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药物治疗的原则与案例分析
冠心病的案例分析 (1)
冠心病的案例分析 (1)冠心病的案例分析介绍:本文档为冠心病的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病例,对冠心病的病因、病理生理过程、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详细阐述和分析。
章节一:病因与流行病学1.1 冠心病的定义1.2 冠心病的病因1.3 冠心病的流行病学特征1.4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章节二:病理生理过程2.1 血管内皮损伤2.2 血小板聚集与血栓形成2.3 冠状动脉狭窄与缺血2.4 心肌缺血与心肌梗死章节三:临床表现与诊断3.1 冠心病的临床表现3.2 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3.3 心电图检查3.4 心脏超声检查3.5 冠脉造影章节四:治疗与护理4.1 非药物治疗4.1.1 生活方式调整4.1.2 运动疗法4.1.3 心理干预4.1.4 支持性医疗4.2 药物治疗4.2.1 抗血小板药物4.2.2 β-受体阻滞剂 4.2.3 钙离子拮抗剂4.2.4 硝酸酯类药物4.2.5 ACE抑制剂和ARB 4.2.6 利尿剂4.2.7 溶栓及抗凝治疗4.3 手术治疗4.3.1 冠脉血运重建手术 4.3.2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4.3.3 心脏移植4.4 护理措施4.4.1 疼痛管理4.4.2 预防并发症4.4.3 心理支持章节五:预后与并发症5.1 冠心病的预后5.2 冠心病的并发症5.2.1 心力衰竭5.2.2 心律失常5.2.3 心肌梗死5.2.4 心绞痛发作5.2.5 突发死亡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1. 图表:病例的病程记录、实验结果等相关图表。
2. 文献资料:引用的相关文献及数据。
法律名词及注释:1.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指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疾病的总称。
2. 狭窄(Stenosis):指血管内径变窄、通路狭窄的状态。
3. 缺血(Ischemia):指组织或器官供血不足,导致氧气和营养物质供应不足的状态。
4. 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指由于冠状动脉阻塞导致心肌血液供应中断,心肌发生坏死的疾病。
循证医学案例分析作业
循证医学案例分析作业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是指医生在临床实践中,根据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结合自身的临床经验和患者的价值观,进行医疗决策的一种方法。
循证医学的核心是以临床实践为基础,以患者为中心,以最新的科学研究为依据,不断优化医疗决策和治疗方案,提高医疗质量。
下面我们以一个具体的循证医学案例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循证医学的应用过程。
病例描述,一名50岁男性患者,因为胸痛和呼吸困难到医院就诊。
经过详细的检查,发现患者存在明显的冠心病风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
同时,患者的心电图和血液生化指标也提示存在冠心病的可能性。
传统医学观点认为,对于这样的冠心病高危患者,应该立即进行冠脉造影检查,以明确诊断并进行相应的介入治疗。
然而,循证医学的理念告诉我们,医疗决策应该基于最新的临床研究证据。
根据最新的临床研究成果,对于冠心病高危患者,进行冠脉造影检查并不是必然的选择。
相反,对于一些患者来说,药物治疗可能是同样有效甚至更合适的选择。
因此,在面对这名患者时,我们需要进行更加全面的评估,包括患者的具体病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评估、患者的个体化需求等。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利用最新的临床指南和研究成果,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医疗决策。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考虑采用药物治疗的方式,进行定期的随访和评估,以实现更加个体化、精准化的治疗目标。
通过这个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循证医学的应用过程。
循证医学不是简单地依据传统的医学经验和观点,也不是盲目地追随最新的研究成果,而是要在临床实践中,结合科学研究、临床经验和患者的需求,进行医疗决策。
这种方法能够更好地保证医疗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高医疗质量,最大程度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总之,循证医学是一种基于最新科学研究的临床实践方法,它强调以患者为中心,以科学证据为依据,不断优化医疗决策和治疗方案。
在实际的临床实践中,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应用循证医学的理念和方法,以提高医疗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临床用药案例分析
治疗效果与副作用
患者按照医嘱每天按时服药,1 个月后血压降至正常范围。
3个月后复查,血压稳定,无反 弹。
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副作用 ,仅少数情况下出现干咳、头 痛等症状。
02
案例二:糖尿病患者的用药
患者情况介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1
患者年龄:56岁
02
性别:男性
03
04
病史:已确诊糖尿病多年,曾 尝试过多种药物治疗,但效果
硝酸异山梨酯是血管扩张药,用 于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 ,缓解心绞痛症状。
01
患者的主要用药包括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辛伐他汀和硝酸异山 梨酯。
02
03
辛伐他汀是降脂药,用于降低血 脂水平,减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程度,预防心血管事件。
04
治疗效果与副作用
患者长期规律服药后,心绞痛症状得到有效控制,未再出现胸闷、胸痛等不适症状 。
治疗效果与副作用
治疗效果
患者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后,哮 喘症状得到有效控制,咳嗽、气促等症状明 显减轻,肺功能得到改善。
副作用
部分患者使用后可能出现口腔念珠菌感染、 声音嘶哑等副作用,但发生率较低。针对副 作用的出现,医生建议患者在用药期间多饮 水、保持口腔清洁,如出现严重不适及时就 医。
病史:抑郁症多年,曾接 受过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但效果不明显
01
患者年龄:35岁
02
03
职业:公司职员
04
05
症状:情绪低落,丧失兴 趣和愉悦感,失眠,食欲 不振,思维迟缓,自我评 价低,甚至出现自杀念头
用药选择与依据
首选药物
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等抗抑郁药物
依据
临床医学病例分析经典案例
临床医学病例分析经典案例在临床医学中,病例分析是医生们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仔细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各类实验室检查结果,医生们可以逐步确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而经典病例则是那些在医学界广为人知的、难题重重但被成功解决的案例。
本文将围绕临床医学病例分析经典案例展开讨论,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临床医学的奥妙。
一、心血管疾病之冠心病冠心病是一种常见而复杂的心血管疾病,在临床上非常具有挑战性。
我们选取一位中年男性患者的病例进行分析。
这位患者最初来就诊时,主要症状是胸痛,伴有呼吸困难和胸闷感。
医生们首先进行了心电图检查,发现有一种称为“ST段抬高”的异常。
这种异常通常与冠心病有关,但也可能是其他疾病引起的。
进一步的检查显示,该患者的血液中的一种特殊蛋白质淀粉样β位184~187部位缺失,这提示他可能患有冠状动脉硬化。
为了确诊,医生们还进行了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显示室间隔和左室后壁异常增厚,进一步支持了冠心病的诊断。
基于这些结果,医生们选择了介入性治疗方式,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放置了冠状动脉支架。
患者在术后迅速缓解了胸痛症状,并恢复了正常的生活。
这个病例不仅向我们展示了医生在冠心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技术,也提醒我们要重视冠心病的风险因素和早期预防策略。
二、神经系统疾病之帕金森病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特征是肌肉僵硬、震颤和运动困难。
在早期诊断帕金森病的过程中,临床医生们往往需要经验、细致和耐心。
以下是一位老年男性患者的病例。
这位患者初次就诊时,主要症状是四肢震颤和步态不稳。
医生们详细询问了患者的病史,并进行了一系列神经系统检查。
其中包括脑电图、核磁共振成像,以及特殊的步态测验。
这些检查结果发现,患者存在神经细胞退化的迹象,且在深脑结构中出现了特殊的异常信号。
基于这些发现,医生们最终得出了帕金森病的诊断。
为了缓解患者的症状,医生们开展了多学科团队合作。
他们联合神经科、康复科和心理咨询等专业,为患者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冠心病患者案例分析及护理
冠心病患者案例分析及护理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heart disease,CHD)简称冠心病,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脏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机能障碍和(或)器质性病变,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IHD)。最基本的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管腔堵塞。【疾病分类】:一、隐匿型患者有冠状动脉硬化,但病变较轻或有较好的侧支循环,或患者痛阈较高因而无疼痛症状。二、心绞痛型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由于心肌负荷的增加引起心肌急剧的、短暂的缺血与缺氧的临床综合征。三、心肌梗死型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四、心力衰竭型(缺血性心肌病)心肌纤维化,心肌的血供长期不足,心肌组织发生营养障碍和萎缩,或大面积心肌梗死后,以致纤维组织增生所致。五、猝死型分类标准患者心脏骤停的发生是由于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痉挛或栓塞,导致心肌急性缺血,造成局部电生理紊乱,引起暂时的严重心律失常所致。【致病原因】:冠心病的主要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但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认为本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年龄和性别(45岁以上的男性,55岁以上或者绝经后的女性),家族史(父兄在55岁以前,母亲/姐妹在65岁前死于心脏病),血脂异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过低),高血压,尿糖病,吸烟,超重,肥胖,痛风,不运动等【好发群体】:一、45岁以上的男性,55岁以上或者绝经后的女性;二、父兄在55岁以前,母亲/姐妹在65岁前死于心脏病;三、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过低的和伴有高血压、尿糖病、吸烟、超重、肥胖、痛风、不运动等情况的人群。冠心病患者是一类特殊的群体,需要我们细心的照顾,(1)、注意气候的变化,季节是各种疾病发生和流行的季节,冬季早晚温差大,春天时风时雨的天气,均容易诱发心绞痛,因此,病人应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冷天注意保暖避免冷风刺激。(2)、建立良好的生活行为方式是影响冠心病发生、发展及转归的重要因素之一,高血压、高血脂,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注意生活规律,控制情绪,放松精神,愉快生活,保持心情平和,保证睡眠质量,不饮浓茶、咖啡,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以免用力排便而加重病情,适当锻炼,避免做不胜任的体力劳动。(3)、忧虑、焦虑心理护理,冠心病本身对患者就是一个很强的心理刺激,经常担心是否会突然死亡,还可因病情反复、患友病情恶化而产生忧虑和焦虑心理。(1)心理护理:尊重,理解,同情患者,根据具体情况给予安慰,解释和开导,切实帮助患者解决问题。(2)用药护理:冠心病患者需要长期服药。遵医嘱不可随意停用或增减,在用药过程中,学会自我监测,如使用抗凝药阿司匹林时,应饭后温水服用,出现牙龈出血、呕吐、黑便和皮肤出血点时立即停药;使用利尿药,注意观察尿量,出现异常随时就诊。外出时要随身携带硝酸甘油,居家时硝酸甘油放在易取之处,定位放置,家人也应知道,以便发病时及时取用;β受体阻滞剂与钙通道阻滞剂合用会出现抑制心脏的危险,学会自测脉搏,。
冠心病全科医学处理原则+案例分析
冠心病的全科医学处理+案例分析制作者:huhulu2020/03第一节 冠心病的概述第二节 冠心病的临床表现第三节 冠心病的诊断与治疗第四节 冠心病的基层管理目录重点难点熟悉了解掌握冠心病的概念、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冠心病的预防与保健。
冠心病的现状、冠心病与全科医学。
第一节第一节:冠心病的概述一、基本概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rt disease)是指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它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即冠状动脉痉挛一起,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coronary hert disease,CHD),也称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 hert diserse)。
二、临床分型(一)慢性冠脉病(慢性心肌缺血综合症)1.稳定性冠心病2.缺血性心肌病3.隐匿性冠心病(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1. 不稳定性心绞痛2.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3.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三、发病机制(一)脂质浸润学说(二)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学说(三)平滑肌细胞克隆学说(四)内皮损伤反应学说四、流行病学特征(一)地区分布冠心病的流行趋势在世界各国呈现不同类型,与西欧和北美相比,东欧及俄罗斯的冠心病发病率更高; 我国北方冠心病发病率、死亡率明显高于南方,同一地区冠心病的发病率城市高于农村。
(二)季节分布冠心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随季节的变化、气温、气压和湿度的不同,发病率和死亡率也不同;一般冬季多于夏季,在冬季(12月到次年2月)较为频发,1月为发病高峰。
(三)人群分布年龄和性别属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五、常见危险因素(一)饮食 (二)职业 (三)吸烟 (四)肥胖(五)血脂异常 (六)高血压(七)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 (八)家族史(九)其他因素第第二节d第第第二节:冠心病的临床表现一、症状(一)胸痛常表现为发作性胸痛,疼痛部位多位于胸骨体之后,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
最新共识冠心病合并房颤抗栓治疗的11条原则
对于经济困难的患者,应积极寻求社会支持 和援助,减轻患者的经济压力。
原则九:关注并发症预防和处理
在抗栓治疗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如出血、血栓形成等。
对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同时,应加强对患者的监测 和随访,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04
临床实践与案例分析
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一
患者,男性,70岁,冠心病合并阵发性房颤。经过评估,患者适合使用NOACs进行抗 栓治疗。治疗过程中,患者房颤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显著减少,且未出现严重出血事件
。
案例二
患者,女性,65岁,冠心病合并持续性房颤。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建议,选用华法林 进行抗栓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房颤症状得到控制,但需注意定期监测INR
方案。
挑战与解决方案探讨
挑战一
如何平衡抗栓治疗的效果与出血风险?解决方案包括:仔细评估患者的出血风险,选择合 适的抗栓药物和剂量;对于高危患者,可考虑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等降低胃肠道出血风险的 药物。
挑战二
如何应对患者合并多种疾病时的抗栓治疗?解决方案包括: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和合并症 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加强多学科团队协作,共同管理患者的抗栓治疗和其他疾 病治疗。
供辅助决策支持。
个体化治疗推荐
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患 者提供个体化的抗栓治疗方案推荐 ,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远程监测与管理
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患者远程 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并处理抗栓 治疗过程中的问题,提高患者安全 性和依从性。
THANKS
感谢观看
抗血小板药物研发
针对血小板活化的不同环 节,研发新的抗血小板药 物,提高抗血小板治疗的 效果。
冠心病的全科医学处理原则+案例分析
谢谢
初步诊断
1.冠心病 不稳定性心绞痛 心功能Ⅱ级 2.高血压病3级 很高危 3.高脂血症
接下来应怎样处理?
三天后复诊 患者仍感胸闷频繁发作 复查心电图 窦性心律,ST:Ⅱ、Ⅲ、aVF、V3-V6下 移1~2mm,T: aVF、V3、V4倒置,V5- V6低平 肌钙蛋白上升至52ng/L 考虑?
下一步应如何处理?
(三)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超声、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放射性核素检查、超声心动图均有不同程度的临床意义。
四、辅助检查
(四)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最直接的方法。
(五)其他检查
常用心电图负荷试验、血管内超声显像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相关检查。
第三节
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
冠心病的概述
一、基本概念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rt disease)是指冠 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 它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即冠状动脉痉挛一起,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 (coronary hert disease,CHD),也称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 hert diserse)。
(四)心室壁瘤
或称室壁瘤,主要见于左心室。体格检查可见左侧心界扩大,心脏搏动范围较广,可有收缩期杂音。
(五)栓塞
见于起病后1~2周,可为左心室附壁血栓脱落所致,也可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部分脱落所致。
(六)心肌梗死后综合征
为炎症并发症,于心肌梗死后数周至数月内出现,可反复发生。
(七)猝死
猝死是冠心病最严重的并发症。
(3)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对于全身情况能耐受手术者,左主干合并2支以上冠脉冠脉病变 (尤其是病变复杂程度评分较高者),或多支血管病变合并糖尿 病者,CABG应为首选治疗。
冠心病案例分析实训报告
一、案例背景本次实训案例涉及一位68岁男性患者,主诉为发作性胸痛6个月。
患者既往有30年吸烟史,每日15支,无饮酒史。
无糖尿病、高血压病史,无药物过敏史。
患者因情绪激动出现心前区烧灼感,持续4~5分钟后自行缓解,发作时无出汗、恶心、呕吐,无咳嗽、呼吸困难。
此后间断有类似发作,多与劳累及紧张有关,约1~2次/月,未系统诊治。
发病以来,日常活动正常,睡眠差,大小便正常。
查体:体温36.7℃,脉搏74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20/80mmHg。
实验室检查:甘油三酯(TG)2.60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0.71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53 mmol/L。
二、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一)初步诊断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2. 稳定型心绞痛3. 心功能I级4. 血脂异常(二)主要诊断依据1. 症状学依据:患者出现典型的心前区烧灼感,与劳累及情绪紧张有关,发作时无出汗、恶心、呕吐,无咳嗽、呼吸困难,符合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表现。
2. 体征学依据:查体时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正常,但睑结膜苍白提示可能存在贫血。
3. 实验室检查:甘油三酯(TG)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提示血脂异常,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三、鉴别诊断1. 心绞痛与心肌梗死:心肌梗死为急性心肌缺血,疼痛持续时间更长,程度更剧烈,伴有休克、心力衰竭等症状。
本案例患者疼痛持续时间较短,且症状可自行缓解,故排除心肌梗死。
2. 心绞痛与胃食管反流病:胃食管反流病可引起胸骨后烧灼感,但常伴有反酸、嗳气等症状,与本案例患者症状不符。
3. 心绞痛与肋间神经痛:肋间神经痛表现为胸骨后疼痛,但疼痛性质为刺痛或电击样,与本案例患者症状不符。
四、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原则(一)进一步检查1. 心电图:观察ST-T改变,判断心肌缺血情况。
2. 超声心动图:评估心脏功能及结构。
冠心病药历1(改)
冠心病药历1(改) 冠心病药历1(改)1.引言1.1 背景1.2 目的1.3 适用范围1.4 定义2.冠心病概述2.1 定义和分类2.2 病因2.3 症状和表现2.4 诊断方法3.冠心病治疗方案3.1 非药物治疗3.1.1 生活方式干预3.1.2 血压控制3.1.3 血糖控制3.1.4 减轻心脏负荷3.2 药物治疗3.2.1 抗血小板药物3.2.2 β-受体阻滞剂 3.2.3 钙离子拮抗剂3.2.4 ACE抑制剂和ARB 3.2.5 他汀类药物3.2.6 补充治疗4.冠心病药物历史及研究进展 4.1 早期药物治疗4.2 当前的主要治疗药物4.3 新药研发进展5.药物治疗方案评估与调整5.1 评估指标5.2 药物剂量调整原则5.3 药物搭配方案6.冠心病药物副作用及处理 6.1 常见副作用6.2 严重副作用及处理7.冠心病患者教育7.1 疾病知识普及7.2 药物使用指导7.3 生活注意事项8.临床研究和案例分享8.1 临床研究方法和目的 8.2 研究结果和讨论8.3 案例分析和经验分享附件:1.冠心病药物清单2.冠心病患者用药记录表3.冠心病相关研究论文法律名词及注释:1.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血液供应不足导致心肌缺血的一种心脏病。
2.抗血小板药物:一种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及凝集的药物,常用于预防冠心病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3.β-受体阻滞剂:一种通过阻断β-肾上腺素能受体,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的药物。
常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脏疾病的治疗。
4.钙离子拮抗剂:一类通过抑制即激活的慢钙离子通道,降低心肌耗氧量、扩张冠状动脉的药物。
常用于冠心病的治疗。
5.ACE抑制剂和ARB:一类作用靶点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可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荷的药物。
常用于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的治疗。
6.他汀类药物:一种用于降低胆固醇水平的药物,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酶,促进胆固醇的分解和代谢。
常用于冠心病、高血脂等疾病的治疗。
临床医学内科学循环系统教学单元教案临床见习教案冠心病的诊疗教案
临床医学内科学循环系统教学单元教案临床见习教案冠心病的诊疗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临床见习,让学生掌握冠心病的诊疗方法,培养其临床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对冠心病患者的病例分析、体格检查、心电图解读等环节,使学生深入了解冠心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要点。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冠心病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和并发症。
2. 掌握冠心病的诊断方法,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心电图、影像学检查等。
3. 熟悉冠心病的治疗原则和药物治疗方案。
4. 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内容1. 冠心病的概述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2. 冠心病的诊断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心电图解读影像学检查3. 冠心病的治疗治疗原则药物治疗方案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4. 临床见习病例分析患者体格检查心电图解读参与临床讨论四、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冠心病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2.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冠心病病例,引导学生运用临床思维进行诊断和治疗。
3. 临床见习:分组进行患者体格检查、心电图解读,参与临床讨论。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病例,提出诊断和治疗方案,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五、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评估学生对冠心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2. 临床见习报告:评估学生在临床见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病例分析、体格检查、心电图解读等。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提出的诊断治疗方案。
六、教学准备1. 教材:内科学教材、冠心病诊疗指南、心电图解读手册。
2. 设备:心电图机、影像学设备、血压计、听诊器等。
3. 病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冠心病病例。
4. 分组: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3-5人。
七、教学步骤1. 病例介绍:教师向学生介绍病例,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病史、症状等。
2. 病史采集:学生分组进行病史采集,记录重要信息。
3. 体格检查:学生分组进行患者体格检查,记录检查结果。
4. 心电图解读:学生分组解读心电图,提出诊断意见。
询证护理【冠心病】案例
循证护理学案例一、病史龙尚品女54岁,主诉突发心悸、胸闷、气促9小时。
9小时前无明显诱因下突然出现心悸及胸闷、气促、发作时伴有大汗淋漓,有头晕、眼花,有眩晕感,有四肢无力感,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咖啡色,伴咳嗽,无发烧、畏寒,无明显频死感,无撕裂样疼痛,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无腹痛、腹泻、无摔倒、无惊厥、就医于本地医院给予对症医治后症状未见好转,遂就医于我院急诊科,以“急性心肌梗死”收入为科,查体T ℃,P 89 次/分,R 21次/分,BP162/78mmHg。
病来精神、饮食睡欠佳,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二便无明显异样。
辅助检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Ⅱ、Ⅲ、avF导联之ST段呈弓背向上举高。
右室导V3R-V 6R呈rS型,其ST段不举高。
血常规示:白细胞×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肌钙蛋白阳性;电解质、肾功能正常。
心肌酶:CK 820U/L、CK-MB 62U/L、LDH 283 U/L、HBDH 197U/L.医疗诊断: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下壁心肌梗死Killip Ⅱ级2.原发性高血压3级极高危险组按照以上病史,提出以下循证护理问题:如何做好冠心病患者的康复锻炼指导?二、纳入与排除标准(一)纳入标准一、研究对象: 冠心病患者;二、与冠心病患者有关的健康教育;3、文献评级:A 、B 级。
(二)排除标准一、非冠心病患者;二、非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3、文献评级C级。
三、检索数据库1. 维普2. 万方3.中国知网四、康复锻炼指导的护理办法:共检索出文章33篇,通过挑选及评级,纳入9篇。
通过查阅大量的相关文献,结合临床护理工作经验,针对提出的循证护理问题拟定以下的护理办法:一、遵从医生的嘱咐,教会患者掌握调节适度运动的方式,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运动的时间、频率、强度。
运动量宜从轻量级开始,如轮替活动肢体、屈膝,摆动双臂,活动颈、肩关节,起坐,然后下床,靠在椅上,自己进餐,洗漱,入厕;逐渐增加活动量,以达到或接近梗死前的活动度为准,如有氧运动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运动方式。
冠心病的案例分析 (1)
冠心病的案例分析 (1)冠心病的案例分析1.简介冠心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狭窄或堵塞引起的心肌供血不足的疾病。
本文将对一名患有冠心病的患者进行案例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冠心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等方面的情况。
2.患者背景- 姓名:张某- 性别:男- 年龄.55岁- 过往病史:高血压、高血脂- 体检发现:心电图异常、胸痛3.症状和临床表现- 胸痛:患者一年前开始出现胸痛,疼痛部位为胸骨后部,呈持续性或阵发性。
- 气短:平时活动时容易感到气短,需要休息才能缓解。
- 脉搏异常:患者偶尔感觉到心跳不规则或加快的情况。
- 其他症状:疲劳、嗜睡、心悸等。
4.体检结果- 血压:收缩压为160mmHg,舒张压为90mmHg。
- 心音异常:听诊时心音稍弱,肺部无明显异常。
5.辅助检查- 心电图:ST段下移,T波倒置。
- 血液检查:血脂异常,总胆固醇超过正常范围。
6.诊断方法- 冠状动脉造影:揭示冠状动脉是否存在狭窄或堵塞。
- 收集病史信息:患者过去是否有心血管疾病,家族中是否有冠心病病史等。
7.诊断结果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诊断结果为冠心病引起的心绞痛。
8.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使用抗血小板药物、β受体阻滞剂、降压药物和降脂药物等进行治疗,并定期复查血液指标。
- 支架植入术:在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的患者中,可以选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 心脏搭桥手术:如果药物治疗和PCI无效,可以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ABG)。
9.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 患者病历- 心电图报告- 冠状动脉造影图像10.法律名词及注释- 冠心病:一种由冠状动脉狭窄或堵塞引起的心肌供血不足的疾病。
- 冠状动脉造影:通过插管进入冠状动脉,并注入造影剂,以了解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和位置。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通过导管在冠状动脉狭窄处放置支架,以恢复血流通畅。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ABG):通过移植血管材料,将冠状动脉狭窄段分流,恢复血流供应。
冠心病的案例分析
冠心病的案例分析姓名年龄78 科别内科床号09 住院号151692 诊断冠心病一、护理评估【一】病史介绍主诉:系“心悸胸闷气喘6 年余,加重咳嗽咳痰5 天余”入院。
现病史:患者于6 年前活动出现胸闷、心悸,无胸痛及其他部位放射痛,常反复发作,疲劳时可加剧,经休息可缓解。
5 天前因受凉后出现上述症状,较前加重,伴有咳嗽咳痰,纳差。
在家口服药物病情未见好转,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门诊拟“冠心病、肺部感染”收住我院。
病程中无发热,无痰中带血,睡眠差,二便正常。
既往史:既往体健,无外伤手术史,无传染病及药物过敏史,无家族遗传病史。
二、护理诊断1、疼痛与心肌疾病有关。
2、活动无耐力与心绞痛的发作影响活动有关。
3、脉率不整与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肌病所致心律不齐有关。
4、知识缺乏与不了解控制诱发因素及预防性药物应用知识有关。
5、恐惧与剧烈疼痛造成的濒死感有关。
三、护理目标1、心绞痛发作时要绝对卧床休息,严密监护,应保持环境安静。
2 、了解病人心理状态,消除不良情绪,避免各种诱因,加强生活指导。
3、心绞痛发作时立即停止活动,同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
若服药后3—5 分钟仍不缓解,可再服一片。
如果含服硝酸甘油效果差,遵医嘱静脉滴硝酸甘油,监测血压及心率变化,注意滴速的调节,并嘱病人及家属切不可擅自调节滴速,以造成低血压。
4、给低脂、低胆固醇、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清淡饮食,少量多餐,避免暴饮暴食、饮过量咖啡、可乐等饮料以免增加心率,饭后2 小时内不宜体力活动。
5、給输氧气吸入,3—4L/ 分钟,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6、严密观察下列各项:1)心率,心律变化,疼痛部位性质持续时间2)疼痛性质发生变化或心绞痛増频加重若病人疼痛持续15 分钟,应及时通知医生。
7、疼痛稳定后,可做适当的体力活动。
五健康教育精选文档1 疾病知识的指导根据病人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不同讲解发病有关知识,说明情绪对疾病的影响,当情感压抑时应当自我疏泻或向亲人倾诉:克服不良情绪:节制生活中不恰当活动,各种活动以不感疲累胸透不适及气急为限度,但也不要过分限制活动使体重增加,加重心脏负荷:避免寒冷刺激,注意保暖,睡眠充足。
中成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分析
06
中成药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前景展望
中成药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发展潜力
01
药物治疗作用
中药具有多组分、多靶标的作用特点,有助于改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
症状和预后。
02
临床应用优势
中成药剂型多样,给药途径灵活,副作用相对较小,可用于辅助治疗
或联合西药治疗。
03
患者接受度高
中药理论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信心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优势与前景
综合疗效
01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可发挥中医整体调理和西医针对性治疗
的优势,提高疗效,缩短病程。
药物协同作用
02
中药与西药联合应用可产生协同作用,增强疗效,减轻西药的
副作用。
患者满意度高
03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仅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预后,还能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高。
案例二: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药物作用
通心络胶囊是一种中药复方制剂,主要成分为人参、水蛭、 全蝎、蜈蚣等,具有益气活血、通络止痛等作用,可以扩张 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缓解心绞痛症状。
病例介绍
某患者,48岁,因急性心肌梗死入院,出现胸闷、胸痛等症 状,心电图检查显示ST段抬高。经过通心络胶囊治疗三天后 ,症状明显缓解,心电图检查恢复正常。
中成药在冠心病长期治疗中的应用
03
对于慢性冠心病患者,部分中成药可长期服用,以改善患者症
状、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
中成药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评估
有效性评估
部分中成药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显著的治疗效果,如可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 、减轻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等。
安全性评估
中成药治疗冠心病的副作用相对较小,但仍需关注部分成分可能对肝肾功能 的影响,以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等问题。
冠心病的案例分析
冠心病的案例分析冠心病,作为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身体和心理负担。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冠心病的病例,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来探讨冠心病的诱因、病程、并提出一些建议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和预防冠心病。
该案例中的患者,一位56岁的男性,平时工作繁忙,长期面临高强度工作压力。
他曾经抽烟、喝酒,且平时饮食不健康,喜欢吃油腻、高热量食物。
此外,他并未进行定期体检,缺乏对自身健康的关注与重视。
直到有一天,他突发胸痛,就诊时被确诊为冠心病。
冠心病的诱因多种多样,但在这个案例中,可以明显看出患者的生活方式是重要的引发因素。
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使得患者容易处于长期的紧张状态,导致体内分泌失调,血压升高,进而增加了罹患冠心病的风险。
而长期的烟酒摄入、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也加剧了患者的病情。
这一案例再次提醒我们,不良的生活方式对于心脏健康有着明显的危害。
关于冠心病的病程,患者在被确诊后进行了药物治疗,性格渐渐变得沉默寡言,不同以往的开朗和积极。
患者表示,他很难接受自己患有冠心病,并对未来感到焦虑和害怕。
心理的负担不仅仅来自于疾病本身,还有对于家庭、工作的担忧。
为了帮助冠心病患者更好地管理和预防疾病,以下是一些建议。
首先,患者应该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并定期进行体检,以及遵循医生的指示来调整生活方式。
其次,患者需要尽量减少工作压力,通过放松活动、锻炼来缓解身体紧张状态。
另外,戒烟、限制酒精摄入,改善饮食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
适度的运动和良好的饮食习惯能够有效地降低血脂、控制体重,减少冠心病的发生风险。
最后,患者还应该寻求家人和朋友的支持,有人与他分享困扰和担忧,将有助于他更好地应对冠心病带来的负面情绪。
总结一下,冠心病的案例分析不仅对患者本身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也让更多的人认识到生活方式对心脏健康的重要性。
通过积极的生活调整和辅助治疗,冠心病患者可以更好地管理和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希望通过这一案例,能够唤起大家对于心脏健康的重视,提高对于冠心病防治知识的认知和了解,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
中医药养生保健治疗冠心病
04
中医药养生保健的实践与效果评估
中医药养生保健的实践要点
饮食调理
根据冠心病患者的体质和病情,制定个性化的饮 食方案,强调低盐、低脂、低糖、高纤维、高维 生素的原则,多食用具有活血化瘀、养心安神的 食物,如红枣、山楂、莲子等。
情志调养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可采用中医心理 疗法如音乐疗法、冥想等调节情绪,减轻压力。
辨证施治
根据个体差异和病情变化, 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预防为主
强调早期干预,预防疾病 的发生和发展。
中医药养生的主要方法
饮食调理
根据食物的性味归经, 合理搭配食物,以滋养
五脏、补益气血。
运动养生
通过适当的运动,如太 极拳、八段锦等,以调
和气血、舒缓身心。
情志调养
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 度焦虑、抑郁等不良情
02
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的理论依据
中医对冠心病的认识
01
冠心病属于中医“胸痹”、“心 痛”范畴,多由于气滞、血瘀、 痰阻等因素导致心脉不畅,引起 胸闷、胸痛等症状。
02
中医认为冠心病的发生与体质虚 弱、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因素 有关,需从整体观念出发,综合 调理。
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的原则
活血化瘀
通过活血化瘀药物改善心 脉瘀阻,增加心肌供血, 缓解胸闷、胸痛等症状。
临床试验研究
开展大规模、多中心的临床试验, 验证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和安 全性,推动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的规 范化发展。
药物研发
加强新药研发,发掘更多具有治疗 冠心病作用的中药单体和有效成分, 提高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和水 平。
中医药养生保健的普及与推广
健康教育
通过开展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讲 座、培训等活动,提高公众对中 医药养生保健的认知和接受度。
(整理)临床用药分析实例1.
临床用药分析实例实例1患者病情简介:老年患者,男,70岁,患心梗、房颤及心衰。
处方:地高辛0.25mg,1次/日×10日异搏定80mg, 2次/日×10日患者用药后状况:上述药物连用2日后,测地高辛血药浓度1.4μg/L,连用到第7日,患者突然晕倒,心搏骤停,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为4μg/L。
用药分析:(1)患者地高辛血药浓度为4μg/L,比中毒浓度的2μg/L高出一倍,出现了中毒症状。
(2)因老年人肾功能减退,应用地高辛剂量应酌减。
(3)地高辛与某些抗心律不齐药物如异搏定、奎尼丁、胺碘酮合用时,因这些药物为肝药酶抑制剂,使地高辛的体内清除率下降,半衰期延长,因此若要联用,地高辛的初始剂量应减少或减半,疗程也应限制在3日之内。
实例2患者病情简介:患者患有房颤、心衰合并肺军团菌感染。
处方:地高辛0.25mg,1次/日×5日红霉素250mg, 4次/日×5日患者用药后状况:上述药物在治疗的第4日,患者出现厌食、恶心、腹泻等症状。
用药分析:(1)患者表现出的消化道症状似乎与地高辛中毒有关,提示其血药浓度可能高于正常。
(2)地高辛在肠道内经肠道菌群的作用,部分代谢为无心脏活性的产物。
应用某些抗生素,如红霉素、四环素,会产生对肠道菌群的抑制作用,从而削弱了地高辛的代谢,导致了地高辛血药浓度的升高。
实例3患者病情简介:患者,女,已行胃大部全切除术。
处方:头孢曲松钠 2g0.9%氯化钠注射液 10 ml/静注1次/日×8日用药分析:(1)术前1日起,静脉应用头孢曲松钠,术后连用7日预防感染。
不仅浪费药物,而且易造成细菌耐药。
(2)预防用药最佳时间,术前是在麻醉诱导期,或作切口前30分钟静脉给药。
术后给药时间控制在24~48小时。
实例4患者病情简介:男性老年患者,78岁,因脑出血昏迷住院。
处方:庆大霉素 0.24g(240 000U)5%葡萄糖注射液 500ml/静滴1次/日×10日用药分析:(1)庆大霉素用作预防(肺)感染,但无预防效果。
冠心病案例汇总
冠心病案例汇总冠心病案例汇总1.简介本文档汇总了一系列冠心病患者的案例,旨在整理、总结和分析这些案例的共同特点和治疗经验,以便为医疗机构和个人在冠心病治疗上提供参考。
通过对这些案例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冠心病的病因、病程、临床表现和治疗策略。
2.案例分类2.1 病因分析2.1.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患者信息- 主要症状- 诊断过程- 治疗方案- 结果评估2.1.2 其他病因- 患者信息- 主要症状 - 诊断过程 - 治疗方案 - 结果评估2.2 临床表现2.2.1 典型症状 - 患者信息 - 主要症状 - 诊断过程 - 治疗方案 - 结果评估 2.2.2 不典型症状 - 患者信息 - 主要症状 - 诊断过程 - 治疗方案 - 结果评估2.3 治疗策略2.3.1 药物治疗- 患者信息- 用药方案- 疗效评估- 不良反应及处理2.3.2 介入治疗- 患者信息- 手术方案- 疗效评估- 并发症及处理3.附件本文档附带以下附件,供读者参考: - 冠心病患者病历及检查报告- 冠心病治疗指南- 相关研究论文和案例分析4.法律名词及解释4.1 冠心病冠心病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的心脏疾病。
4.2 粥样硬化粥样硬化是由于胆固醇和钙盐等物质在动脉血管内沉积形成斑块,使血管壁变硬和狭窄的疾病。
4.3 典型症状典型症状指冠心病患者在运动或紧张时出现的胸痛或不适感。
4.4 不典型症状不典型症状指冠心病患者的症状不符合典型症状,如呼吸困难、心悸、晕厥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冠心病药物治疗的原则与案例分析李宏建近年来冠心病发病在我国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冠心病的治疗中,用药品种繁多,联合用药普遍。
我们将首先介绍冠心病临床药物治疗的有关原则及注意事项,然后结合几个案例分析该类药物在临床治疗的特点与注意事项。
第一部分冠心病的药物治疗的有关原则掌握冠心病的药物治疗,应当首先熟悉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其次根据国内外已颁布的心血管疾病治疗原则或指南,并结合各类临床药物的自身特点(如:作用机制、药效、药代、相互作用、用法用量、禁忌症和不良反应等)进行科学合理的药物预防与治疗。
一、冠心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要点与鉴别诊断冠心病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急性冠脉综合征、缺血性心肌病等。
下面以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为例,简要介绍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与诊断要点:1.病因和发病机制急性冠脉综合征是一大类包含不同临床特征、临床危险性及预后的临床症候群,它们有共同的病理机制,即冠状动脉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并导致病变血管不同程度的阻塞。
最主要的病因是易损斑块破裂和糜烂并发血栓形成、血管痉挛及微血管栓塞等多因素作用下所导致的急性或亚急性心肌供氧减少。
2.分类根据心电图有无ST段持续性抬高,可将急性冠脉综合征分为ST段抬高和非ST段抬高两大类,前者主要为ST段抬高心肌梗死(大多数为Q波心肌梗死,少数为非Q波心肌梗死),后者包括不稳定心绞痛(UA)和非ST段抬高心梗(NSTEMI)。
非ST段抬高心梗大多数为非Q波心肌梗死,少数为Q波心肌梗死。
3.临床表现:⑴不稳定心绞痛(UA)有以下临床表现:①静息性心绞痛:心绞痛发作在休息时,并且持续时间通常在20min以上;②初发心绞痛:1个月内新发心绞痛,可表现为自发性发作与劳力性发作并存,疼痛分级在Ⅳ级以上;③恶化劳力型心绞痛:既往有心绞痛病史,近1个月内心绞痛恶化加重,发作次数频繁、时间延长或痛阈降低(心绞痛分级至少增加1级,或至少达到III级);④变异性心绞痛也是不稳定心绞痛的一种,通常是自发性,其特点是一过性ST段抬高,多数自行缓解,不演变为心肌梗死,但少数可演变成心肌梗死。
动脉硬化斑块导致局部内皮功能紊乱和冠状动脉痉挛是其发病原因,硝酸甘油和钙离子拮抗剂可以使其缓解。
⑵非ST段抬高心梗(NSTEMI)的临床表现与不稳定心绞痛相似,但是比不稳定心绞痛更严重,持续时间更长。
4.心电图表现ST-T动态变化是不稳定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梗最可靠的心电图表现。
不稳定心绞痛的静息心电图可出现2个或更多的相邻导联ST段下移≥0.lmV。
静息状态下症状发作时记录到一过性ST 段改变,症状缓解后ST段缺血改变改善,或者发作时倒置T波呈伪性改善(假性正常化),发作后恢复原倒置状态更具有诊断价值,提示急性心肌缺血,并高度提示可能是严重冠状动脉疾病。
发作时心电图显示胸前导联对称的T波深倒置并呈动态改变,多提示左前降支严重狭窄。
心肌缺血发作时偶有一过性束支阻滞。
持续性ST段抬高是心肌梗死心电图特征性改变。
变异性心绞痛ST段常呈一过性抬高。
心电图正常并不能排除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可能性。
胸痛明显发作时心电图完全正常,应该考虑到非心原性胸痛。
非ST段抬高心梗的心电图ST段压低和T波倒置比不稳定心绞痛更明显和持久,并有系列演变过程,如T波倒置逐渐加深,再逐渐变浅,部分还会出现异常Q波。
两者鉴别除了心电图外,还要根据胸痛症状以及是否检测到血中心肌损伤标记物。
5.心肌损伤标记物肌红蛋白:1-2h开始升高,4-8h达峰值,持续0.5-1.0 d 。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4-6h开始升高,18-24h达峰值,持续3-44 d 。
肌钙蛋白T(cTnT):2-4h开始升高,10-24h达峰值,持续5-10 d。
肌钙蛋白I(cTnI):2-4h开始升高,10-24h达峰值,持续5-14 d。
6.治疗包括:一般治疗、抗缺血治疗、抗血小板与抗凝治疗、他汀类药物的应用及冠状动脉血管重建治疗。
二、掌握各种疾病的治疗原则和最佳选择用药我们可以参照的指南有很多,包括:慢性稳定性心绞痛防治指南、不稳定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指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心血管病中应用的专家共识等等。
三、临床用药简介冠心病的治疗药物应当主要考虑药物的作用机制、药效、药代、相互作用、用法用量、禁忌症和不良反应。
特别是针对特殊患者(如老人、孕妇、婴幼儿、心功能、肝功能或肾功能、低蛋白血症),尤其应注意用药的调整。
常用的治疗冠心病药物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钙拮抗剂、抗栓药、调脂药、降糖药等。
由于临床用药较多,我们以β受体阻滞剂为例,简要概述应当掌握的相关内容:1.肾上腺素能受体亚型的分布与效应2.分类主要分三大类:高度心脏选择性的β1 -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非心脏选择性的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兼有α-受体阻滞作用的β -受体阻滞剂,如卡维地洛。
比索洛尔 1 75 : 1 - - +卡维地洛10 7:1 - +++普萘洛尔 1 1:1 .8 - ++ +++3.β-受体阻滞剂使用的注意事项⑴β-受体阻断效应的绝对性和药物剂量的相对性。
⑵冠心病不同阶段β-受体阻断剂的选择和剂量。
⑶不同剂型β-受体阻断剂的临床应用的推荐。
⑷长期用药后的撤药反应,剂量每周减半一次,降至25mg,bid,或最小量,至少维持10天后停药。
4.β-受体阻滞剂的禁忌症:血液动力学不稳定者:收缩压(SBP)<100mmHg或心率(HR)<60次/分(bpm)或失代偿性心功能不全;支气管哮喘;II度或以上房室传导阻滞。
5.β受体阻滞剂的临床应用可用于:高血压、慢性心衰、冠心病等疾病。
四、了解相关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结果及临床意义包括:血常规、各项生化指标、尿常规、大便常规、血糖等;体内电解质的正常范围;血脂检查各项指标的正常范围;急性心肌梗死时心肌标记物的变化和意义;常见典型的心电图;心脏彩色超声检查的各项参数及意义;了解介入和CT冠状动脉造影的价值等。
五、冠心病的二级预防临床药师还要掌握冠心病的二级预防相关知识。
冠心病的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硬化,是属于发病率高的进展性慢性疾病,具有复发率高的特点,所以冠心病的二级预防对冠心病患者十分必要。
冠心病二级预防的目的是改善症状、降低病死病残率,同时防止冠心病复发。
主要措施有两个,一个是非药物治疗;另一个是可靠持续的药物治疗。
归纳起来可以用ABCDE 来表示。
A指的是Aspirin、ACEI(ARB);B指的是β-blocker、Blood pressure control;C指的是Cholesterol-lowering、Cigarette quitting;D指的是Diet、Diabetes control;E指的是Exercise、Education。
第二部分案例分析根据上述冠心病的药物治疗原则,下面结合具体的病例加以分析,从中可看出药师在治疗团队中所发挥的作用。
案例一患者***,85岁,女性,因阵发性心悸16年,发作时伴胸痛,胸闷5年,加重伴闷喘1天入院。
患者于1992年出现无明显诱因的心慌,心跳有间歇感,心电图示“频发房性早搏”,于2004年11月出现快速心房纤颤,本次发病持续20分钟后伴明显胸闷气喘,烦躁不安。
入院时:血压81/50mmHg,心率158次/分,双肺底可闻湿罗音,发作时心电图为快速性房颤伴有V4~V6导联ST缺血性下移1.5mm,超声心动图示左房52mm,EF40%。
1.入院诊断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心律失常心房纤颤心功能III级2.病情分析(1)发作时间:多在6-8AM早晨醒来时和12AM-1PM两个时间段发作,发作时常无明显诱因;(2)发作时间表现:血压较低,一般在90/60mg以下;心率较快,一般在140次/分以上;发作时全身发凉。
可见患者病情基本符合心肌缺血事件发作的时辰节律(多发生于每天6AM-12AM),患者晨起后,交感神经活性显著增加,血浆儿茶酚胺水平增高,易导致血管收缩,血浆皮质醇增加使心外膜血管对缩血管因素的敏感性增加,使冠脉血流减少,心率增快,增加心肌耗氧,引发心功能不全,使射血减少,血压下降。
另外,早晨血小板聚集性增高,纤溶酶原激活剂的抑制活性增高,抗凝血酶水平下降,激活冠状动脉狭窄部位凝血,引发心肌缺血事件发作。
患者在心肌缺血基础上诱发心衰发作。
如果纠正心肌缺血情况,心功能会得到改善。
因此对本患者的治疗,主要是降低心肌耗氧,降低交感神经活性,扩张冠脉,改善缺血心肌的灌注,改善心功能等。
3.入院后部分医嘱阿司匹林肠溶片 0.1g,每日1次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 23.75mg,早上1次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 50mg,每晚1次0.9%NS250ml +硝酸异山梨酯10mg +门冬氨酸钾镁40ml,静滴,每日1次…………4.用药方案分析由于该患者病情较为复杂,还涉及其它病症的临床药物治疗问题,因此用药品种较多。
本案例中主要分析与冠心病治疗有关的用药方案。
(1)美托洛尔属于β受体阻滞剂,该药可降低交感神经活性,减慢心率,延长心室舒张期,增加缺血心肌的供血。
琥珀酸美托洛尔的缓释剂型,由微囊化的颗粒组成,以几乎恒定的速度释放约20小时。
该剂型的血药浓度平稳,作用超过24小时。
可以一日一次给药。
也可以分两次加强。
(2)每晚给予硝酸酯类50 mg,硝酸酯类药物可扩张静脉、动脉,降低前后负荷,降低心肌耗氧,预防心肌缺血事件的发生。
缓释制剂作用时间可达到12h,每晚给予一次,作用时间可以覆盖至每天早晨患者发作。
(3)阿司匹林肠溶片为环氧酶抑制剂,每天1次阿司匹林(0.1g)足以维持对血小板血栓素A2(TXA2)生成的抑制,从而抑制血小板粘附、聚集,阻抑血栓的形成,预防其因血小板聚集引起的心肌缺血的发作。
5.用药方案的调整经治疗2日后,仍然在晨起发作,发作时BP 100/65 mmHg,心率89次/分,药师提的用药建议是:美托洛尔缓释片加量;阿司匹林肠溶片0.1g,每晚1次。
用药方案调整的原因是:(1)原医嘱中每日23.75mg的美托洛尔和每晚50mg的硝酸酯类药物,仍不能控制早晨缺血的发作。
可考虑适当增加美托洛尔加量(23.75mg增至35.625mg),进一步降低晨起时的心率,降低心肌氧耗。
(2)肠溶型的阿司匹林服用后需3—4小时才能达到血药浓度高峰。
加之夜间人体活动少,血液黏稠,血小板易于聚集,可调整为晚上用药。
目前关于阿司匹林究竟早上吃好还是晚上吃好,目前意见尚不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