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川回族聚居区的演变

合集下载

张家川县县情概况

张家川县县情概况

张家川县县情概况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天水市东北部,陇山西麓,东接陕西省陇县,南邻清水县,西连秦安县,北与华亭、庄浪县毗邻,总面积1311.8平方公里,是陇东南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也是全国回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回族聚居区。

现辖3镇12乡,258个村,总人口32.8万人,其中回族22.7万人,占总人口的69.3%;农业人口30.06万人,占总人口的94.2%,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县。

张家川县自然资源丰富。

全县草地面积54.1万亩,独具发展畜牧业的优越条件;境内山青林茂、万木峥嵘,森林覆盖率达21.6%。

横亘东北的关山林区,林地面积59.14万亩,木材总蓄积量达120.47万立方米,林区生长有五倍子、鑫樱子、鹿含草等十几种名贵药材,出产蕨菜、生漆、山货等上百种林副产品,栖息着金钱豹、毛冠鹿、林麝、黄鼬、红腹锦鸡等57种珍禽异兽;县境内主要矿产资源8种,矿点18处,已探明铜矿石储量1367万吨,铁矿石储量3111.9万吨,铅、锌、银以及非金属硫、石灰石、石英石、长石也有一定储量。

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有距今3000—6000年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齐家文化遗址,有陇关道、长宁驿、街亭古战场等古道驿站遗迹,还有宣化岗、正觉寺、老庵寺等拱北、寺院,位于木河乡桃园村的马家塬战国墓地被评为2006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以上众多的古迹遗存和神奇秀美的关山风光、绿波荡漾的天然草场、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共同构成了张家川县独具特色的旅游景观。

自治县成立五十多年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历届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回汉人民团结一心,艰苦创业,民族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

城乡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

2010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4.98亿元,较上年增长16.7%。

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3.94亿元、3.49亿元和7.55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11%、19.2%和23.8%。

张家川回族聚居区形成

张家川回族聚居区形成

张家川回族聚居区形成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简称张家川县,下同)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天水市东北部陇山西孁,属六盘山南沿地段,是甘肃东南部唯一一个回族自治县。

而张家川形成回族聚居区的过程可分为递进的历史过程:一、清末回族起义以前历史上张家川回族的来源自汉武帝开拓西域以来,张家川就成为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唐代,经丝绸之路来中国的大食信使、商旅不绝于道,处于要冲的张家川已有大食人留居。

南宋宁宗嘉定十一年&蒙古太祖十三年(1218)开始,成吉思汗带领蒙古军先后征服新疆、波斯、阿拉伯及中亚细亚等信奉伊斯兰教的及欧洲东部的各族人民。

被征服的西域国家的“色目人”(元代官方文书对回族的称呼),组成各种亲军、卫军等,参与蒙古贵族征服南宋的战争。

这些回族军队随蒙古军的军事进展,最先占领中国的西北部,后逐步散居在全国各地。

张家川位于陕甘要道,是古“丝绸之路”中线和南线的交汇点,故亦有“回回”人定居屯田者!此为张家川回族聚居区形成的第一个来源。

张家川形成回族聚居区的主要原因是,清穆宗同治年间(1862—1874年)西北回族反清斗争失败后,清政府把被迫投降的官兵安置到甘肃清水、秦安两县境内的张家川镇、恭门镇、龙山镇、胡川、刘堡、平安、张棉驿、川王、连五、梁山、阎家等15个乡镇。

他们大多利用已逃亡或迁徙汉民所遗留的村庄或屋舍居住,被安置在张家川的降清回民军共有三部分:一是李得仓部。

李得仓在宁夏固原肖河城降清后,其所部“南八营”官兵及群众,共有9.62万人,被安置在张家川的有3.1万人,他们有张家川本地人、礼县盐官人、秦安莲花城人、陕西固关人、陕西巩昌人、甘谷人等。

二是崔伟部。

清政府将在西宁之役失败后被迫投降的崔伟部,即陕西风翔籍回民军和眷属共1万余人,安插在清水、秦安两县境内的恭门镇、张川镇、龙山镇。

他们是陕西凤翔“三十六坊”人、陕西麟游、渭南人、华亭神峪河人、灵台人、陕西澄城人。

三是毕大才部。

毕大才西宁兵败投降后,被安置在张家川地区的官兵及眷属共有3280人,他们多为泾阳、三原、蓝田人,集中在今连五乡境内。

张家川的回族

张家川的回族

作者: 李忱
作者机构: 甘肃省民族研究所
出版物刊名: 宁夏社会科学
页码: 62-65页
主题词: 张家川;回族人口;回族聚居区;临夏回族自治州;中国伊斯兰教;西北回民起义;同治年间;丝绸之路;宗教信仰;史料记载
摘要: <正>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是甘肃省除临夏回族自治州之外的又一回族聚居区,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陇山西麓,曾是丝绸之路古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

该县始建于1953年7月,是由甘肃省属秦安、清水、庄浪、华亭和陕西省属陇县之部分地区组合而成。

全县现有人口260496人,其中回族人口176966人,占总人口67.9%,是我国回族自治县中回族比例最高的,同时又是中国伊斯兰教哲赫忍耶门宦的中心之一。

木文通过对张家川回族的历史和现状,对经济、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反映,以期使更多的人了解张家川及张家川的回族人民。

一回族始入张家川无明确的史料记载。

一般的说法是,清朝前期张家川有回族居住,但为数不多,约占汉族的四分之一,且与汉族杂居。

清同治年间西北回民大起义爆发后,张家川的回民作为其中的一支力量,进。

四川回族的来源

四川回族的来源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四川回族的来源2009-12-03来源:作者:从回族寥若星辰的史料记载中得知,四川回族的先民最早可上溯到唐末的唐德宗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部将杜毗罗在南诏军的配合下,俘虏了近2万的“大食”兵(《新唐书》卷222《南蛮传》)。

这些士兵最终去了何处,史无明载,但按照常规,部将杜毗罗应将这些俘虏带到四川,交给主将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

据史料记载,唐僖宗广明元年(公元880年),黄巢起义攻克长安,公元881年唐僖宗逃亡到成都,随行人员中就有一个波斯人,后来唐僖宗回了长安,这个波斯人却在四川定居下来,他的后代成为蜀中土生波斯。

他最有名的一个儿子叫李珣,在五代时的蜀地享有盛名。

《十四国春秋》卷四四《李珣传》说:“李珣,字德润,梓州(今四川三台县)人,昭仪李舜弦之兄也。

珣以小辞为后主所赏,常制《浣溪纱》词,有“早为不逢巫峡夜,那堪虚度锦江春”,词家相互传诵。

所著有《琼瑶集》若干卷”。

在何光远的《鉴戒录》中也记载道:“李珣,字德润,本蜀中土生波斯。

……所吟诗句,往往动人”。

五代时的蜀中波斯人还见于路振《九国志》卷七记载:“石处温系万州人,本波斯之种。

”石处温历任利州司马、宁江军节度副使、万州刺史等职。

尽管回回民族形成于元代,但从这几段史料中可以看出回回先民早期在四川活动的蛛丝马迹。

唐朝时,中外贸易极盛,首都长安“蕃客”云集,尤以阿拉伯和波斯商人为多。

但“安史之乱”起,经黄巢起义、五代战争,中原一直处于战乱之中,而偏安一隅的四川相对稳定,经济也较发达,一些旅居长安的阿拉伯、波斯商人便辗转来到四川,如李珣之父随僖宗入蜀并且被授职就是典型的事例,但更多的是名不见经传的一般商人。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区域概况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属甘肃省天水市辖县,东接陕西省陇县,南邻清水县,西连秦安县,北毗华亭、庄浪县。

位于陇山西麓,属六盘地槽与陇西陆台两大地质构造单位的过渡地带,为六盘山经向构造与秦岭纬向构造接壤处,全境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略呈斜三角形。

全县东西长62公里,南北宽48公里,总面积1311.8 平方公里, 总人口为31.97 万, 其中回族人口为22.15 万, 约占总人口的69.28%, 农业人口为30.35 万, 约占总人口的94.93%。

是全国129 个民族自治县之一, 1986 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扶贫县。

全县设3镇、12乡、258个村民委员会、1296个村民小组、4个居民委员会。

地理环境全县以山地为主,最高点为秦家塬石庙梁,最低点为龙山镇马河村,海拔在1486米~2659.4米之间。

境内地貌复杂,东北部为陇山石质、土石山地,中东部为红土与红砂岩粘土相间山地,中西部为黄土梁峁沟壑山地。

全县地貌大体上由梁峁、沟壑、川台、河谷四部分形成。

张家川深居内陆腹地,地处东南、西南季风交互影响的边缘地带,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由于地形的复杂多样性,形成了明显的地域型立体小气候环境,中西部为温和半干旱区、温凉半干旱区和温寒半干旱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但雨量较少;东北部为温寒半湿润区和温寒湿润区,气候偏冷,光照较差,雨量充沛。

全县气候差异较大,年平均气温7.5℃,无霜期163天左右,全年日照时数2044小时,年平均降水量600毫米。

其特点是:夏短而不热,冬长而严寒,雨热同季,夏润冬燥,春暖迟,秋凉早,昼夜温差大,夏季无酷暑。

自然资源张家川地理位置独特,山峦起伏,沟壑纵横,特殊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丰富的资源和物产。

境内有大小河流7条,总长度234.48公里,总流域面积1311.8平方公里,自东北部至西南部,可分为千河、长沟河、牛头河和葫芦河四大水系,均属渭河北岸支流,按照自然地势,由东北向西南流去,总经流量不均,形成西部缺水,东部富水的状况。

悲越天山——东干人记事回族

悲越天山——东干人记事回族

回族文学■佳作选萃——东干人记事回族/刘宝军在卡拉奥什卡邂逅老乡在我几次去中亚探访东干人期间,有件事颇使我难以忘怀,那就是碰到我的几位同乡,那确是意料之外的事。

我知道这里有我的老乡,那是一个偶然的机会。

一次,我去距离托克马克市西边不远的伊万洛夫卡镇子,到一位叫尔利的东干朋友家做客,碰到了一位来自新疆乌鲁木齐的回民青年,他留有长胡须,经文念得很好。

他问我从哪里来,我便告知他我老家是甘肃张家川,西北的回民应该对张家川很熟悉,因为那里是回民聚居区。

结果,他告诉我,这里也有张家川人,是四个老汉,家口又很大。

当时天已经晚了,而新疆青年说那几个张家川人住在不远的卡拉奥什卡(红渠)镇,我便嘱咐那位新疆青年,晚上去通知几位老乡,明天早晨,我去拜访他们。

第二天早上,天气晴朗,风和日丽,我和东干朋友来到了卡拉奥什卡村镇。

卡拉什奥什卡是介于托克马克与首都比什凯克正中间的一个大村镇,住有一千五百多名东干人。

其实,从托克马克往西走,一直到比什凯克,有七八个大的村镇,其中卡不隆、米秋里、伊万洛夫卡、坎特、红渠这五个大村镇都住有大量东干人,其中坎特是个小型城市,有两千名东干人。

从托克马克到比什凯克宽敞的公路恰好穿过这些村镇。

在一个大院子里,住着老乡罗志友一家。

罗志友的经名叫“古班”,年纪在四个老人中是最小的,五十七岁,他在家里接待了我和陪行的其他东干朋友。

我出去在罗志友家大院里观察了一下,院子很宽大,房子后也和东干人一样,都有一块空地,位置是属于秋河流域的大平原的中间。

从院子里向南眺望,巍峨壮丽的天山清晰可见,风景极佳。

其余三位老乡是罗志成(罗志友之兄)和他们的姑舅(舅舅的儿子)马志万,他们三位是张家川县背武人,还有一位老人已六十七岁了,叫糟万有,经名“尔弟”,有十二个孩子,其中一位还是在张家川出生的。

四位老人,都家口大,生下的孩子也多,其中罗志友和糟万有都有十二名子女,住在村子不同的地方。

这几位老人的家境看上去并不太好,他们用土豆炒羊肉的凉面招待了我和其他的东干朋友。

回族的居住风俗

回族的居住风俗

回族得居住习俗回族得居住习俗,具有悠久得历史,它与回回民族得萌芽、形成与发展有着十分密切得关系,也与回族得信仰习俗、饮食习俗等有一定联系。

一回族居住区域及分布传承回回民族得居住习俗,可以追溯到公元7世纪中叶。

那时,阿拉伯与波斯商人通过海陆两条主要道路(史称“香料之路”与“丝绸之路”)来中国经商得较多。

一些从海道而来得穆斯林商人,在政府制定得通商港埠进行贸易,她们就近方便,聚居在一些主要海滨口岸。

唐时,这些回族先民主要侨居在当时中国贸易最兴旺得广州与扬州。

从陆路来得一些穆斯林商人,主要聚居在唐朝首都长安得“西市”与“东市”。

这些穆斯林商人不论就是留居广州、扬州得,还就是留居长安得,她们来中国后,有许多人买田地,修房屋,就地与汉族姑娘成亲,安家落户。

据《资治通鉴·唐纪四八》贞元三年条记载,玄宗天宝年间(742年--756年)以来,这些“胡客”“留居长安者四五十余年,皆有妻子,买田宅,举质取利,安居不欲归”。

宋时,通商贸易在唐代昌盛得基础上继续发展,来华得阿拉伯、波斯穆斯林“胡客”较唐代更多。

她们主要聚居在广州、泉州、杭州。

政府为此还专门给她们在江河边上划拨留居区域,出现了不少“回回冢”等。

由于这些回回先民得经济基础好,居住条件在当时来说令人刮目相瞧,住宅得结构、造型、设施相当可观。

如“番禹蒲氏在居留地得住宅,层楼杰观,晃荡绵亘,不能悉举”。

唐宋时,沿海各主要商埠,有若干“蕃客”聚居区与礼拜寺。

每一聚居区得“蕃客”所在地都称作“蕃坊”,“蕃坊”有大有小,小得有几十人至近百人,大得有几百人至上千人。

随着“蕃客”与“蕃坊”数得逐步增加,唐宋时,政府为了加强社会秩序得组织管理,要求每一个蕃坊得穆斯林推荐出“最有德望者”一至二人,由政府委任作“都蕃长”,管理蕃坊得行政与宗教工作等。

元代,来中国居住得回回更多。

除了一部分经商而来得以外,更多得就是自1219年开始,成吉思汗几次西征,大批得中亚、西亚各族人、波斯人与阿拉伯人被迫随军迁徙到中国。

在哪个遗址发现了最古老的水稻田遗址

在哪个遗址发现了最古老的水稻田遗址

在哪个遗址发现了最古老的水稻田遗址据“国家文物局”消息,12月1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聚焦新石器时代重要考古发现和研究进展,会上通报了浙江余姚施岙遗址古稻田、广东英德岩山寨遗址、甘肃庆阳南佐遗址、甘肃张家川圪垯川遗址、河北张家口邓槽沟梁遗址等5项重要考古成果。

浙江余姚施岙遗址古稻田:约6700年至4500年前,发现了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年代最早、证据最充分的大型水田。

施岙遗址古稻田位于浙江余姚市,是一处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的稻田,初步勘探总面积约90万平方米。

2020年至2021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余姚市河姆渡遗址博物馆联合进行了考古发掘。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馆员王永磊介绍,此次发掘出的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的大规模稻田遗存,年代距今约6700年至4500年。

河姆渡文化时期稻田因发掘面积较小,仅发现少量稻田、田埂、河沟遗存。

良渚文化时期稻田结构清晰,发现了凸起田埂组成“井”字形结构的路网,以及河道、水渠和灌排水口组成的灌溉系统,确定了面积为750平方米、700平方米、1900平方米、1300平方米左右的四块田块。

经考古发掘,出土陶釜口沿、鱼鳍形鼎足、平底罐底和石刀、石锛、石犁残片等器物,一条残损的独木舟被埋入田埂中。

经检测,稻田堆积中含有较多水稻小穗轴、颖壳、稻田伴生杂草等遗存,植硅体分析结果显示,稻田堆积中水稻植硅体密度远高于一般古代稻田的认定标准。

“施岙遗址古稻田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面积最大、年代最早、证据最充分的大规模稻田,良渚文化的稻田已经出现了比较完善的路网和灌溉系统,这种大规模稻田起源年代可能早至距今6500年以上,并一直延续发展。

”专家认为,此次发现表明,稻作农业是河姆渡文化到良渚文化社会发展的重要经济支撑,进一步深化了对长江下游地区史前社会经济发展和文明进程的认识。

广东英德岩山寨遗址:岭南地区迄今发现规模最大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

张家川环境调研报告

张家川环境调研报告

张家川环境调研报告调研背景:张家川是甘肃省平凉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位于黄土高原地区,自然环境条件独特。

一、气候环境1. 温度:张家川春季温暖宜人,夏季炎热干燥,秋季凉爽宜人,冬季寒冷干燥。

2. 降水:年降水量较少,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在夏季。

3. 风力:张家川受到高原地形和盆地效应的影响,春季和秋季风力较大,夏季和冬季风力较弱。

二、生态环境1. 植被:张家川地区主要分布有高山草甸、高山针叶林、灌丛等植被类型。

2. 土壤:张家川土壤属于黄土,贫瘠但肥沃,适宜种植农作物。

3. 水资源:张家川县内有众多河流和湖泊,水资源较为丰富。

三、环境问题1. 水污染:张家川地区部分河流受到农业、工业和生活废水的污染,水质下降。

2. 空气污染:工业烟尘和机动车尾气排放导致空气质量下降。

3. 垃圾处理:张家川县缺乏完善的垃圾处理设施,垃圾处理问题亟待解决。

四、保护措施1. 水资源保护:加强对河流的监测和治理工作,严禁非法排污行为。

2. 大气环境治理:督促企业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倡使用清洁能源。

3. 垃圾处理:建设现代化垃圾处理设施,推行分类投放和回收利用。

五、发展潜力1. 生态旅游:张家川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具备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

2. 农业产业:张家川地区适宜种植草莓、苹果等水果,发展农业产业具有潜力。

3. 新能源开发:张家川县内光热和风能资源丰富,可加大新能源开发力度。

六、建议1. 加强环境监测与治理,确保张家川的生态环境质量。

2. 制定并执行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加强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

3. 积极引导和推动绿色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以上为对张家川环境的调研报告,提供了关于气候环境、生态环境、环境问题、保护措施、发展潜力及建议等方面的信息。

经久不衰的旱码头——张家川皮毛市场

经久不衰的旱码头——张家川皮毛市场
, l
、 。 、

早 在 清 朝 光 绪年 间 就 有英 商 仁

平和

新太 兴
,
,
怡和 四 行

美最时 两 行 以 及 俄 商 随着 皮毛
:
美商

法商
,

日 商等 先后
入 侵 张 家 川 市场 坊 的发 展

掠 夺 皮 毛 资源
;
牟取 暴 利
布 匹 的 大 量交 易
,
亦 促进 了 当 地 作
, ,

, ,

牛 皮 狗皮

狼皮
,
豹 皮等 十多 种皮 张
有 的 甚至 远 销 外 国

,
销往 上 海
天津

南京 等 地
,

每 逢集

成 交 额 一 般 在 十万 银元 以 上

使张 家 川 成 了 当时 西 北
乃 至 全 国 最 大的 皮毛
旱码头
之一
随 着皮 毛 市 场 的 发 展 壮 大 记

,
帝 国 主 义 商 业经 济 逐 渐 渗人 德商 德太

汉口

天津
,

成 都 等大 商 埠

销 时

销售 后
,
他 们又 购买 布 匹
杂货运 回
,

一 往一 来
,
一 般 赚利 在 一倍 以 上 毛货 客

遇到 物 价 波 动 会宁

,
往 往达 到 二
、 、
三倍
,


当 地把 开 设 这 种 作 坊 的

张家川县环境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张家川县环境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张家川环境问题以及解决措施指导教师:李文旗研究组长:马明研究组员:马小峰米杰李坤赵小明张家川环境问题以及解决措施一.张家川地理位置介绍: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天水市东北部,成立于1953年,以原清水县、秦安县、庄浪县、华亭县和陕西省陇县管辖的回族聚居区为行政区域,建县较晚,但历史悠久,是秦的发祥地之一,古丝绸之路之要道,境内资源丰富。

张家川全县总面积1311.8平方公里,东西长62公里,南北宽48公里。

耕地面积56.44亩,粮田面积45.94万亩。

张家川深居内陆腹地,地处东南、西南季风交互影响的边缘地带,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由于地形的复杂多样性,形成了明显的地域型立体小气候环境,中西部为温和半干旱区、温凉半干旱区和温寒半干旱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无霜期较长,但雨量较少;东北部为温寒半湿润区和温寒湿润区,气候偏冷,光照较差,无霜期较短,雨量充沛。

全县气候差异较大,年平均气温7.5℃,无霜期163天左右,全年日照时数2044小时,年平均降水量600毫米。

其特点是:夏短而不热,冬长而严寒,雨热同季,夏润冬燥,春暖迟,秋凉早,昼夜温差大,夏季无酷暑。

二.张建川存在的环境问题(一)环境污染(1)水污染:由于沿河的植被的破坏,并且张家川属于黄土高原,土质疏松。

导致了河水的浑浊。

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也造成了河水污染。

水体出现臭味、水华等现象。

(2)大气污染大气总量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硫年日平均值、二氧化氮年日平均值实测数据分别为0.361毫克/立方米、0.01毫克/立方米、0.008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日平均值分别比国家规定的指标值低0.3毫克/立方米、0.032毫克/立方米,总量悬浮颗粒物年日平均值较市上下达的指标值高0.061毫克/立方米。

总体来看,大气污染相对较轻,比较乐观。

(3)垃圾污染由于人们的环保意识不够强,将垃圾随意的丢弃,没有投放到规定的垃圾点。

造成了街道脏、乱、臭等一系列现象和水体污染。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花儿形成原因研究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花儿形成原因研究

( 3 9 7 — 4 1 4 年) , 这 几 股 力量 相继 争 锋 , 张 家 川作 为从青 海 到 甘 肃 南 部 的一 个重 要 战略要 地 , 上演 了一 幕幕 羌 人 、 汉人、 鲜 卑 人 厮杀 角逐 的壮举 。 元时, 蒙古 贵族入 主 中原 。 张家川 又成 为屯养 赤马 探军 的 重要 地 方 ,元 朝军 中 以手 工制作 为业 的信仰 伊斯 兰教 的军 士 被 安置在 甘青 宁 。 因此元 明时代 就有记 载 : “ 元 明 时代有记 载 : ‘ 回回 ’ 已经散 居秦 州 ” , 《 甘 宁青史 略》 载: “ 回族群 居之 处 , 西 路之甘, 凉州 … …南路 之 清水 ( 指张 家) 1 1 ) , 秦州 , 东路 之平 凉 , 固原 …… 皆与汉人错 杂 而居 。” 清 时基本 趋于稳 定 .
f 关键词1 张 家川 ; 花儿 ; 形成动 因
【 中图分类号 】 D6 3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1 0 0 7 — 4 2 4 4 ( 2 0 1 4 ) 0 3 — 2 4 1 — 1 我们 可 以清 楚 的看 到 “ 河州花儿 ”对 西北 三陇一 带 山歌 的影 响。 在地 理位 置上张 家川是 丝绸之 路南道 的必 经之地 , 是 进 出 关 中的捷径 , 翻阅关 山可直 接进入 关 中 , 向东南 可又 可以进 入 四川 藏 区。 我 们从过 去脚 户所 行走 的三条 线路上 可看到 , 有 两

带 的军士 家眷 , 迁 入张家 川境 内 , 最 终形 成 了一 个 以 回族 为 主 的少数 民族聚 居 区。 张家川 花儿 到底形 成于何 时呢 ?又是 怎样发 展 的呢?“ 解 释一个 具体 社会 为什 么会有这 些特点 的一 种办 法就是 研究 他 的历史 ” 。 因此 我 们 要 解 决 这 一 问 题 . 就 得 考 察 张 家 川 历 史 发 展变化 情况 , 以此作 为解决 这个 问题 的突破 口。 张家川 在春秋 之际称 阿 阳 , 是秦 非子 牧马 的地方 。 秦最 早 在此 建立都 邑 ,今天在 张家川 县城西 南 的瓦泉 村任然 依稀 可 辨。 汉时. 传说在 中国历史 上出使 西域 的著名人 物—— 张骞 及

度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马家塬战国墓地发掘简报

度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马家塬战国墓地发掘简报

感谢观看
3、初步研究
通过对出土文物的初步研究,可以确定这些文物具有明显的战国时期特征。 根据墓葬结构和随葬品可以推断,这些墓主人应该属于当时的贵族阶层。这一时 期,秦国推行了严格的等级制度,不同等级的人在死后所享受到的葬主要包括剑、戈、矛等武器和鼎、敦、壶等礼器。这些青铜器 的制作工艺精湛,反映出当时高超的冶炼技术和人们对礼制的重视。陶器方面, 主要出土了罐、盆、碗等生活用具。这些陶器质地坚硬,表面光滑,说明当时的 制陶技术已经相当成熟。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历史悠久,战国时期属于秦国管辖。此时,秦国在该地区 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推行县制、修建水利、实行“商鞅变法”等,对于当 地的社会、经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次发掘的马家塬战国墓地,为研究 这一时期该地区的社会状况、人们的生活习俗及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2、发掘过程
引言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历史上一直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近 年来,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进行,该地区的古代文化遗存逐渐得以揭示。本次发 掘的马家塬战国墓地位于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木河乡马家塬村,距离县城约6公里。 这里地处渭河北岸的二级台地,地势较高,水土保持较好,非常适合人类居住。
正文
1、背景
度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马家 塬战国墓地发掘简报
01 摘要
03 正文
目录
02 引言 04 结论
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马家塬战 国墓地发掘简报
摘要
本简报旨在报道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马家塬战国墓地的发掘成果。2020年 6月至8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博物馆对该墓地进行发 掘,发现了丰富的战国时期文物和遗迹。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墓地具有重要的 学术研究价值,为进一步了解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提供了新的材料。

回族来源及历史演变

回族来源及历史演变

回族来源及历史演变华夏经纬网 2007-05-30 11:01:04字号:小大早在唐代,宁夏地区就曾留下了大食及西域各国穆斯林军士、商人及贡使过往的踪迹。

到北宋、西夏时期,东来的穆斯林客人也多数从玉门、酒泉经西夏属地而至中原。

元初,随着蒙古军队的东归,一批批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亚各族人民以及阿拉伯人、波斯人不断地被签发或自动迁徒到中国来。

当时,战争和农耕占很重要的地位。

因此东来的穆斯林主要以驻军屯牧的形式,编成“探马赤军”。

同时,也以工匠、商人、学者、掌教、官吏等不同身份散居到我国各地,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就留住在宁夏,他们一概被叫作“回回人”。

据《元史》记载,至元八年(1271年)九月,元世祖忽必烈“签西夏回回军”,至元十年(1273年),元世祖又下令“探马赤军,随地入社,与编民等”。

按照规定,他们“上马则备战斗,下马则屯聚牧养”。

元朝驻宁夏一带的蒙古军队中,有相当多的人信奉了伊斯兰教,成为宁夏回族的族源之一。

元代,宁夏一带是重要的屯垦区,行政区划归属陕西行中书省管辖。

元代著名回回政治家赛典赤·赡思丁的儿子纳速拉丁,曾担任陕西平章政事,他“子孙众多,分为纳、速、拉、丁四姓,居留各省,故宁夏有纳家户,长安有拉家村,今宁夏纳氏最盛”(《陕西通志》)。

在《银川小志》一书中还记载,“纳速耳丁,先世回纥,仕元廉访使”。

据《蒙兀儿史记》“色目氏族表”中“回回氏”介绍,“凡名末有丁字者,皆摩诃末(穆罕默德)教徒男子之美称”。

此纳速耳丁在元时已被列为当地“乡贤”。

在13世纪初及以后的一百三四十年中,回回人已在全国许多地区取得了经济上的生存条件,并逐渐形成“大分散、小集中”的地域特点。

在宁夏,回族人居住的村落和街坊的人口逐渐繁盛起来,成为宁夏主要民族之一。

陕西诸道行御史台设回回椽史(《甘宁青史略》),专管回族事务。

明朝初年,不断有大批回回人以归附土达的身份被安插到灵州及固原各州县,形成了许多回族聚居点。

清朝初年,宁夏回族人口更加繁盛,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陕西巡抚毕沅在奏折中称,“宁夏至平凉千余里,尽系回庄”。

张家川环境调研报告

张家川环境调研报告

张家川环境调研报告张家川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北部,地处陇中高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属于黄土高原区域。

该地区保存了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拥有着丰富的动植物种类和独特的地理景观。

本次环境调研旨在了解张家川的环境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一、自然环境张家川地区属于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山区地形起伏,沟壑纵横,形成了独特的山水景观。

此外,该地区还有大片的天然草原和森林覆盖,使得生态环境得到良好保护。

二、生物资源张家川地区拥有着丰富的生物资源,包括多种珍稀的植物和动物。

如张家川黄荆、苦杏、甘肃首长、沙棘等植物;西北豹、亚洲黑熊、白鹳、白鹭等一些珍稀的动物。

生物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地的生态环境质量。

三、环境污染状况尽管张家川的自然环境较好,但仍然存在一些环境污染问题。

首先是水污染问题,由于农业农村污水、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造成了部分河流和湖泊的水质下降。

其次,空气质量也有待改善,尤其是城市地区,由于机动车尾气和工业排放物的污染,导致空气中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含量较高。

再次,垃圾处理和固体废物处理不到位,给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

四、环境保护建议为了改善张家川的环境质量,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水污染治理,推动农村污水、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处理设施建设,提高水质标准;2. 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和管理,引导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排放,推行清洁能源替代;3. 加强垃圾分类和处理,建设更多的垃圾处理设施,提升固体废物的处理效率;4. 加强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保护珍稀植物和动物;5. 引导农民科学种植,避免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减少农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结论:张家川目前的环境质量相对较好,但仍面临着一些环境污染问题。

通过加强污染治理措施和环境保护工作,能够进一步改善该地区的环境质量,使其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方。

张家川回乡风情园简介

张家川回乡风情园简介

张家川回乡风情园简介
张家川回乡风情园位于中国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占地面积达到30万平方米。

这个风情园内有很多建筑物和景点,代表了兰州和甘肃省
的传统文化和历史。

这座园区旨在向游客展示道地的农村生活,并帮
助游客更好地了解中国西北地区的文化。

回乡风情园的主要景点包括仿制的古洛阳桥、通往兰州的著名关隘武
威门、张家川农村典型家庭、以及许多农业生产区,包括果园、菜园
和庄稼地。

游客可以去这些地方观赏并参与种植和收获的活动。

另外,张家川回乡风情园还有中式庭院、文化广场和展厅等设施。

对于历史和文化爱好者而言,园内的历史博物馆和黄河文化博物馆是
最值得一看的地方。

历史博物馆展示了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包括许
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和艺术品。

而黄河文化博物馆则向游客展示黄河流
域的文化及其千年历史。

除了这些历史文化景点,园内还设置有不少娱乐项目,如木马旋转器等,以供游客享乐。

同时,园区内还有一些农村餐厅,可以让游客品
尝道地的西北美食。

张家川回乡风情园作为兰州市著名景点之一,吸引了众多游客来此观
光旅游。

对于那些希望更好地了解中国西北地区历史文化的游客而言,这里是一个极富吸引力的目的地。

园内的景点和活动为游客提供了一
个很好的机会,让他们亲临中国农村生活,感受其独特的魅力和魂魄。

回族的居住风俗

回族的居住风俗

回族的居住习俗回族的居住习俗,具有悠久的历史,它与回回民族的萌芽、形成和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也与回族的信仰习俗、饮食习俗等有一定联系。

一回族居住区域及分布传承回回民族的居住习俗,可以追溯到公元7世纪中叶。

那时,阿拉伯和波斯商人通过海陆两条主要道路(史称‚香料之路‛和‚丝绸之路‛)来中国经商的较多。

一些从海道而来的穆斯林商人,在政府制定的通商港埠进行贸易,他们就近方便,聚居在一些主要海滨口岸。

唐时,这些回族先民主要侨居在当时中国贸易最兴旺的广州和扬州。

从陆路来的一些穆斯林商人,主要聚居在唐朝首都长安的‚西市‛和‚东市‛。

这些穆斯林商人不论是留居广州、扬州的,还是留居长安的,他们来中国后,有许多人买田地,修房屋,就地与汉族姑娘成亲,安家落户。

据《资治通鉴〃唐纪四八》贞元三年条记载,玄宗天宝年间(742年--756年)以来,这些‚胡客‛‚留居长安者四五十余年,皆有妻子,买田宅,举质取利,安居不欲归‛。

宋时,通商贸易在唐代昌盛的基础上继续发展,来华的阿拉伯、波斯穆斯林‚胡客‛较唐代更多。

他们主要聚居在广州、泉州、杭州。

政府为此还专门给他们在江河边上划拨留居区域,出现了不少‚回回冢‛等。

由于这些回回先民的经济基础好,居住条件在当时来说令人刮目相看,住宅的结构、造型、设施相当可观。

如‚番禹蒲氏在居留地的住宅,层楼杰观,晃荡绵亘,不能悉举‛。

唐宋时,沿海各主要商埠,有若干‚蕃客‛聚居区和礼拜寺。

每一聚居区的‚蕃客‛所在地都称作‚蕃坊‛,‚蕃坊‛有大有小,小的有几十人至近百人,大的有几百人至上千人。

随着‚蕃客‛和‚蕃坊‛数的逐步增加,唐宋时,政府为了加强社会秩序的组织管理,要求每一个蕃坊的穆斯林推荐出‚最有德望者‛一至二人,由政府委任作‚都蕃长‛,管理蕃坊的行政和宗教工作等。

元代,来中国居住的回回更多。

除了一部分经商而来的以外,更多的是自1219年开始,成吉思汗几次西征,大批的中亚、西亚各族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被迫随军迁徙到中国。

[修订]张家川县宣化冈宗教圣地简介

[修订]张家川县宣化冈宗教圣地简介

张家川县宣化冈宗教圣地简介张川镇查湾村位于距县城北6公里处的北山,全村300户1800多村民,因宣化岗拱北而出名。

宣化岗原为清末马元章、马元超兄弟二人隐居之地,后以耕作为生,暗设道堂,秘密传播哲赫林耶学理,并于清光绪八年(1882)用重金赎回马化龙等人遗骨葬于此地。

后发展成为哲赫林耶门宦讲经、传道、静修及管理所属教坊的中心。

拱北的群体建筑规模宏大,多为殿堂式构架,造型各异,技艺精湛,砖木雕刻玲珑剔透,遍置名贵地毯、花卉、香炉等,还珍藏有伊斯兰经籍、汉文史籍、名人书画、阿文经字画、社会名流题书的匾额、珍贵文房四宝等。

这就是中国伊斯兰教哲赫忍耶门宦的教务中心——宣化岗拱北。

拱北内有伊斯兰教哲赫忍耶门宦第五代教主马化龙等4位宗教先辈的陵墓。

所谓“宣化”即“宣扬、教化”之意。

拱北是阿拉伯文的音译,为中国伊斯兰教各门宦在其教主的葬地和道堂建造的圆顶建筑。

宣化岗拱关始建于清德宗光绪八年(1882年),清光绪十五年(1889),在马化龙墓上建起八卦圆顶亭拱北。

1915年后经多次扩建,形成占地20亩的建筑群。

原建筑具有中国宫殿式建筑特征。

除有4座砖刻木雕八卦拱北外,还有经亭院、礼拜殿、省心院、会客院以及附属建筑设施24处,各处院门上悬有社会名流题赠的匾额,墙壁上有名人学士的诗文和马元章、马元超二人亲作的治教省己格言及对联。

从民国到解放后,曾吸引了不少政府要员、社会名流来此浏览观光。

他们或题赠匾额,或赋诗题对,为宣化岗增添了光彩。

1958年宗教制度改革和文化大革命中,宣化岗被拆毁,许多很有价值的题书、题字、楹联等文物散失殆尽,只有极少数现藏县博物馆。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20多年的修建、维修、整理,建成经亭1座、拱北4座及客房、沐浴室等。

经厅为中国古典式建筑,隆脊翘角,筒瓦覆盖,宏伟庄严。

北面建有4座八卦拱北,右起第一座是清穆宗同治年间(1862—1874年)反清斗争回族领袖马化龙之墓。

中间两座是马元章、马元超之墓,左边是马进成之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考证地名审视回族聚居社会演变历史——以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地名调查为例马守途青觉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03[关键词] 回族史回族社会的组织化历史(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摘要:地名是一定地域的名称,也是一定人的生存空间的名称。

地名在形成过程中,既有自然的因素和社会的因素,又有民族的因素。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域内除具有普遍意义上的地名外,地名中还存在大量的特殊现象,其诸多地名形成与演化的过程与清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密切相关,考证之可佐证、引申出若干历史史实,可从另一个角度去审视过去陕西和今天张家川两地回族聚居社会的演变历史。

关键词:地名;考证;回族聚居社;演变历史地名有它的起源、词义、演变、转译。

在这个过程中每与当时地理的、人文的、政治的诸因素密切相关。

在大小地名中常见现象是以自然地形、山川河流、地理位置而命其名。

如河南、河北、山西、山东、梁头上、沟底村、阳庄、阴坡里,凡此地名现象到处可见。

也有些大地名是来自小地名,如甘肃之名来自甘州与肃州之联(即今之酒泉、张掖),张家川县域名源自张家川镇。

藏区、壮乡之称,虽不属确切地名,但因分别住有藏、壮同胞才得此称。

在我国统一多民族的大家庭中,以民族称谓而命名的地名,多见于少数民族散居的地区。

回族在形成过程中及形成后的多次迁徙中,散居全国,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格局,史有“回回遍华夏”之称。

因此,在全国各地以回族族名为地名的也不乏其例,且在所有少数民族中,以回族族称作为地名的最为常见。

诸如全国回族散居地区常见的回回台子、回回巷套、回回冲、回回道、回回场、回回寨子等。

这类地名一般又都是出自他称而得来,不是回族自称而得之。

但这些地名,在解放后随着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及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进行了更新换名,如重新被命名为自治巷、团结村、清真街、民族路等新地名。

这些地名的新旧更替,看似小事,但却充分反映了不同政府,在对待民族问题的立场、态度及具体政策,也反映了回族在其发展过程中的不同历史阶段。

一、缘由及个例分析由西安沿古“丝绸之路”南大道西行,翻越巍巍关山,便进入中国第一个回族聚居区——张家川回族自治县。

整个县域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陇山西麓,东临陕西省陇县,南、西、北分别与甘肃省清水县、秦安县、华清和庄浪县接壤,总面积1311.8平方公里。

2003年全县总人口30.8万人,其中回族21.3万人,是目前我国回族分布比例最高的自治县。

上面所论及的地名,形成、固定并自然地传承至今,能够充分反映出该地名形成时所受的影响因素,(地)名实(含义)相符。

在地名中常见的另一现象是名不副实,即包含在地名中的成名参数(因素)和其反映出的信息与现实不相吻合。

上述两种地名现象在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境内都有表现,且名不副实地名十分普遍。

另外,在其地名中还存在一些地名与姓氏、民族、现状都相符的特殊现象。

还有,县域内的有些地名虽辈辈相传,却至今不知其来历,有些更难知其字其义。

因此,考查这些地名,穷究其来源,本身就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再者,弄清楚这些地名的时代和相互关系,复原其所处的历史背景,对阐明某一民族的历史和某些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是有补益的。

[1]笔者在对该县实地考查的基础上,对其地名现象和尚无定论的一些地名作一考析。

全县地名中有代表性的有下列几类情形。

1.地名中常见名不副实的现象。

这种地名现象,在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较为常见。

凡属此类又有几种情况:第一,以姓氏为地名,但名实不符。

如该县上磨多高家台子,却无一户高姓人家,全为回族最常见之牛、海、杨姓;刘家里(地名)全为回族常见之苏、魏、马姓居住;而在之纳家十字,居民中无一户纳姓,全为回族最常见之马姓居住。

经查,这些村庄原为当地汉民居住,在清同治陕西回民起义战乱后期,原地汉民迁出,外地回民或逃亡、或被安置于此(多为空置)。

第二,地名转译,同音异字,改变原义,名不副实。

如该县恭门乡古土坡(音)、上磨乡陡头里(音)两地名,至今不解其意,走访推理得知,在清朝同治年间及之后一段时间里,原地名分别应为滚头坡、滚头里。

系清代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中,清军在以上两地屠杀被俘回民,因被砍人头顺坡滚落而下,遂得此地名。

民国以来其地名因有不雅之嫌,官方换字,群众顺音,不知不觉自然更名。

50年代当地农民在此整修梯田时,挖出数百颗人头骨成排状,证明其事属实,另作解释不确。

第三,外地回族迁来,地名遂名不副实,又使迁出、迁入两地的民族和方言结构发生变化。

如该县上磨乡崔家湾村,村民全为马姓。

经证实,受清同治陕西回民起义波及甘肃省甘谷县(旧称伏羌)之回民,几乎全迁逃张家川入居崔家湾,且迁来回族多为马姓,遂形成地名姓氏不符,即今虽称为崔家湾,但村民全为马姓。

另外,此后甘谷县几乎没有回族,张家川却出现了专操伏羌方言的回族[2]。

2.两省异地,地名却同源一处,此类地名张家川县境内较多。

如该县的兰家、丈八寺、坎家、马咀、麻崖、桃园、瓦一头、角寺、凤翔巷、凤翔咀等村名庄名,经考在清代同治回民起义中,陕西回民举家拔眷逃迁,中途被安抚在张家川。

如起义前的1861年,凤翔府之岐山县有回民28坊,平均每坊2250人,歧山全县就有6.3万回民[3]。

虽新近易地,但入迁者仍沿用其陕西之旧名,在张家川县境内的以上地名在陕西今仍存,出现陕西、甘肃两省同地名之现象。

另外,也使张家川县出现了说陕西地方方言的回民[4]。

3.地名与姓氏、民族、现状“三相符”。

在张家川县境内此类地名见于回族聚居村庄的,有马家河、麻家崖、丁家团庄、丁家渠、摆家壑落、摆家湾、沙家庄子、毕家沟、坎家梁、喜家湾、马家咀头、马合曼家等这些以姓氏命名的地名。

以上姓氏大都源自回族先民之阿拉伯姓氏,亦是回民常见之姓。

这类地名是为回族世居于此而形成,这与自汉武帝开拓西域以来,唐、宋两朝均有大食人于张家川定居,与元代“回回”人亦多有迁居张家川者的史实是相吻合的[5]。

因此,可视为“三相符”的特殊地名,即单从地名看,其反映出了居住者的姓氏,从姓氏又可知这里住有回族同胞,而现实中确是如此。

4.地名由宗教场所及军事编制而来。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境内以宗教场所命名的地名,有礼拜寺、坟园寺巷子等,自解放前至今一直沿用。

解放初期所设立的宣化区,就是人民政府以县境内中国伊斯兰教皙赫忍耶教派胜地宣化岗之名而命名的(后撤销并入张家川镇)[6]。

以军事编制和军队驻地而命名的,至今有扎子梁、扎子地、炮台咀,皆因清同治回民起义时期的军事编制及战祸所成。

5.空有地名,而无住户的地名。

如该县上磨乡分之赵家庄,多方证实原为赵姓汉民一村庄,在清同治回民起义中赵姓全族迁出,后无人再入住于此,故空留一地名。

此类地名在该县也有多处。

6.虽官赐地名,而终不流畅,复用旧地名。

今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上磨里(地名),在清朝同治回民起义之前,就为百户马姓回民所聚居。

清朝嘉庆道光时期,此地经济发展较快,陕西回民起义波及于此后,全体原住回民守地不动,因未遭动乱,及后至民初。

该地遂成名震西北的首富之地,涌现出了万盛生(商号,后同)、天顺裕、全义德、福厚昌、万盛昌、长发祥等大商巨贾,有的贸易范围及达京、津、沪、晋、陕等地并置有地产。

后又经新文化的启蒙,在民国时期,该地走出了马乾三(国民革命二军骑兵旅旅长)、马得凤(西安事变前东北军骑兵师师长)、马得彪(西安事变前东北军骑兵师参谋长)[7]、马良骏(现代中国社会活动家、伊斯兰教经学家)[8]等一批政治上显赫、宗教界有名的人士,民国地方政府赐此村以“上达”之名,以示彰显,并在此村方圆设立上达乡[9]。

但在一段时期内,官员称上达,民仍呼上磨,新旧并用,解放后人民政府在地名普查中,复用上磨。

7.汉族同胞聚居村庄亦可常见地名与姓氏、民族、现状“三相符”现象。

如上磨乡王家堡子,今是以王姓为主的汉族聚居大村,村民自称其祖上于明清之交由山西大同府迁来。

清同治陕西回民起义期间,王家堡子以王平安为首的汉民, 对落难于此的陕西回民竭力救济,关系甚好,此地未出现住民旧出新入的事实。

因此,在这里也形成“三相符”现象,即,从地名可知住有王姓人家,从王姓知为汉族同胞,而现实也是这样。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该县群众即使没有去过这个地方,也可从“王”(《百家姓》之八,汉族之大姓)和“堡”(示集中住有多户人家,是为大村庄)推断出此地为汉族同胞居住。

当然,上面提到的回族聚居村庄地名“三相符”的,也存在这种现象。

该县刘家堡子(地名)是刘姓占绝大多数的汉族大村,村民自称是汉朝皇刘之后,祖上明时由山西大槐树庄迁来,亦在地名与姓氏、民族、现状“三相符”之列。

另据该县高龄老人讲述,在清同治陕西回民起义中,该地刘姓汉民亦接济过流落于此的回民。

此类地名在该县还有其他几处。

8.两姓相连作为地名。

这主要在汉族聚居的较大的村庄。

如该县的赵坡韩家,是因过去住有赵、韩两姓得此地名,今仍为赵、韩两大姓居住。

赵为《百家姓》之首,韩为十五,因此,这亦属“三相符”之列。

9.以人名形成地名。

该县之平安乡、平安村,经考在清代同治回族起义之前,此地偏远荒芜,无甚名称,更不称平安。

清同治陕西回民起义中,大批回族逃迁于此,前已达及,该县上磨乡的王家堡子,时有一汉族大绅士名曰王平安,为人豪爽,仗义流财,对逃难而来的回民散金给粮,鼎力相助,对此,陕西回民歌曰:骑黄牛,过关山,来到张家川的上磨川,上磨(里)人,真短见,不如王家堡子的王平安,王平安,真好汉,又给油,又给面等。

入住此地后,回汉群众为示纪念,遂将上述地名冠以“平安”,也表达了人们对时势的良好祝愿和对未来的美好向往。

二、一些基本史实和结论“具有史料价值的一个地名,一个人名,都是重要的,如和各方面的史料相互印证,互为补充,也可补史料之不足。

”[10]通过对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境内这些地名的考查,知其形成演化的过程与清代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的始末密切相关,有助于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去审视今天和历史上的回族聚居社会的历史,可以佐证或得出一些基本史实和结论。

1.清同治回民起义中,张家川作为陕、甘咽喉,成为陕西回民往返流散之要道,也是回民与清军厮杀的主要战场,通过地名考证,亦可窥见清王朝对回民残杀镇压的痕迹和对回族政策。

这场发端于陕西而波及省外的战争,初起因于回汉杂居,俗尚各别,睚毗小忿,本人情所不能无[11]。

后因风俗习惯而致“龌龊相仇杀,(亦)视为固然者久矣。

”[12]关中地区的西安、同州、乾州等府州既是全省回、汉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也是回、汉矛盾最为激化的地区。

然而,清朝廷却利用以汉制回的策略,处处纵容、偏袒汉人肇事者,有意激化、利用这本已临近燃点的矛盾,“凡争论斗殴,无论曲直,皆抑压回民。

汉人复持众欺凌,不知回性桀骜,亿万同心,日积月长,仇恨滋深”。

[13]至咸丰末年,这种矛盾已发展到一触即发的程度。

同治初年,随着太平军入陕,矛盾随之激化,战争的爆发已不可避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