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终)
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
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我项目进行的沉降观测只适用于本工程施工阶段的施工、结构安全参考,正式沉降观测应由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的测绘单位测量,观测点的布置,在结构施工前必须有方案,结构施工中我单位根据图纸要求埋设观测点(如下图)。
1 沉降观测点布设沉降观测点布设位置在建筑物首层各转角及后浇带两侧(埋设点详结构平面图)。
2 沉降观测2.1基础底板施工完进行首次观测,以后每施工一层观测一次,结构封顶后每一个月一次;竣工一年后每半年一次观测。
如遇异常情况,可酌情增加观测次数,正式交付使用后,应持续观测一年,直至沉降稳定(连续二次半年沉降量<2mm)。
2.2 建筑施工期间,当建筑物发生较大沉降,不均匀沉降或出现裂缝时,应立即向工程技术负责人汇报,并立即进行每日或数日一次连续值班观测。
2.3 沉降观测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观测工作。
本工程为高层建筑,竣工后将沉降观测数据及有关图纸移交建设单位,由建设单位自行观测。
2.4 沉降观测四定:固定人员观测和整理成果;固定使用的水准仪及水准尺;使用固定的水准点;按规定的日期、方法及路线进行观测。
3沉降观测点成果整理观测资料及时整理、妥善保存,作为工程技术档案资料的一部分。
整理沉降观测成果,计算出每次观测的沉降量,前后几次观测同点高差和累计沉降量,并绘制出沉降观测日期、沉降量的关系曲线图,供设计、施工有关负责人员使用。
4沉降观测精度控制措施4.1为了确保观测值的精确无误,本工程的沉降量工作均由我项目经理部专职测量员进行观测,并且在每次观测时及时做好观测记录,其他人员不得代替进行此项工作。
4.2在进行每次沉降测量时必须确保了使用同一台水准仪及水准尺,不得私自乱用其他的仪器,以避免影响仪器的精确度误差影响观测值的精确。
4.3每次进行沉降测量必须按观测线路图及确定的观测水准点进行,严禁使用其他临时水准点,避免因水准点不准确合方法不统一而影响观测的精确值。
4.4在进行每次的沉降观测时,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日期、方法以及路线进行,专职观测员必须严格按照仪器使用操作规程进行仪器的操作,严禁违章作业,避免因仪器使用不当以及自然客观条件影响观测值的精确度。
沉降观测方案
沉降观测一、建筑物沉降观测点的布设为了能够反映出建构筑物的准确沉降情况,沉降观测点要埋设在最能反映沉降特征且便于观测的位置。
一般要求建筑物上设置的沉降观测点纵横向要对称,且相邻点之间间距以15—30米为宜,均匀地分布在建筑物的周围。
二、沉降观测的自始至终要遵循“五定”原则所谓“五定”,即通常所说的沉降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被观测物上的沉降观测点,点位要稳定;所用仪器、设备要稳定;观测人员要稳定;观测时的环境条件基本一致;观测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
以上措施在客观上尽量减少观测误差的不定性,使所测的结果具有统一的趋向性,保证各次复测结果与首次观测的结果可比性更一致,使所观测的沉降量更真实。
三、沉降观测精度的要求根据建筑物的特性和建设、设计单位的要求选择沉降观测精度的等级。
在未有特除要求情况下,一般性的高层建构筑物施工过程中,采用二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就能满足沉降观测的要求。
各项观测指标要求如下:(1)、往返较差、附和或环线闭合差:△h=∑a-∑b≤l√n—,表示测站数。
(或△h=∑a-∑b≤1.0√L—,L表示观测路线距离)。
(2)、前后视距:≤30m。
(3)、前后视距差:≤1.0m。
(4)、前后视距累积差≤3.0m。
(5)、沉降观测点相对于后视点的高差容差:≤1.0mm。
(6)、水准仪的精度不低于N2 级别四、沉降观测根据编制的工程施测方案及确定的观测周期,首次观测应在观测点安稳固后及时进行。
一层柱结构施工时柱结构处的转角处设置永久性观测点,共设置9个,分别在B-7/6C-D轴、C-7/C-E轴、C-7/C-B轴、B-D/B-10轴、B-A/B-10轴、B-1/B-A轴、B-D/B-1轴、A-B/A-1轴。
首次观测的沉降观测点高程值是以后各次观测用以比较的基础,其精度要求非常高,施测时一般用N2 或N3 级精密水准仪。
并且要求每个观测点首次高程应在同期观测两次后决定。
随着结构每升高一层,临时观测点移上一层并进行观测直到十0.00再按规定埋设永久观测点(为便于观测可将永久观测点设于十500mm)。
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
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1.引言建筑物沉降是指由于地基变形或松弛引起的建筑物下沉现象。
随着现代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建筑物沉降观测成为确保建筑物结构安全和稳定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提出一种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以探讨建筑物沉降的原因和影响,并提供实施观测的具体步骤。
2.建筑物沉降的原因和影响建筑物沉降的原因可以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大类。
自然因素包括地下水位变化、地下岩层沉降和地震等。
人为因素则主要是由于地基施工方式、荷载超载等引起。
建筑物沉降会导致建筑物结构的不平衡,不仅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还可能导致建筑物的倒塌,对人身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3.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的设计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的设计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3.1 确定观测点位观测点位的选择应基于建筑物结构和地质条件进行综合考虑,一般选择建筑物四个角点和中心点等位置进行观测。
3.2 确定观测周期沉降观测应在建筑物施工完成后立即进行,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观测周期,一般为每隔三个月或半年进行一次观测。
3.3 确定观测方法沉降观测可采用水准仪观测法或全站仪观测法,并结合现代化技术手段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3.4 确定观测参数观测参数包括建筑物沉降量、变形速率、变形形态等,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和地质条件进行具体分析和选择。
3.5 确定观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观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应采用专业软件进行,包括数据的整理、统计和制图等步骤。
4.建筑物沉降观测实施步骤4.1 准备工作包括观测仪器的校准和调试、观测点位的布设和测量控制点的建立等。
4.2 观测数据的采集通过水准仪或全站仪进行观测数据的采集,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3 数据的处理和分析采用专业软件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数据的整理、统计和制图等。
4.4 结果的评估和分析根据观测数据的处理结果,对建筑物的沉降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判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4.5 结论和建议根据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包括建议对建筑物进行加固或修缮等。
建筑主体沉降观测方案
建筑主体沉降观测方案建筑主体沉降观测方案一、观测目的:建筑主体沉降观测旨在监测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沉降变形情况,以确保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观测内容:1.观测建筑主体的竖向沉降变形;2.观测建筑主体的水平位移变形;3.观测建筑主体的倾斜变形。
三、观测对象:本观测方案适用于建筑主体的沉降观测,包括建筑主体的框架结构、基础、承重墙等关键组成部分。
四、观测方法:1.测量仪器的选择:使用高精度的全站仪或测量仪器,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
2.测点布设:根据建筑主体的结构特点,合理布设监测测点。
测点应覆盖建筑主体的关键结构部位,包括建筑主体的四个角点、房间墙角等关键部位。
3.测点的固定:测点应固定牢固,确保测点位置的稳定性。
可以使用混凝土固定点或者钉子固定点的方式进行固定。
4.观测频率: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情况和要求,确定观测的频率。
一般情况下,可以每季度进行观测,以及在重大活动或事件发生后进行特定时段的观测。
5.数据的处理:将观测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计算建筑主体的沉降变形情况,并与设计要求进行对比和评估。
五、观测结果的评价:1.观测数据的分析:根据观测数据的变化趋势和数值大小,分析建筑主体的沉降变形情况,判断是否超过设计要求。
2.评估结果的呈现:将观测结果以报告的形式呈现,包括建筑主体各部位的沉降变形数据、变化趋势分析以及评估结论等。
六、观测方案优化:1.根据观测结果的评价,可以调整观测点的布设位置,增加观测点的数量或调整观测频率,以更加准确地监测沉降情况。
2.建议对观测方案进行定期评估和优化,以适应建筑物变形特点和使用情况的变化。
以上为建筑主体沉降观测方案的基本内容。
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具体建筑物的特点和要求进行调整和补充,以确保观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已有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
已有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一、研究背景建筑物沉降是指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或施工完成后由于地基变形或松弛引起的下沉现象。
沉降问题对建筑物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建筑物沉降观测必不可少。
本方案旨在提出一种科学可行的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以监测建筑物的沉降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建筑物的使用安全。
二、观测目标本观测方案的目标是监测建筑物的沉降情况,包括建筑物整体的沉降情况和各个局部区域的沉降情况,以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数据,为建筑物的维护、修复和加固提供支持。
三、观测方法1. 使用水平测量仪:选择合适的水平测量仪器,如全站仪或高精度位移传感器等,将其安装在建筑物的关键位置,进行连续的水平位移测量。
2. 使用竖向测量仪:选择合适的竖向测量仪器,如测斜仪或水准仪等,将其安装在建筑物的不同层面,进行连续的竖向位移测量。
3. 安装地基沉降监测设备:在建筑物的地基上布设一定数量的地基沉降监测设备,如沉降点、沉降管等,定期测量地基的沉降情况。
4. 建立沉降观测点:在建筑物周围设置一定数量的沉降观测点,将水平测量仪和竖向测量仪等设备统一安装在这些点上,定期进行观测,以获得更全面的建筑物沉降数据。
四、观测频率与时间1. 设定观测频率:根据建筑物的类型、规模和重要性等因素,确定观测频率,如每周、每月或每季度进行观测。
2. 观测时间:观测时间应覆盖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对于新建的建筑物,观测应始于施工完成后;对于已存在的建筑物,观测应从启动阶段开始进行,并持续到使用寿命结束。
五、数据处理与分析1. 数据采集:对于连续的观测数据,采集频率应根据观测设备的规格和要求进行设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校正和补偿,消除或减小误差,得到可靠的沉降数据。
3. 数据分析:对观测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评估建筑物的沉降情况,确定是否存在异常沉降,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六、结果应用1. 建筑物维护:根据观测结果,定期评估建筑物的沉降情况,制定合理的维护计划,及时修复和加固建筑物。
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
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
1沉降观测点的布置与埋设
根据设计要求布置沉降观测点,观测点利用直径32mm的钢筋,一端制成燕尾形埋入墙内,外露装饰层厚度外出30mm。
2沉降观测
⑴水准基点的联测
水准基点要与国家水准点进行联测或采用独立高程系统,水准基点间的联测按国家三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行,采用闭合水准线路。
同时每隔3个月要进行一次监测,防止因水准基点的变动而影响观测成果。
⑵沉降观测
a.在工程施工阶段由建设单位委托有相应资质单位进行定期观测,沉降观测按国家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行,采用闭合或附合水准线路。
b.观测周期:首次观测在观测点埋设稳定后进行,根据设计要求每施工二至四层做一次沉降观测,施工完毕,一年内每隔三至六个月观测一次,以后每隔六至十二个月观测一次,直到沉降稳定为止。
在施工过程中如建筑物出现裂缝、不均匀沉降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反馈给业主、监理和设计单位。
C.仪器采用国产S1精密水准仪和钢钢水准尺,并经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检定周期内。
d.观测是要进行往返测,前后视距相等,并做到“三固定”,即观测人员固定、线路固定和固定测站。
⑶沉降分析
a.沉降观测原始资料必须及时整理,对超限部分要及时重测,直至满足测量规范要求。
b.数据处理采用沉降分析软件处理,原始数据要进行回归分析。
c.绘制建筑物荷载、时间、沉降量回归曲线,沉降速度曲线和等沉降量曲线图。
d.工程竣工时编制沉降观测成果表,编写沉降分析技术总结报告°。
建筑变形沉降观测方案
建筑变形沉降观测方案建筑变形沉降观测方案一、背景和目的: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建筑物的不断增多,建筑物的变形和沉降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建筑物的变形和沉降是由于建筑物自身的荷载、地基条件、施工工艺等因素引起的。
通过对建筑物的变形和沉降进行观测,可以及时掌握建筑物的安全状况,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同时为后续的建筑维护和修复提供有力的依据。
二、观测内容:本次变形沉降观测将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建筑物的竖向沉降:通过测量建筑物的高程,掌握建筑物竖向的沉降情况。
2. 建筑物的水平变形:通过测量建筑物的平面形状和各部位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掌握建筑物的水平变形情况。
3. 地基的垂直位移:通过测量地基的垂直位移,了解地基的变形情况以及对建筑物造成的影响。
4. 地基承载力的变化:通过监测地基的变形情况,推测地基承载力的变化,为建筑物的使用和维护提供参考。
三、观测方法和仪器:为了保证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次变形沉降观测将采用以下方法和仪器:1. 建筑物竖向沉降观测:采用水准仪进行高程测量,将建筑物各个基准点的高程测量数据与其之前的测量数据进行对比,得出建筑物的竖向沉降;2. 建筑物水平变形观测:采用全站仪进行建筑物各部位的平面测量,将测量结果与之前的测量数据进行对比,得出建筑物的水平变形情况;3. 地基垂直位移观测:采用超声波测距仪进行地基的垂直位移测量,将测量结果与之前的测量数据进行对比,得出地基的变形情况;4. 地基承载力变化观测:通过地基承载力试验仪进行地基的承载力测量,利用测量数据分析地基承载力的变化情况。
四、观测频次和时间:为了及时掌握建筑物的变形和沉降情况,本次观测将按照以下频次和时间进行:1. 建筑物竖向沉降观测:每月进行一次观测,观测时间为一个小时;2. 建筑物水平变形观测:每三个月进行一次观测,观测时间为两小时;3. 地基垂直位移观测:每半年进行一次观测,观测时间为三小时;4. 地基承载力变化观测:每年进行一次观测,观测时间为四小时。
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
建筑物沉降观测6.1.2.1 沉降观测的目的沉降观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建筑的沉降进行定期的跟踪观测,获得建筑物准确可靠的沉降数据,了解建筑物的实际沉降情况,为建筑施工和运营安全提供数据保证。
6.1.2.2 沉降基准点布设1 基准点布点原则沉降基准点是沉降观测的依据,本工程沉降观测点设置如下图。
根据设计要求,沉降观测每个月检测一次,竣工验收后,第一年不少于4次,第二年不少于2次,以后每年1次,知道下沉稳定为止。
沉降基准点与观测点的距离不宜太远,以保证足够的观测精度;沉降基准点须埋设在建筑物的压力传播范围以外,距离建筑物基坑边线不小于2倍基坑深度。
图6.1.2-1 酒店沉降观测点布置图图6.1.2-2 酒店裙楼沉降观测点布置图2 基准点的埋设及测量为保证沉降观测数据的准确性,沉降观测基准点继续沿用前期一局使用的基准点。
基准点高程的校测:基准点使用前,用蔡司Dini10电子水准仪从业主提供的水准基点与场区内的水准基准点联测,以经平差计算后的基准点高程数据作为本工程沉降观测的基准点高程。
沉降观测基准点布设闭合路线,其主要技术要求和测法应符合表6.1.2-1规定。
注:n 为测站数3 沉降观测点的布设1) 布点原则依据《建筑变形观测规程》的要求,沉降观测点布设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 布置在变形明显而又有代表性的部位;(2) 稳固可靠、便于保存、不影响施工及建筑物的使用和美观;(3) 沿墙的长度每隔20m 左右设置一个观测点;(4) 在转角处、沉降缝两侧设置观测点;2) 沉降观测点的布置沉降观测点埋设位置根据本工程建筑结构形式、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在建筑物的首层规定位置埋设,用,20的钢筋埋设,设置标高为离地50cm,沉降观测点埋设如下图6.1-10;图6.1.2-3 沉降观测点埋设图4 观测技术要求1) 观测仪器选用精密电子水准仪及与其配套铟瓦条码尺。
2) 观测方法沉降观测按《建筑变形观测规程》规定的二等水准测量要求,采用单路线往返观测。
沉降观测方案
沉降观测方案沉降观测方案一、引言沉降是指地面或建筑物由于地下开挖、基础施工等原因而发生的下沉现象。
沉降观测是工程监测中的重要环节,能够帮助工程师了解地下开挖对周围土壤和建筑物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方案旨在制定一套沉降观测方案,以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观测目标1. 监测地面沉降的变化情况;2. 监测建筑物的沉降情况;3. 分析沉降引起的工程结构变形和破坏程度;4. 提供相关数据供工程监理部门和设计单位参考。
三、观测内容1. 地面沉降观测地面沉降观测是通过在观测点上安装沉降标志物,并定期测量标志物的变化来监测地面沉降情况。
观测点的选择应覆盖工程施工的区域,同时考虑周围建筑物等因素。
观测周期为每月一次,在每次观测中应保持相同的观测时间和观测条件。
观测数据应记录并保存在观测日志中。
2. 建筑物沉降观测建筑物沉降观测是通过在建筑物主体结构上安装沉降标志物,并定期测量标志物的变化来监测建筑物的沉降情况。
观测点的选择应覆盖建筑物主体结构,以及与施工相关的区域。
观测周期为每周一次,在每次观测中应保持相同的观测时间和观测条件。
观测数据应记录并保存在观测日志中。
3. 工程结构变形观测工程结构变形观测是通过在关键部位安装变形测量仪器,测量和记录变形数据,以判断沉降所引起的工程结构变形情况。
观测点的选择应根据工程结构的特点和施工方法来确定。
观测周期为每周一次,在每次观测中应保持相同的观测时间和观测条件。
观测数据应记录并保存在观测日志中。
四、安全措施1. 在进行地面沉降观测时,要确保相关人员的安全。
观测点周围应设置警示标志,并确保观测点不会对交通和行人造成危险。
2. 在进行建筑物沉降观测时,要确保观测点的安全。
观测点周围应设置警示标志,并采取防护措施,以防观测点的标志物受到破坏。
3. 在进行工程结构变形观测时,要确保测量仪器的安全。
观测点周围应设置警示标志,并采取防护措施,以防测量仪器受到破坏。
施工建筑沉降观测方案
施工建筑沉降观测方案施工建筑沉降观测方案一、项目背景施工建筑沉降观测是为了监测施工期间和使用期间建筑物的沉降变化情况,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目标通过沉降观测,旨在确保建筑物的沉降量在合理范围内,避免超过安全标准,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修复。
三、观测原理通过安装在建筑物内部的沉降探测器,测量建筑物自身的沉降变化。
观测采用全自动仪器,定时测量和记录建筑物的沉降数据。
四、观测内容1. 建筑物主要结构的沉降观测:对建筑物主体结构进行沉降观测,包括地基、框架等关键结构的沉降变化情况。
2. 建筑物周边地基的沉降观测:监测建筑物周边地基是否存在沉降,以及沉降的程度和方向。
3. 建筑物使用期间的沉降观测:在建筑物使用期间进行定期观测,监测建筑物使用后可能出现的沉降情况。
五、观测方案1. 观测仪器的选择:选择精度高、稳定性好的沉降观测仪器,如全自动测量仪器,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设备安装:根据建筑物的具体结构和要求,合理安装沉降观测仪器,并进行校准和调试,确保设备工作正常。
3. 观测时间间隔: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和使用情况,确定观测的时间间隔,建议在施工期间每天进行观测,使用期间每月进行观测。
4. 数据处理与分析:采集到的观测数据进行及时处理和分析,生成沉降曲线,并与建筑物的设计要求和安全标准进行比对,判断沉降情况是否符合要求。
5. 数据报告与监测措施:根据观测数据的分析结果,及时编制观测报告,提出监测建议和必要的调整措施,在沉降超过安全范围时及时实施修复工作。
六、质量控制方案1. 设备质量把关:选择正规可靠的设备供应商,确保所选设备的质量和性能符合相关标准。
2. 安装质量把关:设定建筑物沉降观测仪器的安装要求和方法,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安装和调试,确保设备的正确使用。
3. 数据准确性把关:严格按照观测方案进行数据采集,避免人工操作和仪器误差对数据的影响,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4. 数据分析标准把关: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数据处理和分析过程符合规范和要求,避免主观因素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
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1沉降观测点的布置准备工作:本工程使用精密水准议DZS3-1及配套的水准尺做为沉降观测仪器。
2水准点的设置:沉降观测依据稳定良好的水准点进行,现场水准点不考虑永久使用,对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时以不转点为宜,为相互检查校对,每栋楼根据现场设置的3个专用水准点进行校核。
3结构的沉降及位移变形观测在结构施工过程中,须经常对结构进行观测,以检查结构变形。
如发现超过允许值的沉降变形,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调整。
3.1沉降观测的次数○1基础施工完进行首次观测,结构施工期间每增加一层观测一次,在施工期间如中途停工时间较长,应在停工时或复工前进行沉降观测。
同时根据施工的进度情况,较大荷重增加前后,均应进行观测。
○2当结构发生大量沉降,不均匀沉降或出现严重裂缝时,应立即向工程技术负责人汇报,并应立即进行观测或一次连续值班观测。
在某一段时间内,若沉降量较大,应对观测次数进行加密。
○3沉降观测终止时间要以沉降观测量大小及沉降速度来确定并以月沉降量不超过2毫米时,可以认为沉降基本稳定。
3.2工作要求:为保证观测成果的正确性,如实反映出建筑物观测情况,确保工程施工、使用安全应做到四固定:○1固定人员观测和整理成果。
○2固定使用的水准仪及水准尺。
○3使用固定的水准点。
○4按规定的日期、方法及路线进行观测,观测路线固定,外界条件固定。
4观测点的布置4.1观测点本身应牢固稳定,确保点位安全,能长期保存。
4.2观测点的上部必须为突出的半球形状或有明显的突出之处,与结构外皮保持一定的距离(约30mm)。
4.3要保证在点上能垂直置尺和良好的通视条件。
5观测与成果整理沉降观测资料要及时整理,妥善保存,在观测点布置完毕之后,即进行沉降观测以首次观测成果做为初值,每次观测后的成果均与首次成果比较,计算沉降量,每次观测结束后,要检查记录计算是否正确。
然后将观测高程列入沉降观测的成果表中。
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三篇
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三篇篇一: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一、编制依据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XX2、《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T8-20XX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XX4、《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XX5、本工程施工图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XX二、工程概况工程名称:万州区第一人民医院门诊住院综合楼工程地址:万州周家坝建设单位:XX第一人民医院设计单位:XX艺术设计院有限公司勘察单位:XX公司监理单位:XX公司施工单位:XX集团有限公司本工程位于万州区周家坝街道流水村2-3组(心连心广场对面),万州区第一人民医院门诊住院综合楼总建筑面积为27924.52㎡,总建筑高度78.1m,地上19F,地下1F,框剪结构。
三、观测目的、原则及观测点布置3.1.观测目的工程建筑物从施工开始到竣工,以及建成运营后很长一段时间,沉降变形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变形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属正常现象,但一旦超过某一限度,就会危及建筑物的安全。
因此,在建筑物的施工和运营期间,都必须对建筑物进行安全监测,以便及时掌握变形情况,发现问题,采取措施,保证建筑物从施工开始到运营期间均安全有效。
3.2.观测原则1.参照设计图纸;2.建筑物的四角极大转角处;3.高低层建筑物、纵横墙的交接处两侧;4.建筑物沉降缝两侧、基础埋深相差悬殊处。
3.3.观测点布置观测点的布置:观测点设在房屋周边各大角,长边增设观测点,观测点数不少于6点。
为了便于观测,沉降观测点布置于通视好的墙上,以减小搬动仪器的次数而造成的误差叠加。
沉降观测点置于相对标高+0.700处,以便观测方便。
观测点采用20钢筋制作,采用后植筋锚固方式埋入结构柱内,为了保证观测点牢固性,埋入深度不小于100,外露部分长度为60,上端焊圆形铁球以便观测,并涂上防腐漆,如右图所示。
根据观测原则要求,共布置4个沉降观测点,具体点位见沉降观测点平面布置图(附图)。
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
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各控制点的放样应按照设计图纸和实际情况进行,确保控制点的位置准确无误。
在放样前,应清理控制点周围的杂物,保证控制点周围的地面平整。
放样时应使用精密仪器,如全站仪等,保证放样的精度和准确性。
五、施工时的各项限差和质量保证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建筑物的质量和稳定性。
施工时应注意控制各项限差,如地面水平度、墙体垂直度等。
同时,应采取相应的质量保证措施,如加固墙体、加强地基等,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可靠。
六、沉降观测沉降观测应在建筑物施工完成后进行,观测周期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观测时应使用精密仪器,如水准仪、全站仪等,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观测数据应及时记录和整理,以便后续的分析和处理。
七、测量复核措施及资料的整理为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应进行测量复核。
复核时应使用不同的测量仪器和方法,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观测数据和资料应及时整理和归档,以备后续的分析和处理。
八、施工测量工作的组织与管理施工测量工作应有专人负责组织和管理,确保施工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
同时,应建立健全的测量管理制度,规范施工测量工作的流程和要求,确保施工测量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九、仪器保养和使用制度为确保测量仪器的精度和可靠性,应建立仪器保养和使用制度。
在使用前应检查仪器的状态和精度,使用后应及时清洁和保养,以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
十、测量管理制度为确保测量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应建立健全的测量管理制度。
制定测量工作的流程和要求,规范测量数据的记录和整理,加强对测量工作的监督和管理,以确保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地面控制点布设完成后,对于转角处的线采用2″级电子经纬仪DJD2进行复测,确保无误后进行施测。
高程传递采用钢尺直接丈量法,若竖直方向有突出部分,不便于拉尺时,则采用悬吊钢尺法。
每幢建筑的高度上至少设有两个以上的水准点,并进行两次导入误差校核,以确保符合规范要求,否则需要独立施测两次。
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
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一、引言建筑物的沉降是指建筑物地基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地力作用、土体压缩或水分变化等原因而发生的垂直方向的下沉变形。
沉降观测是对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进行监测和评估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介绍一种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包括观测内容、观测方法和数据处理等相关内容。
二、观测内容建筑物沉降观测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筑物的整体沉降观测和局部沉降观测。
整体沉降观测是对建筑物的整体沉降情况进行监测,包括主体结构和地基的整体沉降;局部沉降观测是对建筑物的各个部位的沉降情况进行监测,包括柱子、墙体和地板等。
三、观测方法1.测量点布设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和重要部位确定观测点的布设方案。
观测点应尽量分布均匀,选择代表性的楼栋和楼层进行观测。
观测点应包括主体结构和地基,以全面了解建筑物的沉降情况。
2.测量仪器选择建议使用高精度测量仪器进行沉降观测,如全站仪、水准仪和应变测量仪等。
全站仪可以实现三维位置的测量,水准仪可以实现垂直位移的测量,应变测量仪可以实现结构的应变变化的监测。
3.观测方式根据不同的观测点和需要监测的参数,选择合适的观测方式。
对于主体结构的整体沉降观测,可以采用全站仪进行三维位移的测量;对于建筑物的局部沉降观测,可以采用水准仪进行垂直位移的测量;对于地基的沉降观测,可以采用应变测量仪进行应变变化的监测。
四、数据处理1.观测数据的处理观测数据的处理包括数据的录入、数据的校验和数据的分析等步骤。
观测数据应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录入,并进行校验,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观测数据的分析包括统计分析和趋势分析,以评估建筑物的沉降情况。
2.观测结果的评价根据观测数据的分析结果,对建筑物的沉降情况进行评价。
评价包括沉降的速率、沉降的幅度和沉降的稳定性等指标。
根据评价结果,可以判断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或加固。
五、安全措施1.观测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在进行建筑物沉降观测时,应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确保观测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房屋建筑工程沉降观测方案
房屋建筑工程沉降观测方案一、概述房屋建筑工程的沉降观测是为了监测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的沉降变形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沉降引起的安全隐患,保障建筑物的安全使用。
本方案将围绕沉降观测的目的、方法、仪器设备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
二、目的1. 监测建筑物的沉降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沉降引起的安全隐患2. 为建筑物的维护及修缮提供依据3. 监测建筑物基础的变形情况,为后续工程提供数据支持4. 为设计、施工、维护等环节提供重要参考数据5. 对建筑物的安全使用进行保障和监测三、方法1. 观测方位的选取观测方位应选取建筑物的主要荷载集中区域,包括主要承重墙、柱、梁等结构部位,以及建筑物的四个角落位置。
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细致测量,排除非建筑物荷载作用的影响。
2. 观测仪器的选择(1)测定点应选取在建筑物的不同区域,根据具体建筑物情况采用激光测距仪、全站仪、水准仪、测深仪或应变仪等仪器设备。
(2)测定点应根据建筑物的功能性和结构性进行选取,应用GPS卫星定位技术对获得的测定数据进行精确定位。
3. 观测数据处理(1)采用CAD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生成建筑物沉降观测图(2)建立数据库,对观测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四、仪器设备1. 全站仪全站仪是测量建筑物沉降的主要仪器,采用全站仪可以实现快速准确的测量,可以较好地满足建筑物沉降观测的需求。
2. 激光测距仪激光测距仪是一种准确、灵敏的测量仪器,可以快速实现对建筑物各个部位的测量,并能够得到高精度的数据。
3. 水准仪水准仪用于对建筑物的垂直方向进行观测,可以实现对建筑物沉降的垂直变形情况的监测。
4. 实时数据采集系统实时数据采集系统可以实现对建筑物沉降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存储,方便对数据的管理和处理。
5. GPS卫星定位技术GPS卫星定位技术可以实现对建筑物位置的高精度定位,为建筑物沉降观测提供重要的定位数据。
五、操作流程1. 制定观测计划在进行建筑物沉降观测前,应制定详细的观测计划,包括观测点的选取、观测方式的确定、数据处理方法等。
建筑物沉降监测方案
建筑物沉降监测方案一、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各种建筑物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在建筑物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地基土的性质、建筑物的荷载、施工质量等因素的影响,建筑物可能会发生不均匀沉降。
如果沉降超过一定的限度,将会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甚至危及建筑物的安全。
因此,对建筑物进行沉降监测是非常必要的。
二、监测目的1、及时发现建筑物不均匀沉降的情况,为建筑物的安全使用提供保障。
2、为设计和施工单位提供沉降数据,以便对设计和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和改进。
3、为建筑物的维护和管理提供依据,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三、监测依据1、《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20)2、《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16)3、建筑物的设计图纸和相关技术文件四、监测内容1、建筑物的沉降观测点布置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特点、荷载分布、地质条件等因素,合理布置沉降观测点。
观测点应设置在建筑物的四角、大转角处、沿外墙每 10-15 米处或每隔 2-3 根柱基上。
2、沉降观测的精度要求沉降观测的精度应根据建筑物的允许沉降值和观测目的来确定。
一般来说,对于高层建筑物,沉降观测的精度应不低于二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
3、沉降观测的周期沉降观测的周期应根据建筑物的施工进度和沉降情况来确定。
在建筑物施工期间,应每增加一层观测一次;在建筑物竣工后,第一年应每隔 3 个月观测一次,第二年应每隔 6 个月观测一次,以后每年观测一次,直至沉降稳定为止。
4、沉降观测的方法沉降观测应采用精密水准测量的方法,使用高精度的水准仪和水准尺进行观测。
观测时应遵循“固定仪器、固定观测人员、固定观测路线”的原则,以减少观测误差。
五、监测点的布设1、基准点的布设基准点应布设在建筑物变形影响范围以外,且稳定可靠、便于长期保存的地方。
基准点的数量应不少于3 个,并应定期进行检测和校核。
2、工作基点的布设工作基点应布设在靠近观测点、便于观测的地方。
工作基点的数量应根据观测点的分布情况和观测的需要来确定。
房屋建筑工程沉降观测方案
房屋建筑工程沉降观测方案背景在建房屋建筑工程的过程中,由于地基承载力不足或者工程施工与地基条件不适配等问题,会发生一定的沉降情况。
过度沉降或沉降不均,都会对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产生影响,甚至造成房屋倾斜和破坏。
因此,在建筑物工程施工过程中,进行沉降观测,及时发现沉降变形情况,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沉降观测方法观测点布设及数量在建筑物沉降观测时,需要在建筑物周围设立一定数量、位置合适的沉降观测点。
沉降观测点数量不应少于4个,位置应尽可能均匀地布置在建筑物周围。
观测点应主要布置在靠近建筑物的地方,以便及时发现建筑物的沉降情况。
观测时间及频率观测时间应在建筑物施工阶段开始前,工程验收期间和工程交付验收后进行,总观测周期不应少于6个月。
在观测期间,对于建筑物施工过程中的不同阶段,需要设置不同的观测频率:•地基处理后至浇筑地下室顶板之前,应以每天1次的频率进行观测。
•浇筑地下室顶板后至建筑物封顶之前,应以每周1次的频率进行观测。
•建筑物封顶后至建筑物交付验收之前,应以每月1次至每季度1次的频率进行观测。
观测方式沉降观测可以通过自动化观测和手工观测两种方式进行。
自动化观测法自动化观测法使用沉降仪器进行观测,采用数据采集系统进行数据自动记录和处理。
自动化观测法适用于沉降趋势分析和沉降评估,具有高效、准确、自动化和实时性等特点。
手工观测法手工观测法是指通过现场测量的方式进行观测,手工测量仪器包括水准仪、经纬仪等。
手工观测法适用于对于沉降现象进行详细的现场观测和分析,对沉降达到一定程度时,也可以进行有效的变形监测。
观测数据处理与评估经过观测数据的采集,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进而进行沉降的评估。
观测数据处理步骤如下:•通过观测数据分析建筑物沉降趋势,发现沉降是否存在异常,以及异常原因,对沉降趋势的评估有很大帮助。
•通过观测点的坐标测量,分析得到各观测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差或移动量,以此来评估建筑物沉降是否平缓、均匀,是否超过了允许的范围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二0—四年^一月二十九日
建筑物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沉降观测的原则
观测精度的要求
观测人员及设备
四. 沉降观测设置 五、 沉降观测要求
郑州弗雷森技术中心工程
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
. 建筑物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沉降观测点位H详见墙柱平面图,沉降观测应符合《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的要求;沉降观测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测量单位承担, 沉降观测点.基准点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保护措施,避免破坏;本丄程的变形测量级别为二级,使用仪器型号及测量方法应符合规范规定。
沉降观测的原则
沉降观测自始至终要遵循“五定'原则,所谓'五定是指沉
降观测中所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被测建筑物上的观测点要稳
定;所用仪器、设备要固定;观测人员要固定;观测路线、尺位.
程序和方法要固定,观测时的环境条件要基本一致。
以上措施基本
上能减少观测误差的不定性,使观测的结果具有统一的趋向性,保
证各次复测结果与首次观测的结果可比性更一致,使反映的沉降量
观测值更真实。
观测精度的要求
图纸设计要求,采用二等测量精度水准测量,水准测量要用闭合法。
二等水准测量各项观测指标要求如下:
往返转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Ah = 2>-2?心^/;, n—表示
测站数(或All = ^rt-^/7<LO X>/L中L(Km)表不观测线路距
离)
2. 前后视距:W30m
3. 前后距视差:Wl.Om
4. 前后视距累积差:W3・0m
5. 沉降观测点相对后视点的高差容差:三1.0mm
6. 水准仪精度采用N2级别。
四. 沉降观测设置
根据编制的工程施测方案及确定的观测周期,首次观测应在观测点标志或安装稳固后进行。
现场临时水准基点应设置在距基坑开挖边线20M以外,且至少两点可以通视。
水准基点埋设稳固后,按照制定的水准路线将高程引至水准基点。
沉降观测施测前应对水准基点进行复核,确保水准基点
的准确。
水准基点的制作及埋设见下图
混凝土基木水准标石单位(mm)
根据图纸要求沉降观测点设在结构柱上共计17个,具体位置见附图
◎ ®
21BC®
&
©
® 0® ®沉降观测点埋设方法见下图
1023
150 PCO
字外地坪
五.沉降观测要求首次观测的沉降观测点的高程是以后各次观测用以比较的基础,其精度要求很高,施测时应采用N2级水准仪,钢合金钢尺,并且每个观测点的首次高程应在同一观测条件下两次观测确定。
地上一层施工时,按图纸设计要求在+500mm处设置永久沉降观测点。
然后每施工完一层就观测一次,直至主体封顶。
如突然发生严重裂缝或大量沉降等特殊情况,应增加观测次数。
a)沉降观测中的注意事项
沉降观测采用闭合路线,做到定机,定人,定线路。
施测前仪器必须经过校检,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沉降观测中的前后视距应尽可能相等,仪器到水准尺的距离不大于
30m,施测中,前后视观测必须用同一根水准尺。
观测时,水准尺应和地而垂直,不得倾斜。
在同一测站观测各沉降点时,当读完所有观测点的读数后应回测
后视点,两次同一后视点的读数差不得超过土1mm。
沉降观测的次数与频率应根据施工进度进行。
一般施工阶段每上
升一层结构观测一次,直至结构封顶。
装饰工程完毕后观测一次,移交业主前再观测一次,如遇到突然发生严重裂缝或严重变形等特殊情况,增加观测次数。
六.观测人员及设备
测量小组人员:
测量设备
观测的结果应及时整理成果资料,及时上报监理,工程竣工后, 做为竣工资料整理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