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换位思考、多角度思维在作文构思中的妙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淡换位思考、多角度思维在作文构思中的妙用换位思考指从原有的人、事、物出发,换个角度去思考。
同一个素材从不同的角度去思维。
就会收到不同的效果。
将换位思维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往中,能促进人与人之间思想、情感上的沟通,有效地防范和化解一些矛盾。
换位思考,也能化解人内心的凝团,达到身心的愉悦。
同样,将换位思考,多角度、多层面思维运用到作文的构思中,能够拓展学生写作的内容和题材的范围,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提高想象推理能力,培养独立思考的精神和创新意识,从而大大提高写作能力。
联系高考作文评分标准看,运用换位思考,多角度、多层面思维进行作文构思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好处:
一、不同视角是新意的引爆点,换位思考能发人之未发,想人之为想。
苏轼有一句诗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有各个侧面,对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去分析,就可以看到不同的现象,得到不同的结果,悟出不同的道理。
实践中,一方面,学生素材的积累还很薄弱,面对作文时常常觉得“无话可说,”其实,倘若我们能从多角度、多侧面去审视一个我们已掌握的素材,大可以解决“拙妇难为无米之炊”之问题。
旧例新用,让自己轻松地从为获取新材料而搜肠刮肚的困境中解脱出来,正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另一方面对素材的认识和运用,学生往往陷入误区,认为一则素材只为一个主题服务,只捕捉到素材的表层意义,却不能深入挖掘其中丰富的内涵。
但换位思考有时能突破一些常惯的定论,发挥独到的见解,不落俗套,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
如“黔之驴”这个故事本是用来讽刺才干和能力不足的“驴”之类的人。
但如果我们从“好事者”这个角度去思考,便会发现“好事者”强行运驴入黔,又闲置不用是一种典型的用人不当现象。
由此可以生发新的观点:使用人才要得当。
在以诚信为话题的高考作文中,江苏一考生写的《赤兔之死》获得了作文最高分——满分,这篇作文成功之处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地方就是,该考生对《三国演义》中的个别情节进行了换位思考,重新组织。
关羽在《三国演义》中是一位大英雄,过五关斩六将是众多故事叙述的主要现象;赤兔马本是关于的坐骑,在《三国演义》中出现的很少,在《赤兔之死》一文却以赤兔马之口叙述赤兔之经历,从而表达了对关羽与董卓、吕布两类人不同的褒贬,揭示了“真英雄必讲诚信”的主题,这一换位和改变,让人耳目一新,从而得到一致认可。
换位思考,善于寻找别人没有写过的新角度是作文构思“有创意”的关键。
二、换位思考能使文章抒发情感真实而不虚假,自然而不造作。
写文章切忌“无病呻吟”,“空喊口号,”“情到深处自动人”,只有真挚的情感才能抒发得深刻而真切,真情的流露才能打动读者,而巧妙运用换位思维,借人物之口来讲述他人的遭遇,能直接切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因而更易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增强文章的真实感和亲切感。
如高考优秀作文《生命之船》讲述了位母亲在临产时决定为了保全孩子的生命而宁愿牺牲自己的感人故事。
文章鲜活地展现了妈妈的晶莹澄澈的内心独白和承受巨大苦难无怨无悔的坦然。
读罢此文,普天下之任何一位儿女的心灵都会收到深深震动。
从母亲的角度来看待事件,就比从孩子的角度来缅怀母亲显得感人
至深。
换位思考站在他人角度上体会情感,将会使情感表达真挚而动人。
三、换位思考,多角度、多层面思维能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达到立意“深刻”之要求,从而对读者有一定的启发。
换位思考,换一个角度去看待一件事、一个人、一个物等,往往能更准确、深入地抓住问题的本质,要表现的主题也就更深刻。
如写竹子: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苏轼
诗人从爱竹的角度去写,写出了竹子的“雅”
但:
新竹更有新生竹,全凭老干为扶持。
明年更有新声者,十丈龙孙绕凤池——郑板桥
诗人却从另一角度选择了竹子生命力旺盛的特点生发开来,表现其强大的生命力,阐释了新老之间的关系,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从这个角度立意表现的主题就比前面的更深刻了。
换位思考,多角度、多层次思维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但到底如何变换角度,进行多角度分析呢?
一、从人物入手——有多少人物就有多少角度。
还是从大家熟悉的滥竽充数为材料来分析。
角度一、南郭先生——弄虚作假,冒充内行,不懂装懂。
观点: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有一老老实实地心态,不懂就是不懂,不懂不能装懂。
角度二、齐宣王——“滥竽充数”是以齐宣王的存在为前提的。
观点:摊子贪大,以言取人,大手大脚的官僚主义作风必然造成人浮于事、滥竽充数的现象。
角度三、齐泯王——改变了滥竽充数的局面。
观点:只有改革机构,落实责任才能打破“大锅饭”,使“滥竽充数”者混不下去。
角度四、299人(“三百人”减去“南郭处士”)——滥竽充数得益于同竽们的保护。
观点:必须打破无形地保护落后的现象。
二、从事物自身特点入手——有多少特点,就有多少角度
如果材料提示一件事情,可以从他自身的特点(变化、规律、成因、性质、关系、现象、功能、作用等方面)入手分析,选取角度,一个特点往往就是一个角度,有多少特点往往就有多少角度。
以“手的五个指头”为例:
角度一、五个指头不一般齐。
观点:万事万物有差别,做事不可一刀切。
角度二、指指有用。
观点:人的能力有大小,要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角度三、指指配合。
观点:互相配合,才能搞好工作。
以上是我们进行多角度分析问题的两条主要途径,当然,我们还可以利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三个基本观点——发展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和一分为二的观点从纵向、横向、逆向三个角度进行分析,这样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就会走出肤浅与偏狭,就会使文章立刻新颖独到。
“出新意,多角度”,这是走向“发展等级作文”的一条险途,但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我们要敢于闯禁区、险区,只有这样才能发现“新大陆”。
基于此,我们在日常作文教学中,一方面固然要向学生强调素材积累的重要性,养成在生活习惯中、阅读中积累素材的良好习惯;另一方面更应该帮助学生在面对现有素材的“宝山”时,多角度、多层面认识和运用现有素材,不断地向“作文发展等级”迈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