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力学知识要点(打印)
岩石力学主要知识点
1、岩石力学定义:研究岩石的力学性状(behaviour)的一门理论科学,同时也是应用科学;是力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岩石对于各种物理环境的力场所产生的效应。
初期阶段(地应力):海姆静水压力假说,朗金假说,金尼克假说:经验理论阶段:普世理论,太沙基理论。
2、地下工程的特点:1).岩石在组构和力学性质上与其他材料不同,如岩石具有节理和塑性段的扩容(剪胀)现象等;2).地下工程是先受力(原岩应力),后挖洞(开巷);3).深埋巷道属于无限城问题,影响圈内自重可以忽略;4).大部分较长巷道可作为平面应变问题处理;5).围岩与支护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着围岩的变形及支护所受的荷载与位移;6).地下工程结构容许超负荷时具有可缩性;7).地下工程结构在一定条件下出现围岩抗力;8).几何不稳定结构在地下可以是稳定的.3、影响岩石力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三个重要因素:1).矿物:地壳中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自然元素和化合物;2).结构:组成岩石的物质成分、颗粒大小和形状以及相互结合的情况;3).构造:组成成分的空间分布及其相互间排列关系。
4、岩石力学是固体力学的一个分支。
在固体力学的基本方程中,平衡方程和几何方程都与材料性质无关,而本构方程(物理方程/物性方程)和强度准则因材料而异。
岩石的基本力学性质主要包括2大类,即岩石的变形性质和岩石的强度性质。
5、研究岩石变形性质的目的,是建立岩石自身特有的本构关系或本构方程(constitutive law or equation),并确定相关参数。
研究岩石强度性质的目的,是建立适应岩石特点的强度准则,并确定相关参数。
6、岩石强度:岩石介质破坏时所能承受的极限应力;单轴抗压强度、单轴抗拉强度、多轴强度、抗剪强度。
7、研究岩石强度的意义:1).岩石分类、分级中的重要数量指标;2).作为强度准则判别:当前计算点处于全应力应变曲线哪个区;3).计算处或测定处的岩土工程是否稳定;4).在简单地下工程条件下,可作为极限平衡条件(塑性条件),求解弹塑性问题的塑性区范围,以及弹性区和塑性区的应力与位移.8、岩石的破坏形式:1).拉伸破坏: (a)为直接拉伸,(b)为劈裂破坏2).剪切破坏3)塑性流动4).拉剪组合9、岩石单轴强度定义:岩石试件在无侧限和单轴压力作用下抵抗破坏的极限能力;公式: σc=P/A 式中,σc——单轴抗压强度,MPa,也称无侧限强度;P——无侧限条件下岩石试件的轴向破坏荷载; A ——试件的截面面积。
岩石力学 知识点整理
岩石力学第一章 绪论1、岩石力学是研究岩石或者岩体在受力的情况下变形、屈服、破坏及破坏后的力学效应。
2、岩石的吸水率的定义。
演示吸水率是指岩石在大气压力下吸收水的质量w m 与岩石固体颗粒质量s m 之比的百分数表示,一般以a w 表示,即w 0s a s sm w 100%m m m m -==⨯ 第二章 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1、影响岩石的固有属性的因素主要包括试件尺寸、试件形状、三维尺寸比例、加载速度、湿度等。
2、简述量积法测量岩石容重的适用条件和基本原理。
适用条件:凡能制备成规则试样的岩石均可基本原理:G/A*HH :均高;A :平均断面;G :重量3、简述劈裂试验测岩石抗压强度的基本原理。
在试件上下支承面与压力机压板之间加一条垫条,将施加的压力变为线性荷载以使试件内部产生垂直于上下荷载作用方向的拉应力在对径压缩时圆盘中心点的压应力值为拉应力值的3倍而岩石的抗拉强度是抗压强度的1/10,岩石在受压破坏前就被抗拉应力破坏4、简述蜡封法测量岩石容重的适用条件和基本原理。
适用条件:不能用量积法或水中称量法(非规则岩石试样且遇水易崩解,溶解及干缩湿胀的岩石) 基本原理:阿基米德浮力原理首先选取有代表性的岩样在105~110℃温度下烘干24小时。
取出,系上细线,称岩样重量(g s ),持线将岩样缓缓浸入刚过熔点的蜡液中,浸没后立即提出,检查岩样周围的蜡膜,若有起泡应用针刺破,再用蜡液补平,冷却后称蜡封岩样的重量(g 1),然后将蜡封岩样浸没于纯水中称其重量(g 2),则岩石的干容重(γd )为:γd =g s /[(g 1-g 2)/γw -(g 1-g s )/γn]式中,γn 为蜡的容重(kN/m 3),.γw 为水的容重(kN/m 3)附注:1. g 1- g 2即是试块受到的浮力,除以水的密度,(g 1- g 2)/γw 即整个试块体积。
2. (g 1- g s )/γn 为蜡的体积第三章 岩石的力学性质1、岩石的抗压强度随着围压的增大而(增大或减小)?增大而增大。
岩石力学 知识点
●软化性:岩石浸水后强度降低的性能。
●软化系数:岩石饱水状态的抗压强度与自然风干状态抗压强度的比值。
●岩石强度:岩石在各种荷载作用下达到破坏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岩石强度指标影响因素:试件尺寸,试件形状,试件三维尺寸比例,加载速度,湿度。
●岩石端部效应:试件受压时,两端部受其与试验机承压极间摩擦力的束缚,不能自由侧向膨胀而产生的对强度试验值的影响。
●岩石端部效应产生原因:当试件由上下两个铁板加压时,铁板与时间端面之间存在摩擦力,因此在试件端部存在剪应力,并阻止试件端部侧向变形,所以试件端部的应力状态不是非限制性的,也不是均匀的,只有在离开端面一定距离的部位,才会出现均匀应力状态。
●端部效应产生条件:1.在单轴压缩条件下。
2.上下垫板刚度大于试件刚度。
3.试件端面与垫板间存在摩擦,泊松效应受到约束,两端形成锥形压缩区,区内岩石处于三轴受压状态。
●端部效应消除措施:1.在试件与铁板只见添加润滑剂,以减少铁板与试件端面之间的摩擦力。
2.使试件长度达到规定要求,适量加长试件,以保证在试件中部出现均匀应力状态。
●单轴压应力作用下岩石破坏形式:1.X状共轭斜面剪切破坏。
2.单斜面剪切破坏。
3.拉伸破坏。
●岩石破坏形式:剪切力、拉应力、流变应力破坏。
●巴西劈裂试验本质:拉应力的破坏过程。
●岩石抗拉强度一般是抗压强度的1/4~1/25,平均为1/10。
由于岩石抗拉强度很低,所以在工程中要尽可能避免出现。
●岩石全应力应变曲线得到:为了减少在试验过程中试验机的弹性变形及贮存在其中的变形能,就必须增加试验机的刚度,使用刚性试验机,就能获得岩石全应力应变曲线。
●全应力应变曲线阶段:1.孔隙裂隙压密阶段<OA>,试件横向膨胀较小,试件体积随荷载增大而减小。
2.弹性变形至微弹性裂隙稳定发展阶段<AC>,全应力应变曲线成近似直线型。
3.非稳定破裂发展阶段<CD>,破裂不断发展,直至试件完全破坏,试件由体积压缩转为扩容,轴向应变和体积应变速率迅速增大。
岩石力学复习资料
岩石力学复习资料岩石力学是研究岩石在地壳内的力学性能和岩石体受力行为的科学。
它是岩土工程学和地质科学等学科的基础,对于岩土工程设计和地质灾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回顾岩石力学的基本概念、岩石的力学参数以及岩石的力学行为。
一、岩石力学基本概念1. 岩石力学的定义岩石力学是研究岩石在地壳内受力行为和力学性能的科学。
2. 岩石力学的分类岩石力学可以分为静力学和动力学两个方面,静力学研究岩石在静态力下的受力行为,动力学研究岩石在动态力下的受力行为。
3. 岩石力学的应用领域岩石力学广泛应用于岩土工程设计、地质工程、矿山工程、地震工程等领域。
二、岩石的力学参数1. 岩石的强度参数强度参数是描述岩石抵抗外力破坏的能力的物理参数,包括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剪强度等。
2. 岩石的变形参数变形参数是描述岩石受力后变形行为的物理参数,包括弹性模量、切变模量、泊松比等。
3. 岩石的破裂参数破裂参数是描述岩石破坏过程的物理参数,包括岩石的裂纹扩展速率、割裂强度等。
三、岩石的力学行为1. 岩石的离散性与连续性岩石具有离散性与连续性两个特点,离散性体现为岩石的裂缝和节理,连续性体现为岩石的均质性和各向同性。
2. 岩石的强度与变形特性岩石的强度和变形特性是岩石力学的核心内容,强度特性决定了岩石的抗破坏能力,变形特性描述了岩石在受力下的变形行为。
3. 岩石的破坏机理岩石的破坏机理是研究岩石力学行为的重要内容,常见的岩石破坏机理包括拉裂破坏、压碎破坏、剪切破坏等。
四、岩石力学实验岩石力学实验是研究岩石力学行为的重要手段,常用的岩石力学实验包括压缩试验、拉伸试验、剪切试验等。
五、岩石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1. 岩土工程设计岩石力学为岩土工程设计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和实验方法,通过岩石力学参数的测定和工程实例的分析,可以有效评估岩土体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2. 地震工程岩石力学对地震工程的设计和评估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岩石的动力学特性和破坏机理的研究,可以预测地震对岩石体的影响,提高地震工程的抗震能力。
岩石力学复习要点
1、岩石力学:固体力学的一个新分支,用以研究岩石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岩石工程的特殊设计方法。
岩石:岩石是组成地壳的基本物质,它是由矿物或岩屑在地质作用下按一定规律凝聚而成的自然地质体。
岩体:岩体是指一定工程范围内的自然地质体,由岩块和各种不连续面组成的。
岩体具有如下三大特征:(1)它的边界是根据工程情况确定的。
(2)岩体经历了漫长的自然地质作用过程,并在地应力的长期作用下,在其内部保留了各种永久变形和各种各样的地质构造形迹。
(3)至今还受到地应力,以及水、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结构面:结构面是指在岩体内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延伸方向和长度,厚度相对较小的地质界面或带,即强度低、易变形的面或带,即弱面。
结构体:结构体是指由结构面在岩体中切割而成的几何体。
2、岩石的密度:岩石的比重就是岩石的干重量除以岩石的实体积(不包括岩石中孔隙体积),所得的量与一个标准大气压下4℃纯水容重的比值,又称相对密度。
重度:岩石在天然状态下岩石单位体积的重量。
干重度:岩石在105℃~110℃烘至恒重后,测定的岩石单位体积的重量。
饱和重度:岩石在吸水饱和状态下测定的重度。
碎胀系数:岩石的碎胀系数Kp是指岩石破碎后的体积与破碎前实体积的比。
残余碎胀系数:破碎岩石压实后体积与岩石破碎前体积V之比,用Kp’表示。
(取决于岩石性质、载荷大小、载荷作用时间、含水状况等)孔隙度率:岩石的孔隙率是指岩石中孔隙体积Vv(孔洞和裂隙之和)占岩石总体积V的百分比。
孔隙比:岩石的孔隙比是指岩石中孔隙的总体积Vv与固体(颗粒)实体积Vs之比。
吸水率:岩石的吸水率(自然吸水率的简称)指干燥后的岩石(样品)在一个大气压力和室温条件下,浸入水中定时间(48hr)吸入水分的质量与其干质量百分比。
饱水率:岩石的饱和吸水率(简称饱水率)又称强制吸水率,是指干燥后的岩样在强制状态下吸入水分的质量与其固体矿物质量的百分比。
膨胀性:岩石浸水后体积增大或体积不变时相应地引起应力增大的性能。
岩石力学重点要点
1.岩体结构包括两个基本要素:结构面、结构体2.岩体结构的类型:整体状结构、块状结构、层状结构、碎裂状结构、散体状结构3.岩石颗粒间的联结分为:结晶联结、胶结联结4.岩石的强度类型:岩石抗压强度、抗剪强度、抗拉强度5.由变形的角度看,岩石的破坏有两种类型:脆性破坏、塑性破坏6.岩流变形包括:蠕变、松弛、弹性后效7.结构面按地质成因分为:原生结构面、构造结面、次生结构面。
原生结构面分为岩浆结构面、沉积结构面、变质结构面。
构造结面分为断层、节理、劈理8.工程岩体分类(国外大致有通用的及专用的两大分类方法)(1)岩石质量指标RQD分类 RQD=(Lp/Lt)x100%(2)岩体地质力学分类:指标值RMR由岩块强度、RQD值、节理间距、节理条件及地下水(3)巴顿岩体质量分类:分类指标 Q=(RQD/Jn)x(Jr/Ja)x(Jw/SRF) RQD—迪尔的岩体质量指标 SRF—应力折减系数 Jn—节理的组数 Jr—节理粗糙度系数 Ja—节理水折减系数(4)岩体的RC分类:以修正后的岩体基本质量指标BQ作为划分工程岩体级别的依据 BQ=90+3Rcw+250Kv Rcw—岩块饱和单轴抗压强度 Kv—岩体完整度系数修正[BQ]=BQ-100(K1+K2+K3) K1—主要软弱结构面产状影响系数K2—地下水影响修正系数K3—天然应力影响修正系数9.岩体的地应力由自重应力和构造应力组成10.围岩压力分类变形压力、松动压力、冲击压力、膨胀压力11.岩石边坡的破坏类型从形态上可分为崩塌、滑坡12.岩石边坡的加固方法注浆加固、锚杆或预应力锚索加固、混凝土挡土墙或支墩加固、挡墙与锚杆相结合的加固13.地应力测量系数:(1)直接测量法(2)水压致裂法(3)应力解除法(4)应力恢复法(5)声发射法名词解释1.岩体的结构:岩土内结构面和结构体的排列组合方式2.岩石的结构:指矿物颗粒的形状、大小和联结方式所决定的结构特征3.岩石的构造:指各种不同结构的矿物集合体的各种分布和排列方式4.岩石的崩解性:指岩石与水相互作用时失去黏结性并变成完全丧失强度的松散物质的性能5.岩石的软化性:指岩石与水相互作用时强度降低的特性6.正交各向异性体:如果在弹性体中存在着三个互相正交的弹性对称面,在各个面两边的对称方向上,弹性相同,但在这个弹性主向上弹性并不相同,这种物体称为正交各向异性体7.横观各向同性体:横观各向同性体是各向异性体的特殊情况,在岩石某一平面内的各方向弹性性质相同,这个面称为各向同性面,而垂直此面方向的力学性质是不同的,具有这种性质的物体称为横观各向同性体8.岩石流变:(1).蠕变:指在应力不变的情况下,岩石的变形随时间不断增长的现象。
岩石力学重点知识汇编
教学大纲第一章概论§1.1岩石力学的基本概念——什么是岩石力学?传统的概念和理论美国科学院岩石力学委员会定义岩石力学固体力学和其他力学学科的本质区别岩石力学的重新定义§1.2岩石力学的应用——岩石力学服务于哪些工程领域采矿工程水利水电工程隧道和公路建设工程土木建筑工程石油工程海洋勘探与开发工程核电站建设与核废料处理工程地热开发工程地震监测与预报工程§1.3岩石力学与工程研究的特点力学荷载条件的特殊性和多因素性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研究内容的广泛性和工程实用性研究方法的多样性、系统性和综合性第二章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2.1岩石的物理性质孔隙度密度,容重渗透性声波速度(在岩石中的传播速度)§2.2岩石力学性质的试验和研究非限制性压缩强度试验点荷载强度试验三轴压缩强度试验拉伸强度试验剪切强度试验全应力—应变曲线及破坏后强度试验第三章岩石与岩体分类§3.1按地质组成分类具有结晶组织的岩石具有碎屑组织的岩石非常细颗粒的岩石有机岩石§3.2按力学效应分类均质连续体弱面体散体§3.3按岩体结构分类完整块状结构层状结构碎裂结构散体结构§3.4 CSIR岩体质量分级CSIR岩体质量分级指标体系RMR岩体质量评分标准§3.5 NG1隧道岩体质量分级NG1岩体质量分级指标体系Q岩体质量评分标准第四章岩石强度理论(破坏准则)§4.1莫尔—库仑破坏准则§4.2经验破坏准则§4.3格里菲斯破坏准则§4.4各向异性岩体的破坏第五章岩石流变理论§5.1岩石流变的基本概念§5.2 流变模型三个流变元件模型圣维南(St. Venant)体马克斯威尔Maxwell体开尔文(Kelvin)体广义开尔文(Modified Kelvin)体饱依丁—汤姆逊体(Poyting-Thomson)理想粘塑性体(Ideal viscous-plastic material)宾汉姆(Bingham)体伯格模型(Burger)体第一章概论1.1岩石力学的基本概念-什么是岩石力学?●岩石力学是近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和边缘学科,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基础学科。
扩容岩石力学知识点总结
扩容岩石力学知识点总结一、岩石的力学性质1. 岩石的本构关系岩石的本构关系描述了岩石受力后的应力-应变关系,是岩石力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根据岩石的本构关系,可以推导得到岩石的弹性模量、剪切模量等力学参数,这些参数对于岩石的工程应用至关重要。
2. 岩石的强度特性岩石的强度特性是指岩石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的抗压、抗拉、抗剪等力学性能。
岩石的强度特性直接影响着岩石的工程应用能力,因此对于岩石的强度特性的研究至关重要。
3. 岩石的弹性模量岩石的弹性模量是描述岩石在受力作用下的弹性变形特性的重要参数,它是岩石的抗压、抗拉等性能的基础。
岩石的弹性模量是岩石力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岩石的变形和破坏规律1. 岩石的变形规律岩石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会发生变形,其变形规律主要表现为岩石的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
岩石的变形规律是岩石力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2. 岩石的破坏规律岩石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会发生破坏,其破坏规律主要表现为岩石的压缩破坏、拉伸破坏、剪切破坏等。
岩石的破坏规律是岩石力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岩石力学的实际应用1. 岩石工程设计岩石力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岩石工程设计中,包括隧道工程、坝基工程、矿山工程等。
岩石工程设计是岩石力学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2. 地质灾害防治岩石力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包括滑坡治理、岩体稳定性评价等。
地质灾害防治是岩石力学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3. 岩石勘查岩石力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岩石勘查工作中,包括岩石性质测试、岩体稳定性评价等。
岩石勘查是岩石力学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总之,岩石力学是一门重要的土木工程岩土力学的分支学科,对于地下工程、矿山开采、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为岩石力学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岩石力学知识点整理
岩石力学知识点整理采矿 12-1 班矿山岩石力学知识点整理一、名词解释 1. 岩石力学:研究岩体在各种不同受力状态下产生变形和破坏规律的科学。
2. 质量密度(ρ)和重力密度(γ):单位体积的岩石的质量称为岩石的质量密度。
单位体积的岩石的重力称为岩石的重力密度(重度)。
所谓单位体积就是包括孔隙体积在内的体积。
γ= G/Vγ=ρg (kN /m3)式中:G――岩石试件的重量(kN) ;V——岩石试件的体积(m3)3. 岩石的相对密度就是指岩石的干重量除以岩石的实体积(不包括岩石中孔隙体积)所得的量与 1 个大气压下 40C 纯水的容重之比值。
Gs——岩石的相对密度;GsWs Vs? wWs——干燥岩石的重量(kN);Vs——岩石固体体积(m3);w —— 40C 时水的重度(kN/m3)4. 孔隙率是岩石试件内孔隙的体积占试件总体积的百分比。
n ? VV ? 100% Vn ? 1? ?d Gs?w5. 孔隙比是指岩石试件内孔隙的体积(V v)与岩石试件内固体矿物颗粒的体积(Vs)之比。
e ? VV ? VV ? n Vs V ? VV 1 ? n1采矿 12-1 班6. 岩石含水率(V1 ):是指天然状态下岩石中水的重量W1 与岩石烘干重量Wd 之比。
V1W1 Wd100%7.岩石的饱水率(V2 )是指高压(150 个大气压)或真空条件下,岩石吸入水的重量W2 与岩石干重量之比,即V2W2 Wd100%8.岩石的饱水系数( KS )是指岩石的吸水率与饱水率之比,即 KSV1 V29. 软化系数:是指岩石试件在饱水状态下的抗压强度(? c )与在干燥状态下的抗压强度(? 'c )的比值,即??c ? 'c。
10. 透水性是指在一定的压力作用下,地下水可以透过岩石的性能称为岩石的透水性,其衡量指标为渗透率。
11.岩石的碎胀性是指岩石破碎后其体积比原体积增大的性能。
12.结构面:是指具有一定方向、延展较大、厚度较小的二维面状地质界面。
岩石力学资料
一、岩石和岩体岩石⑴自然形成的产物;⑵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构造的固体集合体。
岩体:地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由岩块和结构面组成的,具有一定的结构并赋存于一定的天然应力状态和地下水等地质环境中的地质体。
岩体就是岩石和结构面的统一体。
结构面: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在岩体内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延伸方向和长度,厚度相对较小的地质界面或带。
(如节理、裂隙、褶皱等结构面。
)二、岩体的特征1、岩体是非均质各向异性的材料。
2、岩体内存在着原始应力场。
3、岩体内存在着一个裂隙系统4岩体既不是理想的弹性体,也不是典型的塑性体,既不是连续介质,又不是松散介质,而是一种特殊的复杂的地质体,这就造成了研究它的困难性和复杂性岩体力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岩体,研究岩体在力场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形、破坏和移动规律的理论及其实际应用的科学,是一门应用型基础学科。
岩石的强度:岩石抵抗外力作用的能力,岩石破坏时能够承受的最大应力。
a.单向抗压强度b.单向抗拉强度c.剪切强度d.三轴抗压强度岩石的变形: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态(形状、体积)变化。
a.单向压缩变形b.反复加载变形c.三轴压缩变形d.剪切变形岩石单轴抗压强度1)定义:岩石在单轴压缩荷载作用下达到破坏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应力称为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计算公式:σc=P/A5)水对单轴抗压强度的影响-软化系数:岩石的软化系数:饱和岩石抗压强度σb与干燥岩石抗压强度σc之比η=σb/ σc≤11.2岩石单轴抗拉强度定义:岩石在单轴拉伸荷载作用下达到破坏时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应力称为岩石的单轴抗拉强度。
试件在拉伸荷载作用下的破坏通常是沿其横截面的断裂破坏,岩石的拉伸破坏试验分直接试验和间接试验两类抗剪切强度定义:岩石在剪切荷载作用下达到破坏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剪应力称为岩石的抗剪切强度剪切强度试验分为非限制性剪切强度试验和限制性剪切强度试验二类。
非限制性剪切试验在剪切面上只有剪应力存在,没有正应力存在;限制性剪切试验在剪切面上除了存在剪应力外,还存在正应力。
岩石力学知识点总结
岩石力学知识点总结一、岩石的力学性质岩石的力学性质是指岩石在外力作用下的响应和变形规律,包括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剪强度、弹性模量等。
这些性质对于工程设计和地质灾害的防治非常重要。
岩石的力学性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岩石的成分、结构、孔隙度、水分含量等。
1. 抗压强度抗压强度是指岩石在受到垂直方向外力作用下的抵抗能力。
岩石的抗压强度可以通过实验或者间接方法来进行测定,通常以MPa为单位。
抗压强度受到岩石成分和密度的影响,通常晶体颗粒越大、结晶度越高的岩石其抗压强度越高。
2. 抗拉强度抗拉强度是指岩石在受到拉伸力作用下的抵抗能力。
通常岩石的抗拉强度远远低于其抗压强度,因为岩石在自然界中很少受到拉力的作用。
抗拉强度常常通过实验来进行测定,其数值对于岩石的岩石工程设计和地质灾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3. 抗剪强度抗剪强度是指岩石在受到切割或者剪切力作用下的抵抗能力。
岩石的抗剪强度与其结构和组成有关,一般来说,岩石中存在着一定的位移面和剪切面,这些面的摩擦和滑移对于岩石的抗剪强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4. 弹性模量弹性模量是指岩石在受到外力作用下的弹性变形能力。
弹性模量也叫做“模量”,其数值越高,说明岩石在受到外力作用下的变形越小。
弹性模量对于岩石的岩石工程设计和地质灾害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岩石的变形和破坏规律岩石在受到外力作用下会发生变形和破坏,其变形和破坏规律对于地质工程的设计和地质灾害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岩石的变形和破坏规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岩石的力学性质、结构、孔隙度、水分含量等。
1. 岩石的变形规律岩石在受到外力作用下会发生变形,其变形规律通常表现为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和破坏。
弹性变形是指岩石在受到外力作用后能够恢复原状的变形,塑性变形是指岩石在受到外力作用后不能够恢复原状的变形,破坏是指岩石在受到外力作用后达到极限状态,无法继续承受力的作用。
2. 岩石的破坏规律岩石在受到外力作用下会发生破坏,其破坏规律通常表现为压缩破坏、拉伸破坏和剪切破坏。
岩石力学重要知识点总结,期末考试复习
第一章1.岩石力学:固体力学的分支,研究岩石在不同物理环境的力场中产生力学效应的学科,也称为岩体力学。
研究对象:岩石与岩体2.岩石:地质作用下矿物或岩屑按一定规律聚集形成的自然物体。
可以有微小裂纹、间隙、层理等缺陷,但没有弱面,是较完整的岩块。
3.影响岩石的力学和物理性质的三个重要因素:(1)矿物:构成岩石的自然元素和化合物,如方解石、石英、云母等。
(2)结构:构成岩石的物质成分、颗粒大小和形状、相互结合情况。
(3)构造:组成成分的空间分布及其相互间排列关系。
4. 岩石按成因分类(1)岩浆岩:岩浆冷凝形成,也称火成岩。
大数由结晶矿物组成,成分和物性均一稳定,强度较高。
代表:玄武岩、花岗岩。
(2)沉积岩:母岩经风化剥蚀、搬运、海湖沉积、硬结成岩,由颗粒和胶结物组成,显著层状特点。
力学特性与矿物、岩屑、胶结物、沉积环境相关。
代表:砾岩、砂岩、石灰岩。
(3)变质岩:地壳中母岩受变质作用(高温、高压及化学流体)形成。
力学性能与母岩性质、变质作用及变质程度有关。
代表:大理岩、石英岩。
注:沉积岩和变质岩的层理构造产生各向异性特征,应注意垂直及平行于层理构造方向工程性质的变化。
5. 岩体:在地质环境中经受变形、破坏,具有一定结构的地质体。
包括岩石结构体和一定的结构面(地质构造形迹),强度远小于岩石。
6.岩体结构要素:结构面和结构体(1)结构面:一定方向,延展较大,厚度较小的面状地质界面,包括物质的分界面和不连续面,如断层、节理、层理、片理、裂隙等。
结构面产状、切割密度、粗糙度和黏结力、填充物性质等是评定岩体强度和稳定性能的重要依据。
(2)结构体:四周被不同产状结构面分割包围的岩块。
常见的结构体形式:块状、柱状、板状、菱形、楔形等。
7. 岩体结构类型及特征8.岩体特征(1)岩体是非均质各向异性材料;(2)岩体内存在着原始应力场。
主要包括重力和地质构造力,重力应力场以铅垂应力为主,构造应力场是以水平应力为主。
(3)岩体内存在着一个裂隙系统。
岩石力学知识要点
岩石力学知识要点第一章1、 岩石:经过地质作用而天然形成的(一种或多种)矿物集合体2、 岩体:在一定的地址条件下,含有诸如裂隙、节理、层理、断层等不连续结构面组成的现场岩石,它是一个复杂的地质体3、 岩石力学研究的基本内容:① 基本理论:岩体地应力、岩体强度、岩体变形、裂隙水力学 ② 材料试验:现场试验和室内试验③ 工程应用:边坡工程、地下洞室、坝基稳定 第二章1、岩石的裂隙连通率:岩裂隙面方向ba a n +=(a 为裂隙面长度,b 为岩桥长度)2、横管各向异性:同一层面内力学性质相同,而不同层面内力学性质有差异的性质3、岩石的物理性质指标:(1)孔隙率:岩石内空隙体积与总体积之比,%1001%100n s v ⨯-=⨯=)(VV VV(2)吸水率: ①自然吸水率:岩石在常温下浸水48小时后岩体内的含水量与岩石干重量的比值%100%100ss1a s1w a ⨯-=⨯=W W W W W W②饱和吸水率:岩样在强制状态下(真空、煮沸或高压下)岩样最大吸水量与岩石干重量的比值%100%sssa sa⨯-=W W W W )((3)软化系数:岩石试件的饱和抗压强度与干抗压强度的比值,用c η表示,干饱和)()(c c cR R =η 4、岩石的渗透系数:受承压水作用的岩体,在节理裂隙等结构面上将产生渗流,其渗透性大小工程上一般用渗透系数k 表示(cm/s )注意:k 不仅与岩体性质有关,还与岩体的应力状态有关,即拉压有关。
① 当外壁水压力大于内壁水压力时,水从外壁流向内壁,岩样受压1k ② 当内壁水压力大于外壁水压力时,水从内壁流向内壁,岩样受拉2k 一般来说2k >1k5、岩体质量指标RQD 值的概念:%100cm 10ll cm 10ii⨯>==∑钻孔总进尺)(钻孔总进尺后的长度扣除岩芯长度小于(修正岩芯采取率)RQD6、岩体分类应考虑的因素:岩块强度、RQD 值、节理间距、节理条件及地下水第三章1、岩石的三种破坏形式及特征? ①脆性破坏:发生破坏时变形很小,明显声响,一般发生单轴或者是地围压坚硬岩石(岩爆) ②延性破坏(塑性破坏):破坏时变形较大,有明显的“剪胀效应”,一般发生在较软弱岩石或者是高围压坚硬岩石③弱面剪切破坏:岩层中存在节理、裂隙、层理、软弱夹层等软弱结构面,岩层整体性受到破坏,在外荷载作用下当结构面上的剪应力大于该面上的强度时,岩体 发生沿弱面的剪切破坏2、岩石的抗剪断强度、抗剪强度的概念:①抗剪强度:岩石沿原生结构面或已被剪断的结构面剪切滑动时的“摩擦阻力” ②抗剪断强度:完整岩块、岩石被剪断时表现出的“抵抗剪切破坏”的强度3、岩石的单轴抗压、抗拉、抗剪强度的概念:①单轴抗压强度:岩石试件在单轴压力(无围压而轴向加压力)下抵抗破坏的极限能力或极限强度,数值上等于破坏时的最大压应力②抗拉强度:岩石的抗拉强度是指岩石试件在单向拉伸条件下试件达到破坏的极限值,它在数值上等于破坏时的最大拉应力。
岩石力学复习资料共20页
第一章1 岩石的造岩矿物有哪些?P13答:有正长石,斜长石,石英,黑云母,白云母,角闪石,辉石,橄榄石,方解石,白云石,高岭石,赤铁矿等2岩石的结构连接类型有结晶连接,胶结连接。
P153何谓岩石的微结构面?主要是指那些?P13岩石中的微结构面,是指存在于矿物颗粒内部或矿物颗粒及矿物集合体之间微小的弱面及空隙。
包括矿物解理,晶格缺陷,晶粒边界,粒间空隙,微裂隙等。
4 岩石按地质成因分类,分三类,有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P17岩浆岩:岩浆不断向地壳压力低的地方移动,以致冲破地壳深部的岩层,沿着地缝上升,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温度、压力都发生降低,当岩浆的内部压力小于上部岩层压力时,迫使岩浆停留,凝成岩浆岩。
水成岩:也叫沉积岩,是由风化剥蚀作用或火山作用形成的物质,在原地或被外力搬运,在适当的条件下沉积下来,经胶结和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其矿物成分主要是粘土矿物,碳酸盐和残余的石英长石等,句层理结构,岩性一般哟明显的各项异性,按形成条件及结构特点,沉积岩分为:火山碎屑岩,粘土岩,化学岩和生物化学岩变质岩:是在已有岩石的基础上,经过变质混合作用后形成的,温度和压力的不同,生成比不同的变质岩。
5岩石物理性质的主要指标及其表达方式是什么?P24-29有容重,比重,孔隙率,含水率吸水率,渗透系数,抗冻系数。
重点是:比重、容重、吸水率、透水性的公式看看。
岩石在一定的条件下吸收水分的性能称为岩石的吸水性,含水率=岩石中水的质量与岩石烘干质量的比值。
岩石的透水性是岩石能被水透过的的性能。
可用渗透系数来衡量。
P30 岩石在反复冻融后强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一构成岩石的各种矿物的膨胀系数不同,当温度变化时,由于矿物的胀、缩不均匀二导致岩石的结构破坏;二当温度降到O°C一下时,岩石空隙中的水讲结冰,其体积增大约9%,会产生很大的膨胀压力,使岩石结构发生改变,直至破坏。
6 岩石的的强度及岩石单轴压缩破坏有几种形式?P31岩石在各种载荷的作用下达到破坏的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称为岩石的强度。
岩石力学考试知识点
岩石力学考试知识点主要内容:岩石力学是研究岩石的力学性状的一门理论和应用学科,它是力学的一个分支,是探讨岩石对其周围物理环境中立场的反应。
岩石力学是一门认识和控制岩石系统的力学行为和工程功能的学科。
岩石力学是一门关于岩石的力学效应和工程岩体的力学行为规律的学科。
地应力:是存在于地层中的未受工程扰动的天然应力,也称岩体初始应力、绝对应力或原岩应力。
它是引起各种地下或露天岩石开挖工程变形和破坏的根本作用力。
决定洞室布置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稳定性分析的重要参数。
重力作用和构造运动是引起地应力的主要原因。
地应力的成因:大陆板块边界受压\地幔热对流\板块边界受压\岩浆侵入\岩体自重应力场地应力测量基本原理:测量原始地应力就是确定存在于拟开挖岩体及其周围区域的未受扰动的三维应力状态,这种测量通常是通过一点一点的量测来完成的。
岩体中一点的三维应力状态可由选定坐标系中的六个分量σx ,σy ,σz ,τxy ,τyz ,τxz 来表示。
直接测量法:由测量仪器直接测量和记录各种应力量,并由这些应力量和原岩应力的相互关系,通过计算获得原岩应力值。
间接测量法:借助某些传感元件或某些介质,测量和记录岩体中某些与应力有关的间接物理量的变化,然后由测得的间接物理量的变化,通过已知的公式计算岩体中的应力值。
应力解除法原理:当需要测定岩体中某点的应力状态时,人为的将该处岩体单元和周围的岩体分离,此时,岩体单元上所受的拉力将被解除。
同时,该单元体的几何尺寸也将产生弹性恢复。
应用一定的仪器,测定弹性恢复的应变值或变形值,并且认为岩体时连续、均质和各向同性的弹性体,于是就可以借助弹性理论的解答计算岩体单元所受的应力状态。
步骤:(1)在测试地点打大孔(2)从大孔底打同心小孔(3)在小孔中央位置安装测量探头(4)用薄壁钻头延伸大孔,使小孔周围岩芯实现应力解除(5)将岩芯与探头一并取回,进行围压率定和温度标定试验。
(6)数据修正和处理,计算地应力值直接测量法(水压致裂法):原理:水压致裂系统将钻孔某段封隔起来,并向该段钻孔注入高压水,当水压超过3σ2-σ1和岩石抗拉强度T之和后,在θ=0o处,也即所在方位将发生孔壁开裂。
岩石力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岩石力学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岩石力学的基本概念岩石力学是研究岩石在受力作用下的物理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岩石在地质作用过程中经历了变形、破裂、流动等多种力学过程,岩石力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岩石的力学性质:包括岩石的强度、变形特性、破裂特性等。
2. 岩石的应力状态:描述了岩石在外力作用下的应力分布情况,可以通过数学模型和实验方法进行研究。
3. 岩石的变形特征:描述了岩石在受力条件下的变形形态、速率和规律。
4. 岩石的破裂特征:描述了岩石在受力作用下发生破裂的条件、形态和机制。
二、岩石力学的研究方法岩石力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方法、数值模拟和野外观测等多种手段。
1. 实验方法:可以通过室内试验和野外试验进行岩石的强度、变形、破裂等力学性质的研究。
室内试验主要包括拉压试验、剪切试验、压缩试验等,野外试验主要包括岩石体应力测试、岩体位移观测等。
2. 数值模拟:通过数学模型和计算机仿真手段,可以对岩石的应力状态、变形特征、破裂机制等进行模拟分析。
数值模拟方法可以有效地预测岩石的力学性质和岩体工程行为。
3. 野外观测:通过野外实际观测手段,可以对岩石的受力状态和破裂特征进行直接观测和记录,为岩石力学研究提供实际数据支持。
三、岩石力学的应用领域岩石力学作为一个重要的地质力学分支学科,在岩石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地下岩体开采和地质资源勘探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1. 岩石工程:岩石力学的研究成果为岩石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如岩体边坡稳定分析、地下隧道开挖设计等。
2. 地质灾害防治:岩石力学可以帮助预测和评估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如地质滑坡、岩爆等,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3. 地下岩体开采:岩石力学研究对于矿山开采、煤矿支护、油田注水等地下工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 地质资源勘探:岩石力学可以帮助评价和预测地质资源的分布、产量和利用价值,为资源勘探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岩石力学作为地质力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对于岩石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地下岩体开采和地质资源勘探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岩石力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岩石力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岩石力学是研究岩石在不同应力下的力学性质和变形行为的科学。
以下是岩石力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归纳:
1. 岩石的力学性质:
- 抗压强度:指岩石抵抗压缩破坏的能力。
- 抗拉强度:指岩石抵抗拉伸破坏的能力。
- 剪切强度:指岩石抵抗剪切破坏的能力。
2. 岩石的应力和应变:
- 应力:指岩石内部受到的力的分布状态。
- 压缩应变:指岩石在受到压力作用下发生的变形。
- 拉伸应变:指岩石在受到拉力作用下发生的变形。
- 剪切应变:指岩石在受到剪切力作用下发生的变形。
3. 岩石的变形特征:
- 弹性变形:指岩石受到外力作用后发生弹性恢复的变形。
- 塑性变形:指岩石受到外力作用后发生不可逆的变形。
- 蠕变变形:指岩石在长时间作用下由于内部结构的改变而发生的变形。
4. 岩石的断裂:
- 抗拉断裂:指岩石受到拉伸力作用下发生的断裂。
- 抗剪断裂:指岩石受到剪切力作用下发生的断裂。
5. 岩石的变形机制:
- 塑性变形机制:指岩石在受到足够大的应力作用下,其晶体结构发生可塑性变形。
- 蠕变变形机制:指岩石在长时间作用下,其内部结构发生改变导致变形。
以上是关于岩石力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总结归纳。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岩石力学资料
1.岩石的碎胀性:是指单位体积岩石破碎后的体积比破碎前的体积增大的性质。
2.孔隙性:天然岩石中包含着数量不等、成分各异的孔隙和裂隙的性质。
3.岩石质量指标RQD:钻探时将长度在10cm(含10cm)以上的岩芯累计长度占钻孔哦在那个厂的百分比。
4.结构面:在岩体内存在个各种地质界面,它包括物质分异面和不连续面,如假整合、不整合、褶皱、断层、层理、节理、和片理等,这些不同成因、不同特性的地质界面统称为结构面。
5.岩体裂隙度:只沿取样线方向单位长度上的节理数量。
6.普氏系数:岩石静态单轴抗压强度7.应力重分布:从原始地下应力场变化到新的平衡应力场的过程。
8.蠕变:当应力不变时,变形随时间增加而冲长的现象。
9.围岩压力:作用在支护物上的围岩变形,挤压或坍塌岩体的各种挤压力。
10.岩石强度:岩石在各种荷载作用下达到哦坏是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11.弹性模量:应力与应变的比率被成为岩石的弹性模量,记为E。
12.泊松比:岩石的横向应变与纵向应变的比值。
13.应力集中系数:升巷后应力与开巷前应力之比,即K=14.原沿应力:存在于底层中的未受工程扰动的天然应力。
15.矿山压力:地下矿体被开采后,琪走位岩体发生了变形和位移,同时围岩内的应力也增大或减小,甚至改变了原有的性质,这种引起围岩位移的力和岩体变化后的应力成为矿山压力。
16.残余变形:岩石在加载时产生变形,卸载后不可恢复的变形。
17.水压致裂法:是一种绝对地应力测量方法。
蹭凉是首先取一段基岩裸露的钻孔,用封隔器将上下两端密封起来,然后住入液体,加压直到孔隙破裂,并记录眼里随时间的变化并用印模器或井下电视观测破裂方位。
根据记录的破裂压力,关泵压力和破裂方位,利用相应的公式计算出原地主应力的大小和方向。
18.应力解除法:是测点岩体完全脱离地应力作用的方法,通常采用套钻的方法实现套孔岩芯的完全应力解除,因而也成套孔应力解除法,19、岩石的全程应力应变曲线分哪六个阶段?【答题要点】:(1)微裂隙及孔隙闭合阶段;(2)可恢复弹性变形阶段;(3)部分弹性变形至微裂隙扩展阶段;(4)非稳定裂隙扩展至岩石结构破坏阶段;(5)微裂隙聚结与扩展阶段;(6)沿破断面滑移阶段简答题1.影响岩石力学性质的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如何影响的?答:1.水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
岩石力学复习重点
岩石力学复习重点第一章、绪论1. 岩石材料的特殊性:岩石材料不同于一般的人工制造的固体材料,岩石经历了漫长的地质构造作用,内部产生了很大的压应力,具有各种规模的不连续面和孔洞,而且还可能含有液相和气相,岩石远不是均匀的、各向同性的弹性连续体。
2. 岩石与岩体的区别:(1)岩石:是组成地壳的基本物质,他是由矿物或岩屑在地质作用下按一定规律凝聚而成的自然地质体。
(2)岩体:是指一定工程范围内的自然地质体,他经历了漫长的自然历史过程,经受了各种地质作用,并在地应力的长期作用下,在其内部保留了各种永久变形和各种各样的地质构造形迹如不整合褶皱断层层理节理劈理等不连续面。
重要区别就是岩体包含若干不连续面。
起决定作用的是岩体强度,而不是岩石强度。
3. 岩体结构的两个基本要素:结构面和结构体。
结构面即岩体内具有一定方向、延展较大、厚度较小的面状地质界面,包括物质的分界面与不连续面。
被结构面分割而形成的岩块,四周均被结构面所包围,这种由不同产状的结构面组合切割而形成的单元体称为结构体。
第二章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1. 名词解释:孔隙比:孔隙的体积(Vv)与岩石固体的体积的比值。
孔隙率:是指岩石试样中孔隙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百分比。
吸水率:干燥岩石试样在一个大气压和室温条件下吸入水的重量与岩石干重量之比的百分率。
其大小取决于岩石中孔隙数量多少盒细微裂隙的连通情况。
膨胀性:是指岩石浸水后体积增大的性质。
崩解性:岩石与水相互作用时失去粘结力,完全丧失强度时的松散物质的性质。
扩容:岩石在压缩载荷作用下,当外力继续增加时,岩石试件的体积不是减小,而是大幅度增加的现象。
蠕变:应力恒定,变形随时间发展。
松弛:应变恒定,应力随时间减少。
弹性后效:在卸载过程中弹性应变滞后于应力的现象。
长期强度:当岩石承受超过某一临界应力时,其蠕变向不稳定蠕变发展,当小于该临界值时,其蠕变向稳定蠕变发展,称该临界值为岩石的长期强度。
2. 岩石反复冻融后强度下降的原因:①构成岩石的各种矿物的膨胀系数不同,当温度变化时由于矿物的涨缩不均而导致岩石结构的破坏;②当温度减低到0C以下时岩石孔隙中的水将结冰,其体积增大约9%会产生很大的膨胀压力,使岩石的结构发生改变,直至破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山岩石力学知识要点
1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engineering
(1)岩石力学定义/definition of rock mechanics:(P1)
(2)岩石力学固有复杂性/inherent complexities in rock mechanics:(P2-4)rock structure/岩石内部普遍存在岩石结构面,size effect,tensile strength,effect of groundwater,weathering (3)岩石力学项目实施过程/implementation of a rock mechanics program:(P7-9)(Fig.1.3)通常按照下列五个方面依次进行,即Site characterization/,mine model formulation,design analysis,rock performance monitoring,retrospective analysis,而基于现场实测的反分析结果又进一步指导进行必要的、新的Site characterisation,mine model formulation和design analysis,改善实施效果。
2 Stress and infinitesimal strain
(1)应力/stress:(P10)the intensity of internal forces set up in a bod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 set of applied surface forces.
(2)正应力/normal stress component:(P11)应力在其作用截面的法线方向的分量。
(3)剪应力/shear stress component:(P11)应力在其作用截面的切线方向的分量。
(4)体力:分布在物体体积内的力。
(5)面力:分布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6)内力:物体本身不同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力。
(7)正面:外法线沿着坐标轴的正方向的截面。
正面上的应力分量与坐标轴方向一致为正,反之为负。
(8)负面:外法线是沿着坐标轴的负方向的截面。
负面上的应力分量与坐标轴方向相反为正,反之为负。
(9)应力变换公式/stress transformation equation:(P15)
(9)主平面/principle plane:(P15)单元体剪应力等于零的截面。
(10)主应力/principle stress:(P15)主平面上的正应力。
(11)三维主应力方程与应力不变量:(P16)
σ1,σ2,σ3, in order of decreasing magnitude, and are identified respectively as the
major, intermediate and minor principal stresses/最大主应力、中间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
(12)主应力之间相互正交条件:0212121=++z z y y x x λλλλλλ
(13)静水应力分量与主偏应力分量/hydraulic component and major principle deviator stress :(P17-18)
1
3
m I σ=
m S σσ-=11,m S σσ-=22,m S σσ-=33
:(P19)
(15)平面问题的主应力及其方向计算:(P21)
(16)应变-位移关系方程:(P27)
z
u y u x u z z y y x x ∂∂=∂∂=∂∂=
εεε;; 1;
2y
y x x xy z u u u u y x
x y γ∂∂⎛⎫
∂∂=+
Ω=- ⎪∂∂∂∂⎝⎭
1;21;
2y y z
z yz x x
x z z zx y u u u u z
y
y z u u u u x z
z x γγ∂∂⎛⎫∂∂=+
Ω=- ⎪
∂∂∂∂⎝⎭
∂∂∂∂⎛⎫=
+Ω=- ⎪
∂∂∂∂⎝⎭
(17)体积应变/volumetric strain :(P27)xx yy zz εεε∆=++
(18)变形协调方程/strain compatibility equations :(P28)22
222yy xy
xx y x x y
εγε∂∂∂+=
∂∂∂∂ (19)虎克定律/Hook`s law :(P29)
(20)岩土理性关于位移、应力、应变正负的规定 (i )沿坐标轴正向作用的力和位移分量为正; (ii )收缩正应变为正; (iii )压缩正应力为正;
(iv )若截面内法线相对于坐标的原点向内指,则截面上剪应力方向相对于坐标原点向内为正,反之亦然。
3 Rock strength and deformability
(1)强度(峰值强度)/strength or peak strength :(P42) (2)残余强度/residual strength :(P42)
(3)应变软化/strain-softening or strain-weakening behavior :(P42)指岩石达到峰值强度以后继续变形,其强度随变形量增加而降低/减少的特性。
(4)塑性变形/ductile deformation :(P42) (5)屈服/yield :(P42)
(6)有效应力/effective stress :(P42)ij
ij ij u σσδ'=- (7)Tangent Yong`s modulus E t ,average Yong`s modulus E av ,secant Yong`s modulus E s :(P43-44)
(8)岩石单轴压缩与三轴压缩典型特性:(P42)(P50-51)(Fig. 3.2)(Fig. 3.11)(Fig.3.12) 岩石单轴压缩特性:从变形的四个阶段理解: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峰值强度以后)应变软化、残余变形。
岩石三轴压缩特性:与单轴压缩特性,比较不同围压下的强度、变形性能,脆-塑性转变等。
(9)扩容/dilation :(P51)
(10)Coulomb`s shear strength criterion
:(P54-55)tan n s c σφ=+
42πφ
β=+ (11)Griffith crack theory :(P57) (12)岩石结构面强度:(P64)
4 Rock mass structure
(1)岩石/rock:(P75)
(2)岩体/rock mass:(P75)
(3)岩石结构的主要类型/major types of structural feature:(P75-78)bedding planes,folds,faults,shear zones,dykes,jionts.
(4)岩石结构面的产状/orientation:(P78)dip direction/azimuth,dip
(5)结构面的间距/spacing:(P78)
For values of ë in the range 6 to 16/m, a good approximation to measured RQD values was found to be given by the linear relation. RQD = -3.68λ+110.4
(6)RQD quality designation:(P79
(7)结构面的连通性/persistence:(P80)
(8)结构面的粗糙度/roughness:(补充)Roughness is a measure of the inherent surface unevenness and waviness of the discontinuity relative to its mean planes.
(9)结构面的开度/aperture:(P82)
(10)结构面的填充性/filling:(P83)
(11)Bieniawski`s geomechanics classification:(P83-84)(补充)
(12)岩石与岩体的区别/differences between rock mass and rock element:(P87)
In the fabric:岩石存在微观节理;岩体由岩块与宏观结构面组成。
In mechanical properties:与岩石比较,岩体具有smaller elastic modulus,lower peak strength,lower residual strength,larger deformation (creep),larger Poisson ratio,stronger anisotropy.
5 Virgin stresses in the rock mass
(1)原岩应力/virgin stresses:(P96)采掘前原岩内的应力。
(2)原岩/virgin rock/initial rock:指未受采掘影响的天然岩体。
(3)自重应力/gravity stress:指由于上覆岩层重力引起的应力。
(4)构造应力/tectonic stress:指由于地壳构造运动在岩体中形成的应力。
(5)原岩应力分布的一般规律:(P99)三条。
(6)应力释放法测定原岩应力的原理与步骤:(P101)四步
(7)原岩应力现场测试方法分类:(P102)。