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发达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现状和趋势 3

合集下载

发达国家中小学教育现状

发达国家中小学教育现状

您当前的位置: HomePage >> 中国教育>> 教育研究>> 基础教育>> 海外情况>> 其他>>发达国家中小学教育现状北京青年报2001-04-12 凌子中考、高考的日期一天天临近,学生和家长们又到惴惴不安之时。

关于中小学生如何减负的讨论也一直在进行着,中小学教育改革究竟应该如何改?改成什么样子?还是先让我们看一看一些发达国家中小学教育的现状吧。

英国:最大问题是师资在人们争议中小学上课时数之际,英国由于这方面的法律有明文规定,并不会产生疑义,不过,英国却面临另一个难题:由于大家普遍不想当老师,在师资严重不足时,有些学校的学生有时一周只能上四天课。

英国法规对于教师的工作和学生权规定得非常详细,依据《一九九九年学校教师薪资及义务文件》,教师每年工作195天,其日期由校长或地方教育当局决定;其中190天在学校教学及履行相关任务,另外5天是在职进修或训练;这5天的在职训练由各校自行安排,教育部可发布全国教师训练的优先重要项目。

训练费用由地方教育局及训练专款负担。

规则中还规定教师每年的教学时数为1265小时,但是准备课程、批改作业和上下学的通勤时间并不包括在这个时数内。

学生上课时数依照学龄也各有规定:5至7岁学生每周上课21小时,8至11岁每周上课23.5小时,12至15岁每周24小时。

在这个范围内,各校校长可以自做调整,包括寒暑假的时间都可以弹性决定,但实际上,彼此并无太大出入。

英国现在的教育工作重点不在于争议教师工作天数的增减,而在如何提高教师工作质量。

在这方面,除了校长考核之外,1990年还建立了全国教师评鉴制度,教师每两年接受全面性的评鉴一次,包括评鉴者与教师会议、课堂观察、自我评鉴、资料搜集、评鉴面谈及评鉴记录准备等六个阶段,据此作为考核及奖惩的参考。

除了这类考评,英国的中小学教师还得面对学校排行榜、评等的压力;同时,老师常须依照学生素质而个别施教,因此显得工作辛苦,经常有老师不堪负荷要求离开,提前退休,甚至于自杀,在经济景气的时候,学校往往会感到不易留住老师。

当代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当代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当代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冯冬雯摘要:通过比较分析,当代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呈现以下发展趋势:在课程政策上,注重国家课程统一性与学校课程灵活性的动态平衡;在课程结构上,注重课程类型、课程内容和课程形态等方面的调整和完善,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和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在课程实施上,注重教师和社会参与、政策支持以及质量监控;在课程评价上,评价功能由侧重甄别与选拔转向侧重发展,评价标准由刚性的单一化标准走向弹性的多元化标准,评价对象从过分关注结果逐步转向对过程的关注,评价主体上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评价方法从过分强调量化逐步转向关注质的分析与把握,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关键词:课程改革;课程政策;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趋势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实施学校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

综观当前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课程改革可以说是一个核心。

课程改革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受着多种因素的制约,因此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和特点。

然而,通过比较和分析,我们仍然可以从中找到一些具有普遍性的规律和总体趋势。

一、课程政策的发展趋势课程政策是“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一定社会秩序和教育范围内,为了调整课程权力的不同需要,调控课程运行的目标和方式而制定的行动纲领和准则。

”[1]它作为一国课程改革指南,着重要解决“由谁来决定我们的课程”或课程权力的分配问题。

从世界范围来看,大体上有三种课程政策的类型: 中央集权型、地方分权型和学校自主决策型,分别以法国、美国和英国为最典型。

目前,无论是采取哪一种类型课程政策的国家,都逐渐认识到对课程统得过死和放得过宽都不是明智之举,各国课程政策均注意在“集权──分权、政府──市场、标准化──多元化、学术发展──个人发展”之间寻求动态平衡,努力谋求“国家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协调与统一。

一方面,许多原先实行课程分权管理的国家都把推出强有力的“国家课程”视为迎接21世纪挑战的重要举措。

各国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各国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各国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近几十年来,全球各国经济发展呈现出世界性的不平衡。

一些国家经济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而另一些国家则经济增长滞缓,人民生活水平较低。

本文将以全球范围内的发展现状为基础,分析各国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前景。

首先,我们来看看大国中国。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然而,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波动出现了一些不稳定因素,例如贸易摩擦和内部结构调整。

未来,中国将继续致力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加大创新驱动力度,提升科技水平和制造业实力。

此外,中国还将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接下来,我们关注发达国家美国。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具有强大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

然而,近年来,美国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如贫富差距扩大、贸易摩擦以及政治动荡等。

未来,美国需加强内部经济结构改革,推动贫富差距的缩小,加大对创新科技的投入,促进科技产业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

此外,美国还应致力于改善社会治理,减少政治分歧,并积极采取措施保护环境。

欧洲作为一个庞大的经济体,由多个不同国家组成,面临着各自独特的发展挑战。

欧洲经济整合的进程中,一些国家经济较为强劲,如德国、法国等,而另一些国家经济增长较慢,如希腊、意大利等。

未来,欧洲需要加强内部经济合作,推动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大对创新和科技的投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此外,欧洲还应该关注社会福利改革,改善教育、医疗和养老等领域的服务水平。

发展中的其他国家也有自己独特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如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虽然经济增长迅速,但也面临着贫困、不平等和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

未来,这些国家需要加快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育和医疗水平,推动农村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

同时,它们还应该加大对创新和科技的投资,提升制造业水平,吸引外国投资,促进经济多元化,以确保可持续发展。

最后,我们来看看非洲地区。

世界发达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趋势

世界发达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趋势

世界发达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在最近20年里,各发达国家无不根据新的形势要求对中小学课程进行改革。

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其课程改革的出发点也不尽相同,改革措施各具特色。

现以美、英、法、德、日、加拿大、俄罗斯等国为例,考察发达国家课程改革状况及其特色,分析发达国家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动态,以便为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发达国家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以下明显趋势。

一、课程行政主体的多元化课程行政主体即决定课程与编制的主体。

“世界各国依照课程行政主体之别,形成了不同的课程行政体制。

如法国从拿破仑时代开始就一直由中央政府以指令性文件规定全国统一的基础课程,称为‘国家本位课程’;美国一向实行地方分权的行政管理体制,各州制定自己的政策,就是在同一个州的范围内,不同的城市和社区也有不同,大体上属于‘地方本位课程’;英国政府一向对学校课程不加以干涉,基本上由学校自主决定课程,称为‘校本课程’”[1]。

然而到了20世纪后期,世界发达国家在课程设置与编制的主体上出现了从一元向多元转化的趋势,不同的课程行政主体共同影响课程的设置和编制。

1.分权制国家对课程行政的介入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在依旧没有宪法赋予的教育管理权的情况下,由联邦政府的公共福利部与各州政府的教育主管部门进行协商,并征求教育专家的意见,从而取得了中小学教育的“关键学习领域”,也就是课程设置的领导权。

各州教育管理部门在联邦的指导下负责制定自己的课程教学大纲。

然后各个学校在各州的课程教学大纲的指导下,可以根据本校情况设置一些特色课程,决定选用何种教材和教学方法。

现在,澳大利亚已经初步形成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管理体制,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学校都有比较明确的权限和责任。

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才设置联邦政府的教育部,到20世纪80年代后才逐步强化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宏观控制。

世界主要国家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改革

世界主要国家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改革

世界主要国家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改革1.教育体制1.1 概述:教育体制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教育组织、管理和运行的制度安排。

教育体制包括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等各个层次。

1.2 基础教育体制:各国的基础教育体制主要包括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

公立学校由政府出资建设、管理和运营,私立学校则由私人或企业投资建设、管理和运营。

基础教育体制通常包括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

1.3 高等教育体制:高等教育体制包括大学、学院和其他高等学府。

高等教育体制分为公立和私立两种,公立高等教育机构主要由政府资助,私立高等教育机构则主要依靠收取学费为生。

2.教育改革2.1 概述:教育改革是指对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进行调整和改进的过程。

教育改革旨在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促进教育公平。

2.2 各国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2.2.1 课程改革: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

各国根据自身国情和未来发展需求,调整课程设置,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2.2.2 教育评价改革:教育评价改革旨在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从单一的考试成绩评价转向多元化的过程性评价,全面反映学生的能力和潜力。

2.2.3 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各国通过提高教师待遇、加强教师培训、选拔和评价机制等手段,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

2.2.4 教育体制调整:为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各国不断调整教育体制,如合并或撤销部分教育机构,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效益。

3.1 发达国家教育体制和教育改革特点:3.1.1 重视教育公平:发达国家普遍重视教育公平,通过加大对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的教育投入,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教育。

3.1.2 强调个性化教育:发达国家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兴趣,提倡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和课程选择。

3.1.3 重视创新能力培养:发达国家教育体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提问、探究和解决问题。

世界发达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和趋势

世界发达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和趋势

程 改革作 为 其中 的重要组 成部 分 ,受到各 国
政 府 和 教 育 界 的 极 大 关 注 。 由 于 各 国 社 会 文 化 、历 史 传 统 的 差 异 以及 经 济 增 长 速 度 的 不 同 . 其 课 程 改 革 的 出 发 点 也 相 应 地 有 所 不 同 . 改 革 重 心 各 有 所 偏 , 改 革 措 施 各 具 特 色 , 但 仔 细 地 分 析 和 研 究各 国 的课 程 改 革 , 我 们仍 能 从 中获 得 一 些 规 律 性 的 认 识 。
划 。把 对 学 生 知 识 的 教 育 、 能 力培 养 、 品 格 与 人 格 的 陶 冶 作 为 教 育 最 重 要 的任 务 。在 编 写 教 材 和 课 程 教 学 的 过 程 中 , 使不 同 的学 科 发 生 联 系 , 并 对 学 生 实 施 多 种 训练 , 尽 可 能
全 国教 育标 准的 同 时,也考虑 到 了各州的 地 让 学 生 获 得 完 整 、 系 统 的 知 识 ,促 进 学 生 各 区 差 异 ,鼓 励 和 资 助 各 州 进 行 课 程 改革 , 编 方 面 能力 的 平 衡 、 协 调 发 展 以 及完 美 人 格 的
维普资讯
《 国 中 小 学 教 育 》2 0 年 第 2 外 02 期 形成 。而 韩 国 把 智 、德 、 体 、 技 能 全 面 发 展 课 程 中 应 达 到 的 目标 。 19 年  ̄ 0)年 教 育 93 2t O 目标 : 美 国教 育 法 》 再 一 次 将 英 语 、 数 学 、 自然 科 学 、 历 史 、 地 理 、 国 语 、 艺术 等 私 目规 定 为 美 国基 础 教 育 的核 心 课 程 , 从 根 本
美 育 、综 合技术 教 育和劳动 教 育的科 目, 并

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发展现状与展望2011-1-4

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发展现状与展望2011-1-4

世界各国教育发展与改革:现状与展望上海教科院智力开发研究所杨治平21世纪前十年,世界各国教育取得了新的发展,在进入第二个十年之际,各级各类教育又提出了新的发展目标和改革方向。

本文拟结合对2010年莫斯科世界幼儿早期保育与教育大会和2009年巴黎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以及教科文组织全民教育监测报告和经合组织职业教育研究报告等相关要点的梳理,对目前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状况进行简要分析,并对世界教育未来发展的趋势加以展望。

一、学前教育:筑建国家财富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近20年来努力推动的全民教育中,首要目标之一就是推广幼儿保育和早期教育;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也提出了关于儿童健康、营养和教育有关的要求。

2010年9月27-29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与俄罗斯联合在莫斯科举办了主题为“筑建国家财富”的世界幼儿早期保育与教育大会,各国政府官员、学者、民间组织代表近千人出席大会,其中有65个国家派部长级官员与会。

会议强调各国财富不再以物质的多寡来定义,而取决于人力资本潜力;强调旨在通过提高成员国对幼儿早期保育和教育投资及收益的关注,促进幼儿早期保育和教育实现公平、普惠和广泛的发展。

莫斯科会议,作为世界各国学前教育的重要里程碑,达成了诸多共识。

如:学前教育是全民教育的基石,有助于联合国千年发展会议关于消除贫困、教育、医疗等国际目标与共识的实现;学前教育可以改善儿童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儿童的生活质量,可以通过消除贫富之间的不平等力图促进公平,从而对打破代际贫穷怪圈起到关键作用;学前教育符合成本效益,通过早期干预可以塑造儿童的优良品质,有利于改善小学及以后阶段的入学和表现情况,等等。

回顾近年来世界各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可以看到如下四方面的特点和趋势:1、各地区学前教育普及率持续上升,发展中国家差距仍较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6年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全世界学前教育入学率不断提高,接受学前教育的儿童人数比30年前增加了两倍。

1999-2005年期间,全球学前教育阶段毛入学率从33%提高到40%,全球接受学前教育的儿童人数增加了2000万,总数接近1.32亿人。

试述发达国家学制的改革趋势及对中国学制改革的发展的影响

试述发达国家学制的改革趋势及对中国学制改革的发展的影响

试述发达国家学制的改革趋势及对中国学制改革的发展的影响1.发达国家基础学制改革的趋势发达国家基础学制改革的总趋势是,缩短小学年限,延长初中年限。

如法国小学由6年改为目前的5年,英国由6~ 8年统一为目前的6年,前苏联小学学制受赞柯夫“教学与发展”理论的影响,在1964~ 1984 年间曾实行了长达20年的3年制,因学生负担加重,最后又改为4年。

小学年限能够缩短,一是教材现代化了;二是教师的水平提高了;三是儿童的智力起点提高了。

延长初中年限,一是可减轻学生负担,为高中打下更扎实的基础;二是考虑初中毕业时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分流的需要。

2.可借此减轻学生的部分学习负担,当前,学生的不合理学习负担过重,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学制不合理有一定关系。

学习负担过重主要体现在初中、高中阶段,小学阶段相对轻松些。

将小学减至5年,腾出的一年加到初中,一是减轻初中生的学习负担,以有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二是为升入高中的学生打下更扎实的学科基础;三是不能升入高中的学生可以借此多学一点数理化生方面的知识。

现在上小学时学生还有时间发展一点爱好、特长,如学舞蹈、钢琴、电子琴等,一进入初中只得放弃,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无时间保证难以得到持续。

3.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的发展和社会化过程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社会环境的进步,现在学生的身心发育阶段明显提前且呈加速态势, 9~ 10岁左右即进入第三次生长发育高峰期, 12岁的孩子一般都在1.6米以上,已经俨然是个小大人了,此时却呆在小学,极不利于促进青少年心理的发展和社会化过程。

美国有些州实行4- 4- 4制,中间的4年称为“中间学校”(相当于初中)。

对我国的影响:1.义务教育的范围逐渐扩展,年限不断延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2.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3.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

4.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

当代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2019年教育文档

当代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2019年教育文档

当代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2019年教育文档(总11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当代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主持人语:2008年12月西南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成立了,这是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件喜事,为比较教育学的学科发展搭建了新的平台。

西南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的前身是20世纪70年代创建的外国教育研究室,20世纪80年代获得外国教育史硕士学位授权点,1999年获得比较教育学硕士学位授权点。

2000年比较教育学被批准为重庆市重点学科,2003年比较教育学专业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2008年比较教育学被批准为国家精品课程。

为了进一步推动比较教育的学科建设与发展,本刊从2009年第3期开始,特开设“比较教育:理论与方法、专题比较与国别比较”专栏。

比较教育学是对当代世界不同国家或不同地区的教育进行比较分析,探索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为本国和本地区的教育改革提供借鉴的学科(顾明远先生语),比较教育的基本功能是借鉴。

本期刊登的“当代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一文分析了建立国家课程标准,统一中小学课程的质量要求;大力提倡课程设置综合化,适度减少分科课程;调整培养目标;课程内容进一步关注学生经验,反映社会、科技最新进展;拓展传统的教材观,加强课程资源开发等趋势。

“教师入职训练的国际经验与发展趋势”一文分析、归纳了世界各国教师入职训练的共同经验和发展趋势,即强调以入职需求为导向的课程目标,以适应能力为中心的课程内容,以学校为本位的训练模式;教师入职训练课程也呈现出及时性、实用性和个体性的发展趋势。

“试论中等职业教育在高中教育普及化进程中的作用”一文分析了近代以来,欧美国家和日本在产业革命和社会民主化的要求下,积极推进高中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的措施。

指出在中等教育由精英型向大众型过渡的进程中,中等职业教育起到了不可缺少的作用;高中教育在实现大众化和普及化的过程中,中等职业教育起到了中流砥柱作用。

国际视野下基础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

国际视野下基础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

国际视野下基础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基础教育是一个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升国民素质具有深远影响。

在全球化背景下,基础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各国在教育改革、政策制定和实践探索等方面积极寻求创新与发展。

对国际视野下基础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教育的多样性及其未来走向。

全球基础教育的现状当前,基础教育的普及程度在全球范围内存在显著差异。

发达国家的基础教育体系相对成熟,教育质量较高,入学率几乎达到100%。

例如,北欧国家在基础教育的平等性和质量上都处于领先地位,它们注重素质教育与全人教育,努力为每个孩子提供均衡的学习机会。

同时,这些国家通常在教育经费、教师培训以及课程设计等方面有较高投入。

相较之下,许多发展中国家仍面临严重的基础教育缺口。

尽管各国政府及国际组织已采取措施以推动义务教育普及,但依然存在学校设施不足、师资匮乏和课程内容落后等问题。

尤其是在某些偏远地区,因地理或社会经济原因,儿童入学率低、辍学率高,造成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

技术进步在基础教育中的应用日益普遍,为解决传统模式下的不足提供了新机会。

一些国家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改善教学环境,如在线学习平台、智能教室等,以期缩小城乡差距,丰富教育资源。

数据分析还被引入,以评估学生表现和教学效果,进一步推动个性化学习。

基础教育的多样性与全球化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基础教育理念开始相互交融。

许多国家借鉴他国的成功经验,以适应自身的特殊需求。

例如,中国近年来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努力将更多实践性的教学方法引入课堂,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这种取向受到如芬兰等国教育模式的启发。

各类国际评比如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也促使各国在基础教育中竞相提高质量。

通过参与此类评估,国家间可以互相学习,吸取经验教训,从而推动自身教育政策的完善。

在PISA测试中,芬兰学生的出色表现引发了全球关注,其注重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和教师自主权的做法被视为值得借鉴的方向。

当代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当代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当代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 的现状与趋势
• “未来并不是一个我们要去的地方,而 是一个我们要创造的地方。通过它的道 路并不是人找到的,而是人走出来的。 走出这条路的过程既改变着走出路的人 ,也改变着目的地本身。”

——澳大利亚 埃利雅德
题外话:中国人的创造力丢在那里啦?
中国人没有创造力吗? 两个事实:20世纪世界上最最重大的100项发明没有一项是中国人所为 中国建国后60多年仅有一项诺贝尔文学奖
缺乏个性的人会淹没在群体意识之中,就谈不上有独创性和自 主发展能力。只有个性的丰富多彩和愈加发达才会有群体或共 性的丰富统一和群体能力的高层次趋向同质。就我国言,无论 是经济发展还是社会的全面进步,都需要建立在每一个体的创 造活力上,需要最大限度地发展人的自主性、主动性和独特性 ,有赖于个性的充分自由发展。

4、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的徘徊
5、民族化(本土化)与国际化之间的矛盾
6、学科课程 与经验(活动)课程之间的 博弈
• ㈡相向运动
• 表现在:
• 1. 东方教育传统、价值观与西方教育传统 、价值观在冲突磨合中相互接近、靠拢
• 2、教育的集权体制与分权传统在相互借鉴 中融合。
• 第二讲:当代国际社会对 公民和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 (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 1、从传统的学习方式到现代学习 方式
现代学习方式的特征: (1)主动性←→受动
性 我要学 要我学
( 2)独立性←→依赖 性
我能学 我不能学
(3)独特性←→统一性 个性化 一刀切
( 4)体验性←→灌输性 经历感悟 死记硬背
(5)问题性←→学科性
• 2、从单一的接受性学习转向多样化的学习 方式
智能化 伦

世界发达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现状和趋势 3.

世界发达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现状和趋势 3.

各国初等教育的培养目标的共同因素
(1)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 (2)促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和应用; (3)促进个性的自由发展; (4)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5)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学习兴趣。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
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
1986年:苏联《苏联高等和中等专业教育改革的基本方针》
世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
提高质量
促进公平
发达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 一、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培养创新型人才 二、改革课程体系,加强综合素质培养 三、改造薄弱学校,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四、改革管理体制,扩大学校的自主权 五、实行择校制度,增加基础教育的灵活性
美国初等教育的培养目标
美国视导和课程研究协会提出现代小学的培养目标: ①增进儿童健康和发展儿童体格; ②增进儿童认识; ③发展儿童对社会和科学世界的认识; ④发展儿童有效参与民主社会的技能; ⑤发展儿童符合民主生活的价值观; ⑥发展儿童的创造性活动。
美国的“总统学者奖”,起始于1964年,是根据当时的林 肯·约翰逊总统的行政命令而设立的,用以选拔和表扬美 国最杰出的应届高中毕业生。 美国好学生的标准不仅仅是学习好,而且还要在组织领导 能力、社区服务、个人品德方面有突出表现。特别令人关 注的是美国的基础教育非常重视社区服务的传统,几乎所 有的学生都到社会上参与各种社区服务。同时,医院、养 老院、图书馆、童子军、红十会以及许多公司也都积极组 织和提供各种社区服务的机会,美国的中小学教育通过社 区的形式,培养了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和良好的公民意识, 同时也煅炼了学生们的人际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
一、确立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培养创新型人才

世界各国中小学课程内容改革的主要趋势

世界各国中小学课程内容改革的主要趋势

世界各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张颖郑州师院教科院10级小教三班1041130130222[摘要]课程问题是各国中小学教育的核心问题。

20世纪以来,新的课程理论不断涌现,交叉渗透,直接指导着各国的中小学课程改革。

目前,各国中小学课程管理体制呈现出均权化的发展趋势,中小学课程内容则围绕着基础性和现代性原则进行设计。

[关键词]中小学课程改革趋势一、课程改革在教育改革中处于重要位置在社会整体结构中,教育相对于社会政治、经济而言,其变革和发展相对滞后,正如课程史家们发现的那样:当社会开始广泛关注教育以至学校当中的课程问题的时候,往往也预示着社会发展遇到了困难。

社会发展出现了困难,往往也就把希望寄托在教育之上。

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就会受到更多的关注。

比如,美国在上世纪50年代末受到了冷战的压力,以及前苏联人造卫星的挑战,全国上下都深感尖端人才的匮乏。

为适应社会对高层次竞争人才的需求,中小学教育的课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质量的、学术性课程受到了广泛重视,学生自觉选择的课程门类减少,必修课程大幅度增加。

80年代似后,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开始向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转型,国际竞争日益增强,公民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问题受到了各界人士的关心,社会出现了“高质量教育”改革的要求。

这种要求在课程当中得到了鲜明的反映:中小学教育提倡文理并重,要求每个学生在中小学阶段都应该学完平等且具有较高质量的12年课程,各州、学区和学校都要为学生设置平衡的课程,选修课数量得到一定控制,课程当中大量增加环境保护、国际理解、全球化竞争等相关的内容。

这种现象有很大的普遍性,如日本、法国、俄罗斯、新加坡以及我国的台湾、香港等地,也都在最近的20年当中,加快了课程改革的步伐,以此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并最终实现提高国际竞争力、促进社会转型和发展的目标。

正如王湛副部长指出的那样:“我们必须看到,世纪之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基础教育发展现状

基础教育发展现状

基础教育发展现状
基础教育的发展现状是一个令人关注的话题。

在全球范围内,各国都致力于提升教育质量和公平性,以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够获得良好的教育。

然而,现实情况并不尽如人意。

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基础教育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这些挑战包括师资不足、教育设施落后、教材质量低下等问题。

这些问题导致了教育质量的下降和教育机会的不均衡。

与此同时,一些发达国家也面临着基础教育发展的问题。

虽然这些国家的教育系统整体上较为完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教育质量的差距仍然存在,城乡教育差异显著,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等。

这些问题妨碍了教育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

为了改善基础教育的发展现状,各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例如,增加教育经费投入,提升师资队伍素质,加强教育设施建设,优化教科书内容等。

此外,一些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也积极参与到基础教育发展中,提供援助和支持。

虽然基础教育发展现状仍然面临一些挑战,但是通过各方的努力和改革措施的不断实施,许多国家的基础教育质量和公平性已经得到了明显改善。

然而,我们仍然需要持续关注基础教育的发展现状,并不断努力提升教育质量,以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

基础教育综合评价国内外研究现状

基础教育综合评价国内外研究现状

基础教育综合评价国内外研究现状(一)国内外现状1.基础教育作用的重视:进入90年代,基础教育的作用和意义受到广泛和高度的重视,主要原因在于一系列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促使各国转变发展观念,将人的发展置于全部发展行动的中心。

2.普及程度的提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数据显示,第一级和第二级教育在校生人数在不断增长,但教育机会在国家、地区及男女之间仍存在明显差异。

3.义务教育年限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逐渐延长已成为世界基础教育的普遍事实,发达国家平均年限较长。

4.课程结构的调整:全球处在激烈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与技术的变革和发展潮流中,课程结构的调整直接关系到教育能否适应新的时代要求。

强化科学教育和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是两个主要的趋向。

5.教师质量的重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呼吁重视教师培训和教师社会、经济地位的提高,许多国家已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努力提高中小学教师的质量。

(二)国际视角1.STEM教育(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强调跨学科整合,培养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2.21世纪技能培养:包括批判性思维、创新、沟通、协作等软技能,被视为未来就业市场的关键竞争力。

3.数字化教学:利用在线平台、虚拟实境(VR)、人工智能辅助个性化学习路径设计。

4.包容性教育:关注特殊需求学生、弱势群体,推进教育资源均等化。

5.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师资培训水平,强化终身学习机制,建立支持系统。

(三)国内趋势1.素质教育改革:减轻课业负担,倡导全面发展,注重身心健康。

2.高考制度改革:推广综合评价录取制度,强调综合素质评价和多样化选拔机制。

3.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推动智慧校园建设,利用大数据分析改进教育决策。

4.农村教育振兴: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村学校硬件设施和师资水平。

5.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家长参与,营造良好成长环境。

(四)面临的挑战尽管取得显著进展,但基础教育仍面临一些普遍性难题,如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应试教育倾向、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突出等,这些问题需要政策制定者、教育工作者、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持续推进改革,寻求有效解决方案。

发达国家教师教育发展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

发达国家教师教育发展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
发达国家教师教育发展趋势 及对我国的启示
浙江师范大学 楼世洲 教授 博导
2011.8
主要内容
• 一、发达国家教师教育的发展历程 • 二、发达国家教师教育的改革举措 • 三、对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的启示
一、发达国家教师教育的发展历程
发达国家师范教育体系的结构性变化
短期培训——中等师范学校——高等专 科学校——独立师范学院——综合大学教 育学院
• 2.调整教师教育模式,适当延长学制 (1)师范院校(教育学院或大学)的教师教育模式 (2)综合性大学的四年本科教师教育模式 (3)综合性大学本科毕业,再到教育学院(师范学 院)、其他机构进行教育类课程学习与教师技能培 训的教师教育模式 (4)大学学习与中小学任教相结合的教师教育交 叉模式。
• 3.规范教育课程设置,突出师范性特征 • ——重视统整课程
• (4)强调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资格标准,颁发优秀 教师证书。
20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教师教育的大学化改革。 1973年,政府颁布《非大学部分高等教育的发展》, 提出了教师教育体制改革的具体措施。 到20世纪80年代,英国取消独立的专门培养教师的机 构, 形成大学教育院系、多科技术学院和高等教育 学院的师范教育体系。 20世纪90年代以后,多科技术学院纷纷升格为大学。 完成了教师教育体系的大学化进程。
小 结
• 从形式来看,美国的教师教育系统从师范学校发展 到教师学院,然后发展到大学教育院系;英国、法 国、德国的教师教育系统则是多样化的;日本同美 国有类似之处。 • 从结构来看,目前的教师教育趋向于高层次,主要 是大学和研究生层次,中专性质的师范学校在20世 纪50年代已经消亡了。这说明世界各国的教师教 育体系是不断变动的,彼此之间的差异很大,但基 本趋势是一致的,即教师教育都是由大学来完成, 并把职前教育和在职教育统一起来。

国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国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国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发布时间:2022-06-13T06:48:40.818Z 来源:《时代教育》2022年4期作者:尹慧欣[导读] 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面对信息化、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巨大挑战,世界各国都对基础教育课程进行了变革尹慧欣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重庆400000)摘要: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面对信息化、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巨大挑战,世界各国都对基础教育课程进行了变革。

从变革的方向看,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学生国家意识和国际学生精神的培养,更加注重学生生活与科学世界的融合,更加注重管理和课程评价体系的完善。

关键词:国外基础教育;课程变革;趋势进入21世纪,人类进入了信息化、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对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的依赖性越来越强。

社会发展变革的深刻变化需要教育的变革,各国纷纷对基础知识教育教学课程进行了新一轮的变革,从变革的方向来看,它显示了以下改革方向和趋势: 1.注重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

尽管世界各国在制度、文化传统和价值观上存在巨大差异,但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已成为改革初等教育的共同努力。

全面发展关系到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和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它不仅关注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发展,还关注学生知识和能力、情感和态度的发展。

教育既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发展,又要关注个人与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更要关注个人和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

展开来说也就是:首先,努力使学生的智力和个性协调发展。

在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学生个性和情感的健康发展。

它不仅强调国家课程的开发,还注重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综合课程的开发,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开发,注重学生知识掌握和基本生活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思想情感态度的改善和良好品德的培养。

总之,通过改变课程和教学方式,重新定位评价体系,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个人经验,将所学知识融入学习过程,依靠教师的指导和个人努力,将书本知识和个人经验与现实世界联系起来,避免个人知识和精神建设的断裂。

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

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

山东美澳国际学校科研处吕学文随着21世纪的来临,世界经济正从工业经济逐渐向知识经济转变,而且是从朦胧到清晰,如早霞中的朝阳,知识经济终于升起来了。

教育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也被日益强化;科学教育更趋重要;整个社会都走向自觉地关注、参与教育发展。

这就是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三大趋势。

战略地位决定战争全局发展的地位。

教育的战略地位是决定社会全局发展的地方。

自上个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国际社会对这一点的认识有一个逐步强化的过程。

1.论证与影响20世纪60年代经合组织国家重新提出教育的地位问题。

1961年,经合组织国家经济学界代表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了以经济发展为主题的国际会议。

会上,教育经济学家论证了人民受教育程度与经济繁荣之间的密切关系;高质量的劳动力与高质量的科技产品的关系;受教育的程度与国家经济发展速度的关系。

翔实的数据、严密的分析以及科学的论证,震动了与会的各国代表。

会后立即作出反应的是联邦德国。

1962年,联邦德国召开了各州文化部长会议。

会上部长们认真研究了这次经合组织会议的结论。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题为《经济增长与扩大教育》的报告。

首先提出,接受教育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全面发展教育是国家的使命。

此后,德国重点加强了双元制职业教育,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发展经济急需的初级和中级技术人才。

尔后,大批适应生产发展的劳动力迅速生产出质冠全球的科技产品,从而带来了德国19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的经济腾飞,把战争废墟建成了世界第三大经济强国。

可以这么说,双元制是德国经济起飞的秘密武器。

瑞典地处北极圈上下。

人口800万,面积不及我国的黑龙江省。

但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已经跻身于世界十大富国之一。

每年瑞典政府用于发展教育的经费占其国家总开支的1/4。

法国教育支出占国家总支出的近1/5,连年教育经费高居首位。

另外,芬兰政府的发展教育投资也接近国家总支出的1/5,在其各项预算中同样占有重要地位。

当然,政府的这种决策取决于领导人的清醒。

当代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当代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当代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冯冬雯摘要:通过比较分析,当代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呈现以下发展趋势:在课程政策上,注重国家课程统一性与学校课程灵活性的动态平衡;在课程结构上,注重课程类型、课程内容和课程形态等方面的调整和完善,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和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在课程实施上,注重教师和社会参与、政策支持以及质量监控;在课程评价上,评价功能由侧重甄别与选拔转向侧重发展,评价标准由刚性的单一化标准走向弹性的多元化标准,评价对象从过分关注结果逐步转向对过程的关注,评价主体上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评价方法从过分强调量化逐步转向关注质的分析与把握,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关键词:课程改革;课程政策;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趋势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实施学校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

综观当前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课程改革可以说是一个核心。

课程改革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受着多种因素的制约,因此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和特点。

然而,通过比较和分析,我们仍然可以从中找到一些具有普遍性的规律和总体趋势。

一、课程政策的发展趋势课程政策是“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一定社会秩序和教育范围内,为了调整课程权力的不同需要,调控课程运行的目标和方式而制定的行动纲领和准则.”[1]它作为一国课程改革指南,着重要解决“由谁来决定我们的课程”或课程权力的分配问题。

从世界范围来看,大体上有三种课程政策的类型:中央集权型、地方分权型和学校自主决策型,分别以法国、美国和英国为最典型.目前,无论是采取哪一种类型课程政策的国家,都逐渐认识到对课程统得过死和放得过宽都不是明智之举,各国课程政策均注意在“集权──分权、政府──市场、标准化──多元化、学术发展──个人发展"之间寻求动态平衡,努力谋求“国家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协调与统一.一方面,许多原先实行课程分权管理的国家都把推出强有力的“国家课程"视为迎接21世纪挑战的重要举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任何缺勤或迟到,需要出示家长的请假条。 11.唯一可以允许的缺勤理由是个人生病、家人亡故或宗教节日
。其他原因呆在家里不上课都是违规。
12.当老师提问且没有指定某一学生回答时,知道答案的都应该 举手回答。
德国小学生守则
1. 总是称呼老师的尊姓。 2. 铃响后, 进入教室 3. 要有10小时的睡眠, 以保证精力充沛 4. 上课时, 不要和同学说话, 有事可举手, 可以坐着和老师讲话
1、各国初等教育的培养目标
英国初等教育6年(5—11岁),5岁入学 。 日本初等教育6年(6—12岁) ,6岁入学。 美国初等教育6年(6—12岁) ,6岁入学。 法国初等教育5年(6—11岁), 6岁入学。 德国初等教育4年(6-10岁), 6岁入学。 俄罗斯初等教育3-4年,6-7岁入学。 中国初等教则的12条:
1.称呼老师职位或尊姓。 2.按时或稍提前到课堂。 3.提问时举手。 4.可以在你的座位上与老师讲话。 5.缺席时必须补上所缺的课业。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6.如果因紧急事情离开学校,事先告诉你的老师并索取耽误的功
课。
7.所有作业必须是你自己完成的。 8.考试不许作弊。 9.如果你听课困难,可以约见老师寻求帮助,老师会高兴地帮你
1、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升降国旗、奏唱国歌时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 先队员行队礼。 2、尊敬父母,关心父母身体健康,主动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听从父母和长辈 的教导,外出或回到家要主动打招呼。 3、尊敬老师,见面行礼,主动问好,接受老师的教导,与老师交流。 4、尊老爱幼,平等待人。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不欺负弱小,不讥笑、
出示家长的请假条
13. 如若必须提前离开学校, 要有家长和监护人陪伴 14. 学校不允许使用手机
加拿大小学生守则
1、互相尊重,尊重自己,尊重学校和学校财产。 2、出色完成我们要做到的和应该做到的。 3、接受自己也接受别人。 4、互相关心及在乎别人的感受。 5、在别人需要时帮助别人。
《法国小学生守则》分为三部分:
日本战后基础教育改革
➢ 经验主义----儿童中心论 ➢ 学科主义----卫星时刻---基础知识 ➢ 愉快学习----个性发展 ➢ 扎实学力----基本“学力”培养。 (资料)
日本初等教育的培养目标
(1)以学校内外的社会生活的经验为基础, 使学生正确理解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养 成合作、自主和自律的精神;
发达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动向与趋势
安阳师范学院教育学院 郭仁天
779559467@
亚里斯多德论灵魂的三个组 成部分:
理性的部分和非理性的部分
理性灵魂 营养和感觉
人的生命 植物和动物
教育 体育、德育、智育。
灵魂 类型
归属
营养(营养、 植物 生长发育)
感觉(本能、 动物 情感、欲望)
对应的 教育
美国初等教育的培养目标
美国视导和课程研究协会提出现代小学的培养目标: ➢ ①增进儿童健康和发展儿童体格; ➢ ②增进儿童认识; ➢ ③发展儿童对社会和科学世界的认识; ➢ ④发展儿童有效参与民主社会的技能; ➢ ⑤发展儿童符合民主生活的价值观; ➢ ⑥发展儿童的创造性活动。
➢ 美国的“总统学者奖”,起始于1964年,是根据当时的林 肯·约翰逊总统的行政命令而设立的,用以选拔和表扬美 国最杰出的应届高中毕业生。
➢ 美国好学生的标准不仅仅是学习好,而且还要在组织领导 能力、社区服务、个人品德方面有突出表现。特别令人关 注的是美国的基础教育非常重视社区服务的传统,几乎所 有的学生都到社会上参与各种社区服务。同时,医院、养 老院、图书馆、童子军、红十会以及许多公司也都积极组 织和提供各种社区服务的机会,美国的中小学教育通过社 区的形式,培养了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和良好的公民意识, 同时也煅炼了学生们的人际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
不能参加事先请假。
11、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大胆提问,回答问题声音清楚,不随意打断 他人发言。课间活动有秩序。
12、课前预习,课后认真复习,按时完成作业,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13、坚持锻炼身体,认真做广播体操和眼保健操,坐、立、行、读书、写字姿势正确。积极参加有
益的文体活动。
17、遵守交通法规,过马路走人行横道,不乱穿马路,不在公路、铁路、码头玩耍和追逐打闹。 18、遵守公共秩序,在公共场所守不拥挤,不喧哗,礼让他人。乘公共车、船等主动购票,主动给
老幼病残孕让座。不做法律禁止的事。
19、珍爱生命,注意安全,防火、防溺水、防触电、防盗、防中毒,不做有危险的游戏。 20、阅读、观看健康有益的图书、报刊、音像和网上信息,收听、收看内容健康的广播电视节目。
英国初等教育的培养目标
帮助学生学会了解自己,了解自己与他 人及周围世界的关系;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指导他们有益地 运用自己的好奇心;
培养学生在初等教育阶段必需的一些个 人素质和态度,以便为他们下一阶段的 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德国初等教育的培养目标
通过教学逐步取代游戏,使学生学会有 关读、写、算方面的基础知识,促进智 力发展,为今后的深造提高打好基础, 并培养他们具有民主精神,爱国、爱人 民的品格和具有责任感。
体育
德育
理性(思维、 人 理解、判断)
智育
教育命题:
➢ 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课程论
➢ 赫尔巴特— 如何有效的传授知识
教学论
➢ 杜威-----教育有目的吗
实用主义
➢ 阿普尔---谁的知识最有价值 意识形态与教育
世界教育面临新的挑战
➢信息技术的挑战 ➢知识经济的发展 ➢全球化进程的深入 ➢国际竞争的加剧
➢ 1984年:日本中央临时教育审议会报告;2014年教育元年 ➢ 1984年:苏联《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改革的基本方针》 ➢ 1986年:苏联《苏联高等和中等专业教育改革的基本方针
》 ➢ 1985年:中国《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 1988年:英国《1988年教育改革法》; ➢ 1989年:《法国教育指导法》。
(6)培养学生科学地观察和处理日常生活中自 然现象的能力;
(7)培养学生健康、安全和幸福生活所必需的 习惯,并力求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
(8)使学生基本了解能够使生活明朗、丰富的 音乐、美术和文艺等,并形成相应的技能。
各国初等教育的培养目标的共同因素
(1)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
(2)促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戏弄他人。尊重残疾人。尊重他人的民族习惯。 5、待人有礼貌,说话文明,讲普通话,会用礼貌用语。不骂人,不打架。到他人房间先敲门,
经允许再进入,不随意翻动别人的物品,不打扰别人的工作、学习和休息。 6、诚实守信,不说谎话,知错就改,不随意拿别人的东西,借东西及时归还,答应别人的事
努力做到,做不到时表示歉意。考试不作弊。 7、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和优点,不嫉妒别人。遇到挫折和失败不灰心,不气馁,遇到困难努

5. 当老师提问时,知道答案的应该举手 6. 如果你听课有困难,可以约见老师帮助。 7. 缺席时, 向老师索要资料和请教。 8. 如果因紧急事情,事先告诉你的老师并索取耽误的功课。 9. 所有作业必须是你自己完成的。 10. 做完作业后,按照第二天的课程要将书包整理好 11. 考试不许作弊。 12.如若生病和其他原因不能到校, 请电话通知学校的秘书, 之后
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 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
世界各国的小学生守则
中国小学生守则共10条: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 2.遵守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校规校纪, 遵守社会公德。 3.热爱科学,努力学习,勤思好问,乐于探究,积 极参加社会实践和有益的活动。 4.珍爱生命,注意安全,锻炼身体,讲究卫生。 5.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生活习惯文明健康。 6.积极参加劳动,勤俭朴素,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7.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礼貌待人。 8.热爱集体,团结同学,互相帮助,关心他人。 9.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知错就改,有责任心。 10.热爱大自然,爱护自然环境。
(2)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乡土和国家的现状与 传统,并进而培养国际协作精神;
(3)使学生具有日常生活所必需的衣、食、 住和产业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并掌握基本技 能;
(4)使学生能正确理解日常生活所必需的国 语,并形成使用国语的能力;
(5)使学生能正确理解日常生活所必需的数量 关系,并形成处理数量关系的能力;
和应用;
(3)促进个性的自由发展;
(4)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5)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学习兴趣。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
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
“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
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 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世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
提高质量
促进公平
发达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
➢一、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培养创新型人才 ➢二、改革课程体系,加强综合素质培养 ➢三、改造薄弱学校,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四、改革管理体制,扩大学校的自主权 ➢五、实行择校制度,增加基础教育的灵活性
一、确立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培养创新型人才
日本小学生守则7条:
1.不迟到;进校后不随便外出。 2.听到集合信号时,迅速在指定场所列队;进教室开门窗要 轻;在走廊和楼梯上保持安静,靠右行。 3.上课铃一响即坐好,静等老师来;听课时姿势端正,不讲 闲话,勤奋学习。 4.遇迟到、早退、因故未到等情况,必须向老师申明理由, 有事事先请假。 5.严格遵守规定的放学时间,延长留校时间要经老师许可。 6.上学放学时走规定的路线,靠右行,不要绕道和买零食。 7.遇地震、火灾等紧急情况时不惊慌,按老师指示迅速行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