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解放战争完整版PPT1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7课 解放战争(共27张PPT)
国民党军总部 南京
人民群众对三大战役的支援
战役 辽沈 民工 担架 大小车 牲畜 80 万头 粮食 0.7 亿斤
160 万 13800 副 6750 辆
淮海
平津 合计
150 万 30.5 万副 88 万辆
180 万 20000 副 40 万辆 490 万
6300 头
100 万头
4.3 亿斤
3 亿斤
180 多万头 8 亿斤
5、重庆谈判的历史意义:
A、对于中共来说? B、对于国民党来说?
6、政治协商会议:
1946年1月10日在重庆召开了有中共和国民党 以及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
中心内容:政治民主化与军队国家化 争论的实质: 要不要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要不要 承认人民军队和解放军的合法地位。
结果:达成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
时间: 北 平 谈 判
1949年4月初
双方代表: 共产党以周恩来首, 国民党以张治中为首 文件: 《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 国民政府拒签
结合上述材料思考:抗战胜利以后中国社会 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抗战胜利后中国社会的主 要矛盾:中国人民同美帝 国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党反 动派之间的矛盾。
2、三种政治力量的角逐
A、国民党 消灭共产党等进步力量,建立国民党
一党专政,在全国范围内恢复和加强 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统治,实际上是使 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
1948年11月 先打两头、 ─ 49年1月 后取中间
基本解放 华北全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北平谈判
国民党:划江而治 东山再起 目的 共产党: 迅速结束战争 实现国内和平 减少人民痛苦
思考:
三大战役结束后,敌我力量对比发 生了巨大的变化,共消灭国民党军 队150多万人,可以说全国胜利就在 眼前,那么在这种巨大的优势之下, 中共为什么还愿意和国民党举行和 平谈判呢?
人教版必修一第17课解放战争(共23张PPT)
结果:4月,国共两党代表在北平举行谈判, 双方达成《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但 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在协定上签字,和谈破裂。
•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 占领南京宣告了统治中国 22年国民政府的覆灭。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蒋介石:迫于国内外的和平压力,
“假和平、真内战”
内战准备尚未完成
中共: 代表人民,努力争取和平民主
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时间
第一次电邀时间:1945年8月14日 第二次电邀时间:1945年8月20日 第三次电邀时间:1945年8月23日
第三次电报内容
歼敌55万,解放长江以北的华东地区、中原地区
耕者有其田,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依据:主要矛盾的变化 影响:解放区一亿多无地和少地农民分到了土
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 身农民踊跃参军,支援前线。
探究问题2
阅读“学思之窗”,思考:土地改革运动的 开展与解放战争的胜利有什么关系呢? ①土改的进行发展了解放区的经济,为解放战 争提供了物质基础
义和团运动 戊戌变法 五四 中共 新民主主义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了统治中国22年国民政府的覆灭。 《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年) 代表人民,努力争取和平民主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了统治中国22年国民政府的覆灭。 国战争史乃至世界战争史上都是空前的。 共产党政治上取得主动权,赢得民心。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了统治中国22年国民政府的覆灭。
第17课
解放战争
一、解放战争的过程
•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 占领南京宣告了统治中国 22年国民政府的覆灭。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蒋介石:迫于国内外的和平压力,
“假和平、真内战”
内战准备尚未完成
中共: 代表人民,努力争取和平民主
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时间
第一次电邀时间:1945年8月14日 第二次电邀时间:1945年8月20日 第三次电邀时间:1945年8月23日
第三次电报内容
歼敌55万,解放长江以北的华东地区、中原地区
耕者有其田,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依据:主要矛盾的变化 影响:解放区一亿多无地和少地农民分到了土
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 身农民踊跃参军,支援前线。
探究问题2
阅读“学思之窗”,思考:土地改革运动的 开展与解放战争的胜利有什么关系呢? ①土改的进行发展了解放区的经济,为解放战 争提供了物质基础
义和团运动 戊戌变法 五四 中共 新民主主义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了统治中国22年国民政府的覆灭。 《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年) 代表人民,努力争取和平民主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了统治中国22年国民政府的覆灭。 国战争史乃至世界战争史上都是空前的。 共产党政治上取得主动权,赢得民心。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了统治中国22年国民政府的覆灭。
第17课
解放战争
一、解放战争的过程
人教版必修一第17课 解放战争 PPT(29张)优质课件
8.围绕本专题的话题,通过组织讨论 ,要求 学生把 人生积 累和经 验带入 文本, 演绎自 己的认 识,与 文本化 为一体 ,在大 师的思 想沐浴 下真正 得到一 次精神 的洗礼 。最后 ,还可 要求学 生在鉴 赏文章 观点表 达充满 诗意的 基础上 ,也动 手用形 象隽永 的语言 来概括 对本板 块话题 的理性 认识, 并在交 流的过 程中升 华自己 的思想 。
主张
专制独裁 继续半殖半封道路
独立发展资本主义 经新民主主义向社会
主义发展道路
结果
失败 失败 失败 失败 失败
结果
失败
失败 成功
人教版必修一第17课 解放战争 PPT(29张)优质课件
结论:
实践证明: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这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
人教版必修一第17课 解放战争 PPT(29张)优质课件
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 人教版必修一第17课解放战争PPT(29张)优质课件 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 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重
人教版必修一第17课 解放战争 PPT(29张)优质课件
点
武汉
南京
人教版必修一第17课 解放战争 PPT(29张)优质课件
一、为争取和平民主而斗争
1.重庆谈判 (1945.8-10)
原因:①平压国力民,党内:战迫准于备国尚内未外完的成和
②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 ,揭穿蒋介石的阴谋
③美国为了自身利益, 扶蒋反共
结果:签署 《双十协定》(内容
)
②重庆谈判结果如何?
《双十协定》原稿影印件
“双十协定”规定: 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 召开政治协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解放战争 (共34张PPT)【优秀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解放战争 (共34张PPT)【优秀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解放战争 (共34张PPT)【优秀课件】
黄百韬
杜聿明
淮海战役示意图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歼敌55万余人
黄维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解放战争 (共34张PPT)【优秀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解放战争 (共34张PPT)【优秀课件】
平津战役示意图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歼灭和改编敌52万余人
傅作义接受和平改编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解放战争 (共34张PPT)【优秀课件】
三大战役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解放战争 (共34张PPT)【优秀课件】
意义:三大战役共歼灭或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从战争 的规模和取得的战果上看,在中国战争史乃至世界战争史上都是空 前的。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备工作
目的: “假和平、真内战”策略。 缓兵之计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解放战争 (共34张PPT)【优秀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解放战争 (共34张PPTT)【优秀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解放战争 (共34张PPT)【优秀课件】
谈判地点 重庆桂园
——蒋介石的谋士陶希圣
材料二: 目前与奸党谈判,乃系窥测其要求与目的,以拖延时 间……如彼不能……屈服,即以土匪清剿之。 —— 1945年9 月20日,蒋介石给各战区司令长官密电
思考: 蒋介石发起谈判的原因和 目的是什么?由此可知,他采取 了什么策略?
原因: 第一,当时国际国内的舆论的压力 第二,蒋尚未完成打内战的全部准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解放战争 (共34张PPT)【优秀课件】
平津战役
辽沈战役
三大战役的 顺序?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解放战争 (共34张PPT)【优秀课件】
黄百韬
杜聿明
淮海战役示意图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歼敌55万余人
黄维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解放战争 (共34张PPT)【优秀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解放战争 (共34张PPT)【优秀课件】
平津战役示意图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歼灭和改编敌52万余人
傅作义接受和平改编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解放战争 (共34张PPT)【优秀课件】
三大战役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解放战争 (共34张PPT)【优秀课件】
意义:三大战役共歼灭或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从战争 的规模和取得的战果上看,在中国战争史乃至世界战争史上都是空 前的。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备工作
目的: “假和平、真内战”策略。 缓兵之计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解放战争 (共34张PPT)【优秀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解放战争 (共34张PPTT)【优秀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解放战争 (共34张PPT)【优秀课件】
谈判地点 重庆桂园
——蒋介石的谋士陶希圣
材料二: 目前与奸党谈判,乃系窥测其要求与目的,以拖延时 间……如彼不能……屈服,即以土匪清剿之。 —— 1945年9 月20日,蒋介石给各战区司令长官密电
思考: 蒋介石发起谈判的原因和 目的是什么?由此可知,他采取 了什么策略?
原因: 第一,当时国际国内的舆论的压力 第二,蒋尚未完成打内战的全部准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解放战争 (共34张PPT)【优秀课件】
平津战役
辽沈战役
三大战役的 顺序?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7课解放战争(共28张PPT)
两种命运的较量
思抗考战: 胜利前后,国共两党在建国方针上有什么 不两同种?命运的较量说明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1945年4月至6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 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毛泽东号召全党为废止国 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联合政府而奋斗。中共 “七大”为中国人民指出了光明的前途。
1945年5月,国民党在重庆召开了第六次全 国代表大会,重点讨论了加强反共力量、准备发 动内战和坚持一党专政、拒绝成立联合政府的问 题。国民党“六大”代表着一种黑暗的命运。
——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
解放区农民为何有如此高的积极性?
经济上: 土地改革
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年)
影响: 激发革命和生产积极性
人民解放军全国性的反攻拉开了序幕
陈赓兵团
刘邓 大军
陈粟大军
三 军 挺
进
中
原
大 别 山
★ 战略反攻的意义:
“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20 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100 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 转折点。这是一个伟大的事变。这个事变一经发 生,就必然的走向全国的胜利。”
国中民党进原攻
中原解放区
放军是处于战略进 攻还是战略防御? 作战方针是什么? 战果如何?
②全面进攻失败
后,国民党重点进
攻什么地方?结果
如何?
自1946年至1948年,华北和东北解放区有二百 多万人参军。山东有约五百八十多万人,冀中有四百八 十多万人随解放军出征,抬担架,送粮草,运弹药,救伤员。 人民解放军的兵源、粮源和战争勤务,主要来自翻身的 农民。
(3)追歼残敌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在1949年8月5日,美国国务院发表的《中 美关系白皮书》中,将蒋介石集团的腐败、昏 庸、专制、无能一一历数, 以说明国民党的失 败是咎由自取,完全是自己造成的……
人教版必修一第17课 解放战争 (共29张ppt)
①方针政策: A、战略上:藐视敌人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B、战术:a、作战方法:运动战
b、作战目标: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②结果:粉碎全面进攻和重点(陕北和山东
解放区)进攻。
2、战略反攻
①战略反攻的序幕是什么? ②为什么选择这个地方呢?
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 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 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一、为争取和平民主而斗争
1.重庆谈判 (1945.8-10)
原因:①平压国力民,党内:战迫准于备国尚内未外完的成和
②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 ,揭穿蒋介石的阴谋
③美国为了自身利益, 扶蒋反共
结果:签署 《双十协定》(内容
)
②重庆谈判结果如何?
《双十协定》原稿影印件
“双十协定”规定: 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 召开政治协
阶级
探索
结果
为什 近
么党 领导
代 前 期
地主阶级 农民阶级
人民
走社
资产阶级
会主
洋务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 维新变法 辛亥革命
失败 失败
失败 失败 失败
义道
路是 近
历史 代
的选
后 期
择?
党派 国民党 反动派 民主党派
共产党
主张
专制独裁 继续半殖半封道路
独立发展资本主义
经新民主主义向社会 主义发展道路
4.北平谈判 蒋介石:元旦求和,以和谈作为缓兵之计。 毛泽东:新年献词, “将革命进行到底!” 1949年4月,国共两党代表在北平谈判,达成 《国内和平协定》 蒋介石拒绝签字!
5.渡江战役
1949年4月21日 渡江战役打响 百万雄师过大江
b、作战目标: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②结果:粉碎全面进攻和重点(陕北和山东
解放区)进攻。
2、战略反攻
①战略反攻的序幕是什么? ②为什么选择这个地方呢?
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 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 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一、为争取和平民主而斗争
1.重庆谈判 (1945.8-10)
原因:①平压国力民,党内:战迫准于备国尚内未外完的成和
②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 ,揭穿蒋介石的阴谋
③美国为了自身利益, 扶蒋反共
结果:签署 《双十协定》(内容
)
②重庆谈判结果如何?
《双十协定》原稿影印件
“双十协定”规定: 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 召开政治协
阶级
探索
结果
为什 近
么党 领导
代 前 期
地主阶级 农民阶级
人民
走社
资产阶级
会主
洋务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 维新变法 辛亥革命
失败 失败
失败 失败 失败
义道
路是 近
历史 代
的选
后 期
择?
党派 国民党 反动派 民主党派
共产党
主张
专制独裁 继续半殖半封道路
独立发展资本主义
经新民主主义向社会 主义发展道路
4.北平谈判 蒋介石:元旦求和,以和谈作为缓兵之计。 毛泽东:新年献词, “将革命进行到底!” 1949年4月,国共两党代表在北平谈判,达成 《国内和平协定》 蒋介石拒绝签字!
5.渡江战役
1949年4月21日 渡江战役打响 百万雄师过大江
人教版必修一 解放战争 (共27张PPT)PPT精品课件
人教版必修一 解放战争 (共27张PPT)PPT精品课件
人教版必修一 解放战争 (共27张PPT)PPT精品课件
淮海战役中每日支前的民工达543万人。 陈毅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 车推出来的。”
人教版必修一 解放战争 (共27张PPT)PPT精品课件
人教版必修一 解放战争 (共27张PPT)PPT精品课件
1949年北平和谈情景
人教版必修一 解放战争 (共27张PPT)PPT精品课件
人教版必修一 解放战争 (共27张PPT)PPT精品课件
“重庆谈判”与“北平和谈”
重庆谈判
北平和谈
背景 抗战胜利,中国 面临两种道路的
选择
经过战略大决战,人民 力量占有绝对优势,国 民党退败到长江以南
提出
都是国民党首先提出
人教版必修一 解放战争 (共27张PPT)PPT精品课件
人教版必修一 解放战争 (共27张PPT)PPT精品课件
蒋介石对谈判没有诚意:
1.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没达成 协议。共产党作出了让步,蒋介石执意要取 消人民政权和人民军队。 2.谈判前夕,国民党在美国帮助下运输军队 到内战前线,协定刚刚签定,蒋介石下达进 攻解放区的密令。 3.制造重庆较场口事件。 4.撕毁政协协议,1946年6月,进攻中原解 放区。
中原地区
平津 林、罗、 东北、华 先打两头 华北全境解放 战役 聂 北解放军 后取中间 北平和平解放
人教版必修一 解放战争 (共27张PPT)PPT精品课件
人教版必修一 解放战争 (共27张PPT)PPT精品课件
人民群众对三大战役的支援
战役名称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民工 160万 150万
担架 13800副 30.5万副
人教版必修一 解放战争 (共27张PPT)PPT精品课件
淮海战役中每日支前的民工达543万人。 陈毅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 车推出来的。”
人教版必修一 解放战争 (共27张PPT)PPT精品课件
人教版必修一 解放战争 (共27张PPT)PPT精品课件
1949年北平和谈情景
人教版必修一 解放战争 (共27张PPT)PPT精品课件
人教版必修一 解放战争 (共27张PPT)PPT精品课件
“重庆谈判”与“北平和谈”
重庆谈判
北平和谈
背景 抗战胜利,中国 面临两种道路的
选择
经过战略大决战,人民 力量占有绝对优势,国 民党退败到长江以南
提出
都是国民党首先提出
人教版必修一 解放战争 (共27张PPT)PPT精品课件
人教版必修一 解放战争 (共27张PPT)PPT精品课件
蒋介石对谈判没有诚意:
1.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没达成 协议。共产党作出了让步,蒋介石执意要取 消人民政权和人民军队。 2.谈判前夕,国民党在美国帮助下运输军队 到内战前线,协定刚刚签定,蒋介石下达进 攻解放区的密令。 3.制造重庆较场口事件。 4.撕毁政协协议,1946年6月,进攻中原解 放区。
中原地区
平津 林、罗、 东北、华 先打两头 华北全境解放 战役 聂 北解放军 后取中间 北平和平解放
人教版必修一 解放战争 (共27张PPT)PPT精品课件
人教版必修一 解放战争 (共27张PPT)PPT精品课件
人民群众对三大战役的支援
战役名称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民工 160万 150万
担架 13800副 30.5万副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件 第17课 解放战争(共46张PPT)
练习:请填下列表格。
战役名称
作战部队 和指挥员
战役时间
歼灭和改 编敌人数
解放地区
歼灭或俘 获敌指挥 官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东北野战 军 林彪 罗荣桓
1948年 四十七万 9月-11月 多人
中原、华东 解放军
刘邓陈粟谭
1948、11 1949、1
五十五万 多人
东北、华 北野战军 1948、11 五十二万
(2)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胜利。它改变了世界政治格
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 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3)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 的胜利。
巩固练习
1、抗战结束后,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的主
要原因是
代表人物: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
毛泽东先生应蒋先生的邀请,毅然来渝,使我 们过去所听到的对中国共产党的一切诬词和误解, 完全粉碎了。毛先生来渝,证明了中共为和平、团 结与民主而奋斗的诚意和决心,这的确反应和代表
了我们百姓的要求。
——《新华日报》上的一封读者来信
材料反应了中共赴渝谈判的目的是什么?
谈判地点 重庆桂园
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 生产的的土地改革总路线。
3、土地改革运动的意义: 解入区一亿多无地或少地农民分得了土地极大 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踊跃参军, 积极支持前线,成为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 一个可靠保证。
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
解放军的战略反攻 战略决战的胜利
1、解放军的战略反攻
内战的爆发 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一、内战的爆发
人教版必修一 第17课 解放战争(共25张PPT)
500
450
430万400源自350300250
200
150
120万
100
中共 国民党
50
0 兵力
“打到延安去,活抓毛泽东” ——1946.10 蒋介石
人民解放军采取运 动战方式,集中兵 力,大歼敌人,国 民党军队被迫由全 面进攻转为重点进 攻。1947年春,中 原解放军的胜利突 围,宣告国民党 “围歼”毒计破 产。
政治欺骗
二、经过
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 议》,国名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
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 1946.61947.6
战略防御
战略反攻
• 1947.61948.9
• 挺进大别 山
• 1948.91949.1
• 三大战役
战略决战
最后的胜利
• 1949.4 • 渡江战役
(一)战略防御
解放战争开始时敌我力量对比(1946年7月)
小结
和平民主
一个 目标
两次 谈判
重庆谈判 北平谈判
战略防御 战略反攻 战略决战
三个 阶段
四大 战役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渡江战役
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 援下为推翻国民党统治、解放全中国的战争。
巩固练习
1.抗日战争胜利后,内战并未立即爆发,主要原因是( )
①国民党尚未完成军事部署 ②阶级矛盾尚未成为主要矛盾
毛泽东转战陕北途中
张家口保卫战 上党保卫战
(二)战略反攻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解开反攻的序幕
三军配 合,两翼
牵制
刘伯承、邓小平
(三)战略决战
进入战略决 战时机成熟
1948年国内局势:
高中历史新人教版必修1 第17课 解放战争课件(共31张PPT)
1
3
亿
多亿
多
人口
大 城 市 及 主 要 交 中小 通 城市 器 装 备 到 小米 牙加 齿 步枪
装备
美 国 援
自力
助 更生
外援
敌强我弱
时间
地区
重点战役
结果
粉碎敌人 全面进攻
1946年 夏
中原 华东 晋冀鲁豫 晋绥
莱芜战役 新开岭战役 三下江南 四保临江
粉碎敌人 1947年 重点进攻 春
解放地 区
辽沈 东北解放军 1948年 47万
战役
林彪
罗荣桓
9月-11 月
多人
东北全 境
歼灭或俘 获 敌指挥官
范汉杰 廖耀湘
战 略 决 战
(1948.11 -- 1949.1)
陈官庄 双堆集
碾庄 徐州
肢各 解个 敌击 人破
三大战役简况
战役名 作战部队和指挥员 称
战役 时间
歼灭和改 编敌人数
解放地 区
陕北 山东
青化砭 羊马河 蟠龙镇 沙家店 孟良崮
歼敌70多 万人
收复和解 放了150 多座城市
我军战略反攻的重点应该放在哪里?
点
重
南京 武汉
一、内战的爆发
1.背景:重庆谈判和政协会议 2.标志:1946年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
二、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
1.反攻标志: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辽沈 东北解放军 1948年 47万
战役
林彪
罗荣桓
9月-11 月
多人
东北全 境
歼灭或俘 获 敌指挥官
范汉杰 廖耀湘
淮海 战役
中原解放军和华东 解放军 刘伯承 邓小平 陈毅 粟裕 谭震林
《解放战争》(共48张PPT)
国共双方兵力变化示意图
430万人 365万人
280万人
130万人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1946年6月
1948年秋
三大战役
辽沈战役
三
大
平津战役
战
役
淮海战役
三大战役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时间
1948年9月——1949年1月
指挥
林彪,罗 刘伯承,陈毅,林彪,罗荣桓,
荣桓
邓小平
聂荣臻
歼敌47万, 战果 解放东北
★谈判的结果如何,说明了什么问题?
第三回合:将革命进行到底
时间:1949年1月-1949年4月
双方:
VS
表现: 1、北平谈判 2、渡江战役
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 京,国民政府覆灭了。
江阴
湖口
渡江战役 (1949、4、21)
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
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 (1949年4月23日)
毛“钟泽山东风《雨七起律苍•黄人,民百解万放雄军师占过领大南江京. 》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重庆谈判
我要思考 思考……
★ 蒋介石为什么不立即发动内战? ①迫于假国和内平外要、求真和内平战的压力。
②内战的准备工作尚未完成。
★ 蒋介石三邀毛泽东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争取时间部署军队、把内战责任推给共产党
★假如你是毛泽东,你会去重庆谈判吗?
尽可能争争取取和和平平、民揭穿主蒋介石阴谋
重庆谈判
独
和
(2)对世界: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 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 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人教版必修1 历史:第17课 解放战争 课件(共20张PPT)
总结本节课知识点
分享本节课知识点+2
一、解放战争的过程
①重庆谈判
1、争取和平民主阶段
解
②政协会议
放
①战略防御
战
2、战争阶段 ②战略反攻和
争
战略决战
③最后胜利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胜利的原因 2、胜利的意义
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949.04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胜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想用软的一套手法把共产党吃掉,谈何容 易!可是,国内有厌战情绪,国际形势也不 允许中国打内战,一打起来我们更被动,利 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将拒绝谈判,我 们更有文章可做。
——蒋介石的谋士陶希圣
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去重庆谈判 的“如意算盘”是什么?
如果毛不去: 就宣传共产党没有和平诚意,制造舆 论把发动内战的责任推到共产党身上 利用谈判之机,诱使共产党交出政权 和军队
②政协会议 (46.1)
依据:《双十协定》内容 结果: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协议
1949年4月北平和谈情景
思考:从当时的兵力和民心看,共产党领导 的人民军队必胜无疑,为什么还要与国民党 和谈?
北平和平谈判
背景
蒋介石:“求和”声明
中共:为迅速结束战争,减少人民痛苦
蒋介(石2)为结何果下:野 双方达成李《宗国仁内为和何平愿协意定》最后修 正案,但南京和国谈民?政府拒绝在协定上签字,
如果毛去: 获得准备发动内战的时间,调兵遣将、 部署内战
磨好刀再杀
思 毛泽东是否应该去重庆谈 考 判?
一是尽量争取和平
二是揭露美蒋“假和 平真内战”阴谋
毛泽东抵达重庆,受到 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
分享本节课知识点+2
一、解放战争的过程
①重庆谈判
1、争取和平民主阶段
解
②政协会议
放
①战略防御
战
2、战争阶段 ②战略反攻和
争
战略决战
③最后胜利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胜利的原因 2、胜利的意义
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949.04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胜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想用软的一套手法把共产党吃掉,谈何容 易!可是,国内有厌战情绪,国际形势也不 允许中国打内战,一打起来我们更被动,利 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将拒绝谈判,我 们更有文章可做。
——蒋介石的谋士陶希圣
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去重庆谈判 的“如意算盘”是什么?
如果毛不去: 就宣传共产党没有和平诚意,制造舆 论把发动内战的责任推到共产党身上 利用谈判之机,诱使共产党交出政权 和军队
②政协会议 (46.1)
依据:《双十协定》内容 结果: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协议
1949年4月北平和谈情景
思考:从当时的兵力和民心看,共产党领导 的人民军队必胜无疑,为什么还要与国民党 和谈?
北平和平谈判
背景
蒋介石:“求和”声明
中共:为迅速结束战争,减少人民痛苦
蒋介(石2)为结何果下:野 双方达成李《宗国仁内为和何平愿协意定》最后修 正案,但南京和国谈民?政府拒绝在协定上签字,
如果毛去: 获得准备发动内战的时间,调兵遣将、 部署内战
磨好刀再杀
思 毛泽东是否应该去重庆谈 考 判?
一是尽量争取和平
二是揭露美蒋“假和 平真内战”阴谋
毛泽东抵达重庆,受到 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顾:抗战时期,根据地实行什么土地政策?
地主减租减息→ 耕者有其田
时间:1947年 措施:①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
②制定土地改革总路线 范围:解放区内 结果: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
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 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国民党 军队
365 万
不足
被 动
略占 危机 优势 四伏
低 落
(人教版)解放战争课件下载1
(人教版)解放战争课件下载1
自主学习:阅读116-117页, 完成表格(你有2分钟的时间)
战役名称 时间 作战军队 指挥员
辽沈战役 1948年9-11月 东北野战军
林彪、 罗荣桓
1948.11-
淮海战役 1949.1
1949年2月7日,毛泽东 第一次成为美国《时代》 周刊封面人物。一个星 期前,平津战役刚刚结 束,古都北平和平解放。
歼灭和改编52万
歼敌47万
歼敌55.5万
三大战役共歼灭和 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 万人,国民党军队的 主力军基本被消灭, 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 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4、渡江战役(百万雄师过大江)
中原野战军 华东野战军
刘伯承、邓小 平、陈毅、粟 裕、谭震林
平津战役
1948.111949.1
东北野战军 林彪、罗荣 华北野战军 桓、聂荣臻
战役成果
解放东北全境 解放长江中 下游以北地区
解放华北全境
(人教版)解放战争课件下载1
1、三大战役之辽沈战役 林彪 东北野战军 罗荣桓
名称 东北 华北 华东 中原 西北 解放军 70万 20万 42万 20万 7万 国民党 55万 55万 60万 75万 30万
材料研读: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就一般情况 来说,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富农。占有约70~80% 的土地,残酷地剥削农民。而占乡村人口90%以上的雇 农、贫农、中农及其他人民,切总共只有约20~30%的土 地,终年劳作,不得温饱。
—《关于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决议》1947年10月10日
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土地占有情况不均衡
思考:三大战役为什么首先从东北打响?
1、当时东北战场的形势对人民解放军最为有利。 2、一旦夺取东北,就可以使东北解放军腾出手来转入 关内作战;还可以利用东北的工业来支援全国解放战争。
辽沈战役为什么先攻打锦州?
辽
长春
沈
关
战
黑山
役
沈阳
示
锦州
意 图
大虎山 营了 东北全境
2、三大战役之淮海战役
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
淮
海 战
中肢
役 示 意 图
徐州 陈官庄
间解
碾庄
突敌 破人
双堆集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 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民工 担架 大小车 牲畜 船只 筹粮 挑子
543万人 30.5万副
88万辆 76.7万头
8500只 9.6亿斤 20.6万副
——陈毅
淮海战役中支前的民工
东北
华东
淮海战役解放了长江 中下游以北地区,为 渡江作战奠定基础
1948.9 1949.1 1949.9
渡南
三
江京
大
战国
战
役民
役
政
府
覆
灭
解放战争为什么能迅速取得胜利? (提示:从力量对比 、军队士气、
战争指挥、政权性质、是否得到人民的支
持 、历史发展趋势 等方面考虑)
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胜的原因 (1)国民党方面: ①政治孤立,失去民心 ②军队厌战,士气低落 ③贪官横行,统治腐败 ④美援断绝
1947.6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到
(人教版)解放战争课件下载1
影响:揭开了人民解 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鲁豫解放军主力, 强渡黄河天险,千里挺进大别山。
毛泽东对这一次战略部署作了 生动的比喻:蒋介石把它的主要 兵力集作中用在:陕大北别、山山地东处,武搞汉“和重 点进攻南”京,正好中比间两,个控拳制头住一大张别, 胸膛就山露就出意来味了着。西刘可伯取承武也汉说;这 重 样的兵东力可部取署南很京像,一可个谓哑整铃个,长两 头粗,江中中间下细游,地两区头唾力手量可强得,。还 有优势;中间力量弱,处于防御。 我们就攻其薄弱的部分,从中央 突破,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
点
武汉
南京
(人教版)解放战争课件下载1
经过连续作战,先后歼灭国民党军精锐 200多万,迫使国民党军队主力退守沈阳、北 平、徐州等孤城,被动防御作战。
(人教版)解放战争课件下载1
(人教版)解放战争课件下载1
敌我力量对比表 1948年7月
军队 总 机动 形 装 后 士 兵力 兵力 势 备 方 气
人民 280 优于 主 大为 巩 高 解放军 万 敌军 动 改善 固 昂
(2)共产党方面: ①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毛泽东的英明决策 ②解放军英勇善战 ③得到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国共关系的演变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1924—1927年大革命时期) (二)十年内战时期(1927—1936年土地革命时期) (三)第二次国共合作(1937—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 (四)国共合作的再次破裂(1945—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
3、三大战役之平津战役
东北野战军和华北野战军
(从左到右)聂荣臻、林彪、罗荣桓
平
津
战 役
张家口 新保安
示 意
北平
图
天津塘
沽
先后 打取 两中 头间
傅作义
1949.1.31 北平和平解放
思考: 解放军为什么采取和平手段解放北平?
(1)和平民主是当时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2)可保障北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古都 文物免遭战争破坏。
历史回眸
北平香山双清别墅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历史回眸
重庆 谈判
防御阶段 反攻阶段 决战阶段
1945.8 1946.6
1947.6
刘 邓 大 军 挺 进 大 别 山
(人教版)解放战争课件下载1
翻身农民丈量土地
分到土地后喜悦的农民 翻身农民送子参军
解放区人民踊跃支前
(人教版)解放战争课件下载1
(人教版)解放战争课件下载1
土地改革的作用: 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
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 军参战,为解放战争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地主减租减息→ 耕者有其田
时间:1947年 措施:①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
②制定土地改革总路线 范围:解放区内 结果: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
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 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国民党 军队
365 万
不足
被 动
略占 危机 优势 四伏
低 落
(人教版)解放战争课件下载1
(人教版)解放战争课件下载1
自主学习:阅读116-117页, 完成表格(你有2分钟的时间)
战役名称 时间 作战军队 指挥员
辽沈战役 1948年9-11月 东北野战军
林彪、 罗荣桓
1948.11-
淮海战役 1949.1
1949年2月7日,毛泽东 第一次成为美国《时代》 周刊封面人物。一个星 期前,平津战役刚刚结 束,古都北平和平解放。
歼灭和改编52万
歼敌47万
歼敌55.5万
三大战役共歼灭和 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 万人,国民党军队的 主力军基本被消灭, 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 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4、渡江战役(百万雄师过大江)
中原野战军 华东野战军
刘伯承、邓小 平、陈毅、粟 裕、谭震林
平津战役
1948.111949.1
东北野战军 林彪、罗荣 华北野战军 桓、聂荣臻
战役成果
解放东北全境 解放长江中 下游以北地区
解放华北全境
(人教版)解放战争课件下载1
1、三大战役之辽沈战役 林彪 东北野战军 罗荣桓
名称 东北 华北 华东 中原 西北 解放军 70万 20万 42万 20万 7万 国民党 55万 55万 60万 75万 30万
材料研读: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就一般情况 来说,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富农。占有约70~80% 的土地,残酷地剥削农民。而占乡村人口90%以上的雇 农、贫农、中农及其他人民,切总共只有约20~30%的土 地,终年劳作,不得温饱。
—《关于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决议》1947年10月10日
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土地占有情况不均衡
思考:三大战役为什么首先从东北打响?
1、当时东北战场的形势对人民解放军最为有利。 2、一旦夺取东北,就可以使东北解放军腾出手来转入 关内作战;还可以利用东北的工业来支援全国解放战争。
辽沈战役为什么先攻打锦州?
辽
长春
沈
关
战
黑山
役
沈阳
示
锦州
意 图
大虎山 营了 东北全境
2、三大战役之淮海战役
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
淮
海 战
中肢
役 示 意 图
徐州 陈官庄
间解
碾庄
突敌 破人
双堆集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 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民工 担架 大小车 牲畜 船只 筹粮 挑子
543万人 30.5万副
88万辆 76.7万头
8500只 9.6亿斤 20.6万副
——陈毅
淮海战役中支前的民工
东北
华东
淮海战役解放了长江 中下游以北地区,为 渡江作战奠定基础
1948.9 1949.1 1949.9
渡南
三
江京
大
战国
战
役民
役
政
府
覆
灭
解放战争为什么能迅速取得胜利? (提示:从力量对比 、军队士气、
战争指挥、政权性质、是否得到人民的支
持 、历史发展趋势 等方面考虑)
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胜的原因 (1)国民党方面: ①政治孤立,失去民心 ②军队厌战,士气低落 ③贪官横行,统治腐败 ④美援断绝
1947.6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到
(人教版)解放战争课件下载1
影响:揭开了人民解 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鲁豫解放军主力, 强渡黄河天险,千里挺进大别山。
毛泽东对这一次战略部署作了 生动的比喻:蒋介石把它的主要 兵力集作中用在:陕大北别、山山地东处,武搞汉“和重 点进攻南”京,正好中比间两,个控拳制头住一大张别, 胸膛就山露就出意来味了着。西刘可伯取承武也汉说;这 重 样的兵东力可部取署南很京像,一可个谓哑整铃个,长两 头粗,江中中间下细游,地两区头唾力手量可强得,。还 有优势;中间力量弱,处于防御。 我们就攻其薄弱的部分,从中央 突破,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
点
武汉
南京
(人教版)解放战争课件下载1
经过连续作战,先后歼灭国民党军精锐 200多万,迫使国民党军队主力退守沈阳、北 平、徐州等孤城,被动防御作战。
(人教版)解放战争课件下载1
(人教版)解放战争课件下载1
敌我力量对比表 1948年7月
军队 总 机动 形 装 后 士 兵力 兵力 势 备 方 气
人民 280 优于 主 大为 巩 高 解放军 万 敌军 动 改善 固 昂
(2)共产党方面: ①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毛泽东的英明决策 ②解放军英勇善战 ③得到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国共关系的演变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1924—1927年大革命时期) (二)十年内战时期(1927—1936年土地革命时期) (三)第二次国共合作(1937—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 (四)国共合作的再次破裂(1945—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
3、三大战役之平津战役
东北野战军和华北野战军
(从左到右)聂荣臻、林彪、罗荣桓
平
津
战 役
张家口 新保安
示 意
北平
图
天津塘
沽
先后 打取 两中 头间
傅作义
1949.1.31 北平和平解放
思考: 解放军为什么采取和平手段解放北平?
(1)和平民主是当时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2)可保障北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古都 文物免遭战争破坏。
历史回眸
北平香山双清别墅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历史回眸
重庆 谈判
防御阶段 反攻阶段 决战阶段
1945.8 1946.6
1947.6
刘 邓 大 军 挺 进 大 别 山
(人教版)解放战争课件下载1
翻身农民丈量土地
分到土地后喜悦的农民 翻身农民送子参军
解放区人民踊跃支前
(人教版)解放战争课件下载1
(人教版)解放战争课件下载1
土地改革的作用: 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
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 军参战,为解放战争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