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中药含量测定与方法学验证YF

合集下载

中药分析 第五讲-中药含量测定与方法学验证.

中药分析 第五讲-中药含量测定与方法学验证.

该法又分为反射法或透射法测定。实际工作中常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适用于有荧光性质的成分,例如小檗
碱等。该法仅采用反射法测定,其灵敏度比吸收法
测定波长
(1)单波长 (2)双波长 主要用于吸收测定法 。可消除背景干 (1)单波长 用于荧光测定法,即用某一波长的 紫外光(激发光)进行扫描。 扰,对玻板和斑点的质量要求不高。 (2)双波长 扫描斑点,所测吸收度为ΔA=Aλs
Agilent 6890
Shimadzu 14 B
常用的几种检测器
1. 热导检测器(TCD); 2.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 3. 电子捕获检测器(ECD); 4. 火焰光度检测器(FPD); 5. 氮磷检测器(NPD)也称热离子检测器(Thermionic
detector, TID);
6. 原子发射检测器(AED) 7. 质谱检测器(MSD)
溶液制备
制备 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石菖蒲中的挥 发油,称取适量,以α-萘酚,以甲醇溶解,进 样。 � 对照品溶液 称取α-细辛醚、β-细辛醚 对照品适量,加0.2mg·ml– 1 α-萘酚的甲 醇溶液制成含α-细辛醚0.1mg·ml- 1的对 照品溶液(1) 和含β-细辛醚0.5mg·ml- 1 的对照品溶液(2) 。
让我们学习一下操作HPLC吧!!
常用HPLC模式和仪器配置
模式
吸附 键合相 离子交换 尺寸排阻 疏水作用 亲和
色谱柱
C18 C8 Phenyl CN NH2 SiO2 -SO3H

一元 二元 三元 四元
检测器
UV PDA FL RI EC ELSD MSD
反相色谱中极性和保留时间的关系
固定相:C1 固定相:C8 固定相:C18

最新中药制剂检测技术 第五章含量测定讲学课件

最新中药制剂检测技术 第五章含量测定讲学课件
1.甲醇、乙醇浸出物的测定
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测定。
2.正丁醇浸出物的测定
按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方法测定。一般说来,水溶液制剂可直 接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提取数次,合并提取液,置已干燥恒重的 蒸发皿中,蒸干,置105℃干燥3小时,移置干燥皿中,冷却30 分钟,迅速精密称定重量,计算供试品中正丁醇浸出物的含量 (W/V %)。固体制剂可先加水溶解,移至分液漏斗中,用水 饱和的正丁醇提取数次,合并提取液,照上述方法蒸干,干燥, 称定浸出物重量,计算出制剂中正丁醇浸出物的含量(W/W %)。
3.注意事项 (1)回流加热乙醚须在水浴上进行。 (2)蒸发皿中挥去乙醚须在室温下风橱中进行。 (3)加热挥去浸出物中挥发性成分时,应缓缓加 热至 105℃ 4.实例
(1)儿康宁糖浆正丁醇浸出物的测定
(2)刺五加浸膏的甲醇浸出物测定
五、挥发性醚浸出物测定法
本法以乙醚为溶剂,对制剂中挥发性醚溶性成分进行提取,并计算 其在制剂中的含量(W/W %)。本法主要用于含挥发性成分较多的 制剂,专属性较强。
三、挥发油测定装置(图)
四、测定方法
供试品需粉碎后过二号至三号筛,混匀再测定。
1.甲法
本法适用于测定相对密度在1.0以下的挥发油。取供试品适量 (约相当于挥发油0.5ml~1.0ml),称重(准至0.01g),置烧 瓶中,加水300ml~500ml(或适量)与玻璃珠数粒,振摇混 合后,连接挥发油测定器与回流冷凝管。自冷凝管上端加水使 充满挥发油测定器的刻度部分,并溢流入烧瓶时为止。置电热 套中或用其他适宜方法缓缓加热至沸,并保持微沸约5小时, 至测定器中油量不再增加,放置片刻,开启测定器下端的活塞, 将水缓缓放出,至油层上端到达刻度0线上面5mm处为止。放 置1小时以上,再开启活塞使油层下降至其上端恰与刻度0线平 齐,读取挥发油量,计算即得。

10.4中药的含量测定

10.4中药的含量测定

Volts
0.5
0.5
6.242
2.642
3.050
0.0
0.0
0
2
4
6810来自121416
18
20
Minutes
0.04
Detector A (220nm)
? 3-1-Rep2
Retention Time
0.02
9.017
0.04
软膏供
试品
0.02
2.608 3.850
4.258
11.000
0.00
薄层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是中药的含量测定常用方法
原理: 用一定波长的光照射在薄层板上,对薄层色谱中有紫外 或可见吸收的斑点或经照射能激发产生荧光的斑点进行 扫描,将扫描得到的图谱及积分值用于药品定性定量分 析。
薄层扫描仪示意图
扫描方式
单波长 双波长
单波长适用于荧光测定法,即用某一波长的紫外光
不同浓度的样品回收率符合可接受的准确度范围
中药含量测定的回收率限度
待测定成分含量
回收率限度
100.00%
98~101%
10.00%
95~102%
1.00%
92~105%
0.10%
90~108%
0.01%
85~110%
10 μg/g(ppm)
80~115%
1 μg/g
75~120%
10 μg/kg(ppb)
0.423 0.423 0.423 0.846 0.846 0.846 1.269 1.269 1.269
0.776 0.777 0.776 0.776 0.774 0.778 0.776 0.778 0.768

《中药含量测定方法》课件

《中药含量测定方法》课件

参考文献
• 引用的相关论文和资料,供进一步学习和参考。
数量法的原理和方法流程
1
原理介绍
数量法通过样品的重量与活性成分的含量
试验方法流程
2
之间的关系来进行计算。
包括样品制备、称量、提取和测定等步骤。
3
实例分析
通过一个真实的中药样品来演示数量法的 应用。
色谱法的原理和方法流程
1
原理介绍
色谱法利用不同成分在色谱柱中的分离特性
试验方法流程
2
来测定中药中的活性成分。
1
原理介绍
质谱法利用质谱仪器分析中药样品的化学组成和含量。
2
试验方法流程
Hale Waihona Puke 包括样品制备、质谱仪器操作和数据解析等步骤。
3
实例分析
通过一个真实的中药样品来演示质谱法的应用。
总结
1 各种测定方法的优缺点比较
2 如何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
数量法、色谱法、光谱法和质谱法的特点和适用 范围等。
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中药含量测定方 法。
包括样品制备、进样、分离和检测等步骤。
3
实例分析
通过一个真实的中药样品来演示色谱法的应 用。
光谱法的原理和方法流程
1
原理介绍
光谱法通过检测中药样品在不同波长下的光谱特性来测定中药含量。
2
试验方法流程
包括样品制备、光谱仪器设置和数据分析等步骤。
3
实例分析
通过一个真实的中药样品来演示光谱法的应用。
质谱法的原理和方法流程
《中药含量测定方法》 PPT课件
中药含量测定方法
中药含量的定义和为什么需要测定中药含量的重要性。
常用的测定方法

中药质量标准分析方法的验证

中药质量标准分析方法的验证

回收率 RSD%
14
精密度(Precision )
精密度系指在规定的测试条件下,同一个 均匀供试品,经 多次取样测定所得结果之 间的接近程度(离散程度) 精密度可以从三个层次考虑:
重复性 (Repeatability) 中间精密度(Intermediate precision) 重现性 (Reproducibility)
含量 平均值 (mg/g ) 0.06335
0.06298
0.06348
0.06348
0.06327
0.06295
平均值 (mg/g )
0.06325
含量 (mg/ 袋)
0.632
RSD (%)
0.37
19
生丹颗粒中补骨脂素测定-重复性 2
取样量(mg) 2.5078 2.5042 2.5026 5.0054 5.0066 5.0144 7.5020 7.5024 7.5102
编号
样品含量
(mg)
加入葛根素 测得葛根素
的量(mg)
总量(mg)
回收率(%) 平均回收率 (%)
RSD(%)
1
881
930
1853
104.52
97.22
3.71
2
877
1785
97.63
3
875
1764
95.59
4
884
1767
94.95
5
883
1773
95.7
6
878
1761
94.95
11
准确度
中药质量标准分析方法的验证
1
中药质量标准 分析方法的验证
? 中药方法学验证的特点 ? 反映被测成分与辅料间的影响与试验操作误差 ? 反映测定全过程误差的总和 ,特别包括其中提取、

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与验证

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与验证

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与验证一、化学分析法:化学分析法是目前最常用的药物含量测定方法,最常见的是滴定法和分光光度法。

滴定法是通过已知浓度的试剂与待测药物发生化学反应,从而进行定量测定。

而分光光度法是利用物质溶液对特定波长的光的吸收特性来进行定量测定。

二、色谱法:色谱法是目前药物分析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之一、其中,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是最常用的色谱法之一、它通过将药物溶解于流动相中,经过固定相的作用,不同成分在流动相的驱动下以不同速度通过,从而分离和测定药物中的活性成分。

三、免疫学测定法:免疫学测定法主要是利用抗体与药物中的特定成分发生特异性反应,形成免疫复合物,然后通过染色、标记等方法进行定量测定。

如放射免疫测定(RIA)和酶联免疫测定(ELISA)等。

一、方法准确性验证:方法准确性是指测定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吻合程度。

验证方法准确性通常采用标准样品加测实验、自行合成样品以及与其他方法的比较等方法,来评估测定方法的准确性。

二、方法精密度验证:方法精密度是指同一样品在相同条件下进行重复测定的结果的分散程度。

验证方法精密度通常采用平行测定、应用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等方法。

三、方法特异性和选择性验证:方法特异性和选择性是指说明测定方法的新颖性,以及该方法能将要测定的物质在样品中与其他干扰物质分开。

验证过程中需要进行对不同样品和干扰物进行测定,以确定测定结果不受其他物质的影响。

四、方法线性验证:方法线性是指测定方法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测定结果与浓度之间的直线关系。

验证方法线性通常需要制备不同浓度的标准曲线,然后通过线性回归分析来确定测定方法的线性范围。

五、方法限度验证:方法限度是指测定方法能对样品中含量低至何种程度的物质进行定量分析。

验证方法限度通常采用比较检验,即比较待测样品中最低可检测含量与其他方法、药典或他国标准的要求。

六、稳定性验证:稳定性是指测定方法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

验证稳定性通常需要进行如温度、湿度等条件的变化实验,评估测定方法在不同条件下的结果的变化情况。

中药材含量测定方法验证

中药材含量测定方法验证

中药材含量测定方法验证好啦,咱们今天来聊聊一个看似高大上的话题——中药材含量测定方法验证。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复杂?别着急,我们慢慢来,保证你听得懂,看的懂。

你知道吗,很多人对中药的理解基本上都是“草药、煎汤、治病”,但其实中药的“含量”这事儿可不简单。

举个例子,咱们平常喝的那些中药方剂,药效到底好不好,和它里面含有多少有效成分有很大关系。

所以,如果你测不准这些含量,那这药吃进去,能不能治病还真是个大问号。

先说说中药含量测定的重要性。

你别看中药这东西历史悠久,几千年了,理论上大家已经摸透了不少窍门。

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咱们发现中药的“配方”里并不只是“药草”这么简单。

现代科技可以帮助我们搞清楚里面到底含有什么样的化学成分,药效又有多强。

如果不准确测定这些含量,可能会影响药效,甚至有可能带来不必要的副作用。

所以呀,中药材含量测定可不是小事儿,它关乎到每个人的健康,关系重大。

说到中药含量测定的常见方法。

说实话,这也是一个技术活,不是每个人都能随便搞定的。

最常见的,应该就是通过化学分析的方法了。

比方说,色谱法,这个可谓是化学分析中的“金字招牌”。

它通过分离、检测药材中的各种化学成分,帮助我们精确地了解每一味药的含量。

你要知道,每一种成分的含量决定了药效的强弱,像是一个配方中的“秘密武器”。

不过,说实话,色谱法是很高端的技术,不是普通小白能轻松上手的。

但幸好,咱们有专业的实验室,技术人员也都掌握得十分熟练,放心好了。

就是高效液相色谱法。

别看名字那么复杂,其实这就像是一个“超速的过滤器”,能将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和杂质迅速分开。

通过这种方法,咱们可以准确测定药材中某些成分的含量,像是黄酮类、皂苷类这些,都是中药中的关键成分。

如果这些成分含量太低,效果也就大打折扣;如果含量过高,又怕副作用。

正好通过这种方法,能在最短时间内找出问题,帮助我们改进药方。

当然了,中药材含量测定方法的验证,也绝对不能马虎。

为什么呢?因为任何一点偏差,可能都会导致数据不准确,甚至影响到最终药效的判断。

中药含量测定方法

中药含量测定方法
2)氧化铝:碱性极性固定相,适用于碱 性、中性物质分离(可以制备成中性或酸性氧 化铝扩大使用范围)
3)聚酰胺:含有酰胺基极性固定相,适 用于酚类、醇类化合物的分离
4)纤维素:含有羟基的极性固定相,适 用于分离亲水性物质

同的活性,如:硅胶和氧化铝可以分为五级
2、薄层色谱-可见分光光度法
溶解 尺寸排阻 亲和
手性
M
S1,2 S1 S2
S1 S2
S
色谱的基本方程
分配系数 K = [A]s / [A]m 容量因子 k’ = Ms / Mm
K = k’(Vm / Vs)
当一个给定溶质的最大值刚刚到达柱子末端时, 已有一半的溶质洗脱在一定的体积中(VR)中,其余一 半溶质仍然留在柱子中。
HPLC是一种“软”的分析方法—没有标准 图谱可供比对
HPLC是紧密依赖“标准物质”而松散依赖 “标准方法”的方法
HPLC是定量分析的巨人,定性分析的“侏 儒”
高分离度 高速度 高灵敏度 高容量 高灵活性
HPLC的特点
高效率
作为检测手段 作为制备手段 分离方式众多
应用范围广
极性大 沸点高
HPLC的应用对象
3、薄层色谱-紫外分光光度法
不需加显色剂 其他同薄层色谱-可见分光光度法
4、薄层色谱扫描法
扫描方式:
反射法:紫外光区 法 双波长法:消除背景干扰
注意事项
样品的前处理:溶剂提取 吸附剂的选择:散射系数 点样 光源的选择:钨灯、氘灯、汞灯、氙灯 展开剂的选择 显色剂的选择 双波长法扫描光束的选择:最大吸收和无吸收点
N保持不变,tR ,W1/2 —— “一般色谱现象” 理论塔板高度 H = L / N —— 码书原理 H 的意义? 实际上,色谱中并不存在塔板,是一种理论假设

中药含量测定的常用方法

中药含量测定的常用方法

中药含量测定的常用方法
中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药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是中
药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中药含量测定的常用方法,按照
类别进行划分。

一、色谱法
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含量测定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
色谱法和毛细管电泳色谱法等。

其中,高效液相色谱法是最常用的方
法之一,其原理是利用样品中的化合物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
系数差异,通过分离和检测来确定化合物的含量。

二、光谱法
光谱法是一种基于分子吸收、散射或荧光等现象的中药含量测定方法,包括紫外-可见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和拉曼光谱法等。

其中,紫外-可见
光谱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其原理是利用样品中的化合物对紫外或
可见光的吸收来确定化合物的含量。

三、化学分析法
化学分析法是一种基于化学反应的中药含量测定方法,包括酸碱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和比色法等。

其中,酸碱滴定法是最常用的方法
之一,其原理是利用酸碱反应来确定样品中的化合物含量。

四、质谱法
质谱法是一种基于化合物的质量-电荷比的中药含量测定方法,包括质谱-质谱联用法、飞行时间质谱法和四极杆质谱法等。

其中,质谱-质谱联用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其原理是利用质谱仪对样品中的化合物进行分离和检测,从而确定化合物的含量。

综上所述,中药含量测定的常用方法包括色谱法、光谱法、化学分析法和质谱法等。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不同的中药成分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以确保中药质量的稳定和可靠。

《中药的含量测定》PPT课件

《中药的含量测定》PPT课件

47
47
45
4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年份
5
一、重量分析
挥发法:水分测定 萃取法:地奥心血康胶囊中甾体总皂苷测定 沉淀法:西瓜霜润喉片中西瓜霜测定
例 西瓜霜润喉片中西瓜霜(以Na2SO4计)测定
精密取约18g,加水150ml,振摇,离心,滤过,水 50ml分次洗涤,合并滤液,加盐酸1ml,煮沸,缓缓加 热氯化钡试液水浴加热,静置,用无灰滤纸滤过,沉淀 用水洗涤,至洗液不再显氯化物的反应,干燥,并炽灼 至恒重,精密称定,与0.6086相乘,计算,即得。
36
3、归一化法
wi %

m1

m2
mi

mn
100 %

Ai fi
100 %
A1 f1 A2 f2 An fn
18
f1 f2 fn

Ai
8
100 %
A1 ′A2 An
A2
A1
A3
-2 0
10
20
A4 An
15
16
4.测定法
● 参比溶液的选择
● λmax,±2nm

吸光度在0.3~0.7间
⑴ 对照品比较法
● cx为供试品溶液浓度 ● cR对照品溶液浓度 ● cR=(100%±10%)cx ● cx=(Ax/AR)cR
17
例 黄杨宁片中环维黄杨星D测定
对照品溶液:每1ml含环维黄杨星D 10μg
供试品溶液制备:取样,置50ml量瓶,加 0.05mol/LNaH2PO4至近刻度,80℃水浴温浸, 放冷,加缓冲液至刻度,离心,取上清液

《中药的含量测定》课件

《中药的含量测定》课件
总结词
灵敏度高、准确度高
详细描述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含量测定方法,具有灵敏 度高、准确度高等优点。该方法可用于测定中药中重金属元 素的含量,如铅、汞、砷等,常用于中成药和中药材的质量 控制和安全性评价。
质谱法(MS)
总结词
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可进行结构分析
详细描述
质谱法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含量测定方法,具 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可进行结构分析等 优点。该方法可用于测定中药中微量和痕量 成分的含量,如挥发性油类、有机酸类等, 常用于中成药和中药材的质量控制和生产过 程中的监控。
《中药的含量测定》 ppt课件
目录 CONTENT
• 中药含量测定的概述 • 中药含量测定前的处理 • 中药含量测定的常用方法 • 中药含量测定实验操作 • 中药含量测定中的问题与对策 • 中药含量测定的应用与展望
01
中药含量测定的概述
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中药含量测定是指通过一定的分析方法对中药中的有效成分或指标性成分进行 定量检测的过程。
控制方法
定期校准仪器,确保试剂质量, 规范操作流程,稳定实验环境( 如温度、湿度)。
实验数据的处理与报告
数据处理
采用合适的统计方法,如平均值、中 位数、标准差等,处理实验数据。
数据报告
清晰、准确地记录和报告数据,包括 异常值和缺失值的处理说明。
实验安全与环境保护
安全措施
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正确使用仪器 和试剂,佩戴个人防护装备。
实验结果分析
数据准确性
核对实验数据是否准确, 排除异常值。
结果分析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中药 中目标成分的含量范围, 比较不同批次样品的含量 差异。
结果评价

第五讲1中药含量测定方法

第五讲1中药含量测定方法

第五讲1中药含量测定方法第五讲1 中药含量测定方法(Determ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含量测定的定义和意义中药制剂的含量测定是指用适当的化学方法或仪器分析方法对制剂中某种(些)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进行的定量分析。

并以其测定结果是否符合药品标准的规定来判断药品的优劣,是控制和评价药品质量的重要方法。

★含量测定方法中药制剂含量测定的方法包括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两大类。

由于中药制剂组成复杂,仪器分析法更为常用。

《中国药典》中药制剂含量测定方法概况见下表。

★本章重点介绍TLCS、HPLC、GC、HPCE、挥发油测定法、分光光度法、浸出物测定法、容量分析、重量分析。

一、薄层色谱法实验仪器CAMAG Linomat 5 半自动点样仪CAMAG Scanner3 薄层色谱扫描仪CAMAG 数码摄像系统甘草(Licorice )种类: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Fis.)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药效:补脾益气、解毒保肝、润肺止咳、调和诸药。

化学成分:皂苷类(甘草酸)、黄酮类(甘草苷)、香豆素类、氨基酸和多糖类化合物。

甘草的硅胶薄层扫描指纹图谱(SG-TLCS-FP), fingerprintTLCS-3D-FP在监控药材质量方面的应用聚酰胺薄层指纹图谱(PA-TLCS-FP)甘草聚酰胺薄层扫描图谱1、概述(1)薄层色谱法的特点●设备简单,操作方便。

●广泛地选用各流动相,比气相色谱灵活。

●灵敏度较高●薄层色谱法适于分析小量样品●可以采用多种展开方式:如,双向展开,多次展开,分步展开,连续展开;分离原理是的物理化学原理,例如,吸附色谱,分配色谱,离子交换,薄层电泳,薄层等电聚焦。

适于分析热不稳定,难挥发的样品。

●可以采用多种展开方式:如,双向展开,多次展开,分步展开,连续展开;分离原理是的物理化学原理,例如,吸附色谱,分配色谱,离子交换,薄层电泳,薄层等电聚焦。

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与验证

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与验证

被测溶液的稳定性、样品提取次数、时间等。 HPLC变动因素有: 流动相组成与pH,色谱柱,柱温,流速等。 GC变动因素有: 色谱柱,固定相,担体、柱温、进样口和检测器温度等。
检验项目和验证内容:
项目 杂质测定
内容
准确度 精密度 重复性 中间精密度 专属性② 检测限
鉴别
定量
+ - + +①
含量测定 及溶出量 限度 测定 + + + +① + + + -
(二)荧光分析法
灵敏度高,可达10-10g/ml ~ 10-12g/ml 在低浓度进行测定,防止自熄灭作用 1. 特点 用基准溶液代替对照液校正仪器灵敏度 制备荧光衍生物,可提高灵敏度和选择性 干扰因素多,需做空白实验 样品用量少,操作简单,应用范围较广
2.含量测定
原理:当激发光强度、波长、所用溶剂及温度 等条件固定时,物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荧 光强度R与该物质浓度C成正比
比较准确(相对误差<0.2%); 操作简单、快速;仪器普通易得;
(二)有关计算
1.滴定度(T): 每1ml规定浓度的滴定液相当于被测物质的质量(mg) 2.滴定度的计算
aA(待测物) + bB(滴定液) a b T/M 1· m
T = m×a/b×M m:滴定液浓度 (mol/L)
cC + dD
M:被测物分子量
CX CR ——=—— AX AR
CR· AX CX=———— AR 要求:进样量准确、操作条件稳定
(二)GC法
1. 对GC仪器一般要求 载 气:氮气 色谱柱:填充柱或毛细管柱 填充柱:内径2~4mm,长1~10m,内装吸附剂
高分子多孔小球或涂渍固定液的载体 毛细管柱:内径0.2~0.5mm,长10~100m,一般为空 心柱,内壁或载体经涂渍或交联固定液

中药的含量测定

中药的含量测定

17
第三节 常用定量分析方法 (一)重量分析法
重量法可分为挥发法、萃取法和沉淀法。 1、挥发法可测定具有挥发性或能定量转化为挥发性物质的 组分含量。如:①供试品的干燥失重测定;②水分测定均属挥 发法;③中药制剂分析中灰分及炽灼残渣的测定等。 2、萃取法是根据被测组分在互不相溶的两相中溶解度的不 同,达到分离的目的。如①冰硼散中冰片的含量测定;②地奥 心血康胶囊中甾体总皂苷含量测定;③昆明山海棠片中总生物 碱的含量测定;④甘草浸膏中甘草酸的含量测定即采用萃取法。 3、沉淀法是将被测组分定量转化为难溶化合物,测定其含 量的方法,适用于制剂中纯度较高的成分。如①西瓜霜润喉片 中西瓜霜的含量测定;②苦参片中苦参总碱的含量测定;③复 方元胡注射液总碱的测定。
7
第二节 含量测定样品的处理 ⒉键合相硅胶:
十八烷基键合相硅胶(简称C18或ODS)是常用的固体萃取剂, 其次有烷基、苯基、氰基键合相硅胶,可用来分开脂溶性和水 溶性杂质或成分。也常用于萃取,纯化水基质体液中憎水性药 物。该类LSE的一般操作程序为: 1)柱的活化。用2ml甲醇冲洗以润湿键合相和除去杂质,再用0.5 毫升水洗去柱中的甲醇。 2)上样。 3)清洗。用2~5ml的水清洗以除去弱保留的亲水成分,如无机盐、 氨基酸、亲水的蛋白质、糖以及中等保留成分的极性化合物、 低肽等。 4)洗脱。用2~5ml甲醇或甲醇-水洗脱大分子的肽、甾体、较亲脂 的药物等强保留的待测组分。
18
第三节 常用定量分析方法
(二)滴定分析法 滴定分析法分为酸碱滴定法、沉淀滴定法、配位滴定法和 氧化还原滴定法。 1、酸碱滴定法 适用于测定中药制剂中所含有的生物碱、有机酸、内酯类 等酸、碱组分的含量。 ①直接滴定:对于K·C≥10-8的酸、碱组分,可在水溶液 中直接滴定。如:止喘灵注射液中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颠 茄酊中生物碱的含量测定。 ②间接滴定或非水滴定法:如大山楂丸中总酸性物质的含 量测定、草乌注射液中生物碱的含量测定等。 2、沉淀滴定法 主要用于生物碱、生物碱的氢卤酸盐及含卤素的其他有机 成分的含于中药制剂中重金属的检查。 常用的破坏方法有湿法消化和干法消化法。

第五讲1中药含量测定方法

第五讲1中药含量测定方法

第五讲1 中药含量测‎定方法(Deter‎m inat‎i on of Tradi‎t iona‎l Chine‎s e Medic‎ine)★含量测定的‎定义和意义‎中药制剂的‎含量测定是‎指用适当的‎化学方法或‎仪器分析方‎法对制剂中‎某种(些)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进‎行的定量分‎析。

并以其测定‎结果是否符‎合药品标准‎的规定来判‎断药品的优‎劣,是控制和评‎价药品质量‎的重要方法‎。

★含量测定方‎法中药制剂含‎量测定的方‎法包括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两‎大类。

由于中药制‎剂组成复杂‎,仪器分析法‎更为常用。

《中国药典》中药制剂含‎量测定方法‎概况见下表‎。

★本章重点介‎绍TLCS‎、H PLC、GC、HPCE、挥发油测定‎法、分光光度法‎、浸出物测定‎法、容量分析、重量分析。

一、薄层色谱法‎实验仪器CAMAG‎Linom‎a t 5 半自动点样‎仪CAMAG‎Scann‎e r3 薄层色谱扫‎描仪CAMAG‎数码摄像系‎统甘草(Licor‎i ce )种类:乌拉尔甘草‎(Gl ycy‎rrhiz‎a ura.Fis.)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 a Bat.)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药效:补脾益气、解毒保肝、润肺止咳、调和诸药。

化学成分:皂苷类(甘草酸)、黄酮类(甘草苷)、香豆素类、氨基酸和多‎糖类化合物‎。

甘草的硅胶‎薄层扫描指‎纹图谱(SG-TLCS-FP), finge‎rprin‎tTLCS-3D-FP在监控‎药材质量方‎面的应用聚酰胺薄层‎指纹图谱(PA-TLCS-FP)甘草聚酰胺‎薄层扫描图‎谱1、概述(1)薄层色谱法‎的特点●设备简单,操作方便。

●广泛地选用‎各流动相,比气相色谱‎灵活。

●灵敏度较高‎●薄层色谱法‎适于分析小‎量样品●可以采用多‎种展开方式‎:如,双向展开,多次展开,分步展开,连续展开;分离原理是‎的物理化学‎原理,例如,吸附色谱,分配色谱,离子交换,薄层电泳,薄层等电聚‎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捕集 回试位流剂、提及紫取固外荧定扫光相描板最应好洗不脱显后色再比色
4)洗脱
5)显色及比色
薄层色谱扫描法(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Scan TLCS)
定义 指用一定波长的光照射在薄层板上,对薄层
色谱中有紫外或可见吸收的斑点或经照射能激发产
生荧光的斑点进行扫描,将扫描得到的图谱及积分
c)操作步骤
(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3)点样 一般要求使用市售薄层板。
①外标一点法:至少6个原点 对照品(R)2个(同一质量):2R 供试品(S)4个(同一质量)分2组: 2S1 2S2
②外标两点法:至少8个原点
对照品(R)4个 分2组 大质量的2个:2R1 小质量的2个:2R2
主要化学成分:皂苷类(甘草酸)、黄酮类 (甘草苷)、香豆素类、氨基酸和多糖类 化合物。
14批甘草TLCS-3D-FP
聚酰胺薄层指纹图谱(PA-TLCSFP)
甘草聚酰胺薄层扫描图谱
1、薄层色谱法定量的特点
设备简单,操作方便。 可以采用多种展开方式:如,双向展开,多
次展开,分步展开,连续展开。
若标准曲线通过原点,采用外标一点法。 若标准曲线不通过原点,采用外标两点法。

外标一点法的直线方程: C = F A F 为斜率
外标两点法的直线方程: C F1 A F2
F1为斜率
F1
C2 A2
C1 A1
F2为截距
F2
A2C1 A2
A1C2 A1
【说明】在根据药品标准测定样品时,并不需要做标准 曲线,按照药品标准规定执行即可。当然,测试者应能 从中明确该测定是外标一点法还是外标两点法。
外对光玻(板激和发斑光点)的进质行量扫要描求。不高。 测定时,样品波长(λs)和参比波长(λR)依次扫
(2描)斑双点,波所长测吸收度为ΔA=Aλs -AλR。
样品波长(λs):即被测成分的λmax 参比波长(λR):即被测成分的λmin或此波长 处无吸收。
光束扫描方式
(1)直线扫描 适用于规则的斑点,仅用于 荧光测定法。
含量测定方法(外标法)
TLCS含量测定采用外标法。 a)原理 将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分别点加在同一块薄层板上, 展开,显色,定位,扫描被测成分和对照品斑点,测得相应的吸 收度或荧光强度积分值,根据定量关系,计算出被测成分的含量。 b)类型 根据对照品标准曲线性质的不同,分为外标一点法和外 标两点法。
含量测定方法概况
仪器 分析法
化学 分析法
总计
方法 HPLC TLCS
GC 分光光度法
滴定法 重量法 氮测定法 挥发油测定法 浸出物测定法
应用品种数 339 32 23 18
13 5 5 3 13 456
新增 282 12 19 3
3 1 1 0 2 327
一、薄层色谱法
甘草的硅胶薄层扫描指纹图谱 (SG-TLCS-FP), fingerprint
(2)锯齿扫描 适用于不规则的斑点,测量 误差小,被测成分积分值重现性好,故吸收
测定法常用此扫描方式。
光源
(1)钨灯(W):供可见光(350~800nm) 测定,扫描有色成分的斑点。 (2)氘灯(D2):供紫外光(200~400nm) 测定,扫描有紫外吸收的成分斑点。 (3)氙灯(Xe):供荧光测定,发射不连续光 谱,常用波长为365nm。
值用于药品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
特点 具有分离分析双重功能。
Off-line
实验仪器
CAMAG LiBiblioteka omat 5 半自动点样仪 CAMAG 数码摄像系统
CAMAG Scanner3 薄层色谱扫描仪
仪器及其工作原理
工薄作层原扫理描仪 中国药典采用双波长薄层扫 描仪。常用的有岛津CS-930型和CAMAGⅡ型等。
供试品(S)4个(同一质量)分2组: 2S1 2S2 对照品与供试品应交叉点加在同一块薄层板上,目的在于消除各种 误差。测定时应保证供试品原点的量在线性范围内,必要时可适当调整 供试品溶液的点样量。
外标一点法
外标两点法
(4)展开 (5)显色定位 供试品色谱中待测斑点的比移值(Rf值)和光谱扫 描得 到的吸收光谱最大吸收与最小吸收应与对照品相符,以保证测定结果的 准确性。 (6)扫描 应沿展开方向扫描,不得横向扫描。 (7)含量计算 ①外标一点法 ▲求出供试品被测成分(斑点)的质量
适于分析热不稳定,难挥发的样品。
如何进行薄层色谱法定量
2、固定相种类
硅胶:微酸性极性固定相,适用于酸性、中性物
质分离(可以制备成酸度不同或碱性硅胶扩大使
用范围)
氧化铝:碱性极性固定相,适用于碱性、中性
物质分离(可以制备成中性或酸性氧化铝扩大使
用范围)
聚酰胺:含有酰胺基极性固定相,适用于酚类、
醇类化合物的分离
纤维素:含有羟基的极性固定相,适用于分离
亲水性物质
常见薄层色谱定量方法
薄层色谱-紫外分光光度法 Off-line
薄层色谱-可见光分光光度法
1)点样 2)定位
洗 渗显时定紫脱 漉点色 间位 外: 、样及 、: 、类多:比 反对 荧似次条色 应照 光浸状: 温的 、柱出,显 度位 碘色、5色 显置 蒸谱0加剂 色-,气热用稳3区、0温量定带对0浸、性u的照l、反空范品索应白围定氏
测定方式
(1)吸收法 适用于有紫外(可见)吸收的成分。
该法又分为反射法或透射法测定。实际工作中常用 反射法。
(2)荧光法 适用于有荧光性质的成分,例如小檗
碱等。该法仅采用反射法测定,其灵敏度比吸收法 高。
测定波长
(((112)))单双单波波波长长长用主于要荧用光于测吸定收法测,定即法用。某可一消波除长背的景紫干扰,
★意义:是否符合药品标准的规定来判断药 品的优劣,是控制和评价药品质量的重要 方法。
常见分析方法
化学分析法:容量分析、重量分析 还包括挥发油含量测定和浸出物的测定。 仪器分析法:TLC、 HPLC 、GC、HPCE、
分光光度法等。
注:由于中药制剂组成复杂,更为常用。
2005年版《中国药典》中成药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中药分析
药物分析教研室
第五讲 中药含量测定与
方法学验证
1 含量测定的定义和意义 2 含量测定常用分析方法 3 分析方法验证
含量测定定义和意义
★定义:指用适当的化学方法或仪器分析方 法对制剂中某种(些)有效成分或有效部 位进行的定量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