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坍塌事故的原因分析标准范本
模板支架体系坍塌事故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

建筑盔 金 2 0 1 3 年 第 7 期
脚手架
全
模板支架体 系坍塌事故
原 因分析 与 防范措 施
。朱宏 洲 ( 河南五 建建设 集 团有 限公 司 )
【 摘 要 】本 文针 对 一起模 板 支架坍 塌 事故存 在 的 主要 问题及 原 因分 析 , 并梳 理 归纳 , 提 出了
未签订 合 同和协 议 , 未 委托 监理单 位 对工 程实 施监
经事 故 调查 组调 查 , 该模 板 支架 均未 设 置纵 横 向扫地杆 , 立 杆 间距 1 . 3 m— 1 . 5 m, 步距 1 . 8 m 左右( 作为 高大支模架, 间距偏大 ——编者) , 纵横 向水 平 横杆 严 重
图1 事 故 现 场 照 片
登 封市 某 冶 金 有 限公 司对 该 工程 未 办 理 工程 招投 标 手 续 。 提 供 的设 计 图 纸无 设 计单 位 、 设 计人
二、 事 故原 因分 析
1 . 技 术 上存在 的问题
员盖 章和 签章 , 选择 无 任何 资质 的个 人 承揽工 程且
相 关 防 范措 施 。
【 关键 词 】高大模板 支架 【 中 图分类 号 】T U 7 3 1 . 2
坍塌 措 施
【 文献标志码 】B
超 过规 范 要 求 。 水 平横 杆 对 接 接头 , 部 分 立 杆 对 接 接 头未 按 规 范规 定 错 开 , 未设 置纵 横 向 、 水 平 向剪
论 证审查 。
某包 工 队无 资 质 , 未 能按 照法 律法 规规 定规 范
施工 现场 安全生 产 管理工 作 , 未编 制该 工程6 # 电石
模板倒塌事故反思汇报

一、事故概况2023年4月15日,我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一起模板倒塌事故,导致1人死亡,3人受伤。
事故发生后,我单位高度重视,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将伤员送往医院救治,并迅速成立了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全面调查。
二、事故原因分析1. 人员因素(1)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对模板搭设不规范的操作规程不重视,存在侥幸心理。
(2)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监管不到位,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不够,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流于形式。
2. 设备因素(1)模板搭设材料不合格,存在安全隐患。
(2)模板支撑体系不符合设计要求,存在严重缺陷。
3. 管理因素(1)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针对模板搭设的安全操作规程。
(2)施工项目负责人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重视不够,对安全生产的投入不足。
三、事故教训1. 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教育。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使其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2.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严格按照模板搭设的操作规程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3. 加强设备管理,确保设备质量。
加强对模板搭设材料的检验,确保材料合格,同时加强对模板支撑体系的检查,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4.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大安全生产投入。
建立健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职责,加大安全生产投入,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保障水平。
四、整改措施及落实情况1.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使其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2.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检查,对不符合操作规程的行为进行纠正,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3. 加强设备管理,确保设备质量。
对模板搭设材料进行严格检验,对不合格材料进行淘汰,确保设备质量。
4.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大安全生产投入。
建立健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职责,加大安全生产投入,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保障水平。
模板工程施工坍塌

标题:模板工程施工坍塌事故分析与防范导语: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高速发展,模板工程在建筑施工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然而,模板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问题时有发生,尤其是坍塌事故,不仅给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带来了严重的人身伤害,还给工程质量和企业经济效益带来了巨大损失。
本文通过对一起模板工程施工坍塌事故的案例分析,探讨事故原因及防范措施。
一、事故案例概述某年某月,我国某地一在建教学楼项目进行模板工程施工时,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坍塌事故。
事故导致现场5名施工人员死亡,1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0万元。
经调查,该事故是由于模板支撑系统不稳定,导致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模板发生坍塌。
二、事故原因分析1. 模板支撑系统设计不合理:事故发生后,调查组对施工现场进行了勘查,发现模板支撑系统的设计存在严重问题。
支撑系统未按照施工方案要求进行计算和搭设,导致支撑力度不足,无法承受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荷载。
2. 施工人员操作不当:事故调查中发现,施工人员在浇筑混凝土时,未按照施工方案要求进行操作,没有对模板支撑系统进行充分检查,导致支撑系统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发生破坏。
3. 施工现场管理混乱:事故发生前,施工现场管理混乱,相关负责人员未能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检查,对施工安全问题督促整改不力。
4. 相关检测环节缺失:事故调查中发现,施工现场缺少对模板支撑系统稳定性检测的相关环节,无法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三、防范措施及建议1. 强化施工方案的制定与执行: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并确保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方案进行操作。
2. 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施工现场应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团队,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巡查与检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整改。
3. 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和技能:施工单位应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确保施工人员在施工现场能够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施工。
4. 完善检测环节: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模板支撑系统稳定性的检测,确保其能够满足施工要求。
建筑施工模板工程事故分析案例

模板工程事故第一节建筑施工模板支撑体系坍塌原因分析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建筑业迅猛发展,模板支撑体系坍塌事故时有发生,这些事故一旦发生,就会造成群死群伤,这些事故的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
模板坍塌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如下:一、在设计、计算方面,以下问题易导致坍塌事故发生1、部分项目计算方法不正确,荷载的取值和验算未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对泵送砼、砼浇筑方法等影响因素考虑不周,未按最不利原则确定荷载组合。
2、个别项目计算书内容与实际不符,设计计算直接利用其他项目的计算成果,存在“张冠李戴”现象。
3、大部分项目未对立杆地基承载力进行验算,支撑体系的立杆直接搭设在楼面上的,也没有对楼面承载力进行验算,对局部受力状况也未验算。
4、计算模式与实际搭设状况不一致。
如立杆的稳定性计算,方案中立杆接长按对接接头考虑,但实际搭设中立杆接长采用搭接,立杆顶部基本未设置可调顶托,普遍存在直接利用横杆和扣件承受荷载的搭设形式,计算时按立杆轴向受力计算而未考虑偏心受力影响,现场也没有对偏心受力杆件采取加固补强措施。
5、相当部分的工程项目计算书中钢管截面特性是按照标准钢管取值,而目前市场上流通使用的钢管壁厚基本上达不到规范要求,计算时未考虑钢管壁厚不足所带来的钢管承载力下降这种不利因素。
6、有不少施工企业错把计算书当成施工方案,文字成了方案的主要表达方式,很少有图或没有图。
由于文字表述不够直观,设计意图难以表达清楚,令操作人员无所适从,任意搭设,导致不同水平的施工人员搭设的支撑系统不一样,不能像工程图纸那样,不论哪个施工企业施工,建成的建筑物是完全一样的。
二、模板支撑体系搭设材料不符合要求,是导致模板坍塌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1、有的施工现场所使用的钢管、扣件的生产许可证、产品质量合格证明、检测证明等相关资料不全。
进场的钢管、扣件使用前,未能按有关技术标准规定进行抽样送检。
2、钢管、扣件由于使用时间较长,周转次数较多,再加上保护意识不强,外观质量差,部分磨损、锈蚀、变形、开裂的钢管、扣件仍在使用。
模板坍塌安全事故分析【范本模板】

模板坍塌安全事故分析一、事故简介20O8年5月13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某通信公司新建厂房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发生模板坍塌事故,造成3人死亡、1人重伤。
发生事故的厂房东西长151.6 m,南北宽18。
75 m,建筑面积33074。
8 m2,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1层,地上3层,局部4层,层高6 m,檐高23 m。
工程于2007年12月18日开工,2008年5月7日已先后完成桩基施工、地下室、首层和二层主体结构。
事发当日,在对第3层6~1 O轴段的柱和顶部梁、板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时,已浇筑完的8~1 O轴段的3层顶部突然坍塌(坍塌面积约为700 m2),在下面负责观察和加固模板的4名木工被埋压。
根据事故调查和责任认定,对有关责任方作出以下处理:总包单位总经理、项目经理、劳务单位法人等6名责任人分别受到记过、撤职并停止在津执业1年、罚款等行政处罚;总包、劳务分包等单位受到停止在津参加投标活动6个月、吊销专业资质、罚款等行政处罚。
二、原因分析1.直接原因(1)施工单位在组织施工人员对第3层6~11轴段的柱和梁、板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过程时,擅自改变原有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及施工技术交底中规定的先浇筑柱,再浇筑梁、板的作业顺序,而是同时实施柱和梁、板浇筑,使在8~1 O轴段区域的6根柱起不到应有的刚性支撑作用,导致坍塌。
(2)施工单位未按照模板专项施工方案和脚手架施工方案进行搭设,架件搭设间距不统一,水平杆步距随意加大;未按规定设置纵、横向扫地杆;未按规定搭设剪刀撑、水平支撑和横向水平杆,致使整个支撑系统承载能力降低。
2.间接原因(1)施工单位编制的模板专项施工方案和脚手架施工方案对主要技术参数未提出具体规定和要求,对浇筑混凝土施工荷载没有规定;在搭设完模板支撑系统及模板安装完毕后,没有按照规范、方案要求进行验收,即开始混凝土浇筑作业;压缩工期后,未采取任何相应的安全技术保障措施;施工管理方面,在项目部人员配备不齐,技术人员变更、流动的情况下,以包代管,将工艺、技术、安全生产等工作全部交由分包单位实施。
河南省郑州市“09.06”模板坍塌事故

Life is to live beautifully and walk sonorously.精品模板助您成功(页眉可删)河南省郑州市“09.06”模板坍塌事故一、原因分析1.直接原因劳务单位在没有施工方案的情况下,安排架子工按常规的外脚手架支搭模板支撑系统,导致B2区地上中厅4层天井顶盖的模板支撑系统稳定性差,支撑刚度不够,整体承载力不足,混凝土浇筑工艺安排不合理,造成施工荷载相对集中,加剧了模板支撑系统局部失稳,导致坍塌。
2.间接原因(1)劳务公司现场负责人对施工过程中发现的重大事故险兆没有及时采取果断措施,让施工人员立即撤离的指令没有得到有效执行,现场指挥失误。
(2)劳务公司未按规定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未按规定对工人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和培训,未向班组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3)施工单位对模板支撑系统安全技术交底内容不清,针对性不强,而实际未得到有效执行。
(4)项目部对检查中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未认真组织整改、验收,安全员在发现重大隐患没有得到整改的情况下就在混凝土浇筑令上签字。
(5)项目经理、执行经理、技术负责人、工长等相关管理人员未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对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搭设完毕后未组织严格的验收,把关不严。
(6)监理单位监理员超前越权签发混凝土浇筑令,总监代表没有按规定程序下发暂停令,对下发暂停令仍未停工的情况下,没有及时的追查原因,加以制止,监督不到位。
三、事故教训1.从近几年来发生的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坍塌事故案例中可以看出,施工人员不按施工方案执行,或者没有方案就组织施工是造成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这起事故看,如果严格按照方案施工,可能就能保证安全,但劳务单位现场负责人在没有见到施工方案的情况下,就违章的指挥架子班按脚手架的常规做法施工,从而导致事故发生。
2.从事故经过看,这起事故并不是突然发生的。
从发现支撑体系变形到倒塌有3O多分钟的时间,但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差,没有自我保护意识,不听从指挥,如果从发现支撑系统变形后,人员立即撤离现场,就不会造成严重的伤亡事故。
建筑施工模板工程事故分析案例

模板工程事故第一节建筑施工模板支撑体系坍塌原因分析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建筑业迅猛发展,模板支撑体系坍塌事故时有发生,这些事故一旦发生,就会造成群死群伤,这些事故的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
模板坍塌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如下:一、在设计、计算方面,以下问题易导致坍塌事故发生1、部分项目计算方法不正确,荷载的取值和验算未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对泵送砼、砼浇筑方法等影响因素考虑不周,未按最不利原则确定荷载组合。
2、个别项目计算书内容与实际不符,设计计算直接利用其他项目的计算成果,存在“张冠李戴”现象。
3、大部分项目未对立杆地基承载力进行验算,支撑体系的立杆直接搭设在楼面上的,也没有对楼面承载力进行验算,对局部受力状况也未验算。
4、计算模式与实际搭设状况不一致。
如立杆的稳定性计算,方案中立杆接长按对接接头考虑,但实际搭设中立杆接长采用搭接,立杆顶部基本未设置可调顶托,普遍存在直接利用横杆和扣件承受荷载的搭设形式,计算时按立杆轴向受力计算而未考虑偏心受力影响,现场也没有对偏心受力杆件采取加固补强措施。
5、相当部分的工程项目计算书中钢管截面特性是按照标准钢管取值,而目前市场上流通使用的钢管壁厚基本上达不到规范要求,计算时未考虑钢管壁厚不足所带来的钢管承载力下降这种不利因素。
6、有不少施工企业错把计算书当成施工方案,文字成了方案的主要表达方式,很少有图或没有图。
由于文字表述不够直观,设计意图难以表达清楚,令操作人员无所适从,任意搭设,导致不同水平的施工人员搭设的支撑系统不一样,不能像工程图纸那样,不论哪个施工企业施工,建成的建筑物是完全一样的。
二、模板支撑体系搭设材料不符合要求,是导致模板坍塌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1、有的施工现场所使用的钢管、扣件的生产许可证、产品质量合格证明、检测证明等相关资料不全。
进场的钢管、扣件使用前,未能按有关技术标准规定进行抽样送检。
2、钢管、扣件由于使用时间较长,周转次数较多,再加上保护意识不强,外观质量差,部分磨损、锈蚀、变形、开裂的钢管、扣件仍在使用。
建筑工程典型安全质量事故案例分析(精选)精选全文

• 四点教训:
• 1、模板支架不能叠层搭设。 • 2、梁、板、柱不能同时浇筑混凝土。 • 3、外架不能做支撑系统。 • 4、合理配备作业人员数量(该操作面仅30平米左右,最高峰时上了
9个人)。
大化“9.19”模板支架坍塌事故(2014年)
河池市大化县某中学实验综合楼项目,在屋面构架混凝土浇筑即将完工进行 压光工作时,模板支撑失稳突然坍塌,导致2人当场死亡(另2人在坠落中被 脚手架挂住而幸免)。
• 原因二:超期使用(备案牌标注有效期为“2012年6月23日至2013 年6月23日”,事故发生时为2013年9月18日,超期2个多月) 。
• 原因三:日常维保不到位(没有按规定进行没3个月一次的坠落试验, 许多如螺栓、齿轮等零部件老化锈蚀严重,上限位和极限限位装置失 效)。
• 其他:该项目总建筑面积约80万平方米,地处武汉闹市区,大部分单 体已封顶,但仍未办理施工许可证。
进入。 • 3、随时留意基坑状态变化,发现征兆要马上撤离并及时报告。
武汉市“9.13”电梯坠落重大事故(2013年)
武汉市某工程,一载满粉 刷工人的电梯,在上升过 程中突然失控,直冲到34 层顶层后,电梯钢绳突然 断裂,厢体呈自由落体直 接坠到地面,造成梯笼内 的19人全部死亡。
• 原因一:违规操作、超载(施工升降机标注核定人数12人,当天上了 19人,且为工人自行操作上下)。
南宁市江南区某厂房项目,在拆除外架作业时发生坍塌事故,架体上17人坠落 至地面,最终导致3人死亡,3人重伤,7人轻伤。
原因一:外架拉结不规范(斜拉、扣件松动,且很多已拆除)。
原因二:拆卸方 案不正确,导致 外架局部集中堆 载。
• 其他情况:该项目曾获得自治区2014年下半年标准化示范项目。
塌方原因鉴定报告模板范文

塌方原因鉴定报告模板范文一、鉴定概述根据委托方的要求,我们组织鉴定专家对某县某村发生的塌方灾害进行了现场勘查和数据分析,从地质、地貌、水文、气象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并拟定鉴定报告,旨在查明塌方灾害的原因和成因,为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提供科学依据。
二、鉴定背景某县某村是一个地势较为平坦、无平川河流的农村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地貌类型呈现出平原和山地的结合,同时地下水资源丰富。
2021年6月中旬,该村出现了一起重大灾害事故,造成多人伤亡和财产损失,该村党委政府及群众群情激愤,要求对这次事故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防患于未然。
三、文献调研通过对该地区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和历史地震记录等方面资料的调研,得出了以下结论:1.某县某村处于北部平原与南部山区的过渡地带,地形复杂,部分区域高差较大,形成了众多的坡地和沟壑。
2.某县某村地下水资源丰富,是重要的灌溉和生活用水来源,但不规范的开采和管理可能会对地下水体的结构和稳定性造成不良影响。
3.该地区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地震,尽管地震活动度较小,但其仍然可能会对地下水位、土层结构和地貌稳定性产生影响。
四、现场勘查本次鉴定专家组对现场进行了密切勘查,主要内容包括:1.对发生塌方的地点进行现场勘搭,记录了现场灾害的详细情况、地貌关系、土层类型、岩性、构造特征等地质基础数据。
2.通过土层分析、钻孔取样等方法,获取到了塌方区域内的土地性质、含水层构成、水位等重要信息。
3.对现场已出现的大型裂缝和水溢等情况,进行视频拍摄和物理量测定,为后续分析提供数据支撑。
五、分析判断通过对文献资料和现场勘查信息的综合分析,我组得出以下结论:1.塌方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区域内水文情况的变化。
该地质结构特殊,土层深厚,多为砾石、泥石和粉砂岩组成,地下水位深浅不一,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隐患。
2.考虑到该地的地貌特征和地下水资源的丰富性,我们推测该地均属于重大灾害隐患区,相关方面应该加强排查和治理,同时切实管理地下水资源。
模板坍塌事故原因分析

建筑施工模板支架坍塌事故的解析和预防建筑施工模板支架坍塌事故原因分析一、设计方面原因(一)荷载计算不科学框架模板的设计,首先应根据工地的具体条件、材料质量标准、工人技术等情况来决定模板的结构形式,然后再进行必要的设计计算,使之在现实的基础上,力求做到既经济合理,又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此外,不同构件在设计时,考虑的重点应该有所不同。
定型模板、梁模板、主次楞木等主要考虑抗弯强度及挠度;对于支撑柱,主要考虑受压稳定性;对于桁架式楞梁,还应考虑上弦杆的抗弯、抗压能力。
对于木构件,在支座处还应考虑抗剪及承压等问题。
从目前现场编制的施工方案来看,在设计计算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荷载计算有误;荷载组合未按最不利原则考虑;对泵送混凝土引起的动力荷载在设计计算中估计不足等,均造成模板支撑体系的安全度大幅度下降。
(二)技术规范不执行模板支撑体系适用的规范和文件主要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
特别是《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和《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明确了模板支撑体系的荷载计算和构造设施要求及验收管理等有关规定,但施工单位在方案编制及实际施工过程中均未严格贯彻执行。
如对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地基承载力、沉降等应能满足方案设计要求,根据具体情况做相应处理:地基土层宜置于原土层上,不宜置放于填土层或软弱地基上;当遇到有松软土层时,应将松软地基土挖除0.3~0.5m厚深,采用砾砂或三合土填筑夯实,夯平整后作为地基土,若还不满足要求则可采用加宽改浇一条素混凝土地基的方式处理;若条件允许,可先施工地下沟道和地下的全部预埋管道,后按技术要求处理好挖填土,再浇筑地坪混凝土垫层,并待达到一定强度后再开始支模;待按地基土垫层符合要求后,于其上再铺设符合设计要求的垫木。
高大模板工程安全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标准版)

高大模板工程安全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标准版)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 安全论文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高大模板工程安全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标准版)摘要:近年来,在现浇混凝土工程中,由模板支撑系统坍塌引起的安全事故在我国频繁发生,造成了群死群伤的严重后果。
作为一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者,不得不深思近年来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失稳而导致坍塌事故频繁发生背后的深层问题和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解决方法。
关键词:高大模板;安全事故;原因分析;预防措施一、引言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我国工程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体型亦不断增大和复杂,特别是一些公用设施要求的大空间.大跨度.新奇造型等,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在建筑施工领域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和频繁,而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稳定性,不但对工程建设成功与否至关紧要,而且与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密切相关。
如何杜绝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失稳而导致坍塌事故的发生是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人员应该思考的问题。
二、模板支撑系统坍塌事故原因分析(一)设计问题分析建筑工程的工地上发生支模架倒塌事故的原因有多种,其中无专项施工方案或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不合理,无针对性就是导致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1],据不完全统计,在施工中发生的高大模板支撑架伤亡事故约有30%直接或间接与设计及其使用方法不当有关。
主要表现在:1.有些施工企业不进行支模架设计和刚度验算,缺少在各种施工荷载下的受力分析及验算;在进行计算时依靠经验来布置支撑系统,对支撑系统的刚度和稳定性考虑不足;支架施工设计方案缺乏针对性,荷载计算或有误.或考虑不周。
房屋坍塌分析鉴定报告模板

房屋坍塌分析鉴定报告模板1. 背景和目的本报告是针对某处房屋坍塌事件进行的分析鉴定,旨在确定坍塌原因、分析影响因素和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通过此报告,我们可以帮助相关部门了解和解决类似事件,提升城市居民的居住安全。
2. 事故概述坍塌房屋位于某市区,建于2000年,是一栋多层住宅楼。
坍塌事件发生在某年某月某日的上午9点左右。
据目击者描述,房屋在坍塌前没有任何明显的预兆,突然间整栋楼就倒塌了。
该事件造成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 坍塌原因分析3.1 结构问题通过现场勘察和多方面的调查,发现以下结构问题可能是导致坍塌的主要原因之一:- 建筑物设计存在隐患,无法承受突如其来的外部力量。
- 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质量问题,导致结构强度不足。
- 建筑物年久失修,重要构件出现腐蚀和破损。
3.2 地质环境地质环境对房屋的稳定性有重要影响,以下是地质环境相关的分析结果:- 建筑物所处地区地壳活动频繁,地震风险较高。
- 建筑物周围地下水位较高,可能对基础造成不利影响。
- 土壤质量较差,无法提供足够的支撑力。
3.3 人为管理此次坍塌事件也与人为管理不善相关,以下是人为管理相关的问题:- 该房屋业主没有定期进行维修和检查。
- 应急救援系统和措施不完善,无法及时响应和处理紧急情况。
- 建筑物使用年限已过,但未进行相应的检测和评估。
4. 总结和建议本鉴定报告总结了房屋坍塌事件的原因和影响因素,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建议:- 城市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房屋结构的检测和评估工作,及时发现隐患并采取相应措施。
- 业主应定期进行房屋维修和检查,确保房屋结构的安全性。
- 建筑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施工,确保建筑质量过关。
- 完善城市的应急救援系统和设施,提高响应能力和救援效率。
5. 结论通过本次鉴定报告,我们确认房屋坍塌的主要原因是结构问题、地质环境和人为管理不善。
在今后的工作中,相关部门和市民应更加重视房屋安全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确保居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模板支撑及脚手架坍塌事故原因分析(最新版)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模板支撑及脚手架坍塌事故原因分析(最新版)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make mistakes模板支撑及脚手架坍塌事故原因分析(最新版)一、施工安全技术问题1、模架支撑体系存在问题(1)、杆件间距过大,不设剪刀撑剪刀撑在提高脚手架整体承载能力方面作用很大,在支撑结构四周均设置剪刀撑时,垂直剪刀撑将支撑结构变成一个封闭体,能极大地提高支撑结构的整体刚度,从而可大大提高支架承载力。
水平剪刀撑设置在上部对支撑结构稳定承载能力贡献更大。
剪刀撑必须和支撑结构进行扣接。
(2)、模架支撑无扫地杆,与结构物可靠连接。
不设置扫地杆支撑结构非线性稳定承载力比设置扫地杆减少15%左右,因此必须设置扫地杆。
2、混凝土浇筑程序存在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应对称浇筑混凝土,先浇筑柱,后浇筑梁板。
二、模板支撑系统构配件质量问题壁厚,规范眼球是48.3*3.6.。
而市场上普遍3.0左右。
我们方案计算时应按照实际钢管厚度进行计算排杆。
三、施工安全管理问题1、施工单位安全责任未落实,安全管理不到位(1)安全专项方案编制存在缺陷,技术交底不到位。
专项方案编制不认真、编制内容抄袭规程规范、使用引用规程规范不当、计算模型与实际搭设不符、稳定性设计计算错误等。
(2)、施工人员违章作业,不按施工方案施工在施工现场“凭经验、没问题”思想盛行。
施工作业人员对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的要求不认真落实,随心所欲的使用和搭设脚手架,造成模板支撑系统稳定性及承载力等不满足要求。
(3)、现场安全管理力量不足,特种作业人员不具备资格安全管理人员配置不足,搭设脚手架人员未持有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书。
关于4-30模板坍塌事故的原因分析

关于4.30模板支撑系统坍塌的原因分析一.工程概况:该建筑结构为4层框架结构,事故发生在顶层(高度22米,顶层以下为中空门厅),柱网尺寸21*24米,由8只KZ (800*800)支撑4支KL(600*1100-1700)组成一个井字梁屋顶结构,梁长21-24米。
全部混凝土体积约300立方米。
二.事故经过:该屋顶结构系一次浇筑。
浇筑完成,工人进行收面操作时,由中间部位开始坍塌引起整体垮塌,6名工人坠落其中。
三.原因分析:1.模板支撑系统:该支撑高度22米,长度达24米,属超过一定规模危险的专项工程,其施工方案应经专家论证,并由监理监督实施。
但该工程没有进行这个步骤。
据了解,该工程的支撑系统水平斜撑和垂直支撑数量严重不足,也没有和周边建筑物可靠拉结,造成整体稳定性很差,幸存者反应,浇筑时晃动较大;其次,虽在立杆顶端使用了双扣件,但由于梁下线荷载高达30KN/M,在立杆间距0.8-1.0米时,扣件抗滑根本没有安全储备;且由于采用电动工具扭紧扣件,很难保证扭矩45-60KN.M的要求。
2.扣件材料和疲劳破坏:目前市场上能采购或租赁的扣件,多数重量不达标,且材质也很难保证,虽然规定了检测程序,但送检样品和工地使用的材料往往差异很大。
该工程300立方米混凝土系一次浇筑,时间长达约9小时,在这个较小的操作面上,长时间震动容易使扣件产生疲劳破坏,个别扣件没有滑动而是产生碎裂,或螺栓丝扣破坏,造成局部开始坍塌。
3.柱施工缝留设位臵错误,梁插柱钢筋漏设:该工程将施工缝留在梁下约400MM处,明显错误。
此类工程,应一次浇筑梁柱,非留设施工缝不可时,也应在梁底位臵。
如果梁插柱钢筋没有漏设,则发生坍塌事故时,坠落的速度要慢得多,甚至钢筋网不会坠落,很可能不会造成人员伤亡的严重后果。
四、预防措施1.计算模板支撑系统时,钢管的壁厚要按照实际厚度(约2.8㎜)计算,荷载的取值要全面,要考虑立杆不利荷载状态下的受力情况,扣件的抗滑验算要留有足够的安全储备。
模板支撑架坍塌事故原因分析

模板支撑架坍塌事故原因分析模板支撑系统是伴随着建筑施工的要求而产生并开展的,是施工作业中必不可少的手段和设备。
近年来随着模板支撑架搭设在施工中的广泛应用,因模板支撑坍塌而造成的事故层出不穷,如何遏制这一势头,防止这类悲剧不再重演?一、模板支撑架模板支撑系统是伴随着建筑施工的要求而产生并开展的,是施工作业中必不可少的手段和设备。
1、扣件式钢管支撑体系1)不平安:立杆与横杆采用扣件连接,立杆采用一字扣件连接,稳定性差2)不环保:主龙骨多为100X100木方,木材投入量大3)老旧率高:已在市场流通多年,腐蚀严重,壁厚普遍小于3mm4)功效低:搭拆过程中需要拆装扣件,搭拆速度慢5)损耗高:连接扣件与钢管分开,扣件丢损率高6)不灵活:立杆高度受市场钢管长度限制,高度模数组合不灵活2、碗扣式钢管支撑体系碗扣式支架是是由铁道部专业设计院研究设计,1984第三,开始搭设支模架时,初期检查在先。
第四,架体搭设过程中,相关各方协调工作在先。
第五,搭设完成后和投入使用前,要检查、验收、签字在先。
第六,施浇灌混凝土作业时,要确定浇灌顺序和注意事项在先。
第七,撤除支模架之前,再次进行技术交底和注意事项在先。
8、坚持8要8不要第一,要以人为本,关心工人的生活,关爱民工的生命;不断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水平;重视对民工的文化知识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自我防范和平安保护能力。
第二,要认真做好高大支模架方案的研究和设计,并按规定进行专家论证;方案中要有构造和节点详图等。
第三,要按设计选用符合质量要求的模板产品和支撑产品以及相关的模架材料。
选用的模架工具要便利于施工人员的平安的操作。
第四,要精心地架设支模架和细心地拆卸;拆卸时间和拆卸方法要符合要求。
第五,要有符合要求的平安防护和平安设防;作业人员要穿戴符合要求的平安防护用品等。
第六,要分阶段地进行方案实施过程中的平安检查。
第七,要有符合要求的支模架使用方法,控制浇灌混凝土的顺序和浇灌高度以及振捣部位、深度、时间等。
模板支撑及脚手架坍塌事故原因分析标准范本

安全管理编号:LX-FS-A46749模板支撑及脚手架坍塌事故原因分析标准范本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模板支撑及脚手架坍塌事故原因分析标准范本使用说明:本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安全相关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
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一、施工安全技术问题1、模架支撑体系存在问题(1)、杆件间距过大,不设剪刀撑剪刀撑在提高脚手架整体承载能力方面作用很大,在支撑结构四周均设置剪刀撑时,垂直剪刀撑将支撑结构变成一个封闭体,能极大地提高支撑结构的整体刚度,从而可大大提高支架承载力。
水平剪刀撑设置在上部对支撑结构稳定承载能力贡献更大。
剪刀撑必须和支撑结构进行扣接。
(2)、模架支撑无扫地杆,与结构物可靠连接。
不设置扫地杆支撑结构非线性稳定承载力比设置扫地杆减少15%左右,因此必须设置扫地杆。
2、混凝土浇筑程序存在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应对称浇筑混凝土,先浇筑柱,后浇筑梁板。
二、模板支撑系统构配件质量问题壁厚,规范眼球是48.3*3.6.。
施工现场坍塌分析(精选五篇)

施工现场坍塌分析(精选五篇)第一篇:施工现场坍塌分析施工现场坍塌(倒塌)事故现场处置方案事故特征基坑、沟、槽坍塌或机械设备、安全设施倒塌,造成一人或多人受到伤害的事故。
1.1 危险性分析在建筑施工生产过程中,由于作业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生产作业场所的不良环境、恶劣气候、安全防护设施的缺陷,极易造成坍塌(倒塌)事故。
1.1.1 可能发生事故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⑴施工现场,基础施工时基坑、槽、坑、沟、洞坍塌。
⑵施工现场,主体施工时脚手架、门架、塔吊、电梯倒塌。
⑶施工现场,主体施工时模板支撑系统的坍塌。
⑷施工现场,各种作业棚、架的坍塌。
⑸办公场所或其他场所的坍塌。
1.1.2 坍塌(倒塌)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轻者伤、残,重者死亡,极易造成群死群伤。
1.1.3 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⑴在没有可靠的地质报告的前提下,错误选择基坑开挖方案。
⑵基础施工阶段,没有按规定放坡。
⑶违反规定,基坑边荷载过大。
⑷模板支撑系统没有执行设计规定。
⑸设备、设施没有按规定设置连接点。
⑹各种棚架没有设计抗风装置或没有稳固结构。
应急组织与职责2.1基层单位(项目、部门)应急组织机构2.1.1项目应急组织机构的人员构成⑴项目应急指挥部人员构成项目应急指挥部成员由项目经理任总指挥;副项目经理(项目安全经理或项目工程师)任副总指挥;成员由项目应急救援专业组组长和分包队伍负责人组成。
⑵项目应急救援队伍人员构成项目经理部应成立项目(兼职)应急救援组,其成员由项目管理人员、分包队伍中的队长、各班组组长或成员组成,其人数一般不少于30人。
⑶项目应急救援队伍分组情况项目应急救援组应按照应急工作原则,分为:通讯联络组、抢救抢险组、后援救治组、治安保卫组、善后处置组。
各组应根据应急工作职责确定人数及名单,并上报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备案。
2.1.2项目应急救援机构职责⑴项目应急指挥部的职责①按照应急指挥中心指令,启动和终止应急预案,负责现场应急指挥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管理编号:LX-FS-A31599 模板坍塌事故的原因分析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模板坍塌事故的原因分析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安全相关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
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引发模板支架坍塌的技术原因和技术安全责任
(1)引发生模板支架坍塌的技术原因
单从技术角度来讲:脚手架结构模板支架坍塌破坏之所以会发生,不外出现了以下两种情况,或者二者兼而有之:一是架体或其杆件、节点实际受到的荷载作用超过了其承载能力,特别是稳定承载能力;二是架体由于受到了不应有的荷载作用(侧力、扯拉、扭转、冲砸等),或者架体发生了不应有的设置与工作状态变化(倾斜、滑移和不均衡沉降等),招致发生非原设计受力状态的破坏。
(2)引发模板支架坍塌的直接起因
引发模板支架坍塌的直接起因,主要以下3 个方面:
1)、支架因设计和施工缺陷,不具有确保安全的承载能力。
在正常浇筑和荷载增加的过程中,随时都会在任何首先达到临界/极限应力或变形(位移)的部位发生失稳和破坏,从而引起支架瞬间坍塌。
这类支架一旦开始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就面临坍塌破坏的危险境地,且难以监控。
除非因已发现显著变形、晃动或异常声响(连接件、节点开裂、破坏)而立即停止作业、撤离人员,则事故将不可避免。
没有进行方案设计或设计安全度不够的,按脚手架构造搭设的、任由工人单凭经验搭设的和在搭设之中任意扩大尺寸与随意减少杆件的支架,就属于这一方面。
2)、支架因设计或施工原因,其承载能力没有多大富裕。
在遇到显著超过设计的荷载作用时,由局部失稳开始,迅即引起模板支架整体坍塌。
这种情况多出现在自一侧起向另一侧整体推进浇筑工艺、并浇筑至高重大梁时和在浇筑的最后阶段、过多集中浇捣设备与人员作业时。
3)、支架因采用的构架尺寸较大、未设水平剪刀撑加强层及竖向斜杆(剪刀撑)设置不够等,造成构架的整体刚度不足。
当因局部的模板、木格栅和直接承载横杆发生折断或节点破坏垮塌时,架体承受不了局部垮塌的冲击和扯拉作用,而酿成整体坍塌。
(3)模板支架坍塌事故的技术安全责任
可以说,任何一起模板支架坍塌事故都有其技术
原因和相关施管人员的技术安全工作责任。
当事故由以技术责任为主引起时,就会被定为技术责任事故。
项目技术负责人是项目技术安全工作的总管,肩负着工程项目施工方案决策和技术安全主管责任,应当把主要精力放在掌管好工程施工的技术安全和努力推动技术进步的工作上,并且应当有职有权,确保达到各项工作要求。
当受到施工安排和经济考虑的冲击时,也能坚守住起码的安全保证要求、确保不出技术安全事故的底线!
目前项目技术负责人未能将技术安全工作掌管到位的情况较为普遍,主要表现为工作上的粗和浮;考虑不全面、研究不深入、规定不细致、保障不到位。
出于各种原因,项目技术负责人较多难以坐下来、平静下心来研究技术的安全保证问题和仔细审查方案的设计计算,且大多也缺少按需要进行专项试验和课题
研究的相应条件,难以在推进技术改善、进步和创新方面施展才干。
而在一定程度上缺少相应的技术能力和经验,对设计计算工作生熟、甚至不会计算,看(查)不出问题、拿不起工作的也不鲜见。
这些情况就导致了模板支架方案措施的编制质量不高,不能提供可靠的技术安全保证和其他技术安全管理不到位的问题,成为以项目技术负责人为载体的安全工作隐患。
2、引发模板支架坍塌事故的管理原因和管理责任
人们常说:“施工安全三分靠技术、七分靠管理”。
这不是说技术只有“三分”的重要性,技术肯定要占“七分”以上。
但是,再完善的技术和方案、措施,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施工管理,不被认真执行,或者可以随意改变,也是难以起到它应有的保障作用。
而技术管理又是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模板支架坍塌事故之所发生,除前述技术及其管理原因外,还有多个方面的管理原因,其中应特别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不顾安全的违规行为和工作决策与安排问题;二是对大量存在的“习惯性安全隐患"熟识无赌的问题。
当以管理问题为主引发事故时,就是管理责任事故。
违规行为是违反现行建筑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企业各级安全规章的行为,它是滋生生产安全事故的温床;而不当的施工决策与工作安排问题,将会导致安全保证要求的降低、不安全因素的增加和不安全状态的出现,成为引发事故的直接、主要或重要原因。
也是以项目经理为载体的安全工作隐患.
“习惯性安全隐患”就是长期存在于施管人员之中的、已变成习惯性做法、习以为常、熟识无睹的生产(施工)安全隐患。
习惯性安全隐患正式工程和技术
安全管理工作存在问题的反映。
其严重性在于施管人员对这些问题的模糊认识及由此形成对安全生产氛围的削弱和销蚀。
例如,常有以下说法:“过去都是这样干的,也没有出事”;“不知道这样做会有问题";“我们一有这样做,领导也没有管";“计算没有用”;“用不着那么严,我有经验,不会出事”,等等。
可以说,有什么样的认识,就有什么样的管理,必须从提高认识着手。
请在该处输入组织/单位名称
Please Enter The Name Of Organization / Organization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