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重要会议的时间及详细内容
中国近代史著名会议
⑴1921年一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用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和中心任务(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⑵1922年二大的中心任务(制定民主革命纲领);⑶1923年三大的方针(以“党内合作”方式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⑷1927年八七会议的总方针(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⑸1935年遵义会议的意义(结束左倾统治,确立正确领导;独立解决问题,走向成熟标志;实现三个挽救,生死攸关转折);⑹1935年瓦窑堡会议的方针(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⑺1937年洛川会议的路线(制定全面抗战路线);⑻1945年七大的任务(建立新民民主义国家)及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⑼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的工作重心(乡村转移到城市)、总任务(农业变工业、新民变社会);⑽1956年八大分析的社会主要矛盾(表面上是农业国与工业国、需要和现状之间的矛盾,实质上先进社会制度与落后生产力的矛盾)和确定的经济建设方针(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⑾1958年八大二次会议(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八届十一中全会(发动文革的标志)、八届十二中全会(对刘少奇的错误批判)和中共九大(把林彪作为毛泽东的接班人写进党章)的错误决定;⑿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工作重心转移(由阶级斗争转到经济建设)、伟大决策(改革开放)、第二代领导集体形成(邓小平为核心);⒀1982年十二大(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1987年十三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步走); 1993年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三代领导核心);1997十五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2002年十六大(三个代表;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第四代领导核心)1.中共一大:1921,上海→宣告中共成立;2.2.中共二大:1922,上海→制定革命纲领;3.3.中共三大:1923,广州→决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及第一次国共合作方针;4.4.八七会议:1927,汉口→纠正陈独秀右倾错误、决定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5.5.遵义会议:1935,遵义→纠正王明“左”倾错误、事实上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6. 6.瓦窑堡会议:1935,瓦窑堡→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7.7.洛川会议:1937,洛川→制定全面抗战路线;8.8.中共七大:1945,延安→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9.9.七届二中全会:1949,西柏坡→决定工作重心转移和革命胜利后中国的转变;10.10.新政协会议:1949,北京→讨论新中国成立问题(《共同纲领》);11.11.一届人大:1954,北京→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2.12.中共八大:1956,北京→提出社会主要矛盾、党的主要任务、经济建设方针;13.13.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北京→提出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实行改革开放;14.14.中共十二大:1982,北京→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5.15.中共十三大:1987,北京→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的基本路线;16.中共十四大:1992,北京→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7.中共十五大:1997,北京→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需要注意的几次重要会议1、党的三代领导集体: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四大;2、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文家市决策、七届二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3、纠正党内的错误:八七会议、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4、制定国共合作方针:中共三大、瓦窑堡会议;5、党的基本路线形成: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三大;6、党的指导思想:七大(毛泽东思想)、十五大(邓小平理论)、十六大(三个代表)。
中国近代史纲要必须掌握的重要会议总结
中国近代史纲要中共历次重要会议一、会议名称、召开时间、地点、主要内容1、中共一大——————“建党”1921.7.23 上海→嘉兴南湖①决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②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纲,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③选出三人组成的中央局,陈独秀为总书记。
由于对中国社会的性质及由此决定的性质,特点缺乏明确的认识,因而笼统的提出领导无产阶级进行推翻资产阶级的社会主意革命,并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的任务和目标。
显然,党的一大没有认清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的重要性质。
2、中共二大——————“第一次明确提出革命纲领”最高~~、最低~~~~1922年7月上海党的二大在中国革命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民主革命纲领。
制定党的革命纲领①最低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1、消除内乱,打倒军阀,2、推翻帝国主义压迫,3、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②最高纲领——实现共产主义。
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指引中国革命的伟大旗帜。
3、中共三大————“国共合作”1923年6月广州讨论了同国民党合作的问题,(以建立广泛的民族革命统一战线,共同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①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员可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②共产党员在统一战线中必须保持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
但是,由于陈独秀的“二次革命”理论,认为中国民主革命只能以资产阶级为主体,革命胜利后由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然后无产阶级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党的三大没有提出无产阶级应当掌握国民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4、党的四大——————“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1925年1月党的四大的突出历史贡献是,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也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内容作了更加完整的规定。
5、中共八七会议——“枪杆子里出政权”和“实行土地革命及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1927年8月7日汉口①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毛泽东在发言中指出: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在枪杆子中取得的。
中国近代史重大事件(全)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月11日开始施行,具有“宪法”性质的根本大法,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文件。
3月10日
袁世凯就职中华
袁世凯在北京宣誓,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
1913
7月-8月
二次革命(讨袁之役)
孙中山力主武装讨袁,结果失败。
10月6日
袁世凯为第一任正式大总统
袁世凯以“叛乱”罪名下令解散国民党
三元里抗英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民众大规模自发保卫家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抗外来侵略的战斗。
1842
不详
魏源写成50卷的《海国图志》
一部世界地理历史知识的综合性图书,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8月29日
中英签订《南京条约》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上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中国第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标志着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
1851
1月11日
金田村起义
(太平天国运动开始)洪秀全领导的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桂平县武装起义
1853
3月19日
洪秀全定都天京(今南京)
(建立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3月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原则为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幻想在分散的小农经济基础上实行均贫富。它无法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只是空想,根本无法实现。
3岁即位,由光绪皇后隆裕和载沣摄政
1911
6月
保路运动
主要地点在四川,由于清廷宣布“铁路国有”的政策,遭到广大城乡劳动人民的反对。
10月10日
武昌起义爆发
辛亥革命开始
1912
1月1日
中华民国成立
孙中山宣誓就职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以五色旗为国旗
中国近代史重要会议的时间及详细内容
中国近代史重要会议宏观时间把握:1919年五四运动→1949年新中国成立→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国民革命(1919~1927)→土地革命(1927~1937)→抗战(1937~1945)→解放战争(1945~1949);二、过渡时期(1953~1956);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56~2050)重要会议:中共一大——党初步提出统一战线方针中共二大——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中共二大——《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案》中共三大——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中共四大——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思想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七大——对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加以概括中共七大——刘少奇——对毛泽东思想科学全面概括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宣布把我国建设成为四个现代化国家中共八大提出的经济建设方针——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中共八大提出的国内主要矛盾——人们对于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的矛盾中共八大——董必武——健全法律制度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首次提出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工作中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中共七届三中全会——1950年6月毛泽东《不要四面出击》党“六大”——莫斯科八七会议——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八七会议——枪杆子出政权八七会议——汉口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过渡时期总路线确定为过渡时期总任务第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6方面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第一次会议——第一次确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遵义会议——结束王明左倾遵义会议——确定毛泽东的党中央领导是正确的1947年——毛泽东提出十大军事原则1950年土地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6年毛泽东提出文化工作基本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1942年延安整风——反对教条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中共重要会议:1.中共的诞生(一大)时间:1921.7.23地点:上海内容:①确立党的名称。
近代史上中国的重要会议
近代史上中国的重要会议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今兴业路76号)举行,后来由于会场受到暗探的注意和外国巡捕搜查,会议的最后一天(7月31日)改在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
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规定党的奋斗目标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大会确定了党成立后的基本任务。
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
一大选举了由陈独秀、张国煮、李达三人组成的中央领导机关--中央局。
二、遵义会议1935年1月15--17日.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县城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
会议的目的是总结第五次反围剿以来的教训,纠正军事指挥上的"左"倾错误。
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和中国革命事业,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转折点。
三、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1945年4月23日--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举行。
这次大会距1928年召开的党的六大已有17年。
七大是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夜召开的,大会正确分析了形势,指明抗战的前途和任务,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
大会通过的党章,第一次明确规定以毛泽东思想作为我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
七大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它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史册。
四、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3月5日--13日,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举行。
中国近代史重要会议总结归纳
时期会议名称时间地点内容影响国民大革命时期中共一大1921.7.23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1.确立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2.确立党的纲领: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从而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联合第三国际3.实际工作计划:集中精力组织工人4.选举中央局:陈独秀(书记)、张国焘、李达标志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Ps:会后开始发展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中共二大1922年7月 1.分析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状况,以明确敌人:资本帝国主义和军阀官僚的封建势力2.制定反帝反封的革命纲领:最高纲领: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最低纲领:a.打倒军阀 b.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 c.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3.提出采取群众路线的方法,到群众中去4.提出:联合一切革命党派、联合资产阶级民主派,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p240)1.它正确的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对象和动力,明确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步走;2.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预示着中国革命的新高潮必将来临。
中共三大1923年6月广州讨论并接受了共产国际关于国共合作以及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的决议案;集中讨论第一次国共合作和革命统一战线。
正确地确定了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促进了国共合作的形成。
国名党一大1924年1月广州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1.在民族主义中突出了反帝内容2.在民权主义中强调了民主权利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应为“少数人所得而私”3.把民生主义概括为“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后来又提出耕者有其田的主张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中共四大1925年1月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提出了无产阶级与农民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的重要思想土地革命时期八七会议1927年8.7汉口秘密召开1.彻底清算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并提出要改编军队)2.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的思想3.选出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4.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最为当前党的主要任务成为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历史性转折古田会议1929年12月大会总结了南昌起义以来红军的建设经验,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决议案。
中国近代重要会议及其内容归纳 考点版
1、中共一大(1921年7月,上海)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规定党的奋斗目标是以无产阶级的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废除私有制,消灭阶级差别;确立党内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中共一大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2、中共二大(1922年7月,上海)不足之处是,对于民主革命中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问题,对于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之间的联系的问题,认识上不清楚。
3、八七会议(大革命失败之后, 1927年8月7日,汉口,紧急会议)八七会议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并决定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
八七会议给政出一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革命挽救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6、遵义会议(1935年1月,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批判了博古、李德在军事上的指挥错误。
会议选取了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
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思想在中央的统治,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远离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问题,妥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这次会议在极其危险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7、瓦窑堡会议(1935年12月,瓦窑堡,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是讨论华北事变后的政治形势和党的策略路线。
通过了《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
对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做出了精辟的论述。
会议批评了“左”倾关门主义的错误思想,决定用“人民共和国”口号代替“工农共和国”。
瓦窑堡会议继遵义会议解决了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之后,解决了全党迫切要求解决的政治路线问题,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以解抗日战争奠定了政治基础。
8、洛川会议(1937年8月,陕北洛川,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等决议。
近代史纲要——中国重要会议
会议名称时间地点口诀中共一大1921年7月上海一大立党中共二大1922年7月上海二大立纲中共三大1923年6月广州三大国共要合作国民党一大1924年1月广州中共四大1925年1月上海四大领导工农盟八七会议1927年8月汉口八七枪杆出政权古田会议########古田古田军队要增强遵义会议1935年1月遵义遵义军事与组织瓦窑堡回忆########瓦窑堡瓦窑一起来抗日洛川会议1937年8月洛川洛川全面来抗战减租减息是关键六届六中全会1938年9月延安六届六中马中化中共七大1945年4月延安七大确定毛指导三大作风论联合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9月西柏坡七届二中转城市中共八大1956年9月北京八大矛盾分析好平稳前进要抓牢十一届三中全会########北京三中改革和开放中共十二大1982年9月北京十二大有中国特色中共十三大########北京初级阶段和路线中共十四大########北京经济改革有目标中特理论成指导中共十五大1997年9月北京十五大跨世纪中共十六大########北京十六大三代表中共十七大########北京十七大科发展中共十八大2012年8月北京十八大五位一体总布局十八届三中全会########北京深化改革十八届四中全会########北京依法治国主要内容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名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对三民主义做出了新的解释:新三民主义的政纲同中共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一致,因而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大会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
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农民同盟军的问题;明确将资产阶级分为买办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彻底清算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依靠农民和枪杆子里出政权。
总结南昌起义以来建军建党的经验,确立了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核心是党指挥枪;毛泽东《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建设的纲领性文献,解决了如何把一支以农民为主的军队建设成为中共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
(完整版)中国近代史重要会议总结归纳
正确地确定了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
国民党一大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4.1
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1.在民族主义中突出了【反帝】内容;
2.在民权主义中强调了民主权利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3.把民生主义概括为“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后来又提出耕者有其田的主张;
3.选出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
4.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最为当前党的主要任务
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历史性转折
南昌起义
1927.8.1
武装反动国民党第一枪【国民革命军】
【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开端)
秋收起义
1927.9.9
【工农革命军→井冈山革命军(10.7)】
广州起义
1927.12.11
【工农红军】
2.改革开放
3.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4.恢复了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审查了一批历史重大遗留问题和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中共中央工作会议
1979.4
实行新八字方针:“调整、改革、整顿、提高”
理论工作务虚会
1961.1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
七千人大会
1962.1
总结了大跃进以来的经验教训
纠正左倾错误,贯彻八字方针
3th人民代表大会
1965
提出“四个现代化”宏伟目标,即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现代科学技术
改 革 开 放 新 时 期
十一届三中
1978.12
1.彻底否定“两个凡是”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
中国近代重要会议及其内容归纳
1.一大:1921.7 上海召开。
奋斗目标是以无产阶级的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二大:1922年与上海召开。
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党的最高纲领是共产主义。
最低纲领:建立民主共和国。
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3.三大,国共合作,建立民主阶级统一战线。
4.国民党一大,国共合作第一次形成,新三民主义是共同政治纲领。
5.中共四大,第一次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工农联盟,农民同盟军6.八七会议: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枪杆出政权,决定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
开始土地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7.三湾改编,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8.六大:中国社会的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城市工作放在全党工作的中心。
没收一切土地,依靠贫雇,联合中农。
9.古田会议:肃清了一切旧式军队的影响,使整个中国红军完全成为真正的人民军队。
10.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思想在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
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远离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组织问题和军事问题11.瓦窑堡会议:政治路线问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2.洛川会议: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等决议。
制定了全面抗日的路线。
阐明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独立自主原则问题。
会议认为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在抗战中的领导权;敌后游击战和抗日根据地;在国统区放手发动抗日的群众运动;以减租减息作为抗战时期解决农民问题的基本政策。
13.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中国化14.六届七中全会,《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5.延安整风,思想问题,反对主观主义(教条,经验),宗教主义,党八股。
主观主要任务,教条中心问题重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全党确立。
16.七大:1945年5月,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中国近代史重要会议
中国近代史(1840——1949)重要会议:1、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举行。
正式决定建立中国共产党,通过了党的纲领。
奋斗目标:用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
中心任务: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2、1922年7月,中共“二大” 上海中心任务:制定党的民主纲领。
中国的性质仍是“双半”社会,党的最高革命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革命的性质是民主主义革命。
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3、1923年中共“三大” 广州正式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没有提出党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3、1924年初,国民党“一大” 广州通过了《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新三民主义:“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4、1927年8月7日“八七会议” 汉口瞿秋白《关于党的任务和工作方针问题报告》纠正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的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是发动武装起义。
5、1927年文家市会议放弃夺取长沙,转向山区进军。
(重心发生转变)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6、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新民主主义的工农政权) 江西瑞金制定了宪法大纲7、1935年1月,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纠正博古等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为中央政治局常委意义: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问题,妥善地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矛盾和分歧,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成为党在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8、1935年12月陕北堡会议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共任务:建立一个统一的民族革命战线,必须由中共来领导。
中国近代重要会议及其内容归纳考点版
1、中共一大(1921年7月,上海)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规定党的奋斗目标是以无产阶级的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废除私有制,消灭阶级差别;确立党内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中共一大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2、中共二大(1922年7月,上海)不足之处是,对于民主革命中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问题,对于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之间的联系的问题,认识上不清楚。
3、八七会议(大革命失败之后, 1927年8月7日,汉口,紧急会议)八七会议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并决定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
八七会议给政出一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革命挽救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6、遵义会议(1935年1月,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批判了博古、李德在军事上的指挥错误。
会议选取了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
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思想在中央的统治,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远离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问题,妥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这次会议在极其危险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7、瓦窑堡会议(1935年12月,瓦窑堡,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是讨论华北事变后的政治形势和党的策略路线。
通过了《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
对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做出了精辟的论述。
会议批评了“左”倾关门主义的错误思想,决定用“人民共和国”口号代替“工农共和国”。
瓦窑堡会议继遵义会议解决了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之后,解决了全党迫切要求解决的政治路线问题,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以解抗日战争奠定了政治基础。
8、洛川会议(1937年8月,陕北洛川,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等决议。
中国近代史重点的时间、战役、会议总结
(1)产生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方式:商人、地主、官僚投资于新式工业。
有影响的企业:陈启沅的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
影响:产生了民族资产阶级及两面性。
(2)初步发展时间:甲午战争以后。
原因:资本输出加剧了中国自然经济分解;清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概况:商办企业数量增加;私人投资总额增加。
影响: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3)短暂发展时间:1912~1919年(一战期间)。
.原因:1.客观:欧洲帝国主义国家忙于大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2.主观:民族资产阶级受辛亥革命鼓舞以实业救国。
,特点:短暂,主要发展的是轻纺工业。
影响:资产阶级掀起新文化运动。
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阶级条件,是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最重要的条件。
(4)断续发展及日渐萎缩时间:国民政府统治前期。
原因:1.外因:帝国主义的侵略。
2.内因: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特点:断续发展,日渐萎缩。
(5)奄奄待毙时间:抗日战争时期。
原因:1.外因:日本帝国主义对沦陷区进行资源的掠夺。
2.内因;官僚资本的排挤和剥夺。
概况:民营工业纷纷倒闭。
(6)纷纷破产时间:解放战争时期原因:1.外因:美国加紧对中国经济的侵略。
2.内因:国民党发动内战,肆意掠夺,苛捐杂税层出不穷。
概况:上海、天津、广州等城市工厂、商店纷纷倒闭,大量工人失业。
影响:工人参加国统区人民民主运动,成为反蒋的第二条战线。
(7)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时间:1951年。
原因:严峻的经济形势需要恢复发展国民经济;私营工商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很大。
结果:1951年民族资本主义出现黄金时代。
意义:有利于国民经济恢复发展,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打好基础。
(8)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时间:1953~1956年方式:采取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采取赎买的方式。
结果:1956年,完成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的高潮。
中国近代史非常重要[时间点]
※ 非常重要、常考的会议 1921年7月 中共一大:成立中国共产党;工人运动 1922年7月 中共二大: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群众路线 1923年6月 中共三大:国共合作和共产党人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议案1924年1月 国民党一大:标志着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1927年8月 八七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枪杆子里出政权”1935年1月 遵义会议: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挽救了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935年12月 瓦窑堡会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批判左倾关门主义1937年8月 洛川会议;全面抗战路线;敌后抗日根据地(抗战中的领导权问题)1938年9月 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1945年4月 中共七大:《论联合政府》;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指导思想1949年3月 七届二中全会:两个转变、两个务必新政协:《共同纲领》在当时是全国人民的大宪章,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1956年9月 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主要矛盾;“即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陈云“三个主体,三个补充”1958年5月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1961年1月 八届九中全会:“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1962年1月 七千人会议1965年 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四个现代化”标,即现代农业、工业、国防、科学技术 1978年12月 十一届三中全会:经济重心转移;改革开放1982年 十二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法制建设1987年 十三大:初级阶段理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步走1992年 十四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1997年 十五大: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2002年 十六大:三个代表写进党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007年 十七大:全面阐释科学发展观;概括中特理论体系一.有关三个代表:2000年2月 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时 ——首次提出2000年6月 全国党校工作会议——江指出: 三个代表是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而展开的 2000年7.1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 ——系统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 2002年 中共十六大报告——进一步阐述了“三个代表”的时代背景、历史地位、精神实质和指导意义,阐明了贯彻”三个代表”的根本要求,标志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终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
中国近代史上的各种会议汇总
中国近代史上的各种会议汇总1.1921年7月的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它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2.1922年7月的中共二大中共二大的中心议题是讨论和制定党在现阶段的革命纲领。
会议根据列宁提出的《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对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当前阶段的革命性质是资产阶级民族革命的性质进行了分析,并制定了当时党的最低和最高纲领。
“最高纲领”――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的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
“最低纲领”――即在民族革命阶段的最低纲领,①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②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打倒中华民族的完全统一;③统一中国本部(包括东三省在内)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中共二大的历史意义是巨大的――它正确的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明确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步走;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预示着中国革命的新高潮必将来临。
3.中共三大1923年6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这是党的历史上比较重要的一次代表大会,此次大会讨论并接受了共产国际关于国共合作以及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的决议案,为随后到来的第一次国共合作打下了政治基础。
中共三大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策略思想,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正确地确定了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促进了国共合作的形成。
但是,大会对于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农民问题和军队问题还没有给以应有的重视。
4.中共四大1925年1月在上海召开。
大会的中心议题是:如何加强党对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的领导,以及在宣传工作、组织工作和群众工作方面如何准备迎接大革命的高潮。
中共四大的主要中心议题是:讨论工人阶级如何参加民族革命运动以及党如何领导即将到来的功能运动高涨的问题。
大会指出了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的重要性。
中共四大的历史功绩是: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各个阶段的革命态度问题,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大会还指出了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提出了无产阶级与农民建立巩固工农联盟的重要思想;大会还制定了有计划地开展工农运动的方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代史重要会议宏观时间把握:1919年五四运动→1949年新中国成立→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国民革命(1919~1927)→土地革命(1927~1937)→抗战(1937~1945)→解放战争(1945~1949);二、过渡时期(1953~1956);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56~2050)重要会议:中共一大——党初步提出统一战线方针中共二大——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中共二大——《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案》中共三大——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中共四大——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思想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七大——对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加以概括中共七大——刘少奇——对毛泽东思想科学全面概括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宣布把我国建设成为四个现代化国家中共八大提出的经济建设方针——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中共八大提出的国内主要矛盾——人们对于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的矛盾中共八大——董必武——健全法律制度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首次提出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工作中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中共七届三中全会——1950年6月毛泽东《不要四面出击》党“六大”——莫斯科八七会议——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八七会议——枪杆子出政权八七会议——汉口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过渡时期总路线确定为过渡时期总任务第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6方面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第一次会议——第一次确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遵义会议——结束王明左倾遵义会议——确定毛泽东的党中央领导是正确的1947年——毛泽东提出十大军事原则1950年土地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6年毛泽东提出文化工作基本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1942年延安整风——反对教条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中共重要会议:1.中共的诞生(一大)时间:1921.7.23地点:上海内容:①确立党的名称。
②制定党的纲领,坚持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③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④选举领导机构,陈独秀为总书记。
意义:①中国共产党是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
②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华民族的利益。
③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2.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背景:①华盛顿会议列强共同支配中国;②军阀混战灾难深重时间:1922.7地点:上海中心任务: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意义:第一次提出明确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评价:民主革命纲领是在深刻认识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国情和社会本质特点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在这以前中国人民进行了80多年反帝反封斗争,然而没有一个阶级政党能真正认清中国革命性质、任务,提出过完整的彻底的反帝反封纲领,只有中共解决了这一问题。
它是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重大标志。
3.中共三大与国共合作的条件与方针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广州(1)条件:①中共在二七罢工中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必要性)。
②国民党是比较真正的民主派,孙中山欢迎中共与其合作(可能性)。
③共产国际指示中共与国民党合作(重要外因)。
(2)方针:①国民党:以“党内合作”的方式与中共合作,改组国民党。
②共产党:召开中共三大决定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3)合作方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保持政治思想组织上的独立性;帮助国民党改组成四个阶级的革命联盟;(4)局限:没有提出对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4.八七会议:时间:1927年8月7日地点:汉口。
内容:①瞿秋白作《关于党的任务和工作方针问题的报告》;②纠正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③发动秋收起义;④毛泽东提出:“政权是从枪杆子中取得的”。
影响:①指明了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
②滋长了“左”倾情绪。
5.遵义会议(1)历史背景: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和红军长征初期的严重损失表明中国革命已处于极端危险的境地,引起党的干部和红军指战员对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怀疑、不满;突破湘江封锁线,红军锐减到3万多人之后,不满情绪达到顶点。
在成功与失败的比较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毛泽东军事指挥的正确,要求改变领导的愿望日益强烈。
转兵贵州是中央红军在长征中战略方针的第一次改变,避免了红军的覆灭,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创造了条件。
(2)内容: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柏公馆的小楼上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
会议议题可以概括为两方面:一是军事问题,明辨红军战略战术方面的是非──肯定了毛泽东等指挥红军取得前四次反“围剿”胜利的战略战术基本原则,指出“左”倾错误领导人推行的单纯防御战线是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主要原因。
二是组织问题,改组中央领导机构,特别是解决军事最高指挥权问题──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会议后,常委进行分工,由张闻天接替搏古负总责,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小组,负责军事行动。
(3)历史意义:其一,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长达四年之久的统治,遵义会议的召开和会议作出的决定,体现了毛泽东在这次纠正党内重大错误的问题上,起着重要的核心作用。
其二,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遵义会议上,中国共产党在与共产国际联系中断的情况下,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解决了自己的路线;采取民主集中制原则,独立解决了党中央领导机关改组问题。
改变了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指示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做法,实际上确立起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全局上的领导地位。
遵义会议表明中国共产党已是一个政治上成熟的政党,完全可以独立地承担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
其三,遵义会议是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力量极度削弱,中国革命几乎陷于绝境的危急关头召开的,它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正是由于这一转折,使得党中央和红军主力胜利地完成了长征,转到了抗日的前线阵地,执行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
(4)“八七会议”和遵义会议的异同点:同:都是在革命的危急关头召开,都纠正了党内的错误路线,使革命转危为安,都撤换了错误的领导。
异:“八七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但又滋长了“左”倾错误,给后来的中国革命带来极大危害。
遵义会议纠正了王明“左”倾机会主义错误,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到成熟的标志。
6.瓦窑堡会议与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制定(1)历史背景:华北事变,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2)政策制定:①《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②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③《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基本内容: a.指出目前政治形势是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
b.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阶级矛盾下降到次要矛盾。
C.中国共产党任务就是把红军的活动和工人、农民、学生、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一切活动汇合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民族革命战线。
意义:奠定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基础,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7.洛川会议:确立全面抗战路线8.中共七大(1)背景:l945年5月,国民党为抢夺抗战胜利果实召开六大。
为使抗战胜利变为人民的胜利,为争取光明中国之前途,中国共产党在l945年4月~6月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内容:①毛泽东在会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报告指出中国人民面前有两个前途:由于国民党继续法西斯独裁统治,坚持反人民立场,在日本被打败后,中国仍可能发生内战。
这是黑暗的前途。
我们要努力实现光明的前途。
报告还指出,成立民主联合政府是中国人民当前的基本要求。
只有废除国民党的一党专政,才能成立民主的联合政府,达到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新中国的目的。
②大会提出了党的任务: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③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3)意义。
党的七大,是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最重要的一次代表大会,是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它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做了重要准备。
9.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时间:1949年春。
地点: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
内容:①指出工作重心的转移;②提出促进革命取得全面胜利的方针;③规定革命胜利的基本政策和总任务;④告诫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
意义:不仅制定了夺取全国胜利的方针,而且设计了革命胜利后建设人民民主专政新国家的新蓝图,并为中国革命由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指明了道路,在政治、思想和理论上做了准备。
10.中共八大正确决策:a.主要矛盾:先进社会制度同落后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b.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尽快把我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c.经济建设方针: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中共八大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重大胜利,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召开的。
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国情,克服教条主义的束缚,作出了一系列科学的论断。
大会首先分析了中国国内形势,指出了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其次大会为全党全国人民制定了新形势下的总任务。
这就明确规定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
再次大会为实现这一目标,针对过渡时期经济发展中的冒进现象,再次肯定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中共八大的召开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适合中国发展状况的社会主义道路,制定了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路线和方针。
八大的主要矛盾理论表明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这一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发展和运用了这一理论。
八大的经济建设方针较好地解决了发展规模、速度与具体国情这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
这是中国共产党政治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又一贡献。
虽然八大路线在实际贯彻时未被真正实行,但是历史的发展证明了它的正确性,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深远意义。
11.十一届三中全会(1)时间、地点:1978年底,北京。
(2)内容:思想上高度评价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立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果断地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
政治上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组织上决定拨乱反正,审查和解决党内重大冤假错案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
(3)意义:①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