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理论与实践1-ppt讲解

合集下载

翻译理论与实践教学课件

翻译理论与实践教学课件

02 翻译技巧与实践
CHAPTER
理解与表达
理解
准确把握原文含义,包括词汇、语法 、语境等,是翻译的基础。
表达
将理解后的信息用目标语言表达出来 ,要求准确、流畅、符合目标语言习 惯。
直译与意译
直译
按照原文的词句、结构进行翻译,保留原文形式和意义。
意译
不拘泥于原文形式,以传达原文意义为主,更注重译文的流畅性和自然度。
03 翻译教学策略与方法
CHAPTER
翻译教学目标的设定
提高学生翻译技能
01
通过系统的翻译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翻译技巧和方法,
提高翻译水平。
培养跨文化意识
02
引导学生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差异,培养跨文化交流的
能力。
培养职业道德素养
03
强调翻译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和责任
04 翻译实践案例分析
CHAPTER
文学翻译案例
总结词
注重语言艺术和文化内涵
VS
详细描述
文学翻译案例主要涉及诗歌、小说、戏剧 等文学作品,强调语言的美感和文化内涵 的传递。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关注原文的 艺术风格、修辞手法和情感色彩,力求在 译文中保留原作的艺术魅力。
商务翻译案例
总结词
注重专业性和准确性
采用传统的讲授、练习和讨论相结合 的教学方法,确保学生掌握基本的翻 译知识和技能。
案例教学法
通过分析真实的翻译案例,让学生了 解实际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 方法。
合作学习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翻 译任务,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 精神。
信息技术应用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在线学习 平台、智能翻译软件等,提高教学效 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英汉互译理论和实践(共104张PPT)精选

英汉互译理论和实践(共104张PPT)精选
1991年第2期《中国翻译》有人撰文写道: Textile finishes have in general become a
“no-no” in today’s market place.此句 中的no-no词典(cídiǎn)上根本查不到,经 推敲,结果译为“无人问津”较为合适。 误译:织物整理剂在今日的市场无人问津。
4. Who keeps company with the wolf will learn to howl. 原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5. We’d like to express our appreciation to you for all you’ve done for us in the trade. 原译:我们对于你们在这笔交易中为我们所做的一切表示由衷的 感谢。
第十五页,共104页。
第十六页,共104页。
第十七页,共104页。
第二节 翻译(fānyì)标准
汉朝和唐朝——“文”与“质”之争。 主张“文”的翻译家强调翻译的修辞和
通顺(tōngshùn),强调翻译的可读性。 主张“质”的翻译家强调翻译的不增不
减,强调翻译中的忠实性。 该争论的实质是意译和直译之争。
第十八页,共104页。
清代翻译家严复 信(faithfulness); 达(expressiveness); 雅(elegance)。
他曾如此阐述“译事三难:信、达、雅。求 其信,已大难(dànán)矣!顾信矣,不达,虽 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天演论》 (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序 言,1896年)
第四页,共104页。
第五页,共104页。
1、简单(jiǎndān)语句的译文虽然生硬,但基本可读。 例2 原文:I can see three different types of

翻译理论与实践(全套课件237P)239页PPT

翻译理论与实践(全套课件237P)239页PPT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翻译理论与实践(全套课件237P)
31、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32、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 33、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
34、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 扬明辉 ,冬岭 秀孤松 。 35、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翻译理论与实践基础知识回顾课件

翻译理论与实践基础知识回顾课件
译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强调译文的功能和交际性。
翻译理论的主要流派
总结词
翻译理论的主要流派包括语言学派、文学学派、文化 学派和社会学派。
详细描述
语言学派强调语言结构和功能的分析,关注语言之间 的对等和转换。文学学派关注文学作品的翻译,强调 译文的文学性和艺术性。文化学派则关注文化背景和 内涵的传递,强调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社会学派 则将翻译置于社会语境中考虑,关注翻译的社会功能 和影响。这些流派各有侧重,但都是为了提高翻译的 质量和效果,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原作。
01
02
03
增词
在译文中增加一些原文中 没有的词句,以使译文更 加流畅、自然,补充原文 中隐含的译文更加简洁、 明了,避免冗余和重复。
词类转译
改变原文中某些词的词性 ,以适应目标语的表达习 惯和语法规则,使译文更 加地道、自然。
03
语言与文化差异
语言结构差异
翻译理论与实践基础 知识回顾课件
目录
CONTENTS
• 翻译理论概述 • 翻译技巧与实践 • 语言与文化差异 • 翻译中的常见问题与对策 • 翻译工具与技术 • 翻译实践案例分析
01
翻译理论概述
翻译的定义与性质
总结词: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是 将一种语言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以实现信 息的传递和交流。翻译的性质包括语言性、文化性和 交际性。
总结词
文化意象是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特定形象或概念,对于翻译者来说,如何 处理这些文化意象是翻译过程中的一大挑战。
详细描述
在翻译过程中,对于一些具有特定文化背景的词汇或表达方式,需要进行适当的 解释或转换,以避免因文化差异造成的误解。例如,“龙”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含 义截然不同,翻译时需要特别注意。

翻译理论与实践ppt课件

翻译理论与实践ppt课件
A.我们很幸运能够拥有最先进的实验室,可以随时用来进行研究
B.很幸运,我们及时地找到了从事研究所需要的最完整的资料和设 备。
C.很幸运,我们实验室拥有最先进的设备,可以用来及时完成研究 任务。
D.非常幸运,我们实验室拥有的先进设备最多,能够完成所有的研 究任务。
解析:本题的答案顺序为C-A-D-B。本句中的with which引导一个非限 制性定语从句,修饰equipment。译成了并列分句,简洁明了,重点突 出。
(2)逆序法:当原句的表达顺序与汉语表达习惯不同甚至完全 相反时,可以按照汉语叙事说理的习惯重新组合句子,逆序翻 译。
(3)分译法:有时英语原句的表达顺序与汉语不同而且内容层 次较多,或者相互间关系并不十分密切时,可考虑不拘泥于原 文的语序和表达结构,按照汉语多用短句的习惯,重新安排叙 述层次和结构,有时还可适当增、删个别词语。当然,此种方 法须慎用。
清代翻译家严复 信(faithfulness); 达(expressiveness); 雅(elegance)。
Foreignization and Domestication
异化:指在翻译方法上迁就外来文化的特点, 吸纳外语表达方式.
归化:指恪守本族文化的语言传统,回归地道 的本族语表达方式。
How to be a good translator
⒈ 不断提高外语水平 ①加强基本功训练。听、说、读、写、译、改,多练。 ②不断扩大自己的词汇量。 ③熟练的掌握语法,做到概念清楚、条理分明,能分析、会辨 别。语法是打开“理解大门”的金钥匙,也是达赖“翻译大门” 的金钥匙。
⒉ 不断提高汉语水平 汉语水平低,对原文理解了,有时很难表达出来。汉语水平高, 翻译时得心应手,文笔流畅。在提高汉语水平的同时,还要注 意英汉两种语言表达上的差异。

第一讲 翻译理论与实践--翻译史简介

第一讲 翻译理论与实践--翻译史简介

• •
1. 各类文体翻译研究回顾 进入80年代,我国翻译结束了经验式的封闭性的翻译理论研究,开始对各种 文体翻译的研究,进一步加强了文学翻译,大量的国外名著被翻译介绍到国 内,相继出现了法律翻译、新闻翻译、社科翻译、应用文翻译、科技翻译和 经贸翻译等各相关学科的专门翻译的研究。口译翻译研究也得到进一步的发 展。现代文体翻译具有以下特征:1. 题材和体裁丰富;2. 实用性、针对性强; 3. 文体特征研究细致。文学翻译在诗歌方面,英诗汉译以卞之琳为代表,既 译神也译形,提出了格律移植宽严有度,“以顿(汉语中口语的基本节奏单 位)代步(指英诗的音步)”的主张。江枫进一步提出“以形传神,立形存 神”的观点。汉诗英译方面翁显良有独到见解,以意象和节奏为本色,以不 切为切,浅中见深。许渊冲提出用:一(identification)、艺(re-creation)、 异(innovation)、依(imitation)、怡(recreation)、易(rendition)六个 字概述了译诗的目的论、认识论、方法论和常道与变道。高健和刘炳善对散 文翻译颇有研究,提出“意之所到,风格随之”,巧劲来自真功夫。许国璋 主张学术翻译要“切译”,自成一体。程镇球对政论性文稿的翻译以严谨著 称,陈忠诚译法律以精确驰名。刘先刚提出建立企业翻译学的构想,使科技 翻译研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另外公文、合同、广告、招标文件等应用性文 体的翻译研究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口译研究也得到了发展。
• 第五个时期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清末的严复翻译了许多 西方政治经济学说,如赫胥黎的《天演论》(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亚当•斯密的《原富》(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孟德斯鸠 的《法意》(L’esprit des Lois)、斯宾塞尔的《群学肆言》 (The Study of Sociology)、约翰•穆勒的《群己权界论》(On The Sociology • On Liberty)、甄克思的《社会通诠》(A History of Politics Liberty A Politics)等。 他提出了“信、达、雅”作为翻译的标准对我们的翻译具有指 导意义。第六个时期从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我国 近代翻译史的先驱鲁迅和瞿秋白等开始介绍马列主义经典著作 和无产阶级文学作品。鲁迅对翻译标准的主要观点是:“凡是 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一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存着原文 的丰姿。”第七个时期从新中国成立至今。

翻译理论与实践ppt

翻译理论与实践ppt

[参照译文] 阿基米德最先发觉固体排水旳原理。 [分析] 句中of displacement of water by solid bodies 系名词化构造,一方面简化了同位语从 句,另一方面强调displacement 这一事实。
The rotation of the earth on its own axis causes the change from day to night.
它们都包括了较多旳信息,而且处于句首旳位置,非常醒 目。4个主语完全不同,防止了单调反复,前后连贯,自然流 畅。足见被动构造可收简洁客观之效。
12.2.3 多用一般目前时
一般目前时能够很好地体现文章内容旳无 时间性,用一般目前时来描述和统计科技 文章中旳科学定义、定理、公式,能够给 人以精确无误旳不受时间限制旳印象,以 排除受制于时间牵连旳误解,使文章内容 显得更客观精确。在翻译成汉语时也应该 突出这种“无时间性”旳特征。试看下列 两个例子:
12.2.1 多名词化构造(Nominalization)
汉语使用动词较多,而英语中旳名词使用 率较高。再加上科技文体要求行文简洁、 体现客观、内容确切、信息量大、强调存 在旳事实而非某一行为,所以使用旳名词 构造就更多了。
Archimedes first discovered the principle of displacement of water by solid bodies.
Long regarded by elementary particle physicists as a costly nuisance, synchrotron radiation is now recognized as a valuable research tool.

翻译理论与实践(全套)精品PPT课件

翻译理论与实践(全套)精品PPT课件

导学——课程要求
Tests: 60% There will be only one test: a final. But there may also be
Main Language points: 1. Comparative studies of language family 2. Comparative studies of word building in English and
Chinese 3. Comparative studies of syllable
Exercise
5
第三章:词语的翻译
教学目的: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词义的多样性 (引申、褒贬);并掌握词语翻译的选词技巧。
教学内容: 1. 词义的选择 2. 词义的引申 3. 词义的褒贬 4. 翻译练习
6
第四章:句子翻译技巧(上)
一、教学目的:要求熟练理解句子的翻译技 巧,从而在英汉翻译时做到通顺、准确。
教学内容: 1. 翻译的定义、分类 2. 翻译的标准 3. 翻译的过程:理解——表达——校对 4. 中、西译史
练习
4
第二章:英汉语言现象对比
Teaching aims: to learn about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in word forming and vocabulary so as to translate them accurately.
二、教学过程:
1. 增译法 2. 省译法 3. 词类转换 4. 正说反译、反说正译法 5. 翻译练习1、2、3、4
7
第五章:句子翻译技巧(下)
一、教学目的:要求熟练理解句子的翻译技 巧,从而在汉英翻译时做到通顺、准确。

《翻译理论与实践》课件

《翻译理论与实践》课件
情感色彩的传递
语言中蕴含的情感色彩是语用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译者需要关注原文的情感色彩,并在译文中进行适 当的表达,以实现语用意义的完整传递。
语用等效与翻译策略
语用等效原则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遵循语用等效原则,确保译文在目 标语言中产生与原文相同的效果,包括语言功能、语用意 义和修辞效果等方面。
翻译策略的选择
总结词
遵循法律文件的严谨性
详细描述
商务合同的翻译实践需遵循法律文件的严谨性。译者应仔 细核对原文,确保译文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避免因疏忽而 产生的法律风险。同时,在遇到法律术语时,译者应进行 深入研究,确保译文的准确性和专业性。
新闻报道的翻译实践
总结词
时效性是新闻报道的生命线
详细描述
新闻报道的翻译实践要求时效性极强,因为新闻报道需要 及时传递给目标语读者。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快速准确 地完成翻译工作,确保新闻报道的时效性不受影响。
为实现语用等效,译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翻译 策略,如直译、意译、增译、减译等,以准确传达原文的 语用意义。
语用等效的评价
评价译文是否达到语用等效,需要考虑译文在目标语言中 的可接受度、表达的自然度以及读者反馈等因素,以确保 翻译质量。
05
翻译中的语言规范与风 格
语言规范与翻译
语言规范
在翻译过程中,需要遵循目标语言的语法、词汇和表 达习惯,以确保译文准确、流畅。
VS
异化
以源语文化为归宿,保留原文的异国情调 和文化特色,让译文读者了解不同文化。
增译与减译
增译
在翻译过程中,根据目标语的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增加一些词语或短语,以使译文更加完整、流畅 。
减译
在翻译过程中,删减原文中一些不必要的词语或短语,使译文更加简洁、明了。

翻译理论与实践全套 ppt课件

翻译理论与实践全套 ppt课件
翻译理论与实践
1
导学 第一章:翻译概述 第二章:英汉语言对比 第三章:词语的翻译 第四章:句子翻译技巧(上) 第五章:句子翻译技巧(下) 第六章:常见文体的翻译
导学
• 教学目的:本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翻译理论,提高翻译水平。 • 本课程主要介绍基本的翻译理anguage points: 1. Comparative studies of language family 2. Comparative studies of word building in English and
Chinese 3. Comparative studies of syllable
教学内容: 1. 翻译的定义、分类 2. 翻译的标准 3. 翻译的过程:理解——表达——校对 4. 中、西译史
练习
4
第二章:英汉语言现象对比
Teaching aims: to learn about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in word forming and vocabulary so as to translate them accurately.
8
第六章:常见句型/文体的翻译
一、教学目的:要求理解并熟悉常见文体(含 旅游景点、欢迎词/祝词、广告等)的翻译, 力求在汉英翻译时做到通顺、准确。
二、教学过程:
1. 常见句型的翻译 2. 科技文体的翻译 3. 法律文书的翻译 4. 翻译练习
9
导学——课程要求
Meeting Time & Classroom:
Class 1
Thursday
Classroom
20:30—22:30 p.m. 会3-202

英语翻译翻译第1课优质公开课获奖课件

英语翻译翻译第1课优质公开课获奖课件

一词多义与上下文
• [4] 传说、说法等 • He’ll be very happy if that story holds up.
• [5] 热门、有意的渲染、谎言等 • The story about him became smaller and
by and by faded out from the American television.

会高超翻译技巧

持严肃认真态度

具一丝不苟精神

应勤查勤用词典

培养多种思维力

不断总结与完善
课堂教学活动环节
I. 常用翻译技巧与方法(约40分钟) II. 基本理论(约30分钟) III.III.实践讨论 (20分钟)
本学期教学内容安排
常用翻译技巧/方法安排
• 第十五周:状语从句的译法 • 第十六周:词序调整法 • 第十七周:语态变换译法 • 第十八周:长句译法 • 第十九周:释义(意)法
• 定义9:“翻译是一种需要艺术创造性形象思维的 语际转换操作活动” ,“翻译是一种需要运用相 应科学(即有关学科理论)知识的语际转换操作 活动”。(曾利沙)
翻译的特点之一
• 语言、文化、思维差异往往造成不同民族 语言使用者所用的语言具有不可对应的表o be no more to lay down one’s life to die martyr to expire to pass away to end one’s day to breath one’s last to go west to come to a violent death to give up to the ghost
• 定义3:“翻译就是用接受语复制出原语信 息最接近的自然本质体——首先就意义而言, 其次就其风格而言。”(Nida)

大学翻译理论与实践ppt课件

大学翻译理论与实践ppt课件

4.3 语序的调整
(1)表示程度的状语 如:非常、将近、完全、 彻底等。汉译时,可顺语序翻 译。例: 听到这个消息我们感到非 常高兴。 We were very pleased at the news. 他的薪水相当高。 His salary is quite high.
4.3 语序的调整
(2)表示确定时间的状语 如:今天、明天、前天、去 年、上周、每天等。在汉语中一 般在谓语之前,英译时通常放在 句末。例: 昨天热得要命。 It was terribly hot yesterday. 今天我们将学习第三单元。 We are going to learn Unit Three today. (Today we…表强调)
4.1 主语的确定
学习外国的经验,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 不能盲目地学。 We must learn foreign experience with an analytical and critical eye, not blindly. 现在话再回到“直译”。(茅盾《直译•顺 译• 歪译》) Let us come back to the term “literal translation”. (from Mao Dun Appropriation, Distortion and Literal Translation )
4.1 主语的确定
在汉译英的实践中,对主语的确定可采取三种处理 方法:(1)以原句主语作译文主语;(2)重新确 定主语;(3)增补主语。 4.1.1 以原句主语作译文主语 当汉语原文有明确的主语,而且该主语由名词或主 格人称代词充当时,我们可以原主语作为英译文的 主语。如: 1.继续教育的目的是使在职人员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Continuing education is aimed at enabling the in-service personnel to raise the level of their professional technique.

翻译理论与实践(全套PPT课件)

翻译理论与实践(全套PPT课件)

CHENLI
12
导学——课程要求
Tests: 60% There will be only one test: a final. But there may also be
several short quizzes through the term. Attendance: 20%
Daily attendance will be recorded. Each time a student will get 2.5 points. 1point for attendance, 1 point for being on time, and 0.5 point for participating in discussion and interacting positively with fellow classmates.
CHENLI
13
导学——课时安排
课时安排:
教学内容
导学 第一章:翻译概述 第二章:英汉语言对比 第三章:词语的翻译 第四章:句子翻译技巧(上) 第五章:句子翻译技巧(下) 第六章:常见文体的翻译
注:可能 因授课实际情况,课时安排会做适当调整。
CHENLI
课时 2 2 2 2 2 2 4
14
导学——学法指导
Main Language points: 1. Comparative studies of language family 2. Comparative studies of word building in English and
Chinese 3. Comparative studies of syllable
Exercise
CHENLI
5
第三章:词语的翻译

翻译理论与实践 ppt课件

翻译理论与实践  ppt课件
◎“梦” 源于佛经用语,意为世事无常,如同梦幻泡影, 转瞬即逝
PPT课件
6
Red
◎“Red” 在英语文化中常与流血联系到
一起。“Red”表示流血的、犯罪、警告、 不详之兆等。
Red Flag(斗牛士用于激怒斗牛的红布)被喻 为“令人恼怒的事”。
Red Alert(空袭紧急警报)
Red Light(危险信号)
杨宪益 戴乃迭
PPT课件
1
著名译作
《红楼梦》 A Dream of the Red Mansions
《老残游记》 Mr.Decadent : Notes Taken in an Outing
《离骚》
Li Sao
《儒林外史》 The Scholars
《鲁迅选集》 Selected Stories of Lu Xun
“Red”在经贸词汇中象征“赤字”、“亏 的”
◎“红” 在汉语里是褒义色彩最强的颜
色词。 红色象征红火、太阳、喜庆。
如,传统婚礼 ,春节对联 、红包。
红色还象征事业发达、兴旺、成功。
“红榜” “开门红”
还可以用红色表达娇羞女儿态。
“红妆” “红颜”
PPT课件

7
红楼梦
书名翻译
杨氏夫妇
A Dream of Red Mansion
《奥德修纪》 Odyssey
《卖茶女》 Pygmalion
PPT课件
3
《红楼梦》
《儒林外史》
《呐喊》
PPT课件
4
红楼梦
书名翻译
杨氏夫妇
A Dream of Red Mansion
Hawkes
The Dream of the Stone

翻译理论与实践--异化法与归化法 ppt课件

翻译理论与实践--异化法与归化法  ppt课件

4
异化翻译的例子
1、铁饭碗 iron rice bowl
2、纸老虎 paper tiger
3、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A、Truly storms gather without warning in nature, and bad luck befalls men overnight.
(翻译家杨宪益、戴乃迭夫妇采用异化方法)
• It is target/target-culture oriented.
ppt课件
8
(二)归化法
与异化法相反,归化译法要求译者向译语 读者靠拢,采取读者关照的态度,使原文 符合译语的文化价值观,把原文作者带人 译语文化之中。归化的译法旨在使译文通 顺易懂,能为译语读者所接受。
ppt课件
9
归化翻译的例子
ppt课件
15
可以采取归化译法的情况
3) 归化法中汉语成语的运用 1、Good To The Last Drop
滴滴香浓,意犹未尽!
ppt课件
16
• “Didn't know you were in the States, Mitty,”groaned Remington.”Coals to Newcastle,bringing Mitford and me up here for a tertiary.”
新酒 杀手锏--(trump car)王牌
ppt课件
6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异化翻译的例子
君子协定 丘比特之箭 大棒加胡萝卜 武装到牙齿
欧佩克 亚佩克 回到谈判桌来 卖点
ppt课件
7
what is domestication?
Domestication is a strategy in which a transparent, fluent style is adopted in order to minimize the strangeness of the foreign text for target language readers. • 在翻译中采用透明、流畅的风格,最大 限度淡化原文陌生感的翻译策略。

《翻译理论及实践》课件

《翻译理论及实践》课件

翻译难点:文化 差异、语言风格、 人物性格
翻译策略:忠实 原文、保持风格、 注重细节
翻译效果:成功 传达原著精髓, 受到读者好评
商务翻译案例
翻译难点:专业术语、文化 差异、语言风格等
翻译任务:翻译商务合同、 商务信函等文件
案例背景:某跨国公司与国 外客户进行商务谈判
解决方案:查阅相关资料、 请教专业人士、反复修改等
总结:科技翻译需要专业、准 确、高效的翻译策略和工具, 以提高翻译质量和工作效率。
口译案例分析
案例背景:某国际会议现场
口译任务:同声传译 口译难点:专业术语、文化差异、 时间限制
口译策略:提前准备、现场应变、 团队协作
口译效果:准确、流畅、得体
口译经验:不断学习、积累经验、 提高能力
翻译实践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归化与异化
归化:指翻译过程中, 将源语言中的文化元 素转化为目标语言中 的文化元素,使目标 读者更容易理解
异化:指翻译过程中, 保留源语言中的文化元 素,使目标读者能够接 触到不同的文化背景
归化与异化的选择:根 据目标读者的文化背景 和接受程度,选择合适 的翻译策略
归化与异化的应用:在 翻译实践中,可以根据 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归化 和异化,以达到最佳的 翻译效果
翻译理论的发展历程
古代翻译理论:以《圣经》翻译为代表,注重忠实原文 近代翻译理论:以德国学者施莱尔马赫为代表,强调翻译的创造性 现代翻译理论:以美国学者奈达为代表,提出“功能对等”理论 当代翻译理论:以德国学者霍夫曼为代表,强调翻译的跨文化交际功能
翻译理论的主要流派
传统翻译理论:以源语文本为中 心,注重忠实原文
01
翻译的定义:将一种语言转换为 另一种语言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xercise of Foreignizing & Domesticating Translations
To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All roads lead to Rome
一石双鸟; 条条大路通罗马。 一箭双雕; 殊途同归。
1.3 翻译史简介
奈达(美国):动态对等:译文读者或译入语听
众对于译文或译语的反应,要和原文读者或原文 讲话听众对于原文或原讲话的反应进行比较,如 果大体一致,就是质量上乘的译文。
泰勒(英国):翻译三原则:(1)要将原作的意 思全部转移到译文上来;(2)译文应当具备原作 的风格和文体;(3)译文和原作要同样的流畅。
国际译联的《翻译工作者章程》指出: “译文应忠实于原文,准确表现原作的思 想与形式。”
中国翻译史
主要阶段特点以及主要代表人物 两汉至唐宋的译经时期: 伴随着佛经的翻译传入,印度的哲学、文学艺
术对我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翻译活动以宗教 传播为主。鸠摩罗什、真谛和玄奘被称为“译 经三大家”。 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时期:徐光启与利玛窦合 作翻译了欧几里德的《几何原理》、《测量法 义》等书,标志着中国译著的方向性转变。西 方几何、测量、算学、农业、水利、机械、哲 学、天文、地理等方面的书籍被翻译成汉语, 使这些知识在民间得以传播。
钱钟书:文学翻译的最高理想可以说是 “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 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 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 那就算得入与“化境”。
辜正坤: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1)翻译标准是 多元的而非一元的;(2)翻译标准既是多元的, 又是一个有机的然而变动不居的标准系统。在这 个系统中,最高标准是最佳近似度。最佳近似度 是一个形同虚构的抽象标准,真正有实际意义的 是一大群具体标准;(3)具体标准中又有主标准 和次标准的区别;(4)多元翻译标准是互补的。
按翻译技巧来分: 直译、意译、音译 按翻译原则方向来分: 异化翻译、归化翻译 按翻译的目的来分: 交际翻译、语义翻译
Semantic and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s: 分类混乱:Translating means translating meaning
(Nida); The translator attempts to produce the same effect on the target-L readers as was produced by the original on the source-L readers (Newmark); 按翻译的效果来分: 显性翻译、隐性翻译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 So dim, so dark, So dense, so dull, So damp,so dank,so dead!(林语堂译)
I look for what I miss, I know not what it is, 3.I feel so sad, so drear, So lonely, without cheer. 4. I seek but seek in vain,
巴别,希伯来文是“变乱”的意思,巴比伦文则 是“神的门”的意思——father, God, confusion.
摘自
/asiapan/archives/2005/10/post_208.ht ml
Derrida’s explanation of God
第一单元 翻译概论
巴别塔典故
据《圣经·创世纪》,创世之初,普天之下人类同 操一种语言。出于骄傲,人们想建一座通天之塔。 耶和华对人类的骄傲感到恼怒,于是使人们的语 言变得互不相通,从而在造塔的人们中间造成了 巨大的混乱,只好放弃了造通天塔的狂妄打算。 而那个建通天塔(Babel)的地方后来就被称为巴比 伦城(Babylon)。
第五次:17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
翻译家们不仅继续翻译古典著作,而且对近代和 当代的作品也发生了很大的兴趣。塞万提斯、莎 士比亚、巴尔扎克、歌德等大文豪的作品都被一 再译成各国文字,东方文学的译品也陆续问世。 第六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
(1)翻译范围从传统的文学、宗教作品扩大至其 他领域,尤其是科技、商业领域;(2)翻译成为 一项专门的职业,不仅文学家、哲学家、神学家 从事翻译,而且还有一支力量雄厚、经过专门训 练的专业队伍承担各式各样的翻译任务;(3)兴 办高等翻译教育,成立翻译组织以聚集翻译力量, 打破传统方式并发展机器翻译。
五四运动至建国前时期,我国的翻译活动为马列 主义和世界文学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譬如马列主义经典《共产党宣言》、世界文学名 著《莎士比亚剧本》(梁实秋译)和苏联文学作 品《死魂灵》、《毁灭》等。该时期译作的典型 特征是以白话文代替了文言文。
建国初期到文革之前的东西方文学翻译: 重点是译介西方的文学作品,译文质量普遍较高,
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的西学翻译时期:
代表人物是林纾和严复。林纾不懂英文,是由他 人口述给他听,然后由他笔录整理出来。这些译 作可读性强,使中国读者接触到西方文学作品, 同时也打破了章回小说的旧格式,对中国文学的 创作有很大影响。
严复的译作多为西方政治和经济学说,向国人介 绍西方进步思想,因此他又被称为资产阶级启蒙 思想家,其主要译著有《天演论》、《原富》等。 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翻译标准,流传至今 仍为许多译者所推崇,足见其强大生命力。
Translating is probably the most complex type of event in the history of the cosmos
(I.A Richards 1953)
季羡林先生在谈到翻译的目的时曾说: “翻译对于促进人类文化的交流,其作用 是不可忽视的。
第二次:公元4~6世纪
哲罗姆翻译的《通俗拉丁文本圣经》标志着《圣 经》翻译取得了与世俗文学分庭抗礼的重要地位。
第三次:公元11~12世纪之间
西方翻译家们云集西班牙的托莱多,把大批作品从阿拉伯 语译成拉丁语,是历史上少有的基督徒和穆斯林的友好接 触。
第四次:公元14~16世纪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翻译活动深入到思想、政治、哲学、文 学、宗教等各个领域,产生了一大批杰出的翻译家和一系 列优秀的翻译作品。在德国,宗教改革家路德顺从民众的 意愿,翻译刊行第一部“民众的圣经”,开创了现代德语 发展的新纪元。在法国,文学家阿米欧用17年的时间翻译 了《希腊罗马名人比较列传》。英国的查普曼则用18年时 间翻译了《伊里亚特》和《奥德赛》。1611年《钦定圣经 译本》以语言通俗、优美和流畅而闻名于世,被视为“英 语中最伟大的译著”,对现代英语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
1.1 翻译的目的
从上述巴别塔的故事我们也可以得出翻译 的最初目的就是为了交流信息。
到底什么是翻译?这是翻译理论家和翻译 实践者都无法回避的问题。
翻译的概念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去 理解。广义的翻译指语言与语言、语言与 非语言之间的代码转换和基本信息的传达。 狭义的翻译指一种语言活动,是把一种语 言表达的内容忠实地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 来。
涌现出一大批名著名译。 20世纪70年代至今: 本次翻译高潮方兴未艾,在规模、范围、质量、
水平和对中国社会发展的贡献上都大大超过了50 年代。翻译队伍逐渐壮大,翻译领域百花齐放, 包括社科、科技、军事、外交、贸易、法律、文 教、卫生等领域。
课外调研活动
在中国翻译史上,你最喜欢哪一位翻译家 的作品?为什么?你读过他的哪一些翻译 作品?然后到图书馆找出该译作的原著, 仔细研读一两章,并按照你目前对翻译的 认识来评价译作。
1.4 翻译的标准
翻译的标准之争由来已久,“文质之争”、“直 译意译之争”、“归化异化之争”,不一而足。
让我们看看译学前辈怎么说: 严复:信、达、雅 鲁迅:宁信而不顺(直译)vs. 赵景深:宁错而务 顺 许渊冲:诗歌翻译的三原则“三美”(意美、音美、 形美),“三化”(等化、浅化、深化)
许渊冲:诗歌翻译的原则
人类古代的翻译活动大都与宗教的发展密 切相关。西方的翻译是从翻译《圣经》开 始的,而中国的翻译则始于佛经的翻译。 在这一点上两者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
西方翻译史
高潮时期、特点以及主要代表人物 第一次:公元前3世纪中叶 罗马文学家用拉丁语翻译或改编荷马史诗和埃斯
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德斯等人的希腊戏 剧作品,把古希腊文学特别是戏剧介绍到罗马, 促进了罗马文学得诞生和发展
For Derrida, God is seen as a deconstructionist, for he interrupt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ower of Babel. In this act, God interrupts himself and thereby produces “dissemination”(传播). Derrida argues that God is saying, “You will never impose (强加)your meaning or your tongue, and I, God therefore oblige you to submit to the plurality of languages which you will never get out of”.
为什么中华文化竟延续不断一直存在到今 天呢?
若拿河流来作比较,中华文化这一条长河, 有水满的时候,也有水少的时候,但却从 未枯竭。原因就是有新水注入,注入的次 数大大小小是颇多的,最大的有两次,一 次是从印度来的水,一次是从西方来的水。
而这两次的大注入依靠的都是翻译。
思考题
请大家一起想想人们在什么情况下需要翻 译?你曾经接触过怎样的翻译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