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读书笔记

合集下载

《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与《天下体系》中的现代与传统

《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与《天下体系》中的现代与传统

《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与《天下体系》中的现代与传统作者:王慧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7年第11期内容摘要:近两年来对传统文化的宣传与重视似乎达到近20年来的顶峰。

一方面一部分人开始积极响应,参与到各类传统文化学习的队伍中;另一方面一部分人开始纠结生疑,这“遗忘”了数年的传统,该怎么融入到现代生活中?在现代与传统之间究竟该如何平衡成为热议的话题。

在此问题引领下,试图通过对两本书中的进行分析进而得到一些启示。

关键词:传统儒家国天下一、现代与传统列文森在分析中国近代的发展时提出了“传统的断裂”,同时他认为,这种“断裂”的全部功劳都在于西方的入侵。

事实上,这种论断在某种程度上是存在偏颇性的,中国由传统向现代的变迁自然不能全部归功于西方,它是多重作用力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

但是仍然值得注意的是,在经历传统到现代的变迁之后,中国的传统思想确实是因此而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使得中国传统的思想基础收到了动摇。

列文森认为这种传统在中国社会中地位的改变并不是一时形成的,它经历了“从曾国藩的折衷主义,到张之洞的中体西用论;从今文经学派与古文经学派的论争,到20世纪初民族主义的兴起;从平等地择取“中西之精华”以维护儒教的普遍效用,到将儒教和基督教作为平等的‘现代’对立物来恢复儒教在中国昔日的地位;从自由主义与‘文化至上论’的保守主义之间的争论,到共产主义理论被中国知识分子所接受”这样一个逐步发展变化的过程。

列文森以“儒教”为着眼点,指出在这一过程中“儒教”由“普世价值”逐步沦为了“博物馆陈列物”。

而也是在此之后,中国的社会从传统走向了现代。

也正是这一过程,从另一个角度,被列文森论述为“近代中国思想史的大部分时期,是一个使‘天下’成为‘国家’的过程。

”“天下”是一种类似于普世道德性的社会存在而国家则是权力性的政治单位。

列文森认为在面对西方入侵时(物质和精神两方面),中国社会在某种意义上选择了将惯有的天下情怀置于国家之下。

儒学在近现代面临的挑战与复兴之路

儒学在近现代面临的挑战与复兴之路

儒学在近现代面临的挑战与复兴之路牟钟鉴一,儒学面临的新挑战空前严峻中国历史上有两次外来文化的大规模进入:一次是印度佛教的进入,另一次是近现代西方文化的全面进入。

佛教的进入並未使中国佛教化,却成功实现了佛教中国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佛教的儒学化、道学化。

而西方文化的进入,情形有很大的不同,不仅未能顺利实现西方文化的中国化,却一度使中国文化西方化或边缘化,差一点中断了文化的血脉。

而其中儒学的命运最为悲惨,作为中华文化主干的儒学在一段时间内被中国主流社会所否定所抛弃,几乎失掉了存身之所。

这种差异的发生既有社会历史条件变迁的原因,也有文化自身发展起伏的缘故。

佛教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至隋唐逐步中国化。

其时中华帝国出现汉唐盛世,国强民富,经济发达,政治安定,文化繁荣,在世界上是一流大国,对周边国家有很大的辐射力和吸引力。

与此同时作为汉唐意识形态和主流文化的儒学也地位牢固,为外国所敬慕。

儒学本身正处在上升兴旺时期,对于统一国家的治理、社会道德的维持、文化教育的发展,发挥了主导、促进的作用,中国人充满了自信心。

虽然其间有魏晋南北朝的分裂动荡以及儒学自身弊端的产生(如烦琐化、形式化),但不足以抵销其辉煌,正宗地位並未动摇。

中国人依托博厚的中华文化,迎接佛教的进入,少数人有担忧甚至反佛,主流社会则积极接纳,一大批精英认真取经、译经、研经、释经,致力于儒、道、佛的融合,唐代执政者则确立三教并奖的文化政策,把佛教有效纳入社会调控和道德教化体系。

中国並未因佛教的进入而改变其儒道互补的文化底色,却因吸收佛教而增大了文化的丰富性,儒学在佛教的激励下也在推陈出新,至宋代形成新儒家形态。

近现代中国的情形很糟。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西方列强的半殖民地,国力日衰。

清帝国后期,制度僵化,政治腐败,闭关自守,经济落后,民生凋敝,而统治者不思改革,民族危机与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理学与礼教则由于丧失仁爱精神和过度政治化,成为统治者禁锢人心、扼杀生机的工具,有识者斥之为“以理杀人”(戴震语),整个社会呈现“万马齐喑”(龚自珍诗)的局面。

从儒教中国到共产主义中国——评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

从儒教中国到共产主义中国——评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

从儒教中国到共产主义中国——评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作者:肖京来源:《文化纵横》 2013年第4期如果没有西方工业主义的催化,看上去平稳传统的中国社会能否凭借自身的力量迈入一个具有科学取向的社会?肖京海外新儒学第三期代表人物杜维明曾说,“《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是一个天才人物写的一部天才的著作,一部现代经典,西方中国研究一个时代的象征。

很少有哪一部著作能引发如此普遍的关注,如此持久的讨论与争论。

尽管70年代以来批评之声就不绝于耳,人们却始终无法回避它所提出的问题。

”自从1958年出版以来,《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得到了数以百计的书评文字,其中包括汉语学界在13年间发表的20余篇。

而随便翻阅一本在它之后的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著作,也都能看到对它或明或暗的回应。

这倒不是因为列文森讲出了无可辩驳的真理,而是说他的发问方式和思考深度,让任何关心中国现代命运的人都不可避免要对他做出回应。

在考察列文森的得失和他激起的回应之前,先来理解他提出的问题。

列文森的观察表面上看,列文森提出的是一个陈旧的韦伯式命题:如果没有西方工业主义的催化,看上去平稳传统的中国社会能否凭借自身的力量迈入一个具有科学取向的社会?答案是否定的。

列文森对此给出的回答与他的前辈们并没有两样,不过他回答的方式却令人称道。

他先指出,清初经验论与西方近代科学主义似同实异,中国儒生们的旨趣不在发明和创造,而在于证明谁更传统,顾炎武对朱熹的批评最后也归于对儒家经典的传统式认同。

正如他所说的,“根本就不是能不能而是愿不愿意的问题”,传统儒生们根本就不愿意发展科学,清初经验论或曰汉学考证是不可能自发现代化的。

接下来列文森要揭示的就是,这些儒生愿意要什么。

列文森的方法是从明和清初绘画中来寻找中国传统文人的理想。

此举异于他的大多数同行,他的进路不是社会史的,而是美学和思想史的,因而对中国文化能给出更为生动而深刻的阐释。

不过,他的结论与韦伯其实没有多少不同,他从绘画传统中找到的证据指向的也是韦伯特别摘出来的一句千年古训:君子不器。

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读书笔记

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读书笔记

列文森(1920—1969)作为美国20世纪50、60年代“中国研究”领域的重要代表,以一部《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奠定了其令人瞩目的学术地位。

在这部著作中,他着重从思想、政治、历史三个不同的视角层面,剖析了主要由儒学所培养的文化精神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以及儒教在现代社会的命运,尤其着力于揭示儒家文化的内在特质及由其所决定的儒教在现代社会成为一种历史存在的必然性,许多深刻见解至今发人深省。

一、儒家文化的内在特质列文森注意到中国近代早期思想界出现的一些新气象,并由此入手,在第一卷开篇伊始,即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17、18世纪,先前占统治地位的唯心主义思想家则被大多数中国思想家公开地抛弃了。

那些早期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的出现究竟意味着什么?难道它表明即使没有西方工业主义的催化作用,这个看上去平稳的、传统的中国社会,凭借自身的力量也将迈入一个具有科学取向的社会吗?”(列文森,第3页。

以下仅注页码)列文森的回答是否定的。

他指出,中国近代唯物主义思想有与近代科学相吻合之处,但它们本身既不科学,也非必然导致科学的产生,并不意味着科学理性精神的形成。

这些思想并不是中国将要产生科学之内在趋势的征兆,“它证明的是传统的稳固性,而非传统转化的象征”(第8页)。

列文森认为,当近代科学最终在中国受到重视时,汉学确实起到某些作用,但是,从本质上看,“汉学真正强调的是另一种反对内省的古典进路——儒家最基本的实践工夫,即对经典的研究”(第9页)。

显然,列文森视野中的中国文化传统也是几乎不可能孕育出科学理性精神等近代价值的,因此这也就决定了中国历史发展不能够独立实现现代化的转折,而这种文化精神正是由于儒教思想的浸润培养而形成的。

列文森强调中国从来不乏科学,却始终不曾形成一种“不断积累的科学传统”。

他认为就中国的文化而言,对于科学要讨论的不是“能不能”而是“愿意不愿意”的问题。

这就从根本上触及到了韦伯所讨论过的儒学的那个重要命题:“君子不器”。

第二章儒家文化与现代人生

第二章儒家文化与现代人生

当时,国际间,大国争雄,都想称霸 于诸侯。小国则朝不保夕,纷纷寻求宗 主国以求得庇护,因而国家之间,密谋 迭出,杀伐不断。各诸侯视周朝天子如 无物,世间根本无王道可言,武力,成 为最有发言权的代名词。整个“国际” 社会是王道衰微,霸道盛行。
而在鲁国内部,鲁国国政,此时也已 落入三桓之手,所谓鲁国国君,亦不过 是国家的一种象征而已。
概说
❖儒家文化是一种礼乐文化。这种礼乐文化是中国古代 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东方文明的象征。
❖自孔子创立儒学以后,经过历代儒家学者的不断发展 与完善,建构了一套具有完整的理论架构的价值系统的 儒家文化思想体系。作为礼乐文化,它所充溢的“人文” 精神,尤其是道德理性,倍受统治者的青睐。
❖自汉武帝开始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 策,尔后,历代统治者及其思想家成功地将儒家文化编 织进社会生活,使之与中国古代宗法性社会结构融为一 体,形成了礼乐的大传统与民间信仰的小传统交相辉映 的局面。
在这些儒家派别之中,只有以祖述孔子为己 任的孟轲和荀卿为代表的两派,在一定程度上 对孔子思想既有所阐述,也有所补充、发展和 修正。
2.今文经学派的董仲舒——对原始孔子 思想的第一次大篡改
•(1)认为“三纲”、“五常”是天意所决。 •(2)认为“王权神授”是天命所定。 •(3)认为“天不变,道亦不变”是天志所立。
3.今文经学派的衰落和儒、释、道的斗 争及其相互渗透
受到汉武帝赏识的、显赫一时的董仲舒今 文经学派,由于种种缺点、错误和其他原因, 为时不久,到东汉就逐步衰落了。
到了公元四世纪初,西晋的永嘉之乱,毁 灭了几乎所有的经学典籍。古文经因为简约, 儒生背得出,得以流传下来。
其后,魏晋的玄学和南北朝隋唐的道家、 佛学相继突起,与儒学相抗衡。儒、释、道三 种思想文化的斗争过程,也是相互渗透、相互 吸收的过程。

儒家读后感6篇

儒家读后感6篇

儒家读后感6篇《儒家读后感6篇》这是优秀的读后感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第1篇儒家读后感今天,我终于读到论语的第8篇了,回想着原来读的辛苦。

有许多字不会读,都要一个字一个字的查,字典翻都翻得想吐。

虽然前面很辛苦,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嘛。

孔子的仁和礼都在我的心底扎下了深根。

正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

我从课前导读上也读到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不论社会地位高低贵贱,每个人都应有受教育的机会。

我读论语时发现了一句话:子曰: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我以为并没有什么大的含义便直接看译文了。

译文上是这样写的:孔子说:我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做学问;三十岁时说话办事的有把握;四十岁时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时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时凡听到的都能辨别是非;到了七十岁时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我从这句子中隐约体会到一个含义。

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

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

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悟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身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的境界。

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进过长时间的锻炼和学习,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第二,道德的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的遵说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

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

《论语》是一本好书,大家好好读吧,我相信大家。

第2篇儒家读后感这个寒假我读了论语这本书,虽然不是很复杂的古文,但读一些短小易懂的古文,但也一样受益匪浅。

孔子应该说是中国儒派的创始人了,他的《论语》记录了他的一些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言论,大多关于学习,最适合我们小学生阅读。

《儒教与道教》读书笔记

《儒教与道教》读书笔记

《儒教与道教》读书笔记《儒教与道教》读书笔记篇1《儒教与道教》读书笔记《儒教与道教》是余英时先生研究中国思想史的著作,全书以儒教与道教这两大思想传统为主线,对中国历史和文化进行了深入探讨。

全书共分为四章。

第一章“儒教”,主要介绍了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从孔子到孟子,再到荀子,儒家思想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道德伦理体系,强调个人修养、家庭伦理和社会责任。

第二章“道教”,主要介绍了道家思想的发展和影响。

从老子到庄子,再到黄老学派,道家思想强调自然、无为、逍遥,对后世的文学、艺术、哲学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三章“儒教与道教”,主要探讨了儒教与道教之间的互动和影响。

在历史上,儒教与道教相互借鉴、相互影响,共同塑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面貌。

第四章“现代的困境与展望”,主要探讨了儒教与道教在现代社会的困境和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本书的亮点在于作者对儒教与道教思想的理解和阐述,以及对儒教与道教之间互动和影响的深入探讨。

作者认为,儒教强调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注重家庭伦理和道德规范,而道教则强调自然、无为、逍遥,注重个体自由和精神追求。

这两种思想传统在中国历史上相互借鉴、相互影响,共同塑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面貌。

同时,作者也指出了儒教与道教在现代社会的困境和挑战,如传统文化的边缘化、现代价值观念的冲击等,但同时也指出了未来发展方向,如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融合、个体自由与家庭伦理的平衡等。

总体而言,《儒教与道教》是一本很好的中国思想史读物。

《儒教与道教》读书笔记篇2《儒教与道教》读书笔记在这篇*中,我对于《儒教与道教》这本书进行了详细的读书笔记。

该笔记覆盖了该书的主题、主要观点、论证方法、结论以及个人观点等五个方面。

首先,书的主题涵盖了儒教和道教这两大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宗教。

通过对其起源、组织和教义的阐述,该书试图描绘这两大宗教的主要面貌,并对它们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地位进行探讨。

作者对于该书的主题持有一个明确的观点,即强调儒教和道教在历史和文化上的重要地位。

儒教与道教读书笔记

儒教与道教读书笔记

儒教与道教读书笔记儒教与道教读书笔记篇1儒教与道教读书笔记儒教与道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两大主要宗教,它们各自有其独特的哲学、道德和信仰体系,并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篇读书笔记将探讨儒教与道教的基本理念、历史发展、现状以及它们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一、基本理念儒教主张“仁爱”、“礼制”和“中庸之道”,强调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和谐。

其核心思想是“三纲五常”,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以及仁义礼智信等五常。

儒教注重教育,提倡读书明理,认为通过学习可以提升个人品德和社会秩序。

道教则强调“道”、“气”、“无为”等理念,认为万物皆由道而生,道是世界的本原。

道教主张修身养性,追求长生不老,其核心思想是“道生万物,道可道非常”,即道是万物的始源,同时也是宇宙的本质。

二、历史发展儒教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发展于秦汉,完善于两宋。

在秦汉时期,儒教成为官方哲学,奠定了其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在两宋时期,儒教进一步发展,提出了“理学”思想,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的和谐。

道教起源于东汉时期,发展于魏晋南北朝,成熟于隋唐。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吸收了儒、释、巫等特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哲学体系和修行方法。

在隋唐时期,道教进一步发展,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现状儒教在中国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地位,其哲学思想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变迁,儒教的信仰和实践也在逐渐发生变化。

例如,现代社会中,一些儒者开始关注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并将其融入到儒教的哲学思想中。

道教在中国文化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其哲学思想和修行方法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生活。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不断提高,道教也开始重新受到人们的重视。

例如,一些道教寺庙成为了旅游胜地,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和学习。

四、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儒教和道教在中国文化中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们塑造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

《儒学与近代中国》读后感

《儒学与近代中国》读后感

《儒学与近代中国》读后感《儒学与近代中国》是英国汉学家庄士敦(Reginald F·Johnston)1933、1934年间关于“儒学”的演讲整理而成的。

对儒家文化所倡导的“孝道”、“师生关系”、“儒家文化与宗教”等问题进行阐述,从一个外国汉学家的角度对儒家文化进行阐述,展示了一个西方人眼中的儒学观。

本书共分为十二章。

第一章导言;第二章讲郑孝胥《孔教新编》(又称为“十四个儒学文本”)对海外适龄儿童教育的影响;第三章讲儒家思想中的“孝道”;第四章是对师生关系的论述;第五章讲与“孝道”密切相关的“祖先崇拜”;第六章是把儒家思想与国家相结合,论述秉持儒家思想的“政治忠诚”;第七章则主要论述了“儒学”不能称为“儒教”的原因;第八章讲儒学中的音乐和礼仪的作用;第九章讲了儒学的发展以及走向;第十章是儒学与1911年的革命之间的联系;第十一章是儒学与共和政体,这是从西方人的政治视野出发的探索;第十二章是儒学与未来的中国,对儒学的发展做出展望。

这本书涉及了儒学的各个方面,从“器物”(音乐、礼仪)到“制度”(共和政体、政治忠诚),再到“文化”(孝道、儒教),文章条分缕析的把儒家文化的方方面面都论述到,全面的从一个西方人眼中来阐述对儒学的见解。

儒家文化是支撑我们民族的灵魂。

在全球化的今天,只有对自己的文化有所了解,才能对找到我们自己民族的优点,才能在世界强国立足。

从我们自身来说,儒家文化是中国教育的起始,是古代教育的核心,《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在现代教育中,也不失其价值,因为孔子所提出的一些列教育理念,仍是我们现在教育所坚持的核心理念。

同样,儒家文化也是我们民族形成过程中的思想核心,我们的民族性格,从很大一部分上说,也是儒家文化影响的结果。

儒学博大精深,通过一本书很难全面、深入的对其有所掌握。

但是我们可以从这本书入手,了解儒家文化的一些基本理念。

通过这些理念,我们可以看到凝结它身上的智慧的光芒,这些光芒在建设和谐社会、构筑中国梦的现代,依然闪烁光辉。

儒教铸成了无法现代化的中国 儒教与道教读书笔记

儒教铸成了无法现代化的中国   儒教与道教读书笔记

通过阅读传教士和汉学家的文献,马克斯.韦伯对当时的中国社会现状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在儒教与道教这本书中提出了“儒教无法使中国实现现代化”这一论断。

中国无法实现现代化么?为什么呢?儒教具有很浓的迷信色彩,并不能很好的以理性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

“那种把对现世的紧张关系,无论在宗教对现世的贬低还是从现世所受到的实际拒绝方面,都减到最低限度理性的伦理,就是儒教”。

从此可见,儒教将理想化的人作为教育当时中国人的标榜,可是它的目标只是为了让中国人摆脱野蛮和无教养的状态。

“正统的儒教中国人,是为了他在此世的命运——为了长寿、为了子嗣、财富,以及在很小的程度上为了祖先的幸福——而祭祀,全然不是为了他在‘彼世’命运的缘故。

”儒教则是以所谓的“罪”来约束人们执行教条式的规范,使得深受封建思想束缚的中国人对无理性的巫术迷信深信不疑。

马克斯.韦伯对中国人的印象是这样的:“无限忍耐和克己复礼,顽固的习惯,麻木不仁,反应迟钝”。

中国人很惧怕未知的和看不到的东西,这种恐惧超出了他们所能承受的范围,所以导致了他们对迷信深信不疑,以求能得到心理上的慰藉。

同时,中国人还缺乏彼此间的信任。

儒教崇尚“礼”,使得人们在社会的日常生活中处处受到礼仪的束缚。

“这种礼的思想所作的美学式的冷冰冰的控制,把一切从封建时代流传下来的责任义务,尤其是乐善好施的义务,都变成了僵化的符号仪式。

”礼,并不应体现在固定的模式上,而是体现了一个民族和国家人民的素质。

另一方面,它造成了中国这种宗教造成了人民间人情的淡薄和相互之间的不信赖。

维系人们之间感情的是以鬼神信仰为基础,虔诚的中国人的宗教义务表现为在有机形成的个人关系内部发挥自己的作用。

所以,一切信任,商业关系的产生都是建立在亲戚或亲戚式的个人关系基础上。

这就导致了商业上的尔虞我诈,普遍性的不信任,这自然是是不利于当时的经济发展的。

儒教中关于财富积累的看法一部分是对的,要充分的利用已有的财富来创造更多的价值。

儒家文化和现代化的历史作文

儒家文化和现代化的历史作文

儒家文化和现代化的历史作文《儒家文化与现代化的那些事儿》嘿,小伙伴们!你们知道吗?儒家文化在咱们国家可是有着超级长的历史啦!就像一棵古老的大树,深深地扎根在咱们中国的土地上。

从很久很久以前,孔子爷爷就开始传播儒家的思想啦。

他就像一个智慧的引路人,告诉大家要仁爱、要懂礼、要有道德。

那时候啊,好多人都围着他,认真地听他讲学。

比如说“仁”这个字,孔子爷爷说要爱人,这就好像我们在学校里要友好地对待同学,不能欺负别人,对不对?这难道不是很重要的吗?再比如说“礼”,大家都要遵守规矩,就像我们在课堂上要遵守纪律一样。

那儒家文化和现代化又有啥关系呢?这可就有意思啦!就拿我们现在的社会来说吧,大家都在努力工作,追求自己的梦想,这是不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这和儒家提倡的“自强不息”不是很像吗?我们努力学习知识,想要变得更厉害,就像儒家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还有哦,现在大家都讲究诚信,做生意要讲诚信,交朋友也要讲诚信。

这不就是儒家一直强调的“信”吗?有一次,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参加活动,我们说好要互相帮助。

这就像儒家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我们在活动中真的互相支持,最后完成了任务,那种感觉可太棒啦!可是,也有人说儒家文化太古老啦,不适合现代社会。

哎呀,这怎么可能呢?儒家文化就像一条河流,虽然源头很久远,但是一直在流淌,不断地适应着新的环境。

现代化的社会发展得很快,有很多新的科技,新的想法。

但是,我们内心的那些美好品质,那些关于爱、关于善良、关于努力的信念,不都是从儒家文化里传承下来的吗?儒家文化不是我们的包袱,而是我们的宝藏!它就像一盏明灯,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照亮着我们。

我们不能把它丢在一边,而是要好好地珍惜它,让它继续在现代社会中发挥作用。

小伙伴们,你们说是不是呀?反正我觉得,儒家文化和现代化是可以完美融合的,它们会一起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赏析

《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赏析
《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
——浅谈列文森“儒学观”
PPT制作者:
——魏斐德 对我而言,他不仅是一 位亲密的友人,更是一个不 会枯竭的思想灵感的源泉。 与他的交谈也不仅是令人愉 快的,并且能够不断地刺激 你产生新的视域与观点。 很自然,列文森对于官僚—— 君主制的描述已经且将会被后来的 学者所修正,但是,其尼采式的暗 示——人们可能将自我的局限强加 于他人以服务于自身权力——将作 为其论述的核心长存下去。如其许

就博物馆学的意义而言,陈列品 都只具有历史的意义,它们代表的是 既不能要求什么,也不能对现实构成 威胁的过去。或者说它们只具有“审 美”的意义,只能用价值的而不能用 历史的眼光来欣赏。
3
现代儒学发展现状和问题
发展现状
“察业识某如佛,观事变莫若道,而知性尽性,开价值之源,树价值之主体莫若儒。” 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或曰中华主流文化, 是凝成中国民族精神的主流,是东亚文明的精神内核。然而,五四运动以 来,中国社会在价值取向、科学精神等方面受到西方文化影响极大,较之 于早期封建体制下的意识形态来说,儒学不论是就其政治领域的地位还是 国民思想领域的统治力来说都是大不如前的。
Thank you
(一)概述
(二)问题和挑战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以及世界文化的碰撞和交融, 儒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同时也面对着巨大的挑战。
(1)面对现代社会的各领域和各知识流派的强大攻势﹐儒家知识 分子采取了消极抵御的态度﹐缺乏主动精神; (2)现代儒学研究者在传播儒学的过程中缺少对现代儒学的认知, 容易走向极端,使得传统的儒学走向媚俗化; (3)知识系统的开放与认同危机实际上是所有古典理论和学说都 面临的重大问题,但儒学在这方面面临的危机可能更为突出; (4)儒家传统中实用工具的概念范畴不够发达。

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 解读

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 解读

蔡元培的主张: ①真理无国界 ②世界教育 蔡元培思想的问题 蔡元培思想的实质: 可能是对中国传统的特殊价值的一种失 败主义的维护的理论
3.“物质”与“精神”:“体用” 模式的两极
1.一战让中国人对西方思想入侵这一问题进行 重新思考 2.民族主义者认识的改变
3.儒教成为“体用”模式推动者的原因 4.“体用”前后不同的原因
Page 2
什 么 是 儒 学 , 佝 了 解 儒 学 吗
儒教:戒称孔教、名教、礼教戒先王乊教。 广义上:儒教是以孔子为先师,圣人神道设教,「祖述尧 舜,宪章文武」,倡导王道德治、尊王攘夷和上下秩序的 国家宗教。儒教以十三经为宗教经典,以古代官僚机构为 宗教组细,以天坛、宗庙、孔庙、泰山为宗教场所,以郊 祀、祀祖、祭社稷、雩祀、释奠礼、五祀为宗教仪式。 狭义上则是指民国初年以来康有为等人的孔教运动。儒教 是丨国传统的国家宗教,也是丨国传统文化的神经和灵魂。
第一组成员
袁梦 叶可 段亚楠 鲁梦影 陈伟 汪琳璟
作考简介
约瑟夫· 列文森(1920—1969)
生平: 青年时期就读亍哈佛大学,二戓时应彾人 伍,戓后回到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51年, 经费正清推荐,赴加州大学伯兊利分校任教。 1969年丌并溺水身亡。 评价:列文森是20丐纨五六十年代美国丨国学研 究领域的代表人物,美国丨国近代思想史研究 领域的开拓考。他规野广阔、才华横溢,被同 仁誉为“莫扎特式的历史学家”。以他名字命 名的“列文森丨国研究最佳著作奖”,是美国 丨国学领域最重要的奖项乊一。 代表作:《梁启超不丨国近代思想》(1953)、 《儒教丨国及其现代命运》(1965)、《革命 不丐界主义》(1971)。
第三卷:迚一步阐明其观点,将论述上升到了历史的高度。 提出了著名的“博物馆”的比喻。

《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赏析

《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赏析

道家
列文森还在“人性”层面上进行对比:在道家看来,自然和个性都是善的,而对法家来说, 人性是万恶的。但儒家认为,人性是善的(《孟子》对此有详尽论述),因而易于教育,或者人 性是恶的(《荀子》对此有详尽论述),因此需要教育。从列文森的比较中,我们能看到儒家介 于道家的空无境界和法家相信暴力之间,是另一种“中庸”特性的证明。
2
列文森的儒学大观
“到了十七八世纪,先前占统治地位的唯心主义哲学则被大多 数中国思想家公开地抛弃了。那些早期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的出现 究竟意味着什么?难道它表明即使没有西方工业主义的催化作用, 这个看上去平稳的、传统的中国社会,凭借自身的力量也将迈入 一个具有科学取向的社会吗?”
作者在书中的第一部分就以两个问题为开端。
作者简介
目录
Contents
列文森的儒学大观 现代儒学发展现状和问题
我的小结
1
作者简介
约瑟夫·列文森
本书作者
列文森(Joseph R. Levenson),哈佛大学博士,曾任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Sather”讲座教授,美国20世纪五、 六十年代中国学研究领域最主要的学术代表之一,美国中国 近代思想史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和领导者。他才华横溢、识见 深刻、风格独特,被称为“莫扎特式的历史学家”。 列文森作为美国20世纪50、60年代“中国研究”领域的 重要代表,他以一部《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奠定了其令 人瞩目的学术地位。

就博物馆学的意义而言,陈列品 都只具有历史的意义,它们代表的是 既不能要求什么,也不能对现实构成 威胁的过去。或者说它们只具有“审 美”的意义,只能用价值的而不能用 历史的眼光来欣赏。
3
现代儒学发展现状和问题
发展现状
“察业识某如佛,观事变莫若道,而知性尽性,开价值之源,树价值之主体莫若儒。” 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或曰中华主流文化, 是凝成中国民族精神的主流,是东亚文明的精神内核。然而,五四运动以 来,中国社会在价值取向、科学精神等方面受到西方文化影响极大,较之 于早期封建体制下的意识形态来说,儒学不论是就其政治领域的地位还是 国民思想领域的统治力来说都是大不如前的。

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读后感

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读后感

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读后感
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的主题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教。

在书中,作者对儒教的产生、发展和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命运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作为一名读者,我认为这本书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作者通过对儒教的深入研究,揭示了其核心思想和文化内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

同时,作者也指出了儒教在现代社会中面临的挑战和困境,引发了我们对于传统文化如何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思考。

在书中,作者强调了儒教的人文主义精神和道德伦理观念,这些都是儒教的核心价值。

这些价值观念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

同时,作者也指出了儒教在现代社会中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例如缺乏对个体权利的尊重和对科学精神的重视等。

在当今社会中,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文化交流和融合已经成为常态。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关系,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儒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有其局限性和不足之处,但是其核心价
值观念和精神内涵仍然值得我们传承和发展。

综上所述,我认为《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这本书是一部重要的学术著作。

它不仅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对于我们思考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读书笔记 人文经典作品读后感 观后感 课程论文 论儒学传统及其当代价值

读书笔记 人文经典作品读后感 观后感 课程论文 论儒学传统及其当代价值

论儒学传统及其当代价值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美名远扬且对世界各国都影响颇深的一部分,是人们长久以往都乐此不疲的一个研究主题。

本人有幸参加了复旦白彤东教授的人文经典阅读通识教育专题讲座:“儒学拯救世界——儒家经典在当下的意义”,白教授从古希腊“哲学”一词讲起,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再讲到儒学植根的基础等等。

白老师讲儒学拯救世界,是希望引起大家对于哲学与现实政治关系的思考,本人在听完讲座后实在受益匪浅。

本文拟就儒学传统的产生、其发展历程以及其对当代的意义作出分析,发表愚见。

一、儒学传统的产生从初中历史课本上我们就已经学习到中国传统思想传统文化本质上是关于“人”的学问,其根本特质为重视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生问题。

在春秋时代,由于传统文化的权威被社会内部的矛盾所摇撼,使得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怀疑和批判大大加深,从而非常关注未来的社会模式,于是在思想界掀起了一番百家争鸣大辩论。

诸子百家纷纷提出各自的主张,其中一个最主要的争论焦点就是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

围绕这个问题而进行的思想交锋,儒、法两大思想流派最有代表性。

另外还有墨家、道家、阴阳家等学派,学术与言论的开明为儒家传统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于是我们在网上可以看到许多这样的说法:“孔子是儒学创始人”。

然而这种说法是否严谨正确?认真查阅历史权威书籍我们可以得知周公制礼作乐开始,是我国第一次对于“礼”的加工和改造,他开始用“德”字来概括原始礼的全过程, 以德代替了礼。

也就是说,拥有特有的人文关怀的儒学产生于河洛, 来源于礼乐文化。

周公制礼作乐标志着中华儒学的产生,周公是中华儒学的创始人和奠基人, 是中华儒家的元圣。

有许多文章写道:“儒学在经历了夏、商、周的近1700年之后,由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创立。

”本人认为这种说法并不严谨,有所偏颇,孔子是对周公所创立的中华儒学的继承者,孔子的儒家学说是在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尊尊亲亲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故孔子应是儒家学说体系的创始人,这与最原始的儒学的创立是有很大区别的。

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读后感读后感《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化》

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读后感读后感《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化》

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读后感读后感《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化》读后感《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化》私心”;与人情观--中国人的角色扮演在中国文化中没有开诚布公的‘逐利’行为,也没有具有尊严的‘逐利’方式”;,因此一个人考虑的总是自己,那么他的利己行为是不合理的,为社会所不能接受的,所以他不得不躲躲闪闪、格外小心。

但是也有那么一些特例存在,比如东方犹太人--温州人。

网上曾出现过这样一段话--一温州人对一北京人说:我一眼就看出你是个可依赖的人,我相信我们会成为朋友。

”;接着就是具体的帮助内容。

北京人说:你听见了吗?这就是温州人,跟你做朋友是看上你有用。

”;温州人如果跟人吵架闹翻了,又觉得这人够朋友,会很务实”;地化干戈为玉帛。

做事情从功利出发,而且毫不掩饰,这便是温州人。

然,这样的直白的私”;也已经被大多数含蓄”;的中国人所不耻”;了。

在中国社会中,一个人若是有私”;,那么他便有所畏。

然畏何,又为何畏?不可否认的是,人并非生来就是社会人,他首先是一个人类有机体,在与社会接触的过程中,被社会文化拼塑其个性与通性。

可是,中国深厚文化历练而成的良知系统”;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及行为体系。

基督教认为,个人的生命是有上帝创造的。

因此,人人生而平等。

而儒家认为,个人的生命是父母所生,是历代祖先生命的延续;子女的生命便是个人生命的延续,整个家族的生命应当构成一个延绵不绝的整体。

这也难怪华人总将亲子关系称为骨肉”;,兄弟关系称为手足”;。

在这种整体化的大家庭中,个人的努力是为了大家,个人的面子会影响大家的面子。

一旦你有私心”;,便很难在这样的一个信奉一体”;的集团中存活。

子女幼小时,父母不仅有抚养他们的义务,而且有教导他们的责任。

他们通常会训练儿童压抑任何形式的攻击行为,并且要相互帮忙以增进家庭中的团结与和谐。

当父母年老不能工作时,子女已有赡养的责任。

这样的感情关系是一种长久而稳定的社会关系。

然而在中国青少年过十八岁,仍会依赖父母而活,啃老”;现象普遍存在。

儒家文化心得体会

儒家文化心得体会

感受儒家文化摘要:本文先是对本学期的课程最初的感受做了总结,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与我们人生的关系的认识。

接着介绍了我国传统文化主要包括的方面,并着重写了儒家文化的感受。

本文对儒家思想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理解。

对于儒家文化,让我们感触最深的就应该是“仁”的思想,这个思想一直被利用着,教给我们每一个人做人的道理,让我们学会怎么样与现代环境相适应,拥有一个融洽的环境,这个思想甚至被应用到治国之中,许多明君由此产生。

还有中庸的思想,很多人对此有一个误解,本文也做出了解释。

对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本文在开头也已经给出,做了比较详细的分析。

总之,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我们应该追求的。

关键词:儒学、孔子、仁、礼、孝、中庸、中西方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人生这门课程的开场很有意思,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

课程开始,老师便提出了一些令人思考的问题,命运构成的原理及本门课程的意义,这对我们这些毫无准备的人来说,真的是一个难题,令人费解啊。

就是这样一个问题,将我领进了这样的一门课程,这也是我选择留下了继续学习本门课程的原因,好有趣的老师,好有趣的问题,还有,好有趣的课堂啊。

针对刚才那个问题,老师给出了回答,观念、心态、性格、行为、结果、命运,这些名词是环环相扣的,构成了我们这个问题的答案。

课程一开始,我就懂得了,改变命运必先改变观念,改变观念应从学习古先哲的经典开始,因为继承是创新的前提。

是啊,我们必须学习,有了基础,有了地基,我们才能够继续深造,我们才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构建新的东西。

就像我们平时建造房屋,没有地基,哪里来的房屋横梁,更何谈我们的装修设计,一切的美感都来自于最初的基础,所以,我们应该学习古代的文化,继承古代学者的思想,再来谈论创新,再来谈自己的理解,提出自己的思想与思考。

中国的伦理制度,在维持和谐人际关系上,显然比西方的法治高明得多。

在健全社会法治的时代,应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不应轻率加以抛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列文森(1920—1969)作为美国20世纪50、60年代“中国研究”领域的重要代表,以一部《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奠定了其令人瞩目的学术地位。

在这部著作中,他着重从思想、政治、历史三个不同的视角层面,剖析了主要由儒学所培养的文化精神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以及儒教在现代社会的命运,尤其着力于揭示儒家文化的内在特质及由其所决定的儒教在现代社会成为一种历史存在的必然性,许多深刻见解至今发人深省。

一、儒家文化的内在特质列文森注意到中国近代早期思想界出现的一些新气象,并由此入手,在第一卷开篇伊始,即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17、18世纪,先前占统治地位的唯心主义思想家则被大多数中国思想家公开地抛弃了。

那些早期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的出现究竟意味着什么?难道它表明即使没有西方工业主义的催化作用,这个看上去平稳的、传统的中国社会,凭借自身的力量也将迈入一个具有科学取向的社会吗?”(列文森,第3页。

以下仅注页码)列文森的回答是否定的。

他指出,中国近代唯物主义思想有与近代科学相吻合之处,但它们本身既不科学,也非必然导致科学的产生,并不意味着科学理性精神的形成。

这些思想并不是中国将要产生科学之内在趋势的征兆,“它证明的是传统的稳固性,而非传统转化的象征”(第8页)。

列文森认为,当近代科学最终在中国受到重视时,汉学确实起到某些作用,但是,从本质上看,“汉学真正强调的是另一种反对内省的古典进路——儒家最基本的实践工夫,即对经典的研究”(第9页)。

显然,列文森视野中的中国文化传统也是几乎不可能孕育出科学理性精神等近代价值的,因此这也就决定了中国历史发展不能够独立实现现代化的转折,而这种文化精神正是由于儒教思想的浸润培养而形成的。

列文森强调中国从来不乏科学,却始终不曾形成一种“不断积累的科学传统”。

他认为就中国的文化而言,对于科学要讨论的不是“能不能”而是“愿意不愿意”的问题。

这就从根本上触及到了韦伯所讨论过的儒学的那个重要命题:“君子不器”。

列文森通过对明代文化主要是文人画的具体剖析说明中国的学问中“反专业化的文人传统”,他指出,“作为统治阶级的知识分子,他们本能地希望社会稳定。

因此,就其意愿而言,他们反对变化的观念和创新的要求”(第13页),而这种与“科学、进步、商业、功利主义”等现代西方文化主题相悖的“君子不器”的文人理想,正是由儒家文化的内在特质决定的。

列文森认为,“中庸”是儒教最本质的思想特性。

儒教之所以能够长期存在并居于显赫的地位,就是因为受益于这种特性:“儒教的思想特性是‘中庸’,儒家——原则上是指那些与汉和汉代后历代王朝的官僚有着密切联系的知识分子——的社会特性是介于封建贵族和专制君主之间起平衡作用”,“儒教的这种‘中庸’特性使它特别地适合于长期存在,亦即在漫长的官僚社会中充满了活力”。

(第360页)列文森指出,儒家的“中庸”取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介于道家“无我”的利己主义与墨家“无我”的利他主义之间,儒家主张“爱有差等”,这种取向使得家庭与文化构成儒家学说中最根本的内容:“中国家庭的团结一致和文化上的区别对待,这两者都成了典型的儒家世界观中本质的部分”(第361页)。

其次,就对人生社会的理想态度而言,儒家介于法家的“平天下”与道家的“内圣”之间,取内外折衷调和的中间取向,主张“内圣外王”。

列文森认为,作为比墨家更外向的一种社会极端,法家只是单纯强调通过强权暴力、法律建立并维护社会秩序;而道家作为哲学上的无政府主义者,则完全反对社会秩序,反对政府,只强调人类自我所固有的美德。

他注意到,较之法、道两家处于完全对立的两个极端,儒家的“内圣外王”具有明显的折衷调和的中间取向,“将‘修身’与‘平天下’,亦即个人的美德和社会治理紧密地联结在一起。

儒家的理想是通过统治者之美德的榜样作用来影响被统治者,从而建立起社会秩序”(同上)。

第三,列文森认为,对教育作用的强调是儒家的又一中庸取向。

他指出,基于对人性的认识不同,道家以自然个性为美而反对教育的人为作用,法家则以人性本恶而主张暴力,都不相信教育的力量。

儒家在道家与法家之间寻求中道,无论主张性善、性恶,都直接导向对于教育的格外重视:“儒家对人性的这两种认识,以及他们对介于道家极乐的空无境界和法家相信暴力而不相信学问之间的教育作用的强调,是另一种‘中庸’取向的证明”(第362页)。

总起来看,列文森强调,与法家学说主要意义在政治领域、而道家主要具有文化意义不同,作为一种普遍的学说,儒家与法家、道家一起分别塑造了中国的政治与文化,“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说儒家学说具有无比宝贵的中庸特性。

其内容既涉及政治领域(如法家学说),又涉及文化领域(如道家学说)。

儒家学说和法家学说一道在官僚制度与君主制度的关系方面,塑造了中国的政治;儒家学说又和道家学说(后来还有佛教)一道塑造了中国的文化。

因此,中庸之道这个常用词,这个平衡(亦意味着稳定)的支撑点,即是儒教”(同上)。

列文森强调,儒家文化的“中庸”特质成就了中国传统社会的长期稳定,但无论对文化的关注、对内圣外王的向往以及对教育的强调,都环环相扣,造就了中国文化精神的“非职业”特征,而这与现代社会的时代特征是格格不入的:“在现代世界里,儒教的‘中庸’特性已没有存在的余地,它不再是可供选择的一种方法,而成了来自新的权力中心之新精神的对立物”(第367页)。

儒家所一贯强调的“内圣外王”实际是一种非职业化的人文理想,学问的价值就在于学问本身:“他所学习的东西对于治国没有任何价值,但却是学问之体,无论在艺术上,还是在道德上,都是如此”(第36页)。

基于这种人文理想的儒家教育制度及科举考试所培养的正是这样一种非专业人才,列文森称之为“反职业化的官僚”。

他指出,与西方相比,中国的官吏从来都不是某种专家,官员的知识结构不具有职业性、技术性及有用性的特点;知识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更具有使官员获得尊荣的内在功能:“学者的那种与为官的职责毫不相干、但却能帮他取得官位的纯文学修养,被认为是官员应具有的基本素质。

它所要求的不是官员的行政效率,而是这种效率的文化点缀”(第14页)。

当官职成为文化、知识和文明的终极价值的象征时,为做官而苦读就成了人生的目的。

“在反职业化的古典世界里可能是成就最高的儒家教育,所追求的目标是培养出具有很高文化修养的非职业化的自由人,这些人摆脱了非人格的系统的控制。

因此,与本质上是审美的、是目的而非手段的科举考试有着密切的联系的中国官僚制度阻止了向职业化方面的发展。

在这样的环境下,儒家反对专业化意味着反对(和剥夺)科学,反对(和剥夺)合理化和抽象化的符合逻辑的经济系统,反对(和剥夺)历史发展的观念,所有这些在西方都是与专业化的精巧之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并使西方成了中国的破坏因素”(第367-368页)。

正由于此,列文森认为,虽然中国传统社会内部充满种种紧张与冲突,如儒教与君主政体的紧张与冲突(包括儒教与君主制的基本对立,儒教对暴政的制约,君主、儒家官僚、贵族三者间的制衡)、儒教内部的基本矛盾(包括内与外、公与私、家庭与家族、身份与学问、惯例与法律、自由与监督)等等,它们共同促进了中国传统社会内部的变化发展,但是,由于儒学思想“中庸”的内在特质在官僚社会的整合作用,这些促进变化发展的“张力与活力” 最终并没有、也不能够导向真正的社会变革。

因此,列文森强调,单纯的思想传播不能够改变传统中国的社会走向,无论是佛教的传入,还是16、17世纪基督教的传播,都是如此。

它们只会被“中庸”特质的儒学同化,佛教的情形最能说明这个问题:“佛教的发源地印度没有对中国整个社会产生过冲击,它与中国的接触仅限于思想方面。

在佛教传入中国的早期,从汉末到中唐,中国社会自己发生了一些动乱,佛教似乎对儒学构成了一种严重威胁,这本是正常运作中的中国官僚社会的一种正常现象。

但是,恢复中国官僚社会的正常运作,却进一步使中国儒学成了源于印度的佛教的主人,同时佛教自身也根据神圣的中国文化背景作了改造”(第143页)。

列文森认为,只有整体社会秩序受到相当程度的冲击,这种变革才可能发生,而近代中国社会走向及中国思想主题的改变正源于鸦片战争以后西方的冲击:“在20世纪之前西方对中国和日本的影响,以及历史上中国和日本对西方的影响的所有事例中,都存在着这样一个共同特征:这些影响主要是思想上的,而不是社会上的。

观念融合的结果,新的思想环境的混乱程度,似乎并不取决于脱离实际的抽象思想的性质”(第141页)。

列文森用“词汇”和“语言”的关系对此做了形象的描述:“只要一个社会在根本上没有被另一个社会所改变,那么,外国思想就会作为附加的词汇,在国内思想的背景下被利用。

但是,当由外国势力的侵入而引起的社会瓦解开始后(这种情况在中国,而不是在西方发生过,而且在中国也只发生在19世纪和19世纪之后),外国思想便开始取代本国思想。

一个社会的语言变化,从客观方面看,它是在外国全面入侵、而不仅仅是纯粹的思想渗透的背景下做出的新的选择;从主观方面看,它是在日益增长的思想紧张的背景下做出的新的选择,这是一种迫使外国思想本土化和本土思想理性化的强大力量的努力所造成的紧张,一种在普遍的理性要求和特殊的理性要求之间永远存在着的背离所造成的紧张”(第141页)。

因为不同的社会状况决定了不同的接收外国思想的心理状态。

列文森认为,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变革的根源“深植于一个半世纪以来西方对中国早期社会结构的破坏性冲击”(第144页)。

二、近代中国思想继承性问题的剖析基于上述立场,列文森对中国儒教传统向现代化社会转变的内在困境进行了剖析和阐述。

他具体探索了近代以来有代表性的中国思想家、学者等知识群体曲折的心路历程,认为知识分子那种在理智上要疏远传统、而在情感上要依恋传统的困境贯穿了整个近代中国的思想文化历程。

这一探索系统地展现了他对近代以来中国重要的社会、思想学术思潮的历史脉络的把握。

列文森指出,由于受到商业力量潜在威胁的儒家官僚的社会地位仍十分稳固,西方科学在17、18世纪只在观念上对儒家构成潜在的威胁,商业价值也处在儒家阴影的笼罩之下;然而,这种情况在鸦片战争后骤然改观,工业主义和商业事业开始成为传统的中国社会的催化剂。

他反复强调,19世纪作为强大异端力量的西方文化的冲击促成了近代中国各思想派别的联合:“‘新’还是‘旧’的问题仍然是价值的判断标准,但评判的对象已从中国扩展到了西方。

当他们感觉到西方的严重威胁时,中国各思想派别的第一反应就是放弃了他们之间的谁旧谁新的争论。

因为他们都是旧的(在西方文化来到之前,他们就已经存在),只有西方文化才是新的”(第40页)。

古老的东方文明的基础在西方的社会制度、政治法律思想、宗教文化面前动摇了,中国思想的有用性受到了挑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