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先生传-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差不多先生传》(共18张)ppt4

初中语文《差不多先生传》(共18张)ppt4

唤醒国人,革除陋习
四、走进作者,品文知人
胡适,字适之,安徽省绩溪县人, 是第一个提倡白话文写作的文学大师, 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推动具有巨大的作 用。他是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 家、文学家,哲学家。他的文化成就 赢得了中外学术界的推崇,美欧等国 给其颁发了35个名誉博士学位,是 20世纪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一代文化大 师。
1、自身:马虎、敷衍了事、不思进取。 2、周围人懒惰、不肯认真。
三、体会讽刺手法,揣摩文章主旨
小组讨论:
1、一切都说明,差不多先生身上存在的问题,并不是他个人 的问题,这在文中是否有体现? 2、对于这样一位稀里糊涂死去的人物,胡适先生为什么要给 他立传(并说他是中国最有名的人)?
(用“○”圈出关键字词,用“——” 划出相关语句)
五、迁移拓展,关注个人、社会
现今社会中,
“差不多先生” 是否依然存在?
莲 花 河 畔 小 区 层 楼 倒 塌
13
新建公路路面塌陷
实体建筑倒塌,通过安全监管 可以预防,痛定思痛尚可重建。
精 神 的 坍 塌 与 缺 失 可 谓 危 害 无 穷 。
每当寒暑假即将结束时,一些 帖子,而有的大学生则看到了这一“商 机”,明码标价做起了代写作业的“生 意”。 问及学子们为何如此做?回答是 “这和 自己写作业也差不多,还是自己用手写, 用手抄,不管如何我是交了作业了,不 管采取什么形式,结果是差不多的”。
愿我们能如他们一样在学习中快乐
让我们能如他们一般不断积极进取
望我们能和他们一起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六、警醒反思,互勉共进
大胆的假设 小心的求证 认真的做事 严肃的做人
七、作业布置
1、假如“差不多先生”是个病人, 请你为他精心开具一份病历。 2、找出文中运用反语、夸张这两 种手法的句子,各举一例,分析其 表达作用。

第12课《差不多先生传》ppt课件

第12课《差不多先生传》ppt课件
3. 可以贵一点,就别活得太便宜 曾看过一个说法:“你过得不好,真的 不是因 为穷。 ” 深以为然,除了亏待自己的身心,人们 还最容 易在生 活上太 节俭太 随意亏 待自己 : 为了省房租,住在离公司很远的地方, 结果把 自己弄 得心力 交瘁; 为了少花钱,总买便宜一点的衣服,结 果没穿 几次就 不愿意 再穿; 为了省时间,三餐对付生活将就,结果 生活过 得拧巴 无趣… … 总想着,等以后,再慢慢改变生活,等 条件好 一点再 享受生 活,可 是爱自 己这件 事也是 有保质 期的, 有些事 情是等 不了的 。 18岁喜欢的连衣裙你舍不得买,28岁再 也穿不 出18岁 时青春 的味道 ; 单身的时候想要奋不顾身地去追梦,却 没有勇 气做自 己,成 家以后 更是无 暇分身 去做自 己想做 的事情 ; 年轻时想要攀一座山,结果一直逼自己 赶报告 ,老了 的时候 再也没 有跨越 山河的 力气… … 人生有期,就如花开花落,每一件事情 都有它 的时间 ,有些 事错过 了就是 终身遗 憾。 林清玄曾说:“真正的生活品质,是回 到自我 ,清楚 衡量自 己的能 力与条 件,在 这有限 的条件 下追求 最好的 事物与 生活。 ” 活得贵一点,去过有品质的日子,不是 去肆意 挥霍, 而是要 “舍得 ”在有 限的条 件下追 求更好 的一切 。 可以过得贵一点,就不要活得太便宜, 可以过 得精致 且认真 ,就不 要在得 过且过 中一边 消磨生 活,一 边委屈 自己。
•套用鲁迅先生的话:
•我想:懒人国是本无所谓有, 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 路;其实地上本来有路,懒 的人多了,也就没了路。
以《我不行先生传》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抓住人物性格特征和典型事件。
2、尝试运用夸张、反语来增加语言 的讽刺效果。
3、体现一定的社会意义。

《差不多先生传》优质课件001

《差不多先生传》优质课件001

拓展延伸
1. 方向感很差, 常迷路 3. 看东西不是 很仔细 6. 不会照顾自 己,常生病 8.常写错字
2. 记 性 很 差 , 忘东忘西的
4. 对于气味和口 味不讲究 5. 听到的东西不 会很在意
7.常常不守时
9.常常慢半拍

人生像一张洁白的纸,全凭人生之笔 去描绘,玩忽纸笔者,白纸上只能涂 成一摊胡乱的墨迹;认真书写者,白 纸上才会留下一篇优美的文章.
品味下列句子的深层含义,注意划线词语。
( 1 )提起此人,人人皆晓,处处闻名。他姓差, 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你一定见过他,一定 听过别人谈起他。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 口头,因为他是中国全国人的代表。 ( 2 )他死后,大家都很称赞差不多先生样样事 情看得破,想得通;大家都说他一生不肯认真,不肯 算帐,不肯计较,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于是大家给 他取个死后的法号,叫他做“圆通大师”。 (3)他的名誉越传越远,越久越大,无数无数 的人都学他的榜样。于是人人都成了一个差不多先 生。——然而中国从此就成为一个懒人国了。
2006年6月29日,汕头大学校董会名誉主席、 香港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李嘉诚先 生在汕头大学二00六毕业典礼上勉励汕大学子, 要积极进取,远离“差不多先生”。 李嘉诚先生在典礼上说,“最近我重读了胡适先 生所写的文章《差不多先生》,这篇名著中,令 我惊骇的不仅是差不多先生可怜的愚昧,更糟是 旁人接受如此荒谬的存在方式。” 他说,差不多是一种折损人灵魂的病,他希望同 学们必须谨记,活着是一种参与,要勇于思考、 尊重科学、尊重原则,能感受、有追求、能关心, 敢于积极,能经得起考验,骨中有节,心中有慈、 心中有爱。
凡 3、当伙计时 “ 十”和“千”差不 事 事 多 火车八点三十分开和 差 4、乘火车时 八点三十二分开差不多 例 不 多 人医汪大夫和牛医王大夫 5、生病时 差不多 6、临死时 活人同死人差不多

差不多先生传PPT课件

差不多先生传PPT课件
7
三、揣摩文章主旨
小组讨论:
对于这样一位稀里糊涂死去的人物, 胡适先生为什么要给他立传(并说他是中 国最有名的人)?
唤醒国人,革除马虎、不肯 认真的陋习
8
五、迁移拓展,关注个人、社会
❖现今社会中, “差不多先生” 是否依然存在?
9
13
莲 花 河 畔 小 区 层 楼 倒 塌
10
新建公路路面塌陷
火车为何不等他。
得病时: 枉送性命——让牛医生王大夫代替汪大夫 给自己看病,
结果一命呜呼。
4
二、研读文本, 深入探究
1、差不多先生最大的点是什么? 口头禅是什么?
特点:凡是马虎,不肯认真 口头禅:“凡是只要差不多,就好了。 何必太精明呢?”
5
2、为什么说差不多先生是“各省各县各 村人氏”,是“中国全国人的代表”?
1924年。
2
一、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课文中记叙了差不多先生“生平 事迹”中哪几件典型事例?
▪ 方法指导:请按顺序简单概括, 例如
什么时候他做了什么。
3
小时候 : 买错东西——妈妈叫他买红糖,他却买了白糖回来。
上学时: 弄错方位——老师问的是“山西”,他却回答是“陕西”。
当伙计时: (1)混淆数字——常把“千”写成“十”,把“十”写成“千”。 (2)耽误时间——因迟了两分钟没赶上火车,还弄不明白
无 自己写作业也差不多,还不是自己用手
穷 写,用手抄,不管如何我是交了作业了,
。 不管采取什么形式,结果是差不多的”13 。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差不多先生传--完整版教学课件PPT

差不多先生传--完整版教学课件PPT

思想
不很细密

头 “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作者为什么说差不多先生是“中国全 国人的代表”?
这是什么写法?
因为做事马虎、不肯不认真,这 是中国人的通病。这种处世态度,是旧 中国衰弱的病根之一。
夸张
❖ 文章写了“差不多先生”哪几件 事?请加以概括。从中可以看出“差 不多先生”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代表作品有: 《尝试集》、《终身大事》。
传记是一种用来 记载人物生平事 迹的文章体裁。
❖ 本文是一篇传记体裁的寓言,写 于1924年。
字词疏通
fèng 信奉
fǎzi 法子
piě 一小撇
jiào 计较
cóng 从从容容
yù 名誉
lǎn 懒人
圆 通: (为人做事)灵活变通,不固执己见。 从从容容: 不慌不忙;镇静;沉着。 一命呜呼: 指死。带有幽默或讽刺意味。
整体感知:文章分为那几个部分?
❖ (1~2)差不多先生的基本情况。 ❖ (3~9)差不多先生的主要事迹。 ❖ (10~11)差不多先生死后的评价与影响。
差不多先生的基本情况
姓 名
差不多
眼睛
籍 各省各县 贯 各村人氏 看的不很清楚
身 中国全国人 份 的代表
外 耳朵
貌 特
鼻子 和嘴

记性
听的不很分明 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 不很精明
这种“差不多现象”有什么影响?
反语

不肯认真


有德行 不肯算账 圆通大师
评 价
不肯计较
无数无数的人都学他的榜样。
影 响
人人都成了一个差不多先生。
中国从此就成为一个懒人国了。

差不多先生传 完整版教学课件

差不多先生传  完整版教学课件

课堂小结
写作特色
1、巧用反语和夸张的修辞方法,增加了文
章的幽默感。
2、以人物传记的形式成文,达到对国人的
讽刺目的,引人深思,增强了讽刺色彩。
3、本文最显著的特点是深入浅出,语言平
易。
讨论:“差不多先生”和“差不
多先生”的这种现象在我们现实生活 中有吗?请举出事例,说出结果或危

上 海 莲 花 河 畔 小 区 层 楼 倒 塌
传记是一种用来 记载人物生平事 迹的文章体裁。

本文是一篇传记体裁的寓言,写 于1924年。
字词疏通
fèng 信奉 fǎzi 法子

piě 一小撇 jiào 计较
cóng 从从容容 yù lǎn 名誉 懒人
通: (为人做事)灵活变通,不固执己见。
从从容容: 不慌不忙;镇静;沉着。 一命呜呼: 指死。带有幽默或讽刺意味。
外 耳朵 貌 鼻子 特 和嘴 点
记性 思想 口 头 禅
“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作者为什么说差不多先生是“中国全 国人的代表”? 这是什么写法? 因为做事马虎、不肯不认真,这 是中国人的通病。这种处世态度,是旧 中国衰弱的病根之一。
夸张

文章写了“差不多先生”哪几件 事?请加以概括。从中可以看出“差 不多先生”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身 份
中国全国人的代表
他的眼睛看的不很清楚;耳朵听的不很分明;鼻子和嘴对于气味 和口味都不很讲究;记性不很精明,思想不很细密。
口头禅 “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1、小时候,红糖和白糖差不多
2、 上学时,山西和陕西差不多
事 例 3、当伙计时,“十”和“千”差不多
乘火车时,火车八点三十分开和 4、 八点三十二分开差不多

差不多先生传课件

差不多先生传课件

成长经历
教育背景
小学毕业,未继续升学
职业经历
务农、木工、泥瓦匠等
社会地位
底层劳动者,社会地位较低
家庭状况
婚姻状况
已婚,育有多名子女
家庭成员
妻子、子女及父母等
家庭生活
生活较为贫困,经常为生计发愁
02
差不多先生的性格特点
做事马虎
总是匆匆忙忙,缺乏耐心和细 心,导致事情做得马马虎虎。
常常忽略细节,不关注细节的 完美度,只追求大致的完成。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乏进取心。
对工作态度的影响
降低工作效率
在工作中,差不多先生的心态可 能导致个人在完成任务时缺乏精 益求精的精神,从而影响工作效
率和质量。
难以晋升
差不多先生的态度可能让领导和同 事觉得其缺乏责任心和职业精神, 从而影响个人的职业发展和晋升机 会。
损害团队凝聚力
在团队工作中,差不多先生的态度 可能破坏团队的凝聚力和协作精神 ,因为这种态度容易让人产生消极 和抱怨的情绪。
决问题。
06
总结与思考
对差不多先生的评价与反思
评价
差不多先生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普通 人,他的人生充满了平凡和妥协,没 有追求卓越和完美的决心。
反思
我们需要认识到差不多先生的心态和 行为模式,并从中汲取教训,避免在 生活中过于满足于现状,追求更高的 目标和更好的自我。
对个人成长的启示与建议
启示
差不多先生的经历告诉我们,人 生不能只满足于过得去,要勇于 挑战自己,追求更好的生活和更 高的成就。
差不多先生传课件
汇报人:
2024-01-04
目录
• 差不多先生的简介 • 差不多先生的性格特点 • 差不多先生的人生哲学 • 差不多先生的影响与启示 • 如何避免成为差不多先生 • 总结与思考

差不多先生传PPT1 沪教版 (共13张PPT)

差不多先生传PPT1 沪教版 (共13张PPT)
一位先生姓差,名叫不多, 上世纪离家出走,带着他的 子孙四处游荡,遍及全国各 地至今未归,国家正在收容 他们,请知其下落者速与本 台联系 。
差不多先生的相貌特征? 最大特点? 自由朗读,课文写 了差不多先生的哪些“事 迹”?
(简洁的语言概括)
找出你最喜欢的一段或 几段文字,为什么喜欢?并 展示你的朗读水平。
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格言 220、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221、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冯两努——香港著名推销商) 222、绊脚石乃是进身之阶。 223、销售世界上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 224、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脚踏实地地迈一步。 225、积极思考造成积极人生,消极思考造成消极人生。 226、人之所以有一张嘴,而有两只耳朵,原因是听的要比说的多一倍。 227、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228、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229、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 230、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231、出门走好路,出口说好话,出手做好事。 232、旁观者的姓名永远爬不到比赛的计分板上。 233、怠惰是贫穷的制造厂。 234、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 235、如果我们想要更多的玫瑰花,就必须种植更多的玫瑰树。 236、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237、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238、回避现实的人,未来将更不理想。 239、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240、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们都睡着的时候,一步步艰辛地向上爬 241、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242、坚韧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门上敲得够久、够大声,终会把人唤醒的。 243、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244、没有口水与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 245、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99个只有兴趣者。 246、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 247、两粒种子,一片森林。 248、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249、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250、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第12课《差不多先生传》ppt课件全面版

第12课《差不多先生传》ppt课件全面版

反语
•夸张的写法和反语的修 辞方法,使得表意更明确、 深刻,增加文章的幽默感, 增强了文章的讽喻色彩和 批判力度。
•那么文章的寓意是什么呢 ?
提醒国人改正不认真的缺点。
88年过去了“差不多先生”和“差不多 先生”的这种现象在我们生活中绝迹了 吗?
现在大家对照课文,看看我们自己或 周围有没有“差不多先生”这种现象? (举出事例,说出结果或危害)
差不多先生传
胡适
胡适(1891-1962),字适之,原 名洪骍,安徽省绩溪县人。毕生提 倡白话文学,弘扬科学文明、倡导 民主自由,对我国近代学术思想影 响很大。
本文是一篇传记体裁的寓言写于 1924年。鲁迅曾经说过:中国四万 万的民众害着一种毛病。病源就是 那个马马虎虎,就是那随它怎么都 行的不认真态度。
“圆通大师”这个法号,在这里含 有遇事苟且、无可无不可的深意,具 嘲讽意味,与佛家所谓“圆通”境界 实在大异其趣。
买糖 读书 记帐 赶车
求医
耳朵听得不很分明。

懒得听
记性不很精明。
懒得记
不 看得不很分明,思想不很细密。
懒得看、懒得思考
多 没有时间观念,草率随便。 懒得守时、懒得认真 临死仍不改其马虎、不认真的态度。
用夸张的语言和漫画的手法栩 栩如生地描写了差不多先生的长相 和特征,突出了差不多先生苟且马 虎的个性。
作者为什么说差不多先生是 “中国全国人的代表”?
这是什么写法?
因为做事马虎、不肯不认 真,这是中国人的通病。这种 处世态度,是旧中国衰弱的病 根之一。
夸张
他死后,大家都很称赞差不多先生样样事 情看得破,想得通;大家都说他一生不肯认 真,不肯算帐,不肯计较,真是一位有德 行的人,于是大家给他取个死后的法号, 叫他做圆通大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增强了讽刺色彩。
差不多先生传-PPT【教学课件】
差不多先生传-PPT【教学课件】
3.深入浅出,语言平易。
全篇不仅语言朴实无华,甚至连讲述的几件 事也普通之至。例如买糖、念书、记账、搭车、 治病之类。这些事都非常生活化,人人经历,人 人都明白。这就更有助于人们理解我们中国人处 事马虎、不肯认真的“差不多”精神,不得不使 人猛然警醒,让读者的心灵于朴朴素素的文字中 受到强烈的震撼。
差不多先生传-PPT【教学课件】
差不多先生传-PPT【教学课件】
写法探究
1.巧用反语的修辞方法。
如把差不多先生说的话称为“格言”;一 生没有功德却称赞他“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 不是高僧却称他为“圆通大师”,增加文章的 幽默感。
差不多先生传-PPT【教学课件】
差不多先生传-PPT【教学课件】
2.以人物传记的形式成文。 达到对国人的讽刺目的,引人深思,
用夸张的语言和漫画的手法栩栩如生地 描写了差不多先生的长相和特征,突出了差不 多先生苟且马虎的个性。
差不多先生传-PPT【教学课件】
课文最后大家叫“差不多先生”为“圆 通大师”有何用意?
“圆通大师”这个法号,在这里含有遇事 苟且、无可无不可的深意,具嘲讽意味,与佛 家所谓“圆通”境界实在大异其趣。
差 赶车——没有时间观念,草率随便
不 多
懒得守时、懒得认真
先 生
求医——临死不改其马虎、不认真的态度
懒得认真、懒得活了
这么看来,差不多先生其实是一个不折不 扣的“懒人”,这样的懒人多了,我们的国家 也就成了“懒人国”了!
差不多先生传-PPT【教学课件】
差不多先生传-PPT【教学课件】
说说差不多先生最大的特点是什么,作 者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差不多先生传-PPT【教学课件】
差不多先生传-PPT【教学课件】
文章中的差不多先生无疑是一个可笑可 悲的人,他一生做事马虎,最后为此搭上了 性命。作者却说“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 称之为“圆通大师”?这是为什么?
差不多先生传-PPT【教学课件】
差不多先生传-PPT【教学课件】
夸张的写法和反语的修辞方法,使得表 意更明确、深刻,增加文章的幽默感,增强 了文章的讽喻色彩和批判力度。
临死仍不改其马虎、不认真的态度
具体感知
文章为何用五件事来说一个人?
“传”就不能只是生活的某个片段、一个 侧面,而需要写一段较长时期的生活经历,要 写出一个人一生的特点,就需要从不同角度选 取“二三”事来展示人物性格。
“差不多先生”的外貌描写有何作用?
“他有一双眼睛,但看的不很清楚……他 的脑子也不小,但他的记性却不很精明”
差不多先生传-PPT【教学课件】
差不多先生传-PPT【教学课件】
如何理解“然而中国从此就成为一个懒 人国了”?
差 买糖——耳朵听得不很分明
懒得听

多 读书——记性不很精明
懒得记

生 记帐——看得不很分明,思想不很细密
懒得看、懒得思考
差不多先生传-PPT【教学课件】
差不多先生传-PPT【教学课件】
差不多先生传-PPT【教学课件】
差不多先生传-PPT【教学课件】
1.层次分明,富有条理。本文精心设 计分论 点,拟 制的分 论点鲜 明醒目 ,具有 启发性 ,既能 显出文 章的条 理,又 能反映 出作者 的思想 观点。 2.整散结合,颇具张力。文章语句优 美,整 散结合 ,富于 变化, 多处反 问句的 使用, 加强了 文章的 语势, 使情感 更加饱 满。 3.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简述今天弘扬 胡麻岭 隧道施 工团队“ 不服输” 精神的 时代价 值。 4.假如学校在宣传“不服输”精神,请你 在校园 内做两 幅宣传 胡麻岭 隧道施 工团队 精神的 横幅。
【代表作】 《中国哲学史大纲》(上)、 《尝试集》、《白话文学史》(上)、 《胡适文存》(四集)等。
文体介绍
【传记】 一种用来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章体裁。
一般由别人代为记述的,叫做“他传”,也有 自述生平的,叫做“自传”。
字词积累
【细密】周密,周到。 【精明】精细明察。 【圆通】(为人做事)灵活变通,不固执
己见。这里是褒词贬用。 【一命呜呼】死亡。带有幽默或讽刺意味。
整体感知
阅读课文,概括“差不多先生”的事迹。
小时候: 上学时:
买错东西 弄错方位
当伙计时: 混淆数字、耽误时间
得病时: 枉送性命
“差不多先生”为何会有这些行为?
买糖 读书 记帐 赶车 求医
耳朵听得不很分明 差 记性不很精明 不 看得不很分明,思想不很细密 多 没有时间观念,草率随便
特彻底,决不能事事 差不多,马虎了事。
差不多先生传-PPT【教学课件】
差不多先生传-PPT【教学课件】
你认为作者对“差不多先生”持何种态 度?为什么要给他立传?
批判,作者借对“差不多”先生言行的具 体刻画,揭示当时国人的麻木不仁,告诫后人 “差不多”的危害。
差不多先生传-PPT【教学课件】
差不多先生传-PPT【教学课件】
板书设计
差不多先生传
买糖 读书 记帐 赶车 求医
懒得听 懒得记 懒得思考 懒得守时、懒得认真 懒得认真、懒得活
夸张 反语
鞭挞做事不认真、马虎敷衍的态度
差不多先生传-PPT【教学课件】
差不多先生传-PPT【教学课件】
随堂练习
生活中,有没有“差不多”的现象,你 准备如何对待和揭示这种现象?和同学们交 流一下自己的看法。
差不多先生传-PPT【教学课件】
差不多先生传-PPT【教学课件】
从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等可以看出传记有 什么写法?
✓ 开头一般都要写人物的姓名、籍贯、家庭 状况,以及诞生的年、月等;
✓ 一般采用叙述和说明的表达方式。有时为 了增强作品的生动性,可以适当加以描写、 议论和抒情;
差不多先生传-PPT【教学课件】
十二 差不多先生传
EJ·九年级语文下册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感知文章的内容。 2.品味语言,体会文章的讽刺艺术与写作特色。 3.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探究文章的现实意义。
新课导入
“中国四万万的民众害着一种毛病。 病源就是那个马马虎虎,就是那随它怎么 都行的不认真态度。”
——鲁迅
走近作者
【胡适】(1891年12月17 日—1962年2月24日),原 名洪骍,字适之,著名思想 家、文学家、哲学家。毕生 提倡白话文学。
差不多先生传-PPT【教学课件】
✓ 以时间为顺序,或按人物的事迹,或依照 其行迹,将人物的一生分几个时期来写;
✓ 文章的内容要以事实为根据。
差不多先生传-PPT【教学课件】
差不多先生传-PPT【教学课件】
课堂小结
文章采用夸张的手法、讽刺的语言,虚拟 出一个“差不多先生”,并借助对“差不多先 生”言行的具体刻画,批判了做事马虎、敷衍 塞责的、是非不分的人,鞭挞了国民中凡事不 讲认真的精神态度和人生态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