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制度与耕作制度大全

合集下载

种植管理制度范文大全

种植管理制度范文大全

种植管理制度范文大全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农作物种植管理工作,加强生产过程管理,提高粮食生产效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县各乡镇、村(居)开展的粮食生产经营活动。

第三条种植管理工作应当坚持以农户为主体、政府为引导、市场为调节的方针,促进生产经营主体合理组合,提高农作物种植效益。

第四条种植管理应当遵循科学种植、健康种植、绿色种植、安全种植的原则,坚持绿色有机种植,提高农产品质量。

第五条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应当加强对农户的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农户种植技术水平,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第六条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应当建立农业保险制度,强化农业风险防范,保障种植户的权益。

第七条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应当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种植管理水平,提升服务质量。

第八条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应当加强对种植合作社和专业合作社的指导,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第二章种植管理第九条种植管理工作应当遵循科学、规范、综合、整体的原则,通过专业化管理、标准化生产,加强质量监控,提高粮食生产效益。

第十条种植管理工作应当依托专业化农业合作组织,建立农田规模化经营,推动农户规模经营。

第十一条种植管理工作应当健全生产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农作物种植档案,实行台账管理制度。

第十二条种植管理工作应当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特点和气象条件,合理安排播种、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生产活动。

第十三条种植管理工作应当强化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农户种植技术水平,促进农业技术进步。

第十四条各乡镇、村(居)应当建立农田质量检测机构,对农田施肥情况、土壤肥力、农作物生长情况等进行监测和评估。

第十五条种植管理工作应当加强农业机械化建设,提高作业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第三章形成机制第十六条建立农作物种植统计机制,定期公布生产成本、产量、质量和市场行情等数据。

第十七条建立农作物种植质量追溯机制,追溯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全过程,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种植制度耕作制度

种植制度耕作制度
• 5. 利用不同作物的抗逆能力,稳产保收。
PPT文档演模板
种植制度耕作制度
•(三) 间、套种技术原则
• 1.缓和作物间的竞争; • 2.确定优化带型,实现间套种的最佳效果; • 3.选择适宜的作物种类和品种, • 4.确定合理的群体与田间结构。
PPT文档演模板
种植制度耕作制度
•四、轮作换茬
•(一) 相关概念
• 3. 心土层(生土层)
PPT文档演模板
种植制度耕作制度
• 2. 创造深厚耕层及适宜的播床。 • 加厚耕作层(25-30cm)。整平地面, 松碎土块,使表土层上虚下实。
• 3. 翻埋残茬杂草肥料,消灭病菌。 • 将前作残茬及绿肥植株残体埋入土 中,混融土肥;消灭害虫和虫卵,掩埋 病菌的带菌体,防止病虫害繁殖蔓延。
PPT文档演模板
种植制度耕作制度
•一、土壤耕作的任务
• 1. 改善土壤及耕层结构 • 2. 创造深厚的耕层和适宜的播床 • 3. 清除残茬杂草肥料,消灭病菌
PPT文档演模板
种植制度耕作制度
• 1. 改善土壤及耕层结构
• 调整各种孔隙数量及比例, 使固 相、液相和气相具有持久良好的比例 关系,增强土壤保肥保水能力,改善 土壤通气状况,促进养分转化。
PPT文档演模板
种植制度耕作制度
PPT文档演模板
种植制度耕作制度
PPT文档演模板
种植制度耕作制度
PPT文档演模板
种植制度耕作制度
•2. 深松耕
• 分层松耕而不打乱土层的耕作措 施,耕作深度较深,可疏松犁底层。 使用无壁犁、凿型铲和深松铲(有壁 犁后加装)等机具。 • 由于不乱土层,保持地面覆盖,可 减少水分蒸发,防止风蚀。适用于干 旱、半干旱和丘陵地区。

耕作制度政策

耕作制度政策

耕作制度政策
耕作制度是根据作物的生态适应性与生产条件采用的种植方式,包括单种、复种、休闲、间种、套种、耕作制度混种、轮作、连作等。

与其相配套的技术措施包括农田基本建设、水利灌溉、土壤施肥与翻耕、病虫与杂草防治等。

耕作制度在一定的自然经济条件下形成,并随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而发展变化。

在农业发展史上,其演变过程大致由撩荒农作制、休闲农作制、连作农作制、轮作农作制向复种农作制发展。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逐步进入休闲耕作制,即耕作土地休闲一、两年,靠自然恢复地力后,再行耕作。

此后,发展了连作耕作制,即在同一块田地上连年种植同一种作物,强化对土地的利用。

由于连作耕作制不能均衡利用土壤中的养分,长期连作会引起土壤衰竭,于是出现轮作耕作制,即在同一块田地上按不同时间依次轮种不同的作物(或同一作物依次轮作于不同田块)。

随着集约化水平的提高,又发展为一年多熟的轮作,即复种轮作制。

种植制度耕作制度

种植制度耕作制度
种植制度耕作制度
https://
REPORTING
目录
• 种植制度与耕作制度概述 • 种植制度类型与特点 • 耕作制度类型与特点 • 种植制度与耕作制度影响因素分析 • 种植制度与耕作制度优化策略探讨 • 种植制度与耕作制度创新实践案例分享
PART 01
种植制度与耕作制度概述
适用范围
主要适用于果树、茶树、橡胶树等多年生作物的种植。
作物选择
以多年生作物为主,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适 宜的品种。
种植方式
通常采取定植、抚育、修剪等措施,促进作物生长和产量 提高。同时,注意合理施肥和灌溉,保证作物生长所需的 水分和养分供应。
PART 03
耕作制度类型与特点
REPORTING
智慧农业应用效果
智慧农业的应用,实现了对农田环境和作物生长的精准管理,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为 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https://
市场需求
02
03
农业政策
农产品市场需求的变化,引导农 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和种植制度的 改变。
政府农业政策对农业生产具有导 向作用,影响种植制度和耕作制 度的形成和发展。
科技发展水平农ຫໍສະໝຸດ 技术农业技术的进步,如育种、栽培、施肥、灌溉等方面的技术成果, 推动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和耕作制度的改进。
农业机械
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改变了传统 的耕作方式。
REPORTING
WENKU DESIGN
定义与内涵
种植制度
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在一年或几年内作物种植的结构、配置、熟制与种植方式的综合体系。

种菜的规章制度有哪些

种菜的规章制度有哪些

种菜的规章制度有哪些一、种植选址规定1. 选择适宜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的地点进行种植,避免种植在坡度过大、土壤肥力差、水源不足等不适宜的地方。

2. 种植区域周围要保持良好的环境,避免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

3. 种植区域的土壤要进行充分的肥力调查,合理施肥,确保蔬菜的生长需求。

二、种子选用规定1. 选择种子时要选择正规的种子商家,确保种子的质量。

2. 对不同种子的保存、处理和使用要有详细的规定,避免造成浪费和影响种植效果。

三、播种规定1. 播种时间根据不同蔬菜种类和气候条件,制定具体的播种规定。

2. 播种时要确保良好的土壤湿度和适宜的温度条件,避免种子受到不良影响。

四、施肥浇水规定1. 施肥的种类、量和频率要根据具体的作物需求和土壤条件来制定,避免浪费和环境污染。

2. 浇水时间、量和方式要根据不同蔬菜种类和气候条件来规定,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和土壤病害的发生。

五、病虫害防治规定1. 预防为主的原则,制定病虫害的防治方案,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

2. 使用农药和化肥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避免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

六、收获与储存规定1. 收获时要根据蔬菜的成熟度和气候条件来确定收获时间,避免蔬菜过熟或过生。

2. 收获后要及时处理和储存,防止蔬菜的腐烂和浪费。

七、废弃物处理规定1. 种植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要进行分类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2. 可以对部分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如制成有机肥料等。

以上就是种菜的规章制度的一些内容,通过明确规定和执行,可以提高种植效率和保障产品质量,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希望农民朋友们能够严格执行这些规章制度,做好种菜工作,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种植规章管理制度

种植规章管理制度

种植规章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管理种植活动,保护土地资源,促进农业发展,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适用于所有种植活动,包括农作物、果树、蔬菜等各类农作物的种植管理。

第三条种植活动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不得非法种植转基因作物。

第四条种植者应当具备相应的种植技术和资格,确保按照规章管理种植活动。

第二章种植前准备第五条种植者应当选择适宜的土地进行种植活动,确保土地质量符合种植要求。

第六条种植者应当进行土壤检测和分析,了解土地的养分状况,科学施肥。

第七条种植者应当选择适宜的作物品种进行种植,考虑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

第八条种植者应当做好农业生产计划,确定种植面积、播种时间、作物种植密度等。

第三章种植管理第九条种植者应当按照种植技术要求,科学施肥、浇水、除草、防病、防虫。

第十条种植者应当定期对作物进行生长状态和病虫害情况的检查,及时采取措施。

第十一条种植者应当注意生态环境保护,在种植过程中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第十二条种植者应当做好作物收获、储藏和销售工作,确保作物品质和产量。

第四章相关责任第十三条种植者应当依法纳税,合理操作土地资源,保护耕地和农业生态环境。

第十四条种植者应当保护农作物品种权益和获得合法营利,不得侵犯他人权益。

第十五条种植者应当做好食品安全控制,保障生产的农产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第五章处罚措施第十六条对于违反本规章的种植者,相关部门应当依法进行处理,包括警告、罚款、停产等。

第十七条对于严重违法的种植者,相关部门有权收回种植资格并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八条对于造成环境污染或食品安全问题的种植者,相关部门有权责令停产整改,并承担相应责任。

第十九条对于不履行种植规章管理制度的单位或个人,相关部门有权采取限产、关停、拒绝购买等措施。

第六章附则第二十条本规章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如有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第二十一条本规章由相关部门负责解释和修改,如有规章修改应当经过合法程序。

种植业规章制度

种植业规章制度

种植业规章制度种植业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民生产生活的重要基础。

为了规范种植业生产行为,保障农民权益,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

以下是的内容:一、作物种植规定1.1 种植品种: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选择适合种植的作物品种,不得私自改种其他品种。

1.2 良种使用:种植作物应选用高产、优质的种子、种苗,不得使用劣质种子、病虫害种子。

1.3 种植密度:根据作物生长特点和品种要求,合理确定种植密度,保证作物生长良好。

1.4 施肥浇水: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需求,科学施肥和浇水,避免过量使用化肥农药。

1.5 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作物,及时发现病虫害情况,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避免病虫害扩散。

1.6 收获储存:根据作物生长周期和成熟情况,及时收获,切忌过迟或过早,储存时注意防潮防霉。

二、土地管理规定2.1 土地流转:土地流转应按照法律规定进行,不得违规私自流转土地,不得承包超过限定面积。

2.2 土地整理:土地整理时,应保留水源涵养林、植被覆盖,尽量减少水土流失现象。

2.3 土地复垦:种植毕业后,应及时进行土地复垦和修复,保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4 土地使用权:土地使用权归承包农民所有,不得借贷抵债或转让给他人。

2.5 土地资源保护:严禁破坏耕地质量,保护好土壤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

三、灌溉排水规定3.1 灌溉设施:建立合理的灌溉设施,确保作物生长所需的水量,提高灌溉效率。

3.2 排水系统:建立排水系统,排除作物根部积水,防止病菌滋生,提高作物产量。

3.3 节水灌溉:提倡节水灌溉技术,减少农田水资源的浪费,保护生态环境。

3.4 涵养水源:保护水源地,禁止乱排乱倒废水,保护水资源供应。

四、农药施肥规定4.1 农药使用:使用农药应按照规定量进行施用,不得超量使用或滥用农药。

4.2 施肥管理:科学施肥,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需求,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和化肥。

4.3 农药储存:农药储存应安全可靠,防止爆炸火灾事故发生,确保农药使用安全。

种植业规章制度牌

种植业规章制度牌

种植业规章制度牌一、绿色种植1.1 种植业生产必须遵循绿色种植原则,禁止使用有毒有害的农药、化肥及其他化学物质。

1.2 种植业者应根据作物品种和生长周期,科学合理制定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等管理措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1.3 种植过程中,应定期检测土壤和作物质量,确保生产的食品安全、绿色、健康。

二、资源利用2.1 种植业者应根据当地的土地资源、水资源等情况合理规划种植规模及种植结构,避免过度开垦土地,浪费资源。

2.2 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现象。

2.3 积极推广高效农业设施技术,如节水灌溉、智能施肥等,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三、环境保护3.1 种植业生产过程中,应遵循环保理念,减少土壤侵蚀、水土流失等环境恶化现象。

3.2 种植业者应定期清理田间垃圾,避免污染土壤和水源。

3.3 禁止私自倾倒废弃的农药、化肥瓶及其他有害物质,确保环境的洁净、美丽。

四、品质保证4.1 种植业者应遵循科学栽培、标准化管理,保证种植农产品的品质安全。

4.2 鼓励种植业者选择优质种子、健康无公害肥料和生物农药,确保作物的高产高质。

4.3 严格执行农产品质量检验标准,杜绝农药残留超标、重金属污染等问题,保证消费者的健康权益。

五、合法合规5.1 种植业者必须依法经营,取得相关证照,不得私自种植转基因作物和违法品种。

5.2 种植业者应按照规定向当地农业主管部门备案,定期报告生产情况,接受监管检查。

5.3 违反种植业规章制度的行为,将受到相应的处罚,包括罚款、停产整顿等措施。

六、社会责任6.1 种植业者应当关注农民工的劳动权益,保证合理工资待遇和良好的工作环境。

6.2 种植业者应积极参与当地社会公益事业,回馈社会,提高种植业的社会形象和声誉。

6.3 种植业者应当支持农业科技创新,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七、监督管理7.1 当地农业主管部门应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制度,加强对种植业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违规行为。

种植制度耕作制度

种植制度耕作制度

种植制度耕作制度种植制度是指根据特定的地理、气候和土地条件,确定农作物的种植品种和种植方式的制度。

耕作制度是指根据种植的需求,确定土地的利用方式和作物的种植技术的制度。

种植制度和耕作制度密切相关,能够有效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种植制度首先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合种植的作物品种。

不同的地理和气候条件适合种植的作物不同,需要选择适应环境的品种。

同时,也需要考虑作物的市场需求和经济效益。

通过科学调查和研究,可以确定具体的种植品种,使得农作物既符合当地生态环境的要求,又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

耕作制度则是指根据作物的生长特点和需求,制定土地的利用方式和作物的种植技术。

首先需要进行土壤分析,确定土壤的肥力和病虫害的情况,从而制定合理的施肥和防治措施。

同时,也需要根据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和生长特点,制定合理的种植时间和种植密度。

通过合理安排种植面积和间距,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资源,提高产量。

在耕作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合理轮作和改良土壤的技术。

轮作制度可以避免单一作物连续种植引起的土壤疲劳和病虫害的传播,通过合理安排不同作物的轮作,可以充分利用土壤养分,提高土壤质量。

改良土壤的技术可以通过施加有机肥料、灌溉和排水等方式改良土壤结构和肥力,提高土壤的水分和养分保持能力。

此外,还需要合理的灌溉制度和施肥制度。

灌溉制度是指根据作物的水分需求和土壤的水分状况,制定合理的灌溉量和灌溉频率。

通过科学测算和监测,可以确保农作物获得足够的水分,提高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施肥制度则是指根据土壤的养分情况和作物的养分需求,确定合理的施肥量和施肥时间。

通过科学施肥,可以提供足够的养分供给,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种植制度和耕作制度对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科学合理地制定种植和耕作制度,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资源的潜力,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因此,重视种植制度和耕作制度的研究,制定和实施合理的制度和政策,对于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种植制度耕作制度课件

种植制度耕作制度课件

现代农业机械化装备介绍
耕整机
用于耕翻、平整土 地,改善土壤结构。
植保机械
用于喷洒农药、防 治病虫害,保证作 物健康生长。
拖拉机
用于牵引和驱动各 种农业机械,提高 作业效率。
播种机
实现精量播种,提 高播种质量和效率。
收割机械
实现作物快速、高 效收割,减轻劳动 强度。
农业机械化在种植制度中作用
01
02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修建和完善农田排灌系统,确保农田旱能灌、涝能排。
改进土壤肥力管理
通过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化肥等措施,提高土壤肥力水 平。
推进农业机械化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建立科学管理制度
制定科学合理的农田管理制度和农业生产技术规范,加强 农业技术推广和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
07 总结与展望
当前存在问题分析
1 2
种植结构单一
当前种植制度中,作物种类相对单一,缺乏多样 性,容易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和病虫害的频发。
耕作方式落后
传统的耕作方式如翻耕、连作等,容易造成土壤 板结、水土流失等问题,不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
3
农业生态环境恶化
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导致土壤污染、水源污染 等问题日益严重,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
重要性
合理的种植制度是作物生产实现 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 的重要保证,也是农业可持续发 展的重要内容。
耕作制度概念及作用
耕作制度概念
指农作过程中,为了获得农作物全面 持续增产所采取的一系列用地与养地 紧密结合的农业技术措施的综合体系 。
作用
通过合理的耕作措施,可以协调土壤 水、肥、气、热状况,提高土壤肥力 ,为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

农业种植农民管理规章制度

农业种植农民管理规章制度

农业种植农民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农业种植管理,促进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从事农业种植生产的农民,包括种植大户和种植合作社。

第三条农民种植生产应当遵守国家有关的种植标准和技术规范,做到科学种植、合理施肥、病虫害防治等。

第四条农民种植生产应当严格遵守《农民职业道德规范》,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公平竞争、诚实守信。

第五条农民种植生产应当遵守国家关于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积极参与农田水利建设和农田水土保持工作。

第六条本规章制度的解释权归农业主管部门所有。

第二章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第七条农民种植生产应当制定详细的生产计划,按时按质完成生产任务。

第八条农民种植生产应当根据作物生长的需要,科学施肥、合理用药,确保作物生长良好。

第九条农民种植生产应当注意作物的防病虫害工作,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控制病虫害发生。

第十条农民种植生产应当做好作物采收、加工、运输等后续工作,确保作物顺利上市。

第十一条农民种植生产应当合理安排劳动力和资源,提高生产效益,确保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三章安全生产管理第十二条农民种植生产应当重视安全生产管理,提高安全意识,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第十三条农民种植生产应当加强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做好危险品的存放、使用和运输,确保安全。

第十四条农民种植生产应当做好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保证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

第十五条农民种植生产应当关注自然灾害和气象条件,采取有效措施防范灾害风险,确保生产安全。

第四章质量管理第十六条农民种植生产应当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第十七条农民种植生产应当严格遵守有关质量管理的法律法规,确保农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第十八条农民种植生产应当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内部质量控制,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第十九条农民种植生产应当监督农产品流通环节,杜绝假冒伪劣产品,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种植制度

种植制度

轮作的主要形式
• p13
五、作物茬口特性与轮作
茬口:作物连续种植过程中,前作对后作
的后效影响。
其中对土壤,对后作的播期和对病虫
杂草的影响是评价茬口好坏的主要方面。
各类作物的茬口特性
1 养地作物-豆类,绿肥 2 半养地作物-棉花,油菜,饲料
3 用地作物-谷类,薯类,甘蔗,
烟草
茬口的安排
原则: 瞻前顾后统筹安排
一、粮、粮、菜立体种植技术
• 1.小麦、单季玉米、蔬菜立体种植 • 2.小麦、甘蓝、玉米、大豆立体种植 • 3.双茬玉米、双茬芸豆立体种植技术
二、粮、油、菜立体种植技术
• 1.小麦、菠菜、花生、黄瓜立体种植技术 • 2.小麦、菠菜、花生、玉米立体种植技术 • 3.西瓜、花生、玉米、白菜立体种植技术
BACK
六、立体种植
在同一块农田上多层次、多茬口、多 作物复合种植,充分利用时间、空间及光、 热、肥、水资源的种植技术。
立体种植技术
• 立体种植的概念 • 立体种植的基本原则 • 立体种植的主要技术
立体种植技术
管道种植
上下种植
立体种植技术可以达到以下目 的
• 1.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 • 2.缓解作物之间争地的矛盾 • 3.创造就业社会
种植制度的建立原则:
1 2 3 充分利用农业生产资源; 保护资源、培肥地力、维护生态平衡; 满足社会需求,提高生产效益。
一、作物布局
作物布局:栽培作物的种类组成与分布面积。 决定作物布局的因素: 1 作物的生态适应性 2 农产品的社会需求及其价格因素 3 社会发展水平
作物布局的制定原则: (p10)总体表现为以下 几点 1 以市场为导向, 提高效益 2 充分发挥地区 优势 3 用养结合持 续发展

田间种植管理制度

田间种植管理制度

田间种植管理制度田间种植管理制度是农田的种植活动中的一项重要管理措施。

它通过明确农田种植的责任、义务、程序和要求,规范农田管理行为,提高农田种植效益。

下面将以1200字以上的篇幅,详细介绍田间种植管理制度的内容和意义。

一、责任与义务:1.土地管理方面:(1)农田所有人应确保土地的基本农田功能,保护耕地资源;(2)农田所有人有责任负责农田的基本建设和维护工作,确保农田的良好状态;(3)农田所有人应遵守国家和地方土地管理法规,确保土地资源的合法使用。

2.种植者方面:(1)种植者应按照农田所有人的要求开展种植活动,保证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2)种植者有义务保护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农田的水、肥、草、虫等资源;(3)种植者应定期巡查农田,及时排查病虫害,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疫病扩散。

二、程序与要求:1.农田规划:(1)确定农田的规划用途和范围,明确各部分的用地比例;(2)制定农田的布局方案,确保块块有田、田田有利用。

2.农作物选择:(1)根据农田的土壤类型和水肥条件,选择适宜的农作物进行种植;(2)注重农作物的多样性,合理进行轮作和间套,减轻土壤病虫害的发生。

3.耕作技术:(1)种植者应掌握合理的耕作技术,包括选择合适的耕作深度和方法;(2)合理施用化肥,保证植物的养分需求;(3)适当喷药,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4.灌溉管理:(1)合理安排灌溉时机和水量,避免浪费水资源;(2)选择科学的灌溉方式,如滴灌和喷灌,提高水利效益。

三、意义:1.提高产量:2.优化资源配置:3.保护生态环境:总之,田间种植管理制度是一项重要的农田管理措施,它可以规范农田管理行为,提高农田种植效益,促进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和增产。

同时,它还能够优化资源配置,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因此,各地农田管理部门应加强对田间种植管理制度的宣传和培训,引导农民积极参与种植管理,不断提升农田种植的品质和效益。

耕作制度

耕作制度

第一章耕作制度教学目标:了解耕作制度、种植制度、养地制度、农作物布局的概念;理解农作物布局与种植结构调整的关系;掌握农作物布局的概念、原则与内容。

教学重点:耕作制度、种植制度、养地制度、农作物布局的概念;农作物布局的概念、原则与内容。

教学难点:农作物布局与种植结构调整的关系。

教学内容:第一节农作物布局一、耕作制度、农作物布局的概念1、耕作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农作物种植制度及与之相适应的养地制度的综合技术体系,包括种植制度和养地制度两部分。

2、种植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农作物组成、配置、熟制与种植方式的总称。

3、养地制度:是指与种植制度相适应的以提高土地生产力为中心的一系列技术措施。

4、农作物布局:是指在某一种植区域(田地)上,对欲种植农作物的种类、品种及种植面积所做的安排。

二、农作物布局的原则(一)需求原则需求原则包括自给性的需求、市场需求和国家或地方政府的需求。

(二)生态适应性原则生态适应性是指在一定地区农作物的生物学特性与自然生态条件相适应的程度。

一种农作物(或品种)只能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生长繁殖。

根据农作物的生态适应性,农作物可划分为4个生态经济区,即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

生态适应性原则要求在进行农作物布局设计时,首先要因地制宜,因土种植,这样可以收到节约成本、增产增效的目的。

其次要趋利避害,发挥优势。

(三)经济效益与可行性原则讲求经济效益是进行农作物合理布局的主要目标之一。

三、农作物布局的内容(一)明确对农产品的各种需要首先应根据生活经验和家庭人口、经济变化预测家庭的自给性需要,同时还要了解市场价格、对外贸易、交通运输、加工、贮藏及农村政策等,以了解农产品的商品性需求。

(二)查清农作物生产的环境条件查清热量条件、水分条件、光照条件、地形地貌、土地等自然条件,还要查清当地的施肥、灌溉、劳力价格、市场行情及当时当地农业政策等社会经济条件。

(三)确定适宜的农作物种类通过明确农产品需要和当地农作物生产环境,选择在本地适应性很好或较好的农作物若干种类。

第一章耕作制度

第一章耕作制度

第一章耕作制度教学目标:了解耕作制度、种植制度、养地制度、农作物布局的概念;理解农作物布局与种植结构调整的关系;掌握农作物布局的概念、原则与内容。

教学重点:耕作制度、种植制度、养地制度、农作物布局的概念;农作物布局的概念、原则与内容。

教学难点:农作物布局与种植结构调整的关系。

教学内容:第一节农作物布局一、耕作制度、农作物布局的概念1、耕作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农作物种植制度及与之相适应的养地制度的综合技术体系,包括种植制度和养地制度两部分。

2、种植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农作物组成、配置、熟制与种植方式的总称。

3、养地制度:是指与种植制度相适应的以提高土地生产力为中心的一系列技术措施。

4、农作物布局:是指在某一种植区域(田地)上,对欲种植农作物的种类、品种及种植面积所做的安排。

二、农作物布局的原则(一)需求原则需求原则包括自给性的需求、市场需求和国家或地方政府的需求。

(二)生态适应性原则生态适应性是指在一定地区农作物的生物学特性与自然生态条件相适应的程度。

一种农作物(或品种)只能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生长繁殖。

根据农作物的生态适应性,农作物可划分为4个生态经济区,即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

生态适应性原则要求在进行农作物布局设计时,首先要因地制宜,因土种植,这样可以收到节约成本、增产增效的目的。

其次要趋利避害,发挥优势。

(三)经济效益与可行性原则讲求经济效益是进行农作物合理布局的主要目标之一。

三、农作物布局的内容(一)明确对农产品的各种需要首先应根据生活经验和家庭人口、经济变化预测家庭的自给性需要,同时还要了解市场价格、对外贸易、交通运输、加工、贮藏及农村政策等,以了解农产品的商品性需求。

(二)查清农作物生产的环境条件查清热量条件、水分条件、光照条件、地形地貌、土地等自然条件,还要查清当地的施肥、灌溉、劳力价格、市场行情及当时当地农业政策等社会经济条件。

(三)确定适宜的农作物种类通过明确农产品需要和当地农作物生产环境,选择在本地适应性很好或较好的农作物若干种类。

种植制度与耕作制度汇编

种植制度与耕作制度汇编
平畦 北方种花生。畦宽2-4m,为播种机 宽度的倍数,畦长10-50m不等,四周作宽 约20cm、高15cm的畦埂。灌水时由畦的 一端开口。
高畦 南方种棉花、油菜、大豆等旱作物。 畦宽2-3m,长10-20m,四面开沟排水, 防止受涝。
作畦用筑埂机和开沟培土而成。
5. 起垄(ridging)
起垄可用犁开沟培土而成,垄宽4070cm不等。起垄具有多种作用: (1) 增加土壤与大气接触,增大阳光照 射面,升温透气; (2) 促进作物上层根系,特别是气生根 的生长以及块根、块茎的膨大; (3) 平地利于灌水排水,山区可保持水 土。
圆筒犁碎土作用强,翻土作用弱,多 用于翻耕菜园地。
半螺旋犁又称熟地型犁,作用介于上 两种之间,适于大多数土壤。
2. 深松耕
分层松耕而不打乱土层的耕作措 施,耕作深度较深,可疏松犁底层。 使用无壁犁、凿型铲和深松铲(有壁 犁后加装)等机具。
由于不乱土层,保持地面覆盖,可 减少水分蒸发,防止风蚀。适用于干 旱、半干旱和丘陵地区。
由于水、气、热条件的变化,影响到 土壤微生物的种类和生物化学活性强度 及方向。大多数土壤微生物,在常温下 最适宜的湿度,为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 %~80%,湿度过大,则向嫌气性分解 方向发展,造成有效养分减少。
由此可知,随着水分的改变,将引起 其他因素的一系列变化,使肥力因素水 平重新调整。
土壤耕作,是通过机械作用来 改善土壤与环境条件的关系,首先 是直接改变耕层土壤的物理状况, 调节土壤三相的关系,从而调整了 水、肥、气、热间的关系。特别是 水和气的协调关系。
3.秋播或冬播作物
主要是油菜和一些越冬绿肥作物。这 些作物播种时,温度条件一般能满足要求, 但适时播种也很重要。
例如油菜播种过早,植株生长过旺, 抗寒力降低; 播种过晚,幼苗生长弱,积累 养分少,抗寒力也降低,不易安全越冬, 产量较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创造深厚的耕层和适宜的播床 3. 清除残茬杂草肥料,消灭病菌
1. 改善土壤及耕层结构
调整各种孔隙数量及比例, 使固 相、液相和气相具有持久良好的比例 关系,增强土壤保肥保水能力,改善 土壤通气状况,促进养分转化。
耕作土壤的层次及适宜孔隙度
1. 耕作层: 距地面0-25cm(总孔隙度50-
三、土壤耕作措施
(一)土壤的基本耕作
1. 翻耕(plowing) 2. 深松耕(subsoiling) 3. 旋耕(rotary tillage)
1. 翻耕
世界各国应用最普遍的耕作措施,采 用铧犁(有壁犁)、圆盘犁进行。有壁犁同 时具有翻土和碎土作用,有三种形式:
螺旋犁使土垡完全翻转,碎土作用小, 适于草多的荒地。
三、间作、混作、套种
(一)概念
单作 在同一田地、同一季节种植同
一作物的种植方式。这种方式的耕作栽 培技术单纯,在利用当地自然条件和社 会经济条件上尚有潜力。
混作 在同一田块内,两种或两种以上
生育期相近的作物混合种植的方式。混 作简便易行,但不利分别管理,要求混 种作物生态适应性比较一致。
间作 在同一田块内,两种或两种以
上生育季节相近的作物,分行或分带间 隔种植的方式。间作可实行分别管理, 特别是带状间作,便于机械化作业,能 提高劳动生产率。
套种 在前作物的生长后期,于其
株行间播种或栽植后作物的种植方式。 它与间作不同的是,间作的共生期占 全生育期的大部分,而套种的共生期 只占全生育期的一小部分。
玉米间作花生 麦田套种草木樨
第三章 种植制度与
耕作制度
第一节 种植制度
耕作制度(农作制度)
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 作物种植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 养地制度的综合技术体系。
种植制度 耕作制度
农田土壤 管理制度
作物布局 复种 间、混、套作 轮作、换茬等
土壤耕作制度 施肥制度 灌溉制度 杂草和病虫害
防治制度
种植制度
种植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 位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为适应当地自然 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与科学技术水平 而形成的作物组成及其种植方式的技 术体系。包括作物结构与布局、熟制 与种植方式。
如:油菜—一双季稻—绿肥—双季 稻—小麦—棉花三年复种轮作。
(二)轮作的增产原因
1. 提高土壤肥力 2. 合理利用土壤养料 3. 防除病害杂草 4. 有利调节肥料的余缺
(三) 轮作的技术原则
1. 主要作物安排在肥沃的茬口上 2. 前作有利于后作 3. 用地与养地相结合 4. 合理利用连作
作物对连作的反应可分为三类:
四、轮作换茬
(一) 相关概念
1. 连作 即连年在同一田地上种植
同一种作物或同一复种方式。这是一种 落后的种植制度,容易造成地力消减, 病虫杂草滋生,产量降低,品质变劣。
2. 轮作 指在同一田地上,有顺序地轮
种不同类型作物的种植方式。
3. 复种轮作 在多熟制条件下,轮作是
由不同复种方式所组成,叫复种轮作。
圆筒犁碎土作用强,翻土作用弱,多 用于翻耕菜园地。
半螺旋犁又称熟地型犁,作用介于上 两种之间,适于大多数土壤。
2. 深松耕
分层松耕而不打乱土层的耕作措 施,耕作深度较深,可疏松犁底层。 使用无壁犁、凿型铲和深松铲(有壁 犁后加装)等机具。
由于不乱土层,保持地面覆盖,可 减少水分蒸发,防止风蚀。适用于干 旱、半干旱和丘陵地区。
(二) 表土耕作
表土耕作是用农机具改善O~ 10cm以内的耕层土壤状况的措施。 它主要包括耙地、耖田、镇压、开沟、 作畦、起垄、筑埂、中耕、培土等作 业,多数在耕地后进行,作为基本耕 作的辅助作业,但都是完成土壤耕作 的各项任务不可缺少的措施。
3. 旋耕
旋转过程中进行切割、打碎、掺 和土壤,一次作业可同时完成松土和 碎土,多用于水田。使用机具为旋耕 机或旋耕犁。
耕地深度是耕地质量的主要指标 之一,在耕前必须确定深度指标, 耕地时进行检查,严格执行。
根据各地经验,在目前条件下, 一般砂性较重的土壤以深耕15-18cm 为宜,粘性较重的土壤以18-21cm为 宜。
松碎土块,使表土层上虚下实。
3. 翻埋残茬杂草肥料,消灭病菌。 将前作残茬及绿肥植株残体埋入土中, 混融土肥;消灭害虫和虫卵,掩埋病菌 的带菌体,防止病虫害繁殖蔓延。
二、土壤耕作的技术原理
土壤的肥力因素包括水、肥、气、 热,各因素相互协调,则表现为肥力高, 利于作物生长。
水和空气同处在土壤的总孔隙中,水 多则气少,气多则水少。土壤水分还直 接影响到土壤的温度状况。
60%, 通气孔隙>8-10%)
表土层 0 – 3cm 总孔隙55%,通气15-20% 种床层 3 -10cm 稳定层 10-25cm 总孔隙50%,通气10%
2. 犁底层(5-10cm)
3. 心土层(生土层)
4. 底土层:距地面50cm以下
2. 创造深厚耕层及适宜的播床。 加厚耕作层(25-30cm)。整平地面,
由于水、气、热条件的变化,影响到 土壤微生物的种类和生物化学活性强度 及方向。大多数土壤微生物,在常温下 最适宜的湿度,为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 %~80%,湿度过大,则向嫌气性分解 方向发展,造成有效养分减少。
由此可知,随着水分的改变,将引起 其他因素的一系列变化,使肥力因素水 平重新调整。
土壤耕作,是通过机械作用来 改善土壤与环境条件的关系,首先 是直接改变耕层土壤的物理状况, 调节土壤三相的关系,从而调整了 水、肥、气、热间的关系。特别是 水和气的协调关系。
(二) 间、混、套种增产原因
1. 充分利用空间,增加叶面积系数,提高 光能利用率;
2. 充分利用生长季节,发挥作物丰产性能; 3. 利用不同作物间分泌物的互利作用; 4. 充分发挥水分、养分的平衡作用,使用 地养地紧密结合; 5. 利用不同作物的抗逆能力,稳产保收。
(三) 间、套种技术原则
1.缓和作物间的竞争; 2.确定优化带型,实现间套种的最佳效果; 3.选择适宜的作物种类和品种, 4.确定合理的群体与田间结构。
不耐连作: 茄科、菊科、十字花科等。 耐短期连作:甘薯、花生、大豆、芝麻等。 耐长期连作:水稻、麦类、棉花、玉米、
甘蔗、苎麻、紫云英等。
第二节 土壤耕作
土壤耕作是根据对土壤的要求和 土壤特性,应用机械方法改善土壤的 耕层结构和理化性状,以达到提高土 壤肥力,消灭病虫杂草的目的而采取 的一系列耕作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