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考点统计与概率
初中数学《统计与概率》讲义及练习
![初中数学《统计与概率》讲义及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3abe97362cc58bd63086bdce.png)
1. 能准确判断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问题.2. 运用排列组合知识和枚举等计数方法求解概率问题.3. 理解和运用概率性质进行概率的运算知识点说明在抛掷一枚硬币时,究竟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事先是不能确定的,但是当我们在相同的条件下,大量重复地抛掷同一枚均匀硬币时,就会发现“出现正面”或“出现反面”的次数大约各占总抛掷次数的一半左右.这里的“大量重复”是指多少次呢?历史上不少统计学家,例如皮尔逊等人作过成千上万次抛掷硬币的试验,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出现正面的频率波动越来越小,频率在0.5这个定值附近摆动的性质是出现正面这一现象的内在必然性规律的表现,0.5恰恰就是刻画出现正面可能性大小的数值,0.5就是抛掷硬币时出现正面的概率.这就是概率统计定义的思想,这一思想也给出了在实际问题中估算概率的近似值的方法,当试验次数足够大时,可将频率作为概率的近似值.在统计里,我们把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其中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
从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
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的容量。
总体中所有个体的平均数叫做总体平均数,把样本中所有个体的平均数叫做样本平均数。
概率的古典定义:如果一个试验满足两条: ⑴试验只有有限个基本结果:⑵试验的每个基本结果出现的可能性是一样的. 这样的试验,称为古典试验.对于古典试验中的事件A ,它的概率定义为:()mP A n=,n 表示该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结果的总数目,m 表示事件A 包含的试验基本结果数.小学奥数中,所涉及的问题都属于古典概率.其中的m 和n 需要我们用枚举、加乘原理、排列组合等方法求出.相互独立事件:()()()P A B P A P B ⋅=⋅ 事件A 是否发生对事件B 发生的概率没有影响,这样的两个事件叫做相互独立事件. 公式含义:如果事件A 和B 为独立事件,那么A 和B 都发生的概率等于事件A 发生的概率与事件B 发生的概率之积.举例:⑴明天是否晴天与明天晚餐是否有煎鸡蛋相互没有影响,因此两个事件为相互独立事件.所以明天天晴,并且晚餐有煎鸡蛋的概率等于明天天晴的概率乘以明天晚餐有煎鸡蛋的概率.⑵第一次抛硬币掉下来是正面向上与第二次抛硬币是正面向上是两个相互独立事件.所以第一次、第二次抛硬币掉下来后都是正面向上的概率等于两次分别抛硬币掉下来后是正面向上的概率之积,即111224P =⨯=.⑶掷骰子,骰子是否掉在桌上和骰子的某个数字向上是两个相互独立的事件,如果骰子掉在桌上的概率为0.6,那么骰子掉在桌上且数字“n ”向上的概率为10.60.16⨯=.知识点拨教学目标8-7概率与统计例题精讲【例 1】(2007年“希望杯”二试六年级)气象台预报“本市明天降雨概率是80%”.对此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本市明天将有80%的地区降水.②本市明天将有80%的时间降水.③明天肯定下雨.④明天降水的可能性比较大.【解析】降水概率指的是可能性的大小,并不是降水覆盖的地区或者降水的时间.80%的概率也不是指肯定下雨,100%的概率才是肯定下雨.80%的概率是说明有比较大的可能性下雨.因此④的说法正确.【巩固】一个小方木块的六个面上分别写有数字2、3、5、6、7、9,小光、小亮两人随意往桌面上扔放这个木块.规定:当小光扔时,如果朝上的一面写的是偶数,得1分.当小亮扔时,如果朝上的一面写的是奇数,得1分.每人扔100次,______得分高的可能性比较大.【解析】因为2、3、5、6、7、9中奇数有4个,偶数只有2个,所以木块向上一面写着奇数的可能性较大,即小亮得分高的可能性较大.【例 2】在多家商店中调查某商品的价格,所得的数据如下(单位:元)25 21 23 25 27 29 25 28 30 2926 24 25 27 26 22 24 25 26 28请填写下表【解析】:【例 3】在某个池塘中随机捕捞100条鱼,并给鱼作上标记后放回池塘中,过一段时间后又再次随机捕捞200尾,发现其中有25条鱼是被作过标记的,如果两次捕捞之间鱼的数量没有增加或减少,那么请你估计这个池塘中一共有鱼多少尾?【解析】200尾鱼中有25条鱼被标记过,所以池塘中鱼被标记的概率的实验得出值为252000.125÷=,所以池塘中的鱼被标记的概率可以看作是0.125,池塘中鱼的数量约为1000.125800÷=尾.【例 4】有黑桃、红桃、方块、草花这4种花色的扑克牌各2张,从这8张牌中任意取出2张。
初中概率与统计知识点整理
![初中概率与统计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32c38eb9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00.png)
初中概率与统计知识点整理概率与统计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随机现象的规律性和数量关系。
初中阶段的概率与统计主要包括概率的基本概念、概率的计算方法、抽样调查、数据的整理与分析等内容。
下面将对初中概率与统计的知识点进行整理。
一、概率的基本概念1.随机事件:不确定性的事件称为随机事件,用大写字母A、B、C等表示。
2.样本空间:随机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组成的集合称为样本空间,用Ω表示。
3.事件的概率:事件A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称为事件A的概率,用P(A)表示,0≤P(A)≤14.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概率为1的事件称为必然事件,概率为0的事件称为不可能事件。
5.互斥事件和对立事件:互斥事件指两个事件不可能同时发生,对立事件指两个事件至少有一个发生。
二、概率的计算方法1.古典概型:指每次试验结果只有有限种可能且各结果发生的概率相等的情况。
2.几何概率:指通过几何方法计算概率,如在长方形中随机取点计算概率。
3.组合方法:根据有放回或无放回以及是否考虑顺序进行组合的计算方法。
三、抽样调查1.抽样方法:包括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等。
3.抽样误差:由于采样方法、样本数量不足等导致的偏差称为抽样误差。
四、数据的整理与分析1.数据的度量:包括中心位置度量(如均值、中位数)、离散程度度量(如极差、方差)和分布形状度量(如偏度、峰度)等。
2.统计图表:包括直方图、饼图、折线图、箱线图等。
3.数据的描述性分析:通过数据的度量和统计图表,描述数据的特征和规律。
以上是初中概率与统计的主要知识点整理,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理解概念,掌握计算方法,提高数据整理与分析的能力,培养科学思维和统计思维,不断强化应用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祝您学习进步!。
初中数学概率与统计知识点归纳
![初中数学概率与统计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2f1d7316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cf.png)
初中数学概率与统计知识点归纳概率和统计是数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分支,它们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析事件发生的规律。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概率和统计也是重要的内容。
下面将对初中数学中的概率和统计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概率1.概念和基本概率计算概率是研究随机现象的数学工具,是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度量。
在初中阶段,学生需要掌握事件的可能性计算方法。
对于事件A发生的概率记作P(A),其计算公式为:P(A) = A的可能性数量 ÷总可能性数量在简单情况下,通过列举样本空间和事件发生的样本点就可以计算概率,例如,从一副扑克牌中抽取一张牌,求抽到红心的概率。
2.加法原理加法原理是计算多个事件并的概率的方法。
如果事件A和事件B互斥(即两个事件不可能同时发生),那么事件A和事件B的并的概率等于事件A的概率加上事件B的概率。
P(A∪B) = P(A) + P(B)例如,从一副扑克牌中抽一张牌,求抽到红心或方片的概率。
3.乘法原理乘法原理是计算多个事件交的概率的方法。
如果事件A和事件B是相互独立的(即一个事件的发生不影响另一个事件的发生),那么事件A和事件B的交的概率等于事件A的概率乘以事件B的概率。
P(A∩B) = P(A) × P(B)例如,从一副扑克牌中抽两张牌,求第一张牌是红心的概率,第二张牌是方片的概率。
4.有关性质和应用学生需要了解概率的一些基本性质和应用,例如:概率的范围在0到1之间,且概率为0的事件不会发生;概率可以用来预测事件的可能性大小;利用概率可以解决实际问题,如排列组合、生日悖论等。
二、统计1.数据收集与整理统计是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数据的方法和过程。
对于初中生而言,学会合理收集和整理数据是非常重要的。
收集数据可以通过实地观察、调查问卷、抽样等方式进行。
整理数据应注意选择适当的统计图表,如表格、条形图、折线图等。
2.频数和频率频数是指某项数据出现的次数,频率是指某项数据出现的次数与总数据量的比值。
初中数学概率与统计知识点归纳
![初中数学概率与统计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fa7b7fe7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f2.png)
初中数学概率与统计知识点归纳概率与统计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到众多的知识点和概念。
初中阶段是学习概率与统计的起点,对于学生来说,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点是非常关键的。
一、概率的基本概念和性质1. 试验与事件:试验是一种具有确定结果的随机现象,而事件是试验的结果的一个子集。
例如,掷骰子是一个试验,出现点数为2的事件是一个事件。
2. 基本事件与复合事件:基本事件是试验的最简单的结果,而复合事件是由多个基本事件组成的。
例如,掷两个骰子,出现点数之和为8的事件是一个复合事件。
3. 概率的定义和性质:概率是指某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概率的取值范围是0到1之间,概率为0表示不可能事件,概率为1表示必然事件。
概率的性质包括互斥事件的概率和对立事件的概率。
二、概率的计算方法1. 经典概型计算:对于等可能发生的事件,可以通过计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总的可能性之商来求解概率。
例如,抽一张红心牌的概率为4/52。
2. 相对频率计算: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计算事件发生的频率来估计概率。
例如,抛一枚硬币,计算出正面朝上的频率来近似估计概率。
3. 理论概率计算:通过已知的概率关系和定理,计算复杂事件的概率。
例如,两个骰子之和为5的概率可以通过列举所有可能结果并计算符合要求的结果的概率来求解。
三、统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1. 统计调查和数据收集:统计是对一定范围内的事物进行调查和数据收集的过程。
在统计调查中,样本的选择和数据的收集非常重要,要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和数据的真实性。
2. 数据的整理和表达: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归纳,可以使用频数表、频率表、直方图等形式进行数据的表达和展示。
3. 统计指标和描述性统计:统计指标是对数据进行度量和刻画的指标,包括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等。
描述性统计是通过统计指标来描述和分析数据的特征和规律。
四、概率与统计的应用1. 概率的应用:概率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应用,例如抽奖、赌博等。
在科学研究和工程领域,概率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风险评估、质量控制等。
中考数学高频考点《统计与概率》专题训练-带答案
![中考数学高频考点《统计与概率》专题训练-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5a0a1c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dd.png)
中考数学高频考点《统计与概率》专题训练-带答案一.选择题(共15小题)1.(2024•新华区二模)已知三个数﹣3、5、7,若添加一个数组成一组新数据,且这组新数据唯一的众数与中位数相等,则这个新数据为( )A .3B .4C .5D .72.(2024•新华区二模)某校八年级学生参加每分钟跳绳的测试,并随机抽取部分学生的成绩制成了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若取每组的组中值作为本小组的均值,则抽取的部分学生每分钟跳绳次数的平均数(结果取整数)为( )A .87次B .110次C .112次D .120次3.(2024•长安区二模)班主任邀请甲、乙、丙三位同学参加圆桌会议.如图,班主任坐在D 座位,三位同学随机坐在A 、B 、C 三个座位,则甲、乙两位同学座位相邻的概率是( )A .23B .13C .14D .12 4.(2024•桥西区二模)如图,某十字路口有交通信号灯,在东西方向上,红灯开启27秒后,紧接着绿灯开启30秒,再紧接着黄灯开启3秒,然后接着又是红灯开启27秒…按这样的规律循环下去,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前提下,当一辆汽车沿东西方向随机行驶到该路口时,遇到绿灯开启的概率是( )A .920B .1019C .13D .12 5.(2024•裕华区二模)为深入开展全民禁毒宣传教育,某校举行了禁毒知识竞赛,嘉嘉说:“我们班100分的同学最多,一半同学成绩在96分以上”,嘉嘉的描述所反映的统计量分别是( )A .众数和中位数B .平均数和中位数C .众数和方差D .众数和平均数6.(2024•裕华区二模)某班开展了两次跳绳比赛,从班级里随机抽取了20名学生两次跳绳的成绩(单位:个/分钟),并对数据进行整理、描述和分析.如图是这些学生第一次和第二次比赛成绩情况统计图,设每名学生两次跳绳的平均成绩是x 个/分钟,落在130<x ⩽140的范围内的数据有( )A .6个B .5个C .4个D .3个7.(2024•石家庄二模)一个不透明盒子里,共装有10个白球,5个红球,5个黄球,这些球仅颜色不同.小明从中任取一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最大B .摸到红球和黄球的可能性相同C .摸到白球的可能性为12D .摸到白球、红球、黄球的可能性都为13 8.(2024•藁城区二模)从分别写有“大”“美”“江”“汉”汉字的四张卡片中,随机抽出两张,抽出的卡片上的汉字能组成“江汉”的概率是( )A .18B .16C .14D .12 9.(2024•新华区二模)2024年河北省初中学业水平体育与健康科目考试的抽考项目包含①②③④共四项,由各市教育行政部门抽签决定.某市教育行政部门从四个项目中随机抽取一项,抽到项目①的概率为( )A .12B .13C .14D .15 10.(2024•新乐市二模)在一次体育课上,小明随机调查了30名同学投篮20次投中的次数,数据如表所示:投篮20次投中的次数67 9 12人数 6 7 10 7 则投篮20次投中的次数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A .8,9B .10,9C .7,12D .9,911.(2024•裕华区二模)七位评委对参加普通话比赛的选手评分,比赛规则规定要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然后计算剩下了5个分数的平均分作为选手的比赛分数,规则“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一定不会影响这组数据的( )A .平均数B .中位数C .极差D .众数12.(2024•新华区二模)掷两枚质地均匀的骰子,下列事件是随机事件的是( )A .点数的和为1B .点数的和为6C .点数的和大于12D .点数的和小于1313.(2024•新华区二模)如图,桌面上有3张卡片,1张正面朝上.任意将其中1张卡片正反面对调一次后,这3张卡片中出现2张正面朝上的概率是( )A .1B .23C .13D .19 14.(2024•桥西区二模)有数字4,5,6的三张卡片,将这三张卡片任意摆成一个三位数,摆出的三位数是5的倍数的概率是( )A .16B .14C .13D .12 15.(2024•石家庄二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应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B .如果某彩票的中奖概率是1%,那么一次购买100张这种彩票一定会中奖C .若甲、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相同,S 甲2=2.5,S 乙2=8.7,则乙组数据较稳定D .“任意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掷出的点数是7”是必然事件二.填空题(共2小题)16.(2024•平山县二模)已知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4个只有颜色不同的小球,其中1个白球,3个红球.(1)从袋子中随机摸出1个小球是红球的概率是 ;(2)若在原袋子中再放入m 个白球和m 个红球(m >1),搅拌均匀后,使得随机从袋子中摸出1个小球是白球的概率为25,则m 的值为 . 17.(2024•石家庄二模)经过某T 字路口的汽车,可能向左转或向右转,如果两种可能性大小相同,则两辆汽车经过这个T 字路口时,“行驶方向相同”的概率是 .三.解答题(共14小题)18.(2024•石家庄二模)为了解甲、乙两个茶园种植的“龙井”茶叶的品质,现从两个茶园里分别随机抽取了20份茶叶样本,对它们的品质进行评分(满分100分,分数越高代表品质越好)评分用x 表示,共分为四组,A 组:60≤x <70,B 组:70≤x <80,C 组:80≤x <90,D 组:90≤x ≤100.甲茶园20份茶叶的评分从小到大分别为:65,68,72,75,78,80,82,85,85,88,90,90,90,92,95,95,95,95,98,100;乙茶园20份茶叶中有3份的评分为100分,评分在C 组中的数据是:85,88,80,85,82,83. 甲、乙两茶园随机抽取的茶叶评分数据统计分析如下表所示,乙茶园抽取的茶叶评分扇形统计图如图所示:甲茶园 乙茶园 平均数 85.9 87.6中位数89 b众数a95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直接写出统计表中a,b的值;(2)若甲、乙两茶园的茶叶总共有2400份,请估计甲、乙两茶园评分在D组的茶叶共有多少份;(3)本次抽取的40份茶叶样本中,评分为100分的视为“精品茶叶”.茶农要在“精品茶叶”中任选两份参加茶叶展销会,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求这两份茶叶全部来自乙茶园的概率.19.(2024•裕华区二模)某中学为了解初三同学的体育中考准备情况,随机抽取该年级某班学生进行体育模拟测试(满分30分),根据测试成绩(单位:分)绘制成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如图1和图2),已知图2中得28分的人数所对圆心角为90°,回答下列问题:(1)条形统计图有一部分污损了,求得分27分的人数;直接写出所调查学生测试成绩中位数和众数.(2)一同学因病错过考试,补测后与之前成绩汇总,发现中位数变大了,求该名同学的补测成绩.(3)已知体育测试的选考项目有:①足球运球绕杆:②篮球运球绕杆;③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求小明和小亮选择同一项目的概率.20.(2024•石家庄二模)某班组织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定点投篮,对投篮命中数量进行了统计,并制成下面的统计表和如图不完整的折线统计图(不含投篮命中个数为0的数据).投篮命中数量/个 1 2 3 4 5 6学生人数 1 2 3 7 6 1 根据以上信息,解决下面的问题:(1)在本次投篮活动中,投篮命中的学生共有人,并求投篮命中数量的众数和平均数;(2)补全折线统计图;(3)嘉淇在统计投篮命中数量的中位数时,把统计表中相邻两个投篮命中的数量m,n错看成了n,m (m<n)进行计算,结果错误数据的中位数与原数据的中位数相比发生了改变,求m,n的值.21.(2024•新华区二模)“惜餐为荣,敛物为耻.”为了解落实“光盘行动”的情况,某校调研了七、八年级部分班级某一天的厨余垃圾质量,并作出如下统计分析.【收集数据】七、八年级各随机抽取10个班厨余垃圾质量的数据(单位:kg).【整理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厨余垃圾质量用x表示,共分为四个等级:A.x<1;B.1≤x<1.5;C.1.5≤x<2;D.x≥2).【描述数据】下面给出了部分信息,绘制如下统计图:七年级10个班厨余垃圾质量:0.6,0.7,0.7,0.7,1.3,1.3,1.6,1.7,2,2.4.八年级10个班厨余垃圾质量中B等级包含的所有数据为:1.1,1.1,1.1,1.3.【分析数据】七、八年级抽取的班级厨余垃圾质量统计表如下:年级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A等级所占百分比七年级 1.3 1.3 a0.352 40%八年级 1.3 b 1.1 0.24 m%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填空:a=,b=,m=;(2)该校八年级共有30个班,估计八年级这一天厨余垃圾质量符合A等级的班级数;(3)根据以上信息,请你任选一个统计量,分析在此次“光盘行动”中,该校七、八年级的哪个年级落实得更好?并说明理由.22.(2024•桥西区二模)小亮所在的学校共有900名初中学生,小亮同学想了解本校全体初中学生的年龄构成情况、他从全校学生中随机选取了部分学生,调查了他们的年龄(单位:岁),绘制出如图所示的学生年龄扇形统计图.(1)直接写出m的值,并求全校学生中年龄不低于15岁的学生大约有多少人;(2)利用该扇形统计图,你能求出样本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中的哪些统计量?请直接写出相应的结果;(3)小红认为无法利用该扇形统计图求出样本的方差.你认同她的看法吗?若认同,请说明理由;若不认同,请求出方差.23.(2024•裕华区二模)2024年3月20日,天都一号、二号通导技术试验星由长征八号遥三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升空,卫星作为深空探测实验室的首发星,将为月球通导技术提供先期验证!临邑县某中学为了解学生对航天知识的掌握情况,学校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了下列两幅统计图(不完整),请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本次调查一共抽取了名学生,扇形统计图中“比较了解”所对应的圆心角度数是.(2)请你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3)若该学校共有1200名学生,根据抽样调查的结果,请问该学校选择“不了解”项目的学生约有多少名?(4)在本次调查中,张老师随机抽取了4名学生进行感悟交流,其中“非常了解”的1人,“比较了解”的2人,“了解”的1人.若从这4人中随机抽取2人,请用画树状图或列表法,求抽取的2人全是“比较了解”的概率.24.(2024•正定县二模)某市教育局以“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知识内容为依托,要求市直辖学校利用“豫事办”手机客户端开展“回顾二十大”全民知识竞赛活动,市教育局随机抽取了两所学校各10名教师进行测试(满分10分),并对相关数据进行了如下整理:收集数据:一中抽取的10名教师测试成绩:9.1,7.8,8.5,7.5,7.2,8.4,7.9,7.2,6.9,9.5二中抽取的10名教师测试成绩:9.2,8.0,7.6,8.4,8.0,7.2,8.5,7.4,7.5,8.2分析数据:两组数据的相关统计量如下(规定9.0分及其以上为优秀):平均数中位数方差优秀率一中8.0 7.85 0.666 c二中8.0 b0.33 10%问题解决: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若绘制分数段频数分布表,则一中分数段0≤x<8.0的频数a=;(2)填空:b=,c=;(3)若一中共有教师280人,二中共有教师350人,估计这两个学校竞赛成绩达到优秀的教师总人数为多少人?(4)根据以上数据,请你对一、二中教师的竞赛成绩做出分析评价.(写出两条即可)25.(2024•新华区二模)在“书香进校园”读书活动中,为了解学生课外读物的阅读情况,随机调查了部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绘制成不完整的扇形统计图(图1)和条形统计图(图2),其中条形统计图被墨汁污染了一部分.(1)条形统计图中被墨汁污染的人数为人.“8本”所在扇形的圆心角度数为°;(2)求被抽查到的学生课外阅读量的平均数和中位数;(3)随后又补查了m名学生,若已知他们在本学期阅读量都是10本,将这些数据和之前的数据合并后,发现阅读量的众数没改变,求m的最大值.26.(2024•平山县二模)某班进行中考体育适应性练习,球类运动可以在篮球、足球、排球中选择一种.该班体委将测试成绩进行统计后,发现选择足球的同学测试成绩均为7分、8分、9分、10分中的一种(满分为10分),并依据统计数据绘制了如下不完整的扇形统计图(如图1)和条形统计图(如图2).(1)该班选择足球的同学共有人,其中得8分的有人;(2)若小宇的足球测试成绩超过了参加足球测试的同学半数人的成绩,则他的成绩是否超过了所有足球测试成绩的平均分?通过计算说明理由.27.(2024•裕华区二模)为了保护学生视力,防止学生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某学校团委组织了“我与手机说再见”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根据参赛同学的得分情况绘制了如图所示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其中A表示“一等奖”,B表示“二等奖”,C表示“三等奖”,D表示“优秀奖”).请你根据统计图中所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获奖总人数为人,m=,A所对的圆心角度数是°;(2)学校将从获得一等奖的4名同学(其中有一名男生,三名女生)中随机抽取两名参加全市的比赛,请利用树状图或列表法求抽取同学中恰有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的概率.28.(2024•藁城区二模)甲、乙两个不透明的袋子中,分别装有大小材质完全相同的小球,其中甲口袋中小球编号分别是1、2、3、4,乙口袋中小球编号分别是2、3、4,先从甲口袋中任意摸出一个小球,记下编号为m,再从乙袋中摸出一个小球,记下编号为n.(1)请用画树状图或列表的方法表示(m,n)所有可能情况;(2)规定:若m、n都是方程x2﹣5x+6=0的解时,小明获胜;m、n都不是方程x2﹣5x+6=0的解时,小刚获胜,请说明此游戏规则是否公平?29.(2024•新华区二模)如图,A,B两个带指针的转盘分别被分成三个面积相等的扇形,转盘A上的数字分别是﹣6,﹣1,5,转盘B上的数字分别是6,﹣7,4(两个转盘除表面数字不同外,其他完全相同).小聪和小明同时转动A,B两个转盘,使之旋转(规定:指针恰好停留在分界线上,则重新转一次).(1)转动转盘,转盘A指针指向正数的概率是;(2)若同时转动两个转盘,转盘A指针所指的数字记为a,转盘B指针所指的数字记为b,若a+b>0,则小聪获胜;若a+b<0,则小明获胜;请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说明这个游戏是否公平.30.(2024•新乐市二模)打造书香文化,培养阅读习惯.崇德中学计划在各班建图书角,开展“我最喜欢的书籍”为主题的调查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一类书籍(A:科技类,B:文学类,C:政史类,D:艺术类,E:其他类).张老师组织数学兴趣小组对学校部分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绘制了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1)条形图中的m=,n=,文学类书籍对应扇形圆心角等于度;(2)若该校有2000名学生,请你估计最喜欢阅读政史类书籍的学生人数;(3)甲同学从A,B,C三类书籍中随机选择一种,乙同学从B,C,D三类书籍中随机选择一种,请用画树状图或者列表法求甲乙两位同学选择相同类别书籍的概率.31.(2024•桥西区二模)为加强体育锻炼,某校体育兴趣小组,随机抽取部分学生,对他们在一周内体育锻炼的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根据问卷结果,绘制成如下统计图.请根据相关信息,解答下列问题:某校学生一周体育锻炼调查问卷以下问题均为单选题,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其中0~4表示大于等于0同时小于4)问题:你平均每周体育锻炼的时间大约是A.0~4小时B.4~6小时C.6~8小时D.8小时及以上问题2:你体育锻炼的动力是_____E.家长要求F.学校要求G.自己主动H.其他(1)参与本次调查的学生共有人,选择“自己主动”体育锻炼的学生有人;(2)已知该校有2600名学生,若每周体育锻炼8小时以上(含8小时)可评为“运动之星”,请估计全校可评为“运动之星”的人数;(3)请写出一条你对同学体育锻炼的建议.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5小题)1.(2024•新华区二模)已知三个数﹣3、5、7,若添加一个数组成一组新数据,且这组新数据唯一的众数与中位数相等,则这个新数据为()A.3 B.4 C.5 D.7【解答】解:∵﹣3<5<7∴若添加一个数组成一组新数据,且这组新数据唯一的众数与中位数相等,则这个新数据为5.故选:C.2.(2024•新华区二模)某校八年级学生参加每分钟跳绳的测试,并随机抽取部分学生的成绩制成了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若取每组的组中值作为本小组的均值,则抽取的部分学生每分钟跳绳次数的平均数(结果取整数)为()A .87次B .110次C .112次D .120次【解答】解:x =62×2+87×8+112×12+137×6+162×22+8+12+6+2≈110次 故选:B .3.(2024•长安区二模)班主任邀请甲、乙、丙三位同学参加圆桌会议.如图,班主任坐在D 座位,三位同学随机坐在A 、B 、C 三个座位,则甲、乙两位同学座位相邻的概率是( )A .23B .13C .14D .12【解答】解:画树状图如下:共有6种等可能的结果,其中甲、乙两位同学座位相邻的结果有4种,即AB 、BA 、BC 、CB ∴甲、乙两位同学座位相邻的概率为46=23故选:A .4.(2024•桥西区二模)如图,某十字路口有交通信号灯,在东西方向上,红灯开启27秒后,紧接着绿灯开启30秒,再紧接着黄灯开启3秒,然后接着又是红灯开启27秒…按这样的规律循环下去,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前提下,当一辆汽车沿东西方向随机行驶到该路口时,遇到绿灯开启的概率是()A.920B.1019C.13D.12【解答】解:由题意得,当一辆汽车沿东西方向随机行驶到该路口时,遇到绿灯开启的概率是3027+30+3= 12.故选:D.5.(2024•裕华区二模)为深入开展全民禁毒宣传教育,某校举行了禁毒知识竞赛,嘉嘉说:“我们班100分的同学最多,一半同学成绩在96分以上”,嘉嘉的描述所反映的统计量分别是()A.众数和中位数B.平均数和中位数C.众数和方差D.众数和平均数【解答】解: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是这组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即位于中间位置的数故选:A.6.(2024•裕华区二模)某班开展了两次跳绳比赛,从班级里随机抽取了20名学生两次跳绳的成绩(单位:个/分钟),并对数据进行整理、描述和分析.如图是这些学生第一次和第二次比赛成绩情况统计图,设每名学生两次跳绳的平均成绩是x个/分钟,落在130<x⩽140的范围内的数据有()A .6个B .5个C .4个D .3个【解答】解:观察统计图,可以发现两次活动平均成绩在130<x ⩽140的范围内的数据有5个 故选:B .7.(2024•石家庄二模)一个不透明盒子里,共装有10个白球,5个红球,5个黄球,这些球仅颜色不同.小明从中任取一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最大 B .摸到红球和黄球的可能性相同 C .摸到白球的可能性为12D .摸到白球、红球、黄球的可能性都为13【解答】解:∵一个不透明盒子里,共装有10个白球,5个红球,5个黄球 ∴共有20个球 ∴摸到白球的概率为1020=12,摸到红球的概率为520=14,摸到黄球的概率为520=14∵12>14∴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最大,摸到红球和黄球的可能性相同,摸到白球的可能性为12故选:D .8.(2024•藁城区二模)从分别写有“大”“美”“江”“汉”汉字的四张卡片中,随机抽出两张,抽出的卡片上的汉字能组成“江汉”的概率是( ) A .18B .16C .14D .12【解答】解:列表如下:大 美 江 汉 大 美大 江大 汉大 美 大美 江美 汉美 江 大江 美江 汉江 汉大汉美汉江汉由表知,共有12种等可能结果,其中抽出的卡片上的汉字能组成“江汉”的有2种结果 所以抽出的卡片上的汉字能组成“江汉”的概率为212=16故选:B .9.(2024•新华区二模)2024年河北省初中学业水平体育与健康科目考试的抽考项目包含①②③④共四项,由各市教育行政部门抽签决定.某市教育行政部门从四个项目中随机抽取一项,抽到项目①的概率为( ) A .12B .13C .14D .15【解答】解:∵市教育行政部门从四个项目中随机抽取一项的可能结果共有4种,抽到项目①的可能结果只有1种∴抽到项目①的概率为14.故选:C .10.(2024•新乐市二模)在一次体育课上,小明随机调查了30名同学投篮20次投中的次数,数据如表所示:投篮20次投中的次数 679 12人数67 10 7 则投篮20次投中的次数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 A .8,9B .10,9C .7,12D .9,9【解答】解:将这30人投篮20次投中的次数从小到大排列后,处在之间位置的两个数的平均数为9+92=9(次),因此中位数是9次这30人投篮20次投中的次数是9次的出现的次数最多,共有10人,因此众数是9次 综上所述,中位数是9,众数是9故选:D .11.(2024•裕华区二模)七位评委对参加普通话比赛的选手评分,比赛规则规定要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然后计算剩下了5个分数的平均分作为选手的比赛分数,规则“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一定不会影响这组数据的( ) A .平均数B .中位数C .极差D .众数【解答】解: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一定会影响到平均数、极差,可能会影响到众数 一定不会影响到中位数 故选:B .12.(2024•新华区二模)掷两枚质地均匀的骰子,下列事件是随机事件的是( ) A .点数的和为1 B .点数的和为6 C .点数的和大于12D .点数的和小于13【解答】解:A 、两枚骰子的点数的和为1,是不可能事件,故不符合题意;B 、两枚骰子的点数之和为6,是随机事件,故符合题意;C 、点数的和大于12,是不可能事件,故不符合题意;D 、点数的和小于13,是必然事件,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 .13.(2024•新华区二模)如图,桌面上有3张卡片,1张正面朝上.任意将其中1张卡片正反面对调一次后,这3张卡片中出现2张正面朝上的概率是( )A .1B .23C .13D .19【解答】解:∵任意将其中1张卡片正反面对调一次,有3种对调方式,其中只有对调反面朝上的2张卡片才能使3张卡片中出现2张正面朝上 ∴P =23 故选:B .14.(2024•桥西区二模)有数字4,5,6的三张卡片,将这三张卡片任意摆成一个三位数,摆出的三位数是5的倍数的概率是( )A .16B .14C .13D .12【解答】解:三位数有6个,是5的倍数的三位数是:465,645; 三位数是5的倍数的概率为:26=13;故选:C .15.(2024•石家庄二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应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B .如果某彩票的中奖概率是1%,那么一次购买100张这种彩票一定会中奖C .若甲、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相同,S 甲2=2.5,S 乙2=8.7,则乙组数据较稳定 D .“任意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掷出的点数是7”是必然事件【解答】解:A .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应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是正确的,因此选项A 符合题意;B .如果某彩票的中奖概率是1%,那么一次购买100张这种彩票也不一定会中奖,因此选项B 不符合题意;C .若甲、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相同,S 甲2=2.5,S 乙2=8.7,则甲组数据较稳定,因此选项C 不符合题意;D .“任意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掷出的点数是7”是不可能事件,因此选项D 不符合题意;故选:A .二.填空题(共2小题)16.(2024•平山县二模)已知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4个只有颜色不同的小球,其中1个白球,3个红球.(1)从袋子中随机摸出1个小球是红球的概率是34;(2)若在原袋子中再放入m 个白球和m 个红球(m >1),搅拌均匀后,使得随机从袋子中摸出1个小球是白球的概率为25,则m 的值为 3 .【解答】解:(1)由题意可得从袋子中随机摸出1个小球是红球的概率是31+3=34故答案为:34;(2)由题意可得1+m 1+m +3+m =25解得m =3 故答案为:3.17.(2024•石家庄二模)经过某T 字路口的汽车,可能向左转或向右转,如果两种可能性大小相同,则两辆汽车经过这个T 字路口时,“行驶方向相同”的概率是 12.【解答】解:画树状图为:共有4种等可能的结果数,其中行驶方向相同的有2种 ∴“行驶方向相同”的概率是 24=12故答案为:12.三.解答题(共14小题)18.(2024•石家庄二模)为了解甲、乙两个茶园种植的“龙井”茶叶的品质,现从两个茶园里分别随机抽取了20份茶叶样本,对它们的品质进行评分(满分100分,分数越高代表品质越好)评分用x 表示,共分为四组,A 组:60≤x <70,B 组:70≤x <80,C 组:80≤x <90,D 组:90≤x ≤100.甲茶园20份茶叶的评分从小到大分别为:65,68,72,75,78,80,82,85,85,88,90,90,90,92,95,95,95,95,98,100;乙茶园20份茶叶中有3份的评分为100分,评分在C 组中的数据是:85,88,80,85,82,83. 甲、乙两茶园随机抽取的茶叶评分数据统计分析如下表所示,乙茶园抽取的茶叶评分扇形统计图如图所示:甲茶园乙茶园平均数85.9 87.6中位数89 b众数a95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直接写出统计表中a,b的值;(2)若甲、乙两茶园的茶叶总共有2400份,请估计甲、乙两茶园评分在D组的茶叶共有多少份;(3)本次抽取的40份茶叶样本中,评分为100分的视为“精品茶叶”.茶农要在“精品茶叶”中任选两份参加茶叶展销会,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求这两份茶叶全部来自乙茶园的概率.【解答】解:(1)由题意可得,a=95.由扇形统计图可知,乙茶园评分在A组有20×10%=2(份),在B组有20×20%=4(份).将乙茶园评分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排在第10和11的分数为85分和85分∴b=(85+85)÷2=85.(2)乙茶园评分在D组的茶叶有(1﹣10%﹣20%﹣30% )×20=8(份)甲茶园评分在D组的茶叶有10份∴估计甲、乙两茶园评分在D组的茶叶共约有2400×8+1020+20=1080(份).(3)由题意知,甲茶园评分为100分的有1个,乙茶园评分为100分的有3个.将甲茶园“精品茶叶”记为a,乙茶园“精品茶叶”分别记为b,c,d列表如下:a b c da(a,b)(a,c)(a,d)b(b,a)(b,c)(b,d)。
初中统计与概率
![初中统计与概率](https://img.taocdn.com/s3/m/cc47d790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2d.png)
初中统计与概率统计与概率是数学中重要的分支之一,也是初中数学的重点内容之一。
通过学习统计与概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据,预测事件的可能性,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本文将介绍初中统计与概率的相关概念、方法以及应用。
一、统计的基本概念及方法1.1 数据收集与整理统计学的基本任务是收集和整理数据。
数据可以通过实地观察、调查问卷、实验等方式获得。
在收集到一定数量的数据后,需要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和归纳。
常用的数据整理方法包括制作表格、画图和列出特征值等。
1.2 频数和频率在统计过程中,我们需要用到频数和频率这两个概念。
频数表示某一数据在样本中出现的次数,而频率则是指频数与样本容量的比值。
频率可以用百分数或小数来表示。
1.3 统计图表的应用统计图表是将数据直观地展示出来的一种方式。
常用的统计图表有折线图、柱状图、饼图等。
通过统计图表,我们可以更清晰地了解数据的分布规律和变化趋势。
1.4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在统计过程中,我们经常使用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等指标来描述数据。
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按照大小顺序排列后,位于中间位置的数值,众数则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
二、概率的基本概念及应用2.1 随机事件在概率中,我们研究的是随机事件。
随机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
例如掷骰子、抽签等都是随机事件。
2.2 概率的计算概率是用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在计算概率时,我们可以通过频率的计算来估计概率。
概率的计算公式为:P(A) = 事件A发生的次数 / 总的可能发生次数。
2.3 事件的互斥与独立在概率中,我们还研究了事件的互斥与独立性。
互斥事件是指两个事件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事件,例如掷骰子出现奇数和出现偶数就是互斥事件。
独立事件是指一个事件的发生不受另一个事件发生与否的影响。
2.4 概率的应用概率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购买彩票时,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概率来评估中奖的可能性;在天气预报中,概率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明天是否会下雨。
初中数学统计与概率知识点总结
![初中数学统计与概率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e98c8d4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dd.png)
初中数学统计与概率知识点总结统计与概率是数学中重要的分支,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广泛,而初中阶段正是学习这些知识的关键时期。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初中数学中的统计与概率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一、统计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在进行统计分析之前,首先要对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
我们可以通过调查问卷、实地观察等方式来收集数据,并将数据整理成表格或图表的形式,以便于分析和比较。
2. 数据的表示与分析数据可以用表格、图表等形式进行表示。
常见的数据表示方法包括频数表、条形图、折线图和饼图等。
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比较不同数据集之间的差异以及得出结论。
3. 中心与离散趋势中心趋势是指数据集中的一个代表值,常用的中心趋势指标有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离散趋势是指数据在中心值周围的分散程度,常用的离散趋势指标有极差、标准差和方差。
4. 概率概率是研究不确定性事件的数学工具,常用于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在初中阶段,我们主要学习了基本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以及事件的排列和组合等概念。
二、概率1. 概率的基本概念概率是描述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数值,它的取值范围是0到1之间。
事件发生的概率为1表示一定会发生;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表示一定不会发生。
2. 事件的排列与组合排列是指对一组元素进行有序排列的方式数。
组合是指从一组元素中取出一部分元素的不同组合方式数。
在初中阶段,我们主要学习了排列和组合的计算方法。
3. 加法与乘法原理加法原理指的是当事件A与事件B互斥(即不可能同时发生)时,它们发生的概率可以相加。
乘法原理指的是当事件A和事件B独立(即一个事件的发生不影响另一个事件的发生)时,它们发生的概率可以相乘。
4. 独立与依赖事件独立事件指的是一个事件的发生不会影响另一个事件的发生,它们的概率互不相关。
依赖事件指的是一个事件的发生会影响另一个事件的发生,它们的概率存在相关性。
5. 抽样与样本空间抽样是指从总体中随机地抽取一部分个体进行观察和研究。
中考复习初中数学概率与统计复习重点整理
![中考复习初中数学概率与统计复习重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09e430ff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3d.png)
中考复习初中数学概率与统计复习重点整理概率与统计是初中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中考数学考试中的一大重点内容。
复习概率与统计不仅要熟悉基本概念和公式,还要能够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下面是中考复习初中数学概率与统计的重点内容整理。
一、概率1. 基本概率公式基本概率公式为:P(A) = 事件A的可能性/总的可能性其中,事件A的可能性是指事件A发生的次数或数目,总的可能性是指所有可能事件发生的次数或数目。
2. 事件间的关系- 互斥事件:两个事件不能同时发生。
- 互逆事件:事件A发生的概率与事件A不发生的概率之和为1。
- 独立事件:事件A的发生与事件B的发生没有关系。
3. 概率的应用- 抽样:从一大群体中取出一小部分进行调查,通过样本推断总体特征。
- 排列与组合:计算不同元素的排列和组合个数。
- 条件概率:在已知其他事件发生的条件下,某个事件发生的概率。
二、统计1. 统计调查统计调查是通过对一定数量的个体进行观察和测量,并对结果进行整理与分析,得出总体特征的方法。
2.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原始数据:未经处理的数据。
- 频数与频率:频数是指每个数值出现的次数,频率是指频数与总数的比值。
- 统计表与统计图:用于展示统计数据的表格和图形。
3. 数据的分析与应用- 平均数:一组数的算术平均值,用于表现数据的集中趋势。
- 中位数: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位于中间的数据。
- 众数:出现频率最高的数值。
- 极差:一组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别。
4. 直方图与折线图- 直方图:用于表示连续数据的统计图,横轴表示分组区间,纵轴表示频率或频数。
- 折线图:用于表示离散数据的统计图,横轴表示数据类别,纵轴表示频率或频数。
总结:中考复习初中数学概率与统计重点内容主要包括概率的基本概念与公式、事件间的关系、概率的应用,以及统计的统计调查、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数据的分析与应用,以及直方图与折线图的应用。
熟练掌握这些内容,能够解决与概率与统计相关的实际问题,对应试有很大帮助。
初中数学统计与概率知识点梳理
![初中数学统计与概率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506dee3f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bb.png)
初中数学统计与概率知识点梳理统计与概率是数学中的重要分支,它们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统计涉及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而概率则研究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规律性。
在初中阶段,学生需要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以便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本文将对初中数学中的统计与概率知识点进行梳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
一、统计知识点梳理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数据是统计的基础,学生需要学会有效地收集和整理数据。
数据的收集可以通过实地调查、问卷调查、观察等方式进行。
在整理数据时,学生需要学会使用表格、图表等工具,对数据进行分类、汇总、计数、排序等操作。
2. 数据的分析与解释在统计中,数据的分析和解释是关键步骤。
学生需要通过对数据的观察和分析,找出数据之间的规律和关系。
他们可以使用图表、统计指标等工具,如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来直观地展示和比较数据,从而得出结论和解释。
3. 三均值的计算与应用三均值包括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平均数是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中位数是将数据按照大小排列后,处于中间位置的数,众数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学生需要学会计算这三个数,并能够应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如求班级同学身高的平均数、找出某次考试的中位数等。
4. 概率的基本概念概率是研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规律性的数学学科。
学生需要了解概率的基本概念,如样本空间、事件、试验等。
他们还需要学会用分数、百分数、比率等方式来表示概率,并能够将概率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进行概率计算和判断。
二、概率知识点梳理1. 事件的概率计算事件的概率可以通过计算来得到。
对于有限样本空间中的等可能事件,概率可以用事件发生的次数除以样本空间中的总个数来计算。
对于非等可能事件,可以根据各种因素对事件的可能性进行估计和计算。
学生需要学会利用分数、百分数、比率等形式来表示概率,并能够计算事件的概率。
2. 事件的优先级与独立性事件的优先级是指事件在发生过程中先后发生的顺序,而独立性是指一个事件的发生不受其他事件发生与否的影响。
专题1.6统计与概率三大考点与真题训练(解析版)
![专题1.6统计与概率三大考点与真题训练(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a74cae7f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dd.png)
2023年中考数学考前30天迅速提分复习方案(上海地区专用)专题1.6统计与概率三大考点与真题训练考点一: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一、单选题1.(2023·上海·模拟预测)某校有4000名学生,随机抽取了400名学生进行体重调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总体是该校4000名学生的体重B.个体是每一个学生C.样本是抽取的400名学生D.样本容量是400名学生【答案】A【分析】我们在区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这四个概念时,首先找出考查的对象,从而找出总体、个体,再根据被收集数据的这一部分对象找出样本,最后再根据样本确定出样本容量.【详解】解:A.总体是该校4000名学生的体重,说法正确,故A符合题意;B.个体是每一个学生的体重,原来的说法错误,故B不符合题意;C.样本是抽取的400名学生的体重,说法错误,故C不符合题意;D.样本容量是400,说法错误,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记忆各自的概念.总体是指考查的对象的全体,个体是总体中的每一个考查的对象,样本是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而样本容量则是指样本中个体的数目.2.(2022·上海徐汇·统考二模)在知识竞赛中,成绩分为A,B,C,D四个等级,相应等级的得分依次记为100分,90分,80分,70分.将九年级二班参赛选手的成绩整理并绘制成如下的统计图,九年级二班参赛选手成绩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A.100和90B.100和80C.80和90D.80和80.【答案】B【分析】根据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求解即可.【详解】解:由统计图可知,A级的占比最多,即得分为100分的人数最多,∴二班参赛选手的成绩的众数为100;∵中位数是一组数据中处在最中间或处在最中间的两个数据的平均数,∴由扇形统计图可知处在最中间的成绩为80分或处在最中间的两个数据分别为80分,80分,∴中位数即为80,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求中位数和众数,熟知二者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3.(2020·上海虹口·统考二模)如图为某队员射击10次的成绩统计图,该队员射击成绩的众数与中位数分别是()A.8,7B.7,6.5C.7,7D.8,7.5【答案】D【分析】先根据折线图将这10个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再根据众数和中位数的概念求解可得.【详解】解:由折线图知,这10个数据分别为3、4、6、7、7、8、8、8、9、10,+=7.5,所以这组数据的众数为8,中位数为782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众数和中位数,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4.(2021·上海·上海市实验学校校考二模)为了了解某校九年级300名学生的体重情况,从中抽取50名学生的体重进行分析,在这项调查中,样本是指()A.300名学生B.300名学生的体重C.被抽取的50名学生D.被抽取的50名学生的体重【答案】D【分析】根据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定义判断即可.【详解】解:为了解某校九年级300名学生的体重情况,从中随机抽取50名学生的体重进行分析,在这项调查中,样本是被抽取的50名学生的体重.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解题要分清具体问题中的总体、个体与样本,关键是明确考查的对象.总体、个体与样本的考查对象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范围的大小.样本容量是样本中包含的个体的数目,不能带单位.二、填空题5.(2021·上海青浦·统考二模)为了解某区2400名初中教师中接种新冠疫苗的教师人数,随机调查了其中200名教师,结果有150人接种了疫苗,那么估计该区接种新冠疫苗的初中教师人数约有_______人.【详解】解:估计该区接种新冠疫苗的初中教师人数约有2400×150=1800(人),200故答案为:1800.【点睛】本题考查用样本估计总体.理解用样本估计总体的含义和掌握其公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6.(2021·上海金山·二模)为了了解某校初三学生在体育测试中报名球类的情况,随机调查了40名学生的报名情况,得到如下数据.根据此信息,估计该校480名初三学生报名足球的学生人数约为_____人.7.(2021·上海嘉估计某个鱼塘里的鱼的数量,养殖工人网住了50条鱼,在每条鱼的尾巴上做个记号后,又将鱼放回鱼塘.等鱼游散后再随机撒网,网住60条鱼,发现其中有2条鱼的尾巴上有记号.设该鱼塘里有x条鱼,依据题意,可以列出方程:_____.8.(2021·上海静安·统考二模)为了了解学生用于阅读课外书籍的时间的情况,某校在300名九年级学生中随机对40名学生每周阅读课外书籍所用的时间进行统计.根据调查结果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每个小组可包括最小值,不包括最大值),由此可以估计该校九年级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用的时间在6小时及以上的人数约为________.【答案】120【分析】根据直方图分析出课外阅读时间在6小时及以上的人数的频率,然后利用频率乘总人数即可求解.【详解】由图中可知,课外阅读时间在6小时及以上的人数的频率为0.25+0.15=0.4,∴所有学生中,课外阅读时间在6小时及以上的人数300×0.4=120人,故答案为:120.【点睛】本题考查频率分布直方图,理解频率分布直方图的意义是解题关键.9.(2021·上海闵行·统考二模)为了解全区104000个小学生家庭是否有校内课后服务需求,随机调查了4000个小学生家庭,结果发现有2800个小学生家庭有校内课后服务需求,那么估计该区约有________个小学生家庭有校内课后服务需求.【答案】72800【分析】先求出样本中学生参加校内课后服务所占的百分比,再用样本估算总体.【详解】280010400072800´=(人).4000故答案为:72800.【点睛】考查了用校本估算总体,解题关键先计算出样本中所占的百分比,再用样本的数据去估算总体情况.10.(2021·上海松江·统考二模)一次数学测试后,某班40名学生按成绩分成5组,第1、2、3、4组的频数分别为6、7、10、13,则第5组的频率为 _____.11.(2022·上海杨浦·统考二模)为了了解全区近4800名初三学生数学学习状况,从中随机抽取500名学生的测试成绩作为样本,将他们的成绩整理后分组情况如下:(每组)数据可含最低值,不含最高值根据上表信息,由此样本请你估计全区此次成绩在70~80分的人数大约是_______.【答案】1920【分析】根据题意和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先计算出80~90和90~100的学生人数,然后即可计算出70~80的学生人数,再计算出全区此次成绩在70~80分的人数即可.【详解】解:由题意可得,80~90的学生有:500×0.18=90(人),90~100学生有:500×0.04=20(人),∴样本中70~80的学生有:500-12-18-160-90-20=200(人),=1920,∴估计全区此次成绩在70~80分的人数大约是4800×200500故答案为:1920.【点睛】本题考查频数分布表、用样本估计总体,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求出样本中70~80分的人数.12.(2021·上海·上海市实验学校校考二模)某校200名学生一次数学测试的分数均大于75且小于150,分数段的频数分布情况如下:70~90有15人,90~105有42人,105~12 0有58人,135~150有35人(其中每个分数段可包括最小值,不包括最大值),那么测试分数在120~135分数段的频率是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13.(2023·上海·模拟预测)小聪、小明参加了100米跑的5期集训,每期集训结束时进行测试.根据他们集训时间、测试成绩绘制成如下两个统计图.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这5期的集训共有多少天?(2)哪一期小聪的成绩比他上一期的成绩进步最多?进步了多少秒?(3)根据统计数据,结合体育运动的实际,从集训时间和测试成绩这两方面,简要说说你的想法.【答案】(1)55天(2)第3期小聪的成绩比他上一期的成绩进步最多,进步了0.2秒(3)个人测试成绩与很多因素有关,如集训时间不是越长越好,集训时间过长,可能会造成劳累,导致成绩下降;集训的时间为10天或14天时,成绩最好等.(言之有理即可)【分析】(1)根据图中的信息可知这5期的集训各有多少天,求出它们的和即可;(2)由折线统计图可得第3期小聪的成绩比他上一期的成绩进步最多,进步时间可由折线统计图计算;(3)根据图中的信心和题意,说明自己的观点即可,本题答案不唯一,只要合理即可.【详解】(1)∵4710142055++++=(天).∴这5期的集训共有55天.(2)由折线统计图可得第3期小聪的成绩比他上一期的成绩进步最多,进步了11.7211.520.2-=(秒),∴第3期小聪的成绩比他上一期的成绩进步最多,进步了0.2秒.(3)个人测试成绩与很多因素有关,如集训时间不是越长越好,集训时间过长,可能会造成劳累,导致成绩下降;集训的时间为10天或14天时,成绩最好等.(言之有理即可)【点睛】本题考查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算术平均数,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14.(2021·上海徐汇·统考二模)问题:某水果批发公司用每千克2元的价格购进1000箱橘子,每箱橘子重10千克.由于购进的橘子有损耗,所以真正可以出售的橘子不到100 00千克.如果该公司希望这批橘子销售能获得5000元利润,应该把销售价格定为多少元?思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估计这10000千克橘子中除去损耗后剩下多少橘子可以销售,因此需要估计损耗的橘子是多少千克.方案:为此,公司采用抽样调查来估计这批橘子的损耗情况.公司设计如下两种抽样方案:①从仓库中最方便处打开若干箱子逐个检查;②把这批橘子每箱从1~1000编号,用电脑随机选择若干号码,打开相应的箱子进行逐个检查.解决:(1)公司设计的两个抽样方案,从统计意义的角度考虑,你认为哪个方案比较合适?并说明理由;(2)该公司用合理的方式抽取了20箱橘子进行逐个检查,并在表中记录了每个被抽到的箱子里橘子的损耗情况.:被抽到的箱子里橘子的损耗情况表根据如表信息,请你估计这批橘子的损耗率;(3)根据以上信息,请你帮该公司确定这批橘子的销售价格,尽可能达到该公司的盈利目标(精确到0.01元/千克).【答案】(1)从统计意义的角度考虑,方案②比较合适,因为此时每箱橘子都有被抽到的可能,选取的样本具有代表性,属于简单随机抽样,所以方案②比较合适;(2)8.36%;(3)2.73元/千克【分析】(1)根据抽样调查时选取的样本必须具有代表性即可求解;(2)计算出抽取的20箱橘子的平均损耗率即可;(3)设该公司确定这批橘子的销售价格为x元/千克,根据利润=售价﹣进价列出方程即可.【详解】解:(1)从统计意义的角度考虑,方案②比较合适,因为此时每箱橘子都有被抽到的可能,选取的样本具有代表性,属于简单随机抽样,所以方案②比较合适;(2)(8.57+8.15)÷(10×20)×100%=8.36%.即估计这批橘子的损耗率为8.36%;(3)10000×(1﹣8.36%)x﹣2×10000=5000,解得,x≈2.73.答:该公司可确定这批橘子的销售价格约为2.73元/千克,能够尽可能达到该公司的盈利目标.【点睛】本题是一道利用统计知识解答实际问题的重点考题,主要考查利用统计图表处理数据的能力和利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从统计表中获取有用信息是解题的关键.15.(2022·上海青浦·统考二模)为了解某区3200名学生放学后在校体育运动的情况,调研组选择了有600名学生的W校,抽取40名学生进行调查,调查情况具体如下表:图表1:感兴趣的运动项目(1)此次调查的总体是__________,样本容量是__________.(2)若从9年级某学习加强班进行抽样调查,则这样的调查________(“合适”,“不合适”),原因是样本不是________样本;(3)根据图表1,估计该校对篮球感兴趣的学生的总人数为_____;(4)根据图表2,若从左至右依次是第一、二、三、四、五组,则中位数落在第___组.(5)若要从对篮球感兴趣的同学中选拔出一支篮球队来,现在有以下两名学生的投篮数据,记录的是每10次投篮命中的个数.甲同学:10、5、7、9、4;乙同学:7、8、7、6、7.若想要选择更稳定的同学,你会选择计算这两组数据的________,因为这个量可以代表数据的________.请计算出你所填写的统计量,并且根据计算的结果,选择合适的队员.【答案】(1)某区3200名学生放学后在校体育运动的情况,40(2)不合适;随机抽样(3)240(4)三(5)方差;离散程度;选择乙【分析】(1)根据总体及样本容量的相关概念可直接进行求解;(2)由题意可直接求解;【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方差及频数直方图;熟练掌握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方差及频数直方图是解题的关键.考点二:数据分析一、单选题1.(2022·上海松江·校考三模)小丽连续7次的数学考试成绩分数是:93、85、88、89、90、87、90.关于这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位数是88B.众数是90C.平均数是89D.方差是87【答案】B【分析】根据方差、众数、平均数、中位数的含义和求法,逐一判断即可.【详解】解:将数据重新排列为85、87、88、89、90、9093,、则这组数的中位数为89,众数为90,平均数为18587888990909388.97´++++++»(),所以说法正确的是B.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众数、中位数、平均数以及方差,解题的关键是牢记概念及公式.2.(2022·上海普陀·统考二模)某公司有9个子公司,某年各子公司所创年利润的情况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的信息,下列统计量中,较为适宜表示该年各子公司所创年利润的平均水平的是( )A.方差B.众数C.平均数D.中位数【答案】D【分析】先分别求出平均数和中位数,再进行分析即可得.3.(2022·上海杨浦·统考二模)在一次引体向上的测试中,如果小明等5位同学引体向上的次数分别为:6、8、9、8、9,那么关于这组数据的说法,正确的是()A.平均数是8.5B.中位数是9C.众数是8.5D.方差是1.24.(2022·上海黄浦·统考二模)下列各统计量中,表示一组数据波动程度的量是()A.方差B.众数C.平均数D.频数【答案】A【分析】根据方差、众数、平均数、频数的意义即可求解.【详解】解:方差是表示一组数据波动程度的量,众数、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频数是表示数据出现的次数,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方差、众数、平均数、频数的意义,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5.(2021·上海青浦·统考二模)某校为了解学生在“慈善募捐”活动中的捐款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如表所示.那么该样本中学生捐款金额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A.20元,50元B.35元,50元C.50元,50元D.20元,20元【答案】A【解析】根据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求解即可.【详解】解:∵本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共50个,且最中间的两个数据是20和20,∴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2020202+=;∵捐款50元的人数最多,∴这组数据的众数是50.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中位数和众数的知识点,充分利用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6.(2021·上海金山·二模)某人统计九年级一个班35人的身高时,算出平均数与中位数都是158厘米,但后来发现其中一位同学的身高记录错误,将160厘米写成了166厘米,经重新计算后,正确的中位数是a 厘米,那么中位数a 应( )A.大于158B.小于158C.等于158D.无法判断【答案】C【分析】根据中位数的定义得出最中间的数还是158厘米,从而选出正确答案.【详解】解:∵原来的中位数158厘米,将160厘米写成166厘米,最中间的数还是158厘米,∴a =158,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中位数,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7.(2021·上海·统考二模)某校对进校学生进行体温检测,在某一时段测得6名学生的体温分别为36.8℃,36.9℃,36.5℃,36.6℃,36.9℃,36.5℃,那么这6名学生体温的平均数与中位数分别是()A.36.7℃,36.7℃B.36.6℃,36.8℃C.36.8℃,36.7℃D.36.7℃,36.8℃8.(2021·上海普陀·统考二模)已知两组数据:x1、x2、x3、x4、x5和x1+2、x2+2、x3+2、x4+2、x5+2,下列有关这两组数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均数相等B.中位数相等C.众数相等D.方差相等【答案】D【分析】根据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和方差的意义求解即可.【详解】解:因为新数据是在原数据的基础上每个加2,∴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改变,而波动幅度不变,即方差不改变,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方差,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方差的意义:方差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量.方差越大,则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大,稳定性也越小;反之,则它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小,稳定性越好.9.(2021·上海闵行·统考二模)如果一组数据为,0,1,0,0,那么下列说法不正1-确的是()A.这组数据的方差是0B.这组数据的众数是0C.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0D.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010.(2022·上海·上海市娄山中学校考二模)某射击选手10次射击成绩统计结果如下表,这10A.8、8B.8、8.5C.8、9D.8、10【点睛】本题考查了众数和中位数的知识,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二、填空题11.(2021·上海宝山·统考三模)如果一组数a,2,4,0,5的中位数是4,那么a可以是_______(只需写出一个满足要求的数).【答案】4【分析】由于一共5个数,4一定排在第3个才能是中位数,所以a可以在第4个或第5个,从而确定a的取值即可.【详解】解:∵这组数据有5个数,且中位数是4,∴4必须在5个数从小到大排列的正中间,即这组数据的重新排列是0,2,4,a,5或0,2,4,5,a,∴a≥4或a≥5,故答案是4(答案不唯一).【点睛】本题考查了中位数的意义.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12.(2021·上海浦东新·统考模拟预测)某商店4月份销售的鞋子部分情况如表:根据这组数据可知,这个月销售36到41码鞋子尺寸的众数是_____.【答案】39.【分析】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正确使用众数的定义即可.【详解】根据表格中数据,可以知道36到41码的鞋子的销售量,其中尺寸为39码的鞋子销售量最大,故众数为39.故答案为:39.【点睛】本题考查统计表的理解和众数的定义,正确理解统计表并掌握众数概念是解题关键.13.(2021·上海普陀·统考二模)为了唤起公众的节水意识,从1993年起,联合国将每年的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某居委会表彰了社区内100户节约用水的家庭,5月份这100户家庭节约用水的情况如表所示,那么5月份这100户家庭节水量的平均数是_____吨.【答案】5.5【分析】根据加权平均数的定义列式计算即可.【详解】解:5月份这100户家庭节水量的平均数是5626287.210100´+´+´=5.5(吨),故答案为:5.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加权平均数,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加权平均数的定义.14.(2023·上海·模拟预测)已知第一组数据:12,14,16,18的方差为21s ;第二组数据:32,34,36,38的方差22s ;第三组数据:2020,2019,2018,2017的方差为23s ,则21s ,22s ,23s 的大小关系是21s _______22s ________23s (填“>”,“=”或“<”)【答案】 = >【分析】根据方差是反映数据波动情况的量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Q 第一组和第二组数据都是间隔为2的偶数,\两组数据波动情况相同,即:2212s s =,Q 第三组数据是相差为1的整数,\方差最小,即:222123s s s =>,故答案为:=,>.【点睛】考查了方差的知识,解题时可以直接根据波动情况判断,也可以利用方差公式计算后确定答案,难度不大.考点三:概率一、填空题1.(2022·上海松江·统考二模)甲乙两人做“石头、剪刀、布”游戏,能在一个回合中分出胜负的概率是____________.【答案】23【分析】直接用列表法求出所有可能的情况,然后根据基本概率公式即可得出答案.【详解】分别用、、A B C 表示石头、剪刀、布,则在一个回合下的所有情况列表如下:一共有9种等可能结果,其中获胜的情况有6种,故获胜的概率6293P ==.【点睛】本题考查了基本概率的求法,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求概率的方法,包括列表法和树状图法.2.(2022·上海金山·统考二模)一个布袋中有8个红球和16个黑球,这两种球除了颜色以外没有任何其他区别,从布袋中任取1个球是黑球的概率是______.3.(2022·上海黄浦·统考二模)一副52张的扑克牌(无大王、小王),从中任意抽出一张,抽到红桃K 的概率是________.4.(2022·上海闵行·统考二模)一个布袋中有三个完全相同的小球,把它们分别标号为1、2、3,从布袋中任取一个球记下数字作为点P 的横坐标x ,不放回小球,然后再从布袋中取出一个球记下数字作为点P 的纵坐标y ,那么点(),P x y 落在直线1y x =+上的概率是_________.共有6种等可能的结果,其中,点(),P x y 落在直线1y x =+上的结果有2种,∴点(),P x y 落在直线1y x =+上的概率=2163=.故答案为:13.【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概率与不等式的性质.注意树状图法与列表法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列表法适合于两步完成的事件;树状图法适合两步或两步以上完成的事件;注意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还需要注意实验是不放回实验.5.(2023·上海·模拟预测)一个袋子里装有10个材质均匀,大小相同,颜色不同的球,每个球上面都标有0到9中任意一个数字.现从中任意摸取一个球,摸取到数字是合数的球的概率是___________.【答案】25##0.4数与总情况数之比.6.(2023·上海·模拟预测)从2π这三个数中任选一个数,选出的这个数是有理数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7.(2023·上海·模拟预测)在不透明的盒子中装有5个黑色棋子和15个白色棋子,每个棋子除颜色外都相同,任意摸出一个棋子,摸到黑色棋子的概率是_____.8.(2022·上海虹口·统考二模)如果从1、2、3、4、5、6、7、8、9、10这10个数中任取一个数,那么取到的数恰好是素数的概率是______.9.(2022·上海奉贤·统考二模)有一枚材质均匀的正方体骰子,它的六个面上分别有1点、2点、…6点的标记,掷一次骰子,向上的一面出现的点数是2的倍数的概率是_____ _______.##0.5【答案】1210.(2022·上海·上海市进才中学校考一模)将 1、2、3 三个数字分别作为横坐标和纵坐标,随机生成的点的坐标如下表.如果每个点出现的可能性相等,那么从中任意取一点,则这个点在函数y=x图象上的概率是__________.【真题训练】一、单选题1.(2022·上海·统考中考真题)我们在外卖平台点单时会有点餐用的钱和外卖费6元,我们计算了点单的总额和不计算外卖费的总额的数据,则两种情况计算出的数据一样的是()A.平均数B.中位数C.众数D.方差【答案】D【分析】根据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和方差的特点,这组数据都加上6得到一组新的数据,方差不变,平均数,中位数改变,众数改变,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将这组数据都加上6得到一组新的数据,则新数据的平均数改变,众数改变,中位数改变,但是方差不变;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的意义.理解求解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方差时的内在规律,掌握“新数据与原数据之间在这四个统计量上的内在规律”是解本题的关键.2.(2021·上海·统考中考真题)商店准备一种包装袋来包装大米,经市场调查以后,做出如下统计图,请问选择什么样的包装最合适()A.2kg/包B.3kg/包C.4kg/包D.5kg/包【答案】A【分析】选择人数最多的包装是最合适的.【详解】由图可知,选择1.5kg/包-2.5kg/包的范围内的人数最多,∴选择在1.5kg/包-2.5kg/包的范围内的包装最合适.故选:A.【点睛】本题较简单,从图中找到选择人数最多的包装的范围,再逐项分析即可.3.(2020·上海·统考中考真题)我们经常将调查、收集得来的数据用各类统计图进行整理与表示.下列统计图中,能凸显由数据所表现出来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的是( ) A.条形图B.扇形图C.折线图D.频数分布直方图【答案】B【分析】根据统计图的特点判定即可.【详解】解:统计图中,能凸显由数据所表现出来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的是扇形图.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统计图的特点,条件统计图能反映各部分的具体数值,扇形统计图能。
初中数学统计与概率知识点大全
![初中数学统计与概率知识点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e7d5d557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4e.png)
初中数学统计与概率知识点大全数学是一门具有广泛应用的学科,统计与概率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分支。
在初中阶段,学生们开始接触和学习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概念与知识点。
本文将为大家总结初中数学统计与概率的知识点大全,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
1.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与应用- 统计调查:通过对样本的调查来推断总体的特点和规律。
-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通过收集样本数据,并进行整理和分类,以便进行统计分析。
- 统计图表:包括直方图、折线图、饼图等,用于展示数据分布和比较数据之间的关系。
- 平均数:用来表示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包括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等。
2. 简单事件与样本空间- 简单事件:指某个试验中的一个基本结果。
- 样本空间:指某个试验中所有可能结果的集合。
3. 随机事件与概率- 随机事件:指随机试验中某个特定结果的集合。
- 概率:用来描述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通常用实数表示,取值范围在0到1之间。
- 常用概率计算方法:包括样本点法、频率法、古典概型法等。
- 事件的关系:包括互斥事件、对立事件、独立事件等。
4. 计数原理与排列组合- 计数原理:包括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用于解决计数问题。
- 排列与组合:用来计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 排列:指从给定的元素集合中选择并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方法。
- 组合:指从给定的元素集合中选择若干个元素,不考虑顺序的方法。
5. 概率分布-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包括列举法、列举与计算法等。
- 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包括密度函数和分布函数等。
- 期望值与方差:用来描述随机事件的平均值和变异程度。
6. 抽样调查与统计推断- 抽样调查:通过对样本的统计分析来推断总体的特点和规律。
- 抽样方法:包括随机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等。
- 统计推断:通过对样本数据的分析来推断总体的特征和参数。
7. 相关与回归分析- 相关分析:用来研究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与相关强度。
- 回归分析:用来研究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与预测模型。
初中数学统计与概率知识点梳理
![初中数学统计与概率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9b798425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c0.png)
初中数学统计与概率知识点梳理统计与概率是初中数学中重要的概念和知识点。
通过对样本的观察和实验的研究,我们可以对整体进行推断和预测。
本文将梳理初中数学统计与概率的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概念。
一、统计学概述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收集、处理、分析和解释的学科。
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数据的分布和变化趋势,得出结论并做出决策。
统计学中常用的概念包括数据收集、样本和总体、频数和频率等。
1.1 数据收集统计学中的数据可以通过观察、调查和实验等方式进行收集。
观察数据是根据自然现象或事件的发生进行记录和统计;调查数据是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获取;实验数据是通过人为干预和控制的试验来收集。
1.2 样本和总体在统计学中,我们通常无法对全部数据进行研究,因此需要从总体中选取一部分数据进行分析,这部分数据称为样本。
总体是指我们所研究的所有数据的集合。
1.3 频数和频率频数是指某一数值在样本或总体中出现的次数;频率是指某一数值出现的频率,即频数与总数的比值。
频数和频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和趋势。
二、统计图表统计图表是将数据以图形的形式展示出来,有助于我们更直观地理解数据的特征和规律。
常用的统计图表包括条形图、折线图、饼图和散点图等。
2.1 条形图条形图是用长方形的长度或高度表示数据的大小或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异。
条形图适用于描述分类数据,如不同水果的销售量对比、不同班级的考试成绩等。
2.2 折线图折线图通常用来显示随时间或其他变量的变化趋势。
它通过在坐标系上连接数据点来展示数据的变化。
折线图适用于描述连续数据,如气温的变化、股票价格的走势等。
2.3 饼图饼图是用圆形的扇区表示不同分类数据的比例关系。
饼图适用于描述百分比和比例的分布,如不同国家人口比例、某产品不同销售渠道的占比等。
2.4 散点图散点图用坐标系上的点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通过观察点的分布和走势,我们可以判断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
散点图适用于描述两个连续变量之间的关系,如身高与体重的关系、学习时间与考试成绩的关系等。
初中统计与概率知识点总结
![初中统计与概率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7f5f34e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64.png)
初中统计与概率知识点总结统计与概率是初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主要涉及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概率的计算。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您总结初中统计与概率的主要知识点。
一、统计学知识点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统计学的基础是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实验等方式收集数据。
然后,我们需要用表格、图表等工具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呈现,以便更好地进行后续的分析和推理。
2. 统计属性统计属性是一组描述数据特征的度量,包括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等。
平均数是指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个数,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按照大小排列,找出中间的数值,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极差是一组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距。
3. 图表与统计图图表与统计图是用来展示数据的重要工具。
常见的统计图包括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
条形图适用于比较不同类别的数据,折线图适用于表示数据随时间变化的趋势,饼图适用于显示不同类别数据在整体中的占比。
4. 概率统计概率统计是统计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它研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概率可以用分数、小数或百分比表示,范围从0到1。
事件的概率越大,就越有可能发生。
二、概率学知识点1. 随机事件随机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的事件。
例如,掷硬币的结果、抽取扑克牌的花色等都属于随机事件。
为了描述事件的概率,我们可以使用等可能原则,即每个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相等。
2. 事件的概率事件的概率是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概率的计算可以使用频率法、古典概率法、几何概率法等多种方法。
频率法是通过实验统计事件发生的次数,再除以总实验次数得到。
古典概率法是基于事件的样本空间中各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相等的假设。
几何概率法是通过几何形状计算事件发生的概率。
3. 事件的互斥与独立互斥事件是指两个事件不能同时发生的情况,即它们的交集为空。
独立事件是指两个事件之间没有相互影响的情况,即一个事件的发生与另一个事件的发生无关。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中考总复习:统计与概率--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中考总复习:统计与概率--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b31a6240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63.png)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中考总复习重难点突破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中考总复习:统计与概率—知识讲解【考纲要求】1.能根据具体的实际问题或者提供的资料,运用统计的思想收集、整理和处理一些数据,并从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在中考中多以图表阅读题的形式出现;2.了解总体、个体、样本、平均数、加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频数、频率等概念,并能进行有效的解答或计算;3.能够对扇形统计图、列频数分布表、画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折线图等几种统计图表进行具体运用,并会根据实际情况对统计图表进行取舍;4.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能够运用列举法(包括列表、画树状图)求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能够准确区分确定事件与不确定事件;5.加强统计与概率的联系,这方面的题型以综合题为主,将逐渐成为新课标下中考的热点问题.【知识网络】「I 统计图表——।阅读图表提取信息T 集中程度I 怦均数中位教嬴【考点梳理】考点一、数据的收集及整理1 .一般步骤:调查收集数据的过程一般有下列六步:明确调查问题、确定调查对象、选择调查方法、展 开调查、记录结果、得出结论.2 .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普查与抽样调查. 要点诠释:(1)通过调查总体的方式来收集数据的,抽样调查是通过调查样本方式来收集数据的.(2)一般地,当总体中个体数目较多,普查的工作量较大;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对所有个体进行 普查;或调查具有破坏性时,不允许普查,这时我们往往会用抽样调查来体现估计总体的思想 (3)用抽签的办法决定哪些个体进入样本.统计学家们称这种理想的抽样方法为简单的随机抽样 3 .数据的统计: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是三种最常用的统计图. 要点诠释:这三种统计图各具特点:条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反映出数据的数量特征;折线统计图可以直观地反映出数据的数量变化规律;扇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反映出各部分数量在总量中所占的份额.收集数据媒体查询抽样调查-抽样的基本要求总体个体样本T 整理数据借助统计活动研究概率从概 率角度分析善数据特征离散程度限差方差标准差实验估计概必然事不可能事游戏的 公平与模拟等效实考点二.数据的分析 1 .基本概念:总体:把所要考查的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 个体:把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查对象叫做个体;样本:从总体中取出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 样本容量:样本中包含的个体的个数叫做样本容量;频数:在记录实验数据时,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称为频数;频率: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或者百分比)称为频率;平均数:在一组数据中,用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总个数就得到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依次排列,位于正中间位置的数(或正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 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频数最多的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极差:一组数据中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所得的差称为极差;方差:我们可以用“先平均,再求差,然后平方,最后再平均”得到的结果表示一组数据偏离平均值的 情况,这个结果通常称为方差.计算方差的公式:设一组数据是/,无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初中数学统计与概率知识点归纳
![初中数学统计与概率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8a502887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99.png)
初中数学统计与概率知识点归纳统计与概率是数学中重要的分支之一,它们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了解统计与概率的知识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据,并能够做出合理的预测和判断。
在初中数学中,统计与概率的知识点有着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对初中数学中的统计与概率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供大家参考。
一、统计知识点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在统计学中,首先要做的就是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整理。
数据可以通过调查、观察、实验等方式获得。
整理数据的方法包括制表、绘制图表等。
2. 频数与频率频数是指某个数据出现的次数,而频率是指某个数据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
频率可以用百分数或小数表示。
3. 统计图表统计图表是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的工具。
常见的统计图表有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
通过统计图表,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数据的分布规律。
4. 平均数平均数是对一组数据代表性的度量。
常见的平均数有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等。
算术平均数是将一组数据相加后除以数据的个数,加权平均数是根据每个数据的权重计算平均值。
5. 中位数与众数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后,处于中间位置的数。
当数据个数是奇数时,中位数是唯一的,当数据个数是偶数时,中位数是中间两个数的平均值。
众数指的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6. 极差与四分位数极差是一组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
四分位数是将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后,分为四等份,分隔数据的点称为四分位数。
二、概率知识点1. 随机事件与样本空间随机事件指的是在相同的条件下可能产生多个不同结果的事件。
样本空间是指随机事件中可能出现的所有结果的全体。
2. 基本事件与复合事件基本事件是指样本空间中的单个结果,复合事件是指由一个或多个基本事件构成的事件。
复合事件可以通过逻辑运算符进行组合,如“与”、“或”、“非”等。
3. 概率的定义与性质概率是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度量。
概率的定义包括古典定义、频率定义和主观定义。
初中概率与统计知识点总结
![初中概率与统计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f949cfbdd88d0d233d46aea.png)
1 2 3 4 5 6 7 8 9 10-环78 9 10初中概率与统计知识点总结一、统计的基础知识1、统计调查的两种基本形式:调查方式 概念 适用范围 备注 全面调查(普查) 对调查对象的全体进行调查; 零错误、零失误或对象较少 抽样调查 对调查对象的部分进行调查; 调查具有破坏性或对象较多 保证随机性 2.各基础统计量总体:所有考察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
个体:总体中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
样本:从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
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容量。
样本平均数:样本中所有个体的平均数叫做样本平均数。
总体平均数:总体中所有个体的平均数叫做总体平均数,在统计中,通常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
(1)平均数的概念①平均数:一般地,如果有n 个数,,,,21n x x x 那么,)(121n x x x nx +++=叫做这n 个数的平均数,x 读作“x 拔”。
②加权平均数:如果n 个数中,1x 出现1f 次,2x 出现2f 次,…,k x 出现k f 次(这里n f f f k =++ 21),那么,根据平均数的定义,这n 个数的平均数可以表示为nf x f x f x x kk ++=2211,这样求得的平均数x 叫做加权平均数,其中k f f f ,,,21 叫做权。
(2)平均数的计算方法①定义法:当所给数据,,,,21n x x x 比较分散时,一般选用定义公式:)(121n x x x nx +++=②加权平均数法:当所给数据重复出现时,一般选用加权平均数公式:nf x f x f x x kk ++=2211,其中n f f f k =++ 21。
③新数据法:当所给数据都在某一常数a 的上下波动时,一般选用简化公式:a x x +='。
其中,常数a 通常取接近这组数据平均数的较“整”的数,a x x -=11',a x x -=22',…,a x x n n -='。
初中统计与概率知识点
![初中统计与概率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92427f333687e21ae45a925.png)
初中统计与概率知识点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一)统计篇主要知识点(三种统计图,科学计数法,近似数,有效数字,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普查,抽查,频数,频率,极差,方差,标准差)一、生活中的数据(一)(七年级上册第六章)三种统计图略二、生活中的数据(二)(七年级下册第三章)1.科学计数法:①一个绝对值小于1的数也可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成的形式,其中,n是负整数。
②技巧:n的绝对值等于这个数的左边第一个非零数字前面的零的个数。
③一百万=1×106 一亿=1×1082.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目标:取近似数,能指出近似数的有效数字。
精确数是与实际完全符合的数,近似数是与实际非常接近的数。
有时我们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四舍五入法选择一个数的近似数。
注意: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时,很容易将小数点末尾的零去掉,一定要注意精确到的数位(及四舍五入到的数位)。
如0.73049四舍五入到千分位是0.730,注意不要去掉末尾的零。
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
对于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精确的数位(即四舍五入到的数位)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三、数据的代表(八年级上册第八章)1.平均数:目标:会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我们常用平均数(算术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在实际问题中,一组数据里的各个数据的“重要程度”未必相同,因而,在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时,往往给每个数据一个“权”,这样的平均数叫做加权平均数。
例如;你的小测成绩是80分,期末考成绩是90分,老师要计算总的平均成绩,就按照小测40%、期末成绩60%的比例来算,所以你的平均成绩是:80×40%+90×60%=86学校食堂吃饭,吃三碗的有χ人,吃两碗的有 y 人,吃一碗的 z 人。
平均每人吃多少?(3×χ+ 2×y + 1×z)÷(χ + y + z)这里x、y、z分别就是权数值,“加权”就是考虑到不同变量在总体中的比例份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考点统计与概率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统计初步与概率初步
考点一、平均数
1、平均数的概念
(1)平均数:一般地,如果有n 个数,,,,21n x x x 那么,)(121n x x x n
x +++=
叫做这n 个数的平均数,x 读作“x 拔”。
(2)加权平均数:如果n 个数中,1x 出现1f 次,2x 出现2f 次,…,k x 出现k f 次(这里n f f f k =++ 21),那么,根据平均数的定义,这n 个数的平均数可以表示为n f x f x f x x k k ++=2211,这样求得的平均数x 叫做加权平均数,其中k f f f ,,,21 叫做权。
2、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1)定义法
当所给数据,,,,21n x x x 比较分散时,一般选用定义公式:)(121n x x x n x +++=
(2)加权平均数法: 当所给数据重复出现时,一般选用加权平均数公式:n f x f x f x x k k ++=
2211,其中n f f f k =++ 21。
(3)新数据法:
当所给数据都在某一常数a 的上下波动时,一般选用简化公式:a x x +='。
其中,常数a 通常取接近这组数据平均数的较“整”的数,a x x -=11',
a x x -=22',…,a x x n n -='。
)'''(1'21n x x x n
x +++= 是新数据的平均数(通常把,,,,21n x x x 叫做原数据,,',,','21n x x x 叫做新数据)。
考点二、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1、总体
所有考察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
2、个体
总体中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
3、样本
从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
4、样本容量
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容量。
5、样本平均数
样本中所有个体的平均数叫做样本平均数。
6、总体平均数
总体中所有个体的平均数叫做总体平均数,在统计中,通常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
考点三、众数、中位数
1、众数
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2、中位数
将一组数据按大小依次排列,把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考点四、方差
1、方差的概念
在一组数据,,,,21n x x x 中,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x 的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
通常用“2s ”表示,即
2、方差的计算
(1)基本公式:])()()[(1222212x x x x x x n
s n -++-+-= (2)简化计算公式(Ⅰ):])[(12222212x n x x x n
s n -+++= 也可写成2222212)][(1x x x x n
s n -+++= 此公式的记忆方法是:方差等于原数据平方的平均数减去平均数的平方。
(3)简化计算公式(Ⅱ):]')'''[(12222212x n x x x n
s n -+++= 当一组数据中的数据较大时,可以依照简化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将每个数据同时减去一个与它们的平均数接近的常数a ,得到一组新数据a x x -=11',a x x -=22',…,
a x x n n -=',那么,2222212')]'''[(1x x x x n
s n -+++= 此公式的记忆方法是:方差等于新数据平方的平均数减去新数据平均数的平方。
(4)新数据法:
原数据,,,,21n x x x 的方差与新数据a x x -=11',a x x -=22',…,a x x n n -='的方差相等,也就是说,根据方差的基本公式,求得,',,','21n x x x 的方差就等于原数据的方差。
3、标准差
方差的算数平方根叫做这组数据的标准差,用“s”表示,即
考点五、频率分布
1、频率分布的意义
在许多问题中,只知道平均数和方差还不够,还需要知道样本中数据在各个小范围所占的比例的大小,这就需要研究如何对一组数据进行整理,以便得到它的频率分布。
2、研究频率分布的一般步骤及有关概念
(1)研究样本的频率分布的一般步骤是:
①计算极差(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②决定组距与组数
③决定分点
④列频率分布表
⑤画频率分布直方图
(2)频率分布的有关概念
①极差: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②频数:落在各个小组内的数据的个数
③频率:每一小组的频数与数据总数(样本容量n)的比值叫做这一小组的频率。
考点六、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
1、确定事件
必然发生的事件:在一定的条件下重复进行试验时,在每次试验中必然会发生的事件。
不可能发生的事件:有的事件在每次试验中都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件叫做不可能的事件。
2、随机事件:
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放声的事件,称为随机事件。
考点七、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一般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不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有可能不同。
对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我们利用反复试验所获取一定的经验数据可
以预测它们发生机会的大小。
要评判一些游戏规则对参与游戏者是否公平,就是看它们发生的可能性是否一样。
所谓判断事件可能性是否相同,就是要看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是否一样,用数据来说明问题。
考点八、概率的意义与表示方法
1、概率的意义
一般地,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如果事件A 发生的频率
m
n 会稳定在某个常数p 附近,那么这个常数p 就叫做事件A 的概率。
2、事件和概率的表示方法
一般地,事件用英文大写字母A ,B ,C ,…,表示事件A 的概率p ,可记为P
(A )=P
考点九、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的概率之间的关系
1、确定事件概率
(1)当A 是必然发生的事件时,P (A )=1(2)当A 是不可能发生的事件时,P (A )=0
2、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的概率之间的关系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0 1概率的值 不可能发生 必然发生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考点十、古典概型
1、古典概型的定义
某个试验若具有:①在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构有有限多个;②在一次试验中,各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相等。
我们把具有这两个特点的试验称为古典概型。
2、古典概型的概率的求法
一般地,如果在一次试验中,有n种可能的结果,并且它们发生的可能性都相等,
m
事件A包含其中的m中结果,那么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P(A)=
n
考点十一、列表法求概率
1、列表法
用列出表格的方法来分析和求解某些事件的概率的方法叫做列表法。
2、列表法的应用场合
当一次试验要设计两个因素,并且可能出现的结果数目较多时,为不重不漏地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通常采用列表法。
考点十二、树状图法求概率
1、树状图法
就是通过列树状图列出某事件的所有可能的结果,求出其概率的方法叫做树状图法。
2、运用树状图法求概率的条件
当一次试验要设计三个或更多的因素时,用列表法就不方便了,为了不重不漏地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通常采用树状图法求概率。
考点十三、利用频率估计概率
1、利用频率估计概率
在同样条件下,做大量的重复试验,利用一个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逐渐稳定到某个常数,可以估计这个事件发生的概率。
2、在统计学中,常用较为简单的试验方法代替实际操作中复杂的试验来完成概率估计,这样的试验称为模拟实验。
3、随机数
在随机事件中,需要用大量重复试验产生一串随机的数据来开展统计工作。
把这些随机产生的数据称为随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