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性质的探究课件

合集下载

1.4 物质性质的探究 -秋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习题课件(共21张PPT)

1.4 物质性质的探究 -秋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习题课件(共21张PPT)

解__释_与_结__论______________。
实验与事实
4.科学探究的步骤:观察进行与实问验题→假设与预测→实验与事实 → __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其中
7
基础训练
知识点一 物理性质
5.(湖南常德中考)下列属于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
A
A.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锈
0
15.①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 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②酒精具有可燃性;③常用作酒精灯 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④当点燃酒精灯时,酒 精在灯芯上汽化;⑤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①化碳。
根④据以上叙述,可②归纳出:酒精的物理⑤性质是______③;发生的 物理变化是______;化学性质是______;发生的化学变化 是______;其用途是______。(填序号)
C.氮气:“我在常温下是气体。”
D.铁:“我会生锈。”
B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
A.用水制冰 B.用氧气供给呼吸
C.用石墨生产铅笔芯 D.用木材制桌椅
1
优秀p p t 公开课p p t 免费课件下载免费课件1 .4 物 质性 质的探究 -202 0年秋科粤版九年级上 册化 学 习题课件( 共2 1 张PPT)
优秀p p t 公开课p p t 免费课件下载免费课件1 .4 物 质性 质的探究 -202 0年秋科粤版九年级上 册化 学 习题课件( 共2 1 张PPT)
2
优秀p p t 公开课p p t 免费课件下载免费课件1 .4 物 质性 质的探究 -202 0年秋科粤版九年级上 册化 学 习题课件( 共2 1 张PPT)
第一章 大家都来学化学

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件(共26张PPT)

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件(共26张PPT)

在盛有少量水的试管斜夹在铁架台上, 在试管底部小心加热,直到水沸腾,把 一块洁净的玻璃片或盛有冷水的小烧杯 移进试管口,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变化后有无新物质 生成
液态的水 无
探究物质变化的实验
变化前的物质
固态的石蜡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石蜡熔化成液态
将盛有一小块石蜡的试管置于盛有沸水 的烧杯中,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1)定义: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 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2)常见的物理变化:如水的三态变化,胆矾的研碎、汽油挥发等。
2.化学变化
(1)定义:___生__成__其_他__物__质_的__________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做__化__学__反_应________

颜色改变
生成沉淀
放出气体
(2)基本特征是 ,常表现为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学习目标
1.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和判断 2.掌握物理性质喝化学性质的概念和判断 3.理解物质的性质、变化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新课导入
水的沸腾 水(液态)变为水蒸气(气态)
木材的燃烧 木材变为木炭
探究物质变化的实验
变化前的物质
液态的水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水沸腾产生的水蒸气遇玻璃片又 凝结成液态的水
【答案】C 【解析】 A、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木条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水结成冰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课堂练习
类型一、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李林同学在不同季节的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春天花朵掰成花瓣 B.夏天粮食酿成美酒 C.秋天水果榨成果汁 D.冬天冰砖凿成冰雕

2024年秋季新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 1.4 物质性质的探究

2024年秋季新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 1.4 物质性质的探究

物质的性质
物质的变化
性质是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可以直接 用感官感知或借助简单仪器测出,或通 区别 过变化表现出来,描述物质的性质常用 “能”“会”“具有”“可以”等字眼
变化是一个动态 的过程,常用动 词描述
举例 联系
物质的性质
汽油能燃烧——化学性质; 汽油易挥发——物理性质
物质的变化 汽油燃烧——化
(2)化学性质有_⑥___; (3)物理变化有_⑦___; (4)化学变化有_⑧___。 [解析] (2)易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为化学性质。 (3)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汽化,由液态变为气态,没 有产生新物质,为物理变化。 (4)酒精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
1.铜受热变黑原因的探究
物质不是烟灰 反应,生成黑色的新物质
形成结论
铜片在加热条件下,在空气中发生了化学反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生成黑色物质
探究步骤
生成物的 反思 鉴别 评价
现象
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氧化碳含量较多时,浑浊现象出现得较快,且较明显。 实验准备: 1.取两个空集气瓶,用玻璃片将瓶口盖好,作为空气样品; 2.用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气体。
知识链接 排水法收集呼出气体
1.集气瓶中装满水(不能留有气泡),盖好
2.将导管插入瓶口,通过导管向集气瓶中
第一单元 大家都来学化学
1.4 物质性质的探究
九上化学 KY
1.了解物质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够初步区分物理性质 和化学性质。
2.了解科学探究过程包括提出问题、形成假设、设计并实施实验或 调查方案、获取证据、分析解释数据、形成结论及构建模型、 反思评价及表达交流等要素。

科学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4 物质性质的探究(课件)【新版】

科学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4 物质性质的探究(课件)【新版】

6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依据的性质关系不相符的是( A.酒精用作燃料——酒精具有可燃性 B.氧气用于急救病人——氧气能供给呼吸 C.石墨常用作电极——石墨具有导电性 D.氢气可用于填充探空气球——氢气具有可燃性
知2-练
)
知识点 3 科学探究
【投影展示】见教材P21·金属铜化学性质的探究
(实验1-10)将一小段光亮的铜片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铜 片的颜色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4 (中考·北京)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固态二氧化碳升华) B.天然气用作燃料 C.液氮用作冷冻剂 D.铜用于制作导线
知2-练
)
5 填写下列物质对应的性质或用途。 (1)铜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可以制________; (2)酒精具有________,可以作内燃机的燃料; (3)氧气具有________,可以用作火箭的助燃剂; (4)铁具有导热性,可以用来制________。
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颜色、状态、气味、
熔点、沸点、硬度、 密度、溶解性、挥发 性、导电性、导热性
可燃性、稳定性、氧 化性、还原性等

可直接观察或用仪器 必须通过化学变化来
测定
观察和确定
不能认为物理性质一定是物质在发生物理变
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因为有些物理性质如
密度、颜色、气味等都不需要发生物理变化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能说一说吗?
一、物质的性质
1.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2)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2.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三、科学探究
体现
用途
性质

新教材高中化学 第1章 第2节 第1课时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课件 鲁科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化学 第1章 第2节  第1课时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课件 鲁科版必修第一册

C.金属钠浮于水面上,并四处游动
D.金属钠沉入烧杯底部,并产生气泡
解析 钠的密度小于水,熔点较低,将一小粒金属钠投入到盛有冷水
的小烧杯中可以看到:钠浮在水面上,熔化成一个闪亮的小球,四处游动,
与水剧烈反应,发出嘶嘶的响声;如果水中滴加了酚酞试液,则溶液会变
成红色,如果没有滴加酚酞试液,则溶液不会变红。
解析
探究三 金属钠与氧气的反应
1.金属钠为什么一接触空气表面就迅速变暗? 提示:钠极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变质。 2.钠在空气中加热得到的产物与钠常温下与氧气反应的产物相同吗? 提示:不同。钠常温下与 O2 反应生成 Na2O,加热时钠与 O2 反应生成 Na2O2。
1.实验法、观察法、比较法研究钠与氧气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
利 用 实 验 方 法 研 究 物 质 性 质 时 , 实 验 前 要 02 ______明__确__实__验__目__的__、__实__验__用__品__和__实__验__方__案_______________等;实验中要 03 ______仔__细__观__察__实__验__现__象__,__并__做__好__实__验__记__录_________________;实验后要 04 _____对__实__验__结__果__进__行__分__析__,__并__写__好__实__验__报__告____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 要注意控制 05 ______温__度__、__压__强__、__溶_液__的__浓__度________等条件,这是因为同样 的反应物在不同的条件下可能会发生不同的反应。
的性质以及它与金属钠跟水反应的异同点,下列的研究方法中用不到的是
() A.实验法
B.观察法
C.分类法
D.比较法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课件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课件
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一课时 物质的变化
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变化
瓷碗被打碎
折纸艺术
天然气燃烧
我们每天都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 这些变化有什么特点?本质是否相同?
食物腐烂
如何观察实验现象,要从哪些方面观察?
实验前
有几种物质 参加反应; 物质的颜色、 状态、气味 等
实验过程中
实验记录与分析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 的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
蓝色的硫 生成蓝色 酸铜溶液等 沉淀
蓝色的氢氧 化铜沉淀等
有新物质 生成
实验1-1
(4)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实验
在盛有少量大理石的试 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将产 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记录与分析
①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②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对比辨析,思考回答 思考一: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吗?
化 学 变 化
木柴燃烧
物 理 变 化
灯泡通电发光
结论: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对比辨析,思考回答 思考二: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吗?
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到底是什么?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生成了新物质——化学变化 没有生成新物质——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
思考:蜡烛燃烧时发生了哪些变化?其中哪些是 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
蜡烛熔化
物理变化
蜡烛燃烧
化学变化
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同时伴随着蜡烛熔化,即化学 变化中伴随着物理变化

第一单元大家都来学化学1.4物质性质的探究-2024-2025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粤科版)配套课件

第一单元大家都来学化学1.4物质性质的探究-2024-2025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粤科版)配套课件

11.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对光亮的铜片在空气中变黑的原理用手持技术进行探究:将 打磨光亮的铜片放入试管中,然后塞上带氧气传感器的橡胶塞,连接氧气传感器与数据采 集器,如图甲;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测得氧气含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如图乙。回答下列 问题:
(1)铜片是 红 色固体,该性质属于铜的 物理 性质。 (2)实验前要先将铜片打磨光亮的原因是 防止铜片表面的污物或杂质对实验造成干扰 。
答案:A
2.小明在厨房中发现一种白色固体,他认为可能是白糖,就“可能是白糖”而言,属于科
学探究中的( D )
A.得出结论
B.设计实验
C.操作实验
D.猜想与假设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成分含量差异的探究
【例4】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气体中,所含气体成分的比较,正确的是( ) ①氧气:吸入的空气中氧气含量>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
物质的性质
【例1】下列属于铁的物理性质的是( )
A.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B.能导电
C.能在氧气中燃烧
D.能与稀硫酸反应
解析:铁易生锈、铁能在氧气中燃烧、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等性质均需要在对应的化学变 化中表现出来,于铁 的物理性质。故选B。
答案:B
是( D )
A.氮气
B.氧气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
2.(2023陕西)诗词凝聚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下列诗句描写的变化体现了物质的化学性
质的是( C )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3.造纸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东汉时期开始广泛被使用。以下关于纸的用途,利用
1.(2023北京改编)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D ) A.铁呈固态 B.铜呈红色 C.蔗糖易溶于水 D.酒精可以燃烧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件PPT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件PPT

注意:判断物质变化的种类时,不能只看有无现象,而应该 看是否生成了其他物质,有些化学变化是没有明显现象的, 物理变化也可伴随有明显的现象如通电时发光也放热。
新知探究
根据你的观察和生活经验,说一说酒精的常见性质:
1.颜色: 2.状态: 3.气味: 4.挥发性:
无色 液体 有气味 易挥发
5.点燃能否燃烧: 能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等
新知探究
观察实验,填写表格:
实验序号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产生的物质 有无新物质生成 实验1-3 实验1-4
新知探究
观察实验,填写表格:
实验序号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产生的物质 有无新物质生成实验1-3胆源自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氢氧化铜
有新物质生成
实验1-4
块状
的石灰石
2. 下列物质表现出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氧气为无色无味的气体
BCD )
B. 碳在常温下的性质稳定
C. 碳点燃时,可以燃烧
D. 碳高温时,可以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E. 4℃时水的密度最大
F. 醋有挥发性,有刺激性气味
G. 铁可以打成铁片,磨成铁粉
课堂练习
3. 铜是人类发现最早的金属之一,也是较好的纯金属之一。铜的性质如下,
其中属于铜的物理性质有: ①、②、③、④、⑤、⑥

铜的化学性质有: ⑦、⑧、⑨、⑩

①呈紫红色光泽;
②熔点为1 083.4 ℃;
③沸点为2 567 ℃;
④密度8.9 g/cm3;
⑤具有很好的延展性;
⑥导电、导热性较好,但含杂质时则导电性大受影响;
⑦在干燥的空气里很稳定;
⑧在潮湿的空气里表面可生成一层绿色物质,俗称铜绿;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1.4物质性质的探究课件1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1.4物质性质的探究课件1

1.4 物质性质的探究
知识点2 区分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3.下列叙述中,描述物理性质的是____C____,描述化学性质的是
____B____,描述物理变化的是_____D_____,描述化学变化的是
____A____(均填序号)。
A.镁条燃烧
B.镁条能燃烧
C.镁条是银白色金属 D.镁条表面用砂纸打光
1.4 物质性质的探究
[解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变化是指正在发生的过程,性质是物质表现出来的特性,描述性质时一 般加上“能”或“不能”“易”或“不易”等。
1.4 物质性质的探究
[方法点拨]判断某一叙述指的是物质的“性质”还是“变化”时, 首先理解这个概念,准确把握它们的区别与联系,同时还要善于 抓住叙述中的关键性字词,加以分析。在叙述中有 “能”“难”“易”“会”“就”等将来时的用语,往往叙述的 是物质的某种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叙述中有“已经”“了”等 过去时或“在”等现在时的用语,则往往叙述的是物质的某种物 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1.4 物质性质的探究
【方法点拨】解答这类题的关键是明确科学探究的环节,科 学探究包括观察与问题→假设与预测→实验与事实→解释与 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几个基本环节。
1.4 物质性质的探究
例3 几位同学对蜡烛燃烧进行了以下探究。
(1)用小刀切下一小块蜡烛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说明蜡烛 不能溶于水,蜡烛的密度比水____小_______(填“大”或“小”)。
1.4 物质性质的探究
知识点二 金属铜化学性质的探究
1.___科_学__探__究______是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 __实__验____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2.金属铜化学性质的探究 [观察与问题] 金属铜是紫红色固体,在空气中用酒精灯 加热后表面变成黑色;黑色的物质是什么?

1.4+物质性质的探究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24)上册

1.4+物质性质的探究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24)上册
加热 用文字表达为_铜__+__氧__气______氧__化__铜___。
目标素养 导航
新知预习 导学
重点直击 导析
素养达标 导练
13
6.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盛有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观察到伸入 呼出气体中的木条_熄__灭___,伸入空气中的木条_持__续__燃__烧___。由此可见, 空气中氧气的含量_大__于___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向盛有空气和呼出气 体的集气瓶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观察到盛有_呼__出__气__体___的集 气瓶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_大__于___空气中二 氧化碳的含量。向干燥的玻璃片上哈气,观察到玻璃片上出现_水__雾___, 说明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_大__于___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
目标素养 导航
新知预习 导学
重点直击 导析
素养达标 导练
11
3.科学探究是_收__集__证__据___和_作__出__解__释___,进行发现、创造与应用的 __科__学__实__践___活动,也是获取_科__学__知__识___、理解科学本质、认识客观世
界的重要途径。 4.铜的化学性质的探究是按以下过程进行的:提出问题→ _形__成__假__设___→ 设计并实施实验→ _获__取__证__据___→ _分__析__解__释___→ 形成结论,建构模型→ _反__思__评__价___→ 表达交流。其中,_化__学__实__验___是中心环节,_假__设___需要 用实验去证实,结论来自_实__验__事__实___。
中的重要作用。
兴趣导学(3min)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哪些属于物理变化?哪些属于化学变化?为什么?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1)-PPT课件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1)-PPT课件
(1)①②与③④分别根据物质的 、 性质来 作判断。
(2)你认为③④两个实验是根据酸类的哪些性质设计 的?
(3)产生的气体物质从分类看,它们的区别 是 。:
例4、(05广东)下列描写中一定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 A.白玉为床金做马 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C.日照香炉生紫烟 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
()
A、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 B、火柴梗着火点高
C、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 D、火柴梗接触氧气少
9、铁不能在空气中燃烧是因为( )
A、空气中含氧量低
B、空气中含CO2
C、烧红的铁丝很快在空气中冷却 D、空气中含氮量高
15
➢ 课时训练
10.(2004年南昌市)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
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C)
可燃性:燃烧条件:与氧气接触,温度达
化学性质
到着火点 C H2 CO CH4 C2H5OH
表现: 氧化性:反应时失去氧 O2 CuO CO2
还原性:反应时得到氧 C H2 CO
毒性: CO CH3OH 红磷 氮的氧化物 NaNO2 酸性PH<7
酸碱性: 中性PH=7
碱性PH>7
4
➢知识结构
注意:性质与现象的叙述区别 如:木炭能燃烧与木炭燃烧 两者区别:是否经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H2用于探空气球 C.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D.CO2用于灭火
7
➢ 典型例题解析
例3、(05南宁)厨房内有一瓶无标签的无色溶液, 经①闻气味②尝味道,初步确定其为酸醋。取此 溶液少量倒在两个杯子中,分别③加入纯碱和④ 一枚铁钉,两个杯子中均产生气泡,进一步证明 其为酸醋。根据上述信息回答如下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性质的探究
布置作业
• 1.阅读教材1.4 • 2.归纳整理第一章知识脉络。 • 3.教材25页1. 2. 3三题
物质性质的探究
解释与结论:上述实验⑴证实,假设⑴ 确”或“不正确”);
(“正
实验⑵证实,假设⑵
(“正确”或“不正确”)。
表达与交流:铜片在空气中加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是:

拓展与迁移:如果用真空泵抽去装有铜片的试管内的空 气,或用氮气充满装有铜片的试管,然后加热,铜片 (“会”或“不会”)变黑。如果用铝在空气中加热,发生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擦不去
结论
黑色物质 不是烟灰Fra bibliotek物质性质的探究
进一步实验:铜片不与火焰接触时加热
物质性质的探究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将铜片置于 试管中加热
变黑色
不是烟灰,可能 是铜与氧气反应 生成的新物质
设计实验进一步证明可能是铜与氧气反应 生成的新物质
物质性质的探究
物质性质的探究
物质性质的探究
四:结论与解释 结论:黑色物质是 铜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新物质 解释:铜在加热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了黑色 氧化铜
假设与预测:假设⑴ 铜片加热变黑,是因为火焰的 黑烟附着在铜片上;
假设⑵ 铜片加热变黑,是因为铜片与

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与事实:实验⑴ 用洁净的干布擦一擦铜片上的 黑色物质,黑色物质不易被擦去;将铜片放入试 管中,用酒精灯对试管加热片刻,铜片也变黑。
物质性质的探究
实验⑵ 将铜片放入小试管中并塞上橡皮塞,再用酒精灯 对试管加热直至铜片变黑。再将移至的另一端加热片 刻,铜片不再变黑。
五:表达与交流 加热
化学变化的文字表达式:铜+氧气 → 氧化铜
六:拓展与迁移 如何设计实验,证明铜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能 否变成黑色?
物质性质的探究
小结:
物质性质的探究要用科学探究的方法。一般科学探 究分六步进行。
一、观察与问题 二、假设与预测 三、实验与事实 四、解释与结论 五、表达与交流 六、拓展与迁移
A常温下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 B在低温高压下能变成无色液体 或雪状固体
C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条件下,能与氢气作用变成氨 D极难溶 于水
物质性质的探究
实验探究是学习化学的基本途径。准备几小片铜片, 探究金属铜的化学性质。请你参与下列探究:
观察与问题:将一小块铜片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片刻,铜片表面变黑。
物质性质的探究
用化学实验法对铜的化学性质进行探究 一、观察与问题 铜片在空气中加热后有什么变化?变黑的 是什么物质?
二:假设与猜想 A 可能是烟灰; B 可能是铜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铜
物质性质的探究
三:实验与事实 设计实验证明: 黑色物质可能是烟灰;
实验操作
用干净的棉布 擦拭铜表面的 黑色物质
现象
物质性质的探究
知识巩固
1.下列属于氧气物理性质的是
()
A氧气能使食物腐烂
B氧气能使钢铁生锈
C氧气能供给动物呼吸
D氧气能液化成淡蓝色液体
2.下列属于金属铜的化学性质的是 ()
A铜片表面呈黄色
B铜片在空气中加热会变黑
C铜线的导电性很强
D铜的密度为8.9g/cm3
3.氮气具有的下列性质中,属于氮气化学性质的是 ()
1.4 物质性质的探究
物质性质的探究
温故知新
• 1.什么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 2.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 3.写出镁条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物质性质的探究
讨论: • 1、观察金属铁和铜,找出它们的性质。 • 2、这些性质需要不需要经过物理变化和 化学变化来表现? • 3、物质的性质应该分几种?
物质性质的探究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颜色、状态、气味、 毒性、氧化性、还原性、
内 容
熔点、沸点、硬度、 可燃性、助燃性、酸性、 密度、导电性、延展 碱性、等
性、挥发性、等
变是 化否 来经 表过 现化

不需要经过
需要经过
用什么方法才能了解金属铜的物理性质 与 化学性质呢?
研究物质物理化学性质的方法:
1、物理性质用观察法和物理测定法进行探究。 2、化学性质用化学实验探究法进行探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