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构造.ppt 高一版上课
构造地质学ppt课件
![构造地质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46b9650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9b.png)
二、构造尺度 大至全球性,小至纳米级 本教材分六级: 1. 巨型构造:山系、区域性地貌的构造单元。 如喜马拉雅山造山带、秦岭—大别造山带 2. 大型构造:区域性构造单元中的次级构造单元 如背斜、向斜、大型断裂等 3. 中型构造:一个地段上的褶皱、断层; (1:5万比例尺的图上,可见全貌,本课程研究的重点) 4. 小型构造:露头上、手标本上的构造 (小褶皱、断层、节理、面理、线理,本课程研究的重点) 5. 微型构造(显微构造) :手标本、显微镜下可见的构造 6. 超显微构造:电子显微镜下研究的构造 (位错)
*
*
一般分三级: 1. 大构造-区域构造、大地构造 (1:20万比例尺图幅的范围) 2. 小构造:露头上、手标本上的构造 3. 显微构造:显微镜下可见的构造 构造尺度不同,研究目的不同,手段与方法不同,侧重的内容不同,解决的问题不同。
*
三、构造变形场 1. 构造应力场: 物体内各点的应力状态在物体占据空间内组成的总和 (挤压应力场、拉张应立场、剪切应立场) 2. 构造变形场: 主导构造应力均匀作用的空间及其形成的构造域 (1)伸展构造: 水平拉伸应力或垂向隆升导致的水平拉伸应力 下形成的构造。 (裂谷、盆地、地堑-地垒、盆-岭构造等) (2)压缩构造: 水平挤压应力下形成的构造 (褶皱、逆冲断层)
*
3. 倾角: 倾斜线与水平面的交角(最大交角) 表示方法:倾向∠倾角, 如:66º∠ 50º(常用) 走向/倾向∠倾角,如:156º/66º∠ 50º 方向定量:规定N为0(或360º); E为90º; S为180º; W为270º
*
(2)不整合时代的确定: ①缺失地层的年代 ②下伏最新地层之后;上覆最老地层之前 ③侵入的岩浆时代之前;剥蚀的岩浆时代之后 ④被截切断层之后;贯穿上下两套地层的断层之前 ⑤古风化壳的年代 (3)不整合的空间展布和变化 不同地段、不同部位强度、性质均有变化, 综合考虑区域多种因素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3《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授课课件(共29张PPT)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3《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授课课件(共2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31156034afe04a1b171de48.png)
读图与分析
反馈训练
1 .在图中A、B、C、D四处中,属于背斜的是__D__ 判断的依据是_中__心_岩__层_较__老_,__两_翼__岩_层__较_新___________。
2 .C地地质构造的名称是 _向_斜___,判断的依据是 ___中__心_岩__层_较__新_,__两_翼__岩_层__较_老_______________。
(三)内力作用---变质作用
地下深处岩石
高温高压 变质作用
变质岩
石灰岩 受热 大理岩
页岩
受挤压
板岩
一、地质作用 二、内力作用
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课 堂
(一)岩浆活动
小
(二)地壳运动
结
水平运动 1 .运动形式 垂直运动
褶皱 类 型
2 .地质构造
断层
背斜 向斜 地垒 地堑
研究意义
(三)变质作用
我们往往用“海誓山盟”,“坚如 磐石”,“稳如泰山”来形容稳定和 不变,然而通过对地壳运动的了解, 我们认识到了我们脚下的大地正处在 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今天我们所见 到的地壳表面面貌,仅仅是地壳漫长 发展历史中的一个镜头!
▪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8/62021/8/6August 6, 2021
▪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1/8/62021/8/62021/8/62021/8/6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背斜
褶
岩层受
皱
向斜
挤压弯 曲变形
岩层上拱 岩层下弯
常形成 山岭
谷地或 盆地
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褶皱、断层) PPT
![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褶皱、断层) PPT](https://img.taocdn.com/s3/m/9119074558fb770bf78a55bd.png)
思考:岩层的可塑性差,如果地壳运 动产生的强大压力或张力超过了岩石 的强度(或承受能力),岩层会怎样?
断 裂!
4、断层与地貌
断层:岩层受力断 裂并沿断裂面有明 显相对位移的现象, 叫做断层。
A.断裂构造 B.有明显相对位移
褶皱 断裂 断层
5、断层形成的地质构造
地垒 :相对上升的岩块,多形成块状山地。如:庐山、 华山、泰山、峨眉山等
5、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指导找矿、找水、工程建设
巩固练习 读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② 背斜顶部因受张力,裂缝多,物质 相对松软,容易被侵蚀。
从中心向两翼岩层越来越新。 块状 (1)图中① ② ③ ④处,在地质构造上属于背 斜的是____;在野外考察中,有时会见到背斜 成谷现象,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地层的相互关系确定背斜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处的地形属______山地。
• 褶皱形成初期(内力作用) 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背斜山岭,向斜一般形成谷地,想一想, 背斜谷和向斜山形成的原因?
外 力
背斜特殊地形: 谷地 原因: 背斜顶部受张力,岩层疏松,容易被侵蚀。
作 向斜特殊地形: 山岭
用 原因: 向斜槽部受挤压,岩层坚硬,不易被侵蚀。
后期:外力作用向斜成山
2、利用地质构造找矿 、找水
背斜:储油、气构造
向斜:储水构造、水 库坝址选择点,煤、 铁矿等分布地。
3、读图回答:
C A
北
B
c处计划修建一座水库,请分析其可行性。
C处有断层,在此处建水库易诱发断层活 动,产生地震等地质灾害;另外断层破碎带 还会造成水库漏水。
工程地质课件第3章地层构造详解
![工程地质课件第3章地层构造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1ba84b68f121dd36a22d8261.png)
中生代( 2.5-0.7亿年前)
中生代包括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 纪三个时期,三叶虫、腕足、笔石、 四射珊瑚等大量无脊椎动物都灭绝, 产生了以恐龙为代表的爬行类动物, 并繁盛直到衰亡。陆生植物苏铁、银 杏、松柏等棵子植物占了统治地位。 大陆面积进一步增大,各大陆的雏形
K
T T
三、地质年代表
▪ (一)地质年代的划分 ▪ 1、地质历史时期的时间单位划分:
宙、代、纪、世、期
▪ 2、地质历史时期的地层单位划分: 宇、界、系、统、阶
▪ (二)地质年代表
各地质历史时期的主要特征
前寒武纪(42-6亿年前)
38亿年前,海洋中开始有了生命的活动。 从出现最原始的原核细胞生物--蓝绿藻。
岩层倾角小于50的岩层称为水平 岩层,又称水平构造。
沉积岩层形成时的原始产出状态 大多数是水平或近于水平。如果经受 地壳运动的影响,改变了原始形成时 的位置,但仍保持水平产状的一套水 平岩层组成的构造,称为水平构造 。
水平岩层形成的地貌-平顶山
(二)倾斜岩层
岩层面与水平面有一定夹角的岩层。 它是构造挤压或大范围内均匀抬升、下 降使岩层向某个方向倾斜而成的。
角度不整合 不整合面
(2)岩浆岩间的接触关系:穿插接触。 脉体被切割者比切割者老。
由老到新:1、2、3
(3)沉积岩与岩浆岩间的接触关系: 1)侵入接触又称热接触,是由炽热的 岩浆侵入围岩后,冷凝成岩浆体而形 成的一种接触关系。
O
2)沉积接触又称冷接触,是岩浆在地下冷 凝成岩,经地壳上升,并遭受风化剥蚀而出 露地表后,其上在地壳下降时又沉积了新的 岩层所形成的一种接触关系 。
地 球 生 物 的 演 化
化石: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 生物遗体或遗迹。 化石化作用是
《地质构造节理》PPT课件
![《地质构造节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2ffe9b95022aaea998f0fb1.png)
由于它对工程建设地区稳定性影响大, 所以是区域稳定性评价的核心问题。
活断层对工程建筑物的影响是通过断裂 的蠕动、错动和地震对工程造成危害。活断 层的蠕动及伴生的地面变形,直接损害断层 上及附近的建筑物。
精选PPT
24
4.5.1 活断层的特性
通过地震观测得到的震源深度代表断层错动的位置,它小 于断层切割深度。根据统计大多数地震震源深度比沉积盖层厚 度大(多数地区沉积盖层厚度为 3~5km)。M≥6级地震震 源深度都在地壳下部或震源深度都在 10 km以上,最深达 570 km。
活断层的活动速率是断层活动性强弱的重要标志。世界 范围统计资料表明,活断层活动速率一般为每年不足1毫米到
断层面与地面或其它的面的交线称为断层线。
断层盘是指断层面两侧相对移动的岩块。断层 盘有上下之分,也有上升盘与下降盘之分。
精选PPT
9
未发生断裂前属同一 层的岩层称相当层。
断层发生后,相当层 沿断层面移动的距离称 为断距。
错断前的一点在错动 后分成的两个对应点之 间的实际距离称滑距。
精选PPT
10
4.4.2 断层的类型
阶步是指断层面上与擦痕垂直的微小陡坎,是局部 阻力的差异或因断层间歇性运动的顿挫而形成。阶步又 分正阶步与反阶步,它们可指示断层两盘动向。
②牵引构造 牵引构造是断层两盘相对运动时,断层 附近岩层因受断层面摩擦力拖曳发生弧形弯曲的现象。 牵引褶皱弧形弯曲突出的方向一般指示本盘的相对运动 方向。
③断层岩 断层岩是断层带中因断层动力作用被破 碎、研磨,有时甚至发生重结晶作用而形成的岩石。主 要有断层角砾岩、碎裂岩及糜棱岩等。
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https://img.taocdn.com/s3/m/3793f36e58f5f61fb6366627.png)
2、岩层的基本特征
1)水平岩层 岩层层面保持水平状态,即同一岩层面上的海 拔高度基本相同的岩层称为水平岩层。
水平岩层的特征: a、在地层层序没有发生倒转的情况下,地质时代较新的
岩层叠覆在较老的岩层之上。 b、水平岩层的厚度是该岩层顶面标高与底面标高之差。 c、水平岩层的出露和分布状态完全受地形控制。 d、水平岩层露头的水平宽度(即岩层上、下层面上的出
南
京
东
郊
湖
山
地
区
上
泥
盆
统
五
通 组
断裂两侧的岩层或岩体沿破裂面断开,但没有
砂 岩
发生明显的相对位移的断裂构造称节理构造
构 造 节 理
南 京 东 郊 湖 山 地 区
三 叠 系 下 青 龙 组 石 灰 岩
节理按力学性质可分为张节理和剪节理。 (1)张节理 是在张应力作用下形成的节理。 (2)剪节理 是在剪应力作用下形成的节理。
之间的距离较大,分布不均 匀,即使局部地段发育较多 也很少密集成带。
剪节理特点 ①产状稳定,在平面和剖面上都呈直线延伸;规模较大,沿走向
和倾向常延伸较远。 ②节理平直而光滑,常具擦痕、镜面等构造现象;节理两壁之间
往往比较紧闭。 ③发育在砾岩中或含砾的碎屑岩中的剪节理常把砾石切穿并发生
微小的错移,可以借助这种错确定岩石被剪切的方向。 ④一般剪切理发育较密集,相邻两节理之间的距离较小,常具有
露界线之间的水平距离)是随岩层的厚度和地面坡度的变化 而变化的。
水平岩层
水平岩层
2)倾斜岩层
受构造运动的影响,岩层改变了原始的水平状态并发生倾
斜,称为倾斜岩层。
工程地质(课件)第三章地质构造
![工程地质(课件)第三章地质构造](https://img.taocdn.com/s3/m/6591ea8183d049649b665881.png)
34/63
产状三要素(elements of attitude)
走向(strike):岩层面和 任一假想水平面交线的延 伸方向。 倾向(dip):岩层的倾斜 方向。与走向线垂直。只 有一个。 倾角(dip angle):岩层 层面与水平面的最大锐角。
35/63
产状三要素(elements of attitude)
9/63
各种内力地质作用是相互关连的—
—
构造运动形成断裂,引起地震,并为岩浆活
动创造通道。 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引起变质作用。 地壳运动在内力地质作用中起主导地位。
10/63
外力地质作用:
由太阳辐射能引起,产生大气环流,形成水的循 环,动植物生长,在运动的过程中改造地表。
11/63
外力地质作用的营力:
64/63
第六节 地质图
一、地质图(geological map)的类型:
普通地质图 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图 工程地质图 水文地质图 地质平面图 地质剖面图 地层柱状图
65/63
二、地质图规格
地质平面图应有图名、图例、比例尺、 编制单位和编制日期等。 比例尺的大小反映了图的精度,比例尺越大, 图的精度越高,对地质条件的反映也越详细、 越准确。
• 岩石学方法:利用岩层的原生构造现象 判断新老层位方向。 • 小构造方法:观察由于层间扭动引起内 小构造方法 部小构造现象。 古生物方法:判断年代序列
45/63
六、褶皱构造的工程地质评价:
•对隧道工程
46/63
六、褶皱构造的工程地质评价:
• 对深路堑和高边坡
山坡岩层地质构造的影响 a-向斜山;b-背斜山;c-单斜山 1-有利情况;2-不利情况
13/63
搬运(transportation)
工程地质 课件 第四章 地质构造
![工程地质 课件 第四章 地质构造](https://img.taocdn.com/s3/m/6ca5e71452d380eb62946dd3.png)
B、岩层倾向与坡向相同。岩层的倾角大于坡角时,岩层露 头线与地形等高线呈相反方向弯曲,在沟谷处,“V”字型 露头尖端指向下游。
C、岩层倾向与坡向相同,但岩层倾角小于地层坡度角:这时 岩层露头线与地形等高线也呈相同方向弯曲,在沟谷处, “V”字型露头的尖端指向上游,与第一种情况类似,但露 头线的弯曲程度大于地形等高线程度。
a.走向节理:节理走向与岩层走向大致平行(1) b.倾向节理:节理走向与岩层走向大致垂直(2) c.斜向节理:节理走向与岩层走向斜交(3)
c.顺层节理:节理面大致平行于岩层面(4)
按节理与褶皱枢纽方向分: a.纵节理:二者大致平行(1)
b.横节理:二者大致垂直(3)
c.斜节理:二者斜交(2)
节理与褶皱的成生关系
五断层的工程性质评价岩体被断裂构造切割成为不连续体其上不连续面是断层节理层面结构面断层影响岩体稳定性断层带岩石破碎强度低断层对工程建设不利支护加固隧道工程降低地基岩体强度造成地基及场地稳定性问题地基变形影响施工中的问题坍塌和涌水断层地震对道路选线若与断层走向平行易产生边坡滑塌对区域稳定性的影响不利安全防范包括两个层面
正断层向深处变缓呈犁状
2.逆断层:沿断层面倾斜方向上 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
一般是在两侧受到近于水平的挤压 力作用下形成的
因形成的力学条件与褶皱伴生,故 多与褶皱伴生
高角度逆断层倾角>45°
低角度逆断层倾角<45°称为逆冲断 层、逆掩断层
规模巨大同时上盘沿波状起伏的低 角度断层面作远距离推移(几公里、 十几公里)的逆掩断层称为推覆构 造
2.2 构造地貌的形成-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课件(共34张ppt)
![2.2 构造地貌的形成-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课件(共3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20c00d7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2d.png)
2.2 构造地貌的形成-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课件(共34张ppt)(共34张PPT)2.2 构造地貌的形成——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学习目标:1.通过太空泥模拟实验和图片观察,能辨别褶皱和断层,说出其形成过程、特征及形成的地貌;2.以鄂尔多斯市页岩气开发为例,说出褶皱和断层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概念1:地质构造裸露地表的岩层倾斜弯曲断裂错开岩层的变形和变位褶皱断层概念2:构造地貌由地质构造而形成的地表形态任务一:褶皱和断层的判读活动1:利用手中的太空泥,压成片,按顺序叠放,模拟水平岩层,思考水平岩层的新老关系?活动2:观察课本26页图2.13希腊克里特岛变形的岩层照片,模拟褶皱的形成过程,画出示意图,标注受力方向?指出背斜、向斜?说出褶皱的形成过程?活动3:观察制作的褶皱模拟图,思考在同一水平面上,背斜向斜的岩层新老关系有何不同?活动4:观察制作的褶皱模拟图,说出不受外力影响下背斜和向斜形成的地貌及原因?在外力长期作用下又会如何演变?任务一:褶皱和断层的判读褶皱定义: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力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形变”,产生一系列波状弯曲叫做褶皱内力作用永久性什么是褶皱?褶皱是如何形成的?褶皱的基本单位:褶曲向斜背斜(从形态上划分)向斜背斜褶曲岩层向上拱起部分岩层向下弯曲部分背斜山、向斜谷长江巫峡向斜山、背斜谷→ 地形倒置四川省四姑娘山为什么会发生地形倒置?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产生裂隙向斜槽部由于受到挤压岩石致密外力长期作用容易被侵蚀成谷地不易被侵蚀相对高耸形成山岭向斜山、背斜谷→ 地形倒置那么如何准确地判断背斜和向斜呢?根据“岩层新老关系”准确判断(中间较新,两翼较老)(中间较老,两翼较新)背斜向斜新生代中生代古生代总结:1、褶皱的判读(1)依据岩层的弯曲形态判断:岩层向上拱起的是背斜,岩层向下弯曲的是向斜。
(2)依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水平方向上,中间老两翼新的是背斜,中间新两翼老的是向斜。
2、褶皱对地表形态的影响(1)内力作用:背斜成山--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形成山岭;向斜成谷--向斜岩层向下弯曲,形成谷地。
地质构造详细课件
![地质构造详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8bc9699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32.png)
二、节理
1、节理的成因分类 原生节理:成岩过程中形成,如玄武岩柱状节理。 构造节理:构造运动(内应力作用)形成,分布范围广且有规律。 非构造节理: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分布不广,如风化节理等。
2、构造节理的分类
按照节理与所在 岩层的产状关系
走向节理 倾向节理 斜向节理 顺层节理
几何分类
纵节理
构
根据节理走向与 横节理
枢纽轴位于断层的一端
枢纽轴位于断层的中点
⑵ 根据断层走向和所在岩层走向的关系分类
① 走向断层: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基本一致。(图a) ② 倾向断层: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基本垂直。(图b) ③ 斜向断层: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斜交。(图c) ④ 顺层断层:断层面与岩层层面基本一致。(图d)
⑶ 根据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的关系分类 ① 纵断层: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基本一致。 ② 横断层: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近于直交。 ③ 斜断层: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斜交。
一、断裂构造概述
1、基本概念
断裂构造:由于地壳运动使岩层发生脆性变形(断裂或错动)、丧失了 岩层原有的连续完整性,这类地质构造称为断裂构造。 2、断裂构造的分类
根据破裂面两侧岩块相对位移的大小分为:节理和断层。
节理:指破裂面两侧岩块沿破裂面无明显相对位移的一类断裂构造, 又称裂缝。 断层:是指破裂面两侧岩块沿破裂面发生明显位移的一类断裂构造。
⑶ 断盘
断盘:指断层面两侧并沿断层面发生明显位移的岩块。
断层面倾斜时:
从相对位移方向:
上盘—位于断层面之上的岩块;
上升盘—相对上升的岩块;
下盘—位于断层面之下的岩块。
下降盘—相对下降的岩块。
⑷ 断距(位移) 断距:指断层两盘相对位移的距离。在不同方位的剖面上,断距值是 不同的。 相当点:指未断开前的一个点在断层移动以后分成两个相邻的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和谷怎么区分
如果水平的岩层受到挤 压力作用时,将会出现什 么样的后果?
下沉岩块(地堑): 常形成谷地或低地
地堑
断层组合与地貌
地垒
地堑
A
E
B
C
F
断 层
地堑
中间凹 两边凸
地垒
两边凹 中间凸
断 裂 来 面 确 两 定 侧 岩 同 层 一 的 岩 上 层 升 位 下 置 降 对 。 比 ,
东非大裂谷形成原因示意图
断层地貌:东非大裂谷
东非大裂谷上的湖泊可能在数百万年后被海洋取代
中国地图出版社
SINOMAPS PRESS
1理解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的 概念。 2能正确区分地质构造的形态 ---褶皱和断层以及对应的构造 地貌。 3理解地质构造规律的实际应 用。
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岩层
的变形变位,称为地质构造
由地质构造运动形成的地貌 或地表形态,称为构造地貌
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地表 形态
主要区别 岩层未失 去连续完 整性
图解
褶皱
一系列 挤压 波状弯 连绵不 力 曲变形 断山体
破裂并 陡峻的块 岩层失去 沿破裂 状山地 挤压力 断层 了连续完 面有明 或张力 显相对形成陡崖、 整性 峡谷 位移
(二)地壳运动
1、褶 皱
产生 构造类型 原因 结构 地貌形 特征 态 地形倒置 背斜 成谷 向斜 成山
岩层
褶皱 岩层受到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力
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 背斜 向斜
(一)褶皱
褶皱: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的水 平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 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叫做褶皱。
褶皱的基本 单位——褶 曲
褶皱地貌
一、褶皱 1、褶皱的形成
背斜 岩层向上拱起 向斜 岩层向下弯曲
2、褶曲 ①涵义 ②形态
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1、什么叫断层?它与褶皱的区别 在哪儿?它是怎么样形成的? 2、断层的组合有几种形态?如何 区分? 3、地垒和地堑各形成什么样的构 造地貌?
(二)断层
1、断层的形成:当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 和张力,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就 会破裂。岩体发生破裂后,如果两侧的岩体 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就形成了断层。
背斜
向斜
因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裂隙比较发育,容易遭 受侵蚀而成为谷地,而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岩 层变得紧实,不易遭受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背斜成 谷 向斜成 山
地形倒置
2.褶皱构造经受外力的侵蚀
地形倒置
在受外力侵蚀 的过程中,背 斜顶部因受到 张力,易被侵 蚀,而向斜槽 部因受挤压力, 不易被侵蚀。 差异性的侵蚀 使背斜部位反 而低于向斜部 位,形成“背 斜成谷,向斜 成山质构造形成的构造地貌
山 向斜成 谷 “背斜成
1.褶皱形成初期的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褶皱形成初 期 ,由于岩 层受侵蚀很 小或者未经 侵蚀,背斜 形成山, 向 斜形成谷。
顺地形
背 斜 成 山
向 斜 成 谷
背斜 岩层向上拱起
成为山岭
岩层向下弯曲
向斜
成为谷地或盆地
判断图片中的山 地为哪种地质构 造? “背斜不一定成 山,向斜不一定 成谷”的原因。
华山
渭河平原 黄土高原
地堑地形——渭河谷地
地堑地形——汾河谷地
地垒地形——华山
块 状 山 地
南天门十八盘
地垒地形——断块山:泰山
2、地壳运动
(1)结果 背斜 褶皱 地 质 构 造 向斜 褶皱山脉 昆仑山脉 喜马拉雅 秦岭 …… 华山、庐山、泰山等 渭河平原、东非大裂谷
地垒
断层
地堑
褶皱山和断层山不同特征的对比 地质 构造 受力 情况 岩层 变化
地 岩层受强 垒 大压力或 断 层
张力发生 断裂,并 沿断裂面 地 产生显著 堑 的位移
常形成 陡峻山 峰 常形成 构造盆 地或谷 地
如华山西峰、 峨眉山万佛顶
中部相 对下沉
指导 工程 建设、 吐鲁番盆地、 形成 泉水 渭河谷地
实践意义 石油、 天然气 埋藏区 地下 水储 藏区
岩层 常形成 背斜 岩层受 上拱 山岭 褶 挤压弯 皱 向斜 曲变形 岩层 谷地或 下弯 盆地
判断依据:岩层的新老关系 背斜:中间老,两翼新 向斜:中间新,两翼老
2、断层
构造 类型 形态特 地表形 产生原因 征 态
两侧陷 落、中 部突起
举例
实践 意义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示意图
背斜顶部因受张力,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 槽部因受挤压,物质坚硬不易侵蚀成为山岭。
背斜成山
向斜成谷
褶 皱
地形倒置
1根据岩层形态
2不能根据地形形态
3根据岩层新老关系 (本质)
根据岩层新老关系判断背斜、向斜
背斜
新 老 老 新
背斜
新
老
向斜
向斜
3、褶皱山举例
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 落基山 科 迪 勒 拉 山 系 安第斯山
板块张裂
大陆板 块张裂 大洋块 张裂
裂谷
海洋、 洋脊
板块碰撞
陆陆 碰撞
高大山脉 海沟、岛弧 海岸山脉
陆洋 碰撞
人过留名,雁过流声
地壳运动在地壳上留下什么“痕迹”, 呢?
地壳运动必然要在地壳上留下相 应的“痕迹”,即组成当地地壳 的岩层必然要发生一系列变化。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 必修 • 第1册
断层示意
华山
断层受水平方向上的 挤压力或拉张力,岩 层错位而形成。
断层线
断层面 断层线
(( 二一 )) 明是是断 显岩岩层 的层层判 相是是断 对否否依 位沿受据 移断力 裂破 面裂 有;
断层组合地貌
山地.swf
谷地. s w f
断层组合 与地貌 地垒
上升岩块(地 垒): 常形成块状山 地或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