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论_名词解释
古代文论(名词解释)
古代文论(名词解释)古代文论(名词解释)1、兴观群怨——(1)此说是在《论语羊货》中提出的。
主要是针对文学的社会功能而说的。
(2)这种说法是通过诗歌来表达情志以发挥其社会作用的概括论述,这也体现了他对诗歌艺术特征的认识。
(3)“兴”从作者而言,是指受外物触动而引发内在之情和创作之念;就读者而言,是指诗歌具有艺术感染力。
“观”从作者来说,就是要反映现实的真实;从读者来说,是要通过作品来认识社会的真实风貌。
“群”指诗歌具有团结群众的作用。
“怨”既指怨刺上政,也包含一般的哀怨和讽喻以及男女之间的情怨。
2、文质彬彬——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说的是君子的个人修养。
孔子一方面强调“质”的重要,同时他意识到“质”不能脱离“文”而独立存在。
因此主张文质兼备,即内容和形式和谐统一。
3、尽善尽美——按照孔子的看法,诗和艺术之所以之所以产生如此重要的社会作用,其根本原因在于诗和艺术作品达到了美与善的统一。
艺术作品的善与美的关系,一定意义上也就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4、辞达——孔子说的“辞达而已矣”从字面上说是写文章只要文辞能表达清楚意思就行了,不要片面地离开内容去追求形式的华丽,但并不是说文学作品不要追求文饰,孔子还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可以说明孔子认为一定的文饰还是必要的,其目的还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内容,并使它起到更大的作用。
5、思无邪——(1)孔子在《论语·为政》中用以评价《诗经》的特色,并赋予它政治与伦理的含义。
无邪即雅正的意思。
但孔子的无邪包容了《诗经》广泛的内容。
后世反而在理解时经常局限了孔子的本意。
(2)孔子论诗和乐时是从文艺的社会功能出发,把“思无邪”作为评价文学艺术的标准的。
5、思无邪是墨子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鲜明地反映了其政治思想与文学思想。
他从民众的物质利益出发,强烈地谴责统治者奢侈的音乐歌舞活动。
他认为音乐歌舞这些活动劳民伤财,令统治者荒废政事,故而有害无益。
古代文论名词解释
古代文论名词解释“诗言志”说:出自《尚书》中的《尧典》,是说“诗是言诗人之志的”,这个“志”的含义侧重指思想、抱负、情感等。
“诗言志”说是现存古籍对文学观念的最早资料,价值表现在两方面:其一,说明古人对诗作为艺术的本质特征已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诗言志”应当是指诗乃是人的思想、意愿、情感的表现,是人的心灵世界的呈现;其二,说明古人已经认识到诗的感染、教育作用。
“兴观群怨”说:是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的关于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的说法。
兴,就是说诗歌有感发人的精神的作用,可以引起人的联想;观,就是说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现实的作用,能看到世风的盛衰得失;群,就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达到和谐,起到团结人的作用;怨,说诗歌可以干预现实,批判黑暗的社会和不良的政治。
“兴观群怨”说对文学的审美作用、认识作用、教育作用乃至知识学习方面的作用予以了充分的肯定。
“以意逆志”说:出自孟子的《孟子·万章上》,“意”指读者之意,既不断章取义,也不牵强附会。
所谓“以意逆志”就是说读者要根据自己的历练、思想意志,去体验、理解作者的作品,不要死扣字眼,也不要受拘束与词句,曲解甚至歪曲全篇的主旨。
“以意逆志”说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这种方法解说《诗》,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比较实在客观的批评原则。
“文气”说:是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的“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论断,气是指作家在禀性气度感情等方面的特点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在文章中的体现。
所谓“文气”既是描写作家的气质、个性,又是指作家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中的具体体现。
创作主体即作家的气质、个性不同,决定了文学作品风格各异。
“文气”说强调创作主体心理结构的先天性、稳定性和个性差异,大大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作家论”的美学涵义,开启了以“气”论作家作品的理论传统。
“风骨”说:陈子昂在《修竹篇序》中提出“文章道蔽,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
“风骨”的实质是要求诗歌有高尚充沛的思想感情,有刚健充实的现实内容。
古代文论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诗言志”说:出自《尚书》中的《尧典》,是说“诗是言诗人之志的”,这个“志”的含义侧重指思想、抱负、情感等。
“诗言志”说是现存古籍对文学观念的最早资料,价值表现在两方面:其一,说明古人对诗作为艺术的本质特征已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诗言志”应当是指诗乃是人的思想、意愿、情感的表现,是人的心灵世界的呈现;其二,说明古人已经认识到诗的感染、教育作用。
“兴观群怨”说:是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的关于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的说法。
兴,就是说诗歌有感发人的精神的作用,可以引起人的联想;观,就是说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现实的作用,能看到世风的盛衰得失;群,就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达到和谐,起到团结人的作用;怨,说诗歌可以干预现实,批判黑暗的社会和不良的政治。
“兴观群怨”说对文学的审美作用、认识作用、教育作用乃至知识学习方面的作用予以了充分的肯定。
“以意逆志”说:出自孟子的《孟子·万章上》,“意”指读者之意,既不断章取义,也不牵强附会。
所谓“以意逆志”就是说读者要根据自己的历练、思想意志,去体验、理解作者的作品,不要死扣字眼,也不要受拘束与词句,曲解甚至歪曲全篇的主旨。
“以意逆志”说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这种方法解说《诗》,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比较实在客观的批评原则。
“大美”“天籁”“天乐”说:出自庄子的《庄子·知北游》、《庄子·齐物论》、《庄子·天道》,“大美”就是最全最完整最高境界之美;“天籁”指没有任何外在条件下,天所发出的“自鸣”之音;“与天和者”即天乐,是档次最高的文艺。
这种说法听起来过于玄虚,实际上包含的美学理论非常深刻,它明显是从老子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理论命题引发出来,但作了精彩的发挥,从而形成为道家文论的核心思想。
“虚静”说:由庄子提出,其本意主要不在文学或文艺,而是讲哲学的认识论,是说人作为认识的主体,在体认和把握认识的对象特别是玄妙的“道”时,极不容易,必须排除一切外来干扰,诸如功名、情爱等世俗观念,即精神上要彻底解放,心灵世界应做到极度虚无空明,一尘不染。
古代文论(名词解释)
古代文论(名词解释)1、兴观群怨——(1)此说是在《论语羊货》中提出的。
主要是针对文学的社会功能而说的。
(2)这种说法是通过诗歌来表达情志以发挥其社会作用的概括论述,这也体现了他对诗歌艺术特征的认识。
(3)“兴”从作者而言,是指受外物触动而引发内在之情和创作之念;就读者而言,是指诗歌具有艺术感染力。
“观”从作者来说,就是要反映现实的真实;从读者来说,是要通过作品来认识社会的真实风貌。
“群”指诗歌具有团结群众的作用。
“怨”既指怨刺上政,也包含一般的哀怨和讽喻以及男女之间的情怨。
2、文质彬彬——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说的是君子的个人修养。
孔子一方面强调“质”的重要,同时他意识到“质”不能脱离“文”而独立存在。
因此主张文质兼备,即内容和形式和谐统一。
3、尽善尽美——按照孔子的看法,诗和艺术之所以之所以产生如此重要的社会作用,其根本原因在于诗和艺术作品达到了美与善的统一。
艺术作品的善与美的关系,一定意义上也就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4、辞达——孔子说的“辞达而已矣”从字面上说是写文章只要文辞能表达清楚意思就行了,不要片面地离开内容去追求形式的华丽,但并不是说文学作品不要追求文饰,孔子还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可以说明孔子认为一定的文饰还是必要的,其目的还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内容,并使它起到更大的作用。
5、思无邪——(1)孔子在《论语·为政》中用以评价《诗经》的特色,并赋予它政治与伦理的含义。
无邪即雅正的意思。
但孔子的无邪包容了《诗经》广泛的内容。
后世反而在理解时经常局限了孔子的本意。
(2)孔子论诗和乐时是从文艺的社会功能出发,把“思无邪”作为评价文学艺术的标准的。
5、思无邪是墨子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鲜明地反映了其政治思想与文学思想。
他从民众的物质利益出发,强烈地谴责统治者奢侈的音乐歌舞活动。
他认为音乐歌舞这些活动劳民伤财,令统治者荒废政事,故而有害无益。
他的结论是音乐歌舞等活动必须摒绝。
中国古代文论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诗言志”说:出自《尚书》中的《尧典》,就是说“诗就是言诗人之志的”,这个“志”的含义侧重指思想、抱负、情感等。
“诗言志”说就是现存古籍对文学观念的最早资料,价值表现在两方面:其一,说明古人对诗作为艺术的本质特征已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诗言志”应当就是指诗乃就是人的思想、意愿、情感的表现,就是人的心灵世界的呈现;其二,说明古人已经认识到诗的感染、教育作用。
“兴观群怨”说:就是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的关于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的说法。
兴,就就是说诗歌有感发人的精神的作用,可以引起人的联想;观,就就是说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现实的作用,能瞧到世风的盛衰得失;群,就就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达到与谐,起到团结人的作用;怨,说诗歌可以干预现实,批判黑暗的社会与不良的政治。
“兴观群怨”说对文学的审美作用、认识作用、教育作用乃至知识学习方面的作用予以了充分的肯定。
“以意逆志”说:出自孟子的《孟子·万章上》,“意”指读者之意,既不断章取义,也不牵强附会。
所谓“以意逆志”就就是说读者要根据自己的历练、思想意志,去体验、理解作者的作品,不要死扣字眼,也不要受拘束与词句,曲解甚至歪曲全篇的主旨。
“以意逆志”说就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这种方法解说《诗》,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比较实在客观的批评原则。
“大美”“天籁”“天乐”说:出自庄子的《庄子·知北游》、《庄子·齐物论》、《庄子·天道》,“大美”就就是最全最完整最高境界之美;“天籁”指没有任何外在条件下,天所发出的“自鸣”之音;“与天与者”即天乐,就是档次最高的文艺。
这种说法听起来过于玄虚,实际上包含的美学理论非常深刻,它明显就是从老子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理论命题引发出来,但作了精彩的发挥,从而形成为道家文论的核心思想。
“虚静”说:由庄子提出,其本意主要不在文学或文艺,而就是讲哲学的认识论,就是说人作为认识的主体,在体认与把握认识的对象特别就是玄妙的“道”时,极不容易,必须排除一切外来干扰,诸如功名、情爱等世俗观念,即精神上要彻底解放,心灵世界应做到极度虚无空明,一尘不染。
(完整版)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名词解释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名词解释题1.(孔子的)“思无邪”说《论语·为政》篇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提出了"思无邪"说。
"思无邪"的批评标准从艺术上说,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诗》三百中的作品起初不仅关涉内容(歌词),而且与音乐有紧密的关系。
因此,从音乐上讲,"思无邪"就是提倡音乐的乐曲,要中正平和,要"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从文学作品上讲,则要求作品从思想内容到语言,都不要过分激烈,应当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2.(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兴、观、群、怨"说是孔子在《论语·阳货》里里提出来的,文中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用现代的话简单地说。
兴,就是说诗歌有感发人的精神的作用,可以引起人的联想;观,就是说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现实的作用,能看到世风的盛衰得失;群,就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达到和谐,起到团结人的作用;怨,就是说诗歌可以干预现实,批判黑暗的社会和不良的政治。
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对后世影响极大,成为后世文学批评的一个标准,影响了我国文学中现实主义传统的形成。
3.(孔子的)“辞达”说与“文质”说孔子说的“辞达而已矣”,从字面上说,当是说,写文章只要文辞能表达清楚意思就行了,不要片面地离开内容去追求形式的华丽。
但并不是说文学作品不要文饰,孔子还说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可以说明孔子认为一定的文饰还是必要的,其目的还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内容,并使它起到更大的作用。
《论语•雍也》记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主张文采和内容要相互配合,相得益彰。
源流正变名词解释古代文论
源流正变名词解释古代文论(原创实用版)目录一、古代文论的概念与起源1."诗言志"说的来源及价值2."兴观群怨"说的提出及其意义二、古代文论的发展与演变1.从"诗言志"到"思无邪"2."兴观群怨"说的内在联系及其影响三、古代文论对后世的影响1.对文学批评理论的影响2.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正文一、古代文论的概念与起源古代文论是研究文学作品的创作、欣赏和批评的理论,起源于远古时期的歌舞乐一体的文艺形态。
在古代文论中,有两个重要的概念:"诗言志"和"兴观群怨"。
"诗言志"说出自尚书中的尧典,是说诗是言诗人之志的,这个"志"的含义侧重指思想、抱负、情感等。
诗言志说是现存古籍对文学观念的最早资料,价值表现在两方面:其一,说明古人对诗作为艺术的本质特征已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诗言志应当是指诗乃是人的思想、意愿、情感的表现,是人的心灵世界的呈现;其二,说明古人已经认识到诗的感染、教育作用。
"兴观群怨"说是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的关于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的说法。
兴,就是说诗歌有感发人;观,就是说诗歌可使人了解社会生活、政治风俗的盛衰得失;群,就是说诗歌可以在社会人群中引起思想交流,相互感染,从而保持社会群体的和谐;怨,就是说诗歌可以对不良政治的种种表现表示出否定性的情感态度。
二、古代文论的发展与演变古代文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诗言志"到"思无邪"的演变。
"思无邪"原出《诗经·鲁颂》,表达了诗歌应该弘扬真善美、抨击假恶丑的观念。
这一观念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文学作品更加注重表现诗人的真情实感,强调诗歌的教化功能。
"兴观群怨"说在古代文论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揭示了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
古代文论名词解释、简答
、简答:兴观群怨得内涵就是什么?或名解:兴观群怨(1)这就是孔子在《论语·阳货》篇中提出得关于文学作品得社会作用得说法。
(2)所谓“兴”,宋代朱熹解释为“感发志意”,孔安国说就是“引譬连类”,意思就是通过诗歌得想象引发人得思想情感。
“观”就是指诗歌得认识作用,汉代郑玄解释为“观风俗之盛衰”,朱熹解释为“考见得失”,总得意思就是通过诗歌可以见出社会得盛衰得失与诗人得主观方面。
“群”就是指文学作品得团结、协调作用。
孔安国说就是“群居相切磋”,即通过文学活动达到使人际关系与谐,加强团结得作用。
“怨”就是文学作品干预现实、批评社会得作用。
孔安国说就是“怨刺上政”、朱熹说就是“怨而不怒”。
(3)孔子得“兴观群怨”说就是现实主义得文学批评理论得源头,对后来得现实主义得文学批评理论与现实主义得文学创作产生非常积极得影响。
二、简答“兴观群怨”就是孔门诗学对《诗》得社会功能得概括。
《论语·阳货》:“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兴”,孔安国认为就是“引譬连类”,《明诗》:“子夏监绚素之章,子贡悟琢磨之句。
”即说“兴”就是一种《诗》中体现出来得手法。
朱熹则从审美角度认为“兴”就是“感发志意”,就是从欣赏诗歌中获得一种感染与审美感受。
“观”,指通过所吟之诗观个人得品行志向。
孔子认为从《诗》可以“观风俗之盛衰”,朱熹则认为可以“考见得失”,都瞧到了《诗》得对国家社会得反映功能。
“群”,指《诗》可以使人统一思想,交流感情,加强团结。
“怨”,指《诗》有抒写不满,泻导人情之功用。
孔子用“怨”肯定了诗有批判现实得作用。
“兴、观、群、怨”说这就是孔子在《论语·阳货》篇里提出来得关于文学作品得社会作用得说法。
《阳货》篇记载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兴,指诗歌具体安排得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得精神之兴愤,可以使人从诗歌鉴赏中获得一种美得享受;观,就是指诗歌真实地反映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因而能让人从中观察出政治得得失与风俗得盛衰;群,则就是人为诗歌可以有使人互相交流感情,加强团结得作用;怨;就是指文学作品有干预现实、批评社会得作用。
古代文论名词解释、简答
、简答:兴观群怨的涵是什么?或名解:兴观群怨(1)这是孔子在《论语·阳货》篇中提出的关于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的说法。
(2)所谓“兴”,宋代朱熹解释为“感发志意”,孔安国说是“引譬连类”,意思是通过诗歌的想象引发人的思想情感。
“观”是指诗歌的认识作用,汉代玄解释为“观风俗之盛衰”,朱熹解释为“考见得失”,总的意思是通过诗歌可以见出社会的盛衰得失和诗人的主观方面。
“群”是指文学作品的团结、协调作用。
孔安国说是“群居相切磋”,即通过文学活动达到使人际关系和谐,加强团结的作用。
“怨”是文学作品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
孔安国说是“怨刺上政”、朱熹说是“怨而不怒”。
(3)孔子的“兴观群怨”说是现实主义的文学批评理论的源头,对后来的现实主义的文学批评理论和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
二、简答“兴观群怨”是孔门诗学对《诗》的社会功能的概括。
《论语·阳货》:“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兴”,孔安国认为是“引譬连类”,《明诗》:“子夏监绚素之章,子贡悟琢磨之句。
”即说“兴”是一种《诗》中体现出来的手法。
朱熹则从审美角度认为“兴”是“感发志意”,是从欣赏诗歌中获得一种感染和审美感受。
“观”,指通过所吟之诗观个人的品行志向。
孔子认为从《诗》可以“观风俗之盛衰”,朱熹则认为可以“考见得失”,都看到了《诗》的对国家社会的反映功能。
“群”,指《诗》可以使人统一思想,交流感情,加强团结。
“怨”,指《诗》有抒写不满,泻导人情之功用。
孔子用“怨”肯定了诗有批判现实的作用。
“兴、观、群、怨”说这是孔子在《论语·阳货》篇里提出来的关于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的说法。
《阳货》篇记载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兴,指诗歌具体安排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的精神之兴愤,可以使人从诗歌鉴赏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是指诗歌真实地反映社会政治和道德风尚状况,因而能让人从中观察出政治的得失和风俗的盛衰;群,则是人为诗歌可以有使人互相交流感情,加强团结的作用;怨;是指文学作品有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名词解释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名词解释诗言志:“诗言志”的初始意义就是说诗要表现人的内心思想感情活动。
把人“藏在心里”的志意、意念用语言表达出来,就是诗,这个论断高度概括了诗歌作为语言艺术的本质特征:诗是表达的、抒情的。
快乐而非欲望,悲伤而非悲伤:表达的情感是快乐而非放荡,悲伤而非悲伤。
文雅: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务内容,文质并重,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
兴观群怨:兴,感发,感触。
指诗歌启发鼓舞读者的感染作用。
观,观风,观志,通过诗歌考察社会现实的认识作用。
群,人与人之间的和同、团结,指通过诗歌互相交流感情,进面达到互相感化,增进团结教育作用。
怨,指抒发怨情,评批不良政治的讽刺作用。
三个表格:一些基础,一些调查和一些应用。
它倡导从关心人们的生活和调查社会现实出发。
与自己的意愿相反:读者的意思和整个作品的意图应该是相互关联的。
它们通过读者的积极作用而统一。
人们认为,诗人(作者)的意志是从自己(读者)的意义中推导出来的。
也就是说,读者应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思想意愿来体验和理解作者的作品。
他们不应该被文字和句子束缚,曲解甚至歪曲整篇文章的主题。
意之所随者,不可言传也:事物最精微的“道”,这是难以用语言直接表达的。
忘言于义:庄子对言与意关系的看法,在庄子看来,言不能充分表达其意义,即什么也不说。
庄子强调语言的局限性,指出不可能充分表达人们复杂的思想内容。
这种认识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人们认知实践的实际情况,但也有明显的局限性。
因此,只有“忘字”,捕捉其中的含意,我们才能真正感到自豪。
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风、雅、颂是诗歌体裁,赋、比、兴是诗的三种表现手法。
比兴:比兴,隐喻。
兴意味着崛起。
主文而谲(jué)谏:主文:用譬喻来规劝;谲谏:委婉讽刺。
通过诗歌的形式,用譬喻的手法进行讽谏。
从情感到礼义:诗歌表达情感和愿望,但它应该符合封建思想和道德,这样它就不会违背统治阶级的意志和政治需要。
愤怒中写书:司马迁对社会现实和历史的理解和反思,从他个人写史书的经历和历史上许多重要作家的痛苦经历,意识到所有伟大的作品都是由“表达愤怒”和“遵循意愿”的作家在“结束意义、不交流”的条件下创作的。
古代文论名词解释
古代文论名词解释1.吕本中“活法”说:北宋吕本中针对江西派使人不守定法创作方式提出的。
其目的是想纠正“江西派”末流机械遵循黄庭坚理论而出现的种种创作弊病。
他要求作诗既要重法,又要活用其法。
重法就能规矩备具,活用其法就能处于规矩之外,摆脱规矩,自行变化,而终不悖于规矩。
虽吕本中没有脱出江西诗派“以法论诗”的基本体系,却为突破江西诗派的藩篱打开了一条通道。
2.李贽童心说:晚明李贽从反理学,反传统提倡具有人性解放色彩的自然,其核心是提倡真情,反对假理。
“童心“是指天真无暇的儿童之心,没有受过社会上多少带有某种偏见的流行传统观念的影响,并把童心作为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标准。
它以全新的标准衡量前代文学并推动了后世进步文学的发展。
3.什么是意境:《人间词话》等著作标举境界说是王国维文论思想的经典:1.他把境界作为文学批评的基本标准,提出“境界为上“的基本理论原则。
意境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真景物,二是真感情。
因此王氏所说的境界所包容的就是真切的感情生动的画面,情景交融,形象鲜明,方能联想和想象富有美感。
基于此就能境界说的本质是景于情,物于我的内在统一。
4.有我之境,无我之境:王国维从意和境,情和景关系上把境界区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有我之境就是诗人处在心情激动的情况下,去感受与自己没有利害关系的景物,并把内心情感贯注到客观景物中,使原本无情的事物有情况,他突出了主体观念性,具有很强烈的感情动态。
无我之境是诗人受到恬静优美景物的感染,从而在冷静中回味出来的一种境界,它并非纯然无我,而是审美主体,摆脱世俗生活之欲拘束传出平静的感情心态与物具化。
有我之境是比较显而浅是移情于物;无我之境是引而伸,不言情而情自现。
古代文论名词解释
20.曹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文以气为主”说??
?
??
曹丕在《典论?论文》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论断。其内涵:首先,所谓“气”是指在禀性、气度、感情等方面的特点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在文章中的体现。文章中的“气”是由作家不同的个性所形成的。其次,提倡“文以气为主”,强调作品应当体现作家特殊的个性,要求文章必须有鲜明的创作个性。另外,由于作家个性的不同,“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文章的风格也必然会不同。这就说明了文章风格的多样性的原因。曹丕“文以气为主”说的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妙悟”是就诗歌创作主体而言,“兴趣”则是“妙悟”的对象和结果,即指诗人直觉到的那种诗美的本体、诗境的实相。“兴趣”是“兴”在古典诗论里的一种发展,它与钟嵘所说的“滋味”、司空图所说的“韵味”有着直接的继承关系。都概括出了诗歌艺术的感兴直观的特点及其所引起的丰富隽永的审美趣味。
41.李贽的“童心”说??
中国古代文论名词解释汇编?
1.诗言志:??
《尚书·尧典》中提出的关于社会功用的看法,“诗言志,歌永言”。就是说诗是人的心灵的表现。由此确立了中国文艺的民族特点,与西方文艺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2?.《论语》的“兴、观、群、怨”说??
?
??《论语?阳货》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提出了“兴、观、群、怨”说。用现代的话说,兴,就是说诗歌有感发人精神的作用,可以引起人的联想;观,就是说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现实的作用,能看到世风的盛衰得失;群,就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达到和谐,起到团结人的作用;怨,就是说诗歌可以干预现实,批判黑暗的社会和不良的政治。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对后世影响极大,成为后世文学批评的一个标准,影响了我国文学中现实主义传统的形成。???
自考中国古代文论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文质彬彬:①这是孔子论“文与质”的关系,原本不属于文学艺术范畴,但却具有深刻理论意义。
②是指人固有的和坚定的伦理品德或品质,所言的“文”含义广泛,它不仅指人的言行举止的修养,而且包含有形式美的因素在内,③文质彬彬是指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很好的统一2、主文而谲谏:①这是《毛诗序》关于诗歌怨刺的观点及诗歌用委婉曲折的方法劝谏,②用比喻叫主文,委婉讽刺叫谲谏3、“六义”:①《毛诗序》对诗歌体裁和表现手法的理论总结,②“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③《毛诗序》对“风、雅、颂”作了解释,对“赋、比、兴”未作解释4、收视反听:①这是关于陆机创作构思的方法,②作家要在虚静专心的思考中,沉浸于想象之中,进入一个空灵境地5、“应感”:①最早出现于陆机的《文赋》,“应感”指艺术构思中的灵感现象,②构思活动发展到高潮时,艺术家的构思表现为高度兴奋的状态和强烈的创作欲望,于是可能出现灵感,③陆机的“应感论”过于忽视后天学习对于灵感深沉的重要一样6、“四声八病说”:①这是沈约提出的声律理论,即永明声律论;②包括两方面内容:以是声即四声,用以定韵;二是病即八病,则用以求和,而八病之说是建立在四声基础之上的,所以四声八病说也可以成为永明生病说;③沈约关于四声的理论,这是一种积极的声律理论,至于其八病说,这是一种消极声律理论,容易束缚诗人创作的手脚。
7、“神思”:①“神思”一词,从魏晋南北朝后逐渐被用于形容,说明艺术的创作和欣赏中的想象活动;②刘勰首先提出“神思(艺术想象)具有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受到“志气”(意情)和“辞令”两个因素的制约;③“神思”相当于今天说的艺术想象。
8、体性:①指作家的个性和作家的风格的关系;②“体”指文学作品的风貌;③“性”指作家的个性。
9、风骨:①这是中国古代文论特有的文学理论范畴;②“风”指的是情感;③“骨”应指事义充实,条理连贯,三者结合便形成了一种有力的气势和逻辑的力量。
刘勰的风骨论只在强调风骨与辞采并重。
古代文论-名词解释
古代文论名词解释一、先秦美刺说出处《诗经》。
美是赞美,刺是讽刺,当时的人已经认识到了文学作品有批判和歌颂两大功能,尤其是认识到文学的批判功能。
这种用诗歌来颂美匡恶的思想,到了汉代《诗大序》中就发展成为“美刺说”风雅颂诗歌的三种题材。
风是产生于各国地方的诗歌,雅是产生于周朝中央地区的诗歌。
颂是祭祀、赞美祖先的乐歌。
“诗言志”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诗歌社会作用的普遍认识。
出处:《尚书•尧典》原文为: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诗言志的意思是:诗歌的本质是人的思想感情的表达,人们可以通过诗来表达对社会生活的观点和态度。
后世儒家学者特别把言志的“志”解释为与政教有关的思想,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论语》的“兴、观、群、怨”说《论语·阳货》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提出了“兴、观、群、怨”说。
用现代的话说,兴,就是说诗歌有感发人精神的作用,可以引起人的联想;观,就是说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现实的作用,能看到世风的盛衰得失;群,就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达到和谐,起到团结人的作用;怨,就是说诗歌可以干预现实,批判黑暗的社会和不良的政治。
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对后世影响极大,成为后世文学批评的一个标准,影响了我国文学中现实主义传统的形成。
“绘事后素”之喻中仁为质素,礼为文采。
故后世批评家常将文质引伸指文章的内容与形式。
“绘事后素”表现孔子肯定质的决定作用,先质后文。
“尽善尽美”说这是孔子在评述“韶乐”与“武乐”时对韶乐所下的定义。
他认为舜时的韶乐,“既尽善又尽美”,原因是因为舜具备了圣德而受禅让,故尽善。
由此也可以看到孔子在审美判断中融入道德批判的因素。
《论语》的“思无邪”说《论语·为政》篇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提出了“思无邪”说。
“思无邪”的批评标准从艺术上说,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古代文论
三、名词解释:(出处、原文、含义、意义)1、诗格:最早出自《颜氏家训·文章》,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某一类书的总称,包括“诗格”、“诗式”、“诗法”。
“诗格”就是作诗的法式、标准,发展出“文格”、“赋格”、“四六格”,它是唐朝特有的诗论样式。
2、诗赋欲丽:出自曹丕的《典论·论文》:“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铭诔尚实。
诗赋欲丽。
”诗赋指纯文学的诗、歌、赋,用“丽”来概括诗赋的风格特征,表现了建安诗人对语言文字美的自觉和对人的创造性和主体精神的肯定。
3、诗大序:诗大序是两汉时期诗学的重要文献,是对于儒家“诗言志”学说的较为系统的阐发和总结。
4、兴观群怨:出自《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这主要是针对文学的社会功能而说的。
兴,就是说诗歌有感发人的精神的作用,可以引起人的联想;观,就是说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现实的作用,能看到世风的盛衰得失;群,就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达到和谐,起到团结人的作用;怨,就是说诗歌可以干预现实,批判黑暗的社会和不良的政治。
孔子的“兴、观、群、怨”说比较全面地总结了文学艺术的社会功能,成为后世文学批评的一个标准,影响了我国文学中现实主义传统的形成。
后世的作家和文学理论家常常用它作为反对文学脱离社会现实或缺乏积极的社会内容的武器。
5、诗有六义:“六义”原名“六诗”,最早见于《周礼·春官》,《毛诗序》对诗经的体制进行了概括,提出了“诗有六义”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唐代孔颖达把“风雅颂”归纳为诗歌的体裁,把“赋比兴”归纳为诗歌的表现手法。
6、佛学方术化:是佛教在东汉流传的特点,佛教的方术灵神化主要是说佛教对中土黄老神仙方术的依附和对灵魂不死、鬼神崇拜等宗教观念和迷信思想的融合吸收,从而在信仰和行政的层面上为佛教在中土的传播开拓了道路。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名词解释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名词解释诗言志:“诗言志”的初始意义就是说诗要表现人的内心思想感情活动。
把人“藏在心里”的志意、意念用语言表达出来,就是诗,这个论断高度概括了诗歌作为语言艺术的本质特征:诗是表达的、抒情的。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所表现的感情快乐而不放荡,忧愁而不悲伤。
文质彬彬: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文质并重,内容和形式完美统一。
兴观群怨:兴,感发,感触。
指诗歌启发鼓舞读者的感染作用。
观,观风,观志,通过诗歌考察社会现实的认识作用。
群,人与人之间的和同、团结,指通过诗歌互相交流感情,进面达到互相感化,增进团结教育作用。
怨,指抒发怨情,评批不良政治的讽刺作用。
意之所随者,不可言传也:事物最精微的“道”,这是难以用语言直接表达的。
德意忘言:庄子对言义关系的看法,在庄子看来,言是不能完全表达意思的,即言不尽意。
庄子强调语言文字的局限性,指出它不可能把人复杂的思维内容充分地表达出来,这种表认识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人的认识实践的实际情况,但也明显局限性。
因此通过“忘言”的方式,捕捉言外之意,才能真得意。
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风、雅、颂是诗歌体裁,赋、比、兴是诗的三种表现手法。
比兴:比,比喻。
兴,起的意思。
主文而谲(jué)谏:主文:用譬喻来规劝;谲谏:委婉讽刺。
通过诗歌的形式,用譬喻的手法进行讽谏。
发乎情,止乎礼义:诗歌抒情言志,但要符合封建思想、礼教,使之不能违背统治阶级的意志和政治需要。
发愤著书:司马迁对社会现实和历史的认识和反思,从自己写作《史记》的切身体验和历史上许多重要作家的痛苦遭遇认识到一切伟大的著作是作家在“意有所结,不得其通”的情况下为“抒其愤”、“遂其志”,才得以产生的。
独依诗人之义而作《离骚》:王逸论屈原作品产生,是独依诗人之义而作。
文以气为主:曹丕文学理论的核心。
“气”在他的额《典论.论文》中主要指的是作家的个性素质,本性。
曹丕认为由于作家主观个性素质不同,便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风格,这种风格是不容取代和模拟的。
古代文论 名词解释
8.庄子的“得意忘言”说:《庄子.外物》篇云:“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意言。”这就是所谓“得意忘言“。那么,作为文学作品就要求含蓄蕴藉,有回味,特别是诗歌创作,就要以少总多,追求“味之外旨”、“言外之意“。“得意忘言”对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它在魏晋以后被直接引入文学理论,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注重文学作品“意在言外”的传统,并且为意境说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20.风骨说:风骨是刘勰文学批评中的重要概念,对后世文学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风是一种表现得鲜明爽朗的思想感情,骨是一种精要劲健的语言表达。从某种意义上看,风骨可以看作是文学作品的某种艺术风格,但又不同于表达作家个性一般意义上的艺术风格,它具有普遍性,是文学创作中作家必须普遍追求的审美特征,也是文学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应具有的风貌,就此而论,风骨这个概念体现了刘勰对文学创作的审美本性的认识。
22.“自然英旨”说(“直寻”)说:钟嵘在《诗品》中的根本主张是提倡自然英旨强调感情真挚,主要是反对掉书袋(用典故)派和声律派,诗歌以抒情为主一切防碍抒情的创作方法和表现技巧,钟嵘都表示异议,他说观古抒情,他希望改变“雕缋满眼”的不良诗风,崇尚清新自然”。
名词解释
1.“思无邪”说:孔子在《论语·为正》中提出,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是孔子确立的文学批评标准,从艺术方面看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中和:中正和平),对文学作品而言,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能过于激烈,要委婉曲折,不要过于直露。
2.兴观群怨说: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是孔子从“诗教”的观点出发。对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给了很高的估价。这里孔子对文学作品的美学作用、认识作用、教育作用乃至知识学习方面,都作了充分的肯定。对后来的诗学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兴”:指“引譬连类”,可以激发人精神之兴奋。“观”:指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与感情心态,“群”:是就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而言的,孔子认为文学作品可以使人们交流思想感情,达到和谐,加强团结。“怨”:是就文学作品的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而言的。
源流正变名词解释古代文论
源流正变名词解释古代文论(原创实用版)目录一、古代文论的概念与来源1."诗言志"说2."兴观群怨"说二、古代文论的价值与影响1.对文学观念的启示2.对文学批评的影响正文一、古代文论的概念与来源古代文论是研究文学作品的创作、欣赏、批评和理论探讨的学问,源于古人对文学艺术的理解和探索。
在古代文论中,有两个重要的概念:“诗言志”说和“兴观群怨”说。
“诗言志”说源于尚书中的尧典,它认为诗歌是表达诗人思想、抱负和情感的载体。
这个观念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诗歌成为表现人类心灵世界的重要艺术形式。
“诗言志”说是现存古籍对文学观念的最早资料,价值表现在两方面:其一,说明古人对诗作为艺术的本质特征已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其二,说明古人已经认识到诗的感染、教育作用。
“兴观群怨”说源于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的关于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的说法。
孔子认为,诗歌有感发人、提高修养、促进社会和谐和表达民情等作用。
兴观群怨”说是现实主义的文学批评理论的源头,对后来的现实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和现实主义文学创作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
二、古代文论的价值与影响古代文论对文学观念的启示在于,它认为文学作品是表现人类思想、情感和意愿的载体,是艺术家心灵世界的呈现。
这一观念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得文学作品成为表现人类精神世界的重要载体。
古代文论对文学批评的影响在于,它提供了一种系统的理论框架,用来分析和评价文学作品。
例如,“兴观群怨”说中的“兴”、“观”、“群”和“怨”四个方面,既是文学作品的内在要素,也是文学批评的重要维度。
这为后来文学批评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
总之,古代文论作为我国文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文学创作和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揭示了文学作品的本质特征,而且为文学批评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框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二、名词解释1、“诗言志”《尚书&S226;尧典》:“诗言志,歌永言。
”指诗乃是人的思想、意愿、情感的表现,是人的心灵世界的呈现。
先秦时期所谓“志”,主要指政治上的理想抱负。
“诗言志”虽最早见于《尚书尧典》,但最早提出“诗言志”理论的当为《左传》所记的襄公二十七年赵文子对叔向所说的“赋诗言志”。
“诗言志”说最早源于歌舞乐一体的文艺形态,因此,“诗言志”最早只是一种文艺观而非文学观。
2、“思无邪”。
原出《诗经&S226;鲁颂&S226;駉》,指牧马人放牧时专心致志的神态。
孔子借它来概括全部《诗经》的特征。
“思”是句首语气词,无实意。
“无邪”就是“雅正”。
“思无邪”意在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3、“兴观群怨”说孔子在《论语&S226;阳货》中提出。
朱熹解释为:兴,指诗歌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精神之兴奋,从吟诵、鉴赏诗歌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比较侧重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情感心态。
群,指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
怨,就是文学作品(诗歌)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讽谏作用。
4、“尽善尽美”说这是孔子在评述“韶乐”与“武乐”时对韶乐所做的评价。
他认为舜时的韶乐,“《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原因是舜具备了圣德而受禅让,故尽善。
由此也可以看到孔子在审美判断中融入道德批判的因素。
5、知言养气“知言养气”说,出自《孟子&S226;公孙丑上》。
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的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才能写出美而正的言辞。
这里的“养气”当是指培养自己的高尚思想情操和道德品格。
“养气”了,才能“知言”,即知道如何写出好作品。
这种思想影响到文学创作,就特别强调一个作家要从人格修养入手,培养自己崇高的道德品格,然后才能写出好的文学作品。
“知言养气”说形成了中国古代文论史上以气论文的悠久传统,对中国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6、以意逆志“以意逆志”,出自《孟子&S226;万章上》。
“意”是指诗的表层意思,“志”是指深层情志。
主张通过对作品文本表层的象征的“意”,去推求作品的深层意蕴和作者之志。
此说是与文学创作中的比兴手法相对应的批评方法,长期为后世批评家所遵用,并在鉴赏学中得以拓展其理论内涵。
7、知人论世出自《孟子&S226;万章下》。
孟子的愿意是与古人为友,须读懂他的作品,而欲理解作品,必须了解其作者,而欲了解其作者,又须把握其所处的时代。
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内涵、形式风貌,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思想感情、艺术素养以及时代精神、社会风气是息息相关的,这是文学批评要进行知人论世的理论基础。
此说是对其“以意逆志”说的重要补充,对后世的文学批评具有重大的影响。
8、“虚静”和“物化”说“虚静”是庄子提出的艺术创作论。
他认为,要在艺术创造上达到理想境地,创作主体必须进入“虚静”的精神状态,忘掉一切存在,也忘掉自己的存在,抛弃一切知识,达到与道合一,这样才能自由地进行审美观照,艺术创造力也最为旺盛。
而“物化”说则要求主体的“自然”与客体的“自然”合而为一,这样的创作自然和造化天工完全一致了。
8~“心斋、坐忘”出现于庄子。
“心斋”的原文是“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者,而听之以气。
听止于耳,心止于符。
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
唯道集虚。
虚者,心斋也”。
心斋就是抛弃了感官,用虚无之心去对待万物。
“坐忘”的原文是:“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坐忘,是通过废除肢体,停止思想。
开窍而去真正感知宇宙,与道大通。
“心斋”“坐忘”是庄子思想的基本范畴,其修养历程是由外而内层层递进的内省过程,主要内涵是虚静空明,终极目标是与道合一。
69、大声希音,大象无形本是老子对“道”的特点的描述,但也是老子对“合于天然”的文艺的描述。
认为最美的声音是无声,最美的形象是无象,有声只能是声的一部分,而不可能是全部,因此也只能是美的一部分,而非全美。
全美的“大声”只能用“无声”去想象,全美的“大象”也只能用“无形”去想象,只有“无声”、“大象”才是真正的“道”的境界。
10、言不尽意庄子的“言不尽意”说,意即强调语言文字的局限性,指出它不可能把人的复杂思维内容充分体现出来。
这对文学艺术创作影响深远,文学作品要求含蓄,有回味,尤其是诗歌创作,往往是以少总多,追求“味外之旨”。
11、发愤著书“发愤著书”说是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中根据历史伟大的事迹而概括出来的。
他自受宫刑摧残后,因受刺激而更加坚定了其抱负信仰,并由此联想到多少先贤因遭困厄而发愤著书。
其“发愤著书”说中的“愤”固然包含了个人怨愤的情绪,更主要的,乃是“发愤忘食”,为珍惜光阴孜孜不倦之谓矣。
12、《毛诗大序》“讽谏”说《毛诗大序》提出讽谏说:“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充分肯定了文艺批评现实的意义与作用,为后来进步的文学家运用文艺来揭露、批判现实的黑暗,提供了理论依据。
13、“诗六义”说《毛诗大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 风雅颂是诗歌的体裁,赋比兴是诗歌的表现手法。
此说对后世影响深远。
赋比兴手法,成为我国诗歌的基本表现手法,成为古代进行诗歌创作和批评的重要准则。
14、“情志统一”说《毛诗大序》认为,诗歌创作在合乎“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原则,强调诗歌是“吟咏情性”的。
“情志”说正确地阐明了抒情言志的特点,说明对文学本质的认识已进一步深化了。
情志说的提出对后来文学批评的发展影响很大。
15、“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扬雄在《法言&S226;吾子》中提出:诗人的赋华丽而符合原则,辞人的赋华丽而过分铺张。
“丽以则”是他的创作原则,“丽”是对赋体形式风格上的要求,“则”是指儒家的法度和准则,实际上是要求作赋以明道。
反对专事形式上的铺张而忽略内容上的针对性和其现实意义。
16、四声八病沈约的主要理论就是“四声八病”之说,也称为永明声病说。
声即四声,浮声和切响,即平声和仄声(上、去、入),用以定韵;病即八病,用以求和。
他要求五言诗一联之中,前后句平仄声调应该错开;一句之中,除了双声叠韵词之外,不能出现同声或同韵的字,如有不合,即称为“病”。
沈约的声律理论,既有正面的立说,又有反面的破说,既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又结合了相关的创作实践,是唐代近体诗的先声。
17、四声说据《梁书&S226;沈约传》记载:南朝受佛经转读和梵文拼音的影响,发现了汉语四声。
沈约是最早把四声应用到诗歌创作上的诗人,并撰有《四声谱》。
沈约把四声分为两类:浮声和切响,即平声和仄声(上、去、入),这是唐代近体诗的先声。
18、曹丕“文气”说曹丕的《典论&S226;论文》从研究作家的才能与文体特征关系出发,特别强调了作家个性对文章创作意义的重要性,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论断。
文章中的“气”是由作家不同的个性特征形成的。
它是指作家在禀性、气度、感情等方面的特点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在文章中的体现。
提倡“文以气为主”,强调作品应当体现作家特殊的个性,要求文章必须有鲜明的创作个性。
19、“诗缘情而绮靡”说这是陆机在《文赋》中提出的一个重要问题。
“诗缘情”是从诗歌内容方面提出的要求,强调诗歌的抒情性。
“绮靡”则是从诗歌的形式方面提出的要求。
说明他既重视文学的内容,也重视文学的形式。
陆机强调文学的情感特征,这比“诗言志”更符合诗歌的本质特点。
20、随物宛转所谓“随物宛转”,从文学创作来说,是强调作家在创作中以描写客观现实来体现自己主观思想感情时,不能因主观愿望而改变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性,只有在艺术表现中充分尊重客观事物的内在之势,才能恰到好处地符合于描写对象之特点,从而使内心与外境相适应,防止创作中的主观随意性。
与心徘徊所谓“与心徘徊”是指创作过程中客体的描写必须符合于表达主体的情意的需要,也就是说,要从心去驾驭客观事物,因此,文学作品中的“物”乃是经过了作家主观的心的改造的,但是,这不是一种主观随意的改造,而是在“随物宛转”前提下的改造,所以客体虽是服从于主体的,却又并不丧失其自然本性,当文学创作进入物化阶段,主体与客观是完全融合为一了。
神思指作家在想象力活跃时或处在灵感状态下进行的创作构思。
“神”指变化迅疾莫测,“思”指心思、想象。
“神思”作为一个词组,是以“神”形容心思、想象的特点。
首先标出“神思”,将思维的这一特点引入艺术理论并设立篇目对之进行了专门论述的是刘勰的《文心雕龙&S226;神思》篇。
刘勰《文心雕龙&S226;神思》指出:“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
其思理之致乎!”跨越时空的想象和活跃的灵感来自作者的秉性才识,虚静的心境,深邃的思索和高度自由的内心状态。
21、刘勰“风骨”说风骨,是刘勰文学批评中的重要概念。
近人黄侃在《文心雕龙札记》中认为:“风即文意,骨即文辞”。
一般以为,风是一种表现得鲜明爽朗的思想感情,骨则是一种精要劲健的言语表达。
可以认为,风骨这个概念体现了刘勰对文学创作的审美本性的认识,同时,也对后世的文学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2、通变中国古代文论的一种观念,主要见于刘勰的《文心雕龙&S226;通变》。
通变说通变说探讨的是文学发展中继承与革新问题,是《文心雕龙》理论体系的支柱之一。
“通”即会通、通常,即“设文之体有常”。
变即指具体的文学创作表现出不同的风貌。
刘勰认为文体的名称和写作原则是相对稳定的,有一定的连续性和继承性,但作家的才性和具体对文辞运用是各不相同的,故文学的会通也是永无止境的。
文学也正是在这种会通中具有了永恒的生命力。
23、隐秀隐秀是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来的:“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
”所谓隐,不是要使文学作品晦涩难明,而是要使读者味之无尽,能给读者丰富的想象余地。
所谓秀,不是要作家堆砌辞藻,而是要逼真自然,使读者言如亲临其境一般。
可见,隐秀即意象的有机交融,也即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
24、“自然英旨”说(直寻说)钟嵘主张诗歌创作以自然为最高美学原则,在《诗品序》中提出“自然英旨”说,他说:“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
”“直寻”就是不假借用典用事,而是直接写景抒情,根本主张是强调诗歌应以抒情为主,强调感情真挚。
“直寻”说与“自然英旨”说在钟嵘的理论范畴里内涵是一致的。
以直寻为中心的自然英旨论,对后代诗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5、“诗有三义”说钟嵘在《诗品序》中说:“故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
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
”他将“兴”放在第一位,正是突出了诗歌的艺术思想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