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的领导力和领导科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特色的领导力和领导科学——2013年国家行政学院首届“领导力国际论坛”观点综述
2014年07月15日15:17 来源:《国家行政学院学报》(京)2014年1期作者:张国玉/刘峰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170
【作者简介】张国玉,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教研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领导科学与领导力;刘峰,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教研部教授,研究方向为领导科学、领导力与领导艺术
2013年10月16日,国家行政学院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中心、新加坡公共服务学院和英国阿什里奇商学院联合举办的首先届“领导力国际论坛”在国家行政学院召开。来自中国、新加坡、英国和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领导力、领导科学研究专家和实际工作者共100余人参加。与会国内外专家、学者就中国领导力建设实践及其国际影响、领导力发展前沿问题和中国领导力发展大趋势进行了探讨,提出许多具有启发意义的观点。
一、中国领导力的国际影响及建设实践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逐渐凸显出来,“中国力量”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对改革开放三十五年来中国取得巨大成就的“秘钥”怀有强烈的兴趣。大家对此取得的普遍共识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是关键所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
(一)中国领导力的国际影响
本次论坛的发起人之一英国阿什里奇商学院副院长菲利普·米克斯(Philip J Mix)教授认为,中国带给世界的影响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更有文化上的、思想上的,中国的历史、哲学和文化,将影响全世界的领导力教育,以及日常的领导力实践。中国经济和社会上的实践和探索会启发人们创新领导力研究和领导力建设方面的理论和模式,这必将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新加坡驻华大使罗家良先生认为,世界其他国家、地区的稳定和发展与新加坡的繁荣和福祉密切相关,要想在未来掌握主动、获得成功就必须了解世界,特别是作为全球第一人口大国、第一贸易大国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所以,新加坡特别重视来中国进行学习和交流,一方面更好地了解中国取得的成就,面对的挑战以及中国在重要问题上的观点和看法,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双方未来领导人提供一个建立个人友谊、增进了解、共同成长的平台。
英国驻华使馆代表岳德伟先生认为,尽管中英两国国情、文化和体制不同,但双方都面临相似的挑战,比如全球化的影响、公共产品提供、突发事件应对、国际领导力提升等方面的挑战。这一切挑战的应对都需要领导力、需要领导力研究和培训机构提供支持和帮助,因此,在领导力建设和培训方面,中英两国能够相互借鉴、促进合作。
国家行政学院纪委书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杨文明先生认为,中国的领导力会走向世界,世界的领导力也已来到中国,通过领导力国际论坛的高端对话和深度交流,必将有利于中国和各国领导力的提升,也会有利于领导科学的进一步创新和发展。
(二)中国的领导力建设实践
基于中国在国际社会影响力的日益增加,国家公务员局副局长杨春光先生系统阐述了中国领导力建设的主要经验及当前的着力点。中国领导力建设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包括:第一,注重思想政治建设,领导干部必须具备较高的道德水平和强烈的奉献精神。第二,注重公务员的规范,中国《公务员法》对公务员的准入、考核、任职、定级、监督等内容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尽可能保证了选人用人的公平公正。第三,注重领导能力建设的长远规划,中国每隔十年就出台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规划纲要,这从制度上对领导干部能力建设作出重要的部署。第四,注重发挥领导班子的集体作用,坚持民主集中制的领导方式。第五,注重培训和实践锻炼。当前,中国共产党开展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其目的在于提高中国各级领导干部的领导能力,提高政府的公信力,以进一步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新形势下中国领导力建设和领导者素质提升需要把握几个关键点:第一,博学博大。第二,勇于担当、责任到位。第三,勤政务实,服务人民。
国家行政学院纪委书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杨文明先生认为,中国的领导力建设最大特点强调党和国家层面的领导力,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和各级政府领导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能力。因此,中国的领导力建设更多的是从党和国家层面而非个人层面、从政治层面而非技术层面、从规律层面而非现象层面、从全球层面而非自层面加以把握,从而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党的执政能力。
二、领导科学的中国化及国际比较
领导力建设既有超越国界的普遍性意义,更有基于国情的特殊性,中国的领导力建设一方面要借鉴世界各国的先进成果,另一方面更要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政治智慧和现实资政经验,既有国际视野,又凸显本土特色。
(一)领导科学的中国化
辽宁行政学院行政管理部教研主任马义教授重点阐述了领导科学中国化的必要性和领导科学中国化的发展受到两种错误认识的阻碍。他认为,领导科学的中国化是必然趋势,这是由领导科学的实践性、应用性和民族性决定的,把西方的领导理论与中国领导活动实践、中国文化背景融合在一起,就容易得到领导干部的认同。无论是排斥领导科学的中国化还是排斥西方的领导科学,都是有失偏颇的。中国领导科学研究要在端正研究目的下功夫,把握领导科学的社会性和应用性,既要深入研究也要广泛宣传,使人们不仅爱听,而且听了更有用。
领导科学的中国化首先需要把握中国领导科学的研究路径和研究内容。国家行政学院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胡月星教授对此进行了阐述。他认为,中国领导科学研究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第一,中国领导实践,这是中国领导科学发展的“领土”,没有“领土”就没有发展的基础和背景;第二,中国领导智慧,核心是“道”、“法”、“术”三个层面,这三个层面需要三大关键要素的支撑:领导的“智”、“仁”、“勇”;第三,中国领导文化,中国领导文化博大精深,与社会教育相辅相成,需要花大力气对中国领导文化进行梳理和提炼;第四,中国领导要素,包括品质、态度、知识、能力、行为、决策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