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文化旅游产品创新与实践
XX杂志“徽文化”专栏与旅游局合作策划
XX杂志“徽文化”专栏与省旅游局合作的策划案合作背景:1、从当前的时事背景来看中国徽茶第一刊XX杂志是由XX、XX主办,是以发展徽茶经济,振兴徽茶产业、弘扬徽茶文化为宗旨的。
十八大即将召开,文化事业的建设与发展势必又将成为会议的重要议题之一。
为了贯彻十七大精神,响应十八大号召,经过公司领导的综合考虑和认真商讨之下决定将“徽茶文化”专栏改为“徽文化”专栏,希望可以在地方政府的领导下为徽州文化的普及及宣传活动,展现徽州文化的独特魅力出一份力,同时我们希望通过“徽州文化”专栏的推出提升XX杂志自身的文化底蕴。
2、从“徽州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来看古徽州一府六县及周边地区寻访徽州文化古迹、领略乡村田园风光的旅游,已呈如火如荼之势,其旅游收入已经开始悄然赶超黄山风景区的旅游收入,皖南浩翰的古建文化储存,也是开发旅游商品、提高旅游效益的一场大头戏。
“徽文化”专栏的推出,我们将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魅力徽州,这样对于古徽州景区有一定的宣传作用,从而会让更多的人们了解古徽州景区,踏访景区。
在安徽旅游系统,当前讨论最火的话题,就是如何开展新营销,全省上下正在围绕旅游新营销展开轰轰烈烈的探索和实践。
安徽省旅游局局长胡学凡《在全省旅游信息化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也明确要以加快旅游信息化建设为抓手,推进我省旅游行业管理信息化、旅游企业经营及服务信息化,推动我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在这方面,XX杂志利用自己的季刊和网站(XX网)、XX杂志社官方认证的新浪微博以及在媒体行业的影响力,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作为传播的载体,向大众传递旅游信息。
3、从“徽茶”对于带动古徽州景区的经济发展方面来看徽州文化文化则成为了古徽州景区的精髓,其中包括很多内容:新安理学、新安画派、徽州篆刻、徽州版画、徽派建筑、文房四宝、徽菜......而徽茶在诸多历史文献中也被明确的纳入了其中。
徽茶的主要产地集中在省内具有“徽州”特色的景区。
比如:黄山的毛峰、祁门的红茶、休宁的休宁松萝、屯溪的绿茶、绩溪的金山时雨......徽茶是古徽州景区的特色和特产之一,同时也是拉动景区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
“古徽州、新黄山”乡村旅游策划方案【经典案例参考】
“古徽州、新黄山”乡村旅游策划方案【经典案例参考】一、古徽州乡村旅游的提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人们愈向往走出喧闹的城市投奔自然,以期返朴归真、陶治情操、宁静安神,乡村旅游应运而生。
乡村旅游是以乡野农村的风光和活动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奇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
黄山市乡野风光迷人,古村落星罗棋布,有着世外桃源般的意境,一座座青山绿水环抱的村落中,点缀着幢幢粉墙黛瓦、飞檐翘角的徽派建筑,村前田园遍布,到处弥漫着茶香、果香和稻香……“人尚古衣冠”的淳朴民风依然在这里延续,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深深浸润着这方热土,是中外游客回归自然、体验风情的美好家园。
“古徽州、新黄山”将成为我市旅游发展的主旋律,如何打造好古徽州、特别是古徽州乡村旅游品牌,将是我市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又一个重点。
古徽州乡村迷人的魅力、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和谐安详的人文环境,为打造“古徽州”乡村旅游品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要借助第九届中国黄山国际旅游节期间举办的古徽州乡村旅游系列活动(古徽州乡村旅游线路推介、黟县乡村旅游考察、中国乡村旅游论坛举办、中国乡村旅游联盟建立等),进一步烘托出古徽州乡村旅游品牌。
二、黟县在古徽州乡村旅游品牌打造中的地位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万众瞩目和心向往之的地方;黟县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让人产生美好的憧憬。
黟县理应成为古徽州乡村旅游品牌的核心,要加大以西递—宏村世界文化遗产地为龙头、其它特色各异的古村落和外围乡村景点为辅助,整合包装风景游览、文化考察和休闲度假兼备的古徽州乡村旅游产品,打造古徽州乡村旅游品牌,引领徽州乡村旅游走向世界。
三、古徽州乡村旅游的主题定位和口号主题定位:中国画里乡村——徽州水墨大徽州,江南挑花源桃源意境以区别于江浙风情,并突出“水墨”色彩的艺术境界和徽文化底蕴,树立集自然生态美、生活方式美、文化艺术美于一体的大徽州文化乡村旅游目的地形象。
文旅融合背景下旅游景区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探究——以黄山风景区为例
Art World艺览天下文旅融合背景下旅游景区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探究——以黄山风景区为例程婧铭1 朱红兵2 张 静3(1.黄山风景区管委会,安徽黄山 245021;2.黄山学院旅游学院,安徽黄山 245021; 3.黄山职业技术学院,安徽黄山 245000)摘 要:创意经济能够满足社会和文化需求,是景区提升收益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分析我国旅游景区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现状,并以黄山风景区为例,从其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现状、面临的困境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提出未来黄山风景区可以从IP运营、独特品牌塑造、全民参与和多元化多矩阵的营销方式等方面开发文化创意产品。
关键词:文旅融合;文化创意产品;黄山风景区中图分类号:TB472;F592 文献标识码:A一、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关系概述旅游产业是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方面服务的综合性行业。
旅游产业经常与旅游目的地的自然、文化、历史和遗产相关,如生态资源、博物馆、传统节日和文化活动,对经济增长、文化交流和社会互动具有重要作用。
而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以文化和创意为核心的经济活动,涵盖的领域广泛,如艺术、设计、文化遗产、数字技术等,具有高附加值、可持续发展性、能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和高于国民经济增速等特征,其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文化产业,而是由“文化+创意+科技”三者深度结合形成的产业集群,是文化与经济的融合,旨在将旅游目的地文化和创意资源转化为经济价值。
旅游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往往是共生的,文化创意产业能够促进文化传承和推广,为人们提供文化启发和乐趣,同时给旅游业、文化机构和教育领域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又通常依靠旅游业的收入维持[1]。
这一现象在博物馆和美术馆等文化部门尤为明显,这些部门超过一半的收入来自门票销售和文创产品销售[2]。
文化创意产业深深植根于当地环境,创意工作者、企业和组织使地方更具吸引力,这反过来又有助于当地的整体发展,并产生滚雪球效应,蓬勃发展的创意产业进一步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关于推进徽菜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产业背景分析1. 徽菜产业在我国传统饮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方特色。
徽菜以其精美的做工和独特的口味享誉中外,成为我国餐桌上的一大特色。
2. 然而,随着现代饮食文化的变迁和食品产业的发展,徽菜产业面临着诸多挑战。
受到外来饮食文化的冲击,用户口味多样化,对徽菜的需求逐渐减少;另由于生产技术受限和市场营销水平相对滞后,徽菜产业的竞争力逐渐削弱。
3. 目前,徽菜产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有必要制定相应的对策,积极推进徽菜产业的发展,以应对市场的变化和激烈的竞争。
二、对策建议1. 加强品牌建设品牌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于徽菜产业而言更是如此。
可以通过加大品牌宣传推广力度,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徽菜品牌,提升徽菜在用户心目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2. 提升产品质量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徽菜产业应该加强对生产技术的研发和改进,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口感。
建立健全的质量监控体系,确保产品的安全和可靠性。
3. 拓展销售渠道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徽菜产业应积极拓展线上销售渠道,建设专业的电商评台,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产品的上线推广和销售,拓展线下门店,开拓多种销售渠道。
4. 提升服务水平优质的服务是吸引用户的关键因素,徽菜产业应加强员工培训和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为用户提供更好的购物体验和售后服务。
5. 强化产业合作徽菜产业应积极与其他相关产业进行深度合作,如与农业、餐饮、旅游等产业实现产业链的融合,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促进徽菜产业的全面发展。
6. 加强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对徽菜产业的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和措施,鼓励企业增加科技投入、提升产品质量、拓展市场销售等,助力徽菜产业的发展。
三、结语通过以上对策建议,相信可以有效推进徽菜产业的发展,提升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地位,进一步挖掘和发展徽菜产业的潜力。
也希望相关部门和企业能够积极落实上述建议,共同为徽菜产业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兴古老徽商策划书3篇
兴古老徽商策划书3篇篇一《兴古老徽商策划书》一、项目背景徽商,作为中国古代商业史上的重要一脉,曾经创造了辉煌的成就。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徽商的影响力逐渐减弱。
如今,我们旨在通过一系列的策划和行动,重新振兴古老徽商,让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与光彩。
二、项目目标1. 传承和弘扬徽商精神,提升徽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 打造具有现代特色的徽商品牌,推动相关产业发展。
3.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就业和创业。
三、主要措施1. 文化传承与推广深入挖掘徽商的历史文化内涵,通过举办展览、讲座、研讨会等形式,向社会大众广泛传播徽商文化。
编写徽商文化相关的书籍、资料,制作影视作品,扩大徽商文化的传播范围。
2. 品牌建设整合现有徽商资源,打造统一的徽商品牌形象,包括品牌标识、宣传口号等。
加强品牌宣传与推广,利用各种媒体渠道进行广泛宣传,提高品牌知名度。
3. 产业发展依托徽商文化,发展特色旅游产业,打造徽商主题的旅游线路和景区。
扶持徽商传统产业的创新与发展,如茶叶、丝绸等,提升产品品质和附加值。
培育新兴产业,如文化创意、电子商务等,拓展徽商的业务领域。
4. 人才培养建立徽商人才培养体系,通过与高校合作等方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徽商人才。
举办各类培训活动,提高现有徽商从业者的素质和技能。
5. 合作与交流加强与国内外其他商业团体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先进经验,拓展市场空间。
建立徽商联盟,促进徽商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四、实施步骤1. 第一阶段([具体时间区间 1])完成项目的整体规划和前期准备工作。
启动文化传承与推广活动。
2. 第二阶段([具体时间区间 2])全面推进品牌建设和产业发展工作。
开展人才培养和合作交流活动。
3. 第三阶段([具体时间区间 3])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和调整。
持续深化各项工作,巩固和扩大项目成果。
五、资源需求1. 人力资源:需要文化研究人员、品牌策划人员、产业发展专家、培训师等专业人才。
徽州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徽州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徽州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远流长,历经千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
徽州文化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民族风情和艺术特色,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在现代社会中,徽州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已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话题。
徽州文化的传承是指将徽州文化的精髓传承下去,让后代子孙能够了解和继承这一文化遗产。
徽州文化的传承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历史、文化、艺术、建筑等方面。
在历史方面,需要通过教育、宣传等方式,让人们了解徽州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发展历程。
在文化方面,需要通过文化活动、文化交流等方式,让人们了解徽州文化的文化内涵和精神特质。
在艺术方面,需要通过艺术展览、艺术表演等方式,让人们了解徽州文化的艺术特色和艺术成就。
在建筑方面,需要通过保护和修缮徽州古建筑等方式,让人们了解徽州文化的建筑风格和建筑技艺。
徽州文化的创新是指在传承徽州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让徽州文化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徽州文化的创新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文化创意、旅游开发、产业发展等方面。
在文化创意方面,需要通过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和推广,让徽州文化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
在旅游开发方面,需要通过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体验徽州文化。
在产业发展方面,需要通过产业的发展和壮大,让徽州文化成为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
徽州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传承和创新,才能让徽州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徽州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徽州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徽州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引言:徽州,位于中国安徽省黄山市,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地方。
徽州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和传承,在今天的社会仍然有着深远的影响力。
本文将探讨徽州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通过深入研究徽州文化的历史渊源、核心价值观和当代创新实践,以期帮助读者更全面、深入地理解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
一、徽州文化的历史渊源徽州文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和宋朝时期。
在这个地区,人们秉承着“家国至孝,家族至尊”的传统观念,崇尚忠诚和孝顺。
此外,徽州还是一个商业和手工业繁荣的地方,拥有发达的商业网络和精湛的工艺技术。
这为徽州文化的形成和传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徽州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徽州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徽州人民对待家族、乡邻和社会的态度。
首先,徽州人崇尚家族观念,注重家族的传承和家族成员之间的团结。
家族是徽州文化中最重要的组织形式,具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和权力结构。
其次,徽州文化强调立志向上和追求卓越。
徽州人民崇尚学问和刻苦工作,注重个人的成就和社会地位的提升。
最后,徽州文化强调道德修养和忠诚。
徽州人注重道德的践行,尊重他人,注重诚实和正直。
这些核心价值观为徽州文化的传承提供了坚实的道德基础。
三、徽州文化的传承徽州文化的传承主要体现在家族、建筑和艺术三个方面。
首先,家族是徽州文化传承的核心。
在徽州,家族有着严格的组织结构和内部规章制度。
家族成员必须遵守家族的规范和传统,尊重家族的长辈和祖先。
其次,徽州的建筑文化也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徽派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工艺技术而闻名,代表着徽州文化的繁荣和精神追求。
最后,徽州的艺术表达形式,如徽剧、皖剧和木版年画等也是徽州文化的重要载体。
这些传统的艺术形式在今天的徽州仍然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推崇,为徽州文化的传承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四、徽州文化的创新实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徽州文化也在不断进行着创新和实践。
首先,徽派建筑在当代得到了保护和发展。
合肥市构建安徽省文旅总枢纽的战略路径与实践研究
合肥市构建安徽省文旅总枢纽的战略路径与实践研究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当前文旅项目在文化内涵挖掘方面的不足,并强调了与文化、高校和研究机构等合作的必要性,以丰富文旅产品的文化内涵。
文章还分析了文旅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包括数字化体验和服务的增强以及跨界融合的趋势,提出了加快数字化建设步伐和推动跨界合作的建议。
在绩效评估与持续改进策略方面,文章详细阐述了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和内容,并回顾了定期自查自纠机制的实施情况,强调了外部监督检查结果的反馈及整改落实的重要性。
同时,文章提出了持续改进的思路和目标设定,以及具体的实施路径。
此外,文章还总结了项目执行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评估了成果的影响力,并制定了未来发展规划和目标。
文章强调,持续推进安徽省文旅总枢纽建设需要政策扶持、人才培养和创新发展等多方面的支持和配合。
总体来看,本文深入探讨了文旅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策略和措施,对于推动文旅产业的健康发展和提升地方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目录第一章合肥市文旅资源现状与优势分析 (1)一、合肥市文旅资源概况 (1)二、地理位置及交通优势 (1)三、历史文化底蕴与特色 (3)四、现有旅游发展基础及潜力 (3)第二章安徽省文旅总枢纽构建目标与定位 (4)一、安徽省文旅发展战略解读 (4)二、合肥市在安徽省文旅发展中角色定位 (5)三、文旅总枢纽构建目标设定 (6)四、核心竞争力与影响力提升策略 (7)第三章战略路径规划与实施方案设计 (8)一、资源整合与协同发展路径 (8)二、产品创新及市场拓展策略部署 (9)三、基础设施建设与配套服务完善计划 (10)四、政策法规支持及保障机制构建 (11)第四章实践探索与成果展示 (12)一、重点项目推进情况介绍 (12)二、成功案例分享与经验总结 (13)三、存在问题分析及解决对策研究 (14)四、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与应对准备 (14)第五章绩效评估与持续改进策略 (15)一、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建立 (15)二、定期自查自纠机制实施情况回顾 (16)三、外部监督检查结果反馈及整改落实 (17)四、持续改进思路和目标设定 (18)第六章总结反思与未来展望 (19)一、项目执行过程总结反思 (19)二、成果影响力评估报告 (20)三、未来发展规划和目标制定 (21)四、持续推进安徽省文旅总枢纽建设举措 (22)第一章合肥市文旅资源现状与优势分析一、合肥市文旅资源概况合肥市,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以其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游客提供了一场别具一格的旅行体验。
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SWOT分析
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SWOT分析-旅游管理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SWOT分析张莉莉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且在旅游开发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本文运用SWOT分析方法,详细地剖析了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以期为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一、引言文化旅游是一种鲜明的、拥有大众市场的活动。
它是旅游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遗产旅游则可以视为文化旅游的核心内容,因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在遗产旅游发展中则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联合国教育、科技及文化组织(以下简称教科文组织)在2003年10月17日在法国首都巴黎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其在第二条的定义中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丰富且价值较高,但在旅游保护与开发方面却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本文运用SWOT分析方法,详细地剖析了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以期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二、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SWOT分析(一)优势(strength)1、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丰富且有较强吸引力按照级别来看,目前安徽省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60项,根据安徽省文化厅公布的数据,安徽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273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641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728项。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由于多种复杂因素没有收入名录的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可见,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其次,按照类型划分,安徽省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较多,涵盖了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得所有10大类别,它们分别是: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戏剧、曲艺、传统舞蹈、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医药以及民俗十大类,具体见表1。
非遗与旅游融合的10个案例
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及相关单位共同发布了2019非遗与旅游融合优秀案例。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及相关单位共同发布了2019非遗与旅游融合优秀案例。
“2019非遗与旅游融合优秀案例征集展示”活动共征集150个候选案例,最终评选出包括“江苏南京:秦淮灯会彰显文旅融合新生态”在内的十个案例。
一、江苏南京:秦淮灯会秦淮灯会是流传于南京地区的民俗文化活动,又称金陵灯会、夫子庙灯会,主要集中在每年春节至元宵节期间举行,每年持续50多天,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天下第一灯会"和"秦淮灯彩甲天下"的美誉,是中国唯一一个集灯展、灯会和灯市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型灯会,也是中国持续时间最长、参与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民俗灯会。
项目亮点有哪些?1、良好的组织和制度保障。
形成了传承和保护的领导小组、工作小组等组织机构,出台多项规划、制度、办法。
2、多方合作,保障资金支持。
融合政府、企业、非遗传承人、金融机构等多方力量,保障对非遗传承和旅游利用的资金投入。
3、以会带旅,以旅促会。
灯会带动非遗挖掘,非遗挖掘带动传承人保护,传承人带来传承产品,产品销售带动传承积极性,传承积极性保障了非遗传习所,传习所优化了景区吸引力,如此等,通过秦淮灯会形成了丰富的、可进化的非遗传承的生态链。
4、品牌化发展、国内外双修。
通过统一形象标识体系的设计进行品牌化发展。
与境内外主流媒体密切的传播合作、交流办展、邀请驻华使馆官员参展等方式积极的走出去,在国际上形成了广泛传播和影响。
二、江西景德镇:古窑让非遗“活”起来千年窑火,生生不息。
承载着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哲学智慧的江西景德镇手工制瓷工艺享誉全球。
文旅相融,古窑新生。
为传承展现国宝非遗,景德镇古窑恢复传统制瓷作坊与红店,并复建复烧瓷窑,使景德镇古窑景区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成为代表千年瓷都的一张瑰丽名片。
项目亮点有哪些?1、研究基础和研究团队。
要保证文化本源与旅游体验之间的有效衔接,就必须依赖强大的研究基础和壮大的研究团队。
徽文化
徽文化徽文化积淀深厚,普通旅游者对很多徽州文化旅游景点捉摸不透, 走马观花看“热闹”,看不出多少“门道”。
导游员作为传播文化的大使和桥梁,应该对徽州文化系列景点了如指掌, 并能以科学为依据, 就每一景物娓娓道来,经得起旅游者的“追根溯源”, 既不走“神话加传说”的老路,也不只重视其娱乐功能而忽视其教育和文化功能,徽文化旅游资源的讲解离不开对徽文化的涵义、精神内涵、现代价值的准确把握。
(一)徽文化的涵义徽州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以徽州地缘为纽带,以程朱“理学”思想为核心内容,产生于徽州,以明、清最为鼎盛和典型的影响遍及全国并流传于今且保存较为完整的中国历史文化,是古徽州一府六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它以徽商的发展为经济基础,内容涉及徽州土地制度、徽商贸易、徽州宗族、徽州历史、徽州人物、徽州教育、徽州科技、新安理学、新安医学、徽州朴学、徽州戏曲、新安画派、徽派篆刻、徽派版画、徽派建筑、徽州工艺、徽州刻书、徽州文献、徽州文书、徽州村落、徽州民俗、徽州方言、徽菜、徽州宗教、徽州地理、徽州动植物资源等方方面面[1]。
导游认识徽文化,还要意识到徽文化不是单一的徽州地域文化,它是中原文化的移植;是中华多种文化在徽州这一特定地域的汇合和凝聚,它既有徽州区域文化的特征,又兼有中华传统文化的特征。
它的内核应是以儒学为中心的传统文化,所以徽文化也可以说是“以徽州为中心的积淀和融会于徽州土地上的中华传统文化之精华”。
(二)徽文化的精神内涵要想向游客讲清楚徽文化,导游首先必须明确徽文化的内涵是什么?怎么概括和表述?其价值是什么?关于徽文化的精神内涵,国内学术界众说纷纭,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徽文化精神给予不同的阐述。
徽文化的重要特点是它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浓缩和汇聚,含有中华文化的一个标本和缩影。
正因为它是中华文化的一个有机部分,始终受到这个大系统制度文化的制约和支配,所以它具有两个鲜明特征:一方面是徽文化之最具代表意义的徽商,他们身上的“徽骆驼精神”是中华民族顽强的原始生命力和勇于开拓创新精神的一个生动体现。
基于徽文化视角的屯溪老街旅游商品开发与创新
基于徽文化视角的屯溪老街旅游商品开发与创新
屯溪老街作为黄山市的一处历史街区,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
旅游资源。
在屯溪老街旅游商品开发与创新方面,可以从徽文化的
角度出发,挖掘深厚的文化底蕴,提升商品的艺术性和文化内涵,
实现旅游商品的差异化和个性化。
首先,可以推出与徽文化相关的特色商品,例如精美的徽墨、
金石篆刻、宣纸、徽式花灯和剪纸等徽文化传统手工艺品。
这些商
品在制作过程中需要使用徽州的特产,如徽州铜丝、徽州蜡染布、
徽茶等,使之更具有徽州文化特色。
其次,可以推出与屯溪老街历史文化相关的旅游纪念品。
例如,以屯溪老街建筑、古街巷、古桥等为设计元素的印章、明信片、冰
箱贴等纪念品,以及屯溪老街的历史文献、图片、标本等实物资料,制作成小样本供游客购买带走,作为旅游纪念和学习资料。
另外,可以结合当地手工和趣味性,推出DIY类型的旅游商品,例如手工蜡烛制作、自制饰品和陶瓷制作等活动。
这些活动不仅可
以增加游客的互动性和参与性,还可以让他们亲身感受到屯溪老街
的文化氛围和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
最后,可以开发特色酒店用品,如印有屯溪老街建筑风貌的酒
店拖鞋、浴巾、马桶垫等用品,或者根据当地的风俗习惯,特别定
制杯垫、茶杯、茶壶等茶具,以方便游客了解和体验当地的风俗文化。
总之,基于徽文化视角,可以开发出与屯溪老街文化、历史、
手工和趣味性相关的各种旅游商品,使之更具有艺术性和文化内涵,吸引游客,为屯溪老街旅游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徽州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徽州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徽州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素有“徽州文化千年流”之称。
徽州地区位于安徽省黄山市,自古以来就是历史文化的瑰宝之地。
徽州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既是对历史遗产的珍视与保护,也是对时代发展的积极应对与融合。
徽州文化的传承是指对历史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徽州地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如徽派建筑、徽商文化、徽州戏曲等。
这些传统文化代表了徽州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是徽州地区独特的文化符号。
在传承过程中,徽州人民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与学习,力求将其传承给后代。
他们举办各种文化传承活动,如徽州文化节、徽州建筑展览等,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徽州文化。
同时,徽州人还开设了各种文化学校和培训机构,传授徽州文化的技艺和知识,培养了一批批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使徽州文化得以延续。
然而,仅仅传承是不够的,徽州文化的创新也是必不可少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徽州文化需要与时俱进,与现代社会相融合。
徽派建筑在保留传统风格的同时,也可以结合现代建筑技术,创造出更加美观和实用的建筑作品。
徽州戏曲可以保留传统剧目的基础上,创造新的剧目,吸引更多的观众。
徽州文化还可以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文化产品,如徽州文化艺术展、徽州美食节等。
这些创新既能保持徽州文化的传统特色,又能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和文化消费需求。
徽州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不仅仅是一项文化任务,更是一项重要的发展战略。
徽州地区依托独特的文化资源,发展文化旅游,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者,推动了地方经济的繁荣。
徽州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不仅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更是对地方经济的促进和发展。
徽州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与努力。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加大对徽州文化的保护与扶持力度,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持和政策保障。
学校和研究机构应加强对徽州文化的研究与教育,培养更多的徽州文化人才。
社会各界应积极参与徽州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活动,共同推动徽州文化的发展。
徽州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一项重要的文化任务。
徽文化的保护与旅游发展
徽文化的保护与旅游发展徽州文化是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同时为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很高的价值。
但徽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仍存在许多不足,在知名度方面,发展力度上,以及对文化产品的开发上都有较大缺陷。
本文提出一些建议如制定保护的规划,努力扩大知名度,同时作好徽文化产品的开发。
在打好“徽”字品牌方面不断研究、突破,努力作到文化与经济协调发展。
徽州文化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一.旅游知名度不高。
徽州是一个时间概念,即从1121年至1911年。
徽州这一名称始于宋宣和三年(1121年),原徽州府属歙、黟、婺源、休宁、祁门、绩溪六县,时间长达890年。
徽州不仅仅是单纯的地域名称,而且是典型的地域文化的代名词。
然而为发展黄山旅游业,1987年的改制,仅保留“徽州区”为黄山市的三个市辖区之一改制后,黄山市、黄山区、黄山风景区三个地方同用/黄山名,其实带来很多混乱和麻烦,外地人往往对此无所适从,常因地名混淆而跑错地方。
在黄山市有两块旅游牌子,一块是黄山这座世界级的名山,另外一座则是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徽州文化。
市政府提出“打好黄山牌,做好徽文章”的思想,是为了两块旅游牌子齐头并进。
然而由于黄山在中国乃至世界享有极高的声誉,宣传力度也大的多,而徽州文化古代地域文化,为一般游人很少了解,两块牌子并不能出现同步发展的现象。
目前安徽省对皖南旅游“两山一湖”的宣传,忽略了徽州文化的重要地位,很难让人把皖南山水与徽州文化联系起来。
徽州文化是与敦煌文化、藏文化并列的我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它是古徽州一府六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在漫长的岁月中积淀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是徽州文化所包涵的内容。
在黄山市(徽州文化的部分区城)现有地面文物4900多处,其中列为国家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5处,古村落、古街市、古民居、古牌坊、古祠堂随处可见,同时徽州文化流派纷呈,新安理学、新安画派、新安医学、徽州朴学、徽派建筑、徽派园林、徽派雕刻、徽派篆刻、徽州竹编以及徽剧、徽菜、徽州文房四宝等独树一帜,这些有形和无形的文化因素是发展徽州文化旅游的资源基础,成为直接的文化旅游吸引物。
基于徽文化视角的屯溪老街旅游商品开发与创新
基于徽文化视角的屯溪老街旅游商品开发与创新【摘要】屯溪老街作为徽文化的代表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本文从徽文化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基于徽文化视角的屯溪老街旅游商品开发与创新问题。
首先分析了徽文化在屯溪老街的影响,然后对屯溪老街现有旅游商品进行了分析。
接着提出了基于徽文化视角的屯溪老街旅游商品开发策略,并探讨了创新设计理念与实践。
最后进行消费者需求分析,并就基于徽文化视角的屯溪老街旅游商品开发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估。
最后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屯溪老街的旅游商品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本文的研究将有助于更好地挖掘和传承徽文化,促进屯溪老街旅游商品的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徽文化,屯溪老街,旅游商品开发,创新设计,消费者需求,有效性,未来发展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屯溪老街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是黄山市保留最为完整的古老街区之一,也是徽文化的代表性建筑之一。
徽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包括建筑、文化、饮食等多个方面。
屯溪老街作为徽文化的典型代表,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记忆,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感受和探寻。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屯溪老街的旅游商品也逐渐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目前屯溪老街的旅游商品多以传统手工艺品为主,缺乏创新和特色,无法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通过基于徽文化视角的屯溪老街旅游商品开发与创新研究,可以挖掘和传承徽文化的精髓,提升屯溪老街的旅游商品吸引力和竞争力,实现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1.2 研究意义徽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
屯溪老街作为徽文化的具体体现,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传统手工艺和民俗风情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在旅游商品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
基于徽文化视角的屯溪老街旅游商品开发与创新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通过深入挖掘屯溪老街与徽文化之间的关系,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加深人们对徽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旅游开发与传统地域文化保护关系初探基于典型徽州古村落的调研
旅游开发与传统地域文化保护关系初探基于典型徽州古村落的调研一、概述随着全球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开发与传统地域文化的保护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
徽州古村落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其独特的建筑风貌、民俗风情和文化传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探访。
旅游开发与传统地域文化保护之间的关系并非简单明了,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旅游开发对徽州古村落传统地域文化的影响,以及如何在旅游开发中有效保护传统地域文化,实现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良性互动。
徽州古村落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
这些古村落的建筑、布局、雕刻等体现了古代徽商的文化底蕴和审美追求,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大量游客的涌入给古村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旅游开发不可避免地会对传统地域文化产生一定影响,如改变村落的生活方式、加速文化遗产的商业化等。
如何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保护好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基于典型徽州古村落的调研,通过实地调查、访谈、文献资料分析等方法,深入了解旅游开发对传统地域文化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在旅游开发中有效保护传统地域文化,实现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和谐共生。
这对于保护徽州古村落的文化遗产、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阐述研究背景:旅游开发与地域文化保护的矛盾与协调。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旅游业蓬勃发展,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旅游开发往往伴随着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和原始风貌的消逝,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带来严峻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探究旅游开发与地域文化保护之间的关系变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本文以徽州古村落为例,探讨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与关系。
徽州古村落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地域特色,是传统文化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典范。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徽州古村落也面临着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的双重挑战。
安徽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实证研究
大理大学学报JOURNAL OF DALI UNIVERSITY 第5卷第7期2020年7月Vol.5No.7Jul.2020一、研究背景文化和旅游联系密切,文化提升旅游的吸引力,旅游为文化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平台〔1〕。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成熟,传统资源依托型的观光旅游越来越没有市场,旅游者开始注重产品的文化内涵,产品开发需要更多的文化创意。
而文化产业可以依托旅游产业的市场基础,推动自身发展。
特别是部分文化遗产可以借助旅游产业平台,实现自身新的发展。
安徽省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丰富。
文化资源方面,历史文化、戏曲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文学流派等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以古徽州为中心的地区,历史上文化璀璨,诞生了专门的研究学科——“徽学”。
旅游资源方面,安徽省现有5A级景区11家、4A级景区188家、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0处、世界遗产4处,其中黄山、九华山、西递宏村等景区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
依托这些优势资源,安徽省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得到较快发展。
2017年,安徽省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达1088.3亿元,居全国第10位,中部地区第1位〔2〕。
2018年,安徽省接待国内游客7.21亿人次、入境游客60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241亿元,排名全国第13位〔3〕。
近年来,安徽省提出“文化强省、旅游强省”战略,以重点项目为载体,加大政策供给,加快推进文旅融合,取得较好效果,涌现出一批文旅融合精品,如合肥万达主题公园、芜湖方特主题公园、黄山市“徽韵”大型实景演出、安庆黄梅戏艺术节等。
但安徽省文旅融合也存在地区发展不协调、产品单一、产品竞争力弱等问题〔4〕。
研究安徽省文旅融合问题,分析文旅融合状况,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对提高安徽省文旅融合质量,促进安徽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具有一定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在现有文献中,黎洁和李垣对大理古城文旅融合模式的研究〔5〕是关于文旅融合的较早研究。
此后,关于文旅融合的研究逐渐增多,特别是2018年文化与旅游部挂牌成立之后,文旅融合问题成为研究热点。
黄山市徽文化旅游发展探析
人生有 梦 ,梦圆徽州 ”的形 象宣传 ,无不是对文 化和旅
游 两种 资 源高度 重 视 、深度 开 发 ,以及 互动 发 展 的体 现 。当前 ,黄山市围绕建设现 代国际旅游城市 的总体 目 标 ,以国家级徽文化生态保 护实验区 、国家首批服 务业 综合 改革试 点和皖南 国际旅游 文化示范 区建设 为契 机 ,
化 旅 游 的 发 展 提供 了基 础 空 间 。
图 1 黄 山市 游 客 接待 量 分 析
堕付 3 5 - 凡 璜 ( %)
“ 三位 一体 ”的发展格局。 2 . 文化与旅游资源融合开发成果显著 黄 山市依 托徽文化 资源 ,大 力推 进文化 与旅游的融 合开发 ,文化旅 游品牌建设逐步 深化。古建筑 文化旅 游 品牌是成功打造 西递 ・ 宏村皖南古村 落文化体验游 。民
一
品牌 资源是重要 的经 济战略资 源 ,是提升黄 山文化 旅游的重要力量 。政 府要为品牌创建 “ 牵线搭桥 ” ,要 促进企业和高校 的产 学研 合作 ,通过展销 会、推 介会 ,
积极为企业品牌推广 搭设平 台;通过市场监 管 ,打击假
冒伪劣 ,加 大对 品牌资源的保护。充分 发挥企 业力量 ,
过 股 份 制 改 造 成 功 上 市 ,开 创 了我 国 景 区 管 理 资本 市 场
前 ,黄 山市以 山、水 、城 、村 等传 统 的观光 型旅 游取得
了快速 发展 ,成为世界性 的旅游胜地。但是 随着 时间 的 推移 ,黄 山观光型旅游 已逐 步进入高位平 台期 ,单纯风 景旅游 景区景点 的吸 引力难 以支撑旅游业 的快速增 长 ,
加大对徽 文化特 色的开发创新和品牌 建设 投入力度 ,深,传 承 、 开 发 与 系
安徽研学课程设计
安徽研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安徽省的历史文化、地理特色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基本知识。
2. 学生能理解安徽地域文化对当地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
3. 学生能了解安徽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遗产及现代科技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资料搜集、实地考察等方式,提升信息整理和问题分析的能力。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研学报告,提高团队协作和表达能力。
3. 学生能够结合实地研学经验,设计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创意产品或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家乡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
2. 学生通过研学活动,培养探索精神,提升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好奇心。
3.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树立环保意识,学会尊重和珍惜文化遗产。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合地理、历史、社会等多学科知识,注重实践性与探究性。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八年级,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合作学习和实地探究的能力。
教学要求:教师应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活动中达成预设的学习目标。
通过分解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确保课程实施的有效性。
二、教学内容1. 安徽省地理概览:介绍安徽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关联课本《地理》章节内容。
2. 安徽历史文化:讲解徽州文化、淮河文化等,包括徽商、徽派建筑、徽剧等,关联课本《历史》章节内容。
3. 安徽经济发展:分析安徽省的农业、工业、旅游业等发展状况,关联课本《经济》章节内容。
4. 自然景观与环境保护:学习黄山、宏村、西递等自然与人文景观,探讨环保意识,关联课本《自然》与《社会》章节内容。
5. 现代科技发展:介绍安徽省在科技创新、新兴产业等方面的成果,关联课本《科学》章节内容。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课时:安徽省地理概览及历史文化简介第二课时:安徽经济发展及自然景观特点第三课时:现代科技发展及环境保护第四课时:实地研学活动及成果展示教学内容进度安排:第一周:进行安徽省地理、历史文化的学习第二周:分析安徽经济发展及自然景观第三周:探讨现代科技发展及环保意识第四周:组织实地研学活动,完成研学报告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与课本紧密关联,通过有序的教学安排,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升实践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徽文化旅游产品创新与实践发布时间:2011-8-2信息来源:作者:子曰现代旅游越来越注重旅游产品与服务的文化性因素,旅游者越来越重视旅游过程中的文化体验与感受。
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的“互动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异地文化交往关系,旅游产品价值实现的过程一定程度上也是异地文化交往互动的过程。
因此,在旅游产品的设计中充分体现旅游活动中的文化互动交往属性,有利于旅游目的地体现本地文化特性的同时,能够很好被旅游者所理解与接受,从而提升旅游者的文化体验感受,实现旅游产品高附加价值。
一、旅游行为中的文化交往机制解析旅游活动中的交往关系通过旅游活动中相互接触的人群(旅游企业、服务人员、一般居民、旅游者)展开。
但是这一种文化交往并不是完全独立的个体交往,它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或者规范中发生的。
这一种社会规范或者社会关系,就是旅游目的地社会文化内涵的整体体现。
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内涵往往又通过各层面文化反映在当地个人与集体的文化表现中。
因此,旅游交往关系中包含着交往双方的文化倾向与文化的内涵。
特定的文化群体有其自己的文化特性,这一种特性渗透在人们的知识结构、信念、价值观、社会传统习惯等等乃至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无时无刻影响着人类的行为。
这也形成了文化的异质性,旅游企业及其服务人员与旅游者就是异质的文化群体。
文化之间的异质化程度决定了文化之间的“文化距离”,“文化距离”越近就越容易沟通。
反之,人际交往与沟通越难。
古语云:“道不同,不相为谋”,正说明理念与价值观的不同,将会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造成很大的阻碍,而使他们无法得到进一步的沟通与交流。
另一方面,文化本身又有其开放与融合的属性。
正是这一属性,使得异质文化之间的沟通成为可能,使得人际交往具有更强的可理解性。
在现代旅游中,旅游者的品味越来越高,具有本地文化特色的旅游服务产品总是能够吸引很多的旅游者。
他们在旅游过程中或多或少与旅游目的地的文化产生了相互影响,在这一种影响过程,异质文化的双方能够相互了解对方文化的内涵,并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对方文化的一些部分,在一定程度上相互融合,并使得交往双方能够从更深的层次相互了解与沟通。
因此,我们应该考虑如何真正从旅游者精神需求出发,进行旅游服务产品的创新设计,建立起旅游目的地与旅游者的文化价值认同,从而真正与旅游者建立起深层次的关系。
二、文化旅游产品的创新设计(一) 由表及里的感知规律与由内而外的设计理念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认知与旅游产品的文化感知基本符合由表及里的感知规律,是外部感知刺激向内部意识的转化。
即由形式到意识,由感知到感悟的过程。
伴随着旅游者感知度的深入,旅游活动中文化交往也在不断深入,按照交往层次深浅,文化交往可以划分为三个层面:物质层面,即旅游地文化的外在表现,如当地居民的生活器具、当地的特色菜肴等等,这一个层面是最为简单的、单向的层面;交往层面,即旅游者能够参与一定的旅游活动,或者建立能够与当地居民相互交流的服务平台或社区;心理层面,这是高层次的交往,通过前面一系列的交流,旅游者能够对旅游地的文化精髓有所把握,从而真正了解旅游地及其原住民的文化内涵——这也是旅游产品作为文化性产品的内涵体现。
这三个层次,也正是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三个要素组合层次,即实物载体,活动安排和主题核心。
旅游产品要素的三个层次与文化交往的三个层次一一对应。
并且形成了主题——活动——物质载体这一旅游产品创新设计的思路。
这是一种由内而外的设计过程,是内部理念向外部行动的转化。
即旅游产品设计者根据资源条件与市场需求,确定产品主题与意象,并进一步支配行动,将意象主题落到实处。
旅游产品的主题核心对应于心理层面,是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核。
主题来源于旅游地各种特殊文化形态表现,要富有当地性和本土化特点,使产品感知化和稀缺化。
现在各类主题性的旅游产品已经非常丰富,如生态主题、红色主题等。
也有许多主题性饭店、餐饮,如热带风情餐厅、好莱坞餐厅等。
旅游活动(互动性)安排对应于交往层面。
旅游活动的安排越来越注重互动性,使旅游者在欣赏之余,也能够参与其中,提高旅游经历的娱乐性与真实性,让旅游者真正感受到他们是旅游经历中的主角,从而留下难忘的经历,同时也建立起文化与品牌认同。
比如,现在流行的“当一回农家人”活动,让旅游者自己体验劳作的感受。
旅游产品的实物载体对应于物质层面。
它成为旅游产品的物质载体,是其产品内涵、活动组织的物质体现。
在这三者之中,主题起到了统领全局的作用,活动的组织、物质载体依次次之,活动的组织、物质载体在主题的内涵之下进行设计。
如此设计思路下形成的旅游产品与旅游者文化交往的各层次相对应起来,满足了旅游者从低到高,由表及里的文化交往,而不仅仅是传统旅游产品所提供给旅游者只有单纯的观赏、聆听的单向性接受。
(二)主题定位的旅游产品“规模化定制”从让旅游者经历最难忘的角度,对每个旅游者进行个性化定制是最完美的。
但是,这却不利于实际的操作与实施——对于大众化旅游盛行的现代旅游,这样的个性化定制成本过高。
主题化的旅游产品设计为旅游产品的规模化定制提供了可能:旅游产品的主题对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起到了提纲挈领式的定位作用,在同一主题下的旅游资源要素有其共同特性。
旅游活动可以在主题定位的范围内进行多类型、多方式的开发与设计,根据有共同特性的旅游资源要素,组合成具有不同重点的旅游活动与产品,以适应不同的旅游需求。
比如,同是生态主题的旅游,即可以根据资源设计以“水”为主的水上娱乐活动项目,也可以设计以“山”为主的山体攀登、探险活动。
甚至是同一个活动中,也可以更进一步细化,形成不同难度、不同强度、不同路线的变体产品。
旅游者对于旅游服务产品的需求也是多变的,很少有旅游者会多次去消费同一旅游产品,除非旅游地提供的旅游服务产品具有不断变化的可能。
而规模化定制提供了这种可能性,它既满足了旅游者需要个性化服务的需求,又使自身的旅游产品多样化发展,甚至形成系列化,使旅游产品形成一对一、交互式的个性化服务成为可能。
(三) 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居民文化联系的真实性设计真实性(authenticity)是旅游研究中的重要理念之一。
一些西方学者 (Van Den Berghe 2001;Valler and Lea 1998) 从社会学、心理学等角度研究中证明旅游者是追求真实性的,即旅游者追求他者的真实生活。
当然,旅游活动中展现的“真实性”并不完全是历史学所说的“原真性”旅游活动中的真实性应该是多元的、弹性的。
因为文化是一个相对的、创造的过程它不是给定的,而是随着所处环境变化而不断变化。
因此,旅游真实性意义在于它是从旅游客体内在特性转变为客体所表达的一系列社会建构的、象征的含义。
它以历史原真性为基础,而运用了一系列构建因素与真实化技术,其最终目的在于为旅游者提供“真实性的绝妙时刻”实现其旅游经历中的自我本真。
加强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居民文化联系是实现旅游产品真实性设计的重要方面。
一方面,旅游者主观上有与目的地居民异文化沟通的需求与愿望;另一方面,目的地居民作为当地文化的现实承载者,其生活场景,甚至是生活状态都是旅游产品真实性设计的重要元素。
从旅游产品设计的角度,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第一,加强旅游资源要素整合,在旅游产品中体现当地原汁原味生活景象与文化内涵,从而使旅游者对于旅游目的地有着更加深入的理解,也使他们与当地居民做了一次文化与意识层面的间接交流,有益于双方了解。
比如,上海弄堂风情游,弄堂居民积极组织具有上海市民文化特色的节目,以自己的方式欢迎国内外游客,展示了上海独特的社会风貌。
它既成为一种特殊旅游资源,也为旅游者与本地居民提供了交流平台。
第二,积极引导居民参与旅游服务。
那些参与旅游服务的居民兼有了原住民与服务者两种角色的融合。
这在为居民创造经济上的利益之外,也为两者更进一步的交流提供机会。
比如,云南曼春满村寨在旅游发展中,积极鼓励原居民参与旅游接待、旅游商品出售、舞蹈表演等工作。
引导他们的生活习俗与劳动生产的成果与旅游产品和服务相联系,有利于旅游者在享受服务的同时又强烈感受到其文化风貌特色。
三、徽文化旅游产品的创新与实践成立于1987年的黄山市现辖三区四县(屯溪区、徽州区、黄山区,歙县、黟县、休宁县、祁门县),面积为9807平方公里,人口达148万,这里是中国传统文化——徽文化的核心发祥地。
它是从古称新安的徽州沿革而来的,历史悠久,早自秦代开始建置黟、歙两县,届今已有2200多年。
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徽州取代歙州而立,下辖有黟县、歙县、休宁县、祁门县、婺源县(1934年划出,今隶属江西省上饶市)、绩溪县(1987年划出,现归属安徽省宣城市),元末明清时期的徽州府一直保留着这种一州(府)六县的格局。
可见,“徽州”不仅是一个地理区域概念,还是一个历史文化概念。
它是一处独具典型意义的中国传统文化部落。
独特的历史地理环境,长期稳定的政治环境,本土及外地徽州人活动的社会环境,宋代新儒学——程朱理学作为“国学”地位的确立,文化教育及科举事业的昌达,尤其徽商的崛起与鼎盛,这些综合性社会历史条件促使了徽文化的应运产生。
实际上它正是“一州(府)六县" 的“小徽州”和古徽州人在全国其它区域活动的“大徽州”互动作用的历史产物。
(一)徽文化的文脉特征所谓徽文化,我们认为是指徽州人在历史上特别是在最为辉煌的“徽州时代”(1121至1911年)里所创造出来的一切社会文明成果与财富的总和,包涵着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所构成的体系内容,客观存在着纵横交错的层次结构关系。
大体说来,其物质文化(器物文化)层面包括徽州历史地理、徽州古村落、徽州古城镇、徽派建筑(如徽州古水口、徽州古建三绝一一古民居古祠堂古牌坊、徽州古园林、徽派雕刻)、徽商、徽州历史人物、徽州文物、徽州文献、徽州文书等;其制度文化层面包括徽州土地制度(如佃仆制度)、徽州宗法制度、徽州教育制度、徽州科举制度、徽州宗教制度等;其精神文化层面更见广泛,包括思想学术类的新安理学、徽州朴学(即江戴朴学)、胡适新学等;文学艺术类的徽州方言、新安文学(如新安竹枝词、徽州古楹联、民间歌谣等)、徽派版画、新安画派、徽派篆刻、物化在古徽州大地各种各样有形的物质载体以及山川草木上,尚且深刻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徽州人,于是类似儒士、儒商、儒医、儒官、儒将甚至儒工、儒匠、儒农等人才辈出,使之成为中国古代社会践履儒家思想尤其是宋明新儒学一一程朱理学的样板区域,因而誉称“儒圣地”。
最后,徽文化除有反映传统世代上层社会的历史生活风貌外,更多的还是再现着古代徽州以及与本地密切相关联的其它区域位居社会中下层人们的世俗的乡野及市井生活等内容,较为平实地贴近普通百姓,那些成百上千的古村落便是传统徽文化的集中承载体。
究其文化渊源来讲,古越文化是传统徽文化的文脉源头,伴随历代移民潮不断移入积淀的古代中原文化是造就灿烂徽文化的主要渊薮,儒佛道精髓主旨经过宋明理学家们平民化的改造构成了博大精深徽文化的主体架构,贾而好儒的徽商文化则为传统徽文化注入了进取创发展的角度来看,历史形成的文化积淀发生了“沉积岩”效应,导致了徽文化的多元性交互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