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原理-讲义01总论
《会计学原理》讲义
《会计学原理》讲义第一章会计概说第一节会计概说正如我们所能观察到的,无论是营利性质的企业,还是非营利性质的事业、行政机关、非盈利性质的社会团体等单位,均设有“会计”工作岗位,配有会计人员。
只要有经济活动的地方,不论是组织还是个人经营,都在开展着从简单到复杂的会计核算活动。
与此相适应,不管是高等教育,还是中等专业教育,甚至是职业教育,都设有会计专业,共同为社会培训和输送着不同层次的会计专业人才。
“会计”作为一种工作,在现代经济管理中正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现有的学科群体中,“会计”作为一门科学,也正备受关注;而作为一项职业,毋庸说,“会计”职业显然是经济社会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行当,会计的职业道德以“诚信”为准则,会计信息以真实、及时为基本要求,会计人员及其所开展的会计活动因此得到社会的信赖和尊重。
这一切都说明:社会非常需要会计,社会非常重视会计。
一、会计行为探源会计是人类为追求经济效益而进行的一种管理经济的活动。
人类要生存,离不开物质资料的生产和消费。
生产物质资料的目的,在于向人类社会提供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生产过程同时也是消费过程,所以,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在生产过程中,人们通过使用劳动工具,耗用劳动资料,投入劳动量,花费劳动时问,生产出劳动产品,必然十分关心自己的劳动成果,会自觉地将生产过程的内容记录下来,盘算、比较其生产耗费(所费)和生产成果(所得)的数量损益。
如果生产所得不足以抵补生产所费(称为亏损),这种生产纯粹在消耗社会财富,或者说是对社会财富的浪费,毫无经济效益可言,应立即停止;如果生产所得在抵补生产所费后还有结余(称为盈利),则生产有了经济效益。
结余部分如仅够供给生活消费,则只能按原有规模重复进行简单再生产,社会不能发展;结余部分如在满足生活消费后还有多余作为追加生产投资,则可按更大的规模进行扩大再生产,社会由此向前发展。
可见,社会发展的程度取决于所能扩大的规模即生产过程经济效益的好坏。
会计学原理 第一章 总论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概述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一)会计的产生人类要生存,社会要发展,就必须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
在生产中,人们一方面所得,另一方面所耗,人们共同的愿望是消耗的最少,而得到的最多。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这就需要对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耗费和劳动成果进行记录、计算和分析,以便对生产进行更加科学的管理,会计由此产生。
在原始社会,由于没有文字,人们利用绘图记事、结绳记事、刻石记事等方法对生产活动进行简单的记录,这就是会计的萌芽。
会计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而产生的,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二)会计的发展阶段1、古代会计奴隶社会的西周时期出现的——司会;封建社会的宋朝初期出现的——四柱清册;明朝时期出现的——用货币计量各种收入和支出;清朝时期出现的——龙门账。
都属于古代会计。
2、近代会计是从运用复式簿记开始的。
至20世纪50年代以前。
3、现代会计是指20世纪50年代以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制度。
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会计的发展。
任何一个国家乃至任何一个单位,都不能没有会计。
社会越进步,经济越发展,会计也就越重要。
二、会计的概念与特点我国会计界对会计的理解有两种最具代表性的观点:一是信息系统论,认为会计是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一是管理活动论,认为会计是人们管理生产过程的一种社会活动。
其实这两种观点并不矛盾,会计既是一种经济信息系统,又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生产,而生产离不开管理,管理离不开会计。
(一)会计的概念基于以上的认识,一般将会计定义为: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经济活动过程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要点:1、主要计量单位 2、会计的基本职能 3、会计对象 4、会计本质(二)会计的特点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2、能综合反映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3、对经济活动具有促进、控制、考核和指导作用三、会计的职能与作用(一)会计的职能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过程中所具有的功能。
会计学原理讲义
美英式会计经日本传入我国。
▲我国现代会计的建立与发展
解放初期,学习苏联;
1958年,不适当地推行无账会计;
1963年,国务院发布了《会计人员 职权条例》;文革时期,会计工作遭 到严重的破坏,不搞会计核算。
◆会计的涵义
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运用会计方 法,对经济活动资金运动进行价值管理 的活动.。其目的在于提供会计信息,提 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1) 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
(2)运用会计方法(设置会计帐户、复式 记帐、填制与审核记帐凭证等);
(3)对经济活动进行完整、连续、综合的 核算与监督;
营业外收入 费用要素: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期间费用 利润要素:本年利润、投资收益、利润分配
■ 第三节 会计职能与会计目标 ◆ 会计职能:会计反映、 会计监督 会计决策 ◆会计目标:会计工作目标---提供信息资 料
会计终极目标―――提高经济效益(记帐
型会计向管理型会计过渡)
◆会计作用与会计任资 购入
金
储 生 成货 备 产 品币 资 投入 资 完工 资销售 资 金 金 金金
固定资产 折旧
期间费用
进行新的循环
◆会计要素
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内容所作的分类。
六大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
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静态要素:
▲资产:企业在一定时期拥有的能用货 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流动资产―― 货币资金、应收款项、存货等;长期 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 产等
◆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会计是伴随人类的生产活动而产生的一
《会计学原理》讲义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概述一、会计的概念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适应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
12”。
3、明末清初,我国设计了“龙门账”,是我国复式记账方法的最初形式。
4、人类会计方法的演进,经历了由单式簿记向复式簿记转化的过程。
5、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会计学家卢卡·帕乔利的《数学大全》一书对借贷复式记账作了系统的介绍。
(二)会计的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或: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依据,采用专门的技术和方法,对一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核算与监督,并定期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二、会计的特点(一)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二)对经济活动事项的核算具有连续性、完整性和系统性(三)核算职能与监督职能相结合(四)为提高经济效益服务三、会计的基本职能及其含义(一)进行会计核算会计核算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它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
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记录、计算、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
会计核算主要采取货币形式,从价值量方面连续、系统、综合、全面地反映主体已经发生或完成的经济活动,即进行事后核算。
(二)实施会计监督要求各项经济业务必须遵守国家财政、财务制度和财经纪律,同时还应遵守企业单位的经营方针、政策。
其内容包括合法性监督和合理性监督两个方面。
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
两项基本职能的关系:核算职能是会计监督职能的基础,监督职能则又贯穿于核算的全过程(是保证),两者相辅相承,既独立要求,又紧密联系,缺一不可。
四、会计的对象会计的对象——是指会计所要核算与监督的内容。
即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或:会计的对象就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企业会计对象的内容1、工业企业的经济活动(资金运动)经过供应、生产、销售三个阶段,周而复始地循环周转。
会计学原理专业知识讲座
❖ 实证会计研究措施
❖ (Normative
❖ (Positive
Accounting Method) Accounting Method)
❖ “探索会计应该是什么”。 ❖ “探索会计是什么”
第一章 总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 综观会计发展旳三个历史阶段能够明确:
❖ 会计旳产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旳产物, 会计旳发展是反应性旳,人类所拥有旳资源相对 于人类无限旳需求来讲总是相对稀缺旳。
(4)定义既要简要,又要精确。因为定义不能经常变化,而会 计却处于不断旳发展中。所以定义要有较大旳容纳性,太详细就 经不起时间旳考验。
第一章 总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多种会计定义旳分析
❖一是因为这个定义比较简要; ❖二是因为这个定义能比较精确地 表述当代会计自从产生以来,就始 终存在旳“反应”旳职能;
效率审计准则/分析
信息系统
全方面系统审查
计划、规划和预算系统
管理过程 第成一本章—总—论收入分析
技术 1950
第一种全球通讯卫星 施乐销售第一台商用复印件 人造卫星在苏联社会主义国家旳发射 沙龙和托恩申请了激光专利 集成电路 光纤 彩色电视
高等教育出版社
图1-1:会计知识和技术比较图
会计知识
1990
第一章 总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多种会计定义旳分析
西方国家 也曾出现不同旳会计定义
(1)艺术论
(2)信息系统论
第一章 总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1)艺术论
❖ 早在1949年 :“会计是把每一天进入社会旳商业事务 旳若干和多种多样旳交易按照货币单位进行统计、分类和 汇总旳一种艺术”(F·Sewell Bray)
第1章 总论 《会计学原理》PPT课件
五、会计信息使用者
会计信息使 用者包括外部 使用者和内部 使用者。
员工
投资 者
债权 人
企业 管理
政府
层
客户
供货 商
1.2 会计职能和会计对象
一、会计职能的定义
是指会计作为管理经济的一种活动,客观上所具 有的功能。
反映
监督
职能
职能
基本 职能
反监 映督 什什 么么 ??
反映职能,是通过会 计特有的逻辑和程序, 以货币为计量单位, 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 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 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连 续、系统、全面、准 确、及时的记录、计 算和报告。
监督职能,是对特定 主体的经济活动和会 计核算的真实性、合 法性、合理性进行检 查,以确保该主体的 资产安全、合法经营。
二、会计对象
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资金运动及其所反映的经营活动或业务活动。 不同的行业会计反映的业务内容有所不同
生产准备过程
生产过程
销售过程
原材料
在产品
产成品
货币资金 (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
技术 (3)会计的反映职能
3
2、会计的特点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 (2)对经济活动要进行完整、连续、系统而 综合的计算和记录; (3)会计以价值管理为基本内容; (4)会计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终极目标。
3、本书的定义 会计是经济管理的组成部分,主要是
运用会计方法以及提供会计信息,对经济 活动进行价值管理,其目的是提高经济效 益。
1
会计主体
2
持续经营
3
会计分期
4
货币计量
2、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质量是会计信息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
(会计学原理)第一章总论
第十五页,共62页。
(三)会计(kuài jì)信息的质量要求(八条) 1.可靠性原则 可靠性原则要求会计(kuài jì)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
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2.相关性原则 相关性原则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kuài jì)信息应当 与财务会计(kuài jì)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 相关,有助于其对企业过去、现在或未来的情况 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3.可理解性原则 可理解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kuài jì)信息应当清 晰明了,便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利 用。 4.可比性原则 可比性原则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kuài jì)信息应当 具有可比性。同一企业第十六不页,共6同2页。 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
第二十六页,共62页。
(四)收入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 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包括销售(xiāoshòu)商品收入、劳务收入、利息收入、 租金收入、股利收入等。
收入确认的条件: 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入企业; 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
第十三页,共62页。
股东大会
所有者
债权人
董事会 经理(jīnglǐ)
员工(yuángōng)
监事会
管理 法人(fǎrén)财产
债权人 (供应商、银行、税务机关等)
(购销、信贷、税收等)
债务人 (顾客、其他)
社区居民 社会公众
政府等
(购销等) (环保、就业等)(监管)
第十四页,共62页。
(二)会计信息的供给
会计学原理 (yuánlǐ)
会计学原理——第1章总论(改)
A会计主体 A从B购入材料一批,款项未付
B会计主 体
A主体作材料购入核算: 材料增加,债务增加
B主体作商品销售核算 :收入增加,债权增加
3、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的关系:
会计主体>法律主体。
会计 主体
独自 立负 经盈 营亏
行政\事业单位 和社会团体
15世纪以后的会计,以借贷记账 法的产生及应用为标志。
现代会计
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会计,以管 理会计的形成及会计电算化的出 现为标志。
古代会计
早在原始社会,人们为了生存而狩猎和生产,狩猎
和生产有所得亦有所耗费,这种得失最初是在人们自身
的大脑里反映与控制。后来狩猎和生产物日渐增多,人
们对狩猎和生产的成果及其发生的耗费不太可能再仅凭
权责发生制
• 权责发生制是当期应获的收入和应负担 的费用,都应认定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的制度。又称应计制或应收应付制
• 权责发生制是以权利(取得收款的权利)和 责任(承担付款的责任)是否发生为确认与 计量标准,它是确认收入或费用的一项 重要制度。
混合制
• 混合制是对经济业务的处理既有权责发 生制性质,也有现金收付实现制性质的 制度。
公司 分公司
国有 企业
合伙 企业
独 资 企 业
法律 主体
具有 独立 法人 资格
行政\事 业单位和 社会团体
具有 法人 资格 的公
司
具有 法人 资格 的企
业
二、持续经营假设
1、含义:是指会计主体在可以预见的
未来,其经济活动是持续正常进行的,不 会面临破产清算。
某会计主体
两
持续经营发展
《会计学原理》第1章总论
2 会计学的定义
负责记录和分析财务活动的过程,提供决 策和沟通的工具。
研究和应用会计原理和技术的学科。
3 会计的目标和职责
4 财务报表
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可靠和及时,促进 财务决策的制定。
按照一定的原则和规则编制的反映企业财 务状况的文件。
基本原则
1 会计学原理的概念
用于指导会计实践的基本观念和思想。
《会计学原理》第1章总 论
本章概述了《会计学原理》课程的内容和目标,重点介绍了会计的定义、财 务报表,以及会计学原理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课程介绍
课程目标
使学生了解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培养 其财务管理能力。
学习内容
包括会计的定义、会计的目标和职责,以及 财务报表的基本要素和结构。
重要概念
1 会计
总结
1 课程回顾
概述了《会计学原理》课程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原则。
2 下一步的学习计划
继续学习后续章节,深入理解会计学原理,并应用于实际情境。
2 会计准则的重要性
统一规范会计实践,提高财务信息的可比性和可靠性。
3 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
包括货币计量、历史成本、收入确认和费用匹配等原则。
会计循环
1
会计系统的概念
包括识别、记录、分类和报告财务信息的过程。
2
会计循环的组成部分
包括业务活动、会计记录和财务报告等。
Hale Waihona Puke 3会计循环的流程从业务活动开始到财务报告生成的整个过程。
第一章 总论 会计学原理 讲义(讲稿)
︽会计学原理︾讲义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概述一、会计的含义(本质)及其作用(一)会计的含义会计理论界三种观点:1、核算工具论:古代数学家从记账、算账、报账、用账与服务相结合的角度作出了“零星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这一结论。
这一定义仅仅表现了会计的核算职能,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均未涉及到会计的监督职能。
这种观点逐渐被淡化乃至被淘汰。
2、信息系统论:80年代初,由我国会计学家葛家澍教授为代表提出的这种观点。
他认为:会计首先是一个系统,会计的功能是将输入的数据转换为信息,这种信息论让货币表现为财务信息。
这是一种侧重于会计的结果而得出的结论。
3、管理活动论:在80年代初,由我国会计学家杨纪婉、阎达五两位教授为代表提出的这一观点。
他们认为:会计本质是一种管理活动,它是通过收集、处理和利用经济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组织、控制、调节和指导,促使人们权衡利弊、比较得失,讲求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
这是一种侧重于会计的过程而得出的结论。
(二)会计的本质会计的本质即会计的含义。
可以表述为: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一整套专门的方法,通过收集、处理和利用经济信息,对各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综合的核算和监督,并通过参与决策、分析评价业绩、预测经济前景等活动,谋求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经济信息系统)。
(三)会计的作用正面作用——(1)为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制定经济政策提供信息;(2)加强经济核算,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数据;(3)保证企业投入资产的安全和完整;(4)为投资者提供财务报告,以便于其进行正确的投资决策。
消极作用——会计信息的失真二、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一)我国会计的产生和发展1、原始社会的结绳记事、刻契记数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办公室编印的《云南西盟大马散仇族社会经济调查报告》第157页介绍:处于原始社会阶段的伍族的这块木刻,上方刻着三个刀口,第一个表示借债人,第二个表示中间人,第三个表示债权人;下方八个刀口表示借债数目。
会计学原理第1章总论
会计学原理第1章总论会计学原理主要内容第一章总论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第三章会计核算基础第四章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第五章制造企业主要经济业务核算第六章账户的分类第七章成本计算第八章会计凭证第九章会计账簿第十章财产清查第十一章财务报告第十二章会计循环与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一、会计的产生1.会计的产生是适应生产活动发展的需要会计产生初期只是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是生产职能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生产的发展其逐渐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职能。
2.会计是生产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会计并不是在生产活动发生伊始就产生的,而是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劳动成果有了剩余,才产生的。
对生产活动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是它产生的根本动因。
二、会计的发展历程1.萌芽阶段:自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开始到奴隶社会繁盛时期为止。
这一时期称之为会计的萌芽阶段,或者称之为原始计量与记录时代。
2.古代会计阶段:从奴隶社会的繁盛时期到15世纪末,标志为会计职业的产生。
3.现代会计阶段:时间大约从15世纪开始到20世纪40年代末。
标志是产生了复式记账法。
第二节会计的含义一、会计的含义(一) 两种会计观点1.会计信息系统论:会计的本质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
“会计是为提高企业和各单位的经济效益,加强经济管理而建立的一个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
” 代表性人物:余绪缨、葛家澍、唐予华。
2.会计管理活动论:会计的本质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看,会计不仅仅是管理经济的工具,它本身就具有管理的职能,是人们从事管理的一种活动。
” 代表性人物:杨纪琬、阎达五。
(二)会计的含义: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企事业、机关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的反映和监督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
它也是一项经济管理工作。
二、会计的属性会计的属性是指会计的性质。
会计所涉及的内容使会计既有技术性,又有社会性。
会计学原理讲义
这一假设中暗含的另一个假定:币 值稳定假设
我国的记账本位币:
会计基本前提的关系
¶ 会计的四项基本前提,具有相互依存、相 互补充的关系。
会计主体确立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持续 经营与会计分期确立了会计核算的时间长度, 而货币计量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手段。
没有会计主体,就不会有持续经营; 没有持续经营,就不会有会计分期; 没有货币计量,就不会有现代会计。
会计学原理
目录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会计要素及其确认、计量、报
告的基本原则 第三章 会计恒等式及账户设置 第四章 复式记账 第五章 会计凭证 第六章 会计账簿
目录
第七章 财产清查 第八章 会计报表 第九章 资产、负债和费用的核算 第十章 收入利润和所有者权益 第十一章 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第十二章 会计法规体系与会计工作组织
生产经营过 程:供应、 生产、销售
缴纳所得税、 偿还债务、投 资者分配利润
资金在经营过程的循环和周转(图)
不同的单位其资金运动有不同的形式。 制造业的资金运动图:
货币 购入 原材料
领用
完工 在产品
产成品
销售
货币
支付工人工资等 使用厂房设备等
各种费用税金等
第四节、会计目标和会计的基本前提
一、会计目标是指会计活动应达到的境地或标 准。 会计目标分为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层次。 会计的基本目标是提高经济效益 具体目标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会 计信息。
按流动性的快慢将 资产分为
流动资产 、长期投资、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其他资产
幻灯片 31
TUNE :
(二)负债
1、负债的定义:过去的交易 事项形成的现实义务,履行 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 流出企业。
会计学原理讲义整理教学内容
会计学原理讲义整理教学内容会计学原理讲义整理学习建议理解会计基本理论;要处理好原理与具体方法、具体业务处理的关系;第一章总论§1.1 会计的演进及其含义一、会计的演进●会计实践和会计理论的发展是反应性的,是应一定时期的商业需要而发展的,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中国西汉、三国时期: 单式记账唐宋: “四柱清册”,平衡关系:“旧管+新收-开除=实在” ,反映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
明末清初: “龙门账”和“四脚账”,复式记账,平衡关系: “进-缴=存-该” , 反映经济活动的来龙去脉。
●西方●意大利13—15世纪, 复式借贷记账法●英国和法国18—19世纪工业革命ASB(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美国二战后,全球经济发展中心FASB(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1973年成立, 其文告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
AAA(美)(American Accounting Association )美国会计学会●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协调冲突,通用性。
二、现代会计的含义AAA对会计的定义●会计是为了使信息使用者能做出有根据的判断和决策而进行确认、计量和传递经济信息的程序。
●会计本质上是一个信息系统。
AICPA(American Institute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美国注册公共会计师协会●会计是一项服务活动,其功能在于提供有关经济主体的数量信息(主要具有财务性质以便作出经济决策)。
●强调财务信息FASB●会计是计量、处理、传递有关一个经济单位的财务信息系统,依据财务信息,报表使用者可以作出合理的经济决策。
●比较AAA与FASB:财务信息系统合理的经济决策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会计是一个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
会计学原理课件第一章 总论
知识窗 会计的定义包括三个方面:
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说明会计的本 质
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与监督 ——会计的 基本职能
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会计的特点 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向有关方面提供
会计信息——会计的目标
•我们的学习任务: 1掌握会计这门技术
我国的会计核算应以人民币 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
外币为主的企业,可以选择某 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进行 会计核算。
• 四项基本前提的关系: 相互依存、相互补充。 (1)会计主体确立了会计核算的空
间范围,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确立了 会计核算的时间长度,而货币计量则 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手段。
(2)没有会计主体就不会有持续经 营,没有持续经营就不会有会计分期 ,没有货币计量就不会有现代会计。
(一)会计的核算职能
定义:会计的核算职能又称为反映职能,是 会计最基本的职能。它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 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计算和报告等 环节,对特定对象(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 、算账、报账,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功 能。
解释
四个环节
• (1)确认——是指通过一定的标准或方法来确定所发 生的经济活动是否应该或能够进行会计处理。
• (2)计量——是指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对已确定可以进 行会计处理的经济活动确定其应记录的金额。
• (3)记录、计算——是指通过一定的会计专门方法按 照上述确定的金额将发生的经济活动在会计特有的载 体上进行登记的工作。
• (4)报告——是指通过编制财务报告的形式向有关方 面和人员提供会计信息。
记账:是指对特定对象的经济活动采用一定的记账方法, 在账簿中进行登记。
第一章 总论
《会计学原理》第一章 总论
•
会计是以提动的经济信
息系统。
特点:
①货币作为计量的主要单位
②会计对经济活动的反映是全面、连续、系统、综 合的反映
二、会计的目标
• 会计的目标: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 确定三个问题: • 1、谁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 “外部利益集团”:所有者(股东)、债权人
系及交易的披露》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39项企业会 计准则,其中1项基本准则,即《企业会计 准则—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如《企 业会计准则— 存货》等。 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体系正式 建立。 2007年1月1日正式实施。
三、西方近代会计的发展
• 1、13 世纪 “威尼斯薄记法” • 2、1494年借贷复式记账法正式出现 • 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算术、几何、比
(二)官厅会计 奴隶制到封建社会末期
成就: 1.形成了一套财计组织的制度 2.中式会计方法体系建立完善并运用自
如,是古代国家单式簿记的典范
二、中国会计的主要发展历程
• 1、西周时期 : “会计”一词开始出现、会计机构 正式出现、流水账、会计报表的雏形
• 2、春秋战国至秦:记账符号、计簿、原始凭证 • 3、唐宋两代: (1)流水账、誊清账 (2)“三注结算法”——“四注结算法”
• (四)货币计量假定 • 1、货币计量假定: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
用货币为统一计量单位来计量、核算企业的生产 经营活动。 • 2、附带假设:货币价值稳定 • 3、必要性:计量是会计核算的关键环节,货币是 综合计量的唯一尺度 • 4、记账本位币:人民币
• (五) 权责发生制假定
涵义:收入和费用应当在收入权利 和费用责任形成期间予以确认,而不管该 期间是否收到或付出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