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化生]课题2原子的构成nice
课题2 原子的构成
课题2 原子的构成【课程目标导航】1.知道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理解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
3.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学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重点)4.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
(难点)5.知道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知道原子结构的表示方法,会画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6.知道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重难点)7.知道离子的形成过程,会用离子符号正确的表示离子。
(重点)【课堂评价方案】1.通过展示小组讨论结果检测目标2.通过提问检测目标【课前预习方案】1.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什么?2.原子是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可分割的实心小球呢?如果不是,那你想象中的原子是什么样的呢?3.构成物质的粒子有、、。
如铁、水、食盐。
4.原子的结构是怎样的?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5.叙述原子和分子、原子和元素的联系与区别。
【自主探究方案】阅读:课本第53页原子的构成一段文字1.同桌互相描述一下原子的结构。
(提示:可从位置、电性、所占体积等不同角度描述。
)2.分子、原子都在不断地运动着,想象一下,构成原子的原子核和电子是如何运动的呢?观察:教师播放的动画:原子内部的运动,概括原子的结构。
分析思考:分析教材第53页表3—1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的电性、质量如何?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哪部分?2.原子中有带电的粒子,那么整个原子是否带电?为什么?3.是否所有原子核内都有中子?4.同种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有何特点?5.不同种类原子的内部结构有何不同?阅读:课本54—55图文,思考下列问题:1.核外电子是排布的。
2.画出钠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并说明各部分表示的含义:①圆圈表示、②圆圈内+表示、③数字表示、④弧线表示、⑤弧线上的数字表示。
(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有五个要素)3.仔细研究1—18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我们发现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点是:第一层最多排个电子,第二层最多排个电子,第一层后排第二层,第二层后排第三层;最外层最多排个电子。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二(与“原子”有关文档共19张)
诗—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电子,法国科学家 卢瑟福发现原子核......
第5页,共19页。
[引导探究]观看“α粒子轰击金箔”,你能对上述现象进行
解释吗?
[交流讨论] ⑴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说明:
金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隙 ⑵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极少数α粒子反
第7页,共19页。
[引导探究]原子核是否和大家的猜 想一样呢?
[交流讨论]⑴原子不是实心球,它 是由多种微粒构成的
[板书]
第8页,共19页。
[交流讨论]阅读下表,你能从中获取哪些信息呢?
原子种类 氢 碳 氧 钠 氯
质子数 1 6 8 11 17
中子数 0 6 8 12 18
核外电子数 1 6 8 11 17
第3页,共19页。
[引导探究]
观看“原子模拟动画模型”
[问题促思] 通过观看“原子的模拟动 画模型”,你对“原子的 结构”是否有了一个更新 的认识了呢?
第4页,共19页。
[交流讨论]讨论对“原子结构”的新看法。 ⑴原来原子不是实心球体,它是由更小的微粒构成的; ⑵在原子内部有一些更小的微粒围绕着一个大粒子运动,
②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只有一层的,电子不超过2个)
第12页,共19页。
⑵原子结构示意图
圆圈:表示原子核 +:表示原子核带正电
8:表示原子的核电荷数为8
弧线:表示电子层 数字2和6:表示各层电子数
第13页,共19页。
[练习]结合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画出镁原子和氯原子的结 构示意图。
第14页,共19页。
推进新课
1.原子的构成 [猜想]你想象中的原子是怎样的呢? [交流讨论]请同学们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 [小组汇报] ⑴原子像一个实心小球一样; ⑵原子像一个乒乓球; ⑶原子像樱桃;...... [过渡]经过20世纪整整一个世纪的努力,科学家们不但打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3单元 课题2 原子的结构(有答案)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2 原子的结构知识点一 原子的构成一、原子可以再分很长时间以来,科学家都以为原子是简单的、不能分割的实心球体。
直到1897年,英国科学家 汤姆生 发现了电子,才第一次揭开了原子的神秘面纱,知道原子还是可以再分的。
理解辨析1、原子能否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但是在其他条件下还能再分。
二、原子的构成⎧⎧⎨⎪⎨⎩⎪⎩质子(带正电)原子核(带正电)原子中子(不带电)核外电子(带负电,在核外相对很大的空间内作高速运动)理解辨析1、原子核有什么特点?原子核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荷,相对于整个原子来说,核外有一个很大的空间,这就是电子运动的区域。
原子核虽然小,但几乎集中了整个原子的质量,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原子核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荷、体积小、相对质量较大。
三、原子中各粒子的电性四、几种常见原子的构成理解辨析1、原子一定是由质子、中子、核外电子构成的吗?原子一般由质子、中子、电子这三种粒子构成,但某种氢原子中只有一个质子和一个核外电子,无中子。
五、原子中各种粒子之间的关系1、原子中,质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与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相等,中子不带电,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2、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不相等。
例题1、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C)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B.一切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C.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D.原子核内质子数必等于中子数例题2、有关原子带电情况的解释正确的是(B)A.原子中质子带浮负电,电子带正电B.原子核带正电C.电子不带电D.电子和中子电荷中和使得原子不带电例题3、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这些粒子中选择填空:(1)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分子;(2)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原子;(3)能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是分子、原子;(4)构成原子核的粒子是质子、中子;(5)带正电的粒子是质子、原子核;(6)带负电的粒子是电子;(7)不带电的粒子是中子;(8)质量与氢-1原子质量近似相等的粒子是质子、中子;(9)质量最小的的是电子;(10)在同一原子中数目相等的是质子、电子。
《原子的构成》参考教案
《原子的构成》参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原子的基本概念,知道原子是由哪些粒子构成的。
2. 让学生掌握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了解原子序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
3. 培养学生运用原子理论解释化学现象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原子核的构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原子序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
2. 教学难点: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原子序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原子的基本概念、原子核的构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等。
2. 采用演示法,通过模型、图片等展示原子的结构。
3. 采用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原子序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原子的结构模型、原子序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图。
2. 教具:模型、图片等。
3. 学具:笔记本、笔。
1. 引入新课:通过讲解化学的发展史,引入原子概念。
2. 讲解原子核的构成:讲解质子、中子、核外电子的概念,介绍原子核的构成。
3. 讲解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介绍电子层、电子亚层、轨道等概念,讲解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4. 讲解原子序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通过示例,讲解原子序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5. 巩固知识:通过提问、练习等方式,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原子序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
7. 布置作业: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内容与要求:1. 让学生了解原子的电子排布原理,掌握能量最低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
2. 让学生了解原子光谱的产生和应用,掌握原子光谱的线系和光谱类型。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原子的电子排布原理,包括能量最低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
2. 教学难点:原子光谱的产生和应用,原子光谱的线系和光谱类型的区分。
课题2原子的结构(第1课时)(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
课题2原子的结构一、教材分析人们通过对微观粒子及其运动特点的不断探究和发现来认识和解释宏观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已成为化学学科的重要内容和特点,也是现代科学关于物质世界认知的重要成果。
在促进学生科学物质观、正确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和文化传承功能。
在本课中,原子的构成、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离子以及相对原子质量等知识是支撑和构建初中化学知识结构的重要节点。
所以,本课在整个的化学知识体系中作用十分重要。
本课题难点比较集中,有电子的分层排布、离子的形成、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离子符号和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等。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学到的微观知识及课外知识都有限,而本课内容又比较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初中生又缺乏微观想象力,所以,学生学习起来感到比较困难,会产生一些疑惑,如原子到底是实心还是空心的?原子的质量到底有多大?核外电子的运动规律是怎样的?等等。
在教学中可以自制或借鉴一些微观粒子运动变化的三维动画,这样既能诱发学生想象,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又能把抽象内容形象化,增加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
三、课时安排本课程共分为二课时:课时1 原子的构成和核外电子的排布课时2 离子相对原子质量课时1 原子的构成和核外电子的排布一、教学目标1.了解原子的构成及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
2.了解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历程,体会模型方法在微观世界研究中的作用。
3.了解原子核外的电子的排布特点,知道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表示方法,并了解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构成原子的粒子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难点: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和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回顾】通过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微观示意图回顾物质的微观构成——分子和原子。
【过渡】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哪些这些微粒有多小呢?【类比】1.如果将一个原子跟一个乒乓球相比,就相当于将一个乒乓球跟地球相比。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单元课题2原子的结构原子的构成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核电荷数 原子序数
氢
1
0
1
1
1
碳
6
6
6
6
6
氧
8
8
8
8
8
钠 11 12
11
11
11
氯 17 18
17
17
17
3. 质子数、中子数在数量上有什么(shén 关 me)
系? 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4.质子数、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有什么(shén me)联系?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
8
8
8
8
8
钠 11 12
11
11
11
氯 17 18
17
17
17
1.不同原子之间有哪些(nǎxiē)区别?
原子里质子数不同,原子种类也不同。
2.所有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diànzǐ)构成的吗?
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如氢原子
第十一页,共二十四页。
观察(guānchá)表格(表3-1),思考下列问题
化学性质不变。
(huàxué
xìngz;h气ì) 态
水不分变子成其他分子。
在发生化学变化时,
分子本身 发生变化,
化学性质也改变。
如: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yǎngqì)时过,氧化氢分子 变成了 水分子和
水分子 和 氧分子是与
过氧化氢分子不同的分子。
5、分子的概念是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解: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657×10-26kg =16
1 ×1.993×10-26kg 12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课题2 原子的结构知识点总结
课题2 原子的结构一、原子的构成⒈构成原子的粒子 质子: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原子核原子 中子:不带电电子: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⑴原子核所带电量数称为核电荷数,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因此原子不显电性。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⑵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普通的氢原子的原子核内无中子。
⑶原子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
⑷原子核只占原子体积的很小一部分,原子内相对有一个很大的空间,电子在这个空间里作高速运动。
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原子中电子的运动是分层运动的,在含多电子的原子里,电子的能量不同能量低的,通常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
能量高的,通常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
为了便于说明问题,通常就用电子层来表明运动着的电子离核远近的不同。
把能量最低、离核最近的叫第一层,能量稍高、离核稍远的叫第二层,由里往外依次类推,叫三、四、五、六、七层(也可分别叫K L M N O P Q 层)。
电子的这种分层运动是没有固定轨道的。
2、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认识(1)1~20号元素,第一层最多能排2个,其它层最多能排8个,不足的,是几个就排几个。
各层电子数之和等于质子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2)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一般为8个(氦为2),为相对稳定的结构。
(3)非金属元素最外层一般多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从而达到相对稳定的结构。
(4)金属元素最外层一般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从而达到相对稳定的结构。
三、离子1、定义: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2、离子符号表示的意义:表示离子(或一个离子),如:Mg 2+——表示镁离子(一个镁离子)2+ 表示每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表示两个镁离子⑴离子符号前面的化学计量数(系数)表示离子的个数;⑵离子符号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右上角表明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值在前,正、负号在后。
(新)人教版化学 原子的构成与核外电子排布(教案)
课题2 原子的结构本课题包括原子的构成、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相对原子质量三局部内容。
第一局部重点介绍原子的构成,同时介绍了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然后又形象的介绍了原子的大小以及原子中各局部的大小和运动情况。
离子的形成是本课题的核心,是教学重点。
为了说明离子是什么,它是怎样形成的,就必须介绍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和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结构的特征与其化学性质的关系,为教学作一个铺垫。
因此教材编写了“核外电子的排布〞。
教材第二局部主要讲核外电子运动的特点,它有不同于宏观物体运动的规律,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因此学生对电子层的理解有一定困难,是教学的难点,但不是教学的重点。
此处只要求学生对核外电子分层排布有一个初步观念就可以了。
至于原子结构示意图,仅仅作为原子结构的一种表达手段,教学上不作要求,习题上也不要求会画。
第三局部介绍相对原子质量。
由于原子很小,它的质量也很小,所以书写和使用都不方便,于是采用相对原子质量来表示原子的质量。
考虑到此时学生尚无同位素的知识,不便提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是按各种天然同位素原子所占的一定百分比计算出来的平均值,所以此处只能要求学生对相对原子质量做模糊的、初步的了解〔将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作为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使用〕。
第1课时原子的构成与核外电子排布【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3〕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2.过程与方法〔1〕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学习运用比照、归纳的方法在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3〕运用形象恰当的比喻减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神秘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学生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2〕逐步提高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1.原子的构成。
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课题2原子的结构(1)
电子
中子
练习:填表: 原子 名称 原 核电 荷数 核 外 相对原子 质量 质子数 中子数 电子数 子 核
碳
氧 钠
6
6
8
6 8
6
12
8
11
8
11
16
12
16
23 32
11
16
12 16
12
硫
镁
16
12
12
24
1.俄罗斯科学家最近合成了核电荷数为114的元素的原 子,经测定该原子的近似相对质量为289,则其中子数 175 是____________。 2.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A ) A.原子 B.分子 C.质子 D.中子 3.已知1个C-12原子的质量为akg,则实际质量为b kg 的另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B ) A.12b/a kg B.12b/a C.12a/b D.12a/b kg 4.氡原子的质子数为86,中子数为136,这种氡原子核 外电子数为( B ) A.50 B.86 C.136 D.222
铁
56
26
30
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
中子数
尝试查阅一下如下几种元素的相对原 子质量:磷、铝、氮、钠、硫、镁 看谁查得又快又准! 磷——31 铝——27
氮——14
硫——32
钠——23
镁——24
一、原子的构成
核外电子(带负电)
1、 原子 原子核 质子(带正电) 中子(不带电)
2、决定原子种类的是核内质子数 3、原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很小,但远远大于电子的质量。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一、原子的构成
课题2 原子的构成
原子的构成知识点一:原子的构成1.原子是由下列粒子构成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带负电荷)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带正电荷)以及中子(不带电)构成,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这三种粒子构成的。
例如:普通的氢原子核内没有中子。
2.原子中的等量关系: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核电荷数)就是质子所带的电荷数(中子不带电),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原子整体是呈电中性的粒子。
3.原子内部结构揭秘—散射实验(如下图所示):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用一束平行高速运动的α粒子(α粒子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氦原子)轰击金箔时,发现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且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但是也有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甚至有极少数的α粒子好像碰到了坚硬不可穿透的质点而被弹了回来。
实验结论:(1)原子核体积很小,原子内部有很大空间,所以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2)原子核带正电,α粒子途经原子核附近时,受到斥力而改变了运动方向;(3)金原子核的质量比α粒子大得多,当α粒子碰到体积很小的金原子核被弹了回来。
【要点诠释】1.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相等,但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2.区分原子的种类,依据的是原子的质子数(核电荷数),因为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同。
知识点二:相对原子质量1.概念: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
根据这个标准,氢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氧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6。
2.计算式:【要点诠释】1.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值,单位是“1”(一般不读也不写),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2.每个质子和每个中子的质量都约等于1个电子质量的1836倍,即电子质量很小,跟质子和中子相比可以忽略不计。
课题2_原子的构成 完整版课件PPT
原子质量为:
A M/12
=
12A M
课堂练习
学完本课我知道了
1.原子的构成:
核外电子:每个带1单位负电荷
原子
质子:每个带1单位正电荷
原子核
中子:不显电性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2.Ar: 以1个C—12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 它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
相对原子质量Ar=质子数+中子数
体积占原子体积的几
千亿分之一。
观察原子构成的示
意图,你能得到什么
核外电子绕核作
信息?
高速无规则运动。
质子、中子、电子的电性和电量怎样?
1个质子带一个 单位正电荷
中子不带电
在原子中: 质子数=电子数
1个电子带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单位负电荷
原子种类 质子数
氢
1
碳
6
氧
8
钠
11
氯
17
中子数
0 6 8 12 18
电子数
+11
-
-
--
氯原子
-
-- -
-
+17
-
--
-
-
-
--
--
钠离子
氯离子
--
-
--
+11
--
-
--
质子数= 11 > 电子数= 10
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Na+
-
-
-
--
--
-
-
+17
-
---
-
-
-
-
质子数= 17 <电子数==18
课题2 原子的构成
≥ 4个
得失电子
化学性质
稀有气体元素 =8个(He为2个)
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
稳定 易失电子 易得电子
稳定 不稳定 不稳定
总结: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是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 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化学性质就相似。 注意: He最外层2个电子,属于稳定结构。
例1、下列各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所表示的两种元 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 A )
+1 1
氢(H)
1~18号元素原子 结构示意图
+2 2
氦(He)
+10
+3 2 1 +4 2 2 +5 2 3 +6 2 4 +7 2 5 +8 2 6 +9 2 7
28
锂(Li) 铍(Be) 硼(B) 碳(C) 氮(N) 氧(O) 氟(F) 氖(Ne)
+11 2 8 1 +12 2 8 2 +13 2 8 3 +14 2 8 4 +15 2 8 5 +16 2 8 6 +17 2 8 7 +18 2 8 8
1、六种粒子结构示意图分别为:
+8 2 6 +8 2 8
+10
28
+11
28
+12
28
+16
286
结论: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体积很小,质
量很大,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很大的 空间构成的。
结论: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体积很小,质
量很大,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很大的 空间构成的。 电子在核外作高速运动。
一、原子的构成
质子 原子核
(+) (0)
第三单元 课题2 原子的结构(优秀2)
1、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2、第一层最多排2个,第二层最多排8个, 最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只有1层的不超过2 个电子)。 3、排布时,先排满能量低也就是离核近的电 子层,然后再依次往外排在离核较远的电子 层。
化学反应中原子有趋向于稳定结构的特点。 那么,什么样的结构才是原子的稳定结构 呢?
氦(He) 氖(Ne) 氩(Ar)
钠Na
镁Mg 铝Al
硅Si
磷P
硫S
氯Cl
氩Ar
上面的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步有无一定规律?
2、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
原子核外电子最少的有1层,最多的有7层。
先排满内层, 后排外层。
排布特点2:
第一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
第二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
最外层不能超过8个电子
(若只有一个电子层,则 最外层最多能容纳2个电子)
1、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 2、核内质子数就是核电荷数; 3、质 子 数 不 一 定 等 于 中 子 数,原 子 中 不 一 定 含 有 中 子; 4、构成原子的必要粒子是质子和电 子,决定原子种类的是核内质子数, 它必不可少。
小结1
质子 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1)原子的结构:
电子不像行星绕太阳旋转有固定 的轨道,但有经常出现的区域,科 学家把这样的区域称为电子层。
【思考】电子在核外的空间里 做高速的运动。它们会相互碰撞 打架吗?电子在核外的排布会有 什么特点?
核外电子的排布:
1、分层排布(高速运动) 层数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能量 : 逐 渐 升 高 离:逐 渐 增 大
1.原子和阴,阳离子之间是怎样相互转化的?
阳离子
失电子 得电子
得电子
《原子的构成》人教九年级化学 优秀教案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2 原子的构成从容说课本课题包括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两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重点介绍原子的构成,同时介绍了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然后又形象的介绍了原子的大小以及原子中各部分的大小和运动情况。
第二部分介绍相对原子质量。
由于原子很小,它的质量也很小,所以书写和使用都不方便,于是采用相对原子质量来表示原子的质量。
为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材还介绍了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卓越贡献的我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
本课题内容较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而且前面三个单元学到的微观知识不多,感性知识不充分,这就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对难点进行突破:1.注意拓展学生的视野。
2.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3.采取更为开放的探究方式,让学生体验科学过程。
4.为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提供一定的空间。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3)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2.过程与方法(1)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学习运用对比、归纳的方法在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3)运用形象恰当的比喻减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神秘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学生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2)逐步提高抽象思维的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1.原子的构成。
2.相对原子质量。
教学难点1.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2.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
教学方法提出问题→学生活动→问题讨论→得出结论→教师总结→拓展思维。
教具准备1. 教师用具,投影仪、录像机、挂图(原子的构成)。
2.学生用具:原子构成的有关资料和张青莲教授的事迹简介。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创设问属情景]上一单元我们学习过有关分子和原子的知识,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中学化学说课教案《原子的构成》
中学化学说课教案《原子的构成》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原子的概念和原子在化学中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原子的构成和原子的基本性质。
教学内容:1. 介绍原子的定义和原子的基本性质。
2. 引导学生思考原子的构成和原子的结构。
教学方法:1. 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原子的概念和原子的重要性。
2. 使用图片和模型展示原子的结构。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原子的了解和原子在化学中的作用。
2. 讲解原子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3. 引导学生思考原子的构成和原子的结构。
4. 使用图片和模型展示原子的结构。
第二章:原子的结构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原子的结构和原子的组成。
2. 引导学生理解原子核和电子的关系。
教学内容:1. 介绍原子的结构,包括原子核和电子。
2. 解释原子核和电子的关系和原子的稳定性。
教学方法:1. 使用图片和模型展示原子结构。
2. 讲解原子核和电子的组成和关系。
教学步骤:1. 回顾上一章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原子的结构。
2. 使用图片和模型展示原子结构。
3. 讲解原子核的组成和电子的组成。
4. 解释原子核和电子的关系和原子的稳定性。
第三章:原子核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原子核的组成和原子核的结构。
2. 引导学生理解原子核的性质和原子核的功能。
教学内容:1. 介绍原子核的组成,包括质子和中子。
2. 解释原子核的结构和原子核的性质。
教学方法:1. 使用图片和模型展示原子核结构。
2. 讲解原子核的组成和性质。
教学步骤:1. 回顾上一章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原子核的组成。
2. 使用图片和模型展示原子核结构。
3. 讲解原子核的组成,包括质子和中子。
4. 解释原子核的结构和原子核的性质。
第四章:电子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子的组成和电子的结构。
2. 引导学生理解电子的性质和电子的功能。
教学内容:1. 介绍电子的组成,电子的电子亚层和电子轨道。
2. 解释电子的性质和电子的功能。
教学方法:1. 使用图片和模型展示电子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化汞分解的微观过程
分解
+
氧化汞分子
+
汞原子
组合
氧原子
氧分子
组合
许多汞原子聚集成金属汞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 的最小粒子.
原子的发展历程
道尔顿于1803年 提出科学假说: 物质由原子组成, 原子是不可分割 的实心球体,同 种原子的性质和 质量相同.
原子的发展历程
1897年,英国物 理学家汤姆生发现电 子,认为原子的模型 为枣糕型,原子是一 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 的粒子,其中镶嵌着 许多电子,中和了正 电荷,从而形成了中 性原子
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 律,思考Na原子的电 子排布
原子结构示意图
原子核 电子层 该电子层的电子数
核电荷数
一﹑铝(Al),请画出铝原子的原子结构示 意图
+13 2 9 2
+13 2 7 4
+13 2 8 3
通过观察分析这些原子结构示意图,同学们 能发现电子排布的其他特点吗?
原子核外电子最少的有1层,最多的有7层。 排布特点2:
中子不带电 1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我能描述】以碳原子为例,说明构成原子的粒 子有哪几种。它们是怎样构成原子的?为什么整 个原子不显电性?
-
电子
-
原子核
+
-
电子
+ +
+ ++
-
中子 质子
碳原子结 构动画
课 原子种类
本
氢
53
碳
页
氧
表
钠
格
氯
质子数 1 6 8 11 17
中子数 0 6 8 12 18
氦(He)
氖(Ne)
氩(Ar)
【稳定结构】像稀有气体的原子这样的结构叫稳定
结构。
若只有一个电子层,则2电子也是稳定
结构(如: He)。
金属原子和非金属原子的结构都不是稳定结构,所 以它们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去电子或得到电子,来 达到稳定结构。
原子与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最外层电子数 化学 化学反应中得失电子的 性质 情况
实验:α粒子散射实验(1909年)
带正电荷的α粒子
放射性物质
荧光屏 英国科学家卢瑟福 E.Rutherford,1871~1937)
金箔
3.实验现象分析
带
正
电 的
+
原
子
粒
核
子
α
3.实验现象分析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绝大部分α粒子 说明原子是实心球体还是
能够穿越金箔 大部分是空√心的? 少部分带正电的 这核与α 粒子电荷(相同√
第一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 第二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
最外层不能超过8个电子
(若只有一个电子层,则 最外层最多能容纳2个电子)
核外电子分层排,由内向外能量增。 一层2,二层8,内层排满排外层, 最外不得超过8,只有一层最多俩。
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4个,易失去电子; 非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4个,易得到电子; 稀有气体原子:最外层电子数=8个(He为2个)。(稳定结构)
表3-1 几种原子的构成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氢
1
0
碳
6
6
核外电子数 1 6
氧
8
8
8
钠
11
12
11Βιβλιοθήκη 氯1718
17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例:氢原子 钠原子 氯原 不子是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 ; 例:氢原子
不同种类的原子质子数不同,核外电子数也不相同
课堂练习
1.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__电__荷__的 原子核和核外带_负__电__荷_ 的电子构成, 原子核是由______质_子和______中构子成。 由于核内质子、核外电子所带的电荷 总数______相_等,电性_____相,反所以整 个原子_____不_(显填“显”或“不 显” )电性。
2.构成一切原子所不可缺少的粒子( B )
A. 电子 B. 质子、电子 C. 质子、中子、电子 D. 质子、中子
3.(多选)在原子里,核电荷数等于( AC )
A.核外电子数 B.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 C.质子数 D.中子数
原子 1、 不显
电性
核外电子 每个带1个单位负电荷
(带负电)
原子核
(带正电)
金属原子
一般少于4个 不稳定 易失去最外层电子而达 稳定结构
非金属原子 一般等于或多 不稳定 易得到电子而达稳定结
于4个
构
稀有气体原子 8个(氦为2个 稳定 不易失去也不易得到电
)
子
【结论】原子化学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有密切关系。
结构 决定 性质
点燃
钠 + 氯气
氯化钠
Na Cl2
NaCl
带电荷的原子叫做离子
α粒子发生偏转 带正电,不同带负电)?
极少数α粒子被 说明α 粒子碰到坚硬的核,
反弹回来
这核质量(大,√小)体积
相对整个原子来说很(大,
小)?√
原 子 结 构 模 型 的 演 变
原子结构动画模拟
质子 原子核
原子
中子
原子结构示意图
核外电子
原子核有多小?
原子
原子结构示意图
原子核
1个电子带一个单 位负电荷
_
Al3+ Cl
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Mg 2+
氧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
NaCl
Na
+11 2 81
失去一个电子
Na+
+11 2 8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Cl
得到一个电子
Cl -
+17 2 8 7
+17 28 8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 写法:先写原子符号,再在原子符号右上 角标所带电荷数及电性.例: Mg2+ O2-
质子 每个带1个单位正电荷 中子 不带电
2、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不同种类的原子质子数不同,核外电子数也不相同(原子内 质子数决定原子种类 )
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
【思考】电子在核外的空间里做高速 的运动。它们会相互碰撞打架吗?
三、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核外电子排布特点
排布特点1:电子在核 外是分层排布的 (电子在核外是按 照能量由低→高, 由内→外分层排布 的)
核外电子数 1 6 8 11 17
(123因..、从由核为整电所质质个性子带子上和的原数看电中子=)子荷不电构数带子成由电数的什1,、原么原子决子核定带的核电呢带吗?正?电 3电2因.、吗核此?外核得为的电出什电荷核么子数电?带由荷负质电数子,=数那质决么子定整数个。原子带
(三)表格分析,阶段小结 找 规 律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谷旦中心学校 赵云飞
复习巩固知识
构成物质 的粒子
分子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 小粒子 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
原子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
分子和原子的特征
分子和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分子和原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着 分子和原子间都有一定的间隔 备注: 运动的速度和间隔的大小会随温度的 升高而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