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论文
高职高专《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论文
高职高专《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论文摘要: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这一教学理念,使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主线”的教学方法,将“项目教学法”作为教学过程之中的主要环节,并且辅以“以问题情境”的教学手段,借此来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以及发现并且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出现如今新型社会所急需的实用型人才。
为适应社会需求,几乎所有高职专学校都已经把《计算机应用基础》设为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课程。
这门课教师所要完成的主要目标就是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意义上的使用计算机的方式,可以进行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并且教会学生如何去使用计算机的常用软件。
这门课程拥有很广阔的知识覆盖面,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及网络简单应用等很多方面的知识,因此实用性很强,在学习这门课以后也会为日后深入的学习打下一个十分坚实的基础。
一、高职高专《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现状伴随着在中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以及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计算机所占据的重要地位,高职高专阶段的计算机教学工作早已不是一个零基础的工作。
可是因为信息技术并不是一个参加中考的科目,因此,不同的学校也有着不同的要求;又因为很多地方的发展程度不一样,因此,也很难统一学生在计算机方面的水准。
因此,在刚刚入学之时,学生之间计算机的水平可能会有很大的差距。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文件之中提到,要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作为办学的指导理念,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在计算机方面的教学应该更加偏向实用的方向。
而在这种情况之下,高职高专院校就一定要将计算机教学进行一个新的定位以及重新认识计算机教学工作的地位,并且借这个机会帮助教师改变他们的教学理念,重新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的,借此来培养社会所需要的特殊人才。
可是眼下,高职高专阶段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所使用的教学方式已远远跟不上时代的脚步,教学和使用过程之中所存在的矛盾越来越明显,也越来越尖锐。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论文
计算机教学论文摘要:计算机技术更新换代快,中职计算机教学也要跟着变。
本文就如何改善教学现状,从模式与方法的角度,做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现状策略探讨计算机作为现代职业教育的必修课,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已逐渐深入到人们工作与生活的方方面面。
目前,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专业能力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不少学生理论没学好,实际操作也不过硬,许多学生既不能很好地运用软件,又不能独立解决实际的计算机硬件问题。
如何改进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现状,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已成中职的难题。
一、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现状1、内容更新慢。
目前,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没有突出中职特色,与高职差不多,内容跟不上科学技术发展的节奏。
另外,教材的选择过于理论化,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
过于简单的教材学生学不到东西,过难的教材学生又接受不了;计算机专业和非计算机专业也是同一教材;教材和软件系统不能及时更新,常常出现教材与上机试验软件不配套的现象。
2、条件改善难。
一边是计算机技术正在日新月异地发展, 一边是计算机专业教学设施如实验机房、多媒体教学设备等由于资金不足而不能及时配备, 造成理论教学与实际严重脱节,无法进行深入的教学工作。
而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最快捷而且最方便的手段,会不会使用、维修计算机,熟练地掌握一些常用的计算机软件,进行常规设计与制作,已经成为将来立足社会、适应社会发展的基本风向标。
学校应该在硬件设施方面给以财力、物力的支持,迅速改变目前各校硬件设备水平参差不齐、网络教学落后的被动局面。
3、理实常脱节。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中职计算机专业一门以理论为基础、实践操做性又很强的专业基础课。
理论是基础,实践是手段,应用是目的。
目前,部分学校由于条件的限制,计算机配置低,保养不到位,实训开出率有限,操作技能得不到强化。
另外,入校新生计算机基础水平参差不齐,一部分已达到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要求,也有一部分仍处于零起点,所以,教学方式需要做出调整。
计算机应用论文范文精选3篇(全文)
计算机应用论文范文精选3篇一、以应用为中心设计综合案例计算机基础课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经管类学生主要运用计算机进行文件和数据处理,以办公软件高级应用和数据库应用为主,引导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利用计算机工具来为专业服务,综合案例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设计:案例一:排版设计一篇毕业论文,包括封面、目录、标题、页眉页脚、图片表格等,要求格式美观,标题、段落清楚,符合学院毕业论文排版标准。
案例二:自己收集、整理材料,结合多媒体技术,利用演示文稿设计一套介绍本校情况的PPT,内容包括学校概况、进展历史、规模、学生组织结构、专业设置等情况。
要求目录导航清楚,图文风格统一,内容简单明了。
案例三:利用电子表格软件对公司工资治理或投资决策分析治理,前者根据薪资调整政策、各种工资款项、奖金等计算所得税,并制作工资明细表和工资条;后者通过分析债券、借贷款或者保险等进行分析,以便投资人进行简单风险分析。
案例四:利用ccess数据库治理软件对公司进货、销货治理进行数据库设计,数据的输入、查找分析、统计,对未来货物供需进行预测,提供专业的数据信息以便决策。
仅仅实现上述几个案例远远不够,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能只是解决某个问题,而是“授人与渔”教会学生解决一类问题。
教师可以考虑开设一些计算机应用相关的选修课程,满足其对计算机知识广度的需求以深入学专业知识,如《治理信息系统》、《计算机信息检索》、《多媒体技术应用》等。
二、综合实训方法改革以往计算机基础实训都是由教师布置统一实训案例,学生在课堂规定时间内完成,这样忽略了学生专业和个体差异,不能启发学生学习兴趣。
因此,实训环节需要根据不同专业实际需求和学生的兴趣来安排,并且应以引导和启发为主。
1)案例教学法。
在实训之前,教师讲解和展示案例最终效果,结合学生所学提出一些新的案例需求,展示和分析之后再引出需要学生实训过程完成的内容。
总结相关知识内容,提出合理的实训建议和具体的要求。
如案例一所示实训,封面即可要求学生使用表格来设计格式,页眉页脚可以使用奇偶页不同的设计方法等。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论文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论文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论文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论文需要怎么写呢?我们一起来参考下范文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提供到的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论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阅读参考学习!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论文1摘要: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并和其他的专业技术共同的进行融合渗透,社会逐步走向了信息化,电子商务、数字化图书馆、电子政务以及数字化校园等被广泛应用,国家也制定了信息化的发展战略,在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计算机成为思想政治、体育以及英语之后的高职院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这一课程的教学有利于大学生计算机运用能力的培养,对其起了启蒙、奠基的作用。
本文对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重要意义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条改革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在高职院校中,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公共基础课程,高职院校教育的重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并促进其各方面素质水平的提高[1]。
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之后,通常情况下都是在第一线进行具体的工作,而社会上的许多行业和计算机的联系也愈发紧密,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成为必备。
计算机技术的逐渐普及,让每个人逐步学会了计算机的操作和简单维护,还让其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和自身专业知识相结合,分析出了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等。
一、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重要意义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经过了从无到有、从点到面的过程,首先进行实践的是少数理工科专业,然而逐步在所有高校内的非计算机专业中都设立了有关课程,计算机教育发展[2]。
计算机教育分为两个方面,一种是计算机的专业教育,一种是计算机基础教育,这种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一种教育,计算机基础教育让全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获得了知识、素质以及能力方面的教育,让学生熟悉掌握了计算机以及网络信息技术的有关知识,让学生在学习计算机基础的过程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促进了学生计算机素质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为以后工作中利用所学计算机知识、技术解决遇到的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5篇)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5篇)第一篇: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策略现今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互联网计算机的应用技术,中职技术学校作为培养技术型人才的摇篮,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方面的教育教学应该更加符合社会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
对此,本文针对当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状况,探讨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的改革和改进。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中职学校公共必修课,可以在中职各项专业教学中都有所渗透,所以计算机教师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讲授过程中,要贴近专业课学生的特点,既能培养学生操作计算机的技能,又能将所学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技能更好的服务于专业。
但从目前我国大部分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来看,仍存在很多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职生计算机素质的培养,改革创新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方式方法迫在眉睫。
一、当前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公共必修课,是培养中职生计算机应用技能的重要教学课程,也是未来中职生就业岗位的基础技能需求,所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程之一。
但是在现实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会暴露出很多的问题,如由于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公共必修课,不必参与笔试考试,所以很多中职学校学生对这门课程忽视,在课堂上出现上网、打游戏之类的娱乐活动更是屡见不鲜。
同时,计算机不属于专业课,大部分同学对系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重视程度不够,对计算机课程中娱乐性较差的办公辅助以及工具软件的学习和使用兴趣不大,能主动学习教材及相关资料并将所学技能用到平时的学习中的学生更少。
种种不良教学效果反映出大部分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并不理想,直接影响着中职计算机教学水平的提升,更是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不能更好的培养出具备计算机应用技能的综合素质人才。
二、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当前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可以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中职生自身特点及教学的方式方法等四个方面进行问题分析,具体分析如下:(一)教学理念陈旧我国很多中职学校由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是公共课,所以在教学上并不注重,忽视了计算机与其他专业课的衔接,面对新课改的大力推广背景下,专业性的课程都相继进行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但是却忽视了《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课的教学改革,教学设备不完善,计算机软件不更新,没有迎合社会对综合素质人才的需求,直接影响着《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课的教学质量。
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
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应用能力已经成为了社会判断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供大家参考。
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范文一:工程项目管理中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发展与改革,我国工程项目事业获得巨大发展,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工程项目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让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及效率得到提升,本文就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计算机技术已渗透至各行各业,其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工程项目管理作为工程项目中的新型管理技术,可让工程建设的效率更高,质量更为优秀,而其中主要发挥作用的就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可有效提升企业工程项目的管理能力及质量,加强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中计算机应用技术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一、工程项目管理中计算机应用技术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一)计算机应用技术有助于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提升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深化改革发展,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已不再是对工程成本、质量及进度等的简单管理,需要对整个工程项目进行全面的控制及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的内容主要包含工程原料采购,项目设计,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及财务风险等方面的管理,这些管理仅靠人工是无法完成的,在工程项目管理当中,合理应用计算机技术,可有效提升工程项目管理的质量及效率,增强工程项目风险的应对力。
(二)计算机应用技术有助于工程项目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工程项目的建设周期较长,规模比较大,经济及技术风险比较大,要提升项目管理能力,需要计算机技术给予保障,运用计算机技术的信息化及系统化,有效改善项目管理措施,利用计算机技术中的数值,计算机的应用技术能提供强有力的数据库资源及信息处理方面的能力模拟机及概率统计等措施,有效解决项目管理中的管理问题,让国家的工程项目管理国际化,与国际管理相接轨,这也是工程项目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计算机应用基础相关论文(2)
计算机应用基础相关论文(2)计算机应用基础相关论文篇二《浅谈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摘要:本文先阐述技工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其次,从调整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强调知识的实用性等方面着手改进教学方法,突出技能培养。
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动手能力,培养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计算机;技工学校;教学现状;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一、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现状(1)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落后国内技工学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大部分都是几年前编写的,而计算机信息技术更新快。
教材与实际应用已经严重脱节,如现在社会上普遍使用的微软办公应用软件已经发展到office2007,而教材还停留在office2000的内容上。
对计算机初学者而言,学习过时知识是枯燥无味的,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失去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兴趣,不利于教学。
(2)教学硬件配备不足由于技校普遍存在经费不足的现象,没有足够的计算机机房和电脑提供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理论课和实践课往往分开。
而且部分机房的电脑还是很旧的P3配置。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没有足够的实践环境,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
在日常授课中,学校无法提供相应的教学硬件,以致操作性很强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变成了理论课,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不起兴趣。
(3)计算机老师的知识需要更新计算机技术更新速度非常快,从事计算机教学的教师面临着知识老化的危机。
技工学校教师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无法进入企业体验生活,对IT行业缺乏经验,无法及时把握IT行业的脉搏。
同时教师缺少职业培训,技术更新滞后、缺乏教育创新机制,技工学校计算机老师课程任务重,很难抽出时间自学,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4)技校学生的基础薄弱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技校学生生源质量明显下降,技校的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不但文化理论知识相对薄弱,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很多学生以前没有接触过电脑,甚至连怎样开机也不知道。
浅谈计算机基础应用论文
浅谈计算机基础应用论文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而言,学生只有具备扎实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基础理论,并同课程的操作技能相结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型人才。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浅谈计算机基础应用论文,供大家参考。
浅谈计算机基础应用论文篇一摘要:该文主要对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探索有效的教学改革方法,促进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的完成,进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在21世纪,我国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行业单位对中职毕业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提出了较高层次的要求。
中职学校中,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其中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该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
目前,我国的中职教育中所追求的教学目标与职场的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不具备单位需要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因此,必须要对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不断探索,促进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有效改革。
1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存在问题分析在用人单位的反映中,中职学生缺乏计算机应用的实践能力,学生在学习后依然不会做事,学生的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达不到实际工作的要求,进而说明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实际的职场工作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经调查分析,我国中职学校中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1教学理念比较落后,忽视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在目前不少中职学校中,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过分强调对学生计算机知识以及经验的灌输,忽视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中职教育本身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是一种独特的职业教育,而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职业教育所具备的职业特征,其教学要求与高等教育教学要求存在混淆[2]。
同时,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是一种教师——学生的单向传递过程,忽略了学生的专业背景。
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15篇
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15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论文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1一、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外学习活动的现状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该课程学习为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准则奠定基础,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作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的延伸,课外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深化,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是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的重要手段。
传统意义的课外活动侧重于对所学知识内容的预习梳理和复习巩固。
课前学生对照教材学习知识点,完成教师布置的预习任务,预习的进度和效果缺乏有效的监控;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普遍采用誊抄重要知识点、完成练习等作业形式巩固教学重难点,作业完成后还以教师书面批改或口头讲解为主,呈现出形式单一、思路狭窄、评价简单等特点,而忽略了知识的外延性、拓展性、综合性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笔者对江阴市南华中等专业学校15级各专业学生进行了关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外学习活动现状的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83份。
调查结果显示,73%的学生较少进行该课程的课前预习或课后复习。
学生反馈的课外学习活动:23%的学生基本能按照教师布置的任务进行预复习,61%的学生漫无目的,无从下手。
如何有效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利用好时间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课外学习活动,促进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值得教师积极探索和尝试。
二、基于云班课的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外学习活动实践应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催生了移动教学技术的变革。
蓝墨云班课作为一种即时反馈互动教学APP,为学生课外学习提供了有力的平台保障。
教师邀请学生加入自己创建的班课,通过手机端或PC端向学生推送课程信息(通知、调查问卷)和资源(微视频、音频、图片、导学案等),为学生课前预习搭建支架。
计算机基础应用论文2300字_计算机基础应用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计算机基础应用论文2300字_计算机基础应用毕业论文范文模板关于计算机基础应用论文2300字(一):《计算机应用基础》在多媒体课件中的教学方案制定路径浅述论文摘要: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应用已然成为当前教学发展的主要方向。
要通过有效的课程讲解,来不断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成长。
同时结合好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制定科学、有效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为教学的有效性进一步贡献力量。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案制定引言针对《计算机应用基础》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定,从优势来看能够更有效地提高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但是在实际制定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因此,本文针对问题,探讨《计算机应用基础》在多媒体课件中的教学方案制定路径浅述。
一、《计算机应用基础》在多媒体课件中的教学方案制定中的微观策略运用通常情况下认为《计算机应用基础》微策略教学方案指的是,如何完成单元以及单元内知识内容的整合。
对此,立足于《计算机应用基础》微策略,教学方案的制定可以通过规例法来解决抽象性知识。
例如,在教学word软件的使用时,考虑到word软件的功能仍比较复杂,学生们很难理解。
对此,教师便可以在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后,通过实际操作来辅助学生理解。
在当今社会的很多工作中,都需要通过word软件来辅助。
因此,对于学生的日后就业来说,word学习是十分必要的。
但是word虽然作为一款基础的计算机软件,在其功能上仍然比较复杂。
主要体现在功能的众多上,学生很难一次性掌握明白。
同时,在掌握后也容易出现遗忘。
对此,实际模拟的方式,能够推动学生自己的动手实践,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以及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学生印象。
因此,在word教学中,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通过word来完成简历制作。
通过动手实践来熟悉wo rd功能的具体运用,从而更高效的理解知识。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微策略教学中,这样一种方法是较为常见的。
主要体现在这一方法,具有很好的实用性以及对抽象问题解决效率更好等方面。
计算机应用基础相关论文
计算机应用基础相关论文计算机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已是人们日常生活、工作的必备技能。
然而我们该如何写有关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论文呢?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相关论文,希望大家喜欢!计算机应用基础相关论文篇一《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思考》摘要:计算机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已是人们日常生活、工作的必备技能。
计算机不仅是工具,而且是文化。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问题教学对象执行方式一、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发展历史1、八、九十年代: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对象主要是以下三种人:大学非计算机专业的师生;部分在职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大城市中的部分中、小学生。
教学的内容偏重于计算机应用知识,计算机常用语言(如BASIC语言)的使用。
2、二十世纪末: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对象已扩展到公务人员、企业管理人员以及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一般知识分子,包括所有机关、团体、学校、企业中的人员。
这次普及带有职业和岗位特点,计算机的应用能力成为人们求职的重要条件,也同时成为晋升职务、职称和工作考核重要条件,并要求通过相应的计算机等级考试。
教学的内容主要是文字处理以及常用的办公应用软件。
3、二十一世纪: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对象已经遍及全国所有领域。
首先教育部出台规划,在二十一世纪的前十年,分三步在全国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课程,即:2001年前全国所有高中都要开设信息技术课程,2005年前全国所有初中都要开设信息技术课程,2010年前全国所有小学都要开设信息技术课程。
其次,全国总工会决定在全国职工中普及计算机应用,争取在三年内,全国至少有50%职工掌握计算机知识,提高职工自主择业和岗位竞争能力。
这次教学内容中,网络应用成为学习计算机的切入点。
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面临问题1、学生起点不一:城市以及经济发达地区,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水平、应用水平远高于农村和贫困地区。
高起点和零起点给教学实施带来一定困难。
2、内容过于系统:对于广大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学习计算机是为了将计算机作为工具使用,需要课程具有应用性和实用性。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论文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论文计算机基础教学是我国高校培养大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一个关键的学科,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未来其他计算机课程的好坏。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论文,希望大家喜欢!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论文篇一《浅谈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摘要: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学生进入大学后首先要进行学习的基础课程,学好这门课程,提高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可以为学生在大学期间其它课程的学习以及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可以说,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能力,高职教育,多媒体教学一、基本情况计算机应用基础既注重基础理论,又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它是所有计算机课程的先行课,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的相关计算机课程的学习。
通过学习该课程能够使学生具备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并熟练掌握windowsXP操作系统、office2003、Internet等软件的使用方法,达到考试大纲要求,并为后继学习其它计算机相关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学生情况由于学生来自全国各地,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遇到这种情况:水平较高的学生感觉计算机基础课程是浪费时间,缺乏学习积极性;水平较低的学生对计算机课程产生畏惧,自信心骤减,开始自我放弃。
这对教师是一项严峻的考验:即在保障大多数学生的同时,如何兼顾并提高以上两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水平。
因此,教师要依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精心组织教学,因材施教,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
三、考试情况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学期末要参加市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并取得相关证书。
教师在设置教学环节等方面,既要应试,保障考试的通过率,又要在有限的课时里让学生掌握更为丰富的实用操作技巧,提高学生的综合动手能力。
四、教学情况众所周知高职教育具有职业性、实用性、技能性的特点,因此高职教育的模式是以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在确保基础知识扎实稳固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计算机基础应用论文范文
计算机基础应用论文范文1计算机基础应用课程的问题分析1.1学生计算机基础普遍能力偏低一个院校的学生往往来自全国五湖四海,由于地域经济的不平衡,学生在各自的家庭中接触到计算机的时间也是不一致的。
加上有的学生受到自己兴趣的影响,接触比较早,他们学习本课程就相对容易些,对于那些不太感兴趣的学生,他们的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就比较弱,上机实践就更加困难。
1.2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上演独角戏专业计算机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的方式是先讲解专业基础知识,然后多媒体教学演示,最后才是学生的上机操作。
教师在讲授专业知识的时候,学生就有厌学情绪,觉得枯燥乏味。
教师在做演示操作时,学生眼高手低,感觉其实很简单。
所以说教师在整个计算机的教学过程中往往是一个人的独角戏,学生永远处于一个非常被动的位置。
有些教师为了能够更好地驾驭课堂,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计划,整个教学过程缺少与学生的沟通互动,学生学习到一个怎么样的程度,教师一概不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学习能力没有充分得到调动。
1.3课程内容陈旧,不与时俱进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操作系统也在不断更新换代,而学校内的计算机基础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完全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导致学生现阶段使用的教材内容陈旧,没有与时俱进,计算机教学环节单一枯燥,缺乏创意,学生在呆板的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疲倦感,导致了很多厌学情绪,在教学过程中根本体现不出来教育的先进性,这样对人才的培养也是非常不利的。
2计算机基础应用课程教学分析2.1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态度是学生学好计算机基础应用课程的基础,而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方法就是利用具有网络特色的多媒体教学软件作为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辅助教学工具。
2.2教师注重精讲多练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今时代的发展节奏,为了更好地解决课程学时少的问题,在计算机基础应用课程上,教师就需要采取精讲多练的方式。
这样不仅可以淡化理论,还能突出重点,重视实践,彻底解决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差的问题。
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格式范文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应用能力已经成为了社会判断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供大家参考。
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范文一: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问题及应对策略摘要:该文分析了《计算机应用基础》重要性的意义,详细概述了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的内容,指出本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策略《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大学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通识教育必修课程,也是大学生入学后开设的第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
其知识面涉及较广,影响较大,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
本文针对目前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点建议。
1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1学生计算机能力差别较大现如今计算机应用逐渐普及与应用,部分中小学生已经接触计算机,甚至部分上幼儿园的小朋友也已经开始接触计算机,并且现在很多学校在中小学阶段就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学生们对计算机的基本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具备了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
但是由于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对信息技术课程重视程度不一样,造成踏入高职高专的学生计算机能力层次不同。
大一学生中,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有来自城市的,也有来自于偏僻落后的农村,因此在计算机应用能力天壤之别。
有部分学生,在中学阶段就已经系统地学习了计算机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能娴熟的操作计算机,甚至有些已经通过了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但有部分同学,来自偏僻落后的农村,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薄弱。
目前院校都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教学,由于学生的水平能力层次有差异,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无法找到合适的切入点。
基础扎实的学生,对于教师所讲解的知识,已经掌握了,不需要认真听课。
基础薄弱的学生对教师所讲解的知识,听得云里雾里,逐渐失去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因此,教师非常有必要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才能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及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
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
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能力为主要目的。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供大家参考。
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范文一: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创新教学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笔记本电脑、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功能逐渐多元化,特别是微信、朋友圈、博客等社交网络的兴起,使中职学生每天的生活行为产生了大量的数据信息,迫使中职教师决策越来越依靠数据分析。
大数据正以一种庞大的信息力量影响着中职教学的发展,从教育角度来看,教育管理、思维方式、学习行为、教学评估等方面,无不受到大数据的影响,因此有理由相信大数据将掀起新的教育革命。
1大数据的特征大数据(BigData)从字面含义理解,即是大的数据集。
作为一个较为抽象且新兴的概念,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切统一的定义。
从狭义上讲,大数据是指庞大的数据量,即人们不能在短时间内对其中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的数据集,也就是大数据的字面含义;从广义上来讲,大数据是应对庞大数据集进行收集、整理、分析的一系列方法、手段、工具的集合。
归纳起来大数据有四个特征,分别是:1.1大量性(VolumeBig)大数据的数据量巨大,TB的数量级已经不能满足其数据的需要,而是延至PB以及ZB、YB级别。
1.2多样化(VariableType)数据的结构类型从单一的结构类型变为多样化类型,包括网页、图片、音频、视频、地理位置等半结构或非结构化的数据资料。
1.3高速化(VelocityFast)数据产生的节奏与生活的快节奏如出一辙,因此需要高效、及时的数据监测、处理方法。
1.4价值高和密度低(ValueHighandLowDensity)连续不断的监控数据流,实现360度监测,挖掘出有价值的数据信息。
2用大数据技术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在大数据时代影响下,信息的获取方式直接影响技校生对知识的掌握。
如何能与时俱进,适应大数据时代,有效利用大数据技术并应用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的挑战与机遇。
《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
《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论文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涵盖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方面知识的基础性课程。
本文旨在探讨计算机应用基础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更好地学习和应用这门课程。
首先,计算机应用基础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之一、它为学生提供了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理解和认知。
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知识,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计算机应用基础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已经在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计算机应用基础正是为了培养学生具备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素养。
在各个行业中,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知识和技能都是必备的。
例如,在金融行业中,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知识可以帮助人们进行数据分析和金融模型的构建。
在医疗行业中,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知识可以帮助医生对病例进行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在教育行业中,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知识可以帮助教师进行教学资源的开发和优化。
可以说,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学习对每个人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然而,如何更好地学习和应用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呢?首先,要加强理论学习。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有很多概念和原理需要掌握,因此要针对课程内容进行系统性的学习。
可以通过阅读教材、参加课堂讲解、与同学进行讨论等方式加强自己的理论学习。
其次,要注重实践操作。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掌握相关技能和知识。
可以通过上机实验、做项目、模拟操作等方式进行实践操作,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此外,要注重实践应用。
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不仅仅是为了掌握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
可以通过参加实习、参与课外活动、完成相关任务等方式进行实践应用,培养自己的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对于学生和社会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要加强理论学习、注重实践操作和实践应用,以更好地学习和应用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
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
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
论文在形式上是属于议论文的,但它与一般议论文不同,它必须是有自己的理论系统的,应对大量的事实、材料进行分析、研究,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1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计算机网络信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计算机应用技术的高低逐步成为了评判人才的新标准。
受此影响,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目前已成为了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调查显示,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目前我国大多数在应用微课程教学时,还存在不足,所制定的教学方案不能适应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导致教学质量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
为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水平,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将微课程应用到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之中,相较于传统课程,微课程具有短小精悍、运用灵活等优势,不仅能够更好的加深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同时还可显著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
基于此,本文分析探讨了微课程在我国现阶段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并就如何更好的发挥微课程教学在促进教学质量提高中的作用提出了几点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策略在移动互联高速网络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微课程在现代教育教学过程中逐渐发展壮大,大量研究证实,微课程可通过对教学目标进行合理设计、对教学手段进行优化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
此外,微课程还可作为教学辅助资源,通过将课程相关配套资料放进校园网服务器共享目录中的方式,可为学生学习资源的寻找提供便捷,帮助学生解决资源寻找障碍,增加学生学习积极性。
面对不断发展的微课程教学,教育领域现行的教学模式将面临着巨大挑战,以微课程为代表的新型教学模式势必会给传统教育教学带来系列变革,在改革的过程中,只有掌握正确的改革方向才能确保改革的效果。
浅谈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
浅谈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应用能力已经成为了社会判断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供大家参考。
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范文一:浅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摘要】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作为各个高职院校所有专业的必修课程,对今后的其它计算机课程教学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如何提高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方法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普及,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工作的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因此,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现在各大高职院校的必修课程。
开设该门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计算机文化素质,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把计算机作为一种有效的工具,应用到各自的专业中,使学生成为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那么,如何改革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达到较好的效果呢?笔者做出以下分析和建议:1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面临的问题1.1 学生层次差异大,影响教学效果刚入校的学生所具备的计算机知识差异大,来自城市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已经非常熟练,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偏远地区学生对计算机一无所知,也存在部分学生学过一点但不熟。
把这些学生放在同一班级,对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带来了困难,容易造成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丧失学习积极性;基础差的同学又感觉学习吃力,丧失学习兴趣,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1.2 教学方式单调,教学效率低下,效果不好虽然现在采用了多媒体教学,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是以教师为中心,更多的只是注重教的过程,学生仍然是被动地听、看,而忽略了学生学的过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忽视,甚至被压抑。
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对学生学习积极性所产生了很大的不良影响。
1.3 实验和教学不能配合紧密,教学效果难尽人意在实际教学中,对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有些教师和学生都不同程度的有着重理论教学,轻视实验教学的倾向,理论和实践不能同步进行,结果造成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脱节的现象。
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论文
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论文摘要:虽然《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已开展了多年,但在教材、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方面均存在诸多有待改善之处,在日后教学工作中,应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以求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技能,适应社会需求为主要目标,积极探索,加快推进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
作为一种应用范围极广的现代化智能工具,计算机已经成为现代人所必须掌握并赖以生存的基础,因此,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具备计算机应用能力显然已经成为其知识结构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但是,不少高职院校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为高职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提升带来了不良影响。
1 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1教材内容陈旧,缺乏应有的“实践性”特点作为教师授课的主要依据,教材为学生开展有效学习提供了基本载体,但是,当前多数高职院校所使用的教材属于改版后的本科教材,教材未能充分突出高职院校所要求的“实践性”特征。
教材内容陈旧,多数还未进行更新,学习内容依旧是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Office“老三篇”。
1.2实验室教学环境有待完善为了培育技能型人才,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加强学生计算机操作水平的训练。
因此,要求高职院校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实践环境,为了适应计算机更新换代快这一特征,应每年从财务预算中设立专项资金,专门负责加强实验室软硬件设施的建设,完善教学环境。
1.3学生素质良莠不齐近年来,随着扩招力度的加大,高职院校学生的素质显著滑坡。
由于不同地区、不同家庭环境、不同学习条件的影响,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良莠不齐。
由于不同的学生计算机水平差异较大,高职院校有限的教育资源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1.4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方法是教学工作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须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当前,多数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即理论+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探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各行各业在利用计算机来完成自己的日常工作。
因此,计算机应用这门课程是各中职学校必开的一门基础课程。
由于现在从小学开始已经让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方面的各种知识,而各学校对知识的教授也存在很大的不同,网络的发展也使学生很早接触到网络,导致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这样就对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带来了困难。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是以教师为中心,更多的只是注重教的过程,而忽略了学生学的过程,教学模式以单一的讲授为主,即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再加上学生对知识的一知半解,这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而新的就业形势则强调知识的综合应用及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如果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还采用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就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
本文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一下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
一、教学内容要面向社会和应用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这决定了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要面向基层,面向实际。
因此中职生,必须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很宽的适应能力。
由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学时少,风容多,老师在教学中就要根据这门课程的特点把握教学方向,抓住教学重点,强调实际操作与应用,下面就谈谈是如何安教学内容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涵盖了计算机基本应用的多个方面,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汉字输入法、windows操作系统及其应用、word文字编辑、excel电子表格、powerpoint电子演示文稿、internet的应用七部分内容,其中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汉字输入法以知识型和技能型内容为主,剩余的五部分不仅涵盖大量的知识型内容,更重要的是操作型内容也主要集中在这部分,因此这部分的学习将是教师讲解的重中之重。
在基础知识方面除了学生应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术语之外,教师应重点介绍计算机的硬件系统进行讲述,讲述微机的配置使学生学习后初步了解一台计算机要注意哪些性能指标,注意哪些关键硬件设备,如何正确评价一台机器的好坏与价格,如何正确使用使用机器。
在office方面,要让学生在实际练中带着问题学,在操作中检验自己所掌握的内容,在训练中从生疏到熟练,能解决实际问题;在excel教学过程中,重点则放在报表数据处理上,学生通过学习就能轻而易举地对报表数据进行排序,汇总和各公式的计算分析、求总和、平均值、最大值等操作。
二、教学模式1、边讲边练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强调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
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讲授理论知识,而不及时给学生进行适当的练习,那么教学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反之,教师不讲,只让学生盲目的上机练习,那么,学习效率难以保证。
对于职业学校的学,他们的心理比较脆弱,自学能力较差,面对所学知识茫然不知所措,上过一、两堂课后,就会失去对该课程的兴趣。
一堂课我们一般应该安排20-25分钟进行讲解、示范,根据需要该堂课的内容可以一次讲完,也可分几次进行,讲完一个问题让学生实践一下。
这样每堂课讲授的知识学生们能应用于实践并得到巩固,最后熟练掌握。
在讲授windows、word、excel、powerpoint等操作型的内容,我采用的是边讲边练的方法进行教学,即教师在对某个知识点进行讲解、演示后,马上让学生动手进行一个与刚才授课内容有关的操作练习,这样,学生的思路始终跟着老师的授课内容,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用学到的专业知识做工具去探索面临的新问题,又便于老师及时发现学生在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并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2、精讲多练“精讲”是指教师要讲出教学内容的基本知识点和精华;“多练”是指让学生有足够的上机时间,进行有目标、有实际效果的操作练习。
例如,键盘指法及汉字输入等技能型的内容,教师只需指出指法练习的要点和编码的规则,余下的就是要学生多练习,通过练习掌握技能技巧;也就是说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对讲课内容作出适当的调整,力求精讲、少讲,仅把学生普遍感到陌生的知识点及难点作为主要内容来讲,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操作实习。
实际上学生在操作时提出的问题远比讲理论时提出的问题要多得多,这说明操作实践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积极主动地思考,当然这也需要教师具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和驾驭课堂的能力。
3、分层次教学目前,职业学校的学生,他们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相对来说,城市学生在接触计算机的时间比农村学生多,甚至有些农村学生从没碰过计算机。
这样的现象,给中职学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
有基础的学生“吃不饱””,很容易失去上课的兴趣;而后进生因“吃不了”常常会失去信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可以试着进行分层次教学。
在学习新内容时,先对学生进行水平测试。
基础差的学生需要按教材学习,从易到难,逐步认识,使用计算机;对教材所要求的内容非常熟悉且操作熟练的学生,他们对计算机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可根据他们的兴趣,安排另外的任务。
三、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以应用为目的,以兴趣为动力对于大多数中职生来说,将来绝大部分不会从事计算机的科研与开发,而是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解决实际问题。
所以,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目标的确定,就是本着以应用为目的,使学生在走上岗位之前,就具备一定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
如学习powerpoint2000应用知识时,教师先把任务提交给学生,要求在本章内容结束时,能利用本章知识把个人的简历制成演示片,并要求对其中幻灯片的表现效果进行个性化设计,这样以应用为目的进行作业设计,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的学习就有方向性,任务完成了,他们也理解了相关的知识。
如果说由于应用的目的,学生会出于外在压力“要我学””,那么,由于兴趣的缘故,学生会出于内在动力变成“我要学”,在兴趣的作用下,学习不但更主动,而且也更有效,教师应该考虑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兴趣,使他们在兴趣的推动下深入学习。
2、以实践为基础,以理论为台阶学习计算机,特别是以应用为目的学习,如果没有实践作为基础,如同在空中造楼阁。
我认为学习计算机,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先知其然,在循序渐进中知其所以然。
如有机会动手组装一台计算机是学习硬件基础知识的最好铺垫。
学生对主板、cpu、内存、硬盘、软驱、光驱、显示器、显示卡、键盘等硬件就有感性认识。
以这些感性认识为基础,学习相关的硬件知识就不会过于抽象;学习word排版,教师不妨给学生布置一道作业,先让他们选出一张他们感兴趣的报纸,以这张报纸为参考,要求他们分别用word来重新排版(小组成员少用两人,多则五人),最后都打印出来,再一起讨论哪组的打印效果最好。
通过输入、改错、插图、制表、排版、打印,学生会更清楚word功能,并且知道如何使用这些功能。
对于一个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技校学生来说,动手能力的培养确实很重要,但不能忽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提高。
只会组装电脑,却不懂每一个零部件的功能及相关的基础知识,只会用现成的应用软件,却不懂软件的基本知识,若电脑出了一点问题,就慌了手脚,束手无策,显然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所以,理论的学习和提高是非常重要的。
3、范例教学法范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选择真正基础的本质的知识作为教学内容,通过“范例”内容的讲授,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掌握同一类知识的规律的方法。
这种教学法也是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得最多的方法。
例如在讲word的不规则表格制作时,教师可先让学生看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实用又漂亮的表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简要介绍不规则表格的基本制作方法,引导学生制作其中的一张表格,让学生对制作不规则表格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接下来老师就可布置几张形式各异的不规则表格让学生上机练习并通过练习找出其规律性的东西,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达到既熟练掌握所学内容又学会学习方法的目的。
4、循序渐进教学法在知识讲授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分散教学重点、难点,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学生逐步掌握各知识点。
循序渐进法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课题整合,提高教学效率,为提高学生操作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学习excel的if函数时,为了分散难点,以“学生成绩等级”划分为例:先让学生掌握两个分支的情况,将成绩划分为“及格”和“不及格”;然后做三个分支的情况,将成绩划分为“优秀”、“及格”、“不及格”;再做多个分支的情况,将成绩划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的情况;最后才是if函数嵌套其它函数的情况。
这样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在逐步完成操作任务中掌握知识、技能与方法。
5、分组竞赛法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组选出组长,在进行讨论和自主学习时以小组为单位来完成学习任务。
同时,每节课根据任务完成情况为每小组打分,记入期末的总评成绩中,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竞争性。
这种方法对每节课都适用,与其它教学方法同时使用会起到更好的作用。
在讲解powerpoint演示文稿制作时,由于有了前面word的知识基础,学生所需掌握的新知识点相对较少,所以学习的侧重点转移到了综合运用与设计能力上。
通过小组竞赛的方法,每个小组独立完成一个作品的设计制作,完成后各小组统一进行互相评价,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只起到提点与总结的作用。
通过这种方法,使用学生不仅更快地掌握了新知识,而且提高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创造性,资料的收集能力,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人际交往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的教学方法还有案例情景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引导式教学法等,这些教学方法可以相互交叉,使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四、考核方式考核的重点考核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关注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计算机文化素养及社会责任感的养成。
它包含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考核和期末的综合考核两个方面,过程考核可包括分组赛、课堂提问、个人笔记、作业检查、实验项目完成情况等方面,同时跟踪记录学生运用计算机完成任务、案例或项目的过程,评价学生操作过程及操作结果的准确性、合理性、熟练性及全面性。
适当加大过程考核的分数比例,使学生不要只重视最后的期末考核,还要重视学习过程的学习积极性。
五、结束语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因素,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使学生不但掌握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利用计算机求解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我们教学的真正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