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工程施工工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及质量保证措施

一、测量放线

1、测量前的技术准备工作

(1)施工测量人员应全面熟悉施工总平面图和各种结构物的顶面标高、相互关系,根据现场条件制定各阶段的施测操作方案。

(2)施工测量人员使用的测量仪器应做好校验工作,并在校验有效期内。

(3)测量前会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相关人员核对各部位的标高、座标位置有无变化。

2、施工测量控制:

(1)测量控制:针对本工程的特点,现场建立平面及高程控制系统,以便在整个施工期间针对其他工程项目的施工进行测量控制。

(2)平面控制系统:拟采用导线测量的方法建立平面控制系统,测量仪器采用全站仪及100m钢尺。用业主提供的控制点进行控制,设置直线控制桩,控制桩位置应在稳定可靠、便于施工期间保护及使用方便。

(3)高程控制系统:测量仪器采用S3水准仪,根据业主提供的水准点,将标高引至水准点上,临时水准点必须坚固稳定,距离不得大于100m且前后通视,临时水准点与设计水准点复测闭合。

(4)施工控制网的观测时间选在通视条件良好,成像清晰稳定,无大气折光的影响下进行观测。在观测过程中重新调平仪器,使对中系统误差变为测组间的偶然误差。施工控制点采用砼桩埋入地下约1m,施工控制点选在易于扩展,通视良好且能长期保存的地方。

3、测量临时水准点:

工程施工之前,应根据图纸指定水准系统的已知水准点,引导至施工范围内,设置临时水准点,当施工牵涉到的水准系统不是一个标准时,应同意换算为工程的施工水准系统,据此设立临时水准点。

临时水准点设置后,要逐一编号,其精度要求闭合差不得超过规范要求,并标在图纸上。根据需要和设置的牢固程度应定期进行复测。临时水准点的设置要求是:(1)应设置在坚硬的固定建筑物、构筑物上,或者设置在不受影响和外界干扰的稳定土层内。

(2)每100m设置一个水准点。

(3)两水准点之间能保持通视。

5、平面放线:

根据工程的起点、终点、导线桩和转折点的设计坐标,计算出这些点与附近控制点或建筑物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这些关系把各个放线点用标桩固定在地面上。为了避免差错,每个点在接到监理的交点后都要进行复核,并将复核结果报于监理。

平面放线时,在工程的起点、导线桩、终点和转折点均已打桩核定后,再进行中心线和转角测量。中心线测量时,应每隔20~30m打一中心桩,中心桩的间距应统一,以便于统计距离和施工取料。然后根据工程规定需要的宽度用白灰撒出开挖边线。

6、复测、定位:

施工方应根据监理的现场交桩和书面资料,对主要原始基准点(包括导线桩、水准点)进行认真复测,在交桩后7天内,将结果报甲方认定后,作为永久保护,复测中如发现有超出容许范围的误差,要及时报告甲方、监理复测、纠正,在重新交桩后,施工方应再次按上述程序上报,直至准确无误,甲方认定为止。

二、路基施工

1、底基层施工

本工程的底基层包括:

路面工程(3-1)级配砂砾石底基层(厚30cm)。

路面工程(3-2)级配砂砾石底基层(厚30cm)。

(1) 计算材料用量:

1)材料品种:级配砂砾石。

2)根据各路段基层或底基层的宽度、厚度及预定的干压实密度并按确定的配合

比分别计算各段需要的未筛分级配砂砾石的数量,并计算每车料的堆放距离。

3)在料场洒水使未筛分级配砂砾石的含水量较最佳含水量大1%左右,以减少运输过程中的集料离析现象(未筛分级配砂砾石的最佳含水量约为4%)4)级配砂砾石,组织施工队伍自行加工。

(2)施工放样:

在下承层上恢复中线。直线段第15~20m设一桩,平曲线段每10~15m设一桩,并在两侧路肩边缘外0.3~0.5m设指示桩。进行水平测量。在两侧指标桩上用明显标记标出基层或度基层边缘的设计高。

(3)拌合方法:

拟采用专业路拌法拌合机就地拌合。

(4)摊铺与平整:采用推土机摊铺、人工补缺、平地机精平。

(5)松铺系数:

检验松铺材料层的厚度,视其是否符合预计要求。

松铺厚度=压实厚度×松铺系数

应通过试验路段确定集料的松铺系数(或压实系数,它是混合料的松铺干密度与压实干密度的比值)。人工摊铺混合料时,其松铺系数约为 1.40~1.50;平地机摊铺混合料时,其松铺系数约为1.25~1.35。

(6)整型:

机械平整后,人工修边整型。

(7)碾压:

1) 整型后,当混合料的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立即用12T以上三轮压路机、振动压路机或轮胎压路机进行碾压。

直线段,由两侧路肩开始向路中心碾压;

在有超高的路段上,由内侧路肩进行碾压。

碾压时,后轮应叠1/2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

后轮压完路面全宽时,即为一遍。碾压一直进行到要求的密实度为止。一般需碾压6-8遍,应使表面无明显轮迹。

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头两遍以采用1.5-1.7km/h为宜,以后用2.0-2.5km/h速度碾压。

2) 路面的两侧,应多压2-3遍。

3) 严禁压路机在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

4) 密实度要求:>96%。

2、水泥稳定碎石层

本工程的水泥稳定碎石层包括:

路面工程(3-1)4%水泥稳定碎石层(厚20cm)、5%水泥稳定碎石层(厚20cm)、4%水泥稳定碎石层(厚32cm)。

路面工程(3-2)4%水泥稳定碎石层(厚20cm)、5%水泥稳定碎石层(厚20cm)、4%水泥稳定碎石层(厚32cm)。

施工要先进行试验路段的铺筑,以取得可靠资料作为施工现场控制的依据。具体施工方法可按以下六个步骤进行:

(1)混合料拌合

石料品种:级配碎石。

混合料采用稳定土拌合机集中厂拌,混合时根据天气情况及运距,适当加大拌合用水量1~2%,具体由现场试验确定,现场配试验人员负责检测拌合时的水泥用量,含水量和各种集料的配比情况,出现异常时立即停机调整。

在拌合厂配水泥稳定碎石拌合站负责水泥稳定碎石拌和,并保证其计量、输料等装置均处于完好状态。

原材料级配碎石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各项指标试验,严格控制施工配和比,拌和含量控制在比最佳含水量大1%左右,以补偿混合料在贮存、运输和摊铺过程中的水分蒸发。

混和料拌合的水泥剂量控制在设计±0.5%之间。混和料拌合加水至碾压完毕的时间不超过4h。

(2)混合料的运输及摊铺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组织自卸汽车运输。运输时,应均匀地通过已铺筑路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