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

合集下载

自主、合作、探究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学法

一、“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新课标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是偏重于从学生的学法角度提出的。

1.“自主”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方式,有学习的主动权和选择权。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提倡学生充分自主学习,尽力做到:让学生明确目标;让学生发现知识;让学生参与过程;让学生选择内容;让学生掌握方法;让学生探究疑难;让学生自我检查;学生能提问的教师不先问;学生能描述的教师不替代;学生能自己创作的教师不示范。

2.“合作”学习方法。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因此,“合作”学习既有小组活动,也有个人活动;合作学习并非只有一种模式可以选用,也并非所有的学习活动都适合于合作情境;而且合作过程中也不排斥竞争。

3.“探究”学习方法。

“探究”学习是指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学习,在学习中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

要求教师在课堂学习中,借助课文情景,创设主动、互动、生动的学习局面,给各类学生提供适合各自发展的听说读写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问题的意识。

在探究学习中,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得知识和能力、情感和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探究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实践性、体验性、问题性和开放性等主要特征都是以自主为前提的。

在探究的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到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效的合作必然会加速探究的进程。

可以这样说,探究学习是以自主学习为前提、以合作学习为动力的一种学习方式。

二、几种常见的“导学”方法黎见明先生提出的“导学”思想,是从教者的角度提出来的,因此,“导学”重点解决教法的问题,即解决教者如何教的问题。

其根本目的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从而变学生的“学会”为“会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常见的几种“导学”方法有:1.引导。

就是按教学要求,循循善诱,因势利导,使学生有序地达成目标,它具有定向性和激励的作用,适用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小学语文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这要求语文教学也要相应地转变教学方式和方法。

本文将围绕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展开研究。

一、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与自主合作学习1. 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要求新课标提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的教育目标,这要求语文教学必须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变为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从个体学习变为合作学习,这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

2.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理论依据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知识和问题,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这种学习方式符合“德育、智育、体育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合作精神,符合新课标的教育理念。

二、小学语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实施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语文教学要从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生活化教学,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主动探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要倡导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通过合作探究,激发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3. 提倡探究学习,培养创新意识在教学中,要提倡探究学习,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

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三、小学语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效果分析1.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性。

2.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合作探究学习,学生之间能够相互协作、相互沟通、相互分享,在实践中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意识。

如何在科学教学中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如何在科学教学中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如何在科学教学中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师在科学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和探究研究的方式来提高学科知识和科学思维能力。

下面是一些在科学教学中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研究的方法和策略:自主研究1. 设计启发式问题:在科学课堂中引入启发式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

这样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科学规律。

2. 提供选择权:给予学生选择不同的实验、研究或项目,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选择。

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责任感。

3. 提供资源和指导: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源和工具,让他们能够独立进行研究和实践。

同时,提供一定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和掌握科学概念。

合作研究1.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在小组内进行合作研究。

每个小组成员扮演不同的角色,共同完成实验、调查或项目。

通过合作研究,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和分享知识,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2. 批判性对话: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对话,提出不同的观点和证据。

通过讨论和辩论,学生可以深入理解科学概念,并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3. 互助研究:鼓励学生相互帮助和支持,在研究过程中形成互助研究的氛围。

学生可以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共同进步和提高。

探究研究1. 设计探究性活动:通过设计探究性活动,让学生从实践中发现和理解科学概念。

活动应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开放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 实践和实验:鼓励学生进行实践和实验,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并通过实验验证假设。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3. 问题解决:引导学生通过问题解决的方式来研究科学知识。

教师可以提出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和研究,通过解决问题来研究和掌握科学概念。

通过开展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学生可以积极参与科学教学,主动构建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导,同时尊重学生的选择和独立性。

中学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策略研究

中学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策略研究

中学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策略研究“自主、合作、探究”是一种发现学习,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再发现获取知识并发展探究思维的一种学习方式,符合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

本文针对我国中学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开展策略进行了详细探究。

1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意义变革学习方式是实现课程标准教学的关键。

一方面,在中学教学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出了学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通过让学生展示自主合作学习的成果,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语言表达能力。

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充分地发展自我,展现个性。

另一方面,在中学教学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合作学习使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说出来,大胆展示出来,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践行新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与讲授式教学比较,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能明显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学习投入增加,学生思维容量和深度增加,学生表达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增加,这种基于实验、基于数据分析、基于问题解决、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习惯和方法的有效途径,是培养阅读、思考、分析、实验、表达交流、解决问题的有重要方法。

2 提高中学教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效果的相关策略2.1 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改变了过去学生单纯的接受式学习,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合作学习方式,形成学生合作交流、意义建构的学习环境,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并保持兴趣。

这就需要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与教学观,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

例如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讲解“分析人物形象”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在教学目标的定位上符合学生发展的实际,着力于学生分析表达能力的培养,不仅要落实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应用,还要重视科学方法和情感目标的实现;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学内容条理清晰,分段分步分层落实教学任务。

“自主、合作、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方式的探讨

“自主、合作、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方式的探讨

“自主、合作、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方式的探讨新课程之所以特别强调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其理由就在于这些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理念,符合学生的认知的规律,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

1、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相对的是“他主学习”。

从人性的角度来说,人既是主体性与客体性的统一,又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也是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统一。

他主学习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自主学习则把学习建立在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一面上。

应该承认,作为学习方式,他主学习和自主学习都是客观存在的,都有存在的合理性。

那么,新课程为什么要强调和倡导自主学习呢?因为有两个原因:第一,他主学习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主导方式,而只能是一种辅助方式,这是对他主学习的定位;第二,他主学习要不断转向自主学习,他主学习是一种过渡方式,这是对他主学习的定向。

对他主学习的这样定位和定向是正确发挥他主学习价值和作用的前提,也是促进学生人性健康发展的保证。

遗憾的是,传统教学过分强调和突出了他主学习这一方式,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严重地影响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课程改革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在学习方式上特别强调和提倡自主学习。

那么,自主学习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学习呢?我国的教育专家余文森教授认为自主学习包括三个方面含义: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是一种独立学习、是一种元认识监控学习。

其一,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

主动性是自主学习的基本品质,它对应于他主学习的被动性,两者在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我要学和要我学,我要学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要我学则是基于外在的诱因和强制。

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主要表现为学习兴趣。

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习,有兴趣的学习事半功倍。

小学数学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的研究结论

小学数学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的研究结论

小学数学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的
研究结论
经过研究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关于小学数学中自主、合作、探究研究方法的有效性和优势。

1. 自主研究方法的优势
自主研究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研究过程,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自主选择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研究风格和兴趣。

这种研究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研究动力,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2. 合作研究方法的优势
合作研究方法鼓励学生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促进他们的思维交流和合作能力。

通过与同学一起讨论和合作完成数学任务,学生可以相互借鉴和研究,提高他们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合作研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沟通技巧,为他们今后的研究和工作打下基础。

3. 探究研究方法的优势
探究研究方法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和探索来构建知识和理解。


过提出问题、制定假设、进行观察和实验,学生能够主动参与探索
过程,并从中获得深刻的数学理解。

这种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批判
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应对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挑战。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中自主、合作、探究研究方法都具有各自
的优势和有效性。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方法,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灵活选择和组合不同的研究方法,以
提高学生的数学研究效果和兴趣。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实施方案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实施方案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在现代教育体系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已经逐渐被广泛应用。

这三种学习方式都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使其成为具有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学习者。

本文旨在提出一项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实施方案,以帮助学校和教师更好地将这些学习方式融入到日常教学中。

二、自主学习实施方案1. 学习目标设定在自主学习中,学生应当根据自身的学习需求和兴趣,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

教师可以通过课前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确定学习目标。

2. 学习资源准备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包括书籍、网络资料、实验设备等。

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进行学习。

3. 学习过程管理教师在学习过程中起到引导和监督的作用,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管理和评估。

可以采用学习日志、学习档案等方式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提供针对性的反馈和指导。

三、合作学习实施方案1. 小组组成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3-5名学生组成,学生之间具有相互合作和互补的能力。

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进行分组,让学生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专长。

2. 学习任务分配在小组中,每个学生负责不同的学习任务,可以通过轮流、分工等方式进行任务分配。

学生需要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3. 合作学习过程管理教师需要提供相应的合作学习指导和支持。

在小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学习目标,给予学生需求反馈,鼓励学生相互合作和协调,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四、探究学习实施方案1. 学习问题设定在探究学习中,学生需要通过提出问题来引发兴趣和动机。

教师可以提供一个引导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2. 资源查询和整理学生需要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等方式来获取相关的信息。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资源,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和整理能力。

3. 实验和观察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验证和探究问题,教师可以提供相应的实验设备和指导,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自主、合作、探究新学习方式的研究”课题实验小结教学提纲

“自主、合作、探究新学习方式的研究”课题实验小结教学提纲

“自主、合作、探究新学习方式的研究” 课题实验小结“自主、合作、探究新学习方式的研究”课题实验小结高山薛港小学林德英为了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主动探究能力,我们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开展了“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新学习方式的研究”课题实验。

我们在教研室的指导下,通过一学期的研究、实验,初步取得了一些成绩。

现总结如下: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科研水平。

要想顺利的实施本课题,我们清楚的认识到必须转变教师“角色”意识,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要求我们在改革我们的教育同时,必须从居高临下的主宰课堂的局面中解放出来,淡化自己的权威意识,增强自己的服务意识。

我们在课题组学习中发现:要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合作、愉悦和融洽的学习环境,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表现空间”,必须让学生积极思维,任意表达,敢于标新立异。

二、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自主合作探究本是学生发自内心的客观需要。

儿童好问便是这方面最有力的佐证。

在实验研究过程中,只有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习需要,学生才能真正去调动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探究学习,也唯有如此,我们的课题研究才能实现实质性进展。

因此课堂上我们不再像原来那样泛泛讲解了,而在引导上下功夫,既重视基本功的训练,又要重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而更多地是给学生提供现实的活动场景和研究的空间,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体现“活动性”。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水平都有质的提高。

学生的课堂语言丰富了,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高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学习效果得到有效增强。

三、积极探索教学最佳方案,突出自主、探索、合作的有效途径。

“自主、合作、探究新学习方式的研究”课题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教学之本”、“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学思想,它是以研究“如何在教师正确指导和帮助下,学生通过自主‘读、思、议、练’的实践和探索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并促进认知和人格发展,为日后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为目标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的研究结论

小学数学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的研究结论

小学数学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的
研究结论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方法是非常有效的。

通过研究和实践,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 自主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这种方法通过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

自主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2. 合作学习方法:通过组织学生之间的合作,促进他们在数学学习中的互动和合作。

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与他人一起合作,学生能够分享和交流不同的思路和解题方法,从而扩展他们的数学思维。

3. 探究学习方法: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探究学习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行实验和观察,通过实践来理解数学概念和原理。

这种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综上所述,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这些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合理运用这些方法,为学生提供更有意义和有效果的数学学习体验。

(完整)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研究

(完整)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研究

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研究一、课题背景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实验是在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在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原来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已被打破,出现了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

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习实验假说是: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识规律,在现代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在现行传统的集体教学形式的基础上,适当运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使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得以充分合作和互助,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业成绩,同时还能促进他们社会适应性的发展,合作意识、技能的提高以及健康个性的养成和积极情感的发展。

二、课题的目的、意义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上的一种教学方式,即在承认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教学组织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

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在传统集体教学师生单维交流中,教师垄断整体课堂的信息源而学生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也因此得以充分的发挥。

三、研究内容及目标:A、实验对象:所任学科B、实验时间:2003年9月至今 C、实验目标(1)教师目标:更新教育观念,自觉地进行教学改革的尝试,提高自己教育教学水平,与学生共同成长。

(2)学生目标:一是培养学生具有自主性。

即能主动动脑思考问题;有主见,不盲从;能根据情况做出决定。

二是培养学生具有合作性。

即能虚心听取同学的意见,相互合作、取长补短。

三是培养学生具有探究性。

即能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并能主动进行探究。

 四、研究原则及策略:  要遵循主体性原则、自主性原则、活动性原则和渐进性原则。

初中生物'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初中生物'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初中生物'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研究'课题结题报告1. 研究背景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初中生物教学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多教育者和学生的关注。

本课题旨在研究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探索其在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的作用。

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如下:- 探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分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 探索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作用;- 提出针对初中生物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的改进建议。

3.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的方式收集数据。

首先,针对一所中学的初中生物教学班级,发放问卷并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

其次,对教学班级进行实地观察,记录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学习效果。

最后,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综合评价。

4. 研究结果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得出以下研究结果:-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生物知识;-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够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5. 结论与建议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具有积极的作用,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师应该积极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学校和教育部门应该加强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的推广和培训,为教师提供更好的支持和资源。

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和结论,我们建议:- 进一步研究和探索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在其他学科和教育阶段的应用;- 加强教师的培训和专业发展,提高他们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上的教学水平;- 鼓励学校和教育部门在教学设计和课程改革中更多地融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

浅议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浅议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浅议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是一种注重学生主动参与和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这种学习方式下,教师不再是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引导和促进学生自主地学习和探究。

学生可以通过合作与交流来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团队合作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

本文将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特点、优点和实施方法等方面进行浅议。

一、特点1. 学生主动参与。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探究方向,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这种方式下,学生将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将成为学习的引导者和协助者。

2. 合作探究。

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下,学生之间可以通过合作与交流来共同解决问题,相互学习,促进共同进步。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锻炼团队合作能力,培养交流合作的精神,同时也可以得到他人的帮助和意见,享受到合作带来的成就感。

3. 注重问题解决。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不再是传统的知识灌输式教学,而是注重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和解决能力。

学生需要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来解决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4. 教师角色转变。

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下,教师不再是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而是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和协助者。

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优点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

三、实施方法1. 设计开放性问题。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

学生可以根据问题的要求,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研究方向,并通过合作与交流来共同解决问题。

2. 创设合作学习环境。

教师可以创设合作学习的环境,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和空间。

学生可以分组进行合作学习,相互学习,共同解决问题。

3. 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指导。

自主 、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实验研究

自主 、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实验研究
立项后,课题组主要做的工作:
1、深入课堂,调研现状。
深入课堂教学第一线,了解课堂 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材料。题组成 员采用集体调研和个人调研相结合的 方式,先后多次深入课堂听课,了解 自主 、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在实验研 究中存在的问题,以问卷调查的形式 询问学生和老师的课后感受。
2、认真评课,畅所欲言。
每大周召开一次教研会,集体探讨老师 们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上存 在共性的问题,认真分析症结所在,寻求小 组合作学习有效的方法和策略,让小组合作 与分层教学有机结合。积极引领全体任课教 师向这个方向努力,逐步改变陈旧的教学观 念,迅速适应“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方式的新要求。
4、外出观摩,积极模仿。
3、 问卷调查统计过程很琐碎,工作量比较大,我们采用 逐个试卷统计,多人协助的方法,最终完整的统计出 结果
4、资金困难。资金困乏,外出观摩学习的机会自然就会 降低,只靠书本上的介绍而不深入实地的考察学习方 式,就如隔靴搔痒,起不了多大作用,在一定程度上 势必会影响老师参与教改的热情。
5、平时教学任务繁重,老师与学生之间交流探讨次数不 多,过程和成形性资料汇总不能及时完成。
4、积极向学校申请资金,多提供老师外出观摩学习的机 会
5、以课堂为平台,积累更多的案例,及时做好总结,按 期保质完成结题报告。
•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一缕春风吹皱了 一池春水一样,教改的春风吹遍了校园。个别老师的 大胆尝试,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让很多老师跃跃 欲试。在一次教研会上,我校主抓教学的邵院朝引用 了朱熹的两句诗来评价我们的工作,“问渠哪得清如 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说“自主、合作、探究”的 学习方式就是我们学校教法改革的源头活水
自主 、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实验研究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学模式的不断变革,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也在不断探索创新。

传统的语文教学注重知识传授和考试成绩,学生在被动接受知识的同时缺乏主动学习的机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明显。

如何在新课标下探索适合小学语文教学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成为当前语文教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根据新课标要求,小学语文教学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强调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思考、合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研究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意义重大,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探讨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深入分析该探究学习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探索如何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

通过研究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构建和实施过程,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促进学生更好地获取知识和发展个性。

通过实践案例分析和影响因素与改进策略的研究,旨在为教师提供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为学生搭建更适合他们成长的学习环境。

最终,通过对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特点进行总结,提出相关启示和建议,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借鉴和指导。

1.3 研究意义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旨在探讨如何通过创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合作性,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学科的改革已经提出了发展学生综合能力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正是符合这一要求的有效途径。

研究这种学习方法对于教师改进教学实践、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浅谈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作为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已经被教师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之中,这也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的学习方式,促进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呢?1.新课程强调自主学习自主指的是学生自己主动学习。

学生的个性是认识的主体,实践的主体,自我发展的主体。

21世纪是“终身学习”的世纪,作为素质教育主阵地的课堂,应该从仅仅是一个知识传播的场所转变为师生生命活力、生命价值得以充分体现的精彩舞台,应该转变为学生在接受知识本身的同时体验了获得知识的乐趣、学会了获得知识的方法的过程。

只有充分发挥了学生自身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才能焕发生命活力”。

2.新课程强调合作学习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合作学习是同学之间互教互学、彼此交流知识的过程,也是互爱互助、相互沟通情感的过程,它能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

以我所执教的八年级九班学生徐洪涛为例,上学期期中考试成绩只有19.5分,但这个学生不灰心、不气馁,在组长的带动及我的鼓励下,期末竟考了57.5分。

虽然这个成绩不令人骄傲,相对于100分以上的同学来说是很不足以称道的。

但是,它是一种进步,是“小组合作”帮助了他。

如果,让他任其自然,不闻不问,恐怕早就破罐子破摔了;还有,张赛赛同学是这个班成绩最差的一名学生,听他的同学说,平常上课最爱在班里捣乱,搅得其他同学也不得安宁。

但在我的课堂上,他表现得还比较活跃。

原因是:我设置的有一部分题目,是由组里的3号和4号回答的,每组的3号回答对了得3分,4号回答对了得4分,5号回答对了就得5分。

他是组里的5号,也争着回答问题,等得到表扬后,看他一节课都喜滋滋的。

我想,他肯定也有一种“成就感”,觉得自己也不是一个“闲人”,是可以为自己的组争光的一个“成功人士”。

他不捣乱,班里的学习气氛自然就浓厚。

浅谈“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浅谈“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浅谈“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是一种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它强调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通过自主思考、自主行动,以及与他人合作共同探究的方式,来主动构建知识和解决问题。

这种学习方式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下面将从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三个方面来探讨这种学习方式。

自主性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重要特征。

自主性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地思考、决策和行动。

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学生自主地提出问题、确定目标、选择方法、分配任务和评估学习结果。

他们不仅是知识接受者,更是知识的创造者和运用者。

通过自主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调动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合作性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另一个重要特征。

合作性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与他人合作共同探究问题。

在合作探究中,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相互学习和借鉴。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能够互相帮助,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共同进步。

合作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学习效果,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需要学会倾听,尊重他人的意见,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合作能力。

探究性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核心特征。

探究性是指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主动地探索和发现问题。

通过探究学习,学生能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发现问题的本质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他们可以通过实践和实验来验证和证实自己的想法和结论,培养批判性思维,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探究学习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精神。

浅谈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浅谈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浅谈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一: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学生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将会被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取代。

二:(1)自主学习,是同“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相对而言的。

自主学习有以下特征:1.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

2.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3.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感情的投入,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

(2)合作学习:是同“个体学习”相对而言的,是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它有以下几方面要素:
1.积极的互相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助。

2.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的个人责任。

3.进行有效沟通,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信任,有效解决组内冲突。

4.对与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

5.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找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

(3)探究学习:就是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主题。

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实施探究性学习的根本要素是相信学生。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首先是因为关注和尊重学生以及学生的需要。

浅谈“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浅谈“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浅谈“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1. 引言1.1 什么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是一种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教育方法。

在这种学习方式中,学生不再仅仅是passively 接受教师的知识传授,而是通过积极探究和合作交流,主动构建知识、解决问题和发展能力。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

学生在学习任务中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分配任务、确定学习目标和方式。

学生也被鼓励发挥团队合作的作用,通过与同学合作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果和能力。

这种学习方式还注重学生的探究性学习。

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通过实践、实验和发现来构建知识,而不是单纯地接受理论知识。

这种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是一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学习效果的教育方法。

通过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权和合作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

1.2 为什么选择“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选择“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理由有很多,首先这种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主题和方向,让他们参与到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这种学习方式下,学生需要自己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passively 接受老师灌输的知识。

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还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每个学生的兴趣和学习能力都不同,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以让每个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节奏,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潜力。

选择“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是非常有益的。

2. 正文2.1 定义和特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知识的获取和理解。

如何在艺术教学中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如何在艺术教学中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如何在艺术教学中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艺术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

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可以采用自主、合作和探究研究的方法。

下面是一些在艺术教学中开展这些研究方式的建议。

1. 自主研究自主研究是指学生拥有自主决策权和主动研究的能力。

在艺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策略来促进学生的自主研究:- 提供选择:给学生提供多个艺术项目或主题,让他们选择他们感兴趣的项目,从而增加研究的自主性。

- 设计挑战:提出有挑战性的项目和问题,鼓励学生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提供资源:提供艺术材料、技巧和工具,鼓励学生自主研究和尝试新的艺术形式。

2. 合作研究合作研究可以培养学生的沟通、合作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艺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策略来促进学生的合作研究:- 分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完成艺术项目。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和研究,共同解决问题,增加彼此之间的合作意识。

- 互助研究: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和分享艺术技巧和知识,促进彼此的成长和研究。

- 引导讨论: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一起探讨艺术作品的意义和技巧,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探究研究探究研究是指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研究来构建知识和理解。

在艺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策略来促进学生的探究研究:-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通过自主研究和探索,学生可以深入了解艺术作品和艺术表达方式。

- 实践探索: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性的艺术项目,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来发现和研究艺术知识和技巧。

- 反思总结:引导学生反思和总结他们的研究和发现,促进他们对艺术的理解和认识。

通过在艺术教学中采用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的方法,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些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并在艺术领域取得更好的成就。

自主、合作、探究:三种学习方式的深度研究报告

自主、合作、探究:三种学习方式的深度研究报告

自主、合作、探究:三种学习方式的深度研究报告1. 引言学习是获取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对于个人和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深入研究三种不同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这三种方式在教育领域被广泛应用,但它们的特点、优势和适用情境有所不同。

本文将分析每种学习方式的定义、理论基础、实际应用和效果评估,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选择适合自己或学生的学习方式。

2. 自主学习2.1 定义与理论基础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强调学习者作为主体的角色,在学习过程中自我决策、自我调节和自我评价。

它基于自我决定理论,认为学习者有内在动机和自我驱动,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学习内容、方法和节奏。

2.2 实际应用自主学习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广泛,包括在线学习平台、翻转课堂、项目式学习和混合式学习等。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学习资源、搭建学习平台、指导学习策略和创建支持性环境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2.3 效果评估研究表明,自主学习能提高学习动机、学习效果和创造力。

然而,过度依赖自主学习可能导致学习者迷失方向、缺乏社交互动和合作能力。

因此,教师需要平衡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以促进全面的学习发展。

3. 合作学习3.1 定义与理论基础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强调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共享和协作。

它基于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在社会互动中构建和理解的。

合作学习强调学习者之间的互补、互助和共同目标。

3.2 实际应用合作学习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广泛,包括小组讨论、团队项目、同伴教学和合作探究等。

教师可以通过分配角色、建立规则、提供支持和评估团队绩效来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

3.3 效果评估研究表明,合作学习能提高学习动机、学习效果和社交技能。

然而,合作学习也可能面临小组内部冲突、个体依赖和能力差异等问题。

因此,教师需要关注合作学习的小组动态和个体发展,以促进有效合作。

4. 探究学习4.1 定义与理论基础探究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强调学习者通过探索和实践来主动建构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作者:朴正寿来源:《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2年第02期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应改变已习惯了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和教学观念。

在课堂中,切实落实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用新的教学观、教学方式去面对课堂、面对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一、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新课程教学的需要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应该从一个简单的知识拷贝过程转变成学生在接受知识本身的同时,体验到自我获取知识的乐趣、学会获得知识的方法的过程。

所以,我们牢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落实好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让所有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如何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一)自主学习的过程1. 会预习。

借助自读课文、教材、工具书、因特网以及生活实际,对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预习。

2. 会提问。

质疑是探究的开始,所以学生要对预习或学习过程中没了解、不理解的问题质疑,对老师、同学的观点质疑。

学生可以围绕学习内容展开思路,多提出假设和问题,学生不仅要自已思考,而且要借助小组的力量加以探讨,以疑促思、促学。

3. 会讨论。

从自主学习的策略来看,就是指学生参与讨论的能力。

具体包括:积极主动地发言,清楚地表白自己的观点,并吸取同学们的有益的观点,及时修正自己错误的观点。

4. 会学法。

如,怎样记单词、生字。

背课文,怎样分析课文,如何写作,如何解答数学题等等。

具体的学习方法很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几种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尊重学生自己摸索、形成的一些学习方法,因为只有当学习方法真正内化为学生自已的习惯时,才能发挥其作用。

5. 会反思。

会总结和反思自已的学习情况,找出自已学习上尚存的不足,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二)合作学习的过程合作学习是一种双边和多边活动,既有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也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又包括学生个体与学生个体、学生个体与学生群体、学生群体与学生群体等彼此间的互动,合作学习应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做到会组织、会帮助、会评价,才能增强课堂的互动作用的有效性,使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

(三)探究学习的过程探究性学习即在学科领域、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体验、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中获得的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探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自己去探索、去辨析、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同时也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几种尝试(一)关注学生的实情,了解学生的需要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不是被灌输的器皿,不是书本的奴隶,不是教师的“应声虫”,而是具有个性的、生动活泼的、充满生命活力的学生。

因此,真正的教学应该从关注学生的实情,了解学生的需要开始。

在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品质、知识结构、认知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目标的制定、方法的选择、过程的安排、氛围的创设。

过去,教科书是完全按照知识体系编写的,如今是从学生喜欢的生活场景、情境入手选择内容,每一个单元都是一个情境主题。

教学时,尽可能让学生从中选取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内容作为重点来学,并试着去和学生商量这节课想学什么,想怎么学,商量达到什么样的结果,从而构建一个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主动探究式的练习活动,主动获取知识,并发展探究能力,养成积极探究未知世界态度的一项目标。

在教学中,教师则要真正地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身上,想想学生在做什么,需要什么,依据他们的学习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教学方法,灵活地安排每一个教学环节,而不是机械地执行课前的课程设计。

还应特别关注全体学生,注意学生间的学习差异,并且承认这种差异,从而更有针对性,更有效地采用不同的方法,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个人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要了解学生的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教师不仅要敏锐地发现这种变化,而且要有效地促进这种变化,永远要对学生满含期待。

我们只有切实地做到了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尊重学生,更多地欣赏和鼓励学生,将人生的美好前景展示在学生面前,才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这样,教育才会取得成功。

(二)相信学生的能力,把机会让给学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教学的本质是交往。

交往论承认教师与学生都是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两者在人格上完全平等,即师生之间只有价值的平等,而没有高低、强弱之分。

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

交往论强调师生间、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

新课程要求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间应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应与学生平等地走进新课程,相信学生,相信他们有学习的能力,创造的能力,在朝鲜语文讲读课教学实验中,我们在提出学习目标和思考题的前提下,让学生阅读课文,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第一单元,归纳文章的中心内容及语法知识,从而学生初步掌握学习方法。

在此基础上,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合作,学习其他单元,应学生的要求,让学生分小组推选代表,按照事先给定的思考题,解答问题。

最后,教师用多媒体给学生一个范文,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并让学生加以展现。

虽然,有些还不够完美,但其中的精彩和孩子们创造的火花是随处可见的。

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并敢于把机会让给学生。

教师应从讲台上走下来,俯下身子看学生的生活,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把探究的机会让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呈现自己学习的过程。

其他学科教学中,教师同样在课后为下一节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给予社会调查内容,让学生形成小组合或大组合,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阅览室,广泛阅读,上网查询,寻找相关内容,并发动小组同学自我探索。

教师与学生一样也参与其中,并和学生共同讨论设计方案、专集栏目安排、成员分工合作等问题。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中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以至形成了各种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

教师也尝到了学生蓬勃向上的朝气,不断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以及他们优于教师的知识、能力等方面的长处。

教师在与学生共同合作的过程中实现了自身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

在平时课堂中,“谁想到了什么”,“想说就说吧”,“我也不太清楚,咱们一起来研究”。

这些看似平常而又不平常的话语,激活了整个课堂。

学生们可以不举手直接站起来发言,可以与前后左右的同学讨论,也可以离开自己的座位找合适的伙伴合作。

这样,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了一种真正的平等关系。

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让课堂上充满了民主、和谐的气氛。

教学不再被理解为以传授知识为主或简单的知智统一,而是以追求每一个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获得发展为内涵了。

(三)尊重学生的见解,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不是从零开始的。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生活经历,都有独特的情感体验。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与孩子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沟通起来,并鼓励他们无拘无束地表达真情实感。

对文章的解释应允许他们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允许有不同结论,并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语言结构来表达这种结论。

也鼓励采用不同的方法去获取结论,甚至允许暂不作结论,让问题延伸到课外,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去寻求解答。

学生的独特的见解,有些很新颖,应该给予肯定。

有时一些见解有偏颇,也应该给予引导。

例如,学习物理课第二册第十章情报的传送时,我们要让学生做有心人,留心周围各种各样的事,仔细观察周围的场景和时代的发展趋势。

当教师在强调观察现代化的通讯用具,并理解各种通讯用具的特点和发展经历时,学生可以通过社会调查、网上查询,一一解答。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我们应尽量捕捉、放大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

面对学生这些有别于他人的观点、探究方式时,教师应多问问,“你是怎么想的?”“你为什么会这样想?”课堂上再多一些“有不同的意见吗?”“你的想法比老师的更好!”以此引发学生思维的碰撞,让学生深入地思考,顺利地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

当学生发现自己的见解被肯定、被鼓舞、被信任时,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自然地就被激发了出来。

兴趣是人们活动的导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我要学”的愿望和要求,就能真正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成为学习的主体。

这样,将学生的新奇感转化为求知欲,让学生在动脑动手的言语实践活动中学习知识,让书本知识真正走入学生的生活世界、认知世界和情感世界。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能投身于这样一次具有挑战性的教育改革大潮,可以说是一种机遇、一种幸运,更是一种挑战。

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我们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认真地帮助学生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激励学生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切实地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把“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逐步变为现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