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学导论笔记
《当代电影艺术导论》读书笔记
《当代电影艺术导论》读书笔记
《当代电影艺术导论》分为上下两编。
上编为“当代电影艺术美学”,重点是对电影的艺术本体的理解,包括电影艺术特征、电影画面/影像、声音、蒙太奇、电影叙事、电影场面调度、电影表演、类型电影等电影艺术的基本要素。
帮助读者理解电影特征、视听语言、电影的表现形式和技巧。
下编为“世界电影艺术历程”,主要是对世界电影历程的一种巡视,通过对中外电影史上的重要流派、思潮、趋势以及代表人物、代表作品的介绍,提供电影发展的一份导游图,帮助读者理解电影百年发展积累的丰厚
遗产。
这本书是写给电影专业的学生的,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是横向地解读电影,依次分析了电影的影像、声音、场面调度、叙事以及电影类型,下编则是纵向地介绍世界电影和中国电影的历史。
内容通俗易懂,并且配有丰富的插图,看了之后,以前许多不懂的东西豁然开朗,知识性的东西还是很有意思的,以后还要不断地扩充自己的知识,毕竟学无止境。
20世纪人类的庆幸之一也许正是因为我们有了电影。
在人们对这一百年历史的记忆中,电影肯定不会被遗忘。
可以说,电影是20世纪以来人类精神的形象铭刻,也是人类想像和渴望的鲜活凝结。
电影,伴随人们共度风雨兼程的一百多年,为人类带来了无数的喜悦和梦想、也留下了无数的记忆和想象。
20世纪的30-60年代,是电影的黄金时代,每个美国人平均年观影次数达。
电影学导论
1.格里菲斯:1915年“美国电影之父”格里菲斯在《一个国家的诞生》发现了蒙太奇,在同一场景中变化摄影机和目标的距离,出现了多镜头表现同一场景,从而改变了电影的结构单位,同时在同一场景中变化摄影的角度、远近以及焦点;且在专场方面做得非常巧妙,运用了“化”、“圈入”“淡入淡出”等。
在叙事结构上三点“平行叙述”又营造了“最后一分钟营救”的戏剧效果。
《党同伐异》是之后的另一部巨片。
2.旧好莱坞片场制度:1)大规模的垄断型企业。
二三十年代形成了著名的八大公司:米高梅、派拉蒙、华纳兄弟、二十世纪福克斯、雷电华、环球、联美和哥伦比亚公司,这八大公司不仅垄断了美国电影的国内市场,而且迅速取代了法国电影业当前在欧洲的巨大摄影棚和拍摄专用场地,并广泛搜罗在艺术和技术方面的专门人才,成为自成体系的“独立王国”。
2)制片厂内部分工精细,工业生产流水线式的制作模式。
3)制片人专权。
好莱坞所谓的制片人,一般就是公司的老板或经理人员,制片人有权任意改动剧本的情节,尤其是结尾;有权决定演员阵容。
每天的额样片都要由制片人当夜审着,决定取舍。
4)明星制度。
电影初期,演员并不受重视,后来独立电影公司老板莱默尔意识到明星的重要性,开始有意识的培养明星,签下合同。
明星在合同期间可以获得高额报酬,但必须拍摄相应数量的影片。
在50年代末大致片场制度解体后衰落下来。
3.经典叙事传统:所谓经典叙事,即指最早成型与格里菲斯的《一个国家的诞生》所谓20世纪10年代,一种“支配着故事片生产的叙述结构”。
严格意义上,经典叙事是一种稳定的创作模式和艺术倾向,具有历史的延续性和广泛的普及性,是世界各国都遵循的基本叙事模式。
基本遵循:先建立食物的常态秩序,饭后秩序遭受破坏,再次恢复原状。
通常情节有两条故事线:其一是异性恋的罗曼史,其二设计另一领域工作、战争、某个任务或志向,或是其他人际关系。
每条故事线都有其目标、障碍与高潮。
在情节安排上,一个电影剧本通常由三个段落组成。
电影理论史评 笔记 考点整理
《电影理论史评—笔记》要点考点整理1933爱因汉姆《电影作为艺术》1)论点提出和发展过程2)电影化再现的综合理论(表现理论和表意理论3)电影理论著作与心理学及美学的关系尽管电影的基础是机械复制,但也可以是一门艺术,而艺术应该追求表现媒介的特有潜力。
美学。
伦理。
电影感知方式与日常生活感知方式的六大不同:1)通过电影影像而感知到的世界受一个几何光学体系的支配2)三维的世界被再现在一个两维的平面上3)胶片记录的影像被限定在一个硬性的边框式边界之内4)影像的组接不受连贯时空延续的制约5)电影中的世界是无色无声的提出观点基于:影像之所无,现实之所有。
6)“部分幻觉”理论:三维的、有声有色的和连续的世界,如何被再现在一个两维的矩形照相平面上——影像是对真实世界的经过选择的某些方面的一次受限定的再现。
卓别林《移民》例子,固定角度镜框取景(对比现实和戏剧可多角度观看),可造成观众多样性猜测,下一个镜头达成意想不到的效果。
前四种形式性表意影像,意味着利用影像构图的形式潜力来描写场景,艺术效果可以归结为四种主要效果:把注意力导向电影影像的形式特点;张扬或强化感情;阐释影像的含义;最后是突出影像的典型性。
普多夫金认为蒙太奇是唯一手段,爱因汉姆认为是手段之一。
用语言来链接互无关联的主题是很容易的,因为文字所造成的内心视像要模糊和抽象得多,因而也就更易于融合。
电影的具像画面会分散观众注意力。
斯登堡《纽约的码头》用鸟群惊飞来表示枪响场面。
所有的艺术都喜欢使用同事件无关的材料来间接地表现事件,或者以表现动作的后果来代替动作本身。
“看见”枪声,这种间接表现,比真正听见枪声更有效果。
“摄影机与胶片的各种造型手段一览”动作是表意的关键元素。
卓别林《淘金记》场面和幽默产生自一种对比,场景里出现的东西被当作别的东西来处理。
隐喻表现法。
大相径庭对比,戏剧冲突。
造成惊奇效果(无声电影的产生意义的方法)的隐喻性表现法的结构和一个笑话的结构非常相似。
《当代电影艺术导论》读书笔记 (3)
《当代电影艺术导论》读书笔记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当代电影艺术美学,下篇是世界电影艺术历程。
我先看了书的上篇,便被书中介绍的电影手法深深吸引住了。
正如书的第一章所说,电影是作为艺术出现的,它在媒介、生产、形态、符号等方面都有其自身的特征,让我感到电影艺术实在是博大精深。
书的第二章是电影影像,看完这一章,我终于明白了电影的画面、镜头、造型、光色等一系列技术是怎样运用的,也了解到拍摄一部电影首先要考虑的视觉效果问题。
书的第三章讲的是电影的声音,看完这一章,我才知道原来声音在电影中有这么多的种类和功能,让我实在惊叹不已!书的第四章是电影蒙太奇手法的介绍,它是一种有意涵的时空人为地拼贴剪辑手法,运用在电影中能增加画面感和各种不同的特定含义。
第五章是电影场面调度,它通过场面调度的含义、场面的空间调度、场面的时间调度、场面调度与布景、场面调度与视点、长镜头几款,详细阐述了电影场面拍摄的技巧和意义。
第六章是我们比较有接触的电影表演与明星,一部好的电影,还是需要靠好的演员去演绎出来。
书中给我们介绍了表演的风格技巧、演员类型等电影不可或缺的要素,让我更加深入地认识到电影的演绎过程。
第七章是电影叙事--被讲诉的故事,编写一部电影中的故事,应该抓住故事的母题、故事的人物以及人物的行为等进行叙事。
第八章是电影叙事--对故事的叙述,它系统的给我们描述了电影的叙事方法。
关于叙述规则、结构、视点、技巧等方面,这一章都有详尽描述。
第九章是电影类型与类型电影。
从这一章中,我终于弄懂了电影的大致分类以及各种类型电影的特点,让我了解到电影的世界到底有多广阔!书的下编是世界电影艺术历程,从第十章的世界电影青葱时代,即早期电影门派诞生的时期的电影类型以及特点,到第十一章世界电影黄金时代,经典好莱坞电影、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法国“新浪潮”与“左岸派”、欧洲现代主义电影四个类别电影的蓬勃发展,再到第十二章世界电影新生时代的发展,面向未来,《当代电影艺术导论》给我们展现了世界电影从诞生到成长一路走来的过程,展现了一幅世界电影的大画卷。
电影现象学引论读书笔记
电影现象学引论读书笔记
电影由于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在文化史中具有独特的重要地位,它给人们带来艺术和学术上的深刻体验,因此电影现象学便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电影现象学,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电影这一独特艺术形式。
电影现象学是电影和视觉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分析电影如何构建、影响和反映人们的文化和社会生活。
它涉及电影的社会历史、形式结构、语言形式、空间对置和社会文化语境等。
为此,我们需要研究电影的形式、风格和内容,包括其中的审美技术和表现形式。
更重要的是,我们也要了解电影的观众、受众、作者和制片人,以及它们如何影响他们的收视和制作。
电影现象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全面、更加准确地解读电影。
比如,对于一部充满社会内涵的电影,电影现象学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它的象征意义和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
用电影现象学的话来说,电影不仅是一种文化,还是一种社会现象,我们可以从中获得关于社会现象的价值观和知识。
电影现象学不仅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电影,而且还有助于激发人们的创造力。
因为电影现象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洞悉电影,从而更好地分析出它们的表现形式、技术和审美,从而有助于激发创作或分析的灵感。
总之,电影现象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更准确地解读电影,增强对电影的理解,同时也可以激发我们的创造力。
因此,我们有必要继续深入研究电影现象学,以便更好地理解电影,并更好地将其利用起来。
电影学导论
印象派电影
F:\电影\电子相册.avi
其兴起的原因有二
一是好莱坞电影占领了欧洲的电影市场,使欧洲电影艺术上停止不前,二是19世纪 末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发展,先锋派电影便应运而生了。其主要流派包括未来主义、 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构成主义、表现主义、抽象主义、立体主义、印象主义等。 他们的艺术主张是:①.反对商业电影,否定电影的大众化性质,使之成为供少数人 玩赏、无功利目的的艺术品;②.搬用现代派文艺的各种主张和手法,并创造了诸如 纯电影、绝对电影等术语,反映了逃避现实的抽象化、潜意识化倾向;具体的说可 归结为四点:①.反对叙事,将情节纠葛和性格刻画列为电影的“敌对元素”,要求 以抽象和空洞的抒情作为影片的全部内容,主张“非情节化”、“非戏剧化”;②. 鼓吹通过联想的绝对自由达到“电影诗”的境界,排斥任何真实、任何理性的含义; ③.描写梦幻的世界,即一个充满了潜意识活动的非理性世界;④.万物有灵论,把 表现物放在比表现人更重要的位置上,排斥含义和逻辑。先锋派的代表人物及其理 论代表著作有德吕克的《上镜头性》、杜拉克的《完整电影》以及爱浦斯坦、慕西
电影学导论
第一章电影理论 考试内容: 外国电影理论发展史(重点) 电影理论 中国电影理论发展史 电派电影思潮
1.法国印象派——先锋派电影思潮 (德)抽象电影 抽象电影 (法)纯电影 (法)印象派电影 (法)先锋派电影 达达主义电影 超现实主义电影法国20年代 (1917——1928)的这场艺术运动的前期和后期有明显的不同。前期的理论探索和 艺术实践主要集中于对光的认识;而1925年以后,则倾向于抽象化。所以将1925年 以前的法国电影艺术运动称为“印象派”,而将1925年以后的法国学派成为先锋派。 不过,印象派电影一般被视为先锋派电影的前奏,甚至有人干脆把它归入先锋派,视 为该运动的第一阶段。20年代的先锋派电影运动是世界电影史上的第一次电影运动。
潘若简-电影理论课笔记
11·5 爱因汉姆爱因汉姆:1.预设与结构:将电影作为一个学术的研究项目,是一个学术的研究过程。
他的术研究都是在假说上来完成的,他运用了大量的实证来完成。
“电影是一个机械复制的东西,在电影之初是没有艺术价值的。
”爱因汉姆来证明电影不仅仅是一个机械复制。
人在电影之中的作用,远远大于机械复制。
前提条件:任何传统艺术的选择和简约都是艺术家的现实与生活(视角)影像之中的真实与现实之中的真实是有距离的。
自杀是足够具有刺激性的,可影响最害怕的就是重复。
人都是通过简单平衡和规则作用于我们的感觉。
风格——在流水性中寻找规律。
北欧和日本——生活的重复。
人的心理需求的第一要求就是简单,没有人希望绕着弯子去交流。
简单永远是最准确的。
美感一定是来源于平衡。
没有任何一个艺术种类是跟生活完全相同的。
电影是表现性描述:电影一定是对它媒介表现特征的呈现才是它最有力的表现。
传统美学与现当代美学的最大差异就是传统美学的美感教育。
《拉奥孔》我们的教育最大的缺陷就是对于美感的教育。
(米开朗基罗哭泣的母亲材料与空间的关系)实证主义容易变得烂俗。
电影总要找到电影作为媒介的表现特征。
在我们的研究过程中,从来没有对于媒介自设表现特征的实验。
在任何一个艺术的研究实验中艺术终究会回到自我的。
我们大多数都忘记了摄像机能做到什么。
媒介的特征所引发对于媒介的思考:出发点:电影作为艺术的与生活差异性1:生活是无限丰富的而电影是相对匮乏的(经典理论)2:电影介于照相与戏剧之间,这两者构成了电影作为艺术的两端。
电影与摄影一样都是扁平的都是二维的记录的光影的;电影像戏剧,因为它借用了戏剧的时间详读。
电影是部分幻觉,这种幻觉性是电影所独有的。
电影的匮乏就是他的媒介特性,它是从光学技巧中产生的,电影相对于生活得匮乏就是电影的起点就是电影活的艺术特性的可能。
3:画框和窗口:古典的电影理论是建立在隐喻之上的——艺术如何表达生活。
艺术就像一块蛋糕,由生活中切下的那块。
影导笔记
《一个国家的诞生》导演:格里菲斯电影手法:1.圈入全出:起到特写效果、集中观众注意力2.帘入帘出以及景别的变化《党同伐异》<-3.蒙太奇:a平行蒙太奇:同时、同地;同时、不同地;不同时、同地;不同时、不同地(英雄救美) <—b.交叉蒙太奇:同时性;因果关系;交替出现->强化喜剧效果4.染色技巧5.遮盖镜头6.摄影技巧(升降机)7.宏大的场景《卡里加利博士的密室》导演:罗伯特。
维内结构:戏中戏主题:从外部走向内心推荐:1947 克拉考尔从卡里加利到希特勒:设绝效果:布景|表演—>(平面化|对称|相似|扭曲或夸张)剪辑光影的处理:多使用人工光黑色电影的特点:强调光影的对比;投影室内剧的特点:1.着重客观地反映社会 2.表现小人物日常生活3.严守古典主义戏剧的三一律(时间、情节、环境)推荐影片:最卑贱的人|最后一笑艺术手法:对人物心理的刻画(变换机位、心里幻觉)衰退原因:1.最后两部作品预算超支 2.大批表现主义者去好莱坞发展法国印象主义电影来源:法国电影史学家亨利。
朗格鲁瓦(受印象画派影响)代表人物及作品:谢尔曼。
杜拉克《微笑的布德夫人》马塞尔。
莱皮埃《黄金国》阴倍尔。
冈斯《厄舍古屋的倒塌》印象主义电影的形式特征:1 传达主观性 2.自然景物和人物心理的对应3.摄影技巧展现人物心理:a主观摄影b移动摄影c特技摄影4.节奏性的剪辑(《拿破仑传》1927:1.使用主观镜头 2.运用“三面荧幕”)超现实主义电影纯电影:提出者:谢尔曼。
杜拉克(第一位女导演)代表人物及代表作:费尔南。
莱谢尔《机器的舞蹈》达达主义:代表作:雷内。
克莱尔《幕间节目》特点:反逻辑表现技巧:叠印、超常视角、快慢镜头、魔术剪辑超现实注意代表人物及代表作:谢尔曼。
杜拉克《贝克与僧侣》佛洛伊德《梦的解析》布努艾尔《一条安达鲁的狗》编剧:布努埃尔、萨尔瓦多。
达利先锋派电影的艺术主张1.非情节化、非戏剧化 2.诗的境界 3.梦幻的世界 4.人物平等无理性、无情节、无人物性格的三无主义电影流派苏联蒙太奇学派->《战舰波将金号》俄罗斯国家电影学院库里肖夫库里肖夫的“实验工作室”库里肖夫效应1924年第一部电影《西方先生在布尔什维克国家里的奇遇》吉加。
笔记
整理了上个学期电影理论基础课的笔记∙电影的两个层面:一、客观层面,电影自身作为研究对象,属于电影本体论范畴;二、主观层面,观众对电影的感知,属于电影心理学范畴∙西方电影起源是记录,中国电影起源(1905 定军山)是艺术,且受到戏剧的影响。
这一定程度上导致现今中国电影没有职业编剧,所有的编剧都是作家,电影的原创能力不足∙电影本质是一束光线,电影特质:影像剪辑∙电影研究的三个维度:电影史、电影理论(理论性、实用性)、电影批评(批评原则、影片批评)∙大师:对世界文化作出的贡献;对电影语言作出的贡献∙电影理论的历史发展:经典电影理论(电影心理学、蒙太奇、长镜头,蒙太奇与长镜头也是电影技法)其主要解决电影是一门艺术的问题;现代电影理论(符号学、精神分析、意识形态、女权主义、叙事学)∙全知叙事(权威、上帝叙事),大部分中国古典小说皆为这种叙事方式,1917年鲁迅发表《狂人日记》打破全知叙事,引入第一人称叙事,也是是第一部白话小说。
奥逊威尔斯导演影片《公民凯恩》打破电影传统叙事∙纪录片更多是风格的追求,即使是纪录片也有表演的成分∙1895年12月28日,电影诞生∙梅里哀拿电影变魔术,解决电影叙事核心——剪辑∙大卫格里菲斯1915年拍摄电影《一个国家的诞生》真正将电影引向艺术化∙大卫格里菲斯1915年拍摄电影《党同伐异》将电影叙事单位有段落变为镜头,影片创作了“一分钟营救”的段落∙卡努杜的“第七艺术宣言”最早从理论上肯定了电影作为艺术电影∙是个衰落是一个民族衰落的标志,诗歌的衰败也是必然的,文字载体属于农业文明,电影载体属于工业文明∙不是所有艺术都要走向大众,戏剧本身来自大众,但回归不了大众∙本雅明著《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提出原真性和光韵,原真性——原作的即时即地性,即它在问世地点的独一无二性。
光韵——在一定距离之外但感觉上如此贴近之物的独一无二的显现∙电影与戏剧:都利用“动作”作为九六主要手段,都是写作事业,包括编剧、导演、演员、技术人员的配合,都是公共艺术,戏剧的舞台约等于电影的全景∙时空进入喜剧,例如《茶馆》中时空是延续的,幕与幕之间时空没有变化,幕布使用改变空间,戏剧时空受到极大限制∙中国戏剧以京剧为代表特点:三五布走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在艺术中限制就是自由,自由是我的精神和想象力∙戏剧无法离开表演,电影表演十分重要但只是一部分∙戏剧表演必须夸张,必须有手势、有动作,当一个演员知道手的用处就可能成为好演员。
电影学知识点
电影学知识点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和文化媒介,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电影学作为研究电影艺术和电影文化的学科,涉及了众多的知识点。
本文将探讨电影学的几个关键知识点,并试图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电影艺术。
一、电影语言电影是通过影像和声音来进行叙事和表达思想情感的艺术形式。
电影语言是指电影独有的一套符号系统和表达方式,包括镜头、剪辑、声音、色彩等元素。
镜头可以用来展现人物、场景、细节等,而剪辑则通过不同镜头的组合和顺序来创造连贯的故事情节。
声音可以增强电影的表现力,包括对话、音乐、环境声音等。
色彩则可以传达情感和意义。
二、电影类型电影的类型多种多样,包括剧情片、喜剧片、动作片、爱情片、科幻片、恐怖片等等。
不同的电影类型有着不同的主题和表现方式,吸引了不同的观众群体。
了解电影类型有助于观众选择自己喜欢的电影,并更好地理解电影的意义。
三、电影叙事电影的叙事方式是指导演如何将故事通过镜头和剪辑进行叙述的方式。
电影叙事可以采用线性叙事、非线性叙事、回顾叙事等形式。
线性叙事是最传统的叙事方式,按照故事发生的时间顺序进行叙述。
非线性叙事则打破了时间的顺序,通过倒叙、前后叙述等手法来增加观众的观影体验。
回顾叙事则是通过回忆和回顾的方式进行叙述,常用于讲述回忆中的故事。
四、电影艺术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
电影艺术包括影片的导演、摄影、音效、美术等方面的表现。
导演通过自己的创作理念和艺术风格来打造独特的电影作品。
摄影师使用摄影技巧和光影效果来营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音效和音乐则增强了电影的氛围和观影感受。
美术则涉及到影片场景、服装、道具等方面的呈现。
五、电影文化电影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电影文化包括了电影产业、电影市场、电影评价等方面。
电影产业是指电影的制作、发行和宣传等环节,涉及到了制片公司、电影院等机构。
电影市场则是指电影的观众群体和票房收入等方面。
电影评价则是指观众和评论家对电影的评价和观点。
电影学导论笔记汇编
导论:电影是什么节1.电影是20世纪科学技术的产物电影的发明第一次(也就意味着它作为一门艺术形式是史无前例的,是没有传统的)使人类学会了把记录机器当做艺术使用,电影体现了艺术与工艺学之间的物质关系。
从人类文化发展历史来看,科学与艺术最早是不分家的。
节2.电影的媒介材料:光波声波节3.电影的记录本性电影的发明是为了记录光波声波的运动。
运动是电影的本质。
电影的发明实际上是一种仿生学,即模拟人眼和耳的功能。
这个记录的特点是:准确性、具体性、连贯性。
文学是用抽象的文字系统来进行思维的线性记录,而电影却是对摄录对象从光波和声波上直接进行半自动化的、精确的四维记录。
电影的记录是直接的,其记录的精确性和具体性可以传达出物理现实的准确信息。
使用抽象的文字符号的文学作品从发生到接受的过程是——从作品的抽象到读者在自己脑海中形成的具象,而电影恰好相反。
电影的记录本性带来了以下特征:1.记录的精确性使观众把银幕上活动影像当成是那个事件发生过程的实际记录。
2.电影的记录扩大了人的感知经验。
通过电影,人对自己的感知活动、看的行为有了更深的认识,人发现自己对“看”特别感兴趣。
想看,实际上是想观察自己的思想活动。
在娱乐片中把这种看的欲望发展为窥视。
不像静态的艺术可以审视,动态的艺术是瞬间即逝的,它只留下深浅不一的印象。
这是电影的特点。
所以在瞬息媒介中,不应有什么不可能立即感知的东西。
电影表现的是时间在空间中流动的美。
光波声波运动记录的美是20世纪新的美学观念,这是电影美学的实质。
记录的精确性和具体性所带来的光波声波的连续性以及幻觉是造成电影美学的关键因素,也正是其他传统艺术所没有的。
银幕上出现的空间是个想象的空间,一个分裂的空间。
观众处于那空间之中,但又不是其中一部分。
他是从一个他所没有占据的位置上来进行观察,他接受了摄影机所提示的位置。
节4.电影:“看”的行为光、声运动记录的精确性和具体性,已经光、声的连续性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所以电影的结构是建立在看的基础上的,因此电影作品的结构可以不那么严谨。
电影学导论
电影学导论1.格里菲斯:1915年“美国电影之父”格里菲斯在《一个国家的诞生》发现了蒙太奇,在同一场景中变化摄影机和目标的距离,出现了多镜头表现同一场景,从而改变了电影的结构单位,同时在同一场景中变化摄影的角度、远近以及焦点;且在专场方面做得非常巧妙,运用了“化”、“圈入”“淡入淡出”等。
在叙事结构上三点“平行叙述”又营造了“最后一分钟营救”的戏剧效果。
《党同伐异》是之后的另一部巨片。
2.旧好莱坞片场制度:1)大规模的垄断型企业。
二三十年代形成了著名的八大公司:米高梅、派拉蒙、华纳兄弟、二十世纪福克斯、雷电华、环球、联美和哥伦比亚公司,这八大公司不仅垄断了美国电影的国内市场,而且迅速取代了法国电影业当前在欧洲的巨大摄影棚和拍摄专用场地,并广泛搜罗在艺术和技术方面的专门人才,成为自成体系的“独立王国”。
2)制片厂内部分工精细,工业生产流水线式的制作模式。
3)制片人专权。
好莱坞所谓的制片人,一般就是公司的老板或经理人员,制片人有权任意改动剧本的情节,尤其是结尾;有权决定演员阵容。
每天的额样片都要由制片人当夜审着,决定取舍。
4)明星制度。
电影初期,演员并不受重视,后来独立电影公司老板莱默尔意识到明星的重要性,开始有意识的培养明星,签下合同。
明星在合同期间可以获得高额报酬,但必须拍摄相应数量的影片。
在50年代末大致片场制度解体后衰落下来。
3.经典叙事传统:所谓经典叙事,即指最早成型与格里菲斯的《一个国家的诞生》所谓20世纪10年代,一种“支配着故事片生产的叙述结构”。
严格意义上,经典叙事是一种稳定的创作模式和艺术倾向,具有历史的延续性和广泛的普及性,是世界各国都遵循的基本叙事模式。
基本遵循:先建立食物的常态秩序,饭后秩序遭受破坏,再次恢复原状。
通常情节有两条故事线:其一是异性恋的罗曼史,其二设计另一领域工作、战争、某个任务或志向,或是其他人际关系。
每条故事线都有其目标、障碍与高潮。
在情节安排上,一个电影剧本通常由三个段落组成。
电影美学笔记重点总结
电影美学笔记重点总结1电影心理学:①德国雨果观点提出电影影像的运动感和深度感。
②鲁道夫研究电影形象和现实形象的根本区别,贡献表现在对无声电影的实践总结。
2电影文化学:贝拉巴拉兹第一位系统探讨电影文化和电影美学的学者①开创了对电影文化的研究②观众的眼睛和摄影机镜头合一③对电影技术的推崇④电影是群发性的艺术3先锋派电影运动:①格里菲斯:一个国家的诞生》、《党同伐异》贡献a平行剪辑b最后一分钟营救c二元叙事d分段叙事从间接变为剪辑②爱森斯坦:电影发展的第一座高峰开创了思维蒙太奇,贡献主要在叙事蒙太奇4维尔托夫:纪录片大师、电影眼睛派创始人,苏联蒙太奇电影美学流派发展准备5库里肖夫:创造地理学,库里肖夫实验,叙事/艺术/思维6普多夫金:把蒙太奇分五种:对比、平行、隐喻、交差、复现式蒙太奇7现代主义电影:主要指现代主义的美学原则与创作原则,运用到影片创作中的电影流派安东尼《红色沙漠》、费里尼《甜蜜生活》、伯格曼《第七封印》、8新浪潮:是由电影手册派和左岸派构成的9后现代主义电影现象:①是现代主义的一部分,是现代主义在确立和被否定的一种现象②贵族化③不是指某一个人、某一部影片,而是一种新的审美元素广泛存在着《大话西游》10现代主义电影的基本特征:①在主题内容上主要表现现代社会中对自身的存在,其他人关系中所产生的困惑、无助、迷失等探索②人物缺乏鲜明的个性特征和明确的行为目的③事物的发展没有确定的因果关系,偶然性成为决定的因素④叙事过程中常常将叙事元素省略,连成叙事缺省,并形成时间或人物的歧义或多义,含混性特征11后现代主义电影的特征:①无中心:失去自我,消解心中的状态,是后现代社会的一种特有现象,这种对中心原则的消解,进一步表现对既定结构的解构,1996库布里克《大开眼界》②无深度:将中心消解之后,一切都浮出水面,成为没有深度的表面的东西了,罗伯特《阿甘正传》③无原则:当中心已被消解之后一切既定的原则,在历史长河中约定成倍的规则都被淡化了范畴之间类型之间、娱乐与公用之间、艺术与商品之间的边际也随之被消解。
《当代电影艺术导论》读书笔记 (4)
《当代电影艺术导论》读书笔记
这两个星期以来,我一直在阅读着《当代电影艺术导论》(下面简称《导论》),这本书总共分为了上下两册,上册以艺术美学为重点,侧重描写了电影基本元素,或电影的表现技巧和形式,让我对电影的形成或元素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因为可能理论较多,所以在阅读起来会觉得比较枯燥无味的。
但下册则以电影艺术历程发展来为我们呈现一个电影发展的导游图,通过例子来介绍着世界各流派、人物或思潮,读起来由于电影例子较多,所以则会
比上册更好阅读。
在本书中,许多拍摄电影的技巧都有在书中介绍着,如本人在书中第55页中摘抄的“extreme long shot 远景人消融于环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善于使用大全景镜头的电影艺术家大都倾向于一种史诗式的风格和宏大的气势。
ong shot 全景个体与环境“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一些具有现实主义
风格的电影更愿意采用一般的全景镜头,将人物与环境的关系呈现在观众面前。
卓别林电影常常使用全景镜头,以适应默片时期的表演动作的完整呈现。
中景环境中的个别“犹抱琵琶半遮面”表现不同的人物关系。
以“中景-近景-特写”景别为主,电影的节奏感更紧张,画面对观众注意力的强制性会更强,如好莱坞的多数情节剧电影。
而多使用“远景-全景-中景”景别的电影节奏。
《当代电影艺术导论》读书笔记 (5)
《当代电影艺术导论》读书笔记我们正处在一个影像的时代,电影是影像文化的精华,它是人们重要的心灵伴侣,深刻地影像着人们的知识、情感、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生活趣味,影响着社会,甚至影响着历史。
作为艺术的电影电影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是电影艺术的基础,电影艺术与电影没接的信息采集技术、信息储存技术和信息传播技术紧密联系。
其次,电影是创作与制作的结合,它不仅需要人们的创意能力和创意水平,还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和合作。
再次,电影是时空和视听的结合,提供一种时空合一、视听合一的艺术样式。
最后,电影是逼真性和虚拟性的结合,为电影带来真实性、感染性和主观性,从而创造一种“缺席的在场”感觉。
电影影像电影思维意味着用具有声音感的画面来思考和想象,即用一个镜头、或者一组镜头或者一个一个场面来表现。
电影画面的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表现性,而画面的再现性和表现性首先是通过如何使用镜头来体现的。
景别包括大远景、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和大特写,运动镜头的五种基本形式有推、拉、摇、移和跟,拍摄角度包括:平视镜头、俯视镜头、仰视镜头和倾斜镜头,焦距有标准镜头、短焦距镜头、长焦距镜头和变焦距镜头,速率包括升格镜头、降格镜头、抽格镜头和定格镜头。
电影的造型和构图非常重要,构图由中心、陪体和环境组成,构图的类型包括平衡构图和非平衡构图,构图原则包括叙事性原则、表意性原则、修辞性原则和整体性原则。
最后,电影的光线包括观点质量——柔光和硬光、光的方向、光的亮度和光调,电影的色彩注重色彩感、色彩的表现和构图功能、色彩配置、色调和黑白与彩色。
判断画面的品质,除了上面所提的因素外,还包括了其他许多重要的方面。
电影声音声音的美学功能包括叙事信息传达、环境再现和主观表意,声音的美学特性前景与背景、声音透视和声音连续性。
其次,人声与人物性格、人物形象、电影作品整体艺术风格的创造和画外空间相结合;音效具有积极的艺术表现力,它还原逼真感、刻画人物、表达情思和创造空间;音乐包括器乐和声乐,它创造情感体验、参与叙事进程、展现环境氛围和创造叙事节奏。
电影学专业导论心得体会
电影学专业导论心得体会导论课是我们电影学专业的第一门课程,作为一名电影学专业的学生,我对电影的热爱和热情让我迫不及待地期待着这门课的开启。
这门课程为我们打开了电影的大门,引领我们深入了解电影的历史、理论和创作过程。
在本文中,我将分享我在这门课上的体验和学到的一些重要观点。
首先,在导论课中,我们对电影的历史进行了广泛的学习。
从早期的哑剧片、黑白电影到现代数字化电影,我们追溯了电影的发展历程,了解了各个时期的电影风格和技术的演进。
通过对电影历史的研究,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丰富多样性,以及它在社会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其次,导论课程引导我们学习电影理论,这是电影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我们学习了不同的电影理论学派,如实用主义、形式主义、新电影学、后现代主义等,每个理论都从不同角度解读电影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学习这些理论,我开始思考电影不仅是娱乐的形式,更是一种具有深层含义和文化反映的艺术表达。
第三,导论课程涉及到电影制作的基本过程和技术。
我们了解了电影制作的各个环节,包括剧本创作、导演、摄影、剪辑等,还学习了一些基本的电影拍摄技巧和后期制作工作。
通过这些学习,我开始理解电影制作是一个集体合作的过程,每个环节的贡献都至关重要,只有协作良好才能创作出优秀的电影作品。
导论课还引导我们学习了电影评论和分析的方法。
我们观看了许多经典电影,并学习了如何用批判性的眼光去分析电影的表现形式、主题和情节等。
这些训练让我对电影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让我学会了如何用专业的方式去表达对电影的看法和评论。
导论课程对我的学习和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增强了我对电影的热爱和兴趣。
在课堂上观看各种类型的电影,了解电影背后的故事和创作过程,让我深深被电影的魅力所吸引。
其次,导论课让我认识到电影学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需要掌握文学、艺术、历史、社会学等多方面的知识,这促使我更加积极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导论课还提高了我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周传基讲电影电影笔记
周传基讲电影电影笔记2010-05-24 12:55:08 阅读2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电影的特点:1:看见了荧幕上没有的东西(静态幻觉静态的图片连续起来就是似动现象幻觉心理补偿)2:谁都能看懂3:不可抗拒性生活经验条件反射心理活动都是一样的,没有文化高低差异大小是相对的(巴顿将军)声音视听结合,会造成幻觉幻觉耳朵是全方位的,眼睛是有角度的两者结合听到声音时眼睛去找声源坚持反对后期配音没有运动不能叫电影运动:立体空间(长,宽,高)运动量最大电影幻觉:立体幻觉运动幻觉观众喜欢运动让观众的眼睛动起来,才不会感到疲劳镜头内容不动就摄影机运动时刻寻求运动电影的艺术建立在逼真性的基础之上欧洲更讲究机位运动没有正反打传统三机位要有逼真性时代性就有感觉在电影语言讲究逼真性质感表现时间空间电影是靠光和声体现时空重要的不是主题,而是怎样表现主题瞬间在生活当中去找每一个瞬间都能讲个故事广告圆接圆方接方电影可以没有语言视觉能说明电影就是靠感觉不能多想心理蒙太奇电影空间是无限的,自由的不能带着成见看电影意识形态不同民族文化国度地域封建与开通空间关系:女人空间大男人空间小搞电影应该懂得舞蹈,音乐,视觉造型,动态造型黄金分割构图环境音响环境空间Roomsound好莱坞演员不许直视镜头,两个空间不能同属于一个空间欧洲可以空间是无限的,因为宇宙观是无限的美国的空间都是封闭的入画—》画中—》出画美国的电影以结婚为结束法国的电影以结婚为开始好莱坞是工业不是艺术陈规全是主谓宾写下来的三个制度:1制片T制度2合同制度3明星制度导演:Anloniono Fellini好莱坞戏剧之大作向心就是封闭向心构图我国的意识形态就是开放的辐射构图画框是面向生活的一扇窗户可以出现半个人画框框住观众感兴趣范围减少特写特写时就孤立了人不能脱离社会看得见听的见好莱坞一个镜头平均6—7秒时间光和声全都体现在时间上人对时间测量最准是0.02秒(心理学)信息量大人就呈现一种忙生物钟人对时间是主观的镜头跨度看得见的东西叫光听得见的东西叫声时间蒙太奇镜头衔接时间节奏流畅间接运动电影1/24秒1格也能看得见反差越大越清晰时间错觉照相机闪光最大1//50用事实说话就是做不明白的东西就要产生兴趣而不是拒绝弄清楚之后再做决定慢录快放:扩大了空间相对于时间符号学时刻想到1格(1/24)电影没有最小单位一格也能看见是记录事实镜头制约上一个镜头与下一个镜头的联中国的广告就是模式就像幻灯片心理学:运动知觉镜头长短读到后切下一个镜头长短性情读到后切下一个定格:空间等于0 时间等于无限人对时间是主观的,没有绝对值放影时间固定内容时间固定观赏心理时间不固定立体幻觉是空间运动幻觉是时间这两个就构成了时空信息量:静态的显得时间长动态的显得时间短时空连贯性中国叫分镜头时间特写文学时间电影时间是不停顿的一些电影:新龙门客栈香港关山飞度福特利用越轴拍出了速度感黑驹目击者饮食男女偷自行车的人意大利贪婪雁南飞巴格达咖啡馆德国巴顿将军《The longest Dad》《Go and See》《From MaoTO Mozart》《Deer Hunter》。
电影概论复习笔记
电影概论复习笔记第一篇:电影艺术概论一、电影的本体界定电影是一门技术——电影综合了图像技术、音响技术和后期制作技术等多种技术手段。
电影是一门艺术——综合了影像、文学、音乐、表演、科技、工业、商业、社会科学等诸多特征的综合艺术。
电影是一种产业——电影是能够创造巨大经济价值的文化创意产业之一。
电影是一种娱乐消遣的产品——看电影与阅读一本小说,听一场演唱会,看一场魔术表演等等没有什么不同,甚至在感情、感想、感官方面的所得,都是一样的。
电影是一门学问——国内外有很多的高校都有专门研究电影的学科和专业电影学。
二、电影的基本特性1、时空与综合性时间艺术:音乐、文学空间艺术:建筑、绘画、雕塑时空艺术:戏剧、舞蹈、电影、电视、魔术、杂技第七艺术:电影也被称为“第七艺术”,是位列传统的文学、建筑、音乐、绘画、雕塑和舞蹈之后一种新的艺术。
电影综合性的具体体现:时间与空间、技术与艺术、声音与画面、各种艺术元素2、逼真与假定性逼真性的体现:(1)故事、逻辑性、情感要贴近真实的生活(2)场景、道具、整体氛围要符合真实的年代(3)演员的表演要真实可信(4)特技的制作也要真实可信假定性的体现:假定的时间、假定的空间、假定性不等于虚假性3、造型与运动性:摄影机的运动、被拍对象的运动4、商业与大众性电影的商业性体现:电影是一种供大众消费的商品电影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需要求得高回报率电影能够促成产业的发展,带动经济增长电影的大众性体现:电影需要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才可能取得高票房电影是大众欣赏的艺术而不是小众艺术三、电影的媒介特质1、光线光源划分:(1)自然光:阳光、天空光的照明;(2)人工光:灯光的照明。
作用划分:(1)主光:照亮被摄主体的主要光线(2)辅光:辅助照亮被摄主体阴影的光线性质划分:(1)硬光:直射光,一般用作主光;(2)软光:散射光,一般用作辅光。
位置划分:顺光、侧光、逆光、顶光、底光2、构图含义:构图指的是画面的结构和布局,也就是画面中各种元素的位置关系,组合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论:电影是什么节1.电影是20世纪科学技术的产物电影的发明第一次(也就意味着它作为一门艺术形式是史无前例的,是没有传统的)使人类学会了把记录机器当做艺术使用,电影体现了艺术与工艺学之间的物质关系。
从人类文化发展历史来看,科学与艺术最早是不分家的。
节2.电影的媒介材料:光波声波节3.电影的记录本性电影的发明是为了记录光波声波的运动。
运动是电影的本质。
电影的发明实际上是一种仿生学,即模拟人眼和耳的功能。
这个记录的特点是:准确性、具体性、连贯性。
文学是用抽象的文字系统来进行思维的线性记录,而电影却是对摄录对象从光波和声波上直接进行半自动化的、精确的四维记录。
电影的记录是直接的,其记录的精确性和具体性可以传达出物理现实的准确信息。
使用抽象的文字符号的文学作品从发生到接受的过程是——从作品的抽象到读者在自己脑海中形成的具象,而电影恰好相反。
电影的记录本性带来了以下特征:1.记录的精确性使观众把银幕上活动影像当成是那个事件发生过程的实际记录。
2.电影的记录扩大了人的感知经验。
通过电影,人对自己的感知活动、看的行为有了更深的认识,人发现自己对“看”特别感兴趣。
想看,实际上是想观察自己的思想活动。
在娱乐片中把这种看的欲望发展为窥视。
不像静态的艺术可以审视,动态的艺术是瞬间即逝的,它只留下深浅不一的印象。
这是电影的特点。
所以在瞬息媒介中,不应有什么不可能立即感知的东西。
电影表现的是时间在空间中流动的美。
光波声波运动记录的美是20世纪新的美学观念,这是电影美学的实质。
记录的精确性和具体性所带来的光波声波的连续性以及幻觉是造成电影美学的关键因素,也正是其他传统艺术所没有的。
银幕上出现的空间是个想象的空间,一个分裂的空间。
观众处于那空间之中,但又不是其中一部分。
他是从一个他所没有占据的位置上来进行观察,他接受了摄影机所提示的位置。
节4.电影:“看”的行为光、声运动记录的精确性和具体性,已经光、声的连续性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所以电影的结构是建立在看的基础上的,因此电影作品的结构可以不那么严谨。
节5.电影?幻觉!我们讲究流畅,但是不依靠观众的心理补偿,每个动作在银幕上都完成了,甚至要求起幅与落幅的动作都是静态的,实际上并不流畅。
视听感知经验带来的心理认同和心理补偿是现代心理学对运动幻觉的解释。
现代心理学,包括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人的感知有一种倾向,就是把他所感觉到的光波刺激变成可以辨认的形式或形态。
这就不仅是视觉残留的纯生理现象,而更重要的是,它涉及大脑的选择作用。
格式塔心理学把所有这种现象认同的接受方式所造成的运动幻觉称作似动现象。
这就是电影运动的幻觉产生原理,而视觉残留的作用仅仅是使那些运动更为连贯流畅。
此外,光影幻觉也可以使观众受骗而调动他的肌肉记忆,使他产生相应的感觉,甚至迫使他不自觉地做出相应的反应动作。
电影所创造的幻觉依靠接受者自身的生理-心理机制自愿认同。
人的思维不能无视银幕影像所提供的富于诱导性的运动幻觉,因为这是不由自主的生理-心理效应。
节6.视听思维活动影像的记录所带来的是模拟人视听感知经验的视听思维的可能性。
章一电影的诞生于早期电影节1.卢米埃尔兄弟与梅里爱节2.格里菲斯与好莱坞的形成节3.早期电影理论观点1.乔托·卡努多与《第七艺术宣言》(1911)2.美国早期电影理论“三巨头”:瓦契尔·林赛《活动画面的艺术》、维克托·弗里伯格《银幕上的绘画美》、雨果·明斯特伯格《电影:一次心理学研究》3.印象主义-先锋派电影理论:从德吕克的“上镜头”到“节奏”再到杜拉克的“完整电影”(即电影并非叙事艺术,不需要情节和表演,而应成为“形式的电影”和“光的电影”的融合,即“眼睛的音乐”、“视觉交响乐”),是法国印象派-先锋派的理论发展脉络。
欧洲和美国早期电影理论的差别已经预示了两条不同的发展脉络:前者的艺术性和后者的“好莱坞模式”。
如果说美国电影是小说电影,那么欧洲电影就是“电影诗”。
但是所有这些早期电影理论都强调电影的复制能力,并在这一前提下迎合传统的艺术观点,因而这是一种关于电影画面的构图和节奏的纯视觉艺术理论。
第二章蒙太奇电影学派蒙太奇,原意是装配、构成,引申在电影里就是剪辑与组接。
其完整内容至少应当包含三个方面:1.作为技术手段的蒙太奇,或称叙事蒙太奇。
即将时间、空间中断的胶片连接起来,以保持叙事的连贯性,一组镜头可以组合成蒙太奇句子,若干蒙太奇句子或场面可以组合成蒙太奇段落,从而形成连续不断的整部影片。
2.作为艺术手段的蒙太奇,或称艺术蒙太奇。
这个意义上,蒙太奇作为一种电影修辞手段,它可以通过镜头、场面、段落的分切和组接,从而对素材进行选择、取舍、修改、加工,并且创造出独特的电影时间和空间,并通过象征、隐喻和节奏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进而创造出电影艺术所独有的叙述方式与结构形式。
3.作为思维方式的蒙太奇,或称蒙太奇思维。
作为电影艺术所反映现实的独特艺术方法,是此前其他传统艺术所没有的,它是影视艺术独特的形象思维方法。
节1.维尔托夫与库里肖夫的电影实验维尔托夫,苏联记录片大师,也是著名的“电影眼镜派”的创始人与代表人物。
他认为电影镜头比人眼更完美,主张“实况拍摄”的方法,反对一切虚构和编造。
他特别倡导将摄影机隐蔽起来进行拍摄,也就是在被拍摄者毫无觉察的情况下来拍摄“生活即景”。
但是“电影眼睛派”又强调指出,电影真实地记录现实并不局限于简单地记录生活,电影眼睛应当在保持镜头内容真实的条件下,通过对镜头的选择、剪辑、组接,以及配加字幕等方式赋予生活素材以特定的涵义。
这就意味着,蒙太奇不再只是作为连接镜头的技术手段,而是成为分析概括生活的意识形态工具。
乔治·杜萨尔指出:“在‘电影眼睛派’看来,电影艺术只存在与解说词和蒙太奇之中。
电影创作者的个性表现在记录资料的选择、并列、新的时空的创造,以及作为理论家的维尔托夫想从中建立科学法则的一切创作方法。
这种显然过偏的理论,首先在苏联、以后在全世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它促使人们注意蒙太奇的重要性,必须把人在其社会环境和他的生活中拍下来;它给予了记录电影以极大推动,并为电影创造了一些新的样式。
”节2.爱森斯坦的电影实践与理论1.以爱森斯坦为代表的蒙太奇学派,不仅将蒙太奇作为一种叙事的手段,而且更主张把它作为一种表达思想的手段,镜头的并列并不单纯是为了叙述故事,而是为了在观众身上产生一种心理冲击,引起他们思考。
这派电影艺术家们强调艺术家主观的因素,认为导演和编剧通过影片不仅应当“再现生活”,而且应当“说明生活”、“判断生活”。
此外,蒙太奇理论的产生还有着现代主义文化的背景。
尤其是艺术中的构成主义和未来主义,对苏联蒙太奇学派的影响极大。
构成主义主张艺术是构成、是组合,未来主义主张造型应当是“有动感的主体主义”,这些主张波及到绘画、戏剧等各个艺术门类。
爱森斯坦的电影,是思想者的电影。
如果说他的影片中有主人公,那么影片所传达的激情对影片的推动作用无疑远远超过其中的某一个哪怕是主要人物所起的作用。
因为与人物相比,激情才是真正的主人公。
节3.普多夫金的电影实践和理论普多夫金与爱森斯坦最根本的分歧在于他们对蒙太奇有不同的理解和侧重,普多夫金更多地强调蒙太奇的叙事功能,侧重于强化观众习以为常的叙事法则;而爱森斯坦则更多地强调蒙太奇的冲突功能,侧重于打破人们长期习惯的叙事法则。
普多夫金强调影片应当以感染观众、交流情感,主张影片的效果应当与观众的心理历程相一致;而爱森斯坦则更多地强调理性蒙太奇是对现实的哲学理解,主张通过蒙太奇的象征、隐喻等功能启发观众思考,通过理性电影揭示生活的社会意义和哲学意义。
爱森斯坦较普多夫金更多现代主义的文化背景。
“爱森斯坦的影片好像是一种呐喊,而普多夫金的电影则恰如一首很吸引人的抑扬顿挫的歌曲。
”在电影语言上,爱森斯坦是革命的、颠覆的,而普多夫金是温和的、抒情的。
普多夫金将蒙太奇分为五种类型:1.对比蒙太奇2.隐喻蒙太奇3.平行蒙太奇4.交叉蒙太奇5.复现式蒙太奇虽然普多夫金在使用蒙太奇的手段上与格里菲斯拥有相同的原理,但是格里菲斯的手段效果显然仅止于使时空一体化,没有更加深刻的思想和隐喻,而普多夫金的交叉剪辑是赋予了画面以更加深刻思想和主观判断,他要以电影来表达对革命的礼赞。
节4.苏联蒙太奇电影学派的电影理论与延续1.对苏联蒙太奇的评价虽然苏联电影大师们在蒙太奇的美学探索中具有卓越的贡献,但爱森斯坦等人过分夸大了蒙太奇的作用,以致走向极端。
2.蒙太奇的延续:杜甫仁科和他的作品《土地》大自然和人生经验中都有许多舒缓的、细微的变化,在影片中将这些东西表现出来,是杜甫仁科的贡献。
第三章纪录电影节1.纪录电影的确立:维尔托夫和弗拉哈迪的贡献1.吉加·维尔托夫维尔托夫认为,电影的实质在于拍摄角度和蒙太奇,也就是电影有可能以自己那种异乎寻常的、别人想不到的独特眼光去观看现实生活,或者以新颖的蒙太奇手法把各个镜头加以配合,重新创造一个现实生活来。
电影眼睛理论强调不断挖掘摄影机的潜能,我们无法改善人类自己的眼睛,却能不断改善摄影机的功能。
他认为摄影师应该对画面进行创造性处理,剪辑师应该对素材进行艺术性加工,剪辑好比写作。
“电影眼睛的历史是要修正世界电影的方向,建立一个不是把重点放在表演上而是放在非表演的影片上这一新原则,用纪录代替演出,为跳出剧场的舞台走向实际生活的现场而进行的一场不懈的斗争史。
”2.罗伯特·J·弗拉哈迪在世界电影史上,《北方的纳努克》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它是一部杰出的影片,还在于它的出现宣告了记录电影作为一种电影形态的诞生。
弗拉哈迪第一次把镜头游移的目光转向个体的人,他主张以真正的人类平等的眼光耐心地观察事物,尊重拍摄对象。
节2.纪录电影的大发展:格里尔逊与伊文思1.约翰·格里尔逊在格里尔逊看来,纪录电影首先不是一种艺术样式,而是一种影响公众舆论的媒介手段。
他从来不掩饰这个观点,“我视电影为讲坛”。
“隐藏在纪录电影运动后面的基本动力是社会学的而不是美学的,它源自于这样一种愿望:在平常的生活中发现戏剧,而不是像眼下流行的电影那样从非同寻常的生活中编造戏剧。
这种愿望实质是将人们的目光从天涯海角拉回到自己身边,关注那些发生在眼皮底下的事情。
因此,我们坚持关注发生在我们家门口的戏剧。
”格里尔逊对纪录电影的主要贡献是:为纪录电影开创了基于现实的理论支点;获取机构赞助,奠定纪录电影的经济基础;建立纪录电影的非影院发行展映机制。
2.尤里斯·伊文思伊文思的纪录电影创作生涯从20世纪20年代后期一直持续到80年代末,长达60年,有60多部作品面世。
他的创作方法也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在每一个时代他都要用那个时代最新颖的方式拍摄,他的作品就是一部20世纪世界纪录电影史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