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地质.
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地质工程问题
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地质工程问题地质工程是在土壤、岩石和水体等地质环境下进行工程设计、施工和监测的学科。
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地质工程问题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本文将从地质勘探、地质评价、地质灾害预防三个方面讨论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地质工程问题。
一、地质勘探地质勘探是高速公路建设前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通过对区域内地质条件的详细调查,确定工程地质特征和地质类别,为工程设计提供准确的地质数据。
1. 地质调查:地质调查是地质勘探的基础工作,包括野外观察、地质剖面测量和化验分析等。
通过地质调查,能够获得地层分布、构造形态、岩性特征等重要信息。
2. 勘探方法:地质勘探方法主要包括钻探、探槽和地质雷达等。
钻探是最常用的勘探方法之一,通过取得地下土壤和岩石样本,分析其物理、力学和化学特性,为工程建设提供数据依据。
二、地质评价地质评价是对地质环境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确定工程建设中可能出现的地质问题,为工程设计提供可行性建议。
1. 地层评价:地层是地质层序中的基本单元,不同地层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力学特性。
通过对地质剖面和钻探样本的分析,可以确定地层的厚度、坚硬程度以及变形性质等,为道路路基和桥梁基础设计提供依据。
2. 地质条件评价:地质条件评价主要包括地下水位、地震活动和地质灾害等因素的评估。
地下水位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土壤的稳定性,需要在设计中予以考虑。
地震活动是高速公路安全性的重要因素,应进行地震地质评估,确保工程抗震能力。
地质灾害评估主要包括滑坡、地面沉降和地下水涌出等,通过对地质灾害的防治提前进行评估,降低地质灾害对工程造成的危害。
三、地质灾害预防地质灾害是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通过合理的工程设计和防治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减轻地质灾害对工程的影响。
1. 滑坡防治:滑坡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通常是由于土壤的不稳定性和地下水的影响导致的。
在工程设计中,应考虑土体的抗滑性能,采取加固措施,如挡土墙、钢丝网等,以确保高速公路的安全性。
公路工程的地质勘察
公路工程的地质勘察,就是运用地质、工程地质的理论和各种技术手段,实行调查、研究公路要穿越地带的工程地质条件、为公路选线、设计、施工和使用提供经济合理而又正确完整的工程地质资料。
第一节公路工程地质勘察任务与内容
一、公路工程地质勘察任务
公路是陆地交通运输的干线之一,桥梁是公路跨越河流、山谷或不良地质现象发育地段等儿修建的构筑物,它们是公路选线是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为既是线性建筑物,又是表层建筑物的公路和桥梁,往往要穿越许多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和不同的地貌单元,使公路的结构复杂化。
在山区路线中,塌方、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对他们够成威胁,而地形条件又是制约路线的纵坡和曲率半径的重要因素。
道路的结构由三类建筑物组成:第一类为路基工程,它是路线的主体建筑物(包括路堤和路堑等);第二类为桥隧工程(桥梁、隧道、涵洞等),他们是为了使路线跨越河流、深谷、不良地质现象和水文地质地段,穿越高山峻岭或是路线从河、湖、海底通过;第三类是防护建筑物(如护坡、挡土墙、明洞等)。
在不同的路线中,各类建筑物的比例不同,主要取决于路线所经过地区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工程。
公路工程的地质勘察的任务,包括以下几项。
(1)查明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呢,以便合理选择建筑物和选择路线或隧道的位置,并提出建筑物的布置方案、类型结构和施工方案的建议。
(2)查明影响建筑物地基岩体稳定等方面的工程地质问题,并未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所需要的地质条件资料
(3)预测建筑物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标,由于工程活动的影响或自然因素的改变可能产生新的工程质量,并提出改善部良地质条件的建议。
(4)。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要求内容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要求内容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是为了保障公路工程的安全和正常运行进行的重要工作,旨在从地质角度全面了解勘察区域的地质情况和存在的地质灾害风险,以便对工程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和施工。
下面是公路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要求内容。
一、全面收集资料地质勘察的第一步是收集地质资料。
这包括陆地和水域两个方面。
陆地方面,需要考察天然地形、地质地貌、地层划分、岩性、构造、断层、节理、地下水情况等地质情况;水域方面,需要考察水体底质、水流状况、水域地貌等情况。
还需要考察一些重要资料如历史地震记录、地下水位变化、地质灾害记录等。
二、精确测量勘察除了收集资料,还需要进行地理测量工作。
这包括地面地形测量、地层揭露、测量工程的历史变迁记录等。
需要使用一些常用地质勘察技术,如钻探、地震勘探、电测、地热测量、地球物理等。
三、勘区划分地质勘察还需要对勘区进行划分。
根据地质情况,把工程区域合理划分为几个部分,不同部分的特点和问题可能需要不同的处理措施。
四、地质灾害评估地质勘察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是评估地质灾害的风险。
地质灾害包括滑坡、塌方、崩塌、地陷、泥石流等。
需要评估这些灾害的潜在发生性和可能造成的损失,从而确定应采取的防护措施。
五、工程设计根据地质勘察结果,进行相应的工程设计。
设计应充分考虑勘察区域的地质情况,避免设计上的缺陷,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六、地质监测地质勘察工作并不止于该阶段,还需要在施工阶段进行地质监测。
通过定期监测,可以及早发现和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
七、报告撰写地质勘察最后的工作是将勘察结果整理成报告。
这些报告应包括地质勘察的所有内容,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撰写,以方便相关人员对勘察结果进行了解和使用。
总结来说,公路工程地质勘察的要求包括全面收集资料、精确测量勘察、勘区划分、地质灾害评估、工程设计、地质监测和报告撰写等内容。
只有通过全面的地质勘察工作,才能对公路工程的地质情况进行科学的判断和合理的规划,确保公路工程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公路工程地质(岩石1)
岩石破碎机
采用岩石破碎机进行加工,实现 不同粒径尺寸的岩石碎石加工。
岩石钻机
采用岩石钻机,实现钻孔作业和 爆破作业。
压路机
用来压实岩石材料,增强公路建 设的稳定性。
岩石的破坏与防治措施
在公路建设中,劣质的岩石可能会造成一系列问题,比如路面碎裂、塌陷等破坏。采用防治措施是避免这 些秘公路工程地质(岩石1)
公路建设带动着城乡交通快速发展,而岩石则隐匿其中,不可忽视。本次介 绍公路工程地质中的重要角色:岩石。
岩石在公路工程地质中的重要性
岩石是地球表面一种常见的构造材料,不仅构成了地壳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公路建设不可或缺的材料。因此, 在公路建设中,了解岩石是至关重要的。
强度高
路基处理
在路基处理中,采用不同的岩石 来加强路基的承重能力。
路面工程
在路面工程中,不同的岩石纹路 和颜色,可以增加路面的美观度。
物理力学性质
• 密度 • 抗压强度 • 弹性模量等
化学性质
• 岩石中主要矿物的含量 • 腐蚀性差异 • 结晶粒度大小
评价方法
• 岩石试验研究 • 岩石特性分析 • 现场调查与实测
采取的岩石处理措施
在公路建设中,采用多种方法和技术来合理加工岩石材料。这些技术包括岩石破碎机、岩石钻机、压路机等工 具。
在地质条件恶劣的路段,采用桥梁的方式避免长期使用。
2
加固护坡
对于岩石层较薄,特别是陡峭的山体路段,加固护坡可以预防塌方和坍塌。
3
加强地基
使用地基加固技术,对其进行加固,使其承受路面压力。
公路工程地质中的岩石应用案例
岩石的应用涉及到公路建设的各个方面,例如路堤工程、路基处理、路面工程等。
路堤工程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的方法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的方法一、引言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是公路建设前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地质环境的调查和研究,为公路的设计、施工和维护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介绍公路工程地质勘察的一些常用方法。
二、地质资料收集地质资料收集是公路工程地质勘察的首要任务。
勘察人员需要收集相关区域的地质地貌图、地质地貌剖面图、水文地质图、地质构造图等地质资料,以了解工程区域的地质特征和地质构造情况。
三、地表勘察地表勘察是公路工程地质勘察的基础工作之一。
通过对工程区域表层土壤、岩石、植被等进行观测和采样,可以获取地表的地质信息。
常用的地表勘察方法包括地质地貌观察、地质剖面观察、地质钻孔等。
四、地下勘察地下勘察是公路工程地质勘察的重要内容。
通过地下勘察,可以了解地下岩土体的性质和分布情况。
常用的地下勘察方法包括地质钻孔、地下水位观测、地下水采样等。
地质钻孔是地下勘察的主要手段,通过钻孔可以获取地下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地下水的信息。
五、岩土力学试验岩土力学试验是公路工程地质勘察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对采集的岩石和土壤样品进行力学试验,可以获取其物理力学性质和工程力学参数。
常用的岩土力学试验包括抗压试验、抗剪试验、渗透试验等。
六、地质灾害评价地质灾害评价是公路工程地质勘察的重要任务之一。
通过对工程区域的地质灾害进行评价,可以确定地质灾害的类型、规模和影响范围,为公路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常用的地质灾害评价方法包括地质灾害调查、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等。
七、地质勘察报告编写地质勘察报告是公路工程地质勘察的最终成果,它对工程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
地质勘察报告应包括地质环境调查、工程地质条件、地质灾害评价、岩土力学参数等内容。
报告的编写应准确、详细、规范,以便后续的工程设计和施工。
八、总结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是公路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它的目的是为公路的设计、施工和维护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介绍了公路工程地质勘察的一些常用方法,包括地质资料收集、地表勘察、地下勘察、岩土力学试验、地质灾害评价和地质勘察报告编写。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概述(工程地质课件)
详细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目的是根据已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中所 确定的修建原则、设计方案、技术要求等资料,有针对性地进行工 程地质勘察工作,为确定工程路线、工程构造物的位置和编制施工
详勘工作可按准备工作、沿线工程地质测绘、勘探、试验、资料 整理等顺序进行,具体的详勘工作任务和内容见书中表8-2。由于详 勘工作需在初勘的基础上进一步查明沿线的工程地质条件和不良地 质区段、各构造物场地等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因此应比初勘工作更 为详细、深入。最后提交的资料也包括基本资料和专项资料两部分 ,其深度应满足施工图设计的需要。
一般测绘开始时,应在踏勘基础上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地 层实测剖面,以便了解测区内岩层的岩性、厚度、接触关系 及地质年代,建立正常层序,为测绘填图工作提供标准和依 据。工程地质测绘一般采用路线测绘法、布点法、野外实测 地质剖面法等。除此之外,遥感技术在工程地质测绘中也得
1.路线测绘法
(1) 路线穿越法
(2) 界线追索法
路线穿越法布置示意图1~13—不同地层Fra bibliotek2.布点法
根据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和不同的比例尺,预先在地形图上布置一定 数量的观测点及观测路线。观测点的实际位置可用罗盘仪或用经纬仪测 量,并标定在地形图上。布点法适用于大、中比例尺测绘。
3.野外实测地质剖面法
在地质测绘工作的初期,为了认识与确定测区内岩层的性质、层 序、分层标志和界线,以提供测绘填图作为划分岩层的依据和标准 ,往往在测绘范围内选择岩层露头良好、层序清晰、构造简单的路 线作为实测地质剖面,如图8-2所示。
初勘的目的是根据合同或协议书要求,在工程可行性研究的基础 上,对工程建筑场地进一步做好工程地质比选工作,为初步选定工 程场地、设计方案和编制初步设计条件提供必需的工程地质依据,并 对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作出定量评价。
第八章公路工程地质问题
第八章公路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建筑与工程地质条件(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引起的,对建筑本身的顺利施工和正常运行或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的地质问题称为工程地质问题。
第一节路基工程地质问题路基所出现的各种软化、变形和整体失稳一般称为路基病害。
路基病害常与特殊的工程地质条件有关,其实质是路基工程地质问题。
一、路基不均匀变形路基不均匀变形以路基沉陷变形较为常见,但也包括鼓胀变形。
除路基施工碾压不够外,特殊的工程地质条件常是主要原因。
软土、湿陷性黄土、多年冻土、岩溶空洞和地下矿山采空区等分布区域的路基常出现路基沉陷变形,而在盐渍土和膨胀土分布地区的路基那么出现不均匀鼓胀变形。
1、软土路基沉陷软土具有强度低、压缩性高、含水量大和透水性小等不利的工程性质。
在软土上修筑公路时,经常遇到软土地基压缩变形和地基剪切破坏带来路堤过大沉陷和破坏两大工程问题。
软土地基处理方法一般有换填法,抛石挤泥法,反压护道法,砂垫层法,预压、沙井或袋装沙井、挤密沙桩、塑料板等排水法,石灰、水泥或化学药剂加固法等。
2、黄土地基沉陷黄土路基常出现路堤下沉、坡面冲刷、边坡滑塌和滑坡、冲沟侵蚀路基等工程病害。
特别是湿陷性黄土浸水后构造迅速破坏而发生显著的附加下沉,工程病害更是经常发生而且强烈。
3、多年冻土路基变形由于修筑公路破坏了多年冻土的水热平衡状态,吸热大于散热,多年冻土逐渐融化,引起路基基底发生不均匀沉陷,或由于水分向路基上部集聚而引起冻胀、翻浆。
另外,路基下的冰丘、冰锥和季节活动层的冻融作用往往会使路基鼓胀,引起路基、路面的开裂与变形;当冰丘、冰锥溶解后,路基又发生不均匀沉陷。
4、膨胀土路基变形膨胀土因特殊的工程性质对工程建筑产生多种危害,而且变形破坏具有反复性。
在膨胀土地区,房屋建筑常普遍出现开裂变形;,路面常出现大X围、大幅度的随季节变化的波浪变形;路基常出现的病害有不均匀鼓胀和沉陷,沿路肩部位的纵裂和坍肩,在路堑边坡和路堤边坡的剥落、冲蚀、溜塌、坍滑和滑坡,有“逢堑必滑,无堤不坍〞之说。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的特点及常见问题
专业的勘察团队
组建专业的勘察团队,包括地 质工程师、地质技术人员和实 验室人员。
规范的勘察报告
编写规范的勘察报告,包括工 程地质特征、风险评估和建设 措施等内容。
勘察报告的编写
勘察报告应包括工程地质概况、风险评估、建设措施和监测方案等内容,并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编 写。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1 地质灾害
通过准确预测和风险评 估,采取加固措施和疏 导方案,减少灾害对工 程的影响。
2 地层不稳定
3 地下水问题
针对不稳定地层,采取 土方加固、锚喷等技术, 确保工程的稳定性。
通过合理排水、隔离屏 障等Biblioteka 施,解决地下水 问题对工程的影响。
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技术要求
先进的勘察设备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的特点 及常见问题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对于确保道路安全和施工进展至关重要。本演示将介绍公 路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和方法,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以及勘察报告编写的技 巧。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的重要性
保障道路安全
了解地质条件,避免工程 灾害风险,确保道路的结 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节约工程成本
通过准确勘察,避免工程 中的意外情况和重复工作, 提高施工效率,降低维护 成本。
案例分析和实践经验
案例一:山区公路勘察
通过综合勘察和风险评估,采取土方加固和护 坡措施,确保山区公路的稳定性。
案例二:地下工程勘察
采用先进的地质雷达技术,解决地下水问题, 并对地下结构进行可行性评估。
合规和可持续发展
满足相关法规和环境保护 要求,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推动可持续发展。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
公路工程地质灾害方案
公路工程地质灾害方案一、总体概况公路工程地质灾害是指在建设、运营和维护公路过程中,由于地质因素引起的自然灾害,包括但不限于山体滑坡、滑坡、地裂缝、土壤液化等。
地质灾害对公路工程造成严重威胁,可能导致道路封闭、交通中断、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确保公路工程的稳定运行,必须加强地质灾害的预防和应对工作,做好各项技术措施的规划和实施。
二、地质调查与评估1.项目前期地质调查在进行公路工程规划设计前,必须进行细致的地质调查。
通过地质力学、地球物理、遥感等手段,全面了解工程区域的地质背景,识别潜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并对灾害风险进行评估。
2.灾害易发地段的判别通过地质勘探、地质雷达探测、地震反应分析等手段,明确灾害易发地段,包括山体滑坡、滑坡、地裂缝和土壤液化等。
3.灾害风险评估利用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对项目区域的潜在地质灾害风险进行定量分析,为后续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三、预防措施1.山体滑坡防治对于潜在的山体滑坡地段,采取物理治理和生态修复相结合的方式,如梯田构筑、植被恢复等措施,加强对边坡的加固支护,并定期进行监测和维护。
2.滑坡和地裂缝防治在易发滑坡和地裂缝地段,采取排水减压、坡体加固等多种措施,增加地层稳定性,减少地下水对边坡的侵蚀,以防止滑坡和地裂缝的发生。
3.土壤液化防治在土壤液化易发区,采用地基加固、土体改良等技术手段,减小地震时土层的液化倾向,确保公路工程的稳定性。
四、应急响应措施1.灾害监测与预警系统建立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包括地面监测点、遥感监测和无人机监测,实时监测工程区域的地质变化,及时发出预警,并建立应急响应机制。
2.应急预案与演练制定公路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包括人员疏散、道路封闭、灾害评估和应急救援等流程,定期组织演练,提升应急响应能力。
3.灾后恢复与救援建立快速灾害评估与救援机制,调动各方资源,快速恢复公路交通,减少地质灾害对公路工程的影响。
五、管理与监督1.技术标准与规范制定公路工程地质灾害防治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明确工程建设的安全要求,推广先进的防治技术手段。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是确保公路建设安全可靠的重要环节,通过野外调查、室 内试验和分析,评估地质条件和风险,并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
重要性
安全保障
地质勘察可以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确保公路建设和使用的安全性。
经济效益
通过科学合理的地质勘察,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修建和维护成本。
合规要求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对公路工程进行地质勘察是必要的步骤。
步骤和方法
野外调查
室 了解地质特征。
对采集的样本进行物理化学测试, 评估地质材料的特性。
将野外调查和室内试验的数据进 行综合分析和解释。
勘察报告
1 报告内容
包括地质环境描述、地质灾害评估、地质工 程建议等。
2 报告要求
报告应准确详尽,提供可靠的数据和合理的 建议。
常见问题与挑战
1
隐蔽地质问题
有时地质问题并不容易被察觉,需要通
复杂地质条件
2
过综合分析解决。
某些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多变,需要精细
调查和分析。
3
勘察资源匮乏
一些地理条件恶劣的区域勘察资源有限, 给勘察工作带来困难。
常见地质灾害
滑坡
坡面松动导致土体滑动,对公 路造成破坏。
地面塌陷
地下溶洞等地质结构坍塌导致 地面凹陷。
山体崩塌
山坡松动、坡面开裂引发山体 滑坡。
地质勘察案例分析
案例1 案例2
某城市高速公路建设地段存在大量关键断层,勘 察结果建议进行特殊地基处理措施。
一座沿海公路建设地段,地勘结果预测到会发生 冲刷问题,建议采取加固措施。
总结和建议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是确保公路建设安全和可靠的重要环节,通过科学方法和 综合分析,提供合理的建议和防范措施。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是指对公路建设项目所在地的地质条件进行调查和研究的科学活动,其规范性要求在于能够获取准确、全面、可靠的地质资料,为公路设计、施工和运营提供科学依据。
下面对于公路工程地质勘察的规范进行了详细介绍。
一、地质勘察范围公路工程地质勘察应包括下述范围的内容:1. 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包括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和岩石力学性质、断层、滑坡、地下水位和水文地质条件等。
2. 地貌:包括地表地形、河流、湖泊、沉积物和植被等。
3. 地质灾害:包括泥石流、滑坡、崩塌、地震和地下水涌出等地质灾害。
4. 地下水:包括地下水位、水质、补给量和流动情况等。
二、地质勘察方法公路工程地质勘察应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研究,包括:1. 文献调查:查阅有关地质资料和地质灾害的历史记录,了解项目所在地的地质背景和问题。
2. 实地勘察:包括地质剖面、钻孔、地球物理勘察等,要求对地质情况进行详细、深入的调查。
3. 室内实验:对采集到的样本进行岩土力学试验、水文试验等室内实验,获取地质信息和参数。
4. 数值模拟:利用计算机数值模拟技术对地质问题进行定量分析和预测。
三、地质报告编写公路工程地质勘察应编写详细的地质报告,包括下述内容:1. 勘察范围:对勘察的地理范围进行说明,包括地貌、水系、地下水等情况。
2. 勘察方法:对使用的各种勘察方法进行说明,包括文献调查、实地勘察、室内实验和数值模拟等。
3. 地质资料:对勘察获得的地质资料进行整理和归纳,包括地质剖面、钻孔数据、实验结果等。
4. 辅助资料:对地质和地质灾害的历史记录、气象数据等进行整理和分析。
5. 地质评价:对公路工程建设可能存在的地质问题进行评价和分析,包括地质灾害、地下水位变化和地质背景。
6. 建议措施:针对可能存在的地质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包括加固措施和灾害防治措施等。
7. 结论:对地质勘察结果进行总结,给出关于公路工程建设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的评述。
四、质量控制公路工程地质勘察应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包括:1. 严格执行勘察范围和方法的要求,对公路工程建设可能存在的地质问题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
公路工程地质
1,工程活动的地质环境:亦称为工程地质条件,一般认为,它应包括:土和岩石的工程地质、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地质作用、自然地质现象和天然建筑材料等。
2,地质作用按其动力能的主要来源和发生作用的主要部位不同,可分为内力地质作用合外力地质作用两大类3,内力地质作用:地壳运动;岩浆作用;变质运动;地震4,外力地质作用: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成岩作用5,硬度:1°滑石;2°石膏;3°方解石;4°萤石;5°磷灰石;6°正长石;7°石英;8°黄玉;9°刚玉;10°金刚石6,三种典型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7,岩石的结构:主要是指组成岩浆岩矿物的结晶程度和颗粒大小等8,岩石的构造:块状结构;流文状结构;气孔状结构;杏仁状结构9,岩浆岩的分类简表10,酸性岩类:花岗岩(深成侵入岩)、花岗斑岩(浅成侵入岩)、流纹岩(喷出岩);11,玄武岩:时喷出岩12,沉积岩的构造:是指其组成部分的空间分布及其相互间的排列关系13,沉积岩分类简表14,常见的沉积岩:砂岩、页岩、泥岩15,变质岩的结构:变余结构、变晶结构、压碎结构16,变质岩的典型岩:板岩、片岩、大理岩17,岩石的物理性质:密度、相对密度、孔隙率、吸水率、饱和吸水率、饱水系数18,岩石的水理性质:软化性、透水性、溶解性、抗冻性19,岩石的力学性质: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剪强度20,地层接触关系:整合接触;平行不整合接触(假整合);角度(斜交)不整合接触21,地质年代表:22,岩石产状:是指岩层在地壳中的空间方位和产出状态。
用岩层层面的走向、倾向和倾角三个要素23,走向:岩层层面与平面的交线叫该岩层的走向线,走向线所指的方向叫走向24,褶皱:地壳中的岩层在褶皱运动作用下,发生一系列向上和向下的波状弯曲,并保持其连续完整性的变形,称为褶皱构造,简称褶皱25,褶皱的基本形态:背斜和向斜26,褶曲要素:核部、翼部、轴面、轴、枢纽27,褶曲的形态分类:轴面(直立褶曲、倾斜褶曲、倒转褶曲平卧褶曲)和枢纽(水平褶曲、倾伏褶曲)28,断裂构造:地壳中的岩石受到构造应力作用将产生变形并达到一定程度,使岩石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受到破坏,产生破裂或沿破裂面发生位移而形成断裂构造(分两类:节理和断层)29,节理的工程地质评价:破坏了岩体的完整性,使水易沿裂隙渗入,加速岩石的风化,降低了基岩的承载力,以及增大了岩石的渗透性等30,断层要素:断层面、断层线、断盘、断距31,断层的基本类型:按断层两盘相对位移方向可分为:正断层、逆断层和平移断层;按断层走向与褶曲轴的关系可分为:纵断层、横断层和斜断层32,风化:岩石的这种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称为风化;引起岩石这种变化的作用称为风化作用33,物理风化:物理风化系指地表岩石因温度变化和空隙中水的冻融及盐类的结晶而产生机械崩解过程。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是公路工程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对于确保公路工程的安全、经济、可靠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和指导公路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制定了《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下面就规范的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规范首先明确了公路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和任务,即在工程建设前,通过勘察对勘察区域的地质条件进行全面了解,明确各种地质灾害及其潜在隐患,为公路工程设计、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勘察任务包括对区域地质背景的调查、地质探测、地质灾害评价等。
在勘察区域内,规范要求进行地质背景调查。
地质背景调查是指对勘察区域内地质、地形、水文、气象等自然环境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了解区域内的地形地貌特征、地层构造、岩性分布、地下水位等信息。
地质背景调查是勘察的重要依据,对后续工程设计和施工具有重大影响。
地质探测是公路工程地质勘察的核心内容之一。
规范规定了地质探测的方法和内容。
地质探测的方法包括钻探、岩土采样、物探、地震勘探等。
钻探是地质勘察的主要手段之一,可以获取地下岩土情况的具体信息。
物探是地质背景调查的重要手段,可以获取地下水位、地下水流等信息。
地震勘探能够探测到地下地形的变化,对识别隐患具有重要意义。
地质灾害评价是公路工程地质勘察的重要内容之一。
规范要求对地质灾害进行全面评价,包括地质灾害发生的概率、灾害产生的原因、灾害可能造成的影响等。
地质灾害评价对公路工程设计和施工具有直接影响,能够提供相应的地质防灾措施。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还对勘察报告的内容进行了具体规定。
规范要求勘察报告应包括地质背景调查结果、地质探测结果、地质灾害评价结果等。
勘察报告是地质勘察的最终成果,是后续工程设计和施工的重要依据。
总之,《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规定了公路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任务和方法,指导了地质勘察工作的开展,为公路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提高了公路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通过遵守规范,能够减少地质灾害的风险,提高工程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公路工程地质基本知识
公路工程地质基本知识公路工程地质是公路工程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涉及到地质学、工程学、水文学等多个领域。
在公路工程中,地质勘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它为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基础数据和资料,以确保公路工程的顺利进行。
一、地质构造与地层地质构造是指地壳中的岩石在地球内力和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断裂、错位等现象的地质作用。
地层则是指由于地质构造作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不同年代、不同类型的岩石层叠置在一起的地质体。
公路工程中,需要对地质构造和地层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以了解当地的地质条件和特点,为公路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二、地质勘察地质勘察是公路工程中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它通过对地层进行钻探、原位测试、地球物理勘探等方法,获取地质信息,为设计和施工提供数据支持。
在地质勘察中,需要掌握一定的地质知识和技术,如地层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等,同时还需要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水文条件等影响因素。
三、路基工程地质路基是公路工程中的基础部分,它直接承受路面传递的荷载,因此路基的稳定性对于整个公路工程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在路基工程中,需要考虑地质条件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如地基承载力、地下水、软土等问题。
同时,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路基的稳定性,如加强排水、加固软土等。
四、路面工程地质路面是公路工程中直接承受车辆荷载的部分,因此路面的质量和稳定性对于车辆的行驶安全性和舒适性至关重要。
在路面工程中,需要考虑地质条件对路面质量的影响,如地基承载力、地下水、岩石层等。
同时,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路面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如加强排水、采用耐磨耐压的材料等。
五、桥梁工程地质桥梁是公路工程中跨越河流、沟谷等障碍物的部分,因此桥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对于整个公路工程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在桥梁工程中,需要考虑地质条件对桥梁稳定性的影响,如河床地质、水文条件、岩石层等。
同时,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桥梁的稳定性、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如加强防洪措施、提高结构设计等。
公路工程地质复习要点
公路工程地质复习要点公路工程地质是公路设计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地质复习则是在公路工程地质领域中必须重视的一部分。
本文将着重介绍公路工程地质复习的要点,旨在帮助考生和从事公路工程地质工作的人员更好地复习和掌握相关知识。
一、基本概念和原理1. 公路工程地质的定义、目的和分类。
2. 地质调查的步骤、方法和内容。
3. 岩土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及与公路工程地质关系的介绍。
4. 地震灾害对公路工程的影响及防护措施。
5. 公路工程地质在公路设计、建设和维护中的作用及意义。
二、公路工程地质中的地质灾害6. 滑坡、塌方、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的基本概念、特征和影响。
7. 地质灾害的发生原因及其预测、预防和处理方法。
8. 在设计、建设和维护公路时如何考虑地质灾害的问题。
三、公路工程地质与人类活动的关系9. 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及环评的基本概念。
10. 公路建设中的土地利用和土地变化的问题。
11. 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的影响及保护措施。
四、公路工程地质的综合应用12. 变形监测、稳定性分析和改善措施的介绍。
13. 公路建设中的地质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14. 公路工程地质及其管理在交通、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五、公路工程地质中的其他重要问题15. 岩石和土壤工程特性的研究方法和应用。
16. 海岸和海域公路工程中的地质问题。
17. 公路隧道和桥梁建设中的地质问题。
总之,公路工程地质复习的要点非常繁多,但在真正的公路设计和建设中,地质问题却经常需要优先考虑。
因此,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复习,掌握公路工程地质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才能更好地为公路的设计、建设和运营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公路工程地质——地质灾害处治、
5 地质灾害处治举例认识不良地质现象、了解其危害5.1 崩塌一、崩塌发生的条件1.坡面条件2.岩土类型3.地质构造-坡面条件、岩性条件、地质构造三个条件,又统称地质条件,它是形成崩塌的基本条件。
4.诱发崩塌的外界因素(1)地震(2)融雪、降雨(3)地表水的冲刷、浸泡(4)地下水(5)风化作用(6)人为因素的影响二、崩塌的稳定性分析三、确定崩塌体的边界四、我国防治崩塌的工程措施以防为主的原则1、预防措施对有可能发生大、中型崩塌的地段,应尽量避开。
对可能发生小型崩塌或落石的地段,应视地形条件,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绕避还是设置防护工程。
2.防治措施1)排水2) 防护和加固工程3)支顶工程4)拦截工程5) 遮挡工程①挂网喷浆②钢索拉牵6) 综合治山5.2 滑坡一、滑坡发生的条件1.岩土类型2.地质构造3.水4. 其他二、野外滑坡识别标志三、滑坡先兆现象的识别四、判定滑坡体的稳定性稳定的滑坡具有下列迹象:不稳定的滑坡具有下列迹象:六、防治滑坡的主要工程措施滑坡的防治,贯彻“以防为主,整治为辅”的原则。
绕、减、排、挡、固。
1)减重和反压2)消除或减轻水的危害—排水①排除地表水排除地表水②排除地下水③防止河水、库水对滑坡体坡脚的冲刷3)修筑支挡工程4)改善滑动带土石性质一般采用焙烧法(>800℃)、压浆及化学加固等物理化学方法对滑坡进行整治。
5.3 泥石流一、“冲”和“淤“是泥石流的主要活动特征和主要危害方式二、泥石流形成的基本条件陡峻的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丰富的松散物质;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源1.地形地貌条件2.地质条件3.水文气象条件4.人为因素三、泥石流的防治预防为主、以避为宜、以治为辅,防、避、治相结合的方针。
1. 跨越工程2.防护工程3.排导工程4.拦挡工程5.穿过工程5.4 其它地质灾害一、雪害雪害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地球上分布广泛,不仅可诱发并加重雪崩、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直接给交通、农牧业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损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地球的起源
形成原始地球的物质主要是上述星云盘的 原始物质,其组成主要是氢和氦,它们约 占总质量的98%
还有固体尘埃和太阳早期收缩演化阶段抛 出的物质
在地球的形成过程中,由于物质的分化作 用,不断有轻物质随氢和氦等挥发性物质 分离出来,并被太阳光压和太阳抛出的物 质带到太阳系的外部,
认为太阳系开始时是一团凝缩的星云,但温度并 不高,转动并不快,转动速度因急剧收缩而加快, 当这团星云的半径收缩到一定的程度,它的转动 就达到不稳定的状态,两极渐扁,赤道突出,物 质终于由此处抛出,形成一个圆盘。
圆盘的质量只有太阳的百分之一。当中心体与圆 盘脱离后,继续收缩,不再分裂,最后形成太阳。 圆盘内物质则相互凝聚成了行星。
冥古宙( 46 亿~ 38 亿年)地壳特点是从与月球对比获知的 在月球上,于 46 亿~ 44 亿年间,熔融深度达到 1000km
附近,形成了岩浆海,随着它的冷却,形成了大约 60km 厚 的以基性岩为主岩石圈
地球在冥古宙时比月球更强烈地遭受到陨石的轰击,被岩浆 海覆盖
在岩浆海冷却固结时,地壳以基性岩为主,经分异在局部形 成了花岗岩质的原始地壳,并有微弱板块活动
地球形成的最初 10 亿年内,在深度 400 ~ 800km 范围内, 温度已上升达到铁的熔点
铁和镍的熔点较硅酸盐低,这时达到熔点首先熔化,形成熔 融的金属层,同时硅酸盐开始软化,为重力分异作用创造了 有利条件。
比重大的铁、镍形成大的熔滴向地心下沉。降落过程中将释 放出来的重力能转变为热能,使地球出现局部熔融状态
1 地球的起源
“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学说” :认为太阳系是由 星云本身的物质经自身的演变而逐渐形成的,没 能解释太阳与行星之间的角动量分配问题
“潮汐假说 ” : 1916 年由吉恩兹提出。主张 炽热的原始太阳在与另一巨大星体接近时受吸力 或碰撞,使原始太阳抛出一股气流或团块,凝聚 成行星绕日旋转
作者:庞峻岭 2008年11月
公路工程地质
第二章 地质构造
第二章 地质构造
第一节 地质年代 第二节 地质构造 第三节 阅读地质图 第四节 活断层 第五节 地震
1 地球的起源
古代,逐渐形成了关于天地万物起源的“创世说”
1543年哥白尼提出日心说以后,开始了对地球 和太阳系起源问题的真正科学探讨
压缩导致温度升高随着地球体积的缩小,内部压力 不断增高,重力压缩的结果使地球温度升高。由于 岩石的导热性差,大部分热能积累起来
放射性元素蜕变时放出的热量,长期积累起来,造 成地球升温
2.1 地球内部层圈的形成
在地球形成初期,由碰撞、压缩和放射性而产生的热量使地 球温度达到 1000 ℃ 或更高
1 地球的起源
星际空间存在着很强的磁场,太阳的热核反应发 出电磁辐射,使周围的气体云盘成为等离子体在 磁场内转动,当太阳与圆盘脱离时,太阳与圆盘 内缘就发生了电磁流体力学作用而产生一种磁致 力矩,从而使太阳的角动量转移到圆盘上
由于角动量的增加,圆盘向外扩展,太阳不断收 缩。因失去了角动量而使其自转速度减慢
“ 俘获假说 ”: 1946 年由施密特提出。认为 旋转着的太阳在穿过一片暗星云时,便俘获了一 部分气尘物质绕其旋转,并且相互聚集和碰撞, 使各个方向的轨道逐渐平均化而趋于同一轨道平 面,并按密度大小聚成行星和卫星
1 地球的起源
“ 磁藕合假说 ” :60 年代霍伊尔和沙兹曼提出。 要点是角动量是可以由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 方式来转移的
2.2 地壳的演化
2)太古宙地壳
太古宙时( 38 亿~ 25 亿年)地壳处于早期发展阶 段
在太古宙早期,地壳可能比较薄,大部分为脆弱的以 基性岩为主的岩石圈层
可能仅在发生板块挤压、俯冲的地区,由于岩浆的分 异作用与岛弧的形成,出现一些孤立的以岛弧形式为 主的原始陆壳
随着岛弧的逐渐增大,板块俯冲作用与岩浆活动也逐 渐增强,地幔、地壳物质交换剧烈,使得以中、酸性 为主的陆壳物质不断增长
1644年,笛卡儿提出太阳、行星和卫星是在宇 宙物质涡流式的运动中形成的大小不同的旋涡里 形成的
1745年,布封提出一个巨量的物体,假定是彗 星,曾与太阳碰撞,使太阳的物质分裂为碎块而 飞散到太空中,形成了地球和行星
1755年,康德提出“星云假说”。1796年,法 国拉普拉斯提出另一种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
2.2 地壳的演化
2)太古宙地壳
同时,火山岛弧被风化、剥蚀下来的碎屑物质,经过 搬运后沉积在岛弧附近的水域,形成最早的沉积岩, 并进一步扩大了陆壳的分布范围
由于板块活动和构造运动,又不断使这些早期的火山 岩、侵入岩和沉积岩发生变形、变质和焊接
地球内部又含有热源,这种变冷过程是极其 缓慢的,直到今天地球仍处于继续变冷的过 程中
2 地球的演化
2.1 地球内部层圈的形成
原始地球是均质的固体,主要由硅、氧、铁、体碰撞转换来的热能这种热源可能是地球形成 初期的主要形式
只有重物质或土物质凝聚起来逐渐形成了 原始的地球,并演化为今天的地球
1 地球的起源
根据估计,地球的形成所需时间约为1千万年 至1亿年
一种观点认为原始地球是热的,地壳先冷凝 成固体,随时间消逝,大部分热量散失,地 球内部保存余热
另一种观点认为原始地球是冷的,在演化过 程中逐渐变热
地球总体上经历了一个由热变冷的阶段
铁、镍最后向地心集结成为地核
硅铝、硅镁等较轻物质上浮,冷却而成为原始地壳
二者之间的铁镁硅酸盐组成地幔
在长期分异作用下,地核不断加大,地核内热不再散失,致 使外核保持液体状态
2.2 地壳的演化
1) 冥古宙地壳
目前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为加拿大的阿卡斯达片麻岩( 40 亿年),这说明最晚在距今 40 亿年已经存在由分异作用形 成的地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