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物理周末同步辅导8碰撞
动量守恒与碰撞高中二年级物理碰撞实验教学设计
动量守恒与碰撞高中二年级物理碰撞实验教学设计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高中二年级物理碰撞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动量守恒理论,并掌握动量讨论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原理动量是物体的运动状态的量度,是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
碰撞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物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动量守恒定律指出,在孤立系统中,总动量守恒。
三、实验器材1. 动态小车 × 22. 动态小车轨道3. 实验台4. 电子计时器四、实验步骤1. 将两个动态小车放在动态小车轨道上,使它们保持一定距离,并且处于静止状态。
2. 计时器准备就绪。
3. 将第一个小车推动,使其向第二个小车运动。
4. 记录下第一个小车与第二个小车碰撞前后的速度。
5. 根据速度数据计算两个小车的动量,并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假设第一个小车的质量为m1,速度为v1,第二个小车的质量为m2,速度为v2。
碰撞前第一个小车和第二个小车的总动量为m1v1 + m2v2,碰撞后两个小车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碰撞后的总动量为(m1+m2)v'1 + (m1+m2)v'2。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列出方程:m1v1 + m2v2 = (m1+m2)v'1 + (m1+m2)v'2六、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在实验中,通过记录和计算小车的质量和速度数据,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实验结果应该接近于零,若实验结果有一定误差,则可以通过精确仪器测量、数据处理等方法进行纠正。
七、教学设计与改进1. 实验目的:明确实验目的,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动量守恒的基本原理。
2. 实验器材:选取适合的器材,确保实验过程稳定可靠。
3. 实验步骤:明确实验步骤,并进行适当演示,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4. 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指导学生学会收集和处理实验数据,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和分析能力。
5.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与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重要性。
130320高二物理碰撞(课件)
例3. A、B两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沿 同一直线、同一方向运动. A球的动量 是5kg ·m/s, B球的动量是7kg ·m/s. 当 A球追上B球时发生碰撞,则碰撞后, A、B两球的动量可能值是 ( )
A. pA=6kg·m/s, pB=6kg·m/s
B. pA=3kg·m/s, pB=9kg·m/s C. pA=2kg·m/s, pB=14kg·m/s D. pA=5kg·m/s, pB=15kg·m/s
解析:A、B两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发生碰 撞,所以碰撞前后的总动量守恒. 因此D选项 不正确. A球能够追上B球发生碰撞,说明A球
的速度大于B球,即 5 7 .所以A选项给出
mA mB
的动量值不符合实际运动情况, (同向运动时后
面的物体碰后速度不可能比前面物体速度大), 因此A选项也不正确. 对B、C选项,可以同时 满足动量守恒和动能不增加的原则,则本题正 确选项为BC.
2、弹性碰撞:两物体碰撞后形变能完 全恢复,则没有能量损失,碰撞前后 两小球构成的系统的动能相等,这样 的碰撞为弹性碰撞。
二、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
3、非弹性碰撞:若两物体碰撞后它们 的形变不能完全恢复原状,这时将有 一部分动能转化为内能,碰撞前后系 统的动能不再相等,我们称这样的碰 撞为非弹性碰撞。
v1 (m m 11 m m 22 )v1, v2 m 21 m 1v m 12
常见情况:两物体碰撞时,有一物体 是静止的,若设v2=0m/s, 则碰撞后的速度为
v1 (m m 11 m m 22 )v1, v2 m 21 m 1v m 12
讨论: 1. 若m1=m2, 则v1=0m/s, v2=v1 (速度交换) 2. 若m1>>m2, 则v1 v1, v2 2v1 3. 若m1<<m2, 则v1 v1, v2 0m/s
高二物理暑期作业 复习方法策略讲 第8讲 碰撞与动量守恒的复习策略
嗦夺市安培阳光实验学校第8讲碰撞与动量守恒的复习策略高考热点1.动量和动量定理结合的问题.2.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结合的问题.3.动量观点和能量观点解决力学综合问题.一、动量定理的理解和应用1.应用动量定理求解的两类简单问题(1)应用I=Δp求变力的冲量和平均作用力.(2)应用Δp=Ft求恒力作用下的曲线运动中物体动量的变化.2.使用动量定理的注意事项(1)一般来说,用牛顿第二定律能解决的问题,用动量定理也能解决,如果题目不涉及加速度和位移,用动量定理求解更简便.动量定理不仅适用于恒定的力,也适用于随时间变化的力.这种情况下,动量定理中的力F应理解为变力在作用时间内的平均值.(2)动量定理的表达式是矢量式,运用它分析问题时要特别注意冲量、动量及动量变化量的方向,公式中的F是物体或系统所受的合力.例1质量为0.2 kg的球竖直向下以6 m/s 的速度落至水平地面,再以4 m/s 的速度反向弹回。
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在小球与地面接触的时间内,球动量变化量Δp和合外力对小球做的功W分别为多大?方法提炼应用动量定理解题的一般步骤1.明确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研究过程既可以是全过程,也可以是全过程中的某一阶段).2.进行受力分析:只分析研究对象以外的物体施加给研究对象的力,不必分析内力.3.规定正方向.4.写出研究对象的初、末动量和合外力的冲量,根据动量定理列方程求解.二、碰撞与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1.碰撞过程遵从动量守恒定律m1v1+m2v2=m1v1′+m2v2′2.碰撞后系统动能不增原则碰撞过程中系统内各物体的动能将发生变化,对于弹性碰撞,系统内物体间动能相互转移,没有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因此总动能守恒;而非弹性碰撞过程中系统内物体相互作用时有一部分动能将转化为系统的内能,系统的总动能将减小.因此,碰前系统的总动能一定大于或等于碰后系统的总动能,即E k1+E k2≥E k1′+E k2′或p212m 1+p222m2≥p1′22m1+p2′22m2.3.碰撞前后的运动情况要合理.如追碰后,前球动量不能减小,后球动量在原方向上不能增加;追碰后,后球在原方向上的速度不可能大于前球的速度.例2某同学研究碰撞问题,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装置.天花板下用等长轻细线竖直悬挂两弹性小球,球大小可以忽略,细线长度为R,A球质量为m,B球质量为M,其中M=3m,重力加速度为g.现将A球拉至水平位置,保持细线伸直,无张力(如图虚线所示),给A球以竖直向下的初速度,使A、B两球在最低点发生弹性正碰,发现A球刚好能弹回初始的水平位置.求:图1(1)碰撞后瞬间A的速度大小v1;(2)释放A球时初速度大小v.方法提炼碰撞的分类分类种类特点能量是否守恒弹性碰撞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非弹性碰撞动量守恒,机械能有损失完全非弹性碰撞动量守恒,机械能损失最大碰撞前后动量是否共线对心碰撞(正碰)碰撞前后速度共线非对心碰撞(斜碰)碰撞前后速度不共线微观粒子的碰撞散射粒子相互接近时并不发生直接接触三、用动量观点和能量观点解决力学综合问题1.动量的观点: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2.能量的观点:动能定理和能量守恒定律.3.这两个观点研究的是物体或系统在运动变化所经历的过程中状态的改变,不对过程变化的细节做深入的研究,而只注重运动状态变化的结果及引起变化的原因.简单地说,只要求知道过程始末状态的动量式、动能式以及力在过程中的冲量和所做的功,即可求解问题.例3两物块A、B用轻弹簧相连,质量均为2 kg,初始时弹簧处于原长,A、B两物块都以v=6 m/s的速度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运动,质量4 kg的物块C 静止在前方,如图2所示.B与C碰撞后二者会粘在一起运动.求在以后的运动中:图2(1)当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时,物块A的速度为多大?(2)系统中弹性势能的最大值是多少?方法提炼1.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是矢量表达式,它们可以写出分量表达式;动能定理和能量守恒定律是标量表达式,没有分量表达式.2.从研究对象上看,动量定理既可研究单体,又可研究系统,但高中阶段一般用于研究单体.3.中学阶段凡是可以用力和运动的观点解决的问题,用动量的观点或能量的观点也可以求解,且用后者一般要比用前者更简便.若涉及曲线运动(α恒定)、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碰撞等,一般不考虑用力和运动的方法求解.题组1 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1.质量为60 kg的建筑工人,不慎从高空跌下,幸好弹性安全带的保护,使他悬挂起来.已知弹性安全带的缓冲时间是1.2 s,安全带长5 m,g取10 m/s2,则安全带所受的平均冲力的大小为( )A.500 N B.1 100 N C.600 N D.100 N2.质量为1 kg的物体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象如图3所示,则物体在前10 s 内和后10 s内所受外力的冲量分别是( )图3A.10 N·s,10 N·sB.10 N·s,-10 N·sC.0.10 N·sD.0,-10 N·s3.(多选)如图4所示,一内外侧均光滑的半圆柱槽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槽的左侧有一竖直墙壁.现让一小球(可认为质点)自左端槽口A点的正上方从静止开始下落,与半圆柱槽相切并从A点进入槽内.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4A.小球离开右侧槽口以后,将做竖直上抛运动B.小球在槽内运动的全过程中,只有重力对小球做功C.小球在槽内运动的全过程中,小球与槽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D.小球在槽内运动的全过程中,小球与槽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动量不守恒4.(多选)如图5所示,两物体A、B用轻质弹簧相连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现同时对A、B两物体施加等大反向的水平恒力F1、F2,使A、B同时由静止开始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对A、B两物体及弹簧组成的系统,说法正确的是(弹簧不超过其弹性限度)( )图5A.动量始终守恒B.机械能不断增加C.当弹簧伸长到最长时,系统的机械能最大D.当弹簧弹力的大小与F1、F2的大小相等时,A、B两物体速度为零5.如图6所示,一辆小车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A、B两人分别站在车的两端.当两人同时相向运动时( )图6A.若小车不动,两人速率一定相等B.若小车向左运动,A的动量一定比B的小C.若小车向左运动,A的动量一定比B的大D.若小车向右运动,A的动量一定比B的大6.如图7所示,质量为M的小船在静止水面上以速率v0向右匀速行驶,一质量为m的救生员站在船尾,相对小船静止.若救生员以相对水面速率v水平向左跃入水中,则救生员跃出后小船的速率为( )图7A.v0+mMv B.v0-mMvC.v0+mM(v0+v) D.v0+mM(v0-v)题组2 碰撞与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7.如图8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大小相同的A、B两球在同一直线上运动.两球质量关系为m B=2m A,规定向右为正方向,A、B两球的动量均为6 kg·m/s,运动中两球发生碰撞,碰撞后A球的动量增量为-4 kg·m/s,则( )图8A.左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2∶5B.左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1∶10C.右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2∶5D.右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1∶108.(多选)质量为m的小球A以速度v0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与质量为2m的静止小球B发生对心碰撞,则碰撞后小球A的速度大小v A和小球B的速度大小v B 可能为( )A.v A=13v0,v B=23v0 B.v A=25v0,v B=710v0C .v A =14v 0,v B =58v 0D .v A =38v 0,v B =516v 09.如图9所示,物体A 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A 的左边固定有轻质弹簧,与A质量相等的物体B 以速度v 向A 运动并与弹簧发生碰撞,A 、B 始终沿同一直线运动,则A 、B 组成的系统动能损失最多的时刻是( )图9A .开始运动时B .A 的速度等于v 时C .B 的速度等于零时D .A 和B 的速度相等时10.如图10所示,在水平光滑直导轨上,静止着三个质量为m =1 kg 的相同的小球A 、B 、C .现让A 球以v 0=2 m/s 的速度向B 球运动,A 、B 两球碰撞后粘在一起继续向右运动并与C 球碰撞,C 球的最终速度v C =1 m/s.问:图10(1)A 、B 两球与C 球相碰前的共同速度多大?(2)两次碰撞过程中一共损失了多少动能?题组3 应用动量和能量两种观点解决综合问题11.如图11所示,光滑坡道顶端距水平面高度为h ,质量为m 1的小物块A 从坡道顶端由静止滑下进入水平面,在坡道末端O 点无机械能损失.现将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M 处的墙上,另一端与质量为m 2的物块B 相连.A 从坡道上滑下来后与B 碰撞的时间极短,碰后A 、B 结合在一起共同压缩弹簧.各处摩擦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 ,求: 图11(1)A 在与B 碰撞前瞬时速度v 的大小; (2)A 与B 碰后瞬间的速度v ′的大小;(3)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的弹性势能E p .12.如图12所示,竖直平面内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下端与水平桌面相切,小滑块A 和B 分别静止在圆弧轨道的最高点和最低点.现将A 无初速释放,A 与B碰撞后结合为一个整体,并沿桌面滑动.已知圆弧轨道光滑,半径R =0.2 m ;A 和B 的质量相等;A 和B 整体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取重力加速度g =10 m/s 2.求:图12(1)碰撞前瞬间A 的速率v ;(2)碰撞后瞬间A 和B 整体的速率v ′;(3)A 和B 整体在桌面上滑动的距离l .第8讲 碰撞与动量守恒的复习策略备考指导例1 2 kg·m/s -2 J解析 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小球与地面碰撞过程中动量的变化量Δp =mv 2-mv 1=2 kg·m/s,方向竖直向上.由动能定理,合外力做的功W =12mv 22-12mv 21=-2 J.例2 (1)2gR (2)6gR解析 (1)A 碰撞结束到弹回初始位置有: 12mv 21=mgR 得v 1=2gR(2)A 、B 系统碰撞前后瞬间,系统动量守恒:mv 0=Mv 2-mv 1弹性碰撞,故碰撞过程机械能守恒: 12mv 20=12Mv 22+12mv 21 联立解得:⎩⎪⎨⎪⎧v 1=M -m M +m v 0=12v 0v 2=2m M +m v 0=12v,所以v 0=2v 1从释放到碰撞前瞬间,A 球机械能守恒: 12mv 20=mgR +12mv 2解得:v =6gR .例3 (1)3 m/s (2)12 J解析 (1)当A 、B 、C 三者的速度相等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设共同速度为v ABC . 由 A 、B 、 C 三者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得:(m A +m B )v =(m A +m B +m C )v ABC解得v ABC =(2+2)×62+2+4m/s =3 m/s(2)B 、C 碰撞时B 、C 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设碰后瞬间B 、C 两者速度为v BC ,则m B v =(m B +m C )v BCv BC =2×62+4m/s =2 m/s设A 、B 、C 速度相同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为E p ,根据能量守恒有:E p =12(m B +m C )v 2BC +12m A v 2-12(m A +m B +m C )v 2ABC=12×(2+4)×22 J +12×2×62 J -12×(2+2+4)×32J =12 J 考点突破1.B [选取人为研究对象,人自由下落过程中由v 2=2 gh ,v =10 m/s ,缓冲过程由动量定理得(F -mg )t =mv ,F =mvt+mg =1 100 N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安全带所受的平均冲力为1 100 N .]2.D [由题图可知,在前10 s 内初、末状态的动量相等,p 1=p 2=5 kg·m/s,由动量定理知I 1=0;在后10 s 内p 3=-5 kg·m/s,I 2=p 3-p 2=-10 N·s,故选D.]3.CD [小球从下落到最低点的过程中,槽没有动,与竖直墙之间存在挤压,动量不守恒;小球经过最低点往上运动的过程中,槽与竖直墙分离,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全过程中有一段时间系统受竖直墙弹力的作用,故全过程系统水平方向动量不守恒,选项D 正确;小球离开右侧槽口时,水平方向有速度,将做斜抛运动,选项A 错误;小球经过最低点往上运动的过程中,槽往右运动,槽对小球的支持力对小球做负功,小球对槽的压力对槽做正功,系统机械能守恒,选项B 错误,C 正确.]4.AC [弹簧的弹力属于系统内力,水平恒力F 1、F 2等大反向,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所以动量守恒,选项A 正确;刚开始,弹簧弹力小于水平恒力,两物体均做加速运动,弹簧被拉长,当弹力的大小与恒力相等时,合力为零,两物体的速度均达到最大,之后,弹簧继续被拉长,弹力大于水平恒力,两物体开始做减速运动,当弹簧被拉伸到最长时,两物体速度减为零,在此过程中,两个外力均对系统做正功,所以系统的机械能逐渐增加;此后,两物体返回,水平恒力均对物体做负功,系统的机械能逐渐减小,根据以上分析,选项C正确,选项B、D错误.]5.C [根据动量守恒可知,若小车不动,两人的动量大小一定相等,因不知两人的质量,故选项A错误;若小车向左运动,A的动量一定比B的大,故选项B 错误,C正确;若小车向右运动,A的动量一定比B的小,故选项D错误.] 6.C [以v0的方向为正方向,小船和救生员组成的系统满足动量守恒:(M+m)v0=m·(-v)+Mv′,解得v′=v0+mM(v0+v),故C项正确,A、B、D项均错.]7.A [由m B=2m A,知碰前v B<v A,若左为A球,设碰后二者速度分别为v A′、v B′,由题意知p A′=m A v A′=2 kg·m/s,p B′=m B v B′=10 kg·m/s,由以上各式得v A′v B′=25,故正确选项为A;若右为A球,由于碰前动量都为6 kg·m/s,即都向右运动,两球不可能相碰.]8.AC [两球发生对心碰撞,应满足动量守恒及能量不增加,且后面的小球不能与前面的小球有二次碰撞,故D错误;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得,四个选项都满足.但碰撞前总动能为12mv20,而碰撞后B选项能量增加,B错误,故A、C正确.]9.D [当B触及弹簧后减速,而物体A加速,当A、B两物体速度相等时,A、B间距离最小,弹簧压缩量最大,弹性势能最大,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系统损失的动能最多,故只有D正确.]10.(1)1 m/s (2)1.25 J 解析(1)A、B两球相碰,满足动量守恒定律,则有mv0=2mv1代入数据求得A、B两球跟C球相碰前的速度v1=1 m/s(2)A、B两球与C球碰撞同样满足动量守恒定律,则有2mv1=mv C+2mv2相碰后A、B两球的速度v2=0.5 m/s两次碰撞损失的动能ΔE k=12mv20-12(2m)v22-12mv2C=1.25 J11.(1)2gh(2)m1m1+m22gh(3)m21ghm1+m2解析(1)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1gh=12m1v2v=2gh(2)A、B在碰撞过程中,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1v=(m1+m2)v′v′=m1m1+m22gh(3)A、B速度v′减为零时,弹簧被压缩到最短,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E p=12(m1+m2)v′2=m21ghm1+m212.(1)2 m/s (2)1 m/s (3)0.25 m解析设滑块的质量为m.(1)对小滑块在下滑过程中,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mgR =12mv 2①得碰撞前瞬间A 的速率v =2gR =2 m/s.②(2)对A 、B 系统在碰撞过程中,根据动量守恒定律mv =2mv ′③得碰撞后瞬间A 和B 整体的速率 v ′=12v =1 m/s.④(3)对A 、B 整体,在桌面上滑动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 12×(2m )v ′2=μ(2m )gl ⑤ 得A 和B 整体沿水平桌面滑动的距离l =v ′22μg=0.25 m.。
高中物理碰撞教案
高中物理碰撞教案1. 了解碰撞的概念和分类;2. 掌握碰撞的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3. 能够应用碰撞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碰撞的概念和分类,碰撞的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难点:在实际问题中应用碰撞定律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知识(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碰撞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碰撞是什么,碰撞有哪些种类。
二、讲解碰撞的概念和分类(10分钟)1. 碰撞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在一定的时间内发生的相互作用。
2. 根据碰撞前后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可以将碰撞分为完全弹性碰撞、完全非弹性碰撞和部分弹性碰撞。
三、讲解碰撞的动量守恒定律(15分钟)1. 动量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条件下,系统总动量守恒,即碰撞前后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2. 利用动量守恒定律可以解决一些碰撞问题。
四、讲解碰撞的能量守恒定律(15分钟)1. 能量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做功的条件下,系统的总机械能守恒,即碰撞前后系统的总机械能保持不变。
2. 利用能量守恒定律可以解决一些碰撞问题。
五、解决实例问题(15分钟)教师出示几个碰撞问题,让学生尝试应用碰撞定律解决。
六、总结归纳(5分钟)1. 确认学生是否掌握了碰撞的概念和分类;2. 让学生总结碰撞的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方法。
作业布置:1. 完成课堂练习题;2. 阅读教材相关章节,做好笔记。
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目标达成良好,学生对碰撞的概念和分类有了基本的了解,对碰撞定律的应用也有一定的掌握。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实例让学生加深对碰撞定律的理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高二物理碰撞的知识点归纳
高二物理碰撞的知识点归纳碰撞是物体之间发生的相互作用,是物理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
在高二物理学习中,我们需要了解碰撞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以及与碰撞相关的重要知识点和应用。
以下是高二物理碰撞的知识点归纳:1. 碰撞的基本概念碰撞是两个或更多物体之间直接接触并相互作用的过程。
碰撞可以分为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两种形式。
- 弹性碰撞:碰撞物体之间的动能守恒,动量也守恒。
即发生碰撞前后物体的总动能和总动量保持不变。
- 非弹性碰撞:碰撞物体之间的动能不守恒,但总动量仍然守恒。
2. 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是碰撞过程中的基本定律之一。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碰撞过程中,系统的总动量在碰撞前后保持不变。
- 对于弹性碰撞,碰撞前后的物体总动量相等,即 m1v1 +m2v2 = m1v1' + m2v2'- 对于非弹性碰撞,碰撞前后的物体总动量也相等,即 m1v1 + m2v2 = (m1 + m2) v'3. 冲量和冲量定理冲量是力对物体作用的时间积分,表示力对物体的作用时间和强度的乘积。
冲量定理表明,冲量等于物体的动量变化。
- 冲量的计算:I = FΔt,其中 F 表示力的大小,Δt 表示作用时间。
- 冲量定理:Δp = I,其中Δp 表示物体的动量变化。
4. 碰撞实例及应用碰撞的理论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 交通事故:研究交通事故中的碰撞过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和结果,从而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 球类运动:如篮球、足球等球类运动中的碰撞可以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验验证,提高球类运动员的技术水平。
- 弹性碰撞计算:根据碰撞物体的质量、速度等参数,可以通过动量守恒定律和动能守恒定律计算碰撞后物体的速度和能量变化。
5. 碰撞的变形碰撞过程中,物体可能发生形状、结构等方面的变化。
在高二物理学习中,我们也需要关注碰撞过程中的变形问题。
- 弹性碰撞:碰撞过程中,物体形状发生一定变化,但碰撞后能够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高二物理选修课件第十六章碰撞
一维非弹性碰撞过程分析
非弹性碰撞定义
在碰撞过程中,物体间相互作用力为非保守力,且碰撞前后系统 总动能不守恒。
完全非弹性碰撞
两个物体碰撞后粘在一起,以共同的速度运动,此时动能损失最大 。
非弹性碰撞中的能量损失
非弹性碰撞中,部分动能会转化为内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导致系 统总动能减少。
实验室中一维碰撞实验设计
在平面内,两个物体的碰撞可以分解为两个一维碰撞,分别沿x轴和y轴方向进 行分析。根据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可以求解出碰撞后物体的速度和方向 。
空间三维碰撞现象举例
碰撞现象
在三维空间中,碰撞现象更为复杂。例如,两个球体之间的碰撞,其接触点可能 不在球心连线上,导致碰撞后物体的运动轨迹发生变化。
碰撞结果
多次碰撞
在某些情况下,物体之间可能发生多次碰撞。需要仔细分 析每次碰撞的过程和结果,并根据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 律进行逐步求解。
04
能量转化与守恒在
碰撞中应用
动能定理在碰撞中应用
动能定理的表述
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 动能的变化。在碰撞过程中,动 能定理可用于计算碰撞前后的动
能变化。
完全弹性碰撞
1 2 3
碰撞类型
交通事故中的碰撞类型包括正面碰撞、侧面碰撞 、追尾碰撞等,不同碰撞类型对车辆结构和乘员 安全的影响不同。
安全气囊
安全气囊是车辆被动安全装置之一,通过在碰撞 时迅速充气来保护乘员,减少头部和胸部的伤害 。
车身结构
车身结构在碰撞中起到吸收和分散能量的作用, 优秀的车身结构设计能够减轻乘员受到的冲击。
三维空间中的碰撞结果可能包括物体速度的改变、旋转、碎裂等多种情况。需要 根据具体问题进行详细分析。
有关高二物理教案碰撞5篇
有关高二物理教案碰撞5篇有关高二物理教案碰撞5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要有重点地加大纵向跨度,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
欢迎分享!高二物理教案碰撞篇1学习目标1. 知道自然界中热侍导的方向性。
2. 初步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并能用热力学第二定律解释第二类永动机不能制造成功的原因。
3. 能用热力学第二定律解释自然界中的能量转化、转移以及方向性问题。
学习重、难点热力学第二定律及用定律解释一些实际问题。
学法指导自主、合作、探究、师生讨论知识链接1.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内容:。
2.机械能能否全部转化为内能,那么内能能否全部转化为机械能举例说明学习过程用案人自我创新[自主学习]1. 阅读P56思考与讨论提出的问题,体会热传导的方向性。
说说你对一切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自然过程都是不可逆的这名话的理解。
2. 热机是一种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热机包括热源、工作物质、冷凝器几部分组成。
其工作原理为:热机从热源吸收热量Q1,推动活塞做功W,然后向冷凝器释放热量Q2。
根据能量守恒三者关系为:我们把热机做的功W和它从热源吸收的热量Q1的比值叫做热机的效率,用教type=#_x0000_t75 ole=表示,即。
思考:热机的效率能否达到100%,为什么3. 第二类永动机:只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为有用的功而引起其它变化的热机。
根据你所了解的知识,第二类永动机可能研制成吗说说你的理由。
4. 热力学第二定律(1) 两种表述:①(这是按照热传导的方向性来描述的)。
②(这是按照机械能与热能转化过程的方向性来描述的)。
说明:(1)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表述看上去似乎没有什么联系,然而实际上它们是等效的。
(2)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是它揭示了大量分子参与的宏观过程的方向性,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中进行的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
高中物理相互碰撞教案人教版
高中物理相互碰撞教案人教版
教学内容:相互碰撞
教学目标:
1. 理解并掌握相互碰撞的定义及条件。
2. 能够运用动量定律解决碰撞问题。
3. 能够区分完全弹性碰撞和非完全弹性碰撞。
教学重点:
1. 相互碰撞的定义及条件。
2. 动量定律在碰撞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1. 区分完全弹性碰撞和非完全弹性碰撞。
2. 运用动量定律解决碰撞问题。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课件、教学实验器材。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引入碰撞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碰撞是什么以及碰撞的条件是什么。
二、概念讲解(10分钟)
1. 讲解碰撞的定义及条件。
2. 引导学生思考碰撞中动量的守恒性质。
三、案例分析(15分钟)
1. 带领学生分析一个碰撞问题,引导学生使用动量定律解决碰撞问题。
2. 引导学生讨论碰撞中动能的转化。
四、实验演示(15分钟)
进行一个简单的碰撞实验,观察不同碰撞情况下动量和动能的变化,引导学生感受碰撞现象。
五、总结(5分钟)
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回答相互碰撞的条件,以及如何使用动量定律解决碰撞问题。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适量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巩固今天学习的知识点。
教学反思:
此教案旨在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和实验演示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相互碰撞的概念及动量定律在碰撞问题中的应用,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实验能力。
希望学生能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相互碰撞的相关知识,提高解决碰撞问题的能力。
高中物理必修二第八章—16.4碰撞
二、完全非弹性碰撞
1、基本方程: m1V1+m2V2=(m1+m2)V
说明:
无论两物体如何相互作用,只要相互作用后,两物体 的速度相同,均可看作完全非弹性碰撞。如:用绳 子连接的物体,绳子绷紧的过程;子弹射入木块内; 物体落入小车中等。
三、动、静两小球的非弹性碰撞 1、基本方程:
动量守恒:m1v0 m1v1 m2v2 动能减小:
v2/
23 3 2
2
2 3 (1) 3 2
2.6m /
s
5、类似的弹性碰撞:
如下图,忽略一切阻力。
特点:⑴相互作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⑵系统动量守恒或水平方向动量。 ⑶相互作用时间较长,作用前、后系统动能相等, 可看做弹性碰撞。 ⑷从开始作用到相对速度为零的过程可看做完全非 弹性碰撞,系统的动能最小,势能最大。
2、说明: ⑴微观粒子与宏观物体的作用,实际上是微观粒子与
组成物体的微粒碰撞,由于体积小,发生正碰的概 率极小,故多数粒子在碰撞后飞向四面八方。 ⑵研究碰撞后粒子的运动方向,可以获得与物质微观 结构相关的许多信息。
例题1:质量相等的A、B两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沿 同一方向运动,A的动量pA=9kg·m/s,B的动量 pB=3kg·m/s,当A追上B与B发生正碰。则碰后A、 B两球的动量可能为:(A )
定义:碰撞过程中物体发生部分弹性形变,物体的形 变不能完全恢复原状。
特点:①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
②碰撞过程中有机械能的损失;碰撞后系统的总动能 小于碰撞前的总动能。
③碰后两物体速度不同,且一定相互远离。
⑶完全非弹性碰撞:
定义:碰撞过程中发生完全非弹性的形变;碰撞过程 只有压缩阶段,没有形变恢复阶段。
高二物理竞赛碰撞问题课件
2m
m1
m2
O xC C x2
x
xC为弹丸碎片落地时质心离原点的距离
xC
m1x1 m2 x2 m1 m2
x2 2xC
3
例2 用质心运动定律 来讨论以下问题.
y F
一长为l、密度均匀的
柔软链条,其单位长度的质
量为 .将其卷成一堆放在
地面. 若手提链条的一端, 以匀速v 将其上提.当一端
y c
yC o
m1(v120 v12 ) m2 (v22 v220 ) (2)
碰后 v1
A
v2
B
11
由(1)、(2)可解得:
v10 v1 v2 v20 v10 v20 v2 v1 (3)
由(1)、(3) 可解得:
v1
(m1
m2 )v10 2m2v20 m1 m2
v2
(m2
m1)v20 m1 m2
m0v0 mv
dm Svdt
m0 v0 v2
dv
m
v
v dv S
t
dt
v v0 3
m0 v0 0
v
(
m0
2Sv0t
m0
)1
2
v0
9
两个质量分
别为m1和m2,速度分别为 v10和 v 20的弹性小球作对心
碰撞,两球的速度方向相
同求.碰若撞碰后撞的是速度完全v1弹和性v 2的.,
碰前
m1
v10
3 完全非弹性碰撞 系统内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7
例3 宇宙中有密度为 的尘埃, 这些
尘埃相对惯性参考系静止.有一质量为 m0
的宇宙飞船以初速v0穿
过宇宙尘埃,由于尘埃 粘贴到飞船上,使飞船
高二物理【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
2
学习目标:1.[物理观念]通过学习理解弹性碰撞、非弹性碰撞, 了解正碰(对心碰撞). 2.[科学思维]通过实例分析,会应用动量、 能量的观点解决一维碰撞问题.
3
一、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 1.碰撞的特点:物体碰撞时,相互作用时间很短,相互作用的 内力很大,故碰撞过程满足 动量守恒 . 2.碰撞的分类: (1)弹性碰撞:如果系统在碰撞前后 动能不变,这类碰撞叫作 弹性碰撞 . (2)非弹性碰撞:如果系统在碰撞前后 动能减少,这类碰撞叫作 非弹性碰撞 .
(2)碰撞中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14
1.物体的碰撞是否为弹性碰撞的判断 (1)题目中明确指出物体间发生的是弹性碰撞. (2)题目中明确告诉是弹性小球、光滑钢球或分子(原子等微观粒 子)碰撞,这些碰撞属于弹性碰撞.
15
名师点睛: 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发生弹性碰撞时,速度交换.
16
2.分析碰撞问题的“三个原则” (1)动量守恒,即 p1+p2=p1′+p2′. (2)动能不增加,即 Ek1+Ek2≥Ek1′+Ek2′或2pm211+2pm222≥p2′m112+ p2′m222.
4
二、弹性碰撞的实例分析 两个小球相碰,碰撞之前球的运动速度与两球心的连线在
同一条直线上,碰撞之后两球的速度仍会沿着这条直线.这种碰撞称 为正碰,也叫作对心碰撞或一维碰撞.如图所示.
5
1.思考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发生碰撞的两个物体,动量是守恒的.
(√ )
(2)发生碰撞的两个物体,机械能是守恒的.
( ×)
(3)碰撞后,两个物体粘在一起,动量是守恒的,但机械能损失
是最大的.
(√ )
高中物理第二册第八课 例题解析4
第八课例题解析4关于碰撞系统的动量守恒例1 质量为2m的物体A,以一定的速度沿光滑水平面运动,与一静止的物体B碰撞后粘为一体继续运动,它们共同的速度为碰撞前A的速度的2/3,则物体B的质量为().A.m B.2m C.3m D.分析与解在碰撞的过程中,A,B物体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并且碰撞后两者具有共同的速度.设碰撞前A的速度为,碰撞后两者共同的速度为,B物体质量为M答案:A.微观粒子的动量守恒的应用例2 一个不稳定的原子核,质量为M,处于静止状态,当它以速度释放一个质量为m 的粒子后,则原子核剩余部分的速度为().A.B.C.D.分析与解:在这个过程中原子核和它释放出的粒子构成的系统,满足动量守恒定律且总动量大小为零,选取的方向为正方向.方向与的方向相反.答案:C.空中爆炸物体的平抛运动例3向空中发射一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当此物体的速度恰好沿水平方向时,物体炸裂成a、b两块,若质量较大的a块的速度仍沿原来的方向,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的速度方向一定与原速度方向相反B、从炸裂到落地这段时间内,a飞行距离一定比b大C、a、b一定同时到达水平地面D、a、b受到的爆炸力的冲量大小一定相等分析与解:当炸弹爆炸瞬间,炸弹具有水平方向的速度,并且水平方向不受外力.所以水平方向炸弹的动量守恒,那么以后a、b两块的动量和一定保持不变,且方向一定与原来水平方向相同,所以b的速度方向也可能与原方向相同.由于两者具有水平方向的速度且高地高度相同,因此一定同时落地,由于不知a、b速度的大小所以无法比较a、b飞行的水平距离.爆炸力对a、b的作用大小是相同的,且作用的时间相同,所以爆炸力冲量的大小相等.答案:C、D.。
高中物理第二册第八课 例题解析3
德钝市安静阳光实验学校第八课例题解析3例1、在以下几种情况中,属于动量守恒的有哪些?(A)车原来静止,放于光滑水平面,车上的人从车头走到车尾.(B)水平放置的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置于光滑水平面的物体相连,令弹簧伸长,使物体运动起来.(C)斜面体放于光滑水平地面上,物体由斜面顶端自由滑下,斜面体后退.(D)光滑水平地面上,用细线拴住一个弹簧,弹簧的两边靠放两个静止的物体,用火烧断弹簧的瞬间,两物体被弹出.解析静止的车放于光滑水平地面上人从车头走到车尾过程中,人与车通过摩擦力发生相互作用,符合动量守恒条件.A对.弹簧一端固定,在弹簧伸长使物体运动的过程中由于∴动量不守恒.B错.物体从斜面顶端滑下,斜面后退,由于物体受重力作用∴∴总动量不守恒.但因为水平方向,∴只是在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 C错.光滑水平面,烧断弹簧,使两物体弹出的过程符合。
动量守恒.D 对.点拨判断物体系在物体相互作用过程中是否动量守恒,要扣住动量守恒的条件.例2、在以下几种情况中,属于动量守恒的有哪些?(A)车原来静止,放于光滑水平面,车上的人从车头走到车尾.(B)水平放置的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置于光滑水平面的物体相连,令弹簧伸长,使物体运动起来(C)斜面体放于光滑水平地面上,物体由斜面顶端自由滑下,斜面体后退.(D)光滑水平地面上,用细线拴住一个弹簧,弹簧的两边靠放两个静止的物体,用火烧断弹簧的瞬间,两物体被弹出.解析静止的车放于光滑水平地面上人从车头走到车尾过程中,人与车通过摩擦力发生相互作用,符合动量守恒条件.A对.弹簧一端固定,在弹簧伸长使物体运动的过程中由于∴动量不守恒.B错.物体从斜面顶端滑下,斜面后退,由于物体受重力作用∴∴总动量不守恒.但因为水平方向,∴只是在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 C错.光滑水平面,烧断弹簧,使两物体弹出的过程符合。
动量守恒.D 对.点拨判断物体系在物体相互作用过程中是否动量守恒,要扣住动量守恒的条件.例3、在做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实验中安装斜槽轨道时,应让斜槽末端点的切线保持水平,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讲碰撞【考点分解】考点一:碰撞中的能量损失依据碰撞过程中能量损失的情况,可以将碰撞分为三类弹性碰撞:没有能量损失,形变完全恢复,远离速度等于靠近速度非弹性碰撞:有能量损失,形变部分恢复,远离速度小于靠近速度完全非弹性碰撞:有最大的能量损失,形变不恢复,远离速度为零1.现有甲、乙两滑块,质量分别为3m和m,以相同的速率v在光滑水平面上相向运动,发生了碰撞。
已知碰撞后,甲滑块静止不动,那么这次碰撞是()A.弹性碰撞B.非弹性碰撞C.完全非弹性碰撞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考点二:弹性碰撞及两个特例特例一:运动物体m以速度v0撞静止物体M,碰后二者速度分别为:注意m反向的条件。
注意二者质量差异很大时的情况。
特例二:两物体质量相等。
碰后二者交换速度。
2.甲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速度为v1,与静止的乙物体相碰,碰撞过程中无机械能损失,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乙的质量等于甲的质量时,碰撞后乙的速度为v1B.乙的质量远远小于甲的质量时,碰撞后乙的速率是2v1C.乙的质量远远大于甲的质量时,碰撞后甲的速率是v1D.碰撞过程中甲对乙做的功大于乙动能的增量3.质量相等的三个小球a、b、c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以相同的速度运动,它们分别与原来静止的三个小球A、B、C相碰,相碰后,a继续沿原来方向运动,b球静止,c球被反弹回来,这时A、B、C三个被碰小球中动量最大的是()速度最大的是()动能最大的是()A.A球B.B球C.C球D.无法确定4.如图所示,B、C、D、E、F 5个小球并排放置在光滑的水平面上,B、C、D、E 4个球的质量相等,而F球的质量小于B球的质量,A球的质量等于F球的质量。
A球以速度v0向B球运动,所发生的碰撞均为弹性碰撞,则碰撞乊后()A.5个小球静止,1个小球运动B.4个小球静止,2个小球运动C.3个小球静止,3个小球运动D.6个小球都运动5.如图所示,两个半径相同的小球A、B分别被不可伸长的细线悬吊着,静止时两根细线竖直,两小球刚好接触,且球心在同一条水平线上。
现向左移动小球A,使A球与最低点的高度差为h(悬吊A球的细线张紧),然后无初速释放小球A ,小球将发生碰撞。
碰撞过程没有机械能损失,且碰撞前后小球的摆动平面不变。
碰后A 、B 上升的最大高度分别为h A 和h B (最大高度均未超过绳长)则A .若m A <mB ,则h A 、h B 中有一个可能大于hB .若m A >m B ,则一定为h B >h >h AC .若m A >m B ,则h A =h B 是可能的D .无论质量关系如何,h A 、h B 一定不可能相等6.(09·北京·24)(1)如图1所示,ABC 为一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轨道,BC 段水平,AB 段与BC 段平滑连接。
质量为1m 的小球从高位h 处由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与静止在轨道BC 段上质量为2m 的小球发生碰撞,碰撞后两球的运动方向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且在碰撞过程中无机械能损失。
求碰撞后小球2m 的速度大小2v ;(2)碰撞过程中的能量传递规律在物理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为了探究这一规律,我们采用多球依次碰撞、碰撞前后速度在同一直线上、且无机械能损失的简化力学模型。
如图2所示,在固定光滑水平轨道上,质量分别为m 1、m 2、……、n m ……的若干个球沿直线静止相间排列,给第1个球初能1k E ,从而引起各球的依次碰撞。
定义其中第n 个球经过依次碰撞后获得的动能E kn 与1k E 乊比为第1个球对第n 个球的动能传递系数1n k 。
a .求1n kb .若m 1=4m 0,m 3=m 0,m 0为确定的已知量。
求2m 为何值时,k 13值最大考点三:完全非弹性碰撞完全非弹性碰撞,碰后二者结为一体,由动量守恒定律即可求出速度,题目中涉及这种碰撞往往要注意损失的能量。
7.(2010·北京·24)雨滴在穿过云层的过程中,不断与漂浮在云层中的小水珠相遇并结合为一体,其质量逐渐增大。
现将上述过程简化为沿竖直方向的一系列碰撞。
已知雨滴的初始质量为0m ,初速度为0v ,下降距离l 后于静止的小水珠碰撞且合并,质量变为1m 。
此后每经过同样的距离l 后,雨滴均与静止的小水珠碰撞且合并,质量依次为2m 、3m ……n m ……(设各质量为已知量)。
不计空气阻力。
(1)若不计重力,求第n 次碰撞后雨滴的速度nv '; (2)若考虑重力的影响,a.求第1次碰撞前、后雨滴的速度1v 和1v '; b.求第n次碰撞后雨滴的动能212n n m v '。
考点四:非弹性碰撞一般的非弹性碰撞,碰后二者的速度(以及其他所有物理量)的范围:介于弹性碰撞和完全非弹性碰撞的结果之间。
8.(2011·福建高考)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 、速度大小为v 的A球与质量为2m 静止的B 球碰撞后,A 球的速度方向与碰撞前相反.则碰撞后B 球的速度大小可能是( )A .0.8vB .0.6vC .0.4vD .0.2v9.甲、乙两铁球质量分别是m 1=1 kg ,m 2=2 kg ,在光滑平面上沿同一直线运动,速度分别是v 1=6 m/s 、v 2=2 m/s.甲追上乙发生正碰后两物体的速度有可能是( )A .v 1′=7 m/s ,v 2′=1.5 m/sB .v 1′=2 m/s ,v 2′=4 m/sC .v 1′=3.5 m/s ,v 2′=3 m/sD .v 1′=4 m/s ,v 2′=3 m/s考点五:碰撞合理性分析碰撞的合理性基于以下三个条件1.动量守恒2.机械能不增加(远离速度不大于靠近速度)3.符合物理情景(能相碰,不再碰)10.A、B两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做相向运动,已知m A>m B,当两球相碰后,其中一球停止,则可以断定()A.碰前A的动量与B的动量大小相等B.碰前A的动量大于B的动量C.若碰后A的速度为零,则碰前A的动量大于B的动量D.若碰后B的速度为零,则碰前A的动量大于B的动量11.(海师附中2014届高三月考)甲乙两球在水平光滑轨道上同方向运动,已知它们的动量分别是p1=5kg.m/s,p2=7 kg.m/s,甲从后面追上乙并发生碰撞,碰后乙球的动量变为10 kg.m/s,则两球质量m1与m2间的关系可能是( )A.m1=m2B.2 m1=m2C. 4m1=m2D. 6m1=m212.(宜宾2013届高三摸底)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运动。
甲以7 kg·m/s的动量追上前方以5 kg·m/s的动量同向运动的乙球发生正碰,则碰后甲乙两球动量不可能的是( )A.6.5 kg·m/s,5.5 kg·m/s B.6 kg·m/s,6 kg·m/sC.5.5 kg·m/s,6.5 kg·m/s D.4 kg·m/s,8 kg·m/s【巩固练习】13.在光滑水平面上,两球沿球心连线以相等速率相向而行,下列现象可能的是()A.若两球质量相等,碰后以某一相等速率互相分开B.若两球质量相等,碰后以某一相等速率同向而行C.若两球质量不同,碰后以某一相等速率互相分开D.若两球质量不同,碰后以某一相等速率同向而行14.在一条直线上相向运动的甲、乙两个小球,它们的动能相等。
已知甲球的质量大于乙球的质量,它们正碰后可能发生的情况是()A.甲球停下,乙球反向运动B.甲球反向运动,乙球停下C.甲、乙两球都反向运动D.甲、乙两球都反向运动,且动能仍相等的小球B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11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A以速度v0靠近B,并与B发生碰撞,碰撞前后两个小球的速度始终在同一条直线上.A 、B 两球的半径相等,且碰撞过程没有机械能损失.当m 1、v 0一定时,若m 2越大,则( )A .碰撞后A 的速度越小B .碰撞后A 的速度越大C .碰撞过程中B 受到的冲量越小D .碰撞过程中A 受到的冲量越大16.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a 、b 两球,其质量分别为m a 、m b ,两球在t 0时刻发生正碰,并且在碰撞过程中无机械能损失,两球碰撞前后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m a >m bB .m a <m bC .m a =m bD .无法判断17. (2013北京市海淀模拟)如图所示,两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的弹性小球又叠放在一起,从高度为h 处自由落下,且远大于两小球半径,所有的碰撞都是完全弹性碰撞,且都发生在竖直方向。
已知m 2=3m 1,则小球m 1反弹后能达到的高度为( )A .hB .2hC .3hD .4h18.(2013·北京四中高三开学检测)如图,大小相同的摆球a 和b 的质量分别为m 和3m ,摆长相同,并排悬挂,平衡时两球刚好接触,现将摆球a 向左边拉开一小角度后释放,若两球的碰撞是弹性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第一次碰撞后的瞬间,两球的速度大小相等B.第一次碰撞后的瞬间,两球的动量大小相等C.第一次碰撞后,两球的最大摆角不相同D.发生第二次碰撞时,两球在各自的平衡位置19.(2013·北京东城区高三联考)如图4所示,A 、B 两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分别以动量p 1=4 kg·m/s 和p 2=6 kg·m/s (向右为参考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在A 球追上B 球并与乊碰撞的过程中,两小球的动量变化量Δp 1和Δp 2可能分别为( )A .-2 kg·m/s ,B .-8 kg·m/s ,C .1 kg·m/s , -D .-2 kg·m/s ,20.(2010·全国卷Ⅱ)小球A 和B 的质量分别为m A 和m B ,且m A >m B .在某高度处将A 和B 先后从静止释放.小球A 与水平地面碰撞后向上弹回,在释放处下方与释放处距离为H 的地方恰好与正在下落的小球B 发生正碰.设所有碰撞都是弹性的,碰撞时间极短.求小球A 、B 碰撞后B 上升的最大高度.21.(2006高考重庆卷25)如图,半径为R 的光滑圆形轨道固定在竖直面内.小球A 、B 质量分别为m 、βm (β为待定系数).A 球从工边与圆心等高处由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与静止于轨道最低点的B 球相撞,碰撞后A 、B 球能达到的最大高度均为R 41,碰撞中无机械能损失.重力加速度为g .试求:(1)待定系数β;(2)第一次碰撞刚结束时小球A 、B 各自的速度和B 球对轨道的压力;(3)小球A 、B 在轨道最低处第二次碰撞刚结束时各自的速度,并讨论小球A 、B 在轨道最低处第n 次碰撞刚结束时各自的速度.22.如图所示,有n 个相同的货箱沿同一条直线停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每个货箱长皆为l ,质量皆为m ,相邻两货箱间距离为l ,最下端的货箱到斜面底端的距离也为l . 现给第1个货箱一适当的初速度v 0,使乊沿斜面下滑,在每次发生正碰后(碰撞时间很短),发生碰撞的货箱都粘合在一起运动,当动摩擦因数为μ时,最后第n 个货箱恰好停在斜面底端. 求:(1)第一个货箱碰撞第二个货箱前瞬间的速度v 1;(2)设第一次碰撞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1k E ∆,第一次碰撞前的瞬间第一个货箱的动能为1k E ,求11k k E E ∆的比值; (3)整个过程中由于碰撞而损失的机械能.【参考答案】 1.A 2.ABC 3.C ,A ,B 4.C 5.B 6.(1)211222m m gh m v +=(2)a. 13221212322111)()()(4n n n n n n m m m m m m m m m m m k +++=--- b. 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