滴管水槽1、仪器分类仪器包括能加热的仪器和不能加热的仪器,能加热的仪器包括直接加热的仪器和间接加热的仪器。
直接加热的仪器(2个):试管、蒸发皿(小底、小容量)间接加热的仪器(2个)(要用石棉网):烧杯、锥形瓶(大底、大容量)2、玻璃棒一般用于搅拌和引流。
3、分液漏斗可控制反应速率,节约药品.长颈漏斗分液漏斗普通漏斗4、托盘天平左物右码,m左=m右+m码。
二、实验操作(一)、药品的取用1、药品取用的原则(1)三不原则:错误!不能用手接触药品,错误!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要用手扇着闻,错误!不能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剩余药品的“处理原则”: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2、固体..药品的取用:一平二放三慢立(不能直立试管直接投入,以免使试管底破裂。
)3、液体药品的取用(1)液体的倾倒瓶塞要倒放(防止将瓶塞污染) ,标签向手心(防止药品将标签腐蚀),瓶口挨管口(防止药品流出).(2)液体量取(量筒、胶头滴管)A量筒的正确使用(a)量筒的选用:遵守“靠近原则”,即所量的体积数要和所选量筒的量程接近,以减小误差。
(b)量筒的读数:读数时量筒要放平,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九年级化学科粤版上册5
7.拓展延伸,培养兴趣:鼓励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二氧化碳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二氧化碳激光、二氧化碳灭火器等,拓展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8.作业布置,分层设计: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设计不同难度的作业,使学生在课后能够有效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3.填空题:二氧化碳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应用,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4.计算题:根据实验数据计算二氧化碳的产量,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五)总结归纳,500字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将采取以下措施:
1.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梳理,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2.针对学生课堂表现,给予积极评价,激发学习积极性。
3.强调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
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包括反应原理、实验装置、操作步骤等。
3.二氧化碳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应用,如光合作用、灭火等。
4.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如温室效应、气候变化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组织学生进行以下活动:
1.分组讨论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
—九年级化学科粤版上册5.3二氧化碳的性质与制法(第二课时)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二氧化碳的基本性质,掌握其化学式、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2.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掌握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操作,了解实验注意事项,提高实验技能。
2.各小组分享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心得,讨论实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科粤版初中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科粤版初中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Chemistry for Middle School (Volume 1) Summary of KnowledgeExperimental nI。
Common InstrumentsXXX。
Separatory XXX。
Ordinary XXX。
Alcohol Lamp。
Iron Stand。
Beaker。
Test XXX。
Graduated Cylinder。
Rubber Dropper。
XXX.1.Instrument nInstruments XXX into those that can be heated and those that cannot be heated。
Instruments that can be heated include those that can be directly heated and those that can be indirectly heated.Directly heated instruments (2 types): Test tubes。
Evaporating dishes (small bottom。
small capacity).Indirectly heated instruments (2 types) (XXX): Beakers。
Conical flasks (large bottom。
large capacity).2.Glass XXX.3.Separatory funnels XXX-necked funnels。
separatory funnels。
and ordinary funnels.4.The tray balance has the principle of "left object。
right code。
and mass left = mass right + mass code."II。
【精品】(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方程式汇总
精品化学教学资料初中化学上册方程式汇总一.可燃性物质燃烧(一)可燃性固体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MgO2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Fe3O42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O2CuO2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3O2Al2O325.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5O2P2O526.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OSO227.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OCO228.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O2CO29. (二)可燃性气体燃烧10.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O22H2O11.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O22CO212.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2O2CO2+2H2O(三)可燃性液体燃烧13.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3O22CO2+3H2O 二.制取氧气(一)实验室制取氧气14. 加热高锰酸钾:2KMnO4K2MnO4+MnO2+O2↑15.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KClO32KCl+3O2↑16.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分解:2H2O22H2O+O2↑(二)电解水17.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研究水的组成实验):2H2O 2H2↑+O2↑三.制取二氧化碳18.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CaCO3+2HCl CaCl2+CO2+H2O19. 高温段烧石灰石(工业制二氧化碳):CaCO3CaO+CO2↑20. 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CO2↑+H2O四.二氧化碳的性质21.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与水化合:CO2+H2O H2CO322. 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鉴别二氧化碳):Ca(OH)2+CO2 CaCO3↓+H2O五.几种还原反应(三中还原剂:H2 C CO )23. 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 Cu+H2O24. 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 2Cu+CO2↑25.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CuO Cu+CO226. 焦炭还原氧化铁:3C+2Fe2O34Fe+3CO2↑27.金属铁的冶炼原理:3CO+ Fe2O32Fe+3CO2↑六.煤层中发生的三个反应28. 煤炉的底层:C+O2CO229. 煤炉的中层:CO2+C 2CO30. 煤炉的上部蓝色火焰的产生:2CO+O22CO2。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章第一节 洁净的燃料氢气2 精品教案 科粤版
5.1 洁净的燃料——氢气教学目标1.认识氢气的物理性质。
2.了解氢气的燃烧过程及产物。
3.知道点燃氢气之前必须验纯。
4.初步学习如何检验氢气的纯度。
5.遵守实验规程,意识到安全操作的重要性。
6.知道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
7.认识氢气是理想的高能洁净燃料的原因。
教学重点氢气的物理性质及可燃性、氢气的验纯、燃烧反应的热值。
教学难点点燃氢气之前必须验纯的原因和方法。
教具准备氢气发生装置一套,铁架台,导管,铜制尖嘴导管,干燥的小烧杯,试管,酒精灯,火柴,木条,底部有孔的小塑料杯,肥皂液。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氢气的还原性及氢气的实验室制取原理。
2.知道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
3.认识氢气是理想的高能洁净燃料的原因。
教学重点1. 氢气是理想的高能燃料。
2. 氢气的还原性及实验室制取原理。
教学难点氢气的还原性。
教学用具氢气发生装置、试管、铁架台、长直导管、酒精灯、火柴。
氧化铜。
教学过程[复习提问]上节课讲到氢气的一个重要化学性质是什么?点燃纯净的氢气和不纯的氢气时现象一样吗?发生什么反应?写出反应方程式。
点燃氢气前必须做什么?如何操作?[讲述]人类使用燃料进行燃烧,是为了通过燃烧反应产生的热量。
那么,是否只有通过燃烧才能得到热量呢?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总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而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人量的变化。
可燃物质的燃烧反应产生热量,许多化学反应都有放热现象,也有些化学反应是吸热的。
燃料是人类获取能量的主要物质来源之一。
[阅读]课本P.135 理想的高能燃料计算:氢气的热值为汽油的多少倍?(143×103kJ/kg)÷(46×103kJ/kg)=3.1[小结]氢气燃烧的热值高,产物是水,它是理想的高能和洁净燃料。
[阅读]课本P.135 知识视窗[讨论]课本P.136 讨论与交流 2.[板书]三.氢气的还原性[演示]氢气还原氧化铜现象:(1)黑色氧化铜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2)试管口出现水珠[讨论]1.为什么要先通一会儿氢气再加热?2.为什么要先停止加热继续通氢气至试管冷却?[板书]操作中注意:(1)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生成的水倒流炸裂试管。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各单元复习提纲
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考点一、空气的成分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的实验实验原理: 4P + 5O2点燃2P2O5实验步骤 1.检验装置气密性2.集气瓶内装入少量水,并作记号3.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4.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实验现象及水面变化情况实验现象 1.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2.打开止水夹后,集气瓶内液面上升约1/53.实验结束后,将燃着的木条伸进到集气瓶中,火焰立即熄灭,说明集气瓶中不含氧气实验说明 1.其反应物必须是易燃物,且反应没有气体生成2.反应物必须足量,且容器的气密性良好3.装置不能漏气;集气瓶中预先要加入少量的水;红磷点燃后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4.进入瓶中水的体积一般小于瓶内空间的1/5,可能原因是:a.红磷的量不足,使瓶内氧气未消耗尽;b.胶塞未塞紧,使外界空气进入瓶内;c.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瓶塞,使进入瓶内水的体积减小;d有部分水留在导管中2、空气的成分和组成气体成分体积比% 性质用途氮气78 化学性质稳定,在一般条件下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电焊的保护气、食品袋中的防腐剂等氧气21 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化学性质活泼供给呼吸,常做氧化剂稀有气体0.94 化学性质稳定,通电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作保护气,充制霓虹灯,用于激光技术,氦气密度小,用作填充气球二氧化碳0.03 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作温室气肥其他0.033、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步骤现象结论用排水法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瓶内充满无色气体空气和呼出的气体都是无颜色的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中分别加入等量澄清石灰水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无变化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比空气中大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盛有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呼出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空气中的木条继续燃烧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浓度很小,二氧化碳含量很大考点二、混合物、混合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论: 高温 CO+部分金属氧化物→相应金属+CO2
注: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为“加热” 2、凡是涉及CO的实验必须处理尾气。
2.气体的干燥与除杂初探
小贴士:
1.检验CO2用澄清的石灰水【Ca(OH)2】 CO2+Ca(OH)2=CaCO3 +H2O 2.吸收CO2用氢氧化钠溶液 CO2+2NaOH=Na2CO3+H2O 3.检验水用CuSO4白色固体(遇水变蓝)
点燃
2C+O2===2CO
点燃
还原反应定义:
化学上把含氧化合物中的氧被夺去的 反应叫做还原反应。
例如: 碳单质能还原氧化铜,所以具有还原性→在反应 中可以作为还原剂
C:得氧,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是还原剂,有还原性
CuO:失氧,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是氧化剂,有氧化性
1.氢气的还原性
导气管要插入到 试管的底部,而且在氧 化铜的上方
结论: 高温 C+部分金属氧化物→相应金属+CO2 ↑
3.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从实验 可以看到黑 色的氧化铜 变成了红色 的铜,澄清 的石灰水变 浑浊。
CO+CuO
△
Cu+CO2
写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四氧 化三铁的化学方程式(条件为“高 温”)
高温 3CO+Fe2O3===2Fe+3CO2 高温 4CO+Fe3O4===3Fe+4CO2
专题课:H2、C、CO的还
原性及气体的干燥与除杂初探
一. H2、C、CO的还原性
写出H2、C、CO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1.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2H2+O2===2H2O
• 2.木炭在空气中充分燃烧
点燃
C+O2===CO2
• 3.木炭在空气中不充分燃烧 • 4.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
点燃 2CO+O2===2CO2
除去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O2 +2NaOH=Na2CO3+H2O
处理尾气
23
。
写出氢气还原氧化铁、四氧化三 铁的化学方程式(条件为“高温”)
3H2+Fe2O3===2Fe+3H2O
4H2+Fe3O4===3Fe+4H2O 结论: 高温 H2+部分金属氧化物→相应金属+H2O
注:氢气还原氧化铜为“加热” 高温
高温
2.碳单质的还原性
木炭还原氧化铜
实验现象:
试管内黑色粉末 变为红色,澄清的石 灰水变浑浊
装 置 图
试管口要向下倾斜?
实验现象如何?
实验现象:黑色粉末变为红色, 试管内壁有水珠出现。
结论:H2+CuO=Cu+H2O
△
实验步骤:通氢→点灯→熄灯→停氢
问题1:
实验开始时,为什么要先通氢气?
排尽试管中的空气,防止与氢气 混合加热时发生爆炸。
问题2: 实验完毕后,为什么继续通氢气直到 试管冷却为止? 答: 防止生成的铜再被氧化。
问题探究:
1、怎样验证混合气体(H2、CO、 H2O、CO2)中各成分的存在?
流程:混合气 无水硫酸铜 澄清石灰水
氢氧化钠溶液 浓硫酸 灼热的氧化铜
无水硫酸铜 澄清石灰水 点燃尾气
问题研究二: 1、怎样鉴别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方法一:用燃着的木条 方法二:用灼热的氧化铜 方法三:用紫色石蕊溶液 方法四:用澄清的石灰水
饱和NaHCO3溶液
NaHCO3+HCl=NaCl+H2O+C O2 ↑
稀盐酸
大理石
饱和 浓硫酸 NaHCO3
15.为了检验在氢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混合气体中是否
混入了一氧化碳,用如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
(1)装置A的作用是
是
二氧化碳 (2)装置B中应盛放的试剂是 澄清的石灰水 , 目的是为了验证 是否被除尽 (3)当观察到 B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而D中石灰水变浑 的现象时, 说明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一氧化碳。 △ H 2 +CuO=Cu+H 2O (4)装置C内一定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 △ CO+CuO Cu 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CO2 点燃 (5)装置E的作用是 2CO+O2===2CO ,可能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CuSO4+5H2O=CuSO4
·5H2O
4.吸收水可用浓硫酸(浓硫酸有吸水性)
问题: 1、怎样检验二氧化碳与水蒸气混 合气体中各成分的存在?
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无水硫酸铜和 澄清的石灰水
2、怎样除去氧气中混有的二氧化 碳和水蒸气杂质?
将混合气检验水, 除去混合气体中杂质时,最后除水。
实验结论: C+2CuO===2Cu+CO2 ↑
高温
• 思考:
1、为什么试管口略微向下倾斜?
防止管口凝结的水倒流到热的试管底部, 使试管破裂。
2、图中火焰外面罩了一个铁网, 有什么作用?
聚集火焰,提高温度
写出木炭还原氧化铁、四氧化三 铁的化学方程式(条件为“高温”)
高温 3C+2Fe2O3===4Fe+3CO2 ↑ 高温 2C+Fe3O4===3Fe+2CO2 ↑
2、除杂质: (1)怎样除去一氧化碳中混有的二氧化碳?
方法一:将混合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CO2+2NaOH=Na2CO3+H2O
方法二:将混合气体通过炽热的碳层 高温 C+CO2=2CO
(2)怎样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一氧化碳? 方法二: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O+CuO
△
Cu+CO2
3、实验室制取CO2时,怎样得 到干燥纯净的CO2? 注:除去CO2中的HCl气体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