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内圆磨床自动上下料系统设计说明

合集下载

CNC内圆磨床T-11L59自动上下料机构

CNC内圆磨床T-11L59自动上下料机构
维普资讯
20 0 8年第 7 期 ( 总第 1 7期 ) 0
大 众 科 技
DA Z HoNG KE J
NO 7。 0 8 . 2 0
( muai l N .0 ) Cu lt ey o1 7 v
C C内圆磨床 T 1 自动上下料机构 N - 5 1 9 L
芯轴通过 后端的螺纹 与套 筒连接 。径 向卡爪起夹 紧工件 的作用 ,共有三个 ,均匀 分布在圆周上 ,通 过螺钉与后端 部 件相连 。夹持工件面 为圆弧面 ,与工件 被夹 持面配合 ,有效 的夹紧工件但不损坏工件表面 。套筒通过 内螺纹与芯轴连接 , 之 间有接 近片 ,后端有弹 簧槽 ,侧面有 定位 槽及排气孔 。接 近片通过 螺钉装在支架上 ,下端在 芯轴和 套筒之 间,随着 整 体 向前移动 。

1 0. l
维普资讯
, 、

。 、
图 4 卸 料 爪
1工 件 . 2芯 轴 . 3接 近 片 . 4 传 感器 . 5 弹簧 . 6套筒 . 7 径 向卡 爪 .
3 夹紧 工件 :上料爪 内心轴在液压 推动下左移 ,前端 的 . 两个锥面 结构将活动卡头撑 开 ,项紧工 件 内孔面 ;卸料 爪卡 爪夹紧工件 。 4 装卸 工件 :装卸双 臂顺时针转动 一定角度 ,上料 爪将 . 工件送至卡盘位置 ,并且使工件中心线与卡盘 中心线相重合 。 上料爪 向前 运动 ,靠近卡 盘。 当上料爪 前端的工件端面 与卡 盘 的底面相 接触时 ,定位 套筒 向远离卡 盘的方 向移动 ,卡盘 装置夹 紧工件 ,控制 系统 发出信号 ,内心轴也 向右移动 ,活 动卡头在卡簧作用下收缩 ,松开工件,上料爪前端退 出工件 。 同时卸料爪将工件送至 出料臂 ,卡 爪松 开。 5 复位 :装卸双臂沿 R轴 向后退 ,顺 时针转过 一定角度 , . 完成一次上下料动作 。

车轴成型磨床自动上下料流水线的研制

车轴成型磨床自动上下料流水线的研制
路 和 电气 线 路 一 起 随 轨 道 小 车 运 动 , 而 使 整 个 结 从 构的外 观看起来 更加整齐 、 序 。 有 ( ) 械手 。 5机
机 械 结 构 由 上 料 架 部 分 、 料 机 构 、 框 架 部 输 主 分 、 线路 托架结构 、 械手 部分 、 料 架部分组 成 , 管 机 下 见 图 1 上 料 架 部 分 和 下 料 架 部 分 分 别 位 于 车 轴 成 。
机械手 由移 动 小 车 、 械 手 10 转 动 机 构 、 机 8。 机 械手 升降机构 、 械 抓手 组成 。机 械 手 主要是 完 成 机
车轴 的定位抓取 、 输 、 位装 夹 、 取调 向和定 位 运 定 抓
摆放等 动作 。 ( ) 料架 。 6下 下 料 架 包 括 下 料 轨 道 架 和 成 品 置 料 架 。 下 料 轨
() 2 输料 机构 。 输 料机 构 由车轴 座 、 轴 油缸 、 料 油 缸 等组 托 送
成 。车轴座上 安装接 近开关 。
( ) 框架 。 3主
率, 杜绝安 全 隐 患 , 保 车 轴成 型磨 床 得 到高 效 使 确
用, 研制 了车轴成 型磨 床 自动上下料 流水线 。
1 车 轴成 型 磨 床 自动 上 下 料 流 水 线 的 主 要
板 时 , 1块 尼 龙 挡 板 升 起 并 带 动 第 2块 尼 龙 挡 板 第
车 轴 成 型 磨 床 自动 上 下 料 流 水 线 的 研 制
升起 到达工 作位置 ; 2根 车轴 撞 击 第 2块 尼 龙 挡 第
板 时带 动第 3块 尼龙挡板 升起 到达 工作位 置 。
f 业 ]
I 叠 ■ I
f 1 删
l I J 辐 tI 厂

内圆磨床工作原理概述

内圆磨床工作原理概述

海默内圆磨床磨削特点
高精度、高效率磨削; 更换机种快捷; 稳定性高、可靠性高; 便于生产管理;
沈阳海默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配套 CBN 砂轮
超硬材料磨削; 修整周期长; 加工精度高;
编号: YB-NY007沈阳海默数控机床源自限公司海默内圆磨床工作原理概述
编号: YB-NY007
海默高精度内圆磨床
自动上下料功能; 在线主动测量功能; 自适应控制磨削和修整功能; 防碰撞功能;
内圆磨床平面结构图
内圆磨床主机; 砂轮轴; 冷却机; 电器柜; 变压器; 油泵;
高精度内圆磨床工作原理
沈阳海默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编号: YB-NY007
工件进料道,机械手将工件送至加工位置; 加工时工作台 X 轴横向进给去除加工余量; 工作台 Z 轴往复振荡,加工至要求尺寸时; 砂轮轴退出,完成磨削加工; 工件送至滚出位置,从出料道出;
高精度内圆磨床修整原理
砂轮的修整通过滚轮修整器实现; 工作台 X 轴横向进给; 工作台 Z 轴纵向进给,实现整个砂轮表面的 修整;

轴承内圆磨床自动上下料系统设计_毕业设计1 精品

轴承内圆磨床自动上下料系统设计_毕业设计1 精品

目次1 轴承内圆磨床自动上下料系统概述 (1)1.1 课题的来源与意义 (1)1.2 课题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1.3 课题的设计任务与技术要求 (5)2 轴承内圆磨床总体设计与布局 (7)2.1 轴承内圆的磨削原理与特点 (7)2.2 轴承内圆磨床的加工对象,范围及要求 (8)2.3 机床的主要运动参数分析 (9)2.4 影响机床加工精度和效率的工艺因素 (10)2.5 机床主要部件结构方案评价 (11)2.6 机床的工作循环过程 (12)2.7 机床的造型设计 (13)2.8 机床的总体布局 (15)3 轴承内圆磨床自动上下料系统设计 (16)3.1 上下料方案设计 (16)3.2 上料机构“双料”故障的成因和预防 (17)3.3 输料槽的设计 (23)3.4 气缸的选择 (23)设计总结 (27)致谢 (29)参考文献 (30)1 轴承内圆磨床自动上下料系统概述1.1 课题的来源与意义1.1.1 课题的来源现今轴承生产中,套圈磨削工艺及专用磨床不能满足高精度,高效率的要求,与国外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工艺设备的落后是国产轴承精度低,性能差,成本高以及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低的主要原因。

在所有轴承加工设备中,内表面磨床的水平具有表征意义。

这主要是磨削孔径限制了砂轮尺寸及相应的系统结构和几何参数,从根本上限制了工艺系统的的刚性。

内圆磨削速度要从砂轮主轴的转速的提高寻找出路,相应的就带来了高速主轴轴承的制造,应用装配技术和高速下的振动及动平衡一系列要求。

轴承套圈内径公差严格,在大批量与高效率的生产条件下,难以用定程控制尺寸,必须配用各式主动测量系统,从而增加了内圈磨床结构及尺寸的复杂性。

该课题来源于生产实践。

在深沟球轴承内圈的加工中,内圆磨削是一道关键工序。

其原因是:受孔径限制,砂轮尺寸小,砂轮消耗快,影响磨削效率和质量。

现代磨削技术在不断的发展和提高,对于轴承内圈内圆的磨削,越来越要求磨床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和高可靠性,而传统的手动和半自动内圆磨床难以满足使用要求,因此设计开发全自动内圆磨床则显得尤为重要。

磨床参数说明书

磨床参数说明书
微机面板显示值(理论值)
1.38/0.31.68/0.361.98/0.482.28/0.62.58/0.722.88/0.843.12/0.963.3/1.083.48/1.23.66/1.32
粗精磨光磨时间(秒)
0 0.1 0.2 0.3 0.4 0.5 0.6 1.0 2.0 3.0
补偿量
自动磨削循环过程=拨码数值×2μm长修状态0为无进给修整,1~9均为20μ
手轮每转床头移动量
3mm
低压(上下料油缸系统)
0.8~1.2 Mpa
高压(其余系统)
1.4~1.6 Mpa
砂轮长期修整时的补偿量
工件架手控最小移动量
砂轮修正间隔计数
光磨时间(粗光、精光)
工作气压
耗气量
工作油压
进给油压
液压泵流量
16 L/min
冷却泵流量
25 L/min
砂轮轴冷却泵流量
25 L/min
床头最大回转角度
30°
床头最大回跳量
5mm
手轮每转床头移动量
3mm
低压(工作台往复系统)
0.8~1.0×106pa
高压(其余系统)
1.0~1.1×106pa
砂轮长期修整时的补偿量
工件架手控最小移动量
砂轮修正间隔计数
光磨时间(粗光、精光)
工作气压
耗气量
工作油压
进给油压
液压泵流量
16 L/min
冷却泵流量
2500 kg
电源电压
50HZ 380V
备注
在使用中,要保持磨削工件的宽度中心到无心夹具前端面的距离为36mm
使用变频开关可改变中频发电机的工作频率(相差100HZ),可改变砂轮电机的转速

轴承外圈加工自动上下料机构设计

轴承外圈加工自动上下料机构设计

———————————————收稿日期:2017-12-19基金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70540674)轴承外圈加工自动上下料机构设计田国富1,左嘉翼1,刘娅菲2(1.沈阳工业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辽宁 沈阳 110870;2.中国航发贵州红林航空动力控制科技有限公司,贵州 贵阳 550025)摘要:根据轴承外圈的结构特点以及对其加工工艺进行研究,利用步进电机优秀的起停和反转响应、定位精度及可靠性较高等优点,设计了轴承外圈锻压自动上下料机构,计算出该自动上下料机构主要零件结构,并对其校核。

该机构解决了轴承外圈锻压时由人工上下料产生的安全隐患,同时对提高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及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关键词:轴承;步进电机;自动上下料机构;生产效率 中图分类号:TH122 文献标志码:Adoi :10.3969/j.issn.1006-0316.2018.07.008文章编号:1006-0316 (2018) 07-0032-04Design of Automatic Feeding Mechanism for Bearing Outer Ring ProcessingTIAN Guofu 1,ZUO Jiayi 1,LIU Yafei 2( 1.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henyang 110870, China; 2.AECC Guizhou Red Forest Aviation Power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Guiyang 550025, China )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earing outer ring and its processing technology research. The use of stepping motor excellent start and stop and reverse response, positioning accuracy and high reliability advantages, design of the bearing outer ring forging automatic feeding agencies.The structure of the main parts of the automatic feeding mechanism is calculated and checked at the same time.The mechanism to solve the bearing outer ring forging by manpower arising from the potential safety problems, while improving product quality,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reduce the labor intensity of workers have played a very good role. Key words :bearing ;stepper motor ;automatic feeding mechanism ;production efficiency轴承零件,尤其是轴承套,大多数需要通过锻压加工的方式来获得毛坯。

3MZ1310内圆磨床上料系统中工件定位装置的改进

3MZ1310内圆磨床上料系统中工件定位装置的改进

图 4 改 进后 的 下 挡料 块 结 构 示 意 图
在浮动挡料板( 5 上端面远离机械手底板 图 )
的边沿 处设 置 有 挡 块 , 连接 螺 钉 固定 在 浮 动 挡 用 料 板上 , 动挡 料 板 的上 端 面 是 挡块 向机 械 手 底 浮
的接触点产生偏移 , 损坏工件 , 且使工件到达 ( 上 料) 的加工位置出现偏差 , 导致废品率升高。
8— 2m 其可使滚子转速达到 2 0 mn 1 m, 250r i, / 最大接触应力达到 4G a若 循环次数为 l , P, 0次 试 验仅 需 1 0m n 1 i。
参考 文献 :
[ ] K a H didM, n .Pesr e hm e 1 hnZA, af l WagY rsui dC a b r e s
s se o t r a rn e MZ 3 0,w ih afc sma hn n r cso .I r e o s le t i p o lm ,t e wok i c y t m i en lgi d r3 f n 11 h c f t c i i gp e iin n o d rt ov h s r be e h rpee p s in n e ie i mp o e o i o ig d vc si r v d,a d t e ea t u frd vc si sald i o i o i g d vc t n h lsi b f e i e i tl n p st nn e ie, h sa o dn a g h
有用 于调 整定 位 装 置 对 应 工 位 的 导 向 长孔 ( 原 与
设计 相 同 ) 挡 料 底 板 上 开 有 6个 导 向 滑 孔 ( ; 图
4, )底部螺纹孔 内安装顶丝, 上部 台阶孔 内安装有 导 向柱 , 向柱 在下 挡料 块 内的导 向孔 内浮 动 , 导 上 位靠台阶孔 限位 , 丝和导 向柱之 间装有 弹簧。 顶

磨床自动上下料系统实验报告

磨床自动上下料系统实验报告

MZ208全自动内圆磨床自动上下料系统实验报告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班级:轴承141姓名:李波学号:141401150707全自动内圆磨床MZ208自动上下料系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轴承内圆磨床MZ208各系统构造。

(2)掌握并分析轴承内圆磨床其中的一种机构。

二、仪器及试件1.内圆磨床MZ208:一台机床用途:主要用于滚动轴承套圈内孔的磨削以及圆锥滚子轴承外圆滚道磨削。

配备振荡机构时也磨削短圆柱滚子轴承带档边的外环滚道。

主要技术参数1、加工范围: 磨削孔径中20~>80毫米,2、最大削深度:50毫米。

3、最大装卡直径:110毫米4、砂轮转速:9000.12000.18000.24000转/分5、工作最大行程:170亳米;6、最高往复次数:最小行程时 200次/分,20mm行程时>100次/分7、床头横向移动量:(手动) 50亳米;8、床头横向最大进给量:(机动可调)大于0.6亳米;9、床头横向进给速度:0~10毫米/分10、床头最大回转角度为30度,最大回跳量为5毫米。

11、主轴径向跳动≤0.005mm,轴向跳动≤0.005mm12、工作台水平移动≤0.006mm。

三、实验过程分析3.1磨床概述现今轴承生产中,套圈磨削工艺及专用磨床不能满足高精度,高效率的要求,与国外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工艺设备的落后是国产轴承精度低,性能差,成本高以及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低的主要原因。

在所有轴承加工设备中,内表面磨床的水平具有表征意义。

这主要是磨削孔径限制了砂轮尺寸及相应的系统结构和几何参数,从根本上限制了工艺系统的的刚性。

内圆磨削速度要从砂轮主轴的转速的提高寻找出路,相应的就带来了高速主轴轴承的制造,应用装配技术和高速下的振动及动平衡一系列要求。

轴承套圈内径公差严格,在大批量与高效率的生产条件下,难以用定程控制尺寸,必须配用各式主动测量系统,从而增加了内圈磨床结构及尺寸的复杂性。

3.1.1机床参数根据要求, 该磨床所加工轴承套圈的规格为: 磨孔直径: φ20-80毫米 最大磨削深度: 50毫米加工余量: 0.2-0.35毫米加工质量: 高于轴承国家标准对于P0级精度的轴承要求 3.1.2机床的主要运动分析为实现正常的内圆磨削,所需要的切削运动和辅助运动如下图所示。

轴承专用内圆与外沟磨床送料臂结构的改进

轴承专用内圆与外沟磨床送料臂结构的改进
收 稿 日期 :0 8— 4— 3 20 0 2
图 3中上料臂的半环形 臂其两端 均有滑槽 , 两个 滑槽结构相 同且 上下对 称设置 , 滑槽底 部带有用 以连 接 图 4送 料 板 的 矩形 连 接 孔 , 料 板 为 两块 送
结构 相 同的铜 支 承 卡块 , 承 卡 块 位 于 上料 臂 的 支 滑槽 内 , 承卡块 上 带有 多 个连 接定 位 螺孔 , 以 支 用
维普资讯
许青朴等 : 轴承专用 内圆与外 沟磨床送料臂结构的改进


, ,// // ,, ,,
/ , , / / // /. /
_
// // ,/ / , ,

r广 / / / , // 广//
// ,, //
l 轴孔 ; 一半环形臂 ; 一滑槽 l 一 2 3 4— 矩 形 连 接 孔
提高工作效率 。 关键词 : 滚动轴承 ; 磨床 ; 送料臂 ; 结构 ; 改进
中图分类号 :H 3 .3 T 5 1 T 13 3 ;G 8 文 献标 志码 : B 文章 编号 : 0 1 0—36 (0 8 1 0 4 0 0 7 2 2 0 )0- 06- 2
现代 企 业 中 , 类 机 加 工 设 备 自动化 程 度 相 各 对 较高 。轴承行业 中 , 外 圈 的磨 削用 到 的也 都 内、 是 自动化 程度较 高 的专用 磨 床 。轴 承专 用 内 圆与 外 沟磨床 的 自动化之 一就 表 现在 把 工件 带 入 磨 削 区域 的具 有 专用 工 装 夹 具 的 自动 送 料 装 置 , 中 其 的送料臂 部分 多采用转 臂式 机械手 ( 料 臂 ) 上 和送 料 板相结 合 的上下 料 机构 , 动 作迅 速 可 靠 , 其 自动 化 程度 高 。但在送 料 板和 上 料臂 的结构 设 计 上存 在 一定缺 陷 , 以至 于操 作 者 在 每 次 更 换 产 品 型 号

磨床参数(说明书)

磨床参数(说明书)
工件架最大横向移动量
30 mm
工件架最大进给量
0.42 mm(半径)420步
粗磨速度(有级10档)
1.2~5 mm/min
精磨速度(有级10档)
0.25~1 mm/min
工件架快速趋近速度
15 mm/min(常量)
工件架粗精进给微退量
0.001~0.009mm微退速度15mm/min
步进电机脉冲当量
168mm
磨架往复振幅
工作台振荡频率
150~600次/min(无级可调)
工件转速
495,650,825,990,1300,1650r/min
床头横向移动量(手动)
50 mm
床头横向最大进给量
不小于0.6mm(机动,可调)
床头横向进给速度
0~10mm/min
床头最大回转角度
30°
床头最大回跳量
5mm
手轮每转床头移动量
机床名称:内圆磨床3MZ205C(莱必泰)
磨孔直径
Φ10~Φ50 mm
最大磨削宽度
9~22mm
最大工件外径
Φ18~Φ70 mm
工作台最大纵向行程
140 mm
工作台振荡行程(往复)
0~7mm(可调)
工作台振荡频率
200次/min
工件轴座回转角度
±2o
工件轴转数
工件架最大横向移动量
进给机构
采用伺服电机,滚珠丝杆螺母传动,进给量为0.25μm/步(半径方向)。
(最小每次进给量)
0.001mm(1μm/步)
砂轮修整补偿量
(有级可调10档,mm)
0 0.002 0.004 0.006 0.008 0.010 0.012 0.014 0.016 0.018

NC车床自动上下料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NC车床自动上下料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图 1 机床上下料系统控制原理
2 上下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统的硬件部分
上下料系统为两轴伺服驱动直角坐标、门型自动上 下料系统,专为搭配 NC 车床加工使用。主要由两轴伺服 单臂双夹自动上下料机械手、12 站圆盘型供收料机和人 机操作画面组成。两轴伺服单臂双夹自动上下料机械手 负责快速顺畅地进行物料的供料与卸料,12 站圆盘型供 收料机负责备料和工件的存储,人机操作画面负责人性 化的操作。
两轴伺服单臂双夹自动上下料机械手可以夹取块 材、棒材两种类型。机械手设备采用 PCM-2500 两轴伺 服驱动系统,伺服驱动为三菱控制系统[2]。机械手控制 系统参数见表 1。
表 1 机械手控制系统参数
参数 水平 X 轴最大行程/mm 垂直 Z 轴最大行程/mm 工件姿势回转角度 θ 轴/° 水平 X 轴最大速率(m/min) 垂直 Z 轴最大速率(m/min) 姿势回转 θ 轴最大速率(red/sec) 伺服 X 轴输出减速比 伺服 Z 轴输出减速比
1 上下料系统的控制原理
NC 车床上下料系统主要为数控车床加工服务,负责 数控车床的上料、下料任务。该系统主要由两轴伺服单 臂双夹自动上下料机械手、12 站圆盘型供收料机和触屏 控制三部分组成[1]。触屏控制发出指令,自动上下料机 械手负责从 12 站圆盘型供料站运送原材料到 NC 车床, NC 车床加工完毕后,再由机械手卸料,把成品再输送到 收料机。随后,机械手再次供料给 NC 车床,不断循环下 去。机床上下料系统控制原理见图 1。
随着国家 2025 计划的推出,“中国制造”逐渐转变为 “中国智造”,企业制造系统的自动化程度也不断提高。 此外,随着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企业也急需实现智能化 改造。随着企业产量的增加和数控机床技术的发展,传 统的人工操作已经不能满足生产需求,急需进行智能制 造。为了响应国家号召,本文针对某公司数控机床进行 机床上下料系统的改造设计。

数控机床技术:自动上下料的数控机床设计

数控机床技术:自动上下料的数控机床设计

数控机床技术:自动上下料的数控机床设计目前传统数控车床加工工件时还需人工上下料,即使有些采用工业机器人实现自动上下料,但是成本高,无法满足用户需求。

此外,目前人工成本日益增加,需要通过实现车床加工自动化、一人看管多台车床,从而减少人本成本及提高生产效率。

用于轴类零件的自动上料数控车床,该技术方案中车床采用空心主轴以及同轴连接的空心卡盘,自动上料装置设置在空心主轴的后部末端,将轴类工件通过空心主轴上料到空心卡盘中,该技术方案中自动上料装置结构设计复杂、车床整体体积大、制造成本高。

从优化车床整体设计、简化自动上料装置以及降低制作成本的角度出发,设计一种无人装卸的智能车床。

自动上下料的数控机床设计床身,还包括设置在床身上的主轴组件、刀具组件和工件送料组件;床身的一侧具有安装支撑架,安装支撑架和床身为一体成型;主轴组件包括主轴导轨、主轴座和主轴;主轴导轨沿Z轴方向且沿Z轴的周向倾斜固定在床身上;主轴座滑动安装在主轴导轨上;主轴安装在主轴座上,其中轴线沿Z轴方向,其前端安装有夹具;刀具组件包括刀座导轨、刀座、转塔刀架;刀座导轨固定在床身上,其中轴线与Z轴垂直,且与水平面的夹角为锐角;刀座滑动安装在刀座导轨上;转塔刀架安装在刀座的一侧,其中轴线沿Z轴方向;工件送料组件包括下支撑板和工件承运板;下支撑板安装在床身一侧的安装支撑架上,其一端固定连接有U型支撑板,U型支撑板沿竖直方向布置,其开口处向上;U 型支撑板两侧面上部位置相对开设有通孔,其一侧面上设置有水平方向布置的工件送料气缸,工件送料气缸的气缸杆穿过该侧面的通孔;工件承运板上设置有工件输送滑道,工件承运板和工件输送滑道均沿与Z轴垂直的方向布置,且工件承运板与水平面呈锐角倾斜地设置在下支撑板的上方,其一端卡进U型支撑板的两侧面之间形成的空隙里,且其位置低于U型支撑板两侧面上部位置相对开设的通孔的位置,且该端的末尾处设置有挡板;工件送料气缸的气缸杆的中轴线、U 型支撑板两侧面上部位置相对开设的通孔的中轴线与主轴组件中主轴的中轴线重合。

自动内圆磨床操作规程模版

自动内圆磨床操作规程模版

自动内圆磨床操作规程模版一、工作准备1. 确保自动内圆磨床的机床主体和附属装置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无损坏和故障。

2. 确保自动内圆磨床的运行环境清洁整洁,并保持通风良好。

3. 检查自动内圆磨床上的润滑油和冷却液,确保其足够充足。

4. 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耳塞、防护手套等。

二、操作步骤1. 将工件安装在自动内圆磨床的夹具上,并进行固定,确保安全可靠。

2. 打开自动内圆磨床的电源开关,按照设定参数进行操作系统的启动。

3. 设置自动内圆磨床的加工参数,包括工件尺寸、加工速度、进给量等。

4. 打开自动内圆磨床的冷却系统,确保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适当的温度。

5. 启动自动内圆磨床的主轴,控制加工的开始和停止。

6. 监控自动内圆磨床的加工过程,观察工件表面是否平整光滑,并调整加工参数以达到要求的加工质量。

7. 定期检查自动内圆磨床的润滑油和冷却液的状态,及时添加或更换。

8. 在加工完成后,关闭自动内圆磨床的主轴和冷却系统,停止操作系统的运行。

9. 将加工好的工件从夹具上取下,并进行检查、清理和包装。

三、安全注意事项1. 在操作自动内圆磨床时,严禁戴手套、长袖衣物等松散物品,以免被夹紧或被绞入机器内。

2. 在调整加工参数或检查设备时,必须切断电源,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

3. 坚决遵守操作规程,不得随意修改设定参数,以免造成设备故障或操作失误。

4. 操作过程中要注意身体平衡,禁止适当姿势操作以避免被机械部件击中或坠落。

5. 定期对自动内圆磨床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6. 不得擅自拆卸自动内圆磨床的任何部件,如需维修或更换,应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四、紧急情况处理1. 在自动内圆磨床操作过程中,如果发生异常声响或异味,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切断电源,进行检查和处理。

2. 在发生设备故障或事故时,应迅速报告上级领导和维修人员,并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

3. 在处理紧急情况和设备故障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内圆磨床的操纵与调整方法PPT课件

内圆磨床的操纵与调整方法PPT课件

二、M2110A型内圆磨床的主要技术参数及 规格
三、内圆磨床的操纵和调整
图3-2 所示为M2110A型内圆磨床的结构。
图3-2 M2110A 型内圆磨床的结构 1-电器操作板 2-换向手柄 3-修整器回转头 4-行程压板 5-中停压板 6-微 调挡铁7-反向挡铁 8-行程阀 9-修整挡铁 10-开停旋钮 11-动作选择旋钮 12-速度调节旋钮 13-修整速度旋钮 14、17-手轮 15-电源旋钮 17-转速选
一、内圆磨床主要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3.内圆磨具 内圆磨具7安装在磨具座中,该机床备有一大一小两个内圆磨具,可根据所 磨削工件的孔径大小来选用。用小磨具时,要在磨具壳体外圆装上两个衬套后 才能装进磨具座内。 磨具座上分别装有夹紧螺钉和间隙调整螺钉,以夹紧磨具或松开磨具座盖, 便于调换磨具。内圆磨具的主轴由电动机经传动带直接带动旋转,调换带轮可 变换内圆磨具的转速,以适应磨削不同直径的工件。磨具座及电动机均固定在 横滑板8上,横滑板可沿着固定在床身11上的桥板9上面的横向导轨移动,使砂 轮实现横向进给运动。
四、万能外圆磨床在磨削内圆时的操纵和调整
图3-3 内圆磨具位置的调整(翻落式) 1-插销 2-转体 3-传动带 4-砂轮架 5-内圆磨具 6-螺钉
四、万能外圆磨床在磨削内圆时的操纵和调整
2.头架主轴间隙的调整 万能外圆磨床在磨削外圆时,为了保证头架主轴的回转精度和防止在 磨削时顶尖与工件一起旋转,必须将头架主轴间隙放松。各种型号的万能 外圆磨床头架主轴间隙的调整方法有所不同。如M1420A型万能外圆磨床, 头架主轴间隙是用拨叉转动装在头架主轴后端的间隙调整盘来调整的,顺 时针方向间隙放松,逆时针方向间隙收紧,如图3-5所示。
五、操作注意事项
3.内圆磨床每次启动油泵后,首先必须使工作台退到底, 让油泵自动进行 排气,然后开始工作,否则工作台会产生爬行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轴承圆磨床自动上下料系统设计目次1 轴承圆磨床自动上下料系统概述 (1)1.1 课题的来源与意义 (1)1.2 课题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1.3 课题的设计任务与技术要求 (5)2 轴承圆磨床总体设计与布局 (7)2.1 轴承圆的磨削原理与特点 (7)2.2 轴承圆磨床的加工对象,围及要求 (8)2.3 机床的主要运动参数分析 (9)2.4 影响机床加工精度和效率的工艺因素 (10)2.5 机床主要部件结构方案评价 (11)2.6 机床的工作循环过程 (12)2.7 机床的造型设计 (13)2.8 机床的总体布局 (15)3 轴承圆磨床自动上下料系统设计 (16)3.1 上下料方案设计 (16)3.2 上料机构“双料”故障的成因和预防 (17)3.3 输料槽的设计 (23)3.4 气缸的选择 (23)设计总结 (27)致 (29)参考文献 (30)1 轴承圆磨床自动上下料系统概述1.1 课题的来源与意义1.1.1 课题的来源现今轴承生产中,套圈磨削工艺及专用磨床不能满足高精度,高效率的要求,与国外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工艺设备的落后是国产轴承精度低,性能差,成本高以及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低的主要原因。

在所有轴承加工设备中,表面磨床的水平具有表征意义。

这主要是磨削孔径限制了砂轮尺寸及相应的系统结构和几何参数,从根本上限制了工艺系统的的刚性。

圆磨削速度要从砂轮主轴的转速的提高寻找出路,相应的就带来了高速主轴轴承的制造,应用装配技术和高速下的振动及动平衡一系列要求。

轴承套圈径公差严格,在大批量与高效率的生产条件下,难以用定程控制尺寸,必须配用各式主动测量系统,从而增加了圈磨床结构及尺寸的复杂性。

该课题来源于生产实践。

在深沟球轴承圈的加工中,圆磨削是一道关键工序。

其原因是:受孔径限制,砂轮尺寸小,砂轮消耗快,影响磨削效率和质量。

现代磨削技术在不断的发展和提高,对于轴承圈圆的磨削,越来越要求磨床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和高可靠性,而传统的手动和半自动圆磨床难以满足使用要求,因此设计开发全自动圆磨床则显得尤为重要。

1.1.2 课题的背景与意义轴承圆圈磨床是指用于磨削轴承圆的专用磨床。

五十年代,开始逐步发展了切入式轴承专用圆和外圆磨床;至八十年代,随着机床基础元件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轴承套圈圆和外圆磨床的技术的日趋完善,相继出现了PC和CNC控制轴承套圈圆和外圆磨床及CAC控制的轴承套圈圆磨床,使现代控制技术与先进的机床功能组件相得益彰,大大提高了机床的自动化程度、可靠性、工作精度和生产效率。

迄今为止,较著名的轴承磨床制造厂主要有:美国的勃兰恩特、希尔德;西德的奥佛贝克;意大利的西马特、法米尔、诺瓦;日本的精工精机、东洋工业公司;东德的柏林机床厂、卡尔马克思城磨床厂等。

本课题为生产轴承的企业提出的实际课题。

小型深沟球轴承是使用量较大的轴承产品。

其生产方式为大批量生产。

由于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生产厂家特别重视产品的质量和加工效率。

在深沟球轴承圈的加工工序中,圈磨削是一种瓶颈工序,也是关键工序。

传统的手动和半自动磨床难以满足使用要求。

因此,有必要设计开发以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为目的的全自动轴承圈圆磨床。

通过设计改进的预期成果是将此深沟球轴承圆磨床制造出来并投入到实际生产轴承圈的生产中,达到提高精度、加工效率和质量的目的。

1.1.3 课题设计要解决的问题轴承加工是以大批量为特征的,因此加工设备不仅要保证轴承所要求的各项精度而且效率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

所以上下料的辅助时间是可以考虑缩短来提高效率的。

而随着轴承工业的发展,对轴承磨床的加工精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尺寸精度是轴承加工中控制的一项关键之一。

所以我们有必要去对上下料及进给进行研究。

在学校翻阅图书馆大量文献,研究出初步的设计方案。

去工厂进行实地考察,结合书本知识,得出最佳设计方案。

根据任务分工,我主要负责设计机床的上下料系统。

设计过程中,通过翻阅大量的通用机床的设计资料,并总结设计机床的主要特点,从而得出了该机床的上下料装配图和机床装配图。

虽然各种机床的功能和要求不同,但就其磨削原理而言,同属于表面磨削,其运动方式和总体布局也基本相同,大多数部件通用。

目前,国各厂对中高级精度轴承多采用二次磨削,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拟用一次磨削代替且达到终磨技术要求。

要在大批生产高效的条件下,满足上述技术要求,从磨床设计的观点来看,可以归结为磨削几何精度、尺寸精度及效率三个方面的要求。

用因果分析尺寸精度、几何尺寸及磨削效率的影响因素,从而选择最佳装夹部件方案,在考虑运动图的设计布局及造型设计,最后决定最佳的方案。

1.2 课题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1.2.1 课题研究现状随着轴承工业的迅速发展,对轴承磨床的加工精度、效率、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尺寸精度是轴承加工中控制的一项关键精度之一,而磨床的进给机构直接影响轴承套圈加工的尺寸精度。

因此,随着轴承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需要更加精密高效的磨床进给机构。

磨床能加工硬度较高的材料,如淬硬钢、硬质合金等;也能加工脆性材料,如玻璃、花岗石。

磨床能作高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很小的磨削,也能进行高效率的磨削,如强力磨削等。

小型深沟球轴承是使用量较大的轴承产品。

其生产方式为大批量生产。

由于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生产厂家特别重视产品的质量和加工效率。

在深沟球轴承圈的加工工序中,圈磨削是一种瓶颈工序,也是关键工序。

传统的手动和半自动磨床难以满足使用要求。

因此,有必要设计开发以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为目的的全自动轴承圈圆磨床。

1.2.2 课题国外研究的概况作为整个工业基础的机械制造业,正在朝着高精度、高效率、智能化和柔性化的方向发展。

磨削、超精研加工(简称“磨超加工”)往往是机械产品的终极加工环节,其机械加工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作为机械工业基础件之一轴承的生产中,套圈的磨超加工是决定套圈零件乃至整个轴承精度的主要环节,其中滚动表面的磨超加工,则又是影响轴承寿命以及轴承减振降噪的主要环节。

因此,历来磨超加工都是轴承制造技术领域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

国外轴承工业,60年代已形成一个稳定的套圈磨超加工工艺流程及基本方法,即:双端面磨削——无心外圆磨削——滚道切入无心磨削——滚道超精研加工。

除了结构特殊的轴承,需要附加若干工序外,大量生产的套圈均是按这一流程加工的。

几十年来,工艺流程未出现根本性的变化,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轴承制造技术没有发展。

简要地说,60年代只是建立和发展“双端面——无心外圆——切入磨——超精研”这一工艺流程,并相应诞生了成系列的切入无心磨床和超精研机床,零件加工精度达到3~5um,单件加工时间13~18s(中小型尺寸)。

70年代则主要是以应用60m/s高速磨削、控制力磨削技术及控制力磨床大量采用,以集成电路为特征的电子控制技术的数字控制技术被大量采用,从而提高了磨床及工艺的稳定性,零件加工精度达到1~3um,零件加工时间10~12s。

80年代以来,工艺及设备的加工精度已不是问题,主要发展方向是在稳定质量的前提下,追求更高的效率,调整更方便以及制造系统的数控化和自动化。

而目前国经过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近年主机发展的需要,从而带动了汽车轴承、精密机床轴承、铁路轴承、家电用轴承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轿车轴承发展迅猛,这无形带动了自动轴承圈圆磨床的技术和硬件的更新,目前国大部分磨床的系统由液压进给补偿系统改成步进电机进给补偿系统,步进电机替代了原来的复杂的液压进给补偿系统,将原来液压波动和机械零件加工传动链的误差消除了,并且步进电机可以把进给过程分成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可以选用不同的脉冲频率控制进给速度,可以用脉冲数来控制机床工作台精进给,大大提高了轴承的精度。

不过相比国外先进的伺服电机控制系统,能将快跳油缸和谐波减速器去掉,采用滚珠丝杠和伺服电机直联结构,使得机械系统误差最小,步进电机又在抗干扰能力和重复定位精度能力上比伺服电机上差了一截,以致国的轴承在寿命和可靠度上面还是比不上国外,不过相信随着轴承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我们与国外的差距会越来越来小。

十八世纪30年代,为了适应钟表、自行车、缝纫机和枪械等零件淬硬后的加工,英国、德国和美国分别研制出使用天然磨料砂轮的磨床。

这些磨床是在当时现成的机床如车床、刨床等上面加装磨头改制而成的,它们结构简单,刚度低,磨削时易产生振动,要求操作工人要有很高的技艺才能磨出精密的工件。

1876年在巴黎博览会展出的美国布朗-夏普公司制造的万能外圆磨床,是首次具有现代磨床基本特征的机械。

它的工件头架和尾座安装在往复移动的工作台上,箱形床身提高了机床刚度,并带有圆磨削附件。

1883年,这家公司制成磨头装在立柱上、工作台作往复移动的平面磨床。

1900年前后,人造磨料的发展和液压传动的应用,对磨床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随着近代工业特别是汽车工业的发展,各种不同类型的磨床相继问世。

例如20世纪初,先后研制出加工气缸体的行星圆磨床、曲轴磨床、凸轮轴磨床和带电磁吸盘的活塞环磨床等。

自动测量装置于1908年开始应用到磨床上。

到了1920年前后,无心磨床、双端面磨床、轧辊磨床、导轨磨床,珩磨机和超精加工机床等相继制成使用;50年代又出现了可作镜面磨削的高精度外圆磨床;60年代末又出现了砂轮线速度达60~80米/秒的高速磨床和大切深、缓进给磨削平面磨床;70年代,采用微处理机的数字控制和适应控制等技术在磨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随着高精度、高硬度机械零件数量的增加,以及精密铸造和精密锻造工艺的发展,磨床的性能、品种和产量都在不断的提高和增长。

圆磨床和其他磨床一样,在提高效率、自动化程度和万能性方面有较大的发展。

但精度提高得很慢。

十多年来,孔不圆度最佳值一直保持在0.3~1μm之间,最高表面粗糙度Ra0.08。

为了适应大批量生产,各国都出现一批自动圆磨床,如美国海尔特公司的 OCF 型圆磨床,美国Bryant公司的C-2型圆磨床,德国SIP200X315型圆磨床。

1.2.3 课题的发展趋势与应用对象磨床是各类金属切削机床中品种最多的一类,主要类型有外圆磨床、圆磨床、平面磨床、无心磨床、工具磨床等。

外圆磨床是使用的最广泛的,能加工各种圆柱形和圆锥形外表面及轴肩端面的磨床。

万能外圆磨床还带有圆磨削附件,可磨削孔和锥度较大的、外锥面。

不过外圆磨床的自动化程度较低,只适用于中小批单件生产和修配工作。

圆磨床的砂轮主轴转速很高,可磨削圆柱、圆锥形孔表面。

普通圆磨床仅适于单件、小批生产。

自动和半自动圆磨床除工作循环自动进行外,还可在加工中自动测量,大多用于大批量的生产中。

平面磨床的工件一般是夹紧在工作台上,或靠电磁吸力固定在电磁工作台上,然后用砂轮的周边或端面磨削工件平面的磨床;无心磨床通常指无心外圆磨床,即工件不用顶尖或卡盘定心和支承,而以工件被磨削外圆面作定位面,工件位于砂轮和导轮之间,由托板支承,这种磨床的生产效率较高,易于实现自动化,多用在大批量生产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