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影生命周期模型及实证分析
中国电影产业的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电影产业的行业分析报告中国电影产业的行业分析报告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国电影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本报告通过对中国电影产业的详细分析,探讨了目前行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行业概况中国电影产业是一项综合性的产业,包括电影制作、发行、放映以及衍生品开发和推广等多个环节。
自19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产业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年均增长率达到了8.3%。
截至2020年,中国电影市场规模已经超过了600亿元人民币。
二、现状分析1. 电影市场规模:中国电影市场规模居全球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然而,与美国电影市场相比,中国电影市场的增长速度较快,许多国际制片商已经将中国市场作为一个重要的增长点。
2. 院线发展:近年来,中国影院的数量和规模迅速增长,覆盖了全国各个地区。
然而,中国影院的质量和服务水平仍然有待提高,特别是在设备更新和影院管理方面。
3. 电影制作:中国电影制作的数量庞大,但质量参差不齐。
高质量的国产电影在国内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与好莱坞大片相比,中国电影的整体质量还有待提高。
4. 市场调控:中国政府对电影市场进行了一系列调控措施,包括限制外国电影的引进数量、鼓励本土电影制作和放映、扶持优秀电影人才等。
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但也引发了一些争议。
三、问题与挑战尽管中国电影产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1. 缺乏优质作品:尽管中国电影制作数量庞大,但优质作品仍然相对不足。
这主要是由于创意不足、审查制度和商业利益的压力等原因。
2. 电影市场的多样性不足:中国电影市场主要由大片和商业影片主导,缺乏多样性和独立性。
这使得艺术电影和小成本电影很难在市场上获得成功。
3. 模式创新与技术革新:中国电影产业在模式创新和技术应用方面还相对滞后。
与好莱坞相比,中国电影的制作水平和技术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
四、发展趋势1. 市场国际化:中国电影市场将继续向国际化发展,吸引更多的国际制片商和发行商进入中国市场。
电影院线排片优化预案
电影院线排片优化预案第1章引言 (4)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4)1.2 研究内容与目标 (4)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4)第2章电影市场分析 (5)2.1 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 (5)2.1.1 市场规模 (5)2.1.2 增长趋势 (5)2.2 观众观影需求分析 (5)2.2.1 观众年龄结构 (6)2.2.2 观众偏好 (6)2.2.3 观众观影习惯 (6)2.3 竞争对手分析 (6)2.3.1 竞争对手概述 (6)2.3.2 竞争对手优势与劣势 (6)2.3.3 竞争对手策略分析 (7)第3章影院排片现状分析 (7)3.1 排片策略概述 (7)3.2 排片现状及问题 (7)3.3 影响排片效果的因素 (7)第4章排片优化原则与目标 (8)4.1 优化原则 (8)4.1.1 观众需求导向原则 (8)4.1.2 效益最大化原则 (8)4.1.3 影片生命周期考虑原则 (8)4.1.4 竞争优势原则 (8)4.2 优化目标 (8)4.2.1 提高上座率 (9)4.2.2 增加观众满意度 (9)4.2.3 优化影片结构 (9)4.2.4 提高票房收入 (9)4.3 优化策略 (9)4.3.1 合理安排放映场次 (9)4.3.2 灵活调整排片策略 (9)4.3.3 创新排片模式 (9)4.3.4 强化数据分析与应用 (9)4.3.5 加强宣传与营销 (9)第5章影片筛选与排片策略 (9)5.1 影片筛选标准 (9)5.1.1 市场需求分析:对影片的类型、题材、受众进行分析,结合市场调查数据,优先选择受众广泛、市场需求较大的影片。
(9)5.1.2 票房潜力评估:参考同类影片的历史票房表现,评估影片的票房潜力,优先选择具有较高票房预期的影片。
(9)5.1.3 口碑评价:关注影片的口碑及评价,优先选择口碑良好、获奖情况较多的影片。
(9)5.1.4 排他性原则:在筛选影片时,应避免同质化竞争,尽量选择不同类型、风格和题材的影片,以满足观众多样化的观影需求。
2024年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
一、总体概况2024年是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关键一年。
根据统计数据,全年中国电影总票房达到45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了3.7%。
这一数字显示了中国电影市场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
同时,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上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二、产业结构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呈现出多层次、多元化的特点。
国内院线仍然是电影产业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票房收入占据了总票房的大部分比例。
此外,线下影院的数量和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为观众提供了更好的观影环境。
与此同时,线上视频平台的崛起也为电影的传播和推广提供了新的机会。
三、优秀电影作品2024年中国电影市场上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电影作品。
其中,《我不是潘金莲》和《湄公河行动》等影片在票房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这些作品展示了中国电影创作的多样性和创新性,得到了观众和专业人士的一致认可。
四、电影引进与输出中国电影市场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国内外电影的引进。
越来越多的好莱坞大片和其他优秀的国际电影在中国上映,为中国观众带来了更多选择。
同时,中国电影也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一定的认可,一些中国电影在国外电影节上获得了奖项,为中国电影的国际化发展打下了基础。
五、挑战和机遇尽管中国电影市场在整体上保持了增长态势,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市场竞争加剧,越来越多的电影作品涌现出来,观众的选择面越来越广。
其次是盗版问题仍然存在,侵权行为对电影产业造成了一定的损失。
此外,高昂的票价也限制了一些观众的观影意愿。
六、发展趋势未来几年,中国电影产业将面临更多机遇和挑战。
从国内来看,中国电影市场的增长动力仍然强劲,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同时,电影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提升观影体验,引领电影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从国际来看,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将继续增强,中国电影将更多地走向国际舞台。
总结:2024年中国电影产业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国内外电影作品的引进和输出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中国电影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中国电影的现状及未来发展中国电影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摘要:随着国内娱乐产业的发展,中国电影文化产业正在不断改进与提高。
电影正逐渐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家家户户把看电影当成一种放松的最佳途径。
我国电影产业正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数量的激增以及技术的迅猛发展让中国电影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获得了不错的成绩。
本文针对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现时状况以及未来发展的预计做了一定的分析,并对中国电影的未来发展提出一定的建议。
一、中国电影的发展简史从1905年中国出现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到如今的2015年,中国电影的百年历程虽然颇为艰辛,但却是极有价值的。
第一代电影人的出现,使他们成为了中国电影的拓荒者。
黑白默片虽然在表演上依旧留有舞台剧的表演痕迹,拍摄时沿用戏剧舞台的一套办法,摄影机基本固定,电影镜头的景别变化不大,在内容上难免浅陋芜杂,艺术上也较幼稚,具有实验性特征,但其拓荒作用功不可没。
三四十年代,中国电影由萌芽阶段逐渐过渡到了起步阶段,迎来了中国电影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第二代电影人”的突出贡献是完成了中国电影从默片到有声片的转变。
在艺术上,他们最大的特点是写实主义,同时,注意把“写实”和电影化结合起来,逐渐摆脱舞台的局限,充分发挥电影艺术之长。
建国后走上影坛的导演艺术家,人称中国电影导演的“第三代”。
他们在遵循现实主义原则表现生活的本质,深入展现矛盾冲突,以及在民族风格、地方特色、艺术意蕴等方面,都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
使中国电影进入了“春华秋实两辉煌”的时代。
而紧接着,在夹缝中生存的第四代电影人,虽然总是笼罩着淡淡的哀愁和沉沉的相思,但他们的作品在这一时期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改革开放之后,第五代电影人带着创新的激情走上影坛。
他们对新的思想、新的艺术手法,特别敏锐,力图在每一部影片中寻找新的角度。
尽管人数不多,却给中国影坛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波。
而现在,第六代电影人横空出世,他们带着年轻新潮的思想,力图在电影界闯出一片天。
中国电影的发展现状分析及展望
中国电影的发展现状分析及展望中国电影自20世纪初就开始发展,经过了几个时期的不断发展和改革,目前已成为全球重要的电影产业之一。
但是,中国电影还面临着很多的挑战和问题,需要继续改善和完善。
一、现状分析1、发展速度快中国电影的发展速度非常快,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电影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2019年,中国电影票房总收入已超过了600亿元,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
同时,国内电影制作和发行公司数量不断增加,电影产业链条不断完善。
2、题材多样化中国电影近年来的题材也变得更加多样化,既有商业大片,也有文艺片,还有针对特定观众群体的题材电影。
同时,随着国家文化自信的提升,中国电影日渐走向世界,不仅在国际电影节上屡获佳绩,还有很多电影出口到海外市场。
3、质量参差不齐尽管中国电影发展可以说是“风生水起”,但电影质量参差不齐,商业大片泛滥,良莠不齐严重拖累了整个电影产业,使得中国电影和好莱坞的差距还很大。
同时,中国电影面临着一些文化局限和审查制度的压力。
4、市场集中度较高中国电影市场集中度较高,前十名的电影票房收入经常占据全年总票房的一半以上,这也导致了较小的制作公司难以获得合理的市场份额。
同时,中国电影市场被少数几家大型影院集团垄断,因此,对于其他小型的影院和电影制作公司来说很有压力。
二、发展展望1、加强电影质量控制在加强电影质量控制方面,中国电影需要注重制作质量和编剧水平的提高,不断深化题材和风格的多样性。
同时,要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通过对电影制作人才和技术的培训,提高电影产业整体的制作水平。
最重要的是,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行业标准,确保高质量电影的制作和上映。
2、改善电影发行和放映环境电影发行和放映环境的改善也是中国电影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目前,中国电影发行和放映市场集中度较高,需要扩大电影供应,提高多元化电影的市场比重。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小型影院和电影制作公司的支持,促进市场公平竞争,提高市场发展的活力和吸引力。
浅谈中国电视电影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内容摘要:[ 论文关键词]电视电影现状前景[论文摘要]电视电影作为电视传媒与电影艺术结合的一种特殊的影视艺术形式,在我国是近几年才开始兴起的。
由于缺乏经验,目前在电视电影的创作和制作管理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但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创作和生产领域,其又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 论文关键词]电视电影现状前景[论文摘要]电视电影作为电视传媒与电影艺术结合的一种特殊的影视艺术形式,在我国是近几年才开始兴起的。
由于缺乏经验,目前在电视电影的创作和制作管理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但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创作和生产领域,其又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一、电视电影的起源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bbc)在世界上第一个开办电视台,宣告了电视媒介的诞生。
由于人们对这一新鲜事物大感兴趣,一时间待在家里看电视节目蔚然成风。
以美国为例,原来已成为美国人固定消闲方式的“周末举家上电影院”被彻底破坏,这就造成了电影观众人次的急剧下降,尽管当时的电视技术只能提供质量很差的画面,但由于电视的新鲜性、免费观赏、节省外出的额外费用以及体力消耗等,足以弥补早期电视艺术造成的观赏缺陷。
从此以后,电视艺术就以其传播的迅速性在大众传播领域迅速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上的第一传播媒介,并对电影艺术形成了强烈的冲击。
因此,20世纪影响力最大的两种艺术形式——电影与最强势的传媒——电视,从40年代开始了激烈竞争。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逐渐从恶性竞争走向合作,开始了影视合流的趋势。
国外的影视合流最初是以在电视上播放电影的方式为开端的,后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的节目样式,即电视电影。
二、中国电视电影的发展现状和中国电影百年历史相比,中国的电视电影只有10年的历史。
虽然只是短暂瞬间,但这毕竟是电视电影开创性的10年,在这10年中,中国的电视电影走过了一段不断突破和创新的道路。
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cctv—6)自1996年1月1日开播以来,每年播出上千部影片。
一方面,随着事业的发展,电影频道中心面临必须从简单提供节目到开展多方面的合作制作节目的转变;另一方面,随着电影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电影频道肩负着成为影视合流龙头的重任。
中国电影产业的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电影产业的行业分析报告姓名学号:周坤龙N*****所在院系:文学院学科专业:戏剧影视文学目录一行业简介1定义2大电影产业链包含的主体与收入构成3电影产业三个环节:制片、发行和放映4中国电影的票房分账二行业生命周期分析1市场增长率、需求增长率2产品的技术水品发展3总结三行业市场结构分析1供需关系2行业竞争者3市场集中度四行业竞争格局分析1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竞争格局2供应链分析3产业格局的发展五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1行业的发展环境2中国电影行业的发展趋势3中国电影行业的投资机会4其他可能存在的风险5典型企业的分析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影视行业的监管体制正在由单一计划经济的监管体制逐步转向市场经济的监管体制。
作为文化娱乐市场重要组成部分的影视剧市场连续多年保持持续增长,各类社会资本逐渐进入影视制作行业,除原有的国有资本主导的影视剧制作市场外,民营资本、外资也相继进入影视制作行业,一方面促进了影视行业的良性发展,一方面加剧了影视行业的市场竞争。
2009年随着广电总局逐渐加大对外资影视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开放力度,并陆续出台《电影企业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中外合资、合作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企业管理暂行规定》等政策,资本市场尤其是国外资本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关注极大程度的缓解了中国电影产业资金匮乏的问题,为充满巨大活力的中国电影市场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
一、行业简介1、定义:电影产业链是指在市场经济时代和产业格局下,以电影产品为核心,以其形成到最终消费所指涉的具有上下游关系的各个功能主体的集合。
传统意义上的电影产业链是指包括电影创作(制片)、发行、放映(简称“制-发-放“)的一体化流程。
而广义的电影产业链即“大电影产业链”,则在原有产业链前后端进行延伸,前端加入电影投融资,后端加入电影衍生产品(如音像制品、广告、游戏)和拓展其他放映渠道(如在有线电视、MP4、网络等媒介播放)。
广义的电影产业链突破了影院的空间,使电影经济超越了传统的票房经济并在明星经济、广告业、唱片业、游戏业等相关行业里辐射出持续的经济能量。
观众在选择电影过程中的行为分析与建模
观众在选择电影过程中的行为分析与建模哈尔滨理工大学陈金凯、刘宇、杨航摘要随着国民收入及其生活质量的提高,精神娱乐生活的质量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而观看电影已成为大部分人们精神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我国电影票房呈现跨越式增长,票房的增幅使电影业吸收了大量的投资,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而观众在选择电影过程中的行为影响着票房,所以我们有必要对观众行为进行准确深入的了解。
本文选取哈尔滨地区的普通电影观众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抽样调查问卷对观众选择行为进行测量、分析与建模.在对观众行为进行分析时,根据对所获得的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提出影响观众选择电影过程中的几个重要因素:上映档期、电影产地、演员与导演、以及电影题材,然后对以上几个因素进行建模分析。
本文首先根据实际调查研究的情况,用联合分析的方法构建起本文的观众从电影中获得的总效益模型;然后将实际调查研究的数据输入适于联合分析方法建模的专业统计软件(本文运用SPSS17。
0)进行建模和实际数据的分析,并结合聚类分析;最后通过最小二乘法进行参数估计,得出本文中上映档期、电影产地、演员与导演、电影题材等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效果。
通过本文的研究,对电影投资方正确进行自身定位、满足观众的需求以及提高票房收益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电影联合分析聚类分析市场细分最小二乘法回归模型目录一、绪论 (1)(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二)研究对象及调查样本描述 (1)1.研究对象 (1)2.样本描述 (1)二、研究理论方法的简单介绍 (2)(一).联合分析的基本理论 (2)(二)联合分析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 (3)(三)聚类分析的基本理论 (3)三、研究框架和模型构建 (4)(一)研究框架 (4)(二)模型构建 (5)四、数据处理与模型分析过程 (6)(一)研究设计和数据收集 (6)1。
属性及属性水平的确定 (6)2。
电影组合的确定. (7)3.通过调查收集数据 (7)(二)数据分析结果 (8)1.个人层面效用系数分析及模型拟合优度的检验 (8)2.总体层面效用系数分析及模型拟合优度的检验 (12)3.男女分组的效用分析 (16)4。
2023年电影制作行业洞察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预测分析报告
电影制作行业洞察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预测分析报告目录概述 (4)一、2023-2028年宏观政策背景下电影制作业发展现状 (5)(一)、2022年电影制作业发展环境分析 (5)(二)、国际形势对电影制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6)(三)、电影制作业经济结构分析 (7)二、电影制作产业未来发展前景 (8)(一)、我国电影制作行业市场规模前景预测 (8)(二)、电影制作进入大规模推广应用阶 (8)(三)、中国电影制作行业的市场增长点 (9)(四)、细分电影制作产品将具有最大优势 (9)(五)、电影制作行业与互联网等行业融合发展机遇 (10)(六)、电影制作人才培养市场广阔,国际合作前景广阔 (11)(七)、电影制作行业发展需要突破创新瓶颈 (12)三、电影制作业发展模式分析 (12)(一)、电影制作地域有明显差异 (12)四、2023-2028年电影制作产业发展战略分析 (13)(一)、树立电影制作行业“战略突围”理念 (13)(二)、确定电影制作行业市场定位,产品定位和品牌定位 (13)1、市场定位 (14)2、产品定位 (14)3、品牌定位 (16)(三)、创新力求突破 (16)1、基于消费升级的技术创新模型 (17)2、创新促进电影制作行业更高品质的发展 (17)3、尝试格式创新和品牌创新 (18)4、自主创新+品牌 (19)(四)、制定宣传方案 (20)1、学会制造新闻,事件行销--低成本传播利器 (20)2、学习通过出色的品牌视觉设计突出品牌特征 (21)3、学会利用互联网营销 (21)五、电影制作行业发展状况及市场分析 (22)(一)、中国电影制作市场行业驱动因素分析 (22)(二)、电影制作行业结构分析 (22)(三)、电影制作行业各因素(PEST)分析 (23)1、政策因素 (23)2、经济因素 (24)3、社会因素 (25)4、技术因素 (25)(四)、电影制作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5)(五)、电影制作行业特征分析 (26)(六)、电影制作行业相关政策体系不健全 (26)六、电影制作行业“专业化能力”对盈利模式的影响分析 (27)(一)、电影制作企业盈利模式运作的关键 (27)1、”专业化能力“对电影制作行业的重要性 (27)(二)、怎样培养电影制作行业的业务能力 (28)七、宏观经济对电影制作行业的影响 (29)(一)、电影制作行业线性决策机制分析 (30)(二)、电影制作行业竞争与行业壁垒分析 (31)(三)、电影制作行业库存管理波动分析 (31)八、电影制作行业未来发展机会 (32)(一)、在电影制作行业中通过产品差异化获得商机 (32)(二)、借助电影制作行业市场差异赢得商机 (32)(三)、借助电影制作行业服务差异化抓住商机 (33)(四)、借助电影制作行业客户差异化把握商机 (33)(五)、借助电影制作行业渠道差异来寻求商机 (34)九、电影制作行业风险控制解析 (34)(一)、电影制作行业系统风险分析 (34)(二)、电影制作业第二产业的经营风险 (34)十、电影制作成功突围策略 (35)(一)、寻找电影制作行业准差异化消费者兴趣诉求点 (35)(二)、电影制作行业精准定位与无声消费教育 (35)(三)、从电影制作行业硬文广告传播到深度合作 (36)(四)、公益营销竞争激烈 (36)(五)、电子商务提升电影制作行业广告效果 (36)(六)、电影制作行业渠道以多种形式传播 (37)(七)、强调市场细分,深耕电影制作产业 (37)十一、电影制作产业投资分析 (37)(一)、中国电影制作技术投资趋势分析 (37)(二)、大项目招商时代已过,精准招商愈发时兴 (38)(三)、中国电影制作行业投资风险 (39)(四)、中国电影制作行业投资收益 (39)概述近年来,电影制作行业市场火爆,其应用场景跨越式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技术、安全和多样性的创新。
我国电影市场的现状与未来走向分析
我国电影市场的现状与未来走向分析随着国内电影市场的逐步开放和多元化,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已经不再是一个孤岛。
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增速明显加快,观众需求变化迅速,优秀电影的制作和推广也逐年提高。
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我国电影市场的现状与未来走向正在经历着各种的挑战与机遇。
一、现状1. 产业链完整,入市片量逐年增长电影市场发展态势显著,尤其是2013年开始,国家在经济文化领域的逐步改革与提升,带动了中国电影产业的飞速发展。
根据2017国家电影局发布的数据,我国电影产业投资和产出相对平衡,电影产业链逐步完善。
近年来,我国电影票房也是呈现出井喷式发展,截止到2020年,全国电影市场已经创造了707.16亿元的历史新高。
2. 观众总量不断增加,观影需求持续扩张社会发展取得的稳步成果,也会带来观众对电影市场的更高期望,导致电影市场更加活跃。
我国电影市场观众总量不断增长,消费者对于观影的消费意愿不断增加。
在2019年,全国观影人次达到1.735亿,与2018年相比,增长率达到5.2%。
同时,观众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张,让市场开始进入“从重口味逐渐向博物馆化转型”的新常态。
3. 优秀电影的产出质量持续提高,产业高度专业化为了满足观众对电影的期待,我国电影产业的专业化和市值化发展势头也在不断增强。
不同类型的电影在制作过程中,从选题到后期制作都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产业链的专业化和日臻高级。
在2019年度,我国优秀电影作品数量和制作水平也都经历了提高,由国家提供的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政策提高,推动了中国电影产业的快速扩张。
二、未来走向1. 数据派生发展,实现个性化推荐高度专业化的产业链,也为我国电影产业注入了更现代化的元素。
数据派生在电影市场方面的应用已经开始渐成规模,观众需求排名和个性化推荐都会通过大数据的应用实现。
例如,通过观众收视、喜好等信息推荐个性化电影信息和院线排片信息,成为未来电影市场的重要方向和竞争点。
2. VR、AR等技术作为元素带动更好的体验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已经在其他领域中取得了明显的发展。
电影票房模型及应用
电影票房模型及应用Introduction电影票房是衡量一部电影在市场上取得的经济收益的重要指标。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电影制片方、发行方及投资者对于票房表现的预测和评估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电影票房模型及其应用,帮助各方更准确地预测电影票房,制定战略决策。
1. 常用电影票房模型1.1 时间序列模型时间序列模型是运用历史票房数据进行预测的一种常见方法。
其中,最著名的模型包括ARIMA模型(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GARCH模型(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等。
这些模型通过分析历史数据中的趋势、季节性和周期性等因素,进行未来票房的预测。
1.2 多元回归模型多元回归模型是利用多个相关自变量来解释因变量(票房)的一种统计方法。
在电影票房预测中,通常会考虑电影类型、演员阵容、导演水平、发行商实力等因素作为自变量。
通过构建适当的回归模型,可以预测电影票房在具体条件下的表现。
1.3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用于模拟人脑神经系统的工作原理,可用于预测电影票房。
该模型可以学习历史数据中的模式,从而预测新电影的表现。
它通常包含输入层、隐藏层和输出层,通过调整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权重,不断优化模型的表现。
1.4 集成模型集成模型是将多个单一模型结合起来,通过加权平均或投票的方式得到最终结果的一种方法。
常见的集成模型包括随机森林、梯度提升树等。
通过结合不同模型的优势,集成模型可以提高票房预测的准确性。
2. 电影票房模型的应用2.1 电影制片方决策电影制片方可以利用票房模型来评估不同元素对票房的影响,制定合理的投资策略。
通过模型预测,他们可以了解投入演员、导演、宣传等各个环节的成本与回报关系,从而更好地决策哪些项目值得投资,以及如何分配宣传资源等。
2.2 发行方市场定位发行方可以利用电影票房模型预测不同类型电影在不同受众群体中的表现,从而更好地进行市场定位。
他们可以了解到不同类型电影对观众的吸引力、特定时期的观影量等信息,从而有针对性地推出策略,提高电影的市场份额。
国产电影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国产电影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崛起,国产电影行业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
在过去的几年里,国产电影在票房收入和口碑上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越来越多的电影在国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然而,国产电影行业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对国产电影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首先,国产电影在票房收入方面取得了显著的增长。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自2012年以来,中国电影市场年票房收入呈持续增长趋势,迅速跃居世界第二位。
这一趋势主要得益于中国巨大的人口基数以及中产阶级消费能力的提升,推动了观影需求的快速增长。
同时,国产电影在质量上也有了明显的提升,一些高品质电影作品不仅在国内取得了良好的票房成绩,还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认可。
然而,国产电影行业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商业化倾向过重,追逐票房成为许多电影制作方的首要目标。
这种现象导致了电影内容的千篇一律和缺乏创新,乏味的商业大片居多,缺少独特的艺术个性。
其次,电影市场的垄断程度较高,少数知名电影公司站在舞台中央,其他制作方很难获得资源和市场竞争的机会。
此外,影院建设不平衡也是制约国产电影发展的因素之一。
尽管国产电影行业面临一些挑战,但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积极的变化。
首先,越来越多的优秀导演和演员涌现,为国产电影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他们以独特的创作风格和优秀的表演能力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同时也提升了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的声誉。
其次,电影制片方开始意识到创意和故事的重要性,积极寻求与国际电影制作公司合作,引进国外优秀电影资源,并加强自身的制作能力和技术水平。
这种国际合作有助于提高国产电影的质量和竞争力。
未来,国产电影行业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首先,互联网的发展将为电影行业带来更多新的商业模式和观影方式。
网络平台的崛起为电影制片方提供了更大的市场和资金来源,同时也使得更多的观众可以在线观影。
其次,国产电影应注重创新,追求更高的艺术追求,摆脱单一的商业化制约,推动中国电影走向世界。
电影分析 - 当代中国电影的发展趋势与特点
电影分析 - 当代中国电影的发展趋势与特点引言电影是一种强大的媒介,能够通过影像和故事,向观众传达情感、思想和价值观。
在当代中国,电影产业蓬勃发展,各类影片层出不穷,深受国内外观众的欢迎。
本文将探讨当代中国电影的发展趋势与特点,包括电影主题、制作风格以及市场变革等方面。
1. 当代中国电影主题的多样性电影的主题多样化是当代中国电影的一个显著特点。
与过去相比,当代中国电影不再局限于政治和社会题材,而是涉及各个领域和层面。
中国的导演们更加关注个体和情感,反映了人们对个人成长、亲情、友情、爱情等主题的追求。
1.1. 人性探索与情感表达当代中国电影以人性探索和情感表达为主题之一。
导演们试图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人物塑造,触动观众的内心。
例如,张艺谋的《活着》(1994年)展示了一个家庭在中国历史变革中的命运,引发了观众对人生意义和家庭关系的深思。
1.2. 历史与文化回溯中国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也成为当代中国电影常见的主题之一。
导演们通过再现历史事件和描绘传统文化来唤起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例如,陈凯歌的《大红灯笼高高挂》(1991年)通过一个家庭故事来反映中国文化革命中的社会变革和个人命运。
2. 当代中国电影制作风格的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中国电影的制作风格也发生了许多变化。
导演们寻求创新和突破,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2.1. 拍摄技术的进步现代技术的进步为电影制作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导演们使用先进的摄影机和特效技术,创造出更加逼真和震撼的视觉效果。
例如,贾樟柯的《山河故人》(2018年)巧妙地利用了特技和后期制作技术,再现了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历史场景。
2.2. 风格多样化的尝试当代中国电影的导演们也在制作风格上进行了多样化的尝试。
他们摒弃传统的叙事方式,探索更加抽象、幻想或实验性的表达形式。
例如,王家卫的《花样年华》(2000年)通过镜头语言和剪辑手法,将观众引入一个情感缠绵、迷人而又伤感的世界,展示了导演对于电影语言和艺术表达的独特见解。
电影票房预测模型研究与分析
电影票房预测模型研究与分析电影行业一直是文化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带来哗然的票房收入,还能够传递出大量的文化信息。
因此,电影行业在经济和文化发展中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但是,在电影行业中,电影票房收入与一部电影的质量之间并不是完全正相关的。
许多高质量的电影不一定能够在票房上取得好成绩,而一些口碑并不好的电影反而能够大热。
如何预测一部电影的票房收入,提前制定出合理的营销策略,对于电影行业的成功运营尤为重要。
本文将围绕着电影票房预测模型研究和分析展开论述。
一、电影票房预测模型的意义随着电影市场的日渐成熟,电影对象群体日益丰富,电影类型也多样化。
电影市场的复杂性在不断增加,传统的票房预测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审片公司以及电影投资者的需求,于是,电影票房预测模型的研究和建立成为了必要的且不可避免的问题。
电影票房预测模型可以预估一部电影的票房收入,提前评估出它是否会成为一部爆款电影,这对电影公司的财务规划、宣传推广以及更好地选择演员和导演等方面的决策能起到重要作用。
二、电影票房预测模型的研究思路1、评价指标的选择在研究建立电影票房预测模型时,合理选择评价指标是根本。
一般来说,需要考虑以下指标:(1)上映时间:影响电影上映话题和电影市场需求;(2)电影类型:不同类型的电影受众群体不同;(3)男女主角和主创类型:影响不同群体出去看电影的人数;(4)国外评分:评分和口碑对于预测电影票房收入有重要的作用;(5)预告片点击量等:体现电影关注度和市场需求。
2、数据采集和整理在选择评价指标完成后,将这些指标与实际的电影票房收入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提取其中的关键变量,如该电影主演和主创人员数量、上映时间是否与假日重合等等。
在这个过程中,要准确的分析电影票房收入的变动情况和型态等信息,寻找电影票房收入与其他因素的潜在联系。
3、模型建立和预测选择好重要变量后,可以采用数据模型建模的方法进行预测分析。
以近两年较为成功的电影为样本,运用分类和回归的模型建立电影票房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参数优化和数据拟合,进而建立可供实际运作的电影票房预测模型。
2024年我国电影跨世纪发展研究论文
2024年我国电影跨世纪发展研究论文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推进,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和艺术形式,在全球范围内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追捧。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影市场之一,中国电影业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和发展。
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不仅在国内市场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也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电影跨世纪发展的历程、特点、成就与挑战,以期为我国电影业的未来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中国电影业的跨世纪变革进入21世纪,中国电影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革。
一方面,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电影制作成本大幅度降低,电影制作的门槛也随之降低,这极大地促进了电影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文化的自信,观众对于电影的需求也不断增长,他们对于电影的品质和内容要求也越来越高。
这种变革为中国电影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二、中国电影业的跨世纪特点中国电影业的跨世纪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多元化发展。
随着观众需求的多元化,中国电影业也开始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特点。
除了传统的剧情片外,动画片、纪录片、喜剧片等各种类型的电影也逐渐兴起,并且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
国际化发展。
随着中国电影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开始走向世界舞台。
中国电影在国际电影节上的获奖数量不断增加,中国电影的影响力也在逐渐扩大。
品牌化发展。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中国电影业开始注重品牌建设。
一些优秀的电影制作公司和导演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品牌,他们的作品在市场上也取得了很好的口碑和票房。
三、中国电影业的跨世纪成就中国电影业的跨世纪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一方面,中国电影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影市场之一。
另一方面,中国电影的艺术水平和制作质量也不断提高,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电影作品和电影人才。
这些成就不仅为中国电影业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全球电影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近十年我国电影产业政策研究
近十年我国电影产业政策研究近十年我国电影产业政策研究近十年来,我国电影产业经历了蓬勃发展的历程。
电影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形式,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娱乐需求,还能传播文化、表达思想、塑造国家形象等。
为了促进电影产业的繁荣发展,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电影产业政策,通过培育人才、扶持企业、推动创新等方面的举措,推动电影产业的良性发展。
在近十年来,我国电影产业政策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推动电影产业创新发展、培育人才、扶持企业、提高电影市场的开放度等。
首先,推动电影产业创新发展是近十年来我国电影产业政策的重要方向之一。
通过创新发展,电影行业得以实现良性循环,从而促进产业持续发展。
近年来,我国电影技术不断创新,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电影制作公司和人才。
政府以及相关机构也积极支持电影创新发展,鼓励电影行业在技术、制作等方面不断突破和进步。
其次,培育人才是我国电影产业政策的重要方向之一。
人才是电影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培养出一支高水平的电影从业人员队伍对于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我国电影产业政策注重培育电影专业人才,通过设立电影学院、加强电影人才培训等举措,扩大电影人才队伍规模,提高人才素质和水平。
同时,政府还出台相关政策,鼓励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进行合作,共同推动电影产业的发展。
第三,扶持企业是我国电影产业政策的重要内容。
电影产业是一项资金密集型的产业,对于资金的需求较大。
为了扶持电影企业,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包括提供贷款、补贴、税收优惠等。
此外,政府还推动建设电影产业园区,并提供相应的配套服务,为电影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最后,提高电影市场的开放度也是我国电影产业政策的一个重要方向。
通过开放度的不断提高,我国电影产业得以与国际接轨,扩大国际市场份额。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鼓励电影进出口,推动国际合作项目的开展。
此外,政府还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电影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提升国内电影的品质与竞争力。
近十年来,我国电影产业政策的实施,为电影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中国电影的发展现状分析及展望
中国电影的发展现状分析及展望近年来,中国电影业经历了飞速发展的阶段。
不断打破票房记录,参加国际影展获奖,中国电影逐渐成为国际电影市场的重要一份子。
本文将分析中国电影的发展现状,并展望未来。
1. 观影人数持续增加自2010年起,中国电影市场每年观影人数都在持续增加,2018年更是达到了6.35亿人次,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这与中国人口众多有关,也与电影院的普及化、票价的降低等因素有关。
2. 电影产量不断攀升中国电影从2012年的589部,到2019年的1092部,电影产量正不断攀升。
随着国家对电影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同时优秀的电影导演、编剧、演员的加入,推动了中国电影产量的不断增加。
3. 电影市场规模迅速增长中国电影市场规模与票房收入迅速增长,2018年票房收入高达600亿元人民币。
与此同时,国家对电影产业的政策不断完善,电影市场逐渐走向规范化、专业化的方向。
4. 电影类型多元化中国电影类型也从单一的“革命题材”向多元化、丰富化发展。
现今国产电影已无固定题材,有历史、文艺、喜剧、科幻等各种类型,与国际接轨。
二、中国电影的未来展望1.坚持“原创论”中国电影要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创意水平,通过优秀的原创作品吸引观众。
同时,在市场扩大的过程中,坚持对原创电影的扶持,鼓励多样化、创新化的电影制作。
2. 引进外国电影技术中国电影要向世界一流技术接轨,吸收国外电影技术思想及实践,提升中国电影技术创新能力,为中国电影未来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3. 打造中国电影品牌中国电影要在电影品牌上下功夫,进一步提升自己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及策划界别的影响力,力争让中国电影品牌成为国际电影市场的“标杆”。
4. 深改型企业发展各大电影公司要不断适应市场变化,强化自身在产业链上的地位,不断优化管理、提升效率,发掘年轻人对电影消费的需求和潜力,为中国电影的进一步发展做好深改型企业发展的准备。
总之,中国电影的发展有着一个很好的开端,与世界电影市场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
中国的电影行业调查报告
中国的电影行业调查报告摘要:中国的电影行业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
本报告以对中国电影市场的调查为基础,从电影票房、观众群体、电影制作和发行等方面进行分析。
虽然中国电影行业存在一些挑战,但仍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一、电影票房:自2024年起,中国的电影票房连续多年增长,2024年达到了625.8亿元人民币。
这主要归因于中国电影观众对电影的热爱,以及国内电影院数量的快速增加。
此外,中国电影市场也受益于国际进口电影的快速增长。
二、观众群体:中国观众群体呈现出多样性和年轻化的趋势。
根据统计数据,18-34岁年龄段的观众占据了总观影人数的60%以上。
此外,女性观众和三四线城市的观众也成为电影市场的重要部分。
这些观众更加注重电影品质和口碑,对于有深度和情感内核的电影更为青睐。
三、电影制作:中国电影制作业务也实现了长足的发展,涌现出大量优秀的导演和演员。
中国电影在国际舞台上也崭露头角,不仅获得国际大奖,还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广泛认可。
然而,中国电影制作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如剧本创作和技术水平等方面的短板。
四、电影发行:中国电影发行市场在过去几年中经历了快速发展,国内发行公司数量不断增加。
此外,网络发行和影院连锁也带动了中国电影的传播和推广。
然而,中国电影发行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如影片数量过多、发行策略不完善以及盗版问题等。
结论:中国的电影行业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为全球重要的电影市场。
然而,中国电影行业仍面临一些挑战,如剧本创作和技术水平等方面的短板。
中国电影行业有巨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可以通过提高制作质量、加强创新和改善发行策略等途径来进一步提升竞争力。
1.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24年。
2.《2024年中国电影市场发展报告》,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2024年。
3.《中国电影市场2024年度总结报告》,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2024年。
4.中国电影综合行业报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24年。
电影研究方案
电影研究方案第1篇电影研究方案一、方案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文化产业的日益繁荣,电影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电影产业的繁荣发展,提高电影作品的艺术品质和市场竞争力,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电影产业的深入分析,为电影从业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
二、研究目标1. 分析我国电影产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 探讨电影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机遇。
3. 提出具有实操性的电影产业发展策略。
4. 为电影从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三、研究内容1. 电影产业现状分析(1)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2)主要电影类型及受众群体(3)电影产业链的构成及运作机制(4)电影产业的区域分布特点2. 电影产业存在的问题(1)电影创作质量参差不齐(2)电影市场同质化竞争严重(3)电影产业融资渠道单一(4)电影产业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3. 电影产业发展趋势及机遇(1)政策扶持力度加大(2)科技进步推动产业创新(3)市场需求多元化(4)国际合作与交流日益紧密4. 电影产业发展策略(1)提升电影创作质量1. 培育优秀电影人才2. 强化剧本创作和项目策划3. 提高电影制作技术水平(2)优化电影市场结构1. 鼓励差异化竞争2. 推动电影类型多样化3. 加强对中小成本电影的扶持(3)拓宽融资渠道1. 建立多元化融资体系2. 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电影投资3. 探索与国际资本合作模式(4)完善法律法规体系1. 加强版权保护2. 完善电影审查制度3. 制定行业规范和标准四、实施方案1. 组织专业团队,开展电影产业现状调研。
2. 结合调研成果,分析电影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 邀请业内专家、学者和从业者,共同探讨电影产业发展趋势和机遇。
4. 制定电影产业发展策略,并形成书面报告。
5. 组织专题研讨会,推广研究成果,为电影从业者提供指导和建议。
五、预期成果1. 形成一份全面、深入的电影产业研究报告。
2. 为电影从业者提供具有实操性的发展策略和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波,等:我国电影生命周期模型及实证分析
1791
弄清电影需求的内在规律就显得非常关键.另一方面,电影具有很强的季节性,电影业称之为“档期”.电影 一般在节假日期间属于黄金档期,比如贺岁档、春节档、暑期档、五一档、十一档等.在这些黄金档期,观众 人次会有明显增加.如何把季节性作为影响电影需求的一个重要因素进行研究,是很多学者关注,也是本文 重点研究的一个方面.
ln(r/i)=,(Xi)=c+≥:bjxji
(8)
其中,c为常数项,,为函数,考虑最简单的线性函数形式;Xi为第i电影的影响因素向量,z撕为其分量,表
示电影i的第J个影响因素.
最终选择投资规模、票价、拷贝、演员明星情况、进口国产情况等因素作为影响观众需求的主要影响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素,建立的模型如下:
Yit=ln(dit)=ln(叼i)+aln(t)+X(1一t)+8hit+eit
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对我国市场的影片进行分析,试图找出其需求模式,对电影业的决策者制定放映计 划提供一定的依据.本文下面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首先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分析;接着分析我国电影市场的 需求状况,并对观众的需求及其变化情况建立模型,其中重点考虑了档期因素;然后根据所建模型实证分析 我国电影市场需求情况,研究我国电影市场观众人数的规律,以及各种因素对电影观众人数的影响情况;最 后是结论与展望,总结了研究的主要结论,并分析了模型的现实意义和进一步研究方向.
分析可以发现,多数影片呈现明显的
指数下降形式趋势,不过不同类型的
O
影片又有不同的波动形式,因此指数
O
下降可能不是最合适的扩散模式.根 据概率论的知识,Gamma分布的 密度函数曲线和影片需求下降盐线较 为相似,且指数分布就是它的一个特 殊情况,因此用Gamma分布密度 曲线描述电影需求的扩散模式较为合 适.前面提到的Ainslie,Dr爸ze和 Zufryden[4】的滑动窗口对数模型,以 及Sawhney和Eliashberg[3J建立的
机的分为固定效应模型与随机效应模型,其中混合模型即为普通的最小二乘估计的模型,而固定效应变截距
模型是面板数据模型中常用的模型.本文主要采取混合模型与固定效应变截距模型,其中混合模型可以量化
研究各因素对观众人数的影响程度,并可刻画所有电影观众的衰减速度;而变截距模型虽然无法刻画各因素
对电影的影响情况,但可充分考虑每部电影观众需求的自身特点,并可刻画电影观众需求的衰减速度.具体
确实会使走势发生改变,且一般会使得观众人次上升,因此我们首先考虑在AinsHe,Dr爸ze和Zufryden[41研
究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个考虑节假日因素的Gamma扩散模型.
也=Ⅳ南rleq伊 一般Gamma扩散模型具有下面的形式:
(1)
2Ⅳ两面 其中,,@)=铲ta-1e“dt为参数为a的Gamma函数.若令 ,7
(2)
,y=(Q一1)/3
(3)
则上面的模型可写成
dt=采7邝)e(1一‘)伊
(4)
其中 也:影片在第t周的日均观众人次; Ⅳ:影片的总需求(电影放映期内各周观众人次总和); 叼:影片在第一周的观众人次; ,y:影片最高周观众人次出现的时刻(周); p:影片周观众需求的衰减速度. 此外,令^t为电影放映是否处于节假日(季节性)的虚拟变量,称为电影档期:
零O 丑
蛞 .<
O
《 鼷
O
O
O ∞卯∞如加m∞
l
2
3
4
5
6
7
8
9 10 ll
12
周
十‘疯狂的石头'十‘x战警'+‘满城尽带黄金甲'——-一‘神秘群岛'
BOXMOD模型,都用到Gamma扩 散模式描述观众需求.但是他们都没
囝1三种不同类型影片周观众人次比例走势图
有把季节性(节假日)看成—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仅通过观测与系列文献的研究表明节假日内电影观众人次
一般人们把电影的观众需求看成指数形式下降.研究较多的是影片的生命周期和竞争影片的市场份额. Jedidi,Krider和Weinberg[1j进行了电影聚类研究;通过利用有限混合回归方法对100部影片的周票房进 行分析,根据首周票房成绩和需求衰减速度,把电影分成四大类,并分别分析了它们各自的特点以及将来的 研究方向;他提供的这四大类都是呈现指数衰减形式,只是参数不同.Delre,et a1.【2】对电影市场进行模拟, 解释在电影界存在的一种现象:80%左右的票房来自20%的影片,而剩下20%的一小份市场由80%的影片分 享.为了区分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影片,他们模拟一个市场,这个市场里的影片质量不同,但是具有相同的广告 投入;个体通过WOM(口头传播与评价)和媒体广告得到影片的信息;以这二者为参数,建立特定观众个体 对特定影片的效用函数,这个效用函数由个人效用和社会效用按照一定的比例构成,根据这个比例区分面向 主流电影的市场和面向艺术片的市场.
上述研究方法中对观众需求人次的建模,对电影市场研究的深入进行、市场规律的挖掘和电影业者决策 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不过,由于研究重点与研究对象的不同,我国电影市场的规律可能会不同,因此有必要对 我国电影市场进行深入的量化研究分析和理论分析.下面我们将在上述诸多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电影市场 进行分析,进而构建合适的模型,用于研究国内电影市场的观众需求情况和规律.
为模型残差,是白噪声序列;记olt=警,九=击,吼=Ai∈i;lnQ]i)可以为第i部电影特有影响因素如投资、
演员阵容、拷贝数的函数,一般采取这些影响因素的线性函数.下文将在模型(6)的基础上结合回归模型和
面板数据模型建立具体模型.
面板数据模型根据模型形式常分为变系数模型、变截距模型与混合模型,而根据模型个体效应是否是随
其中,第3点关于大小制作电影观众需求衰减速度的结论,与部分研究文献[3】的结论不同.前面一些研 究表明大制作电影的衰减速度更快些,而本文通过对很多电影的建模研究发现各类影片观众需求的衰减速度 大致相同,差异产生的原因可能在于:一是国内外电影市场尤其是观众对象的不同;一是研究方法的不同,由 于本文采取的方法异于其他研究方法,因此结论有所不同.
3 我国电影生命周期模型
由于国内电影市场存在着其自身特性,因此在观众需求方面可能存在着与国外市场不同的特性.所以本 文将简单分析国内电影市场的需求规律,并考虑档期因素,进而建立模型以量化观众需求规律,刻画影片的 变化规律.
我国电影分类种类繁多,其特点也非常丰富.主要包括主旋律影片象《太行山上》、《任长霞》等,商业类 型电影象《满城尽带黄金甲》、《蜘蛛侠》等,商业性的艺术电影,象《千里走单骑》、Ⅸ如果爱》等,艺术电影
万方数据
1792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第30卷
如《孔雀》、《青红》等.其中,第二类和第三类逐渐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因此我们主要针对这两个类型的影片
进行分析.
根据对采样的电影观众需求人次的分析,其变化趋势大概有三大类型(典型的电影走势图见图1),分别 是:
1)迅速下降型:随着时间推移,票房迅速下降(如电影《x战警3》);
型和Gamma扩散面板数据模型;并结合国内电影市场,实证研究国内电影市场观众需求的变化规律以及节 假日等因素的影响情况.
首先进行模型变换,对模型(5),考虑多部电影的情形以及随机影响因素,并将模型(5)对数化,得到的 总模型形式为:
Y“=ln(dit)=ln(,/it(7t/8;)e(1一蚪&^“)/8‘)+e让
I 1,影片第t个放映周是节假日,
,
“t一1 o,否则,
其中对我国电影市场而言,节假日为国内法定假日:国庆、五一、春节、元旦.
万方数据
第10期
李波,等:我国电影生命周期模型及实证分析
1793
此时,建立考虑节假日因素的Gamma扩散模型:
dt:赤(7伊)e0一t+∈ht)/8
(5)
其中,系数∈反映了节假日因素对观众人数的影响情况. 本文下面将在Gamma扩散模型的基础上,结合计量方法,建立考虑节假日影响的Gamma扩散回归模
2文献综述
国外电影市场相对比较成熟,研究文献也为数不少,但国外的电影市场与国内有着很大的差别,有关中 国电影市场的定鼍分析研究几乎还是空白.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对国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分析,为国内电影 市场的深入研究做借鉴;并从中找出其特点,进而为国内研究方法和模型上的创新做基础,挖掘国内电影市 场的规律,进而为国内电影市场的研究与决策提供借鉴和参考.
模型如下:
1)多元回归模型(普通回归模型)
考虑普通的多元回归模型,假设研究电影的观众人次变化满足:
yit=ln(dit)=ln(77i)+aln(t)+A(1一t)+8hit+eit
(7)
并假设影响电影i第一周的观众人次即吼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投资规模、票价、拷贝、演员明星情况、电影是
否进口情况等,其函数形式为:
2)平稳下降型:随着时问推移,票房缓慢下降(如电影《疯狂的石头》);
3)波动型:分为两种,一种是先升后降型:这类影片一般第一周放映观众并不是最多,而是逐渐增多,通
常到第二、三周达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如电影《神秘群岛》);另外一种受节假日因素影响,在节假日期间
观众数量有明显上升(如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 通过对各电影观众变化趋势图的
=c+>:bjxji+aln(t)+A(1一t)+8hit+eit
(9)
其中,c为常数项,X“为影片i的第j个影响因素,各种影响因素的数据中,为降低数据量纲对模型的影响, 我们对投资规模、票价和拷贝采取对数化,其他数据均采取原数据.
2)变截距面板数据模型 为研究电影观众需求的平均下滑趋势,并充分考虑每部电影的特性,建立了变截距面板数据模型:
玑t=ln(d.)=c+ci+aln(t)+A(1一t)+Shit+eit
(10)
其中,各种变量与系数的说明同上;并且c为平均第一周观众人数,q指电影i的特有的影响因素对其第一 周观众人数与平均情况的偏离,反应了电影i的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