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合理用药基本原则共80页

合集下载

临床合理用药基本原则PPT课件

临床合理用药基本原则PPT课件
临床合理用药基本原则
药物治疗是临床医师治病的基 本手段,而药物除了发挥治疗作用 以外,也常会产生不良反应或诱发 疾病(药源性疾病)。虽然,药物的 不良反应有时是难以避免的,但许 多药物不良反应和疗效不佳是由于 临床上不合理用药所引起的,因此, 临床合理用药的问题已受到广大医 药界人士的重视。
合理用药的“标准”,目前 还未见有确切的定义。一般认为: 在对患者全面了解及掌握药物的 药理作用的基础上,安全有效地 选用药物,使病人在冒最少的风 险下,获得最大的治疗效益。 1 临床用药中较常见的问题 1.1 应用药物种类过多或过杂
然而,合并用药更常见的是药 物不良反应的增加。据调查,合并 应用药物的种类愈多,不良反应的 发生率也愈高。国外报道,合用5种 或5种以内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4.2%,6~10种为7.4%,11~15种 为24.2%,16~20种为40%,21种 以上的达45%,国内几个单位近年 的调查报告亦有类似的结果。
④不注意滴速:临床上使用抗生素常 采用静脉滴注给药,该法具有吸收完 全、生物利用度好、血药浓度波动小、 减少频繁的注射等优点,然而,有时 却忽视了静滴速度的标准化,随病人 而异,500ml的液体滴注了10h,忽视 了药物浓度与滴速决定血药浓度,而 不是剂量决定血药浓度这一规律。
所以,同一剂量同一浓度的药物给予 患者,滴速过快可以出现血药浓度过 高而产生毒性;而滴速过慢(临床较常 见)则可因血药浓度过低而药效减弱, 甚至无效等。静滴较适宜于β-内酰胺 抗生素以维持恒久血药浓度。氨基苷 类抗生素等则适于一次给予较大量、 峰浓度较高,而相隔较久才用一次药。
目前,医疗单位在治疗中合 并应用多种药物日益普遍。合并 用药的目的应该是提高疗效,扩 大治疗范围或减少不良反应,然 而,合并用药不当,反可使药效 减弱,毒性增高或出现严重反应, 甚至引起药源性死亡。

合理用药的原则

合理用药的原则

合理用药的原则合理用药是指在医疗过程中,药品的选择、剂量、用法、用时和疗程等均在科学依据和临床实践的基础上进行,以保证治疗效果最大化,同时尽量避免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合理用药的原则是医学伦理学和临床药学的基本准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遵循药品使用规范药品的使用必须遵循其使用规范,包括药品的适应症、用法、用量、疗程、注意事项、禁忌等。

使用药品需要注重有无明确的适应症,对于病人使用没有明确适应症的药品,容易引发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造成不必要的危害。

在临床应用药品时,必须按照药理学和临床实践知识给药,遵循药品指南,使用人体耐受性、严格掌握药物的途径、用量和频率、用药时刻等,同时严格遵守药品使用禁忌。

二、注意有选择性的用药应用药物最主要是考虑其治疗价值和安全性,对于有选择性的用药,要根据患者的病情、病史、年龄、性别、体重、肝肾功能等因素,进行个性化治疗。

患者在使用药物之前需要了解药物的功效、安全性和治疗风险。

在开展临床实践时,应注意采取合适的方法和手段,类比或叠加治疗的药物应避免混用,可以使用较为经济的药物,同时注重药品的协同作用,以提高药品的治疗效果。

三、依据病情和适宜的药物剂量选用药品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药品剂量是合理用药的关键之一,应用药物时,应参考相关文献和指南,按病情的严重程度,结合患者体重、年龄、肝肾功能等因素综合考虑,采用适当的药品剂量进行治疗。

过高的药品剂量可以导致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和病情的恶化,过低的药品剂量则不能达到治疗效果。

同时要注意在不同的疾病状态下,药物的剂量也会发生变化。

四、合理运用药物合理使用药物包括合理的用药时间和疗程,以及避免药物的滥用和误用。

在药物选择时需考虑其半衰期、滞留时间等因素,根据患者体质状况如年龄、性别、肝肾功能等因素,为患者定制药物作用性时间以达到更好地治疗效果。

不应为了达到快速治疗效果而过度提高药品的剂量,这有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药物中毒。

对于长期使用的药物,应根据其治疗特点确定使用的时间和疗程,有必要时应定期评估和调整治疗方案。

第一季度合理用药总结

第一季度合理用药总结

第一季度合理用药总结二、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1. 个体化原则在合理用药中,应当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不同患者对药物的反应有所不同,因此在选择药物、确定剂量、监测疗效等方面应当考虑个体差异性,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2. 综合原则在合理用药中,应当综合考虑药物的药理作用、适应症、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从整体上综合考虑患者的治疗需求,避免药物的滥用或误用。

3. 安全原则在合理用药中,应当优先考虑药物的安全性。

在选择药物时,要尽量选择安全性高、毒副作用小的药物;在用药过程中,要密切监测患者的不良反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4. 经济原则在合理用药中,除了考虑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还应当考虑药物的价格因素。

应当优先选择价格适中、经济负担较小的药物,避免因为药价过高而导致患者用药不足或服药不规范。

三、第一季度合理用药的主要工作1. 药物选择在第一季度的临床实践中,我们主要以常见疾病如感冒、消化不良、高血压、糖尿病等为主要疾病,对常用药物的选择进行了综合评估。

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我们从药理作用、适应症、不良反应、价格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选择了适合的药物用于治疗。

2. 用药剂量在合理用药中,用药剂量的确定尤为重要。

在第一季度的实践中,我们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和临床指南对用药剂量进行调整,避免了对患者产生不必要的伤害。

3. 用药监测在患者用药过程中,我们进行了严格的用药监测。

通过定期的复诊和实验室检查,我们及时监测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从而调整用药方案,保证患者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4. 药物指导在第一季度的实践中,我们针对患者进行了药物指导工作。

在给予患者处方的同时,我们进行了详细的药物说明,包括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内容,帮助患者正确地使用药物。

四、合理用药的效果评估在第一季度的合理用药实践中,我们对合理用药的效果进行了评估。

通过对患者的随访和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合理用药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降低医疗资源的消耗,从而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满意度。

临床合理安全用药管理制度

临床合理安全用药管理制度

临床合理安全用药管理制度一、引言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是保障患者健康的重要环节,是医疗质量的核心。

为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管理,提高医疗质量,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发生,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成立临床合理安全用药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临床合理安全用药的指导、监督和管理工作。

委员会由医务科、药剂科、护理部、检验科、临床科室等部门的代表组成。

三、管理原则1. 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确保用药安全、有效、经济。

2. 遵循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合理选择药物品种、规格、剂量和使用方法。

3. 严格执行国家药品法律法规,确保药品的合法性和质量。

4. 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及时处理药物不良反应事件。

5. 开展临床药学服务,提高医师和患者对药物知识的认识。

四、管理制度1. 药品采购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药品采购程序,确保药品的合法性和质量。

优先采购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医保目录内的药品,限制使用非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医保目录内的药品。

2. 新药遴选管理制度:新药引进需经过临床合理安全用药管理委员会审批,确保新药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和经济性。

3. 药品储存、保管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药品储存保管规定,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药品应按照药品性能、储存条件要求进行分区、分类管理,高危药品做好醒目标示。

4. 效期药品管理制度:对效期药品进行定期检查和管理,确保患者使用的是有效期内药品。

对效期药品进行及时处理,防止过期药品的使用。

5. 高警示药品管理制度:对高警示药品进行严格管理,确保患者使用安全。

对高危药品做好醒目标示,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

6. 易混淆药品管理制度:对易混淆药品进行规范管理,确保患者使用正确药品。

对易混淆药品进行醒目标识,防止混淆错误。

7. 临床用药指导制度:开展临床药学服务,为医师和患者提供药物知识咨询和指导。

医师应按照药品说明书所列的适应症、药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制定合理用药方案。

临床药物合理用药管理规定

临床药物合理用药管理规定

临床药物治疗合理用药管理规定一、为加强医院临床用药管理,临床医师在临床用药治疗应遵循合理用药原则、药品说明书、“临床诊疗指南”及“临床路径”的相关规定,合理使用药品。

二、合理用药是指医务人员在临床药物治疗过程中,针对具体病人选用适宜药物,采用适当的剂量和疗程,在适当的时间,通过适当的给药途径用于人体,达到有效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目的,同时保护人体不受与用药有关的损害。

医师和药师在药物临床应用时须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指导原则。

三、临床医师在使用药品给病人治疗时,必须遵照药品说明书的适应症、用法用量正确使用药品,对禁忌症、不良反应、药物的相互作用等情况要熟知,并详细询问病人的药物过敏史或对所拟使用的药品既往药品不良反应情况,避免禁忌症患者使用该种药品,因不负责任所致的医疗差错或引发的医疗纠纷,当事医师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四、“临床诊疗指南”及“临床路径”中规定使用的药品,医师应根据规定,优先使用。

医院药物治疗和药事管理委员会应首选引进此类的药品供临床选用。

五、药物与治疗学委员会是临床合理用药管理机构,负责全院合理用药管理工作。

下设临床合理用药监督小组,成员包括:药剂、医务、院感、护理、检验、临床专家,主要工作包括:结合实际制定医院临床合理用药监督管理,根据医院合理用药情况提出合理用药目标和干预方案,并组织实施;定期开展合理用药评价,对各科室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通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定期组织全院医务人员进行合理用药知识宣教培训,努力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

六、医务人员应加强合理用药知识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及学术水平。

七、医师在临床诊疗过程中要按照药品说明书所列的适应证、药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超出药品使用说明书范围或更改、停用的药物,必须在病历上作出分析记录。

八、临床用药过程中应根据药物作用特点和患者情况个体化设定给药方案,经济、合理的选择药物,防止药物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使用。

临床合理用药制度

临床合理用药制度

临床合理用药制度
1.合理用药是指以当代的医学、药学、管理学知识,明智地使用药物,以符合安全、有效、经济的要求。

2.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应当做到合理用药,禁止大处方、人情方,避免不合理用药。

3.诊疗过程中,诊断明确且无明确使用某药适应症者,应当避免应用。

4.相关诊疗规范、药品使用说明书或者其他规范性文件明确说明有某药用药禁忌者,禁止应用。

5.使用药物治疗时,应当严格按照规定的剂量、疗程使用,小儿用量要按照规定的比例减量,避免用药剂量过大、疗程过长及复方过多。

6.避免注射剂使用过多,保证注射安全,禁止有禁忌的配伍、乱配伍。

7.药剂科要做好临床合理用药的监测,及时将有关情况报告医务科及反馈给有关部门和个人。

8、对于因为不合理用药造成的投诉、纠纷、差错、事故,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相应处罚。

某某医院
2021.02.10。

临床合理安全用药管理制度范本

临床合理安全用药管理制度范本

临床合理安全用药管理制度范本一、制定目的本管理制度的制定目的是为了规范临床用药行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医疗质量,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所有参与临床用药工作的医务人员,包括医生、药师、护士等相关人员。

三、临床合理安全用药原则1. 安全原则:医务人员在用药过程中要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严格执行药品管理规定,避免用药错误和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2. 合理原则:医务人员应按照药物治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行用药决策,严禁滥用和过度使用药物,避免不必要的药物治疗,防止药物滥用和耐药性的产生。

3. 个体化原则: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用药方案,考虑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体重等因素,提供最适合患者的药物治疗。

四、临床合理安全用药管理要求1. 药物选用:医务人员在开展临床用药时应严格按照国家和医疗机构的相关政策规定选择药物,尽量选用优质、安全、有效的药物,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药物选择。

2. 用药知情同意:医务人员在给予患者药物治疗前,必须向患者或其家属进行详细的药物知情说明,并取得其明确的同意,确保患者对药物治疗的风险和效果有清楚的了解。

3. 药物配方与核查:医生在开具药物处方时必须按照规定要求填写相关信息,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药物名称、剂量、用法、用量等,并在开具处方后进行核查,确保处方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4. 药物购进与验收:医疗机构应按照相关规定采购合格的药品,并进行验收,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避免使用过期或不合格的药品。

5. 药品存储与保管:医务人员应按照药品存储管理规定,将药品妥善存放在专设的药品储藏室中,保持药品的干燥、阴凉、通风,并防止药品交叉污染和外界物质污染。

6. 药物配制与标识:药师在制剂药物时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配制,保证药物的质量和安全性,并在药物容器上正确标识药物的名称、剂量等信息,方便医务人员使用。

7. 药物给药与监测:医护人员在给予患者药物治疗时必须严格按照药物的正确剂量和给药途径进行,遵循正确的给药原则,注意患者给药的依从性,并进行必要的药物监测。

合理用药的原则

合理用药的原则

合理用药的原则合理用药的原则是指医生、药剂师和患者应该按照科学的方法和标准,根据药物的特点及其作用、安全性和适应症等方面来使用药物,确保患者能够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和安全用药。

合理用药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于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身体状况及药物过敏史等因素进行诊断,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针对不同的患者,医生需要选择不同的药物剂量、用药频率和用药方式,使治疗效果最佳,副作用最小。

2. 合理选药:选药应选择适应症的药物,并遵循优先使用经济可行和安全有效的药物原则。

要注意药物的适应症、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和药物过敏等问题,不得滥用抗生素、激素和镇静剂等药物,要根据药物的特性和适应症来进行选择。

3.合理用药:用药前,医生应对患者进行详细了解,组织病史、实验室检查以及用药史等资料,避免对药物过敏者的使用。

在药物使用过程中,医生应密切关注患者的治疗效果,注意观察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并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和使用方法。

4. 用药安全:医护人员应正确记录药物剂量和用药方式,规范标注药品的名称、剂量和使用频率等信息,避免药品混用或重复使用。

同时,医生应告知患者如何正确使用药物,并注意药品的储存和保管。

5. 信息交流:医生和药剂师应建立互相信任和沟通的关系,及时交流合理用药方面的信息。

患者也应该积极与医生和药剂师合作,了解自身健康状况,遵循医嘱并及时反馈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等信息,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合理用药不仅需要医护人员多方面配合,也需要患者积极配合,遵从医嘱,正确和安全地使用药物。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临床合理用药应遵循四大原则

临床合理用药应遵循四大原则

临床合理用药应遵循四大原则从理论上来说,临床合理用药的目的是为了在充分发挥药物疗效的同时,尽量避免或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但这一要求还不够具体,医师开具处方和药师调剂处方时要做到合理用药,应当遵循“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适当性”四大用药原则。

安全性用药的安全性是指要求使用的药品质量合格、毒性低、副作用小、风险小。

用药首先强调的是安全性,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能谈到合理的用药。

安全用药的目的在于用最小的治疗风险使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为保证用药安全性,可以依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及各医疗机构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等进行选择,慎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较多、临床毒副作用较大的品种。

如小儿用中成药中的小儿化毒散(含有雄黄)和一捻金(含有朱砂),可能引起患儿砷中毒或汞中毒,因此儿童使用时应该注意其毒性。

如果长期或过量服用影响其安全性,就属于不合理用药了。

此外,在需要联合使用多种药物的情况下,还必须注意联合用药时的配伍禁忌,避免毒、副作用的叠加,如两类都对肾脏有毒性的药物应尽量避免同时使用。

有效性用药的有效性是指治疗疾病时,应有针对性地选择药物,做到辨明病症、对症下药、因病施治。

药物的有效性是选择药物的关键。

临床上,药物的有效性可分为:消除致病原,治愈疾病;延缓疾病的进程;缓解疾病的临床症状;预防疾病的发生;调节人体生理功能;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临床判断药物有效性包括治愈、显效、好转、无效等。

目前,由于药品说明书的适应证过多,用药后疗效不突出或不确切的情况不在少数,应注意避免由此引起的临床药物滥用问题,不能只凭自我感觉、经验或医药代表的宣传。

如选择抗菌药物抗感染治疗之前,应先做药物敏感试验,再根据结果有原则地选用敏感抗菌药,避免滥用导致细菌耐药。

经济性在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以保证的前提下,还应该考虑用药是否经济,患者能否承受得起。

如果某种药品既安全又有效,但价格昂贵,患者用不起,还是谈不上用药合理。

基层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培训【80页】

基层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培训【80页】
❖ 易被β-内酰胺酶所水解、灭活。
25
常用青霉素类药物的抗菌活性
病原菌
金黄葡萄球菌
G+ 化脓性链球菌 球 菌 肺炎链球菌
粪肠球菌 大肠埃希菌 克雷伯菌属 肠杆菌属
G- 粘质沙雷氏菌 细 菌 铜绿假单胞菌
流感嗜血杆菌 奈瑟淋球菌 脆弱类杆菌
氨苄 西林
- ++ ++ ++ + - - - - + + -
35
氨基糖苷类药物
❖ 来自链霉属:链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 核糖霉素等。
❖ 来自小单胞菌属:庆大霉素、西索霉素。 ❖ 半合成:阿米卡星(卡那霉素衍生物),奈替米星
(西索米星的衍生物)
36
作用特点
❖ 口服不吸收,须静脉或肌肉注射,但严禁静推 ❖ 同类药物间有交叉耐药性。 ❖ 蛋白结合率低。 ❖ 可透过胎盘屏障,不易透过血脑屏障,大部分以原形由
➢ 头霉素类:对各种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稳定(包括 ESBLs),抗菌谱广;对厌氧菌有一定效果;对MRSA有 一定作用;对肠杆菌科的常见菌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具有 较好的药动学特点,血浓度高,组织渗透性好,半衰期较 长约1.4小时。 适用于需氧、厌氧混合感染,如盆腔、腹 腔、妇科感染。
34
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
DNA 合成抑制
喹诺酮类
RNA 合成抑制
利福霉素类
核酸合成抑制
22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23
青霉素类
❖ 本类药物是由青霉菌分泌物中分离而得的杀菌剂。 ❖ 青霉素和苄星青霉素的特点:
①窄谱:革兰阳性球菌、嗜血杆菌属和致病螺旋体; ②不耐酸、不耐β-内酰胺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

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制度

 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制度

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制度
1、医师和药师在药物临床应用时须遵行安全、有效、经济的指导原则。

2、在药事管理委呐喊会领导下,药事管理办公室、医务处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根据各自职责,负责对本院临床合理用药进行监督、管理、培训。

3、临床用药须根据医疗需要,按照诊疗规范、药品说明书以及疾病治疗指南合理施治,原则上在本院基本用药目录/处方集范围内用药。

4、建立抗菌药物、血液制品、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高价位药品使用管理规定。

5、建立临床用药动态监测和超常预警管理机制,临床药师和医务部门应定期评估临床用药的俣理性并与医疗质量评估、绩效考核挂钩。

6、医院应建立由有关部门参加的处方点评制度,填写处方评价表,登记并通报不合理处方、不合格处方、对不合理用药及时予以干预。

7、医院监察部门、药事管理办公室和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负责耐药监测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监督。

1。

合理用药基本准则

合理用药基本准则

合理用药基本准则合理用药是指医生、患者在遵循医学原则、明确疾病诊断的基础上,根据病情特点和药品的性质,合理选用药品,在合适的时间、剂量和途径下,达到治疗效果的最大化,同时尽可能减少药品的不良反应或毒副作用的过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条件不断改善,药品种类也越来越丰富,然而,不合理用药现象也越来越突出,如过度用药、滥用药物、药品混用、药物依赖等现象,给人们的身体和心理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因此,合理用药已成为医学工作者和患者必须要高度关注和执行的基本准则。

一、权威指导:医生是决定用药是否合理的重要关键。

他们应当通过系统的医学教育和不断学习掌握新的医学知识,了解药品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治疗方案和规范操作流程,以公正、客观、科学的态度为患者提供严谨的医学指导。

二、科学用药: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病情、病史、既往药史等因素,选择药物的种类、剂量、用药时间等。

医学工作者和患者不应盲目跟风和听信谣言,不应滥用药物,遵守医学规范,坚决反对崇洋媚外和信口开河。

三、合理选药:在明确疾病诊断的前提下,选择治疗该病的药物,并评估药物的疗效与不良反应,选择合适的用药方案和用药途径,给予患者最佳的治疗方案。

四、避免滥用:对于患者的自我治疗需求,医生和药师要耐心地进行指导和解答,避免患者在不了解药性的情况下随意使用药物。

同时,避免滥用药物,患者需按医生和药师的要求和建议来控制药品的剂量和使用频率。

五、药品监管: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是医学工作者和药师重要的职责。

要加强药品管理,确保药品的品质,防止药品的过期或失效,切实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六、关注药品相互作用:不同药品在体内相互作用,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反应。

因此,在患者治疗的整个流程中,医学工作者和药师需要关注药品的相互作用,防止药品配伍不当,造成患者更加严重的药物反应。

七、注意不良反应:药品的不良反应是合理用药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和避免的问题。

及时发现和处理药品的不良反应,是防止药品的不良反应的重要手段。

临床合理用药应遵循四大原则

临床合理用药应遵循四大原则

临床合理用药应遵循四大原则第一篇:临床合理用药应遵循四大原则临床药物治疗遵循的合理用药原则医师开具处方和药师调剂处方时要做到合理用药,应当遵循“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适当性”四大用药原则。

1、安全性用药的安全性是指要求使用的药品质量合格、毒性低、副作用小、风险小。

用药首先强调的是安全性,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能促进合理的用药。

安全用药的目的在于用最小的治疗风险使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为保证用药安全性,可以依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等报告进行选择,慎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较多、临床毒副作用较大的品种。

在需要联合使用多种药物的情况下,还必须注意联合用药时的配伍禁忌,避免毒、副作用的叠加。

2、有效性用药的有效性是指治疗疾病时,应有针对性地选择药物,做到辨明病症、对症下药、因病施治。

药物的有效性是选择药物的关键。

临床上,药物的有效性可分为:消除致病原,治愈疾病;延缓疾病的进程;缓解疾病的临床症状;预防疾病的发生;调节人体生理功能;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临床判断药物有效性包括治愈、显效、好转、无效等。

3、经济性在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以保证的前提下,还应该考虑用药是否经济,患者能否承受得起。

用药的经济性并非单纯地指尽量少用药或只用廉价药品,其正确含义是指用药时获得相同的治疗效果所投入的用药成本应尽可能降低,以达到减轻患者及社会经济负担的目的。

4、适当性用药的适当性是指遵照医嘱或药品说明书上的用法、用量来使用药物,以保证用药的安全和有效,用药的适当性包括6个方面:①适当的用药对象。

临床科室应该个体间的差异选择药物进行临床治疗,即使能用同一种药物治疗,也要进行全面权衡。

②适当的时间。

遵循药物在体内作用的规律,设计给药时间和间隔,以提高药效,减少副作用。

③适当的剂量。

应严格遵照医嘱或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剂量给药。

4.适当的途径。

一般情况下应首选口服给药,既方便又经济;对病情较急、危重的患者可先考虑静脉给药,病情稳定后改为口服给药。

临床合理安全用药管理制度

临床合理安全用药管理制度

临床合理安全用药管理制度一、背景为确保企业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和安全性,维护员工的健康和企业生产的正常运行,订立本《临床合理安全用药管理制度》。

二、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明确企业内药物使用的原则与规范,确保药物的合理使用和临床安全,降低药物风险,提高员工健康和工作效率。

三、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全部员工的药物使用,包含但不限于口服药物、注射药物、外用药物等。

四、原则1.合理性原则:药物使用应符合医学临床实践指南和相关规范,以确保药物使用的合理性。

2.安全性原则:药物使用应遵守药物的安全使用要求和相关规定,确保用药过程中的安全性。

3.个体化原则:药物使用应依据个体的病情、病史、体征等特点进行个体化的选择和调整。

五、管理流程5.1 用药申请和审批1.员工如需使用药物,应填写用药申请表,在上面认真说明用药原因、症状、过敏史等信息,并附上相关医生的处方或建议。

2.用药申请表需由员工所在部门经理审批,并提交给企业医务部门进行进一步审核。

3.企业医务部门依据药物的合理性和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估,审批通过后,将用药申请表交给员工,并在医务部门留存备案。

5.2 药物采购和供应1.药物采购应依托正规、合法的医药供应渠道,确保药物的质量和效果。

2.企业医务部门应建立药物采购档案,记录药物采购的来源、批号、有效期等信息,并定期进行审核和更新。

3.药物的供应应依照医务部门的指引进行,确保药物的安全储存和合理分发。

5.3 用药引导和监测1.企业医务部门应对员工进行药物使用的引导,包含用药方法、用量、用药时间等方面的说明。

2.员工在用药期间如有不适或症状变动,应及时向医务部门报告,并搭配医务部门进行治疗和调整。

3.医务部门应建立员工药物使用的监测机制,定期对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并及时反馈给员工所在部门,以便调整工作布置和员工健康管理。

5.4 药物库存管理和安全处理1.企业医务部门应建立药物库存管理制度,对药物的入库、出库、销毁等环节进行规范,保证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临床合理用药应遵循四大原则

临床合理用药应遵循四大原则

临床合理用药应遵循四大原则从理论上来说,临床合理用药的目的是为了在充分发挥药物疗效的同时,尽量避免或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但这一要求还不够具体,医师开具处方和药师调剂处方时要做到合理用药,应当遵循“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适当性”四大用药原则。

安全性用药的安全性是指要求使用的药品质量合格、毒性低、副作用小、风险小。

用药首先强调的是安全性,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能谈到合理的用药。

安全用药的目的在于用最小的治疗风险使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为保证用药安全性,可以依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及各医疗机构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等进行选择,慎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较多、临床毒副作用较大的品种。

如小儿用中成药中的小儿化毒散(含有雄黄)和一捻金(含有朱砂),可能引起患儿砷中毒或汞中毒,因此儿童使用时应该注意其毒性。

如果长期或过量服用影响其安全性,就属于不合理用药了。

此外,在需要联合使用多种药物的情况下,还必须注意联合用药时的配伍禁忌,避免毒、副作用的叠加,如两类都对肾脏有毒性的药物应尽量避免同时使用。

有效性用药的有效性是指治疗疾病时,应有针对性地选择药物,做到辨明病症、对症下药、因病施治。

药物的有效性是选择药物的关键。

临床上,药物的有效性可分为:消除致病原,治愈疾病;延缓疾病的进程;缓解疾病的临床症状;预防疾病的发生;调节人体生理功能;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临床判断药物有效性包括治愈、显效、好转、无效等。

目前,由于药品说明书的适应证过多,用药后疗效不突出或不确切的情况不在少数,应注意避免由此引起的临床药物滥用问题,不能只凭自我感觉、经验或医药代表的宣传。

如选择抗菌药物抗感染治疗之前,应先做药物敏感试验,再根据结果有原则地选用敏感抗菌药,避免滥用导致细菌耐药。

经济性在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以保证的前提下,还应该考虑用药是否经济,患者能否承受得起。

如果某种药品既安全又有效,但价格昂贵,患者用不起,还是谈不上用药合理。

临床合理用药制度

临床合理用药制度

临床合理用药制度目的:加强药事管理工作,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经济,全面提高医疗质量。

责任人:医务科、药剂科、各临床及医技科室相关医护人员。

内容:第一条临床合理用药是指医务人员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过程中,针对具体病人选用适宜的药物,采用适当的剂量与疗程,在适当的时间,通过适当的给药途径用于人体,达到有效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目的,同时保护人体不受或少受与用药有关的损害。

第二条各科室应把合理用药作为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和综合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遵循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按照“临床诊疗指南”、“临床途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及本规定的要求,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用药,相关科室应积极开展门诊、住院病人合理使用药物的评价工作,切实推进临床药物合理使用。

第三条医师在临床诊疗过程中要按照药品的适应症、药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

药物治疗情况应在病历上做记录。

执行用药方案时要密切观察疗效,注意不良反应,根据必要的指标和检验数据及时修订和完善原定的用药方案。

第四条医师不得随意扩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适应症等,因医疗创新确需扩展药品使用规定的,应报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审批并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使用中药(含中药饮片、中成药)时,要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注意配伍禁忌,合理选药。

第五条医师制定用药方案时应根据药物作用的特点,结合患者病情和药敏情况,强调用药个体化。

要充分考虑剂量、疗程、给药时间、给药途径,同时考虑药物的成本与疗效比。

可用可不用的药物坚决不用,可用低档的药就不用高档的药,尽量减少药物对机体功能的不必要的干扰和影响,降低药品费用。

对较易导致严重耐药性或不良反应较大以及价格昂贵的药物应实行使用审批制度。

第六条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严格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规定使用抗菌药物,规范用药品种与给药方案。

根据感染部位、严重程度、致病菌种类以及细菌耐药情况、患者病理生理特点、药物价格等因素加以综合分析考虑。

医疗机构合理用药准则

医疗机构合理用药准则

医疗机构合理用药准则1. 引言合理用药是医疗机构的重要职责,旨在确保患者的药物治疗得到最佳效果,并同时减少不必要的药物使用、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和降低医疗费用。

本文档旨在提供医疗机构合理用药的准则,以帮助医务人员在药物治疗方面做出正确的决策。

2. 主要内容2.1 根据疾病诊断选择合适的药物医务人员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病史以及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等因素,选择最适合的药物进行治疗。

应根据疾病诊断和治疗指南给予患者明确的治疗方案,并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

2.2 遵循药物说明书和药物剂量指导医务人员在用药过程中,应严格遵循药物说明书和药物剂量指导,按照患者的体重、年龄、性别等因素合理调整药物剂量。

同时,应注意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副作用等信息,根据患者的条件进行合理选择。

2.3 避免滥用抗生素和抗菌药物抗生素和抗菌药物是治疗感染性疾病的重要药物,但过度使用会增加耐药性的风险。

医务人员在用药过程中,应遵循抗菌药物使用的指南,明确适应症,并尽量避免无必要的抗生素使用。

2.4 重视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和管理医务人员在用药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应建立健全的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向上级医疗机构汇报重大不良药物反应和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

2.5 重视药物治疗效果的评估医务人员应定期对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包括病情改善情况、副作用情况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等。

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和优化治疗方案。

3.总结医疗机构合理用药准则对医务人员在药物治疗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医务人员应遵循该准则,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和药物的特性,根据疾病诊断选择合适的药物,并合理调整药物剂量。

同时,应避免滥用抗生素和抗菌药物,重视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和管理,并定期评估药物治疗效果。

通过合理用药,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降低医疗费用,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临床合理用药原则与注意事项

临床合理用药原则与注意事项

临床合理用药原则与注意事项发表时间:2011-09-15T10:23:20.88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0期供稿作者:项军莉[导读] 在质的方面表现为选择性作用,在量方面表现为作用强度与持久度项军莉(黑龙江省森工总医院 150040)【中图分类号】R9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0-0379-01 每一药物都有其固有的药理作用。

在质的方面表现为选择性作用,在量方面表现为作用强度与持久度。

同一剂量的药物在不同个体所形成的血药浓度和作用部位的浓度不同,持续时间也不同,因而作用强度和维持时间也出现很大差异。

要保证临床上每个病人都能达到最大疗效,最小不良反应的治疗目的,单纯根据药理作用选药和用药显然是不够的,必须掌握药物作用因素,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和一些检测数据,在严密的科学原则基础上,根据情况做出具体处理。

下面介绍临床合理用药几个必须考虑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1、血药浓度测定与合理给药:药物的血药浓度测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血药浓度不仅是药效动力学的根据,也是药代动力学的主要内容,特别是对安全幅度小,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药理作用强与血药浓度密切相关,而治疗效果不易在短期内作出判断的药物,测定其血药浓度,从而依据血药浓度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是提高药物疗效降低毒性反应的可行办法之一。

例如:洋地黄是治疗心力衰竭疗效确切的药物,其缺点是最适剂量不易掌握,稍一不慎常致中毒,甚至死亡,或剂量不足达不到治疗心衰的效果。

特别是在长期使用该药时,因功能变化或因更换别种强心甙,或因换用生物利用度不同的制剂,引起血药浓度改变而导致意外。

因此有必要根据病人血药浓度与药物代谢有关的脏器功能,及前阶段用药情况来设计合理的给药方案。

2、肝功能与合理用药:肝脏是代谢药物的主要器官,有些药物经代谢时对肝脏有一定的毒性作用,肝功能不足时那些在肝解毒的药物作用将加强并延长,而在肝活化的药物则作用减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