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资源全集
高中物理教案全套

高中物理教案全套【篇一:高一物理必修1全册教案】第一章1.1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教材分析本课选择人教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物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本章章名“运动的描述”点明本章研究的内容是描述机械运动的物理量:时间,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要理解这些物理量首先必须理解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质点是高中物理中介绍的第一个物理模型,正确理解质点的概念是研究后面运动学知识的重要前提,而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将该物体忽略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看成质点进行研究,对更好的进行物体运动描述提供了方便。
其次由于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在对物理的运动情况进行描述前首先必须要建立参考系,而所研究的运动形式以直线运动居多,所以用坐标系分析物体位置的变化会更加直观形象,所以本节课在讲授质点和参考系知识的同时,也添加了坐标系这一新内容。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质点的定义和条件,知道质点是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初步意识到物理模型正在探索中。
自然法则的作用,并初步掌握在哪些情况下物理学作为粒子。
2.知道什么是参考系,了解参考系选择在描述物体运动中的作用,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参数。
考系。
3、理解坐标系的概念,会用一维坐标系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同时也会用二维坐标系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将生活实际与物理概念相联系,通过具体事例引出质点这一理想化模型,初步掌抓住科学的抽象来抓住一个物体的本质,建立物理的理想化模型。
2.通过参考系的研究,知道从不同角度研究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从熟悉的例子中体会运动。
描述的相对性。
3、体会用坐标系描述物体位置的优越性,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物理研究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质点模型的建立体验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之一科学抽象渗透研究问题时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辩证唯物主义价值观和科学思维方法。
2、通过研究和体会“参考系的选取不同对运动的描述可以不同”。
培养学生运用观察和比研究移动物体的习惯,提高你对周围世界的认识。
2024年人教版必修一高中物理全册课件

2024/2/29
17
04
能量守恒定律与动量定理
2024/2/29
18
功和能概念辨析及计算方法
功的定义及物理意义
能的概念及分类
功是力在空间上的积累效果,表示力对物 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所做出的贡献。
能是物体具有做功的本领,可以分为动能 、势能、热能等多种形式。
功和能的关系
功和能的计算方法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做了多少功就有多 少能量发生了转化。
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
向心力是维持质点做圆周运动的力,向心加速度是描述质点做圆 周运动时速度方向改变快慢的物理量。
24
万有引力定律内容讲解
2024/2/29
万有引力定律内容
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引力,且这个引力与它们质量的乘积成 正比,与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引力常量
万有引力定律中的比例系数G,称为引力常量,其值由卡文迪许通 过实验测得。
13
牛顿运动定律内容讲解
2024/2/29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01
讲解惯性概念,阐述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其运动状态不会
发生改变。
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定律)
02
阐述物体加速度与作用力、质量之间的关系,即F=ma,并解释
其物理意义。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03
说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
5
学习方法与技巧分享
01
02
03
04
理解概念
掌握物理概念是学好物理的基 础,要注重对概念的理解和记 忆。
建立知识体系
将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 完整的知识体系,有助于更好 地理解和运用物理知识。
高中物理必修二全册优质精品课精品课件

高中物理必修二全册优质精品课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掌握力学、机械波、电磁波、光和现代物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方法。
2.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力学中的曲线运动、机械波的产生与传播、电磁波的发射与接收、光的量子性。
2. 教学重点:牛顿运动定律、波动方程、电磁波谱、光电效应。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实验器材(如小车、滑轮、光源、光屏等)。
2. 学具:笔记本、教材、文具、实验报告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如播放运动员起跑、飞机起飞等视频,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力学原理。
2. 新课导入:讲解教材第一章力学内容,结合PPT课件,使学生理解力的作用和牛顿运动定律。
3.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如小车受力分析、物体运动轨迹等,详细讲解解题思路和步骤。
4. 随堂练习:布置力学题目,让学生当堂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实验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力学实验,如测定弹簧常数、滑轮组效率等,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六、板书设计1. 高中物理必修二全册2. 内容:分章节列出重点知识点,如力学、机械波等。
3. 形式:采用思维导图或流程图,简洁明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求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时间。
(2)实验题:测定光的折射率。
(3)简答题:简述电磁波谱的组成。
2. 答案:见附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相关书籍、网站和科普视频,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提高物理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1. 力学难点:曲线运动的理解,特别是圆周运动和抛体运动的动力学分析。
高中物理【电磁波的发现及应用 能量量子化】教学资源

高中物理【电磁波的发现及应用能量量子化】教学资源一电磁场1.电磁场:变化的电场和磁场总是相互联系的,形成不可分割的统一的电磁场。
2.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1)变化的磁场产生了电场。
(2)变化的电场产生了磁场。
二电磁波及其应用1.电磁波: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交替产生,由近及远地向周围传播,空间就存在电磁波。
2.电磁波的速度:麦克斯韦指出了光的电磁本质,他预言电磁波的速度等于光速。
3.电磁波的实验证实:赫兹通过实验捕捉到了电磁波,证实了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
4.电磁波谱(1)电磁波的波长、频率、波速的关系:c=λf。
(2)在真空中,电磁波的速度c=3.0×108 m/s。
(3)按电磁波的波长或频率大小的顺序把它们排列起来就是电磁波谱。
(4)电磁波谱的排列:按波长由长到短依次为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 射线、γ射线。
5.电磁波的能量及电磁波通信(1)电磁波是一种物质,而且具有能量。
(2)移动电话、互联网也是利用电磁波来传输信息的。
(3)电磁波的传输:既可以通过有线传播,也可实现无线传播。
三能量量子化1.热辐射(1)定义:我们周围的一切物体都在辐射电磁波,这种辐射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所以叫作热辐射。
(2)特点:当温度升高时,热辐射中波长较短的成分越来越强。
2.黑体(1)定义:如果某种物体能够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这种物体就叫作黑体。
(2)特点:①黑体不反射电磁波,但是却可以向外辐射电磁波。
②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它的温度有关。
3.能量子(1)普朗克的假设:振动着的带电微粒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值ε的整数倍。
(2)能量子:这个不可再分的最小能量值ε叫作能量子。
(3)能量子公式:ε=hν,其中ν是电磁波的频率,h称为普朗克常量,h=6.626×10-34 J·s。
(4)光子:光本身就是由一个个不可分割的能量子组成的,频率为ν的光的能量子为hν。
《高中物理教案》课件

《高中物理教案》PPT课件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高中物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并应用物理学的基本原理,提高科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
学会运用物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观察、实验、分析、推理、判断等科学方法。
学会运用物理模型和数学工具进行科学计算和表达。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对物理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树立科学精神。
认识物理科学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提高创新意识。
三、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内容包括:1. 物理学基本概念和原理2. 力学基本规律3. 热学基本概念和规律4. 电磁学基本概念和规律5. 光学基本概念和规律四、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课件和实验设备,进行生动、直观的教学。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实验操作能力等。
2. 作业与测验: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 期中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在本单元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成果。
六、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通过生动、直观的图片、动画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
2. 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验操作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 教学参考书和习题集: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4. 在线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资料和拓展知识。
七、教学进度安排本单元的教学进度安排如下:1. 第一课时:介绍物理学基本概念和原理2. 第二课时:讲解力学基本规律3. 第三课时:介绍热学基本概念和规律4. 第四课时:讲解电磁学基本概念和规律5. 第五课时:介绍光学基本概念和规律6. 第六课时:复习本单元知识点,进行课堂讨论和提问7. 第七课时: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点八、作业与反馈1. 作业布置:根据课堂内容和知识点,布置相应的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024年高中物理课件

交流电与电磁波
正弦交流电的产生与描述
通过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产生正弦交流电,可用最大值、有效 值、角频率等物理量描述。
电阻、电感、电容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
分别呈现阻性、感性和容性特性,影响交流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及功 率因数。
电磁波的发射与接收
通过振荡电路产生高频电磁波,利用天线发射和接收电磁波实现通信 。
原子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带正电,电子 带负电。
原子核的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原子序数与质量数
原子序数等于质子数,质量数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
放射性元素及其衰变
放射性元素
能够自发地放出射线的元 素。
衰变类型
包括α衰变、β衰变和γ衰 变等。
衰变规律
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衰变 是随机的、不连续的,但 大量原子核的衰变却遵循 一定的统计规律。
热机从热源吸收的热量和向冷源放出的热 量之比称为热机的效率,反映了热机将热 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能力。
制冷机的工作原理
制冷机的性能系数
通过消耗一定的机械能或电能,将热量从 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实现制冷的目 的。
制冷机在单位时间内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 与消耗功率之比称为制冷机的性能系数,反 映了制冷机的制冷效率。
03
电磁学原理
静电场与恒定电流
01
02
03
04
库仑定律
描述点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定 律,是静电学的基础。
电场强度
反映电场对电荷作用力的物理 量,通过电场线形象表示。
电势与电势差
描述电场中某点电势能的物理 量,电势差反映电场力做功的
能力。
恒定电流
大小和方向均不随时间变化的 电流,遵循欧姆定律和基尔霍
高中物理课件大全

动量守恒定律课件
总结词
动量守恒定律是高中物理力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掌握动量守恒定律对于解决相 关问题至关重要。
详细描述
本课件从动量的定义、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述、动量守恒的条件出发,结合实例, 详细讲解了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动量守恒定律,提高解 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机械能守恒定律课件
电场强度的计算
在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的大小等于场强处处相等的区域内 的任意两点间的电势差除以这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为E=U/d ,其中E为电场强度,U为两点间的电势差,d为两点间的距 离。
直流电路课件
欧姆定律
在直流电路中,电阻两端的电压与电流成正比,即U=IR。其中U为电阻两端的电压,I为电流,R 为电阻。
面积的关系。
注意事项
03
注意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方法,避免短路和过载;测量时要
注意电阻器的几何尺寸的准确性;电源电压应保持稳定。
电磁感应实验课件
实验目的
学习和掌握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
VS
实验原理
通过磁场的变化,引起导体中的感应电流 ,进而产生感应电动势。
电磁感应实验课件
01
02
03
实验步骤
激光应用
激光在生产、医疗、科研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例如,激光切割、激光打标、激光雷达、激光武器等。此 外,激光在通信、测量、光学仪器制造等方面也有重要的应用。
04
量子力学课件
波粒二象性课件
光的波粒二象性
爱因斯坦在1905年提出了光具有 波粒二象性,为后来的量子力学
发展奠定了基础。
双缝实验
双缝实验是证明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的经典实验,通过这个实验可以观 察到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
2024版人教版高一物理第一册(必修)全册ppt课件

01绪论Chapter物理学的研究对象物质的基本结构和相互作用01物质的运动和变化规律02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03高中物理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掌握基本的物理概念和规律01培养科学思维和方法02了解物理学在科技和社会中的应用0301020304认真听讲和记笔记积极思考和提问多做练习和巩固注重实验和实践学习方法和要求02运动的描述Chapter质点参考系坐标系030201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时间和位移时间位移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速度匀速直线运动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打点计时器实验步骤安装器材、启动打点计时器、拉动纸带、关闭打点计时器、取下纸带、数据处理。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加速度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即速度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0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Chapter匀变速直线运动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速度与时间关系公式v = v0 + at,其中v0是初速度,a是加速度,t是时间。
这个公式描述了物体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加速度定义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其定义式为a = (v -v0) / t。
位移与时间关系公式平均速度定义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定义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刹车问题竖直上抛运动04相互作用Chapter重力基本相互作用重力的概念重力加速度重力的应用弹力弹性系数弹力的概念弹性系数是描述物体弹性大小的物理量,其大小与物体的材料和形状有关。
弹力的应用摩擦力的分类摩擦力可分为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三种类型。
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是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在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摩擦力的应用摩擦力在生活和生产中有广泛应用,如刹车系统、传送带等。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全册课件

返回
第2节 时间和位移
【小组讨论】
位移与路程的区别和联系
(1)位移表示质点位置变动的物理量,
运 路程则是表示运动轨迹长度的物理量。
动
的 描
(2)位移是矢量, 路程是标量,
述 位移只与始末位置有关而与路径无关, 而路程与路
径有关。
(3)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 物体的位移大
小才等于路程。
第2节 时间和位移
今天你从家到学 校用了多长时间?
这里有两个“时间”,它们有什么区别?
返回
第2节 时间和位移
你能找出以下哪些是时刻,哪些是时间间隔吗?
起床
6:20
运 晨跑
动
的 早饭
描
述 晨读
6:40--7:00(20分钟) 7:00 7:30--8:00(30分钟)
返回
第2节 时间和位移
一、时刻和时间间隔
1.质点的概念:
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质点。
其特点是无大小、无形状、无体积、有质量。
运
动
的
描
述
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
物理模型: 突出问题
的主要方面而忽略了
次要因素。
返回
第1节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小组讨论】
是不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成质点,很大的物体不能看
成质点?
运
动 结论:物体本身的尺寸大小不是能否看作质点的标准,
运 一维坐标表示: x
动 的
x/m
描
-1 0 1 2 3
述
如果物体(如滑冰运动员)在平面上运动,我
们应如何建立坐标系?
如果物体在空间里运动呢?
返回
第1节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高中物理优质课视频专辑总目录》和《观看优酷视频指南》

《高中物理优质课视频专辑总目录》和《观看优酷视频指南》观看优酷视频指南一个专辑有几十到上百个视频(手按键盘Ctrl 点击Word 上得网址就可以打开专辑链接)高中物理试看视频:第六届全国中学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电场线》浙江骆文洲/v_show/id_XMjM3ODY5M TMy.html高中物理优质课视频专辑总目录:教育局招教考试说课现场直录/playlist_show/id_624932 5.html广东省高中物理名师课堂课例示范/playlist_show/id_6314855.html第九届全国中学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playlist_show/id_616231 7.html首届全国中学物理名师教学大赛/playlist_show/id_554350 5.html第八届全国中学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playlist_show/id_554327 9.html第二届全国中学物理名师教学大赛/playlist_show/id_553999 3.html第五届全国中学物理教学改革创新大赛/playlist_show/id_549961 8.html253新课程山东省高中物理培训/playlist_show/id_570 9980.html227新课程高中物理多媒体教学示范课集锦、/playlist_show/id_568069 0.html1582010年高中物理省优质课评比视频/playlist_show/id_563110 3.html福建省新课程中学物理优质课比赛/playlist_show/id_549187 7.html北京四中高中物理高考第一轮复习视频/playlist_show/id_544550 3.html天利38套高考模拟经典试题讲解/playlist_show/id_544546 8.html高中物理实验大全/playlist_show/id_544542 8.html2010年江苏省首届高中物理名师讲坛视频/playlist_show/id_533083 4.html人教版新课标高中物理专家讲座/playlist_show/id_532331 5.html人教版新课标高中物理演示实验/playlist_show/id_532232 4.html人教版新课标物理教学示范课例/playlist_show/id_530989 4.html首届全国物理名师教学大赛/playlist_show/id_530981 1.html名师指导高中物理高考复习课例/playlist_show/id_529904 9.html2010年湖北省孝感市优质课评比视频/playlist_show/id_5297755.html广东省高中物理优质课评比/playlist_show/id_529164 8.html高中物理人教版新课标3-1/playlist_show/id_527308 5.html高中物理新课标选修3-2/playlist_show/id_527107 3.html上海高中物理教学课例/playlist_show/id_526541 3.html高中物理新课标选修3-4、3-5/playlist_show/id_5255646.html高中物理新课标必修二/playlist_show/id_5255630.html高中物理人教版新课标必修一/playlist_show/id_5255601.html015第六届全国中学物理青年教师教学赛/playlist_show/id_5255592.html 浙江省优质课评比一等奖视频/playlist_show/id_5255566.html 浙江省物理教学分会2008年会实验展示评比视频/playlist_show/id_5255551.html 高中物理新课标课堂教学示范与研究/playlist_show/id_5255536.html 高中物理示范课/playlist_show/id_5255525.html 百节名师丰采课/playlist_show/id_5255515.html 趣味物理实验/playlist_show/id_5255494.html 高中物理新课程优秀特级说课示范/playlist_show/id_5255476.html 第七届物理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playlist_show/id_5255465.html2010年浙江省中学物理优质课评比/playlist_show/id_5255454.html特级教师讲解高考典型例题/playlist_show/id_5255437.html浙江省第十批物理特级教师参评人选课例/playlist_show/id_5195821.html初中物理视频专辑:新课程初中物理广东省名师课堂课例示范/playlist_show/id_624945 7.html228新课程初中物理多媒体教学示范课集锦/playlist_show/id_568069 3.html初三物理(新课程名师授课)/playlist_show/id_549655 8.html初二物理(新课标名师授课)/playlist_show/id_546674 5.html首届全国中学物理名师教学大赛(初中部分)/playlist_show/id_534936 0.html广东省初中物理优质课评比/playlist_show/id_533438 5.html2010年江苏省初中物理优质课评比视频/playlist_show/id_530084 2.html江苏省初中苏教版公开课优质课优秀课例集/playlist_show/id_527108 4.html中考母题/playlist_show/id_5255401.html初中物理/playlist_show/id_5255142.html观看优酷视频指南欢迎各位光临《名师课堂实录》/user_show/uid_wljiaoyu 。
2024年「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全册课件

2024年「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全册课件一、教学内容1. 章节一:静电场详细内容:电荷与电场、电场强度、电势、静电能、电容、静电场中的导体与电容器。
2. 章节二:电流与磁场详细内容:电流、电阻、磁场、电磁感应、交流电、电磁场。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静电场和电流与磁场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2. 学会运用物理公式进行问题分析,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激发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场强度、电势、电磁感应等概念的理解;物理公式的运用。
2. 教学重点:电荷与电场、电流与磁场的基本原理;实验操作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荷模型、电场线演示器、电流表、磁场演示器等。
2. 学具:实验器材(导线、电阻、电容等)、计算器、草稿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如静电现象、磁铁吸引铁钉等,激发学生兴趣。
2. 知识讲解:(1)静电场:电荷与电场、电场强度、电势、静电能、电容、静电场中的导体与电容器。
(2)电流与磁场:电流、电阻、磁场、电磁感应、交流电、电磁场。
3.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与方法。
4.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实验操作:指导学生进行相关实验,提高动手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章节、重要概念、公式、典型例题、实验步骤等。
2. 板书布局:清晰、条理分明,突出重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电场强度、电势的计算;电流、电阻的计算。
(2)实验题: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路,观察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3)分析题:分析电磁感应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详细解答,注重解题过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查阅资料,了解静电场、电流与磁场的最新研究动态。
(2)开展小组讨论,探讨物理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实验,提高实验技能。
高中物理旧教材目录及分享链接

高中物理旧教材目录及分享链接高中物理旧教材目录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物体与质点参考系坐标系2. 时间和位移时刻和时间间隔路程和位移矢量和标量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电磁打点计时器电火花计时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用图像表示速度5.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加速度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探究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进行实验处理数据做出速度——时间图象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用图象表示位移4.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之间的关系5.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加速度6.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绵延两千多年的错误逻辑的力量猜想与假设实验验证第三章相互作用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力和力的图示重力四种基本相互作用2.弹力弹性形变和弹力几种弹力3.摩擦力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4.力的合成力的合成共点力5.力的分解力的分解矢量相加的法则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理想实验的魅力牛顿物理学的基石——惯性定律惯性与质量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制定实验方案时的两个问题怎样由实验结果得出结论3.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单位4.力学单位制5.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牛顿第三定律物体的受力分析6.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7.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共点力的平衡条件超重和失重从动力学看自由落体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目录第五章曲线运动1.曲线运动曲线运动的位移曲线运动的速度运动描述的实例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2.平抛运动平抛运动的速度平抛运动的位移一般的抛体运动3.实验:研究平抛运动4.圆周运动线速度角速度角速度的单位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5.向心加速度6.向心力向心力变速圆周运动和一般的曲线运动7.生活中的圆周运动铁路的弯道拱形桥航天器中的失重现象离心运动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1.行星的运动2.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行星对太阳的引力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3.万有引力定律月——地检验万有引力定律引力常量4.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科学真是迷人”计算天体的质量发现未知天体5.宇宙航行宇宙速度梦想成真6.经典力学的局限性从低速到高速从宏观到微观从弱引力到强引力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1.追寻守恒量——能量2.功功正功和负功3.功率功率功率与速度4.重力势能重力做的功重力势能重力势能的相对性势能是系统所共有的5.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6.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探究的思路操作与作图技巧数据的处理7.动能和动能定理动能的表达式动能定理8.机械能守恒定律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机械能守恒定律9.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方法要注意的问题速度的测量10.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和能量耗散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目录第一章静电场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2 库仑定律3 电场强度4 电势能和电势5 电势差6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7 静电现象的应用8 电容器的电容9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第二章恒定电流1 电源和电流2 电动势3 欧姆定律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5 焦耳定律6 电阻定律7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8 多用电表9 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电阻10 简单的逻辑电路第三章磁场1 磁现象和磁场2 磁感应强度3 几种常见的磁场4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5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6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课题研究霍尔效应附录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目录第四章电磁感应1 划时代的发现2 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3 楞次定律4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5 电磁感应规律的应用6 互感和自感7 涡流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第五章交变电流1 交变电流2 描述交变电流的理量3 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4 变压器5 电能的输送第六章传感器1 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2 传感器的应用(一)3 传感器的应用(二)4 传感器的应用实验附一些元器件的原理和使用要点课题研究怎样把交流变成直流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目录第七章分子动理论1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2 分子的热运动3 分子间的作用力4 温度和温标5 内能第八章气体1 气体的等温变化2 气体的等容变化和等压变化3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4 气体热现象的微观意义第九章物态和物态变化1 固体2 液体3 饱和汽与饱和汽压4 物态变化中的能量交换第十章热力学定律1 功和内能2 热和内能3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4 热力学第二定律5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解释6 能源和可持续发展课题研究如何提高煤气灶的烧水效率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目录第十一章机械振动1 简谐运动2 简谐运动的描述3 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4 单摆5 外力作用下的振动第十二章机械波1 波的形成和传播2 波的图象3 波长、频率和波速4 波的衍射和干涉5 多普勒效应6 惠更斯原理第十三章光1 光的反射和折射2 全反射3 光的干涉4 实验: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5 光的衍射6 光的偏振7 光的颜色色散8 激光第十四章电磁波1 电磁波的发现2 电磁振荡3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4 电磁波与信息化社会5 电磁波谱第十五章相对论简介1 相对论的诞生2 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3 狭义相对论的其他结论4 广义相对论简介课题研究:社会生活中的电磁波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目录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1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2 动量守恒定律(一)3 动量守恒定律(二)4 碰撞5 反冲运动火箭6 用动量概念表示牛顿的第二定律第十七章波粒二象性1 能量量子化:物理学的新纪元2 科学的转折:光的粒子性3 崭新的一页:粒子的波动性4 概率波5 不确定的关系第十八章原子结构1 电子的发现2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3 氢原子光谱4 玻尔的原子模型5 激光第十九章原子核1 原子核的组成2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3 探测射线的方法4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5 核力与结合能6 重核的裂变7 核聚变8 粒子和宇宙课题研究:研究建筑石材的放射性链接:点击。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 第12章电能 能量守恒定律 精品教学课件(共203页)

( ×)
(2)电功与电能不同,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电能向其他形式的能
量转化的过程。
(√ )
(3)电功率越大,表示电流做功越多。
(×)
(4)焦耳定律的表达式为 Q=I2Rt,此式适用于任何电路。 ( √ )
(5)三个公式 P=UI、P=I2R、P=UR2没有任何区别,它们表达相
同的意义,所示 P 即是电功率。
第十二章 电能 能量守恒定律
1.电路中的能量转化 2.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P43 3.实验:导体电阻率的测量 P88 4.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P144 章末复习课 P181
1.电路中的能量转化
一、电功和电功率
1.电流做功的实质:导体中的恒定电场对自由电荷的_静__电_力__做
功。 2.电功 (1)定义
二、焦耳定律
1.内容: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_电__流_的__二__次__方__成正比,跟 导__体__的__电__阻__及_通_电__时__间__成正比。
2.表达式:Q=_I_2_R_t____。
3.热功率
快慢
发热量
Q t
三、电路中的能量转化 1.电动机工作时的能量转化 (1)能量关系:电动机从电源获得的能量一部分转化为机械能, 还有一部分转化为内能。 (2)功率关系:电动机消耗的功率 P 电等于电动机的输出功率 P 机
2.并联电路功率关系 (1)各支路电压相同,根据 P=UR2,各支路电阻上的电功率与电 阻成反比。 (2)总功率 P 总=UI=U(I1+I2+…+In)=P1+P2+…+Pn。
3.结论 无论是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均等于各负 载消耗的功率之和。
【例 1】 有额定电压都是 110 V,额定功率 PA=100 W,PB= 40 W 的电灯两盏,若接在电压是 220 V 的电路上,两盏电灯均能正 常发光,那么电路中消耗功率最小的电路是(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全册课件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全册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
具体章节内容如下:第1章运动的描述1.1 质点1.3 位置、位移和路程1.4 速度和平均速度1.5 加速度和速度变化量第2章力和运动的关系2.1 力2.2 牛顿运动定律2.3 非平衡力的作用2.4 摩擦力第3章动力学方程3.1 动量3.2 动量定理3.3 动量守恒定律3.4 动能定理第4章机械能4.1 机械能守恒定律4.2 机械能的转化4.3 机械能的守恒条件4.4 功能原理第5章机械振动与机械波5.1 简谐振动5.2 振动的描述5.3 机械波的产生与传播5.4 波的干涉与衍射第6章电磁感应6.1 电磁感应现象6.2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6.3 楞次定律6.4 自感现象第7章电流与磁场7.1 电流的磁场7.2 安培环路定律7.3 电磁铁7.4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第8章电磁波8.1 电磁波的产生8.2 电磁波的传播8.3 电磁波的能量与动量8.4 电磁波的应用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运动的描述、力和运动的关系、动力学方程、机械能、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电磁感应、电流与磁场、电磁波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2.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运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机械波的干涉与衍射、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
2. 教学重点:运动的描述、力和运动的关系、动力学方程、机械能的转化与守恒、电磁波的产生与传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实验器材。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实验报告册、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运动员百米冲刺、振动的琴弦等,引导学生关注运动和力的关系。
2. 讲解:根据教材内容,详细讲解运动的描述、力和运动的关系、动力学方程、机械能、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电磁感应、电流与磁场、电磁波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高一物理教学资源

高一物理教学资源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任务旨在为高一学生提供全面而深入的物理教学资源,使学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技能,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力学、电磁学、光学、热学等模块,涉及高中物理课程的重要知识点和难点。
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为学生的物理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2、教学对象本教学任务针对的教学对象为高一学生,他们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但同时也可能存在学习习惯不佳、自律性不强等问题。
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此外,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物理学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物理基本概念、原理和定律,如力、能量、电、磁、光、热等;(2)学会运用物理公式进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3)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技能,能独立完成实验操作,并撰写实验报告;(4)培养科学思维,能运用物理知识解释自然现象,探索科学规律;(5)提高物理学科素养,了解物理科学的发展历程,关注物理学科的前沿动态。
2、过程与方法(1)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运用问题驱动法,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4)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多媒体、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5)注重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物理知识,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念,认识到物理科学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3)培养学生严谨、细致、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养成勤奋、自律、自信的良好品质;(4)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困难和挑战;(5)通过物理学科的学习,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环境等问题,培养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
高中物理【电势差】教学资源

高中物理【电势差】教学资源学习目标要求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1.理解电势差的概念,知道电势差与零电势点的选取无关。
2.掌握电势差的表达式U AB =φA-φB及U AB=W AB q。
3.知道电势差的正负号与电势高低之间的对应关系。
4.知道等势面的概念,理解等势面的特点。
5.知道典型电场等势面的特点。
科学思维(1)类比思想理解电势、电场强度和电势差的定义方法。
(2)类比等高线理解等势线。
(3)在分析带电粒子运动的轨迹问题时培养分析推理能力。
一电势差1.定义:在电场中,两点之间电势的差值,也叫作电压。
2.表达式:若A点电势为φA,B点电势为φB,则U AB=φA-φB,U BA=φB-φA。
3.电势差的正负U AB为正值:A点电势比B点电势高。
U AB为负值:A点电势比B点电势低。
4.静电力做功与电势差的关系(1)关系:W AB=qU AB或U AB=W AB q。
(2)证明:W AB=E p A-E p B=qφA-qφB=q(φA-φB),即W AB=qU AB。
二等势面1.定义:电场中电势相同的各点构成的面叫作等势面。
2.等势面与电场线的关系(1)电场线跟等势面垂直。
(2)电场线由电势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低的等势面。
对电势差的理解(1)电场中A、B、C、D四点的电势如图所示。
A、C及A、B间的电势差为多少?哪个较大?提示:U AC=15 V,U AB=10 V,U AC>U AB。
(2)上图中若取D点电势为零,则A、B、C三点的电势为多少?A、C及A、B间的电势差为多少?提示:φA=18 V,φB=8 V,φC=3 V,U AC=15 V,U AB=10 V。
(3)通过以上计算说明电势、电势差各具有什么特点?提示:电势的大小与零电势点的选取有关,而电势差的大小与零电势点的选取无关。
1.对公式W AB=qU AB和U AB=W ABq的理解(1)公式W AB=qU AB适用于任何电场,式中U AB为A、B两点间的电势差,W AB为q从初位置A运动到末位置B时静电力做的功,计算时要注意W与U的下角标要对应,如W AB=qU AB,W BA=qU BA。
高中物理【电源和电流】教学资源大全

高中物理【电源和电流】教学资源大全学习目标要求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1.理解电流的形成条件、电源的作用和导体中的恒定电场。
2.理解电流的定义、定义式、单位以及方向的规定。
3.会用q =It 分析相关问题。
4.通过建立“柱状模型”推导电流的微观表达式,从微观角度理解影响电流大小的因素。
科学思维(1)物理模型构建:柱状模型。
(2)微观思维:理解影响电流大小的因素。
一 电源1.定义:电源是能不断地把电子从正极搬运到负极的装置。
2.作用(1)移送电荷,维持电源正、负极间有一定的电势差。
(2)保持电路中有持续的电流。
二 恒定电流 1.恒定电场(1)定义:由电路中稳定分布的电荷所产生的稳定的电场。
(2)特点:电荷的分布是稳定的,电场的分布不会随时间变化。
2.恒定电流(1)定义:大小、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
(2)形成:在恒定电场的作用下,导体中的自由电荷做定向运动,在运动过程中与导体内不动的粒子不断碰撞,碰撞阻碍了自由电荷的定向运动,结果是大量自由电荷定向运动的平均速率不随时间变化。
3.电流(1)物理意义:反映了电流的强弱程度。
(2)表达式:I =qt。
(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是A 。
常用的电流单位还有毫安、微安(单位符号分别为mA 、μA )。
(4)电流的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或负电荷定向移动的反方向为电流方向。
对电源的理解从电子移动的角度看电源的作用是搬运电子,维持电源正、负极间有一定的电势差,从而保持电路中有持续电流。
电源P 在内部能把电子从正极A 搬运到负极B ,如图所示。
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电源是怎样实现能量转化的?提示:搬运电子的过程就是克服静电力做功的过程,从而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1.电源的作用(1)从电荷转移的角度看,电源的作用是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持续地定向移动。
(2)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搬运电荷的过程是非静电力做功的过程,从而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
1. 学会在具体的问题中判定物体的机械能是否守恒. 2.初步学会从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观点来解释物理现象,分析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标
通过能量守恒的教学,使学生树立科学观点,理解和运用自然规律,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
学 教学重点
重 点 、 难 点
1.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推导、建立过程,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 2.在具体的问题中能判定机械能是否守恒,并能列出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教学难点 1.从能的转化和功能关系出发理解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2.能正确判断研究对象在所经历的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
师:我们已学习了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动能,我们把它们统称为机械能。这些 不同形式的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那么在相互转化的过程中,他们的总量是否发生变 化?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这方面的问题. [新课教学]
认真观型,写出物体由 A 到 B 的动能定理表达式。
恒. 3.恰当地选取参考平面,确定研究对象在过程的初末状态时的机械能. 4.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列方程,进行求解.
达标检测 PPT 投影
生 1:机械能守 恒定律不 涉及运动 过程中的 加速度和 时间,用它 来处理问 题要比牛 顿定律方 便.
生 2:用机械能 守恒定律 解题,必须 明确初末 状态机械 能,要分析 机械能守 恒的条件.
动能和势能相互转 化,而总的机械能保
持不变。
(因为 A 与 B 是过程中任意两个位置,所以机械能时刻保持不变) 师:下面大家像刚才老师写的步骤一样,看看其他的三张图是否也满足相同的规 律呢?同学们试试看。 教师提问: 在以上物理模型中, 系统的机械能都是守恒的,那他们之间又有什么共同的特 点呢。
学生动手推导,发现 其他三种模型也满足
1、自由落体运动
2、竖直上抛运动
学生根据课前预习导 学案,分小组上台板 书或用投影展示。
A
v1
h1
B
h2
v2
h2 h1
v2 A v1 B
3、平抛运动 v1
4、物体沿光滑斜面下滑
h2
v1
h1 v2
v2 θ
(学生板书)
1 2
mv22
1 2
mv12
mgh1
mgh2
师: 同学们做的非常好,现在我们来分别写出在 A、B 位置的机械能
在 A 点的机械能 在 B 点的机械能
E1
1 2
mv12
mgh1
E2
1 2
mv22
mgh2
第2页
-
徐高中物理教案——主备人 付树雷
第3页共5页
通过观察,机械能 E1 与 E2 有什么关系?
1 2
mv22
mgh2
1 2
mv12
mgh1
Ek2 E p2 Ek1 E p2
即 E2 E1
学生归纳:在只有重 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 动能和势能相互转 化,而总的机械能保
持不变。
数学表达式:
1 2
mv12
mgh1
1 2
mv22
mgh2
即 : Ek1 E p1 Ek 2 E p2
(意义 : 前后状态机械能不变)
牛刀小试:下列实例中哪些情况机械能是守恒的? (ppt 投影)
(学生在小组交流讨论的基础上)完成例题:把一个小球用细绳悬挂起来, 就成为一个摆。摆长为 l,最大偏角为θ 。小球运动到最低位置时的速 度是多大?
自主学习,展示 成果
畅谈收获:学生小结。
第4页
-
徐高中物理教案——主备人 付树雷
第5页共5页
板 7.8 机械能守恒定律
一、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书
二、机械能守恒定律
1.内容: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和势能能够相互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
设 持不变. 2.条件: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
3.应用: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的步骤.
计
第5页
-
教 学 方 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法
教
学
教具准备
手
投影仪、细线、小球,铁架台
段
第1页
-
徐高中物理教案——主备人 付树雷
第2页共5页
[新课导入]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游戏引入:教师利用准备好的演示器材,请两个学生配合,指导其完成一个小游 戏,将小钢球固定在细线的一端,细线的一端系在铁架台上,使小球与细线形成一个 摆。让另一个学生靠近铁架台,另一个同学将小球放在该同学鼻子处释放,小球摆动 过程中能否碰到该同学的鼻子(提醒注意安全)
机械能守恒
E2=E1
运动类型
受力情况
做功的力
自由落体
竖直上抛
平抛运动
沿光滑斜面下滑
教师补充(投影):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而总 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对机械能守恒条件如何理解: 机械能守恒条件:只在重力做功或弹簧弹力做功的系统中。
理解:物体除受重力和弹簧弹力外,还受其他力,但其他力不做功
教师与学生的表现给予点评,补充。 师:通过这个题目的解答,你能够得到什么启发呢?
师:下面大家总结一下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投影学生总结的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组织学生讨论完善这个问 题,形成共同的看法) 生:可以分为以下几步进行: 1.选取研究对象——系统或物体. 2.根据研究对象所经历的物理过程.进行受力、做功分析,判断机械能是否守
徐高中物理教案——主备人 付树雷
第1页共5页
年月 日
课题
§7.8 机械能守恒定律
课 型 新授课(1 课时)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机械能,知道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教
2.会正确推导物体在光滑曲面上运动过程中的机械能守恒,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
知道它的含义和适用条件.
学
3.在具体问题中,能判定机械能是否守恒,并能列出机械能守恒的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
思考,小组讨论
学生思考 小组抢答
第3页
-
徐高中物理教案——主备人 付树雷
第4页共5页
解:拉力 F 不做功,只有重力 G 做功,小球机械能守恒。
以最低点为参考平面。
E1 mgl(1 cos )
E2
1 2
mv
2
mgl(1 cos ) 1 mv 2 2
v 2gl(1 c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