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炼句22页PPT

合集下载

《古诗词鉴赏之炼句》 课件 (共36张)

《古诗词鉴赏之炼句》 课件 (共36张)

例题:
望月有感
白居易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 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
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问题:
步译骤文一: 手足离情,各在一方,犹如那 翻译抓景象 家纷业在飞灾的年千中里荡孤然雁一,空,只兄能弟吊分影散自各怜自你;西又我东。 战像乱过深后秋田中园断荒根芜的寥蓬落,草骨,肉随逃风散飘在飞异乡。道路中。
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问题】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 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 哪一句更妙, 为什么?
步译骤文一::“雁引愁心去”好。 明确观点
步骤登二上:岳这阳一楼览句尽写四大周雁风有光意,江为水诗辽人远带通走向愁开阔心的,洞
下庭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 互相映衬。它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 放遇看赦见的大高雁兴南心飞情引起。我忧愁之心,抓手远法处分的析内山容峰又衔来
怎样的感情。
(2017高考全国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15.
1译5文【:参考答案】
贡院里香烟缭绕,春天的和风又暖又轻,宽阔的庭
养蚕,为防外人冲犯,门户闭诗得人紧闲紧适的而。 悠游的情怀。
(2013广东卷) 鹧鸪天 [宋]张炎
上片: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螟云低。
劳劳①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

高考诗歌鉴赏炼字炼句(课堂PPT)

高考诗歌鉴赏炼字炼句(课堂PPT)
21
学习目标:掌握高考诗歌鉴赏炼字之答题规范
阅读下面这首诗,独立完成问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 诗。
【提问】 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中“引”字用的妙,
28
学习目标:掌握高考诗歌鉴赏炼句之答题规范
【2017年天津卷】阅读下面的宋诗,按要求作答。(8分) 太湖恬亭【宋】王安石
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 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 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 更待夜深同徙倚【注】,秋风斜月钓船归。 【注】徙倚:徘徊,流连不去。 (3)尾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任选一种加以简析。 (3分) ①虚写。“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是诗人想象的 情景,这样写呈现了清幽闲逸的意境。②以景结情。描 绘“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的画面,寄托了诗 人的闲适之情,使全诗韵味悠长。③情景交融(借景抒 情)。闲适之情与“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 的宁静之景交融,使情感表达含蓄深长。
19
• [阅卷手记]
20
• [规范答案] ①“藏”,运用拟人手法,描 绘人行之迹很快便为大雪覆盖的边塞雪景, 写景生动,颇有画意;一个“藏”字,已包 含大雪纷飞、道路莫辨、行人稀少等多重意 蕴。②“透”字,“穿透”之意,极为传神 地展现了林间朔风砭人肌骨的穿透力,同时 还隐含风急、天寒、衣单、主人公清贫廉洁 等内容,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
(比较鉴赏)
15
(2008年1卷)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 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
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017年“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 作简要分析。 (2012年安徽)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 “涌”二字的妙处。 (2012年湖北)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二 字作简要赏析。 (2016年高考全国卷3)“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 阵云高”。诗的颈联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 识阵云高”,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请简要 分析。

诗歌鉴赏之炼句_PPT课件

诗歌鉴赏之炼句_PPT课件

(二)赏析类题
【参考答案】 这句诗写出了高峻的山峰在一片积云中突现。 (第一步:解释句意) 作者运用了拟人手法,以“清瘦”形容山峰,
突出山峰的高峻挺拔,造语新奇; 一个“出”字, 作者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赋予山峰动感,使 山峰与云层形成了尖耸与广阔、跃动与静态相结 合的画面。 (第二步:具体分析)
第二步:具体分析
表达了牧童因雨过天晴而轻松愉快的心情。
第三步:点明作用
望月有感 白居易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 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 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结构上 从
明确不同位置的句子在诗中所起的
作用
• 1、首句作用:
• 点题、点明时令季节、统领全诗、铺垫、 渲染气氛、奠定基调等;
• 2、尾句作用:
• 总结、升华主题、卒章显志、照应上文、 意味深远等;
• 3、中间句作用: • 过渡、伏笔、转换话题等。
思远人 晏几道
•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 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 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 色。
[注]①洞霄官:在浙江余杭县南大涤洞,一向是游 览胜地,是道教第七十二福地。唐代建有天柱观,北宋 改名为“洞霄官”。 1.首联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①有总括全诗的作用,领起下文,引起 读者注意。②点明时令,交代心情。一 个“秋”字点明是在秋天,“无垠”二 字交代了诗人的心情,一路美景不断, 欣喜之情随景而生,无边无际。
本诗堪称白居易“用常得奇”的佳作。请结合 全诗,对颈联“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两句进行简要赏析。

诗词鉴赏炼字炼句(课堂PPT)

诗词鉴赏炼字炼句(课堂PPT)

野望① 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②,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①这首诗作于上元二年(761)成都草堂。②三城 戍:当时因受吐蕃侵扰,曾在松、维、堡三城设戍。
⑵这首诗以“野望”为题,请具体说明全诗是如
何扣住“望”来写的。
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抒发了…之情。
2
(2009年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 问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 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表【达参1)考效请答果谈。案谈】这首诗前两句中“入”和“摩”字的 ①“入”字是”涌入“之意,②这个字生动形象 描绘出了表现出大河流入大海的生气, ①“摩”字是“摩擦”的意思,②这里作者运用 夸张和拟人的手法③生动形象的突出了山的高峻 。
【注】①杜鹃,又名子规。②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 世俗活动。
⑴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2分)
【参考答案】
⑴“绿”字写出了春风吹绿林木的动态,表 现了春风的活力,显示了春天的生机,增强 了诗的韵味。
10
(2014年湖北卷)早 发 罗邺 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 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 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 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
8
寄远 杜牧 南陵水面慢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1)首句中“悠悠”在诗中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①一方面描绘水流的悠长和江面的空 阔,②另一方面以景写情,烘托出客子思归的孤寂 之情。③也为第三句的“客心孤迥”作了准备,打 下了铺垫。
9
(2013年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送何遁山人归蜀 [宋]梅尧臣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 远壑杜鹃①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 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②。

诗歌鉴赏之练字炼句 PPT

诗歌鉴赏之练字炼句 PPT
写照。 一个“空”字, 是说潭水涤 除了尘世的杂念,使人“红心”空与明“。绿”
以上”、“红”,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叹法时,光这匆些匆,词春语
各有妙用,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光化易腐逝朽的为这份神儿奇,
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
“着色的思绪”。
4过. 少(你与。记其他冷得词清跨义清清相法吹的溪“近怨,笛落半的”既 人照里词字是之比,桥明曲心较显剩,中。)用一之旧新“了情溅树红鲜拟,”柳板,人又、而弯没手是“且腰一惊增。条”添,二了字秋诗,水人不感长仅时天用恨人字别
5.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的度内玉心痛门苦关。。(由物及人思考)
6.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杜甫)
表颜色的词
作用: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 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 山客犹眠。” (王维)
把红色同绿色相对,让它们相互映衬,相互对 照,构成富有情调的和谐画面,来表现大自然的绚丽 多彩。粉红的桃花,翠绿的细柳,缀着隔夜明亮的雨 珠,又笼在灰白的晨雾之中,再加上黄莺婉转的啼鸣, 好一幅有声有色的山村春晓图。这里红绿对照,洋溢 着一种蓬勃、热烈的气息。
古代诗歌鉴赏之
语言鉴赏
考查题型
1、第一种模式:炼字型 2、第二种模式:炼句型 3、第三种模式:分析语言
特色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歌丰富的思想感情、 优美的意境都是通过语言来表现的,这 就要求古代诗歌语言精练、含蓄、富于 形象感和感染力。
鉴赏诗歌的语言就是要求考生了解诗歌语 言的这些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调动想象、 联想、比较等多种方法,进一步领悟诗 歌的精妙之处。语言的鉴赏品味常常是 诗歌鉴赏的考查重点,考查思想感情的 题也往往由语言点切入.

高三二轮复习诗歌鉴赏专项课件:诗歌鉴赏之炼句张优秀课件

高三二轮复习诗歌鉴赏专项课件:诗歌鉴赏之炼句张优秀课件

(2015年四川卷)2.阅读下面这首 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 骆宾王
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 兰径薰幽珮,槐庭落暗金。 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 (1)请简要赏析“谷静风声彻,山 空月色深”。(3分)
译文:夕阳从层峦叠嶂之处落下,追寻 超然物外的生活,去游玩,去找寻。 长满兰花的小路,处处飘香,香薰幽珮; 长着槐树的小院洒满落日斑驳的疏影。 山谷幽静、空旷,犹觉得风声格外之响, 月色分外之明。全部送走官场束缚的劳 累苦痛,只剩下向往大自然的高洁之心。
高三二轮复习诗歌鉴赏专项课件:5诗. 歌诗鉴歌赏鉴 之赏炼之句炼 张句优秀(p共pt23课张件)
高三二轮复习诗歌鉴赏专项课件:5. 诗歌鉴 赏之炼 句 (共23张)
贰 章
——答题思路及例题
高三二轮复习诗歌鉴赏专项课件:5. 诗歌鉴 赏之炼 句 (共23张)
高三二轮复习诗歌鉴赏专项课件:5诗. 歌诗鉴歌赏鉴 之赏炼之句炼 张句优秀(p共pt23课张件)
赏析炼句2步骤
步 骤 一
理 解 意 蕴
弄懂所给句子的基本意思,把握其内容、情感的内涵。 这既是赏句的前提,也是赏句的一个角度。
多 步角 骤度 二赏

语言 句子倒装——错位的美;句子对仗——整齐的美 特点 适当省略——韵味悠长;长于炼字——凝练的美
表达技巧 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
结 构 (
首句作用 开篇点题/统领全诗/领起下文
叁 章
——配套习题
高三二轮复习诗歌鉴赏专项课件:5诗. 歌诗鉴歌赏鉴 之赏炼之句炼 张句优秀(p共pt23课张件)
高三二轮复习诗歌鉴赏专项课件:5诗. 歌诗鉴歌赏鉴 之赏炼之句炼 张句优秀(p共pt23课张件)

高考复习诗歌语言鉴赏之炼句 PPT精品课件

高考复习诗歌语言鉴赏之炼句 PPT精品课件
• [注]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 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 • “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 “清瘦”有何种精神内涵?(6分)
:(1)解释该句的意思。(2)点明手法,展开联想分析 句子描述的景象。(3)点出该句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 ①高峻山峰在一片积云中突现,基于这种 观感,作者运用了拟人手法,以“清瘦” 形容山峰,突出山峰的高峻挺拔,造语新 奇;一个“出”字,作者运用了以动写静 的手法,赋予山峰动感,使山峰与云层形 成了尖耸与广阔、跃动与静态相结合的画 面。②“清瘦”表现了作者清高独立、人 格坚守的精神气质。
语言鉴赏之炼句
学习目标
• 能归纳出炼句的常见题型 • 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步骤
自学指导
• 学生阅读63页有关炼句的内容(8分钟) • 思考:诗歌中什么样的句子才值得欣赏 • 结合介绍的方法,说一说例题的答 案是怎么来的。
答题步骤:
• (1)描述诗句描绘的景象。 • (2)抓住最突出的一点(或诗眼或写法) 简析。 • (3)点出该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 了怎样的感情。
(六)、自然
即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的语言,多用口语,
较少炼字,读来平白如话,自然生动,韵味
无穷。
古朗月行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②。 又疑瑶台镜③,飞在青云端④。
(五)、含蓄
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 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 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后期的词。
骤雨 华岳
• • • •
这是一首写景诗。写牧童眼中农村夏 日骤雨之壮观景象,富有生活情趣。 牛尾的乌云如浓墨泼洒,牛头的风雨急 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 如水车波涌轴翻。顷刻之间,怒涛汹涌 卷上了沙滩,就像千军万马鏖战急,阵阵 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 吼声如飞瀑鸣雷令人心寒!牧童家住 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北。 溪西湾,清早骑牛去那河北滩。慌忙中 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 冒雨渡溪返村,没想到暴雨骤停,又绿了 群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