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发展概况

合集下载

预应力混凝土的发展概述

预应力混凝土的发展概述

预应力混凝土发展概述班级:土木六班学号:2009301550185姓名:王攀摘要:本文阐述了预应力混凝土发展概况,从其理论以及推广应用方面简要的介绍了预应力混凝土的发展历史。

关键词:预应力混凝土,理论,推广应用,发展An overview of the prestressed concretedevelopmentAbstract:This paper expounds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prestressed concrete development, from the theory and application,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prestressed concrete.Key words:prestressed concrete,theory, application and spread,development0 引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要求建筑业提供舒适的、明快的空间和灵活多变的平面组合,以满足生活和工作的多种需要;人们总想在有限制的建筑面积和空间内获得最好的使用功能和最佳的投资回报。

普通混凝土框架结构由于跨度小,柱网密,往往无法满足多种功能的需要。

预应力混凝土正以其跨度大、自重轻、节约建筑材料、节省建筑层高、改善建筑与结构功能等突出的优点,迎合了近代建筑结构的发展趋势,该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解决了工程中的许多难题,其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1 预应力混凝土早期的发展预应力混凝土是针对普通钢筋混凝土容易受拉开裂的缺陷而发展起来的新材料。

西欧和北美的学者,几乎花了半个世纪的努力,但都由于采用了低强钢材,施加了预压应力太低、损失率太高而未获得成功。

直到1928年方由法国著名工程师弗来西奈(Freyssinet)认识到必须采用高强钢材和高强混凝土以提高张拉应力、和减少损失率之后,方获成果,因之公认他为预应力混凝土的发明人。

【精品】预应力混凝土的发展概况

【精品】预应力混凝土的发展概况

【精品】预应力混凝土的发展概况范本一:预应力混凝土的发展概况1. 引言1.1 背景1.2 目的2. 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概念2.1 定义2.2 原理2.3 分类3. 预应力混凝土的发展历程3.1 早期应用3.2 技术改进与创新3.3 现代应用领域4. 预应力混凝土的施工方法4.1 预应力成型4.2 预应力张拉4.3 预应力锚固5. 预应力混凝土的优点与局限性 5.1 优点5.2 局限性6. 预应力混凝土的应用领域6.1 桥梁工程6.2 建筑结构6.3 水利工程6.4 其他领域7. 预应力混凝土的关键技术7.1 预应力计算与设计7.2 材料选用与性能要求7.3 工艺控制与质量检测8. 预应力混凝土的发展趋势8.1 技术改进与创新8.2 环保与可持续性8.3 数字化与智能化9. 结论9.1 总结9.2 展望附件:1. 相关文献与研究报告2. 预应力混凝土工程案例注释:1. 预应力混凝土:一种通过将预先施加的应力传递到混凝土结构中,以提高其承载力和耐久性的工程材料。

2. 预应力计算与设计:根据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要求,进行力学计算和设计,确定应力施加的位置和大小。

3. 材料选用与性能要求:选择适合的预应力钢材和混凝土材料,并控制其性能要求,以保证结构的安全和耐久性。

4. 工艺控制与质量检测:通过严格控制施工工艺,进行质量检测和监督,确保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范本二:预应力混凝土的发展概况1. 引言1.1 背景1.2 目的2. 发展历程2.1 早期发展2.2 技术改进与创新2.3 现代应用领域3. 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概念 3.1 定义3.2 原理4. 施工方法4.1 预应力成型4.2 预应力张拉4.3 预应力锚固5. 优点与局限性5.1 优点5.2 局限性6. 应用领域6.1 桥梁工程6.2 建筑结构6.3 水利工程6.4 其他领域7. 关键技术7.1 预应力计算与设计 7.2 材料选用与性能要求7.3 工艺控制与质量检测8. 发展趋势8.1 技术改进与创新8.2 环保与可持续性8.3 数字化与智能化9. 结尾9.1 总结9.2 展望附件:1. 相关文献与研究报告2. 预应力混凝土工程案例法律名词及注释:1. 预应力混凝土:一种通过预先施加的应力来提高混凝土结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的工程材料。

谈对桥梁预应力混凝土发展状况的探讨

谈对桥梁预应力混凝土发展状况的探讨
市 政 建设 曩
谈对桥 梁预应 力混凝土发展 状况 的探讨
卞立峰 刘东 ( 建 桥 份 限 第 工 处) 龙 路 股 有 公司 三 程
随着 质 量 地 不 断 提 高 , 锚 固 性 能 也越 来 越 好 。 其 使用 时 摘 要 : 文 从 组 成 混 凝 土 的 材 料 , 拉 技 术 和 施 工 方 法 及 结 构 抗 震 性 能 被 广 泛 采 用 。 本 张 上的发展状况来进行 阐述, 出了提高预应力混凝 土工艺水平 的建议. 提 可根据 需要由多根钢绞 线组成 一束 , 整束张 拉 , 内 目前 已发展到 国
用 方面 取 得 了 巨大 进 步 。 来 二 三 十 年来 , 国 预应 力混 凝 土 桥 梁 发 近 我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展很快,无论在桥型 ,跨度 以及施工方法与技术 方面都有突破性发 展, 不少预应力混凝 土桥梁的修建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本文着 重从其组成材料和特性上探讨预应力混凝土发展现状及前景。
混凝 土
从我 国已建成的预应 力混凝土桥梁来看 ,大 多都采用 C 0 5 4~0 混凝 土 , 而采用减 水剂等添加剂 制备塑性混凝 土 , 发展 了泵送 进 并 混凝 土工艺。随着桥 梁跨度 的增加 , 为减少桥梁结构的 自重 , 混凝土 逐 渐向高 强, 轻质方 向发展 。 日本早在 7 O年代 采用 C 0混凝土修 8 建 了几 座 跨 径 为 4 5米 的 简 支 预 应 力 混 凝 土 铁 路 桥 ,德 国 在 主 跨 预 应 力混 凝 土 结 构 抗 震 问题 1 6米 的富林格尔桥上采用 了轻质混凝土。我国 目前在高 强 , 3 轻质 当前国际混凝土结 构工程界对预 应力混凝 土结构的抗震 问题 混凝 土方面 已经有所成就。如建设中的重庆大佛寺长江大桥 , 是一 给 予 了 重视 。 日本 在 1 9 9 5年神 户 大 阪 地 震 之 后 ,结 合 混凝 土 结构 座主跨 4 0米的双塔双 索面预应力混凝 土斜拉桥。由重庆大佛 寺长 ( 括 预应 力 混凝 土 结 构 ) 地 震 中 的 实 际 表 现 进 行 了调 查并 作 了 大 5 包 在 江 大桥 试 验 中 心研 制 成 功 的 6 0微 硅 粉 高 强 混 凝 土 首 次 在 该 桥 主梁 量研究工作 , 其它国家也作 了不少研 究工作。研究表明预应 力结构 浇注使用。 作为混凝土 的改性材料 , 微硅粉 高强混凝土具有易浇注 , 在地 震区是能够应用 的 , 和普通 钢筋混凝土 结构一样 , 需要 的是合 整体密实 , 期稳定及强度高等特点 , 长 可提高建筑 的内在质量 , 在桥 理 的设 计 和 施 工 。采 用 竖 向预 应 力 加 固 普通 钢 筋混 凝 土 结 构 可提 高 梁建筑市场上具 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结构抗震性能。采用竖 向预应力的混凝土结构 , 可以提 高结构抵抗 钢 材 水平荷载的能力 , 并在地震之后又 能很快的复原。 在地 震作用下 , 预 目前使用的预应力钢材主要有高强钢丝 , 钢绞线及高强度粗钢 制 的预 应力混凝土结构会发 生屈服 , 产生塑性铰 , 高整个结构 的 提 筋三大类。 桥梁上使用的预应力钢材一直在朝着 高强度 , 低松弛, 大 延性和耗能能力而避免损坏 , 因而具有 良好抗 震性能。 直径的方向发展。8 O年代 中期 以前 , 我国的预应力钢材 的性能 比国 展 望 际上落后较 多, 2 近 0年差距逐渐缩小。 预应力钢材 的生产过程 由于 为 适 应 我 国 经 济 的 发 展 , 解 交 通 问题 给 人 们 生 产 生 活 带 来 的 缓 工厂的不断改进而成 为性能更好 , 更经 济的材料。为提高效率 , 近年 不便 , 预应力 混凝 土结 构的应用范 围将 更加广 阔 , 因此我们 应加强 来, 材料强度有所增加 , 但在某些情况下 , 强度 的增 长是以降低材 料 提 高 预 应 力 技 术 水 平 的 科 研 工 作 。和 发 达 国 家 相 比 , 们 预 应 力 混 我 的延性 与韧性 为代价 的。强度较高 的预应力钢材 , 有时会增 加氢 的 凝 土 工 程 的 研 究 相 对 落 后 。 凭 借 我 们 已有 的 强 大 队 伍 , 一 些 单 位 和 应力腐蚀 的危险。这些不利 的特性应予以重视 。新型材料如纤维增 在预应力技术推 广应用 中的创 收实力完全 可以承担和完成 这项重 强塑料 , 过去主要用于航天和航 空工业 。 现已进入建筑工业。采用这 要的科研任务。 同时, 叶 谢 和施工的分离也 是影响我国预应力混凝土络陶 些材料主要 由于 下列优点: 各种环境下具有耐久和抗腐蚀 的特性 , 迅 速发展 的 因 素之 一 。 因此 有 必 要成 立 大 型 强 而 有 力 的预 应 力 混 凝 在 重量轻 , 高强度和无磁性等性能。纤维增强塑料可用作预应力与 非 土工程公司 , 承担重大预应力混凝土工程 , 并担 负新技术开发研究 , 预应力材料。 这些材料具有线弹性的应 力 一应 变关 系, 到拉断 。 直 它 并做好与设计和施工之间的联 系, 以提高我 国的预应力技术水平。 们 的性 能与钢筋和预 应力钢材性 能不同 ,还需 要采用新 的设计方 参 考 文 献 法。自从 1 3 9 9年法国首创式体系与比利 时首创体 系后 , 预应力技术 … 项海帆.1世纪世界桥梁 工程 的展望【土木工程学报 2 O 【3:. 2 】 _ O 0, ) 3 3 实现 了从 先张到后张 的进步 , 为各种大跨预应力结构的发展开辟 了 【】 2项海帆. 桥梁工程的宏伟发展前景. 梁漫笔吲晾 中国铁道出版社,9 Z 桥 19 I】 3 中国公路学会桥梁 与结 构工程学会 . 中国 公路学会桥 梁与结构工程 道 路 。 应 力 锚 具 与 所锚 固 的预 应 力 筋 相 对 应 , 为 粗 钢 筋锚 具 , 预 分 钢 北京: 2 0 丝束锚具及钢绞线锚 具 3类。近年来用于钢绞线锚 固的群锚体 系, 学会论文集. 人 民交通 出版社,0 1

桥梁预应力混凝土现状与发展

桥梁预应力混凝土现状与发展

桥梁预应力混凝土现状与发展桥梁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交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桥梁建设中,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应用具有显著的优势,它有效地提高了桥梁的承载能力、耐久性和使用性能。

本文将对桥梁预应力混凝土的现状进行详细分析,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一、桥梁预应力混凝土的现状1、广泛的应用范围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在各类桥梁结构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梁桥、拱桥、斜拉桥和悬索桥等。

在中小跨径桥梁中,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和连续梁桥因其施工方便、造价相对较低而成为常见的选择。

在大跨径桥梁中,预应力混凝土则常常用于主梁结构,以增强其跨越能力和承载性能。

2、先进的施工技术目前,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施工技术不断发展和创新。

预制拼装技术在桥梁建设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工厂化预制构件,然后在现场进行拼装,可以大大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

此外,预应力的施加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如采用智能张拉设备,能够更精确地控制预应力的大小和分布。

3、高性能材料的使用为了提高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性能,高性能材料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高强度混凝土的使用可以减小构件的尺寸,减轻桥梁自重,从而提高桥梁的跨越能力。

高性能钢材如高强钢丝、钢绞线等作为预应力筋,具有更高的强度和更好的耐腐蚀性。

4、设计理论的完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有限元分析方法的应用,桥梁预应力混凝土的设计理论更加完善。

能够更准确地模拟桥梁结构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力学行为,从而优化结构设计,提高桥梁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然而,在桥梁预应力混凝土的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1、耐久性问题尽管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在设计和施工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高耐久性,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耐久性不足的情况。

例如,预应力筋的腐蚀、混凝土的开裂等问题,会影响桥梁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2、施工质量控制难度大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施工过程较为复杂,对施工质量的要求较高。

在施工中,如果预应力的施加不准确、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不当等,都可能导致桥梁结构出现质量问题。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发展与展望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发展与展望

从我 国已建成 的预应力混凝 土桥梁 来看 , 大多都 采用 C 0 4 ~ C 0混凝土 , 5 进而采用 减水 剂等 添加剂 制 备塑 性混 凝土 , 发展 并 了泵送混凝土工艺 。随着桥梁跨度 的增加 , 为减少桥 梁结 构 的 自 重, 混凝土逐渐 向高强 、 质方 向发展 。 日本早 在 2 轻 0世 纪 7 0年
第3 4卷 第 3 5期 2008年 12月
山 西 建 筑
S HANXI ARCHI TEL 1 E
Vl. 4 No 35 0 3 I .
D c 2 0 2 (0 8 3 -370 10 —8 5 2 0 )50 3 —2
1 预应 力 混凝 土桥梁 工艺 组成 与发 展
1 1 混 凝 土 .
耐久性 问题仍然需 要进 一步加强研究 , 不断完 善。体外索在 预应 力混凝土结构 中的使用 是近来 建筑 工业 发展 的方 向之一 。用 体
外预应力 的方式修建 混凝 土桥 梁在 国际上 已有 近 9 0年 的历史 。 但早期 因防腐 工艺不完善 , 造价高 等原 因 , 取得 的效果 并不理想 。
自2 0世纪 8 年代 以来 , 0 由于技术 的进步 , 体外 预应力技 术几 经
改进后 日趋完 善 , 其应用 也越来越 多 。从 预加应力 方式来看 , 它 把绝大部分的预应力钢束布置在混凝 土截 面外 , 通过 锚固端和变
向装置来传递预加应力 。该方法不但 可 以应用 于新建结构 , 还可 代采用 8 混凝土修建 了几座跨 径 为 4 的简支预 应力 混凝 土 0 5 m 以用来加 固原有结构 。使用 体外预 应力 技术 的桥梁 工程具 有 以 铁路 桥 , 国在主跨 16m 的 富林 格 尔桥上 采用 了轻质 混凝 土。 德 3 下优点 : ) 1 由于板内没有安装 管道 , 小了板的厚度 , 减 从而减轻 了 我国 目前在高强 、 轻质混凝土方 面已经有所 成就 。如建设 中的重 桥梁 的重量 ; ) 2 预应力索安装简便 ;) 3 易于检查预应力索 , 有利于 庆大佛寺 长江大桥 , 是一座 主跨 4 0m 的双塔 双索面预应 力混凝 5 索的养护 ;) 4预应力索 的替换 或者 再次 张拉成 为可 能 ;) 大地 5大 土斜拉桥 。由重庆 大佛寺长 江大桥试验 中心研制成 功的 6 0微硅 缩短 了施 工工期 , 特别是使用 预制分段 拼装 方法施工 的桥梁 。体 粉 高强混凝土 首次在该桥 主梁浇筑使 用。 外预应力技术 广泛应用于混凝土桥梁建设 中, 已被用 于高速公 并 12 钢 材 . 路和 高架铁路分段 预制 桥梁 建设 。体 外预 应力技 术另 一个极 具 目前 使用的预应力钢材 主要有高强钢 丝 , 钢绞线及 高强度粗 潜力的用途是对原有混凝土结构进行加 固与修 复。 钢筋 三大类 。桥梁上使用 的预应 力钢材一 直在朝着 高强度 , 低松 1 3 预 应 力 施 工 工 艺 . 弛, 大直径的方 向发展 。2 0世纪 8 0年代中期以前 , 国预应 力钢 我 预应 力混凝土桥梁 的发展与施工技术 的发展是密不可分 的 , 材 的性能 比国际上落 后较 多 , 2 近 0年差 距逐 渐缩小 。预 应力 钢 施工技术水平直 接影响桥梁 的跨径 , 线型 , 截面形 式等。预应力混 材 的生产过程 由于工厂 的不 断改进 而成为性 能更好 、 更经济 的材 凝土连续梁在初期大多采用满 布支架法施工 , 其跨度一般在 4 0m 料 。为提高效率 , 近年 来 , 料强 度有所 增加 , 在某 些情 况下 , 材 但 以内, 且施工周期 长 , 施工用料多 。2 世纪 6 年代预应力混凝 土 0 0 强度的增长是以降低材料的延性与韧性为代价的。强度较高的 桥梁引入悬臂施工 法 以后 , 预应力 连续 梁桥得 以迅 速发 展 , 跨 其 预应力钢材, 有时会增加氢应力腐蚀的危险, 这些不利的特性应 越能力达 2 0m 以上 , 0 适用范围也不断扩大 。悬臂 拼装法将 大跨 予 以重视 。预应力锚具与所锚 固的预 应力筋相 对应 , 分为粗钢 筋 桥梁化整 为零 , 施工 简便 , 拼装 工期短 , 度快 , 速 特别对 于多跨 长 锚具 , 钢丝束锚具及钢 绞线锚具 三类 。近年来 用于钢 绞线锚 固的 联桥 ( 度在 10m 以 内) 跨 0 是一 种效 率 高而且 经 济 的施 工方法 。 群锚体 系被 广泛采用 , 随着 质量 的不 断提 高, 其锚 固性 能也 越来 预应力连续梁 的施工方法还有顶推法, 移动模架法 , 逐孔架设法等 。 越好 , 使用 时可根据需要 由多根 钢绞线组成一束 , 整束 张拉 , 国内

浅析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发展及设计流程

浅析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发展及设计流程

浅析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发展及设计流程一、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是预应力桥梁中的一种,它具有整体性能好、结构刚度大、变形小、抗震性能好,特别是主梁变形挠曲线平缓,桥面伸缩缝少,行车舒适等优点。

由于悬臂施工方法的应用,连续梁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有了飞速的发展。

60年代初期在中等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中,应用了逐跨架设法与顶推法;60年代中期在德国莱茵河建成的本多夫(Bendorf)桥,采用了悬臂浇筑法。

随着悬臂浇筑施工法和悬臂拼装施工法的不断改进、完善和推广应用,在跨度为40—200米范围内的桥梁中,连续梁桥逐步占据了主要地位。

目前,无论是城市桥梁、高架道路、山谷高架栈桥,还是跨河大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都发挥了其独特的优势,成为优胜方案。

我国自50年代中期开始修建预应力混凝土梁桥,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比欧洲起步晚,但近对年来发展迅速,在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设计、结构分析、试验研究、预应力材料及工艺设备、施工工艺等方面日新月异,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的设计技术与施工技术都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近20年来,我国已建成的具有代表意义的连续梁桥有跨径90m 的哈尔滨松花江大桥、跨径120m的湖南常德沅水大桥、主跨125m 的宜昌乐天溪桥、跨径154m的云南六库怒江大桥等。

下表是我国目前建成的部分主要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

我国已建成的部分主要大跨径混凝土连续梁桥序号桥名主桥跨径(m)桥址1 南京长江二桥北汊桥90+165*3+90 江苏2 六库怒江大桥85+154+85 云南3 黄浦江奉浦大桥85+125*3+85 上海4 常德阮水大桥84+120*3+84 湖南5 东明黄河公路大桥75+120*7+75 山东6 风陵渡黄河大桥87*5+87+114*7+87 山西7 沙洋汉江大桥63+111*6+63 湖北8 珠江三桥80+110+80 广东二、生产需求状况虽然我国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在不断地发展,然而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

桥梁预应力混凝土的历史发展与未来展望

桥梁预应力混凝土的历史发展与未来展望

桥梁预应力混凝土的历史发展与未来展望简介:预应力混凝土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目前在我国已成为桥梁工程中十分重要的结构材料,应用范围日益扩大。

本文主要从预应力混凝土在桥梁的应用历史中回顾其发展,从其在桥梁工程的应用中展望其未来关键字:预应力桥梁工程一、前言预应力混凝土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迫切要求恢复战争创伤而迅速发展起来的。

半个世纪以来,从理论、材料、工艺到土建工程的各种应用,都取得了极其巨大的发展与成就。

我国预应力混凝土的起步比西欧大约晚10年,但由于大规模建设的需要,不仅发展快,而且应用数量极为庞大。

可以说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的应用为我国基本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又为国家节约了大量钢、木材料。

特别是近来二三十年来,我国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发展很快,无论在桥型,跨度以及施工方法与技术方面都有突破性发展,不少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修建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本文主要从预应力混凝土在桥梁的应用历史回顾其发展,从其在桥梁工程的应用展望其未来。

二、桥梁结构中的预应力混凝土发展历史1955年,铁路部门研制成功我国第一片跨度12米的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梁,1956年建成28孔24米跨的新沂河大桥,从而开始了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在我国铁路上应用的篇章。

四十多年来,经过铁路系统工程技术人员的辛勤努力,预应力砼技术不断扩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制造架设跨度32米以下桥梁三万多孔,桥梁跨度不断突破,大跨径桥梁不断涌现,其中有代表性的工程有主跨为168米的攀枝花金沙江铁路连续钢构桥,顶推法施工的跨度80米连续箱梁桥杭州钱塘江二桥,此外在南昆铁路线上新建了一大批各种类型的铁路桥梁,表明我国的铁路桥预应力砼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随着我国交通运输的蓬勃发展,四十多年来,公路上建造了大量预应力混凝土桥,尤以大跨径桥梁居多数。

如我国已建成主跨400以上海杨浦大桥(跨度602米)等斜拉桥七座,代表我国斜拉桥技术已进入世界领先水平;连续钢构桥继黄石大桥250米主跨后,虎门大桥达270米,主跨为世界之冠,上海杨浦大桥(跨度602米)等七座跨度400米以上的斜拉桥,代表我国斜拉桥技术已进入世界领先水平;连续钢构桥继黄石大桥250米主跨后,虎门大桥达270米主跨,为世界之冠;主跨168米的攀枝花金沙江桥和钱塘江二桥等铁路桥表明我国的铁路桥预应力砼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桥梁预应力混凝土现状与发展

桥梁预应力混凝土现状与发展

桥梁预应力混凝土现状与发展【摘要】桥梁预应力混凝土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结构材料,具有独特的优点和特点。

本文首先介绍了桥梁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概念,然后分析了其发展历程以及设计与施工过程。

通过对桥梁预应力混凝土的优点和特点进行总结,展示了其在现代工程中的重要性。

而对未来发展方向的展望则为该材料的进一步应用和优化提供了思路。

在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论点,强调了桥梁预应力混凝土在工程领域中的不可替代性。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看到桥梁预应力混凝土在工程领域中的重要价值,并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关键词】桥梁、预应力混凝土、现状、发展、基本概念、历程、设计、施工、优点、特点、未来发展方向、重要性、展望、总结、研究内容、论点。

1. 引言1.1 桥梁预应力混凝土现状与发展的意义桥梁预应力混凝土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结构材料,具有很高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被广泛应用于桥梁工程中。

其在桥梁设计和施工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提高桥梁的安全性、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桥梁预应力混凝土的现状与发展意义重大。

它有助于深入了解该材料的特点、优势和不足,促进其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和推广,提高桥梁工程的整体质量和技术水平。

对于解决当前桥梁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难题和问题,推动桥梁工程向更加安全、环保、经济、可靠的方向发展,有着积极的引领作用。

1.2 本文研究的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桥梁预应力混凝土的设计和施工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目前在桥梁预应力混凝土领域仍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如施工难度大、成本高昂、维护保养困难等。

有必要对桥梁预应力混凝土的发展历程、设计与施工技术以及优点和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以期为未来桥梁工程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持。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预应力混凝土在桥梁工程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其具有较高的抗弯承载能力和耐久性,可以有效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提高桥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竖向预应力检测方法

竖向预应力检测方法
二、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腹板竖向预应力的作用 减少和控制腹板主拉应力、防止开裂,在
箱梁腹板设置竖向预应力成为设计的重要内容 施加了竖向预应力,许多混凝土箱梁桥在
腹板中还是存在不同程度的开裂现象,尤其在 大跨度的腹板比较明显
竖向预应力损失过大或失效,是导致混凝 土箱梁桥腹板开裂、没有达到设计目标的主要 原因之一
在15%以内(灌浆良好)。
540
有效预拉力(kN)
520
A束有效预拉力
500
B束有效预拉力
480
460
440 420
400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时间(d)
5


1、拧紧螺母的扭矩达到1200Nm后,回缩损失 在5%以内;
2、损失随时间的增长逐渐的减小,800天后基 本不再减小,预应力筋张拉后7天,损失分别 占总损失(800天)的71%,800天竖向预应力 长期损失达到其初始张拉应力14﹪,以后基 本不再增加;
1
一、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的发展概况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箱梁桥结构体系
具有结构刚度大、行车平顺、伸缩缝少、养护费 用低、适用于多种跨度等优点。成为高速公路大 中跨径混凝土桥梁设计的首选。
在100m跨径以上连续刚构有100余座,200m 以上也有30余座,其数量位居世界前列。
有关这类桥开裂的报告不断增加,甚至认为 “无箱不裂”,有的桥梁在修建过程中就开始出现 规范不允许的裂缝,其中以腹板裂缝最为普遍。
4、锚垫板清理不净,也是导致回缩损失加大 的原因。
4
竖向预应回缩损失与拧紧螺母扭矩关系:
1、千斤顶张力越大,回缩损失越小;
预应力损失率(%)

桥梁预应力混凝土的现状与展望

桥梁预应力混凝土的现状与展望

体外预应 力技术 的再次兴 起提供 了有利 的条 业 , 已进 入 建筑 工 业 。采 用 这 些 材 料 主要 由 件 。使 用 体 外 预 应 力 技 术 的 桥 梁 工 程 具 有 以 现 于 下 列 优 点 : 各 种 环 境 下 具 有 耐 久 和 抗 腐 蚀 下优点 : ) 在 1 由于板 内没有 安装管 道, 小了板 减 的特 性 , 量 轻 , 强 度 和 无 磁 性 等 性 能 。 纤 的 厚 度 , 而 减 轻 了 桥 梁 的 重 量 : ) 应 力 索 重 高 从 2预 维 增强塑料 可用作 预应 力与非预应 力材料 。 安 装 简 便 :) 于 检 查 预 应 力 索 , 利 于 索 的 3易 有
浇 捣 混 凝 土 尚未 凝 固 的 时候 施加 预 应 力 , 凝 混 土 在 压 力 的 情 况 下 固结 。 施 加 这 种 预 应 力 需 要 用 特 殊 的 可 滑 动 的模 板 及 能 把 压 力 传 给 混 凝 土 的 装 置 。它 可 使 同 样 配 筋 率 情 况 下 梁 的
能 : ) 大 地 缩 短 施 工 工 期 , 别 是 使 用 预 制 5大 特 分 段 拼 装 方 法 施 工 的桥 梁 。体 外 预 应 力 技 术 广 泛 应 用 于 混 凝 土 桥 梁 建 设 中 。 并 己 被 用 于
高 速 公 路 和 高 架 铁 路 分 段 预 制 桥 梁 建 设 。体 外 预 应 力 技 术 另 一 个 极 具 潜 力 的 用 途 是 对 原
当 前 国 际 混 凝 土 结 构 工 程 界 对 预 应 力 混 凝 土 结 构 的抗 震 问题 给 予 了 重 视 。 日 本 在
1 9 年神 户大 阪地震 之后 , 合混凝 土结 构 95 结 ( 包括预 应力混 凝土结 构) 在地 震中 的实际表 现 进 行 了调 查 并 作 了大 量 研 究 工 作 , 它 国 家 其 也 作 了 不 少 研 究 工 作 。研 究 表 明 预 应 力 结 构 在 地 震 区 是 能 够 应 用 的, 普 通 钢 筋 混 凝 土 结 和

谈对桥梁预应力混凝土发展状况的探讨

谈对桥梁预应力混凝土发展状况的探讨

混凝 土的 起步 比西 欧大约 晚 1 年 , 发展迅 速, 0 但 应用 数量庞 大 。我 国近 年 来 在 土木工程 投资 方面 ,建设规 模方 面均居 世界前 列 。在混凝 土工程 技 术 ,预
应 力技术应 用方面 取得 了 巨大 进步 。 来二三 十年来 , 近 我国预 应力混 凝土 桥梁 发展 很快, 论在桥 型,跨度 以及簏 工方 法与 技术方 面都 有突破 性发展 , 无 不少 预应 力混凝 土桥梁 的修 建技术 已达 到国 际先进水 平 。本文着 重从其 组成 材料 和特性 上探 讨预 应力 混凝土 发展 现状 及前 景 。
理 论 广 角
l ■
谈对桥梁预应 力混凝土发展状况 的探 讨
邢云虎 常新 忠
0 10 ) 40 0 ( 山西路 桥第 二工程 有 限公司 [ 摘 要] 本文从 组成 混凝 土 的材料 ,张拉 技术 和施 工方 法及 结构抗 震 性能上 的发 展状 况来进 行 阐述, 出了提 高预应 力混 凝土 工艺 水平 的建 议 提 [ 键词] 凝土 钢材 施 工工 艺 抗震 性能 关 混 中图分 类号 :4 25 u 4 . 文献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0 99 4 (00 3— 44 0 10 — 1X2 1) 30 3— 1
预 应 力混 凝 土 从西 欧迅 速 发 展起 来 的 。半个 多 世 纪 以来 , 理论 ,材 从 料 ,工艺 到土建 工程 中 的应用 , 取得 了巨大 的发 展 。尤其是 随着 部 分预应 都 力概 念 的逐 步成 熟, 突破 了混凝土 不 能受拉与 开裂 的约束 , 大扩展 了它 的应 大 用 范围 。 目前预 应 力混凝 土 已成 为国 内外土 建工 程最 主要 的一 种结 构材 料, 而 且预 应 力技 术 已扩 大 应用 到 型钢 ,砖 ,石 ,木 等 各种 结 构材 料 , 用 以 并 处 理结 构设 计 ,施工 中用 常 规技 术难 以解决 的 各种 疑难 问题 。我 国预应 力

预应力梁的概述及施工分析

预应力梁的概述及施工分析

预应力梁的概述及施工分析引言因为现浇梁板的工艺琐碎麻烦、耗费时间,所以预制混凝土梁板进行拼装的方法就在这种背景下产生了。

用预先批量制作梁板的方法来促进连续桥梁的生产进度,并且免去了复杂的支模的步骤。

所以这样的方式从呈现就马上受到大量桥梁从业人员的追捧。

关键词:预应力梁;预制;张拉1 概述1.1 什么是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预应力混凝土是为了防止混凝土裂痕太早发生,在结构受力之前,提前给混凝土加压一定的力,就是以人工加载的方式给砼被拉区的钢筋先行张拉,借用其本身的回缩力,让混凝土的被拉区提前受到压力。

这样先保存起来的预先施加的力,在构件受到外部拉力情况下,最开始会消去受拉区的混凝土保存的预加的力,之后跟着拉力变大,才会让混凝土被拉,这就缓解了缝隙出现的速度,甚至不会出现,以及避免混凝土过度伸长。

这种为了防止混凝土裂痕太早发生,强度高的钢筋和强度高的混凝土被普遍使用,为了想办法让混凝土的构件在遭受外力加载之前,先提前施加作用力,让结构本身的拉应力变低,这样的在压应力情况下的混凝土,就是预应力混凝土。

预先加力用来降低或抵消加载所造成的混凝土拉应力,以此让结构部件的拉应力能有效控制在一定程度,或者就在被压状态下,用来防止混凝土裂痕太早发生,然后以此提升构件的抗裂能力和刚度。

1.2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的优势刚度比较大,抗裂效果不错。

因为对结构预先加载,有效的让裂缝的呈现速度降低,在外力加载的情况下,结构可不好发生开裂,有或者让缝隙裂縫呈现变慢,因此加大了结构的刚度, 让结构的使用寿命延长。

节约原料,降低自身重量。

它的构件因为要使用强度高的原材,所以能够降低钢筋的数量和结构的断面尺寸,减少原材和混凝土,减少自身重量,对于跨度长与荷载重桥梁有着显而易见的优势。

能够降低混凝土梁的主要拉应力与竖向剪力。

弯曲钢筋可以让预应力的混凝土梁板的中间部位支座旁边的竖向的应力变小;而且因为混凝土断面上的预先的应力留存,让受力效果下的主要的应力也相对应降低.从而达到减少梁腹板的厚度的目的,让预应力的混凝土板梁的本身重量变的更加小。

我国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发展与工程实践

我国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发展与工程实践

我国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发展与工程实践前言连续梁桥是目前道路桥梁中常见的桥型之一,其具有良好的连续性和较大的通行能力,在城市快速路和高速公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而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则是连续梁桥中的主流类型,由于其优越的性能和经济性,已成为我国大型桥梁建设的重要选择。

本文将从我国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发展历程、工程实践和现状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发展历程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最早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是在欧洲建造的。

到了20世纪60年代,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开始在我国的重要行车道和骨干线上得到推广和应用。

1974年,我国第一座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合肥黄山路桥正式建成通车,标志着我国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诞生和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交通建设蓬勃发展,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我国已经建成的桥梁中,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占比达到了50%以上。

工程实践技术特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具有许多优点,例如:1.梁体自重轻、板厚小、截面形式多样。

2.连续性好、刚度大、自振周期长,具有良好的抗震能力。

3.施工方便、工期短、施工造价低。

工程案例武汉长江三桥武汉长江三桥是我国第一座跨越长江的连续梁桥,也是目前世界上跨径最长(1280m)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

该桥主桥全长1683m,最高塔楼高298.5m,共有6跨连续梁,每一跨长178m。

南京长江二桥南京长江二桥是我国第一座跨越长江的公铁两用桥,也是我国最早采用钢梁混凝土桥面板技术的大型桥梁。

该桥跨度达到了648m,是当时全球跨度最大的混合结构钢梁混凝土梁桥。

现状当前,我国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在技术方面已经相对成熟,大量的实际工程证明了其良好的性能和经济性。

同时,随着我国交通建设不断推进和高速公路网络不断完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建设和使用也越来越广泛。

但是,目前我国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一些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浅谈预应力混凝土工程技术发展现状及未来

浅谈预应力混凝土工程技术发展现状及未来

浅析预应力混凝土工程技术发展及前景摘要: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截面小、刚度大、抗裂性和耐久性好,在的土木工程领域,尤其在大跨度钢筋混凝土结构,如桥梁、大空间建筑等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随着高强度钢材、高强度等级混凝土以及新预应力技术的出现,扩大了预应力结构的使用范围,在普通民用建筑中,也有较多的使用。

本文简要介绍了预应力混凝土工程技术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目前,我国混凝土的年用量约为40亿立方米,用于房屋建筑和土木工程的水利、交通、市政等所有行业,从结构材料类型方面来讲,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约占全部工程结构的90%以上,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将是现阶段乃至未来二十年内我国主导的工程结构材料。

关键词:预应力混凝土;工程技术;发展现状;未来趋势1 预应力混凝土概念1.1预应力混凝土定义预应力混凝土,为了弥补混凝土过早出现裂缝的现象,在构件使用(加载)以前,预先给混凝土一个预压力,即在混凝土的受拉区内,用人工加力的方法,将钢筋进行张拉,利用钢筋的回缩力,使混凝土受拉区预先受压力。

这种储存下来的预加压力,当构件承受由外荷载产生拉力时,首先抵消受拉区混凝土中的预压力,然后随荷载增加,才使混凝土受拉,这就限制了混凝土的伸长,延缓或不使裂缝出现,这就叫做预应力混凝土.1.2预应力混凝土基本原理预应力混凝土虽然只有几十年的历史,然而人们对预应力原理的应用却由来已久。

也有利于恢复预应力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

如中国古代的工匠早就运用预应力的原理来制作木桶。

木桶的环向预压应力通过套紧竹箍的方法产生。

只要水对桶壁产生的环向拉应力不超过环向预压应力,则桶壁木板之间将始终保持受压的紧密状态,预压应力通过两端锚具传给构件混凝土。

木桶就不会开裂和漏水。

建筑工地用砖钳装卸砖块,被钳住得一叠水平砖不会提落。

旋紧自行车轮的钢丝,使车轮受压力后而钢丝不折。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虽高,而抗拉强度却很低,预应力筋可先穿入套管也可以后穿。

通过对预期受拉的部位施加预压应力的方法,就能克服混凝土抗拉强度低的弱点,达到利用预压应力建成不开裂的结构。

桥梁预应力混凝土的现状与发展

桥梁预应力混凝土的现状与发展

跨度 以及施工方法与技术方面都有突破性发展 ,不少预应力 混 凝土桥梁 的修建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本 文着重从其组成 材料 和特性上探讨预应力混凝 土发展现状及前景。
在断面上 的布置 固定 ,大大节省 了穿 束 ,张拉 ,压浆等工序所 用的时间 ,从 而加快施工进度 。另外 采用大吨位预应力束 ,布
凝 土 工 艺水 平 的建 议 。 关键 词 :混凝 土 ;钢 材 ;施 工 工 艺 ;抗 震 性 能
度 较 高 的预 应 力 钢 材 ,有 时 会 增 加 氢 的 应 力 腐 蚀 的危 险 。这 些 不 利 的特 性 应 予 以 重视 。 新 型 材 料 如 纤 维 增 强 塑 料 ,过 去 主要
Hale Waihona Puke 江大桥 ,是一座主跨40 的双塔 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 。 5米
约 束 ,大 大 扩 展 了 它 的应 用 范 围 。 目前 预 应 力 混 凝 土 已成 为 国 预应力技术实现 了从先 张到后张的进步 ,为各种大跨 预应力结 内外 土 建 工 程最 主 要 的一 种 结 构 材 料 ,而 且 预 应 力 技 术 已扩 大 构 的 发 展 开辟 了道 路 。 预 应 力锚 具 与 所 锚 固 的 预应 力 筋 相 对应 ,
束 容易 ,经合 理选择后可 以做到 因不易 布束 而加大 结构尺寸 ,
造成材料 浪费 ,可减少繁杂 的锚 固齿块 ,便于简化模板 ,加快 工 期 。 无 粘 结 预 应 力 筋 是 指 带 润 滑 防 锈 涂 层 的 后 张 预应 力 筋 , 施工 时这种预应 力筋可 以和普通钢筋 一样直 接安装在模 板 中。 无粘结预应力筋无 需预 留孔道 ,后期穿束 ,压浆 等工序并可节 省材料 ,加快施 工进度。因此具有施工简便 ,施 工效率高等优 点。但其强度 和刚度与相应的有粘结预应力筋 相 比稍低。从耐 久性能看 ,应对其 防锈 及认 真处理锚具封端 。有粘 结预应力筋

国内外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国内外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国内外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是大跨径桥梁工程中的重要类型,其在提高桥梁跨越能力、减轻自重、延长使用寿命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桥梁预应力混凝土历史发展未来展望论文

桥梁预应力混凝土历史发展未来展望论文

桥梁预应力混凝土的历史发展与未来展望摘要:预应力混凝土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目前在我国已成为桥梁工程中十分重要的结构材料,应用范围日益扩大。

本文主要从预应力混凝土在桥梁的应用历史中回顾其发展,从其在桥梁工程的应用中展望其未来。

关键词:预应力;桥梁工程中图分类号:tu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268-01一、前言预应力混凝土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迫切要求恢复战争创伤而迅速发展起来的。

半个世纪以来,从理论、材料、工艺到土建工程的各种应用,都取得了极其巨大的发展与成就。

我国预应力混凝土的起步比西欧大约晚10年,但由于大规模建设的需要,不仅发展快,而且应用数量极为庞大。

可以说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的应用为我国基本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又为国家节约了大量钢、木材料。

特别是近来二三十年来,我国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发展很快,无论在桥型,跨度以及施工方法与技术方面都有突破性发展,不少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修建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本文主要从预应力混凝土在桥梁的应用历史回顾其发展,从其在桥梁工程的应用展望其未来。

二、桥梁结构中的预应力混凝土发展历史1955年,铁路部门研制成功我国第一片跨度12米的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梁,1956年建成28孔24米跨的新沂河大桥,从而开始了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在我国铁路上应用的篇章。

四十多年来,经过铁路系统工程技术人员的辛勤努力,预应力砼技术不断扩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制造架设跨度32米以下桥梁三万多孔,桥梁跨度不断突破,大跨径桥梁不断涌现,其中有代表性的工程有主跨为168米的攀枝花金沙江铁路连续钢构桥,顶推法施工的跨度80米连续箱梁桥杭州钱塘江二桥,此外在南昆铁路线上新建了一大批各种类型的铁路桥梁,表明我国的铁路桥预应力砼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1957年,公路部门在北京周口店建造第一座预应力混凝土公路试验桥,为单跨20米简支t梁桥。

1959年在兰州建成七里河黄河桥,为7孔主跨37.5米悬臂梁桥。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97
¥鬟点嚣誉

肇嚣謇慧:
妇 毒吾鼍善§
+H旺刊旺iI一
l喜


錾簧
划 瑟
譬髻__日∈硝
蝴 长
霪墓
鲁i
dn
留 捌
霆季
裂oR*


_K辑差


葺磷嚣





鬣 }












辅 匿
一目


韫甚



壬 番


_






骆 馨
号 ≈

书 ≈_
一壬



挺墙

般罂

一906『I凡1l{}霉匿蒜螂H舞噗强蠢K袁皿






目啊墨好
美螽慕磊
鋈茎襄豢
寸轼.蝼垛 厘.捌划蛙 哥蠕_lDc足足
量|} 州
粤 犍






一 溅 赠 塥
燃宙 麒蚓 啼戋i 旺如

-_






壬 凿
吧 譬
寸 ≮






}。




!。




5。



q ≮

桥梁预应力混凝土现状与发展

桥梁预应力混凝土现状与发展

桥梁预应力混凝土现状与发展在现代桥梁建设中,预应力混凝土技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的出现和发展极大地改变了桥梁工程的面貌,使得桥梁的跨度更长、结构更轻盈、耐久性更强。

本文将对桥梁预应力混凝土的现状进行深入探讨,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桥梁预应力混凝土的现状1、广泛应用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在当今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

无论是高速公路、铁路桥梁,还是城市高架桥、跨江跨海大桥,都能看到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身影。

其原因在于预应力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抗拉性能,从而使得桥梁能够承受更大的荷载,同时减小结构的自重,降低工程造价。

2、技术成熟经过多年的发展,桥梁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已经相当成熟。

从预应力筋的材料选择、制作工艺,到预应力的施加方法、施工控制,都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技术体系。

目前,常用的预应力筋材料有高强度钢丝、钢绞线和精轧螺纹钢筋等,施工方法包括先张法和后张法,并且都有相应的规范和标准来保证施工质量。

3、设计理论不断完善在设计理论方面,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有限元分析方法的应用,对桥梁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分析更加精确。

设计人员能够更加准确地预测结构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响应,从而优化结构设计,提高桥梁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4、施工工艺创新施工工艺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例如,预制拼装技术的应用,使得桥梁的施工更加高效、环保。

通过在工厂预制构件,然后运输到现场进行拼装,可以大大缩短施工周期,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5、耐久性问题受到关注尽管桥梁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取得了显著成就,但耐久性问题仍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

由于环境侵蚀、预应力损失等因素的影响,一些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裂缝、钢筋锈蚀等病害,严重影响了桥梁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因此,如何提高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耐久性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二、桥梁预应力混凝土的发展趋势1、高性能材料的应用未来,高性能材料将在桥梁预应力混凝土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发展概况
同济大学混凝土桥梁研究室
事○○三年十月
一、引言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自出现以来的每次重大技术収展,都和材料、结极体系和施工工艺等
创新密切联系在一起,它们相互促进不断収展:
1. 预应力材料
▪高强、高性能及轻质混凝土技术収展,使混凝土受力性能改善、耐久性提高、浇筑更方便,也使预应
力混凝土桥梁结极自重荷载下降
▪高强、低松弛预应力钢材収展,使预应力混凝土的效率大大提高,也促进了预应力器具和设备収展
一、引言
1. 预应力材料
▪纤维增强聚合物预应力筋技术収展,使预应力筋兼轻质、高强、耐腐蚀、耐疲劳、非磁性等优点于一
体,一些钢材难以兊服的弱点消除,将预应力混凝
土桥梁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収展领域
▪利用现代传感和通讯等技术的智能化预应力混凝土材料,不间断监视结极的工作状态、生命轨迹,将
对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健康、安全运行提供有利保障
一、引言
2. 预应力桥梁结极体系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极,兼有预应力和钢筋混凝土结极的优点,兊服了全预应力混凝土结极的缺点▪无粘结体内预应力混凝土结极,消除了后张预应力筋管道的压浆,降低了预应力摩阻损失
▪双向预应力、预弯预应力体系是预应力概念的新収展,它们使结极的高跨比显著减小,满足了一些特
殊的使用要求
一、引言
2. 预应力桥梁结极体系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结极,极造简化、补索方便、施工简单,维护方便、总体经济性优越,逐步成为在
经济、施工质量和安全性方面最有竞争力的方案▪钢—混凝土组合式预应力桥梁,利用钢腹、预应力混凝土顶板与底板在受力、极造及施工等方面的优
点,成为预应力桥梁一种新的収展方向
一、引言
3. 预应力桥梁施工技术
▪节段施工法使大跨径桥梁轻松跨越深险的江海和山谷,通过分段施工、预应力逐段连续,最终形成结
极整体
▪利用现代化设备,桥梁采用标准化分段、系列化预制方法,使其适合不同跨径组合的要求,大大提高
了施工速度,幵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通过预应力技术収展起来顶推施工法、转体施工法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桥型结极。

预应力混凝土材料
预应力桥梁体系
桥梁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
一、预应力混凝土材料
(一)混凝土材料
1.高性能混凝土HPC(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易浇筑、易密实、不离析
高早强、韧性好、低徐变、耐疲劳
高密水、耐磨损、抗化蚀
实用强度可达100MPa
高性能混凝土的三种关键掺料 枀细颗粒的硅灰
飞灰
粒状高炉碱矿渣
三种效应:填充、润滑及增强——高强不是混凝土的唯一指标
高性能混凝土应用研究课题 混凝土材料力学性能
设计有效应变
徐变、收缩等
2.活性粉混凝土RPC(Reactive Powder Concrete) 强度200~800MPa,实用150MPa以上 优良的韧性、抗疲劳性
较高的弯拉强度
抗循环冻融、盐、碳酸化作用性
长寿命、低维护费
——性能直逼钢材
活性粉混凝土主要成份 水泥
硅灰
石英粉
硅砂
细钢纤维
处于研究阶段,前景很好
3. 轻质混凝土LWC(Lightweight Concrete)
强度与一般混凝土相当
骨料容重14~19kN/m3
国内已有试验桥
高强、高性能的轻质混凝土是収展方向
4. 混凝土材料収展预测
——2050年将出现替代混凝土的新材料 5年后
▪开収出能抑制水化热的外加剂
▪开収出能适合高寒和高热地区施工的混
凝土
▪商品混凝土将分为高、中、低流动性三

4. 混凝土材料収展预测
10年后
▪混凝土中加入或表面粘贴特殊材料,使
其随时显示应力状态的变化彩图
▪开収彩色高强混凝土
▪改变钢纤维形状与布置,开収不需要钢
筋的纤维加强混凝土
▪采用体积能膨胀一倍以上的混凝土,实
现化学预应力的实用化
4. 混凝土材料収展预测
25年后
▪开収半透明混凝土,以方便施工与管理
▪普遍采用彩色高强混凝土
50年后
▪开収出适应地球温暖化的吸热収电混凝土
4. 混凝土材料収展预测
50年后
▪开収出在地震中能大变形,但震后能恢
复原状的形状记忆混凝土
▪无徐变、收缩的混凝土得到实际应用
▪开収能够防止或降低盐腐蚀的的外加剂
▪开収超硬塑料或硬质橡胶,出现水泥混
凝土的替代材料
4. 混凝土材料収展预测
100年后
▪开収出能使新浇混凝土保持良好和易性
的时间设定装置或材料
▪开収出能与盐份反应后形成保护膜从而
提高耐久性的材料
▪开収通过分子间张拉技术在水泥分子之
间施加预应力的超高抗拉混凝土
(二)预应力材料
1.预应力钢筋
高强钢丝与钢绞线
热镀锌钢丝强度达2000MPa级
钢绞线强度达2300MPa级
其它性能指标不低于现有材料
配套锚固体系在研制开収
大直径钢绞线
由多层不同直径的钢丝绞合而成
钢绞线直径φj17.76mm、φj21.8mm、
φj28.6mm,国内只能生产φj17.76mm
用作桥面横向或其它预应力筋更方便
锚固体系已开収,使用范围待扩展
环氧涂层钢绞线 单丝喷涂式
环氧涂层钢绞线
整体喷涂式
光面外包PE涂砂
工艺
▪单丝喷涂——绞散除锈—>单丝喷涂—>重新绞合▪整体喷涂——整体除锈—>整体喷涂—>(涂砂) 防腐性好
适用于各种预应力体系及拉索体系 锚具锚固回缩量大
预应力松弛大
粘结锚固与传递长度大
国内已有单丝喷涂产品
空心预应力钢筋
自平衡方式
施加预应力
极造、设备简单,预应力精度较高 适用于腹板及横梁预应力
端部槽口小
部分克压浆
2. 纤维增强塑料FRP筋
(Fibre Reinforced Ploymer Tendon)
常用的FRP材料
碳纤维CFRP(Carbon Fibre Reinforced Ploymer)
芳纶纤维AFRP(Aramid Fibre Reinforced Ploymer) 玻璃纤维GFRP(Glass Fibre Reinforced Ploymer)
2. 纤维增强塑料FRP筋
(Fibre Reinforced Ploymer Tendon)
FRP预应力筋和预应力钢筋对比 强度—质量比为钢材的5倍
疲劳应力幅为钢材的3倍(GFRP外) 抗腐性好、非磁性、热膨胀系数低
枀限延伸率低,破坏呈脆性
抗剪强度为钢材的1/5~1/4
静载长期与短期强度的比值低
FRP 预应力筋锚具
FRP 预应力筋锚具
粘结型锚具
夹片型锚具金属粘结型锚具成品
FRP 预应力筋锚具
FRP材料锚具
混凝土材料锚具瓷材料锚具
FRP 预应力筋锚具
加拿大研制的UHPC锚具及其生成模具
日本研制的单孔和多孔夹片式金属锚具
FRP 预应力筋锚具
日本研制的单孔和多孔夹片式金属锚具
日本产FRP板材预应力锚具成品
FRP 拉索锚具
FRP预应力体系的研究课题 材料短期和长期性能
粘结性能、物理性能
疲劳性能、耐久性等
FRP预应力混凝土结极性能
锚具及体外FRP索的应用技术
3. 预加应力材料収展预测
——2025年前高强、高耐久钢材将有新収展;2010年后将出现替代钢材和预应力钢材的新材料
5年后
▪六角形套管和六角形预应力钢绞线组
合,提高管道空隙,改善灌浆充实度
3. 预加应力材料収展预测
10年后
▪将开収出替代钢板的纤维增强塑料板,
出现腹板为FRP的预应力桥梁
25年后
▪开収出超高强枀细的预加应力材料
▪开収出能在混凝土浇筑后自应力的张拉
材料,无需施加预应力
3.预加应力材料収展预测
50年后
▪开収枀薄自应力张拉材料,能方便地粘
贴在结极表面进行修补
▪开収出网格状的张拉材料,从而可以方
便地施加空间预应力
▪把形状记忆合金作为施加预应力的材料
(三)预应力筋管道
1.塑料波纹管
由高密度聚乙烯或聚丙烯制成
摩擦系数低( =0.10~0.14)
耐腐性好(防水、耐候、抗氧化
及化蚀)
强度高
不导电
2.常温后硬化性树脂(后粘结)管
管道(带力筋)内充特殊树脂
常温下自动后硬化
防腐性好、克压浆、施工方便
我国已开始进行这种管道的研究
3.管道灌浆材料収展预测
5年后
▪开収大张拉力、预灌浆、后粘结的预
应力筋
▪开収不取决于温度的预灌浆后粘结预
应力筋
▪开収预涂在管道内壁的呈粉末、固体、
凝胶状的灌浆基体材料,预应力筋张
拉后灌水即成完全填充的灌浆物
二、预应力桥梁体系
(一)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桥梁
1. 标准化、系列化
标准化梁高、分段、系列跨径
标准化预应力索极造
工厂系列化生产
标准化装配施工
2. 轻巧化
高强薄壁
结极轻巧
极造优化
受力明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