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材解析
一年级下数学说课稿-多(少)一些、多(少)得多-苏教版
一年级下数学说课稿-多(少)一些、多(少)得多-苏教版一、教材分析1. 教材目标本教材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通过教学,学生将会掌握数与数量、数的读、写、认识、比较及加、减等基础内容,为进一步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2. 教材内容本教材共包括以下内容:•数与数量:数和数量是数学的基础,学生需要了解数和数量的概念及其关系。
•数的读、写、认识、比较:学生需要学会认识数字,并能够熟练地读、写和比较不同大小的数字。
•加、减:学生需要学会加法和减法的基本原理,并能熟练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本课程通过让学生感受多少的概念,从而掌握数学中的多少关系。
具体教学目标如下:•熟练掌握多和少的概念,理解多少的概念。
•理解多少的关系,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简单的计算。
2.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多和少的概念的讲解及多少关系的理解。
•教学难点:多少的关系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3.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鼓励学生自己想出问题的答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讨论式教学法: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加深学生的理解。
4. 学情分析及教学准备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发现,他们对于多和少的概念还不是很熟悉,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多次的解释和练习。
此外,该课程需要准备一些与多少概念相关联的实物或图片。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可以使用一些鲜活的例子来导入,比如让学生看一只筐里放了很多苹果和只有几个苹果的篮子,然后问学生哪只筐里的苹果多一些。
2. 讲解(15分钟)通过比较不同的实物或图片,来让学生理解多和少的概念,并引导学生进行多少的比较。
教师可以通过下面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这些苹果同时买哪一堆更多呢?•这些馒头中哪堆上面有更多个馒头?•如果你有100元钱,你能买到多少糖果?3. 练习(20分钟)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多少的练习。
例如,教师可以拿出一些实物,让学生自己比较多少的数量,或者给学生一些计算题,让学生自己算出多少。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加减法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数轴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加减法的基本原理。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少得”的概念以及加减法运算的规则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案
一、教学内容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案,本章节内容基于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的运算》中的“加减法”知识点。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少得”的概念。
2.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购物、计数等。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意识。
具体内容包括:
1.多一些、少一些:通过数轴和实物操作,让学生感受加法和减法中“多”和“少”的关系。
2.多得、少得:引入“比较”的概念,让学生在比较中理解“多得”和“少得”的含义。
3.解决实际问题:设计生活中的加减法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二、核心素养目标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案的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教材中“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比较的是一组数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探讨:何谓“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冀教版教材我非常喜欢,因此也常常揣摩它。
冀教版教材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中,“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讲的是一组数量之间的关系,是小学数学教材中第一次出现的模糊概念。
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如下疑问:疑问一:不可数数量的“多一些,少一些”好理解,可数数量的“多一些,少一些”中,包含不包含多一个和少一个呢?查字典,“一些”的意思是“几个,若干个”,而“几个”包含的意思是至少两个。
“多一些”不同于“多些”,“少一些”不同于“少些”。
疑问二:在一组数量中(如一组四个数),“多一些”是多得最少的量,还是最多与最少的中间量?还是两者都是。
以谁为标准?教材的意图难以揣摩。
多得多也同样,是一组数中最大的数量(同组数量相比)还是其它?举例如下:一、教材举例(教材54页)1.海滨的早晨妈妈捡了22个贝壳,爸爸捡了50个贝壳,丫丫捡了18个贝壳。
比较的是一组数量22,50,18之间的关系,很明显,妈妈捡的贝壳比丫丫捡的多一些,爸爸捡的贝壳比丫丫捡的多得多。
这是三个数相比之下,产生的结果。
2.硬币有多少?亮亮有58枚硬币,红红的硬币比亮亮的少一些,聪聪的硬币比亮亮的少得多。
红红和聪聪的硬币可能有多少?概念非常模糊。
少多少算少一些,少多少算少得多,伸缩性太大了。
一年级的孩子没有什么感性认识,像一张白纸,概念几乎完全是新建立的。
二、练一练(教材53页)1.51比18是多一些还是多得多?18比51是少得多还是少一些?多多少算多一些,少多少算少一些?2.动物园的羚羊可能有多少只?在你认为合适的答案下面画√。
动物园有52只猴子,羚羊的只数比猴子的少一些,选51,还是选45?孩子中尤其比较聪明的孩子说,选45,因为51比52只少一个,不是少一些。
生活中,一个人不说一些人。
三、复习(教材55页)第5题坝上牧场。
草地上有8匹马,牛比马多一些,羊比马多得多。
(1)羊有多少只?(2)牛有多少只?不能选,12比8多多得少也不能选,只有18比8多一些比较合适。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案教学设计含设计意图教材分析评析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39-40页的例题及“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语形象的描述两个100以内的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2、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估算意识和合情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含义。
教学难点:领会“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间的区别,并能用准确的语言描述。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引出新知1.师:小朋友们,春天到了,小猫和小猴正在折星星比赛,谁会获胜呢?咱们一起看看去······(多媒体出示:主题图)问:谁赢了?它们分别折了多少个?师随生回答边板书:小猫折了38个,小猴折了34个小猫胜得好险啊!你觉得我说的对吗?为什么?引导:小猫只比小猴折的的多几个,也就是多一点点。
在数学上就说成“多一些”(板书:多一些)(2)谁能完整的说一说谁比谁折的的多一些?(3)那反过来还可以怎么说?(小猴比小猫折的少一些)在这儿又用了一个词——少一些。
(板书:少一些)“少一些”是什么意思呀?(4)现在你会用上“多一些,少一些”来比一比小猫和小猴折星星的情况吗?(同桌互相说一说)【设计意图:创设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轻松自然的进入学习状态,很成功的引入新知。
】2、教学“多得多”“少得多”(1)师:这次比赛小猫胜了,它可开心,可得意了;天天在家玩儿呢!而小猴呢,很伤心。
它决定回家后暗自的练习,争取明年的比赛获得胜利!第二年比赛的日子转眼间就来临了。
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一次它们比赛的结果呀?(多媒体出示:小猫28个,小猴80个。
)提问:谁赢了?谁来比一比它们这次折星星的情况?引导学生说出:小猴比小猫折的多得多,小猫比小猴折的少得多(板书:“多得多”“少得多”)(2)师:第一次它们比赛的时候我们用了“多一些,少一些”来比较它们折星星的情况,而第二次比赛我们却用了“多得多,少得多”来比较它们折星星的情况。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说课稿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作课人:太康县高朗乡党村小学沈刚强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本节教材是在学生认识100以内的数,并会比较数的大小的基础上安排教学的。
使学生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语描述两个100以内数的大小关系。
例题根据小猫、小猴等做五角星的个数进行教学。
2、学情分析学生已经认识100以内的数,并会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在此基础上教学用言语描述两个100以内数的大小关系便可水到渠成。
小学数学新课标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总目标进行了阐述:使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它点出了小学数学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就是要促进学生的发展。
这也正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灵魂所在。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本节的重点,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知识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语描述两个100以内数的大小关系。
能力训练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4、重点、难点及突破方法重点: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两个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
突破方法: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连,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及合情的判断推理能力。
难点:理解词语的含义,使知识转换成能力,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突破方法:把词语放在具体的比较情境中进行理解,联系生活实际灵活运用。
5、教具准备ppt课件。
二、说教法学法一般是把教法和学法分开来说的,但我觉得教是为了学,学离不开教,它们是相辅相成的。
所以,今天我把它们放在一起说。
小学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科特点,立足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苏教版数学一下《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的多》教案
苏教版数学一下《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的多》教案一. 教材分析《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是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时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学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语来描述两数之间的差异。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景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的大小关系,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认识,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数和识数。
但在数的大小比较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此外,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正处于发展阶段,需要通过直观的形象和实际操作来帮助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语来描述两数之间的差异,并能进行简单的实际操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环节,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感受数的大小关系,培养学生的数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语来描述两数之间的差异。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灵活运用这些词语描述数的大小关系。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创设丰富的情景,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多媒体课件、图片等。
2.学具:小卡片、小棒等。
3.教学场地:教室。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故事情境,如小猴分苹果,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PPT,呈现一些例子,如35和25,让学生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语来表达。
3. 操练(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些小卡片,每张卡片上有一个数字。
完整版本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精品教学设计课件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课方案一、教课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二册39 页、 40 页。
二、教材剖析:教材第一经过小猴和小猫折星星的活动,使学生在详细的情境中感知100之内的数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绘数之间的大小关系,而后经过做一做,加深对这些观点的理解。
教材在编排上,把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解决问题,更多地放给了教师和学生。
三、教课目的:1、联合详细的教课情境,让学生感知“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语的含义,领会“多一些、多得多” ,“少一些、少得多”词语含义上的细微差异。
2、在详细的情境中,经历用所学数学语言描绘两数关系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3、浸透辩证唯心主义教育:事物的多少老是相对的。
四、教课重、难点:要点: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语的含义并能运用词语表述。
难点:弄清“多一些、多得多” ,“少一些、少得多”词语间的差异。
教课过程五、教课过程(一)教课例题1、六一少儿节快到了,小动物们正忙着做星星来妆扮它们的教室呢,你们想去看一看吗?(出示例题图)你知道 3 个小动物分别做了多少个吗?(小猫做了 38 个,小猴做了 34 个,小狗做了 10 个)2、讲话:看来他们做的都不同样多,第一,我们来比小猫和小猴做的星星,你能比一比吗?(小猫做的比小猴多一点)你知道多一些是什么意思吗?刚才我们说的多一点在数学上就用多一些来表示——板书3、出示小猫的话后,谁还可以像小猫这样说一说?4、小猫做的比小猴多一些反过来比,就是小猴做的比小猫——少一些(板书),你们还可以像方才完好的说一说吗?同桌说再报告。
5、方才比了小猫做的和小猴做的,还可以够怎么比?同学们说的真热情,那我们先把小猫做的和小狗比,你们感觉小猫做的仍是比小狗多一些吗?(不是)那应当是什么,怎么说?多好多我们就叫做——多得多(板书)你知道小猫做的和小狗比应当怎么说了吗?小狗做的和小猫怎么比?(少得多)6、那能够把哪两个动物做的在一同比?同桌说一说。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说课稿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说课稿《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说课稿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说课稿1一、说教材这节课的教材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40页的内容。
《比多少》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之后进行教学的,这节课将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数的比较打下基础。
也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及生活中的广泛用铺路。
二、教法学法数学应该是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
本课设计不断创设富有生活意义的操作活动,激励学生在操作中体验生活的数学,从操作中发现,从发现中体验,让“做数学”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的基础和纽带,成为课堂发展的原动力,体现新课程“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须的数学”的教学理念。
基于以上的知识,并结合本教材的特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具体的情景让学生感知100以内的数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2.描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感受数学无处不在。
3.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估计,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等多种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估测能力。
过程与方法:经历100以内的数比较大小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比较的思想和方法。
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数学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使学生感受数学无处不在,生活丰富多彩,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具体的情景让学生感知100以内的数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教学难点:数感的培养、理解多一些, 多得多, 少一些,少得多的含义和相对性。
《 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说课稿
《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说课稿《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说课稿一、教材背景及其分析:“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是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二册第三单元第七课时的内容。
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已经认识100以内的数,并学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基础上安排的。
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学会使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语描述两个100以内数的大小关系,进一步培养数感。
这部分教材是传统数学教科书里没有的,教学时应给与必要的关注。
例6创设了小猫、小狗、小猴三个小动物做五角星的情境,其中小猫做了38个,小猴做了34个,小狗做了10个,尽管学生已经知道38、34、10这三个数的大小,但用一种比较粗略的方式描述两个数的大小关系,还是第一次接触,因此教学时可以选择38和34先做示范,使学生认识到可以用“小猫做的比小猴多一些”来表示这两个数量的关系,也可以用“小猴做的比小猫少一些”来表示。
再通过“还可以怎样比”引导学生把小猫做的与小狗做的、小狗做的与小猫做的、小狗做的与小猴做的、小猴做的与小狗做的分别进行比较,从而进一步体会并掌握相关词语的用法。
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会用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等词语形象地描述两个100以内的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2、能力目标:体会在“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词语含义上的细微差别,在观察、比较的过程中,逐步发展估计意识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解决生活里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发展应用数学的意识,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事物的多少总是相对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法、学法确立根据教学目标的定位和教材的分析,结合一年级孩子的心理特性和思维特点,主要采用教师引导和学生独立思考相结合的形式,通过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精彩呈现具体情境,引导学生描述数与数之间的大小关系,老师适时引导,引导学生进行描述,让学生充分感知并理解掌握新知识。
《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教学设计及说明(5篇范文)
《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教学设计及说明(5篇范文)第一篇:《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教学设计及说明《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教学设计及说明棠下小学杨小平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0页。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会用“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2、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估计意识和合情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与同学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1.“多些”“少些”。
谈话:同学们,瞧,这是什么?(智慧星)这些漂亮的智慧星呀,是小猴和小兔比赛时折的,你们想知道比赛结果吗?请看黑板。
黑板出示例题:小猴和小兔比赛折智慧星。
小猴说:“我折了34个。
”小兔说:“我折了38个。
(教师在黑板上贴动物图片并板书34和38)提问:听了小猴和小兔的对话,你知道了什么?请在四人小组中交流。
四人小组交流后汇报。
可能出现的回答:小兔赢了比赛,小猴输了;38大于34,34小于38;小兔折的比小猴多,小猴折的比小兔少。
引导:你怎么看出小兔赢了?小兔折的比小猴多很多吗?得出:小兔折的比小猴多一些。
(板书“多些”)提问: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说?同桌互相说一说。
得出:小猴折的比小兔少一些。
(板书“少些”)[设计目的:通过创设学生喜爱的童话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轻松自然地进入学习状态,便于教学的展开。
]2.“多得多”“少得多”。
谈话: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些听课的老师,谁愿意说一说我们教室现在有多少位老师?请大家数一数。
学生活动,数出教室老师的人数。
谁再来说一说我们班有几个同学?(分别板书老师的人数和学生的人数)提问:老师的人数和学生的人数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可能出现的回答:学生的人数多,老师的人数少;学生的人数比老师的人数多,老师的人数比学生的人数少。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7.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教案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7.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教案一. 教材分析《7.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是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的概念,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和举例来区分这些概念,并能够用语言和符号来表示这些概念。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感和观察能力,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来发现问题的答案。
但是对于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的概念,他们可能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反复练习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理解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的概念,并能够用语言和符号来表示。
2.培养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理解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的概念。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区分这些概念。
五.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操作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交流,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一些小物品,如玩具、水果等,用于实际操作和展示。
2.学具准备:准备一些卡片或者纸张,让学生画图或者写下答案。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些图片或者实物,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哪个多哪个少。
例如,出示5个苹果和3个苹果,让学生说出哪个多哪个少。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些卡片或者实物,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哪个多些哪个少些,哪个多得多哪个少得多。
例如,出示7个苹果和3个苹果,让学生说出哪个多些哪个少些;再出示10个苹果和3个苹果,让学生说出哪个多得多哪个少得多。
3.操练(10分钟)教师分成两个小组,每个小组的学生轮流进行实际操作。
教师出示一些卡片或者实物,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感受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的概念。
例如,出示8个苹果和5个苹果,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感受哪个多些哪个少些;再出示12个苹果和3个苹果,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感受哪个多得多哪个少得多。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课程中融入了大量互动环节,以 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些”、“多得多”、“少 得多”的概念,并能正确使用
这些词汇进行数量比较。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观 察、操作和思维能力。
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初步 的数学素养。
学习方法建议
家长或教师可以准备丰富的教 具和学具,如数字卡片、实物 道具等,帮助幼儿建立直观的 数量概念。
少一些的概念
定义
少一些,指的是两个或多个数量之间,其中一个数量比另一 个数量少一些,但两个数量相差不大。
数学表达
在数学中,我们通常用“<”符号来表示“少一些”,例如3 比5少一些。
实例应用:生活中的多一些和少一些
购物
当我们购买商品时,经常会比较不同产品之间的价格和性能,从而决定选择哪一 个产品,这时我们就会用到“多一些”和“少一些”的概念。
相关学科的拓展思考
数学
在数学中,比较大小是一个基本概念,通过比较数值 的大小,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例如,比较两个数 的差值,来判断它们之间是“多一些”还是“少一些 ”,或者是“多得多”还是“少得多”。
经济学
在经济学中,经常需要比较不同商品的价格和价值, 通过比较价格与价值之间的差距,可以判断某个商品 是“物有所值”还是“物超所值”。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 、少得多》
2023-11-07
目录
• 引言 • 多一些、少一些 • 多得多、少得多 • 总结与回顾 • 拓展思考
01
引言
课程背景
本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幼儿建立数 量和比较的概念,为后续数学学
习奠定基础。
基于幼儿认知发展特点,通过直 观演示和实践活动,引导幼儿掌 握“多一些”、“少一些”、“ 多得多”、“少得多”的概念。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3.7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丨苏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3.7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丨苏教版我今天要为大家带来的是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主题是“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是第六单元的第一节,主要学习了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如何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来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含义,并能够运用它们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这几个概念,难点是如何让学生们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概念来比较不同的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我准备了一些图片和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先给学生展示两张图片,一张图片上的物品多,一张图片上的物品少,让学生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2. 新课导入:我向学生们介绍“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这几个概念,并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们理解它们的含义。
3. 例题讲解:我出了几道例题,让学生们练习如何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4. 随堂练习:我在黑板上写出几组数字,让学生们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来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写下了“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这几个词,并在旁边用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它们的意思。
七、作业设计答案:(4)少一些;(8)多一些。
答案:(10)少得多;(15)多得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今天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于“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这几个概念的理解还不够深入,我在课后会继续加强对这个知识点的讲解和练习。
同时,我也会让学生们多做一些类似的练习题,希望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这个知识点。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案一、学情分析本节课是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案。
在这节课中,学生将会学习如何用正确的方法比较数量的多少。
在前面一节课中,学生已经学会了数数的方法,因此本节课相对较为简单。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会重点强调多和少的概念,以及让学生通过实践体会多一些和少一些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能够比较两组数量的多少;2.能够正确描述两组数量之间的关系;3.能够运用比较多少的知识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
三、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回顾在开始本课的教学内容之前,我们会先让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内容,再适当提出一些问题,直到学生都能够熟练掌握日常生活中的数数方法。
2. 比较多少在学生回顾完上一节课的内容后,我们将开始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即比较多少。
在这个环节中,我们需要让学生认识到“多”和“少”的含义,以及如何通过数数方法来比较两个集合之间的大小。
3. 实践体会多一些和少一些的关系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多一些和少一些的概念,我们将让学生通过实践来体会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具体地,我们可以通过分组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动手数数,并比较两组数量之间的大小和关系。
4. 运用比较多少的知识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当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比较多少的知识之后,我们将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一些简单的数学计算。
这些计算包括加法和减法,需要让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运用所学方法。
5. 课堂总结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前,我们会对本节课所讲内容进行一个简短的总结。
并鼓励学生在回家后继续加强对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和少得多等概念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在本节课中,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授课法: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2.实践法:通过实际分组操作,引导学生学习多一些、少一些的概念;3.比较法:让学生比较两组集合的大小关系;4.讨论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激发其学习兴趣;5.个性化教学法: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程度和差异,采用个性化教学。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案
另外,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表现出了很好的团队协作能力,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并提出自己的观点。但我注意到,有些学生还不够自信,不敢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多鼓励这些学生,创造更多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数量比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2.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通过比较、分析、归纳等过程,解决实际问题;
3.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在小组活动中学会倾听、交流、表达,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本节课将着重培养学生在数量和逻辑思维方面的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比较物体多少的情况?”(如比较两盒糖果的数量)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数量比较的奥秘。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了解了“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数量比较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作为一名有着丰富经验的教师,我对于一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中的“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这一单元进行了深入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我在教学内容上,选择了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的第五单元,主要内容包括: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概念,能够通过实际例子的比较,掌握这些概念的运用。
二、教学目标: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我在教学难点与重点上,把重点放在了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概念上,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能够将这些概念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在教具与学具的准备上,准备了大量的实际物品,如苹果、橙子、铅笔等,还有计数棒、算盘等学具,以便于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更好地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概念。
五、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比如:“小明有10个苹果,小红有12个苹果,请问小红比小明多几个苹果?多得多还是少一些?”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概念。
然后,我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这些概念,比如:“我有5个铅笔,你有3个铅笔,请问我有比你多几个铅笔?多得多还是少一些?”接着,我安排了随堂练习,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更好地掌握这些概念。
我通过板书设计,让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概念。
六、板书设计:我的板书设计包括了“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定义和例子,让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地看到这些概念的具体运用。
七、作业设计:我在作业设计上,布置了大量的实际问题,比如:“小明有10个苹果,小红有12个苹果,请问小红比小明多几个苹果?多得多还是少一些?”让学生能够通过作业,进一步巩固“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概念。
多一些、少一些_多得多、少得多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第一课时)类别:小学数学编号:【教学内容】苏教版一年级下册39-40页【教材简析】《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这部分教材是在孩子认识100以内的数,并学会比较数的大小的基础上安排的,通过教学,让孩子会用“多些”“多得多”“少些”“少得多”等词描述两个100以内数的大小关系,进一步培养数感。
这部分内容是以前教材所没有的。
教材提供给孩子两个动物折星的场景,引导孩子交流得出“小猫比小猴做的多一些”,通过启发孩子思考“还可以怎样说”,得到相对的另一种表述“小猴比小猫做的少一些”,并初步学习应用“多一些”“少一些”描述两个数量间的大小关系;“试一试”通过小熊和小猫的对话“梨的个数比苹果少得多”,让孩子试着在理解“少得多”含义的基础上进行答案的估计,让孩子学着体会并学着应用“少得多”来判断。
“想想做做”第1题、第二题、和第3题联系孩子熟悉的各种生活场景如校园、商店等,使孩子自主“多得多、少得多、贵得多”这些词的含义以及他们在生活中的应用,第4题是游戏性的练习,让孩子反复应用这些语言来叙述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进一步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来描述两个100以内的数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2、通过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估计意识和合情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同学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来描述两个100以内的数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景体会和正确运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表述两种数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数字卡片、课件、作业纸每生一张。
教学过程:一、游戏激趣,引入课题小朋友们喜欢做游戏吗?现在,老师就和小朋友们做个说反话的游戏。
(师:我比你高。
生:我比你矮。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20、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20、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案一. 教材分析《20、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是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的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比较方法,能够区分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认识,能够进行简单的数的加减运算。
但学生在数的比较方面还相对薄弱,对于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概念理解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掌握比较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比较方法,能够区分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环节,培养学生数感,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比较方法,能够区分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运用比较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互动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好相关教学课件、教具、学具等。
2.学生准备:提前让学生复习100以内数的认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购物、比赛等,引导学生进行数的比较,引出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课件、教具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现象,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通过游戏、竞赛等形式,让学生动手操作,实践数的比较方法。
4.巩固(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
多得多、少得多、多一
些、少一些等词语,不但可
以形象地描述两个数量间的
大小关系,而且可以描述两
个数量相差的程度,在日常
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
因此,
例6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结
合具体情境体会上述四个词
语的含义,并认识到“多一
些”与“多得多”、“少一些”
与“少得多”所表示的相差
程度都是相对的。
教学时,可以选择38
和34先做示范,使学生认识
到可以用“小猫做的比小猴
多一些”来表示这两个数量
的关系,也可以用“小猴做
的比小猫少一些”来表示。
再通过“还可以怎样比”引导学生把小猫做的与小狗做的、小狗做的与小猫做的、小狗做的与小猴做的、小猴做的与小狗做的分别进行比较,从而进一步体会并掌握相关词语的用法。
第1题,要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表达,指导他们把话说清楚、说完整。
例如,中间鱼缸里的鱼比右边鱼缸里少一些,右边鱼缸里的鱼比中间鱼缸里多一些。
第2题左边一题,根据图中的信息,首先可以排除“43个”这个答案,因为43个比40个多,而不是少。
再把38个和18个分别与40个比较,可知38个比40个少一些,而18个比40个少得多,从而确定合适的答案是“18个”。
右边一题的思考方法与左边一题相似,要注意引导学生把上述思考过程讲清楚。
第3题,可以先考
虑英国获得的金牌数:
因为英国获得的金牌数
比澳大利亚多一些,所
以首先要排除“9枚”
和“13枚”这两个答案;
又因为51枚比14枚要
多得多,而19枚比14
枚多一些,所以选定19
枚作为答案。
在此基础
上,再判断中国获得的
金牌数量就比较容易
了。
第4题,可以先让
学生各自选一选,再通
过交流使他们认识到:
所谓“比较合适”是指
车辆的座位数要比人数多,但只宜多一些,而不宜多得多。
第5题,可以先引导学生观察图中两摞书的高度,再结合左边的“20本”推算右边书的本数。
这里只要学生能说出右边书的本数是40左右就可以了。
第6题,可以让学生照图中的样子,准备一些标有两位数的卡片。
活动时,可以先抽出标有45的卡片,要求学生用其他卡片上的数分别与45比;再根据活动情况,选择另外的两位数,并用其他卡片上的数与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