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学导论》教学大纲.pdf
《物流学导论》教学大纲

课程教学大纲一:《物流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Logistics课程编号:40L133Q适用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经济学课程层次及学位课否:大类专业基础必修、学位课学时数:24学分数:1.5执笔者:汝宜红编写日期:2004年5月一、课程的任务与教学目标《物流学导论》课程是为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开设的大类专业基础课程,是该类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物流学的基本概念和学科组成,初步了解物流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理论体系,通过介绍物流学发展的历史沿革和未来趋势,使学生对进一步学习物流管理专业的各类知识与技术产生兴趣。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1. 正确理解物流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体系;2. 了解物流学的历史沿革和未来发展趋势;3. 针对物流问题,学会进行文献调查及现场调查的方法;4. 增强学生继续学习物流管理知识及从事物流管理职业的兴趣。
二、课程的内容与学时分配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以知识点的形式划分,各知识点的学时按照学校规定的教学学时进行如下分配。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对部分知识点的教学时间、教学顺序进行必要调整。
1、绪论(3学时)主要内容:物流定义,物流要素,物流活动分类(含国际物流),物流系统及其类型,物流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
自学内容:了解企业中物流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异同点(参考《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的相关内容)。
教学要求:掌握物流与物流要素的概念、物流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理解分析物流活动的类型及其分类方法,了解物流活动分类对物流管理的意义与作用。
2、物流的发展阶段及其特征(3学时)主要内容:物流活动的产生,各发展阶段的物流活动特征,21世纪物流的发展趋势。
自学内容:了解历史学中对于物流的记载(参考世界历史、中国历史文献的相关内容)。
教学要求: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对物流的产生与发展的影响特点,掌握各发展阶段的物流活动与管理的特征,了解国内外物流发展状况及21世纪世界物流的发展趋势。
物流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物流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Introduction of Logistics)一、基本信息课程代码:学分:3总学时:51(其中实验9学时)适用对象:本科物流管理专业先修课程:高等数学二、课程性质、教学目的和要求(一)课程性质和目的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物流学是在20世纪50年代新发展起来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交叉学科。
物流学研究的对象是经济活动中“物”的流动规律。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与之相伴而生的现代物流正在成为新的迫切的社会需求,现代物流管理揭示了物品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和信息处理等物流活动的内在联系,使物流活动从经济活动中凸现出来。
物流学概论作为物流管理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其它专业课的坚实基础。
通过现代物流的学习,要掌握现代物流的基本概念、物流的基本功能、物流信息技术、配送与配送中心、国际物流、物流成本、物流系统及物流工程、物流服务与市场营销、供应链管理、物流设施与设备等物流基础知识。
通过课堂教学与讨论,让学生掌握现代物流管理在现代企业和社会、WTO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意义和地位,培养综合型、复合型管理人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以课堂讲授和案例教学为主,同时开展适量的课堂实验(供应链建模及其仿真实验、啤酒分销游戏)和实践活动(物流系统工程的数学模型建立与求解、物流企业的网上调查和现代物流配送中心观摩等)。
(三)教学安排课程学分:3课时学时数:51学时学时安排:课堂教学(42学时)、上机实践(9学时)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1章概论(6学时,其中实验0学时)要求掌握现代物流的含义、分类、及其基本功能,现代物流的特点、现代物流的增值功能;熟悉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现代物流的作用、物流产业构成及其特征;了解现代物流学与相关学科。
重点内容:现代物流的含义、分类、及其基本功能,现代物流的特点、现代物流的增值功能。
《物流学导论》 教案大纲

《物流学导论》教案大纲第一章:物流学导论1.1 物流学的定义与重要性解释物流学的概念与内涵探讨物流学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1.2 物流的演变与发展趋势分析物流的历史演变过程探讨物流的未来发展趋势1.3 物流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介绍物流学的基本原理探讨物流学的研究方法与应用第二章:物流系统与供应链管理2.1 物流系统的构成与功能分析物流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作用探讨物流系统的目标与功能2.2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原则解释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与内涵探讨供应链管理的原则与实践2.3 供应链协同与优化分析供应链协同的重要性与方法探讨供应链优化的目标与策略第三章:物流运输管理3.1 运输与物流的关系解释运输在物流中的地位与作用探讨运输与物流的相互关系3.2 运输方式的选择与决策分析不同运输方式的优缺点与适用场景探讨运输方式选择的原则与决策方法3.3 运输规划与管理介绍运输规划的基本概念与目标探讨运输管理的策略与实践第四章: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4.1 仓储管理的基本概念与任务解释仓储管理的概念与内涵探讨仓储管理的主要任务与目标4.2 仓库设计与运营管理分析仓库设计的考虑因素与方法探讨仓库运营管理的原则与实践4.3 库存控制的基本概念与方法解释库存控制的概念与目标探讨库存控制的方法与策略第五章:物流信息系统与技术5.1 物流信息系统的概念与功能解释物流信息系统的定义与内涵探讨物流信息系统的功能与作用5.2 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分析物流信息技术的种类与作用探讨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趋势5.3 物流信息系统的构建与实施介绍物流信息系统构建的基本步骤与原则探讨物流信息系统实施的方法与注意事项第六章:物流成本管理与绩效评估6.1 物流成本管理的概念与方法解释物流成本管理的定义与重要性探讨物流成本管理的方法与策略6.2 物流成本计算与控制分析物流成本的构成与计算方法探讨物流成本控制的原则与实践6.3 物流绩效评估的基本概念与方法解释物流绩效评估的目的与意义探讨物流绩效评估的方法与指标体系第七章:物流与环境7.1 物流与环境的关系探讨物流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解释绿色物流的概念与重要性7.2 物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分析物流环境保护的措施与方法探讨物流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实践7.3 循环物流与废弃物管理解释循环物流的概念与特点探讨废弃物管理的策略与实践第八章:国际物流与供应链管理8.1 国际物流的基本概念与流程解释国际物流的定义与特点探讨国际物流的主要流程与环节8.2 海关与贸易法规分析海关在国际物流中的作用与职责探讨贸易法规对国际物流的影响与要求8.3 供应链国际协作与战略解释供应链国际协作的重要性与挑战探讨供应链战略的制定与实施第九章:物流案例分析与实践9.1 物流案例分析的方法与步骤介绍物流案例分析的目的与意义探讨物流案例分析的方法与步骤9.2 物流案例研究与实践分析物流案例研究的现状与趋势探讨物流实践中的成功案例与经验教训9.3 物流实践项目设计与实施解释物流实践项目的设计原则与要求探讨物流实践项目的实施方法与注意事项第十章:物流学发展趋势与未来10.1 物流学发展的挑战与机遇分析物流学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探讨物流学发展的关键因素与趋势10.2 创新物流服务模式与技术解释创新物流服务模式的概念与特点探讨物流技术创新的发展方向与影响10.3 物流学在未来社会的角色与贡献展望物流学在未来社会的发展前景强调物流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贡献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物流学的定义与重要性:理解物流学的内涵,以及它在现代社会中的关键作用。
《物流学》课程教学大纲

《物流学》课程大纲课程代码:00405018课程学分:3课程总学时:42适用专业:物流管理一课程概述(一)课程的性质物流学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研究物流诸功能的实施与管理过程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一门学科。
本课程主要讲授有关现代物流管理概论、国内外物流动态和发展趋势,针对物流活动和物流管理实践提出的问题,以现代物流和物流管理思想及原理为主要理论构架,系统地阐述物流的基本概念、供应链管理、物流系统、现代物流组织及管理、现代物流服务管理、供应链物流管理、企业内部物流管理、现代物流管理信息系统、销售物流管理和国际物流。
本课程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是: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知识,能胜任与物流管理有关的实际工作。
为未来从事物流管理、采购管理、配送管理等岗位的工作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同时为后续的供应链管理、运输管理、仓储管理、配送管理、物流信息系统等课程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设计理念与开发思路本课程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原则,以讲清概念、物流系统、强化应用为重点,通过课堂理论教学、案例分析、课堂讨论、课程论文、实践调查等方式,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素质,使学生能系统地了解物流管理的理论、发展历史与物流系统,为日后学习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打下理论基础。
教学按照以培养掌握物流学发展脉络、物流学体系、主要理论和综合素质为主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配套的思路,根据工作岗位的需要来选择教学内容,注重知识的更新,使学生能学到最适合时代发展的物流管理知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三)课程开发思路针对这门课的特点,本课程将采取课堂讲授、互动式教学等方法,以帮助学生掌握本学科的整体面貌与学习方法,为专业课学习打下基础。
课堂上努力营造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的良好氛围,要注重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
讲授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必要的案例展示、讨论,启迪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有关概念、理论等内容的理解,并应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加大课堂授课的知识含量。
物流概论教学大纲

物流概论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物流是指在现代经济社会生活中,通过合理组织和协调各种物流要素,从而实现物流活动的高效率、低成本、高质量和高满足度。
本课程通过介绍物流的基本概念、原理、技术和管理方法,旨在培养学生对物流的基本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物流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背景;2. 掌握物流的各个环节及其相关技术;3. 熟悉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与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物流概论导论- 物流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物流的重要性及作用-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关系2. 物流要素- 运输- 仓储- 包装- 信息3. 物流系统- 物流系统的组成- 物流网络设计与优化- 物流设施布局与规划4. 物流成本分析- 物流成本的构成要素- 物流成本控制与降低策略 - 物流成本的计算和评估方法5. 物流管理理论与方法- 物流组织与协调- 物流执行与监控- 物流信息系统6. 物流与环境保护- 可持续物流发展的重要性- 物流环境风险与应对措施- 绿色物流的原理和实践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教学,系统地介绍物流的基本理论和概念,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2. 实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实际的物流案例,了解物流的实践运作,并探讨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加强团队合作和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如物流作业模拟、仓储布局规划等,加深对物流实际操作的理解。
五、考核方式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小组讨论等,占总成绩的30%。
2. 作业和实验报告:包括理论作业、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占总成绩的40%。
3. 期末考试:对学生对物流概论知识的掌握进行综合考核,占总成绩的30%。
六、参考教材1. 《物流学导论》王志国著,中国经济出版社。
2. 《物流学概论》张华平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七、教学进度安排本课程为选修课,共设45学时,按以下进度安排进行教学:第1-2周:物流概论导论第3-4周:物流要素第5-6周:物流系统第7-8周:物流成本分析第9-10周:物流管理理论与方法第11-12周:物流与环境保护第13-15周:复习与总结备注:本教学大纲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进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物流学导论》 教案大纲

《物流学导论》教案大纲一、课程简介1.1 课程定位《物流学导论》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物流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和发展历程,掌握物流系统的基本组成、运作流程及管理方法。
1.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理解物流学的基本原理和知识体系;(2)熟悉现代物流的运作模式和发展趋势;(3)掌握物流系统的设计和管理方法;(4)具备物流业务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2.1 物流学基本概念介绍物流的定义、分类和作用,解释物流系统的概念,阐述物流与供应链的关系。
2.2 物流发展历程讲解物流学科的起源、发展阶段和国内外物流产业的现状,分析现代物流的特点和趋势。
2.3 物流系统构成介绍物流系统的五个基本组成部分:运输、仓储、配送、包装、信息,阐述各部分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2.4 物流运作流程分析物流运作的基本流程:物流计划、采购、库存管理、运输、仓储、配送、客户服务,讲解各环节的关键问题和优化方法。
2.5 物流管理方法介绍物流管理的常用方法:物流成本控制、物流服务质量管理、物流网络设计、库存管理、供应链管理,讲解各方法的应用和实践。
三、教学方法3.1 讲授法通过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使学生掌握物流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3.2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实际案例,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3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观物流企业,了解物流运作实际,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4.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物流学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4.2 辅助资料提供物流领域的期刊、论文、报告等辅助资料,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4.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行业动态。
五、课程评价5.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平时练习,占总评的40%。
5.2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方式,测试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占总评的60%。
5.3 实践报告要求学生完成一次物流实践报告,评价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占总评的20%。
《物流学导论》 教案大纲

《物流学导论》教案大纲第一章:物流学导论1.1 课程介绍了解物流学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掌握物流学的核心概念和研究方法1.2 物流的基本要素了解物流的目标、功能和原则掌握物流的五大基本要素:运输、仓储、装卸与搬运、包装、配送1.3 物流系统了解物流系统的定义和组成掌握物流系统的目标和功能1.4 物流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了解我国物流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物流行业的发展策略和挑战第二章:运输管理2.1 运输概述了解运输的定义、目标和功能掌握运输的类型和选择因素2.2 运输规划与组织了解运输规划的方法和步骤掌握运输组织的原则和策略2.3 运输成本管理了解运输成本的定义和分类掌握运输成本分析和管理方法2.4 运输服务质量管理了解运输服务质量的定义和重要性掌握运输服务质量改进的方法和策略第三章:仓储管理3.1 仓储概述了解仓储的定义、目标和功能掌握仓储的类型和选择因素3.2 仓库规划与布局了解仓库规划的方法和步骤掌握仓库布局的原则和策略3.3 库存管理了解库存的定义和管理目标掌握库存控制的方法和策略3.4 仓储设备与技术了解仓储设备的选择和应用掌握仓储技术的分类和应用第四章:装卸与搬运管理4.1 装卸与搬运概述了解装卸与搬运的定义、目标和功能掌握装卸与搬运的类型和选择因素4.2 装卸与搬运规划与组织了解装卸与搬运规划的方法和步骤掌握装卸与搬运组织的原则和策略4.3 装卸与搬运设备与技术了解装卸与搬运设备的选择和应用掌握装卸与搬运技术的分类和应用4.4 装卸与搬运安全与管理了解装卸与搬运安全的重要性掌握装卸与搬运安全管理的方法和策略第五章:包装管理5.1 包装概述了解包装的定义、目标和功能掌握包装的类型和选择因素5.2 包装材料与技术了解包装材料的选择和应用掌握包装技术的分类和应用5.3 包装设计与管理了解包装设计的原则和方法掌握包装管理的流程和策略5.4 包装质量与标准化了解包装质量的定义和重要性掌握包装标准化的方法和策略第六章:配送管理6.1 配送概述了解配送的定义、目标和功能掌握配送的类型和选择因素6.2 配送中心规划与管理了解配送中心的定义和功能掌握配送中心规划的方法和步骤学习配送中心的管理策略6.3 配送运输管理了解配送运输的方法和策略学习配送运输的优化技术6.4 配送服务质量管理了解配送服务质量的定义和重要性掌握配送服务质量改进的方法和策略第七章:物流信息系统7.1 物流信息系统概述了解物流信息系统的定义、目标和功能掌握物流信息系统的类型和选择因素7.2 物流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施了解物流信息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步骤掌握物流信息系统的实施策略和技术7.3 物流信息系统的应用与优化了解物流信息系统在各个环节的应用学习物流信息系统的优化方法和策略7.4 物流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了解物流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掌握物流信息安全的管理方法和策略第八章:物流成本管理8.1 物流成本概述了解物流成本的定义、分类和计算方法掌握物流成本控制的目标和原则8.2 物流成本分析与控制学习物流成本分析的方法和技巧掌握物流成本控制的方法和策略8.3 物流成本优化与降低策略了解物流成本优化的方法和途径学习物流成本降低的策略和实践8.4 物流成本管理与绩效评价掌握物流成本管理的流程和工具学习物流成本绩效评价的方法和指标第九章:物流合同与法律法规9.1 物流合同管理了解物流合同的定义、种类和内容掌握物流合同的签订、履行和变更方法9.2 物流法律法规概述学习物流领域的法律法规体系了解物流法律法规的作用和意义9.3 物流纠纷处理与法律责任学习物流纠纷的处理程序和方式掌握物流领域的主要法律责任和处罚措施9.4 物流合规与风险管理了解物流合规的重要性学习物流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策略第十章:物流战略管理10.1 物流战略概述了解物流战略的定义、目标和功能掌握物流战略的类型和选择因素10.2 物流战略规划与实施学习物流战略规划的方法和步骤掌握物流战略实施的关键成功因素10.3 物流战略评估与调整了解物流战略评估的方法和指标学习物流战略调整的策略和实践10.4 物流战略管理与组织变革掌握物流战略管理的流程和工具学习物流战略管理与组织变革的关系和实践十一章:物流成本分析与控制11.1 物流成本分析概述了解物流成本分析的定义、目的和重要性掌握物流成本分析的方法和步骤11.2 物流成本核算了解物流成本核算的定义、方法和原则掌握物流成本核算的流程和技巧11.3 物流成本控制策略了解物流成本控制的目标和原则掌握物流成本控制的方法和策略11.4 物流成本优化与降低了解物流成本优化的方法和途径掌握物流成本降低的策略和实践十二章:物流合同与法律法规12.1 物流合同管理了解物流合同的定义、种类和内容掌握物流合同的签订、履行和变更方法12.2 物流法律法规概述学习物流法律法规的体系、作用和意义了解物流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和应用12.3 物流纠纷处理与法律责任学习物流纠纷的处理程序和方式掌握物流领域的主要法律责任和处罚措施12.4 物流合规与风险管理了解物流合规的重要性掌握物流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策略十三章:物流战略规划与实施13.1 物流战略概述了解物流战略的定义、目标和功能掌握物流战略的类型和选择因素13.2 物流战略规划方法与步骤学习物流战略规划的方法和步骤掌握物流战略规划的关键成功因素13.3 物流战略评估与调整了解物流战略评估的方法和指标学习物流战略调整的策略和实践13.4 物流战略管理与组织变革掌握物流战略管理的流程和工具了解物流战略管理与组织变革的关系和实践十四章:物流服务质量管理14.1 物流服务质量概述了解物流服务质量的定义、目标和重要性掌握物流服务质量的类型和选择因素14.2 物流服务质量改进策略学习物流服务质量改进的方法和步骤掌握物流服务质量改进的实践和技巧14.3 物流服务评价与认证了解物流服务评价的定义、方法和原则掌握物流服务认证的流程和技巧14.4 物流服务投诉处理与服务质量控制学习物流服务投诉的处理程序和方式掌握物流服务质量控制的方法和策略十五章:物流项目管理15.1 物流项目管理概述了解物流项目的定义、目标和特点掌握物流项目管理的方法和流程15.2 物流项目规划与组织学习物流项目规划的方法和步骤掌握物流项目组织的原则和策略15.3 物流项目执行与控制了解物流项目执行的方法和技巧掌握物流项目控制的流程和工具15.4 物流项目评估与风险管理学习物流项目评估的方法和指标掌握物流项目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策略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物流学导论》教案大纲的十五个章节,涵盖了物流学的基本概念、物流系统、物流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运输管理、仓储管理、装卸与搬运管理、包装管理、配送管理、物流信息系统、物流成本管理、物流合同与法律法规、物流战略管理、物流服务质量管理以及物流项目管理等内容。
《物流学导论》 教案大纲

《物流学导论》教案大纲一、课程简介1.1 课程背景1.2 课程目标1.3 课程内容1.4 教学方法二、物流基础知识2.1 物流概念及其发展历程2.2 物流系统的组成与功能2.3 物流的分类与特点2.4 物流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三、物流要素与物流服务3.1 物流要素概述3.2 运输管理3.3 仓储管理3.4 配送管理3.5 物流服务及其评价四、物流战略与物流系统设计4.1 物流战略概述4.2 物流战略的制定与实施4.3 物流系统设计原则与方法4.4 物流网络设计与优化五、物流成本管理与绩效评价5.1 物流成本管理概述5.2 物流成本核算与控制方法5.3 物流成本降低策略5.4 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与方法六、物流信息化6.1 物流信息化的概念与意义6.2 物流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施6.3 物流信息技术及其应用6.4 物流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与挑战七、供应链管理7.1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理念7.2 供应链战略与规划7.3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与管理7.4 供应链运作流程与优化八、物流项目管理8.1 物流项目的类型与特点8.2 物流项目管理的流程与方法8.3 物流项目的风险管理8.4 物流项目的评估与审计九、绿色物流与可持续发展9.1 绿色物流的概念与原则9.2 绿色物流的实践与案例分析9.3 可持续发展与物流产业的未来9.4 绿色物流政策与法规十、国际物流与海关事务10.1 国际物流概述10.2 国际物流运作流程与模式10.3 海关事务与贸易便利化10.4 国际物流合作与协调十一、物流技术与设备11.1 物流技术的分类与发展11.2 自动化物流系统11.3 物流与无人机应用11.4 物流设备的选择与维护十二、物流中心与配送网络12.1 物流中心的功能与类型12.2 物流中心的规划与设计12.3 配送网络的构建与优化12.4 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十三、物流政策与法规13.1 物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13.2 物流法规的构成与作用13.3 物流政策环境分析13.4 物流法规的遵守与监管十四、应急物流与供应链风险管理14.1 应急物流的概念与重要性14.2 应急物流的运作机制14.3 供应链风险管理策略14.4 案例分析:应急物流与供应链风险管理实践十五、物流案例分析与实践15.1 物流案例研究方法15.2 物流行业经典案例分析15.3 物流实践项目与实训15.4 物流职业规划与发展重点和难点解析《物流学导论》教案大纲涵盖了物流学科的基础知识、核心概念、战略规划、成本管理、信息化发展、供应链管理、项目运作、绿色物流、国际物流、技术设备、配送网络、政策法规、风险管理以及实践案例等多个方面。
《物流学导论》 教案大纲

《物流学导论》教案大纲第一章:物流学导论1.1 物流概念及其发展1.2 物流系统的构成与功能1.3 物流学的学科体系与研究方法1.4 物流行业现状与趋势第二章:物流规划与设计2.1 物流规划概述2.2 物流设施规划与设计2.3 物流网络规划与设计2.4 物流信息系统规划与设计第三章:物流运输管理3.1 运输与物流的关系3.2 运输方式及其选择3.3 运输规划与优化3.4 运输合同与风险管理第四章: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4.1 仓储管理概述4.2 仓库设计与布局4.3 库存管理与控制方法4.4 库存控制策略与应用第五章:物流配送与配送中心5.1 配送概念与组织5.2 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5.3 配送中心运营与管理5.4 配送物流信息化建设第六章:包装与物流6.1 包装在物流中的作用6.2 包装材料与技术6.3 包装设计与优化6.4 包装物流一体化第七章:装卸与搬运7.1 装卸与搬运概述7.2 装卸与搬运设备及其选择7.3 装卸与搬运工艺设计7.4 装卸与搬运作业管理第八章:物流成本管理8.1 物流成本概念及其分类8.2 物流成本计算方法8.3 物流成本控制与降低策略8.4 物流成本管理信息化第九章:物流服务质量与绩效评价9.1 物流服务质量概述9.2 物流服务质量评价方法9.3 物流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9.4 物流服务绩效改进策略第十章:绿色物流与可持续发展10.1 绿色物流概念与重要性10.2 绿色物流发展现状与挑战10.3 绿色物流策略与实施10.4 可持续发展在物流领域的应用第十一章:供应链管理11.1 供应链管理概述11.2 供应链设计与管理11.3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管理11.4 供应链风险管理与战略选择第十二章:国际物流与贸易12.1 国际物流概述12.2 国际运输与货运代理12.3 海关与贸易政策12.4 国际物流合作与协调第十三章:应急物流与救援物流13.1 应急物流概念与特点13.2 应急物流系统设计与响应13.3 救援物流组织与运营13.4 应急物流案例分析与启示第十四章:电子商务与物流14.1 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14.2 电子商务物流模式与挑战14.3 电子商务物流解决方案14.4 电子商务物流发展趋势第十五章:物流学前沿与未来展望15.1 物流技术发展趋势15.2 物流商业模式创新15.3 物流与城市发展的关系15.4 物流学在未来挑战中的角色与使命重点和难点解析1. 物流概念及其发展:理解物流的定义、功能和重要性,以及物流学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
《物流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物流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8220032课程名称:物流学导论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Logistics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学时:30学时学分:2学分适用对象:物流管理专业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无二、课程简介《物流学导论》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针对零基础学生开设。
物流学研究的对象是经济活动中“物”的流动规律。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与之相伴而生的现代物流正在成为新的迫切的社会需求,现代物流管理揭示了物品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和信息处理等物流活动的内在联系,使物流活动从经济活动中凸现出来。
课程内容分为三篇:概述篇、要素篇和应用篇。
概述篇包括物流概述和物流学概述,要素篇即物流功能要素,包括运输配送、仓储保管、装卸搬运、现代包装、物流信息六个基本活动,应用篇包括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物流系统、物流网络系统、智慧物流、冷链物流等。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能够让学生深入理解现代物流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的基本方法,还能够帮助学生树立专业意识,培养专业兴趣,为后续的专业学习奠定基础。
本课程的学习以课堂讲授为主,以案例讨论为辅。
"Introduction to Logistics"is a basic course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professional,for zero-based students to open.Logistics studies the flowing regulation of thing..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e-commerce technology,Logistics is becoming a new pressing social need. Logistics activities includes packaging,materials handling,warehousing,transportation,distribution processing,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so on.Logistics management reveals the internal relations among logistics activities,which makes logistics activity protrudes from economic activity.Course content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The first part is overview of logistics.The second part is about logistics elements.The third part is about applications including regional logistics,green logistics, e-commerce logistics,Third-Part Logistics and so on.This course aims to enable students to deeply understand the basic concepts,basic principles and basic theories in logistics,and master the fundamental method of logistics management.Also,this course can help students establish specialconsciousness and develop professional interest,which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future learning.This course is mainly taught in class and supplemented by cases discussion.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物流学导论》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针对零基础学生开设。
《物流管理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物流管理导论》课程教学大纲《物流管理导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物流管理导论》二、学分与学时3学分、45学时三、适用专业物流管理四、教学目的在今天的商业环境中,我们都认识到了提高商业运作效率的必要性,但在有关整个组织中物料流动方面,却常常缺乏足够的知识。
这门课程使您在有关物流管理的发展历史、观点、战略和主要领域等方面有一个综合性的了解。
更好从事物流管理工作,奠定夯实、系统的理论基础和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并获得术业专功的基本素养。
五、教学要求依据学科性质和本专业培养目标,主要要求学生在掌握有关的数学、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等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掌握物流的基本理论知识,并对物流领域有一个全面地、宏观上的把握。
同时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对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可操作性的建议和设想。
六、教学学时数分配表七、理论教学内容第一章概论(6学时)内容提要:本章主要掌握物流概念及物流演进历史,掌握有关的物流理论;掌握物流的功能,形式;掌握现代物流的特点及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物流概念及功能、现代物流的特点及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1.1 物流的概念及内涵(1学时)一、物流概念的产生二、国外物流概念的形成和发展三、物流概念§1.2 物流理论及物流观念(1学时)一、物流的商务分离说二、物流的黑大陆说三、物流的冰三说四、物流的森林说五、物流的供应链理论六、物流的第三利润源说七、物流的其他理论§1.3 物流的功能及其合理化(2学时)一、包装功能及其合理化二、装卸搬运功能及其合理化三、运输功能及其合理化四、储存功能及其合理化五、流通加工功能及其合理化六、配送功能及其合理化七、物流情报功能及其合理化§1.4 物流形式(1学时)一、企业物流二、国民经济物流三、国际物流§1.5 现代物流特征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1学时)一、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二、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第二章物流管理(3学时)内容提要:了解物流管理的概念、掌握物流管理的目标、范围及未来物流管理发展的趋势;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的特征,关键环节;掌握供应链管理概念及供应链物流管理与物流管理的区别。
《物流学》课程教学大纲

《物流学》课程教学大纲Logistics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中文):物流学2. 课程名称(英文):Logistics3. 课程层次/性质:大类专业基础课/ 必修课(专业主干课程)4. 学时/学分:32/ 25. 先修课程:管理学、经济学6. 适用专业:经济学、管理学的本科专业二、课程教学目标及学生应达到的能力《物流学》课程是为物流管理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经济学、管理学其他专业学生的选修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物流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了解物流学的研究对象和理论体系;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物流的基本研究方法和管理技术,初步具备分析实际物流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物流管理专业其他课程打下基础,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研究兴趣。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本课程的基础知识框架体系(及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其中课程重点内容用双线框标出。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以章节结合知识点的形式划分,各知识点的学时按照学校规定的教学学时进行如下分配。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对部分知识点的教学时间、教学顺序进行必要调整。
上篇:基础授课篇(共计20学时)这一部分内容以物流学基础理论与方法教学为主,辅以专题研讨,为下一部分综合性实践与实验的开展打好基础。
(一)基础理论与方法(8学时)1.知识点从大物流的角度理解物流管理的含义,掌握物流相关的各基本概念,了解物流发展历程,了解国内外关于物流的各种理论,掌握物流的分类方法及基本含义,理解物流的作用,理解物流服务的实质,掌握物流管理的内容,理解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关系,理解物流管理的基本理念与基本方法,理解并掌握物流学的研究方法;自学了解物流政策、物流市场的知识。
2.重点讲述内容物流的基本概念;物流的分类;各种物流理论与观点;物流的作用与服务实质;物流管理的内容与基本原理方法;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关系;物流学研究方法。
成人专科《物流学概论》教学大纲

物流管理专业(成人专科)《物流学概论》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本大纲制定的依据物流管理专业是根据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物流管理人才的迫切需要,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实现其岗位从业能力而设置的。
《物流学概论》是物流管理专业(成人专科)的专业必修基础理论课程。
培养目标是:符合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从事物流管理理论研究和实务的人才。
二、本课程的任务《物流学概论》是一门基础理论课。
通过教学使学员掌握物流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决策思路,为学习其他专业课打下物流学基础。
三、课程的学时与学分本课程计划72学时,4学分,第一学期开设。
四、教学要求教学过程中,有关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按“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层次进行。
了解:要求学员对有关内容知道是什么,对其中关系到物流学基本理论的创立、人物、事件要把握;能够正确加以表述;掌握:要求学员对有关内容能够理解为什么,把握决策思路;重点掌握:要求学员对有关内容能够深入理解并正准确地应用。
五、教学环节1.面授辅导:面授辅导以教学大纲为指南,通过讲解、讨论、座谈、答疑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辅导教师要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熟练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原理,研究成人专科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
2.实践教学(习题作业):实践教学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各地电大及时布置和完成习题作业,可结合教学进度安排实地参观、社会调查并进行交流,撰写参观体会或社会调查报告。
3.考核:考核是检查教与学效果的重要方式,是教学环节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保证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手段。
考核的目的是检查学员对课程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检测学员运用物流学原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形成性考核包括4次平时作业,平时作业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3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万里学院工程硕士物流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
《物流学基础》考试大纲
一、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试卷结构及考查比例:试卷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其中基本概念40%,理论与应用分析及计算60%。
二、考查要点
第一章概述
1.基本概念。
包括物流的概念、物流管理的范围和内容、供应链管理的理念等。
2.物流活动。
包括运输、仓储、包装、流通加工、装卸等。
3.物流的性质和作用。
包括物流的性质、作用及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等。
第二章物流战略与规划
1.企业竞争战略与物流战略。
包括企业战略和企业物流战略二者之间的关系。
2.获取战略匹配。
包括如何获取物流战略与竞争战略的匹配以及影响因素等。
3.企业物流规划。
包括企业物流战略规划的基本框架、规划流程和层次、规划原则和方法等。
第三章物流客户服务
1.客户服务的概念。
2.物流客户服务的内容和衡量指标。
3.确定合适的客户服务水平。
包括客户服务水平与成本、销售和利润的关系。
第四章物流需求预测
1.需求的特性。
3.物流需求预测。
包括定向与定量的预测方法的实施与计算等。
第五章运输管理
1.基本的运输方式。
包括铁路、公路、水运、空运和管道运输等。
2.集装箱运输。
包括集装箱运输的优缺点以及在物流活动中的利用情况。
3.多式联运和大陆桥运输。
包括多式联运和大陆桥运输的特点以及应用情况。
4.运输决策。
包括运输方式与路线的选择、运输时间的安排等。
第六章库存管理
1.仓储管理概述。
包括仓储的概念、作用、类型、技术等。
2.库存概述。
包括库存的概念、类型和功能等。
3.库存管理的任务和评价指标。
4.库存管理技法。
包括ABC分类法、经济订货批量等典型和定量的分析方法及计算。
第七章设施管理
1.物流设施管理概述。
包括物流设施决策的概念、内容和作用等。
2.物流设施决策的影响因素。
包括战略性因素、技术性因素、政治因素、成本因素等。
3.物流设施决策的框架。
包括物流设施决策的基本框架及用到的主要决策方法。
第八章物流信息技术
1.物流信息系统概述。
包括物流信息系统的概念、基本类型等。
2.物流信息技术。
包括EDI、条形码、POS系统、GIS、GPS等。
3.电子商务与物流。
包括电子商务的概念、模式、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等。
第九章国际物流
1.国际物流概述。
包括国际物流的含义、发展、特性等。
2.国际物流系统。
包括国际物流系统的类型及主要的信息技术等。
3.国际物流操作实务。
包括国际物流运输、通关等业务。
三、参考教材
闫国庆、李秋正,《物流学导论》,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