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佩交响曲.《伏尔塔瓦河》教案
初中音乐伏尔塔瓦河教案

初中音乐伏尔塔瓦河教案课程目标:1. 了解交响曲《伏尔塔瓦河》的背景及作曲家斯美塔那的相关知识。
2. 掌握《伏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能够哼唱片段。
3.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激发对欧洲古典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点:1. 掌握《伏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
2. 体会主题旋律中所蕴含的深厚爱国热情。
教学难点:1. 听辨乐曲中不同乐器的音色。
2. 理解交响曲的结构和表现手法。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
2. 部分西洋乐器。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5分钟)1. 展示幻灯片:播放音乐《黄河》和《长江之歌》的音乐片段,创设课前的氛围!2. 引导学生思考:他们分别写的是我国的哪两条河流?二、导入新课(5分钟)1. 介绍作曲家斯美塔那:捷克作曲家,捷克民族乐派创始人,被誉为“捷克音乐之父”。
2. 介绍作品《我的祖国》: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是斯美塔那的代表作,共分六个乐章,其中最著名的是第二乐章《伏尔塔瓦河》。
三、欣赏《伏尔塔瓦河》(15分钟)1. 完整播放《伏尔塔瓦河》,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美感。
2. 分段欣赏:引导学生关注乐曲中的主题旋律,以及不同乐器的表现手法。
四、分析与讨论(15分钟)1. 分析乐曲结构:介绍交响曲的结构,让学生了解乐曲的各个部分及其特点。
2. 讨论乐曲主题:让学生谈谈对主题旋律的感受,以及主题旋律在乐曲中的作用。
五、实践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乐器,尝试演奏《伏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
2. 各组展示演奏成果,互相评价。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 学生谈谈对本节课的学习感受,以及对自己的启示。
教学延伸:1. 推荐学生欣赏其他欧洲古典音乐作品,如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莫扎特的《安魂曲》等。
2. 组织学生参加学校音乐社团或音乐会,提高音乐素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交响曲《伏尔塔瓦河》,使学生了解了作曲家斯美塔那及其作品,掌握了乐曲的主题旋律,培养了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沃尔塔瓦河》八年级音乐教案

《沃尔塔瓦河》八年级音乐教案•相关推荐《沃尔塔瓦河》八年级音乐教案教学目标:1、审美情感与态度:通过欣赏《沃尔塔瓦河》交响诗,使学生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与情感,体会曲作者对民族、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2、艺术知识与技能:通过分段欣赏,使学生大概了解故事情节,更深一步了解交响诗相关的音乐知识。
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想象力和艺术修养。
3、过程与方法:以音乐之旅的形式进行欣赏,通过聆听、感受、模唱、朗诵、表演等艺术形式,引导学生对作品理解和体验。
教学重点:欣赏交响诗《沃尔塔瓦河》,使学生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与情感,体会曲作者对民族、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教学难点:在有限的资料中,理解每段音乐所描绘的意境教学过程:一、导入1、通俗歌曲《布拉格广场》思考:①歌曲的名字?②有谁告诉老师布拉格是哪个国家的首都?③捷克的母亲河?(师:江河养育了两岸的人民,人民对江河充满深厚的赞美之情,用各种艺术形式来表达对江河的.赞美之情,并把江河比作母亲河。
主课题:母亲的情怀。
副课题:沃尔塔瓦河)(师: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一条大家都没有去过的河流旅游,捷克境内最大的河流“沃尔塔瓦河”)二、感受欣赏新授交响诗《沃尔塔瓦河》(一)游源头(引子部分)师:先让我们到沃尔塔瓦河的源头去看看,仔细听辨,它是由什么主奏乐器演奏的?源头是由几条小溪汇合而成的?旋律线是小波浪起伏还是激流澎湃?(二)游沃尔塔瓦河(主题部分)师:两条小溪汇合在一起向前奔流,形成了宽广的沃尔塔瓦河,请听沃尔塔瓦河的主题。
思考:这个充满民歌风格的主题贯穿了全曲,你想象到了沃尔塔瓦河两岸的景色是怎样的呢?对比引子部分乐曲的力度和节奏的舒缓是怎样的?欣赏交响乐队演奏的视频(演奏视频01:04~01:53)思考:主要用了哪类乐器?师:作者采用朴素的捷克民歌素材,旋律充满迷人的诗意和壮观的美,让我们一起唱唱贯穿整首曲子的主题曲吧。
④演奏主题一个学生主奏,其他学生哼唱旋律和用扇子做波浪状(三)游《森林狩猎、乡村婚礼、月光下水仙舞蹈》(音乐片段)活动要求:听音乐片段,分析音乐形象:音乐(1)A、它在森林中逡巡,聆听独人号角的回声;它穿过田地,饱览丰盛的收获。
初中音乐教案伏尔塔瓦河

初中音乐教案伏尔塔瓦河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及其代表作《伏尔塔瓦河》。
2. 培养学生对欧洲古典音乐的兴趣,感受交响乐的魅力。
3. 通过欣赏《伏尔塔瓦河》,引导学生体验音乐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1. 作曲家斯美塔那简介2. 《伏尔塔瓦河》作品背景及结构3. 音乐主题及旋律分析4. 交响乐中的乐器及音色特点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起学生对《伏尔塔瓦河》的兴趣。
2. 提问:同学们听说过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吗?你们知道他的代表作是什么吗?二、作曲家斯美塔那简介(10分钟)1. 向学生介绍斯美塔那的生平和音乐成就。
2. 强调斯美塔那在捷克音乐史上的地位,被誉为“捷克音乐之父”。
三、《伏尔塔瓦河》作品背景及结构(15分钟)1. 向学生介绍《伏尔塔瓦河》的创作背景。
2. 解析《伏尔塔瓦河》的结构,共分为六个乐章,其中第二乐章最为著名。
四、音乐主题及旋律分析(20分钟)1. 播放《伏尔塔瓦河》第二乐章,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主题及旋律。
2. 分析音乐主题的特点,如旋律的优美、激昂等。
3. 引导学生体验音乐中的情感,如爱国情怀、对大自然的赞美等。
五、交响乐中的乐器及音色特点(15分钟)1. 向学生介绍交响乐中的主要乐器,如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等。
2. 分析《伏尔塔瓦河》中各乐器的音色特点,如长笛的清澈、单簧管的深情等。
六、总结与拓展(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伏尔塔瓦河》在捷克音乐史上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欣赏欧洲古典音乐,拓展音乐视野。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斯美塔那及其代表作《伏尔塔瓦河》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交响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的发展。
3. 学生对乐器及音色特点的掌握情况。
备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
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上册《伏尔塔瓦河》教案02

《伏尔塔瓦河》教学目标:掌握《伏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听辨西洋乐器;启发学生形象思维;了解捷克和伏尔塔瓦河(音乐与相关文化)。
重点:掌握《伏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体会主题旋律中所蕴含的深厚爱国热情。
难点:听后会鉴赏音乐的结构及主题思想。
教学过程:1、导入:在上一课,欣赏了四首以歌颂祖国为题材的中国歌曲,这节课欣赏一首以歌颂祖国为题材的外国交响乐作品,体会一下器乐曲表达情感、形象的不同特点。
2、介绍捷克和伏尔塔瓦河。
在欧洲有一个国家叫捷克,捷克有一条美丽的河流是伏尔塔瓦河。
(出示地图)作曲家斯美塔那的交响套曲《我的祖国》是一部赞美祖国的音乐作品。
(出示斯美塔那的画像,简介交响套曲和《我的祖国》。
)其中的第二曲《伏尔塔瓦河》是最著名的,它的主题旋律优美、宽广,形象地描绘了伏尔塔瓦河,充满了对它的歌颂和赞美。
3、欣赏主题旋律(摘录乐曲中的主题旋律)。
请同学们跟随录音,看着乐谱哼唱。
4、介绍乐曲内容,分段听赏。
启发学生感知在这个作品中典型的音乐形象是以什么乐器表现的?如伏尔塔瓦河的源头——小溪是以长笛和单簧管等表现的;伏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是以小提琴为主表现的等等。
介绍每段中的主要乐器,引导学生听辨乐器音色。
(1)伏尔塔瓦河的源头:长笛、单簧管,后弦乐器加入,大提琴音色明显。
(2)伏尔塔瓦河主题旋律:小提琴为主,还有管乐、三角铁等。
(3)林中狩猎:圆号的狩猎号角节奏型,小号上行分解和弦等。
(4)乡村婚礼-波尔卡舞曲:弦乐为主,乐队全奏(有三角铁)。
(5)月亮、水仙的舞蹈:长笛吹出流水的波纹(水仙主题),弦乐奏出平静的旋律(月亮的主题),竖琴间插琶音如水波。
(6)伏尔塔瓦河主题旋律。
(7)圣.约翰峡谷:木管组和长号奏出和弦长音,大管奏出长音和上行级进旋律,圆号和小号奏出连续一拍的和弦音型,弦乐组奏出各种不同音型,大鼓和定音鼓奏出长音,以较快的速度和很强的力度描绘河水波涛汹涌。
(8)伏尔塔瓦河的滔滔流水和“谢维格拉德”动机;乐队全奏。
最新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上册第2单元欣赏《伏尔塔瓦河》教案1

最新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上册第2单元欣赏《伏尔塔瓦河》教案1教学目标:1.掌握《伏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简单听辨西洋乐器;2.启发学生形象思维;了解捷克和伏尔塔瓦河(音乐与相关文化)。
教学重点:掌握《伏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体会主题旋律中所蕴涵的深厚爱国热情。
教学难点:听辨乐曲中不同乐器的音色。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以歌颂祖国为题材的歌曲,同时感受到热爱祖国是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心声,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情感,而且用着不同的方式方法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祝福,那么这节课我们再来欣赏一首同样是以歌颂祖国为题材的外国交响乐作品,体会一下器乐曲所表达情感、形象的不同特点。
二、新课导入:上课前问同学们一个问题:知道我国的两大河流吗?(集体回答)生:黄河、长江。
师:对,那么我们把黄河比作什么河呢?生:母亲河。
师:是的,我们把黄河比作我们的母亲河。
同样在欧洲有一个叫捷克的国家,他们也有一条美丽的河流,而且捷克人民把这条河流比作是他们民族的摇篮。
有谁知道是什么河吗?师:(出示课件《伏尔塔瓦河》)三、讲授新课:师:提问:大家知道这首乐曲是那位作曲家创作的吗?生:……师:出示斯美塔那的画像及简介。
1、欣赏主题旋律(摘录乐曲中的主题旋律)。
请同学们跟随录音,看着乐谱哼唱。
(展示幻灯片:主题旋律)2、师生共同看着乐谱哼唱主题旋律。
3、出示准备的乐器长笛,由老师示范,让学生随着哼唱主题并感受其乐器的音色。
4、分段听赏并谈论自己的感受。
(在听赏音乐时,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将听音乐时在头脑中产生的画面用语言的形式展现出来)5、介绍每段中的主要乐器,引导学生听辨乐器音色同时完成课本P18练习。
启发学生感知在这个作品中典型的音乐形象是以什么乐器表现的?如伏尔塔瓦河的源头──小溪是以长笛和单簧管等表现的;伏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是以小提琴为主表现的等。
(1)伏尔塔瓦河的第一源头(长笛演奏)和第二源头(单簧管演奏),小溪逐渐地汇成大河(弦乐器加入,大提琴音色明显出现)。
交响曲《伏尔塔瓦河》教案

交响曲《伏尔塔瓦河》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交响曲《伏尔塔瓦河》的创作背景及作者。
2. 培养学生对交响乐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3. 通过学习《伏尔塔瓦河》,使学生感受到捷克民族音乐的特色。
二、教学内容1. 交响曲《伏尔塔瓦河》简介介绍交响曲的作者斯美塔那,以及作品创作背景和意义。
2. 作品结构分析分析《伏尔塔瓦河》的曲式结构,包括各个乐章的主题和发展。
3. 音乐特色解析解析《伏尔塔瓦河》中的捷克民族音乐元素,如旋律、节奏、和声等。
4. 欣赏《伏尔塔瓦河》播放全曲,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整体情感和音乐形象。
5. 讨论与实践学生分组讨论作品中的音乐特色,并进行简单演奏实践。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交响曲《伏尔塔瓦河》的背景、结构和音乐特色。
2. 播放法:播放《伏尔塔瓦河》全曲,让学生直观感受音乐。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作品。
4. 实践法:进行简单演奏,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包括交响曲《伏尔塔瓦河》的图片、音乐片段等。
2. 音响设备:用于播放《伏尔塔瓦河》全曲。
3. 乐器:为学生提供简单乐器,如小提琴、钢琴等。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简要介绍交响曲《伏尔塔瓦河》的背景和作者。
2. 学生能分析《伏尔塔瓦河》的结构和音乐特色。
3. 学生能在讨论中提出自己对作品的见解。
4. 学生能参与演奏实践,表现出对音乐的热爱和鉴赏能力。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交响曲《伏尔塔瓦河》的作者斯美塔那,以及作品背景。
2. 讲解作品结构:分析《伏尔塔瓦河》的曲式结构,包括各个乐章的主题和发展。
3. 解析音乐特色:深入讲解《伏尔塔瓦河》中的捷克民族音乐元素,如旋律、节奏、和声等。
4. 欣赏《伏尔塔瓦河》:播放全曲,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整体情感和音乐形象。
5. 小组讨论与实践:学生分组讨论作品中的音乐特色,并进行简单演奏实践。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交响曲《伏尔塔瓦河》的作者、作品背景、结构及音乐特色。
第二单元祖国颂歌《_伏尔塔瓦河》教学设计人教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

《伏尔塔瓦河》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欣赏《伏尔塔瓦河》的旋律美,感受乐曲所表达的丰富情感。
2. 通过音乐欣赏,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和审美能力。
3. 了解捷克音乐文化背景,增强学生对世界音乐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引导学生欣赏乐曲,理解乐曲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2. 难点:通过乐曲欣赏,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准备:1. 课前准备音频文件,包括《伏尔塔瓦河》的原版和多首相关乐曲。
2. 准备一些有关捷克音乐文化的图片或资料,便于学生了解背景知识。
3. 准备一些问题,以便在教室上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欣赏乐曲《伏尔塔瓦河》的片段,思考:1. 这首乐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2. 这条河上发生了哪些故事?引出乐曲的作者贝多芬和相关音乐创作背景。
(二)初步感知音乐1. 听《伏尔塔瓦河》全曲,感受乐曲情绪。
2. 讨论:乐曲中哪些旋律让你印象深刻?为什么?(三)分段聆听与感受1. 乐曲的开始部分,学生轻声哼唱,感受音乐主题。
2. 聆听第二部分,感受音乐情绪的变化。
讨论:这部分音乐给你什么样的感觉?3. 聆听第三部分,思考:这部分音乐在全曲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4. 聆听第四部分,感受音乐主题的再现,讨论:这部分音乐与前面听到的音乐有什么联系?(四)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1. 介绍贝多芬的生平及创作特点。
2. 了解《伏尔塔瓦河》的创作背景。
(五)拓展与延伸1. 欣赏其他民族乐器的演奏版本,感受不同的音乐情绪。
2. 尝试用一段文字描述自己家乡的河流,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六)小结起首,音乐的情绪可以通过其节奏、旋律、和声等因素来体现。
当我们听到一首欢快的歌曲时,我们通常会感到兴奋和愉悦;而听到一首悲伤的歌曲时,我们可能会感到悲伤或忧郁。
当然,这只是一般情况,具体的情绪感受还会受到歌曲的内容、歌词以及个人情感的影响。
对于我来说,家乡的河流总是充满了欢乐和活力。
《伏尔塔瓦河》教学设计

《伏尔塔瓦河》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本课的教学内容为《伏尔塔瓦河》,主要内容有:
(1)概述伏尔塔瓦河的地理位置,以及它有什么样的特点;
(2)介绍伏尔塔瓦河流经的国家和城市;
(3)详细介绍伏尔塔瓦河上有哪些历史文化景点。
二、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学会用英语正确描述伏尔塔瓦河的地理位置及特点;
(2)国际文化观念:建立国际文化观念,了解伏尔塔瓦河流经的国
家和城市,以及文化景点。
(3)探究能力:培养学生探究伏尔塔瓦河特点和景观文化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1)掌握伏尔塔瓦河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2)了解伏尔塔瓦河流经的国家和城市以及文化景点;
(3)探究伏尔塔瓦河的景观文化。
四、教学过程
(1)热身、复习环节:通过复习上一次的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更
快地掌握本课的知识点。
(2)新授环节:用英语正确描述伏尔塔瓦河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3)练习环节:让学生根据展示的资料,对伏尔塔瓦河流经的国家和城市以及文化景点做一次小组练习。
(4)拓展环节:指导学生进行围绕伏尔塔瓦河的话题研讨,拓。
交响曲《伏尔塔瓦河》教案

交响曲《伏尔塔瓦河》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交响曲《伏尔塔瓦河》的创作背景及作曲家斯美塔那。
2. 培养学生对交响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3. 通过学习《伏尔塔瓦河》,提高学生对捷克民族音乐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作曲家斯美塔那及《伏尔塔瓦河》背景介绍。
2. 交响曲《伏尔塔瓦河》的乐曲结构及主题。
3. 分析《伏尔塔瓦河》中的捷克民族元素。
4. 欣赏《伏尔塔瓦河》的完整演奏。
5. 学生分组讨论并创作以《伏尔塔瓦河》为灵感的音乐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了解《伏尔塔瓦河》的创作背景、乐曲结构及捷克民族元素。
2. 难点:对交响乐的欣赏和分析。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曲家斯美塔那及《伏尔塔瓦河》背景、乐曲结构等。
2. 欣赏法:播放《伏尔塔瓦河》完整演奏,让学生感受交响乐的魅力。
3. 讨论法:分组讨论捷克民族元素在《伏尔塔瓦河》中的体现。
4. 创作法:学生分组创作以《伏尔塔瓦河》为灵感的音乐作品。
五、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作曲家斯美塔那及《伏尔塔瓦河》的创作背景。
2. 讲解:分析《伏尔塔瓦河》的乐曲结构及主题。
3. 欣赏:播放《伏尔塔瓦河》完整演奏,让学生感受音乐之美。
4. 讨论:分组讨论捷克民族元素在《伏尔塔瓦河》中的体现。
5. 创作:学生分组创作以《伏尔塔瓦河》为灵感的音乐作品,并进行展示。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讨论等。
2. 创作展示:评估学生在分组创作中的表现,包括创意、技巧和团队合作能力。
3. 课堂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伏尔塔瓦河》的理解和欣赏。
七、教学反思在课程结束后,进行教学反思,思考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以及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八、拓展学习1.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斯美塔那的其他作品,进行拓展学习。
2. 推荐学生欣赏其他著名的交响乐作品,扩大其音乐视野。
3. 鼓励学生参加音乐欣赏活动或课程,提高其音乐素养。
《伏尔塔瓦河》 (1)

教学内容: 欣赏乐曲《伏尔塔瓦河》
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这首作品让学生感受作曲家融汇在作品中的对祖国的申深情,唤起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养成良好的欣赏音乐的习惯,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讨论如何用音乐语言描绘河流。
2、通过欣赏主题旋律,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使他们能够感受到河水奔不息流的情景。
3、通过聆听、分析音乐,使学生能够选择出对应的图片及标题。
4、锻炼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填写表格,对音乐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
三、知识与技能
1、熟唱《伏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学习丛音乐要素的角度聆听、感受、分析、记录作品结构的能力。
2、尝试听辨西洋管弦乐队不同乐器的音色。
3、初步了解民族乐派及作曲家斯美塔那。
交响曲《伏尔塔瓦河》教案

交响曲《伏尔塔瓦河》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交响曲《伏尔塔瓦河》的创作背景及作者生平。
2. 培养学生对交响乐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3. 通过学习《伏尔塔瓦河》,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分析方法,提高音乐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交响曲《伏尔塔瓦河》简介:包括作品背景、作者生平、作品结构等。
2. 作品分析:节奏、旋律、和声、曲式结构等方面。
3. 欣赏与实践:聆听作品、分析作品、演唱主题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了解《伏尔塔瓦河》的创作背景、作者生平及作品结构。
2. 难点:对作品进行深入的音乐分析,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品背景、作者生平、作品结构等。
2. 分析法:引导学生对作品的节奏、旋律、和声等方面进行分析。
3. 实践法:让学生聆听作品、演唱主题,增强体验。
五、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交响曲《伏尔塔瓦河》的创作背景及作者生平。
2. 作品分析:详细讲解作品的节奏、旋律、和声、曲式结构等方面。
3. 欣赏与实践:播放作品,让学生聆听并分析作品的特点。
4. 演唱主题:选取作品中的主题让学生进行演唱,感受作品的魅力。
5.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对交响乐的了解。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了解他们对交响曲《伏尔塔瓦河》的兴趣和理解程度。
2. 作品分析:评估学生在作品分析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对节奏、旋律、和声、曲式结构等方面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演唱表现:评价学生在演唱作品主题时的音准、节奏和表现力。
七、教学资源:1. 音频资料:交响曲《伏尔塔瓦河》的音频片段,用于播放和欣赏。
2. 乐谱:提供《伏尔塔瓦河》的乐谱,供学生分析和演唱。
3. 多媒体课件:用于展示作品分析和讲解的相关内容。
八、教学准备:1. 提前准备好教学课件和乐谱,确保音频资料能够正常播放。
2. 安排好课堂活动的场地和设备,确保教学顺利进行。
伏尔塔瓦河教案

伏尔塔瓦河教案《伏尔塔瓦河》是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创作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中的第二首。
以下是一份以该曲为主题的教案,供您参考:一、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欣赏《伏尔塔瓦河》,了解其创作背景和音乐特点。
2. 学习分析交响诗的结构和音乐表现手法。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鉴赏力和表现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欣赏并分析《伏尔塔瓦河》的音乐结构和表现手法。
- 体会作品中所蕴含的爱国情感。
2. 教学难点- 理解交响诗这一音乐体裁的特点。
- 感受不同主题在音乐中的表现及变化。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欣赏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 播放捷克的风景图片或视频,介绍捷克的风土人情。
- 提问:同学们知道捷克的母亲河是哪条河吗?2. 新课呈现- 介绍作曲家斯美塔那和作品《我的祖国》。
- 讲解交响诗的概念和特点。
- 欣赏《伏尔塔瓦河》全曲,引导学生注意聆听不同主题的出现及变化。
3. 深入分析- 分析作品的结构: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
- 分主题欣赏与分析:每个主题的旋律、节奏、和声特点,以及它们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
- 讨论:作品如何通过音乐表现伏尔塔瓦河的美丽和壮阔?4. 拓展与延伸- 引导学生思考:除了音乐,还有哪些艺术形式可以表现河流的形象?- 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5. 课堂总结- 总结《伏尔塔瓦河》的音乐特点和表现手法。
-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音乐,提高音乐素养。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能够对《伏尔塔瓦河》这部作品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对交响诗这一音乐体裁有了初步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情感表达,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初中伏尔塔瓦河音乐教案

初中伏尔塔瓦河音乐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交响曲《伏尔塔瓦河》的背景及作曲家斯美塔那。
2. 引导学生感受《伏尔塔瓦河》的音乐特点,掌握主题旋律。
3. 通过欣赏《伏尔塔瓦河》,培养学生对欧洲古典音乐的兴趣和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1. 掌握《伏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
2. 体会主题旋律中所蕴含的深厚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1. 听辨乐曲中不同乐器的音色。
2. 理解交响曲的结构和表现手法。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音乐素材。
2. 部分西洋乐器实物展示。
3.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伏尔塔瓦河》音乐片段,引导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美感。
2. 学生分享对音乐的直观感受,教师总结。
二、介绍作曲家斯美塔那及《伏尔塔瓦河》(10分钟)1. 教师介绍斯美塔那的生平和成就,强调其在捷克音乐史上的地位。
2. 教师讲解《伏尔塔瓦河》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交响曲的特点。
三、分析《伏尔塔瓦河》的音乐特点(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伏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分析其节奏、旋律特点。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伏尔塔瓦河》的音乐风格。
四、听辨乐曲中不同乐器的音色(10分钟)1. 教师播放《伏尔塔瓦河》片段,引导学生注意听辨乐曲中的乐器音色。
2. 学生分享听辨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深入理解《伏尔塔瓦河》(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从情感角度分析《伏尔塔瓦河》,理解其深厚的爱国情怀。
2. 学生分享对《伏尔塔瓦河》的感悟,教师总结。
六、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伏尔塔瓦河》的音乐特点及意义。
2. 学生谈收获,教师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欣赏欧洲古典音乐,拓展音乐视野。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伏尔塔瓦河》,使学生了解了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及交响曲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对《伏尔塔瓦河》的音乐特点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同时,通过听辨乐器音色和深入理解音乐作品,培养了学生对欧洲古典音乐的兴趣和爱国情怀。
《第二单元伏尔塔瓦河》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音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伏尔塔瓦河》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欣赏并理解音乐作品《伏尔塔瓦河》的基本旋律和情感表达;2. 通过音乐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3. 通过对家乡河流的探索,增强学生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伏尔塔瓦河》的旋律美,理解乐曲中的情感表达。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从音乐中探索家乡文化,培养学生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音乐素材,包括乐曲播放、音频文件等;2. 制作PPT课件,用于展示乐曲背景、音乐知识等内容;3. 准备学生所需的乐器和设备,如耳机等。
四、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 课堂常规:上课时师生行礼问好,安静迅速地进入课堂,保持良好的纪律。
2. 课堂常规:在教师指导下按正确的方法站队,做到快、静、齐。
(二)新课导入1. 同学们,你们去过欧洲吗?(生:去过)你们知道那里有许多美丽的河流吗?(生:有)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一个美丽的地方——伏尔塔瓦河。
(板书课题)2. 播放《伏尔塔瓦河》的片段,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优美、欢快等)设计意图: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描述,将学生带入美的境界。
视频的播放也让学生对乐曲有初步的感知,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三)初步感知1. 初听全曲,请学生说说乐曲有几段组成?(3段)教师指导:第一部分主题A音乐片段;第二部分过渡性音乐片段;第三部分主题再现C再现音乐片段。
2. 再听全曲,请学生说说音乐各部分所用的乐器和表现的情绪。
(弦乐和木管乐表现优美抒情的主题A;长笛表现过渡性音乐片段;弦乐表现主题再现C。
)3. 复听全曲,思考问题:乐曲中的河流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河流时宽时窄、时缓时急;表现了河水清澈、河岸景色美丽、河水爱恋河岸的情绪。
)设计意图:在初听全曲的基础上,让学生对乐曲有更深入的了解,并通过讨论和思考感受乐曲的旋律美和情绪美。
(四)分段赏鉴1. 主题A“美丽的景色”:(1)乐曲开头为什么使用了长笛来演奏主旋律?(木管乐器音色优美、高音区表现力十分丰富,能够生动地描绘出伏尔塔瓦河的美丽景色)(2)乐曲片段中描绘了哪些景色?(波光粼粼的河水、缓缓流淌的河水、河岸上的美丽景色)(3)主题A一共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第一次出现时,乐曲由引子直接进入主题A,描绘了波光粼粼的河水景色;第二次出现时,乐曲进入副部主题,音乐变得宽广而流畅;第三次出现时,乐曲尾声部分再现主题并逐渐消失。
《第二单元 伏尔塔瓦河》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音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伏尔塔瓦河》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欣赏和学习《伏尔塔瓦河》,了解并感受乐曲的背景和主题。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对音乐的热爱。
3.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欣赏乐曲,理解乐曲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2.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音乐感受伏尔塔瓦河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准备音乐课件和相关音乐素材。
2. 提前安置学生预习相关内容,了解伏尔塔瓦河的相关知识。
3. 安排教室讨论和分享环节,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
四、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 教室常规:上课前,学生和教师互相问好,以表示对音乐课的重视。
2. 安静有序地进入音乐教室,熟悉教室环境。
(二)导入新课1.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欣赏经典交响乐团演奏的《伏尔塔瓦河》片段,了解音乐主题及其结构特点。
2. 教师播放主题旋律,让学生通过聆听和观察,熟悉主题旋律及其特点。
(三)新课教学1.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乐曲的旋律,包括节拍、节奏、音高、音强等基本因素。
2. 教师传授音乐理论知识,如音阶、音级、调式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乐曲。
3. 教师传授乐器演奏技巧,如钢琴、小提琴等,让学生能够演奏乐曲。
4.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组练习,通过合作演奏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认识和团队精神。
(四)教室互动1. 教师提问学生关于乐曲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
2.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分享学习效果。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判和反馈,鼓励学生继续尽力。
(五)小结作业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 教师安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继续练习乐曲,并可以在班级音乐会上表演。
3.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音乐会排演,为班级音乐会做好准备。
(六)课外拓展1.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其他相关音乐作品,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2. 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乐器或声乐,培养自己的音乐兴趣爱好。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设计:欣赏交响曲《伏尔塔瓦河》

学生可谈谈自己所了解的捷克与伏尔塔瓦河;教师小结。
4、介绍乐曲内容(出示课件),欣赏全曲。体会器乐曲表达情感,
形象的不同特点。
(1)、伏尔塔瓦河的第一源头(长笛演奏)和第二源头(黑管演奏),小溪逐渐的汇成大河(弦乐器加入,大提琴音色明显出现)。
(2)、伏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弦乐主奏,小提琴为主。还有管乐、三角铁等)这是歌颂性的旋律,是作曲家对伏尔塔瓦河的赞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爱国情怀。
感受音乐作品蕴涵的情感内涵,了解民间曲调和民歌。。
教学重点
欣赏歌曲、体会乐曲的情绪
指导学生准确把握乐曲感情
教学难点
1、感受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对塑造音乐形象所起的作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充分发挥联想与想象,体会音乐作品蕴涵的情感内涵。
教法
讲授法、演示法
学法
合作学习法
2、介绍曲作者:斯美塔那(出示课件:斯美塔那的画像,简介交响套曲和《我的祖国》)。
斯美塔那是现代“捷克音乐之父”,其代表作便是我们将要欣赏的六首内容相关又各自独立的交响诗,组成总称为《我的祖国》的管弦乐套曲。它们不仅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捷克的热爱,而且有着深沉而广阔的历史感和对大自然的美丽抒情。第二首就是著名的《伏尔塔瓦河》,它细致而优美地描绘了源自波希米亚森林的一股清凉一股温暖的两股泉流,波动起伏着,潺潺而来,在晨光下汇合成宽阔的伏尔塔瓦河,时而汹涌,时而蜿蜒地继续流向下游,流经一处处山谷、村庄、牧场……
(8)、伏尔塔瓦河的滔滔流水。主题旋律第三次出现,乐队全奏。纪念这一座落在伏尔塔瓦河边的,具有光荣战斗历史的古城堡,唤起人们对古代捷克光荣历史的回忆。高潮后,音乐渐弱,象征着伏尔塔瓦河的流向远方,最后以两个最强音结束全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响曲《伏尔塔瓦河》教案
法官镇九年制学校张佩
一、教学内容:
交响曲《伏尔塔瓦河》
二、教材依据:
交响曲《伏尔塔瓦河》是人教版第二单元祖国颂歌里的内容
三、设计思路:
1、教材分析:
《沃尔塔瓦河》是捷克作曲家斯美塔纳于1874年11月20日至12月8日在布拉格完成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中的第二首。
全部套曲共六首花了五年时间完成。
和贝多芬创作第九交响曲一样,他也是在全聋的情况下凭顽强的毅力写完了这部史诗之作。
《沃尔塔瓦河》是一部风格奇特、构思新颖、近似音画的标题性交响诗。
它运用了情节性连续发展的手法,近似回旋曲的形式。
它以象征捷克民族摇篮的沃尔塔瓦河主题为乐曲基本主线,贯穿其它生活画面,描绘了大河从发源地舒马瓦山流向易北河出口的全过程,表达了对祖国、对人民深厚的爱。
2、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聆听古典音乐作品容易失去耐心,这首《沃尔塔瓦河》比较长。
所以要让学生像听故事一样来聆听音乐,他们已有一定的欣赏水平,能够辨别乐曲中主奏乐器的音色,并且能够随着音乐的变化来展
开丰富的联想,教师应当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包括人声、乐器的音色听辨;感知音乐的力度、速度、旋律、旋律线、音乐结构;体验音乐所表达的各种情感;了解音乐体裁和表演形式;了解音乐风格与流派以及相关文化。
四、教学策略及创造性教学设计:
(含拟使用多媒体计划)以音响、多媒体课件、图片资料相互交汇的手法,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以引导、启发等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将作品中深厚的爱国情怀时刻贯穿其中,营造积极、向上、和谐的课堂氛围。
五、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伏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体会主旋律中所蕴含的深厚爱国情感。
(2).听辨乐曲中不同乐器的音色。
(3).通过欣赏启发学生形象思维。
(4).了解捷克和伏尔塔瓦河(音乐与相关文化)。
2.方法与途径:
通过视唱法、听唱法、练唱法、比较法来教学生能听辨出音乐的段落、体裁、演奏乐器及表演形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欣赏作品,感受和体验音乐所表达的各种情感,感悟:“音乐是情感的艺术”。
(2)、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感受作品内在所包含的情感。
六、教学重点:
1.通过欣赏《伏尔塔瓦河》,熟悉这部交响乐作品,能够背唱主题旋律。
2. 能够听辨乐曲中不同乐器的音色。
3.体会不同国家及器乐作品所表达的热爱祖国、歌颂祖国的情感。
七、教学难点:
欣赏的过程是一个由表及里的过程,通过感受作品的表面特征,体会作曲家深刻的创作意图。
八、教学准备:
课件制作、资料收集。
九、教学过程:
1.激情导入:
在上一课欣赏了四首以歌颂祖国为题材的中国歌曲,这节课欣赏一首以歌颂祖国为题材的外国交响乐作品,体会一下器乐曲表达情感、形象的不同特点。
2.介绍捷克和伏尔塔瓦河。
在欧洲有一个国家叫捷克,捷克有一条美丽的河流是“伏尔塔瓦河”。
(出示地图)
作曲家斯美塔那的交响套曲《我的祖国》是一部著名的赞美祖国的音乐作品。
(出示斯美塔那的画像,简介交响套曲和《我的祖国》)其中的第二曲《伏尔塔瓦河》是最著名的,它的主题旋律优美、宽广,形象地描绘了伏尔塔瓦河,充满了对它的歌颂和赞美。
3.欣赏主题旋律。
(摘录乐曲中的主题旋律)请同学们跟随录音,看着乐谱哼唱。
4.介绍乐曲内容,分段听赏。
启发学生感知在这个作品中典型的音乐形象是以什么乐器表现的?如伏尔塔瓦河的源头──小溪是以长笛和单簧管等表现的;伏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是以小提琴为主表现的等等。
介绍每段中的主要乐器,引导学生听辨乐器音色(教材中所列钢琴、手风琴未出现)。
(1)伏尔塔瓦河的源头1、源头2:长笛、单簧管,后弦乐器加入,大提琴音色明显。
(2)伏尔塔瓦河主题旋律:小提琴为主,还有管乐、三角铁等。
(3)林中狩猎:圆号的狩猎号角节奏型,小号上行分解和弦等。
(4)乡村婚礼—波尔卡舞曲:弦乐为主,乐队全奏(有三角铁)。
(5)月亮、水仙的舞蹈:长笛吹出流水的波纹(水仙主题),弦乐奏出平静的旋律(月亮的主题),竖琴间插琶音如水波。
(6)伏尔塔瓦河主题旋律。
(7)圣·约翰峡谷:木管组和长号奏出和弦长音,大管奏出长音和上行级进旋律,圆号和小号奏出连续一拍的和弦音型,弦乐组奏出各种不同音型,大鼓和定音鼓奏出长音,以较快的速度和很强的力度描绘河水波涛汹涌。
(8)伏尔塔瓦河的滔滔流水和“谢维格拉德” 动机;乐队全奏。
5.听赏全曲。
随音乐画出想象的图画。
在听赏音乐时,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将听音乐时在头脑中产生的画面用图画的形式展现出来。
(l分钟)十、拓展延伸: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十一、小结。
1、通过今天的欣赏课,我们了解了“捷克及其境内的伏尔塔瓦河”、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交响套曲《我的祖国》及其第二首《伏尔塔瓦河》和“交响套曲”。
2、在听辨作品中的过程中,了解了各种乐器的音色,了解了《伏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
3、体会作曲家融会在作品中的对祖国的深情。
4、请同学们列举其他中外歌颂祖国的音乐作品。
(《我爱你,中国》《芬兰颂》等
十二、总结全文。
在本单元中,我们学唱了歌曲《我的祖国》,欣赏了歌曲《祖国颂》《祝福祖国》《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祖国歌》,交响乐作品《伏尔塔瓦河》,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了解不同的作品、不同的声乐演唱形式、交响乐,体验了不同作品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希望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同学们在掌握音乐知识的同时,唤起同学们热爱自己祖国的热情。
十三、教学反思:
本单元的学习不仅是让学生受到教育,而是通过歌曲的演唱,表现形式的变化让学生在不同程度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
第一、注重用歌声的美赞颂祖国,让学生在演唱的同时得到心灵的升华。
第二、通过欣赏不同的歌曲再次让学生受到染,通过线条的勾画让学生也得到锻炼,实践中感受乐曲的感染。
第三、又一次感受民族的不同风采,再次感受歌曲的内涵,受到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