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相关知识

合集下载

台风小知识和安全常识

台风小知识和安全常识

台风小知识和安全常识一、台风小知识1. 台风的形成台风是一种热带气旋,形成于热带海洋上的暖湿气团中。

当海洋表面温度达到26度以上,且垂直风切变较小的条件下,水汽蒸发上升形成对流云团,通过海洋对流不断吸收水汽,形成云团和水汽的互相作用,最终形成台风。

2. 台风的特点台风具有强风、暴雨、风暴潮等特点。

其强风区主要在台风眼壁附近,风力可达到十级以上,甚至超过十二级。

暴雨主要出现在台风中心及其附近,降雨量非常大,带来洪涝灾害。

风暴潮是台风登陆时海水因风力作用而堆积形成的巨浪,可引起沿海地区的严重水患。

3. 台风的分类与命名根据风力的强弱,台风可分为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和台风四个级别。

台风的命名是根据国际惯例,由各国气象部门负责,为了方便记忆和区分,每个国家为台风起一个名字,通常使用字母表的前几个字母。

二、安全常识1. 台风预警当气象部门发布台风预警时,我们要及时关注天气预报,了解台风的动态,提前做好防备措施。

特别是在台风登陆前,要保持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关注官方发布的信息。

2. 居民应急准备台风来临前,居民应做好紧急物资的储备,如食品、水、药品、手电筒等,以备不时之需。

同时,要检查住房的安全隐患,确保窗户、门窗的牢固性,及时清理阳台、屋顶等易受风害的地方。

3. 安全转移与避险如果所在地区已经受到台风严重影响,或者气象部门发布了撤离通知,居民应听从相关部门的指导,及时转移到安全地带或避险场所。

在转移过程中,要注意交通安全,避免人员拥堵和踩踏事故。

4. 家居安全防护台风期间,家庭要注意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在室内,要关闭门窗,拉好窗帘,以防窗玻璃破碎。

在室外,要远离高大建筑物、树木等易倒塌物,避免受到伤害。

5. 防范水患和风害台风带来的暴雨和风力很大,容易引发洪涝灾害和风害。

居民应关注天气变化,遵循气象部门的指导,尽量避免涉水行走,避免在高楼、电线杆、树木等危险地点逗留。

6. 电力和通信设施保障台风期间,往往伴随着停电和通信中断。

台风知识点

台风知识点

台风知识点摘要:一、台风简介1.台风的定义2.台风的形成原因3.台风的命名规则二、台风的分类与等级1.热带风暴2.台风3.超强台风4.台风等级划分三、台风的影响1.对我国的影响2.对其他国家的影响3.台风的正面与负面影响四、台风的预防与应对措施1.气象部门的预警2.居民的安全措施3.政府部门的组织协调4.灾难后的救援与重建正文:台风是一种发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旋,具有强大的破坏力。

它给人们带来严重影响,同时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台风的相关知识,包括台风的定义、形成原因、命名规则,以及台风的分类、等级、影响和预防应对措施。

首先,台风是一种热带气旋,是在特定的气候条件下,由暖湿气流形成的。

在西北太平洋地区,台风经常给我国以及周边国家带来严重的影响。

台风的命名规则通常是以热带气旋中心附近的最大风速来划分,分为热带风暴、台风、超强台风等不同等级。

台风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在我国,每年都会受到台风的侵袭。

台风带来的强风、暴雨、洪水等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

然而,台风也有其积极作用,如带来丰沛的降水,缓解干旱等。

因此,正确认识台风的影响,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应对措施,是降低台风灾害的关键。

在台风来临之前,气象部门会发布预警信息,提醒人们做好防范。

居民要遵循政府部门的指导,采取加固房屋、储备食物和水源等安全措施。

政府部门则需要组织协调各方力量,进行抗灾救援工作。

在台风过后,及时进行灾后重建,帮助受灾群众恢复生产生活。

总之,了解台风的知识,提高预防和应对台风的能力,是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途径。

关于台风的小知识

关于台风的小知识

关于台风的小知识一、什么是台风?台风是一种强烈的热带气旋,通常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区形成。

它由于强烈的风力和大量的降水而闻名,常常给沿海地区带来严重的灾害。

二、台风的形成过程台风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条件,主要包括海洋温度高于26度、大气湿度高、海洋表面风速小等。

当这些条件满足时,海洋上的水汽会不断上升形成云团,同时受到地球自转的影响,云团会开始旋转。

随着水汽的不断上升和旋转,台风的中心会形成,然后向外扩散,形成强大的风暴系统。

三、台风的特点台风通常呈螺旋状,中心附近的风力非常强大,最大风速甚至可以达到每小时300公里以上。

除了狂风之外,台风还带来大量的降水,导致洪水、山体滑坡等灾害。

此外,台风还伴随着雷暴、龙卷风等恶劣天气现象。

四、台风的命名为了方便管理和预警,国际上对台风进行了命名。

在西北太平洋地区,台风的命名由国际台风委员会负责,依次使用26个字母表的大写字母来命名。

命名的台风可以更容易被人们记住和警惕。

五、台风的影响台风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都有着严重的影响。

台风带来的强风和暴雨往往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受台风影响的地区常常出现停电、交通瘫痪、房屋倒塌、农作物受灾等问题。

因此,及时预警和有效应对台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六、如何应对台风在台风来临之前,人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减轻台风带来的影响。

首先,及时获取天气预警信息,密切关注台风动态。

其次,加固房屋,确保建筑物的结构安全。

此外,居民还可以做好应急物资的准备,如食品、水、药品等。

在台风来临时,应尽量避免外出,确保人身安全。

七、台风的预测和监测科学家使用各种仪器和方法来预测和监测台风的活动。

其中,卫星遥感技术可以提供大范围的图像,帮助科学家观察台风的路径和强度。

此外,气象雷达、风速测量仪等设备也对台风的预测和监测起到重要作用。

这些信息有助于预警和及时采取措施来减轻台风带来的灾害。

八、全球台风活动的变化趋势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台风活动也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趋势。

有关台风知识点总结

有关台风知识点总结

有关台风知识点总结一、台风的形成和发展1. 台风的形成条件台风是一种热带气旋,它的形成需要具备一定的气象条件。

首先,需要有足够的暖热海水为能量来源;其次,需要有较大的垂直风切变,并且在垂直上有足够的湿热空气,以及背风面有强烈的对流,这些条件才有可能形成台风。

2. 台风的发展过程台风的发展通常经历以下几个阶段:螺旋云团阶段、热带低压阶段、热带风暴阶段、强热带风暴阶段和台风阶段。

其中,螺旋云团阶段是指初始的气旋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局部对流旋转加强形成螺旋云团。

热带低压阶段指螺旋云团逐渐加强,在表面水温适宜的地方迅速发展成为热带低压,它的对流更为活跃。

热带风暴阶段指热带低压加强到一定程度形成低气压系统,风力达到17.2~32.6m/s。

强热带风暴阶段是指风暴内部云团密闭、对流活跃、中心风力强劲,风力达到32.7~40.7m/s。

最后发展成为台风。

3. 台风的结构特点台风的结构特点主要表现为中心眼和外围的“风墙”。

中心眼是台风最为明显的特点,它是一个直径为10~100公里的近似环形区域,也是风速最为平静的地方。

而“风墙”则是指环绕中心眼的强风区域,风速一般都在50m/s以上。

二、台风的影响1. 台风对海洋的影响台风在海上会带来很大的水动力,对海洋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在台风将要登陆时,海面上会出现大浪、暴雨和强风,造成海浪大,浪花飞溅。

登陆时,台风一方面会对海岸线周围的海域造成巨大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会对近岸一定的海域所在的岸域造成影响。

2. 台风对陆地的影响台风登陆后,会造成强风、暴雨、风暴潮等极端天气现象,这将给当地带来严重的影响。

台风带来的狂暴风暴会席卷平原和山地,风力可达十级以上,并且伴随暴雨,引发灾难性的洪灾和山洪泥石流。

同时,还会带来海浪和风暴潮,对临海地区的人们和建筑物造成威胁。

暴雨带来的暴雨洪水,则会给当地农作物、房屋、交通等造成重大影响。

三、台风的预测和监测1. 台风的预测方法台风的预测主要依靠气象卫星等现代气象观测手段进行。

台风知识点

台风知识点

台风知识点1. 什么是台风?台风是一种强烈的热带气旋,形成于热带海洋上的热带低气压系统中。

它是由于海洋上的水蒸气充分蒸发,形成大规模的对流云团,并在低气压系统的引导下逐渐发展起来的。

2. 台风的形成过程台风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条件。

首先,海洋水温要达到26℃以上,这样才能提供足够的热能供给台风的发展。

其次,大气环境要相对稳定,不能有太强的垂直风切变,这样才能保证台风的对流云团能够持续发展。

最后,台风的形成还需要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使得对流云团能够旋转起来。

当这些条件满足时,热带低气压系统就会逐渐发展成为台风。

首先是热带低气压系统开始形成,然后在海洋上的水蒸气的供应下,对流云团开始不断增强。

随着对流云团的增强,低气压系统的中心开始出现旋转。

当旋转速度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台风就形成了。

3. 台风的结构台风的结构主要包括眼、眼壁和外围雨带。

眼是台风的中心区域,是一个直径约10-50公里的圆形区域。

眼壁是眼的外围区域,是整个台风最强大的部分,包括了密集的对流云团和强风。

外围雨带则是眼壁以外的区域,有较强的降水和较弱的风。

4. 台风的影响台风带来的影响主要包括风力、降水和海浪。

台风的风力非常强大,可以达到每小时120公里以上,甚至更高。

强风可以造成树木倒伏、建筑物倒塌等破坏。

台风还伴随着大量的降水,导致洪涝灾害和山体滑坡等灾害。

此外,台风还会引起海浪,海浪的高度可以达到10米以上,对沿海地区造成严重影响。

5. 台风的预测和监测为了及时采取措施减少台风带来的损失,科学家们开展了台风的预测和监测工作。

台风的预测主要依靠气象卫星、雷达和气象观测站等设备,通过观测台风的路径和强度,来预测台风未来的发展趋势。

台风的监测则主要通过气象卫星和雷达等设备,实时观测台风的位置和强度,以及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6. 台风的命名为了方便区分不同的台风,国际上采用了给台风命名的方式。

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命名方式,例如,亚洲地区的台风命名由中国、日本、菲律宾和韩国等国家轮流负责。

地理有关台风知识点总结

地理有关台风知识点总结

地理有关台风知识点总结一、台风的形成台风是一种热带气旋,是指自然界中一种强烈气旋性气象系统。

台风主要在热带海洋上形成,是一种由热带海域上升的热带低压区,会对海岸带、附近海面和陆地带来灾害性影响。

1. 台风的形成环境台风的形成需要具备一定的气候环境条件,主要包括:暖海表面温度高、丰富的水汽、地转偏向等。

2. 台风的形成过程台风形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低压区形成、台风蛰伏期、台风发展期等。

其中,台风蛰伏期是指热带低压区逐渐积聚能量并发展成热带风暴的过程。

3. 台风的特点(1)旋转性:台风呈辐射状旋风,风眼周围的风向呈螺旋形,风速逐渐减弱。

(2)云团密集:台风中心云团密集,颜色深黑。

(3)降雨强烈:台风伴随着大风暴雨,降雨强烈。

(4)伴有风暴潮:台风登陆时,伴有风暴潮,海浪汹涌。

二、台风的危害台风是一种自然灾害性天气现象,对人类生产、生活和社会秩序都会造成灾难性的影响。

1. 风灾影响(1)房屋损毁:台风强大的风力会将建筑物、房屋毁坏。

(2)农田破坏:台风引发的风灾对农田作物有较大的破坏。

(3)电力中断:台风会导致电力设施受损,造成大范围的停电。

2. 暴雨灾害(1)洪涝灾害:台风伴随的暴雨会导致河流湖泊泛滥,引发洪水灾害。

(2)泥石流:台风引发的暴雨还容易导致地质灾害,如泥石流、滑坡等。

3. 海浪灾害(1)海岸侵蚀:台风伴随的风暴潮和大浪会导致海岸侵蚀和沿海地区的毁坏。

(2)海上交通受阻:台风在近海造成大风大浪,会对海上交通造成较大影响。

4. 其他灾害(1)人员伤亡:台风造成的灾害会导致人员伤亡,特别是在登陆台风的影响范围内。

(2)财产损失:台风造成的灾害还会导致巨大的财产损失,经济影响严重。

三、台风的预防和减灾措施为了减轻台风对人类社会的危害,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和减灾措施。

1. 台风预警(1)气象预警:气象部门需要根据台风形成的气象条件提前发布预警,提醒公众注意台风的动向和预防措施。

(2)海上预警:对于海上交通和渔业来说,需要在台风来临前采取适当的措施,避免船只受到台风的影响。

高考地理关于台风的知识总结

高考地理关于台风的知识总结

高考地理关于台风的知识总结1.什么是台风台风是一种强烈的热带气旋。

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是一种强大而深厚的热带天气系统。

强度达到热带风暴及以上级别的热带气旋,统称为“台风”。

发生在大西洋近中心附近地面最大风力12级及以上的热带气旋称为“飓风”。

所以“台风”、“飓风”都属于热带气旋的范畴。

2.台风的形成台风生成于洋面温度26℃以上的热带或副热带海洋上,由于大气发生的一些扰动,海洋上局部湿热空气膨胀上升,同时周围洋面空气源源不断地补充流入上升区,在地球自转的作用下,上升的空气绕着自己的中心一边按逆时针急速旋转,一边又随着周围大气向前移动。

移动的台风就像一个旋转极快的巨大“空气陀螺”。

3.台风等级划分根据台风底层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大小,台风可划分为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超强台风5个等级。

4.台风的分布台风的形成具有一定条件。

因此,它的发源也在特定的地区。

台风是热带洋面上的“特产”。

它经常发生在南、北纬度5-25度左右的热带洋面上。

北半球台风主要发生在7至10月。

其它季节明显减少。

台风形成以后,具有一定的移动路径。

以西北太平洋台风为例:在冬春季节(11月至翌年5月),台风主要在东经130度以东的海面上转向北上,在北纬16度以南往西进入南海中南部或登陆越南南部,还有少数在东经120-125度的近海转向北上,少数台风也可能在5月和11月登陆广东;在7-9月的盛夏季节,台风路径更往北、往西偏移,中国从广西到辽宁的沿海省份在此季节都有可能遭受台风侵袭;在6月和10月的过渡季节,台风主要在东经125度以东海面上转向北上,西行路径较偏北,在北纬15-20度之间,少数可登陆广东和台湾、福建、浙江。

台风运动除自身呈快速反时针(北半球)旋转移动外,主要受副热带高压和长波槽等大尺度天气系统的引导。

正常情况下,台风移动路径平滑、稳定。

但少数台风移动路径曲折多变,有停滞、打转,突然转向,移速突然变化,路径不定等多种形式。

高中地理台风知识点

高中地理台风知识点

高中地理台风知识点一、什么是台风?台风,又称为热带气旋,是指在热带海洋上形成的一种巨大风暴。

其特点是风力强大、范围广泛、降雨量大,并伴有强烈的风暴潮和暴雨。

二、台风的形成过程台风的形成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包括海洋水温高、纬度低、高空有较强的对流层切变等。

当海洋水温超过26℃时,会使得海面上的水蒸气大量蒸发,形成大量的水汽。

这些水汽会随着上升气流进入高空,形成云团。

云团在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后,可能形成台风。

三、台风的结构台风由眼、眼壁和外围云三部分组成。

眼是台风的中心,是一个相对较小的区域,天空晴朗、风力较弱。

眼壁是位于眼的外围,是台风最强烈的部分,风力非常强大,降雨量也最大。

外围云则是位于眼壁外围,风力较弱,降雨量相对较小。

四、台风的移动路径台风的移动路径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地球自转、气压场分布等。

在东半球,台风一般会顺时针方向移动;而在西半球,则是逆时针方向移动。

受到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台风在不同地区的移动路径也不相同。

五、台风的影响台风对人类和自然环境都会带来严重的影响。

台风的强大风力会摧毁建筑物、破坏农作物、切断交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此外,台风还会引发洪涝灾害、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给当地环境带来破坏。

六、台风预报和防御为了减少台风带来的损失,科学家们开展了台风预测和防御工作。

台风预报主要通过气象卫星、气象雷达等手段来获取数据,然后利用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和预测。

台风防御则包括加固建筑物、疏散人员、停工停产等措施,以减少台风对人类和社会的影响。

七、台风与全球变暖的关系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台风的频率和强度呈上升趋势。

全球变暖导致海洋水温升高,为台风的形成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因此,台风与全球变暖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八、台风的命名台风的命名是为了方便预报和记忆。

世界上不同地区使用不同的命名方式,例如,亚洲地区使用的命名方式是按照中国、日本、菲律宾等国家的名字进行命名。

九、台风的历史事件世界上有许多重大的台风事件,例如2005年的卡特里娜飓风、2013年的海燕台风等。

气象灾害台风知识点总结

气象灾害台风知识点总结

一、台风的形成原因1.海洋温度:当海水温度达到26℃以上时,可以提供台风生成的热源。

2.热带低压:热带低压是台风生成的基础,当热带低压经过一定的发展过程后,可能会演变成台风。

3.副热带高压:副热带高压是台风生成的重要环境条件,它可以为台风提供有利的环流条件。

二、台风的分类台风可以根据其风速强度来进行分类,通常分为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和台风四种级别。

其中风速超过17.2米/秒的为台风。

三、台风对人类的危害1.破坏建筑:台风登陆时往往带来狂风暴雨,造成房屋倒塌、树木折断等严重破坏。

2.洪水灾害:台风登陆时往往会伴随着暴雨,导致山洪、城市内涝等洪水灾害。

3.飞沙走石:台风登陆时会带来强风,导致飞沙走石、滑坡等灾害。

4.海啸:一些强台风登陆时还可能引发海啸,给海岸线上的居民带来巨大的威胁。

四、台风的预警和预报1.气象预警:当台风即将来临或正在逼近时,国家气象部门会发布相应的台风预警,提醒人们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2.气象预报:国家气象部门会根据卫星遥感、海面观测和数值模式等手段对台风进行预报,提前预测台风的路径、强度和登陆时间,以便人们做好准备迎接台风。

五、台风的防范措施1.加固建筑:在台风频发的地区,人们应该加固房屋结构,采取防风防水措施,确保建筑物能够抵御台风的袭击。

2.疏散安置:当台风预警发布后,人们应该及时疏散到安全地带,避免受到台风的威胁。

3.船只避风:海上船只在台风来临前应该提前寻找安全的避风港口,避免遭受台风的巨大危害。

4.加强沿海防护:沿海地区应该加强风雨墙、护堤等防护设施,以防止台风引发的海啸、洪水等灾害。

1.救援工作:台风过后,应该尽快组织救援队伍,进行灾害评估和救援工作,确保受灾群众的生命安全。

2.恢复重建:灾后恢复重建是台风灾害的长期任务,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进行城市重建和灾后恢复。

总之,台风是一种常见的气象灾害,对人类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台风的认识,做好防范和应对措施,以便减少台风灾害带来的损失。

防台风安全教育知识3则

防台风安全教育知识3则

防台风安全教育知识3则 台风来临的时候,要检查⾃⼰的准备措施是否完善,以及居住区域是否安全,要听从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安排,不要在有危险的范围内活动。

下⾯是店铺整理的⼀些防台风安全教育知识,供⼤家参阅。

防台风安全教育知识1 ⼀、台风来临前: 1、密切关注台风动向,注意收听、收看有关媒体的报道或通过“96121”⽓象咨询电话、普陀⼴播、电视、⽓象⽹站等了解台风的最新情况。

2、⽓象台根据台风可能产⽣的影响,在预报时采⽤“消息”、“警报”和“紧急警报”三种形式向社会发布。

同时,按台风可能造成的影响程度,从轻到重向社会发布蓝、黄、橙、红四⾊台风预警信号,公众应根据预报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3、台风来临前,公众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如准备所需的⾷物、净⽔、药品、应急灯以及有关的⽣活必需品等。

⼆、台风来临时: 1、台风来临的时候,要检查⾃⼰的准备措施是否完善,以及居住区域是否安全,要听从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安排,不要在有危险的范围内活动。

如果被通知撤离,要⽴即执⾏,以确保⼈⾝的安全。

2、关紧门窗,检查门窗是否坚固,取下悬挂的东西,检查电路、煤⽓等设施是否安全,电话线路是否正常。

3、⾼层住宅居民应将置于阳台外墙上、房顶上的花盆、杂物等转移⾄安全地带,以免被⼤风吹落造成伤⼈事故。

4、没有急事千万不要随意外出。

5、有急事外出时,尽量乘坐出租车或公交车,千万不要在河边、海塘或⼩桥上⾏⾛,不要在强风影响区域开车。

6、要停⽌⼀切⾼空及户外危险作业;停⽌各种露天集体活动和室内⼤型集会。

7、正在旅游景区的要听从景区管理⼈员的安排,停⽌⼀切户外活动,及时疏散到安全区域或在宾馆内休息,不要随意外出。

8、出海船只应及时回港避风,回港避风船只上的⽆关⼈员要及时到安全地点休息。

9、居住在⼭坡边的群众要警惕台风暴⾬带来的⼭体滑坡、泥⽯流灾害,发现危险信号及早转移。

10、居住在⽔库、⼭塘下游的居民要听从当地政府的安排,该转移时⽴即转移。

台风小知识

台风小知识

台风小知识一、什么是台风台风是指在热带海洋上形成的强烈气旋,是一种热带气旋的一种,也叫做热带气旋。

二、台风形成的条件1.温暖的海水:台风需要海水温度在26℃以上,这样才能提供足够的热量。

2.地球自转:地球自转会形成科氏力,使得气旋呈现旋转状态。

3.纬度低:台风主要在赤道附近的热带海洋上形成。

三、台风的分类根据风力的强弱,台风可以分为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和台风四个等级。

四、台风的特点1.巨大的风力:台风的风力非常强大,最强的台风甚至可以达到17级以上的风速。

2.强降雨:台风伴随着大量的降雨,往往会引发洪涝灾害。

3.巨大的风暴潮:台风过程中,海面上升形成风暴潮,给沿海地区带来巨大的威胁。

五、台风的影响1.风灾:台风的强风会导致树木倒伏、建筑物受损,甚至引发火灾等。

2.水灾:台风伴随着暴雨,会导致河水暴涨、山洪暴发,引发洪涝灾害。

3.海上事故:台风过程中,海上交通受阻,船只容易发生事故。

4.农作物损失:台风过后,农田受灾严重,作物受损严重。

六、台风预警信号1.蓝色预警信号:表示可能受到台风影响,需加强监测。

2.黄色预警信号:表示台风可能影响到该地区,需做好防范准备。

3.橙色预警信号:表示台风已经或即将影响到该地区,需采取行动。

4.红色预警信号:表示台风已经严重影响到该地区,需采取紧急避险措施。

七、台风的命名台风的命名通常采用国际公认的命名方式,每个地区有自己的命名规则。

台风的命名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识别和记忆,方便进行预警和应对措施。

八、如何应对台风1.及早关注气象预报,听从政府的安排和指导。

2.做好防护措施,固定好室外物品,关好门窗。

3.避免靠海居住的人员及时撤离,确保人身安全。

4.注意防范水灾,清理排水系统,确保排水畅通。

5.避免涉水,尽量不要驾车行驶,防止发生交通事故。

九、台风的灾后重建台风过后,需要进行灾后重建工作。

这包括修复受损的建筑物、修复交通运输系统、恢复供水供电、恢复农田等。

灾后重建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民众共同努力,以恢复受灾地区的正常生活秩序。

防台风安全知识教育大全

防台风安全知识教育大全

防台风安全知识教育大全防台风安全知识教育大全Vol.1/ 台风来前早准备1. 要及时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台风动态信息,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做好防范工作。

2. 在台风来临前应检查好门窗是否牢固,取下悬挂物,收起阳台上的物品,尤其是花盆等重物,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风吹动的雨棚、广告牌等搭建物,防止被风刮落,造成伤人事故。

3. 台风可能造成停水停电等现象,要及时做好充足食品、饮用水和药品等日常生活的储备工作。

并检查电路、煤气等设施是否安全,尤其要切断危险的室外电源,以防事故。

4. 提前做好管道疏通泄水、确保排水设施畅通。

5. 有车族在台风来临前要提前检查并保管好车辆,由于地下室停车库容易渗水,要尽快将车辆驶离,以免浸泡受损。

6. 尽量减少外出,确保留在家中最安全的地方;危棚简屋、临时工棚内的人员及时转移至安全场所。

7. 遇有紧急情况,可拨打“110”、“119”、“120”等救助电话。

Vol.2/ 台风来时要避险1. 密切关注台风动向,及时了解台风的最新情况。

2. 台风袭来时风力较大,尽量减少外出。

切勿在玻璃门窗、危棚简屋、临时工棚等地方及广告牌、霓虹灯等高空建筑物下躲风避雨。

3. 尽量避免在靠河、湖、海的路堤和桥上行走。

尽可能避开地下通道等易积水地区。

台风中不要赤脚或穿凉鞋,雨靴最好,预防触电。

4. 台风期间,常会伴有暴雨,驾驶车辆时要减速行驶,遇特大暴雨影响视线时靠边停车,雨量集中引起路面积水应小心过水塘;不要紧急制动;不要急转弯,注意行车安全。

5. 台风带来的暴雨容易引发洪水、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灾害易发地区和已发生高强度大暴雨地区,要提高警惕,及时撤离。

6. 留守单位抗台,一定要提高警惕,要保护公共财产安全,更要考虑到人身安全。

当台风来临时,尽量待在安全的地方,发现险情及时关闭电源,防止发生意外。

Vol.3/ 台风过后莫放松1.台风过后,要仔细检查煤气、水,以及电线线路的安全性,断落电线不可触摸,应通知电力等相关部门进行检修。

台风安全知识及注意事项

台风安全知识及注意事项

台风安全知识及注意事项以下是 8 条关于台风安全知识及注意事项:1. 台风来啦,你可得把门窗关好呀!就像给家穿上一层坚固的铠甲,千万不能马虎。

你想想,要是门窗没关好,那风不就呼呼地往家里灌啊!可得小心。

例子:“哎呀,去年那台风可把咱这窗户吹得哗哗响,还好我关紧了,你可别不当回事儿啊!”2. 在台风天,尽量少出门哟!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外面狂风暴雨的,危险得很呐。

这就好比在波涛汹涌的大海里游泳,一不小心就会被卷走。

例子:“我上次台风天出去,差点被吹跑了,你可别学我啊!”3. 注意高空坠物啊!那些个广告牌、花盆啥的,在台风面前可都不老实。

就像一颗颗随时会爆炸的炸弹,得躲远点。

例子:“听说那谁谁家的花盆被台风吹下来,砸坏了车,多吓人呐!”4. 囤点食物和水很有必要呀!万一台风困住你了,没吃的没喝的咋整?这跟准备干粮上路不是一个道理嘛。

例子:“那次台风我就没准备,饿了一整天,现在想想都后怕。

”5. 台风的时候要关注天气预报呀!就像有个军师给你通风报信,让你心里有底。

别傻傻地啥都不知道。

例子:“我就是没看天气预报,结果措手不及的。

”6. 检查电路很重要哇!别让台风把电路弄出问题来,那可不是好玩的,这就像人的血管一样,得保持通畅。

例子:“我邻居家就是电路出问题,黑漆漆的,多不方便。

”7. 车子停在安全的地方知道不?可别停在那些容易积水或者有大树的地方。

这就好像给车子找个安稳的窝,别让它受伤。

例子:“上次有人把车停树下,被树枝砸了,多倒霉啊!”8. 要是住在危险区域,一定要及时转移呀!这可不是闹着玩的,生命最重要啊。

就像火灾来了要赶紧跑一样。

例子:“那个谁,住危房还不转移,最后多危险啊,可别犯傻!”台风真的很可怕,大家一定一定要重视这些安全知识和注意事项,保护好自己和家人!可别不当回事儿啊!。

防台风安全知识(精选10篇)

防台风安全知识(精选10篇)

防台风安全知识防台风安全知识一、什么是台风台风(Typhoon),属于热带气旋的一种。

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是一种强大而深厚的“热带天气系统”。

我国把南海与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按其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风速)大小划分为6个等级,其中中心附近风力达12级或以上的,统称为台风。

广义上而言,“台风”这个词并非一种热带气旋强度。

将中心持续风速每秒17.2米或以上的热带气旋(包括世界气象组织定义中的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和台风)均称台风。

在非正式场合,“台风”甚至直接泛指热带气旋本身。

当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达到热带风暴的强度,便给予其名称。

名称由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的14个国家和地区提供。

二、防台风安全知识(精选10篇)台风(属热带气旋的一种),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是一种强大而深厚的热带天气系统。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防台风安全知识(精选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防台风安全知识1台风来临前应做好哪些准备?1、要加强对孩子的防台风、防暴雨、防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知识的教育,提高孩子的安全防范意识。

2、在家中时要关好门窗,缚牢有可能被风吹落的物体,如花盆、护栏、遮雨棚、晾衣杆、室外天线等。

3、台风可能造成停水停电等现象,要及时做好日常生活的储备工作。

准备适量的水及食物、蔬果,并确保冰箱里的食物新鲜。

4、准备好蜡烛、手电筒,以备风中停电时使用。

5、检查煤气及电路,留心火源。

疏通泄水、排水设施,保持其畅通。

6、门窗玻璃用胶带粘好,准备好胶合板、塑料板、毛毯,以备加固窗户。

防台风安全知识2台风来了如何避险?1、尽量不要外出。

2、如果在外面,不要在危旧住房、厂房、工棚、临时建筑、在建工程、市政公用设施(如路灯等)、吊机、施工电梯、脚手架、电杆、树木、广告牌、铁塔等地方躲风避雨。

3、台风来临时,千万不要在河、湖、海的路堤或桥上行走,不要在强风影响区域开车。

台风的小知识

台风的小知识

台风的小知识
x
一、台风释义
台风,是指在东亚地区沿海促使风力强劲,风速可达每小时50公里以上,周围气压深降,产生大风暴的强烈涡旋风系统。

二、台风形成原因
台风是一种季节性的强大涡旋性气旋系统,一般发生在热带气压低的西太平洋地区及周围的海域,形成台风的条件是海面温度要比陆地高,起初台风是由赤道附近的热带海洋水蒸发及冷空气和热带海洋水的相互作用形成的。

三、台风的季节性
台风在海洋上的季节性表现为台风多发生在夏季,尤其是六月到十月的“台风季”。

此外,台风的发生时间也受到气压低的条件的影响,有关气压低的条件的影响,有关气压低的条件的影响,也来源于地球表面的热量及东亚冬季季风和夏季季风等气压系统。

四、台风的危险性
台风的强烈风力以及风暴潮和强降雨会给人类栖息地带来严重的灾害。

台风的危害主要表现为风力强劲,造成建筑物倒塌、树木拉倒、农作物残缺等灾害;风暴潮横扫海岸、把岸边建筑物淹没、沙洲消失;台风过程中的强降雨可以造成洪水、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最严重的是会造成人员的伤亡。

- 1 -。

高考地理台风专题知识点

高考地理台风专题知识点

高考地理台风专题知识点一、什么是台风?台风是一种强烈的热带气旋,通常伴随着强风、暴雨和巨浪。

它由水蒸气在海洋上升形成,然后在一定的气流环境下逐渐发展壮大。

台风通常呈螺旋状,并带有眼、风眼墙等特征。

二、台风的形成和发展1. 形成条件:台风形成的主要条件包括大量的热带海洋表面温热水汽、高湿度和低垂直风切变等。

2. 发展过程:台风的发展过程分为初生期、成熟期和消亡期三个阶段。

初生期是指风暴系统刚刚形成的阶段,成熟期是指风暴系统达到最强时的阶段,消亡期是指风暴系统逐渐减弱的阶段。

三、台风的结构和特征1. 结构特点:台风的中心区域通常有一个呈放射状的云体,称为“风眼”。

风眼周围是云层最高、最密集、最活跃的部位,称为“风眼墙”。

风眼和风眼墙是台风最强风力和最猛烈降水的区域。

2. 特征表现:台风的特征表现为强风、暴雨和巨浪。

其强风区通常伴随着高达十级以上的大风,暴雨区域则会带来巨大的降雨量,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

同时,台风形成的巨大涡旋也会引起海洋中的巨浪,对沿海地区的安全造成威胁。

四、台风的影响及预防措施1. 影响范围:台风的影响范围通常包括风力影响、降水影响和海浪影响。

台风带来的强风可以破坏建筑物、破坏电力设施等,降水过多则容易引发洪涝。

巨大的海浪也会对沿海地区造成严重的破坏。

2. 预防措施:针对台风的影响,人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其中包括建设抗台风设施、制定完善的预警机制、加强灾害救援等。

此外,个人也应该注意加强对台风的预防意识,及时采取避险措施,确保自身安全。

五、维护台风专题知识点的重要性1. 考试相关:台风相关的知识点经常出现在高考地理考试中,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掌握台风的基本概念、形成发展过程和预防措施等知识点,有利于备考。

2. 生活实用:台风是自然灾害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而发生台风时,了解相关的基本知识和预防措施,可以帮助人们在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采取行动,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结论:通过对高考地理台风专题知识点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到台风的形成发展过程、结构特点以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等方面的知识。

台风科普知识

台风科普知识

台风科普知识一、什么是台风?台风是一种热带气旋,是指在热带海洋上形成并具有明显旋转风眼的强风暴系统。

台风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条件,包括足够的海水温度、湿度和一定的纬度等。

台风的特点是强风、暴雨和风暴潮,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的灾害。

二、台风的形成过程台风的形成需要一系列的过程。

首先,海水温度达到26℃以上,空气湿度高,形成热带低气压。

接着,低气压区域中的水汽上升,形成云团,同时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开始旋转。

随着旋转加强,台风的中心逐渐形成。

当台风中心的风速达到每秒17.2米以上时,台风就会命名并形成。

三、台风的分类根据风速的不同,台风可以分为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和台风四个等级。

其中,台风的风速在每秒33.5米至每秒41.4米之间,是最常见的台风等级。

而超强台风则是指风速达到每秒51.5米以上的台风。

四、台风的影响台风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首先是强风带来的破坏力,可以摧毁建筑物、拔起树木、吹翻车辆等。

其次是暴雨引发的洪涝灾害,可能导致城市内涝、山洪、泥石流等。

此外,台风还会带来风暴潮,造成海水倒灌,淹没沿海地区。

台风还会对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造成破坏,给灾区的救援和恢复工作带来困难。

五、如何防范台风为了减少台风造成的灾害,人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范措施。

首先是加强气象监测,及时掌握台风的动态,预测其路径和强度。

其次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建筑物的抗风能力,加固沿海防护工程。

此外,人们还需要做好应急准备工作,储备足够的食品、水和应急物资,制定应急预案,确保人员安全。

同时,应当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六、如何应对台风当台风来临时,人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应对措施。

首先是关好门窗,确保室内的安全。

其次是避免外出,尽量待在安全的地方。

同时,还需要注意防范风雨,避免被飞来的杂物伤害。

此外,需要及时关注天气预警,听从当地政府和气象部门的指导,遵守疏散指示。

在台风过后,要及时清理废墟,排除安全隐患,同时做好灾后重建工作。

高考关于台风的知识点

高考关于台风的知识点

高考关于台风的知识点台风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对于高考来说,了解和掌握台风的相关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从台风的定义、形成原因、分类、预警措施和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

1. 台风的定义:台风是一种强烈的热带气旋,由于海洋的热量和水蒸气的吸收,形成在大气中的一个巨大风旋。

2. 台风的形成原因:台风的形成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温暖的海水、充足的水汽、低纬度地区的旋转气流等。

当这些条件满足时,台风便可能形成。

3. 台风的分类:台风按照其强度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和超强台风。

其中,台风是指中心最低气压在8.0×104帕至9.4×104帕之间的热带气旋。

4. 台风的预警措施:为了减轻台风给人们的伤害,社会应采取一系列的预警措施。

包括:颁布台风预警信号、撤离危险区域、加强防御工作、加强沟通和信息发布等。

5. 台风的应对措施:在台风来临时,人们需要采取一些应对措施来保护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

如:关紧门窗、收起室外物品、备足食物和水、确保电力供应、避免靠近海岸等。

6. 高考与台风的关系:台风可能给高考期间的考生带来一定的困扰。

如果遇到台风天气,考生和家长需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和学校通知,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调整和安排。

7. 台风在地球上的分布:台风主要分布在太平洋西北太平洋、印度洋、南太平洋和大西洋北部等热带海域。

其中,西北太平洋是台风最活跃的地区,每年形成的台风数量最多。

总结:通过以上对高考关于台风的知识点的论述,我们了解到台风的定义、形成原因、分类、预警措施和应对措施等相关知识。

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将有助于我们应对可能出现的台风灾害,保护自身安全。

同时,在高考期间,对于可能受到台风影响的考生,需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和学校通知,做出合理的安排和准备。

台风的知识点总结

台风的知识点总结

台风的知识点总结一、什么是台风?1. 台风的定义:台风是一种强烈的热带气旋,通常伴随着强风、暴雨和海啸,是地球上最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之一。

2. 台风的起源:台风通常在暖海域上空形成,其形成与海水温度、大气稳定度、风切变等因素有关。

3. 台风的名称:台风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称呼,如叫做「台风」、「飓风」、「风暴」等,这些名称的使用地区和气象组织有所区别。

二、台风的形成过程1. 热带扰动:台风形成的第一步通常是一股强的热带扰动,它的生成和发展主要是受到地球自转和大气环流的影响。

2. 热带低压:当热带扰动持续发展,达到一定强度后就会形成热带低压,这是台风形成的关键阶段。

3. 台风的生成:在热带低压的基础上,当湿热气流不断汇聚并上升时,水汽凝结释放出大量隐热,形成巨大的热带气旋,即台风。

三、台风的主要特征1. 风速:台风的最大持续风速一般在每小时118公里以上,且持续时间达到1分钟或以上。

2. 雨量:台风伴随着大雨,暴雨会导致山洪、洪水等次生灾害。

3. 暴潮:台风会引发海上暴潮,引发海啸,危害沿海地区的安全。

4. 破坏性:台风的破坏性主要表现在强风、暴雨和海啸等方面,会对沿海地区和岛屿造成重大损失。

四、台风的影响及防范措施1. 农业及生态破坏:台风会导致农作物受灾、树木倒伏,破坏生态平衡。

2. 民生及生命安全:暴雨、强风会对民居和基础设施造成破坏,危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3. 防范措施:包括气象预警、疏散转移、紧急救援等防范措施,以减少台风给社会带来的损失。

五、台风的等级分类1. 中国台风等级:根据台风的强度和预测的路径,中国将台风分为4级,分别为强台风、超强台风、热带风暴和低压。

2. 世界台风等级:根据风速和强度的不同,世界各国对台风的等级分类标准有所区别。

六、台风的预测与监测1. 台风预测技术:包括气象卫星、雷达、探空、数值模式等多种技术手段。

2. 台风监测网站:各国气象机构定期发布台风动态信息,提醒公众注意台风的最新情况和防范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台风安全知识
一、台风基本概述
台风是产生在热带海洋上的热带气旋,它是一个旋转极快的空气大漩涡,一边绕自己的中心急速旋转,一边随周围大气向前移动,移动的台风就像一个巨大的“空气陀螺”。

台风结构主要分为台风外围、台风本体和台风中心三部分。

台风的外围,特别是涡旋区乌云密布、狂风暴雨,愈靠近中心气压越低,风力越大。

但台风中心(即台风眼)一般天气晴朗,万里无云,风平浪静。

台风直径通常从几百公里到上千公里,台风向前移动的速度平均约每小时20-30公里,风速达到33米/秒以上。

台风形成的条件有:
1.宽广的海面,海水温度在26摄氏度以上;
2.南北纬5度以内海面;
3.要有大范围的对流云系存在。

全球每年形成很多台风,其中以北太平洋西部及中国南海地区生成的台风最多也最强,平均每年约生成24个,而一半以上发生在七、八、九三个月,以八月最多,所以每年的七、八、九这三个月是台风的高发期。

当听到台风警报时,不能跑到海边或者受到台风影响的区域游玩;正在海边的,迅速回家,保证安全第一。

世界气象组织把台风划分为6个等级,专业上台风指中心附近平均风力达到12-13级的热带气旋,平时所说的台风包括了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等。

二、台风的危害
台风主要有三大危害:强风、暴雨和风暴潮。

1.强风:摧毁房屋、建筑及高空设施,压死压伤人员,刮断电力和通讯线路,吹翻车辆、船只、行人,摧毁农作物,吹倒甚至拔起大树。

2.暴雨:造成平原洪涝,使城镇、村庄、农田受淹,城市内涝积水;引发山洪、地质灾害;冲毁房屋、建筑、道路、桥梁,甚至吞噬整个村庄;导致水库垮坝、防堤决口或漫顶。

3.风暴潮:掀翻海上船只,冲垮码头、养殖场以及各类设施,冲走海边人员,造成海堤溃决、海水倒灌,冲毁房屋、建筑,淹没村镇、农田等。

三、防治常识
台风的预警可以分为红、橙、黄、蓝四个等级。

台风蓝色预警信号表示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
力达6级以上,或者阵风8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台风黄色预警信号表示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
力达8级以上,或者阵风10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台风橙色预警信号表示12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
力达10级以上,或者阵风12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台风红色预警信号表示6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12级以上,或者阵风达14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一)台风来临前
气象台会发布台风消息或台风警报,大家一定要提早做好自我防范和保护,避免人身伤害。

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准备食品物品
准备必要的食物、饮用水、药品和日用品,以及蜡烛、应急灯、手电筒等应急用具。

(1)食物矿泉水有备才无患
听起来可能有些夸张,但从往年台风季节的情况看,准备些干粮和饮用水绝对没错。

因为台风影响,很可能遇上停电停水,如果自家地处低洼,还可能被困上一两天,这时候,这些东西就派上用场了。

虽然对新来的台风不知道有多厉害,但早做准备总是没错的。

(2)手电小照明能派大用场
除了食品,家里最好还能准备一些诸如手电、蜡烛和蓄电的节能灯,因为万一遇上停电或是房屋进水,用电将成问题,备用的照明设施还能解决些问题。

同时也可能遇到这样的情况,就是夜晚出行。

台风夜不比平时,没准会有什么被吹倒的东西横在你前方。

2.搬移易坠物品
将阳台、窗台、屋顶等处的花盆、杂物等易被大风刮落的物品,及时搬移到室内或其他安全地方。

3.加固易倒设施
加固室外悬空、高空设施以及简易、临时建筑物,必要时拆除。

4.物品防淹防浸
将低洼地段、江边河边等易涝房屋内的家具、电器、物资等,及时转移到高处。

地势低洼的居民区,大风大雨天造成积水的情况可能无法一时解决,但积水带来的麻烦和危险还是能避则避。

趁暴雨来临之前,将自家的排水管道检查一遍。

如果有条件最好疏通一遍。

台风天雨水持续时间会很长,能把积水的可能性减到最小那是最好。

特别是住在一楼的住户,包括一些临街的商铺,大家把一些碰不得水的电器、货物以及衣鞋,尽可能转移到高处,万一进了水,损失不至于太大。

5.取消出行计划
不要到台风可能影响的区域游玩,正在台风可能影响区域旅游的应提前返回。

不少市民出门骑自行车,这台风一来,雨披、雨伞等雨具自然必不可少。

不过,骑车带雨具也有讲究。

有些年轻人骑车技术好,喜欢一手把方向,一手拿雨伞。

这种做法本来就是违反交通规则的,台风天气更加要不得。

要是风一大,雨伞一受力,骑车摔一跤可就太划不来了。

喜欢用雨披的市民也要小心,出门时最好把雨披的前摆用夹子固定在车筐上,这样一来,就不会有风一吹,雨披盖住脸的尴尬了,也少了一份危险。

6.做好转移准备
居住在危险区域的人员,应及早准备好必要的生活用品和食品,随时准备转移。

老、弱、病、残、孕、幼等应尽早投亲靠友。

(二)台风来临时
当气象台发布台风紧急警报时,表示台风已经逐渐影响我们。

应全力以赴、积极防避,
以“避”为主,避免人员伤亡,碰到危险时可以打紧急求助电话。

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密切关注台风,随时掌握最新台风预警信息。

2.仔细检查室内的电路、电话、煤气等是否安全可靠,尽量拔掉不必要的电源插头,切断危险的室外电源。

3.人员避免外出。

人员尽量呆在安全、坚固的房屋内,紧闭门窗并远离迎风门窗,特别是老人孩子,千万不要随意外出。

4.停工、停课、停会。

公司会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统一安排停工,大家最好待在家里躲避台风,千万不能外出。

5.台风来临时,如果你正出门在外,千万要小心谨慎,远离危险,确保人身安全。

(1)行走时,应一步一步地慢慢走稳,顺风时绝对不能跑,否则就会停不下来,甚至有被刮走的危险;要尽可能抓住墙角、栅栏、柱子或其他稳固的固定物行走;走到拐弯处,要停下来观察一下再走,贸然行走很可能被刮起的飞来物击伤;经过狭窄的桥或高处时,最好伏下身爬行,否则极易被刮倒或落水。

(2)远离易倒建筑和高空设施。

如广告牌、树木、电线杆、路灯、危墙、危房、脚手架、吊机、铁塔,以及临时搭建物、建筑物等。

(3)小心空中易坠落物品。

如花盆、杂物、雨篷、空调室外机、门窗玻璃、幕墙玻璃,以及建筑工地上的零星物品等。

(4)江边、河边、湖边、海边及桥上风力更大,行人容易被吹倒、吹落造成溺水。

(5)小心积水、谨防触电。

积水之下暗伏危险,要尽量绕开。

发现电线杆吹倒、电线被风吹断,一定要迅速远避,谨防触电。

躲雨也不是随便哪个地方就能躲的,搞得不好就容易出问题,下面这些由专家提供的建议也许对你会有用。

打雷下雨时,不要在山顶和高地停留,不要站在空旷的田野里,要避开孤立高耸凹凸的场所;不要在电线杆附近、大树下避雨,也不要在没有安装避雷针的高大建筑物下避雨,同时要远离铁塔和其他较高的金属物,可躲在低洼处或干燥处;在雨中不要打手机;田地间劳动的农民,不要扛着铁锹、锄头在雨中行走,尽量扔掉铁器工具;也不要在雨中狂奔,因为步子太大了,通过身体的跨步电压就越大。

6.人员及时转移。

居住在危险区域的人员,应尽早投亲靠友自主转移,或听从政府、单位安排统一转移。

7.遇险冷静自救。

如果你被洪水围困或遭遇山洪袭击,一定要保持头脑冷静,努力避灾自救。

(三)台风过后
当气象台解除台风警报或解除台风预警时,表示台风的影响基本解除。

台风过后,应继续加强安全防范和卫生防疫。

我们要注意的有:
1.不要立即返回。

台风过后,转移、撤离人员不要立即返回,应确认危险区域已经安全,或政府已经宣布安全后,才可以返回。

2.回家注意检查。

遭遇台风侵袭后,家里可能已产生潜在的危险,在确认煤气是否安全前,不用火柴、打火机等明火,使用手电筒等进行照明,检查电路是否安全和房屋、门窗等是否牢固可靠,不要乱接断落电线。

3.出行注意安全。

台风过后,出行要注意安全,外界环境较为危险。

遇到路障或者是被洪水淹没的道路,切记绕道而行,不走不坚固的桥;遇到静止的水域有垂下来的电线、电缆,要立即远离,千万不要涉水,以防触电;不在被毁损的房屋、建筑、设施以及折断的广告牌、线杆、树木等附近逗留或经过。

4.加强卫生防疫。

灾情之后有疫情,大灾过后有大疫,灾后千万注意卫生防疫。

(1)注意饮水卫生。

水要经过消毒烧开后再喝,千万不要喝生水,尽量饮用干净的瓶装水。

(2)避免接触脏水,因为脏水中含有大量的病菌。

(3)得病及时就医。

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严防疫病传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