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与背景教学设计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放飞烦恼 拥抱快乐(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放飞烦恼,拥抱快乐》教案一、主题背景:作为五年级的班主任,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我深刻感受到五年级的学生自我意识已逐渐加强,学习成绩、与家人同学的相处等都可能成为影响他们情绪的因素,这些因素的存在使他们不快乐的事情也多了起来,但是他们不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
如何让学生在感受、体验中用积极的心态来改变情绪,引导学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惑,提高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是本节活动课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活动目标:1、让学生认识烦恼带来的负面影响。
2、找到拥抱快乐的方法,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惑从而提高自己管理情绪的能力。
3、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形成积极乐观的态度。
三、重、难点:重点:理解保持良好心态的重要意义,尝试转变角度,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惑。
难点:结合自身情绪体验,分析情绪产生的原因,寻求控制、调试情绪的方法,在感受、体验中去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四、活动方法:本课以“活动”“体验”为主要学习方法,并采用游戏法、讲授法、讨论法、训练法等教学方法。
五、活动准备:PPT 课件、烦恼卡片六、活动过程:(一)交流激趣,导入新课游戏:“ 照镜子”师:同学们,你们现在紧张吗?咱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好吗?同桌两个面对面站好,左侧两名同学听老师口令做动作,右侧同学做镜子中的他们,我们一起看看哪位同学做的有新意。
师:准备,开始:“吃惊、好开心呀、难受、谢谢你。
”同学们,游戏之后你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吗?师:没错,通过有趣的小游戏,我们的心情也变得轻松愉快了,现在,让我们进入今天的主题“放飞烦恼,拥抱快乐” 。
(贴课题)(二) 、畅谈烦恼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天天快乐,但是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烦恼,你在学习、生活中有什么烦心事吗?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诉说烦恼”。
指生读要求1、六人为小组把生活和学习中的烦恼写在烦恼卡片上。
2、将自己的烦恼卡片投入烦恼箱。
师:同学们听明白了吗?同学们的烦恼真不少,烦恼箱都快被你们装满了!当烦恼来的时候,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反应,比如紧张时,有的人会心跳、呼吸加快,头脑一片空白。
围绕主题式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古代文明的历史背景、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探究能力。
2. 能力目标:通过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总结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古代文明的敬畏之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二、教学对象小学五年级学生三、教学时长4课时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古代文明的历史背景、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能力和对历史的兴趣。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古代文明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图片展示的是什么吗?”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古代文明的世界,探寻那些悠久的历史。
”(二)主题一:古埃及文明1. 教师简要介绍古埃及文明的历史背景、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
2. 学生分组讨论,探究古埃及文明的特色,如金字塔、木乃伊、法老等。
3.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主题二:古希腊文明1. 教师介绍古希腊文明的历史背景、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
2. 学生分组讨论,探究古希腊文明的特色,如奥林匹克运动会、哲学、民主政治等。
3.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主题三:古罗马文明1. 教师介绍古罗马文明的历史背景、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
2. 学生分组讨论,探究古罗马文明的特色,如罗马帝国、罗马法、建筑等。
3.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古代文明的历史背景、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成果。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合作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家长反馈:了解家长对本节课的满意度和建议,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七、教学反思1. 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主体与背景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材、学情分析:本课是四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意在让学生在不同背景下欣赏人或物时所产生的不同效果,认识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并且利用绘画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我所带的两个班级,很多学生能够通过画面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但有一部分的学生对画面中的关系处理还是比较混乱的,构图处理不当,而本课教学内容就是教给他们如何处理画面中各部分的关系,合理安排画面中的内容。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欣赏人或物在不同背景下,所产生的不同效果,体会、认识主体。
能力目标:指导学生利用绘画形式,进行绘画练习,恰当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合理进行构图。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艺术创作中主体与背景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合理构图。
教学难点:利用绘画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纸、水彩笔、油画棒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件出示图片,问学生:图中,他们在干什么?你认为图中哪个是主体,哪个是背景?学生答:樱桃小丸子---主体环境(建筑、人群、沙滩、海水、海鸥等)——背景(一起回答)【活跃课堂气氛】课件出示第二幅图片(学生作品),再次请学生说一说作品中出现了什么样的人物和背景。
(指生答)【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孩子们所熟悉的动漫人物为切入点,可以轻松的引起学生的共鸣,明确分辨主体与背景。
】师揭题:主体与背景(出示课件)二、讲授新课1)再次引导学生欣赏图片、学生的作品(播放课件),启发学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课件中这几幅作品的主体有什么共同特点?2.背景在这幅画中有什么作用?3.仔细观察这些作品的构图特点,分析作者是怎样处理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的之间的关系的。
(此环节是本课的重点,我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派小代表回答)师补充、总结(出示课件):主体是画面中着重表现的对象,一般都较大、突出、颜色鲜艳、相对居中,可以丰富画面的内容,背景只是起了一个衬托的作用,也就是陪衬。
一幅作品,总有主次之分,一般以人或物为主体,当背景发生变化时,画面的主题也会随着变化。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想法不同 心情不同》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想法不同,心情不同》一、主题背景和设计意图主题背景: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积极的心态、积极的情绪,有助于学生形成阳光心理,健康成长。
由于小学生心理发展尚不成熟,他们很难理性应对挫折和不合理的事情,他们倾向于用理想的目光看待问题,情绪起伏变化较大。
学业压力、自我意识、同伴关系、师生关系、亲子关系等都带给学生很多烦恼。
实际上,烦恼本身并不是件值得担忧的事,但它却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如果烦恼处理不当,积压下来,就会成为学生的包袱,并有可能发展成为学生心理问题的导火索。
因此,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和处理烦恼很有必要。
设计意图:本节课所涉及的理论是美国心理咨询专家艾利斯创设的理性情绪疗法,基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感受,不重认知,重引导,不重教导”的辅导原则,没有必要让学生掌握艾利斯这一理论的相关概念及内容,因此,我将这一理论的要义蕴含到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中,通过建立活动课良好的心理场,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疏散消极情绪,帮助学生用积极的心态来看待遇到的问题。
二、活动目标与方法认知目标:知道烦恼是每个人都会经常遇到的问题,用正确的方法消除烦恼是每个人应该具有的本领;能体会到换个角度看问题,会使人心情愉快;掌握一些消除烦恼的方法。
能力目标:增强学生面对消极情绪时的应对能力。
能采用正确的方式解除自己的“烦恼”。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通过改变想法而调节情绪的动机,体验到消除烦恼之后的快乐心情,培养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学生理解看法改变,情绪也会随之改变。
难点:学会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改变看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增强学生在面对不快乐的事时的应对能力。
四、活动准备教师准备:1、准备“烦恼倾诉卡”和彩色卡片2. 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排演情景剧。
五、活动流程(一)游戏激趣,导入课题抓手指游戏规则:伸出你的右手,将掌心向下,在伸出左手,食指向下。
将左手指顶住你左边同学的右掌心,你的右掌心则与你右边同学的左手食指尖相接触。
七彩课堂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七彩课堂主题班会教学设计一、背景介绍在学校教育中,班会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通过班会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等。
传统的班会通常以固定的内容形式进行,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因此,本文将设计一次以七彩课堂为主题的班会教学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二、活动目标1. 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班级凝聚力;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3.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成绩。
三、活动内容1. 活动准备在班级中设置一个七彩课堂角落,准备七种不同颜色的气球,每个气球上写上一个学科的名字,如数学、语文、英语、科学等。
在课前,老师将气球放在七彩课堂角落中,以吸引学生的注意。
2. 活动引入在班会开始时,老师带领学生进入七彩课堂角落,介绍七彩课堂的主题,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3. 活动主体(1)组队竞赛: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随机选择一个气球。
学生需根据气球上写的学科名称,进行相应的竞赛。
比如,选择数学气球的小组进行数学计算比赛,选择语文气球的小组进行课文朗读比赛等。
通过竞赛,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提高学科知识掌握水平。
(2)创意展示:每个小组准备一份以七彩课堂为主题的创意展示,可以是手工制作、图片展示、小品表演等形式。
展示过程充满色彩和创意,通过互动参与和观摩学习,扩展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
(3)主题讨论:根据七彩课堂的概念,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带领学生进行主题讨论。
可以讨论七种颜色的象征意义、与学习相关的七个学科等。
讨论过程中,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活动总结活动结束前,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回顾活动的收获和不足。
鼓励学生多分享自己的想法和体会,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效果评估1. 观察评估:教师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参与度、发言质量、团队合作等方面,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让思维做体操——教案
《让思维做体操》教学设计一、主题与背景在以往的学习与生活中,我们习惯了用单一的思维方式去考虑一些事情,往往在解决一些问题的时候我们束手无策,我们的思维被局限了,因此空间也变的狭窄了。
我们的学习变的困惑,生活也失去了一些色彩,有时候并不是世界变小了,而是我们的思维“变小”了,如果我们能学会用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让思维解放,那么我们在面对学习与生活时将会更加的从容,更加的主动,人生也会更加的精彩。
二、教学目标(一)使同学们认识思维的概念。
(二)通过游戏使同学们理解思维不同的表达方式。
(三)通过举事例与互动的方式加深不同思维方式给我们带来的影响。
(四)训练学生的思维三、教学重点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不同思维方式给我们生活与学习带来的影响。
四、教学难点打破惯性思维,让思维解放。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六、教学准备(一)游戏折纸活动(二)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例以及思维训练题七、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1.心理故事——揭示讲课主题古时候两位赶考的学士都碰到了棺材,一个就想这次考试一定成功‘因为他碰到了官财,另一个人觉得自己很倒霉一定考不好了,因为碰到的是棺材-很不吉利的东西,结果就像他们想的那样,各自带着两种不同的心态去参加了考试,第一个人充满了信心,而另一个人充满了沮丧。
先没有迈进考场就把自己打败了。
两人在考场外就已经分出了胜负。
为什么会出现这两种不同的情况呢?就是因为他们对同一事件产生了两种不同的理解,进而影响了他们的心态。
那为什么对同一件事情会产生两种不同的理解方式呢?因为他们的思维方式不一样。
也就是我们今天活动的主题。
板书课题:让思维做体操(二)思维的概念1.定义(抽象)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思路”或者说是“想法”、“思考的过程”、“理解方式”等等。
2.表现(具体)比如我们要完成一道数学应用题,我们头脑中要有一定的思路,“应该怎样去做,从什么方面入手,对整个题的解答有个整体的理解”这就是思维。
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主体与背景》教学设计
《主体与背景》教学设计领域:造型、表现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欣赏人或物在不同背景下,所产生的不同效果,认识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利用绘画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绘画中,能较好的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1、欣赏人或物在不同背景下,所产生的不同效果,认识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2、利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教学趣点:欣赏和创作出人或物在不同背景下,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工具准备情况。
“请先把带来的绘画材料整齐的放好。
”二、新课导入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他是谁?(图1)同学们一定都认识他,他是大耳朵图图。
图图今天好神气啊,他为什么这么神气?(图2)谁来说说图片中的故事呢?请同学根据背景说情境故事。
2、(图3)请同学再次根据图片说故事。
图1 图2图33、教师提问:“同一个人物,为什么编的故事不一样呢?”待学生思考后,教师归纳:“人物所处的地方时人物背景环境,因为背景环境不同了,故事也发生了变化。
主体人物与背景环境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主体与背景》。
三、新授课1、师生互动教师课件展示图4:“首先请看大屏幕,这儿有三个人物,他们正弯着腰,可能正在做什么呢?”教师请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并及时鼓励。
随后出示图5和图6,趁势引导:“在法国有位著名的画家米勒,他会怎么想呢?一起看吧。
“画中三个农妇正弯着腰,在已经收割过的农田里捡拾着遗落的麦穗,因为添加了这些背景环境,我们才能更加真实地感受到拾穗者的艰辛,并联系到农村劳动生活的场景,所以,主体与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重要关系。
”图4 图5 图62、探究性学习(1)教师出示单调的人物动态图(图7),继续引导学生思考:“咱们再来看这张图片,想一想这个小朋友可能在做什么呢?”教师适时提示:“咱们可以先站起来,一起来模仿体验一下这个动作,他在做什么呢?可以结合平时的生活经验去想。
《4 主体与背景》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美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主体与背景》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主体与背景的基本观点,理解其在绘画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能识别绘画中的主要元素和背景环境。
3. 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绘画作品,识别主体与背景,掌握基本绘画技巧。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让他们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三、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优秀的孩子画作品,以便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
2. 准备绘画材料(画笔、颜料等)和作业纸。
3. 提前设计好教学课件,以便更好地展示和讲解。
四、教学过程:1. 引入主题:通过一些简单的图画,让学生理解主体与背景的观点和区别。
2. 观察示范:教师进行示范,展示如何选择材料、如何安排位置以及如何描绘背景。
3. 学生实践: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进行绘画实践。
教师巡视,给予必要的指导。
4. 作品展示:展示学生的作品,并让作者自我介绍和诠释他们的作品。
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点评,讨论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可以改进。
5. 总结回顾: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并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
6. 安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尝试画一张完备的主体与背景的图画,稳固所学知识。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主体与背景的干系,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在绘画中正确表现。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3. 让学生学会通过色彩和线条的运用,增强画面的视觉效果。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画面,理解主体与背景的干系,并能够正确运用色彩和线条表现。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在绘画中能够创作出有创意的主体与背景。
三、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风格和主题的主体与背景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2. 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3. 课前安置学生观察和记录生活中的主体与背景,以便在教室上交流分享。
中班主题《各种各样的桥 》教学设计-优质教案
中班主题活动:各种各样的桥一、主题背景一天早晨,几个孩子围在一起热烈地讨论着:“我每天上幼儿园都要从云阳大桥上面走呢!”“我家住在桂花园,就在人民大桥的下面!”“告诉你们吧!我家门口也有桥,人民大桥,刚造好的呢!很漂亮的!”“我家的新房子那里也有桥啊,爸爸告诉我那是南二环大桥”。
我们的家乡丹阳,地处江南水乡,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
坐落在各个角落的桥——古代的三思桥、沈家桥,现代的云阳大桥、刚改建好的人民大桥……生动而真实地记录了家乡的昨天和今天,是家乡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的记载,也是家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桥,是建筑的一个重要方面。
桥,是一种重要的文化。
观察、研究家乡桥的资源是十分丰富的——随处可见。
由此,我们根据当前孩子议论的兴趣话题,生成了主题活动《各种各样的桥》,从而体现“普及认识从我做起”,同时开拓孩子的视野,增加了对家乡文化的了解,激发了他们对家乡的热爱。
二、主题总目标1.充分挖掘地方资源,了解桥的种类、基本结构、相关历史,以及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能用连贯的语言大胆阐述自己所见过的桥的特征。
2.在参观、图片欣赏、相互讨论及与家长的亲子互动中,感受家乡丰富的桥文化,体验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
3.能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方法创造,感受创造的快乐及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4.以“桥”为载体,进一步增强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主题网络亲子自制桥家乡的桥构建桥参观人民大桥未来的桥牢固的纸桥四、资源利用1.社区资源:随着城市的发展,运河改道、312国道扩建等工程相继启动,在本地区近年来兴建了很多非常有特色的桥,如:武进大桥、新龙桥、湖滨桥、龙城大桥、常金大桥等等,可以带领孩子们参观写生,感受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
2.信息资源:关于本主题的一些VCD、录象等资料。
3.家长资源:和孩子、家长一起收集主题活动资料,丰富孩子的相关主题经验。
如:填写有关主题活动的调查表,收集有关主题活动的操作材料,家长带孩子一起观察、了解更多相关知识。
抉择——生命的底色(教学设计)-小学生命观教育主题班会通用版
抉择——生命的底色(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生命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财富,世界因生命的存在而变得生动和精彩。
生命是人们享受一切权利的基础,是创造有意义人生的前提。
生命充满欢乐,也会有一些烦恼、困难和痛苦,这些构成了多彩的人生。
生命是短暂的,是不可重复的。
生命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财富,世界因生命的存在而变得如此生动和精彩。
二、教学目标1. 感受生命的意义,培养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态度。
2. 学会积极的生存和生活能力,实现自我生命价值。
3. 关心社会,关爱他人,充盈自己的生命。
4.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健康的人格。
三、教学内容1. 生命的底色: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2. 生命的抉择:面对困境,如何作出正确的选择。
3. 生命的价值: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我价值。
4. 生命的关爱:关心他人,传递正能量。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案例,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
2.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珍惜生命、关爱他人。
3.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生命的抉择。
4. 实践活动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生命的价值。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关于生命的短片,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引导学生进入主题。
2. 主题活动一:生命的底色(1)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让学生明白生命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财富。
(2)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珍爱生命的重要性。
(3)小组讨论:如何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3. 主题活动二:生命的抉择(1)让学生了解面对困境时,如何作出正确的选择。
(2)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生命的抉择。
(3)小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作出正确的选择,实现自我价值。
4. 主题活动三:生命的价值(1)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优势。
(2)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生命的价值。
(3)小组讨论:如何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我价值。
5. 主题活动四:生命的关爱(1)让学生明白关心他人、传递正能量是生命的一部分。
主题班会教学设计模板主题班会设计方案模板
主题班会教学设计模板主题班会设计方案模板一、班会背景1.1班级现状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班级的学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等问题。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提高班级凝聚力,我们决定开展一次主题班会。
1.2主题确定结合班级实际情况,我们确定了本次班会的主题为“携手共进,共创美好未来”。
二、班会目标2.1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班会活动,让学生学会在团队中沟通、协作,共同解决问题。
2.2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通过班会活动,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团队中的责任,增强责任意识。
2.3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通过班会活动,让学生学会调整心态,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压力。
三、班会准备3.1场地布置提前布置好班会场地,包括音响、投影仪等设备,以及座椅、氛围营造物品等。
3.2材料准备准备班会所需的各种材料,如PPT、视频、道具等。
3.3学生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5-6人,确保每个小组都有积极参与的学生。
四、班会流程4.1开场环节4.1.1主持人开场主持人简要介绍班会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4.1.2班主任发言班主任对班会主题进行补充说明,强调班会的重要性。
4.2主题活动环节4.2.1小组讨论各小组针对班会主题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验。
4.2.2小组展示各小组轮流展示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4.2.3视频观看播放与主题相关的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4.2.4游戏互动组织团队协作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团队协作的乐趣。
4.3.1学生代表发言4.3.3班会结束主持人宣布班会结束,感谢大家的参与。
五、班会后续工作5.1反馈收集班会结束后,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班会效果。
5.2跟进教育针对班会内容,班主任在日常教育中进行跟进,确保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六、班会评估6.1学生满意度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对班会的满意度。
6.2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班会过程中的参与程度,评估班会的吸引力。
幼儿园中班主题《我想长大》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主题《我想长大》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在幼儿园中,中班的孩子们已经逐渐具备了行动、语言、思维等方面的发展,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自我认知和自理能力。
因此,在中班阶段,幼儿对于自己的认识和了解逐渐深入,他们开始呈现出对于成年人的模仿和模拟行为,而同时也期望能够更加成熟和独立。
本次教学以幼儿园中班主题《我想长大》为设计方向,旨在通过活动的设计,提高幼儿们对于成长和发展的认知和了解。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自己2.了解身体的构造和机能3.了解自己的生长和发育4.了解家庭医疗保健知识能力目标:1.学会关注身体健康2.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3.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情感目标:1.培养孩子的爱国主义观念2.培养孩子的爱生命和保护生命的观念3.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三、教学过程导入环节1.教师展示图片,让孩子们猜猜图片中的物品是什么。
图片中的物品包括:毛笔、笔筒、公文包等。
引导孩子们想一想这些物品都是什么人会用到的。
2.教师播放相关视频,介绍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让孩子们了解政府公务员的职业特点和工作内容,并让孩子们说说自己小时候想要成为哪个样的人。
实践环节1.体验游戏教师组织幼儿一起玩“红灯绿灯”,让幼儿感受到行人需要遵守交通规则,同时提高幼儿们的安全意识,并在游戏过程中有计划地随机询问孩子们对于交通知识的了解情况。
2.观察与思考教师让孩子们观察不同家庭的生活照,然后让孩子们分享自己的家庭照片并谈谈这些照片中有哪些我想长大的信息和想法,让孩子们了解身边的生长和发育情况。
3.实操操作教师详细讲解“手卫生”的正确方法,让孩子们亲自动手打手消毒液的正确方法,培养孩子们的卫生意识。
环节1.教学反思在学习过程中,我充分了解了幼儿的思维方式以及幼儿在吸收、接收知识方面的情况,我对教育的理解和认识有了更新和提高,实现了自我教育。
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了一些教学问题和教师自己的不足之处,这样才能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努力。
沈国香幼儿园主题背景下节点性教学设计与思考
沈国香幼儿园主题背景下节点性教学设计与思考标题:沈国香幼儿园主题背景下节点性教学设计与思考引言:沈国香幼儿园是一所注重主题教学的学校,通过主题背景的设定,幼儿园为孩子们创造了一个有趣、富有意义的学习环境。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在主题背景下,节点性教学设计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并分享一些在节点性教学中的思考。
第一部分:节点性教学的概述1.1 什么是节点性教学?- 简要解释节点性教学的概念和特点。
- 强调节点性教学对于幼儿学习的重要性。
1.2 节点性教学的目标- 分析节点性教学的目标和意义。
- 强调节点性教学对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
第二部分:主题背景与节点性教学的融合2.1 主题背景的定义和作用- 解释主题背景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 强调主题背景对幼儿学习的激发作用。
2.2 节点性教学在主题背景中的应用- 分析节点性教学在主题背景下的具体应用。
- 提供几个实例以说明节点性教学如何与主题背景相结合。
第三部分:节点性教学设计的原则与方法3.1 设计节点性教学的原则- 列举并解释设计节点性教学的几个原则。
- 强调培养幼儿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重要性。
3.2 设计节点性教学的方法- 分析几种常用的节点性教学方法,如任务驱动学习、问题解决学习等。
- 提供一些实践经验和教学策略,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节点性教学活动。
第四部分:节点性教学设计的评估与反思4.1 节点性教学评估的重要性- 解释节点性教学评估的目的和意义。
- 强调评估对于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
4.2 节点性教学设计的反思与改进- 分析节点性教学设计在实际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 提供一些反思和改进教学设计的实践建议。
总结:通过深入探讨沈国香幼儿园在主题背景下的节点性教学设计与思考,我们可以看到节点性教学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通过在主题背景下设计节点性教学活动,我们能够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然而,节点性教学的设计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并在实施过程中进行评估和反思,以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时代的主题》教学设计
人民教育出版社《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1《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第二单元世界多极化第四课和平与发展第一框时代的主题(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
人民教育出版社《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1第二单元第四课,包含两个框题内容,第一框题“时代的主题”和第二框题“挑战与应对”,主要阐释和平与发展问题的内涵、和平与发展问题的现状、和平与发展的关系、促进和平与发展的因素、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障碍。
两个框题的侧重点不同,第一框题侧重于阐述和平与发展问题本身,第二框题侧重于和平与发展问题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只有全面深入了解第一框题内容,弄清楚和平与发展问题的基本内涵、基本理论,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第二课时的内容。
2、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高一历史课的学习以及自己的见闻,对“和平与发展问题的内涵、现状”有了初步的认识,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但历史学科与政治学科教学内容要求存在很大差异,学生对和平与发展问题的其他理论知识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高中生的思维活跃,热衷关注时事热点,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对本课设置的“时代之问、时代之辩、时代之思”等议学活动会比较感兴趣。
经过前期的学习积累,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政治素养,能够对探究问题进行自主探究,但由于学生的知识结构、理解能力和思维深度还有所欠缺,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对“发展是和平的基础”、“促进和平与发展的因素”等问题的理解和把握还需要教师正确引导、适时点拨。
二、教学目标:1、课标要求:引述有关资料,全面阐述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知识目标:识记当今时代的主题,理解和平与发展的关系,把握促进和平与发展的因素。
3、核心素养目标:(1)增强政治认同:通过列举中外实例,在对比中感受生在中国是何其幸运,增强学生对国家制度优势的政治认同。
通过观看叙利亚战争的视频,直观感受战争的危害,感悟和平的重要性,认识到虽然和平是时代的主流,但当今世界仍不安宁,局部冲突和战乱依然存在。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_《我是校园志愿者》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我是校园志愿者》活动实施方案(教学设计)一、主题背景:为了落实和谐校园,争做文明小学生的需要,学校德育处开展了班级“手拉手”活动,高年级的学生要和对应的班级开展联谊活动。
从日常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班级活动等方面开展互帮互助的校园志愿服务活动。
这也正契合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需要,于是,我们在立足学生需要的基础上,开展了这次有意义的活动。
本次综合实践活动我们本着立足于生活,成长于活动的原则,按新课程纲要中社会服务的活动方式以及流程,引领学生完整的经历志愿服务的过程,体验服务的充实与愉悦。
提升实践能力,落实服务意识。
二、学情分析:校园志愿者对学生并不陌生,学校教导处、德育处在实行学生自主管理中,都有这样的团队,但能选上的大多是学习好的优等生。
这样的机会对他们来说,并不是很稀罕,工作主动性不高,奉献服务意识较差。
而那些中等生,甚至学习潜在生,想参加却得不到机会。
因而,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服务他人,帮助弱小的意识还没有植根于学生心中,此次实践活动对于所有同学都有着很强的需要性。
从活动能力来看,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他们会聚焦问题,也会通过多种途径查找资料,但规划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问题的方法策略,以及与人交往的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需要在有效的活动中进行锻炼。
三、主题目标:1.能够主动关注校园生活,多角度地了解被服务者的需求,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志愿参与的项目。
2.能在活动经历中,掌握服务他人的基本方法与技巧,分享或体验受助者和施助者的真实感受。
3.学会归纳整理调查问卷表,制定服务计划,按步骤实施计划,并能在活动结束后,正确评价,做出总结,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经历,经验,在活动过程中锻炼小组合作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
4.通过校园志愿活动的真实参与,增强主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在经历中体验“我参与、我快乐、我收获、我成长”的志愿服务乐趣。
四、建议课时 6课时(课内4课时课外2课时)现场执教课时第四课时五、各课时内容简介第一课时:(课内)校园志愿服务主题起始课1.了解志愿活动,解读志愿者2.明白志愿服务的前提是明确服务对象及需求3.拟定《小学低年级学生志愿服务的需求性调查问卷》第二课时:(课外)校园志愿服务调查问卷实践课1.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课外调查活动,就统计数据做出校园低年级学生志愿活动需求性分析第三课时:(课内)校园志愿服务计划拟定课1.根据各小组成员实际情况,选择参与服务的项目4.小组合作写出志愿活动计划书第四课时:(课内)校园志愿服务模拟(详案见附件)第五课时:(课外)校园志愿服务活动实施1.小组同学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走进需要志愿服务的班级,按照实施计划落实校园志愿服务活动。
中班生成主题 《扇子》教学设计-优质教案
中班主题活动《扇子》一、主题背景盼望着,盼望着,夏天终于来临了。
今年的夏季似乎比往年的夏天都要来的晚一些,可是却挡不住孩子们对夏天的喜爱。
不过,当说起夏天时,孩子们感触最多的还是衣服的变化,天气的变化,这是婴小班孩子认知的特点,当然这也是夏天的最主要的季节特征之一。
除此之外,孩子们对夏天的感受和经验还不是很丰富,因此也没有什么新的发现。
可是从什么方面来让孩子们认识夏天呢?我在需求着机会。
火辣辣的夏天逐步向我们走来了,孩子们对夏天的一切活动开始感兴趣,甚至是感到很新奇。
“下雨啦!”“蚂蚁搬家啦!”“我穿漂亮裙子了。
”“妈妈在家吃冰棍,不让我吃”等等,孩子们时不时的,不自觉的就会谈论起这些和“夏天”有关的事情。
有一天,小朋友带来了一把塑料做的卡通扇,引起了不少幼儿的关注,他们都想去看一看、摸一摸、扇一扇,当有风出来时,孩子们高兴极了。
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说:“我家也有”、“我那上面还有懒羊羊呢”、“我奶奶跳舞用的扇子可漂亮了”……孩子们情不自禁的讨论起了关于“扇子”的话题。
在观察他们谈话的同时,我发现,孩子们对扇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指南》中指出:儿童的发展是在适宜的环境中,以主动、积极、内涵丰富的活动为基础,教师必须根据儿童的兴趣和发展特点实施教育。
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季节特点,一方面,为了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让孩子们体验在活动中动手操作带来的愉悦,进一步发展幼儿的小肌肉群,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对美工活动的兴趣;另一方面,扇子对于我们中国的文人来说是一种不可替代的物品,对中国的文人来说有着特殊的情节,而中国扇文化更是博大精深,作为中国人,有必要抓住各种机会对此进行了解。
基于此,我们设计并组织了《我喜欢扇子》这一主题活动。
希望通过此系列活动,幼儿能够通过了解制作扇子的全过程并亲手设计制作扇子,潜移默化的让幼儿感受扇文化的魅力,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
二、主题总目标1.通过欣赏,了解和认识扇子的种类和结构。
教学设计方案主题
一、背景与意义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教育工作的核心目标。
语文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承载着传承文化、培养民族精神、提升人文素养等重要使命。
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以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研究目标1. 分析核心素养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具体体现;2. 探索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3. 构建一套适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课程体系;4. 通过实践验证,总结出有效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
三、研究内容1. 核心素养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体现(1)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准确、流畅、生动的语言表达,以及对语言美的鉴赏能力;(2)思维品质:包括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逻辑思维等;(3)审美情趣:包括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感受、评价和鉴赏能力;(4)文化素养:包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理解和应用能力;(5)道德品质: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诚信、友善等。
2.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1)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通过创设与文本相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率;(2)注重阅读策略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批判性思维等阅读策略,提高阅读能力;(3)加强阅读与写作相结合:通过阅读指导,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实现读写结合;(4)注重跨学科整合:将语文阅读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5)开展阅读活动,提高阅读素养: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素养。
3.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程体系构建(1)教材选编: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经典文学作品,兼顾学生兴趣和核心素养培养;(2)课程设计: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富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实现核心素养培养;(3)教学评价: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大家在看过这些图片后,是不是有很多感受呢?大家来看一下这里!!!
引发学生兴趣
老师启发:我们在看来不同的图片,感受到了很多不同的主体和背景,那么下面同学们,用绘画的形式来表现主题和背景的关系吧?
4.向同学们展示各种绘画方法的效果和使用同时,基于前几节课对绘画工具和色彩的认识,注以说明并展示相应的幻灯片
主题与背景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
主题与背景
执教教师
学校名称
年级
四年级
科目
美术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生活感受能力较强,随着他们洞察力的逐步加强,很多学生愿意通过画面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但由于画面中的关系处理混乱,作品得不到大家的共鸣,而本课教学内容就是教给他们如何处理画面中各部分的关系。
四.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艺术创作中主体与背景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利用绘画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资源
及环境准备
教具、学具准备:范图、纸、水彩笔、油画棒、剪刀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三、应用实践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学生进行相互的交流和合作,教师也适度参与,给予学生一些启发性的知识。
通过图片形式来展示主体和背景之间的关系。加深学生印象。将自己的想法浮现于画纸上
三、应用实践
这里同学们可以看看自己的同桌的作品,相互借鉴,激发创作灵感。
将本节课压抑许久的冲动浮现于画纸上。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好的导入是成功的开始。通过课堂照片的讨论的引入在学生通过视觉感受主体人物的同时,将学生带入一个好奇的、好玩的意境,较好的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欢乐的课堂气氛,为下面的学习奠定心理、情感面形式,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八、板书设计
主体和背景
主体:较大、突出、颜色鲜明
背景:衬托作用
三、应用实践
主体和背景
(强调使用工具的规范和注意桌面的整洁)
1、根据自己所想画出一个主题和背景相关的画。
2、出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进行联想,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意。
3、引导学生观察作品的表现内容及表现方法。再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师总:大家在画自己的作品时,把自己的想法尽力去实现到画纸上。当然同位可以相互交流告诉他们自己的想法。
相同的背景画面通过改变主题人物的大小、衣服色彩来展示主题效果,发现背景的衬托作用
引起学生思考、讨论
再次观看图片
学生回答……
教师幻灯片展出定义并板书:
主体和背景:
主体:较大、突出、颜色鲜明
背景:衬托作用
3.展示幻灯片
在展示课件主体与背景图片欣赏
教师:大家在交流了许久后让我们看一看其他同学是如何创作的吧!
教师:大家都有没有照过照片啊?
学生:照过!……
教师:额……既然大家都照过照片,那么大家肯定都知道照片中谁是主体呀?
学生:是人!
1.观看有关的图片
2.教师:那么就是说一张照片中主要人或物的部分就是主题喽?
学生:是
教师:哦!老师很惊讶,看来有不少同学都知道那么相应的,有了主题部分还应该有?
学生回答:次要部分…
七、评价与作业设计
评价:
教师在学生创作过程中随机展示并指出相应的问题;学生创作完成后选取几个作业来进行展示并鼓励同学说出自己的想法;并说说自己希望在自己的梦境中遇到什么,去做什么!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我们设计是无止境的,希望同学们在以后能够实现自己的想法,为自己的想法努力奋斗!
作业设计:
1、运用一种或多种方式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二.内容分析
本课是小学美术四年级教材第四课,通过学习,让同学们了解绘画过程中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感受相同主体,不同背景或不同主体,相同背景的画面给人的不同感受。学生在绘画过程中正确处理画面内容的关系,清晰明确的表达自己的思想。
三.目标分析
欣赏人或物在不同背景下,所产生的不同效果,认识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利用绘画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3.学生发现
教师:同学们好棒!既然知道了主题部分,还能推测出次要部分,那么在一幅画中我们将这两部分都称为什么呢?
展示PPT主题与背景定义
学生回答:学生交流理解
师总:那么这节课我们也来学习一下这节课!
——出示课题:《主体与背景》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1.展示PPT
师启:同学们在刚才的图片中看到主体和背景的定义,那么主体和背景会有哪些不同呢?
展示PPT
春夏秋冬四季中主体和景物不同的变化
学生:讨论交流,说出不同……
引出学生思考:那么大家想一想梦中的各种景物千变万化,图片中的主体和景物在变化产生不同的变化效果。
2.学生思考、讨论:那么同桌之间相互交流一下,看看同学不同的背景是不是也产生不同的主体效果呢?
同学交流并回答
PPT图片展示
教总:同时分小组进行讨论和动脑测试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欣赏和探讨照片的主题人物,激发学生的兴趣。
小组交流探讨并将自己的照片中的发现大胆的说出来。激发学生敢于发言,敢于创作,敢于想象。
学生参与图片中四季的讨论,抒发自己内心的想法,用语言的形式进行描述。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学生参与通过观察进行讨论和探索。
这里通过图片欣赏引发学生思考,学生参与提问与回答。
学生的回答不需要受到任何的约束,只要他们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就是对本节课展开了想象!
图片可以直观展示出主体与背景的关系,,适度运用图片可以给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方式带来不少新鲜感。有助于促进学习和进步。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进一步通过图片来开拓学生的思维,同时本阶段采用个别活动来引发同学们对知识的思考和探索。同时发现课题知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乐趣。学生在这个年龄的内心中会有一定的好奇和想法,而老师要做的就是通过开拓和引导让同学们大胆想象,将自己内心所想变为现实。
通过自己的活动,实现和表达自己的一些所想到的神态和表情。为下一步创作做好基础。
最后的展示只是基于课堂的基础上了解一下课堂知识,也是对前面的总结和思维拓展,有助于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和开放性学习的感受。
方法展示可以适度激发学生的创意和手法的选择。
三、应用实践
知识的视觉化是学生乐于接受的一种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将梦的认知巧妙的设计到课程中,极大的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即满足了学生愉悦身心的需要,又满足了学生发展身心的需要,能使课堂焕发出无穷的动力和生命力,达到自由和谐的教育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