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抒情散文写作技巧

合集下载

写景抒情散文常见技巧

写景抒情散文常见技巧

写景抒情散文常见技巧写景抒情散文是一种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作者感受和情绪的文学形式。

它既能够展示美丽的自然风光,也能够抒发作者的内心感受,使读者产生共鸣。

在写作过程中,掌握一些常见的技巧可以使散文更加生动且有吸引力。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写景抒情散文技巧,希望对于写作散文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一、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景色在写景抒情散文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给读者带来真实的感受,让他们能够通过文字感受到美丽的自然景色。

因此,在描绘景色时,使用生动的语言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形容词、动词和名词的选择,可以将读者带入到作者的视角中,感受到作者所感受到的美景。

例如,可以用“碧波荡漾”、“绿树成荫”等词语来形容湖泊或者森林的美丽,用“清风徐徐”、“微风拂面”等词语来描绘海滩或者田园的宁静。

通过这样的描写,读者能够感受到真实的自然景色。

二、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在写景抒情散文中,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可以使景色更加生动,增加文采和感染力。

比喻是将一个事物和另一个事物做类似或相似的比较,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将平凡的景色描述得更加鲜活。

例如,可以用“像一朵盛开的百合花”来形容美丽的山峰,用“像一幅油画”来描绘壮观的日落。

拟人手法则是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行为、感受和形态,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强化景色的感人之处。

例如,可以用“大地欣然接受着雨水的滋润”来描述大雨后的大地,用“树林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地摇晃”来描绘风中摇曳的树木。

比喻和拟人手法的运用使得写景抒情散文充满了诗意和浪漫情怀。

三、表达个人感受和情绪写景抒情散文是带有作者个人情感和感受的文学形式,因此在散文中表达个人感受和情绪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短句或者段落来描写自己对景色的感受,表达自己的情绪和触动。

例如,当面对壮丽的山峰时,可以用“感受到心灵的震撼”;当看到美丽的夕阳时,可以用“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通过这样的个人表达,可以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作者的感受和情绪,与作者产生共鸣。

四、采用修辞手法增强表达效果修辞手法是一种通过词语的选择、排列和组织来增强表达效果的方法。

写景抒情散文写作技巧

写景抒情散文写作技巧

写景抒情散文技巧
写景记叙文是以描绘自然景物为 主的记叙文。写景记叙文的写景并 不单是为了写景,而是通过对自然 物的描绘,来烘托环境气氛,突出 文章的中心或衬托人物的心情,抒 发作者的思想情感。
• 一、景物描写必须与记叙的人或事 的个性特点相统一,使它起烘托或 配合的作用。 • 二、景物描写总是为表达情意服务 的,在记叙文中处于第二位。 • 三、景物描写要抓住景物特征。

如碧野《人造海之歌》对人造海 的描写: • 在人造海里,所有的高山都被水 淹没了,只露出一坐坐山头。在千里 人造海里,那数不清的山头变成了无 数的岛屿。岛屿上落满了红雁。不论 花开,或是雁落,那倒映水中的花枝 和雁翅,就像片红霞似的,给碧蓝的 人造海增添了鲜艳的颜色。
二、形象
语言能绘声绘色,活灵活现地再现 生活场景和思想感情。 如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
• 文无定法,但又有规可循。以上谈的只是 提示大家注意的几个问题,并不是什么“文 章作法之类”。陆游诗云:“汝果欲学诗,功 夫在诗外。”由此引申:学习作文,功夫在 课外。只要大家多看、多记、多想、多读、 多写,必定会在实践中学会写抒怀散文。
语言特点
一、精确
精确,即恰如其分,以准确合度 的语言,描述人事风景,传达思想 感情。
• 第四,擅长学习,敢于创新。有些同学在课内外读了不少 散文,自己写起散文来却冲不破某些框框,有的甚至是机 械地模拟。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在学习别人的写作方式 时,注意联合自己的情形和自己的特色。“文章最忌随人 后”,学习不是为了模拟,而是为了发明。学习前人,要 尽力超过前人。选材要新,立意要深。大千世界,千姿百 态,千变万化,可写的东西很多。只要肯动头脑,适当地 应用寓意和联想,从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进手,完整可以 从新的角度往选材,挖掘具有积极意义的主题,就能使人 读了有清爽之感,从中受到启示和教导。

写景抒情散文写作指导

写景抒情散文写作指导

写景抒情散文写作指导写景抒情散文是指融写景与抒情一体的散文。

写景抒情,是中学生写作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情景相生、情文并茂的优秀作文,这类散文所描绘的景和抒发的情不是简单地结合在一起,而是情景交融,呈现出“情由景生,景因情美”的和谐关系。

在尝试此类散文写作时,应注重以下两方面:一、景物描写要传神传神是指描写时不仅能够描绘出景物的特点,而且能给读者如在眼前的感觉。

1、善于观察,抓住特点。

善于观察,即用心体悟身边的景物,并在写作时抓住景物特征。

对于景物的感受力是此类散文的写作基础。

优秀的写景抒情散文描写的景物既在我们身边,又能挖掘出我们不曾发现的美。

景物的特点是客观存在的,由于自身构造因素的不同,不同的景物的形状、色彩、态势、光泽、声响等构造特征千差万别,具有鲜明的个性。

因此,我们写景时一定要细致观察,抓住景物的本质特征。

正如朱自清笔下的“荷塘”,读者看了原型图片之后会发现,我们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荷塘。

如果没看《荷塘月色》,我们很可能日日从旁走过也不觉其美。

这也印证了那句话“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

同时,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无不具有其独特之处。

善于观察,才有所感,这是写作的前提;抓住特点,才能写出与众不同之景,这是写作的要诀。

三篇例文抓住校园、乡村、小城不同的特点写作。

2、层次分明。

确定了特点,还要按一定顺序描写。

描绘景物时有主次、有先后之分,既能凸显细节之美,又给人和谐的整体感。

写景的顺序要符合表达需要,特别是在描绘某一场景时,要注意动静结合,还要注意把笔下景物按某种顺序多层次地表现出来,给读者以全方位的感受。

如《荷塘月色》,作者依次写了荷叶、荷花、荷香、流水、月色、树影等景物,作者对这些景物的摹写均非常细腻,但它们又不是割裂的,如写荷叶,然后是荷叶中的荷花,然后是风送来的花叶的清香,由风的吹动引出流水;写月色,既注重从上至下的流动,又注重从下至上的浮动,从而构成了富有诗情画意的“荷塘月色”。

高考写景抒情散文答题技巧

高考写景抒情散文答题技巧

写景抒情散文答题技巧纵观这几年的高考,写景抒情散文一直是必考题,且分值都在22分,然而很多同学在此题上得分都不多,对答这类题感到困难。

究其原因是同学们不会欣赏写景抒情散文,把握不住作者所抒发的感情,也就是文章的主旨。

其实,明白了写景抒情散文的写作特点,就能很好地把握住作者所抒发的情感(中心思想),情感把握住了,任它什么题也都跳不出你的手心了。

任何文学作品都是抒发作者感情的。

散文也不例外。

散文又可以细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哲理散文三类。

叙事散文通过平淡的语言、人物的描写、故事的叙述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如老舍的《我的母亲》巴金的《忆萧珊》等,抒情散文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象征暗示来抒发情感,如茅盾的《白杨礼赞》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哲理散文是将议论文和散文拼在一起的一个混血儿,通过二者的结合,阐述人生哲理。

高考散文选什么题,这可是个大问题。

古代散文不能选了,前面已出过。

现当代叙事散文主旨又太白了(主旨明白并非不好,写出感人的叙事散文非大家不可,读读韩愈的《祭十二郎文》。

归有光的《项脊轩志》老舍的《我的母亲》巴金的《忆萧珊》等,你就可以领略这类散文的无穷魅力。

然而这如果没有真事真情做基石,没有高超的无技巧的技巧的支持,一般文人是写不出来的,即或大家也是如此,朱自清的《背影》远胜于《荷塘月色》就是实例)。

哲理散文的哲理也很容易被小考生们抓住。

一篇文章被考生抓住了牛鼻子那还了得,那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怎么还能把大多数考生考倒,违背了高考是选拔考试的原则,所以出题的专家们,就不约而同地恋爱上了写景抒情散文。

不过专家们又是仁慈的,知道小考生们长期“两耳不闻窗外事”所以选的写景抒情又含有大量叙事成分。

这比那些纯粹的写景抒情散文理解起来又容易多了。

写景抒情散文的主旨往往是含蓄的,然而决不是没有的。

我们只要掌握住它制造烟幕弹的常用方法,就能很轻松地抓住作者所抒发的情感,把握住文章的主旨,牛鼻子抓住了,你还愁什么?写景抒情散文遮掩主旨常用的烟幕弹有:1.象征手法的运用。

写景抒情散文常见技巧

写景抒情散文常见技巧

写景抒情散文常见技巧写景抒情散文常见技巧写景抒情散文是一种以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情感为主题的文体。

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使读者感受到作者深刻的感受和思考。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写景抒情散文的技巧。

一、用生动的描写烘托氛围景物描写是写景抒情散文的基础,通过生动的描写可以烘托出特定的氛围。

可以运用形容词和修饰语来增强描写的感知力和美感,通过细腻的叙述和富有情感的语言来使读者身临其境。

例如:阳光透过稠密的树叶间隙洒落下来,犹如一把把金色的斑驳光斧,斩在湖面上,湖水泛起细小的波纹,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二、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比喻是将两个事物进行类比,通过运用比喻手法,可以更加生动形象地描绘景物的特点和情感。

拟人手法则是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感情和行为,使之更具有亲和力和情感共鸣。

例如:那片晨雾如同羞涩的新娘,轻盈地盖在河面上,柔软而美丽。

三、注重情感表达写景抒情散文的重点是情感表达,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可以通过对内心世界的描写,来使读者更加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

例如:春天的花朵绽放着绚烂的色彩,如同美妙的音符跳动在大地上。

每一次看到这样的景色,让我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希望。

四、注意节奏和节制写景抒情散文需要平衡细节和整体的把握,注重节奏感和节制。

在描写上可以贴近自然真实,但也要有选择地展示细节,以避免文段过长而导致读者疲劳。

例如:在那个傍晚,夕阳渐渐的西下,红霞弥漫在整个天空,点缀着一片宁静的画卷。

附件:本文档不涉及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文档不涉及法律名词及注释。

七年级上一单元写景抒情类散文写作指导 (课件21张)

七年级上一单元写景抒情类散文写作指导  (课件21张)
一单元读写结合训练
写景抒情类散文写作 指导
一、如何写好眼前景
“吹面不寒杨柳
风”,不错的,像母
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
泥土的气息,混着青
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
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
中,高兴起来了 ,呼朋引伴的卖弄清脆的
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
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
亮的响着。——ຫໍສະໝຸດ 春》•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这句从触觉写了春风的柔和;
•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 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湿润的空气里酝酿。”这句从嗅觉写 了春风的芳香;
• “鸟儿将巢安在繁华嫩叶当中,”这句从视觉写了春风的 和悦;
• “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的卖弄清脆的吼咙,唱出婉转的 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 成天嘹亮的响着。”这句从听觉写了春风的悦耳。
这么一来,作者通过细腻的感受,运用生动的笔墨把本来 无形,无味,无色的春风写得有形有味,有情有感,给人以 身临其境的感觉。
• 2、学会聚焦,抓住景物特征来写。
• 写景文章并不要求面面俱到,事无俱细什么都写进去, 最主要的是要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选一个独特的角度, 描写景物,表达最鲜明的印象和感受。这种写法必须对所 有景物做全面细致的观察,从整体和全局的角度先给人一 个总体印象,这就叫抓主要特征;然后再用主要景物来具 体印证这一印象。
3. 要安排写景顺序、符合自然规律。
在众多能表现景物特点的事物汇集时,就要考虑先写什么后写 什么,这就是写景的顺序。一般来说,写景的顺序有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由整体到局部或由局部到整体的顺序等等。在选择写 景的顺序时必须遵从的基本原则是:一要有顺序,二要有助于表 现景物特点,三是又符合景物的自然规律,如此,所写景物才不 会杂乱。

写景抒情散文阅读与写作方法

写景抒情散文阅读与写作方法

写景抒情散文阅读与写作方法剑门中学陈永写景散文是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散文。

这类文章多是在描绘景物的同时抒发感情,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抓住景物的特征,按照空间的变换顺序,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把观察的变化作为全文的脉络。

生动的景物描绘,不但可以交代背景,渲染气氛,而且可以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更好的表现主题。

一、写景散文的主要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而神不散”,这也是所有散文的共同点。

写景散文的“形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时间跨度大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限制,前可以远涉古代,后可跨及未来,又可覆盖今天。

联想极丰富,文笔挥洒自如,极有感染力。

如《荷塘月色》,朱自清先生由当下的荷塘联想到六朝时江南采莲的旧俗,还引用梁元帝《采莲赋》和《西洲曲》以印证。

写散文时可以根据散文的这一特点,扩大时间跨度,多充实一些有关事件,多组镜头,来增加散文的内容和色彩,使文章多姿多彩,知识性强。

(二)空间转换广天南海北,空间宇宙,无不可以包容其中。

空间跨度大,但写得层次分明,详略得当。

把复杂的人和事放在每个空间里,有的随意点染,有的泼墨描绘,错落有致,色彩斑斓。

如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从平面铺展的广度看,是从台北的长街短巷“凄凄切切”的“风里雨里”,“走入霏霏”,“想入非非”,想到“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的江南,想到江南的杏花春雨;想到那叫赤县神州的那片土地,“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

还想到了美国的丹佛山,落基山。

那落基山的胜景“在石,在雪”,在红的土,白的云。

“不胡蝶乱飞,蜜蜂都唱起春词来了。

她于是一笑,虽然颜色冻得红惨惨地,仍然瑟缩着。

”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冷寂深邃的意境,在细小的粉红花上,打上了自我情感的烙印,借景抒情,以物言志,寄托了自己与黑暗势力抗争,在艰难中顽强求索的精神。

(三)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散文素有“美文”之称,它除了有精辟的见解、深邃的意境外,还有清新隽永、质朴无华的文采。

写景类散文的写法写景作文的技巧

写景类散文的写法写景作文的技巧

写景类散文的写法写景作文的技巧1、多角度观察,抓住景物特征观察可俯瞰、仰望、近观、远眺;可像摄影师那样或全景或特写;可定点观察或移步换景。

通过仔细观察,细心思考,才能准确抓住景物的特征。

大自然姿态万千,即使是同一类事物、景物,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季节,也会各不相同。

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抓住了小石潭“潭小、水清、鱼乐、境幽”的特点,朱自清在《春》中抓住了“春天美如画”特点,宗璞抓住了眼前紫藤萝“繁盛”而十年前的紫藤萝“稀零”的特点,从而使笔下的景物个性鲜明、独具风采。

2、把握写景顺序,写出景致层次景物描写可以由高到低,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由动到静,由人到物等。

只有把握好写景的顺序,描写出的景物才能层次分明,清新自然。

景物描写的顺序通常有四种:一是按时间的发展顺序写,如按四季的交替顺序写一棵树的成长过程;二是按空间的顺序写,如按从远及近的顺序写一座山的样子;三是按观察顺序写,通常由部分到整体,由表面到内部,由形状、色彩到位置、结构;四是按构造状物,常以空间、主次为序。

《紫藤萝瀑布》是按“花瀑——花穗——花朵”的“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进行描写的,使读者感到景物的层次感。

3、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状物写景,意在托物寄情。

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绘,寄托作者的抱负和志趣,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或喜或悲,或怒或乐,使读者受到感染。

描写景物时,要发挥由此及彼、丰富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借以把自己的情感融化进去。

如范仲淹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写,批判了“迁客骚人”狭隘自私情感,讴歌了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怀,从而使《岳阳楼记》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隘境界,成为千古奇文。

4、写景要有选择写景时应要有所取弃,抓住最能代表彼时彼地特征的景物加以描写,其它的景色则略写或不写。

如老舍先生的《在烈日和暴雨下》,为了突出天气变化的过程,就着力描写了杨柳的动态:“一点风也没有时,枝条一动懒得动;有一点凉风时,枝条微微动了两下;风大起来时,柳条横着飞。

写景散文的写作技巧

写景散文的写作技巧

写景散文的写作技巧写景散文的写作技巧在写景散文中,情是景的灵魂,景是情的依托,情与景自然交融,才能构筑一篇优秀的散文。

情景交融是写景散文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

清代学者王夫之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

”这就是说,情和景在名称上有所区别,事实上却是不可分离的。

以下就来谈谈写好写景散文需要掌握的几个关键步骤。

一、写景有序,状物井然。

写景需掌握一定的顺序,可以着眼于时间,也可以着眼于空间,还可以按照事物发展的逻辑顺序来写。

例如朱自清的《春》,就是按春天里生物的生长顺序来安排文章顺序的。

文中先写春草,因为它是春的使者,随后又写了桃树、杏树、梨树、野花等,春色渐浓,春意日趋盎然。

而《荷塘月色》则着眼于空间,作者先写月下的荷塘,然后再写周遭的景色。

描写景物时要注意及时变换写作的角度,可以将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相结合,使得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也可将近景描写与远景描写相结合,使景物更具深度;还可将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相结合,做到景中有人,人在景中,使得景物充满活力和生活气息。

二、精选景致,融情入景。

写景散文不单单为了写景而写景,写景的目的是为了抒发个人的感情,表现个人的喜怒哀乐。

如果能在写景过程中融入个人的感受和思想,就能使文章内容丰富、思想深刻、中心明确。

其中,表达个人感情的方式有很多,比如精心描绘经过选择的景致,就能营造出某种氛围,即使不直抒胸臆,情感依然能够透过文字传达出来。

例如史铁生在《地坛》里写地坛石门中的落日和雨燕,落日把“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田地都叫喊得苍凉”,把破败和荒凉之景写得饱含生机,有力地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之情。

三、五觉并用,描绘具体。

天下景物千差万别,各有不同,写景时要善于抓住景物的'特点,对其进行具体描绘,使所写景物特征鲜明、形象生动。

这就要求我们要从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等方面对景物作多重感知,绘声绘色,绘形绘神,这样就容易捕捉到景色的特点,使其跃然纸上。

写景抒情散文写作指导特色教案

写景抒情散文写作指导特色教案

一、写景抒情散文写作指导特色教案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写景抒情散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体验情感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情感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1. 写景抒情散文的概念与特点2. 写景抒情散文的写作技巧3. 写景抒情散文的实践演练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写景抒情散文的概念和特点。

2.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景,培养观察力。

二、讲解写景抒情散文的写作技巧(15分钟)1. 运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景物,展现景物的美。

2. 融入个人情感,表达对景物的独特感受。

3. 运用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三、实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展示优秀写景抒情散文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其写作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写景抒情散文作品,互相交流心得。

四、实践演练(15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景物,要求学生现场写作一段写景抒情散文。

2. 学生互相交流,教师点评指导。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互相交流心得。

二、深入讲解写景抒情散文的写作技巧(15分钟)1. 运用对比、衬托等手法,突出景物的特点。

2. 以小见大,从细节中展现景物的内涵。

3. 合理安排文章结构,使文章层次清晰。

三、实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展示优秀写景抒情散文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其写作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写景抒情散文作品,互相交流心得。

四、实践演练(15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景物,要求学生现场写作一段写景抒情散文。

2. 学生互相交流,教师点评指导。

五、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写景抒情散文的写作要点。

2. 布置作业:课后选取一个景物,写一段写景抒情散文。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写景抒情散文的概念和特点的了解程度。

2. 学生运用写作技巧进行写作的能力。

写景抒情散文写作指导

写景抒情散文写作指导

写景抒情散文写作指导描写景物不仅要传神,还要融入感情。

情感是写作的灵魂,是景物描写的补充。

只有将感情与景物融为一体,才能使作品更加生动、有感染力。

在写作中,要注意把握好度,不要过于夸张或过于平淡。

情感的表达要真实、自然、深刻,才能打动读者的心灵。

例如,写校园春景时,可以融入对校园生活的热爱和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写小城雨景时,可以融入对故乡的眷恋和对雨季的感慨之情,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家乡的深情厚爱。

总之,情感的融入可以让作品更加丰富、生动、感人。

写景之所以能够抒发情感,是因为作者将自己的情感与景物融为一体。

这种渗透并不是强行加入情感,而是自然而然地将情感融入到描写中。

比如,在《荷塘月色》中,XXX将自己对小煤屑路的感受融入到了描写中,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同时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小煤屑路的特点。

这种情景交融的写法,能够使文章更加自然、真实,也更容易打动读者的心灵。

3、恰当表达,不要过度渲染情感表达需要恰当,不要过度渲染。

过度渲染会让文章显得夸张、虚假,反而会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

因此,在写作时,要注意把握好情感的表达度,不要过于激动或过于冷静。

同时,也要注意情感的表达方式,尽量避免使用过于矫情或刻意的表达方式,而是要选择自然、真实的表达方式,让读者能够真正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三、结构布局要合理结构布局是写作的重要部分,也是写景抒情散文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一个合理的结构布局能够让文章更加清晰、易读,也能够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情感。

1、开头要生动,吸引读者开头是文章的门面,也是吸引读者的重要部分。

因此,在写作时,要注意开头的生动性,能够让读者在短时间内被文章吸引。

比如,在《荷塘月色》中,XXX通过一句“这是一篇记叙文”来引起读者的好奇心,从而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2、结尾要有回味,留下深刻印象结尾是文章的压轴之作,也是留给读者最后印象的部分。

因此,在写作时,要注意结尾的回味性,能够让读者在读完文章后留下深刻的印象。

写景抒情散文抒情方法

写景抒情散文抒情方法

写景抒情散文抒情方法写景抒情散文抒情方法散文素有“美文”之称,它除了有精神见解、优美意境外,还有清新隽永、质朴无华文采。

下面就是店铺整理写景抒情散文抒情方法,一起来看一下吧。

散文写作有两条途径,其一是从摹仿入手,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

这种没有理论盲目实践,往往事倍功半。

其二是在阅读了一些散文,有了些感性认识,然后学习散文写作理论,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再阅读名家,然后从事写作实践,这样就可以事半功倍。

我们应取第二条途径,即:阅读→研究→阅读→写作。

首先,要明白散文定义。

是散文呢?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

广义散文,在古代指是一切不押韵文章。

刘勰在《文心雕龙》《总术》篇写道:“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

”所谓“笔”,就是指韵文以外一切记叙性和议论性文体,这些文体就散文。

不过,古代没有“散文”这一个名称;“散文”这个名称是“五四”时期才有。

在现代,广义散文包括了除去诗歌、小说、戏剧、影视文学之外一切叙事性、议论性、抒情性文体,如秦牧在《海阔天空散文领域》中说,“不属于文学体裁,而又具有文学味道一切篇幅短小文章,都属于散文范围”。

这样,就有了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和议论散文等分类。

狭义散文则专指抒情散文。

这是因为随着文体发展,叙事散文中通讯特写、传记文学、报告文学等,已经发展成为独立文体,各成一类;议论散文则有了专门名称——杂文,也从散文中分了出来,剩下只有抒情散文,这就是狭义散文。

我们这里要学习主要是抒情散文,也涉及叙事散文和其它类型散文。

习作者可以根据自己人生阅历、文化素养和好,或写作抒情散文,或作叙事散文,或写文化散文,或作智慧散文,或写游历散文,或作其它类型散文。

其次,要认清散文写作特点。

散文是一种内容丰富、题材广泛、篇幅短小、体裁多样、形式灵活、文情并茂文体。

在写作上,它有以下六个特点:(一)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散文内容涉及自然万物、各色人等、古今中外、政事私情??可以说是无所不包、无所不有。

作文课:写景抒情散文升格指导

作文课:写景抒情散文升格指导

写景抒情散文写作指导一、导入:复习:所谓的借景抒情,是指作者把自己内心要表达的某种情感蕴含在对景物的描写之中,借景物来抒发感情的一种方式。

在这其中,情由景所背负,景为情而浸蘸,情是灵魂,景是载体。

情:内核,关键。

名言链接:要写好风景,首先要立足“情感”。

——格非散文可以偏重于风景,但必须有思想。

——丁玲现代散文的作者处处不忘自我,也处处不忘自然与社会。

——郁达夫二、品味揣摩:借景抒情所谓的借景抒情,是指作者把自己内心要表达的某种情感蕴含在对景物的描写之中,借景物含蓄委婉地抒发感情的一种方式。

天净沙·秋天净沙·秋思[元] 白朴 [元] 马致远孤村落日残霞,枯藤老树昏鸦轻烟老树寒鸦,小桥流水人家,一点飞鸿影下。

古道西风瘦马。

青山绿水,夕阳西下,白草红叶黄花。

断肠人在天涯。

夕阳的残照,在路旁的层楼脊上还看得出来。

店头的灯火,也星星的上了。

日暮的空气,带着微凉,拂上面来。

城外一带杨柳桑树上的鸣蝉,叫得可怜,它们的哀吟,一声声沁入了我的心脾,一种淡淡的悲哀,把我的全身溶化了。

——郁达夫《还乡记》车过了松江,风景又添了一味和平的景色。

弯了背在田里工作的农夫,草原上散放着的羊群,平桥浅渚,野寺村场,都好像在那里作会心的微笑。

一家泥墙草舍里忽有几声鸡唱的声音,传了过来。

草舍的门口有一个赤膊的农夫,吸着烟站在那里对火车呆看。

啊!我几年不与你相见的和平的村落啊!选最能表现自己感情的独特景物感情色彩鲜明的词语真情实感情景交融选本身带有感情色彩的传统景物借助恰当的修辞手法(1)于坚《云南冬天的树林》一片叶子的落下是一次辉煌的事件!它只是在风来的时候,或者雨中,或者随着一只鸟的沉浮,一匹兽的动静……忽然就从那绿色的大陆上腾飞而起。

它从他的角度,经过风的厚处和薄处,越过空间的某几层……它并不向下,而是漂浮着。

躺下……内心充满的不是孤独、反抗或期待(期待另一个季节),不是忍受,而是宁静、自在、沉思或倾听。

【读写策略】写景散文写作

【读写策略】写景散文写作

写景散文写作◆知识概要1.写景散文的特点(1)形散神聚“形散神聚”是中国传统写景散文的主要特点。

所谓“形散”指的是散文写作形式自由、题材广泛,古今中外、上下四方,无事不可入文,无景不可入文。

所谓“神聚”就是说散文虽然形式自由,但中心明确,内容紧凑,散而不乱。

例如,茅盾的《风景谈》一共写了六个风景片断:沙漠驼铃、高原归耕、延河夕照、石洞雨景、桃林小憩、北国晨号。

这六幅画面从表面看好像是独立的、松散的。

从地域来看,有的是写塞外沙漠,有的是写延河之滨;从时间来看,有的写三五月夜,有的写北国之晨。

乍看起来写得无章无法,显得很散,但各幅风景又都是紧紧围绕“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这一中心来写的。

全文六幅画面犹如六颗珍珠,“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这一主旨就像一根红线,穿起六颗珍珠,构成了一条美丽漂亮的珍珠串,体现了散文形散而神聚的特点。

(2)意境深邃写景散文意境深邃,讲究“情文并茂,诗情画意”的风格,所谓“情文并茂,诗情画意”,就是说一篇好的散文,往往是诗意盎然,情趣横生,文辞优美。

例如,刘白羽写的《日出》一文以写景见长,作者给读者描绘了五幅日出画面,五幅画面就像散放在生活中的珍珠,作者用爱日出、梦寐以求想看日出的感情线索穿起五幅日出画面,构成了一幅壮美的日出珍珠图。

(3)语言精美散文又称“美文”。

这里的“美文”就有语言美的含义。

散文的语言多数是瑰丽多采,极富美感的,这样的语言,有利于把那些美丽的场景、美好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

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第四、五自然段对荷塘月色的描写语言就很精美,作者用贴切、形象的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把动态、静态的荷花、荷叶、荷香、月光和月色描绘得细致逼真,如在眼前,作者用叠词来增强语言的美感。

2.写景散文的线索线索是贯穿全文的脉络。

“一根思想的红线串起生活的珍珠”是散文的重要特征。

写景抒情散文一般以游踪或感情为线索。

线索往往贯穿全文,使文章浑然一体,使结构完整严谨。

写景抒情散文的技巧

写景抒情散文的技巧

不足: 不足: 1、写景与写人截然分开,很生硬。 、写景与写人截然分开,很生硬。 2、描写几种植物,蜻蜓点水,不深刻。 、描写几种植物,蜻蜓点水,不深刻。 3、没抓住植物的特征,只把植物作为引 、没抓住植物的特征, 子。 4、只单纯描写物,没有过渡到人,缺乏 、只单纯描写物,没有过渡到人, 深度。 深度。
写景抒情散文的技巧
从你熟悉的树或花中选一样, 从你熟悉的树或花中选一样,描绘它 的形象,阐述它的象征意义。 的形象,阐述它的象征意义。 要求: 要求 1、结构衔接紧密、巧妙。 、结构衔接紧密、巧妙。 2、内容疏密、详略得当。 、内容疏密、详略得当。 3、具体与抽象、虚与实相结合。 、具体与抽象、虚与实相结合。
是多么珍贵,失去了才会发现, 是多么珍贵,失去了才会发现,你不经意间遗 落的往往是重要的、一刻也离不开的东西! 落的往往是重要的、一刻也离不开的东西 由此,我说,不论我们现在拥有的是多是 由此,我说, 少,我们都应该感谢上苍的恩赐,都应该好好 我们都应该感谢上苍的恩赐, 珍惜,不论是短暂的昙花, 珍惜,不论是短暂的昙花,还是万里长久的月 。(中心 中心) 季。(中心) 点评:文章借昙花的短暂生命来揭示珍惜 点评: 的可贵,有说理,有事例,内容丰富而深刻。 的可贵,有说理,有事例,内容丰富而深刻。
无论何时,昙花都一如既往地开放着,那么, 无论何时,昙花都一如既往地开放着,那么,谁 会珍惜那短短的几个小时,谁会在意她的美丽, 会珍惜那短短的几个小时,谁会在意她的美丽, 昙花那独属于黑暗的魅力,又怎能体现得出呢? 昙花那独属于黑暗的魅力,又怎能体现得出呢 我们之所以被昙花瞬间的美丽折服, 我们之所以被昙花瞬间的美丽折服,之所以无比 珍惜那开放的几个小时, 珍惜那开放的几个小时,正是因为我们经历了白 天里那漫长的等待啊! 天里那漫长的等待啊 同样,正是因为我们承受过耻辱和失败, 同样,正是因为我们承受过耻辱和失败, 才更加珍惜成功的喜悦; 才更加珍惜成功的喜悦;正是因为体会过人分离 时的依依不舍,才珍惜相聚时的幸福和欢欣; 时的依依不舍,才珍惜相聚时的幸福和欢欣;正 是因为有死亡的威胁,才更珍惜美好的生活。 是因为有死亡的威胁,才更珍惜美好的生活。 我们追求真理,向往自由, 我们追求真理,向往自由,因此我们朝着太 阳升起的地方前进。 阳升起的地方前进。可是光明往往不是在最亮堂 的地方,一如美丽往往不会靠美丽来孕育一样。 的地方,一如美丽往往不会靠美丽来孕育一样。

怎样写景抒情散文

怎样写景抒情散文

怎样写好写景游记散文写景游记散文重在描写游览过程中看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写好这类散文,不仅可以记录下自己游历山水时的所见所闻、定格亲近自然的美好时光,更能拓宽视野,陶冶情操,提升人生的品位。

那么怎样才能写好这一类型的散文呢?首先在总体上要注意:一是把景物写清楚,二是把游览的过程写明白,三是要有情感的渗透。

具体操作如下:1、抓住景物的特征游览的对象无论是山川风景还是城乡面貌,它们都有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形态、布局、格调、氛围等等,我们要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在比较中抓住该处景物所独有的、他处景物不会有或者不会跟它全然相同的特征,只有这样,才能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例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一文,紧紧扣住“清、静、悲凉”的特征,以细腻的笔触写出了特定时间(20世纪30年代)、特定地点(故都北平)、特定季节(秋)的特色景观。

2、掌握写景的方法写景的方法有多种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我们应根据文章内容和表达的需要,恰当地选用某种方法。

常见的方法有:(1)定点观察,移步换景观察景物时,观察点如果是固定的,我们可仰视,也可俯瞰;可近观,也可远眺,把站在同一位置上看到的景观记录下来,这就是定点观察。

观察点如果是变换的,可以边走边看,把在不同地方看到的不同景观依次描写下来,这是移步换景的写法。

对于同一景物,我们还可以从高低、远近、前后、左右等不同角度去观察,这样可以多侧面、多层次地去反映景物的形貌地势,给人以立体感,从而更好地突出景物的特征。

(2)粗笔勾勒,工笔细描要把看到的景观描摹下来,可以从大处着笔,就像画家写生一样,勾画出景观的大致轮廓,让人对景观有个整体的感受和印象;也可以对某一具体的景象,从形、声、色等多个方面进行生动细致的描绘,以便让人更好地了解这个地方的特色。

(3)动静结合,虚实相间在行文过程中,可以如实地记录下自己在游览过程中听到的声音、看到的实景。

为了增强形象可感性,可将动景写成静景;为了增强描写的生动性,可以把景物的静止状态写成动态,化静为动,写出景物的生机和活力。

学写散文(二)——写景抒情散文

学写散文(二)——写景抒情散文

六、写出个性语言魅力
散文笔调的魅力,一靠作者的真知、真见、真 性、真情。二靠驾驭文字的娴熟,笔墨的高度净化。 文采,不在于文字的花哨和刻意雕饰,而在于 表情达意,朴实真挚。如堆砌词藻,就象爱美而又 不善于打扮的女人一样,以为涂脂抹粉,越浓越好, 越艳越好,其实俗不可耐,令人见了皱眉。
文采,同样产生艺术魅力和文笔情趣。丰富 的词汇,生动的口语,铿锵的音节,适当的偶句, 色彩鲜明的描绘,精采的叠句……这些东西的配 合,都会增加文笔的情趣。——秦牧 散文的语言,似乎比小说多几分浓密和雕饰, 而又比诗歌多几分清淡和自然。它简洁而又潇洒, 朴素而又优美,自然中透着情韵。可以说,它的 美,恰恰就在这浓与淡、雕饰与自然之间。—— 佘树森
五、写景散文的构思谋篇技巧
5.想象与联想 有些景物较为平常,也无特别引人之处,画 面是静态的,可拓展的思维空间较小,但作者却 可以不囿于狭小的时空,巧为安排以化腐朽为神 奇,使画面动起来,活起来了。这时就需要借助 想象和联想。 《荷塘月色》中以"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 了"一句将作者和读者一下子由北京清华园带到 了遥远的江南水乡,带到了如诗如画的美妙境界 之中。正是凭借着想象和联想,作者营造了诗意 般的艺术氛围,读者才能得到美妙的艺术享受。
三、怎样写出景物特色
1.确立好观察角度 ⑴定点观察 远望、近观、仰望、俯瞰、平视 ⑵动点观察(移步换景) ⑶散点观察
散点观察
• 根据描写的需要,把景物最为精华的部分 汇集在一起。镜头可远近推拉,跳跃观察, 对某些景物还可采用不同的方位和角度观 察,写起来比较自由。但必须注意逻辑顺 序。 • 如《春》一文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 等美景汇于一篇文章之中,不受空间限制, 也不存在移步换景,但却有内在逻辑,散 而不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0一七年九月八日
语言特点
一、精确
精确,即恰如其分,以准确合度 的语言,描述人事风扬,传达思想 感情。

如碧野《人造海之歌》对人造海 的描写: • 在人造海里,所有的高山都被水 淹没了,只露出一坐坐山头。在千里 人造海里,那数不清的山头变成了无 数的岛屿。岛屿上落满了红雁。不论 花开,或是雁落,那倒映水中的花枝 和雁翅,就像片红霞似的,给碧蓝的 人造海增添了鲜艳的颜色。
作业
• 1.预习《我与地坛》。找出第 一部分写景的段落或句子,抄 在作业本上。 • 2.以“故乡”为题,写一篇 600-800字左右的写景抒情散 文。

朱自清《匆匆》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 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 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 ……

四、新鲜
• 语言新鲜,主要是指在写作时,要 善于寻觅新的语言形式和表现技巧, 努力发掘未经别人触动的语言矿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自铸伟词,以表现自己对生活的独 特感受。
黄可浪《故乡的榕树》
• 写故乡的两颗榕树时: • 在铅灰色的水泥楼房之间, 摇曳赏心悦目的青翠;在赤日 炎炎的夏天,注一潭诱人的清 凉。
二、形象
语言能绘声绘色,活灵活现地再现 生活场景和思想感情。 如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
三、和谐
散文的语言比较灵活,在灵活的 音韵中追求一点音乐美。 • 1.抑扬之美。 • 2.整齐之美。 • 3.参差错落之美。 • 4.回环美。

刘白羽《长江三日》
……听说长江发源于一片冰川,春 天的冰川上布满奇异艳丽的雪莲,而 长江在那儿不过是一泓清溪;可是当 你看到它那奔腾叫啸。如万瀑悬空, 砰然万里,就不免在神秘气氛的“童 话世界”上又涂了一层英雄光彩…… • 川、莲、溪、空四字平声,啸、 里、彩是仄声,平仄相间,互为呼应, 从而构成抑扬之美。
写景抒情散文技巧
写景记叙文是以描绘自然景物为 主的记叙文。写景记叙文的写景并 不单是为了写景,而是通过对自然 物的描绘,来烘托环境气氛,突出 文章的中心或衬托人物的心情,抒 发作者的思想情感。
• 一、景物描写必须与记叙的人或事 的个性特点相统一,使它起烘托或 配合的作用。 • 二、景物描写总是为表达情意服务 的,在记叙文中处于第二位。 • 三、景物描写要抓住景物特征。
四、景物描写要确立好 观察角度。
• 1.定点观察 • 2.动点观察(移步换景) • 3.散点观察
散点观察
• 根据描写的需要,把景物最为精华的部分 汇集在一起。镜头可远近推拉,跳跃观察, 对某些景物还可采用不同的方位和角度观 察,写起来比较自由。但必须注意逻辑顺 序。 • 如朱自清先生《春》,是写春景的,他将 青春、春花、春风、春雨等美景汇于一篇 文章之中,不受空间限制,也不存在移步 换景,但却有内在逻辑,散而不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