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上海市高考改革方案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2014年上海市部分普通高校专科层次实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2014年上海市部分普通高校专科层次实行依法自主招生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法规类别】高等教育【发文字号】沪教委学[2014]1号【发布部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发布日期】2014.01.02【实施日期】2014.01.02【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2014年上海市部分普通高校专科层次实行依法自主招生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沪教委学〔2014〕1号)各有关高等学校:为进一步深化本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做好普通高校招生改革试点工作,我委制定了《2014年上海市部分普通高等学校专科层次实行依法自主招生改革试点方案》(见附件),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附件:2014年上海市部分普通高校专科层次实行依法自主招生改革试点方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2014年1月2日附件2014年上海市部分普通高校专科层次实行依法自主招生改革试点方案依据国家有关法规以及《教育部关于〈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我市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所需配套政策的函〉的复函》(教发函〔1999〕148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教学〔1999〕3号)、《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12年本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相关工作的通知》(沪教委学〔2011〕99号)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12年本市部分普通高校专科层次依法自主招生试点应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通知》(沪教委学〔2011〕100号)等文件精神,2014年本市将继续在部分高校专科层次实行依法自主招生改革试点。
一、指导思想贯彻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透明原则,坚持学生为本,坚持德智体美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以有利于高校招生考试安全稳定开展,有利于促进高中阶段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推动高校依法行使办学自主权,有利于体现考生与高校依法自主双向选择的平等权利。
二、试点内容试点院校继续开展专科层次依法自主招生,由试点院校依法自主进行入学考试、自主确定入学标准、自主实施招生录取。
2014年高考改革具体内容
2014年高考改革具体内容1、科目设置:3+文综(或理综)。
“3”指语文、数学(分文科数学和理科数学)、外语;文综指政治、历史、地理,理综指物理、化学、生物。
各科考试内容为必修+选修(以考试说明为准)2、科目组合:考试科目组合按照高等学校招生专业分为文科类(含外语类,下同)专业、理科类专业、体育类专业、艺术类(含音乐和美术,下同)专业科目组合。
文科类专业的考试科目组合:必考科目为语文、数学(文科)、外语;指定选考科目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理科类专业的考试科目组合:必考科目为语文、数学(理科)、外语;指定选考科目为物理、化学、生物体育类专业的考试科目组合:必考科目为语文、数学(理科)、外语,指定选考科目为物理、化学、生物专业选考科目为体育术科。
艺术类专业的考试科目组合:必考科目为语文、数学(文科)、外语,指定选考科目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专业选考科目为音乐术科或美术术科。
外语类专业及对外语有特殊要求的专业需加考口语,口语分A、B、C、D四个等级呈现。
3、成绩处理:各科以原始分呈现,语数外卷面满分各150分,文综(理综)卷面满分300分,四科卷面总分750分。
其中理综分值构成为物理110分、化学100分、生物90分。
文综目前有两种方案在讨论:一为政治110分、历史100分、地理90分;二为各科100分。
4、学业水平考试制度:1、考试科目:近期文科、艺术生考物理、化学、生物,理科、体育生考政治、历史、地理,中期所有考生语数英政史地理化生九科全考2、考试内容:学科课程标准的共同必修内容90%和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普通高中选修课开设指导意见>的通知》(粤教研[2005]7号)中指定的选修内容10%,全部采用选择题形式,由全省统一组织考试、统一阅卷。
3、成绩处理:卷面分100分,得分结果分A等(90-100)、B等(75-89)、C等(60-74)、D等(59分以下)。
4、考试安排:目前全省有两种意见在征求:一为在每届高中的第三、第五学期的期末(大约1月份)进行,考试时间100分钟,每个学生在高中阶段有两次考试机会,考试结果以两次测试的较高等级计算;二为在每届高中的第四、第五学期的期末(大约7、1月份)进行,其他相同。
2014上海开始实施新的异地高考政策
2014上海开始实施新的异地高考政策
上海异地高考条件已出,需要外地生父母缴纳社保达到一定积分后,取得居住证A才可就地高考,但上海异地高考缺少操作基础,真正实施至少要等到2014年高考。
上海异地高考新政策至少2014年实施
11月22日,上海市政府法制办发布消息,从即日起到12月2日,上海就《上海市居住证管理办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居住证管理办法”被视为上海实施异地高考方案的人口信息管理基础。
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对于外来人口的“积分制”管理,持《居住证》A证的人员,其子女按照规定可在上海参加中考、高考。
办法的征求意见稿中规定,在上海有合法稳定职业和合法稳定住所,参加上海市社会保险,且积分达到规定分值的境内来沪人员,可以申请办理《居住证》A证。
积分指标体系尚未公布,2013年的高校招生方案已经推出。
上海的高校招生对象中,仍然包括了“本市户籍”和“非本市户籍”两类。
前者是“具有上海市常住户籍的高中阶段学校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后者则包括了9类近年来逐渐获得本地高考资格的学生。
事实上,上海在异地高考问题上是在逐渐迈出脚步的。
2013年,有9类非上海户籍考生可以在上海市参加全国高考,而2010年只有8类人可以参加,2006年为6类。
虽然从今年春开始,上海即承诺将在年底出台上海异地高考
新政策,但显然,由于居住证方案尚未定稿、积分制细则有待公布,“异地高考”缺少操作基础,真正试行的时间表,至少要在2014年以后。
2014高考改革:各省份出台高考新方案汇总
高考改革:各省份出台高考新方案2014高考改革:各省份出台高考新方案汇总2014年高考已过去,2015年高考正悄悄走来。
这周起,新一届高三生将正式进入备战高考的冲刺学年。
经过12年的“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的岁月后,他们将挑战这“人生中最公平的一次机会”。
如果说“学霸”、“学渣”是孩子无奈含泪的调侃和自嘲,那么打破“一考定终身”、不再“唯分取人”等传播甚广的口号就是中国教育改革道路上充满正能量的第一步。
每个时代,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高考经历。
2013年起,一场如何打破“一考定终身”的争论再次引发对高考改革乃至中国教育改革的争议热潮。
2014年,这一场考试的改革正在争议和质疑声中修正前行,牵动着亿万学子及其父母的心,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英语是否滚出高考圈”之后,仍有文理是否分科?是否实行一年多考?高考改革试点工作怎么开展等问题值得深思。
为此,未来网派出记者对高考改革进行深入探讨和了解,推出“中国教育改革”系列报道。
让我们一起来求证,中国教育改革将走向何方吧。
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教育部长袁贵仁表示,高考改革方案已有初步意见,将力争在今年7月底之前出台。
7月已过,仍无消息。
如是,高考改革存在明显“分水岭”:一边是踊跃提供“颠覆性设想”的民间方案,一边是一再失约仍在“传说”中的高考改革方案。
教育部的改革方案迟迟难以出台,有些地方已经有些迫不及待。
记者了解到各省“抢跑”2014年高考改革的相关情况,并为此征求专家意见。
北京高考改革三大亮点引关注对于备受关注的北京市中高考改革方案,据北京市“两会”上相关负责人透露,将有三大亮点:亮点1:考试难度或降低“要降低中高考难度。
高考要少出偏题怪题,不要人为设置障碍。
”北京市副市长杨晓超表示,相关政策其实是引导性的,引导初中或高中阶段课程安排不要一味的数理化,而要培养孩子各方面的综合素质。
根据中高考改革方案,2013年高考难度并非例外,未来的高考将继续维持低难度状态。
对我国新高考方案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思考与政策建议——浙江、上海2014年高考改革学业水平考试方案商榷
对我国新高考方案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思考与政策建议——浙江、上海2014年高考改革学业水平考试方案商榷近年来,我国高考制度的改革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其中,浙江、上海在2014年率先推出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方案,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和讨论。
本文将对该方案进行思考与商榷,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首先,我要表达对浙江、上海2014年高考改革学业水平考试方案的认可之处。
该方案通过将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分数的考核范围,使考生的评价更加全面和客观。
传统高考过于追求单一的成绩,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创造力的培养。
而学业水平考试则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然而,我对该方案也存在一些疑虑和质疑。
首先,学业水平考试是否真正能够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仍然存在争议。
毕竟,长时间以来,高考成绩一直被视为评判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准,改变这种认知需要时间和努力。
其次,学业水平考试对于学生的压力可能会加大。
原本只需要备战一次高考的学生,现在还需要备战一次学业水平考试,这无疑给他们增加了额外的负担。
此外,学业水平考试对于学校和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资源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支持和保障,可能造成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增加教育的二元结构。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首先,应该加大对学业水平考试的宣传力度。
只有全社会都充分了解和认同这一改革,才能够更好地推行和贯彻。
其次,要加强学业水平考试的评价方式。
可以引入多元化的评价手段,注重关注学生的实际能力和个人特点。
同时,要建立起科学公正的评价体系,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第三,应该加强教师的培训和引导,提高其对学业水平考试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只有教师具备了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备考。
此外,要加大对中小学教育资源的投入,确保学校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环境和教育资源,避免二元结构的产生。
综上所述,浙江、上海2014年高考改革学业水平考试方案在推动高考制度改革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
2014上海新异地高考政策:对务工随迁子女开放
2014上海新异地高考政策:对务工随迁子女
开放
2014年起,上海将实施与《上海市居住证管理办法》相衔接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沪升学考试的具体方案,届时,符合相关条件的随迁子女可在沪参加相应义务教育后升学考试。
上海市政府官方微博30日公布“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升学考试方案”。
据知,《上海市居住证管理办法》已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待与国家有关管理办法充分衔接后发布实施。
《方案》提出,要以“上海市居住证管理制度”为依据,提供有梯度的公共服务,有序推进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升学考试工作。
《方案》明确,进城务工人员符合上海市进城务工人员管理制度规定的基本要求,并达到一定积分的,随迁子女可在沪参加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接受高中阶段教育,包括普通高中教育或中等职业教育;其子女在上海参加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并完成高中阶段完整学习经历后,可在上海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
2014高考改革最新方案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作出全面部署,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明确要求。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考试招生制度不断改进完善,初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考试招生体系,为学生成长、国家选才、社会公平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对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国民素质、促进社会纵向流动、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这一制度总体上符合国情,权威性、公平性社会认可,但也存在一些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主要是唯分数论影响学生全面发展,一考定终身使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区域、城乡入学机会存在差距,中小学择校现象较为突出,加分造假、违规招生现象时有发生。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现就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从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科学选拔各类人才和维护社会公平出发,认真总结经验,突出问题导向,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供有力保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育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
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坚持正确育人导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着力完善规则,确保公平公正。
把促进公平公正作为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加强宏观调控,完善法律法规,健全体制机制,切实保障考试招生机会公平、程序公开、结果公正。
体现科学高效,提高选拔水平。
增加学生选择权,促进科学选才,完善政府监管机制,确保考试招生工作高效、有序实施。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转发《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关于2014年上海市普通高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转发《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关于2014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高三4门科目考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法规类别】高等教育【发文字号】沪教委基[2013]78号【发布部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发布日期】2013.09.30【实施日期】2013.09.30【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转发《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关于2014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高三4门科目考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沪教委基〔2013〕78号)各区县教育局:现将《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关于2014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高三4门科目考试的实施意见》转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各年级相应科目的考试成绩可以作为该科目本学期学校的期末考试成绩。
附件: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关于2014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高三4门科目考试的实施意见上海市教育委员会2013年9月30日附件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关于2014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高三4门科目考试的实施意见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通知》(沪教委基〔2009〕53号)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沪教委基〔2009〕77号)等文件精神,为做好2014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高三4门科目考试的考务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考试2014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由全市统一命题、统一评卷,各区(县)招生考试机构负责考试的组织和实施工作。
各科目考试的命题原则和要求按照《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关于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沪教委基〔2011〕25号)执行。
2014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高三年级科目设定为: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
语文、数学、思想政治以书面笔试形式进行;外语含书面笔试(包括听力)和口语测试,口语测试单独组织。
高考改革新方案2014
高考改革新方案2014高考改革新方案2014引言高考作为中国高中学生普遍面临的一项重要考试,一直以来备受争议。
为了改革高考制度,提高教育质量,教育部在2014年出台了新的高考改革方案。
本文将对该方案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和分析。
背景高考是中国学生升学的一项重要考试,对于考生的学习成绩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传统的高考制度存在一些问题,如过度应试化、对学科能力的片面评价以及对综合能力的考查不足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育部开始研究并推行高考改革。
新方案内容2014年高考改革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考试科目调整新方案对考试科目进行了调整,主要是将考试科目从文理科分为综合科和专业科。
综合科包括语文、数学、外语和综合素质评价,专业科则包括文科和理科两个专业科目。
综合素质评价新方案引入了综合素质评价,旨在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个性发展。
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包括学业水平、体质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评价。
联考改革新方案取消了地方自主命题,改为实行全国统一卷面,以减轻学生的备考负担和改善考试公平性。
同时,新方案还对考试题型和分值进行了调整,增加了主观题和能力考查题的比重。
录取方式改革新方案对录取方式进行了改革,提出了综合评价录取和差额招生的概念。
综合评价录取是指根据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和高考成绩,综合考虑录取;差额招生则是指在满足一定条件的前提下,对某些示范性高中的学生给予优惠录取。
分析及评价新方案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高考制度存在的问题,增加了综合素质评价的比重,提高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
全国统一卷面的实行也确保了考试的公平性,减轻了学生备考的压力。
然而,新方案也面临一些挑战和争议。
首先,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实施还存在一定困难,评价体系的建立和评价方法的标准化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累积。
其次,全国统一卷面可能会导致一些地区教育资源的不平衡,考生们可能面临来自全国各地的竞争。
综合评价录取和差额招生的改革也需要一定的配套政策和机制来保证公平性和有效性。
2014年上海高考英语题型或将作重大调整
2014年上海高考英语题型或将作重大调整第一篇:2014年上海高考英语题型或将作重大调整2014年上海高考英语题型或将作重大调整网友透露2014年上海高考英语题型变革方案。
版本一:1.语法题由16分变成15分,通过两篇语段的填词来考核,可能有提示词(进行词性转换、时态、语态、非谓语变化等考核),可能没有提示词(进行从句连接词、冠词、介词等填写的考核)。
2.阅读中的matching题型(5分)没有了。
3.阅读中的回答问题多一题(2分)。
4.阅读的选择题中多一题(2分)。
5.翻译5句分值调整到:4-4-4-5-5,共22分。
版本二:1.语法部分:2篇共15空,15分(取消原来的语法选择题,改为用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2.考虑到学生答题时间的问题,删去一篇配对的阅读理解3.一共多出6分,2分放在阅读选择题部分,2分放在阅读回答问题部分,2分放在翻译(满分22分,各小题分值为4,4,4,5,5)请2014年高考的同学注意题型变化.第二篇:2014年上海高考英语新题型练习二Part-2Directions: Read the following passage.For some blanks, there is a word given in the brackets.Fill in each of these blanks with the proper form of the given word.Fill in the other blanks with words that are correct in structure and proper in meaning.(A) One day, when I was working as a psychologist in England, an adolescent boy showed up in my office.It was David.He kept25(walk)up and down restlessly, his face pale, and his hands shaking slightly.His head teacher had referred him to me.“Thisboy has lost his family,” he wrote.“He is understandably very sad and refuses to talk to others,26I’m very worried about him.Can you help?”I looked at David and showed him to a chair.How could I help him? There are problems psychology doesn’t hav e the answer27, and which no words can describe.Sometimes the best thing one can do is to listen openly and sympathetically The first two times we met, David didn’t say a word.He sat there, only28(look)up to look at the children’s drawings on the wall behind me.I suggested we play a game of chess.He nodded.After that he played chess with me every Wednesday afternoon—in complete silence and without looking at me.It’s not easy to cheat in chess, but I admit I made sure David won once or ually, he arrived29than agreed, took the chess board and pieces from the shelf and began setting them up before I even got a chance to sit down.It seemed as if he enjoyed my company.But why did he never look at me?“Perhaps he simply needs someone30(share)his pain with,”I thought.“Perhaps he senses that I respect his suffering.” Some months later, when we were playing chess, he looked up at me suddenly.“31’s your turn,” he said.After that day, David started talking.He got friends in school and joined a bicycle club.He wrote to me a few times about his biking with some friends, and about his plan to get into university.Now he had really started to live his own life.Maybe I gave David something.But I also learned that one—without any words—can reach out to 32person.All it takes is a hug, a shoulder to cry on, a friendly touch, and an ear that listens(B)Some years ago, writing in my diary used to be a usualactivity.I would return from school and33(spend)the expected half hour recording the day’s events, feelings, and impr essions in my little blue diary.I did not really need to express my emotions by way of words, but I gained a certain satisfaction from seeing my experiences forever34(record)on paper.After all, isn’t accumulating memories a way of preserving the past?When I was thirteen years old, I went on a long journey on foot in a great valley,35(well-equip)with pens, a diary, and a camera.During the trip, I was busy recording every incident,name and place I came across.I felt proud to be spending my time36(productive), dutifully preserving for future generations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my travels.On my last night there, I wandered out of my tent, diary in hand.The sky was clear and lit by the glare of the moon, and the walls of the valley looked threatening behind their screen of shadows.I automatically took out my pen….At that point, I understood that nothing I37(write)could ever match or replace the few seconds I allowed myself to experience the dramatic beauty of the valley.All I remembered of the previous few days were the dull characterizations I38(set)down in my diary.Now, I only write in my diary when I need to write down a special thought or feeling.I still love to record ideas and quotations that strike me in books, or observations that are particularly meaningful.I take pictures, but not very often—only of objects39I find really beautiful.I’m no longer blindly satisfied with having something to remember when I grow old.I realize that life will simply pass me by if I stay behind the camera, busy40(preserve)the present so as to live it in the future.I don’t want to wake up one day and have nothing but a pile of pictures and notes.Maybe I won’t have as many exact representations of people and places;maybe I’ll forgetcertain facts, but at least the experiences will always remain inside me.I don’t live to make memories—I just live, and the memories form themselves.Key:25.walking 26.and 27.to28.looking 29.earlier 30.to share 31.It32.another33.spend 34.recorded35.well-equipped36.productively 37.wrote38.had set 39.which / that 40.Preserving第三篇:2014年上海高考英语新题型练习一2014年上海高考英语新题型——语法填空专练及解题技巧解“语法填空”题的一般步骤:一、浏览全文把握语篇浏览全文的目的是把握其大意,为下一步“填空”做好“语义”上的准备,因为“语义”决定着空白处应填一个什么意思的词语并采用什么样的语法形式。
2014年最新国家出台高考招生改革新方案
2014年最新国家出台高考招生改革新方案2014年最新国家出台高考招生改革新方案2014-09-10 来源: 浏览:1这次高考改革按照统筹规划,试点先行,分步实施,有序推进的原则。
2014年,上海市和浙江省将分别出台新的高考方案,今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一学生将率先实施新方案,高二高三继续实施现行高考方案。
不试点的地区,仍实行现行高考方案。
“从教育部公布的方案来看,江苏今年秋季入学的新高一应该不会实施新的高考改革,最早也要从明年新高一开始,也就是2018年具体实施。
”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江苏新的高考方案正在紧锣密鼓制定之中,将会加紧调查和征询社会意见,新方案的出台只能说“为期不远”。
从2005年起,江苏高考开始自主命题。
但此次在实施意见中提到,将加强国家教育考试机构、国家题库和外语能力测评体系建设,2015年起增加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
这也引来一片猜疑之声,江苏将采用全国卷还是继续实行自主命题?考试院有关人士介绍,江苏卷在全国试卷评比中质量优秀,应该会继续实行自主命题。
改革亮点解读上海、浙江将分别出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从2014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起开始实施。
试点将为其他省(区、市)高考改革提供依据。
那么,从目前公布的高考考试方式看究竟会产生哪些影响呢?对江苏来说,又将有哪些启迪?变化1 考试科目“语数外+3”,文理不分科在公布的实施意见中,对于高考考试科目这一块的描述是,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将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高考成绩计算方式改变。
高考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
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将由学生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
江苏目前实行的是“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高考方案,以后江苏高考会有什么变化?江苏影响语文变难,数学变简单外语教学可能被“提速”从2008年至今,江苏实行的是“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高考方案,“3”指统考的语文、数学、外语。
高考改革新方案2014
高考改革新方案20142014年,高考改革方案出台,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这一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对于学生、家长、教育机构以及整个社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就高考改革新方案2014进行详细的解读和分析,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首先,高考改革新方案2014对考试科目和内容进行了调整。
新方案取消了文理分科,将统一的文化课考试科目分为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六门科目。
这样的改革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降低了学科之间的界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同时,新方案也增加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包括体育、艺术、实践等方面的考核,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和全面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其次,高考改革新方案2014对考试形式和内容进行了调整。
新方案取消了传统的高考成绩排名,引入了综合素质评价,将学科成绩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综合素质评价占到了高考总成绩的50%以上。
这样的改革有利于减少对学生的功利性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更好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和能力。
同时,新方案也对高考考试形式进行了调整,采用了更加灵活多样的考试方式,包括开放性题目、实践性考核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再次,高考改革新方案2014对招生政策和录取办法进行了调整。
新方案取消了传统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引入了综合素质评价,高校可以根据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进行录取。
这样的改革有利于减少对学生的功利性教育,促进高校多元化招生,更好地发挥高校的办学特色和优势。
同时,新方案也对高校招生政策进行了调整,鼓励高校招收具有特殊才艺和特长的学生,有利于培养更多具有特色和优势的人才。
综上所述,高考改革新方案2014对于学生、家长、教育机构以及整个社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这一新的高考改革方案,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更好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和能力,促进高校多元化招生,更好地发挥高校的办学特色和优势。
希望广大学生和家长能够对高考改革新方案2014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积极配合和支持教育改革工作,共同努力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高考改革的“上海方案”
高考改革的“上海方案”作者:熊丙奇来源:《高考金刊·理科版》2014年第12期作为全国进行高考改革试点的两个省市之一,上海于9月19日公布了《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下文简称《方案》)。
《方案》的主要改革内容要从2017年实施,但也有部分改革涉及目前的高三学生。
因此,可以说高考改革对所有学生、学校都有影响。
理性认识高考改革带来的变化,对学生积极准备高考、度过更有意义的高中生活十分重要。
高二、高三生面临怎样的变化《方案》对当前高二、高三学生的影响主要有四方面,包括高考加分、自主招生、春季高考以及高考复读。
一是艺术、体育特长生加分调整。
《方案》要求,要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
大幅减少、严格控制考试加分项目,2015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
这意味着,从2015年高考,也就是目前的高三起,艺术和体育特长加分将被取消,那些有艺术、体育特长的学生,获得加分的希望将减少。
调整高考加分项目,会对有希望获得艺术、体育特长加分的学生带来一定影响,但《方案》也提到,“确有必要保留的加分项目,应合理设置加分分值”。
因此,这在执行过程中有一定的变数。
从民生政策对公众的影响看,治理高考加分,主要是打击加分教育和加分造假,但不能误伤真有艺术和体育特长的学生,即便一刀切取消加分,那么也应该有一个适应期,另外,还需在取消行政部门主导的加分之后,将特长评价纳入高校自主招生体系中。
二是自主招生调整。
根据《方案》,从2015年起,高校的自主招生将移到高考之后。
这对自主招生带来的变化可能包括以下方面:首先,“北约”“华约”“卓越”三大联考解体,高校将高考成绩作为申请自主招生的笔试成绩,在高考之前,考生的心思可能会全部集中在高考之上。
其次,高考之后的自主招生,如果把高考成绩作为申请依据,那么,应该在高考成绩公布之后启动,即6月底。
假如教育部门要求高校在7月初完成自主招生,由于受时间限制,自主招生的名额将减少,而学生选择学校的机会也不多。
2014上海高考
2014上海高考2014年上海高考2014年是上海高考的一个重要年份,也是考生们渴望进入大学的关键时刻。
高考是中国学生一生中最重要的考试之一,在决定他们的未来发展方向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考试内容、改革措施和成绩分析等方面对2014年上海高考进行详细的介绍。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2014年上海高考的考试内容。
2014年上海高考的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理综和文综。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科目,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数学考察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运算能力。
外语则考察学生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理综和文综分别考察学生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2014年,上海高考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一项重要的改革是取消了文理分科,所有学生统一参加理综和文综的考试。
这项改革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的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备考难度。
为了帮助学生适应这个改革,教育部门组织了一系列的培训班和辅导课程,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辅导材料。
除了改革措施,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上海高考的考试难度也有所增加。
为了更好地选拔优秀的学生,考题的出题者更加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数学考题增加了一些综合题和应用题,要求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语文和外语的阅读材料也更加贴近生活,考察学生的阅读和分析能力。
不仅考试内容和难度有所改变,2014年上海高考的成绩分析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根据统计数据,2014年上海高考的平均分相比往年有所提高。
这一数据反映出学生们对考试内容的适应程度也在提高,他们更加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不是单纯地追求高分。
此外,2014年上海高考的录取率也有所提高,更多的学生有机会进入理想的大学。
2014年上海高考的改革和成绩分析都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启示。
改革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而成绩分析则告诉我们,高分并不是唯一的目标,学生们应该注重自身的成长和发展,而不仅是追求好成绩。
上海高考改革方案
上海高考改革方案2014年上海高考改革方案距离2014年高考还有两个多月,上海市教委公布《2014年上海市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工作办法》,2014年本科仍将采用“3+1”考试科目设置,高职(专科)考试科目为3门。
据悉,2014年市属高校拟在沪招4.78万人,5月上中旬填本科志愿。
考试科目中,必考科目为语、数、外,其余6选1(政、史、地、物、化、生),满分600分。
上海考生报考外省市相应高校继续加20分。
16种情况可以加5分到20分。
考生志愿填报时间第一次填报考前填报——本科志愿(含军事、公安类专科)填报时间为5月上中旬。
第二次填报考后填报——高职(专科)志愿(除公安、军事类专科外)填报时间为7月下旬(本科专业录取工作结束后)。
考试的类别与科目1.表中科目设置的“3”,指、数学、外语等3门文化基础课科目。
其中,外语设有听力考试,成绩计入总分;数学分文史类试卷和理工农医类试卷。
2.表中科目设置的“1”,指相关课程科目,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及生命科学等6门课程中的1门。
文科考生可在政治、历史及地理中任选1门;理科考生可在物理、化学及生命科学中任选1门。
为了有助于高校公平录取,2014年仍沿用往年方法进行分值调整,即在考试评分后,按文、理两类分别对相关课程科目的成绩进行调整,并以调整分计算“3+1”的总分。
3.凡在上海市报考普通高校本科的考生,须参加“3+1”的统一考试。
“3+1”的总分满分为600分,其中、数学、外语和相关课程科目满分均为150分。
仅报考高职(专科)的.考生,只需参加“3”的统一考试。
“3”的总分满分为450分,其中、数学和外语科目的满分均为150分。
怎样冲刺高考?课本是学习的基础,但是不同时期,课本的学习方法是不同的。
刚入学时,我们可以按部就班按照课本顺序学习,先易后难,循序渐进。
但是到了现在,离高考没有几天了,学习课本的方法就不一样了。
这里讲的课本,不单单是指的教材,它包括以下几种:课本、讲能力的参考书、按知识点分类的参考书、各种学习班的讲义、各种考试卷,这几种中,最重要的是课本和按知识点分类的参考书两种。
上海市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现将《上海市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2014年9月18日上海市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支撑服务国家和上海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结合上海实际,现就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考试招生制度不断改进完善,为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国民素质、促进社会纵向流动、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学生成长、国家选才和社会公平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其权威性、公正性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
在此过程中,本市按照国家总体部署,进行了积极探索。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培养多样化高素质人才提出更高要求,人民群众对接受优质、公平和多样的教育提出更高期盼。
本市现行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在评价标准、选拔方式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唯分数论、一考定终身、学生选择性不够和过度偏科等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立德树人,以有利于促进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有利于科学选拔和培养人才、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公正为基本出发点,按照国家总体要求,通过深化改革,构建更加公平公正、更加科学合理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为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支撑服务。
(二)基本原则1.坚持素质教育导向。
着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通过优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功能,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更多机会、更大舞台。
2.确保公平公正公开。
把促进公平公正作为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
上海高考方案
上海高考方案
自从教育部门的一系列改革方案出台后,各地高考逐渐走向多元化,上海也不例外。
为了更好地实现高考制度的改革,上海市于近年来先后出台了几个高考方案,各有特点。
一、2014年高考方案
2014年,上海市教委发布了新的高考方案,其中包括了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新高考方案,并作出了一些本地区的调整。
根据这个方案,上海取消了鼓励类招生和走读生招生,并且实行了科学分类招生,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一视同仁。
此外,上海还推行了“文、史、哲”选考以及优化了地理、生物、化学、历史等科目的考试内容。
二、2016年高考方案
2016年,上海市再次发布高考方案,主要着眼于数学、英语、信息技术等科目的改革,并着重考虑到不同类型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该方案新增文科数学必修内容,增加写作、口语考试等方式检
测英语水平,理科数学和等级考试取消了有关大题的规定,并实
行了网络授课和网络考试等创新项目。
三、2019年高考方案
上海市教委2019年发布的高考方案又在前年的改革成果上,
做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工作。
该方案进一步深化了选考科目的适应性,推行新课改中双学科“强基计划”,以及英语听说考试和小题独立计时的新措施。
此外,针对大学生的自主招生也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方便选择自己的学
习方向和实现自我价值的追求。
总结
上海市高考方案的逐步改进,无疑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也
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广大考生和践行素质教育理念的需要。
上海
市教育部门的改革让更多的学生更加自由和有选择性地去选择自己的未来,无疑会让上海市成为更加受人尊敬和热爱的城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上海市高考改革方案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支撑服务国家和上海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结合上海实际,现就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考试招生制度不断改进完善,为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国民素质、促进社会纵向流动、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学生成长、国家选才和社会公平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其权威性、公正性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
在此过程中,本市按照国家总体部署,进行了积极探索。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培养多样化高素质人才提出更高要求,人民群众对接受优质、公平和多样的教育提出更高期盼。
本市现行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在评价标准、选拔方式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唯分数论、一考定终身、学生选择性不够和过度偏科等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立德树人,以有利于促进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有利于科学选拔和培养人才、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公正为基本出发点,按照国家总体要求,通过深化改革,构建更加公平公正、更加科学合理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为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支撑服务。
(二)基本原则1.坚持素质教育导向。
着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通过优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功能,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更多机会、更大舞台。
2.确保公平公正公开。
把促进公平公正作为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
在以考分为依据的基础上,实施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追求更高水平的公平。
健全制度机制,切实保障考试招生程序公开、结果公正、监督有力。
3.提高人才选拔水平。
适应经济社会转型发展需要,遵循科学的人才选拔与培养规律,逐步建立多元多维评价体系,充分体现学生全面发展导向,科学评估学生综合素质状况,更多展示学生个性特长。
增强高等学校与学生相互选择的多样性和匹配度,促进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促使一批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4.注重系统综合改革。
正确处理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的关系,循序渐进、稳妥实施,为未来进一步深化考试招生综合改革筑牢基础、拓展空间。
正确处理教育综合改革整体设计与考试招生改革重点突破的关系,做好各项教育改革的衔接配套工作。
正确处理教学与考试、考试与招生、招生与管理等关系,强化考试招生改革与人才培养的协同性。
(三)改革目标2014年启动本市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2017年整体实施。
到2020年,初步建立符合教育规律、顺应时代要求、具有上海特点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
调整统一高考科目,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建立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程序透明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模式。
二、主要任务和措施(一)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1.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设置。
从2014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设置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信息科技、体育与健身、艺术、劳动技术13门科目。
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一门课程,避免过度偏科。
2.实行合格性考试与等级性考试。
合格性考试内容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的基础型课程要求为依据,考试成绩合格是高中学生取得毕业资格的必要条件;等级性考试内容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的基础型和拓展型课程要求为依据。
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6门科目设合格性和等级性考试。
高中学生在完成基础型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可根据自身特长和兴趣,选择学习其中3门科目并参加相应的等级性考试。
上述6门科目的合格性和等级性考试,由全市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考试、统一阅卷,确保考试安全有序、成绩真实可信。
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仅设合格性考试,参加统一高考的学生,可以用统一高考科目考试替代相应科目的合格性考试;信息科技科目目前仅设合格性考试。
体育与健身、艺术、劳动技术3门科目仅设合格性考试,根据本市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平时表现,综合测评并确定其合格性成绩。
通过专项督导和社会监督,依托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平台,动态监控教学过程和结果。
3.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安排。
各科目考试分散在高中三年,随教随考随清,为普通高中根据教学规律和学生实际,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开展教学改革、办出学校特色创造条件。
各科目的合格性和等级性考试,高中生只能参加一次。
逐步探索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向不同年级学生开放、提供两次及以上考试机会的可行性。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允许社会考生参加。
4.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呈现方式。
合格性考试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呈现。
等级性考试成绩以合格性考试成绩合格为基础,按照等第呈现为A、B、C、D、E五等,分别占15%、30%、30%、20%和5%。
(二)建立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1.构建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综合素质评价要突出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客观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整体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综合素质评价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
综合素质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状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修习课程及其学业成绩、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身心健康信息、兴趣爱好与个人特长等。
启用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化平台,建立客观、真实、准确记录信息的监督机制。
2.积极稳妥推进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的使用。
2017年起,推动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在自主招生等环节中开始使用。
高等学校应提前公布具体使用办法,使用情况必须规范、公开。
(三)深化统一高考考试科目改革1.调整统一高考科目。
2017年起,本市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考试时间安排在每年6月;外语考试一年举行两次,另外一次安排在每年1月。
2.深化外语考试改革。
外语考试包括笔试和听说测试,引导外语教学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
高中生最多参加两次外语考试,可选择其中较好的一次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建设外语标准化考试题库和标准化考场。
外语考试要为今后其他科目逐步推行标准化考试积累经验。
(四)改革统一高考招生录取模式1.高考成绩的构成。
2017年起,高考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学生自主选择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作为高等学校录取的基本依据。
高考成绩总分满分660分。
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每门满分70分。
2.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计分。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成绩在计入高考总分时,由五等细化为A+、A、B+、B、B-、C+、C、C-、D+、D、E共11级,分别占5%、10%、10%、10%、10%、10%、10%、10%、10%、10%、5%。
其中,A+为满分70分,E计40分。
相邻两级之间的分差均为3分。
3.高等学校招生录取的科目要求。
普通本科院校可根据办学特色和定位,以及不同学科专业人才培养需要,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6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中,分学科大类(或专业)自主提出选考科目范围,但最多不超过3门。
学生满足其中任何1门,即符合报考条件。
对于没有提出选考科目要求的高等学校,学生在报考该校时无科目限制。
对于符合报考条件并达到学校投档分数线的学生,高等学校可分学科大类(或专业)提出优先录取的条件。
4.改进高等学校统一录取模式。
2016年起,合并本科第一、第二招生批次,并按照学生的高考总分和院校志愿,分学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和录取。
在此基础上,探索学生多次选择、被多所高等学校录取的可行性,增加高等学校与学生的双向选择机会。
5.改进专科高职统一招生方式。
仅报考专科高职志愿的学生,只计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
专科高职依据统一高考成绩进行录取。
(五)完善和规范高等学校自主招生根据国家统一部署,2015年起,推行自主招生安排在统一高考以后进行。
相关高校依据高考成绩和学校自主考核情况,并参考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
高校要规范并公开自主招生办法、考核程序和录取结果。
(六)继续深化高等学校春季考试招生改革2015年起,将本市本科院校需要通过面试等方式考核学生能力的部分特色专业招生计划投放到春季考试招生中,设立面试(或技能测试)环节。
春季考试招生范围由历届生扩大到高中应届毕业生,依据统一考试成绩、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面试(或技能测试)情况进行录取。
(七)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和招生1.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招生录取制度。
健全与普通高等学校相对分开、符合职业教育特征的专科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
在现有基础上,2017年起,在本市专科层次依法自主招生中,高中生应参加报考学校组织的职业适应性测试。
专科高职院校依据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职业适应性测试情况和综合素质评价信息进行录取,为深化普职融通、改革普通高中课程创造条件。
优化“三校生”参加本市专科层次依法自主招生机制。
2018年起,专科高职院校依据“三校生”的文化素质(中等职业教育的公共基础课学习水平考试、思想品德评价等)和职业技能(专业技能学习记录情况等)进行录取。
2.进一步增强专科高职院校分类招生的吸引力。
鼓励专科高职院校把特色专业招生和主要招生计划安排在统一高考之前,作为专科高职院校招生的主渠道。
在本市专科层次依法自主招生中,率先探索学生多次选择、被多所专科高职院校录取的方式。
3.改革应用本科专业招收“三校生”考试模式。
2018年起,在本市高等学校应用本科专业面向应届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招生中,高等学校依据文化素质(中等职业教育的公共基础课学习水平考试、思想品德评价等)和职业技能(专业技能学习记录情况等)及统一考试成绩进行录取。
(八)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大幅减少、严格控制高考加分项目,2015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
确有必要保留的加分项目,合理设置加分分值,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抓紧出台本市规范各类考试加分项目办法,逐步将高考加分的激励导向功能转移至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之中。
三、保障措施(一)加强考试内容设计和评分管理。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严格按照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命题。
统一高考科目命题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高等学校人才选拔要求,科学设计试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改进评分方式,加强评卷管理,完善成绩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