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老人与海》教学设计(精选5篇)

《老人与海》教学设计(精选5篇)《老人与海》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老人与海》教学设计(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老人与海》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老人与海》整部作品的梗概。
2.结合心理描写品味人物思想性格。
过程与方法目标品味作品不赘述情感、简朴、客观而具体的语言风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悟学习老人身上的那种不向命运屈服,向自身、自然挑战的决心和勇气。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心理描写在塑造人物性格上的作用。
教学难点品味作品“电报式”的语言风格。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老人与海》自学指导指导学习目标:1、积累词语,了解作者的相关常识2、熟读课文,把握主旨3、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能力,拓展思维空间4、完成自学目标一、文学常识关于作者二、字词的音形意1、易错字参考(抄写并注音)2、重点词语的理解三、体会主旨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
如果被告知,有人写了篇只有几十页的小册子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你一定会感到很难相信。
但这就是事实,这个人就是海明威,这本小册子就是《老人与海》。
二、作者简介。
(出示海明威照片)一个酷爱打猎、钓鱼的作家。
他到过第一、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场。
他的身上中过237块弹片。
他的头上缝过57针。
他曾在非洲两度飞机失事,严重的脑震荡使他的视力和健康每况愈下。
这就是海明威。
他的经历,孕育出他那硬汉的性格。
三、整部作品简介。
(出示《老人与海》图片)这篇小说描写的是一位孤独的古巴老渔夫在加勒比海捕鱼的前后所发生的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故事,从而塑造了一个在重压下仍然保持优雅风度、在精神上不可战胜的老人形象。
小说一出版,就创下了人类出版史上空前的纪录:48小时售出530万册,而且作品在当年就获得了普利策奖,两年后又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老人与海教学设计(通用5篇)

老人与海教学设计(通用5篇)老人与海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名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老人与海教学设计(通用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老人与海教学设计1知识与技能:1、指导学生通过梳理情节及分析人物内心独白把握人物形象。
2、了解作者海明威过程与方法:理清小说情节,分析人物内心独白,把握人物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学会直面挫折,学会勇敢、坚强、永不言败的精神。
2、树立积极向上的乐观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内心独白,把握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分析内心独白,把握人物形象教学方法:情境法、启发法、讨论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及过程:(一)导入我们先来看一组图片——鲨鱼(课件展示)鲨鱼是海洋中最凶猛的动物之一,被人们称为“嗜血成性”的水下魔王,现在我们来设想一个情境,在茫茫的大海上,你独自一人驾着船,突然,一条鲨鱼,两条鲨鱼,成群结队的鲨鱼向你袭来,你会怎么做?(两名学生回答)美国作家海明威的著名小说《老人与海》就给我们讲了一个老人与鲨鱼搏斗的故事。
这是一位什么样的老人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
(板书《老人与海》海明威)(二)梳理故事情节本文节选的是老人捕到大马林鱼后归航途中与鲨鱼搏斗的情景,内容比较长,共97段,我们先来梳理一下故事情节。
(播放ppt)老人与鲨鱼共有五个回合的搏斗,同学们可以着重从每次搏斗的对象,搏斗对象的特点,老人的作战工具,老人身体状况及结局这几个方面来梳理。
下面给大家2分钟时间快速浏览课文完成此表。
回合一二三四五搏斗对象一条鲭鲨两条铲鼻鲨一条犁头鲨两条星鲨成群结队的鲨鱼搏斗对象的特点剃刀似的牙齿,游得快,身子强健,没有任何敌手凶残嗜杀,咬桨或船舵,咬游泳的人像奔向猪槽的猪,嘴大的连你的头可伸进去头顶宽大,骨头铁硬来势汹猛,老人的作战工具鱼叉、绳子绑着刀的桨绑着刀的桨短棍棍棒、舵把、裂开的桨把老人的身体状况手受伤手痛得不听使唤手淌血极度累乏简直喘不过气结局杀死鲭鲨,鱼叉丢了,绳子断了,鱼被咬去40磅杀死两条鲨鱼,鱼被吃掉四分之一杀死犁头鲨,刀子被折断星鲨受重伤,大鱼半个身子被咬烂鲨鱼被击退大鱼仅剩残骸过渡语:老人与鲨鱼五个回合的搏斗可谓惊心动魄,我们看到鲨鱼凶残强悍,来势汹猛,而老人的作战工具却越来越差,身体状况也越来越差,但是老人最终没有倒下,而是竭尽全力击退了最后一群鲨鱼。
《老人与海》教案五篇

《老人与海》教案五篇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老人与海》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老人与海》教案篇1课文分析:课文《老人与海鸥》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十多年前,老人在湖畔偶遇一群北方飞到昆明越冬的红嘴鸥。
从此,老人与海鸥结下了不解之缘。
每逢冬季来临,海鸥便成群结队地来到翠湖之畔,老人也像赶赴约会似的,每天到翠湖之畔去喂海鸥,风雨无阻。
他视海鸥为儿女,给它们起名字,喂饼干,照顾伤病的海鸥。
久而久之,海鸥与老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然而有一天,老人去世了。
海鸥们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后又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儿女”,不忍离开自己的亲人。
课文结构清楚,可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通过老人喂海鸥、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亲切地说话等事例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后一部分则通过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
课文语言朴实,平凡中包含深情,令读过的人无不为人与动物这样真挚的感情而动容。
教学目标:1、在情感朗读中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的真情,了解真情是文章的灵魂。
2、学习描写海鸥动作的词句,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动物是有灵性的,它们是我们亲密的朋友,我们对它们所付出的任何一份感情,都能得到他们的加倍回报。
3、通过学习课文的细节描写,学会如何真实具体地表达感情,并进行语言积累。
教学重点:练习以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教学过程:一、欣赏导入——深入感受老人对海鸥的深情师:同学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想老人与海鸥相依相随的许多画面一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像(播放老人与海鸥和谐相处的录像,学生观看)。
师:看后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谈感受)师:说得真好!一个充满着温情的词语:亲人。
《老人与海》优秀教案设计(精选11篇)

《老人与海》优秀教案设计〔精选11篇〕《老人与海》优秀教案设计篇1教学要求1.认识6个生字,学会10个生字,积累“海鸥、褪色、瞻仰”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含其中的深沉感情。
3.在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真挚感情的同时,学习如何把这种感情真实、详细地表达出来,并进展语言积累。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四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含其中的深沉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详细的。
教学难点:懂得动物和人类是好朋友,激发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读通课文,整体感知,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理清的条理,理解故事的大概内容。
3.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教学难点:理清的条理,理解故事的大概内容。
教具准备:生字词语卡片〔或〕。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导质疑1.老师:一位慈祥的老人坐在水边,面带微笑,手捧鸥食伸向空中,红嘴鸥在他手上啄食,在他身边蹁跹环绕……这一幅人鸥和谐相处的美丽画面在这里永久定格。
在昆明翠湖公园湖畔有一位老人的青铜雕塑,名字就叫“海鸥老人”。
这位老人叫吴庆恒。
他生前孤身一人,每年冬天飞抵昆明的红嘴鸥是他唯一的寄托。
每当红嘴鸥“驾临”,老人天天徒步十多公里进城给它们喂食,和它们嬉戏,风雨无阻。
老人每月308元的退休工资有一半以上都用来给海鸥买吃的,为此,老人平时几乎舍不得花一分钱坐公交车。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老人与海鸥》这篇,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动人的故事。
2.老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3.引导学生质疑,老师归纳中心问题。
⑴这是一个怎样的老人?⑵老人与海鸥之间到底发生了怎样动人的故事?⑶“我们”为什么要把老人喂海鸥的照片放大,带到翠湖边?4.老师导读:同学们,你们提的问题很好。
《老人与海》优秀阅读课教案[推荐5篇]
![《老人与海》优秀阅读课教案[推荐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2086254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94.png)
《老人与海》优秀阅读课教案[推荐5篇]第一篇:《老人与海》优秀阅读课教案《老人与海》阅读交流课教学目标:1、了解海明威其人以及他的写作风格;2、分析内心独白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3、学习老人永不服输的顽强精神,树立积极向上的乐观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把握小说的主要情节,分析内心独白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一艘船越过世界的尽头,驶向未知的大海,船头上悬挂着一面虽然饱经风雨剥蚀却依旧艳丽无比的旗帜,旗帜上,舞动着云龙一般的四个字闪闪发光——超越极限!”海明威这样评价《老人与海》,而诺贝尔文学奖授奖委员会的评价是:勇气是海明威的中心主题;《老人与海》写的是一个老人,展现的却是一个世界。
到底这一篇小说有没有这样的魅力呢?今天我们就走进这部伟大的名著,一起交流和分享一下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吧。
1、简介作者海明威,美国当代著名的小说家,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
他曾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经历颇具传奇色彩。
1926年发表《太阳照样升起》,这部表现战后青年人幻灭感的作品,让海明威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
1954年,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1961年,因不堪老年病痛的折磨,他开枪自杀,走完了他辉煌的一生。
其中篇小说《老人与海》曾获诺贝尔文学奖。
2、《老人与海》梗概一个名叫桑地亚哥的老渔夫,连续84天没捕着一条鱼。
后来,他独自一人出门远航,在海上经过三天两夜的搏斗,终于捕到一条足有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马林鱼。
然而,在归航途中,一条条鲨鱼陆续围了上来,尽管老人奋力拼搏,但还是没能抵挡住凶猛鲨鱼的进攻,等他回到海岸时,大马林鱼只剩下了一副巨大的骨架。
这是一场人与自然搏斗的惊心动魄的悲剧。
老人每取得一点胜利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后遭到无可挽回的失败。
二、交流汇报:学生回顾小说,整体感知:(一)从整篇小说上来看,你读完之后在你脑海里面出现最多的是什么词语?有没有那个场景让你印象深刻而回味无穷的呢?1、谈人物形象:(1)桑提亚哥问题一:桑地亚哥是个怎样的人?你如何看待桑地亚哥的失败?桑提亚哥是海明威所崇尚的完美的人的象征:坚强、宽厚、仁慈、充满爱心,即使在人生的角斗场上失败了,面对不可逆转的命运,他仍然是精神上的强者,是“硬汉子”。
老人与海教案(五篇)

老人与海教案(五篇)第一篇:老人与海教案老人与海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创作背景以及写作风格2、分析内心独白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3、阅读课文,找出文中的人物内心独白,明确人物的永不屈服的精神和丰富的内心世界4、学习老人永不服输的顽强精神,树立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教学重难点:分析内心独白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上课,同学们好。
)一艘船越过世界的尽头,驶向未知的大海,船头上悬挂着一面虽然饱经风雨剥蚀却依旧艳丽无比的旗帜,旗帜上有四个大字闪闪发光——超越极限!海明威曾这样描述《老人与海》,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老人与海》。
(2分钟)二、问题设计及答案要点提示1、课前内容: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作者,以做到知人论世。
请同学们先说说自己的认识。
(既然同学们不太了解,)那老师先介绍一下(找同学读PPT)不知道同学们对“迷惘的一代”有什么了解,迷惘的一代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的美国一类作家的总称。
这些作家之所以迷茫是因为这一代人的传统价值观念完全不再适应战后的世界,可是又找不到新的生活准则。
(3分钟)2、既然了解了作者,那么谁能讲一下老人与海这个故事呢?用简短的几句话描述一下。
一个名叫桑地亚哥的老渔夫,连续84天没有捕到一条鱼。
后来他独自一人出门远航,在海上经过三天三夜的搏斗,终于捕到一条足有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马林鱼。
在归航途中,一条条凶猛的鲨鱼陆续围了上来,尽管老人奋力拼搏,最终依然没能抵挡住鲨鱼的进攻当他回到海岸时,大马林鱼只剩下一副巨大的骨架。
(2分钟)3、课文节选的是《老人与海》小说的高潮部分,那么请同学们先快速阅读课文,在文中找出老人与鲨鱼的5次搏斗。
(老人又是与什么鲨鱼搏斗?使用什么武器?搏斗的结果呢?)(8分钟)第一次:用鱼叉杀死一条灰鲭鲨,鱼叉被带走,大马林鱼被吃掉40磅第二次:用刀子杀死两条铲鼻鲨,大马林鱼被吃掉四分之一第三次:用刀子杀死一条犁头鲨,刀子折断第四次: 用短棍击退两条铲鼻鲨,大马林鱼半个身子都被咬烂了第五次:用短棍劈打成群结队的鲨鱼,短棍丢掉又用舵把,大马林鱼没有可吃的了,只剩下残骸4、文章通过五次搏斗塑造了老人的形象,从具体情节分析本文塑造了老人怎样的形象?(结合人物描写方法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神态,以及侧面描写方法进行分析,从课文中找出语句。
《老人与海》高中教学设计

《老人与海》高中教学设计6篇《老人与海》高中教学设计大全篇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指导学生借助资料大致的了解海明威的作品和风格。
2、引导学生通过快速阅读抓住小说梗概,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进而对重点段落和人物的内心独白进行细读,把握人物形象。
二、过程与方法:快速浏览课文,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讨论人物形象及其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理解老渔夫桑地亚哥的硬汉性格,学习他坚强的意志和永不打垮的精神,培养不屈服于命运,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进行抗争的精神。
2、提高学生对人生中成功与失败的辨证认识。
[教学重、难点]1、欣赏与鲨鱼搏斗的场面描写和心理活动描写。
2、品味语言,深入人物心理,感受人物内在精神世界,努力探索作品中永恒的精神力量,以及海明威的小说创作原则。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快速浏览课文,把握小说主要情节。
一、导入新课海明威曾说:“我总是试图根据冰山原理去写作。
冰山显现出来的每一部分,八分之七是在水面以下的,你可省略去你所知道的任何东西,这只会使你的冰山深厚起来。
这是并不显现出来的部分”。
那么没有显现出来的还有什么呢?二、作者介绍海明威(1899—1961),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
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18岁起进入报界,曾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出生入死以致伤痕遍体。
1954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1961年,因不堪老年病痛的折磨,他开枪自杀,走完了辉煌的一生。
对海明威的评价,正如美国总统肯尼迪的唁电所说:“几乎没有哪个美国人比欧内斯特?海明威对美国人民的感情和态度产生过更大的影响。
”他称海明威为“本世纪(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海明威的成名作是1926年发表的《太阳照样升起》。
这部表现战后青年人幻灭感的作品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其他代表作有《乞力马扎罗的雪》《丧钟为谁而鸣》(一译《战地钟声》)和以“精通现代叙事艺术”而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阅读导读课教案

《老人与海》阅读导读课教案老人与海阅读导读课教案
1. 引言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老人与海》这部经典文学作品。
通过阅读、讨论和分析故事情节、主题、角色等方面,引导学生思
考并获得对作品的全面理解。
2. 研究目标
- 理解《老人与海》的背景和作者海明威
- 探讨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点
- 分析小说中的冲突和主题
- 解读《老人与海》的象征主义和隐喻手法
- 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和写作能力
3. 课程安排
第一课时:介绍《老人与海》
- 介绍《老人与海》的作者海明威以及其作品背景
- 简要概述小说的情节和主要人物
第二课时:人物分析
- 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老人圣地亚哥和小伙子马劳
- 探讨他们的性格特点、心态和行为动机
第三课时:冲突和主题
- 分析小说中的冲突:老人与大鱼的搏斗、老人与命运的斗争等
- 探讨小说所探讨的主题,如坚持、勇敢、孤独等
第四课时:象征主义和隐喻
- 解读小说中的象征主义和隐喻手法,如大鱼的象征意义、海洋的象征意义等
第五课时:阅读,讨论和写作
- 学生进行小组阅读讨论,分享对小说的理解和观点
- 引导学生完成一篇关于《老人与海》的个人写作,如读后感或故事延续等
4. 资源准备
- 课程教案
- 《老人与海》中文版小说
- 板书或投影仪
以上是《老人与海》阅读导读课教案的大致内容,根据具体情况可以进行适当调整和改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对《老人与海》有更深入的理解,并提高阅读、分析和写作能力。
《老人与海》教案(通用8篇)

《老人与海》教案(通用8篇)《老人与海》教案(通用8篇)《老人与海》教案篇1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作家海明威的生平与文学功绩2、掌握内心独白对任务形象塑造的作用过程与方法:在分析情节的过程中来把握人物——桑提亚哥这位硬汉子形象,找出文中人物的内心独白,进一步明确人物的永不屈服的精神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通过教师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从而把握课文的知识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老人的永不服输的顽强精神教学重点:分析故事情节,找出人物内心独白,把握人物“硬汉”形象教学难点:掌握内心独白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教学方法:情境法、启发法、问题探究法、讨论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及过程:(一)导入[以课前视频欣赏导入]同学们,刚才欣赏的是大家熟悉、喜欢的电视剧《亮剑》中的精彩片段----李云龙论述什么是“亮剑”精神?同学们听后觉得好不好?牛不牛?“亮剑”精神简单理解就是敢于与强大的敌人(对手)做斗争,无论对手多么强大,都要满腔勇气和信心,永不放弃、永不言败,要敢于亮剑……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世界100部文学作品之一、美国里程碑式30部文学作品之一的世界名著——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看看主人公桑提亚哥“硬汉”性格和李云龙“亮剑”精神有么相似的地方。
(请同学们翻到课文,课件显示课题《老人与海》)(二)课前小测试(积累文学名著中的名言名句)[课件展示](三)作者简介[课件展示](四)故事梗概[课件展示]海明威因《老人与海》这篇小说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这篇小说的创作素材来源于一位古巴老渔夫的亲身经历。
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非常简单。
小说叙述的是古巴一位饱经沧桑的老渔夫桑提亚哥已经八十四天未捕到鱼了,在第八十五天,他又一个人出海远航,在海上经过三天两夜的搏斗,终于捕到了一条足有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马林鱼。
然而,在归航途中,马林鱼却被鲨鱼吃掉。
本文节选的是主要是老人与鲨鱼搏斗的情景,是小说临近结尾的部分,也是小说情节的*。
《老人与海》教案优秀5篇

《老人与海》教案优秀5篇教学目标:篇一1.认识课文的8个生字,能正确地读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品味感悟课文的优美语言,感受人与鸟的浓浓亲情。
4.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老人与海》教案篇二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2、在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真挚感情的同时,学习如何把这种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并进行语言积累。
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涵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
一、导入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老人与海鸥的世界,去感受动物与人的真情。
二、读思结合,学习1至13自然段1、从哪些地方你能体会到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勾画出相关的语句,进行批注。
2、集体交流:抓住重要段落,进行理解:⑴ “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放在湖边的围拦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
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扫得干干净净。
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老人的动作是那么娴熟,与海鸥之间的配合是那么默契、和谐。
抓住“扫”字,说明作者把鸥群吃食物的样子写得生动传神。
海鸥飞翔的美丽情景。
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动人情景。
)⑵ “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
侧耳细听,原来是亲呢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通过朗读,我们可以感知老人对海鸥的亲呢,对海鸥的爱。
)⑶ “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退色的过时布衣……”从老人的外表描写,你能感受什么?(勤俭的老人,却无私地对海鸥的付出,这是源于老人对海鸥的爱。
)3、再读1至13自然段,读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指导朗读,感受老人对海鸥的爱。
三、学习第二部分1、读14~19自然段,思考: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结合课文内容,跟同学讨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自主学习后汇报一下“意想不到的事情”。
老人与海教案(精选15篇)

老人与海教案(精选15篇)老人与海教案1【教学目的】1、学习8个生字,正确读写8个生字新词。
2、练惯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沉的感情。
4、学习作者是如何把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得真实、写详细的。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遍。
2、老师巡视指导,点拨。
3、检查读书情况,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三、再读课文,读出“意想不到”1、学生默读课文,考虑课后题:在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2、交流,读出心中的感受。
3、质疑。
四、品重点句,感悟“情理之中”1、学生默读课文,考虑:老人与其他喂鸥人有什么不同之处。
2、品读重点词句,感悟老人与海鸥之间深沉的情感。
五、内化感受,运用语言1、再次感情朗读描写海鸥的句子。
2、假如你就是“白色旋涡”中的一只小海鸥,你在鸣叫什么?第二课时一、听写词语,导入新课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揣摩并学习作者是如何把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得真实、写详细的四、积累文章的经典语段五、迁移运用,布置作业老人与海教案2文章【摘要】:^p :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老人与海鸥-教案1,欢送您来阅读并提出珍贵意见!老人与海鸥- 教案1教学目的1.认识课文的8个生字,能正确地读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品味感悟课文的优美语言,感受人与鸟的浓浓亲情。
4.进步学生的审美才能,培养他们的语感。
5.在充分阅读课文的根底上,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的感情写真实、写详细的。
教学重点练惯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涵其中的深沉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详细。
课前准备1.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课文,搜集海鸥的图片资料。
人教版《老人与海》教学设计(通用10篇)

人教版《老人与海》教学设计〔通用10篇〕人教版《老人与海》教学设计〔通用10篇〕《老人与海》教学设计篇1【课型】专题课──探寻《老人与海》的精神世界。
【学习方法】在老师指导下阅读原著,查阅作者海明威的个人经历以及他的文学创作理论。
理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知才能培养目的】1、理解老渔夫桑地亚哥的硬汉性格,学习他坚强的意志和永不打垮的精神。
2、进步学生对人生中成功与失败的辨证关系的认识。
3、发现并探求作品中主人公的矛盾性格,提升学生对人性的认知。
4、由人物形象的塑造,理解海明威的艺术手法“冰山原那么”,发挥学生合作探究才能,挖掘小说的象征含义。
5、培养学生探异创新的思维,激发想象的潜能,对小说进展情节续写。
【重点】品味语言,领悟内涵,感受人物内在精神世界,体会其艺术表现力。
努力探究作品中永久的精神力量,以及海明威的小说创作原那么。
【学习效果评价】两个标准,一是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积极性、合作性、创意性。
二是作业质量。
【教具准备】电影片断、CAI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到图书馆或上网查阅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这部作品,以及海明威的个人经历、文学创作理论。
2、学生自己给电影《老人与海》片断配音。
〔注:电影片断是英文独白。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首先实物展示,老师手拿《老人与海》这部小说,以吸引学生注意力。
“相信在座的许多同学都已经对老师手中的这本书有所理解了。
当然,有些令我们感到难以置信的是它的体积与它的名气居然成反比。
仅三万来字的中短篇小说却可以在诺贝尔文学奖的历程中烙上它的印记。
让我们不禁想问作者──这位被称为“现代英雄神话”的传奇人物海明威终究用什么魅力征服了全世界的读者。
遗憾的是斯人已逝,但我们今天还是仍然可以从朴实无华的文字中去探寻《老人与海》的精神世界。
”二、整体感知下面我们来欣赏一段电影,也就是当老人的大马林鱼被鲨鱼吃掉一半以后所发生的事情。
接下来探究一个问题:阅读了课本后,你在老人的身上发现了一些什么?通过电影片断老人的内心独白以及课文中形象的塑造,学生马上可以分析^p 出老人的一些性格特点,例如:英勇、坚强、果断、仁慈、幽默、乐观……但是逐渐学生也会觉察老人的性格似乎比拟矛盾,因为他经常会自我否认,这是一个理解的难点。
(完整版)《老人与海》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老人与海》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通过向学生推荐《老人与海》,激发学生自主进行课外阅读的兴趣。
2、通过赏析《老人与海》精彩片段,感知人物形象。
3、通过交流阅读成果,培养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感悟和评价的能力。
4、学会课外阅读的常用方法,运用到以后的课外阅读中。
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自主进行课外阅读的兴趣。
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阅读的鉴赏能力。
教学准备:1、课外书《老人与海》2、《老人与海》的精彩片段(发给学生品读)3、PPT课件4、动画电影片断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最高级别的文学奖是什么吗?在五彩缤纷的世界文学长廊中,有很多享有崇高美誉的作家与作品,也曾有很多作家和他的作品获得过这样的最高文学荣誉。
今天,老师要向你们推荐一位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和他的获奖的作品。
二、课外书《老人与海》1、了解封面:(1)观察书本封面,请你们描述一下封面图的内容?联系封面图,你们能猜出这本书的名字吗?(板书名:《老人与海》)(2)生齐读书名,你们还想了解什么?渡:现在,就请你们带着疑问跟着老师走近《老人与海》这本书,去认识它,了解它.2、简介作家:海明威(1899—1961),美国当代文学中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他到过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场。
他的身上中过237片弹片,他的头上缝过57针.他曾在非洲两度飞机失事,多次严重的脑震荡使他的视力和健康每况愈下。
他的经历孕育了他的硬汉精神。
在他的小说中,他塑造了系列拳击家、渔民、猎人等为主人公的打不垮的硬汉英雄,在文坛以“硬汉”著称。
1954年,他的作品《老人与海》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3、海明威笔下的人物大多是百折不弯的硬汉形象,尤以《老人与海》中桑地亚哥最为典型.海明威用来概括硬汉性格的名言:“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就出自于这本书中.(出示,生齐读)4、了解书本主要内容:《老人与海》的情节并不复杂:一个名叫桑地亚哥的老渔夫,连续84天没捕着一条鱼。
《老人与海》阅读课教案

《老人与海》优秀阅读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老人与海》的故事情节,把握主要人物形象和故事主题。
2. 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3.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生哲理,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课文阅读:《老人与海》全文2. 讨论话题:分析故事情节,理解老人与海的关系,探讨作品主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老人与海》的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作品主题。
2.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老人的内心世界,思考作品所传达的人生哲理。
四、教学方法1.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感受作品氛围。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分析人物形象和作品主题。
3.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生哲理。
4. 感悟分享:学生代表分享自己的感悟,互相启发,共同成长。
五、教学步骤1. 课前准备: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老人与海》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2. 课堂导入:简要介绍《老人与海》的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感受作品氛围,理解故事情节。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人物形象,探讨作品主题。
5.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生哲理。
6. 感悟分享:学生代表分享自己的感悟,互相启发,共同成长。
7.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8.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老人与海》故事情节的理解程度,通过课堂提问和小组讨论进行评估。
2. 评价学生对作品主题和人物形象的分析和解读,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分享进行评估。
3. 评价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所展现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考,通过课堂讨论和课后作业进行评估。
七、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老人与海》全文2. 相关背景资料:关于海明威的介绍,作品创作背景等3. 辅助阅读材料:与《老人与海》主题相关的文章、评论等4. 教学工具:投影仪、白板、教学卡片等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作者和作品背景,学生自主阅读课文2. 第二课时:小组讨论,分析人物形象和作品主题3. 第三课时:课堂讲解,深入解读老人与海的关系,探讨人生哲理4. 第四课时:学生感悟分享,总结学习成果九、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老人与海》教学设计精选3篇

《老人与海》教学设计7教学目标:1.学习8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理解“塑料、饼干、节奏、乐谱、吉祥、企盼、急速、抑扬顿挫、相依相随”等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课文第一部分,感受老人对海鸥的爱。
3.通过联系上下文,想象句子所描绘的画面,感受到老人与海鸥之间的默契。
教学重难点:体会老人对海鸥的喜爱呵护之情;想象句子所描绘的画面,感受到老人与海鸥之间的默契。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1.和人一样,动物也有自己的爱憎,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情怀。
这个单元,我们将走进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去感受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真挚的情感。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发生在人与海鸥之间真实的故事。
(引出课题并板书——老人与海鸥)2.读了这个课题,你心里有些什么疑问?(学生自由表达,预设问题可能有:老人是谁?老人与海鸥感情怎样?海鸥是怎么样的?老人和海鸥之间有什么故事?课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3.教师小结:是的',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课文探个究竟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打开课文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生字:塑饼谱抑挫歇吉营词语:塑料饼干节奏乐谱吉祥企盼急速抑扬顿挫相依相随褪色撮起嘴亲昵滇池旋涡2.老人与海鸥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课文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十多年前,老人在湖畔偶遇一群北方飞到昆明越冬的红嘴鸥。
从此,老人与海鸥结下了不解之缘。
每逢冬季来临,海鸥便成群结队地来到翠湖之畔,老人也像赶赴约会似的,每天到翠湖之畔去喂海鸥,风雨无阻。
他视海鸥为儿女,给它们起名字,喂饼干,照顾伤病的海鸥。
久而久之,海鸥与老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然而有一天,老人去世了。
海鸥们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后又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儿女”,不忍离开自己的亲人。
(每逢冬天,老人就会去翠湖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
久而久之,海鸥与老人便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直到有一天,老人去世了,海鸥们以自己的方式表示“哀悼”)三、学习第一部分,感受老人对海鸥的爱1.老师很好奇,这是一个怎样的老人呢?课文如何描写他的外貌形象?请同学们找出来细细地读一读。
《老人与海》阅读课教案

《老人与海》优秀阅读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老人与海》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培养学生对海明威作品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作品中的主题和人生哲理。
1.2 教学内容介绍《老人与海》的作者海明威及其作品背景。
阅读并理解小说的第一章至第四章。
分析主人公老人桑迪亚哥的形象和他与海洋的关系。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小说中的重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开展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思考。
2.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提供中文和英文版的《老人与海》文本,方便学生对照阅读。
使用小说情节图和人物关系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和人物。
第三章:教学步骤与活动3.1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话题,介绍海明威及其作品《老人与海》。
第二步:阅读第一章至第四章,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第三步:分析老人桑迪亚哥的形象和他与海洋的关系。
第四步:开展小组讨论,分享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第五步:总结并布置作业。
3.2 教学活动活动一:学生自主阅读第一章至第四章,做笔记。
活动二:小组讨论,分享对故事情节和人物的理解。
活动三:小组讨论,分析老人桑迪亚哥的形象和他与海洋的关系。
活动四:小组展示,分享对作品的主题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评价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理解程度。
评价学生对老人桑迪亚哥的形象和他与海洋的关系的分析能力。
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思考深度。
4.2 教学反馈收集学生的阅读笔记和小组讨论的记录。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思考过程。
听取学生的反馈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第五章:教学拓展与延伸5.1 教学拓展推荐学生阅读海明威的其他作品,如《永别了,武器》等。
引导学生关注海洋环境保护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组织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创作以老人与海为背景的故事。
《老人与海》优秀教学设计精品3篇

《老人与海》优秀教学设计6教学内容:1、继续深入学习课文内容。
2、品味感悟课文的优美语言,感受人与鸟的浓浓亲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过程:一、复习而导入,温故而知新1、复习生字词语。
开火车读、组词、用词说话等。
2、分段指读课文内容。
回顾课文大意。
3、说说课文的写作顺序和重点。
二、研读谈鸟段,感悟人鸟情1、默读课文,思考问题:①老人为什么要给海鸥起名字?②海鸥为什么能听懂老人的呼唤?③独脚海鸥为什么能在老人手上吃食?④一谈起海鸥老人的眼睛为什么立刻动起来?⑤老人为什么说海鸥最讲情谊?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你体会到了什么?⑥老人为什么说海鸥是吉祥鸟幸福鸟?你是如何理解“白鸥飞处带诗来”这句话的?2、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理解上述6个问题。
可以研讨一两个问题,也可以研讨全部问题。
3、集体交流,感悟老人和海鸥的情谊。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读出亲情来。
三、品读送别段,感悟海鸥情1、过渡:海鸥善解人意,是人类的好朋友。
海鸥把老人当朋友,老人把海鸥当亲人,海鸥已经和老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你还可以从哪里看出来?(引导学生探讨海鸥送别老人的内容。
)2、意想不到的事是什么事?海鸥看到老人的照片,有什么表现?仔细读一读课文,读出海鸥的感情来。
3、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飞、叫、站”研读课文,感悟海鸥情。
①海鸥看到照片,为什么翻飞盘旋,连鸣带叫,姿势跟平时不一样?此时此刻,如果你是一只海鸥,你会怎么想?(预设答案:海鸥通人性,可能是悲哀,也可能会感到吃惊,会有很多问题,会……)②海鸥为什么会在老人遗像前肃立不动,站成两排?此时此刻,如果你是一直海鸥,你想对老人说一句什么话?(预设答案:海鸥在老人遗像前肃立不动,是告别,是守灵,是悲哀……可能会说:……)4、当我们不得不收起老人的遗像时,海鸥有什么表现?为什么会有这些表现?如果你变成了一直海鸥,此时你会怎么讲?(预设答案:依依不舍,不忍离开、恋恋不舍、怀念老人……可能会讲……)5、指导学生反复地、深情地地朗读这段话。
《老人与海》教案设计15篇

《老人与海》教案设计15篇《老人与海》教案设计15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老人与海》教案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老人与海》教案设计1【教学目的】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情。
2、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揣摩作者是如何把海鸥与老人之间的情感写具体的。
【教学重、难点】练习快速阅读课文,抓住描写海鸥的动作行为的语句,体会海鸥对老人深深的情意,并揣摩作者的如何把老人的情感写具体的。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出示图片:师:你们认识图片上的动物吗?生:海鸥。
师:你了解它吗?生答。
2、揭示课题:师:(指着图片)这就是昆明的翠湖公园,那在湖面上翩翩飞舞的就是海鸥,这里就像是海鸥的乐园,人们在这和海鸥和谐相处。
在昆明就有这样一位老人,他叫吴庆恒。
十多年前的冬天,他在翠湖与海鸥相遇后,就爱上了海鸥这种可爱的动物。
他每天步行20余里,从城郊来到翠湖公园,为的只是给海鸥喂食。
他舍不得买一件新衣服,舍不得花一分钱坐公交车,甚至舍不得给自己买一点好吃的。
可他却用每月308元的退休工资一半以上用来给海鸥买食物。
十年来,老人与海鸥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发生在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人故事。
(板书课题:老人与海鸥。
)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快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生答)十多年前,一位老人在翠湖湖畔与一群前来过冬的海鸥相遇后,老人每逢冬季,他每天都会到翠湖喂海鸥,他视海鸥为儿女,天天来照顾它们。
老人死后,海鸥们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大声鸣叫、肃立不动,并站成两行,像是为老人守灵的儿女。
2、分析文章结构:师:看看文章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生答。
(先写了老人像照顾自己儿女一样照顾海鸥;再写老人死后,像老人的儿女一样为老人守灵。
《老人与海》课外阅读指导教案

赏析《老人与海》——课外阅读指导课(一)教学目标1、创设各种交际惰境,体会作品中老人的精神所在。
2、交流阅读感悟,在交流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3、拓展创新,延伸阅读内容。
(二)教学准备1、课前开展阅读《老人与海》的课外阅读实践活动。
2、学生针对本书所提出的问题,及读书心得。
3、学生自制有关《老人与海》的美术作品及电脑网页等(三)教学时间开展《赏析〈老人与海〉》的课外阅读实践活动以后(四)教学过程:一、导入:谈对本书内容的了解。
1、今天我们来上一节课外阅读课赏析老人与海。
近一个阶段,我们在课外着重阅读了《老人与海》这部著作,谁来介绍一下本书的作者和有关这本书的情况?2、这部书主要讲的是什么?]二、展示创作的绘画作品。
1、老师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发现,书里没有插图,在课前老师希望同学们给书配上插图,有多少同学完成了这项任务,能拿出来让老师欣赏欣赏吗。
2、我们先在小组内相互介绍一下自己的画吧。
3、谁愿意把自己的画展示并介绍给大家。
小结:你们说的画的真是棒极了,有水彩的,有用蜡笔画的,有的雕刻成了浮雕,有用电脑制作的,还有连环画呢。
你们真是多才多艺呀。
三、赏读《老人与海》1老师不仅欣赏你们的画,更欣赏那么的读书笔记,在课前我已经拜读了大家写的关于这本书的读书笔记,写得都很棒,有的同学列了提纲。
有的同学谈了自己的体会,还有的摘抄了了好词佳句。
先让我们和那些摘录了优美词句的同学共同来欣赏一下书中的精彩片段,走进老人与海的世界吧。
谁来读一下你摘抄的内容。
2、你读的太好了,我们大家都来读读你喜欢的内容吧。
四、交流读书体会,提出阅读疑问1、大家的读书笔记都有精彩的部分,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一下自己的体会,来吸取一下别人思想的精华。
2、谁来谈谈你读这本书的感受,3、读了这本书你还有什么疑问。
五、探讨、辩论核心问题1从学生的提问中选取核心问题:如果我们把老人与大马林鱼的搏斗看作是实现目标的过程,把老人只带回鱼骨架看作奋斗的结果,我们应该怎么看待过程和结果之间的关系呢?2、小组讨论,自由发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人与海》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通过向学生推荐《老人与海》,激发学生自主进行课外阅读的兴趣。
2、通过赏析《老人与海》精彩片段,感知人物形象。
3、通过交流阅读成果,培养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感悟和评价的能力。
4、学会课外阅读的常用方法,运用到以后的课外阅读中。
教学重难点:
激发学生自主进行课外阅读的兴趣。
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阅读的鉴赏能力。
教学准备:
1、课外书《老人与海》
2、《老人与海》的精彩片段(发给学生品读)
3、PPT课件
4、动画电影片断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最高级别的文学奖是什么吗?在五彩缤纷的世界文学长廊中,有很多享有崇高美誉的作家与作品,也曾有很多作家和他的作品获得过这样的最高文学荣誉。
今天,老师要向你们推荐一位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和他的获奖的作品。
二、课外书《老人与海》
1、了解封面:
(1)观察书本封面,请你们描述一下封面图的内容?联系封面图,你们能猜出这本书的名字吗?(板书名:《老人与海》)
(2)生齐读书名,你们还想了解什么?
渡:现在,就请你们带着疑问跟着老师走近《老人与海》这本书,去认识它,了解它。
2、简介作家:
海明威(1899—1961),美国当代文学中最著名的作家之一。
他到过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场。
他的身上中过237片弹片,他的头上缝过57针。
他曾在非洲两度飞机失事,多次严重的脑震荡使他的视力和健康每况愈下。
他的经历孕育了他的硬汉精神。
在他的小说中,他塑造了系列拳击家、渔民、猎人等为主人公的打不垮的硬汉英雄,在文坛以“硬汉”著称。
1954年,他的作品《老人与海》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3、海明威笔下的人物大多是百折不弯的硬汉形象,尤以《老人与海》中桑地亚哥最为典型。
海明威用来概括硬汉性格的名言:“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就出自于这本书中。
(出示,生齐读)
4、了解书本主要内容:
《老人与海》的情节并不复杂:一个名叫桑地亚哥的老渔夫,连续84天没捕着一条鱼。
第85天,他独自一人继续远航去捕鱼,经过三天两夜的搏斗,终于捕到一条足有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马林鱼。
然而,在归航途中,一条条鲨鱼陆续围上来吃鱼肉,尽管老人奋力拼搏,但还是没能抵挡住凶猛鲨鱼的进攻。
等他回到海岸时,大马林鱼只剩下了一副巨大的骨架。
6、有些同学已迫不及待地想读故事了。
为了满足一下大家的阅读欲望,老师为你们已准备好了一些书中的精美片段。
接下来,就让我们细细品味《老人与海》这本书里的精彩片段,去感悟一下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笔下的人物——老渔夫桑地亚哥的“硬汉”形象吧!(板:品精美片段、悟人物形象)
三、赏析《老人与海》精彩片段,感悟人物形象。
(一)品读书本选文片段
1、请你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一读,读完再告诉大家,你从中了解到了什么?
2、你们能猜出来这些片段分别出自书本哪部分内容吗?
3、能说说老渔夫在你的心中是个怎样的人吗?你是从文段中的哪些描写知道的?
4、学生边读边描画出有关句子,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批注。
(板书:描画、写批注)
5、小组互相交流
6、小组选出代表汇报。
(板书:说感受)
(1)出示重点句指导品读
(2)给感悟深刻、表达流畅、有自己独特评价的学生,评为“阅读小能手”,奖励小礼品。
7、通过文本细读,你们能猜出作者通过这本书表现了桑地亚哥什么样的性格吗?可以那些词来概括他的性格特点?主要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去表现了老人的形象特征?
(1)出示:外貌、动作、内心独白(心理活动)
(2)重点解释“内心独白”:独白是人物内心活动的外在表现,“言为心声”,因而独白最能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
《老人与海》有着大量的独白,它们真实地再现老人的内心世界,鲜明揭示老人的面对厄运打击时不屈不挠的硬汉精神。
8、通过选文的叙述,(勇敢、无畏、坚持、不言败……)我们还可以用文中那句话来概括他的硬汉特点?
9、出示重点句:“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
(1)这句话是桑地亚哥的内心独白,也是小说的核心精神,它生动地揭示了桑地亚哥的内心世界和人生追求,也是作者海明威的思想观与价值观的反映。
(2)感情齐读,再试背出来。
(二)欣赏动画短片《老人与海》的精彩片断。
(看完后)你们知道吗?这部动画电影曾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呢!
五、拓展延伸,推荐阅读
1、《老人与海》这确实是一部震撼人心的作品,让人受益终身好书!难怪受到全世界读者的喜爱和得到他们的很高评价:
(1)该书也被评为影响历史的百部经典之一;美国历史上里程碑式的32本书之一。
(2)瑞典诺贝尔授奖委员会的评价“勇气是海明威的中心主题。
《老人与海》写的是一个老人,展现的却是一个世界。
”
(3)美国约翰.肯尼迪总统评价海明威“几乎没有哪个美国人比海明威对美国人民的感情和态度产生过更大的影响……本世纪(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
2、今天我们只欣赏了这本书最生动的片段中的几个而已,例如桑提亚哥与鲨鱼的搏斗共分五个回合,我们只了解了桑地亚哥和鲨鱼搏斗的第一个回合的部分内容。
实际上它里面还有更多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场面描写,等待我们去认真阅读和发掘。
3、同学们课后快去找来海明威的系列作品快乐阅读吧!(出示系列书目:《老人与海》、《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
4、最后,老师送给同学们一段话:
世界上最动人的皱眉是读书苦思时的刹那;
世界上最舒展的一刻是读书时那会心的微笑;
让我们拿起书,以书为伴,畅游在多姿多彩的课外阅读中,让课外阅读成为我们终生的伴侣!
板书设计:
《老人与海》
海明威
品悟
精人
彩物描画写批注说感受
句形
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