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诗歌》PPT课件

合集下载

《魏晋南北》课件

《魏晋南北》课件
介绍魏晋南北朝的一些名人以及代表作品。
宗教信仰的发展
佛教、道教的传入和发展
探讨佛教和道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传入和发展。
儒家思想的演变
介绍儒家思想在魏晋南北朝的演变过程。
魏晋南北朝的衰落与结束
1 内部矛盾的加剧和外部压力的增加
分析魏晋南北朝衰落的原因,包括内部矛盾 和外部压力。
2 结束和历史遗产
探讨魏晋南北朝的结束以及对中国历史的遗 产。
历史价值与启示
1 魏晋南北朝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2 历史发展给我们的启示和借鉴
探索魏晋南北朝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影响。
总结魏晋南北朝历史发展给我们的启示和借 鉴。
探讨魏国和晋国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分裂情 况。
2 南北朝的分裂
介绍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朝的分裂情况。
魏晋南北朝的政治制度
君主制
探讨魏晋南北朝采用的君主制度。
封建制度
介绍魏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制度的发展。
文化艺术的繁荣
文学、艺术、建筑等方面的发展
探讨魏晋南北朝时期在文学、艺术、建筑等方面的 繁荣。
名人和代表作品
《魏晋南北》PPT课件
这是一份关于《魏晋南北》的PPT课件,旨在介绍魏晋南北朝的历史、文化和 影响。通过本课件,你将更好地了解这一重要历史时期。
背景介绍
1 时间段
魏晋南北朝的历史时间段。
2 经济、政治、文化、思想背景
介绍魏晋南北朝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和魏国和晋国的分裂

诗歌发展史ppt课件

诗歌发展史ppt课件

【国风·王风】采葛
•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注释 ①葛:一种蔓生植物,块根可食,茎可制纤维。 ②萧:植物名。蒿的一种,即青蒿。有香气,古时用于祭祀。 ③三秋:通常一秋为一年,后又有专指秋三月的用法。这里三秋长于三 月,短于三年,义同三季,九个月。 ④艾:植物名,菊科植物,可制艾绒灸病。
•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 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 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
硕鼠(《诗经·国风·魏风》)
•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 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 得我所。
• 硕鼠硕鼠, 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 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 得我直。
中国古代诗歌 发展概述
.
•先秦

国 •汉

代 •魏晋南北朝
诗 歌
•隋唐五代
发 •宋 展
•元明清
•>>《诗经》《楚辞》 •>>乐府 •>>民歌 •>>律诗绝句 •>>宋词 •>>元曲、诗歌
.
一、上古——口头歌谣 二、先秦——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
现实主义源头:西周至春秋《诗经》 浪漫主义源头:战国后期《楚辞》(代表作家屈原)
• 3.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 译:没有不能善始的,(只)可惜很少有能善终 的。事情都有个开头,但很少能到终了。
• 4.文王曰咨,咨女殷商。人亦有言:颠沛之揭, 枝叶未有害,本实先拨。. 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诗经.关雎

魏晋南北朝PPT课件好看

魏晋南北朝PPT课件好看
体现了当时佛教艺术的繁荣。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也 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石窟, 其雕塑和壁画作品内容丰富、技 艺高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宗教
信仰和文化传统。
建筑风格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风格独特 ,以木结构为主,注重建筑的空 间布局和结构美感,同时也融入 了佛教建筑的特点,如塔的造型
和装饰等。
对文化艺术的贡献
书法艺术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艺 术取得了巨大成就,王 羲之的《兰亭序》等。
绘画艺术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艺 术也取得了重要成就,如 顾恺之的《洛神赋图》等 。
佛教文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文 化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 ,对后世的宗教和文化产 生了深远影响。
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重视文化传承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传承和创新,启示我们要重视文化传承和创 新。
倡导多元文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和文化交流,启示我们要倡导多元文化 ,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坚持和平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表明,和平稳定的环境是文化繁荣和社会发展 的基础,启示我们要坚持和平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THANKS
长期的斗争和融合。
九品中正制和门阀政治
02
这一时期,士族门阀势力崛起,他们掌握着政治权力,形成了
特殊的门阀政治制度。
民族融合与胡汉冲突
03
随着北方民族的南迁和相互融合,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
冲突也日益凸显。
经济背景
土地制度变革
水利工程和农业技术进步
魏晋南北朝时期,土地制度经历了从 屯田制到占田制的变革,使得土地所 有权和使用权分离。
城市与乡村的生活方式
城市生活
魏晋南北朝时期,城市生活逐渐繁荣,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城市中出现了许多商业区和市场 ,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同时,城市中的文化、教育、医疗等设施也逐渐完善。

魏晋南北朝文学PPT教学课件

魏晋南北朝文学PPT教学课件
• 对文学品评的影响:⑴审美范畴的借鉴: 风骨、骨气、风神、清虚、高远、情致、 才情。⑵流品的划分:钟嵘《诗品》、 庾肩吾《书品》。
②文学理论体系的建立
• 标志:刘勰《文心雕龙》 • 贡献:⑴论述了文学发展的外部
原因和内在规律;⑵总结了许多 宝贵的文学创作经验。
新的文学理论思潮
• 新思潮的特征:努力将文学从学术中分化出来, 进而探寻文学的特点、文学本身的分类、文学 创作的规律,以及文学的价值。
• 文学创作的共同主题:生死主题 (提高质量建功立业、增加长度服 药求仙、诗酒放纵及时行乐、不以 生死为念顺应自然)、游仙主题、 隐逸主题
第三节 门阀制度下的文学创作
• 门阀政治的兴衰历程:东汉后期士大夫中世族 出现,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占据了特殊地 位——曹操掌权,士族权利受到抑制——曹丕 建立九品中正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 族”——东晋“王与马,共天下”,士族与皇 权共治——南朝士族势力衰微。
• 对文学创作的影响:①寒士的不平;②文学家 族的大量出现;③对宗族关系和伦理观念的强 调。
第四节 玄学与文学
• 魏晋玄学对两汉经学的打破 • 玄学的主要论题及其对文学艺术的影响:①名
教与自然——崇尚自然;②言意之辨——得意 忘言。 • 玄学对文人风尚的影响:魏晋风流——颖悟、 旷达、真率,追求符合自然本性之艺术化的人 生。 • 玄学对文学的直接转化:玄言诗①在诗的躯壳 中直接放入玄理;②对诗歌理趣的强调正面影 响宋诗。
• 新思潮带来文学创作特点的变化:文学服务于 政治教化的要求减弱,变成个人的行为,重在 抒发个人的生活体验和情感,追求文学审美特 性的凸现。
• 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古诗的完善,新诗体的形 成,为近体诗的出现做好了准备,唐代诗歌创 作高峰的奠基。

第七讲 魏晋南北朝文学简介及诗歌

第七讲 魏晋南北朝文学简介及诗歌

@思想内容:抒发求贤若渴之情,表现一统天下之 志。 @艺术特点:①慷慨悲歌,直抒胸臆。②情感顿挫, 质朴有力。③律调铿锵,遒劲古直。
• 视频:《短歌行》

三、陶渊明&《读<山海经>》
(一)陶渊明其人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后更名潜,浔 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血统之中有江南少数 民族——溪族的余脉。曾祖陶侃本为渔户,后因 军功发迹(然常被讥为@“溪狗” )。荫庇所及, 渊明祖父、父亲均做过太守,但至渊明,时运不 济,幼年丧父,饱尝艰辛。因生计所迫、亲友劝 说而担任彭泽令,但在任仅八十余天,就不堪忍 受,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陶渊明 传),弃职返乡(P145《归去来兮辞并序》), 从此归隐,躬耕终老。
9
(4)文学迅速繁荣
A、崇文之风炽、撰文之士多
@钟嵘《诗品 序》: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
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嘉会寄 诗以亲,离群讬诗以怨。至於楚臣去境,汉妾辞 宫;或骨横朔野,或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 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 一去忘返;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 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 情?故曰:“《诗》可以群,可以怨。”使穷贱 易安,幽居靡闷,莫尚於诗矣。故词人作者,罔 不爱好。今之士俗,斯风炽矣。才能胜衣
林传论》)
• 曹操重法术,曹丕慕通达(先后下《息兵诏》、
《轻刑诏》“今事多而民少,上下相弊以文法,百姓无所措其手 足。…广议轻刑,以惠百姓”、《禁复仇诏》、《薄税诏》---无为、 休养生息),于是研经之士,失了利禄之门。
儒学便呈现了极度衰微的状态。(刘大杰《古代 文学思想源流· 第一章 魏晋思想的环境》)
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

魏晋南北朝时期PPT课件

魏晋南北朝时期PPT课件

长期战乱
均田制、租调制
吏治好转, 缓和矛盾
恢复经济, 增加收入
阶级矛盾激化
宗主督护制
三长制
对人民有效控制
民族矛盾激化
民族歧视、压迫政策 移风易俗,汉化 促进民族融合
平城不能适应 发展的需要
保守势力强大,经济 落后,柔然威胁
迁都洛阳
加强对中原控制
.
34
平城僻处塞上,虽不断地移民塞上,给耕牛,计口 授田,也只能供应六镇的军粮。……其后高车(北方少 数民族)攻柔然,取柔然故地,柔然南徙,逼近平城, 孝文帝遣数十万骑北拒柔然,“大寒雪,人马死者众”。
1、背景:①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
19
北魏统一北方
东晋时,鲜卑族拓跋 部首领建立代国,但不久 被前秦吞并。
淝水之战后,前秦瓦 解。386年,拓拔部的首 领拓拔珪乘机复国,改国 号魏,后来定都平城(今 山西大同),历史上称为 北魏。
北魏建立者魏道武帝拓跋珪像
.
20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
(一)总体特征:长期分裂,政权更替频繁 (二)重要制度——三省体制和九品中正制 (三)重要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
.
58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
(一)农业:耕耙耱技术形成 曹魏时翻车用于灌溉
(二)手工业:南北朝出现灌钢法
.
59
南北朝的灌钢法
生铁 熟铁
把生铁和熟铁按一 定的比例配合,加 热后再锻打,成为 质地优良的钢。
1、背景:①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②阶级矛盾尖锐— 宗主督护制
.
21
宗主督护制
北魏初期,无力消灭遍及大河南北的地主豪强, 只得在地方上实行宗主督护制。由豪强地主出任宗主, 督护农民纳税服役,但他们趁机隐瞒人口,逃避赋税、 徭役。同时,地方官吏与地主勾结,“纵富督贫,避 强侵弱”,导致广大农民负担沉重。

魏晋南北朝诗歌

魏晋南北朝诗歌

建安文学



主要特征:①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愍时伤乱惜民;②抒发为国家统 一而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③风格悲凉慷慨,表现出一股昂扬奋发的时代感。 后人称这种特色为“建安风骨”。 “自献帝播迁,文学蓬转,建安之末,区宇方辑。魏武以相王之尊,雅爱诗 章;文帝以副君之重,妙善辞赋;陈思以公子之豪,下笔琳琅;并体貌英逸,故 俊才云蒸。仲宣委质于汉南,孔璋归命于河北,伟长从宦于青土,公干徇质于海 隅;德琏综其斐然之思;元瑜展其翩翩之乐。文蔚、休伯之俦,于叔、德祖之侣, 傲雅觞豆之前,雍容衽席之上,洒笔以成酣歌,和墨以藉谈笑。观其时文,雅好 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刘勰 《文心雕龙· 时序》) 建安文学最有文学成就的文学样式是五言诗,其次是赋。五言诗继承了乐府诗及 “古诗”的传统,许多作品具有深刻的社会内容,反映了动乱的时代与民生的疾 苦,抒发了诗人济世匡时、立功建业的胸襟和怀抱。诗中的情感昂扬激越,真挚 率直,风格刚健遒劲,慷慨悲凉,正如刘勰所评:“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 造怀指事,不求纤密之巧;驱辞逐貌,惟取昭晰之能。” (《文心雕龙· 明诗》) 赋的成就虽不如诗,但曹植的《洛神赋》、王粲的《登楼赋》等都是脍炙人口的 名篇。 代表作家:“三曹”、“七子”、蔡琰。


“三曹”之曹丕



曹丕(187-226) :字子桓,曹操次子,即 魏文帝。诗歌今存四十余首,绝大部分为乐 府诗。 言情唱愁、乐府清越。 诗:其诗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写宴饮、田 猎、游乐等宫廷生活;一类写征夫的乡思、 思妇的闺怨,如《燕歌行》。代表作《燕歌 行》是第一首保存最完整的成熟的文人七言 诗。 文论:《典论· 论文》,开文学批评风气之先。
陆海潘江

《魏晋南北朝文学》课件

《魏晋南北朝文学》课件

嵇康
竹林七贤之一,他的作 品以文笔犀利、思想敏 锐著称,代表作有《与 山巨源绝交书》等。
向秀
竹林七贤之一,他的作 品以文笔优美、思想深 邃著称,代表作有《思 旧赋》等。
谢灵运、陶渊明等南朝文学家
谢灵运
南朝杰出的文学家和诗人,他的 作品以辞藻华丽、意境深远著称 ,代表作有《登池上楼》等。
陶渊明
南朝杰出的诗人和散文家,他的 作品以思想深邃、文笔朴素著称 ,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等。
04
魏晋南北朝的著名文学家及其作品
三曹
曹操
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文学家,他的诗文风格质朴, 感情真挚,内容多反映社会矛盾 和民生疾苦。
曹丕
曹操之子,也是一位优秀的文学 家,他的作品以辞藻华丽、情感 细腻著称,代表作有《燕歌行》 等。
曹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曹操之侄,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学 家,他的作品以思想深邃、文笔 优美著称,代表作有《洛神赋》 等。
06
魏晋南北朝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 影响
对唐诗的影响
01
魏晋南北朝文学为唐诗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提供了 丰富的艺术手法和题材。
02
魏晋南北朝诗人如陶渊明、谢灵运等人的山水诗, 为唐诗中的山水诗派提供了灵感。
03
魏晋南北朝的五言诗和乐府民歌对唐诗的形式和风 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对宋词的影响
01
02
魏晋文学
建安文学
总结词
慷慨悲凉,气韵沉雄
详细描述
建安文学以曹操、曹丕、曹植为核心,作品多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苦 难,抒发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风格慷慨悲凉,气韵沉雄。
代表人物
曹操、曹丕、曹植
代表作品

优选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介绍ppt(共31张PPT)

优选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介绍ppt(共31张PPT)
归趣难求”(钟嵘《诗品》)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咏怀》其一
二、嵇康
– 224-263,字叔夜,世称嵇中散 – “非汤武而薄孔周” – 存诗50余首,以四言为高 《赠秀才入军》18章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 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 “骨气奇高,词采华茂” (钟嵘《诗品》)
四、“建安七子”
–曹丕《典论·论文》:孔融、陈琳、王粲、徐 干、
阮瑀、应玚、刘桢
• “七子之冠冕”:王粲,字仲宣,《七哀诗》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蔡琰
–字文姬,蔡邕之女 –颠沛流离的身世 –《胡笳十八拍》
骚体《悲愤诗》
五言体《悲愤诗》
六、“建安风骨”
– 何为“风骨”
“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沉吟铺辞,
• 豪放:“豪放得来不觉”
(五)陶渊明的意义
• 题材创新
• 诗歌风格 东晋诗歌:陶渊明、玄言诗
骚体《悲愤诗》
• 精神人格 鲜明的个性色彩
文论名作:《典论·论文》 皆平典似道德论,建安风力尽矣。 语言清丽,音韵和谐,情思委婉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外定武功,内兴文学” 存诗40余首,主要有三类题材: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赠秀才入军》18章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 多用典故,辞藻艳丽,比“永明体”更趋格律 化,对律诗形成起到了推动作用。
讨论题目(二):
1.以《饮酒》、《归园田居》、《读山海经》等为例 分析陶诗的艺术风格。

魏晋南北朝文学PPT课件

魏晋南北朝文学PPT课件

-
14
陶渊明的出仕与隐退

可归结为两点:一是陶渊明本性使然,一是社会现实
使然。他生活在鲁迅先生所说的“乱也看惯了,篡也看惯了,
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陶渊明性格的本质特征是追求心
灵的最大自由和心态的闲适优雅,仕宦生活不符合他崇尚自
然的本性。陶渊明处于一个崇尚自由、玄风扇炽的时代,政
治上的篡夺和杀伐使一意寻求避祸全身的士人极易形成隐逸
冲出“樊笼”,返回“自然”。因为有实际劳动经验,所以
他的诗中洋溢着劳动者的喜悦,表现出只有劳动者才能感受
的哀叹、强烈的个性、浓郁的悲剧色彩,这些特点
构成了“建安风骨”这一时代风格。“建安风骨”
被后世的诗人们追慕着,并成为反对淫靡柔弱诗风
的一面旗帜。
-
4
正始文学

正始是魏齐王曹芳的年号(240年~24
8),在文学史上习惯于正始文学泛指魏朝后期的
文学。这时正是魏晋易代之际,司马氏掌握了大权,
残暴地屠杀异己,形成恐怖的政治局面。在哲学史
因为有实际劳劢经验所以他的诗丨洋溢着劳劢者的喜悦表现出只有劳劢者才能感受到的思想感情如归园田居第三首就是有力的证明这也正是他的田园诗的进步乊处
魏晋南北朝文学
-
1
魏晋南北朝文学概述
❖ 在中国文学史上,魏晋南北朝文学是从汉末建安 开始的。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196~220), 但这时政权实际上掌握在曹操手中,汉朝已经名存实 亡。而且,正是在这二十几年间文学发生了重要的变 化,出现了许多影响着后代的新趋势和新因素。因此, 以建安作为这个时期文学的开始是恰当的。关于魏晋 南北朝文学的终结,当然应以隋文帝统一中国(58 9)为标志。 从公元196年(汉献帝建安元年)至公 元589年约近四百年,是中国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 这一时期的文学称为魏晋南北朝文学,也有称为中国 中古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有重 要地位,是一个承上启下,走向繁荣的过渡时期。这 一时期,在文学思想、文学的题材、体裁以及整体风 貌上,都呈现出许多新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又是同这 一时期的时代特点、哲学思想、文艺思潮密切相关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操《苦寒行》赏析
• 。《苦寒行》反映了行军作战中,将士 们艰难奋战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广大 士兵的同情之心。诗人能将战争之苦体 会得这样深刻而且与普通士兵产生共鸣, 真是难能可贵。诗中表现出的对人民和 士兵的同情,本是诗人真情的流露,人 性的表达,再加上诗风的慷慨悲凉,更 凸显震撼人心的力量。
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 蔡琰(生卒不详,其父生卒年为132—192, 琰当大致与曹操同时代)。
曹操、曹丕、曹植与建安文学
一、曹操 1、曹操的生平。 史称:治世之能臣,
乱世之奸 雄。横槊赋诗, 固一世之雄也。
• 一、政治家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魏蜀吴 三国君主之中能力最强 ,创立屯田制 ,解决了粮 食危机问题。
建安风骨
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196一220),共25年。 文学史上的“建安”,实际上包括汉末到魏初的一 段时期(到曹植死为止),代表作家为三曹、七子 和蔡琰。这一时期文学的基本特点是:真实地反映 现实的动乱和人民的苦难,抒发建功立业的理想和 积极进取的精神,同时也流露出人生短暂、壮志难 酬的悲凉幽怨的情感,在艺术精神上继承汉乐府的 现实主义传统,形式上亦带有鲜明的民歌风调。作 品内容充实,意境宏大,笔调朗畅,具有鲜明的时 代特征和个性特征,形成了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 艺术风格,文学史上称之为“建安风骨”或“汉魏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 附:毛泽东《浪淘沙》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 渔船。一片汪洋都不见,之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 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 二、军事家:唯才是举,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 三、文学家:
• 1、反映汉末动乱的现实, 2、统一天下的理想和顽强的进取精神、 3、以及抒发忧思难忘的消极情绪。
• 曹操的诗歌富有抒情化、个性化特色,充满积极 进取的精神,语言古朴苍劲,风格悲凉慷慨、雄 健沉郁。
2、曹操的诗歌创作。
• 形式上:主要用四言为主的乐府古题, 抒写全新的时代感受。
风骨”。“风”就是文章的生命力和内在的感 染力,而“骨”是指文章的表现力。
建安作家及其生卒年代
• “三曹”:
曹操(155—220)、曹丕(187—226)、 曹 植(192—232)。
• “七子”:
孔融(153—208)、陈琳(?—217)、王粲 (177—217)、徐干(170—217)、阮瑀 (?—212)、应瑒(?—217)、刘桢 (?—217)。
评赏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二句,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大幅度 的勾画出战乱时代百姓悲惨的生活 画面。明·钟惺评此诗:“汉末实录, 真诗史也。”全诗充满着强烈的爱 憎感情,言简意赅,悲慨深沉。
《苦寒行》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 为之摧。 •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熊罴对我蹲,虎豹 夹路啼。 •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延颈长叹息,远行 多所怀。 • 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水深桥梁绝,中路 正徘徊。 • 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行行日已远,人马 同时饥。 •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悲彼《东山》诗, 悠悠令我哀。
魏晋南北朝诗歌
绪论
一、魏晋南北朝文学的起讫及分期:
东魏→北齐
汉魏
北方十六国→北魏
末 蜀 西晋
西魏→北周
建吴


南方东晋 →宋→齐→梁→陈


(196)………(约400年)……………………(589)
返回
• 魏晋南北朝又是继战国“百家争鸣”以后, 我国历史上又一个思想解放的时代。各种 学说同时并兴,玄学的兴起,佛教的兴盛, 道教的风行,使汉代定于独尊的儒学相对 衰微,
• 内容上:主要有二:一是用乐府记时事, 二是用乐府抒壮怀。
• 风格上:苍劲有力,慷慨悲凉,文学 史上称之为“建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於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 音乐、舞蹈、绘画、雕塑、书法乃至园林 建筑尤其是诗歌,在这一时期都发生了重 大的变化。
• 鲁迅称“曹丕的时代”是“文学的自觉时 代”
• 这一时期文学繁荣的另一标志是文学集团 的空前活跃。
• 先后出现了以曹氏父子为中心的“邺下集 团”,
• 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竹林七贤”,
• 以陆机、左思为代表的“二十四友”,
返回
• 魏晋南北朝社会的变迁 ,带来了诗歌的变化 .
• 题材方面:出现了咏怀诗、咏史诗、游仙诗、玄言 诗、宫体诗,以及陶渊明创造的田园诗,谢灵运 开创的山水诗等;
• 诗体方面,五古更加丰富多采,七古也有明显进 步,还出现了作为律诗开端的“永明体”,中国 古代诗歌的几种基本形式如五律、五绝、七律、 七绝等,在这一时期都有了雏形;
《步出夏门行·神龟虽寿》
神龟虽寿,尤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 以沈约、谢朓为代表的“竟陵八友”等。
• 这些文学集团的出现促进了文学的兴盛, 造成一些新的文学现象的产生,促进了文 学风格的多样化。
魏晋南北朝文学是从汉末建安(196)开始, 到隋文帝统一中国(589)结束,约400年的文学 史。
建安文学
正始文学
魏晋南北朝文学 西晋太康文学
东晋文学
南朝文学
北朝文学
• 辞藻方面,追求华美的风气愈来愈甚。藻饰、骈 偶、声律、用典,成为普遍使用的手段。
• 这一时期的文学除文人诗外,还有南北朝 乐府民歌,辞赋,小说、文论等 .
• 儒学丧失独尊的地位,玄学、佛教、道教 从兴起走向兴盛 ,对人们的思想和文学观 念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文学创作逐渐摆脱 大量引经据典的陋习,重视作家情感的自 由抒发,一改板滞凝重的面目而为清峻、 通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