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总结归纳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
2、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游水) 《劝学》
情况之四:
从前后相同结构的比较中确定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1、籍吏民,封府库 (籍:登记户口)
《鸿门宴》 2、 序八州而朝同列 (序:引、招致)
《过秦论》
情况之五
所+名词(组成所字结构) 名词活用动词
例:置人所罾鱼腹中(罾:“捕”、“捞”) 《史记·陈涉世家》
文言文中名词活用为动词
情况之一:
名词+宾语
格式:名词+名词/代词
例:
1、函梁君臣之首(函:用木匣封装) 《伶官传序》
2、吾得兄事之(事:侍奉) 《鸿门宴》
情况之二:
名词放在谓语位置
格式:主语+名词+名词
例: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军: 驻军) 《烛之武退秦师》
情况之三:
能愿动词后面的名词要活用为动词 格式:能愿动词+名词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选修课程纲要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课程纲要散文欣赏》课程内容进行教学。
其课程内容包括: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赏析指导赏析示例长恨歌(2课时)自主赏析(3课时)湘夫人拟行路难蜀相书愤推荐作品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阮籍杂诗十二首(其二)陶渊明越中览古一剪梅今别离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赏析指导赏析示例春江花月夜(2课时)自主赏析(3课时)夜归鹿门歌/孟浩然梦游天姆吟留别/李白登岳阳楼/杜甫菩萨蛮(其二)/韦庄推荐作品积雨辋川庄作/王维旅夜抒怀/杜甫新城道中(其一)/苏轼扬州慢/姜夔长相思/纳兰性德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赏析指导赏析示例将进酒/李白(1课时)自主赏析(3课时)阁夜/杜甫李凭箜篌引/李贺虞美人/李煜苏幕遮/周邦彦推荐作品国殇/屈原燕歌行/高适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柳宗元菩萨蛮/温庭筠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睢景臣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第四单元创造形象诗文有别赏析指导赏析示例过小孤山大孤山/陆游(2课时)自主赏析庖丁解牛/《庄子》(2课时)项羽之死/司马迁(3课时)阿房宫赋/杜牧(2课时)推荐作品西门豹治邺/褚少孙大铁椎传/魏禧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赏析指导赏析示例六国论/苏洵(3课时)自主赏析伶官传序/欧阳修( 2课时)祭十二郎文/韩愈(3课时)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苏轼(2课时)推荐作品狱中杂记/方苞陶庵梦忆序/张岱第六单元文无定格贵在鲜活赏析指导赏析示例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 2课时)自主赏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2课时)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李白(1课时)项脊轩志/归有光( 2课时)推荐作品游沙湖/苏轼苦斋记/刘基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古诗文文言现象总结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古诗文文言现象总结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在文言诗文中是比较普遍的现象。
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的密切相关,只是动作化罢了。
例如:左右欲刃相如。
(《廉颇蔺相如列传》)名词活用为动词的几种情况:(1)能愿动词只能修饰动词,所以,如果名词前紧接能愿动词时,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
如:假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劝学》)——凭借船桨的人,并不会游水,却能横渡长江黄河。
(2)只有动词能带宾语,所以,如果名词后紧接代词,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
如:驴不胜怒,蹄之。
(3)只有动词能带介宾补语,所以,如果名词后紧接处所名词、介宾短语,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
如:沛公军霸上。
(《鸿门宴》)——沛公在霸上驻扎军队。
(4)如果两个名词连用,二者之间既非并列关系,也非修饰关系,其中必有一个活用成了动词。
如:籍吏民,封府库。
(《鸿门宴》)——登记官吏、百姓,封闭财物仓库。
(5)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副词是经常修饰动词,如果是副词作状语和名词连用,那么该名词常活用作动词。
例如:如:秦师遂东。
——就向东出发了(6)表达句的谓语部分找不到动词或其他词语作谓语中心词,事物名词就活用为动词。
如: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那么四月花。
(《采草药》)——如平原三月开花的,到深山中就得在四月开花。
按一般语法习惯,形容词不能带宾语,所以,如果形容词出现在代词前面,就可以判断它活用成了动词;同理,如形容词出现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而它和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间又构不成修饰关系,那么这个形容词就活用成了动词。
如:亲贤臣,远小人。
(《出师表》)——亲近贤臣,疏远小人。
再如:③(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鸿门宴》)——(项伯)平日善待留侯张良。
从句法关系看,谓语动词在句中总是出现在主语、状语后,所以,如果名词出现在动词前,而句子已有明确的主语时,即可判断名词活用成了状语。
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理解性默写(附答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理解性默写(附答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理解性默写(选修)诗歌部分第一单元一、XXX《长恨歌》1.《长恨歌》中“。
”从黄昏到黎明,集中描写了XXX夜间被情思萦绕、久久不能入睡的情景。
2.《长恨歌》中表现XXX对XXX的宠爱、迷恋已经引起公愤的句子是:“。
3.《长恨歌》中采用浪漫主义手法寄志托物重申誓言的诗句是。
4.文中描写XXX天生丽质(貌美)的句子是。
5.XXX在《长恨歌》中有两个表示情愿相爱永不变心的诗句,这两个诗句是。
6.表现贵妃对XXX绵绵不尽的相思的句子是:7.渲染出凄凉情景的句子是。
XXX、XXX《湘夫人》1.《湘夫人》中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的诗句是“。
”。
2.XXX《七律答友人》中“九嶷山上XXX,帝子乘风下翠微”就是化用《湘夫人》中的““。
”两句诗。
3.“。
”两句诗表现XXX离开期约地点时劝自己把眼光放远,在旷达自解中见出对幸福爱情生活永不放弃的执着。
4.“。
”写XXX把外衣抛到江中去,把单衣丢在澧水旁。
是希望XXX能知道他曾经来过。
5.《湘夫人》中运用比兴手法写XXX不敢对XXX剖明心迹的句子是。
6.《湘夫人》中,XXX抛弃XXX的赠礼,显现出绝望情绪的句子是。
XXX、XXX的《拟行路难》(其四)1.XXX的《拟行路难》开头用比喻的手法对当时门第决定人生这一古代的血统论发出愤怒的控诉的两句诗是“。
”2.XXX的《行路难》用比喻手法表达人生路上的艰难险阻的两句诗是3.在《拟行路难》中碰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诗句是“。
”4.《拟行路难》(其四)中施展阐发作者非常冲突和忍辱负重的句子。
5.《拟行路难》(其四)中的“。
”以高深的比喻说明庞大的现实内容。
6.“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
”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在《拟行路难》中碰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诗句是“。
”4、XXX《蜀相》1.XXX《蜀相》中高度归纳综合、评判XXX一生巨大功业的句子是“。
”2.《蜀相》中将对XXX的崇敬、仰慕和叹惜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古代诗歌鉴赏知识点汇总 课件27张
诗歌的形象
诗歌的语言
诗歌的表达 技巧
诗歌的思想 和情感
人物形象 景物形象 事物形象
炼字 诗眼 炼句 语言风格
表达方式 修辞手法 表现手法 结构技巧
咏史怀古诗 山水田园诗 边塞军旅诗 送别怀人诗 羁旅思乡诗 咏物言志诗 即事抒怀诗
1.形象+身份
鉴
人物形象
2.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3.概况社会意义或作者
建功立业,乡愁,战争艰辛,对君 王的不满,赞叹奇异风光
依依不舍,思念与牵挂,对友人 的安慰与勉励,抒发人生感慨
容 和
羁旅思乡诗
羁旅孤凄之愁,思家怀人, 怀才不遇,厌战思家
情
咏物言志诗
感
即事抒怀诗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运用习题继续巩固古诗鉴 赏的各类答题技巧。 教学重点:总结阅读诗歌的常见方法 教学难点:明晰诗歌阅读的答题内容
总结方法
(一)看标题
标题往往对诗歌广泛丰富的内容有很明显的提示总括作用。 1、有些题目显示事件、情感, 2、有些题目交代写作目的和写作背景, 3、有些题目点明中心。所以,有时抓住了题目,也就大 体抓住了诗歌的基本内容。
总结方法
(二)看注释
在高考诗歌鉴赏题中,往往在诗歌后面附有几则注释, 对于这些注释,我们绝对不能掉以轻心,而应仔细阅读, 从中揣摩诗歌的隐含信息,从而为进一步深入分析诗歌做 准备
总结方法
(三)析尾句
诗歌的结尾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或以景结句、 或以情结句、或以理结句、或以问结句。不论 以什么形式结尾,诗人都喜欢在结尾这个地方 用点心机,因为结尾在全诗中具有相当重要的 作用。如果我们鉴赏诗歌的时候,也对结尾特 别用心,就可能会很快发现“直捣黄龙”的捷 径。
语文 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语文笔记
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楚辞专题第一课《国殇》一.原文及注释操吴戈兮被犀甲(1),车错毂(gǔ)兮短兵接(2)。
旌蔽日兮敌若云(3),矢交坠兮士争先(4)。
凌余阵兮躐(liè)余行(5),左骖(cān)殪(yì)兮右刃伤(6)。
霾(mái)两轮兮絷(zhí)四马(7),援玉枹(fú)兮击鸣鼓(8)。
天时怼(duì)兮威灵怒(9),严杀尽兮弃原野(10)。
出不入兮往不反(11),平原忽兮路超远(12)。
带长剑兮挟秦弓(13),首身离兮心不惩(14)。
诚既勇兮又以武(15),终刚强兮不可凌(16)。
身既死兮神以灵(17),魂魄毅兮为鬼雄(18)注释:(1)吴戈:战国吴地所制的戈(因制作精良锋利而著名)。
操:持。
戈:武器名。
被:通“披”。
犀甲:犀牛皮制作的铠甲。
(2) 毂:(gǔ)车轮贯轴处。
车错毂;指两国双方激烈交战,战车交错。
毂是车轮中心插轴的地方。
短兵;指刀剑一类的短兵器。
(3)旌:(jīng)蔽日兮敌若云;旌旗遮蔽了太阳,敌兵好像云一样涌上来。
旌:用羽毛装饰的旗子。
(4)矢交坠兮士争先;流矢在双方的阵地上纷纷坠落,战士们奋勇争先。
矢:箭。
(5)凌:侵犯。
躐(liè,音“列”):践踏。
行(háng):队伍的行列。
(6)左骖(cān):古代战车用四匹马拉,中间的两匹马叫“服”,左右两边的叫“骖”。
殪(yì义):倒地而死。
右:指右骖。
刃伤:为兵刃所伤。
(7)霾两轮兮絷四马:车轮陷入泥中,驾车的四马被绊住了。
霾(m ái,埋)。
通“埋”,只两轮陷入泥中。
絷(zhí,直);绊住。
(8)援玉枹(fú)兮击鸣鼓:主帅鸣击战鼓以振作士气。
援:拿着。
玉枹:用玉装饰的鼓槌。
(9)天时:天意。
怼(duì):怨怒。
威灵怒:神明震怒。
(10)严杀:酣战痛杀。
弃原野;指骸骨弃在战场上。
(11)出不入兮往不反;是说战士抱着义无反顾的必死决心。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需要背诵些课文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需要背诵些课文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需要背诵的课文有:第一单元的《湘夫人》、《拟行路难》(其四)、《蜀相》;第二单元的《夜归鹿门歌》、《梦游天姥吟留别》《登岳阳楼》《菩萨蛮》(其二);第三单元的《阁夜》、《李凭箜篌引》、《虞美人》、《苏幕遮》;第四单元的《阿房宫赋》;第五单元的《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篇目及建议第一单元:课文:白居易《长恨歌》(赏析)建议熟读屈原《湘夫人》(背诵、字词)鲍照《拟行路难》其四“泄水置平地”(背诵)杜甫《蜀相》(背诵)——名篇陆游《书愤》(背诵)单元推荐作品:阮籍《咏怀二十八首》其一“夜中不能寐”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白日沦西河”李白《越中览古》:建议背诵李清照《一剪梅》:建议背诵黄遵宪《今别离》习题出现:李白《行路难》:建议背诵陆游《临安春雨初霁》:建议背诵(至少对仗两联)第二单元:课文: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赏析)建议熟读孟浩然《夜归鹿门歌》(背诵)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背诵)杜甫《登岳阳楼》(背诵)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背诵)推荐作品:王维《积雨辋川庄作》:建议背诵(至少对仗两联)杜甫《旅夜书怀》:建议背诵苏轼《新城道中》:建议背诵(至少对仗两联)姜夔《扬州慢》:建议背诵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建议背诵习题出现:王维《归嵩山作》李白《赠孟浩然》、杜甫《解闷》李贺《梦天》:建议背诵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建议背诵杜甫《泊岳阳楼下》、《陪裴使君登岳阳楼》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建议背诵第三单元:课文:李白《将进酒》(赏析、背诵)杜甫《阁夜》(背诵)李贺《李凭箜篌引》(背诵)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背诵)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背诵)推荐作品:屈原《国殇》:建议背诵“出不入兮往不反”至结尾。
高适《燕歌行》:名句要记诵。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建议背诵。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积雨辋川庄作旅夜书怀新城道中扬州慢长相思
【整体感知】 一、《积雨辋川庄作》 这首七律描写了久雨初停辋川山水田园的优美风
光,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农村充满生机、 宁静的和谐生活的向往和赞美,抒发了诗人淡泊宁静的 情怀。
二、《旅夜书怀》 诗人借眼前之景抒写心中悲怀,水天空阔,沙鸥飘 零,此时的他却似沙鸥,转徙江湖,从而写出了诗人暮年 漂泊的凄苦境况,反衬了他孤苦伶仃的境况,表现了他 颠沛无靠的凄怆心情。
当时的杜甫已50多岁,且常年有病,国家时局不稳, 自己生活没有着落,又行无定踪,因此一路上他心情十 分沉重,这首诗集中表现了他的这种心情。
三、《新城道中(其一)》 饱览春光后的轻松之作
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春,苏轼正在杭州通判任上 出巡所领各属县。新城在杭州西南,为杭州属县(今浙 江富阳新登)。作者自富阳赴新城途中,饱览了秀丽明 媚的春光,见到了繁忙的春耕景象,满心喜欢,写下了这 首诗,抒写自己途中的见闻和愉快的心情。
(2)出得门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迷人的晨景,翻山 越岭,再往前行,才看到了桃花、竹篱等,按由远及近的 顺序写景。第二联写野外远景,第三联写农家近景。
四、《扬州慢》 1.词的正文写了哪些意象来渲染凄凉的氛围,表现词人 的“《黍离》之悲”?找出这些意象,并分析其效果。
【点拨】
意象
意蕴
青青荠麦
凄凉荒芜。荒凉的空城,与往日的 繁华形成对比
2.尾联运用了哪两个典故?有何作用? 【点拨】尾联运用“野老争席”和“海鸥相疑”的典 故,一正用一反用,写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早已去除 机心,随缘任遇,于人无碍,与世无争了,还有谁会无端 地猜忌呢? 可以悠悠然耽于山林之乐了。
二、《旅夜书怀》 1.这首诗前两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点拨】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一条孤舟竖着高高的 桅杆停泊在夜色茫茫之中。放眼岸上,只见星星在天边 遥挂低垂;纵目江上,月光在波涛中翻滚如涌。这是一 幅宏阔非凡孤寂凄清的旅夜图(创造出一种阔大雄浑但 又寂寞空旷的境界)。
高中语文人教版诗词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所有的篇目
诗歌之部第一单元:赏析示例《长恨歌》/白居易;自主赏析《湘夫人》/屈原;《拟行路难》(其四)/鲍照;《蜀相》/杜甫;《书愤》/陆游;推荐作品《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阮籍;《杂诗十二首》(其二)/陶渊明;《越中览古》/李白;《一剪梅》/李清照;《今别离》(其一)/黄遵宪第二单元赏析示例《春江花月夜》/张若虚自主赏析《夜归鹿门歌》/孟浩然;《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登岳阳楼》/杜甫;《菩萨蛮》(其二)/韦庄推荐作品《积雨辋川庄作》/王维;《旅夜书怀》/杜甫;《新城道中》(其一)/苏轼;《扬州慢》/姜夔;《长相思》/纳兰性德第三单元赏析示例《将进酒》/李白自主赏析《阁夜》/杜甫;《李凭箜篌引》/李贺;《虞美人》/李煜;《苏幕遮》/周邦彦推荐作品《国殇》/屈原;《燕歌行》/高适;《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柳宗元;《菩萨蛮》/温庭筠;《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睢景臣散文之部第四单元赏株示例《过小孤山大孤山》/陆游自主赏析《庖丁解牛》/《庄子》;《项羽之死》/司马迁;《阿房宫赋》/杜牧推荐作品《西门豹治邺》/褚少孙;《大铁椎传》/魏禧第五单元赏析示例《六国论》/苏洵自主赏析《伶官传序》/欧阳修;《祭十二郎文》/韩愈;《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苏轼推荐作品《狱中杂记》/方苞;《陶庵梦忆序》/张岱第六单元赏析示例《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自主赏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李白;《项脊轩志》/归有光推荐作品《游沙湖》/苏轼;《苦斋记》/刘基。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小结重点讲义资料
第 1 页共21 页第 2 页共21 页第 3 页共21 页第 4 页共21 页第 5 页共21 页第 6 页共21 页第7 页共21 页第8 页共21 页第9 页共21 页第10 页共21 页第11 页共21 页第12 页共21 页第13 页共21 页第14 页共21 页第15 页共21 页第16 页共21 页高中课本名句背诵第一册重点句子背诵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2.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3.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4.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5.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6.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7.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8.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劝学》)9.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10.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荀子《劝学》)11.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荀子《劝学》)1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荀子《劝学》)13.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荀子《劝学》)14.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1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16.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荀子《劝学》)17.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庄子《逍遥游》)18.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专题七 中国古代、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考点一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张本、铺垫),奠定感情基调。4.点明思想感情变化的线索。
(二)位于文章的中间 1.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2.衬托作用。3.渲染、烘托气氛。 4.点明主旨。
(三)位于文章的结尾
1.总结上文。2.呼应上文。3.卒章显志。 方法三:从分析表达的感情入手 文学作品往往表达作者的某种思想感情,作品总是以情动 人,因此准确把握语句的感情因素,就成为理解文学作品中有 关语句的关键。 将筛选出的文中的信息,含有的语境义、比喻义、引申义,
运用提要钩玄和因声求气的方法,把握作品的意脉和情感,
体会古代散文中的逻辑性与抒情性。
5.从“文无定格,贵在鲜活”的角度体会散文的灵活性和
趣味性。要多角度、准确并推陈出新地表述自己的观点。
【变题】其他类型,触类旁通 1.请你分析这篇文章的主旨。 2.结合全文,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3.作者文中所写的“××××”蕴含了几层意思?请结合 文章内容及作者生平谈谈你的理解。 4.此文短小精悍,字里行间却蕴含着作者充沛的情感。请
3.深入体验,力求领悟。 真正深入到作品所描绘的生活场景中去,从作品所描写的 人物的喜怒哀乐中,感受人物的幸福与痛苦,体会作者的爱憎
感情等。入乎其内,才能出乎其外。只有达到情感与理智的高
度结合的境界,才能真正鉴赏出作品艺术描写的深长意味。
4.从“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的角度把握散文的逻辑性和 抒情性。
3.从表现手法角度:是否运用了想象、联想、象征、渲染、 烘托、对比、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等手 法,有什么作用。
4.从表达方式角度:各种表达方式是否运用自如,灵活多
变;叙述人称的选择,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各自的好处;叙述
顺序的安排,倒、插叙手法的运用及作用;描写的特点,肖像、 心理描写,侧面、细节描写,景物描写等的作用。
人教高中语文 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5.2 伶官传序原文翻译注释文言知识
《伶官传序》欧阳修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伶官:伶,戏子,或唱戏杂技演员,现代的娱乐人员。
宫庭里供统治者娱乐表演的人物。
可见封建朝代不思于民生,不思于进取,奢华淫乐而痛失天下!伶官尚能使天下易主,可见不居安思危之害!原:推本求源,推究。
其:语气副词,表示期望、命令的语气。
庙:太庙,帝王祭祀祖先的宗庙。
从事:这里指负责具体事物的官员。
一少牢:用猪、羊各一头作祭品。
牢,祭祀用的牲畜。
组:丝带,这里指绳索。
抑:或者逸豫:逍遥游乐,不能居安思危。
所溺:沉溺迷恋的人或事物。
乃:你,你的。
顾:看。
函:用木匣装。
忽微:极细小的东西。
纳:放回。
仇雠:仇敌。
《书》曰:语出《尚书·大禹谟》。
[1]及:等到。
所溺:沉溺迷爱的人或事物。
译文唉!国家兴盛与衰亡的命运,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事吗?推究庄宗得天下和他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了。
世人说晋王将死的时候,拿三支箭赐给庄宗,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扶持建立起来的;契丹与我订立盟约,结为兄弟,他们却都背叛晋而归顺梁。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的崇敬、仰慕之情。
“柏森森”:松柏长青,象征着诸亮的忠君爱国的精神长存。
松柏长青,没有荒芜,暗示出蜀人对丞相的敬爱。
3、尾联“长使英雄泪满襟”中“长”能否换成“常”?“英雄”
指什么人?是成功的英雄还是失败的英雄,是指成就了事业的英雄还是指壮志未酬的英雄?
明确:“长”,长久。
“英雄”是指失败的英雄,兼指包括杜甫及诸亮在的千古仁人志士。
这句诗写出了历史上一切事业未竟的英雄人物对其壮志未酬的深深遗憾和共鸣。
(如:四十多年后,中唐时革新派首领王叔文在“永贞革新”失败时就曾吟诵这两句诗抒怀;四百年后,北宋抗金名将宗泽,因国事忧愤成疾,临终时也是吟诵这两句诗,三呼“渡河”而逝。
这些都说明了杜甫这首诗的成功,显示了杜诗的魅力和影响。
)
4、品味颔联语言,鉴赏“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的
诗眼“自”、“空”的妙处?
明确两句的意思是:阶前的草一到春天便是一片绿色,年年如此,可它为谁而绿呢?隔着树叶,传来黄鹂动听的歌声,可又应该为谁而鸣呢?
①、比较理解:映阶碧草尽.春色,隔叶黄鹂皆.好音。
用“尽”和“皆”写出的是春意盎然、赏心悦目的景色,显露的是欣喜愉悦的情感。
②、自:自说自话,自言自语,无人理会。
空:白白的,徒然的。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知识点归纳总结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思想手法:通过歌颂诸葛亮的才智和功业,同时惋惜他壮志末酬,来表现自己的痛苦心情。
书愤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表现手法:对比、用典、白描思想手法: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老迈年高的感叹和对投降派的强烈愤慨,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
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鹏鸪飞。
表现手法:用典、对比、虚实结合思想手法:表盛衰无常的感慨。
一剪梅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表现手法:以景抒情思想手法:极言自己独居生活的寂寞和相思之苦。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思想手法:抒发了诗人对宇宙奥秘的遐想、探求和对人生的无限沉思和感叹。
夜归鹿门歌孟浩然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人教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 伶官传序的翻译及重点归纳
伶官传序的翻译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啊!盛衰变化的规律,虽说是由天命决定,难道不也是与人事有关的吗?探究唐庄宗取得天下及其之所以失去的原因,就可以明白这个道理了。
世间传说晋王将要去世的时候,把三枝箭赐给庄宗,并且嘱咐他说:“梁朝是我的仇家。
而燕王是我扶植起来的,契丹也曾和我相约拜为兄弟,却都背叛了我们而归顺了梁朝。
这三者,是我遗留下来的恨事!现在给你三枝箭,你千万不要忘记你父亲未了的心愿!”庄宗接受了这三枝箭并把它们供奉在宗庙里。
以后出兵作战,就派部下用一副少牢去宗庙向晋王祷告,并请出那些箭,放在锦囊里,让人肩背着它,走在队伍的前面。
等到凯旋归来后,再把它放还宗庙。
当他用绳子捆绑起燕王父子,用匣子盛着梁朝君臣的头颅,送进宗庙,把箭还给先王,并把成功的消息报告亡父的时候,那强盛的意气,可谓壮观了。
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平定,然而一个军人在夜间一声呼喊,叛乱者就四下响应,只好仓皇向东逃出,还没碰见乱贼,军队却已离散了。
君臣们互相呆看着,不知该向何处去,以至于剪断头发,对天发誓,眼泪沾湿了衣裳,又是多么的衰败啊!难道是因为取得天下艰难而失去容易吗?还是探究他的成败过程都出自人为的原因呢?《尚书》上说:“满足会招来损害,谦虚能得到补益。
【复习备考】一轮复习: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知识梳理
【复习备考】一轮复习: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知识梳理一、成语梳理理解下列成语1.《庖丁解牛》目无全牛:一个杀牛的人最初杀牛,眼睛看见的是整个的牛(全牛),三年以后,技术纯熟了,动刀时只看到皮骨间隙,而看不到全牛(见于《庄子·养生主》)。
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游刃有余:厨师把整个的牛分割成块,技术熟练,刀子在牛的骨头缝里自由移动着,没有一点儿阻碍(见于《庄子·养生主》)。
形容做事熟练,轻而易举。
切中肯綮:正好切中事情的关键。
踌躇满志:形容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
善刀而藏:将刀擦拭干净收起来。
比喻有所收敛、适可而止或自藏其才而不炫露。
2.《项羽之死》四面楚歌:楚汉交战时,项羽的军队驻扎在垓下,兵少粮尽,被汉军和诸侯的军队层层包围起来,夜间听到四面汉军都唱楚歌,项羽吃惊地说:“汉军把楚地都占领了吗?为什么楚人这么多呢?”(见于《史记·项羽本纪》)形容四面受敌,处于孤立危急的困境。
望风披靡:形容军队丧失战斗意志,老远看见对方的气势很盛就溃散了。
3.《阿房宫赋》钩心斗角:原指宫室结构精巧工致,后用来指各用心机,互相排挤。
也作勾心斗角。
锱铢必较:对很少的钱或很小的事都要计较,原形容办事非常认真,一丝不苟,现多形容过于吝啬或气量小。
也说锱铢必争、锱铢必计。
4.《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胸有成竹:画竹子时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见于宋晁补之诗“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与可是宋代画家文同的字)。
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
也说成竹在胸。
贻人口实:给人以可利用的借让人当作话柄。
也说予人口实。
稍纵即逝:稍微一放松就溜过去了,形容时间、机会等极易失去。
5.《六国论》抱薪救火:比喻因为方法不对,虽然有心消灭祸患,结果反而使祸患扩大。
披荆斩棘:比喻扫除前进中的困难和障碍。
6.《陶庵梦忆序》雕虫小技: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多指文字技巧)。
7.《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秉烛夜游:感叹时光易逝,须持烛夜里游乐。
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近年来,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与赏析逐渐受到了广大学生的关注。
其中,中国古代诗歌和散文是广大学生喜爱的领域之一。
在语文选修课程中,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便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
本文将以这一题目,为读者呈现一幅关于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精彩画面。
首先,我们不得不提到中国古代诗歌的灿烂历史。
据历史学家研究发现,中国古代诗歌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的《诗经》。
《诗经》是中国诗歌的开山之作,它以其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和生动的艺术形象,影响了后世无数诗人的创作。
《诗经》之后,中国古代诗歌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
从南北朝至宋元明清,中国古代诗歌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风格,创造了一大批经典之作。
其次,中国古代散文的瑰丽花园同样令人陶醉。
中国古代散文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著名的作品有《论语》、《庄子》等。
而到了汉代,散文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汉朝的文化繁荣背景下,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散文作品。
其中著名的有《世说新语》、《文选》等。
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古代散文在唐宋时期达到了巅峰,出现了许多享誉千古的名篇佳作。
而在语文选修课程中,我们有幸能够学习并欣赏到这些经典之作。
在选修课中,老师将带领我们深入了解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发展历程、作者背景和作品特点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提升我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将接触到不同的诗人和散文家,如李白、杜甫、辛弃疾、苏东坡等。
这些诗人和散文家的作品无不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个人情感吸引着我们的眼球。
每一个作品都蕴含着作者的智慧和情感,让我们体会到了古代人民的生活和精神世界。
例如,我们将学习到李白的《静夜思》这首诗。
这首诗简短而深沉,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唤起了读者对于思乡之情的共鸣。
而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则以其悲凉的笔调展现了作者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
这些作品以其简洁明了的语言和丰富的意境展示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独特魅力,成为了经典中的经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届高二语文期末复习资料(一)文言文知识梳理[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姓名班级座号庖丁解牛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1. 砉然向.然()2. 技盖.至此乎()3. 善.刀而藏之()二、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批大郤1. 依乎天理..今义:天然的道理古义:__________,每至于族2. 虽然..今义:常用作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古义:__________3. 虽然,每至.于.族今义:a.达到某种程度;b.另提一事古义:__________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 为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吾见其难为.()视为.止,行为.迟()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2. 乎技盖至此乎.()进乎.技矣()依乎.天理().()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3. 然.()虽然.,每至于族()怵然.为戒()4. 于合于.《桑林》之舞()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四、指出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技经肯綮之未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项羽之死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1. 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2. 乌江亭长船待()二、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今义:充满正气,情绪激昂古义:______________为三处今义:山东省古义:______________2. 期山东..千里3. 江东虽小,地方..今义:中央下属的各级行政区划的统称古义:______________怜而王我4. 纵江东父兄..今义:父亲和哥哥古义:______________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 乃项王乃.大惊曰()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平明,汉军乃.觉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乃.陷大泽中()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2. 亡此天之亡.我()此亡.秦之续耳()亡.去不义()唇亡.齿寒()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 项王军壁.垓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身.七十余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左.,乃陷大泽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马童面.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项王则夜.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直夜溃围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此天之亡.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指出下面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阿房宫赋一、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 各抱地势,钩心斗角....今义:各用心机,互相排挤古义:______________不齐2. 一宫之间,而气候..今义: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古义:______________焦土今义:怜悯古义:______________3. 可怜..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 一六王毕,四海一.()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黄鹤一.去不复返()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合从缔交,相与为一.()2. 爱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使秦复爱.六国之人()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晋陶渊明独爱.菊()三、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全句。
1. 六王毕,四海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骊山北.构而西.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复道行空,不霁何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辇.来于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朝歌.夜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7. 燕赵之收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廊腰.缦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函谷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秦人不暇自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国论一、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亦百倍1. 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今义: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古义:______________,暴霜露,斩荆棘2. 思厥先祖父..今义:父亲的父亲古义:______________颠覆,理固宜然3. 至于..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件事古义:______________4.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今义:文学体裁的一种古义:______________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5. 可谓智力..今义: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古义:______________得一夕安寝6.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今义:连词,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古义:______________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