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体系标准化管理作业指导书
标准化管理作业指导书.
标准化管理作业指导书第一章钢构件集中加工1.机构设置按照“管理有效,监控有力,运作高效”的原则组建钢构件加工厂。
钢构件加工厂按照“专业化、机械化、工厂化”的原则进行工作分工。
以项目经理部管理、技术人员和生产骨干为施工作业管理与监控层,以内部职工、劳务企业的劳务人员为作业人员。
加工厂作业层设型钢拱架加工班、格栅拱架及网片加工班、小导管加工班、运输班班等。
钢构件加工厂组织机构见下图。
2.人员配置要求钢构件加工厂编制与定员设置的原则是精干、高效,满足施工生产和企业发展的需要,加工厂编制与定员保持相对稳定。
钢构件加工厂人员配备参照架子队管理有关办法规定要求,人员配置数量根据工程量大小和工序工种情况确定。
其他岗位人员根据工厂管理及生产具体情况进行相应配置。
管理人员均为单位正式职工。
3.人员任职条件(1)厂长任职条件有良好的组织能力,掌握钢构件加工生产管理相关知识,熟悉钢构件加工工艺流程。
有一定沟通和表达能力,工作责任心强,忠于职守。
有较强的解决工作问题的能力。
有5年以上钢构件加工生产管理工作经验,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初级及以上技术职称。
(2)技术负责人(技术员)任职条件熟悉工程施工及钢构件加工厂生产工艺流程,了解生产管理专业知识。
有一定沟通和表达能力,工作责任心强。
有2年以上钢构件加工技术管理工作经验,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技术员及以上技术职称。
(3)安全员任职条件熟悉工程施工管理及钢构件加工厂安全专业知识及安全操作规程。
熟悉检验与试验基本知识和加工厂生产基本技术。
工作责任心强,忠于职守。
有钢构件加工生产及加工管理2年以上工作经验;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4)质检员任职条件熟悉工程施工及钢构件加工厂质量管理专业知识及质量管理工作规程。
熟悉检验与试验基本知识和加工厂生产基本技术。
工作责任心强,忠于职守。
有工地质量管理2年以上工作经验,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5)试验员任职条件熟悉专业知识,掌握检验与试验知识和技术。
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一、引言。
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是企业生产经营中非常重要的文件,它规范了企业内部作业流程,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作业失误率,保证了产品质量。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的编写要点和注意事项,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编写和使用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二、编写要点。
1.明确作业流程,在编写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时,首先要明确作业流程,包括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出厂的整个生产流程,每个环节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都要详细记录。
2.简洁明了,作业指导书的语言要简洁明了,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词汇和句式,让操作人员能够快速理解和掌握。
3.图文并茂,在编写作业指导书时,可以适当配图,用图片展示操作步骤,这样更直观、更易于理解。
4.规范操作,作业指导书要求操作人员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更改,以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5.更新及时,随着生产技术和设备的更新换代,作业指导书也需要及时更新,确保与实际操作流程保持一致。
三、注意事项。
1.严格按照实际操作流程编写作业指导书,不得出现不实或不准确的内容。
2.作业指导书要与实际生产操作结合,经过验证和调整后再正式发布和使用。
3.作业指导书的修订和更新需要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核和批准,不得擅自修改。
4.作业指导书的存档和管理要做到规范,确保能够随时查阅和使用。
5.作业指导书的使用要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操作人员能够正确、规范地使用。
四、结语。
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至关重要,它不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还能够保证产品质量,提升企业竞争力。
希望本文档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编写和使用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标准化管理作业指导书
标准化管理作业指导书1. 简介本作业指导书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标准化管理的概念和重要性,并指导学生进行标准化管理工作的实践和操作。
通过完成本作业,学生将能够掌握标准化管理的基本知识,深入了解标准化管理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学习如何制定和实施标准化管理计划。
2. 标准化管理概述2.1 标准化管理的定义标准化管理是指根据统一的规范和程序进行组织和管理工作的一种管理方法。
它的目的是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确保工作按照预定的标准进行,并使组织的各项工作达到统一标准。
2.2 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性标准化管理对组织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效率:标准化管理可以减少工作的重复性和重复工作的时间和精力,从而提高工作的效率。
2.保证质量: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和规范,可以统一和规范工作流程,确保工作的质量和一致性。
3.降低成本:标准化管理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和损失,降低组织的成本。
4.提高竞争力:标准化管理可以提高组织的产品和服务质量,增加市场竞争力。
2.3 标准化管理的原则标准化管理的实施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统一性原则: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确保工作的一致性。
2.及时性原则:及时更新和修订标准,以适应环境和技术的变化。
3.可行性原则:制定的标准和规范要具备可操作性,能够被实施和应用。
4.持续改进原则:标准化管理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要不断寻求创新和改进。
3. 标准化管理的五大步骤3.1 制定标准和规范标准化管理的第一步是制定标准和规范,包括工作流程、操作规范、质量标准等。
制定标准和规范需要广泛收集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和研究,确定合理的标准和规范。
3.2 培训和沟通制定好标准和规范后,需要组织培训和沟通,确保员工能够理解和掌握标准和规范的内容和要求。
培训和沟通包括提供培训材料、组织培训课程、进行现场培训等。
3.3 实施和监控实施和监控是标准化管理的关键步骤。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标准和规范进行工作,并及时监控和评估工作的执行情况。
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是为了确保各项工作能够按照统一的标准和流程进行,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而制定的指导性文件。
下面是一份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的基本内容:
一、目的: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确保各项工作按照统一的标准和流程进行。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相关工作人员,包括各部门、岗位等。
三、术语和定义:
列出常用术语的定义,以便于在操作过程中理解和遵守。
四、责任和权限:
明确各岗位在工作中的责任和权限,确保各方理解并按照相关规定履行职责。
五、作业流程:
详细描述标准的作业流程,将工作分为各个环节,并列出每个环节的输入、输出、工作内容、质量要求等。
六、操作规范:
列出每个环节的操作规范,包括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工作要求等,以确保工作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
七、检测和纠正措施:
明确检测和纠正措施的要求,包括质量检查、问题处理和不符合项的处理等,以确保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八、培训与评估:
列出培训和评估的要求,包括培训计划、培训内容、评估方式等,以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工作效能。
九、文档和记录:
明确文档和记录的要求和管理办法,包括记录的格式、保存时间、使用范围等,以确保工作的可追溯性和可验证性。
十、修订和废弃:
说明修订和废弃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的程序和要求,包括修改的流程、版本管理等,以确保工作指导始终保持最新和有效。
以上是一份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的基本内容。
根据具体的工作性质和规模,还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或调整其他内容。
研发实验作业指导书
研发实验作业指导书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研发实验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掌握研发项目的策划、实施和评估等关键环节。
二、实验准备1. 实验器材和材料准备:根据实验要求准备相关实验器材和材料,并确保其正常可用。
2. 实验环境搭建:为学生提供一个适宜的实验环境,包括实验场地和相关设施设备。
三、实验步骤本实验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进行,学生可根据实验要求和指导,合理安排实验时间和任务分配。
1. 项目策划a)明确项目目标和要解决的问题。
b)制定项目计划和时间表。
c)分析项目需求和资源情况。
2. 技术调研a)对相关技术领域进行调研和学习,了解当前技术发展状况。
b)掌握所需技术和工具,为项目的实施做好准备。
3. 原型设计a)根据项目要求,设计整体架构和功能模块。
b)制定详细的设计方案,并进行评审和修改。
c)完成原型的绘制或搭建,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4. 系统开发a)根据设计方案,进行系统编码和开发工作。
b)合理分配任务,组织团队成员进行开发。
c)定期进行代码评审和集成测试,及时修复bug。
5. 功能测试a)制定功能测试计划和用例。
b)进行系统功能测试,确保各项功能正常运行。
c)记录测试过程和测试结果,并对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6. 系统验收a)组织相关人员对系统进行全面评估和验收。
b)总结评估结果,并根据反馈意见进行改进。
c)确认系统达到验收标准,准备部署和实施。
7. 项目总结a)对整个研发项目进行总结和归档。
b)分析项目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
c)总结并分享项目中的成功经验和教训。
四、实验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在实验过程中,注意保障学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2. 团队合作:鼓励学生在实验中加强团队协作和沟通合作能力。
3. 项目管理:督促学生按照计划执行,并进行进度和质量的监控。
4. 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在实验中勇于尝试和创新,培养创新思维。
5. 结果评估:学生完成实验后,进行实验结果评估和自我总结。
房地产公司产品研发与标准化管理作业指引
房地产公司产品研发与标准化管理作业指引1目的1.1规范公司产品研发与标准化管理,通过对产品研发及标准化管理全过程的组织和监督,保证公司创新产品研究和产品标准化体系的健全和持续优化。
2适用范围2.1适用于公司产品研发及标准化管理工作。
3术语与定义3.1产品研发:为实现公司产品战略,提升产品品质,对创新产品的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进行的研究。
3.2产品标准化:对可复制产品的内涵、属性及实施过程进行管理,建立内部执行标准及相关管理体系。
4职责说明4.1设计研发部4.1.1负责提出并整合产品研发需求,进行研发立项和计划编制;4.1.2组织产品研发专项调研;4.1.3负责研发成果试点项目的设计管理过程;4.1.4负责研发和标准化产品的评审工作,完成相应的研发工作;4.1.5完善和持续更新标准化成果文件;4.1.6进行标准化成果推广管理监督工作;4.1.7组织研发和标准化产品的评审工作,提出专业化建议。
4.2相关部(投拓部、成本部、招采部、工程部等)4.2.1协助产品研发和标准化信息的调研工作,反馈专业信息;4.2.2参与研发和标准化成果的评审;4.2.3负责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的标准化成果推广应用并反馈意见。
5关键活动描述5.1产品研发立项及计划编制5.1.1设计研发部负责分析行业最新发展动态、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发展趋势,提炼公司产品研发的需求。
5.1.2相关部及领导均可提出产品研发需求建议,设计研发部通过结合公司战略发展、市场产品发展新趋势、项目研发需求、市场竞争需求、技术发展需求等因素,对产品研发项目进行立项。
5.1.3根据产品研发立项情况,设计研发部组织编制《年度产品研发计划》,设计研发部分管领导审批后执行。
5.1.4设计研发部制定研发计划应建立在各项目实际需要的基础上,目的是为各项目在投资决策、产品定位和设计阶段的工作提供产品方案的技术支持,保证公司产品设计的针对性和先进性。
5.2产品研发调研阶段5.2.1设计研发部根据审批确定的研发计划编制专项的调研方案并组织调研工作:1)投拓部:负责提供市场外部环境及创新楼盘信息;2)招采部:提供市场新材料信息,部品部件的相关数据等;3)成本部:提供产品成本数据支持;4)工程部:提供有利于设计开展的相关工艺工法;5)客服部、营销部等:反馈客户新产品诉求。
研发作业指导书
研发作业指导书1000字作为一种关注研发的工作,研发作业指导书是指引研发团队实施研发项目的重要工具。
在指导书中,需要包含研发目标、研发方法、研发流程、研发安排和实施步骤等关键内容。
下面本人将就这几个方面进行更为具体的阐述。
一、研发目标在指导书的研发目标中,需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初步确定的研发方向和重点。
2. 对研发项目成果的需求和期望。
3. 研发技术和实现的基本要求。
4. 研发成果的推广和应用方案。
这些目标要求具体、明确,同时应当具有可衡量指标,以便研发团队能够准确衡量研发进程,及时了解研发成果。
二、研发方法在指导书的研发方法中,需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研发设备、工具和技术的要求,包括必备的计算机软硬件、模拟实验设备等。
2. 研发人员的协作方式和研发项目管理方式。
3. 研发项目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方式。
4. 研发进度、计划和预算管理的方法。
其中,要求详尽,清楚明确,以实现研发的高效和目标的达成。
三、研发流程在指导书的研发流程中,需要对整个研发过程进行梳理和规范,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研发前期,需妥善组织实验数据、资料及研发策划,明确可行性研究的侧重点。
2. 研发中期,需开展技术方案实现,进行实验数据测试,进一步优化研发策略。
3. 研发后期,需进行研发成果的总结并进行优化和放大;同时,研发团队需细化方案的应用和推广策略。
以上三个环节均应明确研发次序和各自的任务内容,确保在研发过程中高效协作、优化质量。
四、研发安排在指导书的研发安排中,需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研发团队的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
2. 研发计划的时间安排及其执行反馈措施。
3. 研发预算分配和执行管理方式。
以上内容还需考虑实际情况的适应性、灵活性和可变性,随时调整、优化和完善研发方案。
同时,还应关注与外部合作和交流沟通,以及专利、知识产权类似问题的处理等,为研发项目提供实用性和长远性指导。
五、实施步骤在研发方案明确之后,需按照指导书的具体要求执行研发流程,在实施步骤中必须深入、真实反映研发项目,具体涉及如下两个方面的内容:1. 具体研发过程的实施规范,需按照要求认真执行,并及时向项目经理汇报研发进展情况。
企业研发项目管理创新作业指导书
企业研发项目管理创新作业指导书第1章研发项目管理概述 (3)1.1 研发项目管理的定义与目标 (3)1.2 研发项目管理的过程与阶段 (4)1.3 研发项目管理的核心要素 (4)第2章研发项目组织与管理体系 (5)2.1 研发项目组织结构设计 (5)2.1.1 组织结构设计原则 (5)2.1.2 组织结构设计内容 (5)2.2 研发项目管理体系的构建 (5)2.2.1 管理体系构建原则 (5)2.2.2 管理体系构建内容 (6)2.3 研发项目团队建设与激励 (6)2.3.1 团队建设 (6)2.3.2 激励机制 (6)第3章研发项目立项与可行性研究 (6)3.1 研发项目立项流程 (7)3.1.1 项目提案 (7)3.1.2 项目评估 (7)3.1.3 项目立项 (7)3.1.4 项目启动 (7)3.2 研发项目可行性研究 (7)3.2.1 技术可行性分析 (7)3.2.2 市场可行性分析 (7)3.2.3 财务可行性分析 (7)3.2.4 法律法规及政策可行性分析 (7)3.3 研发项目风险评估与应对 (7)3.3.1 技术风险 (7)3.3.2 市场风险 (8)3.3.3 财务风险 (8)3.3.4 管理风险 (8)3.3.5 法律法规及政策风险 (8)第4章研发项目需求分析与规划 (8)4.1 研发项目需求分析 (8)4.1.1 收集需求 (8)4.1.2 分析需求 (8)4.1.3 确定需求 (8)4.2 研发项目目标与范围界定 (8)4.2.1 目标设定 (8)4.2.2 范围界定 (8)4.2.3 验收标准 (9)4.3 研发项目进度与资源规划 (9)4.3.2 资源分配 (9)4.3.3 风险管理 (9)4.3.4 监控与调整 (9)第5章研发项目执行与监控 (9)5.1 研发项目任务分配与执行 (9)5.1.1 任务分配原则 (9)5.1.2 任务分配流程 (9)5.1.3 任务执行 (9)5.2 研发项目进度监控与调整 (10)5.2.1 进度监控 (10)5.2.2 进度调整 (10)5.3 研发项目成本控制与优化 (10)5.3.1 成本控制原则 (10)5.3.2 成本控制措施 (10)5.3.3 成本优化 (10)第6章研发项目质量管理 (10)6.1 研发项目质量管理策略 (10)6.1.1 质量目标设定 (10)6.1.2 质量规划 (11)6.1.3 质量风险管理 (11)6.1.4 质量成本管理 (11)6.2 研发项目质量保证体系 (11)6.2.1 质量组织架构 (11)6.2.2 质量管理制度 (11)6.2.3 质量培训与考核 (11)6.2.4 质量信息管理 (11)6.3 研发项目质量评估与改进 (11)6.3.1 质量评估指标体系 (11)6.3.2 质量评估方法 (11)6.3.3 质量改进措施 (12)6.3.4 持续改进机制 (12)第7章研发项目风险管理 (12)7.1 研发项目风险识别与评估 (12)7.1.1 风险识别 (12)7.1.2 风险评估 (12)7.2 研发项目风险应对策略 (12)7.2.1 风险规避 (12)7.2.2 风险降低 (12)7.2.3 风险承担 (13)7.2.4 风险转移 (13)7.3 研发项目风险监控与控制 (13)7.3.1 风险监控 (13)7.3.2 风险控制 (13)第8章研发项目沟通与协作 (13)8.1 研发项目沟通策略与技巧 (13)8.1.1 沟通策略 (13)8.1.2 沟通技巧 (13)8.2 研发项目协作机制与工具 (14)8.2.1 协作机制 (14)8.2.2 协作工具 (14)8.3 研发项目干系人管理 (14)8.3.1 识别干系人 (14)8.3.2 分析干系人需求 (14)8.3.3 管理干系人期望 (15)8.3.4 监控干系人满意度 (15)第9章研发项目创新管理 (15)9.1 研发项目创新策略与方法 (15)9.1.1 创新策略制定 (15)9.1.2 创新方法应用 (15)9.2 研发项目创新过程管理 (15)9.2.1 创新项目立项 (15)9.2.2 创新项目执行 (15)9.2.3 创新项目评估与调整 (15)9.3 研发项目创新成果保护与转化 (16)9.3.1 创新成果保护 (16)9.3.2 创新成果转化 (16)9.3.3 创新成果激励机制 (16)第10章研发项目管理评估与持续改进 (16)10.1 研发项目管理评估体系 (16)10.1.1 评估目的 (16)10.1.2 评估原则 (16)10.1.3 评估指标体系 (16)10.2 研发项目管理绩效评价 (17)10.2.1 绩效评价方法 (17)10.2.2 绩效评价过程 (17)10.3 研发项目管理持续改进策略与方法 (17)10.3.1 持续改进策略 (17)10.3.2 持续改进方法 (17)第1章研发项目管理概述1.1 研发项目管理的定义与目标研发项目管理是指企业针对研发活动实施的一系列规划、组织、协调、控制和改进的管理行为,旨在保证研发项目按照既定目标高效、高质地完成。
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一、概述。
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是企业生产管理中的重要文件,它规定了生产作业的标准流程、操作方法和质量要求,是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重要依据。
本指导书的编制旨在规范作业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二、作业流程。
1. 准备工作。
在进行任何作业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包括准备所需的原材料、工具、设备,检查作业场所的卫生与安全情况,确保作业环境符合要求。
2. 操作流程。
(1)操作人员必须穿着符合规定的工作服,佩戴相关的防护用具。
(2)按照作业指导书规定的步骤和方法进行操作,严禁擅自改变操作顺序或方法。
(3)在操作过程中,如遇到异常情况或发现质量问题,必须及时报告并停止作业,待问题解决后方可继续作业。
3. 质量要求。
(1)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必须严格执行,不能因为生产进度或其他原因放松质量标准。
(2)对产品外观、尺寸、材料、性能等方面的要求必须清晰明确,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要求执行。
三、安全与环保。
1. 安全生产。
(1)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操作。
(2)对于涉及安全风险的作业,必须配备专业人员进行指导和监督。
2. 环境保护。
(1)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必须按照规定进行分类、处理和处置。
(2)严禁在作业场所倾倒废弃物,保持作业环境整洁。
四、维护保养。
1. 设备保养。
(1)设备的日常保养工作必须按照规定的周期和方法进行,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2)发现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时,必须及时报修,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维修。
2. 作业场所清洁。
(1)作业场所必须保持整洁,杂物必须及时清理,确保作业环境无障碍。
(2)作业结束后,必须对作业场所进行清洁,恢复整齐。
五、作业记录。
1. 生产数据记录。
(1)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数据必须进行记录,包括生产数量、质量抽检结果、设备运行情况等。
(2)记录必须真实可靠,严禁随意篡改或造假。
2. 异常事件记录。
(1)对生产过程中的异常事件和质量问题必须进行记录,包括出现原因、处理过程和处理结果。
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
一、概述。
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是为了规范和统一作业流程,确保作业质量和效率,提高生产力和产品质量而编写的。
本指导书适用于所有作业人员,包括生产操作人员、维修人员和管理人员。
二、作业准备。
1. 确认作业内容,在开始作业前,必须明确作业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包括作业步骤、所需材料和工具等。
2. 准备作业场所,清理作业场所,确保安全、整洁,移除杂物和障碍物,保证作业环境符合安全要求。
3. 准备工具和设备,确认所需的工具和设备是否完整,检查其工作状态,确保作业顺利进行。
三、作业流程。
1. 开始作业,按照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进行作业准备,确保所有条件满足后,方可开始作业。
2. 操作步骤,按照作业指导书中规定的操作步骤进行作业,确保每一步都严格按照要求执行。
3. 注意事项,在作业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安全事项和注意事项,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4. 意外处理,如果在作业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应立即停止作业,并向相关人员报告,及时处理。
四、作业结束。
1. 清理作业场所,作业结束后,要及时清理作业场所,归还工具和设备,保持作业环境整洁。
2. 检查作业结果,对作业结果进行检查,确保作业达到要求,没有遗漏和错误。
3. 提交作业报告,将作业情况进行记录和报告,包括作业时间、作业人员、作业结果等内容。
五、作业评估。
1. 质量评估,对作业结果进行质量评估,确保作业符合质量要求。
2. 效率评估,对作业过程进行效率评估,找出作业中存在的不足和改进的地方。
3. 安全评估,对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情况进行评估,找出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加以改进。
六、作业改进。
1. 根据评估结果,对作业流程和作业指导书进行改进,完善作业流程,提高作业质量和效率。
2. 培训和指导,对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确保他们能够正确执行作业流程和作业指导书的要求。
七、附录。
1. 作业指导书模板,包括作业指导书的格式和内容要求,供参考和使用。
2. 作业记录表,记录作业的时间、人员、结果等信息,作为作业情况的证据和参考。
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第一部分:引言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标准化作业已经成为提高效率、保证质量的重要手段。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为员工提供清晰的作业标准和指导,以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第二部分:工作流程
2.1 接受任务
1.确认任务分配,明确任务的内容、要求、时间和目标。
2.如果有任何疑问或困难,及时向上级主管反馈并沟通解决方案。
2.2 准备工作
1.根据任务要求,准备必要的工具、材料和设备。
2.确保工作场所整洁、安全,符合作业要求。
2.3 执行任务
1.按照作业指导书的要求,有序执行任务。
2.注意细节,确保操作准确无误。
3.遇到问题及时上报,并寻求解决方案。
2.4 完成任务
1.检查任务结果,确保符合要求。
2.对任务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及时总结,为日后工作积累经验。
第三部分:作业规范
3.1 作业态度
1.积极主动,主动承担任务。
2.认真细致,注重工作质量。
3.团队合作,互相协助,共同完成任务。
3.2 作业技巧
1.熟练掌握作业流程和操作方法。
2.提高工作效率,做到心中有数,迅速完成工作。
3.不断学习进步,掌握新技能,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结语
本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旨在规范员工的工作行为,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实现企业目标。
希最每位员工严格遵守作业规范,努力工作,共同创造美好的工作环境。
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标准化作业指导书1. 简介本文档旨在为团队成员提供标准化作业指导,以确保工作按照一致的方式进行,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标准化作业是一种规范化的工作流程,通过统一的操作和规则,可以提高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效果。
2. 作业流程标准化作业流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2.1 任务分配在开始工作之前,团队负责人需要根据项目需求和成员的专长,进行任务分配。
确保每个成员都有明确的工作职责,避免冲突和重复工作。
2.2 制定计划每个成员在开始执行任务之前,需要制定个人计划。
计划应包括任务的目标、工作步骤、时间安排等内容。
计划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项目进度和风险,合理分配时间和资源。
2.3 执行任务按照制定的计划和任务要求,执行任务并记录工作过程。
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要保持高度的专注和责任心,确保任务按照预期完成。
2.4 质量控制在完成任务后,成员应自行进行质量控制,确保工作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可以参考团队制定的质量控制标准,对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
2.5 回顾总结完成任务后,团队成员应进行工作回顾和总结。
回顾和总结可以从项目经验、团队协作、个人表现等方面进行,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3. 工作规范为了保证作业的一致性和规范性,制定以下工作规范:3.1 文件命名规范所有文件的命名应具有明确的含义,遵循以下规范:•文件名使用小写字母,使用连字符进行分隔,不使用特殊字符或空格。
•文件名的后缀应明确表示文件的类型,如.txt、、等。
例如:标准化指导书.md3.2 格式规范在编写文档时,应使用Markdown文本格式,并按照以下规范进行:•使用#、##、###等标题标记的等级进行标题的设置。
•使用列表、表格、引用等Markdown语法进行文本的排版和展示。
3.3 代码规范在编写代码时,应遵守团队制定的代码规范,以保证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代码规范应包括命名规范、缩进规范、注释规范等方面。
3.4 项目文档在进行项目工作时,需要根据项目要求编写相关的文档。
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2)
标准化作业指导书1. 引言本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旨在明确作业的标准化流程,确保作业的高质量和一致性。
作业是组织中的重要活动之一,作业的标准化能够提高效率、降低错误率,使组织能够更好地管理和控制作业过程。
本指导书适用于所有的作业类型和领域。
2. 背景随着组织规模的扩大和业务复杂度的提升,作业的标准化变得越来越重要。
标准化作业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够降低人员变动对作业质量的影响,提高作业的一致性和可追溯性。
3. 目标本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的目标如下:•提供作业流程的标准化指南,包括作业准备、执行和评估等环节;•明确作业责任和权限,确保作业的执行人具备必要的能力和知识;•规范作业数据和文档的管理,保证作业的记录完整和可信;•提供作业的监控和反馈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作业中的问题;•持续优化作业流程,提高作业效率和质量。
4. 作业流程本指引规定了标准作业流程的各个环节,包括作业准备、执行和评估。
4.1 作业准备作业准备是作业流程中的第一个环节,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作业的目标和要求;2.定义作业执行的标准和流程;3.分配作业责任和权限;4.验证作业所需资源的可用性;5.制定作业计划和时间表;6.建立作业数据和文档的管理机制。
4.2 作业执行作业执行是作业流程中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作业计划和时间表,按照标准作业流程进行作业;2.确保作业执行人员具备必要的能力和知识;3.遵循标准作业流程,按照作业要求进行操作;4.实时记录作业数据和文档,确保作业记录完整和准确;5.及时报告作业执行中的问题和异常,寻求解决方法;6.完成作业后,进行作业结果的验证和评估。
4.3 作业评估作业评估是作业流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作业的要求和标准,对作业结果进行评估;2.检查和核对作业数据和文档的完整性和准确性;3.评估作业执行的效率和质量;4.根据评估结果,提出和执行改进措施。
5. 作业责任和权限为确保作业的顺利进行,需要明确作业的责任和权限,包括以下方面:1.定义作业的负责人和执行人员;2.明确各个角色的职责和权限;3.确保作业执行人员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4.制定作业执行人员的培训计划和培训材料。
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范本
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范本1. 引言作业指导书是一份为了规范作业流程和提高工作效率而编写的文档。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范本,帮助各个领域的企业和组织制定适用的作业指导书。
2. 概述作业指导书是指导员工进行工作任务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员工了解工作目标、具体步骤和要求。
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的编写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错误和提升工作质量。
3. 内容要求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应包括以下内容:3.1. 作业目标:明确作业的目的和预期结果,以便员工了解工作的意义和要求。
3.2. 作业程序:详细描述每个步骤的操作流程,确保每个环节都能顺利进行。
3.3. 工作要求:列出每个步骤中的具体要求,包括要求的准确度、时间限制和注意事项等。
3.4. 质量控制:确定作业完成后需要进行的检查和测试,以确保作业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3.5. 安全注意事项:提供工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环境和人身安全事项,并指导员工如何防范和应对突发情况。
3.6. 参考资料:列出与作业相关的参考资料,包括标准、规范和技术指南等。
4. 作业指导书编写流程4.1. 确定作业范围和内容:明确要编写的作业范围和内容,包括作业类型、关键步骤和要求。
4.2. 收集资料和参考文献:搜集相关资料和参考文献,以便编写时能够有依据和支持。
4.3. 编写作业目标:明确作业的目标和预期结果,以便员工了解工作的意义和要求。
4.4. 编写作业程序:根据作业的步骤和流程,逐步编写作业程序,确保每个环节都能顺利进行。
4.5. 撰写工作要求:根据每个步骤的具体要求,明确员工应完成的任务和要求的准确度、时间限制等。
4.6. 确定质量控制点:确定作业完成后需要进行的检查和测试,以确保作业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4.7. 撰写安全注意事项:提供工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环境和人身安全事项,并指导员工如何防范和应对突发情况。
4.8. 审核和修改:对编写好的作业指导书进行审核和修改,确保内容准确完整。
5. 使用注意事项5.1. 作业指导书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定期更新和维护,以适应变化的工作环境和要求。
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模板
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模板作业指导书。
一、前言。
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工具,它规定了企业内部各项工作的操作流程和标准,为员工提供了明确的工作指导,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保证产品质量。
本文档旨在为企业制定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提供模板,帮助企业建立规范的作业指导书,提高管理水平和员工工作效率。
二、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原则。
1. 准确性,作业指导书应当准确反映实际工作流程和标准,避免虚假信息和误导性内容。
2. 易懂性,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应当简洁明了,易于员工理解和操作。
3. 规范性,作业指导书应当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确保工作的规范性和合法性。
三、作业指导书的结构。
1. 标题页,包括作业指导书名称、编制日期、版本号等信息。
2. 目录,列出作业指导书的各个章节和内容,方便员工查阅。
3. 引言,简要介绍作业指导书的编制目的和原则。
4. 作业流程,详细描述各项工作的操作流程和标准。
5. 注意事项,对工作中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进行说明。
6. 附录,包括相关表格、图表、样品等辅助资料。
四、作业指导书的编制步骤。
1. 调研分析,对企业内部各项工作进行调研分析,了解实际操作流程和标准。
2. 制定计划,根据调研结果制定作业指导书的编制计划,明确时间节点和责任人。
3. 撰写内容,按照作业指导书的结构,逐步撰写各个部分的内容,确保准确性和规范性。
4. 审核修改,由相关部门负责人对作业指导书进行审核修改,确保内容的准确和合法。
5. 发布实施,经过审核修改后,将作业指导书正式发布实施,通知员工并进行培训。
五、作业指导书的管理与更新。
1. 管理责任,明确作业指导书的管理责任人,负责作业指导书的日常管理和更新维护。
2. 定期审核,定期对作业指导书进行审核,确保其内容的及时更新和准确性。
3. 变更管理,对于工作流程和标准的变更,及时更新作业指导书,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4. 存档管理,对作业指导书进行存档管理,确保历史版本的查阅和追溯。
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一、引言。
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是企业生产管理中的重要文件,它规范了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和安全要求,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本指导书旨在帮助员工了解和掌握标准化作业流程,提高生产操作的规范性和标准化水平。
二、作业流程。
1. 准备工作。
在进行任何生产作业之前,员工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确认所需生产物料和工具是否齐全;检查设备运行状态是否正常;穿戴好相关的防护用具。
2. 操作步骤。
根据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员工需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步骤一,进行设备开机前的检查和调试;步骤二,按照工艺要求进行原料配比和混合;步骤三,进行生产设备的开启和操作;步骤四,监控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和指标;步骤五,完成生产后的设备清洁和维护。
3. 注意事项。
在进行生产作业时,员工需要注意以下事项:注意安全,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注意质量,严格按照产品质量标准进行操作,确保产品符合质量要求;注意效率,合理安排生产作业流程,提高生产效率;注意环保,注意节约能源和减少废弃物排放。
4. 安全要求。
在生产作业中,员工需要严格遵守以下安全要求:禁止擅自操作未经培训的设备;禁止私自更改生产工艺参数;禁止随意停机和开机设备;禁止在设备运行时进行维护和清洁操作。
三、结束语。
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是企业生产管理中的重要工具,它规范了生产作业流程,保障了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
员工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本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生产作业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研发体系标准化管理作业指导书
4.2.2.1 监督本部门产品符合公司的标准化、PDM标准化的规定; 4.2.2.2 参与所负责产品线的标准化规划、制定及完善程序。 4.2.5 开模(打样)资料的审核流程: 各开发部门、工程部门在产品开发、改善过程中, 对有新增开模申请单、开模2D图纸、打样图纸等资料时, 该部分资料经本部门高级工程师(科长级人员)校对后,需送研发中心标准化组进行标准化审核,审核完 成后,再送签其它签批流程。 4.2.6 受控图纸的审核: 各开发部门、工程部门在产品开发、改善过程中,对有新增产品受控图纸时,该部分图纸经本部门高级工 程师(科长级人员)校对后,需送研发中心标准化组进行标准化审核,审核完成后,再送签其它签批流程。 4.2.7 新增标准件、通用件的审核流程: 各开发部门、工程部门在产品开发、改善过程中,对需新增标准件、通用件时,工程师须以“通知、通告 联络单”的形式写书面申请,并写明新增原因、零件规格参数、主要技术要求等内容,经本部门经理审核 后,送研发中心标准化组审核、研发中心总监批准。申请人应将审批后的申请单的扫描文档连同新增标准 件的图和样品发送给PDM组相关人员,由PDM组人员在PDM标准库中建立该新增的标准件。 4.2.8 新增零件名称标准化的审核流程: 各开发部门、工程部门在产品开发、改善过程中,对有新增零部件时,其名称须按《各类产品零部件名称 汇总表》中相应产品的零部件标准名称进行命名;若标准中无对应名称的新零部件名称时,其命名原则上 应按其属性及安装位置命名,经研发中心标准化组确认后,由研发中心翻译科确定英文名称。 4.2.9 PDM系统的导入及维护 4.2.9.1 产品各类技术资料的审批流程及填写要求应符合《产品各类技术资料审批流程及一般要求一览表》中所 对应原要求。 4.2.9.2 产品各类技术资料应按照《产品各类技术资料审批流程及一般要求一览表》提供相应的文件类型,对于 要求为扫描文件的应为具有审批权限的责任人签名后的扫描件。 4.2.9.3 产品各类技术资料无论是新设计或变更,其审批流程均为《产品各类技术资料审批流程及一般要求一览 表》规定的相应流程。 4.2.9.4 零部件的名称应符合标准化的要求,不应独创新的零部件名称;对于确需要增加零部件名称,应经标准
产品研发流程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产品研发流程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第1章研发流程概述 (4)1.1 研发流程定义 (4)1.2 研发流程的重要性 (4)1.3 研发流程标准化意义 (4)第2章研发项目立项 (5)2.1 项目可行性分析 (5)2.1.1 目的与意义 (5)2.1.2 分析内容 (5)2.1.3 分析方法 (5)2.2 项目立项报告撰写 (5)2.2.1 报告结构 (5)2.2.2 撰写要求 (6)2.3 项目立项审批流程 (6)2.3.1 提交申请 (6)2.3.2 审批流程 (6)2.3.3 立项后续工作 (6)第3章市场调研与分析 (6)3.1 市场调研方法 (6)3.1.1 文献调研 (6)3.1.2 问卷调查 (7)3.1.3 深度访谈 (7)3.1.4 竞品分析 (7)3.2 市场需求分析 (7)3.2.1 目标市场界定 (7)3.2.2 消费者需求分析 (7)3.2.3 市场容量分析 (7)3.2.4 市场趋势分析 (7)3.3 市场竞争分析 (7)3.3.1 竞争格局分析 (7)3.3.2 竞品优劣势分析 (7)3.3.3 市场壁垒分析 (7)3.3.4 市场机会与威胁分析 (8)第4章产品规划与设计 (8)4.1 产品需求分析 (8)4.1.1 市场调研 (8)4.1.2 用户需求分析 (8)4.1.3 内部需求分析 (8)4.2 产品功能规划 (8)4.2.1 功能需求提取 (8)4.2.2 功能优先级排序 (8)4.2.3 功能规划与迭代 (8)4.3.1 设计原则 (8)4.3.2 设计规范 (9)第5章研发团队组织与管理 (9)5.1 研发团队构建 (9)5.1.1 研发团队组建原则 (9)5.1.2 研发团队成员选拔 (9)5.1.3 研发团队组织架构 (9)5.2 研发团队岗位职责 (10)5.2.1 项目经理 (10)5.2.2 技术负责人 (10)5.2.3 研发工程师 (10)5.2.4 测试工程师 (10)5.3 研发团队绩效考核 (11)5.3.1 绩效考核原则 (11)5.3.2 绩效考核指标 (11)5.3.3 绩效考核流程 (11)第6章研发过程管理 (11)6.1 研发计划制定 (11)6.1.1 研发项目立项 (11)6.1.2 研发目标与需求分析 (11)6.1.3 研发计划编制 (12)6.1.4 研发计划审批 (12)6.2 研发进度监控 (12)6.2.1 研发进度跟踪 (12)6.2.2 关键节点评审 (12)6.2.3 研发进度调整 (12)6.2.4 研发进度报告 (12)6.3 研发风险管理 (12)6.3.1 风险识别 (12)6.3.2 风险评估 (12)6.3.3 风险应对策略 (12)6.3.4 风险监控 (12)第7章产品原型与验证 (13)7.1 产品原型设计 (13)7.1.1 原型设计概述 (13)7.1.2 设计输入 (13)7.1.3 设计工具与软件 (13)7.1.4 原型设计要求 (13)7.1.5 设计输出 (13)7.2 原型评审与修改 (13)7.2.1 评审目的 (13)7.2.2 评审人员 (13)7.2.3 评审内容 (13)7.3 产品验证与测试 (14)7.3.1 验证目的 (14)7.3.2 测试类型 (14)7.3.3 测试方法 (14)7.3.4 测试输出 (14)第8章产品标准化与认证 (14)8.1 产品标准制定 (14)8.1.1 标准制定原则 (14)8.1.2 标准制定流程 (14)8.1.3 标准内容 (15)8.2 产品认证流程 (15)8.2.1 认证准备 (15)8.2.2 认证实施 (15)8.2.3 认证后续管理 (15)8.3 产品标准更新与维护 (15)8.3.1 标准更新 (16)8.3.2 标准维护 (16)第9章产品试制与生产 (16)9.1 产品试制准备 (16)9.1.1 试制计划制定 (16)9.1.2 原材料及设备准备 (16)9.1.3 技术文件编制 (16)9.1.4 人员培训 (16)9.2 产品试制过程管理 (16)9.2.1 试制启动 (16)9.2.2 试制过程控制 (17)9.2.3 质量控制 (17)9.2.4 数据收集与分析 (17)9.3 生产工艺优化与验证 (17)9.3.1 工艺优化 (17)9.3.2 工艺验证 (17)9.3.3 工艺文件更新 (17)9.3.4 人员培训与考核 (17)9.3.5 生产能力评估 (17)第10章产品上市与迭代 (17)10.1 产品上市计划 (17)10.1.1 上市目标与策略 (17)10.1.2 上市时间表 (17)10.1.3 资源配置 (18)10.1.4 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 (18)10.2 产品上市推广 (18)10.2.1 市场调研与分析 (18)10.2.2 品牌定位与传播 (18)10.2.4 促销活动策划与实施 (18)10.3 产品迭代与升级策略 (18)10.3.1 用户反馈收集与分析 (18)10.3.2 产品迭代计划 (18)10.3.3 产品升级策略 (18)10.3.4 质量控制与售后服务 (19)第1章研发流程概述1.1 研发流程定义研发流程是指从产品创意产生到产品上市全过程的管理活动,主要包括市场调研、需求分析、产品设计、技术研发、试验验证、试产试制、生产准备、市场推广等环节。
技术创新与研发管理机制优化作业指导书
技术创新与研发管理机制优化作业指导书第1章引言 (4)1.1 技术创新与研发管理概述 (4)1.2 研发管理的重要性 (4)1.2.1 提高研发项目成功率 (4)1.2.2 促进研发资源优化配置 (4)1.2.3 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与转型升级 (4)1.2.4 有助于企业建立良好的技术创新生态系统 (4)1.3 作业指导书的目的与意义 (4)1.3.1 规范研发管理流程,提高研发工作效率 (5)1.3.2 明确研发团队职责,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5)1.3.3 优化研发资源配置,降低研发成本 (5)1.3.4 强化研发风险管理,保证研发项目顺利进行 (5)1.3.5 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的紧密结合,提升产品竞争力 (5)第2章技术创新战略规划 (5)2.1 技术创新战略制定 (5)2.1.1 明确技术创新目标 (5)2.1.2 分析内外部环境 (5)2.1.3 确定技术创新方向与重点 (5)2.1.4 制定技术创新路径 (5)2.1.5 构建技术创新体系 (5)2.2 技术创新战略实施 (5)2.2.1 组织与协调 (5)2.2.2 资源配置 (6)2.2.3 研发项目管理 (6)2.2.4 技术成果转化 (6)2.2.5 人才培养与激励 (6)2.3 技术创新战略评估与调整 (6)2.3.1 建立评估体系 (6)2.3.2 定期进行评估 (6)2.3.3 及时调整战略 (6)2.3.4 持续改进 (6)第3章研发组织结构设计 (6)3.1 研发组织结构类型 (6)3.1.1 纵向型研发组织 (6)3.1.2 横向型研发组织 (6)3.1.3 矩阵型研发组织 (7)3.1.4 混合型研发组织 (7)3.2 研发部门职能划分 (7)3.2.1 基础研究部门 (7)3.2.2 产品研发部门 (7)3.2.3 技术支持部门 (7)3.2.4 知识产权部门 (7)3.3 研发团队建设与管理 (7)3.3.1 团队成员选拔与培训 (7)3.3.2 团队目标设定与考核 (7)3.3.3 团队协作机制 (7)3.3.4 创新激励机制 (8)3.3.5 研发流程优化 (8)3.3.6 知识管理体系 (8)第4章研发项目管理 (8)4.1 研发项目立项 (8)4.1.1 立项申请 (8)4.1.2 立项评审 (8)4.1.3 立项批准 (8)4.2 研发项目进度管理 (8)4.2.1 进度计划制定 (8)4.2.2 进度监控 (8)4.2.3 进度调整 (8)4.3 研发项目风险管理 (8)4.3.1 风险识别 (8)4.3.2 风险评估 (9)4.3.3 风险应对 (9)4.3.4 风险监控 (9)4.4 研发项目成本管理 (9)4.4.1 成本预算编制 (9)4.4.2 成本控制 (9)4.4.3 成本核算 (9)4.4.4 成本优化 (9)第5章研发流程优化 (9)5.1 研发流程设计 (9)5.1.1 研发流程概述 (9)5.1.2 研发流程设计原则 (9)5.1.3 研发流程设计方法 (9)5.2 研发流程标准化 (10)5.2.1 研发流程标准化概述 (10)5.2.2 研发流程标准化方法 (10)5.2.3 研发流程标准化实施 (10)5.3 研发流程信息化 (10)5.3.1 研发流程信息化概述 (10)5.3.2 研发流程信息化建设 (10)5.3.3 研发流程信息化实施 (10)5.4 研发流程持续改进 (10)5.4.1 研发流程持续改进概述 (10)5.4.2 研发流程持续改进方法 (11)5.4.3 研发流程持续改进实施 (11)第6章知识管理与技术创新 (11)6.1 知识管理概述 (11)6.2 知识管理在技术创新中的应用 (11)6.2.1 知识识别与获取 (11)6.2.2 知识存储与共享 (11)6.2.3 知识创新与应用 (12)6.3 知识管理体系构建与优化 (12)6.3.1 知识管理体系构建 (12)6.3.2 知识管理体系优化 (12)第7章研发人力资源管理 (12)7.1 研发人员招聘与选拔 (12)7.1.1 招聘规划 (12)7.1.2 招聘渠道 (13)7.1.3 选拔标准 (13)7.1.4 选拔流程 (13)7.2 研发人员培训与发展 (13)7.2.1 培训体系 (13)7.2.2 培训方式 (13)7.2.3 人才培养 (13)7.2.4 人才梯队建设 (13)7.3 研发人员激励与绩效管理 (13)7.3.1 激励机制 (13)7.3.2 绩效考核 (13)7.3.3 绩效反馈 (14)7.3.4 激励与约束相结合 (14)第8章研发财务管理 (14)8.1 研发预算管理 (14)8.1.1 预算编制原则 (14)8.1.2 预算编制流程 (14)8.1.3 预算执行与监控 (14)8.2 研发成本控制 (14)8.2.1 成本控制原则 (14)8.2.2 成本控制措施 (15)8.3 研发投资决策分析 (15)8.3.1 投资决策原则 (15)8.3.2 投资决策流程 (15)8.3.3 投资决策分析工具 (15)第9章研发风险管理 (15)9.1 研发风险识别与评估 (15)9.1.1 风险识别 (15)9.1.2 风险评估 (15)9.2 研发风险应对策略 (16)9.2.1 风险规避 (16)9.2.2 风险转移 (16)9.2.3 风险减轻 (16)9.2.4 风险接受 (16)9.3 研发风险监控与预警 (16)9.3.1 风险监控 (16)9.3.2 预警机制 (16)9.3.3 风险应对调整 (16)第10章研发管理机制优化案例与启示 (16)10.1 国内外研发管理成功案例 (16)10.1.1 国内研发管理成功案例 (16)10.1.2 国外研发管理成功案例 (17)10.2 研发管理机制优化启示 (17)10.2.1 强化研发团队协同 (17)10.2.2 建立激励机制 (17)10.2.3 加强研发项目管理 (17)10.3 研发管理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17)第1章引言1.1 技术创新与研发管理概述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进步,技术创新已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orm No. 01-151-C
第 -5- 页 共5 页
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作 业 指 导 书
标题:
1. 目的: 为了提升公司各类产品的设计开发标准化水平,明确产品研发体系标准化的工作内容及工作流 程,以便提高公司标准化管理水平。 2. 适用范围: 研发中心各开发部和各一级分公司开发部、产品工程部。 3. 研发体系标准化范围: 研发体系标准化主要由产品企业标准、技术管理标准和作业管理标准三大模块构成,同时还包 括产品技术动态和标准法规动态的及时更新和维护工作。各模块标准的相关制修订和更新维护 工作的职责和流程如下: 4. 各模块标准化工作职责和流程: 附表一:研发体系标准化构成。 4.1 产品企业标准 产品企业标准制修订和更新维护工作的相关职责和流程详细按照《产品企业标准制订和维护作 业指导书》执行。 附表二:产品企业标准构成。 4.2 技术管理标准 附表三:技术管理标准构成。 职责: 4.2.1 产品研发中心技术支持部的职责 4.2.1.1 负责公司各产品线技术标准平台的规划、搭建及公司技术标准制度的制定、完善; 4.2.1.2 负责监督各开发部门、工程部门按公司标准化制度进行产品开发工作; 4.2.1.3 负责对各开发部门、工程部门提供标准化工作的支持; 4.2.1.4 负责对开发、工程人员进行标准化指导培训。 4.2.1.5 负责PDM系统相关标准资料制定、完善; 4.2.1.6 负责PDM系统的日常维护、数据库的管理,以及对使用PDM的人员进行培训; 4.2.1.7 负责按公司的标准化平台在PDM系统中的导入,并对其进行监督、管理; 4.2.1.8 负责监督各开发部门、工程部门按公司PDM系统标准化制度进行产品开发工作; 4.2.1.9 负责对新增PDM物料编码的编制;
Form No. 01-151-C 第 -3- 页 共5 页
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作 业 指 导 书
标题: 研发体系标准化管理作业指导书
编号:30-WI-036 版次: A 日期:2010-5-17
化审核后方可应用。 4.2.9.5 同一个零部件的名称与图号应确保其在所有产品技术资料(爆炸图、2D图纸、BOM表、评估报告等)中 保持一致。 4.2.9.6 在产品设计与更改过程中,标准件、通用件的应用应在PDM系统标准件库中选用,确需新增标准件,应 填写相应申请单并审批后,要求PDM组人员在PDM系统标准库中新增后方可应用。 4.2.9.7 在产品设计与更改过程中,原材料的应用应在PDM系统原材料库中选用,确需新增新的原材料,将原材 料的工程评估单发给采购中心相关人员,由采购中心相关人员将原材料添加到采购中心原材料库后,才 能由PDM组人员添加到PDM系统的原材料库,然后才可应用。 4.2.10 开模图纸、打样图纸、产品受控图纸的标准化,图纸绘图要求须按《图纸、图样设计规范》、《图号编 制方法》、《标准件的标记方法》和《产品零部件技术要求的标准规范》等技术标准执行。 4.2.11 产品图纸受控时,应提交书面资料、电子图档(PDM系统中走PDM流程)到标准化组,对于Pro/E的受控 电子图档2d应与相应的3d一同走PDM流程,对于爆炸图、内配线组件等与BOM物料相关的图纸应与PDM系 统中的BOM一同走流程,受控图纸的PDM签字流程,按《产品设计开发流程项目模板》执行,受控图纸在 PDM中文件名的书写形式按《PDM文件名称书写标准》执行。 4.2.12 研发中心的新产品外购、 外协件的打样还须按研发中心颁布的 《新产品外购、 外协件打样资料审核流程》 , 打样图纸经标准化审核后,还须经PDM相关人员编物料编码。 4.3 作业管理标准 涉及研发体系的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和相关质量记录由总裁办、研发中心技术支持部等部门组织相关人员 制订和更新维护。各开发部和工程部按照最新的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执行。 4.4 产品技术动态 国内外产品技术动态和最新资料由翻译科负责收集和统一整理,由PDM组负责在PDM上更新。 4.5 标准法规动态 由产品企业标准委员会秘书处负责收集和统一整理,由PDM组负责在PDM上更新。 4.6 各产品线研发标准化工作手册目录 《各产品线研发标准化工作手册》以PDM系统为平台,以产品线为主线,将各类标准及技术资料按通用与产品 线专用两大类进行分类组织。手册包括了各项技术管理标准、作业管理标准和通用企业标准等各产品线通用 的规范性文件,同时将各产品线专用的安规标准、功能性能标准、食品卫生与环保法规、产品设计规范、检 验标准规范、规格书模板以及各类产品设计的标准化技术资料等分类汇总。手册还包括了产品最新技术动态
Form No. 01-151-C 第 -2- 页 共5 页
编号:30-WI-036 版次: A 日期:2010-5-17
研发体系标准化管理作业指导书
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作 业 指 导 书
标题: 研发体系标准化管理作业指导书
编号:30-WI-036 版次: A 日期:2010-5-17
4.2.1.10 负责各开发部门、工程部门的新产品新增零部件的英文名称的命名和确认工作。 4.2.2 各开发部门、工程部门的职责
作 业 指 导 书
标题: 研发体系标准化管理作业指导书
文件修改情况记录
版 次 A 初版 修改内容 修改人 向品辉 田人州 审核 李划才 胡有意 审批 吴才炎 日期 2010-5-17 编号:30-WI-036 版次: A 日期:2010-5-17
Form No. 01-151-C
第 -1- 页 共5 页
4.2.2.1 监督本部门产品符合公司的标准化、PDM标准化的规定; 4.2.2.2 参与所负责产品线的标准化规划、制定及完善程序。 4.2.5 开模(打样)资料的审核流程: 各开发部门、工程部门在产品开发、改善过程中, 对有新增开模申请单、开模2D图纸、打样图纸等资料时, 该部分资料经本部门高级工程师(科长级人员)校对后,需送研发中心标准化组进行标准化审核,审核完 成后,再送签其它签批流程。 4.2.6 受控图纸的审核: 各开发部门、工程部门在产品开发、改善过程中,对有新增产品受控图纸时,该部分图纸经本部门高级工 程师(科长级人员)校对后,需送研发中心标准化组进行标准化审核,审核完成后,再送签其它签批流程。 4.2.7 新增标准件、通用件的审核流程: 各开发部门、工程部门在产品开发、改善过程中,对需新增标准件、通用件时,工程师须以“通知、通告 联络单”的形式写书面申请,并写明新增原因、零件规格参数、主要技术要求等内容,经本部门经理审核 后,送研发中心标准化组审核、研发中心总监批准。申请人应将审批后的申请单的扫描文档连同新增标准 件的图和样品发送给PDM组相关人员,由PDM组人员在PDM标准库中建立该新增的标准件。 4.2.8 新增零件名称标准化的审核流程: 各开发部门、工程部门在产品开发、改善过程中,对有新增零部件时,其名称须按《各类产品零部件名称 汇总表》中相应产品的零部件标准名称进行命名;若标准中无对应名称的新零部件名称时,其命名原则上 应按其属性及安装位置命名,经研发中心标准化组确认后,由研发中心翻译科确定英文名称。 4.2.9 PDM系统的导入及维护 4.2.9.1 产品各类技术资料的审批流程及填写要求应符合《产品各类技术资料审批流程及一般要求一览表》中所 对应原要求。 4.2.9.2 产品各类技术资料应按照《产品各类技术资料审批流程及一般要求一览表》提供相应的文件类型,对于 要求为扫描文件的应为具有审批权限的责任人签名后的扫描件。 4.2.9.3 产品各类技术资料无论是新设计或变更,其审批流程均为《产品各类技术资料审批流程及一般要求一览 表》规定的相应流程。 4.2.9.4 零部件的名称应符合标准化的要求,不应独创新的零部件名称;对于确需要增加零部件名称,应经标准
广 东 新 宝 电 器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作 业 指 导 书
文件名称: 文件编号: 生效日期: 版 本 号: 适用范围: 研发体系标准化管理作业指导书 30-WI-036 2010-05-17 A 研发中心各部和各分公司 开发部、工程部
受控正本
受控副本
编制: 审核: 批准:
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Form No. 01-151-C 第 -4- 页 共5 页
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作 业 指 导 书
标题: 研发体系标准化管理作业指导书
编号:30-WI-036 版次: A 日期:2010-5-17
及标准法规动态。 《各产品线研发标准化工作手册》由产品研发中心标准化组负责编制,并每个季度更新发布。 5. 相关标准和文件 5.1 《图号编制方法》 5.2 《图纸、图样设计规范》 5.3 《标准件的标记方法》 5.4 《产品零部件技术要求的标准规范》 5.5 《产品设计开发流程项目模板》 5.6 《PDM文件名称书写标准》 5.7 《各类产品零部件名称汇总表》 5.8 《新产品外购、外协件打样资料审核流程》 5.9 《产品各类技术资料பைடு நூலகம்批流程及一般要求一览表》 5.10 《产品企业标准制订和维护作业指导书》 6. 质量记录 6.1 《各产品线研发标准化工作手册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